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通信的原则

通信的原则精品(七篇)

时间:2023-07-24 16:15:3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通信的原则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通信的原则

篇(1)

Abstract: On the one han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and the deepening construction of smart grid, the electric power communication system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widely applied with increasing importance. On the other hand, electric power communication system is easy to damage and cause losses because of its poor resistance to lightning overvoltage. Once there is lightning strike and failure in electric power communication system, it will cause interruption or dispatching system paralysis, and then causing blackouts and other accidents. Therefore, for the electric power communication, the harm of lightning is not to be ignored and must be solved. Combined with concrete practice experience, this paper sums up the three principles in the process of electric power communication system lightning protection design: integrated lightning protection,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and economical,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protection of electric power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its equipment.

关键词: 电力;通信系统;防雷;设计;原则

Key words: electric power;communication systems;lightning protection;design;principle

中图分类号:TM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12-0133-04

0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电力技术日益提升,并得到广泛的应用。近年来,随着智能电网建设不断深入,电力通信系统应用日益宽泛,重要性不断增加,电力通信设备的集成水平和信息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传统设计中系统/设备耐过电压能力低,雷电过电压以及LEMP的侵入所产生的电磁效应、热效应会造成设备干扰或永久性损坏,其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是相当惊人的,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雷电防御措施,以达到保护电力通信系统及其设备的目的。

那么,在进行电力通信系统防雷技术设计时,应坚持哪些原则呢?笔者认为,为防止和减少雷电对电力通信系统的危害,确保电力通信设备的安全运行,在进行电力通信系统防雷技术设计时,必须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

具体来说就是在进行电力通信系统防雷技术设计时,应着重坚持综合防雷原则、科学有效原则和经济实用原则。

1 在进行电力通信系统防雷技术设计时,应坚持综合防雷原则

坚持综合防雷的设计原则,主要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1 必须弄清楚须进行雷电防护的电力通信系统/设备的空间配置,即有哪些通信系统/设备须进行雷电防护设计。一般来说,电力通信系统/设备所在建(构)筑物、电力通信电源系统、电力通信线缆、数字微波通信系统、程序交换系统、卫星通信系统、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及电力会议电视系统均应进行雷电防护设计。

1.2 必须弄清楚危害电力通信系统/设备的雷电通道。如图1所示,电力通信系统遭受雷电危害的通道主要有四类:①雷电直击电力通信系统/设备;②雷电电磁脉冲/辐射;③雷电传导;④地电位反击/高电位反击。

1.3 必须采取综合防雷措施对电力通信系统/设备进行保护。

综合防雷措施应包括外部防雷措施和内部防雷措施两部分(详见图2)。

在进行综合防雷措施选择设计时,应重点考虑这些防雷措施所能实现的功能:①接闪功能;②分流功能;③屏蔽作用;④均衡电位;⑤接地效果;⑥合理布线,可减少耦合作用。

2 在进行电力通信系统防雷技术设计时,应坚持科学有效性原则

坚持科学有效性原则,就是在进行电力通信系统防雷技术设计时,应解决好如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2.1 必须根据被保护电力通信系统的具体情况确定其雷电防护等级。

进行电力通信系统的防雷技术设计,我们必须先对其进行雷电环境评估,以确定其防护等级。通常情况下,我们可采用两种方法确定电力通信系统的雷电防护等级:一是按电力通信系统重要性及所处地区雷暴日等级划分雷电防护等级,例如位于强雷区(d>90天)的500kV以下电压等级变电站中设置的电力通信系统划分为A级,而位于中雷区(15天

2.2 在进行电力通信系统防雷技术设计时,其所采用的防雷技术/措施必须首先满足被保护对象的使用要求,尤其是EMC要求。

一方面,电力通信系统的构成种类很多,不同的电力通信系统其性能参数是不相同的,例如数字微波通信系统和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其性能参数相差较大,因此,在进行防雷技术设计时,所采用的防雷技术和措施也是不同的。

另一方面,在进行电力通信系统防雷技术设计时,必须考虑到采取防雷保护时,不能带来新的安全问题,即应确保被保护电力通信系统工作在EMC(电磁兼容)环境中。

2.3 在进行电力通信系统防雷技术设计时,所采用的防雷技术/措施除满足电力通信系统的使用要求外,还必须满足相关国家标准或设计标准的最低要求。

由于电力通信系统的构成种类繁多,因此,对于不同类型的电力通信系统,其所采用的防雷措施在性能方面是不相同的,故国家标准的要求均是有差别的。那么,不同类型的电力通信系统的防雷技术应满足哪些最低国家或行业标准要求呢?下面以电力通信系统中的数字微波通信系统为例作一简单论述。

数字微波通信系统是目前发电厂、变电站常用的电力通信系统,主要由机房、微波塔和电力变压器三部分构成(如图3所示)。

根据数字微波通信系统的特点,其所采用的防雷技术/设施至少应达到如下要求:

①防雷接闪器的设置。微波塔、机房和变压器应设置接闪器,使微波天线、机房和变压器处于直击雷防护区(LPZOB)内。

②防雷引下线的设置。其一,微波塔接闪器应设置专门的引下线,连接至接地网,引下线材料宜采用40mm×4mm热镀锌扁钢,且其入地点应设在与机房地网不相邻的铁塔地网另一侧。其二,微波通信机房应按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要求设置直接雷防护措施,其引下线不应少于2根,并应沿机房四周均匀对称布置,其间距沿周长计算不应大于18m。

