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刊物 生活杂志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大学生双创论文

大学生双创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7-20 16:17:1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大学生双创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大学生双创论文

篇(1)

不过,摸着石头过河、没有经验可循的“双创”,也受到不少质疑。

比如,没有经验的大学生、年轻人怎么能“双创”;“双创”大量集中于互联网领域,失败多,存在泡沫怎么破;大众创业如火如荼,但万众创新在哪儿……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协副主席陈章良参与了去年中国科协组织的“双创”第三方评估调研。在接受媒体专访时,他认为,从评估情况来看,在发展初期,“双创”出现一些问题并不奇怪。

“美国的创业失败率也很高,创业就是这样,爬起来再创嘛。”陈章良说,当然,也不能盲目,应该总结经验教训,再找好的技术、好的科学家。

至于创业质量不高,创新少的问题,在他看来,一个关键的解决办法,是鼓励更多有技术的科学家成为“双创”主力军。“科学家动起来了,很多问题就好解决了。”

大学生最有劲头

2014 年夏季达沃斯论坛,总理提出,“借改革创新的东风,在中国960 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掀起一个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2015 年全国两会,“双创”正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本届政府对“双创”的支持力度不断加码。

如今,一年多时间过去,“双创”到底创得怎么样了?

陈章良介绍,2015年,在国务院委托下,发改委把全国“双创”评估工作交给中国科协,科协组织专家学者,走遍了全国所有的省区市,对“双创”的效果有了初步评估。

“第一个明显的情况是,各地政府都极其重视‘双创’,给了很多特殊政策和经费来支持年轻人创业。”陈章良说。

第二个现象是,一批年轻人,包括在校大学生、快毕业的大学生、研究生以及毕业一两年的大学生,创业的精神、激情和参与程度非常高,对创业特别有干劲。

“尤其像中关村”,陈章良说,“一个创业咖啡楼里有300多家创业公司,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未来的比尔・盖茨,觉得自己前途无量。”

第三是真的出了一批好的成果,从普通的“互联网+”到技术咨询,再到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能源技术、环保技术等几个方面,明显都出了不少成果。

2015年10月的“双创”活动周上,科协把大量出成果的项目都请到了中关村主会场,平衡车、太阳能、无人机……甚至总理都点赞的一些成果,都是一群年轻人做出来的。

陈章良说,有意思的是,有很多成果的想法和点子,涉及的技术其实非常基础和普通,在科研院所的实验室里都是没人做的,但就是这样一群不熟悉科研工作的年轻人,反倒更有激情去做,还做出来了。

“双创”没有泡沫

在国家鼓励支持下,大量年轻人投身创业,也有声音认为,由于创业资本的投机行为,再加上大学生和年轻创业者的盲目和不理性,“双创”存在泡沫。

陈章良说自己也注意到了这些情况,比如大学生扎堆互联网创业,比如一些投资机构的投机行为等。但他认为,这并不意味着“双创”有泡沫,恰恰相反,现在“双创”还远远不够。

“在科协的评估过程中,并没有看到支撑泡沫一说的数据。如果把一些创业企业的消失认定为泡沫,哪里都是泡沫了。”陈章良说。

陈章良说,以现在火热的人工智能为例,现在很多人、很多企业做机器人,“饱和了吗?完全没有。”从应用层面看,机器人还可以陪人下围棋,甚至高考题都可以让机器人来设计。机器人产业的市场还很大。

从另一个角度看,中国钢铁、石油、水泥、玻璃都产能过剩,但高科技产品是进口的,2015年一年进口上千亿美金的芯片,国内的手机生产商就挣一点钱,这些高科技领域都需要创业,技术转化远远不够。

所以说,在这些领域的“双创”,还有很大空间,还远远不够,而不是已经饱和成了泡沫。

陈章良说,如果要说泡沫,只是说某个领域可能有很多人闯进去,比如互联网,是有可能存在泡沫的,但在“双创”发展初期也应该如此,总得经历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

当然,在评估过程中,科协的调研小组确实发现,和外界普遍感受一样,创业的成功率不高。

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平均每天新登记注册的企业达到1.16万户,平均每分钟诞生8家公司。而另有统计表明,中国创业企业的失败率为80%左右,企业平均寿命不足3年,大学生创业失败率更是高达95%。

