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1 16:49:3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供应链管理体系优化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1.物流管理概述
在社会的生产过程中,物流管理可以根据物流企业发展的规律,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策略,在遵循物流管理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对企业的物流活动进行管理。通过计划、组织、协调、监督和控制物流活动,有效降低物流企业的各项开支,提高物流管理的经济效益与管理水平。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物流管理是一种广义的物流管理,不仅包括传统的物流管理过程,还包括物料转化过程,因此,很多人认为供应链管理即是物流管理。
2.供应链管理概述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综合管理过程,包括从供应商到用户的整个商品流通过程的管理。传统的物流管理方式追求企业内经营最优化,将各部门的物流管理与生产管理相结合。供应链管理与传统的物流管理方式不同,供应链管理主要通过物流管理市场的联盟,提高物流管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流通效率,有效降低成本,为物流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从理论上来说,供应链管理可以为客户提品和服务的有效价值,使供应链内各成员的经济效益都能够得到提高。现阶段,物流行业的市场竞争形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传统的物流企业与物流企业之间的竞争演变为各物流供应链之间的竞争,物流企业要提高自己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必须积极参与到供应链中,与其他企业形成战略伙伴关系,形成紧密、持续的战略联盟,提升供应链的总体经济效益。在供应链管理中,必须优化管理模式与管理方法,使供应链内各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国际贸易竞争中实现紧密合作。
二、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物流管理的重要性
1.提高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组织流、工作流的集成度
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组织流、工作流是物流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在传统的物流管理模式下,这些工作内容都是间断的,不能实现有效的衔接。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物流管理企业,可以协调好各环节的关系,提高提高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组织流、工作流的集成度,使供应链内各企业能够实现协调运作,有效提升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
2.提高快速响应能力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物流管理是一种拉动式的管理模式,在充分尊重客户需求的基础上,能够对消费者的反馈进行快速、高效的反应,有效提升的物流管理的快速响应能力。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供应链管理体系下的物流管理也实现了信息化管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供应链内部各成员之间实现信息共享,并能够快速、及时处理相关信息,提高了物流管理的精准性和敏捷性,为供应链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3.提高顾客满意度
在供应链管理体系下,物流管理企业可以在尊重顾客需求的基础上,为顾客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提高顾客的满意度。
4.降低库存成本
在传统的物流管理模式下,对物流管理的各环节实行逐级管理,将物流管理的过程细化,以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求。供应链管理与之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供应链管理通过JIT生产和零库存制度,可以更高效地管理企业库存,更准确地预计市场需求规模,根据市场需求规模安排合理的库存量,实现精细化管理,避免资源的浪费。此外,供应链管理模式下,可以实现各企业库存信息的交流与共享,尽量减小库存量,有效降低库存成本,从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物流管理的发展策略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物流管理体系,需要各物流企业不断提高管理效率,优化生产和服务过程,以更优质的服务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具体说来,供应链中的企业可以通过以下发展策略促进供应链管理的发展:
1.建立合理、规范、科学的物流配送网络
随着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物流配送的速度越来越快,企业只有建立合理、规范、科学的物流配送网络,才能够加快配送中心的配送速度,满足顾客的需要。具体说来,建立合理、规范、科学的物流配送网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一是要加快配送中心的建设。企业要在政府相关部门的要求下统一发展规划,分步骤、分阶段地实施发展规划,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力度,合理利用现有设施,避免造成浪费。企业可以合理利用现有的运输和仓储设施,在现有设备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和扩建,建立起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中心,优化企业的流通结构,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率与水平;二是要加强信息网络中心的建设,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积极引进先进的软硬件设施,为企业打造科学、规范、系统的网络中心信息系统,提高物流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2.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物流管理的效率
在供应链管理体系下的物流企业,要对企业内部的信息收集、分析和处理等技术进行及时更新,积极引进与开发先进的信息技术,提高物流管理的效率,有效降低物流成本。现阶段,较为先进的物流管理信息技术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即EDI技术;二是RF技术,它有RFID和RF系统构成;三是条形码技术;四是电子订货技术,即EOS技术;五是销售时点技术。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物流管理企业要充分利用上述信息技术,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质量。
3.运用第三方物流的形式,优化物流管理体系
在供应链管理体系的发展过程中,第三方物流作为一种新型的物流管理形态,在很多物流企业中得到了运用与推广。第三方物流是指在物流管理中除需方和供方之外的其他物流企业,由这些企业为需方提供服务的一种物流形态。物流企业可以通过业务外包的形式,合理选择第三方物流,通过第三方物流的高效率运作,提高物流管理的效率,为顾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供方就可以集中精力做好企业的核心业务,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第三方物流的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降低物流企业的经营成本;二是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三是提高市场应变的速度;四是提高服务质量;五是加快服务和产品的市场投放速度。
四、结语
【关键字】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供应链物流系统
20世纪80年代,随着物流一体化由企业内部物流活动的整合转向跨越企业边界的不同企业间协作,供应链管理(SupplyChainManagement,简称SCM)的概念应运而生。能够真正认识并率先提出供应链管理概念的也是一些具有丰富物流管理经验和先进物流管理水平的世界级顶尖企业。这些企业在研究企业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发现,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仅靠一个企业和一种产品的力量已不足以占据优势,企业必须与原料供应商、产品分销商和第三方物流服务者等结成持久、紧密的联盟,共同建设高效率、低成本的供应链,才可以从容面对市场竞争并取得最终胜利。
