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3 09:15:5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公共管理优秀案例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一、案例教学与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村人才培养的关系
(一)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村人才的基本特征
1.具备以五优五强 为标志的公共管理基本素质
公共管理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增进社会大多数人的公共利益,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服务。 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大力发展农村公共管理,提供农村公共服务,关键在于人才建设,要努力培养一大批热爱农村管理、热心农村公共事业,有创新意识和服务精神的卓越农村人才。在农村从事公共管理工作,环境条件艰苦,个人待遇偏低,工作难度较大,需要有长期艰苦奋斗的顽强作风、不怕困难的思想准备、不计名利的精神境界,要牢固树立服务国家、服务人民、服务三农的强烈社会责任感。 因此,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村人才总的素质要求,就是要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具备五种优秀品质和五种超强本领。
五优,即在意志、品德、知识、能力、责任等方面,具备信念坚、品德优、知识丰、本领硬、责任重五种优秀品质。 五强,即在服务 三农 实践中具有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带得动五种超强本领。 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村人才应是在服务三农 过程中能够带领农民致富、带动农业做强、带动农村发展,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五优五强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2.具备判、守、写、说、做 五项基本的公共管理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生命线。 公共管理是以追求公共利益为目标,以公共事务和公众服务为对象,以公共性、非营利性、公共资源效率等为基本价值标准的管理活动。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村人才,作为三农 发展的中坚力量,在促进农业增效、帮助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繁荣过程中,应在判、守、写、说、做 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公共管理专业能力,即公共利益价值判断能力、公共程序公正性执守能力、公务文书撰写能力、公共政策表述能力、具体行政行为执行能力等五项基本的公共管理专业能力。
(二)案例教学在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村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案例教学法最早由在医学、工程技术学、法学等教学实践性强的学科发展起来,然后逐渐扩散到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领域,被广泛认为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公共管理领域应广泛开展案例教学,这已成为国内外公共管理学界近年来的共识。 在公共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通过模拟公共管理情境或重现公共管理现实场景的方式,让学生置身于仿真的公共管理环境之中,有利于其加深对公共管理的理解,提高公共管理专业能力和培养公共管理素养。
1.激发学生服务三农的社会责任感
农村公共管理环境的艰苦性、三农 问题的复杂性、城乡差异的现实性等等,使得广大青年学生不愿到农村任职和工作,导致农村各类人才,包括公共管理类卓越人才缺失严重。 实际上,大学生对农村公共管理的认识是模糊的、抽象的或刻板化的。 通过大量的农村公共管理案例的运用,可以使大学生对其更加清晰化、具体化和丰富化,从而增进大学生对服务三农 的社会责任认知。在大量的案例分析中,可以通过对天下为公 等公共管理精神的渲染,诱发学生服务三农 的社会责任意识,也可以通过让学生解决复杂疑难问题从而发现自我价值感,激发学生投身于农村公共管理的建功立业的豪情。
2.培养学生卓越的公共管理专业能力
理论知识不扎实、社会经验不丰富和实践机会很稀少,是公共管理类大学生专业能力提升的瓶颈。 案例教学是当前快捷而有效地培养和提升学生公共管理专业能力的途径。 通过案例教学,可以使公共管理专业学生能够在鲜活具体的公共管理案例中活学活用公共管理理论知识:在细致入微、条陈缕析中,提升学生的公共利益价值判断能力;在运用公共管理理论、原理、规程等过程中,强化学生的公共程序公正性执守能力;在激烈的讨论和交锋中,提升学生的公共政策表达能力;在对具体公共管理问题的分析和处理中,培养学生的公务文书撰写能力和具体行政行为执行能力等基本的公共管理专业能力。
二、案例教学在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村人才培养中的实施及成效
在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摈弃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独唱式 教学方式,消除学生学习上的怠倦感、乏味感和教师教学上的无力感。 这就需要积极探索以提高学生课堂抬头率,增强学生课堂参与率,提升教学效果为目标的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案例教学法在多学科领域的成功实践经验表明,其已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2]。 在农林类院校公共管理教学中,应鼓励教师围绕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村人才培养的需要,根据课程教学内容需要采用多种类型的教学案例,积极探索各种行之有效的案例教学方式,通过案例教学将公共管理理论和实践问题呈现出来,活跃课堂气氛,强化教学互动,优化教学效果。
(一)建构三位一体的案例教学体系
课程建设、系列教材、案例库建设是案例教学非常重要的三个方面。 三者相辅相成,有机结合,构成了三位一体的案例教学体系。 湖南农业大学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1.加强公共管理案例教学课程群建设加强案例教学课程建设,是避免案例教学的偶然性、即兴化 和点缀化 的必然要求,是发挥案例教学在人才能力培育中的作用和功能的根本举措,是长期有效推进案例教学法的可靠依托。 湖南农业大学结合中国公共管理领域的实际问题,紧跟时展步伐,创建了一批案例教学示范课程,如市政学、公共管理基础、 公共行政学、公共政策学、公共事业管理 等课程。这些课程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并形成了公共管理案例教学课程群。 目前这些课程多数已申请校院精品课程、网络课程、慕课等建设项目的立项。 公共管理案例教学课程群的形成具有良好的示范效应,为案例教学在其他课程中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2.推动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系列教材的建设
教材是承载教学内容、体现教学方法及开展教育教学的物质载体和基本工具。 公共管理案例教材建设是推动公共管理类专业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全面推进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卓越农林人才的重要保证。 加强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系列教材建设,既是案例教学法得以坚持和贯彻的现实需要,也是推进公共管理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 湖南农业大学结合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组织教师编著导引与案例 系列教材。 依托学校优势和专业特点,湖南农业大学已编著并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等出版了《 案例教学论》、《市政学导引与案例》、《公共事业管理学导引与案例》、《公共政策学导引与案例》、《湖南省公共管理硕士案例大赛优秀案例集》 等有关案例教学的著作和教材,即将出版的教材有《公共管理基础导引与案例》、《公共危机管理导引与案例》、《农村公共组织学导引与案例》、《县乡政府管理导引与案例》、《农村社会管理导引与案例》等。 这一系列教材的出版,初步建成了案例教学教材体系。
3.搭建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支撑平台
案例教学的长期有效开展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支撑体系。 结合大数据技术、网络信息技术建构的案例库及案例中心网站、网络案例平台,是进行案例教学的核心支撑平台;专门的案例教室和案例讨论室则为案例教学的开展提供了独立可靠的空间。 湖南农业大学建立了公共管理案例库和案例中心网站。 通过组织教师和学生利用社会调查的方式原创或搜集二手素材编写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教学案例,已建成了具有 300 余个教学案例的案例库。 其中,原创案例《猪漂黄浦江的痛与思》还入选了全国公共管理教学案例库。 通过案例中心网站使用、结合信息化技术,不断更新和丰富案例教学内容,实现师生教学的有效互动。 湖南农业大学还建设了 1 个大型的案例教室和 2 个案例讨论室,为案例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二)采用卓有成效的案例教学方法体系
1.案例编选标准化
案例教学不是举例教学,即不仅仅是在教学过程中列举或呈现某个公共管理的实例,而是每个教学案例应具备培养和训练学生 判、守、写、说、做等公共管理专业能力的功能。 这就要求在公共管理案例教学实践中有针对性地编选案例,以便有效施教、有效育才。 案例编选标准化是有效的案例教学方法体系的有机构成部分。 总的来说,一个有效的教学案例应体现4 个 1+[3],如表1 所示。
