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税收科研工作的思考

税收科研工作的思考精品(七篇)

时间:2023-07-23 09:15:3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税收科研工作的思考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税收科研工作的思考

篇(1)

最近我们对全区税收科研成果推广应用情况进行了比较深入广泛的调查研究。全区***、***、***共计**所***,问卷调查了***所***。同时在城区、城乡接合部、乡镇挑选了有代表性的***所***,进行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的深入调查。广泛调查面**%,深入调查面**%。调查结果令人深思。

1.“推广”和“应用”概念模糊。将“推广”和“应用”混为一谈,认为召开了成果交流会就叫开展了成果推广应用工作。其实“推广”只是前提,“应用”才是归属。“推广”是应用的条件,“应用”是“推广”的落实,是“推广”的结果,是“推广”的深化。召开了成果交流会仅仅是开展了成果推广工作,至于推广的效果如何,还得看应用的情况,所以一定程度上,开展成果应用工作难度大多了。任何成果都可以推广,但不一定所有的成果都可以应用。

2.推广和应用情况形成强烈反差。开展了税收科研成果推广工作的税务机关占**%,而多数税务机关在成果的涉及领域应用面仅占**-**%,应用效果好的全区仅有*%。这说明多数税务机关仅仅是组织了交流学习就算了事,而不追究学习的效果。

教育科研成果推而不广,应用效果差的深层原因究竟是什么?

二、成果应用的反思分析

综合问卷反馈的信息,有以下六条:

1.政策上对税收学术研究成果鼓励不够,导致税务机关的积极性不高。

因为没有税收科研成果推广应用方面的管理制度和奖励政策,推不推广一个样,推广效果好不好一个样,税务机关自然缺少积极性。政策和制度既是一种规范,更是一种导向,它引领着我们的工作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税务机关积极性不高,从另一种角度看,正是对税收科研成果推广应用政策的召唤。税收科研成果推而不广,应用效果不好,这一条是至关重要的原因。

2.缺少指导、监督、检查、考核机制。

我区税收科研名列全市前茅,但成果推广应用却是薄弱环节,这跟缺少指导、监督、检查、考核机制不无关系。长期以来我们只重视课题研究,却忽略了成果推广应用工作,大量的优秀科研成果遭到闲置,得不到继承,后来的研究者又重复前者的老路,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这样不断地重复研究,前进的步伐自然不会加快。税收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工作既需要政策制度的规范和导向,更需要过程性的指导和督评,这是工作落实的保障。

3.税收机关观念转变不到位,自发参与度不高。

认为课题研究已经是额外的负担了,还加上成果推广应用,税收机关就更没有多少时间开展本职工作了。

这种观点把税收科研与科研成果应用对立起来,把税收科研成果推广视为占用时间,干扰工作的因素。其实,从新的科研观来看,推广税收科研,在这样的过程中税务工作质量得以提高。因此,可以说推广税收科研成果是对自身工作的一次提升。

4.成果在推广运用中效果不明显,税务机关体会不到推广应用带来的好处。

在此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我觉得最不可忽视的一条便是———所谓的“科研成果”不具备推广的价值

①科研成果的价值追问

我们就来反弹琵琶,从科研成果的应用难去反观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去追问科研成果的应用价值。

有一个案例:某税务机关一段时间以来一直是先进单位,可科研室主任调离以后,该税务机关科研工作急剧滑坡,滑到了零,一个课题也没有。这说明什么问题?说明A该税务机关以前的税收科研不是群体科研,而是个体科研;B该税务机关的课题研究不是根植于实践,而是脱离实践,不是“做课题”,而是“写课题”。立足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课题研究必然会造就一批研究型税务人员,也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断层现象。

有的课题研究是脱离税收实践需求和税务人员能力实际的“找课题”,在课题的“标新立异”、“人无我有”上大做文章。“做课题”成为“写课题”,总结经验“笔下生花”,有的干脆请高手包装研究成果。这种不是在实践中生成的课题断然不能保证课题研究的“生态化”,实践改进的有效性,这种课题所谓的成果不是研究出来的,而是凭空写出来的,必然是推而不广,无法应用,要么操作性不强,要么效果不佳。不是从实践中来,必然无法到实践中去。这样带来的结果是税务机关敬畏、疏远甚至厌恶税收科研。

这样我们必然要追问税收科研的价值取向,是解决税务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还是追求什么功利目的?过强的功利目的,造成税收科研价值取向的迷失,只追求结果,不考虑过程,至于后续的推广应用,更不在关注之列。而税收科研价值取向的迷失,又导致科研成果缺少应用的价值。

②成果形态的误区分析

多年以来,税收科研的成果形态以研究报告、论文论著居多。这是因为在研究过程中重实证、重思辨而轻人文、轻多元造成的。从研究报告的结构、阐述的内容看,多半是工整的结构性的“理论阐述”,或者是抽象、晦涩,或者是没有个性特色的一般化道理的演绎,或者是文献资料的摘抄或转摘,如果挤去这些严肃、严谨、刻板的理论“水分”,余下的属于个人参与研究的描述实践的鲜活的话语就少得可怜。这样的成果让税务机关怎样去应用?税务人员还要费劲九牛二虎之力去寻找这个抽象的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自然导致成果应用的效果甚微,税务机关的积极性不高。

5.部分税务人员已经形成固定的工作模式,在进行成果推广运用时效果不理想。

这部分税务人员一般是年龄比较大、工龄比较长的人员。这要分两种情况:一是主观上不愿意接受新经验、新成果,认为自己工龄长,经验丰富。闭关自守,乐于重复自己的过去。殊不知工龄长不等于经验丰富,不是在研究和反思过程中形成的所谓“经验”不叫经验,不过是经历而已,是低层次的循环往复,原地踏步。当然,不可否认,这当中也有堪称为“经验”的东西,但这也不能成为拒绝接受新经验、新成果的理由。

二是主观上愿意接受新东西,但碍于年龄偏大、能力有限,接受起来很困难,甚至效果适得其反。

6.没有结合自身情况推广应用。

不切实际地机械模仿,自然不会有好的效果。实践提示我们,任何经验不可复制,不同地区,不同校园文化背景,不同研究主体,不同研究水平,不同研究课题,其研究策略决不会相同。因此,对于别人的研究成果,必须进行“本土化”改造。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的有效性策略构建,应基于两个基本原则,即“适应性”和“生成性”。“适应”自身的实践改进与发展的策略就是最好的策略。科研成果推广应用也是创造性劳动,也是研究活动,研究的过程是动态发展的,必然面临诸多可变因素,需要研究者不断分析,不断思考,不断调整操作策略,切忌照抄照搬。研究策略既要科学预设,又要随机生存,才能达到真正的应用效果。

三、相关问题的应对策略

1.立足实际,建立良好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

在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基础上,我区已经出台《**区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奖励办法》,区税务工作评估已经将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工作列入评估内容,并且对科研成果推广应用有专门的过程督评指标。对该项工作,区****还将给予税务部门以技术支持和各方面的服务。

2.转变观念,树立“问题即课题”的科研理念。

让税务科研根植于实践的土壤,让科研成果具有鲜活的生命,让税务人员们便于应用,乐于借鉴,使税务人员们工作着,也学习着,思索着,研究着,收获着,快乐着,共享着;潜移默化的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使我们的工作与生活能有全新的意义。

基于问题解决的税务科研不追求寻找规律,用以推而广之,而主张研究过程中的自我批判、学习、修正、补充、换位、分享、提升。而这个过程就是最好的科研成果,是税务人员乐于学习,便于学习,并且学有成效的最好成果。

3.找准位置,反对两种不良倾向。

一是闭关自守,不学习继承别人的研究成果,重复别人的老路。这种倾向只注意解决自己的问题,不注意借鉴别人的成果,视野太窄,其结果是造成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和成果浪费,自己的问题反而得不到有效解决。从事税收研究首先是找准自己的问题,再了解别人有无相同问题的研究成果。如有,研究就着重在学习借鉴别人的成果上,将别人的成果进行“本土化”改造,即开展应用型研究;如没有,再开展创新型研究。二是不切实际地为推广而推广。特别是《**区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奖励办法》出台以后,相关的监督、检查、考核机制建立以后,更应该防止这种倾向的产生,否则会推而不广,徒劳无功,还会滋生新的虚荣、浮华的不良之风。

篇(2)

关键词:高等院校 科研管理 三位一体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b)-0001-02

