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0 16:17:2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工业工程的价值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 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基本原则管理项目决策
一、现行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模式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发展,人工、材料、机械的价格己不再长期稳定不变,而是同其它商品一样随市场变化;业主与承包商的性质大有改变并呈现出多元化,现行施行的工业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模式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
1.施工企业利益严重受损,造成施工企业“计划经济的收入,市场经济的支出”的局面。如果为外资业主,则等于肥水外流。
2.施工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将管理费用大幅度降低,使工业工程管理大打折扣,从而影响建筑产品质量。
3.由于业主与施工企业地位不平等,施工企业为承揽任务垫资施工,大量贷款,不仅使企业发展走入死胡同,而且造成严重不良债务,给金融业带来负面影响。
4.在项目招标中业主片面压低取费,从而造成资质等级低、管理水平低的企业的中标率高于资质等级高、管理水平高的企业,使国有大、中型施工企业的管理、技术、装备优势难以得到发挥,并且挫伤了企业进一步提高管理、技术和装备水平的积极性。
5.导致了取费等级高的企业在承揽任务后,将工业工程层层转包给资质等级和取费等级较低的企业,坐收管理费,不仅产生腐败,而且,由于这些企业管理水平低,技术、装备水平有限,致使工业工程事故频发,使业主利益受损的同时,带来恶劣的社会影响。
6.承包商为了中标片面压低报价,中标后利用增加现场签证等手段弥补损失,不可避免地带来。“三超”,即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国家对基本建设投资规模难以控制。
二、工业工程建筑造价管理的基本原则
(一)正确处理工业工程造价与工业工程质量的关系
工业工程造价就是完成—个工业工程所必须消耗的人工、机械、材料等的综合费用,根据投资方、施工方、承包方、审计方,不同性质的单位可对同一工业工程提供不同的工业工程造价,如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承包合同价、结算价、竣工结算等。工业工程质量是指竣工的工业工程应达到图纸的技术要求,符合国家规范和标准要求的特性。正是由于工业工程造价与工业工程质量的密切关系,也使工业工程项目的寿命周期随着工业工程造价与工业工程质量的变动而变动,工业工程造价高则其质量较好,使用费用降低。反之,工业工程造价低则其质量难以保证,使用费用必然上升。
(二)引入价值工业工程概念,采用价值管理手段
价值工业工程又称价值分析,是以提高产品价值为中心,对其各项功能进行分析评价,使之以最低的总成本,实现必要的功能。建筑设计中如何将工业工程项目的功能要求与投资有机结合,根据工业工程的实际情况既不单纯追求降低成本,也不片面追求提高功能,而是力求提高成本与功能的比值,获得最佳的设计方案。在设计中推广运用的价值工业工程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科学方法。同时,价值管理的运用在建筑业得到迅速发展。—般情况下,应用价值管理可以降低整个建设项目初始投资额的5%—10%,同时可以降低项目运行费用的5%—10%。
三、加强工业工程造价管理
(一)工业工程项目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与管理
这个阶段是工业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的开始。在这个阶段中,主要进行的工作就是提交工业工程项目建议书,并且进行立项可行性研究,再进行投资预算的编制,最后制定详细完整的设计任务书。在项目的决策阶段进行的任何一项的投资决策,对于整个工业工程项目的造价控制以及完工交付使用后的经济效益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工业工程项目全过程的造价管理是一个决定性的阶段。所以要在这个阶段做好工业工程的造价控制就必须首先将项目法人制度落实到位。在整个工业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都要在各项资金的运作,以及在债务偿还等方面进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将具体的责任落实到人。还要建立与之对应的配套措施,最好由政府主管部门和监理方共同设立监察组,对项目进行严格的造价管控。其次,在进行市场分析的时候,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尽量防止项目投资决策上的盲目性和风险性,尽量考虑可以增加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工业工程项目。第三就是对于工业工程项目的一些外部条件,例如地质条件,施工的水电、运输等方面的保障等,都要进行综合性的考虑,使得预算编制更加科学以及更具可操作性。
(二)工业工程项目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与管理
在这个阶段是进行工业工程项目总价控制的一个关键环节,虽然设计费用占到的比例并不高,但是对于工业工程项目全过程的造价控制却有着相当程度的影响力。所以项目的设计质量是非常重要的。设计就是对整个工业工程的建设进行规划安排,包括了资金和技术上的规划。合理的设计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工业工程的造价。
(三)工业工程项目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与管理
招投标阶段是对工业工程项目全过程的造价进行有效控制管理的一个有效的手段。招投标的首要工作就是进行资格的严格审查,如果有暗箱操作等现象出现,招投标的目的就完全无法达到了。在标底管理上也要特别注意,保证其准确性,在保密的工作上要多花精力,尽量避免泄密的情况。
在评标方法的选择上,要综合考虑工业工程的报价、工期以及竞标企业的信誉和施工的经验等,在正式评标时,技术上的优势要进行优先考虑,务必做到评选过程的公开透明。又因为在招投标的文件或者是合同方面不够准确和严密,因此在工业工程结算的时候很容易发生一些纠纷。我们在这些文件的编制过程中要注意对其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工作,并且在施工的预算标底的编制上要尽量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采取合适原则。对于各个参与竞标企业的投标书也要进行详细认真的分析,在招标答疑的时候就要对可能发生的一些纠纷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提前预防。拟定合同也要注意使用合适的措辞,尽量防止出现一些因为细枝末节的遣词造句的错误造成的争议或者纠纷。
四、结语
总之,从长远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与国际接轨。目前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改革中所采取的诸项措施都是以此为出发点进行的,我们只有加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力度,提高建筑工程造价行业专业人员的素质,才有可能使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走上国际化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李玲.关于工程项目全过程工程造价的控制及管理[J].山西建筑. 2011,(01).
