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影视文学的特征

影视文学的特征精品(七篇)

时间:2023-07-23 09:15:5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影视文学的特征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影视文学的特征

篇(1)

关键词:影视文学;儿童文学;美学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1-0150-01

一、儿童影视文学创作的“寓教于乐”性

儿童影视文学有很强的教育和认识作用。它对于儿童的教育不仅包括思想层面的,而且包括审美层面的。由于儿童影视文学倾注了成人对儿童世界和儿童情怀的剖析,所以说儿童影视文学还具有深刻的认识作用,能有效帮助儿童认识自我,了解事理,观察社会。许多的影视文学,比如在《白雪公主》《哪吒传奇》等一些优秀的动画片中通过塑造曲折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利用简单的动画教育,启发了孩子,使儿童在这种潜移默化中学到知识,受到教育。同时在看动画片的同时积累了他们审美的涵养,因此,儿童影视文学的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往往是相伴而生的。

“寓教于乐”也一向是中国动画片创作所秉承的宗旨,但作为文学承载体裁特殊的、综合性艺术,不应该使动画片变成“教条化”的替代表现,不能流于空洞,儿童影视文学讲究的是童真童趣,讲究生动,不能思想教条的味道太重。同时,说理也要适度,要结合儿童的接受能力和理解水平,不可过度理性。

二、儿童影视文学创作的视觉化与意象化追求

个性、优质、立体的画面感也是影视文学作品吸引儿童的重要原因。动态画面作为文学的一种特殊承载形式,影视画面精美与否是儿童通过动态画面了解一部文学作品的第一印象。这也是为什么现在3D电影更受追捧的原因。就是因为视觉冲击和更加逼真。有人说,动感是儿童视听感官最好的说客,因此说,动作性对于一部动态画面的意义是极其重大的。

立意是一部作品的主体内容,要有连贯性和完整性,一步一步,步步深入,达到引人入胜的境地。因此,创作一部好的影视动画一定要设计好故事的情节,具有故事性,尽量的设置一些深刻、生动的戏剧性冲突,生动新奇的情节原本就是一部作品吸引人的地方,如果没有生动曲折的情节,就无法引儿童入境,无法产生对儿童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三、儿童影视文学创作的典型性特征

那么在创作儿童影视文学的实践中如何才能打造出新奇生动的情节呢?我个人认为,真谛就在于,要善于从平凡中发觉不平凡,从普通中发觉不普通,要带着发现的眼睛深入生活,解放我们的思想,大胆创作,敢于虚构,影视文学作为一种新型文学呈现形象,本身就注定文学要拥有丰富的、独特的想象力,创作者要把真实的或者可能的事物或情节,通过想象、幻化,巧妙的塑造一些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只有这样,才能为儿童展示丰富、深刻的生活画卷,描绘出各色各样的人物,帮助他们明白生活的哲理,引导他们去认识人生。通过这种不拘束束缚的自由想象的文学影视的影响,也可以激发起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给孩子的发展也会产生巨大的有利影响。

在创作过程中,还要注重细节,注重典型的创作。如《西游记》中,重修养、轻劳动、斯文迂腐、理想化是唐僧的典型特征,也正是因为他的这种核心性格特征注定他总是被骗、被挟。有能力、会办事,也能出风头,但思想教育水平低,也有一些桀骜不驯,就是孙悟空的形象特点,也正是他这种典型人物的重彩塑造,激发起孩子强大的吸引力,孙悟空也成了一大批儿童崇拜、敬重的人物。同时,孙悟空也是片中的突出主要人物,剧中处处凸现孙悟空这个主要形象,一切以他为中心收场,这就给儿童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不同人物形象的塑造,能从不同的程度烘托出故事的发展和走向。因此,典型性的创作也是不能小觑的重要工作。

四、儿童影视文学创作的情感追求

“情”是儿童影视文学打动人的地方,也是影响儿童最深的一点,情真则事真,许多优秀的影视文学就是以其情感态度而打动甚至影响儿童,使之行为上产生共识,情感上产生共鸣。因此,创作者在创作作品的时候,一定要积极,人文,儿童的认知,分辨能力还尚待提高,思想道德观还不稳定,受外界因素影响会很大,正所谓“染于桑则桑,染于黄则黄”,因此在创作作品时一定要积极向上,健康人文。如幼儿园里,奥特曼这个角色,极受男幼儿的喜欢,甚至有一种崇拜的情怀,可是为什么现在《奥特曼》在幼儿园成为禁播影片了呢?原因就是幼儿教师和家长一致认为,奥特曼形象很勇猛,但是这种勇猛都是以武力博得的,稍显暴力了一些。然而幼儿正是爱,关怀,谦逊等一切积极情感形成的关键时期,禁播此片也成了无可厚非,有因可循的必然了。

儿童影视文学的影响是相当巨大的,创作一部儿童影视作品是要相当慎重的,选择一部好的儿童影视文学作品更是要慎重又慎重。既要考虑作品的特点,又要考虑儿童的可接受水平和影响取向;既要应时代而生,不古板,新奇深刻,又要能发人深省,启人心智,相信儿童影视文学的长空一片辉煌!

篇(2)

[关键词]影视文学;审美;语言

传统的文学体裁有诗歌、小说、散文、戏剧文学等,而如今在影视艺术迅猛发展的当代社会,影视文学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并逐渐后来居上成为能够与传统文学体裁相并列的新型文学体裁。那么何为影视文学呢?一般是指通过电影电视等声画媒介,以听觉和视觉传达设计为着眼点,运用文学创作的一般规律,以结构情节、塑造人物、营造氛围、抒发感情为主要内容,给受众者以审美情趣的文学类型。影视文学在本质上来说也是一种文学,但是它又与传统意义上的文学不同。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它是一种文学,但是由于它是以影视传播为媒介的,所以又带有影视媒介的特点。影视文学可以称得上是传统文学与新兴影视媒体相结合的新时代的产物,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光明的发展前景。

