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采购管理过程

采购管理过程精品(七篇)

时间:2023-07-21 16:49:4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采购管理过程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采购管理过程

篇(1)

关键词:物资采购;过程管理;提高效益

中图分类号:F239.63 文献标识码:A

企业物资采购就是指采购人员或者是采购单位基于各种目的和要求购买物资的一种行为。狭义的物资采购就是买东西,扩展开来就是企业根据需要提出采购计划、审核计划、选择供应商、确定价格、最终签订合同并按要求付款的过程。作为国有企业的物资采购来说它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更是企业获取经营利润的一个重大源泉。

1 物资采购在现代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企业生产产品的成本构成中,采购的原材料及零部件等物资成本占企业全部成本的比重平均水平在60%以上,由此可以看出物资采购成本是企业成本控制中最有价值的部分,而中国目前的一些企业往往把成本控制力度放在这些占企业总成本还不到40%的次要方面如减员增效等这些做法上,不仅收效甚微,而且会人心浮动,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得不偿失。

2 采购计划

2.1 采购计划是采购管理进行动作的第一步。如何获取足够多数量的物资是采购数量计划的重点所在,因为数量计划是为维持正常的生产活动,是某一特定时期内何时购入何种物资的估计作业。因此数量计划应该达到以下目的:预计物资需用时间与数量,防止供应中断,影响生产经营活动;避免材料储存过多,积压资金,占用空间;配合企业生产计划与资金调度;使采购部门事先准备,选择有利时机购入材料;确立材料消耗标准,以便管制材料采购数量及成本。

2.2 采购计划制定的依据

生产计划。采购计划不能盲目、随意制定,要依据生产计划,按生产所需来采购物资,否则就会造成积压浪费。

库存情况。若物资有库存,则物资采购数量就不等于生产计划所提的物资需用量,因此必须建立物资的储备定额,以表明物资的库存最佳状况,再依据用料需求数量,并考虑购料的作业时间和储备定额标准,算出正确的采购数量,然后进行采购。而怎样计算储备定额标准是关键问题。

储备定额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它是为使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防止因需求或供应商不能及时供货引起的缺货或停工待料,在仓库中经常保持的最低库存数量。但是,储备定额必然会增加库存费用,因此,需要确定一个适宜的储备定额。当计划周期内计划库存量达到或低于储备定额时,该周期就应该有材料 入库,确定储备定额常用统计分析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S=S经+S保

式中:S - 物资储备定额

S经-物资经常储备定额

S保-物资保险储备定额

经常储备定额是指前后两批物资到达的间隔期,它是为满足日常生产需要而建立的物资储备。其公式为:

S经=T*Q

式中T-经常储备周期Q-平均需求量

但是,由于需求是随机变量,事前难以知道需求的准确数据,无法决定储存策略,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计算随机变量的期望值,从面定出合理的经常储备。

2.3 采购数量的计算方法

定期订购方法:采购物资可以选择每季、每月或每周订购一次,这称为定期订购法。这种方法在使用上必须对物资未来的需求数量能做出正确的估计,以避免存货过多,造成资金积压。

定量采购方法:定量订购的目的是为了寻找一个使全年总成本最小的经济订货批量,为了使问题简单化,这时的总成本我们只考虑采购成、订货成本和储存成本,即:

TC =RC+RS/Q+QCK/2

TC:总成本;Q:经济批量;R年需求量;S交易费用;C单位价格;K储存成本百分比。

使总成本最低的Q就是我们所寻找的经济定货数量。运用微积分的知识,对上一公式求导,我们可以得出:

Q=(2RS/KC)1/2

3 选择供应商

选择供应商是采购实施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在选择供应商时,有许多因素值得考虑。主要因素有:

3.1 产品质量。初选供应商时应该严把质量关,可以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考察供应商硬件、软件;考察供应商是否通过ISO9000系列的质量认证或其他一些企业要求的质量认证,质量控制措施如何;考察该供应商是否为其它厂商供货,是否将要采购的物资类似等。

3.2 价格。物美价廉的商品是每个企业都想获得的,虽然价格并不是最重要的,但是价格的高低是选择供应商的一个重要指标。以往一提到提高物资供应经济效益,往往单纯地考虑进价如何降低,质量如何提高,似乎成本只能往下降,而功能只能往上升。我认为应该综合考虑两个因素即价格、功能的比值,如果功能有所提高,允许成本相应增加,而功能有所降低,其降低率低于成本降低率时,其经济效益仍然是提高的。所以在判定价格时,要判断其价格性能比,而不是单纯地考虑价格的高低。

3.3 服务。选择供应商时,服务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考虑因素,例如更换残次品、指导设备使用、修理设备等。类似这样的一些服务在采购某些物资时可能会在选择过程中正起到关键作用。

3.4 位置。供应商所处的位置对送货时间、运输成本、紧急定货的回应时间都有影响,当地购买有助于发展地区经济。

3.5 供应商存货政策。如果供应商的存货政策要求自己随时持有备件存货,拥有安全库存则将有助于突发故障的解决。

3.6 柔性。愿意并且能够回应需求改变,接受设计变更等的供应商应给予重点考虑。

4 采购合同管理

选择供应商之后接下的工作就是同供应商签订正式的采购合同。合同管理应由采购管理专职人员操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4.1 计划审查。审查采购计划是否在规定的时间内转化为合同。

