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中医基础把脉知识

中医基础把脉知识精品(七篇)

时间:2023-07-21 16:49:4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中医基础把脉知识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中医基础把脉知识

篇(1)

一、审视文化的价值,灵活地引入

考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性是引入的基本点。“据新华社报道,为发展中医药文化,浙江将推进中医药知识进入中小学课堂”。看到这则报道,很多人也许不以为然,中小学课堂中需要中医药知识吗?我们的孩子需要这样的文化浸染吗?面对各种疑问,我们会困惑,这是在作秀,还是真的在弘扬国粹?

笔者曾经观看过这样的一段视频,讲述的是:一群5岁左右的孩子进入一个中医学习班,短短的3年时间,这群孩子的心理、性格等都有了显著的变化。原先脾气急躁的孩子变得沉稳了,做事有板有眼了。特别是他能独自一人静下心来为别人把脉,一丝不苟,言语与行事之中透露出一股儒雅、圣洁的气质……这则故事让我们看到中医学知识不是把脉、针灸、草药等体现,而是一种塑造人性的文化传承。

“辨证论治、阴阳平衡”等揭示了中医文化精髓,我想这种精神的传承,对教书育人工作的指导是大有裨益的。中医学特别强调的人与自然界协调统一,“天人合一”的理念应该成为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把中医文化引入校园,关键在发扬中医文化中的哪些要素,如果是遵循天人合一、辩证而治的精神,那么我们的教育就会让每一个孩子自然的成长,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和谐的发展。同时,我们的教育就不会歧视任何一个孩子、放弃任何一个孩子,这也许就是“人法自然”吧!学会欣赏,“野百合也有春天”。

二、把握文化的内涵,科学地引入

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也存在良莠不齐现象。因此,在我们引入的过程中要看准文化本身的价值,还要精准地找准切入点,从而使之与我们的校园教育、学科教育、甚至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成为我们教育生长的根,成为学校德育、学校文化发展的源头。

当下许多学校把“国学经典”“书法”等引进校园,这种举措无所谓对错,但必须得把握准这些传统文化的内涵,还要思考我们引入这种文化的目的以及必须要走下去的路。

如“青少年完美人格”为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的引入,就是方向明确的引入。从蒙学经典《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等入手,让我们的学生在诵读中增长知识,确立那种仁爱、尚礼的君子之风。同时,这种文化的引入会深入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使他们感知到礼、信、仁、义的内涵,为他们健康发展建构知识体系。如“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诵读之余,孩子们会逐步悟道这字里行中的意蕴,明白人生中的“信”,感受“信”的价值,从而为其打造有“信”的生活和人生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从《中国古典诗词欣赏》等引入中,孩子们会在吟诵中感受诗词的隽永与秀美,在诵读中知道欣赏美、品味美,在赏美、品美的过程中奠定人生的美学基础和文化底蕴。如从《满江红》《石灰吟》等名篇中体会到铮铮铁骨,以激发学生的拳拳爱国之心。我想这比那些空谈的理论要强千万倍。从《青溪》《滕王阁序》等名篇中孩子们会在诵读中感受大自然的清秀之美、壮观之美,以及劳动智慧之美。这引入不只是欣赏,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内心深处那份对自然的爱,以及由此引发的爱家、爱国情怀。

从上述两例中我们不难看出,如果我们能把握准传统文化的本质,灵活引入,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认知,开阔学习的视野,更能把美学、德育等科学地渗透其中,使学生的思想水平、道德情操、意志毅力等在学习中得到不断提升和发展。把握准传统文化的内涵,科学引入,就是在弘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精髓,就是在为培育一个个人格健全、德艺双馨的未来公民奠基。

三、吃透文化的外延,创新地引入

传统文化进校园,有褒扬之声,有担忧之声,也有排斥之声。因此,作为教书育人的圣地――校园,就得对传统文化择善而从之。不仅要把握准传统文化的基本要义,更要关注文化的外延,重视与时俱进的精神体现。

首先,要重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以“国学经典”引入为例,学校不能跟风走,而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创建属于自己的文化特色,展示自己的文化特质。如“草堂小学”就以杜甫的诗为根、为源,让学生在吟诵中体会诗人笔下的自然美、生活疾苦、报国之心等,从而增强爱家乡的热情。再如,一所湖荡小学,它就以家乡的千年来种藕的历史为契机,引入对应的荷文化,让咏荷、诵荷成为一种习惯。久而久之,荷花那份清正与高洁就会浸染到孩子们的心田,成为孩子成长的一种潜质。

当然,我们也要谨记:传统文化的引入,不是一阵“虚热”,也不是背背古文诗赋、穿穿唐装汉服等所能奏效的,而是真正成为孩子们成长过程中有益的催化剂,真正沁人心脾。

其次,要重视考查与引入并行。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瑰宝,进入校园的目的就是在弘扬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弘扬中华民族的正气。因此,我们要创设条件,营造氛围,让适合本地实际的文化在校园里生根发芽。一要重视师资调配。传统文化涉及的面广,很多教师都不具备这方面的才能,很难适应这种教育。要集中区域内教师的优势有重点地开展某一活动,并以此拉动局部的发展,从而影响整体的推进。二是要纳入到必要的考核之中。我想考核不是简单的考试,因为文化不是你能测试出来,而是深入骨髓的那份自傲。可以通过朗诵、表演、绘画、手抄报、自编小报等多种形式来反映孩子学习传统文化的程度。三是要关注全面发展。传统文化的构成极为庞杂,我们在引入过程中要善于筛选,在推行过程中力求精练,在评价的过程中注重基础。这样的决策主要是让传统文化成为一种精神,一种生命的延续。

最后,要创新引入。一个传授传统文化的教师如果照本宣科,那肯定是行不通的。因此,他既要具备学习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兵、医、艺”等六方面的修养,还要善于利用现代文化进行科学的嫁接与创新,使传统文化不迂腐,带有鲜明的时代气息。这样,我们就可以把深奥的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引用,让孩子们在真实的世界中接受到传统文化的洗礼。

篇(2)

在重庆和平药房的国医馆里,一个身着白大褂的老人,正在给病人把脉问诊,这个人便是陈为。在大部分人眼里,自然而然就给中医贴上了一个标签,就是那些年岁已老,身着布衣,正襟危坐,不苟言笑的老先生。然而陈老绝对不是这样的人,言语谈吐温文尔雅,和陈老说话,随意而无半点拘谨。

