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公共管理的核心价值

公共管理的核心价值精品(七篇)

时间:2023-07-20 16:17:3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公共管理的核心价值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公共管理的核心价值

篇(1)

[关键词]公共管理公平公共权力

公平是公共管理的核心价值理念,也是公共管理理论研究的核心价值范畴。在学术界,学者们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出发对公平作出了不同的理解,主要包括边沁功利主义的公平观、亚当斯管理学角度的公平观、罗尔斯社会学角度的公平观以及平均主义的公平观。公共管理是一个由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与管理学等学科构成的综合性学科,对公共管理中公平的理解也就由于人们学术背景的差异而不同。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重新理解公共管理中的公平是十分必要的。

一、公共管理的本质属性是针对不同社会群体进行的社会价值分配,这决定了公共管理中的公平应该是社会学意义的群体公平。即在社会不同群体间实现的公平

虽然学术界基于不同学科背景的公平观为我们解读公共管理中的公平提供了基本的学科视角,但是我们不能简单套用上述公平观来理解公共管理中的公平。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理解任何一项社会活动的核心价值理念,都必须从这项社会活动的本质属性出发,使这一核心理念符合这项社会活动的本质属性。那么,公共管理的本质属性是什么呢?

公共管理是向社会提供公共物品的活动。为了有效地向社会提供公共物品,公共管理必须解决为谁提供公共物品以及提供什么公共物品这两个公共管理的基本问题。在可以用来提供公共物品的社会公共资源稀缺(有限)的前提下,公共管理解决这两个基本问题的过程也就是对社会公共资源进行分配的过程。具体说来:解决为谁提供公共物品的问题就是实现社会公共资源在消费主体方向上的分配(配置)过程(如,在有限公共财政支出的制约下,政府将这一财政支出用于为偏远地区修公路还是为城市建广场);解决提供什么公共物品的问题就是实现社会公共资源在消费形态方向上的分配(配置)过程(如,同样是在有限公共财政支出的制约下,政府利用这一公共财政支出是为贫困群体解决住房问题还是解决子女教育问题)。因此,从公共管理解决的基本问题出发考察,公共管理的本质属性是对社会公共资源进行的分配。从社会公共资源具有的价值角度分析,公共管理的本质属性也就是对社会价值的分配。

与针对个体进行分配的提供私人物品的市场管理活动不同,公共管理对社会价值的分配是针对社会不同的群体而不是个体进行的,这是因为公共管理直接提供的是公共物品而不是私人物品。按照西方经济学的论述,公共物品是具有可分享性的物品,也是具有非排他性的物品。可分享性是指某人对公共物品的使用并不影响他人的使用;非排他性是指不能剥夺任何公民对公共物品的使用权利。在西方经济学对公共物品上述论述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是:公共物品的可分享性与非排他性的具体体现是什么?对此,我们的回答是:第一,公共物品的可分享性与排他性是在一定的地区内实现的,是对一定地区内社会成员的可分享性与非排他性。也就是说,一个地区的社会成员可以平等分享该地区为每一位社会成员普遍性提供的公共物品,但并不接受其他地区的社会成员分享这一公共物品。具体例证就是,在实行联邦制国家结构形式的西方国家,社会福利主要由各成员国政府(州、省)负责提供,各成员国政府提供的社会福利是有差别的,各成员国的公民可以分享本成员国政府提供的社会福利,但不可以分享其他成员国提供的社会福利。第二,公共物品的可分享性与非排他性是在一定社会阶层(群体)内实现的,是对一定社会阶层成员的可分享性与非排他性。也就是说,一定社会阶层(群体)的社会成员可以分享社会为这一阶层(群体)成员选择性提供的公共物品,但并不接受其他阶层的社会成员分享这一公共物品。具体的例证就是,任何一位残疾人都可以免费享用市内公共交通、任何一位老年人都可以免费进入市内公园,但非残疾人、非老年人则不拥有这一权利。根据对公共物品的可分享性与非排他性的理解,我们可以将公共管理的本质属性进一步表述为:针对社会不同群体进行的社会价值的分配。

既然公共管理的本质属性是针对社会不同群体进行的社会价值的分配,公共管理中的公平也就应该是社会学意义上的群体公平,是在社会不同群体间实现的群体公平。

二、公共管理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公共利益。这决定了公共管理中的公平应该是分配结果的公平。也就是使全体社会成员或大多数社会成员平等分享公共利益

公共管理的根本目标是通过提供公共物品来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共利益。对于公共利益的认识,学术界存在着比较大的认识分歧,“甚至有些学者,如公共选择学派的代表人物詹姆斯·布坎南、肯尼斯·阿罗,根本否认公共利益的存在,认为‘公共利益是一种神话”~。布坎南等人之所以否认公共利益的存在,是基于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假设——理性人(经济人)假设。他们认为:根据理性人(经济人)假设,人们在政治决策中的动机与在市场决策中的动机是一致的,都是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个人的偏好是不同的,并且每个人都有充分的决策信息与足够的决策能力。因此,人们无法形成共同的需求,也就无法形成公共利益。事实上,公共利益不仅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其内涵也是比较清晰的。公共利益这一概念,是由公共与利益两个基本概念构成的。公共的含义是共同的、公众的,而利益则是“人们为了生存、享受和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和条件”。。因此,我们可以将公共利益理解为:公共利益是公众为了生存、享受与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和条件。如果将公众为了生存、享受与发展的需要概括为需求,我们也可以将公共利益理解为:公共利益是满足公共需求的资源和条件。显然,公共管理对公共利益的实现是通过满足公共需求完成的,公共需求的满足是公共管理对社会价值分配的结果。因此,与提供私人物品的市场管理不同,公共管理中的公平应该是结果的公平,是对社会价值分配结果的公平。如何考量公共管理对社会价值分配结果的公平呢?公共管理的目标是满足公共利益,考量公共管理对社会价值分配结果的公平也就是考量公共管理对公共利益的实现程度。公共利益是满足公共需求的资源和条件,公共需求的主体是民众,公共利益的实现程度也应该由民众评定。在现代民主制度的背景下,民众对公共利益的评定是通过民主机制、依据民主决策规则进行的。尽管不同政治体制下的民主机制是不同的,但是民主决策的规则却是一致的,那就是全体一致规则与绝对多数规则。在采取全体一致规则的情况下,实现了全体民众所需求的利益即民众的整体利益也就是实现了公共利益;在采取绝对多数规则的情况下,实现了大多数(含全体)民众所需求的利益即民众普遍需求的个体利益也就是实现了公共利益。所谓实现公共利益,包含两个要素:一是提供的利益为民众(全体或大多数)所需求,这是由公共利益的公共性决定的;二是提供的利益为民众(全体或大多数)所分享,这是由公共利益的可分享性决定的。我国学者陈庆云等人认为,公共利益应该具有分享性,而且“实际上分享人数的多寡并不是决定公共利益的惟一因素,决定是否真正构成公共利益的基本特征是“是否具有社会分享性”。由此可知,考量公共管理对公共利益的实现程度,也就是考量公共管理是否提供了为全体民众所需求或大多数民众所需求的利益以及这一利益是否为民众所分享。因此,考量公共管理对社会价值分配结果的公平,也就是考量公共管理是否使全体社会成员或大多数社会成员平等地分享了公共利益。

实现全体社会成员或大多数社会成员平等分享公共利益,这是一个动态的、整体的平衡过程。由于公共资源的有限性与民众利益需求的多元性及差异性,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一项公共管理很难同时满足所有民众的利益需求。一般说来,一项公共管理总是在满足一部分民众利益需求的同时抑制另外一部分民众的利益需求或者是在满足民众某一方面利益需求的同时抑制民众另一方面的利益需求(这正是公共管理对社会价值分配这一本质属性的体现)。因此,公共管理要不断地对利益需求受抑制的群体(如弱势群体)或利益需求受抑制的方面予以补偿,用动态的、整体的利益平衡过程来渐进地实现社会价值分配结果的公平,使公共管理尽可能地逼近使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分享公共利益这一理想目标。

三、公平与效率分属公共管理的不同理性层面。公平是公共管理价值理性的核心。效率是公共管理工具理性的核心。效率是为实现公平服务的

对于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学术界已经多有论述,这些论述大都是抽象的,缺乏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放在具体的社会活动中的具体分析。事实上,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或不同的社会活动中,公平与效率的含义是不同的,二者之间的关系也是不同的。那么,公共管理中的公平与效率的含义及其关系如何呢?