4.2 合同审批。审查合同号、数量、计量单位、单价、发运目的地、供应商、到货日期等。

4.3 合同跟踪。检查采购合同的执行情况,对未按期到货的合同研究对策,加强监督。

4.4 缺料预测与计划人员一起操作。根据生产需求的情况,推测可能产生缺料的供应合同,研究对策。

4.5 根据实际情况,妥善处理合同的变更、合同提前终止、合同纠纷等。

5 采购绩效与评估

从管理角度讲,任何一种工作都应遵循PDCA(计划-实施-检查-总结)的过程,采购也不例外。作为企业,制定了采购方针、战略、目标、及实现目标的行动计划后,在计划实施时还需有相应的绩效指标,用于对采购过程进行检查控制,并在一定的阶段对工作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再提出下一阶段的行动目标与计划,如此循环往复,不断改进。而要对采购过程有深入的了解,必须制定采购绩效或表现的衡量指标,对采购过程进行考核。

5.1 价格与成本的指标。采购的价格与成本指标包括参考性指标和控制性指标。参考性指标主要有年度采购总额、各采购人员年度采购额、年度人均采购额、各供应商年度采购额、供应商年度平均采购额、各采购物品年度采购基价及年度平均采购基价等。它们一般是作为计算采购相关指标的基础,同时也是展示采购规模、了解采购人员及供应商负荷的参考数据,是进行采购过程控制的依据和出发点。

5.2 质量指标。质量指标主要是指供应物资质量水平以及有为供应商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表现,它包括供应商质量体系、物资质量水平等到方面,主要有:物资质量:包括批次质量合格率、物资抽检缺陷率、退货率、对供应商投诉率、及处理问题的时间等;质量体系:有通过ISO9000的供应商比例、开展专项质量改进的供应商数目及比例等。

5.3 企划指标。是指供应商在实现接收合同过程、交货过程中的表现及其运作水平。包括交货期、交货质量可靠性以及采购运作的表现。

参考文献

[1]严学丰,程兆汾.围绕提高经济效益改善企业经营管理[J].财经研究,1981年03期.

篇(2)

随着我国工程技术的发展和工程技术“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我国工程技术企业不断扩大市场,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承接国际项目。然而,由于各方面环境发生变化,导致供应链发生变化,物资供应出现一些新的问题需要解决。本文通过对国际工程项目供应链下的物资采购管理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对如何建立良好的物资采购管理模式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

国际工程项目;供应链;物资采购;管理

1、引言

物资采购管理是工程项目得以有序开展和实施的前提,是保障项目能够按时竣工交付,并保证质量的根本保障,因此保障工程项目供应链下的物资采购管理对于项目工程来说至关重要。随着我国工程技术水平的提高,国内工程技术市场的不断饱和,国际市场的巨大吸引以及政策支持,我国企业承接的国际工程项目不断增加。由于国际项目一般采用EPC总承包项目,因此项目物资采购工作全权落到了施工企业的手中,因此,如何实现物资采购的充分管理,对于承包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一方面,保障物资采购的成本性,实现项目的盈利性是根本,因此必须从物资采购方面降低成本,从而实现总成本的有效管理和降低;另一方面,企业必须保障物资采购质量和效果,保证施工期、竣工期,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企业的施工承诺,保障企业的信誉和形象。

2、国际工程项目物资采购特点

2.1技术要求差异大

由于各国在施工标准上,建筑理念上的不同,因此导致了国际项目在施工期间必须结合甲方的项目要求、设计理念和技术标准进行施工与物资采购。由于施工标准和技术要求在国际标准和甲方当地标准的不同,因此必须强化落实标准的国际化和当地化界定,以何种方式对物资进行管理,以实现技术标准在最经济的物资采购原则下满足施工要求。

2.2材料质量要求严

由于国际市场上对各类建材、材料、物资的标准较国内相对完备,因此质量要求也相对较严,在保证物资采购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加强质量管理。通过质量管理来保障施工材料符合标准,保障施工过程中的有效质量。保障和连续供应对于保障施工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2.3采购程序复杂

国际工程项目管理严格,在物资采购供应方面,采用了近乎严苛的管理方法,在手续和流程方面额外复杂。在物资采购管理过程中需要进行充分的调查、计划、初步选择、初步询价、初步比价、推荐供货商、送业主审议、招标或谈判签订合同等手续。而在涉及到进出口物资时,其程序又要走进出口程序,需要在当地办理进出口许可、支付信用证明、港口工作、税务管理工作、仓储及物流最后的物资检验和接收、清关等。由于物资管理严格,因此在物资管理过程中也相对的比较安全。把好了物资技术标准、质量标准关,同时增加了物资流通的工序,延长了物资流通的时间比例,大大降低了工程开展的时间和效率。

2.4物资供应不稳定、价格浮动

由于国际项目一般较大,工期较长,因此项目开展过程中,难免遇到工期间物资供需发生变化,物资价格发生浮动和变化。由于一些建材供应商在部分地区的信用水平参差不齐,供应能力有限,导致大型项目在组织施工时极易发生供应链断裂、供应方单方面提价、延缓交付、国际市场需求变化以及汇率变化导致的价格变化、运输费用、税费等等各方面问题,严重地影响了项目工期和施工的有效开展。