一、新时代影视文学形成的背景

影视文学与文学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我们要想分析影视文学,就不得不先来说说文学。文学作为一种古老的社会意识形态,已经历经了几千年的发展,其过程和样式几经变迁,由简单逐渐趋向繁杂,但是有一点却是始终如一,就是其表现手法,一直都是运用文字。无论是为了塑造形象还是抒感,都是以文学语言为媒介的。这种单一的表现手法一直针对的是欣赏者的视觉方面,在科技还没发展到更加进步的时代,这种平面式的接收与解读形式一直占据着百姓生活的主要方面。随着科技的不断革新,电子技术的发明,电影的表现形式从无声逐渐发展成为有声,电影才从最开始那种仅仅以活动影像的组合来反映现实状况的阶段逐渐脱离开,而新兴的蒙太奇式的叙述方式又很快地跟进,在地位上逐渐地取而代之,电影的表现形式才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随着电影新阶段的到来,为了顺应有声电影的发展,相适应的电影剧本也逐渐产生,这种为了供应电影拍摄而产生的剧本供应,慢慢随着发展逐渐壮大起来、系统起来,最终形成了一种区别于传统文学样式的新兴文学——电影文学,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广泛地发展起来。

电影文学,单从字面上看就能发现,它是融合了电影与文学两种不同类型的艺术,不同于一般的传统文学。传统文学往往只需要欣赏者去“读”即可,然而电影文学却是兼顾了“读”与“看”两方面的优势,几乎可以兼顾欣赏者的各个方面,无论是视觉上的效果还是听觉上的优势都能够紧密结合在一起,使欣赏者获得全新的感受。几乎是同一时期,无线电的发展也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利用无线电波的信号,广播这种全新的表现形式也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正如电波的发展催生了有声电影的出现,广播的广泛应用也催生了一种新型的主要作用于欣赏者听觉的“戏剧”——“广播剧”。广播剧是传统文学与广播相结合的产物,与此相适应而发展起来的广播文学与之前的电影文学一样,都大大丰富了欣赏者的娱乐内容。在后来出现的电视文学更是吸收和发展了电影文学的直观形象和广播文学的精彩对白的特点,形成独具特色的新型文学样式——电视剧本。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与糅合,终于诞生出一种全新的文学形式——影视文学。

二、影视文学中符码转换的可能性

影视文学和影像艺术可以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向性艺术媒体,它们一个是以语言作为本体,一个是以视觉作为本体,但在发生学上又有着深刻的渊源关系。

语言的特点是抽象,我们平时所说的语言都是由一连串的抽象符号所组成的语言链;而影像的特点则是具体,我们平时面对的影像都是一组组活生生的具象物质世界。语言的特征是具有概念性和普遍性,而影像则是截然不同的形象性和特殊性。语言往往通过想象和联想才能生成意义,而影像则不需要这么复杂的过程,很直观的就可以展现出自身的意义。语言和影像之间没有交集。从根本意义上讲,语言和影像并不仅仅指的是语言(文字)和影像在我们的视觉中呈现出的两种不同的物质存在状态,它们各自在两个相悖的维度上发展自身,实质上是词与物的对立性,这是一种来自哲学方面的阐释。

中外哲学史和美学史对于具象世界的不可言说性都有过精辟的论述,佛教禅宗的“顿悟”说以及我们平时所说的“大象无形”“大音稀声”“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等这类说法,都深刻地揭示了词与物之间的悖谬性。萨特强调的是作为“文艺对象”的具象世界,这个从根本上说来是用“静默”的方式来构成“词的对立物”的。这种对词物之间矛盾的概括的话语虽然听起来有些神秘感,但却从另一个方面为我们拓宽了理解语言与影像之间关系的视野。

用通俗点的话说,就是语言与影像、词与物它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互对抗性,这是本质上的差异,不过也不代表着完全没有办法互译。因为视觉先于词语而产生,视觉艺术当然也就先于语言艺术,其相对应的物质存在自然也就先于语言存在。正因为图像比概念先产生,字来源于画,所以日常的语言交流才能成为可能,字与画之间的相互转移才有其存在的基础。中国古代经常有“诗画同源”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类的说法,这在符号发生学看来,说明二者是有共同的因子和一致的要素的,这也构成了影视文学作为语言艺术而独立存在的首要决定条件。

影视文学在功能层面上来讲,有一个先决的基础条件,如果不能先达到“纸上看片”的审美功效,那也就失去了语言存在的根据;在这点达到之后,才能为影片的发展提供剧本基础。就好比语言和影像、诗与画之间永远是一种近似的互文。不过相对的,读与看的基本矛盾也就构成了一切剧本审美创造的悖论性因素。

三、影视文学中审美想象的一维性

影视文学是以语言为媒介进行的审美创造,它能够与小说、戏剧、诗歌、散文等其他文学体裁区别开来的最本质特征即思维的具象化,这也是影视文学最为独特的现象。从这种意义上来讲,影视文学的审美活动是与审美想象之维作逆向运动,而与文字发生的原始之维作回归运动。

我们在前面的内容中阐述了词语发生的条件,主要起源于具象的立体三维世界,那些概念性的词语最早的产生是具有其个性化意义的,随着人类的进化,心灵层面越来越趋于复杂和丰富的变化,才由最开始的具体向抽象化方面转变,由个别化转向一般化,经过漫长的发展最终形成我们今天所使用的具有丰富内容、广泛含义的抽象化符号。维柯曾对语言的起源有过一个有趣的隐喻——“以己度物”,意思是说在原始社会,原始人往往根据自己视觉和感觉中那些个别的或者具体的东西来为对象命名,经过长久的发展演化最终就形成了能够代表同类事物的“想象性的类概念”,这一点在之后慢慢形成了文艺理论的典型化萌芽。举个例子来说,汉语文字的发生就是一种典型的象形化过程,比如我们把“鹿”这个今天使用的文字与甲骨文中的鹿字相比较,就会发现创造文字的这一过程正是先民们对具象事物进行抽象概括的过程,由此看来汉字本身所具有的视觉艺术上的观赏价值就更丰富了。语言文字的形成其实就是一种原始的具象化的结果,中外语言文字的发生史表明,从原始时期发展到今天的交际符号,由最初文字语言的抽象性逐渐形成了一种更为概括化和信息化的语言载体,抛弃了文字的原始特征,转而成为一种更为适应时展的载体。语言主体作为存在本质的一种哲学表征,其自动性和非逻辑性同样值得我们去注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几乎能即时地不假思索地说出或写下我们想要表达的意义,而用不着先进行一次“以己度物”的隐喻,然后等形成“想象性的类概念”之后再做表达。列维·施特劳斯认为语言是一种自有其根据的人类理性,是一种非反思的整合化过程,这个论点在他的论著《野性的思维》中被反复提及。按照他的这个说法,那么作为文学的语言就更是如此。影视文学的语言在创作思维上是延宕性的而不是瞬时性的,是推理的而非自发的。那些剧作家们为了使自己内心所想到的形象具体化,不得不努力让心中所想的那团闪烁不定的模糊心象在内觉的映照觉知下慢慢地清晰起来最终呈现在心灵之幕上。说到底,影视文学的首要一个目的就是要把无定型的朦胧的内觉意象稳固化、具象化和个体化。以语言作为工具和材料从而进行视觉造型的浮雕,并形成与物质世界相对应的具象。审美思维就好像是显影液中感了光的一张白色相纸,时间就是晕染剂,在这个过程中上面的图像逐渐从无到有,由模糊到清晰,隐藏在水面之下的则是蕴藏在诗学之中的情感与觉察感知的心理。这正好呼应了我们之前提到的那个“鹿”字的比方,是一种从现代文字向甲骨文字返璞归真的过程。由此可见,现代剧本的写作中文字描绘的对象已经由画册移植到心灵之幕上了,但是本质上依旧没有摆脱剧本初始期那种文字说明式的创作思维。