1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科研管理现状

高校科研水平之优劣,不仅决定着一个高等院校的整体教学水平以及素质的优劣,而且还影响着高校自身的社会影响力以及行业竞争力。国内高等院校科研管理发展到今天,遇到很多的新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诸多严峻的挑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激励不足。主要表现在对科研管理迈向产业化方面的引导以及激励、缺乏针对科研人员创新的奖励规则。国内的高等院校,在科研方面的很多分配政策、奖励制度都存在导向性的偏差。使得一系列本该面向市场、注重市场需求的研发工作滋生了“重学术研究、轻市场效益”的情绪,最终导致大量优秀的科研成果被隔离在市场之外,无法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科研技术成果“转化难、推广更难”的局面,白白浪费了科技资源。

第二,缺乏独立性。我的高等院校中的科研机构多数是内部机构。几乎都独立于企业之外,独立性不够使得科研创新缺乏活力。现代社会各项高科技成果的创新,很大程度上源于对跨学科、跨门类的各种知识以及技术的综合性运用。整体来看,创新本身就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化工程,单纯靠某一学科或者科研机构根本无法高质量完成[1]。需要一个大的、相互衔接的系统来整体协调、优化配置一系列的科技创新资源,只有达到了人力(科研人员)、物力(知识和技术)的科学配置,才可以产生具备高科技含量的创新成果。

第三,人才流失严重。尤其是优秀的科研人才的流失,是当今高等院校管理模式创新中的关键一环。目前国内的高等院校科研管理由于历史的原因,多数情况下仍然是传统、陈旧的管理思维和模式,很多好的管理方法只是流于表面。形式上有创新,实质上仍旧以“教条”为主旨。直接导致大量优秀科学研究人才的士气低落、人心不稳、不断流失。

第四,创新的理念比较陈腐。内部科研人员以及管理者的管理理念亟需更新。传统管理模式下的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在实际工作中侧重于“推项目、列计划、要经费”。使得科技工作转变成“为了研究而研究”,严重忽略市场的真实诉求,无法真切体现科研的核心价值和本质功能,往往使历尽艰辛出炉的科研成果根本不是市场真正需要的东西。

2 新经济形势对高等院校科研管理创新的要求

2.1 对科研管理组织体制的新要求

高等院校的科研组织通常是一个跨学科、跨领域的知识集合体。它以多样化的学科知识为基础,由各领域的专家以及专项人才组成。它的核心主线是“知识流”,它是广大智慧的聚合体。虽然,跨学科、跨领域优秀人才的持续引入往往会让科研管理组织在形式上显得愈加“杂乱无章”,但其实质上反而是对组织体制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此以来,要求高等院校科研管理组织体制要进行变革,建成和演奏团类似的,具有超强团队合作精神的一体化组织,提升整体的科研效率。

2.2 对科研管理人才和分配体制的新要求

新经济形势下,对社会个体价值的衡量主要是看其对知识的积累以及运用到实践中的那种创造力。高等院校科研管理过程中,有关人才的分配体制方面要与之相适应,以“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为准则,细致考察其多角度的特点,之后分配到能凸显其特长的岗位和工作上去[2]。同时,若该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带来的社会效益比较大,就应予以奖励来鼓励他保持进步。

2.3 对科研管理成果转化体制的新要求

新经济形势的基本特征是“知识经济”,其核心要求是“知识的经济化”,即把社会全体所创造出来的知识快速转化成能实践的先进科技工具和生产力,使之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增长的坚实力量。目前,国内高校的管理工作,归根结底是为了实现科研结果的经济化以及实践化。

2.4 对科研管理人员能力的新要求

作为科研管理体系创新模式的核心主体,科研管理人员的创新意和能力、综合素质水平之优劣直接决定其科研工作创新水平的高低。鉴于此,如果要推动科研管理工作的高效行进,就需要对组织内的工作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科研人员不仅要具备创新管理的素质、前瞻性以及创新性,更重要的是在思维、行为等方面尽快实践并适应新的市场要求。

3 三位一体的高等院校科研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3.1 高等院校科研管理的理念创新

3.1.1 建立起“知识管理”的崭新理念

知识管理的概念,着重关注的是“在关注知识产权的同时,在技术层面的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为目标需要以及新技术的产业化进程”。核心是增加智力要素、技术要素以及管理要素等等参与收入分配的全过程中来,充分体现科研人员智力劳动的价值,推动科研人员着手转化科技成果和高科技产业化的积极性,实现知识产权社会中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3.1.2 创新高等院校科研科学管理理念

科研管理模式的创新,关键是管理理念的同步创新。高校科研管理的参与者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尽量打破惯性思维体系和模式,充分认识到:“科研工作的创新离不开管理工作的综合创新这一客观事实。大胆尝试管理理念的革新,打造新的管理以及经营模式。正如美国《走向全球:美国创新的新发展报告》所述:“创新事业不仅需要科学家和工程师来推动,更需要有先进文化和敏锐思想的人来深入经营”[3]。

3.1.3 树立高等院校科研管理人本管理理念

当下的科研管理应时刻体现高校的人文主义情怀。以人为本既是当下时代背景中,科技创新的铁律,又是滋润创新型人才的一方沃土。人本主义手段,是一种着眼于为“人”服务,尊重人并且依靠人的新型管理模式。高等院校的科研职能部门藉由具体科研项目的运作和教职工以及科研人员互通有无。彼此间既是项目管理上亦师亦友,同时也是心灵上的知音。管理者能设身处地的为科研人员解决生活中遭遇的困难,尽最大努力为其争取发展晋升的机会。在守法守规则的前提下,适当的展现柔性管理方式来强化和科研工作者沟通非常重要。

3.2 高等院校科研管理的机制创新

3.2.1 科学地评价、考核科研工作质量

加大对科研人员多出高质量成果的推进和激励力度,进行“定量管理和定性管理”相结合,不仅强调科研成果的数量、还要关注其质量;推动科研队伍在质与量上实现完美契合。科学评价一所高等院校的科研水平状况的指标很多,但是最核心的硬性指标是“项目总数和经费总额”。日常工作中,不论是组织申报、评估、验收、还是项目的鉴定以及项目申报等等,都要以“项目”为单位拓展开来。新经济时代背景下,科研成果的评价不仅仅去关注论文总数量,还要更加关注论文的转载率和阅读率、引用率和成果转化和利用率、科研成果产业化的效益以及覆盖面广度和深度等等方面。此外,要科学并且合理的去利用“SCI”这个评价工具在科研评价方面的广泛应用和起到的主要功用,侧重于向论文和专利并举的良好趋势转化,积极推动对“政府导向”和“SCI”排名这种传统思维的取消。科学、合理的界定政府评价和学术界自我评价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尽快转变实际科研工作中存在的急功近利、盲目上马的错误倾向,多层次、宽领域、分布式的运用信誉良好、公信力强的第三方中介组织大力开展各种行之有效、规范的评价活动。

3.2.2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创设新的项目申报资助方案

国际上,发达国家的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中,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始终是最深层次的推动力和剂。国外高等院校参与产业化发展的表现有:单独接受委托或者与大型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以合同的名义开展各种科研项目;向企业有偿转让高新技术成果并提供专利技术咨询和专业的售后服务;为企业提供培训或者直接“校企联合”为企业输送专业化、对口的人才。如:美国的企业在很多大学都建立了联合研究中心,并引入私人企业与州政府共同建设这些中心。我国政府也正大力行动,以基金会、优惠税收政策等方式主动扶植本国的高新技术开发园区建设,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便是一例[4]。

项目申报方面,为确保中标率,高校科研管理可采取如下措施进行有效的辅助和推动:创设“目标性招标项目”:该项目资助的范围是“有重大的科研价值以及广阔应用前景、并且能实际转化为市场价值的高新产业技术课题。并以此为研究基础的出发点,即将申报国家级或者省级纵向科研课题计划的一系列优秀科研项目。校内每年都可组织校内外专家进行单独评审出若干课题予以物质资助,界定期限为2~3年。该项目设置的主旨是以定期的课题研究为前期准备工作,不断的提升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在申请国家级、省级重大科研项目上的中标率,进而推动高等院校多样化的学科建设和整体科研水平的稳步提升;创设“资助培养学科领军人物方案”:主旨是大力建成高层次人才队伍,积极培养各学科领域中的拔尖人才,对优秀中青年教师的重点培养和资助,使其有机会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推动他们充分实践自己的能力,进而推动自身学科建设和科研整体水平的提升。

3.2.3 分配制度创新,建立健全科研奖励机制

高校科研机构的管理者应把科研工作者的先进成果以及技术投入纳入收益分配体系中,让劳动者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树立他们的典型模范形象,使工作者获得收入上的提升和基本生活条件的改善。取得“名利双收”的收获措施如下:(1)鼓励申报。即对申报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的个人,无论成功与否,都给予适当物质奖励;尤其是成功的,颁发奖状鼓励;(2)评选并设置优秀科研成果奖。此项工作可与省、市的评奖活动相结合,每3年评一次“优秀科研成果”并颁发奖励;(3)校内推行科研成果奖励。每年都设置相应的资金对教师专著、专利和论文等等给予物质奖励;(4)设置基金,鼓励参加学术活动:鼓励和资助有科研项目的教师多参加学术型交流活动;重点资助那些科研专著项目。