2.互动方式多维化
良好的教学互动是开展案例教学的有效途径。 多样化的互动方式,是丰富课堂教学、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的有效方式。 在案例教学实践中,可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和实现教学目的的需要,灵活运用三种互动方式。
(1) 教师主导式。 这种案例教学模式是由教师主导案例教学过程,辅以多向师生互动讨论。教师课前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及教学目的的需要,编选合适的教学案例,准备教学场景和设计教学流程;在课堂上由教师讲授和展示案例材料,描述案例冲突和关键问题,提出多种可能的决策方案,采用设问的方式,征询学生意见,组织和引导学生对各种意见进行质疑、讨论和总结,达到醇化公共管理知识以及提高分析和处理问题能力的目的。 这种案例教学模式适用于课时有限的教学内容,宜采用小微案例。
(2) 学生表演式。 这种案例教学模式也可称之为角色扮演式。 通过模拟案例情境,由学生分组扮演案例涉及的利益相关方,进行各方利益表达和决策。 这种方式可以通过仿真的形式再现案例故事,让学生身临其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提升处理公共管理问题的能力。 学生表演式案例教学模式要求课前准备充分、学生参与度高、形式生动活泼,如果组织运用得当,教学效果非常显著。在这种案例教学模式中,教师貌似沦为配角,但其作用仍非常关键,主要是做好课前准备,组织案例演示实施,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
(3) 分组辩论式。 这种案例教学模式首先是由教师对案例的基本情况进行介绍;其次是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各组在内部进行充分的观点表达和意见沟通交流的基础上,形成各组统一的观点;再次,各组选派代表逐一表达观点,在此过程中穿插各组间相互提问、质疑、答辩。 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组织辩论,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总结、归纳出关键问题,引导案例讨论的方向,进而使同学们在相互交锋中逐步达成较为一致的认识,共同找寻所讨论的公共管理问题可能的解决之道。
3.教学流程合理化
整个案例教学过程是由诸多环节构成的复杂流程控制过程,而案例教学的有效开展和实施离不开科学合理的流程控制。 成熟、稳定的案例教学流程主要包括课前案例教学准备、课中案例教学实施和课后案例教学追踪等三大关键环节。
(1)课前案例教学准备。 主要包括:一是课程案例教学计划与大纲的制定。 课程组事先通过深入而充分的讨论,确定某门课程在多大程度上采用案例教学、哪些环节和内容采用案例教学及案例教学课时数等。 二是教学案例的编选。 根据课程教学内容来确定原创教学案例、改写教学案例或引用成熟案例。 在当前公共管理案例匮乏的情况下,鼓励教师原创或改写案例。 当然,在经过多轮案例教学的积累或国内已有比较成熟而丰富的案例的情况下,案例编选环节可简化为教师只需根据编选标准为相关教学内容找到合适的教学案例。 三是案例教学设计。 主要是教师要事先吃透教学案例,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或状态,掌握教学方式方法的设计,做好教学场景和基本条件的准备等。
(2)课中案例教学实施。 课堂教学是案例教学的中心环节,是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得以完成的关键所在。 在案例教学实施中,需要巧妙采用教学方式方法。 案例教学方法不同于传统的 授课方法,教师要树立学生主体、教师主导 的教学理念,既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要注意教师主导作用,引导而不干预,介绍案情要含而不露,不亮观点,不作提示,同时要发挥案例教学组织者的作用,保证讨论不偏离主题和有序推进,避免学生讨论信马由缰、天马行空。 教师还要在课堂中及时进行总结和点评,结合相关公共管理理论和原理进行画龙点睛,对学生的新思路、新观点和新见解予以及时的肯定和鼓励
(3)课后案例教学追踪。 主要包括:一是检查作业和课外辅导。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课外作业完成的质量可以真正反映学生是否掌握了相关理论和知识。 在案例教学中,课堂教学教师可能只是提示了相关案例问题,但是对于案例的深入研究和延伸思考都需要学生在课外完成。 对于学生完成的作业情况,教师要及时检查和评价,帮助学生改善和提升其研究分析能力。 二是案例教学反馈。 案例教学要安排反馈环节和设置反馈渠道,教师要及时了解和掌握案例教学效果。 三是撰写教学后记。 案例教学结束后,授课教师、助教及课程组任课教师一起进行讨论和思考,撰写教学后记,以进一步改进案例教学的效果。
(三)开展影响广泛的案例教学竞赛活动教学竞赛是提高案例教学质量、加强案例教学交流和推广案例教学方式的重要途径。 为了在公共管理专业学生能力培养过程中积极推进和推广案例教学的应用,湖南农业大学在内部开展了课程间的教学竞赛,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在此基础上,2015 年,在湖南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支持下,由湖南农业大学承办、《中国行政管理》杂志社协办的湖南省首届高校公共管理(MPA)案例大赛在湖南农业大学隆重举行。 大赛共吸引了来自省内 9 所高校的 15 支参赛队百余名研究生参赛。 来自全国 MPA 教指委委员、国务院学科评议组、省外兄弟公共管理学院以及湖南省直机关的 22 位专家领导受邀担任大赛评委。 大赛展示了湖南省公共管理学科风采,搭建了公共管理案例交流分析平台,开创了湖南省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展示的新模式,极大促进了湖南省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提高了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此次大赛获得了国内高校和媒体的广泛关注,《 中国行政管理》杂志、《湖南日报》、MPA 教指委官网、红网、凤凰网、各大高校网站等媒体均进行了深度报道,为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的推广应用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6]。 在 2015 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2016 年湖南农业大学举办了第二届湖南省高校公共管理(MPA)案例大赛,再次获得了广泛关注。 湖南农业大学在公共管理案例教学中的实践经验也获得了广泛赞誉。
三、持续推进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村人才培养案例教学的路径
(一)促进理念创新理念是行为的先导。 要推进公共管理案例教学,必须在理念上进行创新和革命。 首先是要充分重视案例教学在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村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和功能,要促成教师教学理念的变革,使教学方法由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授课为主转变为以教学互动的案例教学为主,将案例教学作为公共管理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 二是将能力培养的理念渗透到案例教学的各个方面。 在案例的编选、案例教学的实施及案例教学总结与评价等环节,都要着眼于学生服务三农的精神及判、守、写、说、做等卓越专业能力的孵化,致力于 五优五强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村人才的培养。 三是诱导学生学习理念的变革。 通过大量的案例教学,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促成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以案例分析为主的学习方式,增强其主动学习意识和自我培养、自我训练、自我发展的学习理念。
在我国开展公共管理教育,不仅是对国外先进思想与理论学习的结果,也是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具体来说,公共管理教育中国化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共管理教育中国化是我国社会转型与发展的需要。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具有很强的独特性,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改革开放的30多年中,中国公共管理工作取得一定的成就,相关学者也对公共管理相关理论进行了研究、总结,然而总体上我国自发性探索发展的模式基本上走到了尽头,暴露出越来越多的缺陷。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就需要又一个新的理论、新的研究出现,公共管理教育中国化正好符合这一时期的背景,能够帮助我国社会经济等转型与发展。
2.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够完善,还需要积极的探索。
同时我国社会体制改革具有很强的渐进性以及探索性,在许多关键性的领域还正在积极的寻求突破;同时,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公共管理工作缺乏创新,改革的路十分艰难。通过公共管理教育中国化,借鉴先进的国际理论,对现在我国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做出积极的回应。
二、公共管理教育中国化有效途径
1.加强对中国国情的研究。
中国公共管理所涉及的面特别广、特别复杂,是对多元化系统价值去向的认识,为了实现公共管理教育中国化,首先就需要对我国国情的考察。由于国情涉及的因素较多,不仅需要促进我国民主发展,同时必须以社会稳定为前提;同时必须保证国情考察的全面性,不能以东部发达地区或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情况代表整体情况。这就需要通过多视角、多领域、多层次的研究与分析,探索中国化公共管理教育。公共管理教育在我国的开展,必须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借鉴西方先进研究成果,不能盲目的照搬照用!