一、供应链管理和物流管理的概念
1、物流管理的概念
物流管理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物流管理是指物资的采购、运输、仓储和配送等活动,是企业之间的一种物资流通活动。广义的物流管理包括了生产过程中的物料转化过程,基于这种广义的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也常常被人们认为即是物流管理。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具有相似性,但在管理范围、管理角度、组织内部关系等方面又有明显的区别。由此可以看出,供应链管理源于物流管理,物流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内容,供应链管理的实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采购、运输、仓储和配送等物流作业环节的管理和运作状况。因此,物流管理是供应链管理发挥整体效益的前提和基础。
2、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
供应链管理是指人们在认识和掌握供应链各环节内在规律和相互联系的基础上,利用管理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激励职能,对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各个环节所涉及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价值流以及业务流进行的合理调控,以期达到最佳组合,发挥最大效率,以最小成本为客户提供最大价值的过程。
供应链管理是在满足服务水平需要的同时,为了使系统成本最小而采用的把供应商、制造商、仓库和商店有效结合成一体,并把正确数量的商品在正确时间配送到正确地点的一套方法。供应链管理把对成本有影响和在满足顾客需求过程中起作用的每一方都考虑在内,从供应商、制造商、仓库、配送中心到零售商,甚至是供应商的供应商及客户的客户,其目的在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供应链管理把企业管理的范畴从单个企业扩大到整个供应链并对之进行有效管理,通过信息共享将错失销售机会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减少整个供应链上的库存,降低操作成本,缩短交货时间,改善现金流量,将市场需求变化的风险降到最低。
二、供应链管理下物流管理的应用
1、供应链管理在物流中应用的必然性
物流系统是一个社会化系统,制约其发展的因素很多:不同消费区域的客户情况和环境条件,配送环节,物流成本,库存控制等等。供应链管理应用于物流是一种统一规划下的物流系统,具有供应链的管理特征和集成化优势。供应链管理中“业务流程重组”的思想使得作业流程快速重组能力极大提高,促进了物流系统的敏捷性,通过消除不增加价值的部分为供应链物流系统进一步降低成本和精细化运作提供了基本保障。
供应链是一个整体,合作性与协调性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特点。在这一环境中的物流系统也需要无缝连接,它的整体协调性应得到强化,例如运输的货物要准时到达,顾客的需要才能及时得到满足。采购的物资不能在途中受阻才会增强供应链的合作性,因此供应链物流系统获得高度的协调化是保证供应链获得成功的前提条件。
物流管理主要关注企业内部的功能整合,而供应链管理则是把供应链中的所有节点企业看作一个整体,强调企业之间的一体化,关注企业之间的相互关联。物流管理是计划机制,而供应链管理是协商机制,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通过协调分享“需求与存货”的信息以减少或消除供应链成员之间的缓冲库存。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不仅仅是物流的简单延伸。物流管理主要关注于组织内部对“流”的优化,而对供应链管理仅仅认识到进行内部整合的重要性是不够的。所以,供应链应用于物流不但优化了传统的物流系统,更使物流系统向更高一级发展,使物流的支链变大变广,使供应链管理发挥最佳效果。
2、供应链管理体系下物流管理的特点
物流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显著特点就是整体性。供应链管理过程中的信息传递很重要,其信息传递是在企业间逐级进行的,信息偏差也会沿着传递方向逐级变大,难免会出现信息失真,信息的利用率随之降低。另外,一般环境下的物流管理缺乏整体规划的观念,链上的每个组织只关心自己的资源(如库存),相互之间很少有沟通和合作。这经常导致一方面库存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当市场需求出现时又无法满足,因而企业库存成本很高,企业间因为物流系统不善而错失市场机遇。在供应链管理体系下,各环节之间是战略合作关系,具有利益一致性,各方的信息交流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信息的流量增加,信息的传递方式实现网络化,进而各方提高了在信息共享的程度,避免了信息的失真现象。除此以外,供应链管理体系下的物流管理还有以下特点。
(1)提高了物流系统的快速反应能力。供应链管理以Internet作为技术支撑,其成员企业能及时获得并处理信息,通过消除不增加价值的程序和时间进一步降低供应链的物流系统的成本,为实现其敏捷性、精细性运作提供基础性保障。
(2)增进了物流系统的无缝连接。无缝连接是使供应链获得协调运作的前提条件,没有物流系统的无缝连接,顾客需求得不到及时的满足、物资采购中途受阻等等而造成的有形成本和无形成本的增加会使供应链的价值大打折扣。
(3)提高了顾客的满意度。在供应链管理体系下,企业能够迅速把握顾客的现有和潜在(一般和特殊)需求,使企业的供应活动能够根据市场需求而变化。这样企业能比竞争对手更快、更经济地将商品或服务供应给顾客,极大地提高了服务质量和顾客满意度。
(4)物流服务方式的多样化。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物流技术的不断发展,物流服务方式日益表现出灵活多样的特点。为了适应国际化经营的要求,出现了发生在不同国家间的国际物流、专门从事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及进行联合库存管理的分销中心等等。
3、供应链管理体系下物流管理的功能
(1)库存管理。通过库存管理缩短订货—运输—支付的周期,加速库存周转,减少及消除缺货事件的发生,有利于整个供应链的协调和运转。
(2)订购管理。订购是给供应商发出订单的过程,主要包括供应商管理、订购合同管理及订购单管理。通过供应链管理,企业可利用配销单据等对整个补充网络制定计划,并向供应链自动发出订货单,通过合同管理在供需双方建立长期关系,通过检查订购数量将订购单送达供应商并对已接收货物进行支付。
(3)配销管理。对进入分销中心的物资,其管理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配销需求管理、实物库存管理、运输车队管理、劳动管理等。
(4)仓库管理。仓库管理除了入库货物的接运、验收、编码、保管及出库货物的分拣、发货、配送等一般业务外,还包括代办购销、委托运输、流通加工、库存控制等业务。
4、如何协调供应链管理和物流的关系
物流是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贯穿于整个供应链,连接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成为企业合作的纽带。在制定供应链物流战略的过程中,一般需要注意以下问题:要对客户进行细分,对不同类型的客户确定相应的客户服务水平,如订货周期、运输方式库存水平等;要根据销售情况对产品进行分组,针对每一类别的产品可以采取不同的策略。定单录入、定单执行及交货作业处理占物流活动很大比例,因而需要通过技术和管理使整个供应链的物流流程更有效率,特别是对于成员企业间的接口部位,通过集成能剔除多余工作流,提高物流效益。各个成员企业应通过改善合作关系、使用现代管理手段和技术来实现准确预测、信息共享,从而减少不确定性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
供应链与物流有着密切联系,在现阶段如何协调物流与供应链的相互关系,已经成为管理方向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只有协调好物流和供应链的相互关系,才能使企业更有条理、更有针对性地进行配置、调控,应用更加适应企业发展的管理模式,使企业获得更大的效益。
三、总结
供应链管理在物流中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同,如沃尔玛公司的销售配送系统计划、台湾雀巢与家乐福的VMI计划等,这些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物流更加具有实效性和成效性。企业通过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物流来建立新的企业管理模式,克服了传统物流的缺陷,更适应企业发展,更能为企业降低成本、创造利润。
【参考文献】
[1]方美琪、钟佳桂:电子商务与传统企业[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严冬梅:电子商务物流与配送[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
[3]杜荣华、刘中、海霞:电子商务与物流[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4]朱桂平、李怀政:物流企业分销网络战略管理[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3.