3、基于供应链的物资采购管理模式设计

基于供应链的物资采购管理是随着工程经济的不断发展,为保障工程物资采购的有效性,建立的通过用系统的观点来对物资管理环节过程中的物流、信息流、成本流的有效管理,通过供应链下的物资采购管理,可以对物流、信息流、成本流进行有效的分解和控制,使得各环节的连续性、成本性、利益性得到大幅提升,既保障了物资采购管理的效果,又保障了物资采购管理的效益,实现了双丰收。

3.1基本思路

首先,通过贯通企业内部资源,提高内部管理效果;其次,提高外部资源的协调管理,实现在供应链下的物资采购管理各环节的有效统一性,保障系统的整体性和沟通协调性。最后,加强物资管理,将企业需求与供应链能够有效地结合,实现物流、信息流、成本流的有效控制,实现综合效果的显著提升。

3.2模型建立

根据供应链下物资采购的物流、信息流、成本流的有效组织和分析后,将基于供应链下的物资采购模型分为三个层次:运作层、业务层、战略层。首先,运作层是供应链下物资采购管理模型的根本。其中涉及到了物资管理的各种方法和技术,通过各类技术的有效使用和完善,使得物资管理水平得到根本的提升和完善,以适应国际项目高标准和高要求。同时结合国际项目实际形成高效运作的管理层实现供应链水平的有效衔接和物资管理的高效化,而这是保障业务层与战略层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是管理模型实现的基础。其次,业务层作为采购模型的行为层,是实施物资管理的关键。通过运用供应链管理思想来完善物资采购管理过程的价值,以物流和信息流为基础,通过结合国际项目实际,对核心材料的采购和管理进行集中,以保障核心物资的高水平。对非核心物资进行外包,从而提高物资管理的效率,实现成本流的有效控制和根本效益和竞争力的提升。业务层是战略层的执行,是运作层的实践,在环节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使得物资管理模型整体性和统一性大大提高。最后,战略层是实施供应链下物资管理的核心。从核心发展战略的角度、从项目发展要求的实际出发,通过对物流、信息流、成本流的有效管理,将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和供应链的优化管理,协调和平衡供应链过程中各成员的利益,合理规避各类物资采购管理风险,实现“多赢”局面的控制,最终实现物资采购管理的稳定和连续,保障国际项目开展的连续性和高标准。

4、结论

国际工程项目物资采购管理复杂困难,需要通过积极有效的管理,协调供应链下各方利益,才能保障物资采购、供应,项目开展的有序进行,采用通过加设供应链下的物资采购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地避免类似问题的产生,促进项目工程的有序开展和落实。

作者:蒋兴宇 单位:中铁隧道集团一处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篇(3)

1.国有企业采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国有企业相对于其它一些企业来说必然具备着一定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的存在导致国有企业在采购管理中面临着更多的困难,进而导致了当前我国国有企业采购管理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影响着采购管理的质量,其中主要表现在统一性、规范性和考核等三个方面。

1.1统一性差

虽然我国国有企业都具备自身的管理制度,其中对于采购管理来说也具备相关的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但是这些制度具体来说都指向了具体的采购操作层次,在一些较高层次的统一性管理上还存在着一些欠缺,其中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1)对于国有企业来说一般都是一些较为大型的集团企业,其涉及到了很多的分公司,对于这些子公司之间的采购统一性的规定并不是十分完善,没有做好相应的协调工作,进而影响了国有企业采购管理的质量;(2)另外一方面则是在分公司或者子公司内部各个部门之间也存在着协调性不足的问题,尤其是在生产部和采购部之间存在着交流不畅等问题影响着采购的合理性,进而导致了采购工作可能出现一些失误影响着企业的采购管理。

1.2规范性差

针对现有的我国国有企业的采购管理制度来说因为其制定和实施的经验较少,所以其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尤其是在规范性上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完善,其中最为明显的一个问题就是当前我国国有企业采购管理中对于相关采购过程的具体操作规定不够详尽,而仅仅是对于采购办法进行了泛泛规定,这就导致了具体采购人员在采购过程中面临着更多的问题和困难,导致我国国有企业在采购管理的执行中出现一些问题,此外,在当前国有企业信息化规范管理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采购管理的效果,不仅不能够很好地利用信息化的优势,还对于我国国有企业采购管理的效果产生较大影响。

1.3考核办法问题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在采购管理中存在的另一份问题就是考核过程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大多数国有企业当前对于采购人员进行考核都是采用领导决定制度,一切都是由领导对于采购人员进行评价考核,决定采购人员的工作质量,这在很大程度上来看是不合理的,甚至会因为对于领导缺少必要的监督导致出现徇私舞弊现象,进而影响考核的公平性,最终影响到国有企业采购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导致采购管理质量低下,所以说,考核办法问题也是当前困扰国有企业采购管理质量的一个主要问题。

2.提高国有企业采购管理水平的对策

针对当前我国国有企业采购管理现状,我们必须进行详尽的分析,然后制定出对应的政策,采取有效的办法来提高我国国有企业采购管理的质量,促进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具体来说,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有以下几点。

2.1加强监督。一般说来,国有企业进行采购都是事先制定好相应的采购计划,然后再按照相应的采购计划进行实施,在这一过程中要想切实保障采购的有效性和质量,我们就必须加强整个环节的监督工作,不仅仅要在采购计划的制定过程中加强对于计划制定的监督和控制,确保采购计划的合理性,避免采购过程中的浪费,还应该加强在具体采购过程中对于具体采购人员的监督,对于采购计划中的物品数量、种类等进行详细监管,避免采购人员的失误,加强采购质量。