对于公共管理中公平的含义,我们已经进行了一定的讨论:公共管理中的公平是在社会不同群体间实现的分配结果的公平,是使全体社会成员或大多数社会成员平等分享公共利益。我们再来讨论公共管理中效率的含义。公共管理中使用的效率概念来源于经济学。在经济学中,关于效率有两个含义:一是资源利用效率,是指利用有限的资源实现收益最大化的程度;二是资源配置效率,是指利用有限资源实现效用最大化的程度。经济学中效率的概念涉及了微观与宏观经济两个方面:资源利用效率是微观经济问题,属于企业管理范畴;资源配置效率是宏观经济问题,属于政府宏观调控范畴。公共管理中,效率一词的含义仍然是经济学中的含义。惟一的问题是:公共物品的提供不以赢利为目的,有些公共物品也不存在经济收益。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将收益理解为社会收益与经济收益的统一。这样,在公共管理中使用效率这一概念时,既与经济学的效率概念保持了一致,又符合了公共管理的特点。

在公共管理中,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从公平原则出发并注重效率。这一基本准则有三个含义:(1)公共管理必须以公平为基本出发点。第一,公共物品的可分享性与非排他性决定了公共管理必须从公平原则出发,不能以不公平的方式剥夺任一民众的消费权力。第二,公共管理的国民经济再分配性质,决定了公共管理必须从公平原则出发,将公平放在公共管理的首位。公共管理是国民经济的再分配过程,尽管各国的分配原则有所不同,但在国民经济再分配过程中,都要贯彻公平原则。从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角度出发,可将世界各国的收入分配原则分为两类:效率优先与公平优先(尽管公平优先的国家是少数)。在公平优先的国家,再分配过程必然要贯彻公平优先的分配原则,以进一步实现公平。在效率优先的国家,国民经济的一次分配必然要形成社会收入的差异,甚至会导致尖锐的社会矛盾。为缓和由一次分配形成的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并在公共选择中获取大多数人的支持,政府在国民经济再分配中,也必然要贯彻公平原则。(2)公共管理也要充分注重效率。经济学基本原理表明,公共资源是有限(稀缺)的,在有限资源的制约下,公共管理必须注重利用有限资源提供更多与效用更大的公共物品,以提高公共管理的效率。(3)公共管理中的效率是在公平统领下的效率。同其他经济活动一样,作为国民经济再分配过程的公共管理也必须解决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这三个基本问题。与其他经济活动不同的是,公共管理解决这三个基本问题的顺序是:先解决为谁生产,再解决生产什么与怎样生产。这是因为:公共管理对社会价值分配的本质属性,要求公共管理首先要解决将社会价值分配给谁,即为谁生产公共物品的问题,在解决了为谁生产公共物品这一根本问题之后,公共管理才能考虑为这些人生产什么样的公共物品以及怎样生产这些公共物品。公共管理解决上述基本问题的顺序并以公平为基本出发点,决定了公共管理必须将公平放在首位,用公平来统领效率。具体说来就是:公共管理在决定为谁生产公共物品时从公平出发,在决定生产什么公共物品与怎样生产这些公共物品时注重效率。

至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公共管理中,公平作为公共管理价值理性的核心,始终是第一位的;效率作为公共管理工具理性的核心,是为价值理的,也就是为公平服务的。我国的公共管理理论研究是在借鉴西方公共管理理论与介绍西方公共管理改革运动的基础上展开的。诚然,西方的公共管理理论与英国撒切尔政府和美国里根政府率先开展的西方国家的新公共管理(改革)运动是以提高公共管理效率为中心的。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这一理论与运动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在公共管理中比较好地实现了公平的前提下进行的。认识到这一点,会使我们在努力提高我国公共管理效率的同时,始终坚持公共管理中的公平并将其放在首位,避免再次出现前一时期我国社会某些公共管理领域(如医疗、教育等领域)存在的为了追求效率而显失公平的社会现象。四、公共管理是以公共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只有实现公共管理中公共权力的合理分配,才能从根本意义上实现公共管理的公平

作为提供公共物品活动的公共管理,是以公共权力为核心展开的。按照公共选择理论的分析,人们在提供公共物品过程中的动机与在提供私人物品中的动机是相同的,或者说,人们在非市场(政治)决策中的动机与市场决策中的动机是相同的,都是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从集体行动的逻辑角度分析,与市场决策不同的是,在非市场决策中,在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动机驱使下,个体的理性选择必然导致集体的非理性选择。这一非理性选择在提供公共物品活动中的具体体现是:从公共物品的生产角度分析,由于存在“搭便车”或“逃票乘车”的现象,人们不可能有效支付公共物品的生产成本,公共物品就无法生产出来;从公共物品的消费角度分析,由于存在“囚徒困境博弈”或“牧人博弈”,人们无法合理消费公共物品。为了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除非共同体成员极少,否则,共同体成员必须向来自心灵之外的强制力(利维坦)心眼,这一强制力电就是公共权力。只有公共权力的介入,公共物品的生产者与消费者才可能在公共权力的作用下通过个体的理性选择形成集体的理性选择,个体间的理性博弈才能在集体理性的制约下达成最优均衡。公共权力的介入,虽然增加了公共管理的成本,但是作为“必要的恶”,它可以使公共物品得到合理生产与消费,使公共利益得到较好的满足。换言之,没有公共权力也就没有公共管理,公共权力是公共管理的核心。公共管理以公共权力为核心,使公共管理对社会价值的分配具有了公共权力所决定的权威性。

篇(2)

关键词:公共管理;困境;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社会环境的改变,社会公共管理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有效的运用经济、政治、管理、法律等方式进行公共管理改革,提升政府部门的管理能力,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以及绩效,为社会公众谋取更多的福利与利益,成为当前最重要的问题,因此要积极采取措施,不断提升公共管理主体的治理能力,创新公共管理手段,完善公共管理机制,构建核心价值体系,对解决当前公共管理面临的困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公共管理面临的困境

(一)治理主体结构有待优化

目前我国处于社会平稳、政治稳定以及文化繁荣的新时期,我国的行政生态环境与的实际经济发展都处于良好的状态,但是目前在公共管理中仍存在一些有待改善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长远发展,比如说:公共管理治理体系中的治理主体结构仍旧有带进一步优化,治理制度缺少完整性与灵活性,法制化、民主化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等,虽然在新阶段政府、社会组织以及社会公众都属于公共管理上的治理主体,但是治理主体存在着的能力不足的情况,比如说:治理主体内部成员的素质能力相对不足,不能够适应新形势下公共管理的要求,另外,治理主体协同治理能力比较弱,各个治理主体缺乏明确的分工等,因此也可以说公共管理的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仍旧无法满足社会实际发展的需求。

(二)公共管理手段比较单一

现代公共管理技术包含了数字治理技术、科学决策技术、绩效治理技术以及风险评估技术等,而且这些现代公共管理技术已经在公共管理中具有了可行性,并且由于现代公共管理技术具有可操作性、规范性等优势特点受到公共管理主体的青睐,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现代公共管理技术却没有充分发挥出实际效果,公共管理主体在现代公共管理技术的应用中并没有根据实际管理职能的需求以及社会公众的意愿进行应用,从而无法使现代管理技术实现最大化的社会公共利益,仅是为了方便自己的管理职能而采取较为单一且保守的管理手段,进而导致社会公众对政府的公共管理能力产生怀疑,甚至有可能产生社会信任危机。

