时间:2023-07-24 16:15:3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和孩子沟通的话术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镜头:
晨间活动进行中,我坐在教室一角看书,刘××跑过来告诉我:严老师,我的刮画纸不见了,妈妈早上刚给我买的。哦,我知道了,等会儿给你查一查。5分钟过去了,我依然不行动,她又跑了过来,再次告诉我,我以同样的话回复她,她点点头,回到了座位上。我因为忙于教学准备,所以没有办理她的事情,之后,她又来了一次。我都没有“时间”解决她的事情。上课了,我满腔热情地投入教学。孩子们也十分的投入,当我将目光追到刘××那一角时,发现她的脸上并没有像其他孩子那样被教学内容感染的激情澎湃。而是很不高兴地耷拉着脸,坐在她后面的她的好朋友也有着同样的表情。
由此引发的思考:
在我看来,诸如此类的小事情,远远没有我的教学内容来得重要,所以,在处理这些事情的时候,往往会拖延、置后。可是,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这些小事,何尝不是大事呢?这些牵动他们情绪情感的事情,是他们生活中的大事,在得不到解决的时候,他们的情绪一直被这件“大事”所左右。更何况,带着不良情绪走进课堂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那不是最失败的教学吗?还有比这个大的事情吗?如果我当时放下心中的大事及时地解决他们的麻烦,就能让他们开开心心地进入课堂,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遗憾了。所以,让孩子们带着愉悦的心情进入课堂,比什么都重要。在上课之前,始终要记着,先把孩子的情绪理顺了。
基于以上的分析和思考,结合平时的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建立情感沟通桥梁。
一、懂得情感在教学中的影响作用
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也就是说,要让学生喜欢学习老师所教的课,首先要让学生喜欢这个老师。可见情感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幼儿园,这样的例子也是举不胜举。孩子在自己喜欢的老师的课堂上,参与意识会更强,参与率会更高。所以,良好的情感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捷径。我们可以通过关心孩子的情绪情感,来达到情感沟通的目的。在师幼关系中,多一些情感的交流,少一些刻板的管理,多一些亲密的接触,少一些虚假的互动,善于透过表象观其本质。
二、情绪表――孩子情感变化的晴雨表
孩子虽然天真活泼、嘻嘻哈哈,但是也常有情绪波动的时候。班集体,就像是一个小社会,朋友圈,就像是个小团体。小社会里、小团体里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构成了孩子情绪变化的影响源。当然,家庭环境、教师,也同样构成了影响孩子情绪的因素。如何清楚又快速地了解孩子的情绪?在班上,我们每个人都制作了情绪表(包括我们老师),根据情绪的变化改变情绪表内容。有了情绪表,孩子们多了一份情感关注的责任心,当朋友圈中有人情绪不好时,孩子们便展开了情绪安抚的爱心行动。有了情绪表,孩子们的情感沟通顺畅了,孩子间多了一份浓浓的情“意”,从而懂得了如何爱和被爱。而教师,通过观察情绪表,在一日活动的任何时间段里,都能够采取适当的措施加强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及时地排解孩子的情绪问题,确保孩子以平和的情绪进入各项学习、游戏活动。
三、潜入小社会,情感交流更顺畅
沁人心脾的花香总让我们久久回味。那种直达心灵深处的味道让人心旷神怡,而老师与孩子的交流,若能达到这样的程度,便是最佳境界。我所追求的交流是真正意义上的交流。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世界,知道孩子的心理变化。但是,真正融入孩子世界,并不是件轻易的事,我是通过以下一些途径融入孩子们的。
1.做孩子的忠实听众
无论孩子说什么,都装作饶有兴趣的样子,认真倾听,让孩子们感觉到我是一个可以信赖的朋友。
2.收集孩子喜欢的话题材料,参与孩子的话题交流
当孩子们知道我有那么多他们喜欢的话题,并能够谈得风生水起,自然对我这个朋友多了一份喜爱。
3.参与孩子的游戏
像孩子一样调皮可爱,像孩子一样爱玩爱闹,孩子最喜欢这样的大朋友。甚至比孩子玩得还快乐,孩子们会超级爱上你。
要重视儿童早期社会行为和沟通能力的发展