2.加强公共管理教育中国化的创新。
公共管理教育具有指向性的特点,加强公共管理教育的目的在于构建和谐的社会价值观,倡导理想政府,推动国家政府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加强公共管理教育中国化过程中的创新,需要能够揭示不同历史时期社会与政府应该承担的责任,体现其秉承的核心价值。我国的改革开放就是创新的一个形象的成功案例,纵观我国近年来的发展成就,每一件事件中都蕴含着创新。在中国化公共管理教育开展过程中,应该加强创新,紧跟时代的发展,鼓励与引导人们去追求、去实践,推动公共管理中国化的进程。
3.不断的创新新的公共管理教育模式与办学方式。
作为一门综合性强、跨学科、具有交叉性的学科来说,公共管理教育主要以培养通识型、应用型的复合型人才为主。这样才能使其适应公共管理工作中多元化的需求。在办学模式上,还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特点,采取多样化的招生方式,不仅采用全日制的教育培训模式,还可以采用第二学位攻读的方式,培养复合型人才。公共管理教育中国化过程中,可以借鉴这一点,针对不同层次的公务员,开设短期、周期性的培训课程,通告公共管理教育的针对性以及高效性。英美等发达国家,在微观的公共管理教育方面,逐渐重视教育中对相关技能的强化,强调在教育培训过程中,以以后公共管理教育需要的技能为教学主要内容,强调双向沟通性。这就需要我们注重公共管理教育的实效性,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包括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实地调研等,提高公共管理教育效果。公共管理教育培训过程中,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员分别扮演公职人员以及当事人,给定一个课题,让学员去进行处理。通过这个过程,学员亲身体验了公共管理工作,为以后公共管理工作积累一定的经验。
三、总结
首先,传统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目标相对滞后与单一。虽然很多高校已经意识到时展对公共管理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大部分高校在实际的教育体系设计与执行中却很难真正及时转换观念、转变教育模式,跟上时代的发展。而且,传统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偏重于储备政府公共部门的管理人员,强调对学生行政素质的培养,却缺乏对学生进行公共服务精神的塑造。这是由于我国公共管理教育没有完全摆脱长期以来的官本位思想,公共服务理念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与体现。
其次,传统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内容上存在问题。(1)专业设置不规范且有些雷同,人才培养特色不明显。公共管理专业英文名为PublicAdministration,在国内相关专业有公共行政学、行政学、行政管理学、公共事务管理学等。不同的名称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国内高校公共管理专业设置不规范的事实。现行本科教学设计中的“宽口径、厚基础”的特点又在客观上导致了不同高校人才培养的高趋同性。(2)课程体系不科学,专业内容比较狭窄。我国公共管理教育体系的建立时间较短,一些院校的公共管理类专业直接是从政治学、法学、哲学、经济管理等学科分化或转变而成。这导致其专业教育底蕴不足,学科基础薄弱,专业课程设置较乱。而且,传统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专业内容主要局限于培养政府管理人员,缺乏对非政府公共部门所需人才的针对性培养。(3)能力培养重视不够,专业技能训练不足。从目前国内公共管理本科教育的课程设置上看,基本原理类的课程所占的比例达50%~60%,而培养学生行政能力和技术方法方面的课程不到20%,后者比例明显偏小。
再次,从教育方法上看,一方面,传统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重课堂理论教学,轻社会实践教学。应用性和实践性是公共管理专业的显着特点。然而,现有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性教学主体地位仍不突出,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得不到有效训练。另一方面,课堂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理想。现行公共管理的课堂教育以抽象的理论讲解居多,优秀的案例研究和教学极为欠缺,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的单向沟通方式还十分常见。
一、新形势下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原则与目标定位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归根结底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问题,即‘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的问题”。如何科学、准确地定位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构建合理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体系,搭建有效的培养平台,是现代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所必须解决的问题。构建新型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秉持几个基本原则。第一,必须真正适应社会的需求。建立高校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机制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前提。第二,以学科内涵为导向,遵循学科发展的规律。正确认识学科涵义与特点,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拟定人才培养规格,是建立新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依据。第三,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与综合提高。在传授多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高,尤其要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第四,坚持因材施教的个性化原则。在努力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下,更加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尽可能满足学生不同的发展要求。
在社会建设背景下,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树立新的教育理念,瞄准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的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建构起一种新的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多层次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的目标定位于着力培养学生具有与时代精神相适应的公共管理理念、创新公共管理的知识素养、别具一格的公共事务管理运作技能,使他们成为能在政府机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非政府公共机构以及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的本科专业人才。
复合型人才的主要特征是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应用能力强,素质全面。复合型人才不仅要具有非常渊博的知识,而且还应具有很强的综合素质以及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专业技能。综合素质是指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维护正义、献身公益、服务公众的精神特质,以及健康的身体与心理素质等。基本能力是指文字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公关交往能力等。专业能力是指领导能力,政策规划、制定、协调和决策能力。以及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专业技能则包括计算机应用能力、调查研究和实证分析能力、文献搜集与处理能力、处理实际公务的操作技能等。
培养应用型的人才,就是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设置应用型的学科和专业,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实践教学为手段,适应不同行业、岗位的需要。培养公共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在于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实际的需要,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其重要方法就是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型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可以通过对不同学科知识和能力的转换与融合,实现对自身原有知识和能力的超越,并能获得一种更新的思维、方法和技能,即能用一种全新的思维方法来应对所遇到的问题并提出新的解决方法。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就是要爱护和鼓励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鼓励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竞争意识和批判精神。
需要说明的是,“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这三个词语所包含的内容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只是侧重点有些不同。比如,具有复合知识与能力的学生更容易具有创新意识;复合型的人才必须把复合知识与能力运用到实践中去,进而成为应用型人才;应用型的人才在实践环节中比较容易激发出创新思维。
二、优化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途径
在社会建设背景下,要培养出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要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就必须优化人才培养的途径。
1.优化培养方案,调整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也是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应突出公共管理的特点和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有机结合,知识、素质、智慧、技能与社会实际情况有机结合,理论和应用有机结合,富于启发与独立思考有机结合,有利于人才全面成长。公共管理学专业的课程设置还需要保持工具性课程与价值性课程设置的动态平衡。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必然要掌握和运用高精尖的科学技术和手段,但又不能片面强调效率导向的实用性的工具理性。因为公共管理专业承担社会管理的责任,须维护和坚持公民社会的基本价值,即自由、秩序、正义和责任。如果片面注重开设工具性的课程,不但误导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可能会导致公共管理内在价值的丧失。因此,公共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必须把握好工具性与价值性的适度平衡。“平衡”不等于课程的课时数量对等,而是把公共管理内涵的价值观念渗透到所有课程中,唤起公共管理者神圣的职业伦理,即通过“追求卓越的专业技术而服务于公共利益”。
2.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公共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要密切联系实际,关注学科发展动向。首先应反映出我国政府管理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出现的新变化和新进展,并运用公共管理知识对我国部门行政和基层行政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深入分析和研究;其次是关注国外公共管理学发展的新动向、新成果,在教学过程中给予概括总结。因此,要适时改造公共管理专业旧的课程体系,大量增加跨学科、前沿性和应用性的课程;要及时删除或合并过时、重复、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课程和教学内容,大量增加作为学科新基础或反映学科前沿的实践性、应用性强的课程。公共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涉及多门学科领域,相当一部分知识具有直接应用性和极强的实践性,因此需要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1)研究讨论式教学法,即教师按照教学要求从拟讲内容中抽出若干重点作为讨论题目,并指定相关参考书目,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最后归纳总结。(2)专题式教学法,即老师将本学科中最基础、最核心或最受关注的内容以专题的形式进行讲授,以突出重点,将内容讲透。(3)开放式教学,如通过组织学生到政府部门进行调研,了解政府具体运作。(4)案例教学,即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极具代表性的案例,或要求学生就某一知识点写出相应的案例。(5)网络教学,即利用信息网络化,开设专业网页和远程教育教室以及公共管理专业模拟实验室等。