中国工业工程在管理方面与发达国家有所不同,企业的运营模式在不断摸索中得到的成果,是自然学科和工业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企业在社会发展中受到本土社会文化的影响,其通过外界环境因素逐渐渗透到企业内部,对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不断的进行渗透,思维和行为媒介传播至企业内部。企业的管理技术决定了企业发展的目标,其组织形式、过程控制办法等影响着企业生产要素的投入和输出能力。所以,企业的文化内涵可以从管理技术以及社会文化方面看出,是内部环境和外部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企业在行业、区域、阶段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不能建立一个适合所以企业的管理模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有个性化的模式存在。所谓的个性化模式是根据企业自身经营的实际情况、企业员工、技术等能够正确的反应企业工业工程策略和方法的成果。例如:采用何种技术和产品实际的生产流程等。因此,企业的个性管理模式是企业工业工程和企业文化共同作用的产物,二者缺一不可。其中工业工程包括良好的思维、正确的流程、合理的方法以及先进的生产工具,企业文化包括企业内部长期以来形成的价值观以及员工的行为规范等。
2能力导向策略实践选择
我国企业在实际的生产中存在工业工程能力继续改进以及信息化技术需要加强的等方面的问题。因此,企业需要清晰的认识到工业工程技术的目的是为了使企业资源利用和管理方面更加集成。对于资源、技术、资金相对优越的企业而言,可以采用系统的工业工程技术将推动企业由集成能力向精益能力方面发展,使企业在人员配置、信息传输、资金流动等方面形成更具价值的流程,对于这类企业采用的是IE与IT相结合的策略。而对于资金较为充足、生产过程中自动化能力不足或者生产流程过于简单的企业,需要改进其生产流程使其更加精益生产,并且辅助以相应的信息系统例如:ERP等,会使企业生产更加完善取得更好的产值,因此这类企业是先采用IE,而后在实施IT的办法。对于一些自动化程度较低并且生产环节较多的密集型企业而言,在产品加工过程中会出现极大的浪费情况,因此需要科学、合理的对产品生产流程予以改善,建立起一个良好的过程管理,降低浪费发生的概率。基于企业的实际情况,并不适合过快的实行信息化,而应该在基础工业方面进行加强,当生产能力提升到一定的水平时再予以相应的信息化管理。目前,我国的大部分企业属于此类,因此在对其进行信息化系统开发时需要坚持实用性和适用性原则,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文化特点有选择性的利用工业技术,将工业工程技术应用到实处,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结语
关键词:工业工程;创新
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已经从“知识经济”转向“创新经济”,称之为“创新力经济”。有效利用人力与资本并鼓励创新,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全因素生产力”。在历次科技革命的高新技术发明的前提下,信息与信息之间、经营与管理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发生着交融互促的效应,在这个过程中,工业工程(IndustrialEngineering,IE)应运而生,为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必要的技术与理念的前提。
工业工程是工程技术、经济管理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工业工程将人、信息、物料、设备、过程和能源集成到产品、服务或项目的整个寿命期内,把获利性、效率、适应性、响应能力、质量同产品与服务的不断改进和创新,贯穿整个寿命期做为目标。
工业工程自诞生以来,经历了围绕提高作业效率为重要内容的传统工业工程阶段;与运筹学相结合进行更系统和精确设计的独立活动阶段;以系统工程为新的支柱,形成从微观到宏观、从局部到整体进行分析和设计的系统科学体系阶段;目前可以认为是工业工程应用各种新技术、新理论不断拓展应用领域和范围的新的发展阶段。工业工程在其发展和应用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和职能。
1、工业工程的内涵
工业工程是对由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设置的一门学科。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术,以及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鉴定、预测和评价[1]。
工业工程不仅用于生产事业,还可用于服务业、金融业等领域。由其广阔的应用范围可以看出它的内涵相当广泛。工业工程涉及的学科领域很多,研究方法多样,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学及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和工程学中的分析、规划、设计等理论,另外与运筹学、系统工程、计算机等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2]。
工业工程是一个过程。它是一个不断改进,追求创新的过程。坚信“改善无止境”——“Thereisalwaysabetterway!”。工业工程强调人的因素,它将影响人的因素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追求人——机——环境关系的最佳、最和谐状态。工业工程是集成系统的整体优化,将系统中的各要素孤立考虑和仅仅将各要素简单相加都是不合适的,它追求由人员、物料、设备、能源、信息等生产要素所组成的集成系统的整体效益,要产生1+1>2的效果。