面对今天的陈老,让人完全想不到他背后曾经还有个庞大的家族产业。陈老的祖父那一辈还是农民。后来进城做点帮人点烟倒水的零工。慢慢地又开始做点小生意,后来家里的生意已经有了起色,还办起私塾,祖父还聘请当时重庆的两位举人教其父亲读书。父亲14岁就参与了《巴县志》的采编,后从北京燕京大学毕业后转而从商,从荷兰引进5条牛开办了重庆第一家牛奶场,可谓是开重庆牛奶先河的第一人。后来这家牛奶场被政府收购,继而演变发展成了今天的天友牛奶。按理说,出生在商业之家的陈老,可以按部就班沿着祖父和父亲的轨迹走出一条商业之路的,可偏偏时势造英雄,命运给他安排了另外一条颇为坎坷却似乎更有深意的道路。

陈老从小就体弱多病,从初一到初三的三年里息过三次脑膜炎,险些要了命,断断续续好不容易把高中念完了,又开始了。1965年,陈老下乡做了知青。在此期间,父亲正在受批判,母亲又身患重病,家里的情况已大不如从前,连给母亲治病的钱都拿不出来了。这样一拖再拖,不久母亲就告别人世了。母亲的病逝让陈老备受打击,在心里暗暗种下了学医的念头。

舅舅得知他的这个想法后,便带他去拜见了一位很有资历的中医医师何之恒,当时的何之恒已经90多岁了,他是陈老在中医学上的第一个老师。在何之恒的教导下陈老开始研读《医中金鉴》等医学著作。何之恒的教学方式很古怪,每天只允许学生问3个问题,所以陈老对求问的机会格外珍惜。半年的师生情之后,何之恒过世了。在弥留之际,何之恒把陈老叫到床边,叮嘱他去找一个叫陈源生的人。

“如果你能拜他为师,那么你一定会学有所成的。”陈老把恩师最后的遗言说与了自己的父亲,赶巧的是父亲居然和陈源生是故交朋友。原来,当时在重庆有四位声望很高的名医,陈源生便是其中之一。因着父亲的引见,陈老顺利的成为了陈源生的弟子。在陈源生给病人看病的时候,陈老就负责抄药方。陈老最初并不明白老师的用意,觉得抄药方并没有实践会诊来得有用,后来才领悟到药方里藏着“理法方药”中医学上的四大要素的密码,也才理解了老师的用心良苦。

坦坦荡荡行医

几经辗转,陈老又返乡做起了赤脚医生,把医术也带到了农村。白天,参加劳动或行医,晚上,自己挑灯自学医学知识。那时候,家家户户的日子都不富裕,所以,陈老去农民家行医都不会留在病人家吃饭,每每给病人看完病,还得给全家上下讲授一些预防疾病的知识。在乡下,陈老也乐意收学生,陈老说:“当时农村的医疗技术太低下,收学生就可以多一些人把中医传承开来。”

在农村当了7年的赤脚医生后,陈老回到了重庆城里。后来,已经在正式工作的陈老被单位推荐。去就读了卫生部办的“全国古典医著师资班”。这个师资班相当于现在的研究生班,在那里,陈老有幸学得了更为系统全面的中医学。陈老说:“人们有个误区,总认为老中医就仅仅是医术高明,其实并不全是这样,中医重在扎实的基础。”

在陈老的家里,收藏着许多珍贵的古典医书和一些现已绝版的医学著作,那是陈老积蓄一生的宝贝。陈老感言。现在能看得进并且看得懂这些古文医书的人越来越少了,中医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传统的医学理念是不能不知的。现在都习惯说中西医结合。在陈老看来,那并不是结合,“中医和西医本身是并不相容的,只能说是中西医配合。”陈老如是解答。

对于中医学的未来,陈老很是担忧。传承难是中医学面临的一个巨大的问题。陈老的女儿其实对中医学颇感兴趣,陈老也教过女儿一些,但女儿就是觉得不管是医书还是医术都太复杂。所以陈老说。他收学生,除了品德好这个最基本的条件之外,还得聪明勤奋。学医,特别是中医,是一条漫长而艰辛的道路。

而今,已是年过甲子的陈老,仍然退而未休。他说,他放不下手上的很多病人,他们需要他。曾经,在中国医学界占据着统治地位的中医学,随着科技发展,在岁月淘洗的潮流中渐渐淡去了它一度辉煌的历史。然而,即便如此,我们仍然能发现一些步伐可能已不那么矫健的老中医们,还坐在泛着各种药材味的诊所里为病人看病拿药。

篇(3)

在优雅的茶室里,随着秘书递过的一杯铁皮石斛香茗,永生源董事长刘星华开始侃侃而谈。

刘星华不是学者,但他却通过努力,成为了铁皮石斛专家;刘星华是成功的企业家,但他却认为自己只是迈出万里的第一步。他是旁人眼里的富豪,但他却认为自己只是脱贫了。在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刘星华谈的最多的不是他的生意经,不是他获得多少荣誉,也不是挣了多少钱,而是永生源在将近10年的发展历程中,如何克服一道道的技术难关,如何一步步地赢得客户和市场的认可。

结缘仙草养生事业

20世纪60年代,刘星华出生于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秀美雄奇的山水,丰富多彩的潮汕文化,造就了潮汕人特有的性格和品质,同时也赋予了刘星华的聪慧和灵气。从最初的陶瓷生意到海外贸易,刘星华一步步奠定自己事业的基石。

2004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刘星华从朋友那里听说了一种叫“铁皮石斛”的草本植物,这种植物既具有药用功效,又属于珍稀品种,刘星华眼前豁然开朗,他一下子就看到了种植铁皮石斛的重大意义。这里面既有他认为不可多得的商机,又能保护、开发这一名贵药材以造福民众,更重要的是符合刘星华的兴趣、爱好和抱负。用他自己的话说,他生来就喜欢绿色有生命的植物。于是,刘星华下定了决心,义无反顾地开始投入到种植铁皮石斛的行业。

尽管孜孜不倦,兢兢业业,但由于铁皮石斛生长条件太苛刻,巨额的投资没有任何回报,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不断向刘星华袭来。甚至连亲朋好友都劝说他不要做下去了。但刘星华依然坚定自己的梦想,他说一个人只要用心去做事,再大的困难也难不住。

从2004年进行铁皮石斛产业化前期准备工作到2007年攻克铁皮石斛产业化大生产技术难关,这是一段风雨兼程,呕心沥血的日子。通过反复的实验,终于找到了一条适宜铁皮石斛在广东地区生长的方法。