[5]黄小原、卢震:电子商务与供应链管理[M].东北大学出版社,2002.
[6]查尔斯.C.波里尔、迈克尔.J.鲍尔:电子供应链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关键词:纺织服装业;供应链;快速响应
中图分类号:F274;F426.8 文献标志码:A
How Will Textile and Apparel Enterprises Construct a Quickresponse Supply Chain
Abstract: The textile and apparel industry is developing towards “diversified products” and “fast fashion”, which requires enterprises to set up compatible quick-response supply chain. The paper discusses how to construct such supply chain from various perspectives including product flow and information flow as well as classification, evaluation, selection and integration of suppliers.
Key words: textile and apparel industry; supply chain; quick-response
随着全球化经济和国际分工的进一步发展,企业界的竞争已呈现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有人预言,21世纪的市场竞争将是供应链和供应链之间的竞争。纺织服装业由于潮流的不确定性,注定了计划赶不上变化,需要供应链的快速响应来弥补。如何尽快实现对供应链体系的完善和优化,已成为纺织服装经营者的重要内容。
1纺织服装业建立快速响应型供应链的重要性
对纺织服装业来说,企业家们都意识到多样化经营的重要性,不少服装公司都提出“多品种”、“快时尚”的概念。很多企业对于变化万端的产品需求与迟滞臃肿的供应链并不匹配。他们的生产与供应链系统仍旧停留在规模经济时代,采用的是经济型供应链,其特点是响应速度慢、响应周期长,造成企业短缺与积压并存。原因在于产品虽然采用的是差异化战略,而供应链却不是响应型的供应链,两者并不匹配(表1)。对于纺织服装产品,生命周期越短,上市时间越是关键。速度经济要求供应链的协同配合。快速响应是开发好产品、高效平衡需求与快速供应的粘合剂。
2纺织服装业如何构建快速响应供应链
纺织服装供应链的管理,实际是对产品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集成管理。快速的产品流是根本,快速的信息流是神经,快速的资金流是血液。构建快速响应供应链,就要对产品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综合集成管理。
2.1供应链的产品流设计
2.1.1标准化的基本设计
纺织服装产品的标准化的基本设计,就是要提高标准化半成品的预测准确度,建立不同产品的共同的“车盘底座”,把差异化降到最低,才能把交货周期降下来,供应链的响应速度才能提上去。标准化的产品流设计与多品种经营并不矛盾。很多服装企业对于供应链管理的挣扎,一个根本原因就是款式多,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过早实现了差异化,导致差异化后的过程库存太高,丧失了灵活性,是供应链失去快速反应能力的主要原因。标准化的基本设计要求提高标准化半成品预测的精确度,以确保尽快生产出合适的产品。以生产毛衣为例,虽然毛衣产品可能会有几千甚至上万种,但其基本设计却远没那么多,差异化主要表现在颜色等方面,企业可以生产相当数量的白毛衣,一旦发现某种颜色的畅销,就可以将之快速染成这种颜色,通过快速的补货系统,在很短时间发放到消费终端。
2.1.2合理的库存配置
合理的库存配置,有利于实施科学管理,防止短缺;有利于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缩短订货提前期,使得企业的经营活动更为灵活。如何做好库存控制已成为纺织服装企业能否成功运营的关键。比较成熟的方法是供应商管理库存(VMI),并不断监督协议执行情况和修正协议内容,使库存管理得到持续改进的合作性策略。这种库存管理策略突破了传统的各自为政的库存管理模式,体现了供应链的集成化管理思想,是一种新的、有代表性的库存管理思想。目前VMI在分销链中的作用非常重要,越来越多的人重视VMI。在考虑如何实行VMI时,首先要结合企业自身的情况,对所处供应链的特性进行具体分析。
2.2供应链的信息流控制
2.2.1增加供应链透明度
信息流是供应链的神经系统,支配、驱动产品流。改善信息流是提高响应度的关键,很多供应链的问题都源自信息不畅。企业内部的不同部门、供应链上的合作伙伴之间环环相扣,信息流是把这些环节串起来的粘合剂。增加供应链透明度,取决于供应链上信息流的通畅。信息不通畅,供应链的透明度就下降,各环节之间就产生缝隙,只能由库存来填平。
以销售与运营为例,如果企业信息共享不十分充分,透明度不高,那么供应链运营的不确定性就会加大,而供应链的自然反应就是增加库存。不确定性会沿着供应链传递,并且逐级放大,离信息源越远,变动就越大,相应地就在供应链的各个节点产生出一堆堆的库存来,这就是所谓牛鞭效应。在大部分服装加工企业中,供应链运营就如同黑洞,产品、需求、供应信息孤岛化严重,信息流不通畅,起不到供应链的神经系统的作用,因此供应链的反应速度就较慢。这是因为除了不愿意共享信息外,还缺少合适的技术方案。
2.2.2加快决策速度
加快决策速度是提高信息流的基本条件。加快决策速度,一方面要建立标准的决策流程和方法,根据决策的重要性将决策权逐步下放,减少层层审批;二是要实施/改善信息系统,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强实时处理,降低批处理;三是要降低信息不对称,实现对信息流的有效管理,增加信息流的透明度,加快决定,实现信息流的快速运转。
2.2.3广泛采用信息技术