2、创新是工业工程的本质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源泉。通过对系统的分析评价、完善改造以达到促进系统不断创新的目标,是工业工程的功能之一。这里的创新主要包括产品改进、工艺改进、设施改进、系统组织改进、工作方式改进、技术创新的激励与组织、新产品新技术的工作开发等。
工业工程的研究对象是以人为主体的工作系统,它的最基本的思想就是“做每件事,总有一个最好的办法”。从其内涵可看出,改善是实现工业工程任务和目标的基本手段,是工业工程的永恒目标,是工业工程的灵魂,而改善的结果是创新。
工业工程是一门对以人为主体的工作系统进行规划设计和组织管理的综合技术,其工作过程是一个集体努力和综合创造的过程。如果把它理解为管理,它需要不断探索改进管理系统与工作程序以提高效率。工业工程的基本方法,除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外,就是创造性技术。随着发明学、创造工程、系统工程和管理科学的发展,人们已经先后提出了一百多种创造技术和方法,其中1个不忘(不忘动作经济原则)、4大原则(取消、合并、重排、简化)、5个方面(操作、运输、贮存、检验、等待)、6大提问技术(目的、方法、人物、时间、地点、原因),这些都是改进与创新工作必不可少的关键。由此可见,工业工程需要高度的改善改造性,改善创新是工业工程的本质功能。3、工业工程的创新技术的特点
信息环境下工业工程的创新技术可以概括为:针对知识资源无形性,使用价值的间接性、共享性、增值性等特征,并有利于实现集约发展的管理方法与技巧。它的研究应用具有以下特点:
(1)集群性。把市场需求和技术供给、把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取得全方位的改善效益。
(2)虚拟性。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经济时代的典型产物就是虚拟就是与信息紧密挂钩的高智能性知识密集型产品和产业。创新技术的虚拟化具有灵活、柔性、合作、共享、快速反应、高效输出等素质。
(3)融合性。创新技术应当是多元、合作与共享的集合。多元优于一元,合作大于竞争,共享胜过独享,就能突破看似有限的改善空间和社会结构,实现优势忽布和资源重组,在更为广泛的程度上形成双赢或多赢的管理运作。
(4)模糊性。现代网络通信技术使创新的来源无处不在,没有明确的边界。
小结
工业工程是解决各生产要素达到有效结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过程中各种复杂矛盾的创造性方法。它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研究领域,凡是有利于对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和评价以及有利于提高效益的方法,都被及时纳入了工业工程的研究和应用范畴,其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在信息经济时代,创新的作用得到空前强化,并升华成为一种社会主题。而工业工程从一诞生起就强调不断改进与创新,工业工程就是在不断发现问题,考察分析问题、寻求对策的实践中,永无止境地改革、创新和发展。新晨:
参考文献:
关键词:低碳;工业工程;培养模式;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摇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2-0064-03
一、引言
低碳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对企业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新的经济环境下,工业工程的发展与其人才培养也面临着新的转变。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工业生产由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低附加值的传统方式,向高技术含量、低能源消耗、低废物产出、低废气排放、高产品附加值的新型低碳工业转变。面对工业低碳发展的国家发展战略要求,高校应肩负起人才培养的重任,创新工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贴合低碳经济发展需求,培养面向低碳经济的工业工程人才。
二、面向低碳经济的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面向低碳经济的工业工程专业是通过工业工程专业系统化、专业化和科学化的工程技术以及管理技术的创新、制度创新和重组改善等方法减少能源消耗,实现产业生产成本的降低和生产率的最大化,寻求经济与环境最大综合效益。工业工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必须以低碳经济为理念,建立培养适应低碳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型工业工程人才。
(一)培养目标
以“广阔的基础知识、多维的问题处理方法、现代的低能高效理念、有针对性的实践”为人才培养理念,以“基础技能+专业技能+特色技能”为人才培养目标,从跨学科、多元化角度推动工业工程专业教育发展。“基础技能”要求学生有扎实深厚的理工科基础与宽广的经营管理知识,具有良好的外语和计算机能力;“专业技能”要求学生掌握传统工业工程专业所要求的基础IE技能,能够对复杂生产系统和服务系统进行规划、分析、评价、改善和控制;“特色技能”要求学生掌握工业代谢分析、投入产出分析、生命周期评价、生态工业系统集成分析、生态效率评价等方法和改善优化工具,使之应用于低碳经济领域,促进企业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二)培养模式