儿童的健康,不仅仅是指躯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发育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有明确的定义: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3个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种状况。国内相关专业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定义中,包括有智力正常、情绪稳定、行为协调、人际交往和谐、自我意识等方面。
很多人以为社会行为以及沟通能力跟孩子尤其是3岁以前的婴幼儿关系不大,好像这是成年以后的事情。很多家长会关注孩子会不会走路、吃得好不好、个子高不高、体重够不够……而孩子的社交和沟通能力、生活自理能力水平是否达到他这个年龄段应该有的能力,是很多家长所忽视的,尤其是现在的独生子女家庭。
社会行为和沟通能力包括:个人生活自理能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能力、认识自己(自我意识)、适应环境以及对他人或集体有利的建设性的行为如关心、分享、合作等。婴幼儿不仅仅通过语言,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如肢体、目光、文字等来交流,婴幼儿的社交态度和行为模式,也是从出生开始逐渐建立的。
0~3岁婴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里程碑
新生儿已有与成人交往的能力,如目光注视。
3~4月龄:更容易沟通,如社交性微笑、用面部和身体表达需求。
5~7月龄:认生,对镜子中的影像感兴趣。
8~12月龄:会害羞或焦虑,会用手指指物,会测试父母亲对他行为的反应。
1~2岁:接受别人东西时有所表示,主动寻求帮助,模仿他人行为,尤其是大人和比他大一点的孩子。能记住自己的名字,衣服、玩具或小朋友的名字。会观察大人的表情,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体验。
3岁左右:可以生活自理,希望帮助大人做事,会玩假想、想象性游戏,用语言表示兴趣或喜恶,懂得先后顺序,可轮流玩游戏,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感觉,对同龄人说话、自发地对熟悉的伙伴表示关心。
内、外两方面的原因影响着孩子社交沟通能力的发展
社会交往行为能力的发展,为什么有的孩子会很好,有的却很差呢?无外乎受到遗传和环境两方面的影响。
遗传方面,有些人生来社交沟通能力的基因就非常强大,同样,也有相当比例的孩子,在胎儿发育过程中,社会交往能力发展的基因出现了变化,本身与生俱来的能力有了缺陷,这就是现在关注比较多的自闭症,学术上叫孤独症。目前孤独症已成为全球的公共健康问题。
孤独症在1980年代还属于非常罕见的疾病(当年发病率报道只有万分之一),到了1990年代后,发病率直线上升,至2012年,据美国健康卫生研究院报道,美国监测的孤独症的发病率已高达1/88。
孤独症孩子最大的临床表现,就是缺乏社交沟通能力,尤其在婴幼儿时期,缺乏应有的社交行为,语言、目光交流、肢体表达都没有,再到后期出现一系列的异常行为。我们可以通过前面讲的社交能力的发展里程碑,尽量做到早期发现、早期确诊。越早发现,越早开始干预治疗,预后就越好。
影响早期社交沟通能力发展的还有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所有能力的发展都需要环境给予不断体验、尝试的机会,而目前很多独生子女家庭中,孩子正常社会交往能力发展的氛围、环境都被剥夺了,自然也会导致相关能力发展的滞后和异常。
忽传闻李宁鸟巢飞天后,LOGO与时俱进更换,生意却落了地,要关闭500-600家门店。订货量下降,股价大跌关店传闻甚嚣尘上时,不管是李宁整合分销商的解释还是改革销售渠道的解释,都绕不过一个坎:有些单店质量不高,盈利乏力。从李宁披露的行业15%增长来看,行业跨过了高速增长期,靠扩张网点数量来增大市场份额已走到了尽头,如何提升单店经营业绩已成关键。
提升单店业绩,一是在成交率不变的情况下,提升客流量;二是在客流量不变的情况下,提升成交率;三是同时提升成交率与客流量。以李宁今年要确保7000家以上门店来看,不能怀疑李宁以往的开店管控模式流程的科学性,以及其在促销推广活动不遗余力来增加客流量的效果,客流量几尽做到极致,那提升单店业绩的重心就落到了成交率的提升。
每次逛卖场,只要遇到李宁的店,总要进去看看,发现李宁导购最为匮乏的是销售话术的掌握,产品话术、沟通话术、异议处理话术,大多是无意识的习惯性销售,没有高效话术的支撑,难有成交率的提升。
耐克与阿迪达斯通过品牌力的承载,形成了极强的产品静销力,导购可以让顾客充分感受体验式销售,你先自己在店里逛,遇到你喜欢的(通过顾客的言谈举止判断),发出购买信号后导购适时而上,导购的动(助)销力降为最低,仅是报价、换款、开票。耐克与阿迪达斯的品牌力对于李宁来说暂时难以企及,静销力不对等,那就要在动销力上超越,但李宁的导购却采用了耐克阿迪达斯的体验式销售,偷瞄着你对哪款衣服、鞋子有兴趣,然后试穿、报价、砍价,主导地位全部让给了顾客。就算是体验式销售,也要引导顾客去体验,这个引导是导购的语言。
我本来不打篮球,有次刻意要了双篮球鞋试穿,导购员迅速拿来我要穿的40码。
井老师:“多少钱?”
