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高校道德教育论文

高校道德教育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8-11 12:15:1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高校道德教育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高校道德教育论文

篇(1)

这样的教学都不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产生最积极的和最有效的意义与价值。其中的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在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进程中,教师往往忽视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和人格尊严,忌谈人性和人格尊严,无视他们生命情感中的丰富性和心理的多样性,过多地强调大学生应该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服务,过多地引导和强调大学生应该遵从已有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这样的教育方式和思想理念,从根本上直接导致道德教育目标和法制教育目标彼此偏颇,双方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强调社会生活和建设的稳定,忽视、否定甚至抹杀个人内在的社会需求。其中另外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在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功能发挥上,不能呈现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不是重视大学生在促进人的个性、特性发展方面的个体,而是过多关注和强调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在促进人类群体发展方面的社会群体,因此,不能使大学生正视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从而失去了最初的宗旨所在。

2高校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有效结合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具体体现之一便是高校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有效结合。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宗旨是帮助和促进大学生实现个体化和社会化,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过程是育人、育心、育德的文化教育活动过程,这一过程直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引领和创造学生的幸福人生。实际上,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因为他们在促进人的发展、促进人的价值的实现和促进社会稳定发展方面的目标是高度一致的。道德教育的目的是要引导大学生认识道德中所蕴含的善,认识道德所蕴含的社会崇高理想、完善提高自我意识以及实现自我的一种方式,道德激励人们去不断地超越自我并且去实现自我,在这一过程中能促成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然后再不断超越自我,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和贡献社会。而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目的是让他们认识和了解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增强对法律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宿感,进而敦促他们自觉地维护和恪守法律观念,帮助他们尽快地适应和融入社会,更快地实现超越自我。培养一个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是道德教育的理想结果,培养一个知法、守法的人则是法制教育的理想结果,还可以进一步引领、加强、促进和保障大学生的心理和精神的健康、稳定发展。

3高校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有效结合的路径

3.1高度重视和有效利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继续发挥这一门课程的重要载体作用,进而促进大学生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有机结合。

具体措施如下:把大学生道德与法制教育从传统的常识教育提升为素质教育;让学生深刻地领略和体会到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有机结合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所展现出来的的实际效应,让大学生感受到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从根本上改变以往的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实践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彼此相互独立、相对线性的静态发展状况,促使二者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动态发展过程,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把道德理论知识的讲解与具体的法制社会的实践活动充分结合起来,探索多元的教学方法,合理和优化配置教育资源,使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尽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积极认真地解决他们成长和创新发展过程中不断涌现的现实问题,以便增强和提高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和道德素养。

3.2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促进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生动的有机的融合。

篇(2)

论文摘要:闲暇的空间是理想化的空间,闲暇视域下道德现状是对个体的自由、自为状态追逐下的时代精神和德性特征的真实诠释。闲暇视域下大学生闲暇生活状态却陷入了“乌托邦”式的“闲暇”悖论,指导闲暇德育的伦理层次也呈现混乱,美德伦理丧失了闲暇德育中优先序列,德性成份背弃,降低了大学生闲暇德育实效。解决这一问题要重构德性与闲暇的关联,注重“需求、体验和德性”三个重要范畴,建立起打破这一困境的隔离区,这才是现实出路。

1956年 ,当代成人教育和闲暇问题的会议在布拉格召开,标志着闲暇教育成为教育领域的全新课题。但是闲暇在教育领域的借鉴在我国起步较晚,据相关数据证实,我 国最早的研究始于 1987年张新平在《教育研究》上发表的《关于闲暇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思考》。而后,闲暇教育才逐渐渗透到德育研究的领域。邱伟光学者 ,成功论述了“闲暇德育”,把“闲暇教育”和“德育”合取两端。诸说之言,大抵着眼于德育困境,状言德育回归生活,由是而皆有所得。

一、 闲暇德育之于“时代”与“美德”的新坐标

“有人说过:告诉我你在可以为所欲为的时候做什么,我就可以告诉你,你是哪类人。”其实,这句话内在的预设了闲暇的功能,即闲暇真实地映射了个体的德性特质。既然闲暇镜像映射个体真实的德性特征,那末,德育是可以从这种真实性的德性现状,基于闲暇时问进行德育教育。然而,当前对大学生进行闲暇德育既是站在历史基点符合 “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更是顺应了德性的内在逻辑发展需求,即更加关注依附于个体的美德伦理。

(一)“以人为本”之于闲暇德育的出发点

对闲暇德育的理解,必须是建立在对闲暇的剖析之上的。闲暇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就阐述过:闲暇是休闲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休闲要达到的目标。而按照皮珀的看法:闲暇是一种寻常的人生哲学,是一种生活的观念,但闲暇不是休闲,也不是玩乐,闲暇的真正源头是古代人的节庆崇拜活动。“闲暇的中心主旨在于追求宁静的生活”,“适巧观看和倾听是闲暇的最大两个特征,我们追求闲暇并不是为了休闲和娱乐,也不是什么都不做,我们要处在‘沉静’去观看和倾听这个世界在此,休闲表现的是一种手段,而闲暇是一个非功利性质的,最符合人性的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讲,闲暇必然离不开一般文化的领域,其所代表的意义远远超过‘工具和目的考量,正是因为闲暇的这种和整体世界取得和谐的最高贵的形式” 和工业化环境下的功利价值的格格不入,才需要及时的实施休闲教育的正确引导,来促进人们休闲德育的形成。

当今高校所进行的闲暇德育,主要是在大学生主体自由、自主的状态下,学生在选择符合内心感受 、富有思想道德教育意义的活动,在自觉参与和体验中,使 自己的思想感情得到熏陶,兴趣爱好得到满足,精神生活得到充实,进而道德境界得到提升,德育价值取向正确。而高校在进行闲暇德育主要是从两个方面,一是高校在闲暇时间开展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二是指高校针对大学生闲暇生活而开展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对于闲暇德育的两个方面其实是基于学校和大学生主体两个层面的闲暇来开展的。二者都是在闲暇自由时问所开展的德育活动。高校的闲暇德育本身所追求的是在“自由”“体验”的氛围中进行德育活动的,在大学生主体自由选择的空间内,自主参与和体验的情境下,充分尊重在场的“人性”,改变了传统德育所遭受质疑的“人学空场”。马克思把个人的全面发展和充分的自由认定为未来理想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内容“自由”作为闲暇的核心始终是保证了人的主体地位,将人看做根本。所以,在本土意义上排斥了功利思想的闲暇德育,把“自由”、“体验”作为合理性的依据,在理论上保证 了“以人为本”的落实,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时代主题。

