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经济发展的评论

经济发展的评论精品(七篇)

时间:2023-07-20 16:17:2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经济发展的评论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经济发展的评论

篇(1)

北京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员、博导

李佐军

【经济增长的三大“发动机”】需求边的“三驾马车”只是增长的短期动力,中长期动力是三大供给边的“发动机”:制度变革、结构优化和要素升级。

05月14日 来自新浪微博

|转发|收藏|评论

李佐军

【经济增长的四种基本类型】1,需求拉动型经济增长;2,投入型经济增长;3,效率型经济增长;4,扭曲型经济增长。

05月14日 来自新浪微博

|转发|收藏|评论

李佐军

经济发展主要表现为分工深化,分工深化可产生分工经济或专业化经济,分工经济取决于交易效率提高,交易效率提高取决于合理的制度安排,而合理的制度主要表现为保护民权的现代制度和自由市场制度。

05月11日 来自新浪微博

|转发|收藏|评论

李佐军

我国是政府主导的经济发展体制,许多地方单纯追求GDP总量与增速,一方面创造了经济增长的奇迹,另一方面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的困挠。更严重的是,一些地方政府通过扭曲要素价格来实现GDP的盲目赶超,资源消耗问题更突出。

05月10日 来自新浪微博

|转发|收藏|评论

李佐军

在推出常规性政策外,还要下决心推进一些深层次制度改革,这是下一步中国经济必须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继续像过去那样主要依靠政府投资和国企发展来实现经济增长,会激化很多矛盾,导致很多新的问题。

05月06日 来自新浪微博

|转发|收藏|评论

中国股市难比金市?

肖磊

北京

财经专栏作家,天一金行高级研究员,外汇市场观察员

肖磊

美国、日本,甚至是希腊市场都可以批评黄全,因为跟他们的股市比起来,黄金的确是一只不下蛋的鸡,而中国真正不下蛋的鸡是股市。

05月16日 来自新浪微博

|转发|收藏|评论

肖磊

中国股市早就被腰斩了,为何大妈们不去股市扫货?人民币对外持续升值,为何大家不愿意持有现金?黄金两年时间才跌了120%,为何大妈们就忙着扫货?很多问题值得思考,请给情绪化的中国大妈和中国资本一个冷静的环境。

05月14日 来自新浪微博

|转发|收藏|评论

肖磊

本轮黄金市场的下跌最不可忽视的就是ETF减仓。黄金市场正在换庄,从央行到基金。

05月13日 来自新浪微博

|转发|收藏|评论

肖磊

作为黄金的替代型储备资产,白银更多的被工业市场持有,但并未被各国央行持有,各国央行不可能通过释放诸如白银储备的消息来打压银价。

篇(2)

【关键词】《南方都市报》 新闻评论 民生新闻

一、民生新闻评论

《辞海》中对于“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在新闻传播领域,目前对于“民生新闻”的内涵,众说纷纭,且尚无定论。在这里,本文对民生新闻评论的定义是:媒体以平民的视角和百姓的立场对社会中与大多数人利益相关的民生事件, 发表有针对性和引导性观点的短小、灵活的评论形式。从传播手段的角度来看,民生新闻评论是观点和信息的传播;从功能的角度来看,民生新闻评论就是有针对性和明确目的的具有特定功能的传播形式。

二、《南方都市报》民生新闻评论的特点

本文选取2010年8月《南方都市报》刊发的部分评论文章为分析样本,总结出了以下几个结论:

(一)评论指向的多元化

这体现在对于同一事件,《南方都市报》的民生新闻评论将多种指向类型穿插使用在评论中。这些指向主要有以下五种类型:1、肯定赞美型2、批评谴责型3、建议研究型4、解读政策、现象型5、各方讨论型。

(二)与众不同的语言风格

1、针对性强。前面提到民生新闻评论是对大多数人利益相关的民生事件进行有针对性的评论。因此, 新闻评论的语言必须紧贴主题保持明确的针对性。以《“激素门”又是场权利开胸验肺的悲剧》为例,分析这篇评论后发现,开头先指出“激素门”的性质,提出质疑职能部门的观点,然后提出评论的核心观点并用一系列与“激素门”相类似的事件来印证其观点,最后在评论的结尾点题,再次指出职能部门忽视了自己的监管责任这一核心。

2、逻辑紧密。好的民生新闻评论必须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来论证文章的观点,揭示现象的本质,以缜密逻辑说服读者。因此, 评论语言应当注意逻辑严密。具体表现在善于使用长句,语句严格遵守形式逻辑规则,语句能够环环相扣在一起, 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再加上反问等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使长句熠熠生辉。如《消毒餐具成“杯具” 监管部门难辞其咎》这篇评论,在文中连用七个反问来使观点层层深入。在这里,反问的使用能使说理更清晰、透彻而又不失精炼。