科技带动发展

为了确保铁皮石斛质量的同时提高铁皮石斛产量,永生源在加强现有种植地基的管理同时也注重整体技术力量的提升。2008年,永生源与广州中医药大学共建的产学研示范基地,并成立“铁皮石斛研究所”,它的建立,标志着铁皮石斛在广东省初步实现规模化种植并有望成为该省特色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2009年,永生源还与中科院合作成立药用兰科植物研究中心。并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

永生源在以GAP要求规范化种植的基础上,实行有机生产标准。经检测,生产出的铁皮石斛系列产品符合香港有机标准中的重金属、农药残留量、微生物限度的要求,并获得香港有机认证中心的认证。永生源是目前中国中药材行业中唯一取得香港有机认证的企业,产品行销海内外。

目前,永生源已探索出了一套非常成功的栽培基质,亩产鲜品500余公斤以上,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应。

近年来,永生源获得了省市各级奖项和多项专利,如铁皮石斛速溶粉及其制剂制备方法获得了国家专利。在强大的科研力量支撑下,相继开发出了铁皮石斛养生茶、铁皮石斛胶囊、以及以铁皮石斛超微粉为主方的玉颜方、活力方和三养方等二代产品,片剂及功能性饮料也正在研发中。

以铁皮石斛为核心的远景蓝图

随着品牌的不断推广,永生源铁皮石斛拥有一定的知名度,刘星华说,以铁皮石斛单品研发为基础,向相关产业进行延伸,是其发展方向。为了达成目的,刘星华已经在着手建立3000亩的新基地,争取三年内完成,产值将达18亿元以上,并建立了铁皮石斛深加工生产线,开始溪黄草等其他南药材的种植和生产。

除了规模化的种植基地,刘星华还准备办学,建立宽进严出的中医药学校,学生不仅要学中医药知识,还能种植铁皮石斛、三七等比较好的中药,让学生全面掌握各项技能,看病、开方、把脉,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服务,这是对推广中医中药的探索和尝试。

篇(4)

痴迷中医的“幸运少年”

一个人,从事一份自己喜欢的职业是幸运的;而更幸运的是,这份职业又正是自己的天赋所在。连建伟教授就是这样一个幸运的人。

1966年,中学毕业的连建伟由于当时的社会原因,没能继续读书。就在这个“无事可做”的时期,他的一位叔公建议他学习中医,并送给他《药性赋》和《药性歌括四百味》两本书。没想到,正是这位叔公和这两本医书,引领连建伟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在校期间培养出的扎实的语文功底,使连建伟读起晦涩难懂的古医书时游刃有余,乐趣无穷。看到连建伟对中医有如此天赋,这位叔公便将自己珍藏的所有中医书籍都送给了他,其中包括整套的中医院校教材,这使虽然没有进行过在校中医学习的连建伟,具备了较为系统的中医理论基础知识。

少年时期的连建伟,除了沉浸于《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中医经典著作的研读外,对中医临床也“蠢蠢欲动”。连建伟主动找到当地名中医,站在他们旁边看如何给病人诊治。这种半天读书、半天看“诊”的日子,连建伟差不多过了三年。有一次,连建伟的一个邻居因患肺结核吐血不止,早被疾病折腾得贫困潦倒的邻居再也没钱去县结核病医院治病了,于是便想到了学中医的连建伟。没想到的是,连建伟根据医书上记载的古方,5服药下去就使邻居的病情明显好转,止住了吐血。这是连建伟人生中的第一个病人,而此时他才十六七岁!邻居病情的好转不仅让连建伟学中医的信心倍增,也让周围的人知道了他“会看病”的消息。

机遇:十年磨一剑

1973年,“”后的全国第一本中医杂志《新中医》出版发行。连建伟特别喜欢阅读其中刊登的我国中医泰斗岳美中先生的文章。这位尚未见过面的“会写文章”、“会给看病”的同行老师,成了连建伟尊重、崇拜的“偶像”。1977年9月的一天,还在嘉兴县建设卫生院工作的连建伟,鼓起勇气给岳美中先生写了一封信,并附上3篇论文,希望能够得到岳老的指点。很快,连建伟收到了岳美中的亲笔回信。岳老在信中鼓励连建伟好好学习,不要怕在农村的广阔天地没有用武之地。回信中,岳老还带给了连建伟一个十分重要的信息:北京中医学院将开办中医研究生班,每个省招收一名学生,考试科目主要是中医四大经典。岳老希望连建伟能够凭借自己的能力考入研究生班学习。这个消息让连建伟倍感振奋,似乎这十余年的中医经典研读,冥冥之中就是在为这个机会而准备!

1978年10月,连建伟以全国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了北京中医学院中医研究生班。后在岳美中教授的指点下,连建伟选择了方剂学,成为该院首届方剂学专业研究生,并师从我国中医名家、十九代祖传中医王绵之教授。

“君子终日乾乾”,自强不息

提起已逝世多年的岳美中教授,连建伟深情地说:“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虽然岳美中教授没有亲自带教过我,但我一直都把岳老当成恩师。在北京读书期间,岳老中风住院时,我经常去看望他、照顾他。岳老在清醒的时候,就给我讲做人的道理、临床经验,我回去后就会把他讲过的话记下来……”连建伟教授说,岳老曾经在病床上为他取了个“字”――“乾乾”。因为《易经》中的第一卦就是乾卦,里面说“君子终日乾乾”。“乾乾”的意思就是不泄气,不断学习,自强不息。这是岳老对连建伟的期望,也是对年轻一代中医的期望。岳美中教授带给连建伟最深刻的教诲就是如何做人、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医生。他一直都记得岳老的那副对联:“治心何日能忘我,操术随时可误人。”意思是说,做人要治理好自己的心,达到忘我、无我的境界,把心放在病人身上;要时刻警醒自己,操持医术随时可能误人性命。

在跟随王绵之教授学习方剂学的日子里,连建伟学到了许多临床诊疗知识。王教授的严格要求使连建伟在以前自学的基础上,中医知识不断系统化、规范化。名师的指点加上自己的刻苦努力,为连建伟铺设了成才之路。

1980年年底,连建伟在研究生毕业后回到了浙江中医学院(2006年更名为浙江中医药大学)工作。1987年,他担任中医方剂学教研室负责人;1988年,被正式任命为该教研室主任。1992年和1993年,他先后担任基础部(现基础医学院)副主任、主任。自1998年至今,连建伟教授一直担任浙江中医药大学副校长。