③数字微波站地网的设置。如图3所示,微波站地网由机房建筑物的基础地网、铁塔地网和变压器地网三部分构成,并应满足如下要求:其一,微波站地网、机房地网和变压器地网应每隔3m~5m相互焊接连通一次,并不应少于两处。其二,微波塔地网面积应延伸到塔基四脚外1.5m的范围,其周边应为封闭式。其三,数字微波通信站地网应增设环形专设接地体,环形接地体由水平和垂直接地体组成,水平接地体周边应为封闭式,并与原地网在同一水平面上。环形接地体与原地网应每隔3~5m相互焊接连通一次。其四,数字微波站地网的接地电阻应满足:Ri≤5Ω;高土壤电阻率地区应满足:Ri≤10Ω。

④等电位连接的设置。数字微波通信机房应设置等电位连接装置,具体要求如下:其一,在机房入口处,即LPZOA或LPZOB区与LPZ1区交界处应设置总等电位连接端子板(MEB)。MEB与接地装置的连接不应少于两处,且必须注意,弱电MEB和共用地网的连接点与强电MEB和共用地网的连接点在共用地网中的距离L应满足:L≥15m。其二,机房各楼层均应设置楼层等电位连接端子板(FEB)。其三,机房内应围绕机房敷设环形等电位接地母线。其四,机房内应设等电位连接网络,机房等电位连接网络应通过环形等电位接地母线与共用地网连接。其五,机房内设备的金属外壳、机架、线缆金属外层、金属管、槽、走线架、金属门框、地板、防静电接地、安全地、工作地、SPD接地端均应以最短的距离与机房内等电位连接网络作连接。

⑤屏蔽体系的设置。电力数字微波通信系统的屏蔽措施应包括空间屏蔽、设备屏蔽和线缆屏蔽,其中空间屏蔽包括建筑物外部钢结构墙体的初级屏蔽和机房内部屏蔽,其具体技术要求如下:其一,机房应选择在建筑物低层中心部位,机房内设备应尽可能远离机房屏蔽体或结构柱。其二,每层设备屏蔽体应采用两根及以上不同长度的连接导体与等电位连接网络连接。其三,机房内部屏蔽可采用六面金属网屏蔽,并做好接地。其四,机房铁门应采用无窗户铁门,并做好接地。其五,机房窗户开孔应采用金属网格屏蔽,并做好接地。其六,电力数字微波通信系统金属芯线缆宜采用双层屏蔽电缆,内层屏蔽做单点接地,而外层屏蔽可在防雷区交界处作多点接地,例如微波塔上的照明电缆线、波导管或同轴电缆的屏蔽层均应采用双层屏蔽,并做好接地。其七,机房设备接地线严禁与接闪器、铁塔、防雷引下线直接连接。

⑥布线要求。电力数字微波通信系统金属芯线敷设应符合如下要求:其一,雷电防护等级为A级的机房,其户外线缆宜敷设在金属线槽或金属管道内。其二,线缆路由布线时,应尽量减小由线缆自身形成的感应环路面积。其三,室内布线尽量集中在建筑物的几何中心部位,尽量远离大功率设备/设施和产生强电磁场的设施。其四,金属芯电缆空线对应在配线架上做好接地。其五,当数字微波通信系统采用OPGW光缆布线时,OPGW引下塔至机房之间应换用非金属引下光缆。

⑦SPD的安装设计。电力数字微波通信系统设置的SPD应包括强电和弱电两大部分,其中弱电部分包括信号线路SPD和天馈线路用SPD。具体设计要求如下:

其一,通信供电电源用SPD的安装设计应满足:1)不同等级机房(A、B、C、D)电源SPD的设计安装位置、性能参数详见表1和表2。2)模块式电源SPD还必须具有遥信、劣化和脱离指示功能;而电源第一级箱式SPD还应具有劣化指示、遥信、过电流保护、雷电记数功能。3)各级SPD之间能量配合要求应满足GB50057-2010第6.4.5条第3款及GB50343-2012第5.4.3条第6款规定。4)SPD与被保护设备之间的配合应符合GB50343-2012第5.4.3条第9、10款的规定。5)SPD两端连接导体应采用铜材,其最小截面积应符合表3的规定。6)当电力通信系统设有UPS时,其交流输入端应设置电源SPD。

其二,电力数字微波通信系统信号线路SPD的设计安装应满足:1)信号SPD安装位置、试验类型的选择应符合表4的要求。2)信号SPD的Uc应满足:Uc≥1.2倍线路上最大工作电压。3)信号SPD的Up/f应满足:Up/f≤0.8Uw,其中,Uw为被保护设备的额定冲击耐受电压。4)信号SPD的接地线应采用铜导线,并同时满足表4的最小截面要求。5)信号SPD应根据线路的工作频率、传输速率、传输带宽、工作电压、接地形式和特性阻抗等参数,选择插损小、分布电容小,并与纵向平衡、近端串扰和误码率指标适配的SPD。

其三,电力数字微波通信系统天馈线路应设置SPD进行保护。天馈线路SPD应安装在收/发通信设备的射频出入端口处,其各项性能参数选择详见表5所示。

3 在进行电力通信系统防雷技术设计时,应坚持经济实用原则

电力通信系统的防雷设计,在确认所采用的防雷措施符合系统使用要求和国家标准规定的前提下,还应做到投资的经济合理,即须坚持经济实用的原则。

电力通信系统所采用的防雷设施的成本效益可按如下方法确定:

设 S――防雷设施投资后年平均节省的费用;

CM――防雷设施的年平均费用;

i――利率;

b――折旧率;

w――维护费率;

CP――防雷设施的总费用;

CR――在有防雷措施的情况下,剩余损失的总价值;

CZ――全部损失(未安装防雷设施)。

则S=CZ-(CM+CR)(1)

其中CM=CP・(i+b+w)(2)

根据(1)式,可得出如下结论:

①若S>0,则所采取的防雷措施是经济合理的;

②若≤0,则所采取的的防雷措施是经济不合理的。

因此,在进行电力通信系统防雷设计时,所选择的防雷措施应确保S>0,这样的投资才是经济合理的。

综上所述,我们在进行电力通信系统防雷设计时,理清电力通信系统的空间配置及其遭受雷电骚扰的通道和应采取的综合防雷措施,解决系统/设备耐过电压能力低,雷电过电压以及LEMP的侵入所产生的电磁效应、热效应造成的设备干扰或永久性损坏,保护电力通信系统及其设备。

参考文献:

[1]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S].

[2]GB50343-2012,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设计规范[S].

[3]GB50601-2010,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S].

篇(2)

关键词:地铁通信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改进,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率和质量,同时现代通信技术被广泛运用于社会中的各个领域,提高了不同领域生产的效率和质量。现阶段,地铁逐渐成了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人们在使用地铁的过程中对地铁的舒适性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在地铁的正常运行过程中要注重加强地铁的通信质量。

1地铁通信工程概述

1.1地铁通信工程的内涵

现阶段,地铁中包括的通信系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具体内容如图1所示。

2地铁通信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概述

(1)地铁通信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内涵。现阶段为保证地铁的运行有效性,必须要设置相应的完善的通信系统。完善相应通信系统的主要原因在于地铁自身环境的特殊性,以及其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事故阻碍地铁的正常运行。地铁中的通信系统可以说是地铁得以正常运行的关键和基础,如果没有一套完善的通信系统作为支撑,很难保证地铁的运行。现阶段,随着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通信技术被广泛运用到地铁通信系统的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

(2)地铁通信工程项目施工的特点。地铁通信工程项目施工中体现出的主要特点如下:系统性强、具有很高的复杂性;地铁通信工程的特殊性;地铁通信工程自身具备的稳定性。首先是地铁在运行过程中表现出的系统性,地铁在进行通信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涉及到多种领域的技术,因此表现出一定的复杂性,施工的技术难度较大,施工中需要投入的人财物等数量也较大,如果在施工过程出现了问题很容易影响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此外,通信工程项目施工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施工中对通信工程施工技术人员的技术能力和水平有着明确的规定。同时对于技术等有着特殊的要求,建筑工程施工方面的经验往往不能直接运用到地铁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地铁担负着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重要作用,因此对其质量有着明确的要求,这需要在进行地铁通信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中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来保障地铁通信系统的质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地铁的正常运行,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提高地铁运行的安全性,防止在地铁的运行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

(3)地铁通信工程项目施工中需要遵循的原则。地铁通信工程项目施工中需要遵循的原则如图2所示。

首先,由于地铁通信系统自身的复杂性,同时在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各个部分都是相关联的,不可分割的,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注重整体的规划,保证地铁通信的系统性。其次,在地铁通信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必须要遵循实用性的原则。地铁的运行主要为了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综合考虑实用性的原则,保证地铁运行的快捷和便捷。同时在施工的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虑之后的养护工作的开展,保證养护工作的便捷性和方便性。此外,在施工过程中还要注重遵循先进性和成熟性的原则。先进性的主要内涵在于施工过程中要注重运用现代新兴技术来提高施工的科学性,同时要保证施工的成熟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地铁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地铁在施工过程中还要注重遵循相应的标准化和开放性原则,在施工的过程中要注重按照相应的施工原则来开展施工工作,这样才能保证施工工作顺利推进。最后,在施工中还要注重遵循安全性原则,这要求地铁通信工程项目施工中要将保证施工安全放到首位,从设计阶段开始保证安全性,从而提高施工整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地铁通信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控的举措

3.1地铁通信工程项目施工设计质量控制

在设计阶段要注重保证地铁通信工程项目施工的质量。通信工程项目施工的设计环节是十分重要的,关系着施工的过程和细节,因此要重视施工的设计环节。在设计环节要完成对地铁通信工程项目施工方案的设计,在进行方案设计的过程中要注重考虑相应的实用性和科学性等原则,同时在施工方案的设计过程中要保证施工的便捷性,这样也为日后地铁的维护和正常运营提供便利。

3.2控制地铁通信设备的安装质量

此外,还要注重控制地铁通信设备的安装质量。在施工的过程中要注重把控通信设备的安装质量,只有对施工中的各个环节质量进行严格把控,才能保证地铁通信工程项目施工整体质量的提高。如果在施工的过程中存在某一施工环节的设备安装等的难度较大,就需要施工人员在开展相应的施工的过程中要设立专门的质量技术指导。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要注重成立专门的质量监管部门,对施工的进程进行管理和监督。

篇(3)