一个主要原因是资金短缺。陈章良说,很多创业团队,房子是政府或机构免费提供的,自己只有一小笔启动资金,凑几个人就开张了,每个人都是经理、CEO,但等到钱烧完了,就散伙了。

“但这不是中国独有的问题,在美国,创业的成功率也不高,创业失败也是常态。”陈章良说。

科学家忙着评职称被束缚

“创业失败并不可怕,就像美国一样,爬起来再创业嘛,总结经验教训,再找好的技术,再找好的科学家,他们的技术握在自己手里也没用,给创业者赶紧转化出来,何乐而不为。”陈章良说。

在他看来,“大浪淘沙,对国家的‘双创’是好事”,相比创业失败,国内“双创”现在更大的问题,是中国科技的主力部队――大院大所的教授们、科学家们,对于“双创”并不热情。

这与全社会尤其是大学生和年轻人的创业热情形成鲜明反差。陈章良说,根据科协的调查,只有60%的科研人员知道国家号召创业,而这其中,真正把科研成果投身开发创业的,不到20%。

“科学家不创业,光靠年轻的大学生,‘双创’空有激情没技术,终归不行。”那么,为什么科学家不愿意创业?

“关键是国家的科研人才评价体系和‘双创’评估指标没跟上。”陈章良说。

比如,讲师要升副教授,必须要有几篇好论文。副教授升到教授,没有几篇SCI文章,根本没戏。教授想评院士,没在《科学》《自然》上发表好文章,想都不要想。

在这种评价体系下,科学家哪还有劲头创业?

陈章良说,如果把技术拿去开发开公司,精力跟上去,挣钱去了,就要去找投资找市场,实验室没有时间管,哪还有时间写论文?所以即使有成果,也得先放到一边,赶快写论文,先当上教授、评上院士再说。

如果能在国家科研人才评价体系和“双创”评估指标中,把科研人员、科学家们做技术转化和创业的成果,比如形成的产业服务多少人群、创造了多少产值甚至是挣的钱交的税,也列入评价指标体系中,也能用来评教授、评院士,他们参与“双创”的热情和动力,自然而然就激发出来了。

科学家创业的三道门槛

即便解决了没动力不愿意创业的问题,科学家们“双创”也面临不少实实在在的门槛。

第一道门槛是资金。与大学生相比,技术创业和产业化,更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现实情况是,科学家“双创”找资金,并不比大学生容易多少。

陈章良说,科学家们做科研项目,都申请了不少科研经费,但科研经费有严格管理,不能用于创业开公司搞产业化。

除了资金,第二道门槛是专利。

陈章良1987年在美国华盛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他说,在美国,所有科学家的技术都会申请专利,法律保护体系也十分完备,偷专利的公司会被罚得“一塌糊涂”,公司罚完个人的信用也没了,别再想做什么事情。

中国近年来不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然不够。陈章良说,很多企业反映,技术放出去,很快就被人“拷贝”走了。甚至有些“拷贝”者的规模,做得比技术发明人还大。

更值得反思的是,因为从“拷贝”企业的大规模生产中获得税收、财政收入和GDP,一些地方政府还搞起了地方保护主义,阻挠技术发明人维权,告到法院有时也拖而不判。

第三道门槛是股权。

以专业技术入股是现在很多科学家参与公司创业的主要模式,但一直以来,科研人员技术入股的占比限制很严格,只能是10%。

篇(2)

【关键词】双创;高等;教育;思考

一、实施“双创”战略的意义

从“双创”的提出到将其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标志着“双创”的要求已上升至国家战略的层面。一个缺乏创新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没有创新,意味着思想僵化,因循守旧;一个实业凋敝的国家是没有竞争力的,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历史的教训。从这个意义上说,国民是否具有创新能力已关系到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高度。实施“双创”的重要意义无须赘言。而在高校中,实施“双创”战略,对高校教育改革,增加高校毕业生创业机会具有重大意义。