2001年,连建伟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浙江省名中医”称号。2002年,被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第三批“全国老中医专家”,时年51岁的他,是当时获得这一称号的最年轻的“老中医”。

用中医架起海峡两岸沟通的桥梁

身为博士生导师的连建伟教授,带教过很多不同语言、不同肤色的“洋学生”,他们来自美国、日本、韩国、加拿大、德国等国,带着对中医的热爱,远渡重洋,来到连教授身边学习。但相对来说,境外学生中最多的是来自香港和台湾地区的学生。连建伟教授和香港浸会大学渊源颇深,自2003年第一次招收了该校的学生后,该校每年都有很多学生慕名报考他的研究生。此外,连教授还是台湾中国医药大学荣誉教授和台湾长庚大学客座教授,为海峡两岸的中医人才培养和文化交流付出了艰辛的劳动。2005年,连建伟教授应台湾长庚大学邀请,赴台为该校中医系八年制学生讲授《金匮要略方论》。连教授融会各家、深入浅出的启发式教学,受到了台湾中医学生的欢迎。2008年,其授课讲稿《连建伟金匮要略方论讲稿》出版后,也反响很好,成为海峡两岸中医文化交流史上的一部真实记录。连建伟教授以其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品德,在海峡两岸中医界获得了极高的声望。

博采众长,“师古”而不“泥古”

连建伟教授以纯粹的中医望、闻、问、切的基本方法对病人进行辨证论治,用药精妙、疗效确切、价格低廉,许多疑难疾病仅服用数服中药便能收到很好的疗效。对于自己高超的医术,他谦虚地归功于古代的名医:“我用的好多方子就是一两千年前记载的,是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财富!”

连建伟教授称得上是传统中医的虔诚“教徒”,他坚持认为中医应该按照其自身规律和特色发展,不能被“西医”所左右,更不能以西医的标准来要求中医。他说:“西医注重诊断,对急诊的治疗效果明显;而中医多从治本入手,治疗较彻底,对疑难杂症较为拿手。中医、西医各有所长。我们学中医的要在继承和发扬好传统中医的基础上,引入合适的现代技术,让中医更具生命力和竞争力,‘铺轨’到国际上去。”

从事方剂学研究的连建伟教授认为,对古人的方子要领会其精神实质,必须通过临证去体会,把握其应用。在用古方时不是用“死方”去治“活病”,而是可以数方加减,灵活运用,这样还可以创制出新方。中医方剂的真正价值在于其疗效,只有通过临床实践才能理解方剂及其疗效,疗效是检验方剂价值的唯一标准。他说:“汉代《伤寒论》中有113个处方、《金匮要略》中有262个处方。迄今保存的自古以来有方名记载的方剂就达6万余首,虽有药物组成但无方名的也有6万余首,这多达12万余首的方剂若能得到继承并加以创新,必将大大促进我国中医事业的发展。”

委员心声:

医疗要坚持公益性,崇尚医德

在采访中,连建伟教授为记者算了一笔账。他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09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5153元。据统计,浙江省农民2009年的人均纯收入是10007元,居全国之首。然而,2009年浙江省住院病人的平均医疗费用是7600元。这样算来,富裕的浙江农民如果住上一次院,就只剩下2407元了,平均每个月只有200元,他们会立刻成为生活困难的“贫困户”。由此可知,那些还不如浙江发达的地区的农民就更难了。因此,在本次全国“两会”上,连建伟教授提出了《关于坚持公益性,崇尚医德,乃医改成败关键的提案》。在提案中,他明确提出,“不做不必要的检查,不开大处方,能用基本药就不用贵重药,能用国产药就不用进口药;要做患者的知心人,不做‘机器人’。”

对于目前仪器检查的大行其道,连建伟教授认为,加强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功很有必要,他十分重视脉诊和舌诊。他说,张仲景《伤寒论》中的“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等,《金匮要略》中的“辨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辨痉湿病脉证治”等,都强调了脉和证,并把脉放在前面。“王绵之老师也很重视脉诊。我有一次得了肺炎后,舌质红绛,不易恢复,后来到京出差时找王老治病。他仔细地为我诊脉后,在处方上很详细地写了脉诊情况。我们要向老一辈学习,学习他们的中医基本功。”

连建伟教授还说,医乃仁术,医生开方只能根据病人的病情、体质,开合适的、相对便宜的药,而不应该考虑到自己能赚多少钱。连建伟教授在临床治疗中开的处方一般每服药只有十几块钱。他还指出,医生一定要注重道德修养,学习古人“但愿世上人无病,何妨架上药生尘”的精神境界。

篇(5)

一、 学会“把脉”

从教学内容角度来说,教师要学会“把脉”,找准起点,探清疑点。

1.找准起点

起点就是学生现有发展水平。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告诉我们,教学应“继往开来”。“继往”指教学应该基于学生发展的昨天,充分了解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以便为他们建立合适的“最近发展区”。“继往”是为“开来”奠基,教学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明确学生现有发展水平是为了确定发展方向,并采用基于现有发展水平的方式,使学生处于紧张而又适度的认知困惑之中。提供具体的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的“处方”,鼓励学生间的合作,通过学习尽可能达到标准,从而使学生能用积极的态度看待自己,增加自我效能感,更好地完成“开来”的任务。

教师如何找准学生的起点?中医诊断的方法有望、闻、问、切,教学也要善于用诊断性评价。诊断性评价也叫准备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开始于教学活动之前,它旨在对教学背景和学生各方面情况,即学生前一阶段的知识基础、性格特征、学习风格、能力倾向、学习态度、身体健康状况、家庭教育情况等进行了解和把握。诊断性评价可通过查阅学生原始资料、课前做预习提纲、前测、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进行。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课堂教学都设有预习交流环节,这个环节让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学情。一位教师执教《食品包装上信息的学问》,在课堂导入时,就让学生交流“日常买食品看包装上的哪些信息”,学生拿出课前收集的食品包装盒、包装袋,根据自己课前了解的情况说:看食品名称、食品介绍、配料、产地、生产日期等。通过这些交流,教师就能了解到学生是否关注了食品包装上的信息,关注到了什么程度。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进一步的学习任务:这些信息代表着什么?