3、生动准确。运用虚实结合的语言手法是评论的一大特色。评论自然是以“虚”为主,但若缺乏“实”的内容就显得单薄了。“实”的内容需要生动的语言来叙述,为的是让整篇评论有血有肉。以消毒餐具成“杯具”,监管部门难辞其咎为例,文中有这样一段叙述:据最新调查,即便是在广东省属于规模较大、卫生标准较高的消毒餐具企业,同样是残羹剩饭上的苍蝇随时飞入包装间、对餐具进行消毒的工人一个个赤膊上阵……我们的饮食安全状况竟然是如此不堪,不仅食品安全无法得到应有的保障,连餐具都在给我们的健康雪上加霜。我们的“杯具”正在,甚至已经成为一个活脱脱的悲剧了。如此形象的描述能让我们不必到现场就感受到消毒餐具企业包装间内的情形了。网络流行语“杯具”更是增添了灵动感。

三、《南方都市报》民生新闻评论特点形成的原因

(一)受众群的影响

暨南大学新闻学院李异平教授对《南方都市报》的读者群进行过抽样调查,其中的一部分结果如下:读者在回答“您订这一(几)份报纸的主要原因是(限选五项)”的问题时有53%的读者选择了“批评报道多,讲真话”;在回答“您读报的主要目的是……”这个问题时,有45.7%的读者选择“了解民生”;在回答“您比较喜欢阅读《南方都市报》的哪类版面”这个问题时,52.3%的读者选择了时事评论。最后,该文提出“《南方都市报》在这前段时期(2004~2005 年) ,因为能够快速、准确地反映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表达社情民意,尤其是该报的时评版在民生新闻、舆论监督以及对国家的发展方向和公共管理问题提出了一些多元观点,成为该报赢取读者信任,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扩大广告份额的“核心栏目”之一。”①

上述材料说明,《南方都市报》民生新闻评论准确地掌握了读者群的心理需求,探索出了一套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受众对《南方都市报》民生新闻评论的高度和认可度使得其能够延续其特点,并不断发展创新。

(二)体制的影响

从2008年5月1日起,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这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进程的重要一步。作为舆论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民生新闻评论时刻关注着影响中国社会民主进程的每一个细节, 同时民主的政治环境也给民生新闻评论向专业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这个大的政治环境下, 《南方都市报》民生新闻评论在坚持国家基本方针原则的同时努力塑造自身形象,形成鲜明的特点。

(三)经济发展的影响

评论产生和发展的这些年, 也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进一步推进的时期。在经济发展环境的影响下, 民生新闻评论符合了受众获知更多言论、更多信息的需求, 它关注触及人们经济生活的具有时效性、现实性的民生事件, 用正确的方法和鲜明的立场帮助读者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难题。受众是新闻评论最终的服务对象,是落脚点、是归宿, 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的思想变化使受众需要对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有更多的意见表达空间,《南方都市报》民生新闻评论的定位满足了受众这一需求。因此, 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是《南方都市报》民生新闻评论能够发展到今天这一可喜局面的关键因素之一。

(四)企业文化的影响

《南方都市报》前总编程益中曾经说过:一切自然资源都会枯竭,只有文化生生不息。从2001年到2008年这八年间,《南方都市报》的主管单位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获得了七次“中国最受尊敬企业”称号。这些荣誉的获得证明了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所实施的发展品牌战略、人才战略,对提升其新闻品质、经营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回顾《南方都市报》的发展历程,它无论是在实施舆论监督上,还是在履行社会道义上都为中国传媒业做出了表率作用。此外,《南方都市报》成立之初的领导班子平均32岁,采编人员平均27岁。拥有中国报业最年轻的领导班子,最有活力的企业文化。

四、对《南方都市报》民生新闻评论的改进建议

《南方都市报》民生新闻评论内容往往立足于负面现象,对这些负面现象进行批评, 突出舆论监督的功能。民生新闻评论将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小事作为其关注的热点和焦点, 由小见大发表议论, 将不公正或者是损害百姓利益的事件进行曝光, 或者是对社会上不公平的现象切中时弊、口诛笔伐, 目的是沟通信息、化解矛盾, 促使问题快速解决。然而,民生新闻评论应严格控制批评谴责类指向的数量。民生新闻的评论, 应多从维护社会稳定的角度出发, 对社会上的一些积极现象进行肯定。民生新闻批评类的评论虽然很重要,但是我们也要考虑到社会上积极因素还是多于消极因素的。如何掌握报纸版面上批评与赞扬的评论数量是《南方都市报》民生新闻评论应思考的问题。

