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0 16:17:2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科技的设计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 展示设计 方案 科技馆
展览教育是科技馆最主要的功能和最核心的内容,展示面积在整个科技馆的建筑面积中占60%以上[1]。为此,在科技馆建设过程中,展示设计尤其重要,决定着科技馆的发展方向。科技馆的展示设计与一般公共展示设计的区别在于它的系统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①展示的主题与内容设计,也就是内容设计;
②展项与展品设计,也就是承载内容的展项展品的形式与方式及其在空间中的关系设计;
③展示空间设计,也就是一般所谓装饰空间或布展设计,但严格地说,把这部分设计称为布展或装饰都有局限性。
上述三个方面的设计虽然涉及不同的设计工种,却是一个系统的整体。由于我国的展示工程比较偏重于传统的博物馆工程,往往把科技馆展项展品认同为博物馆的文物,忽略了内容设计和展项展品的整体性;把展示空间看作为陈列空间,忽略了展示空间的主题性和体验性;把展示设计局限在布展的概念上,对展项展品没有整体理解,没有明确的内容动线发展,故事线的展开。展示被局部化为装饰,没有对主题空间感受与体验的理解,更谈不上内容及其载体与体验空间的一体化。因此,目前大部分科技馆的设计还是分为展品采购和布展设计。这种比较初级的科技馆展示认识不仅制约了科技馆自身的进步,也是当前展示工程把设计与施工分开,把展项展品设计与展示工程分割的原因[2]。
科技馆的展示工程作为一个系统,其设计是逐步发展的过程,是总体设计的把握与各个局部设计的专业性逐步互动发展的过程。展示设计正是在这种宏微观十分活跃的反馈中逐步完善的。就展示设计自身而言,整个设计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方案设计;概念设计;深化设计;施工设计。每个设计阶段都涉及内容、空间和展项展品三个部分。
1 方案设计
方案设计又分为展示策划方案、展示设计方案。
1.1 展示策划方案
它是在建筑尚未确定之前的展示策划方案,主要包括:
①明确的展示目标、展示建设的背景、展示服务的对象、展示的规模、投资匡算、展示的定位及先进性目标、展示将实现的功能、展示的基本理念等;
②明确的展示主题,及其对展示内容范畴确定的依据;
③展示内容的基本框架与涉及的基本内容;
④表达内容的基本展品及反映特色的核心展项。
展示策划方案是展示与建筑配合的依据,也是展示对建筑提出的基本要求。建筑设计方案应在展示策划方案确定后方可进行,并对展示策划方案予以充分的理解,满足其功能的需求。
必须指出,一个优秀的科技馆必须实现外展(指广场部分的展示)、内展和建筑的三位一体;一个优秀的科技馆应该有自己的主题或宗旨;一个优秀的设计必须体现这个主题或宗旨。但是在我国很少有科技馆有这样的理念,建筑往往是地标,独立特行;广场是开阔的空间或人流的集散;内展成了展品的分类堆积,没有动线和主题内容完整的思考[2]。
因此,现代科技馆的策划方案提出主题内容和目标的目的就是要统筹建筑、广场和展示的系统,三个方面共同演绎主题给公众以启示。
1.2 展示设计方案
它是在建筑确定之后的展示设计方案,主要包括:展区平面划分与游客动线;游客参观体验概要;展区效果示意图;展示内容资料文本;核心展项描述及效果示意图;主要展项展品描述;展项展品的总体分析;展示的基本人流分析;造价估算。
2 展示概念设计
展示概念设计也叫初步设计,其工作内容包括:建筑分析图;平面布局图及说明;展区的分主题与主要内容;展区空间环境描述及效果图;展区平面图与人流动线图;展区展项布置图;展示三维导航影片;展项展品清单,包括名称、主要内容、表现手段和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主要展项展品的效果图与技术原理图;白模型;展项展品总体报价;装饰工程总体报价。
需要特别指出,展示概念设计是总体设计,涉及的专业设计相对比较简单,主要是方向的确定和方式的选择,应由总体设计师牵头,业主单位和设计公司共同完成。
3 展示深化设计
展示深化设计分装饰、展项展品、图文版和影视媒体四个部分进行,其作用是引导装饰工程的施工图设计、各细分专业的深化设计。
3.1 装饰工程部分
主要包括:
①按最后确定的展项/展品的尺寸大小而调整的总体布置平面图;
②人流动线标识、通道方向示意等;
③展区(包括与原有建筑系统接口的部分)的水、电(包括灯光、动力用电)、空调通风、消防、弱电、AV、灯光的管线配置图,负载计算,管线、灯具设备(含工作灯具和应急灯)规格及推荐供货商及样品(注:仅针对展区,不包括展项展品部分,这部分主要是提供给建筑方作为粗装修的参考);
④防火区分隔图;
⑤展区的平面、立面及剖面图(含最终确定的尺寸大小、材料清单、颜色);
⑥地板、墙面及天花板装修的材料平面图及关键部分立面图;
⑦能反映展区各主要视角的彩色透视效果图;
⑧建议的材料清单,包括名称、规格、性能、尺寸、数量等一切与材料相关的内容。
3.2 展项展品部分
主要包括:大型展项的具体内容;大型展项效果图;大型展项设备与软件集成设计;大型展项表演控制原理图;展项展品的具体知识;展项展品造型及材料设计;展项展品安装位置及外型尺寸;艺术性展项的小稿、效果图与模型等;影视片故事梗概。
3.3 图文版与影视部分
主要包括:图文版清单;图文版文案;每块图文版的平面位置;与图文版安装相关的强弱电布线图;每块图文版的造型设计图(平、立面)及材料说明;典型图文版的平面设计规格;典型图文板的彩色立体草图。
必须强调在深化设计阶段,各种专业设计工种以及施工公司必须介入,研究如何在一定的投资控制水平上与总体设计互动以实现展示效果,这就与当前施工与设计分开的展示工程发生矛盾。因为在招投标之前,在专业施工单位未确定之前,设计方很难与他们进行工艺的深化设计协调。在建筑工程上,一旦概念设计确定,就可以明确扩初设计,而扩初设计是施工招标的依据。因此科学上讲,在总体设计确定后就要进行施工的招标,深化设计应在专业施工公司确定后并与之合作方可进行。
4 施工图设计
施工图设计是展示工程工艺效果的关键,展示工程的施工图设计必须按照“谁设计谁施工”的原则进行。所谓“谁设计谁施工”指的是在一个施工的局部,专业施工必须对工艺负责。展示工程不是一家公司能够完成的,它需要很多专业公司来共同实施。有的项目根据总体设计师的白图施工,由于缺乏工艺细部的思考,造成大量返工现象;有的设计师并不具备具体领域的施工经验,其图纸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由专业施工公司与总体设计师讨论完成施工图是设计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它直接影响展示工程的质量[2]。一般而言施工图设计也可分为三个部分:
4.1 装饰工程部分
主要包括:
①精确的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
②材料表,用表格形式说明展馆各部位(地面、天花、墙面、隔断等)主要装饰材料的名称、型号、规格、颜色等,以及需要交代的特殊做法;
③根据建筑方的粗装修,以及展项设置情况,完成展区的水、空调通风、消防的管线配置详图;
④电气工程(强电部分)施工图,包括系统图、原理图、安装图等;
⑤集成系统(弱电部分)施工图,包括系统图、原理图、安装图等。
4.2 展项展品部分
主要包括:展项展品科学内容的审核确定;展项展品外型、各部件、道具尺寸详图;展项展品材料清单;展项展品的安装位置与固定方式;大型展项的硬件结构搭建;展项中故事分镜头脚本和视频摄制计划;展项集成设计方案与设备清单;展项展品的功能及其它特殊需求;展项展品中的影音流程,含多媒体软件的系统分析书和详细设计书;展项展品操作与维护说明。
4.3 图文版部分
主要包括:图文版文案审核确定;图文版样稿;图文版安装方案。
参考文献:
1.人机工程学。
人机工程学主要是解决人与物之间的身体关系问题。它是一门以生理学、心理学、解剖学、人体测量学等学科为基础,着力研究如何使人-机-环境的系统设计符合人的生理结构和心理特征,实现人-机-环境的最佳配置,使处于不同条件下的人能有效的、安全的、健康的、舒适的工作与生活的科学。它关注的目标是人与物、设施、环境的交流,通过研究人以及物对人的影响,来改善物与环境的设计,提高人与环境、物的和谐程度。