3.2.4 紧抓出版难的症结,大力推广科技成果的与应用

很多项目无法按时结题,广大教师的出书积极性受到打击,究其根源,在于出版难。国内的出版社都是自负盈亏的机构,他们让作者“自产自销”。这动辄数万元的出版费,给广大教师造成了阻碍。鉴于此,校方要拿出资金鼓励著书者:可以由作者本人提出申请,有关部门核定价值给予资助。也可以由高校自身的科研处成立专门机构,如“成果推广科”协助教师包销作品。主要渠道包含:大型的出版社、各大书店等等。

3.3 高等院校科研管理者综合素质的创新

一个优秀的高等元宵科研机构管理者必须具备三方面特质:首先,善于管理。科研机构的管理者需要针对科研工作人员的项目全过程做跟踪和管理。科研管理的根本目的是通过遵循科研规律,对错综复杂的关系进行综合协调、规范整合与改进,尽全力创设适宜科研活动高效展开的舞台。高效的科研管理工作主要是依赖于管理者对所负责工作的敏锐的洞察力和感知力。[5]其次,主动学习。先进知识和管理经验的取得,需要科研管理者时刻将自己融入到全方位、多层次的学习过程中去。实践证明,保持不断的学习状态是新时期科研创新工作的必经过程。管理者只有不断的加强自身的学习、提升对自身工作意义的体验、掌握渊博的知识、培养科学高效的管理和工作方法,才能在科研实践中不断提升创新实践的能力。最后,深入研究。科研管理是一门科学,必须用审慎的态度,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严谨对待。很多优秀的大学都通过各种方式支持、鼓励科研管理者亲身实践科研项目,科研管理者要在组织中起到典型的示范作用,主动在组织内部营造一种“提倡科研精神”的工作氛围,使管理与科研完美融合。

4 结语

高等院校科研管理模式的创新主要包括以上三个维度。层层递进又相互关联。三个方面的创新,主要是为了真正实现科学管理,服务于社会。任何科研组织都不能只侧重某一维度,忽视其他层面。本质上讲,这三个维度就是高校科研管理模式的“三位一体”。三个维度的紧密契合,为高等院校科研管理工作提供一个既全面,又综合的制度和模式上的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 谭蕾.新经济形势下高校科研管理的创新性探讨[J].科技信息,2009(5):20-21.

[2] 邓雪鹏.关于新时期高校科研管理创新的几点思考[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8(6):19.

[3] 刘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10(20):12.

篇(3)

[关键词]专利管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9)05-0156-02

专利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文明进步的成果与标志,对推动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我国高校目前专利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管理、人才等方面存在着缺陷,我国高校专利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种种不足之处。

1 高校专利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机制不健全,管理工作不规范

目前,我国在评价科研工作水平时,主要从鉴定成果、获奖情况和论文数量上来确定,高校内部的职称评聘、工作业绩考核也常常与上述指标挂钩,客观上造成了领导和科技人员过于注重论文的发表、成果鉴定、报奖,而忽视了利用专利保护知识产权成果,管理工作不规范,没有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各种形式的知识产权流失现象不同程度的普遍存在。在高校出现一种很矛盾的现象:一方面,鼓励创新,对前期立项研究和鉴定、获奖给予了较大的关注;另一方面,后期的技术转让推广、产权界定、产权的价值评估等,又是管理的薄弱环节,研究成果未经审核即被发表,导致本单位的专有技术过早的成为公知、公用技术。泄密屡见不鲜,技术转让几乎成为个人之间的交易。

1.2 专利成果转化率低

专利实施情况是衡量专利质量的重要指标,我国高校拥有专利数量已不少,但专利实施率并不高,全国平均专利实施率在10%左右。专利技术的低转化率是高校专利发展缓慢的重要体现,是制约专利工作正常运转、良性循环的症结所在。专利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固然受到许多因素如法律、环境、资金、税收、技术市场等客观影响和制约,主观因素也不容忽视,一方面高校人才、技术力量集中,科研实力强,但在经营管理、生产能力、产品质量保证、资金筹措、市场开拓等方面缺少经验和实力,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的不多。另一方面,高校在选择和设计课题时不能充分考虑将来在生产中的应用情况,常常注重科研成果的档次、水平和获奖情况,以致成果很难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另外,高校的专利技术多处在实验室阶段或仅仅是新技术构思或方案,技术还不是很成熟,有待于进一步开发或技术含量过高,产业化要求资金投入大、风险高,实施转让起来比较困难。

1.3 科研成果重复研究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少

高校的科研经费一直不足,科研人员在选择和设计科研课题时主要是以获得科研经费为目的,而对科研成果是否得到法律保护,获得自主知识产权则考虑的比较少。据统计,世界每年有100多万项专利出现。同时,有大量的科研成果由于种种原因成为“公知公用”的公开技术。科研人员在选择和设计科研课题前,因为没有进行认真的专利文献检索,将已公开的技术、他人已经完成的项目、已经取得专利权的发明创造进行立项,重复研究。这一方面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另一方面,则严重制约、阻碍高校科研水平和能力的提高,影响了高校开发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1.4职务发明费用支出困难,高校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受挫

对职务发明的报酬也是专利管理制度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根据专利法律、法规的规定,所谓职务发明即由单位组织的科研活动、主要利用单位提供的物质、科研条件和信息研究出的发明成果,属于职务发明,并规定职务发明权利属于单位。国内高校据不完全统计,只有极少部分高校职务发明相关费用由学校承担,一部分由学校和发明人共同负担,还有很大一部分高校职务发明由科研人员通过课题经费等不同途径解决。科研人员付出了大量的脑力、体力劳动为学校争得了名誉,申报费用依靠个人筹集,这严重抑制了科研人员的创新积极性,压抑了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

1.5 专利申请质量不高,注重实用新型而轻发明专利

不少高校出台了一些激励制度,设立基金资助专利申请,将专利纳入业绩考核与待遇相挂钩,专利证书与论文、成果鉴定一样,成为升职、晋级、评聘的重要指标。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激发了科技创新人员的创新热情和创新主动性。但这种导向也容易引导科技人员盲目追求专利数量而忽视专利的质量,产生许多没有价值的所谓“垃圾专利”,专利中实用新型占大多数,而前沿领域和关键技术中的发明专利所占比重并不大。这种靠政策导向或制度强化形成的专利意识,缺乏市场利益机制的内在驱动力,实现转化困难更大。

2 提升高校专利管理水平的几点认识与对策

2.1 充分发挥专利管理部门的作用

高校广大师生是高校专利产生的源泉,高校师生的专利意识是影响专利工作的最直接因素,是保证专利工作运行正常的关键。要想快速提高专利的数量和质量,提高专利的转化率,首先高校领导即决策层,要高度重视专利工作,他们的专利意识对高校整体专利工作起着引导作用,发挥风向标、推进器的作用。其次科研管理层全面投入工作,学校科研管理的行政部门、科研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各院(系)主管科研的领导及工作人员,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将决策层的意图细化,制定规章制度,通过日常的组织协调、管理和管理制度,将专利工作深入到科研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对高校专利工作的正常运行起到保障作用。

2.2 重视立项环节的专利管理工作

高校的专利工作一般是在国家计划项目即将结束以后才开始办理的,而且大多数情况下专利申请由课题组提出,谁愿意申请就给谁办理,学校的专利管理工作基本处于被动状态。“十一五”期间,国家计划项目的申请在知识产权方面有了新的要求,提出对形成产业化的项目需要进行专利文献检索,选准高起点,避免低水平重复性研究。据此,学校应该在国家项目申报的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配合课题组做好专利文献的查新检索,采取积极有效的行政、经济措施,承担相关申请和维持费用,鼓励和支持申请专利,给知识产权以高度重视。在组织国家计划项目的申报中,一方面以专利文献的查新检索结果为技术背景,结合已有的研究基础,形成新的技术方案的构思,抢先注册申请专利;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查新检索的基础上,运用知识产权信息资源,客观地分析申报项目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显著特点和意义,制定最优的技术方案,提高研究开发的起点,保证高水平的成果产出。