二、公共管理的发展路径

(一)促使公共管理主体不断提升治理能力

公共管理主体涵盖了政府、社会组织以及公众,并且在不同的治理层面上对管理主体的治理能力要求也存在很大的差别,比如说:对政府部门来说,在公共管理中需要政府部门不断深化体制改革,积极转变治理手段以及要积极优化政府的治理结构。而对于政府部门内部来说需要不断完善相关的机制,比如说:需要完善绩效治理机制、人员选拔机制以及激励机制等并要对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加大管理能力的培训,从而有效的提升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的的服务理念以及职业道德水平,促使政府部门解决公共问题的能力不断提升。而对于社会组织来说,其治理能力的提升主要是为了激发社会组织的活力,并要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监督力度,在社会治理中充分发挥出协同治理作用。另外对于社会公众来说,要注重提升现代化水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我国不断完善社会民主制,使人民群众参与治理的渠道更加顺畅,使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同时需要我国不断完善知识教育体系以及文化价值体系建设,促使人们的民主法治以及治理主体意识得打有效的提升,自觉的参与社会治理过程中。

(二)创新公共管理手段

现代先进的管理技术,比如说:应急管理技术、数字治理技术、智慧政务技术以及风险评估技术等为现代公共管理治理能力的提升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因此应该注重现代公共管理技术的应用创新。这就需要促使政府部门不断地改变观念,树立现代管理意识,并运用现代化的公共管理思维方式,科学的运用现代公共管理技术,从而促使引导公共管理管理主体自觉的改变传统的单一且僵化的现代管理手段,并创造更加新颖以及使用的现代管理技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还可以把公共管理技术与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等建立必要的联系,从而为公共管理提升公共管理效率以及创新管理手段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三)完善公共管理机制,构建核心价值体系

随着网络信息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自我意识的提升,人们的思想意识也逐渐朝着多元化的思想方向发展,尤其表现为在公共管理管理主体所表现出的拜金主义以及思想等,从而导致在公共管理中无视公众的需求以及公共利益,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公共管理带来很大的危机,在此种情况之下应该要逐步完善公共管理机制,促使公共管理行为能够受到法律制度的约束,并要着力构建核心价值体系,解决公共管理组织文化对公共管理主体意识影响,从而促使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理念有效的结合,使公共管理管理主体树立正确的公共行政价值观念以及为人民服务的意识,逐步提升自身的治理能力,根据公正的需求以及公共利益的引导,创造和谐发展环境,促进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与配合,从而有效的解决公共管理中的各项矛盾,实现公共管理的可持续化发展。总之:在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常态环境下,我们要加快国家治理体系改革的步伐,协调各个治理主体的关系以及提高他们的治理能力,就要改变在公共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就要促使公共管理主体不断提升治理能力,创新公共管理手段,完善公共管理机制,构建核心价值体系,并要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重要院系从而促使公共管理效能逐步提升,把民生作为公共管理的重点内容,构建民主化、制度化、透明化的公共管理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杨娜,罗文宝.新常态下的公共管理的困境与出路研究[J].现代商业.2016(16)

[2]张再生,白彬.新常态下的公共管理:困境与出路[J].中国行政管理.2015(03)

篇(3)

公共管理是指公共管理主体为了解决公共问题,维护与实现公共利益,运用公共权力对公共事务与公共部门施加管理的社会活动[zJ。由此可见,“公共性”是公共管理的本质特征,贯穿于公共管理的全过程。公共管理作为一种服务型的社会管理模式,必然要将服务原则定位为其管理的基本原则,在服务原则的基础上,管理过程中就会形成以伦理关系为基本的人际关系。这种以伦理关系为基本关系的管理模式,决定了公共管理是以道德为其行为选择的依据和基础[s]。因此,作为贯穿公共管理全过程的“公共性”必然会充分体现管理的内容和性质,“公共性”是公共管理伦理内涵的充分体现。

第一,从主体来看,“公共性”体现的是公共管理的价值取向、职业态度、观念和信仰。公共管理主体是由国家、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共同构成的(这里的国家与政府是从狭义的意义上来说的)。“公共性”要求公共管理主体把从事公共管理作为一种崇高的职业追求和人身价值目标以及崇高的信仰,有随时为公共管理奉献和服务的精神,而不是在公共管理过程中进行索取,要说索取,那就是在从事公共管理职业中得到精神的满足。“公共性”要求公共管理主体必须具有公共管理道德责任。公共管理道德责任,是指公共管理主体依法行使公共管理行政权力,从事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所担负的道德义务。公共管理的道德责任在内容上表现为自律和他律的统一。道德自律体现的是公共管理主体的一种高度的道德责任感,一种通过公共管理主体内心的道德信仰、意识与信念的强化的自律责任,是公共管理主体履行“公共性”职责的内在驱动力;道德他律是一种法律责任,是公共管理主体接受来自社会的公共监督,是将公共管理主体应遵循的职业道德法制化,从而将道德责任上升为法律责任。通过道德他律防止公共管理主体的权力寻租行为、工作上的失职读职以及社会交往中的权钱交易等道德性缺失行为。这样通过道德自律和他律的共同作用来实现公共管理“公共性”要求的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维护社会正义的目的,实现“公共性”要求的“公共人”的社会良知与责任。

第二,从对象来看,“公共性”体现了公共管理的服务精神。公共管理的客体或对象是指公共事冬包括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公共性”要求要对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管理,以利于公共管理目标的实现。对公共事务的管理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企业或行政管理,而是一种依据公共权力的管理。公共权力是公民授予的,公共管理主体与公民之间是一种委托一的关系,公共管理主体在运用公共管理权力进行公共事务管理时,必须受到公民的监督,以公民认定的是非为是非,不能违背公民的意志,体现的是为公众服务的理念。公共管理强调的是以顾客为中心的服务而非以政府为中心的控制,使公共权力的运用最大可能地给公众带来好处;强调公共管理者的道德约束,从而使其成为权力约束的辅助力量,避免公共权利私人化;追求公共管理的社合贫任,实现公共权力和责任在社会范围内的一致性闭。因此,根据公众的需要提供公共服务是公共管理的应有之义,也是公共管理得以合理和合法存在的依据。

第三,从手段来看,“公共性”是公共管理公正、公平伦理内涵的表现。公共管理是运用公共权力为手段,通过解决公共事务和公共问题,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的的管理。公共权力作为公共管理合法性和合理性的手段,是由广大的人民授予公共管理主体的权力,公共管理只有体现广大人民的意愿,做到为人民提供一种公正、公平参与政治和社会机会的政策和制度保障。公共部门自身的活动首先就必须体现公正和正义,才具有合理性和实用性。公共管理只有为人民提供了公正的制度环境和公平的社会机会,才能充分实现广大人民的意志和需要,公共管理才具有其合法地位,公共权力的公共性要求才得以实现。也就是说,公共管理只有体现公正、公平的伦理要求,才能实现公共管理手段的公共性要求。或者说,公共管理手段的公共性要求充分体现了管理的公正、公平的伦理内涵。

第四,从价值目标看,“公共性”体现了公共管理中全局的观念和平衡的理念。公共管理的价值目标就是实现公共利益。公共管理主体是由各个公共部门和公共组织组成的,每单个的部门,将面对着自身利益和公共利益的追求。公共管理是一种将市场理念引人公共领域的管理,强调个体利益是市场理念的要求和特点,而.且个体利益也是单个公共部门得以生存的条件和不得不考虑的问题,然而,公共管理又是以实现公共利益为最终的价值追求和合法性基础。这样,公共管理部门在面临部门利益与公共利益发生冲突时,具备全局和平衡的理念是至关重要的。公共管理中各个公共部门若不具备全局和平衡的观念,只顾自身的部门利益或者说是自身部门的利益总是优先考虑,就谈不上公共利益的实现,尤其是针对国际犯罪的预防与惩治、全球环境问题的解决等具有全球意义的公共利益的实现就更是无法保障了。公共管理的出现以及其对公共利益的价值目标追求的“公共性”就是要求公共部门要以全局为重,具平衡的理念,以完成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实现部门的利益。