可是影视文学这种具象性思维的定式就像一条皮鞭一样,规范并且严格指引着审美想象这匹桀骜不驯的骏马朝着一定的具象物质世界前进,路线是既定的,不允许更改或者旁骛,这样的限制虽然起到了一定的规范作用,但是也限制了影视文学的发展。这就是为什么影视文学发展到今天虽然势头不减,却依旧未能像小说、诗歌、散文那样有令读者回肠荡气、掩卷深思的煽情效果。小说或者散文在其表现形式和词语选择上更加自由和随意,情感准备方面也更加充沛饱满,影视文学在这一点上则基本不存在这样的个案。

四、结 语

在上面的内容中,我们对影视文学的审美特性进行了简要的分析,目前中国影视文学面临的主要问题不是剧作家们对影视剧法操控的熟练程度,也不是对市场经济下对影视动态的宏观掌控,而是以人文主题为内容,如何对关于崇高、悲剧、存在等一系列有关生命的命题上进行的追求和解答,对于生命这个宏大命题的追思和诠释是众多影视剧作人必须面临正视的重要命题。影视文学的发展推陈出新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是根本,但是也必须要遵从影视的句法及其规律,否则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如果只是停留于表面的追求,那么影视文学审美特性也必将局限于此,使影视艺术真正成为寓教于乐的工具,成为真善美的载体,这才是影视艺术需要承担的最重要的社会教育职责。将人文精神寓于影片中,并将这种精神弘扬发展,以积极正确的思想影响、指引受众者,杜绝那些低俗、消极的思想,用高尚的情操鼓舞人们,对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充满喜悦之心。这才是影视文学应秉承的理念。

[参考文献]

[1]廖艳霞.影视文学特点再阐释[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02).

[2]曾耀农.商业影视文学的审美品格[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7(05).

篇(3)

即使如此,在当今时代人民大众仍然很少有人能静下心品读文学自身的意蕴,而是选择更为直观化、具体化的图像阅读。人们更愿意简单快捷如快餐式的“读图”而非“读文”。商业化社会中,利润最大化原则也成为了图像革命的有力推手,“眼球经济”应运而生,于是顺应这些消费意识的影视也就成为了主流。难怪会有评论家认为:“影视对文学的居高临下的、遮蔽式的驱遣造成了平等互动的交流的终端,文学的自主性在多重挤压下风雨飘摇。”[4]换而言之,影视的扩张及其对文学的威逼深刻地影响了当下的社会文化。但是仅仅简单地将文学的边缘化归咎于图像的崛起是武断的,但它确实是对文学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暂且不论“文学终结论”和“文学已死”的命题是否具有现实依据,一个文学界必须直面和承认的事实是读图时代下当代文学已悄然开始转向。

二、读图时代文学的发展机遇

当代文学应当与图像“联姻”,迎合大众读者的心理需求,在创作时使用类似于影视的表现手法,使文学作品具有图像化的特征。从这种意义上来说,读图时代下文学作品的影视化又为当代文学发展提供了机遇。

(一)文学影视化可以促进文学在观念和文体上的自我更新,激生出优秀的文学创作

文学与影视在描绘对象,反映题材,价值立场和精神意蕴等方面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审美关联,因此影视化的发展能为文学发展提供新鲜血液,并为其提供不竭的发展动力。影视的繁荣让作家们突破了传统的文学形式或写作方法。刘震云的作品《手机》就是其中的典例。该作品先是以电影剧本身份亮相,在故事情节被搬上荧幕后才出版小说。文学是众多艺术形式的母体,影视自诞生之日起就需要丰富的文学艺术来滋养。张艺谋的众多优秀作品如《菊豆》、《活着》、《红高粱》等都是改编自当代文学作品。对于文学的影视化改编,张艺谋说的很明白:“我首先要感谢文学家们,感谢他们写出了那么多风格各异、内涵深刻的好作品。我一向认为中国电影离不开中国文学……中国有好电影,首先要感谢作家们的好小说为电影提供了再创造的可能性。如果拿掉这些小说,中国电影的大部分都不会存在。”[5]影视化给文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而影视对文学的要求也使得文学更加努力地提升自身的品格与质量。

(二)影视凭借其直观,迅速,形象化的优势

给了文学在市场上的重生,拓展了文学的生存空间和传播空间。一是文学影视化使文学形象具体可感,从而引起了人们对文学原著的阅读兴趣,改变了人们对文学名著经典的态度。相比传统的文本阅读,影视以更高的效率使大众接触到文学内容。二是文学与影视的合作,大大提高了文学作品的知名度。随着影视的繁荣,一些作家如刘震云,王朔,余华,池莉,王安忆等或主动或被动地参与到影视改编和创作中来,在一定程度上为文学走出“边缘化”拓展了生存空间和传播空间。三是文学的影视化改编可以创造文化热点和消费热点,刺激文学作品的流通和消费,促进文学乃至文化的繁荣。如对张爱玲作品的影视改编,就掀起了一股全民讨论,全民鉴赏,全民关注的“张爱玲热”。这对文学原著本身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三)文学影视化使经典走向大众

使精英文学变得大众化。随着传播媒介的多样化,大众文学以其自身的独特艺术魅力构建了新的文化时尚,影响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模式。在大众文化的强烈冲击下,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式微并退居二线,为求生存不得不改变其以往的文化质态。而文学影视化则为文学提供的新的发展思路,使文学作品向大众靠拢。近几年很火的《裸婚时代》、《蜗居》、《小儿难养》、《老无所依》等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影视作品,正是由于广泛反映了人民大众强烈关注的社会问题,才受到热捧。文学影视化将“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统一得更好,使文学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