导购:“356!”
井老师“打折吗?”
导购:“这是新款,不打折!”
听完这话,我把鞋脱了。导购又补充了句话:“您再看看这款,这款卖得挺好。”
我摇摇头走了。
简单的直线应对,没有和我进行任何沟通,没有给我介绍任何产品的特性,价格异议一句话带过,无意识的直线思维。
顾客对篮球鞋产生了兴趣,为什么不问问:“先生,您是不是比较喜欢打篮球?”,如果回答是,那这双鞋哪些方面最适合打篮球,比如轻便、弹跳力、减震等。如果回答不是,那就告诉顾客这双鞋比较适合打篮球,你想要买双主要是跑步的鞋还是其它用途的呢?根据顾客的需求告诉顾客这款鞋最适合你!这么多的沟通点及话术,不需要吗?我没明白李宁的导购为什么这么牛,你的产品难道和苹果手机一样,不需要任何介绍,不需要和顾客做任何沟通?
一切皆有可能,不和顾客做沟通哪有成交的可能。
原以为导购没讲卖点,是因为那款鞋子没卖点,回家后上网查了下,那双鞋子鞋底采用了什么CUSHION的最新科技材料,减震效果可以提高百分之多少。看来还是话术训练的少了啊!
还有一次,当时我穿的是一双ECCO(爱步)休闲鞋,试鞋时我刻意把鞋子脱在导购的面前,鞋面上有清晰的ECCO标志,鞋底衬也有明显标志,卖鞋子的总会认识我现在穿的鞋子牌子吧,在我试穿系鞋带没话说那会也可以和我聊聊旧鞋啊,问问什么时候买的,买的时间长可以说保养的好很爱惜,买的时间短可以问问是不是经常出差,这双鞋可以商务休闲两用,很会选鞋子之类。包括爱步这个品牌也可以有很多话题,遗憾的是我不说话他也不说话,一块闻着袜子散发出来的臭味。
只有让顾客在你的店里待得时间越长,才会留给竞争对手最少机会,留下顾客是成功销售的第一步,留下后再和顾客不断的沟通,无论是产品的讲解,还是相关话题的探讨,深入了解顾客的需求与其它话题的共鸣,然后才能化解顾客的戒心形成对导购的信任,最后达成产品的共鸣。追求快速成交没错,但影响顾客下购买决定的因素很多,只有获得更多与顾客的共鸣点,捕捉到一个关键因素再行有效催单,把主动权牢牢掌握在导购手里。三分钟、五分钟成交不是神话,但三、五分钟之内可以说很多话。
我们看到很多行业的优秀导购在销售的时候都在刻意制造与顾客沟通的话题,卖手机的导购和顾客聊服装的搭配,卖地板的导购和顾客聊小孩子的教育,卖电器的导购和顾客聊家庭装修,记得一次洗头的时候洗头妹也告诉我的衣服很好看,问我是什么牌子的哪里买的,她的目的是推销高价的洗发水,但她的成功率很高。
关注到李宁一直在注重产品的研发创新,这么多卖点,转换成销售话术,通俗说、有趣说、形象说告知顾客,再运用销售技巧话术,有效组合,成交率的提升当然不在话下。
同样是在李宁店里,我试穿了一套运动服,接待我的是一个稍胖的女孩,我穿好后她和我聊:“你身材这么标准(井老师不胖,但瘦,标准身材这个词我爱听)是不是经常运动?我这么胖看来真的是运动少了?你经常做什么运动?”顺着这个话题就自然聊到了这套衣服适合做什么运动,什么面料做的,为什么好。成交很顺畅自然。
我相信李宁像这样的优秀导购数量应该不少,他们的话术与方法,经过提炼与总结,形成一套训练教程,然后再复制训练,每个导购牢固掌握,需要关掉的这些门店可以不摘去招牌。
伴侣沟通的拦路虎——喜欢争对错
“我对你错”往往是夫妻双方都使用的沟通原则。你可能对同事都不会这么计较,但就是会对他不让分毫。女人通常是这样想的:这件事上他不认错,就让我想起过往同样的情形,我觉得以后在这个问题上他永远不会重视我受伤害的情绪。而男人则是这样想的:她说着说着就能把陈年老账都翻出来!