关键词:公共管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
近年来,随着研究生的数量逐年递增,国家越来越重视研究生能力的培养。在研究生的所有能力培养中,把创新能力培养放在显著位置。教育部在1997年前修订了硕士研究生专业学科目录,在新的硕士研究生专业学科目录中,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两个学科也被并列为一级学科,公共管理专业也是在这个时候开始被高度重视。我国公共管理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为了向政府、事业单位等公共组织部门输送高层次管理人才。而对于高校培养公共管理专业人才来言,创新能力无疑是他们不可缺少的重要能力之一,因此在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的人才培养工作过程中也就需要不断着重培养公共管理研究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为我国社会各界培养培育出更多的优秀创新型管理人才。
1公共管理研究生创新能力内涵及其构成要素
“创新”这一概念最早由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得首次提出,他认为创新是指一种对组织资源进行组合后产生新价值的过程。还有学者认为创新能力培养是泛指在硕士研究生的研究学习以及生活中以自身创新能力综合素养提高为主要基础,对各种资源进行创新的能力。杨叔子认为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就是指高校研究生在实际工作日常生活以及专业学习中自行独立研究提出实际问题、分析实际问题与主动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综合创新能力。综合上述多位学者观点,笔者认为公共管理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主要是指研究生们在通过不断学习与公共管理学科专业知识的理论基础上,不断将相关理论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并在此应用过程中不断自主创新发现实际公共问题与自主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综合能力。
2公共管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到目前为止,我国各大高校已经培养了许多公共管理专业的优秀人才。传统的公共管理研究生的培养要求已不能很好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对公共管理研究生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如今我国高校对公共管理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有如下几个特征:缺乏对公共意识与创新意识的培养。目前我国高校所培养的公共管理研究生普遍缺乏创新意识,在一些学生的想法中类似公共管理类的文科类专业只需要死记硬背就可以了,并不需要进行创新。大多数公共管理研究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与本科学习一样只是紧紧跟随老师的步伐,老师教什么就学什么,不会自己进行探索研究。学习的内容也大部分停留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不会自我扩展学习内容。这种学习模式很容易让学生固化到一个狭小的空间领域,很难形成创新意识。缺少田野调查与动手能力的培养。当前来看,许多高校受限于环境、经济基础等等方面的因素,对于公共管理研究生培养还是停留在理论教学上。这种培养模式既是高校的失职,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创新能力的形成需要以一定的实践为基础,而目前公共管理研究生在学校的学习中缺乏适量的科研活动,这也是使得公共管理研究生缺乏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缺乏教学资源与创新氛围。发现问题是创新的重要组成步骤之一,波普尔指出创新的过程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提出问题的过程。这种发现问题的能力对于创新能力有一定的影响,研究生在经过知识积累后,以独特的敏锐性提出对某一问题或领域的思考,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过程。但是从整个大环境来看,目前公共管理领域缺乏活跃的创新氛围,公共管理研究生在经过知识积累后并没有产生更加深入思考,以致很难发现问题激发创新。另一大问题就是教学资源的缺乏,公共管理学科发展本身受到教学资源的约束。
3制约公共管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因素分析
而从目前我国对公共管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来看,导致公共管理研究生创新能力过低是有原因的,存在着学生自身、导师和学校三个方面的因素,这也是成为影响公共管理研究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知识、创新实践培养的主要因素。
3.1学生自身因素
生源质量差。当前我国研究生招生数量具有扩增的趋势,这也使得研究生的数量大幅度上升,当招收人数过多时评价标准就可能因此降低从而导致招收研究生的质量下降。公共管理专业毕业本科生大多数会选择去政府、事业单位等公共部门工作,而由于公务员招聘的特殊性,大多数公共管理专业毕业的本科生需要与其他专业的本科生甚至社会人员一同进行考试来竞争公务员的职务,导致竞争压力大,而研究生却逐年扩招,可能使得更多公共管理专业本科生选择攻读研究生。甚至有部分学生读研的原因单纯是因为暂时找不到工作才选择了继续读研,以致学校所招生的研究生认为最重要的是“混文凭”而不是脚踏实地学习,这些研究生不在乎是否取得研究成果而是需要毕业的一纸证书。重理论轻实践。从公共管理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现状来看大多数研究生缺乏实践经历,只培养了会读书的“书呆子”。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公共管理研究生自身对于实践的忽视。大多数学生从小学就开始课本的理论学习,这也从小给学生灌输了理论知识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将理论联系实践的必要性。因此大多数公共管理研究生在研究生期间的学习中也把理论知识放在第一位,而忽视了实践的必要性。创新诞生于实践之中,缺乏实践制约着公共管理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3.2导师指导因素
导师队伍建设落后。我国目前在校研究生培养教学模式大多数所采用的是“导师负责制”,导师主要负责指导研究生在校期间的学习与专业研究教育工作,同时导师是研究生学习与研究的指路人,因此导师的素质也是影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因素之一。导师对于公共管理研究生的教导十分重要,但导师精力有限,如果连日常的学习指导都做不到又何来创新能力。同时由于高校研究生的数量不断增加,各大高校也不得不不断扩大研究生导师聘请队伍的建设规模,这时为了能够达到足够的研究导师聘请数量,学校在导师聘请中会降低对于导师的学术要求,这会导致学术能力水平过低的导师不能对他的研究生进行较高学术水平的专业指导,同样不具有创新能力的导师也不可能教导出具有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公共管理研究生大多数是依靠导师课堂教学与课题研究来培养的,因此导师的授课是研究生学习的重要途经之一,在这样的学习背景下,导师采用何种教学方式来培养研究生对于公共管理研究生创新能力有着重要影响。导师只有以培养公共管理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导向,并运用适当的教学方式才能培养出大量的创新型公共管理人才。
3.3学校培养因素
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我国在公共管理研究生培养上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具体表现为高校在公共管理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上理论知识课占比高实践活动课占比低。我国公共管理研究生的课程主要包括公共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课程设置几乎与专业一致,只考虑了培养公共管理研究生本专业的专业知识,却忽视了其他专业知识对本专业的启示作用。同时在课程设置上还缺乏提高公共管理研究生实践能力的课程。只有合理设置公共管理研究生的课程体系才能让保证公共管理研究生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才有可能进一步提高公共管理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考核评价不全面。学校对于公共管理研究生的培养评价主要是通过学位论文来进行考评,但是仅仅用学位论文对公共管理研究生进行考核不够全面,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这会导致公共管理研究生因为要完成论文而进行学习,缺乏创新驱动力。目前我国对于公共管理研究生的培养考核主要是通过教育行政部和高校进行评价,对于公共管理研究生考核评价的评体较为单一,社会参与公共管理研究生培养考核参与和评价的积极性的参与度较低。
4公共管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路径
4.1建立公共管理研究生创新激励机制
公共管理专业研究生自身创新能力培养受到很多社会主客观因素的直接影响,而公共管理专业研究生自身创新因素能力作为一种重要主观因素,是直接影响能否培养公共管理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在这些制约公共管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自身因素当中,最大的主观因素就是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而个人知识储存和应用能力的欠缺又是自身因素中最关键的因素。因此公共管理研究生自身的创新意识尤为重要,在学习研究过程中,除了公共管理研究生自身进行内部的自我反思与自我教育外,高校可以建立外部的相应的创新激励机制以鼓励公共管理研究生进行创新。只有研究生的内在创新意识和高校外部激励机制的促进作用相结合才能更好的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公共管理人才。
4.2加强创新型导师队伍建设
导师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决定了公共管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教育培养工作是否能够达到成效,同时也决定了培养的公共管理人才在实践过程中是否具有创新能力。可以明显看出,在公共管理研究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教育培养的整个过程中,导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导师在研究生日常的学习与专业研究工作过程中除了必须要充分教给他们相关专业知识的基本能力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还要充分关注到对学生们创新能力与创新实践意识的培养。导师应该不断提升自身创新意识。导师是研究生学习与研究的重要指向标,研究生的任何学习都必定离不开导师的悉心教导,因此导师的自身综合创新能力与专业创新实践意识对于如何培养高创新能力的研究生也尤为重要。因此导师作为研究生的第一引路人就更应该与学生一同追求进步,相比于公共管理专业研究生提高自身自主创新能力,导师更应该不断努力提升自身的自主创新实践意识与自主创新能力。导师应该多多关注学术前沿动态,把最前沿的知识和成果及时传授给学生。导师在提高自身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同时,也需要为研究生提供一个自由创新的环境氛围。导师需要创新教学方式。传统的研究生教学方式已不能很好地适用于当今社会,导师需要避免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导师应该要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基础之上,鼓励研究生们将在书本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的实践当之中,将专业知识变成在生活中可以使用的工具、真正变成学生自己的东西。在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对研究生进行思想上的启发,鼓励他们要提出自己的思考和想法。对于公共管理研究生来说,可以采取案例分析的教学方式,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
4.3改革公共管理研究生的教学课程设置
合理的课程体系更有利于公共管理研究生构建完善的知识结构,适应培养公共管理创新性人才的需要。在课程设置上可以进行相应的改革:首先,需要增加适量的实践课程以满足公共管理研究生的社会需求。其次,在公共管理研究生的课程中也应该包含综合学科的课程。公共管理专业作为一门管理类的学科,未来将成为社会的管理者,对于管理者而言多方面的知识十分重要。最后,在公共管理研究生的课程选择上可以更加弹性。从目前公共管理研究生的课程类型来看,85%以上的都属于必修课只有少量选修课内容。增加自选课在所有课程中的比重可以帮助研究生更加有机会选择自己心仪的课程,以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董克用.关于公共管理学科体系与专业设置的思考[J].中国行政管理,2005(11):54-56.