2.3 高校制定合理的专利激励措施

科学研究工作是一件极其枯燥和寂寞的工作,同时又具有极大的风险,在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过程中,科研人员要具备科学精神,不怕艰辛、持之以恒才能达到有所建树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是一个克服困难的过程。专利工作还不同于一般科学研究,专利申报国家不但没有经费资助,而且还需交数千元相关费用,专利评奖也有困难,虽然部分高校设立了基金资助专利申请,将专利纳入业绩考核与待遇相挂钩,专利证书与论文、成果鉴定一样,成为升职、晋级、评聘的重要指标,但还远远不够。高校应从专利管理、奖励措施、专利成果转化、专利补助等方面不断完善,引导科研人员在专利工作中投入更大精力,最终提高高校专利水平。

2.4 将专利管理延伸于项目管理全过程

将专利工作与科研管理紧密结合,立项时进行专利文献检索,保证项目的新颖性,项目实施过程中,随时关注相关学科技术动态,掌握最新的专利信息,及时校正研究方向,项目完成后,将具有独创性和新颖性的成果及时申请专利。同时严格审查科研项目合同中有关知识产权的条款,通过以专利保护和合同管理为重点,逐步对知识产权进行规范、全面的管理,理顺产权关系,规避技术风险。在科研管理中不仅强调科研水平逐年提高,科研经费逐年增长,科研获奖成果逐年上升,还要狠抓专利申请的数量和质量,尤其是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成果及时申请发明专利,提高专利管理的水平和效率,以知识产权促进学校的学科发展和高层次人才培养,保证学校科技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2.5 开展产权运营,促进成果转化

知识产权价值内涵的核心是产权,知识作为资产只有通过合法运营才能使其价值得到体现和获取,因此将技术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是知识产权管理的关键。在知识产权运营中坚持“以权谋利”的原则,采取多种方式,使知识产权的价值及其所有者和发明者的合法权益得以充分实现,以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同时在知识产权运营中以社会和市场为导向,而不是以技术为导向,并将知识产权保护贯穿于知识产权运营全过程,以保护促进运营,以运营促进创新,进一步激发科技人员进行发明创造的热情,促进知识产权的再生产。

2.6 与企业加强联合,提高专利的实施率及转化率

深入企业及现场,使科研人员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和企业需求,避免在科研开发中的盲目性。高等学校的科研队伍直接参与企业的技术创新,既有利于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同时利用企业的技术设施、运营资本和市场渠道为高等学校的科研成果商品化提供转化途径,有利于提高专利的实施率及转化率。

参考文献:

[1]陈治安.高校知识产权的保护[J].中国高校产业月刊,2006(7):45.

[2]王苏平.关于高校专利工作的若干思考[J].苏州丝绸工业学院学报,2007(3):12.

篇(4)

关键词:绿色化工化学;发展;生态文明建设

中图分类号:TQ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10-0026-01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生产生活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化工化学是科学研究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可持续发展为主旨,加快发展绿色化工化学,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理念和科学技术,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和途径。

1 绿色化工化学的含义

绿色化学化工是具有重大社会需求和明确科学内涵的新兴交叉学科,是人类及全球环境安全的保证,是当今国际化学与化工的前沿[1]。绿色化工化学属于跨学科交叉性的研究领域,是随着经济和科技发展而产生的新概念。在我国,绿色化工化学研究工作的产生和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同行业研究领域中的部分专家学者也习惯将绿色化工化学称为环境友好化学[2]。与中国传统的化学生产工业相比,现代化的绿色化工化学有着较为显著的区别。

2 绿色化工化学的发展优势

2.1 有利于节约生态资源

将社会经济收益水平的提升放在化学化工研发工作开展的首要地位,是传统化学化工工程研究工作的核心管理理念,而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则处于次要地位。与传统化学生产工业相比,现代绿色化工化学工业的研究和生产秉持绿色发展理念,通过采用更加科学的生产技术、应用污染力度较低的化学原材料,来有效降低生产给环境带来的伤害。同时,由于企业根本上还是受制于成本效益的约束,因此相关技术作业生产人员在生产和研究绿色化工化学时,要努力实现相关化学原材料自身使用价值的最大化发展[3]。因此,绿色化学化工无论是在生产理念的革新还是生产技术的应用方面,都得到了全面的改善和提升,更加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2 有利于实现化学工业资源的合理利用

从生产研发的原料、化学溶剂一直到化学化工研发生产所必需的化学催化剂,均采用无添加无污染的绿色环保原料,使相应化学工业资源能够在合理利用的基础上,实现自身原料应用价值的最大化提升。在这一过程中,不仅不会对客观生态环境发生污染的损害,一些绿色化工化学原材料的科学循环利用还能够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绿色化工化学工业对化学工业资源的合理利用,一方面降低了化学企业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从化工研发生产的源头降低了其对客观发展环境造成污染的可能性,有助于科学可持续社会发展终极目标的实现。

2.3 有利于减少化学工业废物的排放量

工业废物特别是有毒的工业废物排放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如何减少排放或降低排放的不利影响是工业生产要面对的重要课题。我国传统的化学工业在研发以及生产过程中,由于绿色环保研发的技术水平较低,经常出现大量化学污染物排泄在外的消极生产现象。这些被化工业大量排放的化学反应废物,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生产生活环境造成了巨大危害。现代绿色化工化学则针对这一现象,对相应化学反应合理利用的工作流程进行了优化管理,使其能够在化学物质产生化学反应的开始,就对相应化学物质的组成Y构进行分解以及重新组建。在不改变化学原料基本属性的前提条件下,全面修缮其中容易产生环境污染的有害组成部分,经历过化学重组的绿色化工化学生产原料相比传统带有污染成分的化学原料,往往具有更高效的利用率。这样,经过一系列绿色研发与生产的工作流程以后,被排泄在外的化学原料数量就会大量减少。

3 进一步发展绿色化工化学的建议

3.1 完善体制机制,营造良好发展生态

把绿色化工化学纳入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持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全面营造有利于绿色化工化学发展壮大的生态环境。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进一步完善审批方式,最大限度减少对相关企业的事前准入限制。落实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落实绿色化工化学科技成果转化有关改革措施,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维权,依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行为,保护绿色化工化学领域的知识和技术创新热情。

3.2 保障投资供给,建设研发基地

稳定的投资是产业发展的源头和保障。特别是对于还在初创期的绿色化工化学产业来说,由于技术还处在不断探索之中,因此面临着许多不可预知、难以确定的风险。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技术创新是全社会的公共产品,所以政府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政府应加大对绿色化工化学的经济政策扶持力度,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创新方式吸引社会投资,加大对绿色化工化学产业的财税支持。应加大金融和税收支持,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和天使投资,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化工化学企业通过多种方式融资,完善鼓励初创期绿色化工化学科技型企业的税收支持政策。应加大科技支持,积极构建企业主导、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绿色化工化学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支持建设关键技术研发平台,采取新机制建立一批产业创新中心。

3.3 加快培养专业人才,提供强大智力支撑

在科技日益激烈的今天,人才已成为一个行业、产业及至整个国家和地区的第一资源和核心竞争力。国家应鼓励高校加大绿色化工化学方面的学科和专业建设,根据产业发展情况合理扩大相关专业招生比例,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加强相关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为绿色化工化学发展储备高素质人才,特别是培养一大批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和骨干专业技术人才。引导和支持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到企业开展创新工作或创办企业,鼓励绿色化工化学人才向企业流动。在绿色化工化学企业设立一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加大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力度。在充分发挥国内人才作用的基础上,还要充分利用全球人才,完善相关政策,加快引进和培养一批高端人才、领军人才。

3.4 加强宣传引导,形成思想共识

理念是行为的先导,绿色化工化学的发展,离不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因此必须推动全社会广泛树立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理念。要看到,绿色化工化学虽然在我国已经有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但社会对于绿色化工化学的相关理念还知之甚少,很多人从未听说过这一名词,不知道绿色化工化学为何物,形成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观念的就更少。为改变这一局面,政府、企业和科研院所应该认真担负起宣传教育的责任。专家学者和化工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通过编印材料、出版专著、专题讲解等多种方式,通俗易懂地向社区、学校以及大中小型企业等广泛宣传绿色化工化学的核心生产研发理念,让现代化的资源利用一体化的发展模式深入人心,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和能力。

4 结语

总之,在社会经济发展备受资源、能源和环境约束的今天,绿色化工化学凭借其高度节约的生产理念和减少废弃物排放的现代化生产方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发展绿色化工化学是转变发展方式、认识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举措,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方向已经明确,探索已经展开,但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仍存在着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需要系统研究解决。

参考文献

[1]王静康.绿色化学化工发展前景与人才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13(1):9-13.