(二)德性是闲暇德育的伦理选择,要保证美德优先序列

如果说闲暇德育可以在一般意义的时间维度上,即在“闲暇”时间中实施进行解读,那么这种解读的维度势必是浅显的。闲暇德育从狭义上可以理解为在自由闲暇的时间来进行德育活动,但是更深层次上我们应该将其看做是由于时间变化而引起的教育对象的变化,即由“公共领域”的群体向“私人领域”的个体转变。基于这种转变,支持两种转变的伦理谱系也需要梳理:课堂德育面对的是公共领域,选取具有普适性的公德教育为重点自然是题中应有之义;而闲暇德育是立足于个体的“自由”、“真实”私人领域,作为私人道德领域的德行教育无疑是美德伦理。所以闲暇德育对于美德伦理的优先设计 ,是闲暇德育进行德性追寻的伦理保证。“闲暇生活由于具有自由与自为的特性而更能体现人的德性及其对德性精神的理解”。

从自主性、主体性程度来看,大学生闲暇道德教育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自主性道德教育,自主,个体性就愈加明晰。如果大学生合理地利用闲暇对大学生的人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发展、普遍实行素质教育和学分制管理的背景下,大学生可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日益增多。充裕的闲暇时问为大学生获得舒适的人生体验、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发掘自身的创造力提供了机会然而,闲暇德育基于闲暇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主要还是道德教育来维系的。只不过这种道德在谱系上不同于课堂的德育,因为闲暇中大学生生活情境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侧重在私人个体领域。

“美德伦理(the ethic of virtue)指作为道德行为主体的个人在与独特的社会身份和人伦位格直接相关的道德行为领域或方面所到达的道德卓越或者优异的道德成就”。美德伦理是在个人、特殊领域的相关阐述。对于私人领域的“美德伦理”对个体德性的意义是明晰的。“而且,在很多情况下,这个生活领域也是私人化的。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人的闲暇生活,以保护个人隐私的名义,多处于一种隐匿状态,可以不受他人干预。因而,闲暇生活,是一种自由状态的生活,是一种自为的生活状态,因而更能体现一个人的德性及其对德性精神的理解,更能本真地反映一个人的德性品质”。闲暇德育要关注大学生个体的私人领域,启发教育个体的德性发展,这是闲暇德育的中心。于此,在闲暇德育的伦理维系中美德伦理优先于公德教育。

二、大学生闲暇德育困境——闲暇悖论和德性背弃

基于对历史和逻辑维度的梳理,我们对于应然层面的闲暇德育有了明晰的理解。这种应然层面的解析,向我们大学生宣示,凭借近乎理性的力量,我们不仅可以实现对于自身在闲暇时间真切的认识和体验,而且还可以基于现实的逻辑来实行闲暇德育,在自由体验当中达到一种完满的理性境界。而在实然层面,大学生闲暇德育的实践过程中都呈现出一种内在的现实困境,即是闲暇时间的闲暇生活悖论和德性背弃。

(一)闲暇悖论:大学生闲暇生活走向两个极端

闲暇德育从本源上看是在闲暇时间中来进行的。大学生闲暇时间是指除了上课、完成布置的作业、处理个人事务及满足生理需要等所用的时间之外可由个人 自由支配的一切时间。闲暇生活主要包括四项:娱乐、学习、休息和交往。由于个人价值取向和理念的不同,在 闲暇时间中所选择的生存状态也是不同的。所体现的确实是一种闲暇悖论。

首先 ,大学生的闲暇生活陷入了“学习”和“闲暇”两难。在实际生活,大学生们对于休闲的理解大多停留在“为弥补当代生活方式中人们的许多要求创造的条件”的层面上,这样一来人们“学习”(严格来说就是学习知识性和技能性实践活动)之余的自我保留时间就转化为了另外一个形式的“学习”其目的是为了给以后的工作、生活提供新的力量,这种以休闲为幌子而为了真正工作准备条件的活动大学生还是处在沉重的心情状态中,即使是“休闲”也不能做到轻松 ,这就是大学生闲暇生活“闲暇”与“学习”两难。闲暇是幌子,成为功利性学习的附庸。

其次,闲暇生活 “醉生”,滋生懒惰情绪。据国内学者的调研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大学生所花的最大量时间集中在低俗层次,即纯粹为消磨时间而花掉时间。这种情况表现在学习之余,即是在空闲时间不知道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怎样的把属于自己的闲暇时问用来提高自己的心智和达到自己和世界的和谐统一,使自己的休闲处在一片茫然的未开发的状态,在这样的背景下,闲暇时问和劳碌时间对于个体没有任何的实质性意义,这是懒惰情绪滋长的一个重要温床。

(二 )道德失范:闲暇生活中德性的背弃

如果说大学生闲暇生活是以闲暇为幌子来寻求功利主义的自我财富是闲暇生活的一种悖论,那么这种悖论本身至多对于个人是一种成长困惑。而更大困惑还在于闲暇生活中道德失范,大学生个体德性缺失和闲暇教育中伦理谱系的混用是现实问题。

首先,大学生在闲暇时问中实践活动德性缺失。一种德性是一个人的状态或性情(disposition)体现“这种性情是以一种方式而非其他方式来行动,它并不是以前的行动偶然堆积下来而成的一种结果,而是支持他的诚实性情的一种决定、一种选择。德性要求作为一种品性 ,为了正当的理由做正当的事情,而没有严重的内心不情愿的反抗,以这种方式来发展你的品性 ”。德性作 为一种稳定的心理状态,直接驱使和反映了大学生的行为特征是否出于道德的。而相关调查证实,大学生闲暇时间里的活动德性成分缺失,德性主体消解。即大学生的闲暇道德观念不够清晰,闲暇生活中个体行为自控能力不强。

其次,在闲暇德育中德性教育伦理层次错乱,最终背弃了大学生德性成分。其实在前面对于闲暇德育的论述已经明确区分了闲暇德育和课堂德育区别之处。对于其不同取向和领域,德育的伦理谱系要发生一定的变化来调适。课堂德育面对的是公共的群体,普适性的公德教育是必然的;闲暇德育切入了私人、个体领域,偏于个人领域的美德伦理教育也是伦理谱系选择的要求。所以,对于两种层面的德育谱系的划分和使用,是取得实际效果的重要前提。