[2]陶冶,张世龙,于俭.重新认识熊彼得的创新理论[J].经济论坛,2009(13):15-17.
[3]朱红,李文利,左祖晶.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及其影响机制[J].高等教育研究,2011,32(02):74-82.
[4]杨叔子.有志有力有物相之——兼谈研究生的素质与创新能力[J].高等教育研究,2001(04):64-67.
[5]卡尔·波普尔.猜想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
[6]董泽芳,何青,张惠.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调查与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02):1-5.
关键词:慕课;微课;公共管理专业;教学应用
一、慕课、微课的应用与发展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大数据、云计算、数字校园、智慧高校、“互联网+”等新型信息技术渗透到生活方方面面,新技术革命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对教师教学也提出了新的期盼与要求。“教育的对象是人,因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1]微型视频网络课程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课程资源。半个多世纪以前,英美等西方国家教师就注意尝试使用主题明确、规模短小的微课授课方式,“60秒课程、一分钟演讲、一分钟微视频”等形式先后出现。国内学者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逐渐开始探讨微课,从概念厘定、微课设计模式一直到相关的微课、慕课设计理论研究,发展势头较为迅猛。[2]需要指出的是,微课是针对某个小的知识点或疑问点进行讲授,不是传统课堂的浓缩,不是完整课程的局部截取。慕课在2012年发展较快,被称为“慕课元年”。微课和慕课都有在线性、大规模性和开放性特征,差别在于微课比较短小,一般在10分钟以内,而慕课时间则可长可短。微课教学内容短小,每堂课只针对一个知识点或一个具体问题,授课方式灵活便捷,趣味性强,是基于学生独立自主性学习基础上的个性化学习,是将教学因素以高度凝练的方式融合形成的短小而精悍的视频,能够使学生对于知识的把握和能力的提升更为精准。微、短、小是微课的外部特征,自主个性高效学习是微课的内在本质。但微课也因为其碎片化的特质而阻碍了人们对事物认识的整体性和连贯性,成为认知心理学家抨击的对象。
二、微课、慕课的课程设计理论支撑
长期以来,人们在教育信息技术和课程融合上存在一定的误区:“过度强调将信息技术及其产品引入课堂,却偏偏把互联网拒于学校和课堂大门之外;过度强调让学生掌握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却忽视了网络时代知识与学习已发生质的变化这一重要事实。”[3]教学环境和对象的变化,增加了教学情境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这就需要教师创造性地应对各种教学情境。
1.“双主型”教学设计理论
客观主义教学理论和主观主义教学设计理论相结合的“双主型”理论,既重视教师主导地位,又兼顾学生主体地位,采用任务驱动形式,在教师创设情境和讲解引导基础上,让学习者采取灵活多样的实践形式,并对活动进行观察反思,最后习得知识并迁移应用。微课、慕课的课程特点就适宜于采用这种理论作为教学设计的理论支撑,因为它能贯穿微课设计整个过程,渗透每个操作环节和细节。知识信息凭借多种媒介免费共享,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占有者,在某种程度上,学生搜集信息和知识以及掌握的知识更新速度甚至比教师还要快和新,所以,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不再能轻易令学生信服,加之学生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面对海量的知识和开放的课堂,培养有思想、有智慧、有能力的学生,借助信息技术工具能更好解决教学问题。运用“双主型”理论思维,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实践操作优势,才能更好地完成教与学,实现“教学相长”。
2.体验学习圈理论
体验学习圈理论由美国大卫库伯教授最早提出,他认为,学习是基于体验的持续过程,包括具体体验、反思观察、抽象概括和行动应用四个阶段,通过设计课前背景资料和习题以供思考,师生讨论或学生之间讨论,学习者深入思考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最后实现学习者的知识迁移这样一整套教学流程,为创设理想学习情境提供了指导与帮助。[4]课程设计方面,由于微课、慕课具有开放性,这就使其学习者是不确定和潜在的,要充分选取生活中的实例或往届优秀毕业生的成功案例,拉近学习者与微课、慕课的距离,树立“生活就是学习”的理念。内容方面,从素材、动画、呈现形式等方面进行可视化设计,将问答式讲解和课堂启发性结合起来,要避免提供较多的辅材料,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平衡和量度。
三、公共管理专业教学的实践
1.教师的理念与知识结构
教育工作者在互联网环境下一定要用全新的教学观念统筹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不能单纯地以“技术+教育”的思维,认为新的教学革新只是增添一些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使学生搜集和获得知识的途径更便捷,这种只在形式上有新鲜感,而没有从教学本质改变上去启发学生学习。启发学生探索的方式是不合时宜的,这样的教学心态是不能解决现实教育问题的,任何情况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公共管理专业的案例教学比较贴近实际,能把复杂深奥的管理理论和实际有效结合起来,深受师生的喜爱。[5]比如,微信上有两个点击率较高的经典管理案例:“制度的力量”与“分粥的故事”。“制度的力量”主要是讲述18世纪末期,英国政府为了解决把犯罪的英国人统统发配到澳洲去,如何通过改变付费与监督方式来降低囚犯死亡率的故事,从最初的生命威胁、利益诱惑到最后的较低运输死亡率,都凸显出制度设计的魅力。这是一个制度规则的制定设计问题,不同的制度设计提高了效率,解决了社会问题,促进了社会进步。但从深处讲,这就涉及体制、机制的选择,如何把握好这个度,是一个值得教学反思的课题。
2.学生的思维与接受能力
美国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博士在《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指出,人的智能是多元化的,一共包括9种智能,它们不是相互融合,而是单独存在的,每个人之所以拥有独具特色的个人智能,就在于这9种智能是以不同的方式和程度组合存在于每个人身上。因此,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要着重于每一个学生独特优势潜能的发展,做到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统一,让每一个学生能凭借自身优势和挖掘自身潜能来实现个人价值,成为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并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6]传统情况下,教师要花较多时间通过书籍、辅助教材和一些课件制作才能把一个案例展现在学生面前。但在信息化背景下,当一个案例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分分钟就能把案例的历史背景、知识构成、解决方案、优劣分析及影响改进等用信息化手段给查询出来。对于教学而言,“浅入浅出为下品,浅入深入为中品,深入浅出为上品”,理想的教学状态是复杂理论简单化与知识传播的享受性。[7]因此,不要过低估计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演能力,也不要过低估计学生知识获取和接收方式的能力。
四、结语
现代社会工作生活节奏较快,人们较难抽出大块时间学习,碎片化的时间就需要碎片化的知识学习方式,作为传统教学方法的有益补充,微课、慕课适应时展需要,既能进行互动交流,践行随时性学习和螺旋式发展的学习理念。作为教师而言,“互联网+”背景下,要积极运用慕课、微课教学工具,积极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交流墙等互动系统和先进理念技术,拓展课程和知识的广度、深度、参与度。同时,又不能简单局限受制于这种方式,为教学信息化而遗忘了教育教学本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只是手段,目的还是要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高效学习以及深度学习的需要,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人才的培养。慕课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理念,在公共管理教学与实践中已经得以全面运用,这是由公共管理学科的性质所决定的。首先,公共管理学科的讲授内容大多属于社会热点问题,以慕课的形式进行教学有助于深入社会话题传播正能量。其次,公共管理选题的课程具有公共性的特点,其盈利性较弱,所以公共管理学科要借助于慕课的学习平台获得顽强的生命力。[8]第三,慕课和微课有助于提升公共管理学科案例的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是公共管理学科的关键环节,国内诸多高校都采用政务问政、案例模拟等教学手法。慕课和微课恰恰满足了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同时,现代高等教育必须加大对公共管理学科的投入,更多运用慕课、微课等方式传授公共管理学科的基本常识,这不仅有利于基本科学常识的普及,也有利于学科的长远发展,更推动着新的讲课、授课方式的不断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林崇德.教育的智慧[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1.