2.2审查申报价格。在我国国有企业采购管理中最为主要的就是针对采购价格进行管理和控制,所以我们也必须加强对于采购物品申报价格的审查力度,尤其是针对当前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来说,更应该加强对于市场中采购物品的报价审查力度,确保申报价格的合理性,减少国有企业的损失,具体来说,可以针对市场具体状况进行详细的调查,了解采购物品的具体价格,然后汇总成采购物资审价表以供采购监察部门进行监督和管理。

2.3审查采购合同。合同的签订是国有企业采购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以,为了确保国有企业采购管理的质量,我们应该加强对于采购合同的监管和审查,加强对于采购合同的管理和审查能够有效地避免一些徇私舞弊问题的出现,并且能够明确采购资金的去向,确保国有企业的采购工作能够有据可查,进而提高了采购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2.4检查采购物资质量。国有企业的采购管理针对整个的采购过程进行管理和监督,所以,我们还应该加强对于具体采购物资质量的监督和审查,确保采购物资的可用性。具体来说,加强采购物资质量的审查不仅仅能够有效地避免国有企业的一些不必要的损失,减少因为物资质量问题产生的浪费现象,还能够有效的对于整个的采购过程进行监督,避免采购人员在采购过程中出现一些失误,甚至是徇私舞弊的现象。

2.5审查采购票据。对于国有企业采购行为的管理应该重点加强对于资金的审查和监管,这是一个核心内容,对于资金的审查不仅仅表现在对于物资报价的审查上,更应该加强对于采购过程中所有票据的审查,这些票据因为内容过于繁杂,所以一般较难进行管理,具体所来,我们需要审查的票据主要包括检验报告单、运费单据、入库单以及购货发票等,只有把这些所有的票据都进行详细的审查才能够真正的确保国有企业采购资金的有效利用,进而做好采购管理工作。

2.6审查会计信息。对于采购管理中相关资金的审查还应该包括对于会计信息的相关审查,会计师是国有企业采购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员,也是和采购资金联系最为紧密的一员,加强对于会计信息的审核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确保采购资金的有效性,不仅如此,加强对于会计信息的审查还能够有效规范整个国有企业的资金运转,避免一些相关人员的违规行为出现,保障采购过程总资金使用的合法性。

篇(4)

关键词:生产型;企业;物资采购;供应商;管理

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程度的加剧,生产型企业只能迅速提高自身竞争力,才能适应当今复杂的市场竞争环境。一方面,可以通过调整产品结构来实现,另一方面,就是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企业市场适应能力。物资采购中供应商管理就是生产型企业加强内部管理的重要途径之一。一个企业能否不断地充实供应商数量,提高供应商的质量,是让企业的物资采购管理工作良好运行的保证。

一、生产型企业供应商管理的重要性

1.企业对供应商管理的认识

在现代化生产条件下,采购活动已从初期的一种简单交易行为,逐渐演变成一种单独的工作——采购管理,即对整个企业采购活动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活动。我国学者王槐林认为:采购管理是指为保障企业的物资供应而对企业采购活动进行的管理。现代化科学管理模式是根据订单的需要进行采购,是由市场销售决定的采购管理模式,避免企业的库存杂费,同时要求采购管理高效运行来保证企业正常生产和按时交货,对采购管理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反应速度。现代采购的职能是寻找资源,而不仅仅是采购,采购管理已经从对采购商品的管理转变为对供应商的管理。

供应商,是指可以为企业生产提供原辅材料、设备、备品备件等资源的企业,它可以是生产型企业,也可以是流通企业。企业要维持正常的生产,就必须要有一批可靠、稳定的供应商为企业提供各种各样的物资供应。物资采购中供应商管理,就是对供应商的了解、选择、开发、使用和控制等综合性的管理工作的总称。供应商已成为一种战略筹码,供应商管理也成为造就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谁拥有具有独特优势的供应商,谁就能赢得竞争优势。

2.企业供应商管理的意义

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不仅可以协调企业库存管理,减少库存压力;同时,还可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缩短交货期。进而提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应变能力。搞好供应商的选择与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供应商选择及管理体系,可以不断优化企业的供应网络,对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有着重大的意义。

二、生产型企业物资采购的特点

生产型企业物资采购有以下两个特点:

1.采购物料的多样性

一方面,生产型企业的产品,生产过程比较复杂,因此需要大量的原辅材料、备品备件和配件等,且其复杂的生产过程也需要大量的生产机械设备。而且由于有些设备所需的备件、配件没有统一的标准,为了符合企业设计的要求,同一种材料也会有不同的规格。因此生产企业采购的物料品种繁多、规格复杂,数量不一。

另一方面,由于企业设计者的水平技术高低不同,欣赏水平和爱好存在差异,以及生产企业的经济、技术、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不同,使得企业产品在规模、形式、构造、装饰、生产、组织等方面千变万化,并经常需要运用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等。

2.物料供应的多变性

企业产品的生产地点是统一的、固定的,使用单位是全方位的,这就决定了企业产品生产的不固定性。生产企业要根据用户的不同需要生产出用户满意的产品,生产中使用的物料不仅要随着产品的变动而变动,需求的规格也是多变的,由于市场逐利原因不是畅销材料常常采购不到,直接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这就需要做好材料的代用工作,从而增加了物资供应的不确定性。因此不能使材料的采购供应规范化、标准化,而需要灵活多变的物资供应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否则可能会造成生产的混乱。