2.探清疑点

疑点即学生不知、疑惑、矛盾的地方。疑点包括学生的“相异构想”。教育理论上把学生由感性认识得出的偏离科学现象和科学概念的理解与想法称为“相异构想”。笔者认为,通俗地说“相异构想”就是学生已经形成的与正确的概念或价值观不相符合、或偏离或相反的认识与经验、理解与想法。如何探清学生疑点,除了前测、预习作业,更重要的是通过课中学生自主学习、交流讨论等,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展现思维过程。当学生充分表达、充分展示的时候,教师找到学生原有的认识、经验、理解与方法偏差在哪里,从而找到帮助的方法。如执教《食品包装上信息的学问》,课堂导入环节学生交流之后,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学习指南自己学习。学习指南的内容是:观察食品包装,看看上面有哪些信息?这些信息都是什么意思?你认为购买商品时应该看哪些信息?请在学习卡片上对应的信息后面打“√”。小组内学生依次交流,意见统一的在学习卡片对应的信息处打“√”,不统一的打“×”。

在学生自学、小组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巡视。这个过程,可以让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情况。让学生交流信息,看看意见是否统一的过程中,也能暴露学生认识上的矛盾和偏差。在学生自学、小组交流之后,教师重点组织“总结发表”这一教学环节。这时,教师让各组代表上台充分发表意见,提示:后面发言的同学,重复的内容不说,只能作补充发言,强调“要交流学习过程”。有学生介绍:“开始的时候他们组认为商标和配料不用看,后来通过资料研究之后知道了意思,才认为应该予以关注。”教师让他们说明原因。学生说,看商标可以知道是否是品牌。教师接着补充说,大的品牌往往是比较值得信赖的。在这之后,教师提出了几个学生比较模糊的信息:QS标志、配料、选用保质期长还是保质期短的食品好等。现场指导学生看食品包装信息:两瓶酸奶,保质期一样,生产日期不一样,要买哪一种?有效地填补了学生的认知空白,澄清了学生原有的认知误区,学生明白了同样性质的商品,保质期时间越长,防腐剂、添加剂就越多。

二、 学会“开方子”

从教学过程来说,教师要学会“开方子”,方法适切,差异对待。

1.方法适切

“淮南的橘子又大又甜,可到了淮北,就变得又小又涩了,那是因为水土不服。”同样的道理,教学要高效,一定要选择适切的方法。教学要在适于教导时合时宜地进行教导,这是使教学成功的方法。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方式,才能取得最佳效果。譬如表扬的方式,那种“贴小红花”的表扬适合幼儿园和低年级学生,以达到激发和维持外在学习动机的效果。如果放到高年级学生,那就适得其反了,学生大概会笑话老师太幼稚了。

篇(6)

陇东南处于古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该地区生态环境条件较优越,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湿地等地貌类型齐全,千姿百态,既有北国的雄奇又有南国的秀丽,旅游生态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陇东南地区的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业得到快速发展。该地区现有旅游景区164处,其中入选国家4A和5A级景区的有7个,它们分别是:崆峒山风景名胜区、麦积山风景名胜区、漳县贵清山-遮阳山旅游风景区、成县《西狭颂》风景区、陇南市万象洞风景区、康县阳坝自然风景区和官鹅沟风景区。河西走廊东西长约1000公里,南北宽约100—200公里,地势平坦,绿洲水草丰美,是世界上最长的天然走廊,自古以来也是我国通往新疆及中亚的要道。这里既是大漠戈壁、雪山冰川、绿洲草原、河流山涧交错组合的壮美自然遗产地,又是由丝路文化、敦煌文化、长城文化、边塞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和宗教文化等多元传奇文化构筑的文化遗产集聚区。是世界知名的自然、文化、生态廊道,是国家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点区域,是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向西开放战略核心区,是实施文化旅游走出去战略的桥头堡和示范区。目前,甘肃旅游业已形成一个中心(兰州),三大旅游区(以敦煌为依托的西部旅游区、以兰州为依托的中部旅游区、以天水为依托的东部旅游区),六条线路(西线、东线、南线、北线、东北线、东南线),十二大王牌旅游景区(敦煌莫高窟、雅丹地质公园、鸣沙山--月牙泉、嘉峪关关城、张掖大佛寺、武威雷台汉墓、兰州百里黄河风情线、永靖黄河三峡、甘南草原、夏河拉卜楞寺、天水麦积山、平凉崆峒山)的发展格局。

二、甘肃养生旅游业具有一定的发展基础

目前陇东南地区养生旅游业走在了全国前列,已形成了七大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基地:岐黄周祖医食养生保健基地、崆峒山-大云寺王母宫道释文化养生基地、皇甫谧针灸保健基地、麦积山自然生态养生基地、武山清水温泉理疗保健基地、陇南山水田园养生基地、定西道地中药材旅游基地。陇东南地区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造就了种类繁多的中药材,是甘肃省乃至全国主要的中药材产地之一,境内有各类中药材3000多种,其中名贵药材350多种,有“天然药库”之美誉。基于陇东南区域文化资源特别是中医药文化厚重、中药材资源丰富以及自然生态幽美的优势,通过有效的开发、融合,发展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打造国内知名的综合型养生旅游目的地潜力巨大。处于陇东南的平凉崆峒山被称为“天下第一养生地”。养生旅游产业已成为当地支柱产业。平凉市重点打造了六大养生文化、六大养生名片、十大养生产业、十大养生项目、十大养生产品、十大养生名宴、十大养生小吃、十大国医理疗技术、十大国医保健术、十大运动养生、重点解决六大健康隐患,形成了立体网络型养生旅游产业体系。除此之外,平凉全面推进十大配套工程,强化十个源头文化宣传,开展五大推进宣传,提升平凉天下第一养生地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平凉重点打造了养生休闲旅游业、养生膳食服务业、养生社区与养老服务业、中医适宜技术保健业、养生培训与健康管理业、养生用品研发业等十大养生产业体系;推出了崆峒古镇、崆峒养生馆、养生民俗村、关山避暑村、皇甫谧百草园、灵台针灸雷园等十大养生项目;还推出了五谷养生宴、红牛火锅宴、养生药膳宴、道家素斋宴等十大养生宴。养生旅游产业不仅满足游客游山玩水需要,而且在景区周围的国医馆针灸园等还可以重点解决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消化功能低、睡眠质量低等六大健康隐患。