〔关键词〕公共管理;政府创新;创新过程
〔中图分类号〕D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187-(2014)02-0078-04
一、引言
政府创新已成为一种世界性潮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尤其是美国的州和地方政府,进行了“重塑政府”(Reinventing Government)的行政改革运动;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开展了全面系统的“新公共管理”(New Public Management)运动。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也掀起了地方政府创新的热潮。党的十报告把“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作为我国政府在新时期实施行政改革和创新的重要目标〔1〕。
作为政治学和公共管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国外学者主要从组织、过程和扩散三种不同的研究路径揭示政府创新的生成与扩散机理〔2〕。国内这方面的研究比较薄弱,多数是政府创新行为特征的描述和简单的案例分析。从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看,组织创新研究预先假设组织变量和政府创新之间的统计关系并进行实证检验〔3〕;过程创新研究把政府创新分为决策、采纳和实施等不同阶段,通过案例描述和历时文本资料识别政府创新在不同阶段所具有的特征〔4〕;扩散创新研究则建立组织内外部变量与政府创新采纳速率之间统计关系假设,探讨创新在不同政府或公共部门间的空间扩散规律,并进行实证检验〔5〕。
这三种不同的研究路径,从不同侧面分别解释了政府创新形成和发展的行为特征,每种研究路径都具有各自不同的重点内容和理论视角,但由于政府创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动态过程,单纯以统计方法揭示各种变量和政府创新之间的关系无法深入解释政府创新形成和发展的因果机理。要揭示政府创新形成和演变的规律,需要从动态过程的视角进一步探讨政府创新的生成、发展和演化规律。基于此,本文尝试从创新过程的理论视角,阐释政府创新形成和发展的路径图,并提出相应的政府创新培育策略。
二、政府创新过程
正如美国著名的政策科学家和政治学家约翰・W・金登(John W. Kingdom)把政策过程比喻为三条主要“政策溪流”(policy streams)的独立或相互汇合流动〔6〕一样,政府创新也可看作是一个政府创新思想的生成、选择、实施和扩散的演化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府创新就是一个公共管理者不断寻求政府更好运作的新思想和新方法并将其转变为政府实际行动的过程。
图1政府创新思想的生成及演变框架
从图中可看出,创新思想的生成、选择、实施和扩散是政府创新过程的重要环节。所谓政府创新思想的生成就是指公共管理者产生政府创新的新思想和新方法;政府创新思想的选择是在不同的政府创新思想和方案中,公共管理者进行筛选和抉择;政府创新思想的实施就是指把政府创新思想、方案或计划转化为政府创新的实际行动;政府创新思想的扩散就是指政府创新的新理念或新方法在不同区域或不同层级的政府及其部门之间的传播。这些不同的环节构成了政府创新过程的复杂动态循环。
然而,生成新颖的政府创新思想仅是政府创新的第一步;只有政府能够采纳这些新颖的和有价值的创新思想,付诸行动并产生理想的实践效果,成功的政府创新才能实现。因此,推动政府创新,需要明确政府创新路线图,将卓越的创新思想转化为有效的行动方案。
三、政府创新路线图
(一)培育政府创新思想
政府创新思想的生成是公共管理者产生应对和解决公共问题的新思想、新理念或新方法。创新思想的生成是政府创新过程的起点。国际经验表明:许多成功的政府创新案例都是源于卓越的创新思想或想法。卓越的政府创新思想需要具备新颖性和价值性。新颖性指政府形成大胆的、出奇的能有效解决公共问题的思想或想法;价值性指政府创新的思想或想法具有增进公共价值的目的。这也是政府创新和私营部门创新的本质区别。
政府创新思想既可能来自于政府机构内部,也可能来自于政府机构外部。从外源看,来自于私人部门管理实践经验的新公共管理已经成为全球政府创新的主流。从内源看,政府创新思想既可以由顶层的政治家和机构负责人提出,也可以源自于中层管理人员的想法,而更多的则是来自于底层和一线员工的实际经验和创意。但无论政府创新的思想或想法来自何处,积极培育大胆的、卓越的和有价值的政府创新思想是有效推进政府创新的基础和前提。
首先,需要充分挖掘政府内外部多元主体的创造性智慧。政府创新的思想火花源于公共管理者、公民以及政府外部合作伙伴的创造性智慧。尽管不同主体创新的动机不同,如政治家和机构负责人的创新动机可能源于解决公共危机问题的需要,而作为政府外部合作伙伴的私人机构,其创新的动机可能来自于效率的提高,但无论来自何处,如果不对这些具有公共价值性的新颖的想法或思想加以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就等于把政府创新扼杀在摇篮阶段。这方面,“美国运输安全局的创意工厂”在创新思想培育方面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2007年4月,美国运输安全局了一个允许职员提交促进政府机构运作和流程的创意的网络站点,到2009年1月末,职员已经在线提交了7837项创意以及69712项有关这些创意的评论,其中大约39项创意已经被美国运输安全局所实施〔7〕。
其次,构建政府创新思想生成和发展的激励机制。建立良好的政府创新思想生成和发展的激励机制,有利于政府创新思想的孕育、孵化以及发展。由于官僚制和政府创新几乎是互相排斥的,创新的思想或想法在公共领域中的采纳和实现,往往面临着一系列复杂的障碍。突破这些阻碍政府创新的防火墙,一方面需要分别从政府顶层、中间层和底层塑造有利于政府创新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行动空间;另一方面也需要打破政府传统的层级控制的桎梏,发展现代政府网络治理的新模式。
最后,公共管理者需要发展一系列创造性的思考能力。这包括前瞻性思考能力、反复思考能力和跨界思考能力。前瞻性思考能力是对未来环境变化及对公共政策创设和制定的超前预见、超前谋划和超前决断的一种科学思维,它要求公共管理人员不断学习新知识,了解新事物,掌握新信息,开阔新视野,识别环境的未来发展趋势,寻求新的政府战略选择。 反复思考能力是一种自我批评和否定的能力,客观地评估政府以往的公共政策是否还适应当前的环境,是否需要重新设计以取得更好的实践效果。它要求公共管理人员积极应对当前反馈和现实情况并予以及时纠正。跨界思考能力是一种跨越式学习能力。公共管理人员能跨越国家、区域以及行政部门的界限和边界,汲取其它国家、区域以及部门有益的创新经验和思想为自己所用,通过调整以适应本地区及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创建解决公共问题的新方法和新思路。
(二)优选政府创新方案
面对不同来源的政府创新思想,公共管理者需要进行有效的筛选以抉择出卓越的政府创新思想和方案。由于这是一个涉及多元利益分配的公共决策过程,因此以增进公共价值为出发点,评估各种政府创新思想的优劣,择优选择政府创新方案是政府创新过程的关键。
首先,识别政府创新方案的公共性。一项政府创新方案的优劣程度,体现在这项政府创新方案若实施后是否能增进公共利益及能在多大程度上增进公共价值。因为政府创新与私人部门创新相比具有本质上的不同,私人部门创新以追求效率和利润为目的,而公共部门创新则是以实现公共价值为根本宗旨。
其次,明确政府创新方案的外部导向。政府创新可分为内部导向型创新和外部导向型创新。内部导向型创新指政府内部结构重组和流程的再造,而外部导向型创新是指政府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和方法的变革。外部导向型创新是政府创新的根本目标,内部导向型创新是为外部导向型创新服务的,因为政府的基本职能是为社会提供基本公共服务。
再次,评估政府创新方案的风险程度。公共部门创新具有高度的风险性特征,因为一项公共部门创新的失败所带来的社会后果有时往往是灾难性的,这些不良后果带给全社会的影响范围很广,涉猎面极大。因此,有效评估政府创新方案的风险程度,是政府创新方案选择过程的重要环节。
总之,经过以上的评估分析过程,综合确定政府创新方案的优劣度,选择最佳的政府创新方案,并形成完备的政府创新计划。
(三)实施政府创新计划
有效推进政府创新计划,是实现政府创新的重要保证。如若一项政府创新计划不能得到有效的和及时的实施,再好的政府创新思想或计划也不能转化为成功的政府创新结果。要实施政府创新计划,公共管理者需要采取有效的政府创新执行策略。
第一,明确政府创新计划的目标。政府创新计划的目标是否明确和具体化,直接影响到政府创新计划的有效实施。公共政策执行的研究成果表明,政府创新计划目标的模糊性和冲突性是影响政府创新计划实施的关键因素,“高模糊和高冲突”特性往往是政府创新计划执行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有效实施政府创新计划,公共管理者需要努力降低政府创新计划目标的模糊性和冲突性,制定明确和具体的政府创新计划目标。
第二,争取政府创新计划实施的内外部支持。政府创新计划的有效实施需要取得来自政府内外部各种力量的积极支持。政治家和高层管理者的支持和承诺在政府创新计划的成功实施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层管理者和底层人员对政府创新计划实施的积极支持也不容忽视,因为他们往往是一项政府创新计划执行的目标群体和主要参与者,他们对一项政府创新计划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政府创新计划的实施效果。
第三,为政府创新计划提供充足的资源。政府创新计划的成功实施通常需要一定的人力资源和经济资源。对于公共部门来说,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是推动政府创新的关键和核心力量。新加坡政府治理创新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持续吸纳和培养一支富有创新意识的高水平的国家公务员队伍。此外,政府创新的成功实施也需要有充足的资金支持,设立政府创新专项基金是推动政府创新实施的重要途径。