“现代德育在实现世俗化的同时,也出现了向公共德性、功利德性的转向。但由于过分关注公共生活和道德的功利性,忽视了德性对精神与意义的追求,可能就走向了反面:原本是成就一个理想状态的人、关注人的精神归属的道德教育,在现代教育中却成为教人过公共生活的社会训诫方式”。这种过分关注普适公德教育在闲暇德育的教育所产生的成效是微弱的。当然,这种微弱的效果并非德育本身带来的,但从发生学角度上讲,至少可以说是大学生闲暇德育过程中伦理谱系的混用的结果。这种结果,在长期于“个体理性相差异、相抵触,而且经常以超越个体理性之上的身份存在。这种超越性可能导致德性被异化,因为它会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个体对公共领域善的判断与选择权利”。大学生的闲暇德育中德性自然背弃。

三、路径探讨:重构闲暇与德性的关联

首先,需求层次的范畴。从根本上讲,闲暇是人的一种本质的需要,即人们在获得充裕的自由时问后,必须要在闲暇时问内“有所作为”。但就是需要的这种表面上依主体而呈现出不同样式的属性,使得人们基本上忽视了需要的合理性,“需要存在,需要意识与人的活动之间的零距离存在状态,使对需要存在及其需要意识之合理性的反思和批判缺少了必要的空间距离,于是人的所以需要以及需要的主观表 达形式即需要意识便获得了自发的合理性”,因此需要达到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也是大学生闲暇德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不能简单的把人的自由时间的处置和利用看成是与他人,与社会无关的事情。而换个角度看,把闲暇时问中大学生的所作所为与社会的精神文明的客观要求联系在一起,虽然从短期或是从单个个体看,是不符合闲暇的原始意义的,但是作为整个人类对整个世界的关照的第一步,其意义却是巨大的。这也是现阶段休闲德育培养大学生的休闲情操和休闲意识的起点。

其次,注重大学生的体验范畴。“体验”概念在西方美学史上经历了认识论、本体论和解释学这三个发展阶段。体验概念的发展有二个特点:其一,随着体验概念的发展,体验的主体性精神一步步凸显;其二,随着体验概念的发展,体验的非理性因素越来越浓烈。“‘体验 ’是作为‘理性’的对立面而出现的。我们可以把‘体验’视为现代西方哲学领域出现的一种新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是对理性主义哲学惯用的逻辑思维方式的一种有力反抗”。闲暇中的体验是一种情感体验,即是以一种大学生个人化的方式通过自由选择来度过一段闲暇时间,并在整个过程中对于自我主体的尊重和对于自己内心的真切情感体验来形成主客体之问的沟通与默契,这种夹杂着审美情趣的休闲体验是个体休闲情趣和休闲意识提高的重要途径与动力。但是在大学生休闲德育的现代性启发上,要看到体验作为一种情感体验的大学生个体差异,因此有区别的因材施教也是提高闲暇体验值得注意的。

再次,对于德性范畴的反思。德性通常是指人的道德本性,当代学者认为德性一词具有两层内涵,即本体论上的内涵和伦理学意义的内涵,这里的德性指后者即人的道德品质。实际上,休闲与德性之间具有其不可分割之处,因为在闲暇之中人们对生命的存在状态的关以及对于人的精神层面的追求也会多起来。无论址公共道德还是对私人道德的关注都会无疑增加人对于个体和世界意义的体验与领悟,这一方面给德性的形成提供了契机,但是另一方面也在客观上给闲暇教育提供了方向,即主体本真的意义和对于自由、闲暇的体味和追求。在此,伴随着对人们的理想信念教育,防止信仰危机对休闲生活的的戕害也是休闲德育的内容之一。虽然,公德与美德都是对道德产生提供了契机,但是闲暇德育在切人道德教育中,本质是回归大学生生活、本真状态,在私人空问世界体验德性和道德。立足于私人领域的闲暇德育对于德性范畴的反思,还要注意伦理谱系的选择,这种选择要具有优先序列。所以,更要注重德性范畴中的美德伦理来发挥功能性的主张,保证闲暇德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庞桂美.闲暇教育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64.

[2]约瑟夫 一皮珀(刘森尧译).闲暇:文化的基础[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73.

[3]孙明福.大学生闲暇分析与高校德育创新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 ,2008,(9).

[4]万俊人.荚德伦理的现代意义[J].社会科学战线,2008,(5).

篇(3)

【论文摘 要】本文从浅析独生子女大学生感恩意识教育入手,阐述了加强对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教育的意义及措施,独生子女大学生感恩意识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当前加强对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教育,意义重大。第一,加强独生子女大学生感恩意识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独生子女大学生在当前高校大学生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通过对其进行教育引导,有助于其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关心家人,朋友,服务社会,感恩祖国。第二,重视感恩教育,有助于更好的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视和加强感恩教育,提高了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为全社会营造了一个良好的道德氛围,有助于更好的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第三,加强独生子女大学生感恩意识教育,不仅有利于提高社会整体素质,还有利于更好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通过感恩教育,使独生子女大学生的道德素养得到提高,使其与他人、与社会之间形成良好的关系,和谐的氛围为我们更好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提供了条件,当前加强对独生子女感恩意识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感恩的环境是孕育感恩品质的前提和保障,加强对独生子女大学生感恩意识的教育,离不开社会大环境的良性引导。只有全社会齐心协力共同打造一个良好的感恩环境,才能更好的提高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感恩意识。

一方面,全社会要注重对感恩教育的宣传,舆论上倡导感恩,通过社会舆论的导向作用,提高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如近几年国家和社会非常重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通过“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评选出一批道德品质高尚的模范,向人们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和高尚品德,促进社会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平进一步提高。2007年用孝心感动中原、感动中国的谢延信,他的事迹向人们宣传着孝敬老人的传统美德,用他的行动呼唤美德,用他的行为向人们讲述着他的感恩。通过这些宣传在全社会形成了一种感恩的氛围,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使独生子女大学生意识到感恩的重要性,自觉的加强感恩教育,提高感恩意识。

另一方面,独生子女大学生要提高判断能力,主动摒弃错误的价值观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个人道德素养。要正确认识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对个人思想的危害,主动摒弃这些腐朽颓废的观念,继承和弘扬中华名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感受中国历来尊老爱幼、和睦相处的优良传统,提高自身的感恩意识,感恩社会。

二、转变学校教育模式加强感恩教育

提高独生子女大学生感恩意识,学校教育是关键。独生子女进入大学,远离家乡,学校是其成长学习最重要的环境,学校应认识到自身的重要性,肩负起这个重要的责任,重视和加强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感恩教育。