三、如何做好生产型企业供应商管理

首先要明确企业供应商管理的目标,再制定相应的策略去实现。

1.供应商管理的目标

供应商管理的目标包括:

(1)获得符合企业质量和数量要求的物料或服务;

(2)以最低的成本获得产品或服务

(3)确保供应商提供最优的服务和及时的送货

(4)发展和维持良好的供应商关系

(5)开发潜在的供应商

2.供应商管理策略

从实际工作出发,本人认为,供应商管理分为两个过程,一个是供应商的开发过程,一个是供应商的管理过程。做好这两项,供应商管理的目标就能达到。

(1)供应商开发过程。针对采购物料的多样性和多变性,一定要做好平时的基础管理工作。对于主动来推销产品的供应商,初步审察资质,并根据物料不同,做好基础档案管理,做好储备工作。一旦某种物料现有供应商出现问题,不能及时供货时,可从储备库中找到可替代供应商进行洽谈。 同时,根据现有供应商供应情况,对一些重要的原材料供应商及储备库中缺少物料的供应商,随时了解市场行情,寻求新供应商,做好储备工作。

企业则必须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供应商开发管理程序,进行管理。主要通过以下几个过程进行开发。

①识别供应商开发需求。由于企业进行供应商开发的需求不同,那么采取的策略也不同。如果是新产品开发需要,那么开发供应商时需要和产品开发部门进行有效的沟通,因为这类供应商是新的,采购时价格也难以确认;如果是某种物料现有供应商太少,那么采购部门进行开发供应商就相对容易一些,可以参考现有产品的价格、质量等,这类相对简单一些。

②确定目标供应商。确定了开发需求后,就可以从基础档案库中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对于新产品,则需要再寻求新供应商。而对于其它已采购过的物料,就要考虑不同情况进行选择。一定要考虑到采购成本最小化原则,对于批量小、价值低的物料,可以选择中间商进行供货,寻求送货的及时有效。而对于价值较大、批量大的物料,一定要优先选择生产厂商,以求得价格优势,达到批量采购,从而降低采购成本。在具有资质的供应商中,选择价格具有竞争优势的供应商作为准备考察的目标。准备好供应商的资质证明材料和报价资料,做好准备。

③供应商调查。对于不同的物料,进行不同的调查内容。对于一些非关键的原辅材料的供应商,可通过对供应商的资质文件、样品、行业调查等进行判断。并让供应商提供样品试用。而对于生产过程中关键的原料,则一定要做好供应商实地考察,对供应商名称、地址、注册资本、经营能力、生产能力、供应能力、资金能力、人员状况等一系列的基本情况,进行详细调查。此外,还要对供应商的生产体系、内部管理体系、质量内部控制系统、生产技术水平等详细资料做出判断,调查完成后,确定是否进行小批量试用。同时,提请技术部门做好技术上的支持,进行技术上的理论分析。得到技术部门认可后,再进行商务谈判,进行试用阶段。

④评价分析。当试用完成后,可根据生产分厂反馈的使用情况报告,决定是否列为正式供应商。如果反馈好,则列为正式供应商,做好供应商档案管理工作,进行长期合作。如果反馈不好,则取消合作。

(2)供应商管理过程。此处供应商管理过程,则只针对已建立正式供货关系的供应商。对这部分供应商,一定要建立完备的供应商数据库管理,随时更新各家供应商的供应物料、企业资质、联系人、联系电话等基础信息情况。并且每年组织一次供应商评分分级。根据该供应商的资质审核、产品价格与质量、售后服务、分厂使用情况等指标将供应商分为优良差不同等级。对于评为优秀的供应商,在下年度供货中优先考虑,而对于评分为差的供应商则予以淘汰,重新从备用供应商资源库中选择合适的供应商进行供货。

每种物料,保证至少2-3家的合格供应商,避免独家采购带来的价格垄断及服务质量下降。一旦某种物料的供应商少于2家,就要及时开发新的供应商做为补充,让企业的供应商时刻保持高度的竞争性,这样可以促进供应商更好的服务,不断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也有益于企业在采购物料时的价格谈判工作。

经常和供应商沟通,了解对方的生产经营情况,同时关注市场行情,掌握价格动态。当了解到某家供应商生产经营出现异常时,及时准备替补供应商,保证生产供应。

做好新老供应商的交替工作,保持稳定的供应商群体,为企业的正常生产提供稳定的物料供应;让供应商能进能出,形成一个良好的经营机制。不断地充实企业的供应商数量,提高供应商质量,保证企业的采购管理工作良好运行。

总之,与供应商做到一种长期互嬴的合作关系,

四、结语

通过分析生产型企业的采购物资特点,提出相应的供应商管理策略,以优化企业的供应商管理,降低采购成本,提高企业赢利能力。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业主;项目;多项目管理;资源;供应链;研究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1-0390-01

相对国外来说,项目管理在我国的起步时间比较晚,但从开始到现在,我国项目管理也在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中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并且在管理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深入,我国项目管理模式逐渐向多项目管理方向发展。截止目前,多项目管理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统一的,并得到广泛认可和应用的一种项目管理模式。在多项目管理中,其管理的核心内容是业主方项目管理;管理研究的重点是社会现有资源的整合与获取,将两者融合一起,可认为:多项目管理中,业主方如何发挥其外部组织作用,对资源进行合理、科学的整合与分配,选择一条符合多项目管理需求的外部组织资源供应链是保证多项目管理目标实现的一种重要手段,同时也是获得最佳管理效果的关键。