1.大类招生,分级培养。大类招生,可以强化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做事的专业能力,突破单一学科设置模式的弊端,实行按大类专业招生,小专业施教,设置柔性专业方向。在培养上采取分级培养的模式。第一级为本科技能培养,培养学制为4年,采取“2+1+1”的培养模式。其中,前两年用于学习公共基础课和管理大类基础课,第一个“1”用于传统工业工程和现代工业工程课程的学习,第二个“1”以实践类课程为主,与企业对接,将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第二级为研究生培养,依托高校丰富教育资源,设立本硕连读班,培养学制为6年,采取“2+2+2”的培养模式。第一个“2”用于学习公共基础课和管理类基础课,第二个“2”用于传统工业工程课程和现代工业工程课程的学习,第三个“2”深入学习面向低碳的工业工程领域的系统研究方法,并在所学领域进行深入研究。
2.建立与学制模式相对应的“1+X”课程体系。面向低碳经济的工业工程的课程模式,应将基础和通用的知识构成通用课程平台,组成不同的专门化的教学模块。“1”传统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必备的课程,“X”指低碳经济需要的工业工程特色课程。形成一种“1+X”的课程模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能够兼顾共性与个性,兼顾方法与实践,使人才具有扎实的管理类基础知识和实用的低碳领域方法。
3.教学过程中实施全程管理。针对学生在学习期间不同阶段可能遇到的问题,随时调整教学方法,并为学生建立学习档案,便于管理和激励。将教学管理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入学水平测试、学习计划制定、学习计划实施、成绩的考核与评定、教学评价与改进。通过量化的指标,便于指导教师观察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
三、以低碳经济为导向的工业工程教学体系建设
工业工程是一门具有交叉性质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必须打破课程设置上的界限,突出实用性和方法论,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实践环节的教学不局限于课内和实验室,而是真正的“走出去”,延伸到直接接触低碳经济的前沿研究和应用工业工程技术的企业中。
响应“基础技能+专业技能+特色技能”的人才培养目标,将课程体系分解为“公共基础、专业传统方法论、跨专业云选课、实践”四个模块,其中实践模块贯穿整个体系,其他三个模块依据教学规律循序渐进,形成严密的体系结构。
(一)公共基础课程模块
基础课是整体教学的基底,科学合理的知识体系,扎实的基础课程是教学效果和教学成果的保证。增加综合性课程,注重人文素质教育,强化对作为工具类技能的信息科学技术和语言的学习;提高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课程起点;选用优秀教材,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确保教学质量。
(二)专业传统方法论模块
对应课程模式中的“1”,专业传统方法论模块主要学习工业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生具备应用工业工程理论与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课程着眼于生产过程,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质量和降低成本为目标,注重研究人的因素,充分发挥投入资源的作用。
(三)跨专业“云选课”模块
课程模式中的“X”代表课程复合的多元性和特色化,利用校内与校际资源建立“云选课”机制。“云选课”是基于相关课程的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势资源的互补,实行互认学分制度,以便适应综合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这意味着各学院甚至是学校间的学科交流和渗透,可以是软实力的授课指导,也可以是硬件的共享与学习。
(四)实践模块
1.以面向低碳经济的仿真实验室为载体的教学实践。面向低碳的工业工程实验室主要功能是围绕并服务于专业建设,强化学生应用所学工具和方法的能力,提高学生从事该领域工作所需的系统规划、设计、优化、运作的创新能力和素养。旨在培养适应低碳经济发展,具备工程学和管理科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可持续发展理念下低碳经济发展的专业知识与相关技能,能够把握环保低碳及工业工程相关行业发展方向,运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从事面向低碳的工业工程的跨学科复合人才。
2.低碳产业“零距离”对接的教学实践。工业工程的教学环节不应局限于课内,应该延展到学生的课外活动中。可以在生态产业园建立校企合作的“人才孵化器”,将“产学研”与“人才孵化器”有机结合,实现教学与企业及产业“零距离”对接。
组织方式可以是建立“统一组织、混合编队、分散实习、顶岗实践、双向管理”的运行机制,将学生分散开来,按岗位编制成实习小分队,使学生在实际生产岗位上全程跟踪生产过程;也可以是假期社会实践方式,即学生利用假期在企业进行较长时间的实习实践。
四、结束语
面向低碳经济的工业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应依据低碳经济环境下对工业工程专业学生的新技能、新知识的需求来确定专业建设定位,构建正确的、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注重保证扎实的工业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同时又要特别注重培养人才的工业工程与低碳经济相结合的理念。高校在专业教育中应抓住发展脉络,立足自身教学与科研优势,合理确定教学内容,协调各个实践环节,面向低碳经济建设工业工程学科,培养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工业工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金英,等.“四位一体”的低碳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物流技术,2010,29(15):152-154.