2.产品语义学。
产品语义学主要是解决人与物之间的信息交流问题。埃德赛•威廉姆斯在其著作《微电子产品的风格主义》中说到:产品语义学的目的就是要把人类因素学从身心和身体的区域拓展到文化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区域。设计中的形态、法则、表现手法、色彩等要素就象人的语言一样是一种符号,向外传达着设计物所承载的情感和信息。所谓的反馈就是产品诉说的语言,是产品与使用者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它能在人与物之间建立一个完整的语境。
二、科技文化展示设计的通用性原则
现代科技已经深刻地影响到生活的各各方面,内容日益丰富的各类科技文化展示活动吸引着不同的参观者,包括许多弱势群体,其中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是科技文化展示活动的重要目标群体。作为科技文化展示的环境有着一定公共环境的属性,所以其设计必须体现出通用性的设计原则。设计师罗•马斯最早使用这个术语并解释到:通用性设计指的是综合型产品能够最大程度上满足每一个人的需求的设计。广义的讲,就是指设计物具有普遍的适用性,能够方便所有人的使用。通用性设计原则一般体现在:⑴公平使用、⑵弹性使用、⑶使用简便、⑷感性使用、⑸耐错使用、⑹省力使用、⑺充分使用等七个方面。
三、科技文化展示设计的快乐原则
设计师思维顿认为:“我只希望我的设计能够使我们感受快乐和安全……。”科技文化展示设计应该给人们带来四种快乐:生理的快乐、心理的快乐、社会的快乐和理想的快乐。要想实现这四种快乐,科技文化展示设计需重视三个方面问题:
1.好的功能设计。
由于现代科技文化展示的内容与体验方式的独特性,建立在数字技术和网络基础上的展示模式和方法成为现代科技文化展示设计的新方向。
2.美的形式。
形式之美可以给人们带来情感的满足和精神愉悦,优秀的展示设计也都是因为在材料、色彩、肌理、形态、构造上进行精心的安排而创造出令人愉快的形式之美。
3.好的互动方式。
人类已进入信息社会,人们越来越多的沟通与交流依赖于数字媒体,这样的变化对设计的最直接影响是形成了新的形式语言。新的界面形式更全面地触及参观者各种感官,参观者可以通过视觉追踪、语音识别、手势输入等多个感觉通道,以并行和非精确的方式与计算机进行交互。因此现代科技展示设计不在是一个单独的空间形态,而是包括感受器、显示装置、计算机、软件等整合的一个整体,给观者构建一个真实或虚拟的环境,从中体会对话的快乐。
四、总结
关键词 科技资源共享 信息中介 委托- 有偿共享
分类号 G322
共享包含的意思有:共有、同享、分享、分担、参加、参与等。科技资源共享主要是指实现科技资源的共建、开放及共用,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避免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建设,并充分体现资源使用过程中行为主体的权利。
1 制约科技资源共享的因素
目前国内专家学者提出有多种因素导致科技资源难以有效实现共享,主要是管理、机制和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具体表现为:
・缺乏科技资源投入的顶层设计和宏观协调管理。包括共享法规及促进共享的运行机制、社会氛围,缺乏为推动共享提供增值服务的技术平台等。
・缺乏畅通的科技资源共享信息渠道。由于缺乏科技资源共享观念,许多单位或科研人员没有意识与拥有科技资源者通过共享来解决问题,不积极寻找信息渠道和搜寻共享信息,结果是许多单位或科研人员不知道谁想共享自己的资源,也不知道该去何处共享自己所需资源。
2 科技资源与市场经济
从经济角度看,科技资源是经济资源的一种类型,是指进行科技活动、生产科技成果的物质技术条件以及产生出的阶段性和最终性科技成果本身。
科技资源的共享机制不仅仅要有人才保障、制度保障,还要有市场的保障,应当确保有市场机制的参与,市场经济是各种专有经济资源通过市场不断交换的经济。这一特点决定了任何资源都是通过市场实现自己的经济目的和经济价值的。科技资源也是如此,其经济价值必须通过市场发挥,离开了市场,再强大的科技资源也难以发挥作用。所以,市场定位也就成了市场经济对科技资源配置的必然要求。
如图1所示,市场机制是科技资源与市场之间的契合点,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科技资源通过制度界面与市场相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制度界面创造并调整各种交换流,促使科技资源系统内各部分协调发展。
因此,利用市场这一平台能解决科技资源共享存在的信息封闭、封锁的现象。打破地区之间、部门之间和行业之间的相互封闭,使其主要依靠市场机制来运作和协调。这符合市场的配置方式主要是由市场机制、利益原则引导资源的配置。
本文提出的科技资源共享信息中介的服务模型,是利用技术、管理和市场等方面的知识为创新主体提供咨询,为科技资源的有效流动、合理配置提供服务,类似现有的科技中介,不同的是它在“委托-”的模式下较为彻底地贯彻了市场机制的利益原则,并通过价格杠杆功能及价值规律的灵敏性优胜劣汰,及时调整科技资源的供给需求。
3 “委托-”下的共享信息中介模型
本文提出的模型中的科技资源共享信息中介机构是盈利性的非政府组织,负责收集和输送共享信息,它的运转完全遵循市场规律,如图2所示:
它需要在传统的科技信息收集与整理业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信息资源丰富和信息加工技术先进的优势,不仅要做好信息收集加工,更要做好共享信息的分析与传送。
3.1 委托-
委托-理论是西方现代产权经济学的一个主要分支,主要目标是通过考察委托人和人所面临的风险分担、利益分享和激励机制之间的关系,确定合理的产权结构安排,提供设计激励机制的基本原理。所谓委托关系,是一种契约关系。Jensen和Meckling(1976年)将委托关系定义为“契约下,一个人或一些人(委托人)授权另一个人(人)为实现委托人的效用目标最大化而从事的某种活动”。
3.2 模型分析
如图2所示,科技资源共享信息中介机构是整个模型的核心所在,高校、科技型企业、科研院所是科技资源的主要拥有者和使用者,与中介机构进行交互,产生信息交流和共享等流程。中介机构经过一番调查后共享信息,将信息传送到有共享需求的双方,并负责资源需求方与拥有方之间的谈判工作。整个过程主要依靠市场机制运作和协调,中介机构企业化、市场化,科技资源采用有偿共享的方式。
市场环境下,高校、科技型企业、科研院所和共享信息中介机构间形成了经济学中经常涉及到的“委托-”关系。
・共享信息中介依照市场化的服务方式运作。首先派遣专业人员走访高校、科技型企业、科研院所,如图2环节1所示,了解这三者拥有的科技资源的基本情况,并宣传该中介的服务项目。中介机构的主动是该模型的关键点之一。
为满足市场经济的需求,中介的从业人员应当具有较为深厚的科技背景,专门的咨询知识、经验、技能及创造性,市场观念、系统观念和实战能力,较强的职业道德理念,广阔的视野,通晓管理、经济、金融、法律等多学科知识,以确保提出的决策建议让对方觉得可信可行。
・若委托方同意共享,并将共享资源的详细资料送到共享信息中介,中介的专业人员收集分析资料进行市场调查、资源价值评估并提供供求信息,为资源需求双方寻找合作伙伴以及组织谈判。基于市场经济的属性,高校、科技型企业、科研院所是委托方,中介是方。他们之间形成了“委托-”关系,如图2环节2所示。
方根据委托方提供的资料信息,通过锌种渠道搜寻可供共享的资源或为委托方的资源寻找共享方。这个环节不仅需要收集国内科技资源的共享信息,也要适当地把触角延伸到国外,如图2中环节3所示。通过国际互联网络,将共享信息传送到国外,以便国外的中介机构帮助在当地寻找合作伙伴,以便形成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全球化运营的科技共享信息服务体系,为高校、科技型企业、科研院所共享科技资源提供更好的服务。