结语

“新闻评论都是作为媒体的灵魂和旗帜出现的,发挥着引导舆论的作用。” ②作为一份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地方报纸,《南方都市报》的民生新闻评论更能够体现这种灵魂和旗帜的作用。民生新闻评论是解读民生新闻的重要方式, 评论代表媒体的立场, 体现媒体的价值取向。当今社会具有思想多元化、意见多元化的特点, 评论的内容也向多元化发展, 但是评论的目的终究是为更好地服务社会,改善民生,使民生新闻的评论更具备针对性, 监督力度更强, 引导作用更加明显应当是所有民生新闻评论的目标。

参考文献

①李异平,《读者阅读兴趣与传播理念的变革――以〈南方都市报〉为例》[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63

②马少华:《新闻评论》,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27

篇(3)

交通运输发展研究的重点对象是交通运输结构。赵一平[7](1993)自成体系地对交通运输结构与国民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总结出交通运输随着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基础结构演变的规律。研究表明,经济上的“先行国”,其在交通运输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断演化是自发的,经济发展伴随着交通运输的演变,其中每一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演变都必需经历由最初的诞生到慢慢成长再到进一步发展成熟,由盛而衰最后至衰退四个阶段,相反“后发国”的交通运输发展过程中却出现特有的“加速”现象,这是受到一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演变关系的实证研究

经济发展伴随着交通运输的演变,表明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应该在一定具体的经济发展背景下进行。关于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演变关系的实证研究中,张宁(2006)通过建立起来系统科学和有关现代经济科学之间的联系,根据其基本原理进行一系列的数理统计分析,进而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演变的关系问题进行理论和经验研究。在以交通运输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注意交通运输所带来的外部负效应,如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等问题。陆化普(2004)通过分析交通运输业中所消耗的能源占总体上能源消耗比例的历年变化趋势,提出城市交通运输的构建要即能带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又要实现交通运输对城市、国家的环境影响和能源资源消耗的最小化,并以此构建出能源消耗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约束下的交通运输结构优化模型。徐创军、杨立中和杨红薇(2007)提出建立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指标,对各个交通运输方式对环境、能源消耗、运输量进行等方面的影响进行比较和评价。这些研究都表明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在随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这要求我国交通运输要朝着可持续、绿色和生态方向发展。

3结论性评论

本文分别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有关交通运输业和国民经济关系的文献进行综述。从理论的发展来看,国内交通运输发展理论重视研究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与交通运输演变各个阶段相互适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此提出对策,这是基于我国的经济背景下。然而国外的研究如格鲁贝勒基本上还只是把眼光过于单一地集中在运输业上,这样他就难以从更广的角度观察和分析整个社会的基础结构演变过程。

篇(4)

进入信息化高速发展的21世纪,出版业的经济范畴不仅局限于动漫、旅游、艺术品等原有形式,而是在互联网的带动下,形成了一种新锐而极具个性的网络文化产业链,这也是数字环境下所带来的全新出版产业经济形态。在数字环境下,网络互动广告、社交游戏、实时搜索、电子商务平台等模式,使得出版产业形成特有的网络文化出版,既满足了网络时代人们的多元化信息需求,也将信息系统源头赋予人们,促使新一代网络出版产业经济的发展。伴随图书出版行业快速步入信息化时代,数字环境下的出版产业发展也面临一系列新的情境。事实上,作为技术创新所带来的必然发展趋势,传统意义的出版观念在数字化时代已很难适应发展的要求,网络也逐步成为图书出版的重要构成平台,而这对于出版产业经济发展而言也必然需要一定的创新措施。因此,对数字环境下出版产业经济的发展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际价值。

一、数字环境下出版产业发展概述

出版产业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得到初步发展,并伴随着新世纪电子商务活动的兴起而得到蓬勃发展。目前尽管国内相关研究对数字环境下出版产业发展的理念尚没有形成统一认识,但相关研究规模却不断扩大,研究成果也逐步成熟。总体而言,目前关于数字环境下出版产业发展的探讨基本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 聚焦于数字化出版对出版产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在诸多研究成果中,不少学者认为文字作品是否具有实体意义上的发行作为出版的标准,其与传统意义上发行理念十分接近。我国出版管理部门规定实体性出版物是指书籍、杂志、报纸等,因此文字性作品只有借助上述实体存储介质才能被认定为出版。而数字环境下所带来的网络化出版只是借助虚拟的网络系统,因此不具有实体性,不能够作为出版物来看待,从而不能看作出版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与方向。然而,就出版的核心价值而言,其不仅具有实体属性,更重要的是具有传播文化知识的精神类别属性。因此,过于强调出版的实体性缺乏足够科学性,从而不能看作出版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与方向。