三、读图时代文学的影视化生存策略

文学作品给读者提供的是更为直接的心灵对话,从而实现其人文关怀,这是影视作品所无法代替的。阅读文本让我们拥有更多的思考空间,从文学的陌生化角度而言,读者在解读文本的同时,反思自我,从而获得心灵的净化;文学的影视化也可以以影像的方式让文本走向读者。文学在这种转变中实现了自己的价值,也为自身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道路,再次获得了重生。在文学影视化的大时代背景下,我们要积极顺应潮流为文学的发展找到出路,使当代文学能够为大众所接收,完成文学的华丽转变。

(一)文学和影视开放对话,图文必须互动

新时期以来,当代文学和影视逐渐形成深度模式与平面狂欢,精神消遣和感官消遣的二元对立。丹尼尔•贝尔在论及“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电影和电视”为代表的“视觉文化”时认为:“目前居‘统治’地位的是视觉概念。声音和影像,尤其是后者,组织了美学,统率了观众。在一个大众社会里,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6]既然无可避免,就要相互利用。仅就文学而言,就是要扬长避短,扬影视之长,利用影视的声音和影像来为文学进行充实和弥补,通过图像文化提升语言艺术,充分发挥文学的美感。但这种图文互动要合理适度,避免使文学成为影视的附庸。这样才能使文学与影视由对立走向共荣,最终形成良性循环。

(二)文学“借力”于大众传媒,弥补远离大众的局限性

文学的发展要学会“借力”,借大众传媒来弥补纯文学远离大众的局限性。既然影视已进入流通、消费的传播领域,并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那文学为何不搭上这列直通车以扩大自己的受众范围呢?影视也可以作为文学的“盟友”,给文学以新生的契机。如果一些优秀的作家在“触电”“下海”,参与到影视之中时,能将自己的文学观念和文学灵感与影视结合,替代那些无聊之作所占据的市场,进而走入大众,引导大众,那么文学就能逐渐打造自己的话语权力,找到发展的新的出路。

(三)打造文学自身的文化魅力,作家要坚守人文立场

打造文学自身的文化魅力。文学作品之所以吸引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内蕴丰富。而这种内蕴正是从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得来的。所以文学作品要在内容上精益求精,更“好看”,就要借鉴和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下提升文学高度和境界,避免粗鄙化,市场化,从而保持文学的旺盛生命力,使其摆脱“边缘化”危机。在影视化的裹挟下,作家要有自己的文化坚守,要肩负起文学创作者的道义与责任,要有身为文学创作者的原则和立场。爱德华•茂莱认为,如果要使影视化的想象在文学写作中成为一种“正面的力量”,“就必须把他消解在本质上是文学的表现形式中,消解在文学地‘把握’生活的方式中,只有这样文学才能有效地捍卫自己的艺术本性”。[7]因此,无论是作家的创作,还是导演对文学经典的再创造,都要坚守文学的价值和自主性地位,不以牺牲文学的价值来谋求物质利益。但文学并不是拒绝影视化的改编,文学呼吁既尊重时展又遵循艺术规律的再创造。

四、结语

篇(4)

[关键词] 西方电影,文学,关系

一、电影与文学的关系

文学是文本思维的领域,电影是视听思维的阵地,二者看似互不相关,但是电影自诞生之日起并且一直受到文学作品的影响。我们也发现最优秀和最有影响的影视剧,大多出自文学改编和作家改编。那么,文学具有哪些优势,使得它成为影视创作中不可或缺的资源?首先,文学对影视的贡献之一在于它的故事性。众所周知,故事性是影视剧的核心。影视剧要用故事的艺术性、情节的严密性,生动鲜明地将故事要素以视听的叙事方式呈现给观众。而文学作品在叙事方面与影视创作有着相通之处。其次,文学对影视创作的贡献在于它为影视剧提供了人物素材。文学作品以或是虚构、或是真实刻画现实主义的人物的形式对人物进行塑造,这与影视剧创作人物形象的诉求一致。影视剧中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通常都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人过目不忘,久久回味。再有,文学作品的语言对于影视创作也是一个重要的来源。文学的语言由描写语言、心理语言和对话语言组成,影视创作通过镜头和画面来取代文学作品中的描写语言,但是生动并富有特色的心理语言和对话语言在影视制作中通常会被保留和利用。由此看来,电影源于文学,文学造就电影,甚至一些影视评论者认为“电影是文学的”。

二、西方文学在影片制作中的体现

西方电影的文学源泉来自于西方文学。西方文学有两大源头:古希腊罗马文学和以《圣经》为代表的古犹太文学,两者对西方文学产生了深刻、全面的影响。

古希腊文学产生于公元前8~5世纪,其主要成就在于诗歌和戏剧。荷马的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是古代诗歌的杰出代表,电影《木马屠城记》就是根据《伊利亚特》改编的反映古代特洛伊战争的经典之作。而取材于神话的悲剧则是古希腊罗马文学的顶峰,索福克勒斯的悲剧《俄狄浦斯王》更是皇冠上最耀眼的一颗明珠。电影《玛莲娜》中,一个西西里岛的青春期男孩讲述了一段美丽又残酷的初恋故事。真正优秀的电影总有着丰富的意蕴,不尽的解读空间,《玛莲娜》也不例外。在这个有着纯净风景的世外桃源般的小岛上,在一群活出了人类各种原罪的小镇居民中,沉淀着《圣经》带给电影作品的想象力。众所周知,《圣经》作为基督教的经典,对世界各民族尤其是欧洲文学艺术产生了无可比拟的深远影响。《圣经》的叙述与意象遍布欧洲文学艺术的各个角落,如果没有《圣经》,一部西方文学史要重新编撰。欧美各国几乎所有重要诗人、作家都与《圣经》中的观念和意象紧密相关。而《玛莲娜》的导演托纳托雷正是出自意大利这一有着深厚的基督教传统的国家。因此,若在《圣经》的观照中来审视这部电影,用来自《圣经》中的原始意象解读这部电影的人物与叙述模式,能使这部名片的内涵得到更清晰的阐释。这一时期的戏剧除悲剧还有喜剧,最优秀的是阿里斯朵芬的《阿卡奈人》等。古罗马文学主要继承希腊文学而逐渐发展起来,在戏剧、史诗、小说、神话、散文、文艺理论等方面均取得巨大成就。

《圣经》由《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组成,合称《新旧约全书》,与古希腊罗马文学一道形成了西方文学与文化的两大源头。

篇(5)