三、甘肃养生旅游两业融合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1.养生旅游业成为新兴朝阳产业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就是以中医药文化独特的知识体系为基础发掘服务项目,结合既有旅游景区、项目等资源,将中医药养生保健情景化、生活化、产品化。它不仅具有观赏性,更具有休闲娱乐和去病强身的功能。随着近年来针灸、针刺疗法、气功医疗、治疗脱发病、太极拳、足浴、中医药美容等在发达国家备受青睐,越来越多的国外游客以中医药保健为目的到甘肃进行养生旅游。2014年美国、德国、中国、巴西、乌克兰、俄罗斯、波兰以及罗马尼亚等多批游客到皇甫谧养生院参观学习。甘肃2013年被确定为中乌中医药合作项目执行省份,乌克兰岐黄中医学院的学员们对皇甫谧养生院极富中医特色的针灸、推拿、把脉等诊疗手段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并多次进行参观。甘肃省正在寻求以中药材基地、中医医疗机构和中医药博物馆作为旅游业开发的主要依托,积极推出医疗保健旅游的服务项目,特别是拥有知名中医院和优质旅游资源的地方,纷纷将“中医药养生保健游”作为其主打的旅游品牌。

2.甘肃中医药养生旅游发展面临两大历史性机遇发展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面临两大历史性机遇。一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机遇。在当前全球经济低迷的背景下,东边牵着繁荣的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将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让亚欧经济共同体走向深度融合,以重塑“丝绸之路”辉煌。同时也将促进中国的西进战略,拓展中亚、西亚和欧洲市场,对我国的对外开放具有积极意义,对甘肃旅游来说更是难得机遇。因此,甘肃应通过大力开发文化旅游融合项目,发展旅游新型业态并延伸相关产业链条,争取在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蕴含的巨大市场份额中分享更多利益。二是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机遇。文化是旅游的内涵,是灵魂,是增加旅游感悟,提升旅游吸引力和质量的核心因素,旅游也是文化传播、继承、创新的重要载体和途径。2013年国务院正式批复甘肃省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这一国家层面的战略平台。因此甘肃应通过抢抓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机遇,积极发掘各类文化资源特别是中医药养生文化资源,将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内涵贯穿重点旅游城市文化功能区和精品特色文化县(区)建设当中,增强旅游综合竞争力。

3.甘肃中医药养生旅游业发展具有政策支持目前,甘肃中医药对外医疗、教育、科技合作不断扩大,已传播东欧、中亚、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医医疗、保健和教育等服务贸易输出,不仅有力地传播了中华文化、中医药知识,而且对外倡导以人为本的保健模式和健康理念、生活方式,对于提升中国国家软实力,促进全球实现绿色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2012年,甘肃省商务厅、卫生厅等7部门制定了《关于促进甘肃省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甘肃省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的重点任务。2013年,甘肃省除了与大洋彼岸的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积极开展中医药服务贸易交流外,充分利用丝绸之路经济带平台与乌克兰等国家开展了有关中医药服务贸易的深度合作,2014年,商务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把甘肃作为全国首批六个中医药服务贸易先行先试重点区域之一。因此,加快甘肃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业发展,有利于改变甘肃省长期以来国际贸易项目输出的结构,实现由过去主要依赖矿产等资源性“硬”产品出口向商品与服务出口并举、养生保健技术服务等文化类“软”产品出口比重不断增加的转变,开启甘肃省对外贸易新格局。

四、甘肃中医药养生旅游业融合战略研究

1.实施国际化导向战略,抢抓丝路经济带建设机遇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旅游行业在经历了景点竞争、线路竞争和城市竞争后,开始步入区域旅游竞争的时代。欧洲、中亚等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甘肃发展中医养生旅游产业,应实施国际化导向战略,抢抓丝路经济带建设机遇,应积极开发中亚、欧洲市场,巩固东南亚市场,重点拓展对中医药认同度较高,且与甘肃中医药协作关系紧密的乌克兰、尔吉斯斯坦、匈牙利、摩尔多瓦等国市场,将甘肃打造成西部地区国际化水平较高、旅游保障体系较为完善、旅游环境宜人、中医药养生特色鲜明的国际保健旅游目的地。

2实施大景区建设战略,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甘肃发展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产业,应积极实施大景区建设战略,统筹甘肃省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的集中不只是空间密度的集中,而是由于集中于交通线或经济网络,使得这些资源在空间中具有内在联系性。甘肃要加强与陕西、四川和宁夏等省区在旅游方面的协作,通过构建从产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到产业政策的全方位合作与协调机制,优化养生保健旅游空间布局,建设功能齐全、能满足各类顾客、多元服务需求、提升旅游体量和规模并具有较强区域辐射力的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大景区,促进旅游产业结构转型和相关资源整合,带动更广大区域内的旅游经济一体化发展。

3.实施品牌化发展战略,进一步凸显文化品牌价值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业的竞争,实质上是精品和品牌的竞争。甘肃发展中医药养生旅游产业,应实施品牌化发展战略,通过深度发掘中医药养生文化内涵,大力推广敦煌沙疗、崆峒山天然氧疗、天水麦积山温泉疗、关山避暑村、皇甫谧百草园等知名品牌,突出中医药文化优势和养生特色,做好以新主题、新体验、新思维为核心的品牌营销创意,着力凸显品牌的文化价值,为既有旅游景区或服务项目的品牌知名度增添新魅力,进一步提升中医药保健旅游产业的附加值。

4.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旅游资源永续利用无论历史文化遗迹还是自然景观,都是一种难以再生资源。甘肃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旅游产业,应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所节制,避免开发过度和破坏永续利用。应从合理布局、均衡供需、优化结构、重在保护等方面综合衡量,促进生态平衡、经济发展与社会繁荣三者的有机统一。同时,通过增进养生保健旅游产业结构体系的协调性和稳定性,不断增强该产业的自我调适能力,为甘肃养生保健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篇(7)

谈起中医的困境,这位九旬老人的语速明显加快。在他眼里,当代的中医犹如一只迷途的羔羊,整个中医体系出现了严重西化、内涵弱化、自信不再的危险局面。“中医当自强!”颜老说,“中医的问题出在中医自己身上,能救中医的也只有我们自己。”

颜老清楚地知道,抢救中医的任务困难重重,他只身面对的和挑战的将是一个庞大的体系,但这位白发苍苍的九旬老人凭着对中医事业的挚爱,发誓要竭尽所能地付出。他说:“听起来有点悲壮和凄凉吧!但是,我还是想试一试。”

感觉上,这位老人似乎独自在挑战一个巨大的风车。不过,他却清楚地知道自己面对困难,他说:“中医有点积重难返了,现在谈改变太困难了。但是总是要有人去做。”

中医已然“不中不西”

前几年,颜德馨亲历了一件让他感到悲凉的事情。当时,有一位香港老板想建一所中医医院,提倡传统的纯中医,这位老板派人在上海、广东、北京转了一大圈,遍访各大中医医院,可最后却失望而归。他得到的报告是:“现在已经没有纯中医了!”