2. 商业经济性是数字环境下出版产业的本质属性

在数字环境下,任何一种出版活动都具有一定商业性,即以获得相关利益为目标。数字环境下的出版产业活动并非一种公益性活动,而对于出版效率与出版质量优劣的根本衡量标准在于对其盈利状况进行评价[1]。尽管商业化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成为各行业经营状况的根本目标,但作为数字环境下的出版产业活动,其在追求利益的同时,也具有十分明显的公益属性,而忽视公益属性或社会属性的出版活动必然不具有生命力。

3. 数字环境下出版产业具有网络出版的特性

对于网络出版而言,构建相应的法规极为必要。我国立法机构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网络数字出版的法律规定,并对数字出版进行了法律意义上的定义。然而,由于网络推广趋于大众化,使得数字出版的法律要求界限往往不够明确,这也影响法律规定效力的发挥,因此出版产业经济发展有必要处理好网络出版的规章性与合法性问题。

二、数字环境下出版产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随着信息时代的日益发展,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数字式语言、评论、新闻、趣闻杂事等一系列出版方式屡见不鲜,形成了独特的出版产业文化机构,但也存在以下问题:

1. 信息管理困难,制约数字环境出版产业经济发展

在数字模式的催生下,出现了一些公民有意识构建公共信息评论或转发的平台,通过这样一个平台将一些付费文章、杂志、书籍等进行免费传播,使出版产业的经济发展面对盗版及违法出版的困境。另外,期刊社、出版社等也可以将文章通过数字途径进行传播。然而,由于数字出版的公开性和复杂性,容易出现数字出版平台管理的漏洞,从而制约新兴出版产业经济的发展。

2. 数字环境模式下存在网络出版文化价值取向偏离

由于网络自身传播的特性,使得网络出版文化产业的内容存在许多问题。如传播方式、传播者身份、传播时间地点和经营者都出现虚假性,最突出的就是不良信息和有害信息。目前看来,数字环境中存在大量抨击社会、阴暗心理的思想内容,形成了一种特有的黑色网络出版文化,造成人们自身价值取向畸形,影响了出版产业经济的发展。

3. 出版产业在数字环境下容易形成泡沫产业

随着数字出版产业的不断发展,全国各地发展数字出版产业的热情高涨,纷纷建设网络出版产业基地,举办数字出版活动,这对推动各地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提高数字出版产业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由于建基地和办展会比较容易见成效,因而近年形成一股基地和展会热[2]。有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中国多数出版社都已经构建数字出版平台,而这一数字也在不断增长,相关的出版企业也进行了有效联合,逐步构建数字出版产业基地。不少城市在将数字出版产业作为新经济增长点的同时,各类数字出版形式、出版企业出现的频率也络绎不绝。在数字环境的影响下,不少出版企业也顺利转型为专职数字出版企业。然而,由于缺乏科学论证和规划,出版产业内部行业的重复建设,数字出版产业的盲目发展,很容易形成数字出版产业的泡沫。

4. 数字环境下出版产业文化内容创新不足

篇(5)

关键词 网络媒体;网络舆论;舆论引导

总书记在人民日报创刊60周年时指出:“必须加强主流媒体建设和新兴媒体建设,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管理,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平台、促进人们精神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这就强调了网络媒体应充分发挥引导的功能,通过有效地引导社会舆论和网民舆论。不断增强网络媒体的净化力,只有在净化的过程中,才能推动我国互联网又好又快发展。网络媒体为现实社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舆论多元的空间。其强大的互动性,吸引了天南地北的网友广泛参与,在重大社会事件发生时迅速形成舆论。网络媒体舆论引导可以更好地发挥网络媒体在传播先进文化、推动经济发展、引导人民思想、培育社会风尚、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有害信息对网络媒体舆论引导工作的影响

由于网络传播技术的特点,有害信息如果得不到及时查处,则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大量复制与传播,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因此,全面性和及时性成为了网络媒体舆论引导工作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如果对网络媒体舆论引导把关不严,对网络论坛、社区、博客等互动空间监控不力,黄色的、虚假的、格调低下甚至有政治错误的信息就会在网络上流传,这不仅会严重损害网络媒体在公众中的形象。削弱网络媒体的公信力、影响力,甚至会影响网络媒体服务于党和政府中心工作这一基本职能的履行。因而,网络编辑不仅要具有高度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同时也要重视把握认真对待网络媒体舆论引导工作,形成网上正面舆论的强势。

对网络舆论的规范和引导,法律机制乃其他管理手段的制度支撑和基本保障。网络时代,从根本上避免或减少有害信息的扩散。近年来,我国陆续颁行了数十部涉及网络传播的法规性文件。这些法律法规对在网络传播中起舆论导向作用的网络媒体的条件及设立程序、网上知识产权的保护以及净化网络环境、维护网络秩序等一系列问题作出了较为明确规定,对于规范和管理国内网络传播的建设和运行,抵御网上有害信息的侵蚀,维护国家安全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给各级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执政、依法管理提供了依据。