关键词:文学创作;泛影视化;技术表征

在大传媒时代中,各种媒体的外在形态不断离散、融合,传媒的商业价值已逐步突破内部组织结构,不再孤立地进行呈现。传媒开始在行业内和社会上寻找、整合各种力量,试图建构起全新的共享与传播平台。在大传媒背景下,文学当然不甘“终结”,投靠影视成为其嬗变的主要路径之一。“泛影视化”,即以影视为表现载体,将人类一切文明尽可能地在其中以特定形式进行表达,其边界已突破影视文化本身的界限。

一、文学性感知方式的改变

媒介改变了世界,也改变着文化格局、文化生态和文化场。以广播、电视为标志的电子媒介和以互联网为标志的网络媒介创造出崭新的文化产业,电影、电视、音像、广告、IT、娱乐、体育、表演艺术等产业交相辉映,形成了专业化、现代化、全球化的大众传媒新格局。然而,麦克卢汉却认为,“技术的影响不是发生在意见和观念的层面上,而是要坚定不移、不可抗拒地改变人的感觉比率和感知模式”。在大传媒时代,文学创作泛影视化现象的技术表征首先表现为人们感知文学性的方式不断受到影视的影响,从而发生改变。

电影媒介以逼真的声画元素去再现生活,它通俗的表达特征对剧本创作提出了通俗化的要求,进而对文学的通俗化进程产生着影响。它所具有的文学性为电影文学形态的诞生提供了基础,大量改编自文学作品的电影,影响着文学作品的流通和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接受,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作家的写作。而电视媒介在传播上具有共时性、传真性和连续性的特征,以及视听兼容、深入家庭、高度综合的优势,作为“扬独家之优势,汇天下之精华”的媒介,电视吸收了各种传播媒介、各个艺术品种、各大文化门类的养分,逐步成为媒介家族的霸主。电视节目的发展导致电视文学形态的出现,其通俗性赋予了电视文学和改编作品的日常性、家庭性、通俗性,电视融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戏剧等多种艺术于一体,极大地激发和满足公众的日常消费需求。由此,影视不仅“通过改变文学所赖以存在的外部条件而间接地改变文学”,而且“直接地就重新组织了文学的诸种审美要素”。

受此影响,将传统文学作为主要表达形式的文艺作品逐步边缘化,与此同时,影视媒体却借鉴了文学的某些特质,处处浮现着文学的身影。在当下现实中,文学更多地被媒介作为文化母本和文化元素进行加工,去满足消费市场和人们审美趣味的需要,变换为形态各异的文化产品。

二、影视改编的多元化文学性建构

文学创作泛影视化现象的技术表征还表现在以影视改编为代表的多元化的文学性建构上。传统文学一方面在表现形式上被图像社会边缘化,另一方面,其自身也在朝着图像化转型,主要则体现为文学全面“图说化”,或是自觉成为电影、电视创作的“前脚本”。

苏联导演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在《雕刻时光》中写道:“导演工作的本质是什么?我们可以将它定义为雕刻时光。如同以为雕刻家面对一块大理石,内心中成品的形象栩栩如生,他一片片地凿除不属于它的部分――电影创作者,也正是如此:从庞大、坚实的生活事件所组成的‘大块时光’中,将他不需要的部分切除、抛弃,只留下成品的组成元素,确保影像完整性之元素。”影视和文学虽然是两种不同媒介,但都将回忆、保存或创造时光作为主要功能,提供了感知和体验世界的方法路径。影视艺术将文学艺术中美的元素和内涵以影像方式进行转换,用移植、删减、改造、延展等方法进行处理,带来了文学审美效果的变化。

中国电视剧的开山之作《一口菜饼子》便是由同名小说改编而成,而早在1914年,文明戏《黑籍冤魂》就被张石川导演加以改编并搬上银幕。由此可见,中国影视的发展与文学作品改编相伴而行,电影、电视剧将文学作品作为母本,是中国影视创作的一种重要创作方法。

针对文学的影视改编,布鲁斯东曾写道:“人们可以通过肉眼的视觉来看,也可以通过头脑的想象来看。而视觉形象所造成的视像与思想形象所造成的概念两者间的差异,反映了小说和电影这两种手段之间的最根本的差异。”

时至今日,与既往不同的是,文学不单是作为影视创作的母本,更多地是被分解、重构为某种特定元素在影视作品中加以发展和组合。在传统的影视改编创作中,“忠于原著并高于原著”是通常用于检验改编质量的准则,思想内涵、表现风格、人物形象等是否比照原著的创作,成为衡量改编创作成败的标准。围绕着文学原著与影视作品之g的“忠实”与否问题的纷争总体而言,有这样三种观点:第一,文学作品经典与否,决定影视改编忠实的程度,认为名著、经典是集体记忆的积淀,必须充分尊重;第二,忠实的对象的区分问题,认为改编要忠实文本的精神思想内涵,而在具体的细节、情节、人物结构上可作改编;第三,从文学作品获得文学性的方法上去忠实,而非拘泥于文本内容本身。

在当下的影视改编中,“忠于原著并高于原著”的审美原则,或不再被严格遵循,或被完全抛弃。文学作品已然在一种新的规则下被植入影视作品之中,成为商业影片增加票房的手段。这类现象的极端代表莫过于电影《大话西游》,它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文学文本结构、意义与阐释符码,肢解了《西游记》的元素,掺入大量后现代式的情节和对白,与传统电影的改编原则大相径庭,却成为九十年代后期观影青年人中一种文化上的图腾。

伴随“改编热”的兴起,文艺界涌现出一批横跨文学与影视的“双料作者”,如以《一场风花雪月的事》《永不瞑目》《玉观音》《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一米阳光》等小说和电视剧闻名的海岩,以《王贵与安娜》《双面胶》《蜗居》《心术》等小说和电视剧闻名的六六等人。二月河的《雍正王朝》《康熙王朝》《乾隆王朝》等小说虽是经由他人之手改编为电视剧,但也撰写了《胡雪岩》等文学剧本。

三、文学性的生产与重写

在消费社会中,一批年轻作家创造出极富个性、另类率性的写作风格,注重对自由性情和内心感受的表达和刻画。他们不仅坐观这类文学表达被影视机构大肆利用,甚至也主动迎接商业操作,把文学作品迅速炒作、包装成时尚的文化产品。2014年上映的电影《后会无期》由韩寒执导,这部作品虽未曾出现在其出版列表之中,与其小说《一座城池》却有异曲同工之处,个中人物因缘某种出由,纷纷奔上未知的旅途。这部票房超过6亿元的电影和郭敬明的《小时代》一样,从一开始便都有着极强的目标人群,《小时代》打造的是“少女之梦”,《后会无期》营造的则是“文青之爱”,皆是“作”出来的电影。