供应链管理的产生和发展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密不可分,信息技术为供应链管理的产生和实践提供了保障。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处理并传递大量的数据成为可能。以分布式开放系统为基础的共享数据库系统,不仅在企业内部,而且在整个供应链中可实现信息共享,业务数据不仅对顾客和供应商透明,对顾客的顾客、供应商的供应商也能够做到选择性的透明。只要供应链上贸易伙伴借助信息技术密切合作,就可以有效解决由信息失真引起的牛鞭效应。
供应链管理中所涉及的业务衔接、采购与为库存管理、运输管理等,没有信息技术作为基础是不可能实现的。几乎所有的供应链管理都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供应链管理方法基本离不开各种信息技术的应用,尤其是条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edi技术的应用。作为一种广泛利用的标准资源,信息技术本身能够转化为企业的核心能力。
2.3建立有章可循的供应商管理体系
供应商的响应度决定了供应链的响应度。建立供应商管理体系是一种致力于实现与供应商建立、维持长久、紧密伙伴关系的管理思想。建立供应商管理体系,旨在建立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机制,目标是通过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紧密的业务关系,并通过对双方资源和竞争优势的整合来共同开拓市场,扩大市场需求和份额,降低产品前期成本,实现双赢的企业管理模式。可以从供应商分类、评估、选择、绩效管理、供应商集成等建立有章可循的供应商管理体系(表2)。
3结语
建立快速响应型供应链是纺织服装业在多品种、少量化经营的新商业环境下增强竞争力的必要手段。建立快速响应型供应链,就是要对产品流、信息流进行集成管理,通过建立供应商管理体系,使供应链各环节更加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对供应链的整体分析,各环节有效控制和合作,确保经营活动能快速有效地进行,以便能适时满足顾客的需求,使产品供应链创造的价值及经营成本达到最优化、最具竞争力。
关键词:欧洲;供应链;管理;应用;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1
一、阿尔斯通集团公司供应链管理
阿尔斯通采购管理的口号“共同努力,共同节省”,即通过实际行动,降低采购成本,确保采购物资的品质,使公司产品在市场上保持强有力的竞争力。其重点在于成本管理和供应商管理。
1、成本管理。成本管理包括了管理成本和价格成本两方面。
阿尔斯通在管理成本的控制主要通过简化采购授权程序,精简采购的KPI指标,创建操作性更强和更强调绩效的KPI来实现,如其超过7万欧元的订单,仅需要3个层面的审批则可完成。
在价格成本控制上,阿尔斯通通过下面几点举措实现:
(1)每一种主要货物的采购都建立了包含商务团队在内的最高级别工作组,并制定战略规划。(2)按照货物原产地(或供应地)组织采购。(3)由专业的团队对大宗原材料价格的变化进行分析,通过定期的月度预测体系以及财务保护措施来应对原材料价格的波动。(4)根据最新的市场价格分析结论对供应商重启价格谈判并重新签署合同。
2、供应商管理。阿尔斯通建立了一整完整的供应商管理体系对供应商提供的产品实行质量控制,确保最终采购物资的品质。具体主要有以下几点:
(1)供应商品控管理原则为全球统一的质量标准。(2)供应商准入。(3)供应商评估。(4)供应商选择,阿尔斯通各级采购部门参考供应商的产品不合格报告的数量、频率、故障率、响应情况等历史表现,对通过评估的供应商进行择优选择。(5)供应商品控:根据项目要求,阿尔斯通通过对中标供应商提供的物资进行全过程跟踪。(6)供应商处理:对供应商的处理分为3级:1级是供应商观察状态;2级是暂停新订单状态;3级是取消供应商资格状态。处理措施随供应商品控情况随时进行升级。
二、西门子公司供应链管理
在西门子公司,一个公司层面的强制性的“供应商管理流程”和“质量管理体系”正有效运转。
1、供应商管理。西门子公司的供应商管理贯穿于采购流程的每一个阶段,包括供应商选择/供应商资质评定、供应商战略评估/制定倾向性供应商清单、采购决策、供应商评价(包括项目评定以及供应商分级)、供应商发展等五方面内容。
(1)供应商选择/供应商资质评定。供应商资质评定结果显示了供应商与西门子公司要求的匹配程度,供应商的状态以及改进措施都在“click 4 suppliers easy”平台中进行管理,并且面向全公司开放。
(2)供应商战略评估/制定倾向性供应商清单。在供应商资质评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战略评估,关注具有战略意义的“最佳表现和高质量的供应商”,对最优供应商战略的界定以及对供应基地的有效管理,共同促成了倾向性供应商清单(FPL)的产生。
(3)采购决策。基于标准的供应商选择流程筛选最佳供应商并签订合同。
(4)供应商评价(包括项目评定以及供应商分级)。西门子公司的供应商评价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A、结合项目,强制性从采购、品质、物流、技术等4个方面对供应商的历史绩效评价;
B、从战略标准和风险标准两方面,选择兴地对供应商进行评价。
C、根据以上三项评估结果,对供应商进行分级。
(5)供应商发展。通过供应商风险管理流程对供应商库内的供应商进行评定,基于评定结果,采取积极发展、自我优化、降低使用率、逐步淘汰等多种风险防范措施,并持续监控供应商的风险状态及进度,从而不断发展和完善供应商库。
2、质量管理。西门子公司质量管理的策略是:通过强制性质量元素的执行,实现产品/服务、流程及人员质量的管理及持续性改进。该公司的质量管理通过内部质量管理和供应商质量管理两方面实现。
三、对公司供应链管理的启示和建议
通过对比学习,本人了解到阿尔斯通公司、西门子公司在供应链管理上的一些基本情况和特点,他们很多成功的经验很值得借鉴,为此,提出几点工作设想:
1、加强物资供应链管理知识培训。显然,供应链管理是一种体现着整合与协调思想的管理模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建议对物资管理人员,结合公司物资管理制度的宣贯工作,增加物资供应链、采购管理相关管理理论的培训,提高物资人员的理论水平。
2、加强信息化建设。供应链管理强调的是将客户所需的正确产品能够在正确的时间,按照正确的数量、正确的质量和正确的状态送到正确的地点。而要实现这6R管理的载体是信息系统的建设,对照阿尔斯通公司和西门子公司的供应链管理,其信息系统的有效应用正是其管理和效率提升的有效举措。
3、加强采购与供应商管理。通过对阿尔斯通公司和西门子公司的经验借鉴,不难发现其采购与供应商管理都有效的结合起来,通过对供应商科学有效的管理为采购提供决策依据,而采购的情况反过来也为供应商管理提供评价依据。故建议公司应尽快开展供应商考评工作,对重要设备供应商还应强化现场评估,将供应商管理成果与评标工作相衔接并在评标系统中实现有效展示和应用。
4、构建物资品控管理体系。参考阿尔斯通公司和西门子公司的质量管理经验,进一步完善公司的品控管理体系,建立物资缺陷的信息的报送、响应、共享、分级等工作流程。加强对供应商产品质量控制的监督,每季度对物资缺陷进行总结,形成专题报告。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科学设定品控管理工作的KPI指标,开展品控工作的统计和评价工作。
参考文献:
【关键词】农超对接;果蔬供应链;对策
我国业内人士对“农超对接”模式下供应链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果蔬农产品供应链本身进行研究和对如何建立果蔬农产品供应链进行探讨。本文将在这些理论研究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不规范、供应链主体企业对供应链管理不协调和果蔬农产品流通阶段物流网不清晰的问题,并从供应商优化、供应链主导企业管理优化和果蔬农产品供应链物流优化三个角度对此加以解决。
一、我国“农超对接”模式下的果蔬农产品供应链现状
以“农超对接”模式在国外普遍流行,目前,亚太地区农产品经超市销售的比重达70%以上,美国达80%,而我国只有15%左右。在我国部分地区,“农超对接”的农产品销售在大型连锁超市和产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推动下得到了快速发展,该模式的发展,有效推动当地农业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提高了供应链主导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减少了农产品的流通环节、降低了流动成本,对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目前,我国典型的“农超对接”供应链模式有以下几种。
第一、“农民+农民专业合作社+超市”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超市成立专门的直接采购小组,选择最优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对其建立契约、投入资金和引入技术等措施与之建立战略合作计划,以加强超市竞争力。农民专业合作社是连接农民和超市的桥梁,其负责组织农民进行生产、产品分拣和包装等一系列活动。家乐福超市是这种模式下的典型代表。
第二、“农民+农民专业合作社+第三方农业公司+超市”模式。超市通过与第三方农业公司建立长期合作,第三方农业公司为超市寻求最优的供应商。保证农产品从基地、农场、加工、物流到销售都符合消费者的要求。麦德龙超市是这种模式下的典型代表。
第三、“基地+超市”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基地农产品直接进去超市,在超市设立鲜活农产品专柜,直接销售自己的产品。超市在合适的地点与当地建立了“农超对接”大型生产基地,产品涉及蔬菜、水果、禽蛋、肉类等各种城市居民生活必需鲜活农产品。华润万家超市是这种模式下的典型代表。
二、“农超对接”模式下果蔬农产品供应链目前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处于传统供应商这个阶段。在此阶段,首先,合作社存在一下问题:合作社与超市主要进行单纯的物料交换,而没有更好的提供增值服务,导致其与超市之间存在不信任,易导致供应链主导企业另寻供应商。其次,合作社和超市之间存在价格博弈,供应商尽可能提高价格,而超市也尽可能压缩价格,在这两种力量之下,最终形成均衡价格,但是其两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必然导致欺骗行为,从而导致供应链的崩裂。我国合作社与超市签订的供应链契约目前还是单一和短期,缺少一种长效合作,不利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最后,农民专业合作社难以建立一个标准化的管理体系管理农户进行生产活动,产品的不合格从而导致最终造成农户的经济损失,降低合作社的信誉度。
对于供应链主导企业,主要存在其管理运作差异性和缺少监管机制的问题。在日常管理中,常常存在超市管理体系与合作社管理不衔接的问题。两者之间常常存在着相互博弈行为,其双方都各自持有相关信息,超市相关管理技术也是被动提供。其次,超市对供应商缺少监管机制,超市接收的农产品对生产过程中种子、农药及化肥等方面要求严格,农户即使接受了该种种植方式,也可能受利益驱使,在种植和生产过程中不完全按照要求去做。这就从源头降低了农产品的质量。如果超市采购到的农产品标准化程度很高,就可以在分拣、加工及包装等环节节约很多人力和成本,有利于后期工作的进行。但是很多时候合作社感觉到筛选剩下的农产品很可惜,就把不合格的以次充好混在其中,这会给超市带来很大的不便,也不利于两者之间合作关系长期稳定的发展。
三、优化“农超对接”模式下果蔬农产品供应链体系的对策