共享信息中介构建自身的网络服务体系应考虑国内网、国外网两大部分,建立科技共享信息的网络服务系统,以实现境内境外服务的对接。应当集合国内非公益性共享信息、在华跨国中介及国际互联网提供的共享信息,建立数据库,实现网络化协作,以提高中介的运营效率。同时,应用互联网征询和共享合作的有关项目、业务的供给与需求信息,实现虚拟空间中不同资源的高效整合与对接,提高中介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同,如图3所示:
・如图2环节4所示,方为委托方寻找到共享对象,委托方从方获取共享信息并同意资源的共享,需到机构的办事处与专业人员签订最终的服务协议,形成真正的委托――关系。
协议内容包括:机构根据委托方的情况,协调资源需求双方间的谈判。机构的专业人员经过一系列评估后,提供一个共享费用额或是利润额供委托方参考。机构评估前,委托方先提出共享的费用或利润数额,作为方服务的目标。在委托方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方评估后得出的共享费用
额或利润额与委托方之前指定的可能存在差距,最终需依据双方的费用及利润方案折中达成协议。
・资源共享双方通过科技共享信息中介机构达成一致的意见后,可以正面交接手续,并依据各自的情况协调资源共享的进度和其他的细节。这个过程遵循协商契约原则,共享双方经协商确定共享协议的具体内容,之后共同履行。
方向委托方收取中介费用,主要依据经济学中的激励机制。举例详述如下:协议中委托方事先为机构设定一个工作指标,确定委托方租用某种资源给付费用的最高数额为1000元,中介机构收取固定报酬500元。若机构超额完成计划,为委托方找寻到另一种同样的共享资源,共享费用只有800元,则委托方以节省出的金额200元为基数给机构一定比例的“提成”,即利润分享;另一种情况,委托方租出某种资源需要收取共享费用1000元,给付机构固定费用500元。在机构超额完成计划的情况下,委托方可以收取1500元的共享费用,此时委托方除给付500元的固定费用外还需从差额500元中按一定比例“提成”支付给方。
即机构除了向委托方收取固定费用外,还可以委托方的差额利润为基数提取另一部分的报酬。这是一种激励过程,督促机构为委托方的利益而努力。机构表面上看似是为委托方谋取最大的利益而发挥作用,实际上方的最后终目的是为自己谋取最大的市场利益,这符合市场规律,利益驱使方的专业人员尽可能地为顾客提供最适当的共享决策。
・整个过程中,方应当保持独立性与专业性,为客户服务诚实守信,只接受力所能及的工作,不以自我标榜的方式作广告等。如果资源拥有方较为分散且是独立的个人,中介机构可能比较被动,无法如上述先派遣人员上门造访了解共享信息。这种情况下只能通过塑造服务机构的文化,树立服务品牌,增强科技共享信息中介机构的影响力和无形价值来增强其在市场上的竞争与发展。
・模型中的方单向收费,主要向委托方收取费用。方为委托方找到的资源需求方或供给方,出于鼓励的政策,服务中介不能向他们收取费用,甚至要制定合适的奖励政策,鼓励对方更加乐意配合提供共享信息或主动到机构登记共享信息。即委托方B委托方c寻找某种资源,如果A的资源能满足B的需求,此时服务中介只向B收取费用。
如果资源持有方A和资源使用方B利用各自的科技资源优势开展合作研究的共享活动,双方共同享有合作研究产生的成果及效益,即合作研究性的共享,则方可以双向收费。另一种情况是纯粹的交换性共享,资源持有方以对等的原则,互相从对方获得取各自所需的资源进行共享。这时共享双方既是资源拥有方又是资源使用方,双方为满足各自的需要,遵循等值交换的原则,相互从对方获取所需资源。这种情况下,方的中介费用也是双向收取。上述收费方式会促进中介机构努力为双方寻找更多资源共享的契机,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共享的范围。
对于某些不具备直接共享条件的资源,或应使用方的要求需对资源进行再加工的,资源拥有方可以向使用方收取材质费、人员工时费、设备使用费、包装费、运输费等。
・委托方不论是租用资源还是租出资源,考虑到科技市场价格的波动性以及委托方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协议中预定的共享期限不超过一年,一年合同期届满前,委托方可以先再次委托中介找寻共享利润更多或是共享费用更少的另一方。
上述模型中的共享活动是有偿共享,关键环节是共享利润和费用的确定,这两个因素直接影响共享的进程。采用有偿共享的方式可以调动资源持有者共享的积极性,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共享意识,最终达到共享双赢的局面。有偿共享是市场机制运作的一个最好体现,在共享价格的驱动下,驱动科技资源向效益高的部门、高校或是企业流动。通过价格杠杆功能,让科技资源共享遵循价值规律的灵敏性优胜劣汰,促进供给和需求的及时调整、协调,加快科技资源的共享速度。
理想状态下,共享双方依据合理定价原则,遵循市场规律,根据原有资金的投入渠道以及共享的目的等,协商确定共享的相关费用,为保障共享各方的利益不受损害,在确定资源共享费用时应不低于共享成本。但不可忽略的客观事实是,市场机制下共享双方还有机构均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共享一方必然会努力地降低共享费用,另一方则努力地提高共享利润。
关键词:交通勘察设计 科技人员 激励机制
目前我国勘察设计从业人员达127万,从业人员的迅速增长,在对勘察设计人力资源管理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也客观地促进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改进和创新。勘察设计单位属于知识密集型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于科技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和素质的高低。目前,我国科技企业由于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的弊端,对科技人员的管理不科学,从而降低了科技人员的创新积极性,因此,本文以交通勘察单位中的科技人员管理为例,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从科技人员的特征出发,提出了科技人员激励机制的构建,并对科技人员绩效评价的指标进行了探讨,以保证科技人员激励机制的有效运行。
一、勘察设计单位激励机制存在的缺陷
(一)薪酬体系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近年来,勘察设计企业已经从传统的人事管理过渡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发展战略层面的问题,应使人力资源管理能够有效支撑企业战略的落实。如,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等企业按照ISO10015标准的要求,建立了与企业战略目标相适应的培训管理体系、岗位胜任能力模型,畅通了人才及每个员工成长通道,使企业的人力资源价值得到了提升。
但还有很多交通勘察设计企业随着运营模式的转变,在内部管理、分配制度、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存在问题,造成了核心技术人才的大量流失。同时,国内勘察设计企业薪酬激励作用发挥有限,在国外工程公司、建筑师事务所以及研发单位、房地产公司的高薪、优厚福利等条件吸引下,高端优秀人才流失现象日益严重。
有些企业工资标准并没有实现同步转化,工资的发放还是以事业单位时的工资标准来衡量,基本工资是由工龄、职务、基础和级别工资这四部分组成的。自从国务院在1995年颁布《有条件的事业单位实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指标挂钩暂行办法》开始,交通勘察设计单位也开始在单位内部实行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为原则的承包责任制,对分配制度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但是没有从根本上触动薪酬体系的改革,很多单位还停留在以在单位工作时间的长短来确定工资水平的阶段,这种做法对于有抱负的高科技水平人才来说,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不利于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还造成了人才流失的隐患。许多集团为考虑整体利益,对设计单位定的工资总额偏低,有的甚至参照一线工人的标准。在很多单位, 工资总额偏低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许多院长表示,目前设计人员工作负荷很大,经常加班,在缺乏激励机制的情况下,无论个人还是企业都缺少了动力。