1 多项目管理的概念

所谓多项目管理,其实际意思是指,在某个组织活动的开展过程中,相关单位对活动中多个项目作同时的,全寿命周期内的管理。多项目管理在当前已成为项目管理的主要发展趋势,其存在基础是建立在项目管理之上的,是一种在项目管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管理模式。多项目管理区别于一般的项目管理,主要表现在:一,多项目管理比一般性项目管理更具战略性,它是站在企业决策层的角度,来对企业内部所开展的所有项目活动进行评估和控制;二,多项目管理是一个动态性管理过程,它在管理过程中能够根据企业的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原有的管理战略目标、战略需求以及战略方式等;三,多项目管理崇尚资源的最佳配置和利益的最大化,它可通过协调和分派现有项目资源的方式,来获得最佳的项目资源配置组合,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多项目管理中有一核心管理内容,即业主方项目管理。从其定义上来说,业主方项目管理的服务主体是业主,基于业主方项目管理中的所有工作的开展都是为了满足业主的需求,包括项目设计准备工作、项目设计施工工作以及施工完成后的项目保修,项目建设全过程中,所开展的一切管理工作都是站在业主的角度,为业主利益提供服务的。下面对业主方项目管理的具体工作内容作详细介绍。

2 物资采购管理和供应链管理

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物资采购管理在管理工作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对于企业来说,其经营活动主要是指物资与经费之间的平等交易。因此,任何企业来进行经营活动时,都需要安排企业内部专门的采购部门来执行对外采购和对内配置工作,将采购所得的资源作合理的整合、获取以及分配,这便是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所涉及到的物资采购管理。

供应链管理,主要是指通过对企业内外部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等因素的控制,做好企业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制作以及销售等每个环节的工作,在企业产品的制作、销售的全过程中,供应商、制造商、零售商以及用户等共同组成了一个线性的整体,从结构上看类似于一条网链,所以将这样的管理模式称作供应链管理。现阶段,供应链管理的质量和效果已经成为了制约组织或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正常开展的重要因素,同时也间接阻碍了组织和企业的发展。

物资采购管理和供应链管理之间的关系是属于和被属于关系,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物资采购管理隶属于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并且是其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环。重要性主要体现在:

1)从业主方项目管理中的物资采购管理角度分析,企业或组织在设计物资采购方案时,方案的设计规格、设计内容以及设计文件等都需要按照业主方的要求来进行设计;设计单位要向业主方索要明确的采购物资规格和数量。而在明确了物资采购数量、规格等相关采购要求之后,紧接下来的采购管理便成了基于业主方多项目资源管理中的一个管理难点。物资采购管理作为组织或企业供应链管理中的首要环节,其对组织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起着重要的决策作用。

2)在物资采购管理中,其管理模式的选择取决于业主方和参建机构的合作方式,物资采购管理模式正式确定之后,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并改变业主方以及各个参建机构的发展战略目标。而采购管理模式的选择、对业主方发展战略的影响等内容都属于供应链的管理范畴,所以我们说,物资采购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核心。

3 多项目业主采购和承包商采购的区别

3.1核心采购组织由承包商转移到业主

现行一般的工程项目物资采购,是以承包商作为核心组织的采购,在特定的条件下,以承包商为中心进行采购和供应;而业主采购,则以项目业主作为核心的采购组织,可将采购纳入业主方组织战略的高度,考虑将多项目物资采购纳入组织战略的范畴。

3.2采购范围不同

工程承包商的物资采购,一般为中标承包工程范围内的采购,由于管理水平方面的原因,目前很难实现承包商企业范围内的多个中标项目的集采,属于单项目采购的范围。

4 业主方基于多项目的组织外部供应链研究

4.1非业主核心

现行的整个多项目系统供应链,从多项目参与方相互关联紧密程度的角度上看,由于业主方与相关工程物资供应商之间的基本不关联或较低的关联程度,因此认为一般情况下是以承包商作为核心组织来建立多个供应链,从业主方多项目系统范围内看这多个供应链是十分松散的。

4.2多项目供应链战略

在现行的供应链系统中,业主只是简单的用户,被动地接受供应链的各种要求,除了能提出质量、工期等相关要求外,基本处于多项目的辅助地位。业主方想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调整组织的多项目管理战略,建立新的、以业主方为核心组织的供应链系统。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组织的多项目管理,或者说在组织的供应链管理中,物资采购是其管理的首要环节,对组织战略的制定和战略目标的实现起着一定的决策作用。21世纪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与深入,业主方多项目资源管理模式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相信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基于业主方的多项目管理模式仍然会得到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兵,徐小斌,郑洪帖. 基于供应链的采购管理[J]. 商业研究. 2002(10).