这种现象的背后呈现出一个重要的涵义是,艺术创造不再停留在创作之上,而是大步迈向生产,将作品与商品的属性加以整合。原本定位于创造美感的诸种艺术技巧,正蜕变为如何吸引最大关注度、如何制造奇观、如何打造时尚、如何引发社会话题和社会心理的工具,与之匹配的是伴随消费社会兴起而形成的后现代文化。

此外,近年来,对红色经典文学作品的影视化“重写”也是热议的话题。其原因一方面在于红色经典中在特定历史时期积淀下的厚重内涵,在新的时代和Z境之下拥有进行再阐释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红色经典本身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是影视产业觊觎的重心所在,当传统的改编手法山穷水尽之时,其中的各种审美元素,可以再度被移植、改造,最终打造为新的卖点。因此可以说,当代“红色经典”影视改编的始作俑者仍是市场。

参考文献:

[1]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49.

[2]金慧敏.媒介的后果:文学终结点上的批判理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32.

[3]彭亚非.图像社会与文学的未来[J].文学评论,2003(5).

[4]塔尔科夫斯基.雕刻时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78.

[5]乔治.布鲁斯东.从小说到电影[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9:1-2.

作者简介:

篇(6)

关键词:影视文学;影视艺术;联系;差异

影视已经成为现代人们日常生活中一项不可或缺的娱乐项目,它将静态的文学作品以视觉和听觉的形式直观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向人们展示着形形的外部世界,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增添了不一样的色彩。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必然是影视文学与影视艺术的完美融合。

影视文学为电影和电视剧提供丰富的拍摄素材,而影视艺术则为电影和电视剧增加感染力,吸引更多观众的眼球。处理好影视文学与影视艺术之间的关系对一部影视作品至关重要。

1.影视文学

影视文学与传统文学表达形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用电影、电视、广播等有声设备将文学剧本通过看和听的方式直观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影视文学已成为现代文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比传统的小说、诗词歌赋等更具吸引力,它具体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第一,它也是文学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在思想感情的表达、故事情节的设置、人物形象的刻画等方面与传统文学一样,遵循同样的规律。

第二,它与传统文学的不同之处在于,表现形式更为丰富,结合影视媒介使得文学剧本既可以“看”、“读”,还可以“听”。

第三,影视特征鲜明。一是视觉方面,将文字所描述的景象转换为具体而鲜明的视觉形象,观众可以直接听到和看到声音、动作等;二是结构方面,为了呈现给观众更好的表现效果,需要对剧本中的内容、场景等进行合理地组合排列,采用蒙太奇结构。

2.影视艺术

影视艺术是指运用各种方式来增加影视作品中银幕形象的感染力,达到时空完美融合的艺术效果,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及情感需求。影视艺术最早是运用在电影方面,后来普及到了电视方面。它讲究的是意境、意象和神韵的结合,使观众在视觉和心灵上感受到愉悦,净化心灵,养眼养心。影视艺术主要通过空间的营造、再现、表现及叙事的发展过程来表现。但是有些影片与影视艺术并不能相提并论。如有些商业影片为了迎合观众口味,提高收视率,往往会降低艺术标准,流于暴力和低俗。由现达的光电科技造就的特技效果虽然也能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冲击,提升影视效果,但并不能称之为真正的艺术。如何将特技效果能与影视作品有效结合,达到养眼与养心的观看效果,需要把握一个“度”。

3.影视艺术与影视文学之间的关系

影视文学与影视艺术虽然含义不同,但他们在影视作品中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二者也无法做出完全独立的区分,如果任何一个有所欠缺,都会对整个影视作品产生影响,显得不是很完美。

3.1二者之间包含的艺术共性

无论如何界定,影视文学与影视艺术之间都是彼此渗透、紧密相连的。

第一,表现内容一致。影视文学在表现故事时,都是以人物为主体,思想活动为线索,在错综复杂的社会活动中建立各种关系之间的连接,激发人们的情绪。编排故事情节时,无论是刻画人物、描写环境,还是渲染气氛,都要求影视剧本必须具有艺术性。影视艺术无论是采用时间还是空间的表现手法,都是以人物关系为前提,最终也是为了烘托所要表现的主题。

第二,艺术的出发点一致。从美学形态方面看,二者都是通过时间、空间的手段来展现人物、故事情节。影视文学以启迪心灵为终极目的,采用影视艺术也是为了达到震撼心灵的目的,因此,两者的出发点一致。

第三,运用蒙太奇结构,将影视文学的各部分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使故事情节流畅、连贯;影视艺术也是如此。

3.2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

第一,影视作品必须包含文学性。在一部影视作品中,影视文学是影视艺术得以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影视文学无懈可击,才能给予影视艺术广阔的展示空间,否则再完美的艺术也是空中楼阁。如果影视文学的内容空洞乏味,不足以吸引观众,那么再绚烂夺目的影视艺术也不会得到长久的关注。因此,影视艺术必须依托影视文学而存在。

第二,影视文学需要影视艺术的渲染。一部文学剧本就好比一座房子,单凭坚实的地基还不足以吸引眼球,还需要继续添砖加瓦,给它设计新颖的造型、漂亮的外衣,让人充分感受到美感。有意义的文学作品,如果没有影视艺术的衬托渲染,就会显干瘪无生气,勾不起观众的欣赏欲望。影视艺术通过运用各种手段来增强影视文学的表现力,让观众透过华美的艺术表现领悟作品更深层次的内涵。

总之,缺乏文学价值的影视艺术不能持久,毫无影视艺术的影视文学缺乏美感,只有相辅相成,有效融合,才能成就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形象丰满、内涵深刻、兼具欣赏价值及艺术价值,长盛不衰、历久弥新。比如《泰坦尼克号》《魂断蓝桥》等影片就是这两方面完美结合的代表。首先是作品内容饱满、故事编排精妙、演员表演精湛,再配以完美的艺术手法,使人们在观影时不由自主地受到感动和震撼,在感叹美好瞬间的同时,灵魂受到深深的触动。

3.3影视艺术与影视文学都必须以文学为前提

第一,影视艺术应该尊重文学。影视艺术的存在是为了更好地表现文学内容,因此它必须围绕文学的内容展开,不能凌驾于文学之上。在尊重文学内容的前提下,合理地运用影视艺术,才能使影视作品显示其独特的魅力。而现阶段,有些影视作品为了迎合观众的口味,对原作进行胡乱改造,比如影视剧的结尾,原作的悲剧结局更能引发大众的思考,更有现实意义,但为了迎合大众的喜好,硬是以大团圆收尾,使整部影片缺少了韵味,平淡无奇。