篇(5)

[关键词] 医药科研院所;创新;产学研

[中图分类号] F204[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7210(2014)05(a)-0133-04

Discussion on the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teaching and research in institution for medicinal research

QI Ying CEN Shan YU Bin

Institute of Medicinal Biotech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50, China

[Abstract] As the reform of institutions goes further, medicine research institutions under the transformation period can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y means of strengthening the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teaching and research. At present, there are many factors such as lack of the market study in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 great difficulties in attracting funds, the shortage of inter-disciplinary professionals, which have hamper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teaching and research. Combining foreign practice and giving analysis to the advantages and challenges, the process of the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teaching and research is accelerated through the following approaches: occupying markets by innovative drug, strengthening the cultivation of inter-disciplinary professionals through many channels, developing the accurate juncture between research and market demand, attracting investment with the help of management consulting. The brilliant achievements of both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are created by the mutual promotion of production, teaching and research.

[Key words] Medicine research institution; Innovation; Production, teaching and research

随着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化,医药科研院所正处于转型过渡的关键期。“十二五”期间我国创新药物研发的总体目标将突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自主创新的特点,以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为重心。我国医药科研院所在新形势下,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与空间。各个机构从领导班子到课题负责人以及具体从事科研工作的科技工作者都在思考,如何把握时代的脉搏,如何转型,如何顺利过渡,如何从国家全额拨款支撑机构运行,到加大自身发展力度,与市场接轨。加强产学研一体化,成为医药科研院所深入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对于每一个医药科研院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医药科研院所在国家多年支持下,积累了大量资源,目前仍是我国新药研发的主力军,也是产学研模式中的主导。通过政府加强政策导向与支撑作用,如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立合作激励机制等,从而引导、推进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1]。通过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创新联盟,搭建稳定、高效的产学研合作平台,将加大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医药科研院所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就制约医药科研院所产学研一体化的因素进行分析,借鉴国外产学研发展的先进经验,对新形势下医药科研院所加强产学研一体化进行思考。

1 医药科研院所技成果产业化的主要模式

目前医药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产业化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模式:

1.1 建立高科技产业企业

科研院所依靠自身的科研优势,创办企业,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实现了资本多元化。通过设立资产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国有性质资产,明确产权,由企业自主经营,设立董事会、监事会等,建立民主决策机制,国有性质资产实现了增值。通过科研院所建立高科技产业企业,一方面可以促进体制改革,还可以弥补医药科研院所经费不足的问题。

1.2 参股高科技企业

在与非自营企业合作中,转换思路,以技术入股,不是过分追求盈利,而是发挥优势,规避大规模的资金投入,待技术转化为有形资产并实现增值后,可经董事会同意后进行转让,用于支持其他科研成果的转化。以这种灵活而稳健的资本运营方式实现与企业的双赢,促进了科技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3 技术开发和转让

技术服务是指科研院所通过降低产品成本、改进生产工艺等为企业提供的服务性合作以及对项目进行技术分析的咨询。作为产学研模式的一种方式,技术服务可以充分调动科研院所的科研资源,服务于企业,促进经济增长。技术服务为科研院所增加了用于自我发展的横向资金,是产学研一体化中最基本和普遍的一种合作模式。成果转让指的是科研机构将已开发出的科研成果转让给另外一方,由另一方进行成果转化。尽管这一模式可以借力于企业的转化能力,快速实现创新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解决科研机构资金不足等问题,但由于技术成果转化(特别是医药行业)具有高投资、高风险的特点,使得成功率不高。有研究表明,科研成果转化所需资金通常为前期研发费用的十倍以上,转化的难度很大。

2 制约医药科研院所产学研一体化的因素

2.1 科研选题多以论文、专利等为指标,缺乏市场调研

目前,医药科研院所在科研中出现了重学术不重技术、重研究成果不重成果应用、重纵向课题(国家来源)不重横向课题(企业来源)等倾向,导致科研活动与社会应用相脱节。产学研各方在结合中追求的共同目标和价值不尽一致,科研人员缺乏市场意识,科技评价机制存在一定的片面性[2]。由于目前科研院所人才评价侧重于承担国家课题、的数量和质量以及专利申请,很少考虑科技成果转化的经济效益。科研项目在选题立项之初,大多更为注重前沿性,而对于实用性的项目纳入较少,这样一来,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科技人员进行成果转化的主动性。长久以来缺乏成果产业化的经验积累和开发团队,使产学研合作缺乏良好的发展环境。

2.2 科技转化吸引资金难度较大

由于科技成果在进行实验室研究后走向产业化这一过程,需要大量资金,但是产业化的前景在这时又不是非常明朗,所以吸引资金的难度非常大。我国医药行业用于科研成果转化的资金主要来自政府拨款和自筹经费。显然,科研院所多年以学术为要务,引入风险投资的意识不强。我国现有风险投资资金的运作主要还集中在成熟的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末端,而从源头开始扶持创新的创业投资设立较少,风险投资市场的流动性还有待加强,进入和退出机制尚不完善[3]。项目要具备足够的发展潜力,明显的竞争优势,能够为企业带来盈利,并有可能具有一定的规模,才能够吸引资本投资的眼球。

2.3 创新型复合人才缺乏

创新型复合人才是科研院所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由于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特有的性质,很难引进懂得市场运行机制的既有专业背景,又善于管理的复合人才。目前在医药科研院所中,开发项目的具体管理人往往由专家担任,专家要承担培养研究生、把握课题进度、管理实验室等研究工作,难以同时兼顾科技成果转化的繁重工作。另外,投资项目创业的主体大多是科技专家,对于专业管理知识和产业化经验存在不足。这也是造成投资项目绩效欠佳的重要原因之一[4]。科研院所学术资源丰富,专业技术人员队伍齐备,需要合理有效的管理,以免造成研发资源重复性浪费。创新型复合人才已成为医药科研院所发展的迫切需求。

3 国外产学研发展经验

国外发达国家开展产学研一体化积累了大量成功经验。各发达国家政府普遍重视制度建设,并通过实施综合科技计划、专项科技计划等方式形成产学研战略合作关系[5-6],值得转型中的医药科研院所构借鉴。

3.1 科研机构为创新主体,建立联合研究中心

美国科研工作直接面向产业领域开展技术创新,在适合的科技政策引导下,中、低层次的技术合作由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自愿发起,主动联合创办研究中心。这种合作模式既弥补了科研机构科研经费的不足,又能够使科研机构深入生产领域,了解实际问题,使科研工作有的放矢。

3.2 政府在国外产学研一体化中发挥支撑作用

美国政府从资金上对于基础研究、成果推广等环节给予大力支持,通过税收和信贷政策间接地增加政府或其他资金的投入,设立专项基金的同时鼓励以风险投资在高校创办高新技术公司[7]。英国产学研的实施规划性很强,在信息、生物等领域加大力度,并且由政府规定在这些领域开发项目必须借助产学研的联合。比如“联系计划”,由政府部门及各个研究项目管理委员会管理和支持,由科研机构和企业共同申请,合作承担项目,开展重大战略影响领域的成果转化[8-9]。

3.3 创建助推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

日本政府注重发挥引导作用。由政府支持,建立将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的中介机构。这些科技中介机构主要将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信息集成、分析,从中选择出适合技术转化、进行产业化的项目,为科研机构和企业提供决策咨询、有效资源配置、项目信息交流、专利、协助开发等服务,搭建科研机构与企业对接的平台,缩短开发周期,降低开发风险,加快产学研技术贸易的流通。

4 新形势下加快医药科研院所产学研一体化思考

4.1 新形势下医药科研院所产学研的优势与面临的挑战

4.1.1 医药科研院所产学研优势我国的医药科研院所作为知识密集型部门,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产业的发展应依托本单位重点学科的优势,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与此同时,高科技产业又促进科研机构得以获得更多科研项目,为学生与教师提供锻炼与科研的机会,促进社会整体科技水平的提高[10]。产学研相辅相承,逐步实现共同高速发展的良好局面。如: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微生物与生化药学为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研究所在一类新药的创制中先后将去甲万古霉素、平阳霉素、博安霉素、可利霉素等推向临床,为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尤其是传染病控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11]。

4.1.2 医药科研院所产学研面临的挑战目前在医药产业化格局中,发达国家占领了大部分高端市场。跨国制药企业以其强大的人力、财力优势,成为我国医药市场发展最强有力的竞争者。天然药物、中药以其独有的优势,成为各研发机构竞相追逐的新目标,把现代科技融入传统医药,开展交叉学科的研究成为热点。据统计,发达国家的项目成果转化率高达60%~80%,而我国的仅为30%,科研机构的成果转化率则更低,只有10%~15%[12]。