[2]郭位.Bryan Deuermeyer.工业工程课程的最新沿革[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5,(2):1-5.
[3]陆钢,等.工业工程本科毕业设计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工业工程,2010,13(2):125-128.
[4]李春发,等.生态工业工程:面向循环经济的工业工程研究[J].工业工程,2008,11(3):1-5.
[5]李卫红.工业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及模式的创新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0,23(4):83-86.
[6]孔繁森.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9,(5):40-42.
[7]杨晓英,等.工业工程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07,1(1):90-92.
[8]魏冬捷.试析PBL教学法对培养低碳经济人才的应用价值[J].教育与现代化,2010,(4):38-41.
[9]陈亚绒,等.面向区域产业集群的应用型IE人才培养的课程教学模式[J].工业工程,2009,12(2):122-130.
[10]孙卫军.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5.
【关键词】电子技术 工业工程 应用 生产
一、引言
电子技术是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才发展起来的新型技术,虽然应用的时间并不长,但随着其不断的完善和发展,电子技术的应用领域愈来愈广泛,在很多领域中电子技术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特别是其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提高了国家、社会的竞争力,使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有了明显的上升,加快了社会的发展,电子技术由此也得到了推广。
二、电子技术的简要概述
(一)什么是电子技术
电子技术是将电子学作为理论基础,将电子器件进行设计和组合,最终形成具有特殊功能的电路,用来解决和简化生产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的技术。电子技术主要研究的内容是电子器件和电子器件构成的电路的应用。电子技术经历了三个时代,分别是整流器时代、逆变器时代和变频器时代,现代电子技术正处于变频器时代,它主要是改变电子技术处理问题的方向,从低频技术处理问题为主的传统电力电子学转变为以高频技术处理问题为主的现代电力电子学。
(二)电子技术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较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电子技术的起步较晚,电子技术还有待完善,在对电子技术完善的过程中,可以借助西方国家的发展经验,结合我国自身的发展状况、发展空间对电子技术进行设计。现阶段人们正不断的对电子技术进行完善,将电子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相结合,使电子技术的功能越来越综合、越来越强大,让其可以更好的服务于社会。电子技术的研究成果已经在工业领域、通信领域、电力领域、军事领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电子技术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可观的,不仅是因为电子技术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还因为电子技术也可以作为许多技术的基础,特别是通信领域,正是由于电子技术的嵌入,使通信领域的通讯质量、通讯速度都有了明显的提高。由此可见,在未来,对电子技术的研发是非常有价值和有必要的。
三、电子技术在工业工程中的应用
(一)电子技术在工业工程控制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力生产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由此,人们想通过借助机器来代替人力的想法应运而生,随着人们不断的实验这种想法最终得到了实现,由此,生产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可人们又对生产效率提出了新的要求,为能更好的提高生产力和生产效率,人们在工业工程中运用了电子技术。
人们针对企业的现实情况、生产状况、生产力状况,对电子器件进行选择,运用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设计了一个自动化的管理系统,并将自动化管理系统与相应的软件管理程序相结合,通过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对工业生产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控制,这也间接的降低了工业的生产成本。
(二)电子技术在工业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在企业发展趋势的推动下,许多企业与工业生产都采用了智能化的管理。人们采用电子技术,有针对性的建立了管理体系来对企业和工业生产进行管理。首先人们在公司内部通过电子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将企业中的计算机按照一定原则连接在一起,建立了企业内部的局域网络,又通过以电子技术为基础的物联网技术,使工业工程生产中的设备建立了联系,最终这些设备可以通过局域网与企业内部的计算机进行通讯,最后在计算机中安装相应的管理程序后,企业就可以随时随地的对生产的信息进行管理。