篇(6)

关键词:全生命周期;物资管理;企业发展;重要意义

1全生命周期理论的基本涵义

全生命周期成本法最早是由美国学者提出来的,最开始应用于军事行业,主要用途是计算军工产品的成本。之后,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全生命周期成本法被赋予了多种内容,其应用范围大大增加。随着应用范围的扩大,在生产活动管理过程中,对企业的生产活动、产品采购与生产以及其他管理活动起着非常重要和良好的作用,便于企业顺利开展有效的管理活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企业的成本消耗,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和生产效益。比如在企业中,全生命周期的作用可以理解为企业生产的设备或者产品从开始投入市场直至产品被淘汰的整个过程的成本的计算,简单来说就是对设备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关注。对于生产者和消费者来说,对全生命周期有不同的认识,生产者对全生命周期的关注主要包括开发设计、投入生产以及停产,消费者角度的产品和设备全生命周期指的是产品购买、使用与报废的整个阶段。通过在物资管理的过程中,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关注,有利于促进企业不断改进现有的管理模式,从全面、系统的角度出发,解决企业物资管理问题,促进企业发展。

2计算物资生命周期成本的方法

根据调查显示,物资生命周期成本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两方面的成本,计算物资生命周期成本必须将上述二者成本计算清楚,缺一不可。一旦缺少一个细节成本,那么所计算出来的物质生命周期成本就不具备准确性和真实性。具体来讲,物资生命周期成本可以分为产品设备开发、设计、生产、市场推广成本以及后期产品设备使用、处置以及售后维护成本,科学合理的物资生命周期成本计算方法需要将上述几个环节的成本核算清楚,在此基础上将所得出的数据相加求和,即为准确的物资生命周期成本。

3全生命周期成本理论的应用意义

3.1推动企业物资管理

全生命周期理论的有效应用,可以推动企业物资管理工作的完善,促进物资采购计划与预算的形成。通过全生命周期理论的有效应用,能够打破空间的限制,尽可能地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的利用效率,在实现企业采购成本与公司发展的双向发展过程中促进企业的发展。

3.2降低企业发展成本

降低采购成本是促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持续保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方式,是企业经营的关键环节。一方面,在进行物资管理的过程中,通过做好预算及采购计划工作能够保证采购工作的顺利进行,从人力、物力、财力方面有效地控制企业成本,使得企业的物资采购配置更加合理,并且通过全生命周期理论的有效应用,能够实现企业内部所需要的各种资源的有效控制,减少采购浪费量,降低采购成本,促进企业提高企业收益。另一方面,在进行采购成本的控制过程中,查看企业的成本组成部分,物资采购成本占的份额不容小觑。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想获得最大的利润,就需要不断关注生产成本。但是现有的市场中,随着信息获取方式的多样性,使得物资的价格逐渐透明,单纯地想通过价格的差异性来进行物资的采购管理,已经不能实现对成本的控制。在管理过程中,要想企业长期发展,获得有利的市场地位,必须通过科技不断改进现有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制定采纳合理、可行的一系列物资采购策略,从而使企业能够减少花在采购周期方面的时间,降低人力和物力的成本,促进企业的健康高效发展。

3.3有利于加强与供应商的关系

在现有的环境下,物资采购模式不甚理想和不完善,通常需要花费大量的采购成本、运营成本,并且企业针对这些采购的物资管理没有形成正确、明确的认识。通过强化生命周期理论的采购观念,严格把控采购的成本和质量的控制,能够有效地处理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提高物资采购管理的效率与质量。

3.4有利于建立科学的采购机制

对于传统的采购来说,大多数的采购者在采购时,关注的重点在于采购的价格,缺乏科学的采购理念的指导。比如对于采购A、B两种产品来说,二者具有同样的功效,前期的采购价格A低于B,但是后期的成本B要远远高于A。面临此种情况,传统的物资采购往往偏好于A产品,而忽视后期维护、保养所需要花费的费用,不够全面,甚至后期会造成企业的损失,影响产品的生产周期和质量。而通过在物资管理的过程中融入全周期生命理论,可以在兼顾利益的同时,促使采购者关注质量等多种因素,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

篇(7)

关键词:仓库装备供应 信息管理系统

通过对仓库现有物资供应管理系统的管理体制、管理内容、管理方法进行全面分析,综合其它物资供应管理模式,兼顾不同管理上的差异,开发物资保障管理信息系统,系统需要涵盖物资供应管理的各方面工作,实现物资计划、采购、仓储、质量等主要供应业务环节计算机化、运用计算机管理技术进行物资储备、采购资金、成本费用、供求信息等主要物资保障管理工作的管理控制。

一、系统设计思想及目标

总体设计原则遵循系统的先进性、实用性、开放性、可扩充性、升级简便、安全可靠、易管理、投资效益比高的设计原则进行系统设计。

在以上系统分析和设计思想的指导下,要详细分析了地方上各行业物资供应管理工作中的共性和个性。其实,80%以上的管理方式和管理过程是相同的,例如都由计划管理、采购管理、质量管理、储备管理、综合统计等管理过程组成,不同的地方总结如下:从各自的组织机构、岗位分工上看,因为规模不同,有的采用一级管理,有的采用二极管理模式等等。总之,组织结构不尽一致,各岗位的工作职责也不相同。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系统为适应不同具体需求,在满足物资供应管理共性的基础上,必须满足军队装备物资供应管理上的不同个性。我们应该采用的方法是:

系统设置一些控制参数用以控制系统的价格核算体系、出库是否要求计划、入库是否要求合同、订合同是否要求计划等等用以满足不同管理过程上的不同要求。

系统提供好的数据接口以利于与其它系统的集成。

在上述设计思想的指导下,确立了系统开发总体目标是:“保证物资供应,降低储备成本,优化库存结构,减少库存资金,提高军事效益。

系统技术性能指标是:“具有安全保密性,具有高可靠性,具有良好的开放型,具有较高工作效率,人机界面友好,易于扩展和维护。”