首先,要转变教育模式,学校教育应从单一的注重专业技能教育转向全面的素质教育上来。受社会功利化的影响和学生就业前景的考虑,高校对学生进行教育时非常重视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虽然设有德育课,但由于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方式的影响,不能很好的达到预期目标。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应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观,培养一批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随着独生子女大学生在高校所占比例同益增多,学校应根据独生子女大学生自身的特点来制定教育计划,提高独生子女大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其感恩意识的教育,提高其道德素养。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可以增加学生实际参与的机会,通过学生的亲身经历,将道德思想内化为自身的一种行为,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通过实际的感恩行动,提高自身的感恩意识。

其次,加强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独生子女大学生是大学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当前的高校教育中还没有实际建立起针对该群体的教育,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要着重注意对独生子女大学生群体的教育,研究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对其进行有针对的教育和引导,特别要加强对该群体的感恩意识教育,使其明白家人的良苦用心,教导他们用实际行动来表达感恩的心,另一方面,更要注重加强独生子女大学对学校和社会的感恩教育。

转贴于

最后,营造良好的感恩校园环境,多种方式进行感恩教育。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独生子女大学生生活在校园中,感受最多的也是校园文化环境,和谐的文化氛围,更好的营造出一种感恩的校园环境,独生子女大学生在这种环境下受到熏陶,从“耳濡目染”到最终的“润物细无声”,感恩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动员同学们用实际行动表达感恩,用真情表达对家人、朋友、社会的感恩。

三、转变家庭教育观念重视子女的道德教育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是奠基性教育,是对人影响最广的教育,重视和加强家庭教育至关重要。

首先,要转变观念,注重对子女道德修养的培养。孩子的早期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作为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除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之外,更应该注重对孩子道德修养的培养,片面强调学习忽视道德教育,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在教育孩子成才的过程中,

须明白孩子要全面发展,德育与智育同等重要,教育孩子要尊敬师长,爱护同学,关爱社会,感恩祖国,教育孩子用实际的行动来表示感恩的心情。这样孩子才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更好的与人交往,全面发展。

其次,重视对孩子良好习惯和个性的培养。很多独生子女进入大学以后,不能适应大学生活,无法很好的融入其中,这与自身的性格和习惯有关,而这些又与家庭教育关系密切。因此,父母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性格,不能过分宠爱孩子,要对其进行一些必要的挫折教育,增强其承受挫折的能力,养成自立、坚忍的性格。

最后,父母也应该不断的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父母自身素的高低,影响其对子女的教育水平。父母是孩子学习的榜样,作为家长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通过自身的感恩行为,对孩子进行感恩的教育,孝敬自己的父母,关心社会,通过耳濡目染,无形中提高了孩子的感恩意识。

四、加强自我教育 提高自身素质

自我教育法是“受教育者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要求,主动提高自身思想认识和道德水平以及自觉改正自己错误思想和行为的方法”。简单地说就是受教育者自己教育自己,自己在成长中摸索,体会做人的道理和原则。独生子女大学生通过自我教育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自我教育法,主动自觉地参与感恩活动,提高自身的感恩意识。在自我教育的过程中,要能够做到自省和换位思考,从他人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体会别人的感受,学习他人的优点,改正自身的缺点,学会自我控制和包容他人。通过自我教育,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表达感恩之情,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感恩意识,完善自己的人格和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1]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2004年修订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6月第3版.

[2]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新编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第3版.

[3]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

[4]张瑞芬.谈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5]陈琦,杨鲜兰.大学生感恩意识探析[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4月.

[6]张桂权.感恩意识与感恩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第1期.

篇(4)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诚信教育 诚信意识

教育的本义是培养学生成人,何谓成人?儒家五常曰“仁、义、礼、智、信”,诚实守信是立身之本。高校开展诚信教育,旨在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诚信环境,使学生具有健康的人格、科学的批判精神。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灵活就业的机制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的同时,也使很多大学生在求职就业过程中,诚信意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和挑战。

一、大学生就业失信表现

1.简历――伪造事实,弄虚作假。

在就业过程中,有些大学生为了能在众多的应聘者中脱颖而出,在求职简历上大做手脚,把个人简历写得精彩绝伦、完美无缺。主要表现为:一是修改学习成绩。少数学生在填写成绩单时,只填分数高的课程,不填分数低或者不及格课程,甚至还有人把低分改成高分,把及格改为优秀。二是随意“加官晋爵”。本来只是普通学生,却随心所欲地为自己套上院、系学生会干部,班干部等学干头衔。三是克隆他人成果。个别学生把别人的计算机、英语等级考试证书、“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奖励,改头换面加以复制,变成自己的学业成果。

2.面试――自我吹嘘,夸夸其谈。

一些毕业生面试中不懂装懂,夸夸其谈,极力掩饰自己的缺陷。把参加某项活动说成活动的主要组织者,把对某些技能浅显的了解说成是熟练精通,把偶尔的打工经历说成具有丰富的相关工作经验。对用人单位提出的问题,一味迎合,不做如实回答,投用人单位之所好。

3.签约――心猿意马,见异思迁。

面临巨大的就业竞争压力,一些毕业生希望尽早定下工作,不管工作是否理想,是否适合自己,只为以防万一,便与用人单位签订协议。在签约的同时,就做好违约的准备。一旦发现有更好的企业出现,就迫不及待地要求毁约。某些高校为了促进学生就业,发给毕业生多分毕业生推荐表,这更助长了学生随意毁约的风气。

二、大学生就业失信归因

1.社会诚信危机的影响。

社会政治腐败,经济欺诈,制假贩假,道德秩序失衡,人际交往中的不信任等都强烈预示着社会诚信意识的弱化,甚至丧失。在大学这座“象牙塔”里,学术道德失范,各种论文抄袭、文凭造假等学术腐败现象泛滥,这给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带来了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大学生毕竟是社会人,难免受到大环境的影响。很多大学生忽略了思想道德的自我塑造,缺乏自我约束,是非观念淡薄,诚信意识弱化,在就业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诚信的举动。

2.高校诚信教育的缺失。

高等学校素质教育提倡德育为首,长期以来,高校非常重视德育,但在内容设置上往往偏向政治教育,忽视道德教育。同时,随着近些年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高校对学生的教育更加趋向于实用性,重科技教育、轻文化教育,重专业教育、轻道德教育的现象均有不同程度的存在。一切以解决就业为第一目的的教育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会无意识地“纵容”学生作假,从而削弱了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效果,成为大学生就业失信的又一诱因。

3.大学生诚信意识的缺乏。

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加之社会各领域急功近利,不以诚信为本等现象必然反映到学校,使大学生产生功利主义思想,将社会中的一些消极现象当做社会的主流趋向。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容易出现就业期望值过高的现象,对现实估计不足,过多关注自我价值和盲目攀比。这都会使大学生逐渐失去诚信观念与社会责任感,一味追求功利,从而导致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诚信问题。