二、网络编辑对新闻评论应进一步引导舆论走向

网络媒体与三大传统媒体一样,必须遵循大众媒体的基本原则,遵守大众传媒的基本功能,遵从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规律,在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网上传播什么、不传播什么,都有一个主张什么、反对什么的问题,都有一个舆论导向的问题,都有一个代表什么样的文化发展方向问题。”

有研究者从传播者的角度来区分网络新闻评论的子类项,提出两大类的划分方法。认为一大类网络评论是那些传统新闻评论的网上延续,是网络媒体自身对新闻事件的看法、观点和意见的表达。另一大类是网络媒体论坛又称电子论坛上发表的内容。主要是普通网民在网络传媒提供的网上园地和平台上就新闻和其他问题发表的意见和看法。新闻评论的多样性与互联网传播特性、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等有密切的“关联度”。对新闻评论的管理应进行正确的舆论导向,符合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网络编辑有责任引导网民正确认识新闻事件。正确参与社会热点问题。通过评论的舆论正确引导,沟通政府和群众联系,传播党和政府声音和表达人民群众的需求。

篇(6)

关键词:电子行业;OEM;产业升级;3I模式

一、概况

产业升级是指“产业由低技术水平、低附加价值状态向高新技术、高附加价值状态的演变趋势”。林毅夫认为“产业结构升级是技术结构的升级,都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内生变量”。凯普林斯基(Kaplinsky,2001)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分析了电子产业升级,认为分为工艺流程升级、产品升级、产业功能升级和链条升级四种产业升级方式。

二、“ 3I 模式”

通过对各种OEM业务模式的分析,特提出3I模式,概括了电子行业升级的多种路径。

图中第I层次,最底层是CM/OAM(Original Assembly Manufacturer),处于价值链附加值最少的环节,图中用最小的方块(方块的大小代表了附加值的大小)表示,可以用3I(Imitation, Indenture, In-process)概括,基本上是根据合约(Indenture)进行初级加工(In-process)组装,属于模仿(Imitation)阶段。

经过时间和资本的积累,这一类型的企业向第II 层次的EMS或ODM发展。可以概括为3I (Indigenous, Innovation, Inside),分别表示本土化的企业,具有创新的能力,各种OEM模式的互动性,交融性很强。其中一部分成为本土EMS只专注于制造,进化成国际化(International)的EMS;或涉足设计而成为EMS+ODM的混合模式,最大限度的利用自有的产能;而ODM除了本身不断发展国际化之外,有的ODM(如华硕、宏基)开始做OBM/OEM,或者是国际化的OEM,在市场上开拓自己的品牌。本土(Indigenous)OEM厂商如联想在积累了一定的国际市场经验后,开始向国际OEM演化,进入第III层次。而有的本土OEM在向国际化道路上迈进的时候,开拓海外市场时遇到了很多困难,不得已通过做ODM向海外市场出口自己的产品。

位于第III层次的就是跨国OEM公司和国际EMS/OEM了,特点是3I(International , Intelligence, Imperialism)。通过不断的巨额资金的研发高科技(Intelligence),在国际市场是统治型(Imperialism)企业,占据了利润最高的环节。最典型的就是美国苹果公司。

三、“ 3I 模式”中的升级路径

1.本土CM -本土EMS/ODM - 国际EMS/ODM的升级路径

从本土CM升级到本土EMS/ODM,此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向内整合企业核心制造能力,向外则通过对上游的纵向组合。升级到本土EMS/ODM,再向国际化的EMS/ODM升级时,就要注重生产规模和时效,逐步形成快速的技术学习和扩张产品创新的组织能力。

2. ODM - OBM - 国际OEM的升级路径

从ODM向OBM的升级,关键是要能够独立承担产品创新和品牌经营这两个环节。由于缺乏对营销环节和对市场趋势的管理水准,进入品牌商的阵地充满了风险。从本土OBM/ OEM向第III级的国际OEM升级也是阻隔重重的。我国的OEM厂商虽然在国内市场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品牌价值,但是大部分厂商却很难打开国际市场。因此3I模式中从本土OEM向国际OEM升级有两条线。一条虚线表示这条路径还很弱,只有联想、海尔、华为在走这条充满风险的道路。另一条路线是本土OEM在面对国际市场障碍的时候,折回做ODM,帮助国际OEM设计和生产电子产品,间接的进入国际市场。

四、结论

采用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的指导,企业利用优势形成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以及集群内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供给加大,最终会沿着电子产业的全球价值链向价值链两端尤其是上游环节发展,实现产业整体的升级。

参考文献:

[1]林毅夫 孙希芳: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兼评《对中国外贸战略与贸易政策的评论》.国际经济评论,2003.11.