2公共管理主体的道德性—“公共性”的实践基石

从人的道德行为来看,道德性是人在群体生活和职业实践活动中所具有的行为品质,是人的道德行为的最直接、最根本的道德动力。道德存在是人的本质属性,是人的行为选择的基础和根据,而道德性是人的道德存在的表现形式。因此,人.的道德行为即德行是人的道德性的外在表现,德行是由道德性决定的。人在从事某种职业时,其行为是否符合该职业的要求以及是否作出道德选择,是由其自身具备的道德品质决定的。只有具有了该职业要求的道德品质,他才能在职业过程中做出合乎职业要求的道德行为结果。公共管理是一种以公共政策来治理社会的服务型管理模式,公共管理的伦理内涵是通过公共政策所体现的道德内容表现出来的。公共政策的实质是权利和义务的分配,是社会资源、财富和利益的分配,这就决定了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不可回避的价值问题,即体现民主政治的核心价值—公正和公平问题。公共管理主体只有内生具备合乎社会伦理和道德要求的正义、公平和良心的品质,才能在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维护社会的公正与公平,实现公共管理政治或经济的正义;才能作到对权利和义务以及社会资源、财富和利益的平等、有效分配,实现公共管理手段的公平、平等原则,实现公共管理目的的效率原则。这样,公共管理主体是否具备公共管理所要求的正义、公平和平等等道德品质及其道德品质与公共管理要求的道德性的一致程度,直接关系到公共管理道德内容和道德目标的实现。从公共管理伦理体现出的4个“公共性”内涵可知,公共管理主体的道德性是公共管理中“公共性”伦理内涵实现的前提和基础,是贯穿于公共管理全过程的枢纽和桥梁。公共管理主体具备了公共管理的道德性,有利于公共管理主体在职业过程中始终坚持公共管理的职业信念,指导其行为选择,从而导致合乎公共管理职业要求的行为结果。公共管理主体的合乎公共管理的道德选择和行为结果表现在:首先,保证了其作为公共管理主体的合法性和合伦理性,实现了公共管理主体的“公共性”内涵;其次,由于公共管理主体具备了公共管理要求的道德品质,尤其是其将公共管理作为内心信仰的职业,作为其人身的价值追求,保证了其在管理过程中自始自终坚持服务的精神和态度,实现了公共管理对象的“公共性”;再次,公共管理主体利用公共权力,通过合乎公共管理伦理、道德要求的公正的政策、制度的制定,为公众提供公平的、广泛的参与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管理事务的政策和制度环境,实现了公共管理的手段的“公共性”要求;最后,因为以上的几个“公共性”的实现都是以实现公共管理的价值目标—公共利益为核心和宗旨的,所以,在以上的几个“公共性”实现的同时公共管理的价值目标的“公共性”必然得到实现。综上所述,公共管理的“公共性”的实现是以公共管理主体的道德性为基础和前提的,公共管理主体是贯穿于管理全过程的桥梁和枢纽。

3公共管理主体的道德性要素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知,公共管理主体的道德性关系到公共管理的“公共性”伦理内涵的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和效果。公共管理主体的道德性作为一种道德品质是可以通过教育而获得和积累的。公共管理主体应具备什么样的德性呢?

第一,公共管理主体在道德上应具备以公共利益为标准的反思平衡能力。反思平衡是指人在面临价值抉择时,必须审慎地反思自己的行为动机,将自己的局部的行动偏好与社会的道德规范相比,通过调适自己的行动偏好而使自己做出来的行动符合伦理规范,使它们之间取得一致与平衡[6]。作为公共管理职业者以及公共管理目标的最终实现者,公共管理主体在职业过程中必须具备的反思平衡能力必然表现为:公共管理主体在进行价值抉择时,必须将其局部的行动偏好与该职业要求的最高伦理规范相符合,并取得一致与平衡。作为公共管理的价值取向、最终目标以及公共管理合法性的唯一标准,公共利益理所当然是公共管理所要求的最高指示的道德规范,以实现公共利益为公共管理主体的价值目标和追求。因此,公共管理主体在职业过程中,面临多种价值抉择时,必须以公共利益作为道德反思平衡的标准,调适自己的行动偏好与公共利益所要求和指示的最高伦理规范一致。具备了这种反思平衡能力后,公共管理主体才会始终以公共利益作为其管理和服务的立场和出发点,将公共利益作为其的一种精神信仰和追求,从而有利于促进公共利益的发展。

篇(4)

摘要:现时代的公共管理是政府与公民社会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合作管理。公民社会具有管理主体与管理对象的双重身份,并以其这种双重身份在公共管理的过程中扮演着政治民主的捍卫者、经济发展的促进者、公共服务的提升者、公共价值的维护者、社会稳定的支持者的多种重要角色。这种政府与公民社会合作模式下的公共管理是由多元的公共管理主体组成的公共行动体系,多元化的管理主体之间存在着极力依赖和互动的伙伴关系,其责任边界具有相当的模糊性。这种基于伙伴关系多元管理主体参与的公共管理是一种自主自治的网络管理,在这种公共管理网络中政府扮演着“元治理”的角色。

一、从行政管理、公共行政到公共管理

行政管理、公共行政、公共管理,都是指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活动,尽管这三种称谓有着大致相同的指涉对象,但是它们之间却有着彼此理念的不同。如果我们从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模式的角度去看,随着时代的发展,行政管’理、公共行政、公共管理它们依次铺就了管理模式由统治、到治理的演进之路。在公私没有区分、国家体系内部缺乏合理分工的专制社会时代,行政就是政治的落实,其功能是依靠暴力和强制负责国家政务的推行,以维护统治者的利益;公共行政出现在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相分离、行政与政治相分离的现代社会,其功能是按照代议制民主体制、非人格的法律体系、官僚制组织原则以及职业化的文官制度统揽社会公共事务,以实现统治者的统治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公共管理则出现在公民社会自治能力与要求不断扩展、市场机制不断成熟与市场力量不断壮大、政府独揽公共事务的“不可治理性”危机日益加重的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公共事务管理主体的多元化和管理方法的多样性,适应了当今时代公共事务日益复杂化及其管理民主化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公共事务管理的“公共性”与“管理性”的有机统一,无论在合法性还是在社会资源方面,都为实现和增进公共利益开辟了新途径。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公民社会的兴起与壮大等原因,治理理论出现并发展起来。公共治理逐渐成为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一种新模式,其的理念也逐渐成为了公共管理的新内涵,同时,它也使公共管理进入了区别于行政管理、公共行政的新时代。

二、公民社会在公共管理中的双重身份与多重角色

现时代的公共管理最突出的特征之一是管理主体的多元性,它是政府与公民社会对公共生活的一种合作管理,是公共权力向社会的一种回归。现时代的公共管理有赖于公民社会的自愿合作和其对权威的自觉认同。公民社会在公共管理中具有管理主体和管理对象的双重身份,而且这种双重身份在公共管理的过程中又以其各自的特征优势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方面,作为公共管理的主体,公民社会与政府一道对社会公共生活进行合作管理。在这个过程中,公民社会以它那种来自基层、灵活多样的特性正好弥补了政府的种种不足和有限性,从而可以大大提升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同时,公民社会在与政府的合作过程中,能够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到政府的权力运行,从而可以起到对政府更有效的监督作用。此外,在公共管理的过程中,健康有益的社会组织可以得到政府和社会更好的认可,这些组织以共同目标和信念把人们聚集到一起,在这个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增强了彼此的信任、提升了公益精神,从而有利于社会资本的积累。另一方面,作为公共管理的对象,公民社会在参与管理的同时可以切身的感受到公共管理的效果,从而可以以公共管理接受者的身份对公共管理的效果做出判定以利于公共管理渐至最优。其次,通过公民社会组织,公民在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同时又以普通社会成员的身份为政府增强了合法性。公共管理的过程也是公民社会完善的过程,公民社会的完善又可以促进更好的公共管理。公共管理最终是要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作为当代公共管理的一支重要力量,公民社会以其特有的双重身份在这个过程中又扮演着多重的重要角色,以其特有的价值诉求与功能表达影响着公共管理的成效。