第四,注重政府创新计划实施的过程控制。成功的政府创新实施需要公共领导者能控制政府创新计划的实施过程,避免政府创新实施过程中偏离其基本目标。过程控制要求公共管理者建立政府创新实施过程的监控指标并进行跟踪分析,及时对政府创新计划实施过程中的偏差进行纠正,以保证政府创新计划基本目标的实现。
第五,让创新成为政府的日常实践准则。政府创新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它在实施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许多阻力和障碍。我国地方政府创新的实践表明,有约三分之一的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的获奖项目,在实施几年之后,已经处于停滞状态甚至名存实亡。要使持续创新成为政府的DNA,一是需要政府把创新作为自身行动的核心价值和组织使命;二是打造政府创新行动的制度空间,将创新嵌入政府的日常实践,使创新真正成为政府的惯例。
第六,积极推进政府合作创新。通过创建协调性机构,例如跨部门的委员会或公私伙伴关系进行跨组织的合作创新已经成为政府创新发展的新趋势。政府跨组织的合作创新包括政府间的合作、政府部门间的合作以及政府和非政府部门的合作,合作创新可以发挥不同政府和部门、非政府组织之间各自的优势,弥补各自的缺陷,以更好地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服务。
(四)推广政府创新经验
与私人部门创新不同,政府创新具有高度的共享性,只有政府创新实现了共享,才能更广泛地增进社会公共利益。要在更大范围内实现政府创新的公共价值,需要公共管理人员积极地推广成功的政府创新实践或经验。
首先,认真总结典型的政府创新成功经验。政府创新是一项新的政府运作思想或方法的尝试,往往需要先期的甚至多次的试点或试验。当政府创新试点或试验取得进展时,公共管理者需要及时总结政府创新试点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并进一步分析其推广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其次,做好宣传推广工作。成功的政府创新实践需要在更大的范围内传播和扩散,才能使全社会能真正分享政府创新的成果。政府创新的宣传推广工作需要做到三点:一是要取得高层的支持,利用高层的推力;二是利用学术界和媒体的力量,大力宣传成功的政府创新活动的经验,形成政府创新经验共享和学习的气候;三是借助广大群众和民间组织的力量,用适当的方式促进本地政府接受别人的创新实践和成果。
最后,促进政府创新的本土化。政府创新很大一部分不是自身独创,而是复制或采纳现有其它国家或地区政府创新的实践做法。但简单的复制或模仿有可能由于不适应当地的环境而失败。一些政府创新在某些国家或地区获得成功并不必然意味着这些创新在其它国家或地区同样会成功。这需要公共管理者认真分析和研究特定政府创新在其它国家、地区或部门的可迁移性,认真研究本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进行政府创新的本土化重构,使政府创新适应当时当地的环境。
〔参考文献〕
〔1〕赵强. 如何推进政府创新〔J〕. 群众,2013,(5):73-75.
〔2〕Wolfe, Richard, A.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review, critique and suggested research directions.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1994,31(3):pp.405-431.
〔3〕Berry, Frances Stokes, and William D. Berry. State lottery adoptions as policy innovations: An event history analysis 〔J〕.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1990,84: pp.395-415.
〔4〕Damanpour, Faribroz.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A meta-analysis of effects of determinants and moderator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91,(34): pp.555-590.
〔5〕Damanpour, Fariborz, and Schneider Marguerite. Characteristics of innovation and innovation adoption in public organizations: assessing the role of managers 〔J〕.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 2008,(19):pp.495-522.
关键词:“三三制”教改;公共管理类人才;人才培养模式;南京大学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应用型人才培养已成为高校教育的主要内容。当前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创新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是必然选择。
一、南京大学“三三制”教改及对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的推动
1. 南京大学“三三制”本科教学改革
2009年秋季学期,南京大学在全国率先面向全校所有本科生推出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为突破口的新一轮全方位本科教学改革。改革主要是要给予学生充分的选择权,为学生自主构建课程模块和知识体系搭建平台,拓宽学生成才途径,进而激发学生学习能动性,促使其变被动教育为主动学习。
“三三制”人才培养体系以个性化、全方位、全覆盖、内生性为特点,将本科培养过程划分为“大类培养”、“专业培养”、“多元培养”三个阶段和“专业学术”、“交叉复合”、“就业创业”三条发展路径,使全校本科生有机会自主选择专业、课程和发展路径,进而实现多样化发展。大类培养阶段重点通过实施通识教育促进学生人文与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专业培养阶段着力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多元培养阶段保障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学术、交叉复合、就业创业三条发展路径,实现个性化成长。
2. 南京大学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再定位
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按照南京大学创建“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目标要求,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遵循“四个融通”的人才培养新思路:学科建设与本科教学融通、通识教学与个性化培养融通、拓宽基础与强化实践融通、学会学习与学会做人融通,努力形成富有特色的本科教学体系,培养具有国际声誉和影响力的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
根据南京大学总体发展思路与本科生培养目标,公共管理类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定位为:通过本科阶段的学习,将具有良好的素质并掌握公共管理基础知识,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宽阔的国际视野,独立的科研能力,强烈的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创新能力,能适应我国科学研究、教育事业和经济建设的需要,成为公共管理领域的创新和领军人才。
二、公共管理类学生分流制度与课程体系改革
南京大学公共管理类学生在一年级第二学期末,需要由大类培养阶段向专业培养阶段转换,因而涉及专业分流。
1. 公共管理类学生分流制度
公共管理类学生的分流制度如下:(1)专业分流时间。在一年级第二学期末将公共管理类学生进行分流,分流出行政管理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两个专业。(2)专业分流方法。第一,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同时通过组织师生交流、安排学习导师等方式结合学生的兴趣、志向,做好学生的分流指导和咨询工作。第二,为了学院各专业平衡发展,在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志愿的基础上,学院依据学生意愿进行学生专业的调剂。(3)建立公共管理类学生最低准入专业标准。鼓励其他学院各专业类同学按最低标准准入。
2. 公共管理类准入和准出课程体系
南京大学“三三制”本科教改的课程体系主要由相互联系的三大模块组成,即通识通修课程模块、学科专业课程模块、开放选修课程模块。
在此整体课程体系设置下,由各专业按学校统一要求自行制定专业准入和准出标准。在达到“专业准出标准”的前提下,学生根据院系“多元培养分流机制”自主选择个性化课程模块,在完成所有应修学分并满足其毕业条件后准予毕业。
(1)行政管理专业
准入课程:“公共管理导论”、“社会学原理”、“政治学原理”、“公共政策基础”、“国际政治学”、“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
准入标准:第一,第二学期结束时,完成通识通修类课程31个学分。第二,本院学生第二学期结束时须完成6门专业准入课程的学习,取得相应的13个学分。第三,外院系申请准入的学生在第二学期结束时至少取得6个准入课程学分(在“公共管理导论”、“社会学原理”、“政治学原理”、“公共政策基础”、“国际政治学课程”、“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中选学)。