超市选择供应商合作伙伴尤为重要,本节主要从三个方面对供应商进行优化。首先,供应链主导企业应该建立少而精的供应商。供应链管理是个开放系统,供应商隶属该系统一部分。供应链主导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需考虑其产品质量、产品数量、产品价格、交货周期和品种柔性等因素,从而建立少而精的供应商,提高供应链稳定性。其次,在选定相应供应商之后,企业应该与之建立SRM系统,改善企业与供应商关系管理,与供应商结成长期、稳固的战略伙伴,使供应商及其资源更有效地参与到自己的产品设计和生产制造中。最后,企业可以通过第三方中介公司寻求最优供应商。企业通过与第三方农业公司建立长期合作,第三方农业公司为超市寻求最优的供应商。保证农产品从基地、农场、加工、物流到销售都符合消费者的要求。麦德龙超市是这种模式下的典型代表。综上所述,超市优化供应商可以建立少而精供应商,并与之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同时也可以通过引入第三方中介公司来寻找最优供应商。
“农超对接”模式下对超市本身管理优化极为重要,本节主要从两个个方面对超市管理进行优化。首先,超市应建立计算机网络基础信息系统。构建连锁超市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信息管理体系,需要将连锁超市信息管理系统(ERP)功能、生鲜农产品采购和流通关系信息管理(VRM: Vendo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功能和生鲜农产品社会公共信息管理功能集成起来,构建公共信息平台、VRM和ERP“三位一体”的信息管理系统。最后,超市应建立运作标准和过程监督机制。在对供应商进行监督和管理下缺少一个标准化的机制,导致供应商生产效率低下、供应链衔接松散和供应链竞争力差。
我国“农超对接”模式下果蔬农产品供应链物流仍然存在较多问题,本节主要从三个方面对超市管理进行优化。首先,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有保障的加工增值服务。传统合作社是将单个的农户联合起来,以集体的力量提高与上下游厂商谈判的能力,通过规模化采购生产资料降低生产成本,集传统合作社和农业投资企业功能于一体,从事农产品价值增值活动。其次,建立与三方物流公司战略伙伴关系。经过前面问题分析,果蔬农产品通过农户配送或是超市配送中心配送其专业性和集成性不高,易导致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因此,建立与三方物流公司的战略伙伴关系既增强了供应链的竞争性同时也有效地节约了社会资源。最后,超市应该完善其营销体系。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消费者消费习惯逐渐由传统超市消费转移到虚拟网络消费,这也拓宽了超市的营销体系。超市应制定完善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促销策略和分销策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马士华,林勇.供应链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一、我国电子商务企业的物流形式与供应链管理
1、电子商务企业的物流形式
我国的电子商务环境中主要有三种物流方式。首先,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他们主要通过自身建立专门的配送渠道以及设施,依靠自身的力量进行配送。其次,是比较适合我国国情的方式,通过专门的配送机构配送商品。最后,联合配送,由连锁店、邮政快递一起合作,共同完成物流配送,这种一体化的配送,便于物流资源的集中使用,使物流配送网络得到优化。
与物流相关的电子商务网站,主要分为三种:一是纯粹的网络公司,以亚马逊为代表;二是经营B to B业务的以亚商在线以及阿里巴巴为代表;三是由传统邮购公司经营转向B to C业务,以麦网为代表。当前这些企业物流相关的网站主要的业务是经营生活用品、书籍数码产品、礼品、服饰等,这些机构主要都是委托专门的配送机构进行工作的。但是一些小型网站,在物流方面的问题却十分严重。货物难以及时送达,采用的送货方式比较落后,这严重损害了电子商务的信誉。
2、供应链管理
企业之间的战略合作的关系,让各个企业达到共赢的状态,从而形成供应链,建立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主要是通过对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将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它是将供应商、零售商、分销商、制造商直到最终用户有机整合起来形成了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模式。将以往的契约合作转化成了默契合作,增强了企业间的响应能力,配合效果更好,在多变的市场上有了更强的竞争力。
本质上,供应链管理主要负责各企业间的接口的控制和设计,各企业若想进入某一供应链,必须要有能与供应链相衔接的业务接口或业务流程。物流管理产生的物流信息是连接各企业间的业务关系以及企业业务与用户需求之间联系的基本接口。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实质上就是利用电子商务技术,以中心制造厂商为核心,将供应商、经销商、物流企业结合为一体,构成一个面向最终顾客的完整电子商务供应链,降低企业整体成本,提高企业对市场和最终顾客的响应速度,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从战略高度上来看,一些制造企业开始更加重视对物流功能的整合,实行流程再造,分离外包物流业务,加强与物流企业间的合作。物流企业也逐渐进入了制造企业物流业务整个过程,在设施与技术整合、信息共享等方面的合作将不断加强。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模式