(三)电子技术在工业工程生产和运营中的应用
在工业生产和运营的过程中,设备的采购、原材料的采购、产品的数量都是相当庞大的。由此,企业必须要了解产品生产的详细信息,才能将效益提高到最大,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技术就可以对生产和运营中各个环节的生产与支出的信息进行处理,根据企业的生产环境,对生产线中的传感器装置进行设计并安装,传感器装置用来收集相关信息,将收集到的信息通过互联网技术传送到计算机的数据库中,企业通过对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处理,进而制定或改变相应的策略来保证工业的生产和运营。
四、工业工程领域应用电子技术的意义
(一) 应用电子技术可以简化工程领域工作流程
工业工程的生产是相当繁琐的,通过电子技术可以简化工业工程生产的流程,电子技术可以对没有必要的工作环节进行筛选、判断、取缔。这也间接的对企业的配置进行了优化。如对于财务管理来说通过电子技术,就可以实现对系统分析工程运算与成本的控制,不仅保证了数据的质量,还缓解了公司人力资源的压力。
(二) 应用电子技术提高工程领域工作效率
在现代社会中,人力的生产已无法满足生产要求,因为,工业生产靠的不只是人员间的相互配合,还需要有强大的技术支持,因为,现阶段电子技术已经进入到了变频时代,人们利用电子器件对电能进行变换和掌控,总之,电子技术实现了智能化代替人工化的基本转化,在工程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提高了工作效率。
五、结束语
通过了解电子技术概要的相关内容,知道了电子技术具有非常可观的前景,电子技术是不能独自存在的他还要与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互联网技术相结合来使用,因为,电子技术是这些技术的基础。电子技术的工作领域非常广泛,其在工业工程领域中就充分发挥了作用,改变了工业工程的控制、提高了工业工程管理的效率,还为工业工程的生产和运营提供了强大的信息,电子技术是不断在发展的,在未来,相信电子技术的意义和价值会更大。
参考文献:
[1]王德权. 探索电子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应用[J]. 科技与企业,2013(05):102-104.
[2]刘冉. 电子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应用探索[J]. 科技创业家,2012(22):131-136.
针对我校基础工业工程课程特点及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基础工业工程课程教学的改革思路,并对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
基础工业工程;课程建设;教学改革
《基础工业工程》是工业工程专业本科专业的主干课程和核心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础工业工程的工作研究、作业测定等方法和技术。由于少投资或不投资,通过基础工业工程的工作研究和作业测定即可较大幅度的提高企业生产率,所以基础工业工程的方法和技术在我国制造企业应用最广。该课程学生掌握如何,对学生后续课程学习、专业理解和今后工作都有很大影响。针对我校基础工业工程课程特点及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基础工业工程课程教学的改革思路,并对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课程教学改革内容与方法
(一)改革课程内容体系、突出课程特色
由于该课程涉及范围广,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如何安排课程内容就显得至关重要。为此,我们以工业工程专业培养目标为指导,根据我校工业工程学生今后主要就业方向是制造业和汽车制造业特点,对课程的内容体系进行了优化提炼,重点讲解学生在制造企业工作中运用比较多的内容,比如方法研究部分的程序分析、作业分析、动作经济性原则和作业测定部分的秒表时间研究、工作抽样、模特排时法等,而对工作中用的不多的管理事务分析、学习曲线以及较易理解掌握的现场管理方法等内容安排学生课外自学。同时在选取讲解案例时,尽量以制造企业实际案例进行讲解。针对我校工业工程专业学生今后主要在汽车及其相关行业从事工业工程工作,在课程讲授时,除了给学生介绍相关理论外,更多的给学生介绍类似方法在企业中的应用。如:在讲解工艺程序分析时,我们以东风公司发动机厂康明斯凸轮轴生产工艺为对象,给学生介绍如何绘制其工艺程序图。再如,介绍流程程序图绘制方法时,我们以491曲轴生产流程为例介绍其绘制方法,并给学生展示该企业工业工程师绘制的实际的491曲轴生产流程图。同样在讲解课程其他内容,如:操作分析、动作经济性原则时也尽量以制造企业实际案例进行讲解,突出实战型、应用性。另外在介绍工作研究手法时,还把日本和西方汽车制造企业中最新改善手法介绍给学生,如:道程分析、管理要点调查、附加价值分析、生产系统评价、人机工程评价、负荷评价、损失架构分析等改善手法,都是为了发掘各个环节存在的浪费而进行改善的方法,把这些手法介绍给学生不但可以扩大学生知识面,还提高其实践水平。