系统功能目标是:“提供计划准确率和工作效率,疏通信息渠道、加速信息反馈,提高数据准确性使编制计划建立在以信息为基准的科学方法上,用计算机代替部分手工操作,共享数据将减轻保障人员的工作负担使之从繁琐重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促使信息流与物流同步、促进管理科学化、程序化。”

二、系统主要功能

本系统的模块构成和层次关系是按照物资供应业务流程要求和管理要求设置的,共分为五个模块:计划管理,请领、采购管理,仓储管理,质量管理和综合管理。系统功能介绍如下:

(一)计划管理模块

计划管理是物资供应工作的龙头,在计划管理模块中充分体现了物资管理工作中事前控制的功能,计划管理实现的主要功能有:

编制原始物资需求计划,若物理条件具备、可以提出相应原始计划。各类计划(包括需用计划、补库计划等)实现了按项目分层次的管理,每类计划生成平衡依据或领料依据,其中作为平衡依据的计划进一步生成采购计划,作为领料依据的计划作为出库时的领料依据,为按项目的核销、按项目的领料和按项目的分析统计提供了依据。

实现围绕计划的各类操作,包括计划的审批、核销、变更、代用等。计划的变更和代用过程自动调整相应库存和期货资源的及时分配。

实现计划的自动平衡。平衡结果可以根据需要分别按照大修、维修,等生成平衡报表;按照项目生成平衡报表;按照需求计划期间生成报表。

对各种计划提供组合查询。可以查询计划执行情况、项目备料情况、单位领料情况、库存平衡情况、期货平衡情况、计划需求量的动态变动情况。组合查询为领导了解计划需求、安排物资供应提供了有力工具。

(二)请领、采购管理模块

请领、采购管理是物资供应工作的核心,在请领、采购管理中充分体现物资管理工作的事中监控的功能,保证请领、采购管理的规范性、避免随意请领,无计划采购。采购的问题节省采购费用,避免效益的流失。采购时,使得向哪买、买多少、价格是否最优、质量是否最好等问题在采购环节中得到了科学的管理和控制。请领、采购环节除了在内部业务衔接上提供管理和控制功能外,也较好的利用了供应者信息等模块的约束控制作用。同时请领、采购模块自然引入了计划数据,并受计划业务数据的约束。合同和市场请领、采购单数据为后续的质检入库等环节提供约束引用数据,实现对后续环节的约束控制。请领、采购环节的价格和供应者等信息又自动充实信息数据

(三)仓储管理模块

仓储管理模块要实现仓库帐务的自动管理,从计划员制单到保管员登帐,在软件系统中要能够很方便的完成,软件系统根据期间的业务情况自动产生相应的库存物资明细帐,实时反映库存物资变动情况和收、发、存动态分析情况。系统在定额管理过程中能自动提供报警功能,使计划员及时生成相应的补库计划。

仓储管理模块不仅受制约于计划模块和采购管理模块,同时自动为其他模块提供相应的库存数据,使系统的平衡等业务能够自动实现。相应的,仓库管理环节中的各种管理和控制功能也可以根据具体的业务实际进行灵活的设置,并且可实现计算机制单。

(四)质量管理模块

本模块主要是对装备物资的质量检验数据的管理。

主要功能包括:

原始质量合格证登记表;

原材料进货验收登记表;

器材入库质量检验登记表;

不合格原材料使用通知单;

原材料退货登记表;

质量管理模块实现了对必检物资的入库控制,同时质检结果数据为供应者考评和指导采购准备了基础数据。另外,质检模块通过质量跟踪管理,对完善从物资采购到入库以及使用全过程的监督和控制分析。质量跟踪数据能够自动充实质检档案。与质检结果一样成为供应者考评的有效依据。质量管理模块的数据也是约束仓储管理中入库与否的重用信息。

(五)综合管理模块

物资分析综合管理模块覆盖了物资保障的各个环节,充分体现了物资保障管理工作的事后监督功能。包括计划、筹措、储备、质量、供应者、信息管理等。通过各种统计和分析,综合管理模块为各级领导提供了可靠详尽的数据,为各级领导掌握装备物资供应工作的重要信息和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综合管理模块从宏观管理、全局管理的角度,把一些全局性的数据通过形象具体的形式,提供给管理人员以支持决策。

在综合管理子系统中,每一项查询功能都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反映物资供应工作中的问题和进度,从而辅助管理人员完成以下几个工作:

掌握全局的数据,如库存变动、财务支付、物资消耗、采购成本、管理费用情况等。

监督物资供应的基本业务,如:计划平衡情况、计划执行情况等。

分析物资供应的基本规律。综合管理子系统向管理人员提供很多的分析工具,如:库存结构变动分析,紧急请领、采购计划分析,紧急出库分析,物资的成本差异分析,采购成本分析等。

三、展望前景

装备保障正向全面信息化方向迈进,其新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柔性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开发与推广应用,并向制造智能化方向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将实现信息化、软件化;从技术发展特征看,表现为技术的融合化;从系统管理角度看,表现为集成化、网络化,集成化表现为系统集成、软件集成、技术集成和接口集成。技术在飞速的发展,高新技术在不断的涌现,促使军事信息向着一体化迈进。我们要面对挑战,抓住机遇,开拓前进。

参考文献

[1] 王营信、李清葆:《美军社会化保障做法及对我们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