第一,公民社会是政治民主的捍卫者。公民社会的自主发展能有效的分割和制衡国家的权力,从而能有效的遏制公共权力的专断倾向;公民社会可以为公民的利益表达提供多样的表达形式和途径,保障公民利益表达的通畅,从而提升民主政治的代表性与生命力;此外,公民社会对培育公民的民主参与意识具有积极的作用,能够强化民主的社会基础从而推动社会民主的发展。

第二,公民社会是经济发展的促进者。公民社会是一个以契约、法制、自由、平等、竞争为价值准则的社会,这为市场经济的运行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此外,公民社会中的工会、行业协会等团体组织可以起到规范行业行为、稳定经济秩序的作用。

第三,公民社会是公共服务的提升者。由于公共需要的多样性和政府的有限性,政府并不能为社会做好所有的公共服务。而以第三部门为核心的公民社会因其具有来自基层、灵活多样的特征和其“去私存公、取私为公”的“非营利”特性以及其服务社会、自助自主的公共精神,使之恰好成为公民参与公共服务的良好渠道,并能有效弥补政府在公共服务上的缺限和不足,公民社会组织可以通过委托承包、志愿服务、自助服务等方式和途径,去做那些政府未做、不想做或不宜做但却符合大众需求的公共服务,从而使社会公共服务的水平大大提升。

第四,公民社会是公共价值的维护者。与其他领域一样,公共生活领域同样存在着对善的追求。公共生活领域的善就是公共价值,它包括公民对公共生活的态度、责任与义务,对他人的尊重与关爱,对社会正义的维护以及公民的公益思想与修养。公共管理的核心是为了增进人类的公共利益和福祉,这实际上就包含了对公共价值的追求:公民社会是公共管理的对象,它同时又是公共管理的主体构成之一,公民社会的精神与价值必然会影响到公共管理的目标和价值。公民社会所倡导的诸如参与、友爱、信任、互惠、宽容、合作、平等、公正、开放、多元等价值理念,对于维拼良好的公共价值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五,公民社会是社会稳定的支持者。公民社会能够在个人和社会之间提供一种有益的中介结构。通过这一中介结构,它可以为不同的群体和阶层的利益诉求提供表达途径,同时又可以对他们的利益诉求进行整合;通过这一结构,它还可以为社会成员提供宽松的活动空间,满足他们多样性的愿望要求,同时这一中介结构还起到了排解社会怨气、释放社会压力的作用。可以说公民社会是一个社会和谐发展的“稳定器”、“缓冲器”和“调节器”。

三、公共管理;政府与公民社会的合作管理

公共管理是政府与公民社会对公共社会生活的一种合作管理,在这种管理模式中,政府与公民社会之间应是建立在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认同之上的合作关系,通过协商、伙伴关系、确立认同和共同目标等方式对公共事务实施管理。具体来讲,这种政府与公民社会合作管理模式下的公共管理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认识。

第一,公共管理是由多元的公共管理主体组成的公共行动体系。政府并非公共管理的唯一主体,除此之外,私营部门、第三部门等公民社会组织在公共事务的管理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在介于市场经济与公共部门之间的“社会经济”领域内积极活动并依靠自身资源参与管理共同关切的社会事务,在某些领域,公民社会组织甚至比政府拥有更大的优势。公共管理主体可以是公共部门,也可以是私营部门,可以是第三部门,还可以是三者多种形式的合作。这正如著名的治理理论研究者斯托克指出的那样;“治理意味着一系列来自政府但又不限于政府的社会公共机构和行为者。它对传统的国家和政府权威提出挑战,政府并不是国家惟一的权力中心。各种公共的和私人的机构只要其行使的权力得到公众的认可,就都可能成为在各个不同层面上的权力中心。”

第二,公共管理的责任边界具有相当的模糊性。公共管理责任边界的模糊性表现为许多民营部门向传统公共领域的进军,公共领域和市场领域的区分已不像以前那样明显。在市场和公共部门之间被称之为“社会经济”的领域中,涌现了所谓非营利组织、志愿团体、社区企业、合作社、社区互助组织等大量公民社会组织,它们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大。伴随着这些公民社会组织能够满足多方需要,解决社会问题而无需运用政府资源和权威的优势日益显现以及传统上由政府执掌的部分公共管理权向这些非政府组织的转移,传统上法律和制度规定由政府承担的公共管理责任便呈现出交由非政府组织和个人来承担的趋势。

第三,多元化的公共管理主体之间存在着权力依赖和互动的伙伴关系。多元化的公共管理主体之间存在着一种权力依赖关系,因为这些公共管理主体“不论是公共部门还是私人部门,没有一个个体行动者能够拥有解决综合、动态、多样性问题所需要的全部知识与信息,也没有一个个体行动者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去应用所有有效的工具”,电们必须相互依赖,进行谈判和交易,在实现共同目标的过程中实现各自的目的。正是由于公共管理主体之间存在着这种权力依赖的关系,所以公共管理的过程便呈现为一种互动的过程。在这种互动的过程中,各个公共管理主体之间建立了各种各样的合作伙伴关系。

篇(5)

[关键词]区域公共管理;物联网;超越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3)07-0109-04

物联网是通过信息技术将物与物联通在一起的新一代网络,在近几年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美国将物联网视为摆脱金融危机和发展新经济的“双引擎”之一,欧盟提出“物联网行动计划”,日本提出“数字日本创新计划”,韩国提出“U-Korea计划”,纷纷参与到物联网发展制高点的争夺之中。在中国,对物联网的全面关注与研究始于2009年。迄今为止,物联网的研究和开发尚处于探索阶段,在技术和社会层面面临着很多挑战,但其对区域公共管理模式的革命性影响,彰显出物联网与区域公共管理相关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因此,面对物联网时代,我们急需对区域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做出相关的调整、充实和提升。

在物联网时代,超越组织边界的复杂问题层出不穷,区域性公共事务和区域化公共问题展现出全球化、区域化和信息化相互渗透、紧密结合的特征。政府、社会和市场通力合作,努力追求区域公共事务的双赢或多赢局面,这正在成为时代主旋律之一。在此背景下,现行区域公共管理模式的弊端日益明显:就价值层面而言,经济价值取向过度。公共价值取向不足,公众参与意识淡薄;就权力层面而言,分权与集权失度,政府、社会与市场权力失衡;就结构层面而言,机构整合协作乏力,组织运作缝隙过大。由此,区域公共管理模式的变革势在必行。在物联网时代,区域公共管理将从诸多方面实现对传统模式的超越。

一、重塑区域公共管理价值

(一)淡化经济价值取向

传统区域公共管理模式主要建立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之上,其基本价值取向在于提高效率,实现经济价值,因而衡量管理绩效的侧重点是经济和效率。经济学理论对于传统区域公共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物联网时代逐步显现出一些缺陷。一是西方经济学以个人利益为重的核心理念会导致公共利益的丧失。物联网所提供的海量信息具有易感性和难知性,受众在获得信息之后,往往被媒体的传播力量左右,很难对信息内容进行深入甄别和研究,导致传播内容简单化、肤浅化和失真化,个人私利对公共利益的损害很可能因为物联网的力量无限放大。二是以“工具人”和“经济人”为信条的西方经济学忽略了人作为“社会人”、“复杂人”的另一面。在这种信条下,区域公共管理往往会忽视文化因素对网络世界中人性的规制,忽略德治的重要性,使人性的弱点借助物联网而由网络世界传人现实世界,最终引发区域公共伦理危机。三是单纯将西方经济学应用到区域公共管理是一种不太高明的构想。区域公共管理生存于日趋网络化的环境之下,而单纯将经济学手段引入其中,决定了它采纳的价值准则一定是效率优先,其他的诸如公平、正义等价值准则会有意无意地被忽略或剔除,进而陷入区域公共管理合法性的认同危机。