二、高等学校扩招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矛盾

众所周知,从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到上世纪九十年代,高等教育属于精英教育,学生进入高校就意味着有了铁饭碗,大中专学生国家都包分配。二十一世纪,高校逐年扩招,人才供大于求,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对此,有报道指责一部分未找到工作的高校毕业生眼高手低,理想的职位求不了,没面子的工作又不愿干。对此说法,笔者不敢苟同。每一个高校毕业生,都在学校接受了十多年的教育,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倘若让一个接受了十多年教育的高校毕业生去当一名保安、清洁工或售货员,且不说主观因素,客观地讲,这是对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既浪费了十多年教育的时间,也浪费了国家的教育资源。给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这是政府的责任。作为以人才培养为职能的高校也应该反省学校给了学生什么样的教育,开设了哪些课程,是否考虑了社会的需求。在就业问题上过多指责学生,对学生是不公平的。高校应该在扩招的同时,思考和缓解由扩招带来的就业问题,而“双创”战略的提出,给高校指明了道路。

三、新形势下对高等学校教育改革的思考

在“双创”战略实施过程中,应该通过教育改革来助推“双创”教育。高等学校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目标应明确。笔者认为,既要培养研究型和应用型人才,更要培养创新型人才,三者缺一不可。品牌大学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地方性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但无论是哪一层次的高校都要培养“双创”型的人才。这是国家的需要和时代赋予的责任。学校领导和教师都要有培养“双创”型人才的责任意识,有了这一意识并强化这一意识,“双创”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才会得到重视。这是思想认识问题。

思想认识问题解决了,接下来要解决怎样实施的问题。

首先,要坚持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引领创业,创新精神很重要,没有创新,社会就会停止不前。所以在教育教学中,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要维和创新精神。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就必须与传统的教学方法决裂,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大胆对权威进行质疑。把大学课堂变成师生平等的讨论或辩论课。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还必须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指标。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对学生的评价往往是以考试分数的高低和毕业论文的质量来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忽视了学生的课堂表现(发言、讨论、辩论的参与是否积极主动,观点是否新颖)。学生的课堂表现应作为学习成绩评定的重要指标,这才有利于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学生创新品质的培养是每一个授课教师的责任,民主活泼的课堂和公允的评价体系应成为大学教学的追求和常态。

其次,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能适宜于创业,创业要有特质,能走上创业之路的学生毕竟是少数,百分之七八十的只能当职员。鼓励大学生创业,准确地说是引导那些有特质、有条件、有创业愿望的大学生走上创业之路,这是“双创”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这一点必须明确。目前,高校“双创”教育面临的困难是师资匮乏,没有创业经验的教师,教学生创业是难以进行的,所以必须加强校企合作。以此来解决师资不足,通过聘请有创业经验的企业家到高校讲课、做报道,谈他们的创业经验和体会,让学生知道怎样寻找商机,怎样评估投资和回报,怎样生产和营销,怎样规避风险。这样做的好处在于避免创业的盲目性,少交一些学费,少走一些弯路。学校还必须积极创造条件,为在校大学生的创业提供帮助,如融资渠道、创业场地、智力支持。创业的风险极大,让学生在校期间有创业的实践机会,不失为一个好方法。成功了更好,失败了,损失也不至于倾家荡产。但如果毕业之后,经过一段时期的资本积累,再来创业,失败了,就可能会倾家荡产,甚至永远再难有创业的机会。

最后,谈谈“双创”战略实施中的课程建设。创业教育涉及的知识很多,与管理、投资、市场营销、经济、政策、法律法规都有关系,很难形成“双创”专业或创业专业。笔者认为,在现有专业和课程的基础上融入“双创”或创业教育的元素是可行的。比如,信息技术专业,在主要课程中,融入信息技术与创业、网络公司的经营、IP业的现状和前景等内容;法律专业,在原有课程中,融入律师事务所的申办、运作、管理这样的内容。这些“双创”的知识,可以成为原有专业课的章节,亦可单独成为一门新课程。

四、结论

实施“双创”的意义在于能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强国富民的重要举措;能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有利于社会的稳定。高等学校教育的改革现已刻不容缓,让我们跟随着创“双”的脚步,勇往直前,乘风破浪。

参考文献:

[1]科学发展观与高等学校发展规划[J].何洪.理工高教研究.2007(01)

[2]高等学校发展新趋向与高校领导[J].明庆华,程斯辉.教育与现代化.2002(02)

[3]高校学生考试不及格率居高不下的原因探析[J].廖慧萍,王艳琼.中国电力教育.2011(01)[4]创新人才培养视界的高校课程考试改革[J].钱厚斌.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09)

[5]高校学生考试不及格原因分析及对策[J].刘溪.硅谷.2008(23)

[6]深化高校考试改革,培养创新人才[J].沈良斌,祁嘉义,冒小Z.江苏高教.2006(03)

[7]创新型人才培养与高校考试改革[J].刘建国.现代大学教育.2006(02)

[8]“p元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谢建平,蒋雍君.教育与职业.2014(02)

篇(3)

关键词:“双创”;大学生创业;创业能力;培养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7-0141-03

一、“双创”背景下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必要性

在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和2015年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简称“双创”)的口号被多次提及。作为有第三本“教育护照”之称的创业教育,现已普遍被世界各国纳入教育发展战略规划,这也迫切要求我国高校进行高等教育改革,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双创”背景下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它既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缓解就业压力、未来国家经济发展的根基,又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也是大学生实现自身价值、寻求自身发展的需要。创新创业是民族昌盛的源动力,培育大学生创业能力是高校的首要任务,不仅能有效缓解就业压力,还能够有效地推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且更好地与国际教育接轨。当代大学生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希望能在工作中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勇于追求个性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故良好的创业能力素养不可或缺。

二、大学生创业能力现状

(一)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概况

国内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起步较晚,故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育也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但是,政府和高校已充分意识到创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并不断地为践行创业教育付出努力,具体内容(见下页表1)。

(二)大学生创业能力培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方面存在很多不足,具体分析既有来自于大学生创业者自身的原因,也有源自于高校创业教育自身的因素,同时也有不可忽略的国家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因素。现将具体问题归纳如下:

1.大学生创业环境仍有待完善。政府方面:大学生创业政策、金融制度等配套设施不完善。随着国家对大学生创业重视程度的不断增强,国家和地方政府纷纷出台了一系列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并对大学生创业活动有所促进。但暴露的问题也很多,如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的商务支持政策操作性不强、人事管理制度制约创业团队的组建等等。社会环境方面:受传统文化思想和经济体制的制约,人们往往墨守成规,缺乏创新求变的思想,这既导致了创业主体自身的不积极,同时伴随着家庭的不支持和社会的不认可。

2.大学生创业意识有待加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寻求“金饭碗”的求职理念仍根植于广大学生和家长的心中。此外,当今大学生属于90后的一代,家庭的溺爱和个性的充斥使得他们的就业期望值过高,大城市、大企业和政府机关部门是他们的首选,创业意识的淡薄无疑将其隔离在创业的大门之外。

3.创业教育面临“四难”境地。第一,普遍培养容易,个性化培养难。组织创业计划大赛、开设创业课程等方式对于普及创业基础知识非常有效,但创业能力的提升方法应该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第二,专项创业能力培养容易,与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方案结合难。国内高校现行的创业教育仅仅是就创业论创业,创业能力培养活动与基础知识学习和能力素质拓展的关联性不强。第三,传授创业知识容易,内化为学生的创业能力难。当前,高校过多地偏重于“创业学”知识的传递,并不是培养真正的“创业者”,忽略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深层内涵。第四,高校创业能力培养自成体系容易,与社会需求匹配难。社会是检验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场所,因此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始终应围绕“以社会需求为基础”开展教育活动。

4.缺乏一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创业教育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高校必须注重遴选教师组建创业教研团队,负责创业教育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同时加强辅导员队伍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有益补充。此外,学校还应注重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构成要素的多元化,聘请杰出校友、创业成功人士、企业成功人士等为学生创业教育的咨询师。

5.创业教育实践环节比较薄弱。高校应结合校内和校外资源为大学生搭建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因为实践是沟通理论教学和实践的媒介。校内主要以创建大学生创业园为主,而校外主要以见习、生产实习、岗位锻炼为主要形式,而目前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多流于形式。