颜德馨最后见到了这位遍寻中医之人。对方告诉颜老:“现代的中医们讲的都是蛋白、细胞、细菌,看的是检验报告,开的是中成药。”

中医已经被严重西医化了。在各大中医特色医院里,门诊也许是仅存的还有一点中医模样的地方,那里的医生还在号脉、开汤剂,可一旦进入病房,就会让人震惊不已:中医师们开的是抗生素,不用四诊,直接开化验单,一切都被严重西医化。

更让颜老感到伤心的是,一些高学历中医师竟然不会“望、闻、问、切”。在一次职称评审中,颜老发现一些中医博士竟然不懂四诊八纲,不懂辨证论治,只在实验室里度过了3年的求学生涯。

“中医已经不中不西。”颜德馨哀叹道,“现在用真正的中医方法看病的中医正越来越少,这是一个让人痛心的现象。”

近年来,颜德馨四处奔走,大声疾呼,要求各方抢救中医。“经过这些年大家的努力,国家和政府对中医的支持力度已经越来越大,从政策层面上看,谋求中医发展的基础已经具备了。”

他认为,现在的最大问题不是在别人身上,而是出在中医自己。其中两大表现最为严重:一是中医西化;另一个则是废医存药。

“中药,现在似乎变得跟中医没有关系了。黄连素、麻黄素好像已经是一种西药。如今流行的舆论氛围是,中药是好的,中医不行了。”颜德馨感到困惑不已,难道已经不再需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中药了吗?这是不对的,中药就是应该在辨证论治的观点下使用。

国医大师须植根中华文化

看到问题本源后,颜德馨一刻也没有停歇。他利用自己在中医界的影响力,2008年11月更是促成了“中医大师传承班”在同济大学开班,这个项目目前是国家中医传承人才培养的试点项目。颜德馨在开班仪式上表示,“中医西化”已成中医学传承和发展的致命伤,只有改革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先做好原汁原味的继承,中医才不致消亡。

颜德馨的这番话,浓缩了自己行医70载所有的感慨。那么,什么是原汁原味的继承,当下又该如何继承呢?也许,人们可以从颜老成为国医大师的历程中,发现点什么。

颜德馨是孔子高徒颜回的后裔,1920年生于江苏丹阳。其父颜亦鲁也是一代名医,师承孟河学派,擅长治疗肠胃病和妇科疾病。对颜德馨而言,父亲既是严父,更是良师。父亲常说:“知医必先明道,传统文化的根基是学习中医的前提。”

7岁起,颜德馨就开始读书习字,启蒙从读经典开始。尽管有些经书深奥难懂,但父亲的理论是,读书要“猛火煮,慢火炖”。“猛火煮”,强调的是博览群书,把学习中医经典著作和历代名医著作作为学医入门的途径,打好理论根底;“慢火炖”,指的是不要死读书,而是要在学习时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反复研习,决不能生吞活剥,食而不化。

在颜德馨看来,中医主体来源于中华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具体体现,是一个靓丽的瑰宝。“过去讲学医,不为良相,当为良医。”他认为,中医学源远流长,历代名医皆著书立言,中医古籍更是浩如烟海,且多折射出古代优秀哲学思想的光辉,彰显了中医形象辨证思维。

除此之外,好的中医从来也是不保守的。除了读经、读史、读医,颜德馨还在小学毕业后,学习自然科学、逻辑学等其他方面的理论知识。上世纪初,父亲更是鼓励颜德馨报考上海中国医学院学习。这位慈父明白,学习中医要广开学路。

1936年,16岁的颜德馨以优异的成绩被上海中国医学院破格录取,期间,他得以跟着各大中医名家学习,抄方和搜集整理医方医案,他根据自己的喜好,不拘一家,兼学不同流派,不同科别,师从多人。

“中医教育是大问题,要改变现状,一定要从中医教育开始。”颜德馨决心拾回中医学习的本来面貌,在大师传承班内,学生们不仅要在门诊抄方,更要学习国学,他们与上师大的一级教授联手开课,让学生们学古文,知道教、儒教、佛教等知识,读中国经典著作,尽可能地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

中医教育缺乏文化熏陶

遗憾的是,颜德馨和他的大师班的力量实在太薄弱了。他说,国内有中医药大学多所,但在人才培养方式与中医特色、社会需求之间存在很大差异。

现在的中医高等学府内,学生入学后先接触的是西医理论,解剖、生理等西医的课程大约占了总课程量的60%左右。中医大学生们对英语的重视程度甚至超过古文。西化教育和知识体系的培养,缺少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和积累,也使得学生对于中医的阴阳腑脏理论难于迅速理解。

“在那里,培养的不是中医大学生,而是不中不西的盖浇饭学生。”颜德馨认为,这样的教育既没有教好中医,也没有教好西医。这种西医化的状况持续多年,造成了眼下既具有扎实的中医理论、又拥有丰富临床经验和诊疗技术的高层次中医人才日益匮乏。再加上目前整体的医疗环境、医患关系也不利于中医发展,医生们更愿意使用西药以规避医疗纠纷。

“中医不是不要学西医的,而是应该强调怎么学。”颜德馨认为,即便是“医圣”张仲景活到现在,想必也会借助CT等现代化设备。也就是在“望闻问切”这“四诊”之外,再增加一诊,可在加一诊的时候,不能丢弃传统的方法,如果完全依赖设备和化验单,中医也就丧失了生命。

颜老说,中医其实有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其中也包括生理、病理、药理、诊断及治疗等多方面内容。它们都藏于中医数千年的经典论著里,因此学好经典著作,无疑是学习中医的关键。可现在的学生学经典、读经典的时间却少之又少。

“没有时间学是问题,没有心思认真学是更大的问题。”现在的学生从小缺少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和积累,接触中医后,又觉得传统的阴阳腑脏理论难以理解。长此以往,造成了师授双方皆重“西”轻“中”的局面。

中西医结合必须设门槛

在中医界,成为“盖浇饭”的不仅仅是学生,更可怕的是中医内涵的滑坡。以前社会上流行的一种提法叫中西医结合,可是到底什么才是中西医结合呢?颜老对此也困惑不已。

前不久,他在香山科学会议上遇到了卫生部部长陈竺,他对部长说:“中西医结合一定要下一个定义,要有一道门槛,不是谁都可以挂中西医结合的牌子的。”