第二,影视文学作品能够赋予文学更丰富的内容。现代文学借助于影视来表现,相比于传统文学,更加形象直观,一个镜头能折射出复杂的世间百态,表现跌宕起伏的故事。影视文学作为一门综合艺术,融合了音乐、舞蹈、诗歌等多方面的内容,丰富了文学的表达形态及表现形式,又增添了艺术美感。

3.4二者与观众的接收方式之间的相互作用

影视文学和影视艺术不能一味迎合观众的需求,但也不能脱离观众的意愿。影视文学相比传统文学有更大的受众群体,具备更大的影响力,可以更好地传递思想感情、塑造审美观点。影视作品就是给大众看的,如果脱离了观众,再精美、再深刻的作品也只能束之高阁,无人欣赏,失去市场价值,更不用说文学价值、艺术价值了。影视作品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既要贴近大众又要能够传达美的主题,起到积极的作用,这就对影视文学与影视艺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找到二者与观众之间的契合点,既能被观众接受,又能提高影视作品的文学和艺术水平。

结束语

影视具有广泛的观众群体及强大的表现力,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带给人们的不只是精彩的视觉盛宴,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享受。作为影视作品的两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影视文学和影视艺术关系到影视作品的自身价值和生命力,如何有效地将二者融合,是现代影视作品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找到二者与观众需求的切入点并有效地结合,有助于影视作品的健康发展。(作者单位: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 修晓琪.谈影视艺术与文学的关系[J].西江月.2013,(1).

篇(7)

[关键词】影视传媒;文学创作;“聚变”效应

在信息时代,强势传媒似乎可以君临一切,它直接介入社会的不同领域,介入千家万户,今天完全不受强势传媒影响的人微乎其微。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们无不感受到报刊、广播、电视、电影以及电脑网络对我们的包围,尤其是电视、电影以及电脑网络等强势传媒构成了我们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宏伟景观,同时也深刻影响着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

当下文学一方面因传媒的多元共生而产生裂变和分化,另一方面又因影视等强势传媒的主宰而发生向强势传媒聚合、靠拢的鲜明变化。这后一变化笔者称之为强势传媒影响下的文学“聚变”效应。影视传媒对当下文学的“聚变”效应尤其明显。在影视传媒的强力影响下,发生了当下文学向影视传媒聚合、靠拢的适应性改变,这些改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作家的“触电”;作品的图像化;读者的娱乐化;传媒批评的兴盛;文学的技术化倾向。

“聚变”效应首先表现为作家“触电”。作家“触电”是指作家追求文学作为光电媒体的脚本的实现,作家对纸面文学影视化的热烈追求,这正体现着文学创作主体对强势传媒作出的主动适应和改变。随着纸面文字被改编成影视作品,作家一度被冷落的身份得以彰显,作品的价值得以大幅度增殖。莫言的《红高粱》、王朔的《过把瘾就死》、苏童的《妻妾成群》、池莉的《太阳出世》、铁凝的《永远有多远》、刘恒的《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等都被改编成电视或电影。还有海岩、刘震云、北村等一大批作家的文学作品都被改编成影视。没有人准确统计过,究竟有多少作家的小说被改编成了影视作品,我们只知道这个数字肯定是惊人的。

“触电”的作家不仅只有活着的作家,还有早已作古的作家。文学史上能够找到的所谓知名作家的经典名著大都被改编成影视,许多作品还被改编成多个影视版本。改编者也不问一问已经仙逝的作家是否愿意“触电”,就迫不及待地电他一把。随着纸媒文学的式微,传统的经典名著的确备受冷落,但经过这一“触电”的过程,死去的作家似乎还魂复活了,衰败的文学经典绽放出满园春色。传统的四大名著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普及,这是因为影视把它们送进了千家万户;年青一代已经陌生的《青春之歌》《红岩》《烈火金刚》等作品经因影视的传播,也重新焕发出它们的魅力,也被年轻人所喜闻乐见。

“聚变”效应其次表现为作品的图像化趋势。在读图时代,无论你是作家还是作者,在创作之前,头脑中往往充斥着大量从影视网络传媒中获取的图像素材、叙事模式和结构框架。无论你愿意还是不愿意,这些东西总如影随形地影响着你的创作。由此,“艺术源于生活”的传统观念受到空前挑战,“艺术模仿艺术”似乎成为许多创作者心照不宣的共识。表面上写着小说,实际上大量运用着剧本的写作技巧。在提笔之前,头脑中就先入为主地考虑着是否有影视改编的可能。在文学语言的运用上,作家们纷纷以图像化的方式,一边向影视暗送秋波,一边悄悄从困境中突围。

文学作品语言高度感性化,表现图像、身体、场面和景观的语言比例大幅提升,表现意义、价值、思考、心理的语言大幅缩减。一方面,我们在文学文本之外的日常生活中被种种“外显的图像”所包围;另一方面,当我们进人文学作品文本之内时,又发现此处依然存在一个斑斓的图像世界,这可称之为藏于语言之中的“内隐的图像”。这种“内隐的图像”并非今天才有,但就在今天,它特别多,特别突出,特别显眼。在这些作家的小说中,非常注重画面和时空的转移,注意场景交代,注意人物外貌、表情、体态的叙写,注意情节的好看和视听效果,近乎照搬影视剧本创作的那套法则。为了迎合这种“视觉化写作”,一些文学期刊推出了“好看小说”“视听小说”等栏目,一些出版社还专门推出“好看文丛”,怂恿作家们创作这类小说,满足读者对“视觉化写作”的需求。

尤其值一提的是,近年来流行的“身体写作”,其实就是“内隐的图像”在创作中的最好证明。从“个人化写作”到“私人化写作”再到“下半身写作”,从“美女作家”到“作家”再到“美男作家”,从“木子美”到“竹影青瞳”再到“流氓燕”,“身体写作”吆喝的是“身体”,叫卖的是“身体”,展示的是“身体”;“身体”图像的展览从精神层面转向肉体层面,从上半身转向下半身,从展览公开部位到暴露私密部位,愈演愈烈。