4.用人单位招聘方式不科学。

目前,一些用人单位招聘人才只是片面看重学历、证书,对毕业生的了解仅仅凭借简历和几分钟简单的自我介绍,缺乏深入的认识,这就给了大学生在简历、面试中造假的机会。同时,一些用人单位不顾及招聘职位的实际,提出非名牌大学不要,非优秀毕业生不要,非计算机、英语等级证书不要,非研究生不要,这些过高的要求使得毕业生不得不为这些过高的要求“动脑筋、想办法”,助长了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弄虚作假风气。还有一些用人单位开出高薪、解决住房等虚高的聘用条件来吸引毕业生,使得毕业生不守诚信,随意毁约。

三、加强大学生就业诚信教育途径与措施

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不仅会损害高校声誉,影响学校的生存与发展,而且会损害大学生自身的形象和利益,更会增加用人单位的招聘成本,在社会上产生极坏的影响。因此,加强大学生就业诚信教育,实施综合就业指导,避免就业失信是很有必要的。

1.端正学风,做好就业诚信教育的第一步。

学生最主要的职责就是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增长才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在当今高校中,60分万岁的思想还很普遍,不少学生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尤其是在独立学院,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旷课、挂科现象十分普遍,学风涣散。狠抓学风,使学生成绩提高,专业技能扎实,各类证书、奖励无一不缺,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增加竞争资本,以真实的成绩与能力竞聘岗位,使“不诚信”的就业行为没有市场。

端正学风,一方面要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另一方面要进行教学形式的改革,结合学生的特点、兴趣安排课程,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2.加强舆论宣传,开展多种形式的诚信教育。

高校作为大学生的直接培养者和教育者,对诚信教育承担着重要的责任。通过对大学生诚信观念的培养和教育,使广大学生树立诚信意识,在法律和道德的范围内通过自身的努力和真才实学去追求更多的利益。高校可以结合毕业生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开展多种形式的诚信教育。如在毕业生求职时,提倡填写真实简历,举办诚信签名活动;结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开展“明礼诚信”的学习、讨论活动;结合助学贷款,开展“诚信还款”活动,等等。

重诚守信的舆论环境也可以为大学生诚信提供动力和指导。高校可以利用校报、广播电台、橱窗等校内媒介,大力宣传诚信道德规范,宣传诚信的典型事例,充分利用舆论工具强化大学生诚信观念。同时发挥广大教师的榜样作用,以高尚、诚信的师德影响、感染学生,把诚信教育渗透到学校工作和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诚信教育的大环境。

3.加强就业指导,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高校要对大学生进行就业相关政策与技巧的指导,使毕业生能够把握就业市场的最新动态,正确认识就业形式,在充分评价自己的能力和对现实作出客观评价的基础上加以就业定位,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指导大学生学习、掌握当前我国在就业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使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能够自觉地、有意识地遵守法律法规。同时,指导大学生正确理解“双向选择”的概念,调整就业期望值。并加强对大学生就业技巧、就业心理的指导,增强大学生的就业信心。

4.加强监督管理,构建大学生信用评价体系。

高校要将诚信纳入到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中,将诚信作为大学生在校表现的一个重要方面。建立大学生个人信用档案,把大学生诚信表现用明确的评价指标进行科学的衡量和定位。通过数据、行为和事实来衡量大学生的诚信度。大学生个人信用档案可以囊括大学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在校期间的学业完成情况、图书馆借阅情况、考试守纪情况、借还贷款情况,将其作为考察诚信的内容,分别记入个人信用档案中。高校还应该加强监督管理,将学生平时的奖学金评定、学习成绩、社会活动、政治面貌等真实信息及时录入个人信用档案中。在进行就业双向选择的时候,高校可以面向用人单位设立“诚信窗口”,使用人单位可以查询、验证学生的相关信息。高校还要加强就业推荐表和就业协议书的管理,建立学生的签约管理系统,教育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一定要综合分析,深思熟虑后再决定是否签约,克服签约的盲目性,降低毁约风险。

高校是培养一代新人,教化一代新风,引领一代社会良知的重要场所。诚信作为一个人立足社会的基本道德品质,是每一个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养。如何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就业诚信教育,光靠高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大学生的就业诚信问题,实际上是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综合因素的反映。实现大学生诚信就业,还需要在整个社会形成一种诚信的氛围,用一整套的信用机制来约束失信行为,使每一个人能够在自律的基础上,通过制度渠道实现自己的利益。应构建大学生就业诚信教育体系,建立求职市场的诚信制度,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应国勇.当前大学生就业中的诚信问题及对策选择[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6).

[2]周宏,马万宾.提高大学生毕业就业诚信水平的途径分析[J].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报(职教版),2003,(1).

篇(5)

关键词:职业指导;就业工作;实践

目前大学生就业存在几个比较突出问题:就业率呈下降的趋势;就业渠道不畅;实践与理论缺乏紧密联系;就业观亟待改变。如何改观这些问题,不同的学者和学生工作者进行了各种的探讨,开始关注高校职业指导。

一、高校职业指导的内涵

高校职业指导作为“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的一项教育实践活动,是依据学生个人生理、心理特点,引导其培养职业意识、职业能力的教育和指导过程,也帮助学生根据外在要求和内在特质选择并适应学业或职业的过程”。[1]职业指导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高校职业指导的重要作用

(一)高校职业指导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期,面对多元化的思想观念和浮躁复杂的社会现象,大学生们往往难以作出科学的分析、理智的判断。高校职业指导把符合时代要求的正确的价值观融入到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质的培养过程中,将道德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在指导的同时把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到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养的培养过程中,通过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素质解决具体的就业问题来解决其思想问题,使学生明白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对于今后实现职业目标具有多么重要的作用。

(二)高校职业指导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

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容易出现职业倦怠、职业迷茫和焦虑、频频跳槽、自信心受挫、自我否定等现象。而就业指导的过程就是帮助学生自我认识、深刻剖析的过程,帮助学生建立稳定的自我认识概念,正确的切合自己的实际,自我剖析个人的兴趣爱好、个体差异、工作潜质,探寻自己适合从事的职业,还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社会的发展变化修订未来的职业取向、职业目标,完善职业规划,形成正确就业观。