准出课程:“经济学原理”、“公共行政学”、“社会保障概论”、“宪法学”、“组织行为学”、“公务员制度”、“公共经济学”、“公共财政与预算管理”、“行政法”、“行政伦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公共政策分析”。
准出标准:第一,完成通识通修类课程53个学分;第二,完成6门准入课程、12门专业准出课程的学习,取得相应的46个学分。
(2)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准入课程:“公共管理导论”、“社会学原理”、“政治学原理”、“公共政策基础”、“国际政治学”、“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
准入标准:第一,第二学期结束时,完成通识通修类课程31个学分。第二,本院学生第二学期结束时须完成6门专业准入课程的学习,取得相应的13个学分。第三,外院系申请准入的学生在第二学期结束时至少取得6个准入课程学分(在“公共管理导论”、“社会学原理”、“政治学原理”、“公共政策基础”、“国际政治学课程”、“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中选学)。
准出课程:“经济学原理”、“公共行政学”、“社会保障概论”、“宪法学”、“社会保障国际比较”、“职业生涯与薪酬管理”、“保险精算”、“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社会政策”、“统计学”、“公共经济学”、“社会调查方法与数据分析”。
准出标准:第一,完成通识通修类课程53个学分;第二,完成6门准入课程的学习,14门专业准出课程的学习,取得相应的51个学分。
三、专业学术型人才培养
1. 通过本科生创新项目提高专业学术型人才的培养
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是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课题的设计和实施、数据处理与分析、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的实施注重的是“研究过程”而非“研究成果”,旨在通过组织本科生参加训练,使其体验和了解科学研究整体过程,感知“作为科研工作者的顶峰体验”,从而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实现个性化培养目标。
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按照“公开立项、自由申报、择优资助、规范管理”的程序,重点资助思路新颖、目标明确、具有创新性和探索性、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可行、实施条件可靠的项目。公共管理类创新训练项目主要来源于“教师课题”和“学生自选课题”两种类型。每位同学在校期间可以主持或参与一项创新项目。学校每年组织一次大学生创新项目训练项目申报。
例如:有一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在了解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孟加拉国经济学教授尤努斯基(Muhammad Yunus)开创的小额信贷而创立的格莱珉银行等社会企业之后,对中国的小额贷款公司非常感兴趣,因而以此为题申请了大学创新训练项目。综合多年的实施情况来看,经过公共管理类创新项目训练的学生,由于有前期初步的研究训练,通常毕业论得都比较有深度。从毕业去向上看,有的同学继续在国内攻读研究生,有的选择出国留学深造。从在本校继续读研的同学的情况看,创新项目训练确实有较好的专业训练效果。
2. 通过境内外交换学习提高专业学术型人才的培养
在学校层面上,每学期会遴选优秀本科生赴境外签约学校交换学习,同时,C9联盟学生交换项目、长三角地区高校学生交换项目也是学生可以选择的。随着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与境外高校相关学院交流合作的不断增多,每年一些优秀的公共管理类学生被遴选出来赴境外交换学习。从近年境外交换学生的跟踪调查发现,交换学习的经历拓宽了他们的学术视野,增强了他们专业学习的兴趣。从他们的毕业去向看,几乎所有有过交换生经历的学生,都选择了继续学习深造,其中有不少是去境外相关院校留学读研。而从留在本校读研的同学情况看,他们的专业学习兴趣相对比较深厚一些,有的甚至在课后自发组织兴趣小组,讨论共同感兴趣的专业学术问题。
3. 通过“以专业主流知识为导向”课程改革来提高专业学术型人才的培养
以行政管理专业为例,专业基础课程重在讲述人类政治文明的智慧成果,搭建合格公民所需的制度、历史与国情背景;专业核心课程遵循公共行政专业主义的内在要求,聚焦在公共伦理、公共责任等价值系列和公共政策、公共组织行为等知识系列;专业实务课程突出政府运作以及公共议事规则训练,形成了宏观视野与专业内核双轨并重的课程结构体系。和原有的课程设置比较,删除了过去因人设置、内容陈旧的多门课程,开出了“公共财政与预算管理”、“政府与企业关系导论”、“城市与社区治理”、“数字化政务信息管理”、“民意调查与民意分析”、“地方政治与治理案例分析”等多门新课;还改造和新开了“中国政府改革与发展”、“中国公共政策分析”、“中国公共服务模式与绩效评估”等高年级研讨课,提高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匹配程度。
四、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
1. 通过交叉课程学习培养交叉复合型人才
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对一部分学生而言,通过交叉复合性课程的学习是其中一条重要途径。比如学校和学院每年都会组织教师给学生开设交叉复合型课程,让全校学生或本院学生可以学习与本专业相关的复合型课程。另外,学校还通过开放学生选课的所有权限,让学生跨学科、跨专业、跨院系广泛选课,拓宽自己的学科视野、专业视角,增强知识底蕴,避免过分局限于本学科、专业知识领域而缺乏交叉融合等综合性创新能力的缺陷。
在公共管理类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上,形成了“注重方法训练、体察实践环节”的教学改革理念。改革以前的教学过程理论灌输多、方法训练少、实践环节弱,人才培养的能力取向没有受到重视。改革以后,通过课堂方法论训练和课外实习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以行政管理专业为例,将方法类课程从原先的两门扩充为四门,并且鼓励教师将课堂变为师生共同研讨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载体;在保留原有教学实践基地的同时,按照新的人才培养目标,顺应公共管理改革的趋势,继续完善省、市、街道等各层级的教学研究和实务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外拓展机会。与此同时,有计划地安排实际部门人员参与授课,打通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壁垒,扩大教学信息源。教学改革强化了学生对专业角色和职业情境的认同。
2. 通过跨专业的系统学习培养交叉复合型人才
跨专业的系统学习,是走第二专业证书、双学位证书、主辅修证书等学习发展路径,也是培养交叉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第二条路径就是要面对那些积极上进的学生,系统学习另一专业知识的机会。随着对大学环境中的逐渐适应和广泛了解,他们可能觉得自己现在的专业未必是自己的最大兴趣,也有可能发现掌握另一个专业的知识可以增强自己未来的竞争力,还有可能觉得自己学习能力比较强,可以在同样的时间内多学一个专业的课程等等。
比如有的学生,在学习行政管理专业的同时,通过系统学习,取得了法学专业的本科学位,这会使得他与单纯学习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法律基础等方面有着很大不同;有的学生,在学习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同时,选修了商学院的会计学专业,这不仅拓宽了其知识面,让其了解企业的运作与基础状况,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其更好地从事劳动人事与工资薪酬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当然,还有的学生,在学习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的同时,还系统学习了工商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这样有助于知识的融会贯通,更好地理解新公共管理、新公共服务理论,未来还可能会有自己的集成创新。
五、就业创业型人才培养
1. 就业创业课及其对就业创业型人才培养
就业创业型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相关课程的学习与实习训练。学校一方面在课程体系建设的时候,有意识地开设相关课程,另一方面则是多部门联动,组织丰富的就业创业教育第二课堂活动,目前已经发展为创业课程、创业竞赛、创业训练、创业讲座与创业实践“五位一体”的创业教育模式。
南京大学公共管理类的就业创业课程体系还在探索建设之中。目前主要还是在学校组织建设的就业创业课程体系延伸出来,其中包括创业融资、一些行业性创业课程。公共管理类创业教育课程,主要还是仿真模拟性的,有的通过设计软件程序来模拟行政管理体系,有的模拟企业的劳动人事与社会保障工作程序,等等。通过这些课程学习与仿真模拟训练,为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一个近似的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