(二)改革课程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首先,开展视频案例教学。对于缺乏实践经验的学生而言,《基础工业工程》中的很多方法和技术在理论上都不难理解,但在实际中如何用,用得好,得到的分析结果准确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及应用能力,开展视频案例教学是一个较好的途径。根据各章节要讲授的内容,我们事先到东风汽车公司各专业厂生产现场拍摄相关视频,然后精选、剪辑视频资料供授课时使用。如在讲解时间研究中的秒表测时,如何划分作业单元、如何确定各单元的测时点、如何评比时,我们以东风公司传动轴厂凸缘叉加工某工序为例,播放其加工视频,然后对照讲解秒表测时各个步骤。在讲授动素分析、操作分析时,也运用此方法,开展视频案例教学,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授课内容,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教学效果较好。其次,利用网络资源对课堂教学进行补充,增强课程学习的灵活性。为了增强课程学习的灵活性,利用学校建立的教学网络课堂网站,将教学文件、教学课件、视频资料、作业习题、实践教学、案例教学等内容放在网上,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同时通过网上师生交流和作业习题问答模块和学生进行交流。
二、改革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一)构建科学合理的实验教学体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以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按照“基础型、综合性”两个大层面构建实验教学体系,既突出培养学生基础知识,更强调系统思维、创新能力和实用性。如:我们开设的双腔制动阀综合性实验,该实验以汽车双腔制动阀装配为研究对象,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去组装汽车双腔制动阀,并且根据生产节拍要求设计一条双腔制动阀装配线,在这个设计过程中,学生每四个人为一个团队小组,共同进行方案设计,在设计时学生要采用工作研究中常用技术———程序分析、操作分析、动作分析、时间研究、MOD法等进行双腔制动阀装配线的优化设计,如:在确定每个工作站点的标准装配时间时,团队分工,有的学生在模拟装配,有的学生在利用时间研究方法进行测时,还有的则在用方法研究的手法分析其装配方法是否最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往往还有激烈的争论和探讨交流。最后实验结果的评判标准是:使用的作业人员最少,生产线节拍最低,效率最高。因为这个综合性实验具有较强的实战型,学生兴趣很高,因此每个团队都能主动的投入到实验设计当中,通过实验教学有效的增强了学生课堂内容的理解,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和改善意识。
(二)改革传统实习方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我校工业工程生产实习是该专业一个重要的实践性环节,共两周,该实习的主要内容是:学生到汽车企业生产现场,把所学工业工程的方法和技术在企业现场进行实际应用。但该实习环节在进行时存在以下问题:(1)企业提供的实习时间较少,一般只能参观性质(2)受企业产量制约,没产量不生产时,该实习难以进行。因此综上所述,实习效果难以保证,甚至有时走马观花。针对传统实习方式存在的不足,我们对现行的实习方式进行了改革。即:采用上机虚拟实践+企业现场再实践的模式进行。上机虚拟实践:事先对学生要参观实习企业的相关生产线每个工位进行摄像,然后利用购买的工业工程体验式应用平台(ISE系统),在此平台上学生利用所学工业工程知识对该生产线完整视频资料进行工业工程方法和技术分析,即进行虚拟实践,并且得到各种分析结果和报表,如:在利用ISE平台分析一套完整的生产线视频资料基础上,学生可制作该生产线上各工序的SOP(标准作业指导书),制定产线各工序的标准工时和产线工时,制定各工序的标准作业方法并得到《工序标准作业组合表》,制定生产线的《标准工时与人力排布表》、《产线标准作业组合表》,得到产线现状的《平衡率山积表》,对产线进行虚拟改善得到改善后的产线《平衡率山积表》和《作业改善报告》等。由于这些分析手法和得到的相关分析报表与企业实际所用基本一致,经过“实际案例,虚拟实践”后,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较大提高。在这个基础上学生再到企业现场实习,在企业现场对工业工程方法和技术再实践、再应用。这当中上机虚拟实践和下厂实习可以相互穿插。采用这种实习模式,实习时间利用率提高,效果提高,学生不再走马观花,学生对实习满意度也提高。
(三)积极开展产学研实践模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我校位于“汽车城”十堰,背靠东风汽车公司,周边有众多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和这些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有重要影响。总的思路是:利用寒暑假时间,到企业去实习,并为企业解决生产实际中的问题,实现校企双赢。通过在企业做这些实际课题,学生实践能力得到极大提高。
三、结束语
《基础工业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要想提高教学效果,教师们只有不懈努力,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才能够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不断提升该门课程质量,朝着把该课程建设成为优质课、精品课的目标不断前进。
作者:李峰 单位: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机械学院
参考文献:
[1]张超勇,冯佩兰,李峰.汽车制造工业工程[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易树平,郭伏.基础工业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关键词:工业工程的发展;存在问题;发展瓶颈;提高建议