三、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构成要素

创业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过程,创业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创业的成功与否,概括分析影响创业能力强弱的因素可用以下图和表2来表示。

四、“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对策

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是一项系统而庞杂的工作,为更好地践行“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活动的开展,本文从高校(施教者)、大学生创业者(受教者)及政府和社会(外化环境)三方着手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深化高校创业教育体制改革,将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方案

高校应积极提升其对创业教育认识,将创业教育理念融入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人才培养方案之中,而不仅仅是简单机械地增加一些创业教育教学环节,将深化创业教育体制改革落到实处。具体措施如下: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和教材建设,注重教育的创新性和实用性,构建创业教育的专业知识平台;加强创业师资队伍建设,组建一支由专任教师、辅导员和校外创业教育咨询专家组成的科研教学团队,给予大学生创业者全方位的创业指导;完善创业教育实践体系,构建创业教育的产业孵化基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实践活动;营造宣传创业、支持创业、践行创业的校园文化环境,激发学生创业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业,助力学生成为高素质创业人才。

(二)提升大学生自身综合素养,促进创业能力的自我提升

大学生创业者应能够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充分考虑外在因素,选择合适的创业时机和创业项目,做好创业策划,积极、乐观、自信地面临创业过程中的一切挑战。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对高校创业教育缺失的有益补充,是创业活动萌芽、成长和发展的源泉,故大学生创业者应注重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此外,积极投身于创业实践活动是提升创业能力的又一良策,因为创业能力的形成源自于知识、经验与技能,而经验与技能则是于实践中获取。

(三)孕育创业能力培养的外化环境,呼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政府部门应加快建立健全创业教育相关政策和法规的步伐,简化创业活动开展过程中的各种审批手续,为大学生创业活动扫清障碍。同时,组织银行、高校和企业形成合力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资金支持和实践平台,积极开展创业项目咨询、交流和指导服务,加快创新创业成果转化,有效推进大学生创业能力培育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黄慧子.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机制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篇(4)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创业能力;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8)02.0019.03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激发创新潜能与创业活力的有效途径,是时展的最强音。双创热潮激发了无数在校大学生的创业热情,然而当创业需求与创业能力不匹配时,万千学子陷入了对未来的迷茫与困惑中。顺应时展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结合人才培养目标与面向地方、服务区域、合作交流的办学理念,在深入明确大学生创业能力内涵及其提升重要意义的基础上,针对自身在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寻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有效策略,方能引领学子们在创业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创业能力的内涵及其提升的重要意义

创业能力是当今社会的高频词,同时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概念。很多学者分别尝试从语言学[1]、心理学[2]、管理学[3]等多个角度对其进行阐释,但终因对“能力”的界定众说纷纭,在学界目前尚未形成对创业能力准确、一致性的定义。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研究认为创业能力是自我谋职的一种能力,具有创新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善于将创意转化为现实的能力。

实践证明: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创新创业既是各高校解决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突破口,更是大学生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创业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创业能否成功。创业是一个动态的持续发展的过程,是一个需要创业主体不断学习和创新的过程,创业的复杂性决定了创业能力培养的难度,但研究证明创业能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可以通过学习得到提升的[4]。

基于对创业内涵的相关了解,本论文以创业活动为研究载体,提出分层次、分类别地提升创业能力,既要有全面系统的培养,又要有个性化的分类培养。系统培养旨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丰富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的理论知识,为创业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分类培养则立足大学生性格和能力的差异,分层次、分类别、有区分、有重点地培养。以大学生群体对自我能力的认知和准确定位为培养基础,有的放矢培养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从而有效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党的十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做出重要部署,全国各高校充分认识到培养和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的重要性,纷纷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出台了相关政策,进行了多方面的大胆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就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区别于普通高校创业能力的培养,在实现大学生创业能力与地方经济发展深度融合方面还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培养方案缺乏灵活性和人本性