物联网本质上并非谋利的工具,而是一种深刻影响整个社会生产、生活和生存方式的公共产品,除了为企业创造利润之外,更核心的价值是增添社会福利。物联网的公共性应用,其终极目标是通过发掘和覆盖已有的和潜在的市场需求,削减社会成本,最终实现一种社会化盈利。随着物联网画卷的逐步展开,区域公共管理将在一定程度上摈弃西方经济学“经济至上”的价值理念,至少在管理对象和目标上会超越“效率”的价值理念,采纳公共价值管理理论作为主要的理论基础,各公共机构将以追求区域公共价值作为其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物联网所提供的人与物、物与物的互动模式有利于人们培养整体性思维、互动性思维、开放性思维和反思性思维。其中,整体性思维是所有思维模式的核心。因此,在物联网时代,改革者将运用整体性思维对区域公共管理进行反思与超越,更加强调区域的公共利益与公共责任,更加注重体现区域社会的代表性、回应性等民主价值,从根本上推进区域公共管理由经济价值到公共价值的重塑。

(二)创造区域公共价值

物联网作为战略性先导产业,在寻找和创造区域公共价值上具有重大作用。一是有助于改进区域公共管理问责方式。物联网既能够为现有的同体问责(即公共管理组织内部的问责)转化为异体问责(即外部对公共管理组织的问责)提供合适的技术平台,也可以为公民参与公共管理和问责提供有效的网络渠道,能够明显减少区域公共管理权责不明的现象,最终实现区域公共管理责任的明晰化。二是有助于完善区域公共危机应对措施。物联网极其便利的信息通信,有助于及时预警区域公共危机,深入了解区域公共危机产生的缘由,有针对性地采取区域公共危机救助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区域公共危机的损失。三是有助于建设区域联合服务型政府。通过物联网,公民能更加便捷地参与和监督区域公共管理活动,区域地方政府能及时了解区域社会的需求,高度协调相互之间的管理措施,从而改变政府以往公共决策的片面性和封闭性,大大增强公共决策的整体性、全面性、开放性和协调性。四是有助于改变区域公共管理程序复杂、权力集中的局面,实现简化公共管理程序、下放公共管理权力的目标。物联网通过感应器和互联网来达到人与物的沟通和交流,实现对“物”的智能化、精确化监管与操作,这为精确寻找区域公共价值提供了极大便利,也为创造区域公共价值提供了着力点。

物联网时代的区域公共价值管理将越来越专注于如何创造区域公共价值。所谓“区域公共价值”,就是区域内公民对区域公共管理期望的集合。区域公共价值的创造与否,主要取决于区域公共干预是否实现了包括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等在内的区域整体效益。在区域社会中,各类公共组织的责任不是确保自身的延续,而是根据区域发展的需要,积极改变自身的职能和行为,发现、定义和创造区域公共价值。然而,区域公共价值的变动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因此,管理者们需要借助物联网来在绝对变动中寻找相对不变的区域公共价值:其一,分析不同人群的利益偏好;其二,确定公众的利益关注点;其三,引导公众了解区域公共问题,表达区域公共诉求,探究区域问题缘由,寻求区域公共对策。

(三)拓展公众参与渠道

区域公众偏好对区域公共价值发挥决定性作用。区域公共价值最终南区由公众定义,在区域公众与区域公共部门的良性互动中得到确认。在传统媒介中,主体因知识程度、社会阶层等方面的不同,对物体的感知和理解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而物联网比以往媒介呈现出更强烈的开放性与平等性,因而这种差异性将逐步缩小。譬如,互联网时代的维基百科强调主体对文字的编辑和对信息的分享,它没有固定的编辑者和把关人,鼓励所有人平等享有修改其中内容的权利。与维基百科不同,物联网强调物体和主体的共同自主。只要用能联网的手机等载体,区域社会的每一个人就都能参与到物联网传播体系中,更为直观地发现自身和寻找信息目标。在物联网社会中,自由、民主、平等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这些观念变迁折射到区域公共管理中,就是人们追求平等互动的意识越发强烈,认为其本质是一个协商、互动和交流的过程。物体作为媒介的实现,更加方便公众将区域公共管理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转化成现实,平等性、开放性也成了物联网时代区域公共管理的基本特征。

二、重构区域公共管理权力

(一)寻求分权与集权的有机结合

传统区域公共管理的一项重要主张就是分权管理,这一主张比较适应传统区域公共管理的需要。然而,进人物联网时代后,在这样一种权变、风险、不确定性的复杂社会生态下,市场变得无界化,信息出现无缝隙化,社会公共事务表现出高度渗透的趋势,区域乃至全球社会间结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依赖状态。物联网使得区域性和区域化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得到很大增强,分权管理的弊端逐步凸显出来:它直接削弱了区域地方政府的控制能力,在物联网社会中越来越被认为是不安全的、危险的和不稳定的。由此,物联网时代的区域公共管理开始强调分权与集权的动态平衡。在价值导向上,将以区域公共事务和问题为主要价值导向,从根本上打破行政区域限制,通过物联网把“外溢性”公共问题和“区域性”公共事务完全纳入区域管理之中。在主体选择上,将抛弃“全能型政府”的理念,推行“合作型政府”的理念。在顶层设计上,将改革政府“单中心”治理模式,推行政府、社会和市场“多中心”治理模式。

(二)构建政府、社会和市场的权力平衡

物联网集公共性与商业性于一身。一方面,物联网通过不同主体的参与来传递和接受信息,这意味其承担着社会公共性,需要按公共领域的规范要求来运行,向公众开放,为公共利益服务。另一方面,物联网有服务对象的限制和利益的局限,并非任何人都可以享受到它的开放性。物联网自其诞生之日起,商业化就已经在其体内潜藏,直至今日生根发芽,并大有枝繁叶茂之势。今天,随着经济的繁荣、制度的完善、大众文化的发展,媒介商业化作为其众多变化的诱因和先导,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前进。。物联网的上述属性决定了区域公共管理权力的平衡不再局限于政府内部。事实上,随着物联网铺天盖地的发展和人们素质的提高,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和组织权力的外移已成大势。但这并不意味着组织层级制度的消亡。在物联网时代,区域公共管理所寻求的适度集权,不过是将政府内部的权力平衡提升到更高层面的政府、社会和市场间的权力平衡。

寻求区域公共管理的权力平衡并非是在政府、社会和市场之间绝对平等地分配权力,这在实践中也不可能。在那些具有全区域意义的公共事务上,区域地方政府要毫不犹豫地把权力集中起来,并通过行政系统行使这些权力。比如,建立区域发展战略小组和区域公共管理执行处等。但在局部的公共事务上,应当充分赋予社会和市场相应的管理权力。实现区域公共权力的平衡需要做到三点。一是加强法制建设。在政府、社会和市场的权力配置确定好后,要通过制定和完善法律制度来规范和保障这种权力配置,如果没有法律制度的规范保障,权力就难免陷入“收一放”循环的怪圈。二是强化权力监督。在区域公共管理权力失衡或失控的情况下,缺乏有效监督将直接导致权力滥用。因此,必须借助物联网来构建和强化各种监督机制,保证政府、社会和市场相互之间实现严格有效的监督,维护区域整体利益。监控机制应该做到政府既尽可能少干预微观的公共服务事务,又能确保对宏观公共事务实施有效调控,通过监督使政府、社会和市场在法律授权的范围内自由行事。三是完善相关配套措施。任何改革都是系统工程,需要制定和实施相关的配套措施,区域公共管理权力配置改革也理应如此。