(二)单位内部实行平均主义,没有创建多劳多得的鼓励机制
勘察设计单位在员工的绩效计算时,往往存在平均主义严重的现象,没有依据每个人的具体贡献来进行多劳多得的奖励措施,大大挫伤了员工的积极性。很多科技人员由于不满这种不公平的工资待遇而辞职。员工的绩效问题存在不平等的现象主要是由于单位没有建立完善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上下级之间的沟通存在问题等等。
(三)绩效管理的激励功能没有充分发挥
勘察设计单位在进行绩效管理时,考核往往只注重表面的一些绩效,而没有与员工进行深入的沟通和了解。对他们的工作水平和能力没有清晰全面的认识,从而无法实现绩效与工资的真正挂钩,甚至有的单位还实行扣工资的方法来进行考核,从而损害了科技员工的自尊心,造成员工的流失。绩效管理应该从监督以及约束两方面发挥作用,因为绩效工资的实行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为单位作出更多的贡献。绩效管理应该更突出促进的正面激励作用,而不是仅仅依赖扣工资等负面作用约束员工的行为。还要为科技员工建立起晋升的机制,以最大限度地留住人才。
(四)激励方法和制度不完善
交通勘察设计单位对于科技员工的激励手段较单一,为了满足员工的自尊需要以及激励他们奋力进取,必须从更多手段上考虑激励的方式。例如,可以通过计算机等的应用,为员工提供学习培养计划;可以通过提供晋升的途径,帮助员工更好地制定自身发展计划来激励员工;通过参观考察其他高等级设计院完成的项目,拓宽员工的眼界和思路等等。
二、勘察设计科技人员的职业特点与需求
勘察设计单位是以知识密集、人才密集为特点的科技应用型单位, 在生产组织上具有项目类型多、专业多、区域广、工期紧、质量要求高及后期服务收入低等特点。因此,对勘察设计企业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与科学管理, 对于充分运用好组织的生产要素, 提高员工的工作业绩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勘察设计企业科技人员在正式工作之前投入了大量的学习资金,工作的内容具有高难度特征,需要不断补充专业知识,以适应能力发展的需要。基于这些职业特点,他们也拥有自己的需求。具体表现为:第一,对自我实现和受他人尊重的需求很强烈,他们渴望获得认可;第二,对社会的需求具有独特性。他们对社会的需要不是停留在我们普通人对社交的需要上,而是对社会表现出知识交流的渴望,也就是说,这种需求实际上也是对知识的需求;第三,他们对职业的安全以及稳定性的需求不强烈。由于科技人才在当今科技发展迅猛的时代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和广泛的职业选择范围,因此,他们不大看重工作的稳定性;第四,技术人员对福利待遇等基础性需求比较强烈;第五,他们对权力并不看重,因为技术性工作的员工对管理等领域并不感兴趣,他们更倾向于认真做好技术活。
三、交通勘察设计科技人员的激励机制探讨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on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Demonstration Park:
Meng Na
(Excellence Property Group Limited Shanghai Branch,Shanghai 200240)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demonstration park, the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of those parks need relevant principles and theories for guidance.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summed up the features of such parks, and put forward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specific contents for the parks' planning and design.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planning and design methods have a direct guidance on the long-term and stable development of the parks.
Key words: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demonstration park; concept and features; planning and design principles; planning and design contents
近年?恚?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的加快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在全国各地已成方兴未艾之势,在此形势下,如何按照科学的理念进行规划设计,以促进农业生态园走上功能充分发挥的健康规范发展之路,是值得探求的一个重大问题[1]。
1 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基本内涵
1.1 基本概念
农业科技示范园是以农业生产、技术示范及教育培训为产业,研发并推广现代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及新设施,从而形成农业高新技术的生产、开发、示范基地[2]。它是集农产品生产、农业高新技术的展示示范、农业技术示范与教育培训及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
1.2 一般特征
依据有关学者的观点,如刘钻石[3]、苗志艳等对农业科技示范园特征的描述及分析,农业科技示范园园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特征:
1.2.1 高科技性。农业科技示范园注重农业高新科技的研发、引进及推广;积极运用信息化栽培、雨水收集、低碳能源技术等多样化新型农业高新技术,努力为园区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1.2.2 创新性。农业科技示范园响应国家创新的政策,注重研发并推广使用创新科学技术,吸收引进具有创新性的农业科学技术,增强企业创汇能力[4]。
1.2.3 多效益性。农业科技示范园的规划与建设应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并兼顾生态效益、文化效益等方面,进而使园区能够健康、长久、持续发展下去。
1.2.4 多功能性。农业科技示范园是一种集多种功能与一体的新型农业园区,其基本功能包括农业生产、技术示范、技术研发推广、展示教育、休闲娱乐等方面。
2 农业科技示范园的规划设计
2.1 规划设计原则