1 4G通信技术的基本原则

创新性原则也成为创造性原则,创新是人类用智慧和活动环境为基础,实现更高的价值或者减少原本的活动消耗为目标,在构建新原则方面进行对原有操作的改善。4G通信技术创新是4G通信技术的改变,也是4G通信技术质量提升的发展过程。中国4G通信技术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问题,积极应对新形式下越来越复杂的问题和挑战。这就需要有关部门根据现代化发展的形式建立新的管理理念。

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4G通信技术是一个整体,其中有很多要素在其中,规则是指具体的4G通信技术,对国家及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相关;理念是指政府的4G通信技术管理观念是指对4G通信技术的形式和市县4G通信技术的目标的实践方式。由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按照全国的情况来看,很不均衡,地区的经济水平差异过大,经济不平衡造成了各地区的通信技术不平衡。而不同地区不能使用同一种管理,需要根据当地的情况对其进行一定的修改和完善才能够实行。这就对中国4G通信技术有一个系统性的要求,必须坚持系统性原则,保证管理能够调服全局又能兼顾个别地区,保证全国都能够进行有条有序的发展,不然就会失去了4G通信技术的有效性。

2 4G通信技术的规范

4G通信技术不仅仅需要有创造性而且要有很强的规范意识,规范和创新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不坚持创造性就会变得死板,没有活力,如果没有规范性,则4G通信技术就失去了其本身的监督职能,造成了社会的混乱。因此只有将两者合理的结合起来才能在新形势中发挥其职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信任。坚持规范性,就是要求相关部门在定制技术规范的同时,将本身也约束在其中,无规矩不成方圆。对于4G通信技术创新来说,只有具有一定的和管理模式支撑,才能保证4G通信技术创新过程中所涉及到的问题能够解决,否则一切都只是空谈而已。改善4G通信技术,是适应新时展的必经之路,良好的政府必须能够指定有效的管理,成为有效的城市化发展观念。没有4G通信技术的良好,国家的精神面貌就会受到相应的影响,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不可能的。

3 4G通信技术的探讨

全球化的社会发展局势已经开始改变着世界,这种局势决定了每个政府都必须向先进国家的4G通信技术理念发展,学习先进4G通信技术的管理和管理模式。而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坚持开放性的原则,积极吸取国外先进的4G通信技术经验,借鉴其他国家在4G通信技术创新过程中积累的经验,这就使我们国家在4G通信技术的创新上少走了很多的弯路,极大的减少了创新的成本和在创新过程中出现的损失,而且提高了4G通信技术的效率,加快了我国的发展速度。

篇(4)

关键词:通信系统 变电站 防雷 措施

中图分类号:TM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12-264-02

1 雷电对于我国变电站通信系统的危害

以往,我国主要将雷电波涌顺相关线路对变电站通信系统的危害作为防雷的主要目标。受传统观念影响,只要基于我国防雷设计规范,就能够开展好变电站通信系统的防雷工作。比如安装并设置好均压环、接地装置、引下线和避雷针等防雷装置,变电站通信系统的防雷就可以万事无忧了。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变电站广泛的使用着多种通信设备,导致雷电的危害也日益显著。通信设备的精密化、元件的集成化都导致设备电路难以承受雷电波涌。一旦雷电击中避雷针,引下线对应完成释放雷电电流的功能。而在这一过程中,强力变化的磁场会作用于引下线之上,而处在磁场影响范围之内的传输线路、信号和设备均由于相对地磁力线的切割而产生瞬时感应高压,并和低电位的地线作用生产电压差,最终影响通信设备的正常工作,甚至损毁相关设备。由此可见,即便安装和设置了避雷针,也无法有效保护变电站内的设备安全及人身安全。电子信息技术时代要尤其重视雷电波涌造成的过电压,采取科学有效的防雷措施。

2 雷击损害通信系统的原因

一般来说,变电站的防雷系统都较为完善,所以室内设备遭到直接雷击的几率极小。然而,由于变电站通信系统由网络设备、GPS对时设备以及计算机等多种设备组成,相互间的连接线路极为复杂,由雷雨云放电、雷击架空线路或变电站附近大地产生,或者因为电磁感应及静电产生的冲击过电压,就有几率经由接地系统、信号线路和电源线路,作用于相关接口,以辐射、耦合、传导的形式,干扰或者破坏通信系统的相关设备。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将雷击损害通信系统的原因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不规范的接地。

受不规范接地的影响,雷电侵入相应接地点就容易产生幅度较大的电位差,由此形成的电磁干扰会对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工作产生较大的影响,使装置模板遭到严重损坏。另外,地电位会由于雷电作用而升高,同样经由设备的接电线侵入到变电站通信系统内部,该过电压也会对相关设备功能模板造成损坏。

(2)二次电缆的雷电引入。

同一次设备直接连接的二次电缆由于雷电而产生的感应过电压会对相关隔离板产生影响,对其输入隔离元器件造成击穿,进而损坏设备板件。

(3)通信线的雷电引入。

因为雷电导致由通信线连接的设备两端产生明显的电位差,进而作用到对电流敏感的通信串口,会使变电站通信设备乃至自动化系统的通信串口遭到严重破坏,甚至使功能板损毁。

(4)电源线的雷电引入。

不重视遏制雷电产生的瞬时高电压,会使得其经电源线直接侵入到变电站通信系统内,进而对电源模板的工作产生影响,抬高相关功能模块的工作电压,使设备无法正常工作,严重的还会损毁元器件和设备。