三、重组区域公共管理结构

(一)加强公共机构的整合与协作

传统区域公共管理试图解决过去存在的条块分割和部门中心主义问题。但权力的过度下放造成了公共管理机构剧增,公共管理协作决策和问题解决机制缺乏,公共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存在较大困难,区域公共管理组织结构和服务供给呈现半碎片化。随着物联网的发展,区域公共管理机构的整合将加速。在物联网中,物体与主体的交互促进了区域社会公共空间的建构和理解。其一,物联网拓展了区域公共空问。物联网在激发主体潜能、建构私人空间的同时,在一定意义上也扩张了公共共享空间。因为物体在使主体更加便捷地获取信息、知识和自我的同时,也增强了区域公共领域的开放性。其二,物联网推动了区域社会关系变革。一方面,物联网推动区域社会关系的联结。因为当物体成为信息的载体和实际发起者时,它已经成为传播体系中某种原则的制定者,而这种共识和规则是区域社会关系建立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物联网推动区域社会关系的变换。媒介的每一次发展,都促成区域公共空间结构的变化。物联网出现后,将进一步促进区域社会关系的细化,使区域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不断重构和分化,其界限也将日渐模糊。相应的,区域公共组织也会朝功能化和分布化方向发展。因为区域公共组织不能功能化,就难以因应区域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模糊化的态势,整个管理就不可能平稳而有序。因此,区域公共管理者应该充分利用物联网来加强公共组织之间的协作与整合,建立一种由政府、社会和市场组成的新型网络结构和协作机制。

(二)实现公共组织的无缝隙运作

在物联网中,物体是真实性与虚拟性的有机结合体。所谓虚拟,主要是指利用媒介技术,通过数字化来取代原事物而形成新事物。在物联网中,主体通过自身生活体验进入到区域社会空间,物体以或真实或虚拟的方式呈现自身及文化形态:就私人空间而言,物体通过虚拟技术延展了人的真实存在;从区域公共空间来看,物体通过虚拟增加了真实的信息共享机会。由此,物联网一方面带来信息的“虚构”,另一方面也使主体共享的区域空间发生变化。相对传播手段的“虚拟”来说,这种区域公共空间的变化是真实的,并与私人空间的变化紧密相联,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区域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的无缝隙状态。

无缝隙的区域社会空间需要无缝隙运作的区域社会组织。传统区域公共管理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科层制的弊端,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来实现公共利益的总体提升。但在区域公共事务日益网络化、区域公共需求日益多样化的物联网时代,这些做法已经不合时宜,应当构建一种新的“整体性治理”理念。区域公共管理组织结构不应当再基于一种或几种特定的功能,而应该以公众的公共需求为中心来进行顶层设计,在不影响专业化分工的前提下实现公共组织之间的协作。这一顶层设计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意图,使设计出来的公共服务供给体制机制能够实现纵向层级结构之间和横向功能结构之间的协调发展。这种顶层设计既要克服部门主义、视野狭隘和各自为政的弊端,提高对复杂区域公共管理问题的应对能力,又要调整政府、社会和市场的横向关系,以政府为纽带,构建政府、市场、社会通力合作,和谐运转的区域治理网络,以便更好地满足区域公共服务的需求。

四、重建区域公共管理关系

(一)从侧重市场调控走向市场调控与宏观调控并重

传统区域公共管理的市场化主张体现了其对区域市场化倍加推崇的理念,然而,区域市场化在许多时候和场合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市场经济并不意味着必须减少公共管理,而是应该实行不同的公共管理,因为没有公共管理的区域市场将导致撕裂化的区域社会。在某些特定的区域环境条件下。市场机制的局限会凸显,甚至会对整个区域造成一些消极的影响。就利益分配层面而言,市场经济本质上以利益为导向,因此它不但不阻碍,甚至可能促进纯租金的出现;就伦理层面而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区域社会将构建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网,但它并非市场机制的产物。实践证明,市场机制并没有传统观念想象的那么神奇,毫无必要对市场化盲从。

传统区域公共管理所推行的过度市场化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当私人机构成为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主要生产者时,政府就几乎放弃了应尽的区域公共管理责任。物联网本身就是市场性与公共性高度结合的新媒介,舍弃其一都会导致严重失衡,因此,物联网时代的区域公共管理不应当反对市场化,但应当反对过度的市场化和政府在市场化过程中的某些不适当的做法。因此,在物联网时代,对传统区域公共管理的过度市场化采取的重大修正举措就是加强宏观调控与市场调控的有机结合。政府要充分利用行政、经济、法律、教育诸多手段来调控区域宏观公共事务,同时把部分应当承担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重新收回来自己进行生产和提供。

(二)从第三方政府走向网络化政府

区域公共管理经过多年的市场化发展,出现了所谓的“第三方政府”模式,即政府依赖私人公司和非营利组织来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例如。当前美国联邦政府的每一个主要政策行动都是通过公私伙伴关系来进行管理的,如岗位培训、医疗卫生、环境清理、扶贫项目、高速公路等。当政府主要依赖第三方来提供区域公共服务时,政府的绩效也会主要依赖于对合作伙伴的管理能力。然而,虽然第二三方政府与私人组织合作的程度较高,但其对公私网络的管理能力却比较缺乏。因此,物联网时代的区域公共管理对过度市场化的第二个修正就是,以物联网为依托来建设网络化政府,实施网络化治理。事实上,传统区域公共管理在市场化方面最致命的错误并非市场化本身,而是对市场化的管理还保留着明显的等级制政府模式。在公共服务网络单一的年代,这种模式不会有太大问题,公共组织可以通过命令的方式来出色完成整齐划一的日常工作任务。然而,随着物联网的发展,日益发达的区域市场网络和日趋复杂的区域社会网络却迫使公共行政者开发新的治理模式。

从更为宽泛的意义上说,网络化治理不仅是对过度市场化的一种修正,更是一种与所有超出单一组织的活动相适应的区域公共管理模式。当政府、社会和市场共同参与到区域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提供中来,权力越来越分散,组织界限越来越不固定的时候,就必须要有一个跨越政府、社会和市场的执行网络去完成任务。在这种模式中,公共行政者的核心职责不再是直接管理人员和项目,而是组织区域公共资源、创造区域公共价值。因此,政府直接供给服务的功能将逐步淡化,管理区域公共价值的功能将大大加强。

物联网为第三方政府向网络化政府的发展提供了上乘的技术方案,它使得区域公共管理的信息成本得到极大的下降。伴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跨组织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将变得更好、更快、也更廉价。物联网革命已经以一种崭新的方式将复杂的区域公共管理系统组织起来,这些技术上的进步将更加有力地促进网络化区域公共管理模式的形成与发展,推动网络化区域公共管理时代的到来。

[参考文献]

[1]黄少安,关于制度变迁的三个假说及其验证[J],中国社会科学,2000,(4):37-49.

[2]彭彦强,区域经济一体化、地方政府合作与行政权协调[J],经济体制改革,2009,(6):138-141.

篇(6)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企业发展;影响;优化

    新公共管理(new public mamgemem,NPM)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英、美等西方国家的盛行的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和管理模式,同时也是近年来指导西方等国家行政改革的主体思想之一。其由理论基础、核心价值与思想、操作规则与手段三个层次构成。新公共管理的核心在于:强调要优先发挥经济的的价值、强调市场机能的重要性、强调要大规模的使用企业管理哲学与技术、强调要形成以顾客为导向的行政风格。

    一、新公共管理的基本理论构成

    首先,新公共理论和传统的公共行政的基本构成要素不同。传统的公共行政的基础理论是在威尔逊、古德诺的政治一行政二分论和韦伯的科层制论基础上形成的,而新公共理论的支撑点是建立在现代经济学和私营企业管理理论方法之上的。

    其次,新公共理论最重要的核心内容是引入了竞争机制,更加注重公共服务的效率、效果、质量以及产生的结果;强化国家核心的战略能力,实现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公共资源的使用功效,引导国家对外界的变化和不同利益的需要作出自主、灵活的反应。

    再次,新公共理论强调价值规律的作用,以市场为导向,对政府和公众关的关系进行重塑。倡导政府改变以往发号施令的权威官僚机构的形象,应该怀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提供服务,不以盈利为目的,对经济资源进行合理的调动和配置,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使公众成为最终的利益最大的获得者。

    二、新公共管理对于企业管理的影响分析

    1.新公共管理中的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革命理念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新公共管理中的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革命新理念,要求企业转变以往单调死板的管理模式,寻求新的适合市场需求的管理理念与机制为企业注入活力。而新公共管理体制恰恰迎合了市场下的企业改革需求。