2.1.1 科技先行。引进并推广先进农业科技成果,引进并推广农业新品种和新技术,以科技为先导,建立和完善高效循环的园区产业链,促进园区主导产业的发展,促进示范项目的引进及开发,提高园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1.2 以人为本。农业科技示范园的规划设计应关注人的活动需求,从园区生产者的生产活动、工作者的日常活动到游客的观光休闲活动,在充分考虑这些活动能得以有序开展进行的基础之上,对园区的功能分区、景观节点及游览线路等内容进行合理地规划。
2.1.3 因地制宜。因地制宜,即根据基地的详细情况,采取合理措施,包括园区本身以及园区周边区域的资源条件等,如当地水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农业信息、农业科技、农耕生态文化、农业设施等各个方面。在规划设计中,应充分挖掘本土优势及特色资源,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促使园区达到与众不同。
2.1.4 统筹发展。农业科技示范园的规划设计应进行可持续规划,兼顾近期与远期利益,综合发展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尤其兼顾考虑园区发展的生态效益及文化效益,从而发挥园区的综合作用。
2.2 规划前期分析
2.2.1 背景条件。近些年,国家政府对农业高度重视,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建设与发展也受到政府相关政策的影响和推动,国家农业部在“十二五”规划中指出,要充分发挥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因此,农业科技示范园的规划设计应深入分析园区所在政府相应的政策方针,对园区的建设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2.2.2 基地资源。农业科技示范园的规划设计,应全方面收集园区及其周边区域的农业资源,分析其优势资源及劣势资源,充分挖掘其特色资源,规避其劣势资源,可利用SWOT分析法进行归纳总结,从而更好地对园区进行产业定位,进而形成与众不同的具有竞争力的农业园区。
2.2.3 基地现状。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基地现状,指的是其农业及相关联的现状条件,包括:园区与城区的位置关系,原有用地状况,园区地块水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等方面的资料,园区所在地未来发展情况等方面,深入分析并进行合理规划改造,以期指导园区稳健持续发展下去。
2.3 规划设计具体内容
2.3.1 功能分区设计。根据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功能特征,可将园区分为农业生产区、科技示范区、娱乐休闲区及管理服务区,各区的规划内容各有相应的侧重,并始终以“科技示范性”为主题。
第一,农业生产区:该区域是开展农业生产活动的区域,一般选择地形、气候、土壤条件较好并方便排水及灌溉的区域,一般应远离园区的出入口、规划在园区的外围。与一般农业园相比,农业科技示范园更注重新型农业品种的研发、生产及推广,农业生产区主要包括农业种植区及农业养殖区。其中,农业种植区又可分为露地栽培区及设施栽培区。露地栽培区一般种植时令植物,注重作物间的轮作及间作种植,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提高园区的经济效益。设施栽培区常选用温室大棚进行规模化集中生产,并采用现代化、智能化温室设施管控措施。农业养殖区包括畜禽养殖区及水产养殖区,对园区有一定的污染,应规划在娱乐休闲区的边角地段和下风方向,并进行适当地隔离,远离游客的活动范围。
第二,科技示范区:该区域是新品种新技术生产示范、农业科普示范及农业科学研究的区域,一般选择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土壤肥沃、光照水分较为充裕的区域,可规划与农业生产区较近,可有效利用?r业生产区的农业设施资源等;该区域的示范性项目可考虑规划在游客的主要游览线路周边,便于吸引游客进行参观学习,并能体现园区的科技示范主题。科技示范区主要包括科技研发区、科技展示区和科普教育区。科技研发区是进行农业高新品种、农业技术研发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区域,为农业科技示范园必不可少的场所。科技展示区展示农业科技、科技示范农业品种及立体栽培、循环灌溉等先进农业技术。科普教育区常设有农业知识长廊、科普厅等,展示农业新品种及新技术,对游客进行科普教育。
第三,娱乐休闲区:该区域是开展观光休闲活动的区域,是作为景区或景点最为丰富、最具乐趣的区域,一般较能吸引较多游客,因此常规划在靠近园区出入口,选择地形多变、景观层次多样化的区域,需要规划足够的广场及相关配套设施。娱乐休闲区主要包括陆地活动区和水上活动区。陆地活动区,常建设小木屋、休闲竹楼等具有古朴农业风格的景观建筑,可充分利用农业新品种如葡萄等攀援植物,形成纳凉赏景的休闲空间。水上活动区围绕景观用水规划,可考虑开发水上垂钓、水上捕捞、水上划船等休闲项目。
第四,管理服务区:该区域是园区管理及提供服务的区域,并能为游客提供餐饮、购物、住宿等入园活动活动的区域,规划时应考虑该区域与园区主干道有方便的联系。管理服务区主要包括配套服务区及办公展销区。配套服务区为游客提供游览、餐饮及住宿等服务,可考虑建设服务站、餐厅、住宿点。办公展销区包括园区工作人员日常办公、园区农产品的展示与销售,一般规划在园区的主入口附近。
2.3.2 绿化设计。本文研究的农业科技示范园的绿化设计,指的是园区园林绿化植物规划,不包括园区农作物的规划。规划时在满足植物布局规划美观的基础上,应以不影响农业设施功能为前提。园区绿化设计应与各区的农业作物保持协调统一,不同的功能分区其绿化的布局与种类选择也不尽相同。
第一,农业生产区:农业作物生产区、温室大棚周边及生产道路两侧不宜种植高大乔木,以不影响农业作物的生长为前提,一般考虑选择种植小乔木和低矮耐成活花灌木,再合理搭配种植地被草花植物,以形成丰富的“上木-中木-下木”景观效果,在保证其绿化美观效果的基础之上,所选植物所需养分应不与农作物所需养分进行竞争。
第二,科技示范区:该区域的绿化树种选择相对于农业生产区应更加多样化,综合考虑色彩化、香味化和美观化,考虑与农作物及农业设施的搭配,烘托农业设施的科技先进性,共同展示其科技性、趣味性及观赏性以吸引游客,并兼顾对园区绿化季相变化的考虑。
第三。娱乐休闲区:该区域的绿化规划可根据园区的主题,打造出不同意境的绿化景观效果。在游人活动较多的区域,需规划一定的开敞空间以保证游客有充足的活动空间,可考虑规划开阔的草坪,周围种植高大乔木以形成林荫效果。另外,该区域可考虑营建不同造型的花、果、菜和大花篮景观,从而展示园区的景观丰富度。
第四,管理服务区:该区域绿化设计较为多样化,既可以种植高大乔木并结合花灌木地被植物形成层次丰富多样化的景观效果,也可考虑种植较为低矮的小乔木并搭配彩叶树种,以形成季相变化丰富的绿化景观效果。对于后勤管理,其周围可种植高大乔木进行遮挡。
2.3.3 道路设计及水体设计。农业科技示范园的道路系统是连接园区各个功能分区的纽带,规划时应充分结合基地原有道路状况,有效与自然地形、地势高差相结合,以达到用地的合理规划布局。园区的道路系统不仅担负着景观序列的组织作用,还能突出园区的生态功能,如廊道效应。同时,还应考虑将园区的示范项目有效进行串联,便于游客的参观。农业科技示范园的水体设计可以分为生产用水体系设计及景观用水体系设计。生产用水,包括水渠、水沟,结合原有地形进行开挖和改造。景观用水,多为水池、河湖,周边可开发一定区域的垂钓区。农业生产区附近水系设计以满足农业生产主要功能,同时可兼顾水系的景观效果应兼顾生产及景观功能;娱乐休闲区可仅仅考虑规划景观用水。农业科技示范园的整个水体规划设计需充分利用园区原有水体状况,并将园区的示范项目有效结合进行合理布局和改造。
2.3.4 景观游憩设计。农业科技示范园的游憩规划设计主要包括游憩项目、游憩服务设施及游览线路的规划设计,与一般农业风景园的游憩规划设计比较相似,但各个项目更加突出于园区农业的“科技示范”主题。游憩项目的设置加重农业科普教育类项目的开发与利用,可以考虑规划建设农业科普展示长廊、农业技术培训教室等场所,开展农业科技的讲解与推广、传统农业文化的普及农事工具的识别,也可以考虑开发采摘、种植浇水、施肥等农业活动体验项目,从而实现游憩空间与科技示范有效组合与渗透。游憩服务设施主要包括游览设施、餐饮设施、购物设施、住宿设施、管理设施及宣传设施,规划时其具体设施项目可参阅下表1所示。