3 防雷工作原则

就变电站通信系统的防雷而言,要求系统化和科学化,对规划和设计防雷系统,选择、维护和安装相关防雷设备等环节的工作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有效的防雷能够确保业务和设备的安全运行。所以,变电站通信系统的防雷必须基于以下几个原则:

(1)可靠性、安全性原则。

变电站通信系统的防雷设计首先要考虑可靠性、安全性、合理性和科学性原则,所选择的产品一定要是可靠和成熟的产品。具体要求如下:确保通信系统能够安全可靠的运行,系统工作时无衰减和损耗;能够符合防范雷电波涌和雷击感应电压的技术要求,并可以自动复位;在防护器件受到损坏或者失效的状况下,具有自动脱扣、遥讯接口和声光报警的功能,并可通过热插拔进行更换维护,无须停机处理故障。

(2)可维护、可扩充和开放性原则。

日益发展的防雷技术,为使用户投资得到保障,防雷设备的选型不但要满足相关标准,从而利于变电站通信系统的升级。

(3)实用性原则。

变电站通信系统的安全和投入应当成正比关系,从而降低维护成本,使通信设备的寿命得到延长和提高。最大限度确保用户需求就是变电站通信系统的实用性目标,该原则和性能是防雷系统最为重要的原则。

(4)先进性原则。

采取现阶段全球最为成熟和先进的设计技术,以利于防雷接地系统可以满足日后业务发展和技术发展的趋势。就我国电力通信的发展而言,防雷系统的先进性原则可以在下列方面予以体现:

在规划设计时,一定要综合考虑变电站及通信设备的特点,对电力通信网、电力调度控制网和高压输变网内弱电及强电设备的防雷接地系统的协调性及兼容性。

4 变电站通信系统的防雷措施

4.1 科学合理的选择防雷设备

现阶段我国主要基于《建筑设计防雷规范》等强制性国家标准来选择防雷设备,但是由于变电站通信系统的特殊性,建议变电站在国家强制性标准的基础上,参考计算机信息系统的GA-173-1998标准以及IEC-TC81系列标准,结合国外先进防雷标准,科学合理的进行防雷设备的选型,从源头提高变电站通信系统的防雷水平。

4.2 信号线路的防雷措施

信号线路的防雷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连接设备的通信线路。当前变电通信主要采取了CAN、RS422、RS232、RS485等完成通信。设备间通信线路会由于雷击而生产感应过电压,从而损坏设备的集成电路以及相关通信串口。通过将信号防雷器安装在通信口两侧,起到防止雷电过电压的作用。

(2)天馈线。对N接头及BNC接头的GPS时钟系统,通过高频馈线防雷器安装在同步装置屏之前,防止雷电过电压由天馈线作用到通信设备之上,杜绝雷电过电压对通信设备的危害。

(3)通信线。将过压保护器安装在通信线路和设备之间,对经由通信线路传导的雷电过电压予以抑制,可对模拟电话线、FR、DDN帧中继、ISDN和ADSL等通信线路进行防雷保护。

(4)载波线。在通信机柜和载波之间设置双绞线防雷器,对载波线路引入的感应雷电过电压进行抑制,防止变电站内设备受到损坏。

4.3 屏蔽、接地系统的防雷措施

对变电站通信系统的屏蔽、接地开展规范工作,是提升变电站通信系统防雷水平最有效和最直接的方法。

变电站通信系统的相关设备应当使用共同的变电主地网,应对其接地电阻的设计值和现有水平进行检查,接地电阻通常情况下应小于0.5 ,越低的接地电阻,就能够使通信设备获得越强的抗干扰能力。

4.4 其他措施

(1)加固变电站通信系统内相关设备的用于传输信号的I/O端口。

(2)加固变电站通信系统内相关设备的的电源端口。

(3)对变电站的接地以及设备的直流接地开展地线优化和等电位隔离工作。

5 结语

科学系统的变电站通信系统防雷,能够确保通信设备的安全、正常使用,有利于变电站日常工作的开展。就系统论的角度而言,保持科学合理的系统结构,能够有机结合通信系统内相关要素,从而确保系统能够始终保持在高效的运行状态。变电站应当重视和落实通信系统的防雷,综合治理设备终端的感应防雷,通过安装不同类型和种类的防雷器等相关措施,最大程度的对雷电电磁脉冲和雷电感应电压进行抑制,从而有效的根治雷击安全隐患,并杜绝由于雷电过电压损坏通信设备,最终使变电站通信系统能够长期、安全和高效的运作下去。

参考文献:

[1] 国际电工委员会防雷专业委员会.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通则(IE1312-1)[M].1995.

[2] 国际电信联盟标准部.电信交换设备耐过压和过电流能力[M].1990.

[3] 赵伟杰.变电站二次系统防雷的探讨[J].建筑电气,2013(7).