    全球化使得各国企业无法避免地参与到国际竞争舞台当中,与诸多外国、跨国公司在同一平台上展开角逐和竞争。显然,企业面临的压力比以往更大,因此,他们就必须面向市场,以市场的需要和客户的要求为导向,对企业内部的组织管理和人事管理决策进行不断的调整,从而达到降低生产投入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占有率,实现服务强有力的竞争的目的。新公共管理引入市场机制的理念,符合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求,进而能够通过对企业管理体制的完善提高企业的竞争水平,这符合企业当前和长远利益的要求。

    信息技术的变革也对企业管理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日新月异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使得信息无需通过传统介质就可以进行传播和储存,大量的中间管理层次就可以被裁减,企业本身具备的金字塔型的组织结构就可以变“扁”变“瘦”,这也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组织机构扁平化。新公共管理蕴含的内涵能够为企业实现机构扁平化提供充实的理论依据,用该理论来指导实践,完成企业的管理体制改革变不是一个泛泛而谈的空洞概念,而是切切实实的能够实现的实践活动。

    2.新公共管理对企业发展中的影响

    传统公共行政模式下的人事管理体制十分僵硬,而新共共管理体制则很好的解决了这一缺陷和不足带来的问题,它更为重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注重企业在人员录用、任期、工资及其他人事管理一节上的灵活性的提高。传统的企业机构组织机械化,比较封闭,上下级之间等级过于明显,管理相互制约,部门安排不灵活,降低了企业效率。而新公共管理模式则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管理模式的不足之处。这样以来,既对企业人事制度的管理注入了新的理念,又在实践上减轻了由机构庞大的带来的弊端,优化了企业的人才和经济资源的配置,实现了企业的双重发展,新公共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影响是必不可少的。新公共管理从组织行为上倡导新的伦理观,强调“顾客至上”,改变了传统公共模式下的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强调了企业的服务应以顾客为导向,应增强对社会公众需要的响应力。

篇(7)

关键词:新常态;公共管理;困境;出路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一、探讨新常态的核心内涵

新常态属于经济范畴,具体以官方词汇出现于两年前,将其区域扩展主要包括了三个方面。首先是经济发展新常态,表现为经济发展的持续性以及经济秩序的稳定性,同时与经济增长质量的政策相结合,不断挖掘更新的增长点,培养核心发展动力,在意识形态形成过程中创新,并迅速带动经济发展;其次是政治新常态,表现为遵守法律法规,以宪法治国为前提,将国家的治理放在体系与能力治理的基础上,推动民主化管理、法治化管理和科学化管理的形成,使法治成为社会有序管理的保障;最后是文化新常态,表现为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与弘扬法治精神培育人民的法制意识,形成尊重法律,推崇法治、依法治理的良好社会氛围,同时,还要在此氛围与框架下创新社会管理方法与社会治理机制,形成政府、社会、公众共同履行职能的运行体系,对公民的权力和行为进行有效监督[1]。

二、当前在新常态下我国公共管理面临的困境

不可否认,当前我国公共管理领域存在不少问题,有的甚至严重制约了社会的发展,认清当前我国公共管理的形势,找出新常态下我国公共管理面临的困境,才能顺利实现变革。

1.政治体系与治理能力之间存在目标与现实的差距

我国公共管理治理体系与能力的目标是实现法治化治理、民主化治理以及科学化治理,尽管当前我国经济形势比较稳定、文化繁荣昌盛,但这只是表明当前公共管理事业的发展符合政治与经济发展的规律与形B,要想实现长期发展的目标,还需要不断提高治理能力,完善治理体系。例如,当前体系运行依旧缺乏民主化和法治化,没有更科学合理的渠道实现公民的参与管理,本身主体建设较为落后,治理人员素质较低,直接对治理能力产生影响。因此,必须不断提高政府、市场、公众的管理能力,尽可能缩小现实与目标之间的差距,顺利完成改革的发展目标。

2.公共管理在手段与技术上较为薄弱

公共管理工作本身具有工具性、实践性等特征,强调先进技术手段的运用以达到管理的效果与目的,涉及了应急管理、数字管理、行政管理等内容。就我国当前公共管理工作来看,很多管理者没有充分了解技术与手段在公共管理工作上的重要意义,长期沿用陈旧的管理形式,不注重管理的与时俱进,严重影响了公共管理目标的实现。因此,在具体的公共管理事务的开展中,管理人员必须加强对先进技术与手段的学习,全面提高管理者公共管理的水平和能力。

3.公共管理人员自身的水平与素质不高

在公共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作为主体与组织者,其本身的专业能力、职业素养以及管理水平对管理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当前我国的公共管理工作还有很多方面没有做到位,特别是价值体系的组建工作上,显露出管理人员能力与管理技术的不足,这与管理人员个人素质以及公共管理的自觉性有很大的关联,工作人员在管理工作上容易产生消极的态度与情绪,如果没有及时将工作人员的态度端正,任由其消极情绪在公共管理事务处理上的延续,那么将形成恶性循环,对管理效果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4.采用自上而下的改革形式与基层管理制度不完善形成无法调和的矛盾[2]

只有不断提高公共管理的水平,才能实现深化改革的目标,这是改革工作的重要举措,因此,当前实行的是一套自上而下的改革方案,但实际上政府在基层管理中履行的也是重要的建设管理职责,比如出台很多基层的改革政策,且加快施行的进度,保障管理工作的实现,于是,两者之间就形成了无法调和的矛盾。

三、新常态下公共管理的出路

1.提高公共管理主体的管理能力

管理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公共管理的效果,因此,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相关的主体管理部门必须不断优化、调整自身的管理方法,将过去单一陈旧的管理方法向先进与科学转化,从而实现公共管理的创新发展。政府部门也要明确管理要求,不断完善各个领域中公共管理人员的考察与选拔机制,强化对专业人才在专业水平与职业素养方面的培训,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的依法行政和服务意识,提高其处理难题能力。此外,政府相关部门还要努力为公众拓宽公共事务的管理参与渠道,面向全民开展基础的管理教育活动,让公众在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提升的基础上,自觉加入到公共管理的事务中去,实现全民参与管理的目标。

2.加强对公共管理技术手段创新

在专业的管理技术上,行政管理、数字管理、应急管理等技术都能让管理者更科学合理地处理社会问题,提高管理水平,因此必须加强公共管理技术与手段的创新,不断改变政府管理人员的思维方式,转变政府管理模式,将原来单一陈旧的管理模式转变为丰富新颖的现代管理手段,并充分利用当前的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提高管理效率,真正提供在公共管理领域上技术的支持,从而保障我国公共管理事业的创新与发展。

3.推动上层改革设计方案的实施

长期的社会发展实践证实,上层管理方案的设计与实施终究要以基层建设为基础加以实现,在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下,如果基层建设较为落后,且没有完善的制度进行保障,那么上层的管理方案施行也将缺乏可操作性。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必须采取有效治理措施,推动上层设计方案的实施,并加大对基层管理建设工作的支持力度,在公共管理能力、治理能力同时提高的基础上,扶持基层建设的改革,真正为制度的施行拓宽出路。此外,还要不断创新公共管理体制,以遵循国家法治制度为前提,顺应当前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价值理念的发展要求,结合具体的发展情况,融入各方有效改革的意见,真正实现上层与基层的结合与进步。

4.创新并重塑公共管理的正确价值体系

公共管理价值体系在公共管理事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了管理人员面对社会问题的理论指导。创新并重塑公共管理价值体系,在当前的时展背景下能发挥巨大的指导作用。在意识形态方面,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营造法治、民主、公正、公平的环境;在政治制度方面,要严格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在意识形态方面,要实现制度设定与监督,充分发挥管理者的表率作用,最终促进优良价值体系的形成。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常态下公共管理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工作,需要广大的公众力量参与其中,自我要求,强化管理,积极学习各种监督与管理知识,提高管理能力,同时,政府相关部门的管理人员也需要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履行职责,为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