农业科技示范园游览线路的规划,需围绕农业科技示范进行展开,将园区的科技示范项目有效合理规划在游览线路的周边,并形成主次合理、动静适宜的游览线路。在具体规划时,应结合园区基地原有现状条件,根据旅游项目在园区的布置,合理规划园区的游览线路,使得道路系统和水体系统有序结合,形成丰富并富有变化的游览线路,以增加游客的游览趣味性。
一、科技型企业培训系统的挑战
针对某一企业设计培训系统并没有很大的难度,但科技型企业的培训系统却有着其独特的性质,给系统设计带来了挑战。首先,具有极强的变动性。科技型企业培训课程、内容以及授课方式跨度比较大,容易出现系统内容的不兼容,后期需要进行大量的修改;其次,数据冗杂程度高。科技型企业受培训人员与培训管理人员流动性比较强,由此造成的系统结构和数据冗杂;最后,安全系数比较低。培训系统是为某一企业内部员工所设计,其安全性、稳定性、兼容性比较有限。一旦数据泄露很可能对企业造成严重危害,甚至使企业陷入竞争危机之中。
二、科技型企业培训系统的设计原则
(一)需求分析原则。培训系统是为方便企业管理者分析和员工使用而创建的,必须将需求分析摆在第一位,并根据需求内容进行功能分析,形成具有逻辑性的多个模块。企业管理者关心的课程安排、讲师资历、成绩评定、反馈意见、员工成果等整合为一个模块;培训讲师关心的课程内容、培?员工、考察方式等组成一个模块;企业员工的个人资料、培训情况、反馈评价、个人成果等设立一个模块。根据系统软件的开发原则将多个模块联系起来,形成多功能、分层保密的培训系统,力求既满足不同类型用户需求,又能够减少数据的冗杂。
(二)性能稳定原则。整个培训系统都在Microsoft Visual C++6.0平台创建,使用Server数据库服务器对数据实行“增、删、改、查”各项命令。从保密角度看,根据级别设计查看权限,并采用“静态密码+动态验证码”的方式进行账户管理;从系统兼容性看,此系统可以在Windows 7/8/10/XP系统上稳定运行,几乎不存在系统的不兼容问题;从系统设计看,开发者充分考虑了系统的扩展性和有效性。整个系统不会保存残缺性数据,不会接受不规范数据,同时,还可以根据科技型企业的需求进行扩展,最大程度地满足企业培训工作的需求。
(三)模块相对独立原则。企业培训系统是比较庞大的综合系统,涉及到员工审核、课程安排、学员资料、数据分析等多项内容。如果不将这些内容进行分类,设置相对独立的模块,不仅降低系统对数据处理分析的速度,还容易出现处理错误。为此,对科技型企业进行深入性调查后,设计好各个主体之间的关系,设计出相对独立的模块。即便是后期进行系统修改和完善,也能够抓住尽快找出问题关键,而不用将所有的内容进行逐一核对筛选。
三、科技型企业培训系统的具体设计
(一)培训系统的功能设计。科技型企业的培训系统不单单是学员和授课教师的应用系统,还是培训管理者和企业领导查看教学水平和质量的系统。因此,需要深入分析系统的功能性,尽最大努力满足企业内所有用户的需求。根据培训系统不同的操作人员对整个系统进行模块化整合。教师和学员是部分授权,可以看一部分内容;领导则被全部授权,可以查看系统各个板块内容。其中,教师可以利用系统进行申请核查、课程计划、成绩认定等方便的工作;学员通过系统输入自己的信息、课程选择、工作成果等;领导可以根据岗位需求和课程的优劣势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为科技创新提供必要的指导建议。
(二)培训系统的数据库功能分析。数据库功能是整个培训系统的关键所在,承担着“增、删、改、查”的基本作用。按照SQL数据库的特点,以外键进行模块衔接,使之成为一个联系紧密的整体,而每个模板都会根据主体的属性进行数据输入、管理、统计。例如:学员的“个人信息”中,包括员工号、身份证、姓名、性别、年龄、工龄、籍贯、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等;教师的“课程管理”中,包括课程号、课程课时、预修课程、开课时间、上课学员等;领导的“岗位需求”中,包括人员调动、发展方向、企业优势等。
SQL语句是数据库建设中的主流语言,具有高度兼容性。通过创建表、关联具有唯一性的员工号、课程号等,让整个数据库产生关联性。教材、教师、学员都能够通过课程联系起来;而岗位和课程成绩产生需求关联,一般会选择出前几位学员进行职位调动。由此,培训系统形成一个较为统一的整体。
(三)培训系统的界面设计。每个用户的信息都会以新类的形式接入到数据库中,进行统一管理。为了增强系统界面的操作性,在执行程序对话框中采用了CListCtrl控件。这种控件简单易懂,只需要操作者输入账号、密码以及动态验证码就可以进入系统,查询对应的信息。如:每个学员登录自己的账号后,便会弹出信息管理对话框,学员能够看到自己的基本信息、课程成绩、培训计划还能够对课程进行“添加、查询、删除”等操作命令。界面上的关闭按钮可直接退出系统。随着培训系统在企业中的广泛应用,这样的系统设计将会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
科技教育活动作为素质教育理念施行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以实践项目为载体,以发展学生的科学精神、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能力、行为与习惯为目的的教育活动。长期以来,一线教育工作者在组织科技教育活动时,往往面临着度浅(活动研究深度不够)、面窄(活动参与人数较少)等诸多的困扰。根据“多元智能理论”“丰富教学模式”的指导,针对不同智能类型、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方向、深度的项目活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困扰。下面,我们以“多层次城市夜空光度测量科技教育活动”为例,谈谈如何基于项目来实施分层次的科技教育活动。
一、活动背景
光污染是继水、气、声和渣污染之后的一种新型污染,主要包括白亮污染、人工白昼和彩光污染。光污染的影响首先在于破坏天文观测环境,历史上天文台因此而被迫搬迁的案例屡见不鲜。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早在1948年就为躲避光污染和大气污染而迁往东南沿海环境优美、观测条件更好的赫斯特蒙苏堡地区。在美国、加拿大、日本、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多个著名天文台都曾几次迁址。我国紫金山天文台的观测工作也全部转移到了其他观测站点,紫台园区则已改建为天文博物馆,以天文科普和天文旅游为主,仅保留了少量与太阳观测有关的科研工作。
光污染的影响其实并不局限于天文观测。居高不下的学生近视率、迷途的海龟幼崽、撞上玻璃幕墙的飞鸟、爆发性增殖的水藻、能源紧缺与气候变暖,这些看似并无关联的人与事,其实背后都与灯光之扰息息相关。
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无锡的光污染较为严重。在距市中心三阳广场约6.2公里远的天一中学校园里,天空是白的是灰的是橙的是多彩的,北斗七星中的天权是看不到的,狮子座的镰刀是认不全的……在距三阳广场16.9公里远的斗山山顶,连仙女座大星系M31和猎户座大星云M42都仅能勉强分辨,山脚下的路灯和远近城镇的光源清晰可见,天空泛着浅浅的灰白色……在与市区间隔有10公里的太湖十八湾地区竟连天顶附近的银河都彻夜不现,三角座星系M33也必须要通过双筒镜才能被观察到……
为提高学生及公众对光污染的认识,学校针对性地引进了一批测光仪,并依托天一天文社加贺谷穰工作室(文化宣传部)、达盖尔工作室(学术委员会)、伽利略工作室(普及委员会)和斯科特工作室(项目办公室),设计了“多层次城市夜空光度测量科技教育活动”,策划并实施了多个文宣、教育、科普和研究性项目。
二、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夜空光度、光污染的概念,了解导致夜空光度增大的主要原因。