高校制定的学生培养方案是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前提,但是社会形势迅猛发展,经济态势不断变化,对学生创新创业的要求也水涨船高,如果学校一味地固守既定培养方案,不结合社会经济实际,培养出的学生创业能力必然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甚至不被认可。这样的创业缺乏生命力,很快就会被经济社会的大潮淘汰,这样的创业能力与高校育人的初衷相悖。“大学生的创业是面向社会的,社会是真正检验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场所,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就是要以社会需求为基础,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改变社会的能力。”[5]一方面,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过校企合作实现企业对接,虽然通过与企业对话,有利于助推高校培养学生就业能力,但创业能力不同于就业能力,不单是找到一份工作,而是领悟“知道、悟道、行道”的过程,身体力行地去体验创业成功的真谛。另一方面,不能与时俱进的重要因素还包括从事创业培养的教师的素质和能力,高校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一般以辅导员和学工教师为主,无经验、不专业,无法准确把握与创业有关的时代脉搏,照本宣科创业知识,无法教授学生适应多变环境的能力,也直接影响学生的创业能力,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

2培养内容缺乏感染力和生命力

高校创业能力培养的过程偏重知识的传授,缺乏思想意识培养。创业作为一个复杂的过程,单纯的理论指导很难实现能力的提升,必须重视思想意识在能力提升中的动力作用,二者协调发展,以思想意识助推创业能力提升,形成系统化、常态化培养[6]。首先,创业理论知识的掌握是提升创业能力的外因,而创业意识作为创业成功的原动力是提升创业能力的内因,在知识培养的同时,只有创业意识培养跟进,才能从根本上激发创业积极性,有益于创业能力的提升。其次,虽然学校、社会都在鼓励“雙创”,但具有持续生命力的成功创业案例并不多,由于缺乏榜样的激励,学生的创业兴趣一般,很多学生只是把创业教育课程作为学习任务,能力提升动力不足。再次,高校传统的创业教育方式比较单一,大部分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本身没有创业的经历,说服力不足,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创业教育理论体系的不完善,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创业能力的培养。

3培养过程缺乏融合性和连续性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最核心的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创业能力培养离不开创业教育活动,而目前各高校在创业培养方面的做法大多以开设相关创业课程为主要手段,就创业论创业,没有与专业教育融会贯通。在创业能力活动环节的设置上,未能与高校学科特色为基础,导致创业基础知识的教授与创业能力培养活动脱节。第一,创业能力培养活动未能融入学生的专业教育,高校创业课程在设置上本身课时相对较少,以理论教学为主,教学模块之间衔接不紧密,不能够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学科背景进行引导创业。创业能力培养活动缺乏可持续性和针对性。第二,创业能力培养活动在设置上未能贯穿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全过程,高校在培养创业能力时往往忽略学生的年级特点,未能够根据学生成长的需要分层次设计创业能力培养活动,不完全匹配的培养不利于能力素质的全面拓展。

4培养途径缺乏多样性和针对性

当前各高校在创业能力培养方面主要以开设创业相关课程,开设创客空间,举办创业沙龙讲座,组织参加创业大赛等途径。这些培养方式对于创业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大学生的创业热情。但是这些培养活动是针对全体大学生开展的,属于创业通识教育,虽然广泛,但缺乏个性化培养,针对性不足[7]。这主要是由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方面,95后大学生,不仅从家庭背景,还是受教育程度以及价值观取向存在多元化,造就了个性鲜明的学生群体,每一个大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存在,每个人的创业能力有高有低,存在的问题各异,唯有针对不同学生开展个性化培养,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另一方面,不同学校类别、不同区域、不同专业、不同性别的大学生个性发展各异,复杂的学生群体更是增加了个性化培养的难度。而各高校从事创业教育的人员配备上还远远不能满足个性化培养的需求,无法切实开展针对学生一对一的培养,无法最大限度地提升创业能力。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的主要策略针对以上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开拓思想,拓宽视野,更新教育理念,狠抓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主要矛盾,以创业能力分类培养为主要抓手,以贯穿整个教育过程的培养为基础,以建立校内校外联动培养机制为手段,实现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和因地制宜的有机融合,共同实现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全面提升。

1因材施教——分类培养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因材施教最早是由圣人孔子提出的学生培养观点,“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就是根据学生的性格、认知水平、素质能力以及学习能力,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的教学方法加以培养,最终实现学生能力最大限度提升的培养方式。当前,高校创业能力培养方式以通识培养为主,无法满足大学生创业能力的个性化差异,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创业能力。因此,采用因材施教、分类培养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有效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