篇(5)

电力通信网络日益复杂,为了高效管理智能电网通信网络,有必要建立通信网络管理系统。本文首先分析了构建智能电网通信管理系统的必要性,其次阐述了如何构建通信管理系统,本文最后给出了管理系统的设计原则。本文较为详细全面的研究了智能电网通信管理系统的相关问题,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智能电网;通信管理;系统;构建

目前,国家已建立的通信网络是分层分级的,骨干网络覆盖35kV变电站。现在存在着终端设备接入到通信网络以满足配电、用电的需求,这无疑会使通信网络变得巨大,其管理会日益复杂,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相关问题,提升电网通信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全力推进智能电网通信管理系统的建设是必须的。

1智能电网通信管理系统构建的必要性分析

建设高水平的通信管理系统可以提高电网公司自身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可以更好的满足通信网络覆盖范围以及业务的扩大,更好的处理新增管理内容。

1.1有利于智能电网系统互联和标准统一

建设通信管理系统应着眼于全局,应适合目前电网公司的组织建构,可以让国、省以及市有机的联通,让信息在各种信息系统之间无缝对接。要想实现这个应用目标必须建设统一的通信管理系统的标准体系,制定有关命名、建设以及模型的规范。在此基础之上建设的智能通信管理系统可以消除信息孤岛的现象,实现高效的管理。

1.2有利于通信部门的管理深化

根据智能电网通信管理系统的相关标准的要求和总体框架,需要加强管理系统在实时监测以及运行、资源及专业管理方面的能力,而这可以满足通信部门全面管理的需求,深化了通信部门的管理。而且将来为了满足智能电网的需求肯定会不断深化通信系统的管理水平,比如电路自动分配等功能。

1.3有利于支撑智能电网的运行

智能电网有六大环节,为了让六大环境安全稳定的运行,必须要建设通信管理系统。尤其是对于配电、用电两个环节需要更大的支撑力度,这需要加强终端设备的建设与接入工作。将终端设备接入到通信管理系统可以增加整个系统的应用功能,提高智能电网的整体水平。

2智能电网通信管理系统设计

2.1系统应具备的特征通信管理系统要满足应用需求,必须具备以下特征:

(1)集约化。系统要能够满足目前电网三级组织架构之间的信息无缝传递,要将骨干网和终端的接入网集约管理。系统要能够实现与智能电网其他系统之间的信息传递以及上级公司和下级公司之间的信息传达。集约化管理通信管理系统内部各应用,进而深化通信网络的管理[1]。

(2)标准化。智能电网的通信管理系统要在已有系统的基础上建造,新建系统和旧系统的改造要遵循同一标准以及相关规范,建成高度统一的标准化通信管理系统。

(3)智能化。未来电网的发展方向是高度智能化,所以通信管理系统要集成相关的功能来实现系统的智能化水平,比如仿真培训、故障预警等功能。

2.2系统的整体架构分析

系统要覆盖国、省、地三级组织,三级系统之间通过网络互联形成整体架构,具有分层管理和分布应用的特征。为了实现系统的应用目标,系统应具有信息采集系统来采集信息,具备信息交换系统以实现上下级之间、与其他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还应具有数据库存储信息,最后要具备实时监测功能以及资源、运行和专业管理功能。国网层面系统应负责管理一、二级骨干网以及跨区域的通信网,省网层面系统应管理其他骨干网,地网层面系统要负责管理终端通信接入网。

2.3系统应具备的功能

系统应具备三个层面的功能:管理应用层、平台层以及网络控制和数据采集层。平台层主要负责动、静态数据的储存以及相关信息的交换。信息在上下级以及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的交换传递都是由平台层负责,进而实现国网三级组织系统的一体化。平台层还应具有其他宏观管理模块,比如安全管理、系统管理等。网络控制和数据采集层。该层负责监视整个通信网络,并对其进行控制;负责监控管理系统采集数据并对其管理;负责监视系统和其他设备之间数据连接,实现数据的交换和上传。管理应用层。管理应用层提供应用功能模块,将整个系统模块化展现,功能模块有实时监视、资源管理、运行管理以及专业管理。

3智能电网通信管理系统设计原则

智能电网通信管理系统实施较为困难,涉及的面非常广泛,是一项系统性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统一性原则。该系统是智能电网重要的组成部分,必须使各级电网协调一致。系统的建设要统一规划,总体设计以及逐步实施,有条不紊的推进系统建设。系统各部分建设必须遵循统一的标准,在统一的领导下开展建设工作。投资保护原则。在建设中要最大限度的使用现有的通信网络,因为原有的系统在软件和硬件上投资了大量的投资,智能电网通信管理系统的建设必须充分考虑已有投资,以提高电网公司整体效益,可以采用相关技术将现有的通信网络接入到通信管理系统。平稳过渡原则。系统的建设应该分阶段实施,每一阶段的实施都必须要使整体系统平稳过渡。安全性原则。在系统建设过程中,必须保证智能电网和通信网的安全运行。

4结语

分析了在大运行形势下通信网络对于电网的重要性,阐述了智能电网通信管理系统对于通信网络管理的益处,探讨了管理系统应具备的功能以及实施时应遵循的原则,对于智能电网通信管理系统的建设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配网;自动化;通信系统;设计

在现代电力系统中,电力系统能否高效的运行主要取决于是否具有一个良好的通信系统。在配电自动化技术不断应用的今天,在通信系统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升。因而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电力企业,必须在配网自动化进程中切实加强通信系统的研究,认真分析和总结特点及要求,并按照一定的原则,切实加强配网自动化通信系统的设计,才能更好地促进配网自动化水平的提升。为更好地提升电力企业电力服务水平奠定坚实基础。

1.概述

为了更好地加强配网自动化通信系统的研究,就必须对其特点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切实掌握运行的要求,才能更好地加强配网自动化通信系统的建设。