在心理咨询师看来,伴侣间是不分对错的。“伴侣间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情绪问题,双方都在释放不良情绪。”很多男人不明白女人为什么翻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女人通常会越说越生气,认为自己当年瞎了眼,甚至上升到离婚的高度。心理咨询师认为:“其实女人并不是真的要分对错,她只是为了寻求关注和理解,寻求被呵护的感觉。”
爱情催眠术的4步法则
伴侣间可以运用爱情催眠术的4步法则,只要一方运用催眠的语言,引导另一方,就能让其对外来的信息放松抵触,接纳你的观点和建议。
第一步:消除抵触
想想看,当伴侣间有一方处于抵触情绪时,无论你说什么,另一半都听不进去。比如妻子看见老公吃完晚饭把碗一推,又去玩游戏,就会愤怒地说“要玩滚出去玩”,如果丈夫的第一步反应是“我凭什么滚出去”,肯定会爆发一场战争。如果丈夫回答:“好的,我滚出去,马上滚!”妻子的气会稍微小一些。丈夫可以走到房间的一角或大厅,但不要走出门外。暂且避开等于把妻子的恼火转移了,也许妻子会一直控诉自己有多辛苦,还可能委屈得掉眼泪,此时老公可以鼓励妻子继续数落。当老公鼓励妻子继续骂的时候,一般来说,妻子反而不骂了,因为她的第一反应是:我不能听你的。
第二步:建立共同点
无论对方说什么,都要先顺着对方的说法。理解是进一步沟通的基础,但这不代表认同,即使对方是错的,你也有机会继续跟他交流。比如妻子责骂老公:“天天就知道玩,你跟电脑过吧!”老公也应该顺着妻子的说法:“对,要是你不要我,我就只能跟电脑过了!”如果此时老公进行辩驳,或指责妻子,无异于火上浇油。
第三步:培养亲和力
这一步是让另一半感到,你不仅完全理解她的看法,而且跟她是站在一边的,缩小跟对方的心理距离。比如表示控制玩游戏的时间。
第四步:重建你们的沟通系统,必要时训练他
在伴侣之间的沟通中,当男人先做出让步时,一般沟通都能进行下去。但女人不能因此就顺杆儿爬,女人需要降低标准,放弃自己的3个设想:以为对方会理解你,期待对方能听懂你,期待对方听你的。
要把男人当孩子,用对方的语言跟他沟通。同时,强化一个重要观念:沟通是为了更好地在一起,不是为了伤感情和互相折磨。你们可以达成一致:即使吵架时口不择言,也是因为词穷,而非故意伤害对方。
当然,在跟对方建立共同的语言体系时,需要有耐心。
经常使用4句“三字真言”
这4句“三字真言”是: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
两性沟通时情绪往往会失控,情绪不是用来控制的,而是需要发泄和接纳的。否则被压抑的情绪会变成地雷,积攒下来,下次会爆发得更猛烈。
当你在另一半面前发泄完情绪,需要检讨自己:“老公,对不起,刚刚我说的话可能伤了你的自尊心,希望你能原谅我的口不择言……”
关键词:班集体;快乐;成长
我一直奉行着这样一句话:为了孩子们的快乐,我付出再多也是值得的,孩子们的快乐就是我的快乐。那么,如何让孩子们在班集体中体会快乐呢?