因材施教对学生创业能力分类培养,首先,应该建立健全学生创业能力分类机制,对其进行科学的区分和筛选,是分类培养的基础,这就要求创业教育者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点,深层次发掘学生创业方面的潜质和能力差异,这就需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如何界定创业能力的差异,从哪些维度去考量;二是需要开发一套科学合理测量创业能力潜质的工具。这是笔者及广大创业教育者今后努力研究的方向。其次,在科学分类的基础上,制定并落实个性化的培养方案,给予每个学生真正需要的专项提升教育,是分类培养的最终落脚点。创业指导教师立足学生的能力类别进行教学设计,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指导学生,既让学生学到创业的相关知识,又要练出创业的能力,取得实际创业成果,从而由衷地产生创业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2因势利导——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全面提升创业能力

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需求,也已成为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解决未来教育问题、驱动本国经济的重要抓手。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要把能力的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面向全体学生[8]。古语有云:“不若因势利导,使之渐近自然。”把创新创业教育置于高校教育体系中,因势利导,以纵向贯穿、横向融入的方式使创新创业教育贯穿大学教育培养的全过程。首先,纵向贯穿学生大学四年人才培养过程,不同年级的学生在个性发展、认知学习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教育需求,不同阶段不同身心特点,学校在设计创新创业课程时要考虑学生不同阶段特有的发展主题,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实现创新创业能力的阶段性培养;其次,横向融入专业教育培养过程,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作为新的教学理念,是高校教育各个环节联动的一部分,不能孤立地存在,融入专业教育才能焕发持久的生命力,才能激发学生对创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拓展创业能力空间。

3因地制宜——高校内外联动全方位提升创业能力

篇(5)

关键词: 高校 共青团组织 科技创新教育 阵地建设

大学生的创新教育是历史选择的必然,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已经成为学生课外从事学术创新创业实践的重要依托资源,是“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和有效延伸,是“第二课堂”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素质拓展舞台的重要支撑,同时成为高校共青团组织凝聚青年学子、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的富有潜力和活力的阵地。在新形势下、新条件下共青团组织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中如何有效科学地进行阵地建设,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使科技创新活动既能“仰望星空”,又能“脚踏实地”?

1.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阵地的保障功能

健全的制度建设,是组织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规章制度的建设应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着手。从宏观方面讲,主要是学校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而进行的科技创新教育培养的方向性规定,在教育理念、课程改革、创新型人才引进管理等方面如何最大化培养、训练和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理想、创新情感、创新兴趣和创新意志。从微观方面讲,主要针对有利于科技创新活动而制定的具体办法和规章制度。如: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必要的经费、设备、场地及建立这些物质有效使用和管理的保障制度;组织人事与科技成果的管理制度;对指导老师和参与科技创新优秀大学生的评价奖励制度等方面做出明确的具体要求,使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规范、科学、可持续化开展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2.深化团队建设,延伸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阵地的引领功能

科技活动的有效开展,加强团队建设是其基本条件。团组织应当建立和加强“三位一体”的科技创新团队[1]:即学生科技创新技术团队、学生科技创新教师指导团队、学生科技创新管理团队。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激发指导教师、管理者、学生的积极性,将三支团队有效结合,共同培养能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高科技实践型人才。

学生科技创新技术团队建设,首先以“优秀学生科研人才库”为平台,选拔具有一定科研素养、在科创活动中有成果且表达能力强的优秀科研人才到普通大学生中开展科技交流、沙龙讲座等,以朋辈模式指导和带动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其次以学生学术科技类社团为补充,团组织在其工作指导、资金划拨、活动审批等多方面予以支持,鼓励创新、提升社团的活力、凝聚力和影响力,积极加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普及力度,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促进科技活动的广泛性与多样性。