(三) 职业指导有助于形成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难度确实在不断的加大,除了改善外部环境、增加就业岗位外,大学生们的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显得更重要。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提升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对自己进行客观、理性、合理地定位,在了解社会、了解自己的基础上学会发挥自己的特长,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职业技能、职业素养教育体系,在整个体系中,注重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有机结合,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增强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意识,积极进取、与时俱进的进行自我塑造和自我发展,培养高尚的职业思想境界,帮助毕业生将未来就业所需的工作能力和知识与市场需求匹配起来。

三、高校职业指导的实践途径

(一)构建全员全过程的高校就业指导体系

高校职业指导不单是针对大四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完善的职业指导应当是分阶段进行的,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指导重点,从学生一入学起到毕业离开学校的那一天,就应开始实施完整的动态职业指导过程。另外,高校职业指导,是全方位的全员参与的职业指导,必须有效整合一切资源,不仅学校的就业指导教师、论文指导教师,包括班主任、辅导员、专业课教师、学生本人及学生家长,都要参加到职业指导中,把职业指导渗透到各门课程、实践教学以及班级各项文体活动中,形成职业指导的整体效应,从而有助于多方面收集学生的个性特征及有关学生发展的信息,这对于了解并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具有重要作用。

(二)高校就业指导更多的要借用新媒体、新媒介、新方法,与时俱进,丰富指导方法,贴近学生实际。

互联网络的广泛使用,给各个领域的发展带来新的内容,高校职业指导也同样要跟进形式,贴近学生生活,改变传统的指导模式,可以尝试建立网络辅导,设立一些网络指导精品课程作为学生课堂以外就业知识的补充,让他们更全面地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给同学们带来便利的就业平台,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这个网络平台获得网上在线的职业指导师的的个性化指导。

(三)提升职业指导师的队伍素质是做好高校职业指导的关键。

应当认识到职业指导是一项非常伟大的职业,对促进高校的就业服务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肩负着培养合格人才,教育引导学生顺利完成从学校到社会的角色转换,每一位职业指导师都应有高度负责的精神,兢兢业业的做好职业指导,本着对培养学生的目标出发,职业指导师就要自觉接受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社会学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学科知识的学习与培训,并能熟练运用各种职业指导理论,充实职业指导内容,创新指导方法,培育形成特色的职业指导模式。注重加强平时的学习和工作实践,积累丰富的经验,探讨和研究职业指导的规律,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这样,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职业指导工作。

四、结束语:

高校的职业指导对就业工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面对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每所高校都应当高度重视,加强职业指导队伍建设,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职业指导体系,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服好务。

参考文献:

[1] 王英梅.高校职业指导工作任重而道远[J].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

篇(6)

关键词:高校; 立德树人 ;艺术教育

党的十要求“把立德树人作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在实现这一根本任务中,高校承担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职责,艺术教育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立德树人的基本内涵

立德树人,即树立德业,培养人才之意。“立德”,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范宣子与叔孙豹的一段对话,问:“古人有言曰‘死而不朽’,何谓也?”答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就是说,人生最高的境界首先是树立高尚的道德;其次是为国为民建立功勋;再次是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言论。此三者即使经历再长的时间也不会被废弃,能经久传唱,永不磨灭。“树人”可见《管子・权修》的记载:“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意即做一年的打算,没有比得上种植庄稼的;做十年的打算,没有比得上栽种树木的;做一生的打算,没有比得上培养人才的。

立德树人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教育理念的一贯追求。当今,面临世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多元文化交相融合、相互冲突以及我国人才培养结构中的缺失等问题。高校教育要围绕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培养铸就具有高尚道德品质和杰出才能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立德树人更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高校艺术教育的概念

高校艺术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集知识性、感受性、观念性和创造性于一体的综合素质教育。艺术教育与我国教育方针“德智体美”中的“美育”,紧密相关且又有不同之处。美育,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情感教育。通过培养人们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使受教育者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美育的涵义包含艺术教育并以艺术教育为主要内容和实现途径。在高校的实践过程中,艺术是实现美育的主要资源,艺术教育是主要的教育形式。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主要通过教师对艺术知识的讲授,运用音乐、舞蹈、绘画、摄影、书法、雕塑、文学、戏剧、电影等形式,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通过对优秀艺术作品的评价和欣赏,提高大学生的艺术鉴赏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建立起美的终极信仰和崇高的审美理想,造就具有丰富个性、完美人格、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高校艺术教育与立德树人的关系

1.艺术教育对于立德树人有着独特的意义和密切关联

在艺术教育过程中,通过对大学生进行艺术的培养和熏陶,使学生掌握人类艺术审美的经验,感受艺术美的感染力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审美素质,达到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大学生高尚的艺术情操、得体的仪态举止和真诚的学术风范,加之文明、高雅、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促进立德树人这一高等教育目标的早日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这样认为,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内在要求和最终目的,为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艺术教育则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和途径。

2.艺术教育与“德智体美”相互融合、相辅相成

“立德树人”的历程,体现在对包括美育在内的“德智体美”四育的实施之中。“四育”中的美育,相对其他三个方面来讲,既有其鲜明的特性,又有着密切的联系。而艺术教育则是美育的核心内容,对“四育”的实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艺术教育与德育并行不悖,相互促进。我国古代礼乐理论专著《礼记・乐记》记载:“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古代这类从美的角度反映社会文化道德的乐教,也就是综合性的艺术教育。现代教育中,艺术教育和道德教育都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教育能够促进德育的发展,而德育同样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艺术教育的健康形成。艺术教育的进程也是道德教育的完善过程。

艺术教育对智育有着启迪作用。艺术教育对于充分开发人的右脑功能,发挥大学生形象思维和创造思维有着很大的启迪作用。这方面,一些非艺术专业但艺术造诣颇高的科学家的经历,很能说明问题。例如:爱因斯坦几乎每天都要演奏小提琴;李四光学习过小提琴演奏,还创作有《行路难》的小提琴曲;钱学森选修过诗文、音乐、伦理等课目,学习过水彩画,大学期间他还能演奏钢琴、小提琴、管乐等。与艺术的结缘,为他们日后成为兼具人文精神与艺术涵养的伟大科学巨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对北京市各高校的调查中,有86%和84%的大学生认为,艺术教育有助于开发智力(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和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1]另一调查也显示,“接受公共艺术教育的大学生的独立性、自信心、敢为性以及意志力,都优于未接受公共艺术教育的学生”。[2]

艺术教育使体育在与艺术的交融发展中更显魅力。体育与艺术同源于人类的社会劳动实践。体育借助艺术来丰富和发展;艺术在不断渗入体育的同时,给体育运动带来显性的吸引力,使体育更具审美价值。特别是现代高校的体育活动,已超出单纯锻炼身体、增强健康的意义。体育与艺术在发展中互相促进、相互渗透,成为反映各高校大学生精神风貌和文明水准的重要标志,体现了体育与艺术教育所具备的“体”“美”特质。