“我认为,‘中西医结合’应该是一门精英医学,而不是普及医学。”颜德馨认为,当年同志亲自提出要中西医结合,那个时候的本意是将中医和西医融会贯通,形成一门中国独有的医学分支。“要汇通,也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意思。”颜德馨认为,做中西医结合的医生,一定要兼具中医和西医的扎实功底,才可能将两者很好地加以汇通。“现在的一部分状况是,90%的西医加10%的中医,或者90%的中医加10%的西医,就可以称为中西医结合了。”颜老说,“这就像盖浇饭,干烧面,往饭上加一点浇头即可。”

中西医结合提倡多年,由于无人把关,少设门槛,其负面影响日益显现,客观上造成了中医的弱化,而且使得业内鱼龙混杂。“中西医结合不是某个医生、医院挂块牌子就可以的,而是要真正理解,做出成绩来。从理论和临床上都要做出研究。”

对于真正优秀的中西医结合医生而言,他的学习生涯必将漫长而艰辛,而现有的体制下,要培养此类精英医生的难度非常之大。

颜老说,中医就这样不断地彷徨、徘徊着。“现在的政策是中西医并重。”他认为,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相关人士的注意,中医不应该在结合中被忽略,在结合中被矮化。

在谈及中西医结合被曲解的过程中,颜老不经意地又提到刚刚流行的“治未病”概念。他说:“要吸取中西医结合的经验,尽量避免‘治未病’理念的走样。”他认为,中医的“治未病”绝不是字面上理解的预防、保健,它其实是一门深厚的理论,贯穿于中医整个预防治疗过程之中。病前要防,病中、病后亦要“治未病”。

“不要再将‘治未病’的理论简单化了,只讲预防是不全面的理解。”颜德馨希望醇厚的中医内涵不要一而再、再而三地被严重曲解。因为,每一次曲解,伤害的都是中医界本身。

谁说中医不能治急症重症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医问题格外沉重,但今天却不应该沉沦。颜德馨说:“现在一定要努力起来,救救中医。除了外人帮忙外,更需要中医界自己站起来。”

中医先要自己相信自己。“谁说中医不能治急症、重症?”颜德馨说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中,治好了很多重症、急症。上千年来,帮助中华民族抵御疾病的力量中,中医作用不容忽视。

他仍然记得,当年跟着父亲四处行医时候的情景。那时候,病人大多危重。医生行医常常从早到晚,星夜当空,颜德馨仍然手提着灯笼跟着父亲,一家一家去看病,问诊、开方、煎药⋯⋯若病人情况危重,一天之后必定再来复诊。忙起来,一晚要走上十几户人家。走进最后一位病人家中时,往往已是第二天清晨,颜德馨手提的灯笼上还写着昨天的日期,看着依然跳动的火苗,似乎一天又延长了。

“中医从来就是解决问题的。为什么现在会变成康复、保健的代名词了呢?怎么就比西医差了呢?”颜老百思不得其解。

他记得,有一次应邀去其他医院会诊,当时患者情况很危急,治疗方案不够明确,同时用着内服、外用的西药多达21种。颜德馨在看舌苔、把脉等细致诊疗后,果断地提出,将所有的西药全部停掉,改用中药桂枝汤进行治疗。结果,三付药之后,患者奇迹般地出现了好转。

20世纪50年代的时候,颜德馨更是涉足血液病的治疗,主攻白血病和血小板减少症。为了寻求可靠的中医疗法,他深入钻研了清代著名医家王清任的《医林改错》,将血液病与中医气血理论结合研究,并投入大量时间在实验室观察、实验等等,率先提出雄黄是抑制白血病的有效药物。

2002年11月至2003年上半年,SARS正在肆虐流行。2003年4月,84岁高龄的颜德馨勇挑重担,奔走在第一线,担任华东地区中医药“防非”科研协作组首席专家。

也许很少有人知道,就在此前不久,颜德馨由于不慎跌倒受伤,刚刚完成全髋置换手术,在治疗过程中,他战胜了感染、肝损、失血、心衰等多道难关。尚在恢复期中的颜老就这样投身SARS的防治工作,他参加制定了中医中药预防“非典”的方案,创制了“扶正祛邪方”。他还提出,由于地域、患者体质的不同,“非典”治疗要辨证论治。

“我胆子大,所以比较敢治急病、重病吧。”其实,颜老的胆大源于深厚的中医功底和丰富的临床实践。“中医应该相信自己博大精深的文化,相信自己对抗疾病的能力,只要努力,是完全可以在医学领域找到生机的。”

“我还在给人看病,看重病。每看好一个病人,就是守住中医一方阵地啊!”说这句话时,颜老的眼中闪过一丝悲凉。

传统中医需要实习基地

守住中医的土地,是多年来颜德馨一直在努力奋斗的。

在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里,有一座破旧的老楼,那是颜老奋斗了几十年才建起的中医楼,而如今中医楼风光不再。不过,颜老没有灰心,他告诉记者,半年后很有可能会成立“颜德馨中医医院”,他希望那里能够成为姓“中”的医学领地。

“没了中医楼,又有了中医医院,我坚守的中医事业又有了新的开始。”颜德馨早就与中医融为了一体,这似乎成了他与生俱来的神圣使命。

颜老期望,未来的中医医院能够成为专属于传统中医的实习基地。在那里,医生们能够写中医医案、开汤剂、治重病,病房内充满了中医的味道。

“我们关键要拿出几个病例来,要告诉世人中医有明确的疗效。”他坚信,在重大疾病的防治中、在危重疾病的抢救中、在疑难杂症的治疗中,都必须坚守中医的特色。只有这样,中医的血脉才不会断在我们这一代手里。

在颜德馨中医医院尚未规划的时候,适合中医实习的基地少之又少。“现在的学生去医院实习,学到的大多是西医。”一些带教老师甚至干脆对学生说,中药没用,就给病人吃西药。

在这样的氛围里实习,即便学生们在大学里学到了一点中医知识,也会被临床现状所淡化,最终抛诸脑后。结果是,不少学生毕业后只会用四个素:激素、抗生素、维生素加黄连素。

“我们需要一大批献身中医的人啊。”颜老曾经在1999年2月,行医60周年之际,依然捐出自己多年积蓄的稿酬和学术成果奖金共20余万元,设立“颜德馨中医药人才奖励基金”,此后又追加资金,2005年扩展为“上海颜德馨中医药基金会”,致力于鼓励青年中医药人才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