2.掌握夜空光度分级的方法,并能运用器材测量夜空光度值。
3.了解背景光对天文观测的影响,
学会设计反映此原理的科普实验。
过程与方法:
1.开展观星活动、光污染摄影与夜空光度测量活动,掌握天文观测及夜空光度测量的基本方法。
2.了解策划、组织活动的过程,学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实验设计的一般结构。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了解城市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改变,不合理的城市亮化带来的环境问题,敢于解决问题。
2.在活动中,提升科学素养,发展科学思维、合作创新精神。
三、参与对象与活动形式
活动对象以天一天文社社员为主体,包括国际分社约40人,少年分社约40人,高中分社约70人,荣誉分社约20人。此外,还包括无锡市中小学天文联合会(锡天联)下属成员学校约150人,以及其他相关单位的学生约300人。
活动主体――天一天文社社员参与了“多层次城市夜空光度测量科技教育活动”的全部项目、环节的活动,包括项目研究、实验设计、科普观测和摄影活动。锡天联成员学校、无锡市少年宫等其他相关单位的学生主要参与了科普观测和摄影活动。
四、活动的重点、难点、创新点
活动重点:搭建天文研究平台,以光污染研究为抓手,调动学生积极性,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天文活动中来。
活动难点:城市夜空光度测量研
究,光污染相关实验设计。
活动创新点:由中学发起并组织
的使用国际顶尖测光仪对城市进行高覆盖度的夜空光度测量研究,夜天光监测站点建设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唯一性;由中学生开展科普实验设计与教材编写同样具有开创性;以光污染为主题的摄影大赛在当今世界也是少见的。
五、可利用的各类科技教育资源
1.技术指导: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部、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高爽老师、国家天文台刘博洋博士等以技术顾问的身份,参与了“城市夜空光度测量”的相关活动指导。此外,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天文馆的专家教授们也曾多次来校指导天文课程建设。
2.团队建设:锡天联成员学校、无锡市少年宫等作为天一天文社紧密的合作伙伴,不仅为开展与夜空光度相关的科普活动提供了场地与学生支持,而且还有一批教师参与共同开展天文教研活动,形成了教研团队。
3.资金支持:天一中学为开展天文教育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已多批次采购天文实验器材如望远镜、测光仪、相机、野营设备、图书等,并已建设完成天文创新实验室一间;天文创新实验室作为学校“STS综合创新课程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得到了省市区各级教育部门的专项建设资金支持;锡天联成员学校、无锡市少年宫等单位也配套投入了相关的天文基地建设。
六、活动内容
“多层次城市夜空光度测量科技教育活动”的全部项目、环节的活动,包括项目研究、实验设计、观测实践和摄影活动等多个层次,分别由天一天文社斯科特工作室(项目办公室)、伽利略工作室(普及委员会)、达盖尔工作室(学术委员会)和加贺谷穰工作室(文化宣传部)等四大工作室具体负责。表1为各工作室的智能类型列表。
(一)主题活动一:城市夜空光度测量(项目研究)
1.选题背景及意义:
无锡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经济发达,城市光污染情况总体比较严重,但是不同区域的污染程度也存在明显差异。夜空光度是衡量城市光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通过使用专门的测光仪器,对无锡城区进行高覆盖度的光度测量,从而了解无锡城区整体的污染程度,不同区域的污染水平差异,以及分析光污染产生的背景,并尝试提出防治的建议,有利于提高公众对光污染的认识,也能为城市管理部门在优化城市灯光设置时提供参考。
2.活动过程和步骤:
(1)编写《无锡市夜空光度测量指导》方案。指导学生收集、整理与夜空光度测量相关的研究论文及其他材料,对“光污染”“夜空光度”等概念进行界定,并组织编写《无锡市夜空光度测量指导》方案,就测量时间、地点、方法及报告填写的格式予以统一规范。
(2)撰写开题报告。指导学生撰写《无锡城市夜空光度测量》开题报告,对研究背景、要解决的问题、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核心概念的界定、相关现状、参考文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研究思路、研究计划,预期成果等内容进行项目论证。经论证后的项目被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研究性学习课题专家组立项。
(3)开展测量活动。指导学生开展城市夜空光度测量活动,具体步骤有:
①仪器编号:为支持本课题组
的研究工作,学校从加拿大购置了9台SQM测光仪,并予以编号(以分辨仪器本身存在的机械误差)。
②路线设计:将无锡市区划分为
不同的片区,并设计好测光的具体行
进路线和测光任务。
③实地测量:将课题组成员分成不同的小组,每组由3人组成,分别负责仪器操作、数据记录和坐标定位,每个坐标点测5个数据,以减小误差。
④数据处理:将测光所得的数据(经度、纬度、时间、测光值)输入EXCEL表格,进行误差分析,取平均值,得到各坐标点夜空光亮度的最终值。
(4)撰写结题论文。指导学生根据开题报告中预期成果的要求对收集的数据进行不同角度的分析,并将结论撰写成结题论文《无锡城市夜空光度测量研究》。结题论文主要结构包括:夜空光概述,测量仪器及方法,数据分析及测量结果(数据测量与分析步骤、夜空光亮度的地区分异、夜空光亮度的地区变化、夜空光亮度的地平高度及方位分异、夜空光亮度的时间变化),反思及讨论等。于2015年第4期《地理教学》杂志。
3.活动效果及呈现方式:
活动进行过程中及之后,我们得到了诸多媒体的关注:指导教师受邀赴上海复旦大学为2015年第六届全国天文社团发展论坛作了《也谈高中天文社团建设》的专题报告,赴江阴为2015年第二届无锡市高中生峰会作了《城市天文学》的专题报告。项目组还收到了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普及工作委员会及香港大学物理系的邀请函,受邀加入国际夜空光度监测网络并赴香港大学开展项目交流与培训。
在前期活动的基础上,天一天文社发起成立了锡天联、无锡城市夜空光度监测网络两个组织,吸引了南菁中学、青阳中学、山明中学、旺庄实验小学等多家单位参与,将在无锡建设若干城市夜空光度监测站,并以此为抓手,开展进一步的天文教育活动。
(二)主题活动二:光学相关实验设计(科普实验)
1.选题背景及意义: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情,培养并学习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与技能是我国进行素质教育的目的之一。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能至少应包括:分析和观察周围世界的技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安排实验的技能,真实地记录观察结果与数据的技能,按照正确方法处理数据的技能。
天文因为不属于中小学必修课程而不被大多数学生所了解,中学阶段非常缺乏天文科普实验或科技制作的教学内容,非常有必要利用天一天文社的资源优势整理、设计一些科普天文实验或制作,这些源自我们身边的天文科学知识将极大地激发学生对天文的兴趣,增加他们对天文的认识,促进天文知识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普及。