4.2 由创新药物占领市场先机

建立产学研技术平台,拓展高端创新源头,既要有市场需要,还要抢占研发制高点,是保证可持续发展,提高竞争力的关键。

4.2.1 通过核心技术,占领制高点坚持高标准、深层次科研,把核心技术和关键理论作为创新的根本,重视团队合作创新。高科技研究需要高深的理论基础,因此需要长期、稳定、牢固的科研投入,这样避免了产业化发展后劲不足。现代专利机制承认技术创新的险胜优势[13]。近年来,医药产业需求的推动下,医药科研机构加大创新药物研究,逐步具备了自主研发新药的基本条件,一批具有重要市场前景的创新药物正处于临床前和临床研究的各个阶段。加快医药产业发展迫切需要占领医药经济增长的制高点。应遵循市场的规律,选择有学科优势,附加值高、短期不易被仿制和转化的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作为拳头产品投入市场,实现产业化。

4.2.2 加强与国外高科技企业和基金会的实质性研究合作申请国际专利,将具重大市场前景的创新药推进国外市场,进入临床,与国际主流医药市场接轨,提高国际竞争力。通过自主研发,在国际竞争中把握主动权。以国际交流带动产业发展,吸引国外资金,促进人才培养。通过与国外制药企业合作,实时了解国际行业发展最新动态,扩大对外影响和国际知名度,吸引更多有实力的跨国制药企业以及西方重要相关机构的投资与支持,进而全面提高自身水平。

4.3 多渠道加强创新型复合人才的建设

医药科研成果产业化,其各个环节都需要综合素质极高的创新型复合人才。产业化需要创新人才的团队来实现。要求项目管理人员既有医药相关专业背景,又懂得开发、生产、营销,熟悉知识产权、药品审批等多学科、多门类的知识。这样的高级人才,在目前的医药科研院所乃至整个医药行业都是稀缺的。

加强人才建设,要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在人才培养、技术开发方面与企业的联系作用[14]。首先要从源头抓起,在研究生的培养阶段,就关注对其实践能力的引导,鼓励研究生选择产学研方面富有挑战的课题,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的研究生培养,己经由单一的学术性逐步加大专业型研究生培养力度。同时,与企业建立联盟,以项目为依托,科研院所发掘本单位有开发潜力的科技人才深入到企业,帮助企业解决科研和技术难题的同时,学习管理知识,将创新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企业的管理人员也可以到科研院所,注入新鲜血液,帮助其解决产业方面的难题。通过人才的流动,搞活人才的培养模式。另外,还要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重视尊重人才,关心爱护人才,以人为本,为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更好的发挥其聪明才智,为科研院所创造更多的价值。

为了避免人才的流失,确保创新的可持续发展,科研院所还要从政策上给予创新型复合人才以支持。纵观产学研合作走在前列的发达国家,在推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都把利益激励作为驱动的主要杠杆[15]。由于科研院所长期以科研为标尺,对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优惠政策比较少,因此开发人才对于成果转化这项工作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就需要科研院所从考评机制、职称聘任、收入分配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倾斜,提高科技人才进行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4.4 看准市场,准确对接,把握产业化的制高点

科研机构有丰富的学科资源和专家资源。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在医药领域实现生物、化学、临床、信息技术等跨专业、跨学科的合作,建立合作联盟。提高产学研战略联盟的资源整合效率不仅可以提高产学研创新联盟的净收益,还可以增加产学研战略联盟的稳定性[16]。通过深入了解市场和企业的需求,与市场无缝对接,尽量避免重复研究,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准确定位的研究项目一旦成熟,必将成为产学研合作的有效要素,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与社会价值,成果的技术转移也将成为产学研合作中顺理成章的环节。因此,医药科研院所要制定长期、中期产业发展规划,突出自身优势。

4.5 转化思想,借力“外脑”,开发引资

4.5.1 转变思想既有原创药的开发,又有技术服务,还可开拓外包市场。“外包”就是企业把新药研究与开发工作拆分或全部委托给专业研发机构承包。通过参与国外医药大型企业的外包,可以让我国的科研机构熟悉规范的国际化运作模式,学习知名医药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学习如何提高成果转化率。

4.5.2 科研院所进行产学研一体化,需要人力资源、知识资源等达到合理配置近年来,我国政府对于医药科研的投入大大增加,由于科研院所积累了巨大的科研财富,其产出的前期成果为后期投入产业化避免了一定的风险。引入第三方中介机构能够通过法律、制度等方面的整合,使得各方利益能够较为公平的分配。适当借助“外脑”,比如专业咨询机构或中介机构,购买“管理服务”、“中介服务”,从整体规划和战略,以及组织形式等方面为科研院所开出“处方”,那么就可以降低合作风险,争取各方利益的最大化,以最有效率的方式加速产业化进程。同时,中介机构和专业的咨询机构在引进创业风险投资等融资方式的应用方面,有其独到的经验,可以为转型中的医药科研院所吸引更多资金出谋划策。

5 小结

医药科研院所在新时期需要搞活经济,但不能完全以经济效益为目标,还要以人为本,合理配置资源,担负起国家赋予医药科研院所特有的使命,坚持关注产出较少的公益性健康问题,以此形成产业与科研互相支持、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更好地造福国计民生。产业化一方面促进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能够对科研有更好的支撑,力争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

[1]吴淑娟,薛振伟.高校产学研合作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石油教育,2010,(2):80-82.

[2]李志强.科技成果为何转化难[J].求是,2004,(23):56-58.

[3]王晓锋,王连军.创新产学研合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J].中国高校科技,2011,(12):8-10.

[4]李春兰,李宝山.我国科技风险投资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10):92-93.

[5]孙福全.主要发达国家产学研合作的经验及其启示[EB/OL].http://,2009.

[6]Carayannis EG,Alexander J,Ioannidis A. Leveraging knowledge,learning,and innovation in forming strategic government-university- industry (GUI)R&D partnerships in the US,Germany, and France [J]. Technovation,2000,(20):477-488.

[7]张玲,贾淑英.国外产学研结合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8,(3):60-64.

[8]程桂枝,程轶平,唐五湘.英国促进产学研合作的政策措施及其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05,(12):46-48.

[9]Bill. More Stick Than Carrot on Offer [J]. Nature,1986,324(12):606.

[10]万健,赵烨烨.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利益机制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1,(12):50-51.

[11]李梅芳,刘国新,刘璐.企业与高校对产学研合作模式选择的比较研究[J].科研管理,2012,(9):154-160.

[12]马德秀.产学研结合障碍须立法突破[N].科学时报,2010-3-10(4).

[13]杨广青.加强国际科技合作,迎接“大科学”时代的挑战[J].科技管理研究,2001,(4):60-62.

[14]Hilary Sunman. Science parks and the growth of technology-based enterprises[C]. The proceedings of the UK Science Park Association's Annual Conference held on 6th December 1986 in association with Peat Marwick Mclintock,Cardiff, CSP Economic Publication Ltd.,1987,5.

[15]王燕,黄韬,林华庆.产学研合作利益分配机制的探讨[J].中国高校科技,2012,(12):22-23.

[16]刘俊.论非零和合作下“产学研”创新联盟研究[J].中国市场,2007,(12):115.

(收稿日期:2014-02-01本文编辑:卫轲)

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图书馆;对外开放;思考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053-02

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现今成为社会广为关注的一个问题,网上就“高校图书馆是否该向公众全面开放”设置调查问卷,在参加调查的近两千人中有近四分之三的人选择应该开放。他们的观点是,高校的书籍资源应该让公众也广泛获益。而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的观点,也逐渐为多数高职院校所接受。但高职院校图书馆对外开放并不是简单的事,应该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加之高职院校图书馆对自身存在的阻力因素缺乏认识,使其对外开放没有长足的发展。本文就针对高职院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一、高职院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的冷思考

高职院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同类型的图书馆有着不一样的社会职责。从根本上来讲,高职院校图书馆对外开放,本身就违背了其最初制定的职责和工作范围,这是一个机制问题。同时,高职院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也有着不同的服务对象,所承担的任务也不一样。

(一)公共图书馆与学校图书馆比较研究

公共图书馆由国家中央或地方政府管理、资助和支持的、免费为社会公众服务的图书馆。公共图书馆的特点:为市民服务的图书馆,一般由政府税收来支持。与专业图书馆不同,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可以针对儿童到成人,即所有的普通居民。提供非专业的图书(包括通俗读物、期刊杂志和参考书籍)、公共信息、互联网的连接及图书馆教育。这类的图书馆也会收集与当地地方特色有关的书籍和资讯,并提供社区活动的场所。

学校图书馆是为高等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图书馆,是指大学图书馆和学院图书馆等,是高等学校的文献情报中心。其主要任务是担负着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双重任务,是培养人才和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

(二)高职院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的冷思考

正如北京大学图书馆朱强馆长的观点,“应该让读者知道,高校图书馆并不是对所有公众都有价值,因为高校图书馆的图书是用来解决学术性问题的,一般性的阅读需求更适合去公共图书馆,这样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资源、人力、资金的占用。”