一、感受师爱,建立情感
1999年8月,我加入到教师队伍的行列,走近了这些孩子,看着他们那天真无邪的笑靥,我在想:我要让他们快乐地成长,健康地成长。从那一天起,我爱上了他们,忘记了自己!爱是无形的,但爱是可以感受到的。我用一句句鼓励的话语,一个个的手势,一次次信任的眼神来表达我的爱。这样,新学期开学没几天,孩子们就愉快地、轻松地陶醉在自己的“新家”之中了,我也由衷地感受到了快乐。
二、快乐自己,感染学生
一个人应该乐观向上地生活,这种生活态度是从小培养出来的,拥有了这种生活态度,将使孩子们终生受益。工作以来,我每天早上来到班级,都是面带笑容。愉快地投入到一天的工作,既能提高工作效率,又能在工作中寻找到快乐,最关键的是还能潜移默化地教给孩子们笑对生活的人生观。当孩子不开心时,我们可以鼓励他和大家说说不快乐的事情,让大家来开导帮助他。当我有开心的事时,就和他们一起畅谈,分享我的快乐。
三、尊重理解,艺术沟通
作为一名教师,对孩子要多一分理解和尊重的爱,这种爱要能够把每一个孩子爱到心坎里,爱的是那么温暖,那么无私。孩子犯错时,能多给孩子一个机会;当孩子取得成绩时,给孩子送上一片掌声;孩子有疑难时,又是孩子最好的帮手;游戏时,是孩子最好的伙伴,最真诚的朋友;当孩子大胆表现自己时,是最好的欣赏者。一个甜甜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真诚的赞美、一颗充满的爱心……教师要用这份真诚的爱深深地去感染每一个孩子的心灵。慢慢地我发掘了孩子们心里的渴望,知道了只有满足孩子们的需求才是师生间沟通的前提。有一次,孩子们在画画时,我发现我们班的一个小男生画了一幅很好看的图画,可是他画的海水却是红色的,我忍不住问他:“你的画好漂亮,可是,为什么你的海水是红彤彤的呢?”他见我没有责备他的意思,便大胆地说:“邵老师,傍晚了,太阳照在海里,海水就是红红的呀。”噢,原来是这样……我微笑地点点头。事后我仔细想想,如果当时我没有问清楚事情缘由,采取训斥的态度,强令他马上改正,那么我就无法找到与他沟通的机会,也无法知道他的真实想法了。还有一次,我们班新转来一个女生×××,穿着朴素干净的衣裳,一口浓重的乡音,只要一开口,调皮的男生们就会出怪态模仿她,她感到很自卑。一次课间游戏,她和几个女孩子跳皮筋,因为还没有学会,显得很笨拙,没跳两下就黄了。此时我意外地听见了女生们鄙夷、不耐烦的声音。我看见她默默地站在边上,用鞋尖蹭着脚下的沙土,她脸上快乐的表情不见了。此刻,我急忙换上平底鞋,拉着她走向跳皮筋的女生们,我大声说:“来,教教老师和×××,全班女生里,就我们俩不会了……”同学们开心极了,于是,都主动与她接触,帮助她学会跳皮筋。所以,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教师应该把自己作为一个听众、朋友,与孩子进行心与心之间的沟通,还要以身作则,为孩子们排忧解难,让他们学会团结互助、友爱支持,这样孩子会在快乐中学习、成长。
总之,孩子们的快乐就是我的快乐!快乐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是激发主体意识的前提,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更加愉悦地进行学习,快乐地接受知识。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重复着我的故事,给孩子更多的快乐,快乐着孩子们的快乐!