艺术教育是高校实现美育的核心。如前所述,艺术教育通过对大学生的审美修养和艺术鉴赏力的培养,造就具有丰富个性、完美人格、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是我国高校实现美育教育的主要资源和形式。

高校立德树人中的艺术教育实践

1.艺术教育课程是高校实现艺术教育目标的基本依据和重要载体

落实艺术教育课程建设,是提高高校艺术教育水平、推动艺术教育持续发展的核心。目前,全国高校大多都设立了音乐、美术、舞蹈、影视等艺术类课程,初步建立了高校艺术教育课程的体系。高校艺术课程的形式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础知识类别的,如“音乐基础”“美术概论”“大学美育”等。二是鉴赏类的,如“音乐欣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等。还有的高校在这方面进行了拓展和延伸,如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开设了“欧洲音乐赏析”“经典昆曲赏析”“交响乐名曲赏析”“中国音乐与中国传统文化”“西方古典音乐文化”等课程。三是实践类课程,是学生在课堂内直接参与某类艺术技能的学习与训练,经历感受、创造艺术美的实践过程,如合唱、西洋和民族管弦乐合奏、舞蹈、素描、摄影、戏曲表演等。目前,艺术教育课程开设最多的高校是清华大学,达76门之多,覆盖了音乐、美术(视觉艺术)、舞蹈和戏剧等,丰富了学生的艺术课程,为学生提供了接受艺术教育的更大选择空间。[3]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是近几年合并组建的理工科类全日制普通高校。学校艺术教育是在不断借鉴外校成功经验和结合本校学生特点的基础上摸索前行的。学校设立了艺术教育中心,组建了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艺术教育教师队伍。自2006年合校以来,学校在完善教学课程体系的同时,开设了“美学”“现代音乐赏析”“美术作品赏析”“中国文化遗产与文化传播”“音乐修养”等10余门公共艺术类课程。近年来,还在此基础上,开设了多门艺术实践类课程,如“器乐艺术欣赏与实践”“合唱艺术欣赏与实践”“舞蹈艺术欣赏与实践”等,把艺术实践引入课堂教学。在对本校2009级~2012级的1,300名大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中,选修这类课程的学生达98%。

艺术教育课程及实践对于理工科类学生还有着特别的现实意义。高校最有可能开齐开足艺术教育课程,特别是加大艺术实践的环节,使理工类学科的学生有大量的机会接触高雅艺术并进行各类艺术实践活动。艺术与科学的交替思维使人更富于灵感,更能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三位学生创作的中国画仿真绘图“水墨丹青”(Ink Painter)手机软件,在2010年北京市大学生计算机应用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赛后,学生们又把这款软件进行完善并成功在苹果商城运营。[4]近几年,该校学生在全国和北京市科技竞赛中获奖达1,000余人次。

2.大学生艺术团活动为高校美育的深入开展集聚了力量

教育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中要求“每三年举办一次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迄今已举办了四届。展演活动主要有声乐、舞蹈、器乐、戏剧和艺术作品展览以及艺术教育论文等项目。高校大学生艺术团素质水平和队伍建设状况,是衡量学校校园文化环境及艺术教育成果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各高校都十分重视大学生艺术团的建设和持续发展。毋庸置疑,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学生艺术团是目前国内高校规模最大、综合艺术水平最高的学生艺术团,拥有合唱团、舞蹈团、军乐团、民乐团、交响乐团等多支分团,艺术团每年在校内外进行多场演出,还多次赴国外进行交流演出,向全国、全世界展现了中国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青春风采,更体现着中国高校担当中国传统艺术和先进文化传承的重任及取得的成果。

大学生艺术团在提升校园文化质量、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是高校中最受学生欢迎的艺术教育形式之一。据北京市的一项调查显示,70%以上的学校都建立了学生艺术团。参与人数最多的学生艺术团体是高校合唱团,平均人数达81人;其次为舞蹈团、话剧团及民族和西洋管乐团等,人数都在30人~50人。[5]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有三十多个学生艺术类社团,如合唱团、舞蹈团、话剧团、管乐团、相声社、书画社、街舞社、摄影协会等,艺术类社团拓展了学校的艺术教育实践活动。调查显示,学生参加学校艺术社团的约占67.5%。在北京市第三、四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学校合唱团的大合唱《山南道河》《雪花》《沂蒙山歌》《Lux Aurumque》(中译《金色的光》),小合唱《塞维利亚理发师序曲》《La Cucaracha》(中译《蟑螂》)分获声乐组大、小合唱一等奖;管乐团《耶利哥》《阿尔卑斯山传奇》《友谊圆舞曲》《龙之山》获管乐合奏一等奖等。在参赛的几十所高校中脱颖而出,突出展现了新组建高校的艺术教育成果,也为学校美育的深入开展集聚了力量。

3.高校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体现了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文化特质

高校校园文化艺术活动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教育则体现在高校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的各个方面,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如结合学校特点举办的学生节、艺术节、电影节、重大节庆日纪念活动等。多数高校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已形成了自己的活动特色。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目前形成了具有本校艺术特色的大型文化活动与院系班级相互补充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模式。一是常年举办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特色的、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品牌项目。例如:连续多届的由学校相关部门牵头、各学院(系)参与的“红五月艺术节”“一二・九新星杯科技节”“新生合唱节”“社团文化节”“校园十佳歌手”等。二是在学校艺术团的基础上,倡导学生因地制宜建立有学生基础的其他艺术类社团,扩展校园文化活动的广度。例如:在2013年学校建校五周年校庆活动中,街舞社学生表演的歌舞剧《相亲相爱》受到了师生的好评。三是鼓励学校艺术团的骨干成员,在各自院系班级参与组织、辅导各类文化艺术活动,提高学生艺术教育实践的参与率。

需要强调的是,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与学校的艺术教育一样,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活动中,利用艺术团学生的艺术才能优势,在同学之间互帮互学,加上教师的指导, 促进全体学生艺术水平的提高,使每一位学生都有展示才能、参与艺术实践的机会,体现了高校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文化特质。

总之,开齐开足艺术教育课程、搞好大学生艺术团的建设和持续发展、开展人人参与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等,是高校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要准备和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

[1]韩学周.北京高校美育-艺术教育现状研究[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4:67.

[2]林琳.公共艺术教育与大学生创新人格的调查研究[J] .中国轻工教育,2011,(1):75-77.