2.活动过程和步骤:
(1)编写“光学相关实验设计”模板。指导学生学习《高中物理实验手册》等专业书籍,在此基础上,编写“光污染相关实验设计”模板:活动目标、概念与方法、材料准备、活动步骤、活动建议、活动拓展等,同时,设计一份样稿《在微光中辨认颜色》。
(2)开展“光学相关实验设计”。指导学生开展“光学相关实验设计”,具体步骤有:
①创意征集:发动学生提出光学
相关实验(及制作)设计的创意,组织人员从投稿的创意中精选可操作性较高的方案。
②方案编写:制订编写计划,并为课题组每一位学生分配编写方案(草案),指导他们根据模板和样稿的格式及要求进行方案编写。
③实验验证:将课题组成员分成不同的小组,每组2人,以小组为单位对所编写的方案进行实验验证。
(3)组织“光学相关实验设计”比赛。面向全校师生组织开展“光学相关实验设计”比赛,吸引对天文有兴趣、乐于动手实践的学生参加“在微光中辨认颜色”“彗星为什么长尾巴”“简易望远镜制作”等比赛,并评优颁奖。
(4)举办“光学相关实验设计”科普活动。面向锡天联成员学校、无锡市少年宫及无锡地区其他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光学相关实验设计”科普活动,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受众举办光污染科普讲座或科普游戏。
3.活动效果及呈现方式:
学生编写的“光学相关实验设计”将被编入校本教材《中小学生天文学习指南3》,这是一本专门介绍天文相关科普实验及科技制作的教材,受众定位为中小学天好者及天文指导教师。
上述科普实验及科技制作被引入天文社“宇宙意识”少儿天文科普项目及“天文全球化”社区天文科普项目,作为寓教于乐的教学素材向少年儿童及社区的天好者推广。
(三)主题活动三:星空光害旅行团(观测实践)
1.选题背景及意义:
对业余天好者来说,观星是极大的乐趣所在。然而,严重的光污染正将灿烂的星空从我们身边
夺走。
为便于普通学生及其他业余天好者通过对比观测,直观地了解无锡各地的光污染情况,我们依托天一天文社组织的“天一观星营”项目,开展了“星空光害旅行团”活动,带领旅行团的团员们利用晚上的时间,去往锡城不同的地点,实地观测、考察并对比分析星星的数目,从而普及光污染的防治意识、夜空光度的概念。
2.活动过程和步骤:
(1)编写观测方案。指导学生编写观测方案,使用最常见的目视极限星等法,即通过肉眼能观察到的最暗星等来进行估算:选择2个或2个以上地平高度大于40°的定标天区,数出该天区内能观察到的恒星数目,与国际流星组织提供的表格对应来确定极限星等。同时,为便于零天文基础的团员参与,我们设计了简易观测法,请同学们观测标志性星座所在天区的恒星数量,来比较不同地点的光污染程度。
(2)开展观测实践。带领旅行团的团员们利用晚上的时间,去往无锡城不同的地点,实地观测、考察并对比分析星星的数目。具体观测过的地点有太湖广场、馨和苑广场、天一中学、斗山、保利广场、崇安寺广场、南禅寺广场、安镇高铁新城、太湖十八湾等。(见图9、图10)
3.活动效果及呈现方式:
通过“星空光害旅行团”活动,结识了一批无锡地区的成年及未成年业余天好者。以此为抓手,天一天文社发起成立了“无锡市业余天
好者协会”QQ群。以此活动为素材撰写的《星星都去哪儿了》发表在《天好者》杂志2016年第2期。
(四)主题活动四:光污染摄影大赛(文化艺术)
1.选题背景及意义:
为推动公众思考光污染在无锡及其所在社区的状况,让公众参与光污染活动,我们发起了“光污染摄影大赛”活动。邀请公众使用摄影设备捕捉各种光污染的画面,从而了解及思考无锡地区乃至全世界日益严重的光污染问题。比赛主题分为:光污染与生态、光污染与健康、光污染与能源、光污染的分布、光污染的来源等。评选标准主要有:摄影照片视觉美感、作品说明表达技巧、光污染意涵、手法创意等。
2.活动过程和步骤:
指导学生起草“光污染摄影大赛章程”,包括组织单位、大赛目的、比赛主题、参赛资格、参赛设备、照片格式、相关权益、比赛日程、评选规则等。
章程起草完毕后,通过锡天联官网、锡天联微信公众号(AUWS2015)、无锡市业余天好者协会QQ群(91462404)、牧夫天文论坛无锡天协专版等渠道向外比赛信息。
投稿截止后,组织专家对作品进行评审,并举办颁奖仪式。
3.活动效果及呈现方式:
通过光污染摄影比赛,一方面间接了解了无锡地区光污染的来源、分布情况,另一方面,在公众中对光污染进行了有效的宣传与普及。光污染摄影作品还被制作成海报,用于专题展览。
七、活动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预案
1.项目研究中的技术问题:
考虑到光污染问题在大陆地区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即便在世界范围内也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我们在开展夜空光度测量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技术问题。对此我们的解决方案主要是:
(1)开题报告与测量指南两个指
导性文件必须花大力气保证质量,保证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2)争取学校在测光仪采购上的
支持,以及年级组、班主任在学生活动时间上的支持。
(3)遇到实在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请教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等相关研究机构。
2.科普实验中的素材问题:
中学生的专业知识储备毕竟是有限的,对生活的观察能力也仍有待提高,这直接导致了科普实验素材的缺乏。对此我们的解决方案主要是:
(1)大量、深度阅读中小学阶段及国外的实验手册,学习实验编写的一般结构,积累与光学相关的实验和科技制作素材。
(2)通过天文科普书籍和天文历
史故事,寻求实验和科技制作素材。
(3)面向全校发起光污染相关实
验和科技制作素材的征集活动。
3.观测实践中的安全问题:
夜间开展天文观测实践活动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人身与财产安全问题,很多学生、家长或教师不支持天文活动也主要是对此有深深的顾虑。对此我们的解决方案主要是:
(1)与参加活动的学生签订合同,
并要求学校同意、学生签字、家长签字。
(2)统一、强制购买意外险,分担风险。
(3)与有资质、口碑好的旅行社合作,联系包车或食宿。
(4)对每一个观测地点进行事先
的实地探访,确保观测地的安全性,远离陡坡与水体。
4.摄影大赛中的发动问题:
摄影大赛看似简单,就是摁一下快门的事。但真正要发动公众参加,激发大家的热情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对此我们的解决方案主要是:
(1)通过锡天联成员学校的天文
指导教师,发动学生中的天好者参赛。
(2)通过官网、微信公众号、QQ群等网络平台推送摄影大赛比赛通知。
(3)积极联系赞助,为获奖选手准备证书、奖杯及奖品。
八、效果评价标准与方式
在评价的过程中,坚持“主体多元”“方式多样”“向度多维”等原则。
1.主体多元:
在活动过程中,要求学生首先进行自评和互评,不同组别之间也可以进行他评。这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评价标准的认识与理解,可以促进学生自我反思和自我发展。教师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自评、互评及他评进行再评价,保证了评价的指导性。
2.方式多样:
在活动过程中,灵活运用即时评价与延时评价。即时评价有利于表扬先进,纠正缺陷;延时评价则体现了尊重、关爱与期待。此外,还将口头评价与书面评价,一次评价与多次评价,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等多样化的评价方式相结合,以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强化学生的成就感。
3.向度多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