电子商务的应用促进了供应链的发展,也弥补了传统供应链的不足。电子商务使供应链可以共享全球化网络,使中小型企业以较低的成本加入到全球化供应链中。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模式要突破传统的供应链存在的障碍,将企业内部和供应链节点还有企业间的业务看作一个整体,通过对供应链中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有效调整,使企业内部外部的供应链有机地集合起来,便于管理。集成化供应链管理体系,可以更好地适应新竞争环境下市场对于企业的各种要求。由于电子商务的核心企业与其他相关企业之间通过网络进行信息的快速交换,而供应链中各环节间信息也可以互通。利用电子商务,可以有效地链接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共享信息和业务。交易时,电子商务要进一步做好物流管理,降低供应链中物流所花费的时间,让物流管理与信息流及资金流管理的要求相符,建立起强大、反应快的供应链管理体系,以实现电子商务的价值增值。
三、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管理中的问题
1、缺乏信息共享意识
供应链的成员之间各自为政,彼此之间基本上处于一种利益冲突的关系,认为没有必要与其他成员共享一些敏感信息。特别是商业秘密的信息通常都不会外泄,以保持各自优势。而各个企业都想让自己企业实现最优,但由于信息无法共享,对于供应链而言这并不是最优的,还大大地影响了供应链的竞争力。
2、信息技术问题
信息技术可以改善供应链体系的信息准确度、及时性还有流动速度,这也是使供应链效益提高必不可少的一点。所以,建立供应链运作的信息支持平台是企业进行管理十分重要的内容,要构建企业供应链信息集成系统。
3、物流配送基础设施不配套,管理手段落后
由于我国企业受到传统的观念、技术水平和制度的限制,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物流配送的发展依然较为缓慢,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当前,物流配送中心的管理和规划、交通运输网络的建设和完善、现代化物流配送工具和技术的使用以及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和经营方式的优化等和当前我国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要求都不相适应。
4、贸易伙伴之间的合作问题
电子商务为供应链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但是我国企业在协调贸易伙伴间的协作以达到供应链整体利益的最大化的问题上存在不足。贸易伙伴之间不愿意共享信息,这主要是由于我国企业所处于的环境有关,接受的文化不同。在传统的观点看来,企业之间的竞争必定有输赢之分,就博弈论的研究结果显示,非零和博弈比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此外,没有一个良好的供应链绩效评估系统也会为贸易伙伴之间的合作带来障碍。绩效没有合理的分配,各企业都只顾各自利益不愿做出牺牲使整个供应链获得最大利益。所以,十分需要协调供应链,加强贸易合作。
5、管理体制尚未完善
在物流管理体制上,我国的物流管理依然是区域、部门分割管理的状态,区域之间缺乏协调统一的发展规划和协调有序的协同运作,致使物流行业管理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管理手段和基础设备都比较落后,缺少公共信息交流的必要平台,相关法律法规也不完善,没有统一的物流标准,严重使物流配送服务的准确性与时效性受到影响,从而阻碍了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的发展。
四、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管理措施
1、加大政府支持
发展物流政府科学合理的规划必不可少。这样可以避免盲目的重复建设导致的资源浪费。无论是在政策上还是在具体参与的过程中,政府都应给予扶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从而为企业物流的发展提供一个更好的环境。政府各部门要落实管理职能和责任,切实发挥对物流行业的引导、监督与服务作用。对处于物流供应链主要环节的政府部门,要落实或组建专门机构,在各自行业领域内承担起具体的市场监管与服务支持等日常工作。
2、采取先进的物流技术,提升企业信息化程度
物流系统中信息是十分重要的,国外大型物流企业都将条形码、管理信息系统、电子数据交换、射频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这些系统进行充分应用。现如今,市场中竞争激烈,要想赢得竞争就必须要有其自身的优势,而物流技术正是企业参与竞争强有力的手段,要努力建立现代化的物流管理体系,做到物流企业配送手段机械化、自动化和现代化。从而可以提高企业的信息程度,更好地进行物流配送业务。
3、实行中小物流配送企业战略联盟
针对我国物流配送行业缺少经验的情况,企业可以多研究一些与其相类似企业并且发展先进的,从中学习借鉴其中的优点,进行改善。成立企业联盟,可以通过两种方式:第一种,是专项不同、技术不同的小物流进行合并,形成一家大规模的物流配送企业,将各个小企业之间的优势进行整合。通过这种方式将各个企业的各类设备进行优化整合,属于信息资源的整合。第二种,是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利用动态联盟的方式,联合起来。
4、企业之间共同努力,降低配送价格
从供应链管理方面来看,要想更好地解决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物流更好的管理,需要各个来往的企业之间共同努力。不仅仅要考虑电子商务公司的订单数量,同时还需要考虑配送所花费的成本,消费者下了订单之后,应该提供消费商品的配送范围并让这个范围相对集中。除此之外,企业物流配送时应好好协作,开源节流、强化管理体系,减少物流成本以及配送服务带来的花销。
5、大力开展第三方物流