[2]刘志彪:产业升级的发展效应及其动因分析.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2:4-10.

篇(7)

论文摘要:比较优势战略理论实现了将国际分工和贸易的比较优势理论与一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成功结合,揭示了一国的要素禀赋结构、比较优势、产业变迁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逻辑关系。发展中国家为实现经济赶超,必须走跨越式发展道路,在产业结构变迁中遵循比较优势原则,以人力资本存量的快速提升为先导,实现要素禀赋结构和比较优势的突变以及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发展。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本的赶超是经济赶超的关键。

近年来,理论界对于一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应采取什么样的经济发展和贸易发展战略有较多的讨论,在讨论中也存在较大的分歧。比较优势战略理论较好地说明了一国产业结构变迁及经济发展的基础和路径,但在解释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和实现对发达国家的赶超方面遇到了较多的挑战。笔者试从比较优势角度论述发展中国家实现产业快速变迁和经济赶超的跨越式发展道路。

一、比较优势战略理论及其科学性

林毅夫等从对赶超战略的批判入手,借助于国际分工和贸易的比较优势理论,提出了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该理论认为,落后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根本差别在于要素禀赋结构的差别。一国最具竞争能力的产业、技术结构是由其要素禀赋结构决定的。一个经济系统中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总体水平的升级,从根本上说,依赖于该经济中要素禀赋结构的变化。因此,发展中国家要赶上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目标应该定位于尽快地提升本国的要素禀赋结构。而提升本国的要素禀赋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该国所遵循的经济发展战略。遵循比较优势发展,会使得整个经济具有竞争力,经济发展速度加快,资本积累的速度将远高于劳动力和自然资源增加的速度,要素禀赋结构得到较快的提升。随着要素禀赋结构和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一个经济的产业和技术结构也会自然而然地升级。

正如比较优势理论揭示了国际分工和贸易的一般原理和规律一样,林毅夫教授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揭示了一国资源禀赋结构与产业发展关系的一般原理和规律。(1)要素禀赋差异是落后国与发达国的差异所在这一论断,指出了经济演讲过程的特点,经济的发展表现为要素禀赋结构的不断提升。(2)揭示了要素禀赋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对应性。不可否认,一国要素禀赋结构状况对该国产业结构的形成具有重要制约作用,一个经济的产业结构状况与其要素禀赋结构状况存在对应关系。无论采取何种经济发展战略,要素禀赋结构都是最重要的既定外生变量。合理的产业结构是以要素禀赋结构为基础和支撑的,而一国产业结构的演变和升级无疑也要反映该国要素禀赋结构的变动。符合要素禀赋结构的产业发展会得到促进,不符合要素禀赋结构的产业发展会受阻。(3)要素禀赋结构的升级是产业发展以至于一国经济发展的内在决定因素。发展中国家要想实现产业结构的快速演进,接近并赶超发达国家,必须注重要素禀赋结构的提升,从比较优势上寻求突破。

比较优势战略的合理性和适用性是由比较优势理论的合理性和适用性决定的。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基础,由斯密的绝对成本论到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论,再到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形成了完整的体系。这个理论揭示了国际贸易领域客观存在的经济运行的一般原则和规律,萨缪尔森称之为“国际贸易不可动摇的基础”。绝对成本论不仅指出了产品的绝对成本是一国贸易的基础,第一次论证了国际贸易的互利性质,而且揭示了绝对成本优势的来源:一是自然禀赋的优势,二是人民的特殊技巧和工艺上的优势。比较成本论的“两优择重,两劣择轻”思想则揭示了分工和贸易互利性的一般特征,指出不论一国处于什么发展阶段,都可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并从中获利。要素禀赋理论从各国要素禀赋差异的角度说明了比较成本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通过要素选择和合理组合降低成本,获取贸易利益的思想。