高职院校图书馆主要服务对象是学校师生、前来进修、培训的学生或企业员工,以及其他校企合作单位的读者。在书籍资源以及人力资源配备上,也仅能满足为这些读者服务。如果完全向社会开放,在空间、书籍以及人力资源上,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承载能力实在有限。

对此,有人会提到一些国家,特别是社会的公共服务已达到较高水平的英美高校图书馆的例子,来说明我国的高校图书馆也应该尽快、尽可能多的无条件对外开放。但我们要知道,国外高校图书馆的这种对外开放,多数是建立在公共图书馆和社区图书馆发达的基础之上的。更重要的是,国外大学图书馆对外开放,实际只是作为公共图书馆系统的补充而存在的。

所以,理性而言,我们既不能裹足不前,不积极发挥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对社会服务的作用;也不能不遵循客观规律,急功近利,不按照我国的国情逐步实施。

二、高职院校图书馆对外开放存在的几个问题

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对外开放,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与之相应的各类有效保障。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图书馆仍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阻碍了其对外开放。

(一)自身的管理制度和服务理念

1、我国绝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图书馆现在还只是在行使为学校提供教学科研文献资源的职能,相应的管理制度也是为此设立。如果图书馆对外开放,那么现行的管理制度必然会出现问题,使得对外开放难以实现。

2、高职院校图书馆缺少对公众服务的意识,没有认识到高职院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不仅仅是为在校师生所享用,也应为全民所享用。

(二)馆藏资源

虽然高职院校图书馆具有人才、资源和设备设施等优势条件,培养的目标也以技能型人才为主,馆藏资源在层次上比普通高等院校更符合大众的阅读需求,但各个高校的学科和专业设置不同,图书的选购侧重就不同。如果是在学科和专业设置的范围之外,则该校图书

馆的馆藏资源就没有任何优势可言,从而对读者没有任何帮助。因为任何一个高职院校图书馆的藏书建设,都要根据本校的教学任务和科研工作来进行。同时,学科设置越来越细,专业之外的人很难进入某一学科的前沿,所以校外的读书爱好者,很难会借阅那些专业性非常强的图书资源,他们的需求也难以得到满足。

(三)人力资源与设施

高职院校图书馆对外开放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校外人员的入馆,势必会挤占有限的图书资源和座位资源,与学校师生的权益发生冲突。尤其是在高职院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人力资源和座位等设施比较有限的情况下,冲突尤为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应该优先满足校内师生的需要,毕竟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根本宗旨是为本校师生的教学、科研、工作和学习,提供信息资料和学术资源支持。

再者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接待能力和服务能力有限,图书馆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由于人力资源的搭配、开放时间的延长或变更,势必会增加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从而影响对教师和学生服务的质量。

(四)经费

高职院校一般都存在办学经费不足,资金匮乏的现象。当前,我国许多高校不断扩招,而经费投入又长期不足,使得师生人均占有图书馆资源急剧下降,已经满足不了学校自身的教学科研文献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对外开放显得力不从心。

三、高职院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的探索

高职院校图书馆对外开放是一种发展趋势,但怎么开放还在讨论,这应当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的地方。

(一)创新管理模式,提高服务意识

高职院校图书馆应当突破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服务方式,在做好为校内教学、科研服务的工作的同时,创新管理制度,提高服务意识,更新相关管理系统和软件,最大限度的为对外开放工作做好准备。

(二)对外服务方式的探索

高职院校图书馆里很多资源是以数据库形式呈现的。在数字时代,完全可以利用数字技术、物流服务来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我们说的公众到图书馆来借书、看书,其实是传统意义上的开放,毕竟人力、物力等客观因素都存在,对外开放存在很大的困难。当前高职院校图书馆对外开放应该先是数据库开放,通过数字化、网络的方式对外开放。

对于校外人员进入图书馆挤占本校师生资源的问题,可以通过设立单独的公共阅览室、提供特色借阅服务、弥补空间的不足。

(三)要建立政府、企业和高校共建图书馆的新模式

从目前各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实际情况来看,对外开放紧紧依靠高职院校图书馆自己,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即使图书馆有这个想法,往往也力不从心。但是在政府和企业的支持下,就能更好地解决图书馆资源不足的问题,才能更好地为解决教学科研与社会需求的矛盾。

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是大势所趋,高职院校图书馆也在努力为这一公益性事业转变思想,付诸于行动。当然,对外开放需要时间,需要理解,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不能急功近利。同时,高职院校图书馆应完善自身制度建设,创新管理,更新服务理念,主动加强与社会各方面的合作,这样才能真正的、更好的做到对外开放。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青海省;水资源;政策;生态补偿

近些年来全国经济得到了快速持续的发展,但与此同时,由于粗放型经济的开发与利用,水资源的消耗也大幅增长。而进入新时期,在诸多国家重大战略面前,都对水资源的调配与利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对于青海省,虽然水资源丰富,但作为中华水塔,是三江源的所在地、国家的重要生态功能区,却面临着有水不能用和有水用不上两个方面的问题。并且青海省是全国性水源地,而我国专门针对水源地发展的涉水政策法规起步较晚,其制定、部门权责的划分等方面仍存在诸多缺失。种种困境使得青海省在面对省内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时,所面临的水资源形势日益严峻。

1 青海省水政策现状及存在问题

基于青海省水资源面临的严峻形势,为了积极应对水挑战,中央以及青海省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法规以解决其水资源矛盾问题:如一系列国家水资源立法体系、青海依据本省的实际情况和存在问题颁布并实施的《青海省河道管理办法》等针对性较强的文件;除此之外,青海省政府还先后出台了《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等。事实表明,青海省的现行水政策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研究发现,在青海省水资源供需矛盾有所缓解、生态资源环境得到维护的同时,现行涉青水政策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从而限制了新时期青海省水资源需求战略规划的实施与青海省水利事业的发展。

我国专门针对水源地的水政策法规起步较晚,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部门权责的划分等方面仍存在诸多缺失。在对涉及青海省的现行水利政策体系进行梳理、分析以及实地调研中,发现青海省的现行水利政策存在如下问题:水政策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现行水利政策法规体系缺乏有机内在联系且对水资源的保护规范不到位、水资源产权法律界定不清、水权行使主体不明确、水权转让试点对失水农民生存问题重视不够、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不完善、补偿范围狭窄、补偿标准偏低、补偿途径单一以及补偿资金筹集及管理效率低等。各层级的法律法规较零散、不协调、缺乏一致性、适用性不强等问题使得其难以对水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具体环节给予指导。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青海省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而限制了青海省经济社会的发展。

2 青海省水政策需求

2.1 东部干旱山区水资源政策需求

众所周知,东部地区是青海省的重要农业产区,故东部地区的水资源政策需求中,农业用水政策需求最为迫切。为确保该地区水资源需求战略规划的顺利实施,其政策需求有:有从法律、经济等方面扶持水利工程建设的政策出台的需求,以鼓励水利工程建设;有制定鼓励、加强农业节水,对农业节水各个环节的产业予以支持的政策法规的需求,以提高用户节水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有促进农业用水研究、技术推广的相关法规细则出台的需求,以具体指导其生产实践等;有加快建立完善的青海省水权转让机制的需求,硖岣吲┮蹈咝в盟和节水水平。

2.2 柴达木地区水资源政策需求

柴达木地区的工业用水水政策需求较为急迫。而工业用水的最大难题是废弃水的处理问题及工业用水水平提高的问题。故其水政策需求有:需要有从政治、经济、法律等多维度促进工业节水的政策法规,如实施梯度水价等;需要有强制以及鼓励企业节水减排、提高污水排放标准的政策法规,以减少水污染以及提高工业用水效率;需要有结合该地区实际情况出台与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相配套的规章制度;需要扶持水务专业化管理模式建设的政策,以促进其建设和发展。

2.3 环青海湖地区水资源政策需求

环青海湖地区,是青海的人口集中区域,保障此地区的城镇生活用水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其所需水资源政策有:有出台加快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和生活节水等方面相关鼓励政策、办法细则等的需求,强化生活和服务业用水管理;有尽快建立建成以按市场规律调整水价的机制的需求,运用好市场和价格两个杠杆;有制定扶持鼓励污水处理企业、水资源保护企业或项目政策的需求;需要建立突发性事件的应急机制与备用水源建设的政策。

2.4 祁连山地区水资源政策需求

祁连山被誉为河西走廊的脊梁,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但在祁连山生态保护中,存在与当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不同步、不统一、不协调的问题。因此,祁连山地区的水资源政策需求有:需要有加快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办法细则,以促进其落地、实施;需要有系统、完善的生态功能区水资源保护政策法规,尽快完善生态功能区的补偿机制,以提高生态功能区内各方的水资源保护积极性;有积极探索祁连山林区碳交易机制、创新“以碳养林,以林涵水,山青水秀,中华氧吧”模式的需求,以拓展青海省善林水的多维度,提高生态服务价值,实现可持续发展。