企业应当考虑到顾客的需求,综合电子商务信息水平,进行开展第三方物流,重视联运以及综合管理,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为企业提供物流流程再造,同时也要为消费者及供应商提供有效的物流服务。开展具有吸引力的心物流服务项目,在物流服务项目、运行机制、组织结构、服务规范质量等方面进行技术创新,通过技术创新提高服务活动效率,并且能够取得满意的回报;技术创新的内容要与创新活动之间的相协调,并让人员素质、管理水平、组织结构、物流过程取得新的发展。
6、建立信息共享
企业与合作商之间进行一定程度的信息共享,而合作商还与企业的竞争对手之间进行一定的信息共享,这就存在信息泄漏的风险。因此,要与合作商之间签订契约时,要对信息共享的范围和层次进行明确规定,对泄露信息的进行一定的惩戒,建立约束机制。为了引来供应链合作企业参与信息共享的共同协作,同时建立合理的鼓励政策以及多阶段长期的共享制度。在企业进行信息共享时,供应链企业之间应在一定的协商机制指导下,来解决共享时带来的信任危机、道德风险等问题。
一、以供应链背景为基础的物流采购
现今,企业的发展以供应链管理理念为重要主旨,其主要目的是对采购资源进行升华管理的实现,主要是对企业生产与营销等活动中原材料的采购管理,是活动开展的关键环节。在完整的供应链管理理念的前提下,采购管理的地位也在渐渐地展现出来。物流采购管理行动不再是以单独的交易所进行的过程,更多的是将采购理念与实践经验相融合,形成多种多样的企业经营局势。在以供应链计划为前提的基础上,企业在管理机制的模式上得到了延伸,这对于企业多元化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完整的企业供应链管理体系的创建,是具体发展采购管理体系的根基,采购管理体系是属于优化管理体制中的一种,也是实现管理机制的重要实质,而且在现代化供应链的根本上信息流的进步与信息化管理体制的建立,也是创建多元化市场经济的重要举措。
二、以供应链背景为基础的轨道交通运营物流采购管理分析和存在的问题
轨道交通运营是企业规划发展中的主要部分,交通运输管理以客流的预算与分析为基础,对运输资源实行了改良。在采购行动中,物流采购是首要的步骤,是符合企业快速发展的必要措施。轨道交通运营物流采购中明确的采购对象和采购源是形成采购供应链的关键环节。与国外相比,国内的物流行业发展较晚,在物流采购供应链的结构中还有很多的缺陷,未能形成完整的系统供应形式。
(一)对于物流采购对象的探讨
轨道交通运营中的物流采购是以交通各系统为体系产生的运营行动,其运营系统包含车辆、客服、保障三大系统,对运营系统和物流体系的建立,有着重要的影响。
1.车辆运行系统分析。车辆运行系统就是以车辆与线路等因素形成的最为基础的系统,目的是为运营物流采购提供强大的运输能力,其特点是产品流通的多元化与快节奏。建立完善的运输体系,是完成轨道运营物流采购的前提,对在网络时代信息系统的形成与发展现代信息化的运营有着特殊的意义。
2.客服系统分析。组建客服系统是对物流质量的保证,包含车站服务、检票服务、消防等方面。运营物流的客服实质内容是比较烦琐的,这就需要客服系统在结构组建上要具有完整性。凝聚起物流运营中的不同分支,创造出全面化的客服体制。
3.采购保障体系分析。采购保障体系是直接影响物流管理质量的因素之一。它主要是由配置的维护与检修等构成,是轨道交通运营物流能良好运转的根本,也是判定车辆运行系统与客服系统能否良好运转的重要保证。
(二)物流采购管理存在的问题
与国外对比,我国物流行业发展较晚,有诸多的不足之处。轨道交通运营物流布局中存在的缺陷,直接制约了物流采购的实行与物流行业的发展,其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供应链布局不完善。在以城市采购为首要方向的轨道交通运营采购供应链中,采购的物资品种多以成型产品为首,这类物品的替换性相当强,因此采购途径稳定,市场也相当广。而采购的有限产品因标准性相当强,有限定性,反而制约着采购行动的运转过程,该产品成本较高,很难驾驭,对采购行动的展开非常不利。因此,还是以成型产品的物资采购为主,这就导致了运营采购供应链结构的不完善。
2.采购管理存在的弊病解析。交通运营采购链的不完善,使采购资金比较小,无法吸引供应商的关注,导致供应商之间缺乏竞争力。关于物流合同的维持在物流运营体制逐步成长中只加强了我国交通体系中的供应商管理,反而对国外的供应商,不仅没有庞大的资金吸引,也没有开展对国外的供应商管理,导致全球采购链只能靠庞大的资金成本的扶持来进行物流贸易。在运营物流体制中,采购链的不完善,造成采购系统欠缺秩序性,以致行贿等情况普遍出现。而且采购方法与过程的不合理,缺少有关部门进行管制,就导致小型商户成为主要供应商,造成了采购物流进展不平衡而产生的漏洞,对企业成本的把持也引发危害。采购思想的幼稚,看轻采购服务只重视采购的步骤,将服务质量限定在小范围内,成效较低。在物资的采购中只专注专业物资的采购,进行传统物资的运营,使采购规模始终处于小范围之内,对物流体系的构建产生影响。
三、以供应链为基础的物流采购管理的改进措施
解决采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好的方式就是对轨道交通运营物流管理的方式进行改进,更正采购观念,加强供应商管理,深化供应链上各个相关部门的配合能力。具体措施如下:
(一)更新采购理念
由于我国物流行业发展较晚,缺乏成熟的采购理念,因此更新采购理念是物流管理建设中的重点,以新的理念创建新的采购形式,从以往守旧的采购形式中跳脱出来,以新的采购形式在国内乃至全世界采购品质优越、价格低廉的产品,减少资金投入,完善物流采购体系的建设。
(二)建立全面的供应商管理体系
第一,创建多元化的供应网络,加速物流采购管理体系创设的步调。
第二,增强供应商绩效约束,创建完美全面的绩效体制,提高采购管理的规范化与执行力度。
第三,强化供应网络的合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构建合作机制,营造出信誉度高的环境。其次是加强规划和协调力度,使各部门的工作能够良好地的开展。再次是开发标准计划,使各线路的规格实行规范化,促进采购规模性的发展。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