一、工业工程概念以及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工业工程( Industrial Engineering, 简称IE) 作为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 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生活的各行各业中。为了更好地应用它为我们创造更大、更多的价值,。尤其是在中国经济将要步入转型期的关键时期,我们就要更深、更好的了解它。了解它的过去, 以理解它的现在, 理解它的现在,才能展望它的未来,展望它在中国的未来。
工业工程的思想经过不断积淀,工业工程广泛地将当时的数学、经济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的成果引入IE活动中,从多种学科的角度来考察、分析和改进所研究的系统,进入了"爆发式"发展阶段。
中国最早接触工业工程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80年代中国向邻国日本学习引进工业工程,从此中国的工业逐步开始脱胎换骨,迅速发展。但是目前,工业工程在中国的实际应用中出现不少问题。集中表现在如下几方面:1.以企业为基础和主体的工业及产业经济系统面临着资源利用率低;2.效益不高、产品等综合结构不合理、环境适应性较差;3.争力及创新能力亟待增强,以及战略管理和内部管理弱化、技术与管理脱节、特色化缺乏、产品、市场、技术等方面的发展不平衡;4.市场和政府及其他企业间关系欠规范、不稳定等。
二、原因分析
要想了解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其实并不难,我们只需要把目光转向我们另一个邻国韩国,便可见一斑(之所以选择韩国做比较,是因为中韩两国的工业起步具有一定的包括时间和地域的相似性)。以韩国的汽车产业为例。韩国的汽车工业起步于上世纪60年代初期,当时主要以组装进口零件上缠整车的方式进行生产,这与我们当下引进整条先进的上产线然后进行生产的方式是无法比拟的。然而,韩国汽车工业从起步至今,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仅用了40多年时间。反观中国的汽车产业,现在的中国的确可以称得上是汽车制造大国,截止到2007年我国累计生产汽车888.25万辆,列日本(1159.63万辆)和美国(1078.07万辆)之后,位居世界第三,产量占全球产量的12.2%。德国和韩国分别位居第四、五位,产量分别为621.35万辆和408.63万辆。市场调查公司 iSuppli星期四发表研究报告说,随着全球汽车市场在2010年步入复苏,中国有望在2013年成为世界上最大汽车制造国。但我们却难称汽车强国,我们在民族汽车品牌方面却少有建树,虽然我们投产了一系列的先进汽车生产线。这是为什么?为什么我们用的是世界先进的技术却造不出世界先进的汽车?
纵观韩国40多年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产业链的整体建设、优化以及自主研发的能力推动了韩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这也是我们所匮乏的。工业工程的应用要讲求其整体性和适应性,"生搬硬套"和"一条腿走路"是走不出工业强国的。
而我们中国由于种种原因错过了一系列的黄金发展阶段。我们凭借着勤劳和智慧从单件生产的时代努力跨入大批大量生产的门槛,这时我们的改革开放让我们得以开眼看世界,我们被世界强大的工业机器震撼了。我们又通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赶上了精益生产的时代,在追赶的过程中有盲目从众的现象,这也致使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其实这是再正常不过的。质量(大质量的概念)是一个不断积累从而反映的结果,我们错过了一个较长时期的积累过程,我们工业的整个产业流程发展并没有到达西方老牌发达国家的程度。但是我们在追赶。
三、建议对策
第一、工业工程的应用应是强调产业链整体优化的。
从整个工业系统到一个产业链条,再到每一个工业单元都是相关联的。每一个单元都是整个产业链条上的一环,一环的坚固不能代表整个工业系统。所以工业的发展目前最急迫的时候要有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科学的规划和布局。
第二、工业工程的应用的灵魂应该灵活。
我们虽然与西方传统发的国家还有差距但是我们也不必盲目的跟从其发展,我们要灵活的应用工业工程,走出自己的"节拍",盲目跟从有时候也会邯郸学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适当、适量、适时发展。
第三、工业工程的应用的重点应该是自主创新。
自主创新是快速发展的动力。经过三十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的工业基础建设已经比较全面,这也为我们大力推行自主创新提供了条件,生搬硬套式的发展是没有生命力的。
第四、认清工业的发展趋势和形势,继续努力发展以缩小差距。
当前我国的工业虽有长足的发展,但是整体水平还与西方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当前我国工业的发展形势是:具有巨大的生产能力但是自主研发能力欠佳。我们应在学习的同时不断出新,以最终成为工业发展的"导向标"。
参考文献:
[1]易树平,郭付.基础工业工程[J].机械工业,2007,(13).
[2]温德成,李韶南.质量管理学[J].中国计量,2008,(9).
[3]吴玉峰.韩国汽车产业的重点启示[J].中国质量万里行,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