2.5 三江源地区水资源政策需求

三江源地区作为“中华水塔”,是重点生态功能区,同时其又属于国家限制开发类型区,而三江源地区进行水生态保护投入的保护工程直接成本和地区限制发展的间接成本都十分巨大,加之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低,使其收支缺口很大。因此,三江源地区的水资源政策需求有:需要有系统的、完善的生态功能区水资源保护政策法规;需要尽快出台三江源区水生态保护的专项与系统设计等;需要尽快完善三江源水生态补偿机制的需求,特别是将水生态补偿作为三江源生态补偿的重要内容。

3 青海省水政策建议

3.1 国家涉青水政策建议

3.1.1 重新调整黄河可供水量分配方案

面对黄河输沙用水量已大大节省,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已建成供水等新情况、新形势,上世纪80年代制定的黄河可用水量分配方案已不再适用,建议水利部会同有关部门尽快制定更加合理的新分配方案。而新分配方案的水量分配倾斜补偿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面向青海省未来发展需求提高全省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二是在黄河流域正常年份可供水量分配指标中提高青海省所占比例;三是未来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受水区水量分配的适当倾斜。

3.1.2 加大对青海省重大跨流域调水工程扶持力度

青海省水资源面临着资源总量和时空分布不均、社会发展需求不均衡的严峻问题,因此青海省需建设重大跨流域调控和输配水的水利工程来应对其工程性及资源性缺水,以提高其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能力。故建议国家可对青海省此类工程从经济、政策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经济上,构建可采用经济支援的手段,充分利用经济杠杆的调控作用及“PPP”模式等,加大对青海省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的投资,促使合适、必需的水利工程高效上马;政策上,可对此类项目简化审批程序,开辟“绿色通道”,以及减征或者免征增值税等,以促进青海省水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3.1.3 优化完善青海省作为国家水源地的补偿政策

目前我国的补偿制度仍停留在政策和行政法规零星规定的理论层面,但补偿机制属于实际操作范畴。因此,应借鉴国外水源地补偿运作的先进模式,以及国内部分省市试点工作的成功经验,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按照谁受益谁补偿、循序渐进的原则尽快优化完善青海省的补偿政策。首先,应健全水资源生态保护补偿法律体系及明确生态补偿制度的法律地位,为生态补偿的实施和运行提供法律保障;其次,应从政府经济补偿和市场经济补偿两方面来完善青海的经济补偿制度建设,以明确补偿资金来源、补偿途径等;再次,可对青海省实行税收优惠政策以及推进返补利税机制建设,以活跃青海投资氛围、吸引技术人才聚集、提高生态保护积极性等;最后,还应健全青海省补偿管理制度,如建立上至国务院下至各地方行政区协调统一的补偿管理机构等,以保证补偿机制的运行,补偿对象的确认以及实施效果的评估等。

3.2 青海省水政策建议

3.2.1 全省范围内水政策建议

(1)加大对省内水资源开发等水利工程的政策扶持力度

鼓励水利工程建设,解决好青海省水资源分布与社会发展不均衡问题,是当下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政府可通过把重点水利工程项目列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同级财政安排的有关专项资金的扶持范围、扩大工程建设融资渠道等手段予以经济支持;通过对相应水利工程建设加快审批、减征或者免征增值税、出台相关水利工程实施细则等途径予以政策和法律支持等。此类工程从经济、政策、法律等方面给予扶持。

(2)着力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及优化配置

在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不仅要开源,更要节流,要优化配置、合理利用。青海省可通过水权制度创新以及充分发挥水价的经济杠杆作用等方式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节约用水和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3)加强水资源保护力度

青海的独特优势,在于生态地位的独一无二,具有着无法替代的生态战略地位,这是青海最具影响的品牌。故青海省应建立建成严格的水资源保护制度来加强水资源管理,这是青海省生态文明先行区的建设的一部分。

(4)加大对相关科研、技术新工作的扶持力度

理论研究对实践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青海省应加强鼓励各科研体系加强技术创新,对节水、流域生态补偿等领域的研究。水资源开发保护与流域生态补偿研究可以设置流域生态补偿研究专项;应成立相应的科研基金等以增加对相关科研工作的经济支持。

(5)大力推进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总体看来,当前的信息技术手段还不能满足水资源管理业务需要,水量调度和水环境保护的各个信息系统之间相互独立,信息和资源无法实现共享。故需要将原有水资源管理领域各个业务系统进行整合完善,进而实现水资源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信息化,提高水资源管理的水平。

(6)加强水政策宣传教育及完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表达机制

为确保青海省水相关政策的全面高效实施应注重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的积极性,应通过正式会议、讲座、新闻媒体等宣传方式,加强水政策的宣传教育;也应通过建立利益相关者的直接协商对话制度等方式完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表达机制。

3.2.2 省内不同区域水政策建议

(1)东部干旱山区水资源政策

农牧业是青海省的传统及支柱产业,为适应西部大开发的需要,青海省今后的发展要依托资源优势,同时农林牧要走产业化和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其可通过加大水利工程建设、着力加强节水研究及推广农业节水、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以及加强农业区水权转让机制建设等方式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农业增产增收,改善农产品的品质,发挥区域优势,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

(2)柴达木地区水资源政策

近些年来,柴达木地区在其工业迅速发展的同时,工业用水粗放、用水效率低、污水排放超标、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也日益凸显。这与柴达木地区坚持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相背离。为此,该地区应施行梯度水价促进节约用水,同时建立工业水价预报预警制度;需出台奖罚分明的政策,强制污水达标排放,加强中水利用,以促使相关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工业用水水平;结合柴达木地区实际情况出台与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相配套的规章制度,让三条红线“硬”起来;还需建立水务专业化管理模式,如参照上海市模式,以满足柴达木地区的发展需求。

(3)青海湖地区水资源政策

青海湖地区可利用市场和价格两个杠杆,按市场规律调整水价,以及尽快出台居民节水鼓励办法细则,以调动社会节水积极性、遏制城市局部下沉,减少水污染,使水资源得到更加充分地利用,发挥出更大的价值。同时还应加强对废水处理产业的扶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把污水作为可利用的资源将是解决青海湖地区水资源问题的重要途径。

(4)祁连山地区水资源政策

祁连山地区必须把生态保护第一作为发展之要,以生态文明的理念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这就要求祁连山地区应加快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在强化制度执行上下功夫、动真格;同时也应完善对该地区的生态补偿机制,扩大生态补偿领域,逐步提高补偿标准等;祁连山地区可探索“以碳养林,以林涵水,山青水秀,中华氧吧”模式,拓展青海省山林水的多维度,提高生态服务价值,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祁连山地区生态美好、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的有机统一。

(5)三江源地区水资源政策

三江源地区是我国极其重要的生态屏障,其属于国家限制开发类型区,因此三江源地区的水资源政策也应先行先试。首先应设立“三江源地区生态补偿”专项,专门用于三江源及其保护实施主体地区的水资源节约、保护和管理等相关工作;其次,着力建设以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的补偿机制,以弥补三江源水生态保护损失的机会收益;还应根据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需要逐步设立生态税,将现行宜于以税收形式管理的环保收费项目逐步纳入征税范围,比如开征水源地生态保护专项税、开征环境污染税等。

4 结束语

为解决青海省日益严峻的水资源形势,青海水资源开发利用配套政策应先行。在完善其水政策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充分考虑青海省作为是三江源的所在地、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特点以及青海省五大功能区划各自的发展需求,建立健全青海省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法律保障机制、经济运作机制、管理机制以及生态补偿机制,以构建完善的青海省水资源开发利用配套政策体系,是解决青海省水资源矛盾的关键一环。

参考文献

[1]卢寿德,王海龙,刘睿.黄河上游青海境内水资源量计算评价[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08(04):238-239+246.

[2]李东海,梁淇倡,魏俊毅.论青海水利资源的综合开发[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4):333-334.

[3]刘耀.面向21世纪的青海水利发展战略问题[J].中国水利,2000(09):37-38.

[4]严琼.青海祁连山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J].攀登,2015(01):81-86.

[5]陈兆开,施国庆,毛春梅.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问题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03):51-55.

[6]王赫.我国流域水环境管理现状与对策建议[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1(07):62-65.

[7]高彤,杨姝影.国际生态补偿政策对中国的借鉴意义[J].环境保护,2006(19):71-76.

[8]葛颜祥,梁丽娟,接玉梅.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与运作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6(09):22-2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