1.1特点分析

配网自动化的实施需要的功能较多。例如配变器、变电站和配电房、环网柜以及负荷开关等。但是为了实现监测与控制,那么就需要在整个配网自动网系统中加装相应的终端设备,常见的主要有FTU、DTU、TTU等。加上配电系统需要在每个地区设置,所以需要安装的设备和装置较多,这就决定了通信节点较多,且较为分散,所以第一个特点就是通信点多且分散。由于整个配电网在面积覆盖上的区域性较强,为了确保每个地区之间能够高效畅通的通信,必须在一定的区域内加上终端设备,而这就会极大的降低通信节点之间的距离,第二个特点就通信节点距离短。加上在配网自动化实现过程中所选的通信方式较多,例如光纤通信,也可以是无线通信甚至电话线和通信电缆等均可,第三个特点是通信方式多样化。

1.2要求分析

为了确保整个配网自动化水平得到不断的提升和优化,尤其是通信功能能有效的满足自动化的需要,就必须对配网自动化通信系统的运行要求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具体就是在通信过程中,不仅要确保通信可靠,而且还要确保具有可扩展性。由于整个配网自动化通信系统的通信设备主要在户外安装,所以经常会遇到多样化的气候条件,特别是在雨雪、雷暴和冰雹等极端天气下通信的畅通和稳定。而且利用其更好地为我们服务的同时,还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未来可能面临的问题,并建立相应的预案,才能更好地确保通信的畅通。例如未来一旦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势必会导致整个通信系统的瘫痪,这就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的将现有的地上通信转移到地下通信,才能更好地满足其各项性能发挥的需要。

2.配网自动化通信系统加强建设中应采取的原则分析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对配网自动化通信系统的特点和运行的要求有了一定的认识。为了更好地加强配网自动化通信系统的建设,就需要我们坚持一定的原则。从整体原则上来看,就是始终应确保配网自动化通信系统安全可靠、实用和便于维护,从而在此基础上严格按照设计的要求进行整体性的规划,并在规划中充分考虑可能带来的影响,并结合地区实际进行逐一推进,确保通信系统能覆盖所有的区域。在整体规划和循序渐进的原则下,应在通信方式选择方面做到因地制宜,灵活的对通信方式进行选择。但是由于通信的方式较多,且不同方式的优缺点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更好地加强对资源的优化和完善,确保所采取的通信方式的优点能够得到高效的发挥,就应做到因地制宜,针对性的进行通信方式的确定。

3.关于如何加强配网自动化通信系统设计的几点策略

上述我们已经对配网自动化通信系统的特点、运行要求和设计的原则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么在实际工作中,为了更好地发挥通信系统在配网自动化水平提升中的作用,就应切实加强设计。具体来说,就应切实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3.1明确设计思路,为整个设计工作的开展指明方向

由于设计配网自动化通信系统的目的就在于确保整个系统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实现自动化的传递,从而减少信息传递带来的误差、损失和成本。对于设计人员而言,就应将网络技术、结构以及设备的选型等作为重点考虑的方向,并确保能使用配电网发展的需要。在此基础上,就应考虑由于自然、地理、技术和资金等方面的因素带来的影响,从而更好地对配网自动化通信系统的设计思路进行有效的明确。即在紧密结合工程所在地的实际,针对性的确定合理的设计方案,最大化的确保通信系统安全可靠,同时还能实时传递信息。尤其是应具有扩散性,切实加强对现有通信资源的利用,从而保证通信系统能有效的满足配网进行信息传递的需要,为整个配网自动化通信系统实现可持续发展助力。

3.2加强配网自动化通信系统的结构设计

上述我们已经对配网自动化通信系统的设计思路进行了有效的明确,那么按照集中管理和分层建设的方式加强系统结构设计。配网自动化通信系统的结构主要包含了终端系统、通信系统和主站系统。在终端系统中,主要是配电房中各种基本的设备。而在通信系统中,则主要包含了无线铜线网络和传输网络以及载波接入网络。但是主站系统中,由于其在整个系统中属于控制层,一般应包括数据库的服务器和主站的服务以及填表服务器,并设立相应的工作站,确保整个系统安全高效的运行。

3.3致力于通信方式的选择和优化

上述我们已经对配网自动化通信系统常见的通信方式有了一定的分析,所以以下就常见的集中通信方式的光纤组网方式进行重点分析。由于在配电光纤通信中的主要组网设备主要是工业综合数据光端机(以下简称光端机)和工业以太网交换机(以下简称交换机)组成。例如某市的110千伏变电站的出线以10千伏居多,所以每个110千伏的变电站就成为整个配电网的通信子站,而且在干线上将光端机组合成自愈光环网,在支线则采取双纤链的方式。设计方为了确保安全的需要,所以尽可能地确保所有的节点均串接在环上,且在配网自动化设备放置处安装光端机,并将主站和子站与各电房作为整个光纤环网的节点,且互相之间通信。而在通信主站则是将所有的业务落地,并结合业务的类型进行归类之后输送到相应的系统之中。

从交换机来看,具有高速灵活和便于组网以及节点接入便利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所以工业以太网交换机与FTU、DTU、TTU等用以太网接口相连,将采集的数据以配电以太光环网方式汇集到通信子站,在通信子站根据业务类型分类汇聚后接入调度数据网络或综合数据网,再通过数据网络将数据送到相应的应用系统。

4.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配网自动化通信系统的研究,能有效对促进整个配网自动化运行水平的提升。所以必须在配网自动化过程中确保通信系统的畅通,切实掌握该系统的特点和实际运行的需要,严格按照上文所提的几点原则和设计策略,加强对配网自动化通信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才能更好地促进整个系统安全高效的运行。

【参考文献】

[1]贾董鹏.配网自动化通信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华南理工大学,2009.