二、比较优势战略理论的不足

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在理论界得到一定的认同,但也遭遇到大量的批评。郎永清(2004)认为,要素禀赋对产业结构的形成的确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的存在,一国的产业结构并非仅由要素禀赋结构先天决定。一国的经济能否实现持续增长主要取决于其在国际分工格局中的位置。如果一国的要素禀赋在较为落后的产业方面具有比较优势,那么,根据比较优势战略理论,该国在国际分工中将一直处于不利位置。因此,如果片面强调要素禀赋对产业选择的决定作用,有可能损害一个国家长期发展的可能性。胡汉昌和郭熙保(2002)认为,比较优势战略存在的问题表现在:第一,就现实的对外贸易而言,比较优势产品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收益不可能长期化。第二,就长期的对外贸易而言,比较优势产品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也不能自动、自发地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第三,就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而言,比较优势战略不能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战略。理由在于,一是大国对外贸易作用的局限性和复杂性,二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无力带动产业结构升级,三是对外贸易的引擎作用是有条件的。第四,比较优势战略忽略了制度和文化对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此,渐进式、分步式的追赶战略即后发优势战略是可行的选择。郭克莎(2003)认为,中国的对外贸易战略虽然要重视发挥比较优势,但不能以比较优势战略作为基本的战略模式,而需要突破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的传统国际分工模式的束缚。中国对外贸易战略的理论依据,是以动态比较优势为基础。以比较优势的转换为导向,同时有选择地利用静态比较优势,有重点地推行逆比较优势战略。廖国民和王永钦(2003)认为,一国即使具有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如果存在技术劣势和竞争劣势,该国的产业也必将缺乏国际竞争力,不可能从专业化分工和国际贸易中获得持久的好处。而一国哪怕不具有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但如果交易效率和规模经济存在比较优势,该国在分工中同样具有竞争力,能够充分享受到专业化分工和规模经济所带来的内生比较利益,从而能较快地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并实现向发达国家的收敛。

笔者认为,比较优势战略理论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没有对比较优势战略与国际分工、对外贸易的关系及相互影响进行充分的分析,这是该理论遭到批评的一个主要原因。廖国民和王永钦(2003)认为,中国劳动力优势,是静态的低端的要素优势,劳动生产率和技术的劣势会自然抵消这种优势。规模经济理论(朗永清,2004)也说明了只存在高级要素的优势,而不存在低级要素的优势。因此,落后国家由资源禀赋结构所决定的在国内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和产品在国际上不一定有竞争优势。发展中国家本身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在国际竞争中可能会变成劣势,结果可能是陷入比较利益陷阱,导致贫困化增长。这必将影响到国内有比较优势产业的经济剩余的积累速度,从而延缓产业结构的升级。从这个角度说,认为由落后国家的比较优势所形成的产品收益不能长期化,其比较优势不能自动带动产业升级的批评是有理论依据的。

第二,比较优势战略理论虽然揭示了一国要素禀赋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但要素禀赋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对应性不具有先验性,而是具有后验性。即一国的产业结构及产业竞争力是以其要素禀赋结构为基础和支撑的,产业结构必须符合要素禀赋结构状况,但要素禀赋结构的升级并不必然地带来产业结构的升级及其竞争力的加强。只有在把一国经济发展看成是封闭的自然演变过程时,要素禀赋结构决定产业结构的先验性才能成立。最先发展的国家其产业发展往往是自然演进的,而后起国家大多必须走跨越式扶持发展的道路。

根据比较优势战略理论,一个国家的比较优势要得到发挥,需要有一个能够反映生产要素相对稀缺程度的要素价格结构,即熊贤良(1995)所说,比较优势已经充分反映到产品价格上。但发展中国家由于其市场所固有的缺陷,这个条件是不存在的。因此,比较优势战略理论运用于发展中国家具有一定的不适应性。

第三,更重要的,没有充分论证一国特别是落后国家比较优势及比较优势升级的来源,因此也就很难充分说明落后国家何以实现对发达国家的赶超。尽管比较优势战略所考察的一国要素禀赋结构从而比较优势是动态的,但落后国家如果一味遵循比较优势战略以实现产业结构自然升级,这个过程是过于缓慢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勾画了一个经济自然演进的图景,而忽略了在历史进程中,一国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往往是遵循跨越式途径,自然演进者通常是被世界经济所被抛弃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历史也说明了经济发展本身并不是一个自然演进过程,而是跨越式发展过程。没有原始资本积累,就没有英、西、葡、荷等国要素禀赋结构的快速提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就无法迅速建立。美国、德国是靠保护扶持了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后起国家日本、韩国等则采取的是跨越式发展来培育具有竞争优势产业的要素禀赋结构,从而实现了经济赶超。在西方社会进入资本主义快速发展时期,我国明清封建王朝排斥创新,没有实现跨越式发展,最终沦为半殖民地。

落后国家要实现对发达国家的追赶甚至超越,必须首先实现其要素禀赋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突变,从而快速建立起在前沿产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显然,比较优势战略理论没有对这种突变及其发生进行充分的解释。

三、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跨越式发展战略

实现在经济上对发达国家的赶超,是所有落后国家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的一个普遍取向。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德国和美国对英国的赶超、二战后日本、韩国等对欧洲的赶超,说明落后国家对发达国家的赶超是可能实现的。但也有不少发展中国家在实现赶超的过程中出现了战略和政策的偏差,陷入了困境。赶超战略如果是建立在一国资源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基础上,不是对比较优势的否定。符合产业梯度发展的规律,战略就有可能实现。而如果赶超战略主要受出于政治等因素所决定的经济发展目标的驱动,则往往是反比较优势的,也是违反产业发展规律的,这样的战略容易走向失败。普雷维什、辛格、缪尔达尔等所主张的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的失败就是例证。