听话,意思就是说,父母要常常听孩子的话,这是亲子沟通的无上妙法。
在一个热烘烘的夏天,系里师生一行十余人到北京参加学术会议。公余不免要到故宫一游。周末假日,游人如织,摩肩接踵。为了怕大伙被人潮冲散,我戴了顶红色棒球帽,自告奋勇在前面领路―因为来过几次嘛,老马识途,错不了。
哈,正如你所料,“出风头”这种事做不得。进了御花园我只顾着“咔嚓、咔嚓”地摄影,回头一看,半个同伴的影子都找不到。心头一急,我立刻拔步三宫六院、胡七八糟地乱找一通。来来往往、前后左右都是黄面孔,我却一个都不认识,暗叫一声惭愧!走遍了五湖四海,今天真的在故宫迷了路。人找不到,又没大家的电话号码,我真的是无计可施。套句北京话:买花没买盆―栽到家了。
谢谢手机的发明,虽然出门在外,我和家人天天都有热线通话。唉,无计可施,百无聊赖,打个电话给女儿诉诉苦吧……
“喂,元元吗?乖不乖啊?爸爸现在还在北京。我运气不太好啦,全团出来玩,只有我一个人迷路了,跑来跑去到现在还找不到大家,很可怜啊。没办法,找你聊聊天啦……”
“爸爸,你不是每次都告诉我,迷路的话,就站在原地不要动,别人会来找你的。你乱跑就找不到了,赶快跑回原地去啊,说不定大家都在那里等你呢。”
小学三年级的女儿一语惊醒梦中人,我赶紧三步并成两步,急急奔回御花园。哇!我的宝贝女儿料事如神,全体师生都在就地枯坐,愁眉苦脸地等我。我向大伙赔了不是,中午请全体吃一顿聊表歉意。席上有同学问我:“老师,你怎么找回来的?”“女儿教的。”我大声地回答,心里挺得意。
不是吗?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我们教起孩子来何等铿锵有力、字正腔圆,可自己又做到了多少呢?如果自己都做不到,又凭什么去要求孩子呢?
学到老,学不了。自从自己做了超龄奶爸之后,我开始认真地聆听孩子说话,也开始认真地聆听自己说话,发现孩子与我都在进步,好乐。
台北的秋老虎十分燠热,周末午后,女儿邀我一起出门买冰奶茶。卖茶的小弟两只耳垂上挂了至少8个耳环,头发红黄掺杂,好像稻草着火一般。如果说三年就有一个代沟,那我俩可能隔着一个太平洋。我要点的奶茶,他做错了,偏要怪我点错了。长话短说,一言不合,一老一少口角了起来。我一气之下,拉了女儿掉头就走,算了,不买了。
父女二人闷闷地走了5分钟,女儿打破沉默,发言了:“爸爸,我要是你,就把那杯点错的茶买回来。”
“为什么?”
“你看,一杯茶不过25块钱,就算弄错了,也是杯奶茶嘛。拿回去送给弟弟,还做个人情多好,他一定很高兴。现在你气嘟嘟的,我又没喝到奶茶,白跑一趟,很划不来啦。”
这叫做醍醐灌顶、当头棒喝。奇怪,我怎么没想到呢?原来女儿的情绪管理远比老爸高明啊!我二话不说,拉了女儿的手,回头再走。
小元元惊慌失措,以为说错了话,老爸又要回去吵架。
到了店门前,我无限慈祥地向红发耳环弟弟说:“不好意思,刚才好像是我点错了,我买两杯。”红发耳环弟弟笑眯了眼抱歉地说:“对不起,刚才是我做错了一杯。这样好了,对的那杯你买,错的那杯免费,店里请客。”
我坚持要付账,他坚持要请客,唉,真是八字不合,差点儿又吵起来了。最后,我还是接受了免费奶茶,快快乐乐地与女儿手牵手回家。
可能是我的表情有点儿尴尬,女儿一直抿着嘴偷笑,心里大概在说:“老爸,好傻。”
挂断电话,朋友儿子小屯的形象浮现在眼前。他略大金柳几个月,俩孩子小时候经常在一起玩耍。我记忆里的小屯活泼机智,当他想要金柳手中的玩具时,从来不抢,而是拿一个其他的玩具与其交换。那时,他们才刚牙牙学语,竟有如此情商,令人赞叹。后来,因为工作原因我们两家迁居,但还保持着联系,零零星星地知道小屯后来喜欢上了体育运动,代表市队参加过小学生足球比赛等消息。不曾想,小屯现在成了问题孩子。