[3]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共青团清华大学委员会. 2008年艺术教育工作情况汇报 [EB/OL].http:///yishu/yishuxsst/bjdxsyst.

[4]王亚飞,杨曙辉,李学华. 计算机应用大赛与学生能力培养探索 [J] . 实验科学与技术2012 ,(6) :144-146.

篇(7)

[关键词]大学 生命教育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5-0181-02

一、生命教育概念的提出

生命教育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提出的,他于1968年创办了“阿南达村”学校,倡导并推行生命教育的思想。他出版了《生命教育》一书,提出必须对人的生长发育与生命健康予以关注。1979年,澳大利亚成立了“生命教育中心”(LEC),倡导以尊重人的精神和对生命的敬畏来定位道德教育目标,将生命教育这一概念明确化。

那何为生命教育呢?现在的观点普遍认为,进行生命教育是为了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人的价值和生命,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对信仰的追求,使其养成关爱的情怀,学会过现代文明生活。广义的生命教育是肯定、珍惜个人的生命价值,他人、社会乃至自然、宇宙的价值,进行生死尊严、信仰问题的探讨,包含生死观教育、人生哲学教育、情绪辅导教育、创造思考教育、多元智慧教育、终身学习教育、生活伦理教育、两性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社会公益教育、环境教育等多个方面。狭义的生命教育是人生观的教育,教育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

二、我国生命教育研究的现状

台湾和香港地区是我国最早开展生命教育的地区。20世纪90年代初,台湾一些学校和个别地区开始推行生命教育。2000年,台湾“教育部”率先成立生命教育委员会,并将2001年定为“生命教育年”。21世纪初香港地区也开始重视生命教育。2002年,香港教育学院公民教育中心明确提出以生命教育整合公民教育及价值教育,并开始在多所学校推广生命教育课程体系,让学生体会生命的意义,增强学生抵抗挫折的能力。

近年来,生命教育在我国内地也不断发展,湖北、上海、辽宁、福建等地己经开设了生命教育课程并开始进行生命教育探索。2003年4月,湖北省召开了我国有史以来第一次以“防止高校学生自杀”为主题的大型专题会议。2004年12月,辽宁省出台了《中小学生命教育专项工作方案》,启动中小学生命教育工程,提出“培养学生成为充满生命活力、具有健全人格、具有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使中小学生的身心能够得到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2005年3月,上海市公布《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希望通过建立学校、家庭、社会资源共享的生命教育体系,引导和帮助学生认识和感悟生命的价值,热爱自己的生命,进而尊重、关怀、欣赏他人生命,树立积极的人生观。”纵观生命教育在国内的发展,目前我国在生命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小学生,关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探讨较少。

三、目前大学开展生命教育的手段

目前在大学中开展生命教育以课程教学为主,主要以三种形式开展:

(一)开设生命教育课程

台湾东海大学开设了生命教育课程,主要有“生命教育概论”“生命发展与关怀”“自然科学与信仰”“宗教概论”和“生命专业伦理”等必修课,以及涉及宗教、伦理、生死教育、自我成长与人际互动、服务实践的选修课程。

(二)整合现有课程体系

台湾辅仁大学开设了将人生哲学、大学入门与专业伦理3门课整合的“全人教育”基础课程。哈尔滨医科大学对其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了改革,课程主要包括生命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心理危机的识别、有效自助、他助与求助等。

(三)开设生命教育主题的选修课

复旦大学开设“生命教育研究”选修课,帮助学生探索与领悟生命的意义,尊重与珍惜生命的价值,热爱并发展个人独特的生命。

四、大学开展生命教育的实践方向

(一)加强生命教育师资队伍培养

生命教育在国内教育领域尚属新生事物,生命教育对于各高校而言还是各自为战,缺乏较为统一的课程体系和师资培养,而高素质、专业的生命教育师资队伍是有效开展生命教育的前提条件。高校应组建、培养一支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师资力量,选拔一批生活态度积极向上、具有较强人格魅力、热衷生命教育的教师进行生命教育的培训,使他们掌握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引导学生发展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并能对问题学生及时进行危机干预。在教学之外,还要从理论上分析、研究和提升生命教育的方法和措施,为生命教育的发展提供支撑。

(二)以“全人”培养为目标,将生命教育融入学生的人生观教育

将生命教育融入大学生的人生观教育,帮助学生领悟生命的有限性、珍惜生命,积极有为地去面对人生,形成科学的生命观,进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不仅应体现人文关怀,注重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培养和教育,更应当将大学生真正看作是一个“全人”,引导大学生关注生命发展和自我成长。学校要尊重学生的个性,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融洽的教育环境,使学习成为一种自发和快乐追求。

(三)将生命教育的理念渗透到各学科教学当中

生命教育是各门学科共同参与的全方位教育,在已有课程的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理念,有助于解决目前大学课程多,课时量大,专门用于生命教育的时间不足的情况。

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增加有关生命教育的内容。心理和生理是一个生命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心理健康对于生命教育来说必不可少。通过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的起源,体验新生命的喜悦,从中学会珍爱生命,同时理性的思考死亡。

在法制教育课程中融入生命教育的内容。生命是受到法律保障的,人的生命受到法律的保护。生命教育结合法制教育的目的在于避免个体做出危害自己、他人和社会的行为。教师可以向学生讲授有关保护自身及他人人身安全的法律知识,从法制的角度来让学生意识到保护自己和他人生命安全的重要性。

(四)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开展生命教育,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生命知识只是生命教育的一部分,生命教育要坚持认知、体验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将知、情、意、行融为一体。

健康愉快的文体活动,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帮助大学生调节情绪、缓解压力,对心理问题起到缓冲和矫正作用。大学生通过参与校园文化活动扩大了人际交往的范围,这是大学生走出自我,开阔眼界,培养良好的人际沟通和协调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开展健康活泼、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生命教育实践活动,营造校园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生活氛围,让愉快、积极的情绪情感充满生活,学生才能感受到积极、健康、高尚的精神熏陶,逐渐培养个体的生命尊严感,才能形成不断的、正面的生命体验,才能真正触动心灵,感受到美好人性的呼唤,自由、自发地敬畏生命,才能最终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实现人生理想。

【参考文献】

[1]张冲.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意义及实施[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2]文锦.高教视野中的生命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第2期.

[3]田克.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讨[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第12期.

[4]张美云.近年来我国大陆关于生命教育的综述[J].上海教育科研,2006年,第4期.

[5]林建荣.高校开展生命教育的原则与方法探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6]李高峰.国内生命教育研究述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第6期.

[7]梁祝平.论大学生生命教育及其实践[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