篇(7)

关键词 工程管理;关键点;标准化

中图分类号TN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50-0214-0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移动通信已经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为了提高移动通信工程管理水平,应当在工程实施的各个阶段确定其关键点,分析确保个关键点得到有效管理的办法,进而使其成功的转变为标准化的管理方法。

1 管理方案制定的原则

在进行移动通信工程管理时,应当根据工程的特点确定各阶段的关键点以及相应的标准化方向,通过运用管理分析工具来明确相应的实施方法,进而达到对通信工程关键点进行标准化管理的目的。

1.1 明确干系人的需要

对于工程项目来说,顾客就是工程项目的干系人。在通信行业开始发展的初期,顾客作为弱势一方只能够被动的接受资费、服务以及网络政策。随着我国通信事业的发展,这种垄断形式因运营商的增多而被打破,此时顾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运营商。移动通信为规模效益型行业,客户的多少并不能影响服务网络的投入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但客户人数的增多会在一定程度上降服务和建设成本,因而在网络容量一定、覆盖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客户数量的增多会增加通信企业的利润。为此,在进行移动通信网络开发建设过程中,应当重视项目干系人的需要。

1.2 申请、批复流程的确定

对于移动通信行业来说,因其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在进行工程建设时就由技术人员进行项目建设方案和内容的选择,而项目干系人与项目技术人员的期望经常存在一定的差别。为了能够真正的满足项目干系人的需要,应当在通信工程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就从建设内容批复、选择、调查等满足干系人的期望,同时明确相应的选择机制,建立通信工程项目建设的申请、批复流程。为了保证流程制定的有效性,应当使企业的财务部门、市场扩展部门参与政策的制定。企业的市场扩展部门拥有客户的资料,可以明确业务的发展方向以及市场热点,能够对项目的投资方向做出合理的评价。企业的财务部门拥有企业的利润、收入情况等资料,可以提供不同业务的投入产出比、投资总额、业务盈利水平等资料,能够对项目的效益情况做出合理的评价。所以工程项目的流程应当将工程建设部门、财务部门、市场扩展部门共同融入到工程建设中,一起对工程项目进行决策分析。

2 计划阶段的制定原则

在移动通信工程的计划阶段的关键点,就是制定工程项目的实施计划。应当遵循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1)对各阶段的特点进行总结;移动通信工程的技术含量比较高,若对其进行分类分析可以看出,即使不同的工程项目不同的施工阶段工作内容也大体上类似。根据以往工作经验来确定每个阶段的施工内容,可以为工程项目的细化做好铺垫;2)工作时间的安排;虽然对通信工程进行了分类,但因工作内容以及工作量存在一定差别,即使相同的内容在不同的项目中所起到的作用也不尽相同,与其他工作内容之间的关系也不同,为此,就需要依靠以往的工程经验合理的对每个工程项目进行时间安排。通过对时间分配过程的规范,确定分析要点、讨论人数以及调查的范围,使工作人员以科学的态度进行时间的分配;3)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在通信工程项目的要求和模板制定以后,并不是确定不变的,工程现场管理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便使项目要求和模板得以完善。在进行工程项目管理期间,应当充分认识到不同工程项目管理上的相同点,并将这些项目的共性东西融入到项目要求中。当对不同项目进行计划安排时,就可以很容易的确定项目的要求和模板,进而有效的进行项目的组织和管理;4)确定服务条款和分工界面;在工程项目的计划阶段,应当确定服务条款以及分工界面,以便能够使资源得到合理的分配。

3 实施阶段的制定原则

在通信工程项目的实施阶段,应当按照以下原则进行关键点标准化方案的制定:

1)沟通时间的确定;在进行移动通信工程项目管理期间,可以通过不定期电话沟通、工程进度报告定期、工程协调会等方式通告进度完成情况、讨论解决办法、传递工程中遇到的问题。不同的沟通方式有着自己的特点,实际中应当采取多种沟通方式结合的办法来实现全方位的沟通。但不同的项目管理人员所习惯的沟通方式存在着差别,这就需要制定沟通时间计划,明确每次进行沟通协调的具体时间以及所采用的沟通方式,进而提高工程管理人员之间的沟通效率;2)确保有效沟通;在进行项目管理人员沟通时,采取多种沟通方式并存的方法可以确保有效沟通。在进行正式沟通前,应当使各工程管理人员明确沟通的内容,统一沟通的格式,这样做能够有效的提升沟通的效率;3)结果通报;在工程项目完成沟通以后,要及时的将有关信息反馈给相关的工程项目管理人员,依据在项目计划阶段多明确的分工界面,及时的将沟通所得到的结果通告给有关人员,这也是确保工程项目计划得以顺利实施、遇到的问题得以解决的必要工作。

4收尾阶段的制定原则

在移动通信工程项目结束以后,需要对工程项目是否完全达到预先估计结果进行评定。这时应当采取措施防止人为的干扰,所以科学、合理的进行工程项目的评定也是标准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移动通信工程项目需要进行费用计划使用上的评估、经济效益上的评估、技术上的评估。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建立起完备的项目评定体系,通过该评定体系对以上3个方面进行系统性的回顾,此时也需要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来确定评定模型。

参考文献

[1]崔颖.通信网电源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初探[J].今日科苑,2010(12):198-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