朋友携儿子如期而至。在小屯进门的一瞬间,我颇为吃惊,十几年的光阴,小屯如今长得人高马大。交谈时发现,果然,小屯回答所有问题都一律用“不知道”三个字回复。“吃早餐没?”“不知道!”“放假几天了?”“不知道!”“回家看望外婆没有?”“不知道!”……
朋友一脸无奈。我虽然略懂一点心理学常识,但并不专业,孩子的这种表现我也是见所未见,大为诧异。既然疑问句不能得到答案,脆采用祈使句和小屯沟通。我拿出一本《小小说选刊》递给他,“我们看书吧!”孩子眼睛一亮,接过书翻了翻,便开始读起来。
读了一会儿,孩子拿出本子抄抄写写。我没有过问,只是坐在他身旁静静地读书。一个多小时过去了,妻子拿来水果,我递给他一块,他顺从地接过吃了起来。我拿过他的本子,发现他在抄一些词语和句子,还写了一段话概括故事情节。我笑着夸赞:“这个读书习惯好!”小屯有些羞赧,说:“老师布置的语文作业。”这是小屯第一次用“不知道”以外的语句回答,于是我俩就寒假作业聊了几句。
就这样,在读书中,孩子的沟通能力慢慢恢复了。每天晚饭后散步,我有意让孩子捐一些零花钱给路边的乞讨人员,有时把他带到书店,让他随意翻翻书,有时他也会买上一两本。我投其所好,专捡他熟悉的体育领域寻找话题,此时小屯就变得主动起来,用眉飞色舞来形容毫不为过。他有时还会语出惊人:“一些小魔术我一下子就知道是怎么变的了!”
朋友的紧张情绪也一点点得到缓解,三四天后,小屯已经接近正常沟通状态,一整天基本上听不到他“不知道”的答语。朋友带孩子归家前夕,再三询问我:“还有啥要交代的?”我见朋友极为诚恳,便单独跟朋友密谈,直言不讳地指出:“你家的人生观、价值观不对!”
朋友的脸红一阵白一阵,自尊心十分受伤,很是不服。我摆了摆手,阻止朋友的辩白,慢慢分析道:“我跟孩子在书房读书,你跟我妻子在厨房做饭。你俩聊天的内容几乎都是你身边的某某人,大专毕业,靠着谁的关系承包了一个工程,没几年挣下几百万,住着大房,开着宝马车。我担心你们的话语被孩子听到,把厨房门和书房门都关上,但你讲述的暴富事例仍不绝于耳。”
朋友反驳道:“这都是事实,难道不对吗?”我回答说:“对,这些都是事实。但咱们身边还有那么多寒门子弟靠着自己的努力拼搏出人头地,过上了好日子,这样的事例你咋不讲?”朋友有些羞愧地低头喝了口茶。
我继续分析道:“而且在讲述这些故事时,你用的是欣赏甚至羡慕的语气。这无形中给孩子传送了一种不好的价值观――崇尚不劳而获的暴富。在孩子的日常教育中,我相信你一定要求孩子努力学习,你对孩子的期望值是非常高的。”朋友听到此,点头认同。
“这样一来,你们家庭中就有两种人生观和价值观:显性的价值观是要求孩子勤奋拼搏,隐性的价值观是羡慕和崇尚不劳而获,孩子自然会陷入迷惘。尽管当小屯的舅舅给孩子买高档鞋时,你不惜采取极端的措施成功阻止了,但你的这些举措让孩子更加迷惘――为什么我就不能像他们那样,即便考不上大学也能开豪车,穿名牌?”朋友有些泄气,原本挺得笔直的腰也慢慢地弯了下来,靠在沙发上,默不作声。
我知道这番话深深地刺痛了朋友的心,但我没有空洞地安慰她。现在她需要自己慢慢止痛,然后深入思考。凭她主动联系我解决孩子的问题这件事本身,我足以相信她的智慧和气度。过了好一会儿,朋友悠悠地说:“是,我们家的人生观、价值观确实紊乱!爷爷奶奶一套,外公外婆一套,舅舅小姨一套,我们又是一套,孩子怎么能不乱?”我补充道:“事实上你们是明里一套,暗里一套,口头要求孩子一套,自己心里x择另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