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首先体现在其技术的快速发展上。发展中国家要实现对发达国家的赶超,关键的是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变迁速度从而产生变迁速度要快于发达国家。通过低成本、低风险地从发达国家引进技术,进行技术模仿,可以使发展中国家技术变迁的速度快于发达国家。但技术模仿和引进必须与资本积累特别是人力资本积累相结合,才能转化为赶超的速度,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人力资本的积累和提升是起先导和制约作用的。这是一个“干中学”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对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越是新技术,发达国家的保护越严,获取的代价越高,而对成熟技术,则保护轻松,获取的代价也较低。这说明,技术可以模仿,但发展中国家不可能持续地从发达国家那里得到“适宜的技术”。经济的跨越式快速发展,要求在技术模仿的基础上,进行更大更多的创新,突出经济发展中人的作用。要素禀赋结构的提升,要使得一国在最高级的要素方面占有一定的优势,才能支持产业向高级化和具有竞争力的方向转变。为此,落后国家必须实现由资本(包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积累向技术创新的快速转变,缩短追赶的过程。实现这种快速转变的唯一路径是人力资本存量的快速增加。对于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而言,他们并没有能够通过技术引进和技术模仿缩小与发达国家在人均收入上的差距(邹薇,2003)。在技术引进和模仿的过程中缺少人力资本的积累,技术结构的系统提升就无法实现,从而产业的跨越式变迁和经济赶超就不可能实现。人力资本积累是保障技术引进效率、增加物质资本积累并形成产业竞争力的先导。

人力资本存量的快速增加必须由政府刻意而为,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途径。历史上成功的经济赶超都是由落后国家优先发展教育、增加人力资本积累开始的。日、韩等国正是由于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积累了人力资本的优势,才使得要素禀赋结构得以跨越式提升,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快速发展。各国在选择产业升级方向时所具备的要素禀赋及比较优势是注重人力资本投资,通过人为扶持所获得的,不是比较优势自然提升的缓慢结果。所以,一方面要看到,日本、韩国等在产业发展上是遵循了比较优势战略的,另一方面,还应当看到,这个比较优势的获得正是它们优势跃升的结果,而不是渐进取得的。

从长期来看,发展中国家要素禀赋结构会逐步提升,但由此所取得的比较优势往往只能是发达国家多年前的比较优势。发展中国家工业品出口的不断增加也往往是来自于发达国家由于产业升级所放弃的。如果发展中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构没有一个跨越式的提升过程,落后将是长期的,循着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老路去实现赶超的希望是渺茫的。发展中国家要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经济赶超,应遵循“人力资本先行追赶——技术追赶——产业跃升——经济赶超”的路径,重在发挥人的优势。发展中国家命运的真正转变应该是发生在佩雷丝和苏蒂所说的“第二种机会窗口”,而不是比较优势战略所倡导的“第一种机会窗口”。

四、结语

经济发展实际上就是产业结构不断变迁、升级,向高级化发展的过程。任何国家在确定主导产业并实现产业升级时,都不能脱离由本国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但发展中国家为实现经济赶超,也不能受限于比较优势战略,而应力求实现要素禀赋结构和比较优势的突变性提升,走跨越式发展道路。通过优先发展教育,增加资本存量中人力资本的比重,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经济的赶超必须建立在人力资本存量的赶超上。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既是落后国家实现经济赶超的关键所在,也是一国经济长期发展并保持其竞争力的源泉。

参考文献:

1.林毅夫,孙希芳.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J].国际经济评论,2003(6)

2.张二震.国际贸易分工理论演变与发展述评[J].南京大学学报(人文哲社版),2003(1)

3.郎永清.国际分工格局的形成及其意义[J].国际贸易问题,2004(8)

4.胡汉昌,郭熙保.后发优势战略与比较优势战略[J].江汉论坛,2002(9)

5.郭克莎.对中国外贸战略与贸易政策的评论[J].国际经济评论,2003(5)

6.廖国民,王永钦.论比较优势与自生能力的关系[J].经济研究,2003(9)

7.熊贤良.比较优势战略与大国的经济发展[J].南开经济研究,1995(4)

8.洪银兴.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J].经济研究,1997(6)

9.马云泽.“比较优势战略”与“赶超战略”的再思考[J].当代经济研究,2003(7)

10.邹薇,代谦.技术模仿、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赶超[J].中国社会科学,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