“聚变”效应还表现为读者的娱乐化趋势。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一直被看做是文学的本质特征,而其中的意识形态性是一般属性,而审美性是特殊属性。文学以审美为根基,并且最终以审美为归宿;审美既是文学价值取向的内在规定,又是文学价值得以实现的桥梁和中介,而且审美本身就是文学最需要实现的价值。因此文学最需要有审美素养的读者,文学也最能培养和塑造具备审美素养的读者。但就在娱乐化的影视传媒的强力作用下,文学的审美价值变得日渐暗淡,文学的娱乐价值变得坚挺无比,审美的读者慢慢被娱乐的读者所取代。更多的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是想找乐子,是想寻求某种刺激,是想满足某种世俗的欲望。

审美的读者渐渐变成娱乐的读者。读者再也不想去进行有距离的深度审美,再也不想面对文学作品进行虚静观照和仔细品味,冉也不想在字里行间苦苦搜寻审美的诗情画意,他们甚至认为像以前那样逐字阅读是浪费光阴,是自讨苦吃。一切变得匆匆,漫游和浏览已成为流行的阅读方式。

传统文学的读者群在急剧萎缩。而传统文学在“万物皆著娱乐之色彩”的娱乐时代,在娱乐传媒的霸权统治中,也被娱乐化。这义使某些传统文学的坚定读者们也跟着被娱乐化。文学界正劲吹着“戏说”和“大话”风潮,经典作品纷纷被“水煮”和“歪说”,文学画廊中的经典人物形象纷纷改变了他们的典型性格,曾经无比庄严的文学圣殿披上了娱乐的霓虹。保尔・柯察金被描画成圣斗士,白雪公主“爱穿着高又泳衣去打猎”;少年闰土变为“古惑仔”;贾宝玉竟然对贾政的丫环说,“你别跟着我,我要去上网”;《背影》中的父亲会唱“快使用双截棍,哼哼哈嘿!飞檐走壁莫奇怪,去去就来”;《荷塘月色》里的“我”居然希望在荷塘看见MM在洗澡;《沙家浜》中的阿庆嫂变成了一个与胡司令和郭建光同时上床的。“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也为对象生产主体”(马克思语),娱乐化的文学浇灌出娱乐化的读者,今天的读者(尤其是青少年)大都变成了充满后现代意味的新新人类,他们最爱看周星驰《大话西游》式的无厘头电影,最爱读《Q版语文》《烧烤三国》这样的搞怪书籍,最爱写充满“爽歪歪”“酷” “MM”“东东”“886”“GG”“郁闷”“菜鸟”“晕死我了”“131420”“PK”“TMD”“灌水”等词汇的作文和日记。

“聚变”效应还表现为传媒批评的兴盛。按批评主体分类,传媒时代的主要文学批评形式是两种:一是传媒批评,一是学院批评。传媒批评指的不是新闻传播学中所讲的以传媒为对象的批评,而是以强势传媒为批评载体,以传媒记者、编辑、主持人、评论员、自由撰稿人为批评主体,以时评、综述、随笔、访谈、解说词等作为批评文体的批评形式。学院批评则是以课堂、学术期刊为载体,以大学教授为主体,以课堂讲义和学术论文为文体的批评形式。这两种批评并存于文学批评领域,但受影视传媒“聚”变效应的影响,文学批评被拉拢到强势传媒的豪华宫殿里享受着荣华富贵,地位尊贵而显赫,汇聚着超强的人气。能呼风唤雨,能灭人还能造神。而与此同时。学院批评成为娱乐化的大众所不屑一顾甚至讨厌的东西,它只能在寂寞的象牙塔中沦为圈子里的事情,自言自语,自开自败,对作家、读者和批评本身失去影响力。电视里的文化类节目、人物访谈、谈话节目,大众报刊上的文艺副刊、读书版块、文学专栏以及互联网上的文学网页和论坛,成为公众获知文学信息和文学价值评判的主要渠道。它们在前台占尽风光,而学院批评在后台忍受着寂寞。

在传媒批评的控制下,文坛显得热闹无比,韩寒、豆蔻、郭敬明等“新新人类作家”不断诞生;“70后”“80后”“90后”“晚生代”“胸口写作”“下半身写作”“作家”等概念名词鱼贯而出;“二张二王之争”“马桥事件”“王朔骂金庸”“余秋雨现象”等文学事件令人目不暇接;“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穿越文学大奖”“玄幻文学大奖”等各种传媒文学大奖让人眼花缭乱。在传媒批评的作用下,读者受众记住了闪亮于传媒上的文学英雄,在种种文学事件中获得娱乐和猎奇心理的满足,在传媒人煽情的评论文字里建立自己的文学认同。电视上盛传《哈利波特》,读者便排起长龙购买《哈利波特》;电视上经常晃动着余秋雨的身影,余秋雨的读者便大幅增加;电视栏目力荐《狼图腾》,许多读者的案头便摆上了《狼图腾》。传媒批评的作用就是如此明显和迅速。而那些炮制传媒批评的记者、编辑、主持人、评论员、自由撰稿人们看到自己的批评产生如此的轰动效应,不禁暗自得意,觉得自己比那些老气横秋的职业批评家们神气得多。

“聚变”效应还表现为文学的技术化倾向。传媒的控制力在另一意义上即技术的控制力。当下文学还通过技术化手段求得与影视传媒的靠近以拓展其生存空间,求得新的发展机遇,求得文学各种价值的及时实现。这一倾向首先体现在文学创作上。一些作家、搞起了“活页体小说”“辞典体小说”“游戏体小说”等技术性极强的文本实验,体现了作家在文本创新上对技术的追求。其次,在影视技术的影响下,许多作家的文学创作中有意或无意地体现出图像化、镜头化的行文技巧,这也是文学创作技术化的表征。如卫慧、棉棉、朱文颖、韩寒、郭敬明等作家,在他们的小说中,意识流、光与影、节奏、结构乃至音响等方面的表现都每每呈现着影视镜头语言的感觉。再次,作家体验生活的方式也呈现出技术化的倾向。在影视和网络等强势传媒出现以前,作家体验生活的第一渠道是在现实生活中亲自实践,进行直接体验;第二渠道是通过书籍报刊阅读相关内容进行间接体验。但影视传媒出现以后,世界各地的风景、民俗、社会概况通过影视呈现于作家的面前,作家足不出户就看到了世界的万千景象,不用亲自游览就看尽了世界的大好河山,不用生活实践和文本阅读就知晓了世界风情。这样,作家对现实生活的直接体验让位于影视观赏式的间接体验,读文体验让位于读图体验。在这样的传媒技术语境之下,作家需要亲自体验生活的古老传统近乎土崩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