指导教师的水平也直接影响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层次和质量。学生科技创新教师指导团队建设一方面可深入挖掘校内外资源,聘请在学生科创能力培养方面有热情、有经验的知名专家学者入选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导师库”,担任项目、竞赛指导老师或评委,明确导师职责、落实指导工作量、开展评奖评优等途径调动导师参与科技宣传、科技讲座、科研指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通过“导师库”平台,牢固树立导师的创新教育理念,突破“知识传授型”旧观念的束缚,树立“智慧开发型”教育观念,加深其对高校培养“双创”――创新与创业型人才的重要性的认识,为大学生科技活动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学生科技创新管理团队是科技创新活动成功与否的保障性因素。目前在各高校直接负责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组织管理工作的主要是学校各级团干和学生会、团学联学生干部。因此,要明确管理模式,提高业务管理水平,抓好四个环节“立项申报、过程指导、结题评审、成果展示”的组织管理工作,早日实现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网络化操作和信息化管理。

3.营造科创氛围,优化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阵地的催化功能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一个庞大工程,营造科技氛围、培养科研兴趣,提高学生参与科技的意识是开展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强有力的催化剂。多渠道深度挖掘成功科创团队和个人,发挥科技创新典范、科技类协会等学生社团组织的引领和示范作用,营造科创氛围。通过“科技竞赛”、“科创嘉年华”、“学术沙龙”、“科研微课堂”等形式,拉近学生与科技活动的距离;利用网站、微信等多媒体平台的立体化宣传,让学生轻松愉悦地主动走入科研、亲近科创,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由“自发型”转变为“自觉型”,将科技创新活动的参与率从“个别化”转变为“普及化”,形成人人关注科技、人人感受科技、人人参与科技的良好氛围。

4.落实点面结合,推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阵地的培育功能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育是一个长期性、连续性、完整性与系统性的过程。因此在坚持“实践性原则、学生主体性原则、创新性原则”的前提下,实施点面结合的创新训练,努力做到普遍性与重点培养相结合,既注意科技创新的群众性,又重点培育科创精品,提升大学生科技创新的高端化是进行大学生科创教育的重要途径。

面:即面向大多数学生进行普及性、分层次的创新训练。鉴于大学生不同年级在个性特征、已有经验、知识结构和优势能力等方面表现出的阶段性特点,大学生的创新教育应注重个体差异性和科技创新活动的层次性、阶段性,帮助年轻大学生确立正确、合理的期望,建立创新教育的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在大学生创新基地的平台上,综合全程导师制,整合资源,开展从下往上金字塔式的“卓越科苗计划”、“学术节”、“创新论坛”的三级培养体制,并予以相应的创新学分认证。“卓越科苗计划”即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实践基础培训阶段,主要加强实践基本技能的学习和培训。可组成科苗团队(一般5人/组),实施导师与科创团队的双向选择,减少学生科研的盲目性,增强实践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合导师的科研方向和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文献检索、调查研究、数据处理、总结报告书等初步的科研思维和科研方法。学术节和创新论坛则是在卓越科苗团队的基础上,层层递进,即针对高年级学生的实践应用阶段,使学生从基础知识的积累到综合知识的融合,从依赖辅导到独立创新,从单纯模仿到个人创造,并结合专业和个性最终全面提高学生个人综合能力。

点:即面向已有良好创新素养的优秀人才或有潜力的学生科研项目进行重点的引导培育。以丰富多彩的科技竞赛活动和各级各类创新性实验项目为切入点,对已有良好创新素养的优秀人才重点引导,独立完成课题的选题、分析、设计、研究、论文撰写;对有潜力的学生科研项目重点培育,给予场地、设备、经费、专家智囊团等软硬件支持,鼓励跨学科合作,对学生科技成果进行技术论证、质量评估、成果评审和推荐等工作,指导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同时注重依托“挑战杯”等有社会影响力的科技赛事和创新性实验计划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2],打造科创精品,培育科创精英。

5.拓宽支持渠道,丰富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阵地的配套功能

拓宽支持渠道,丰富阵地的配套功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加强校企合作,建立科技活动区和创新基地。在企业建立科技展区、交流培训基地等大学生科技创新和实践能力的综合实验平台,一方面可丰富学生科创所需的仪器、材料、场所等方面的配套设施,另一方面可作为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课外基地的延伸。二是加强校际合作,构建国内外交流互访平台,让学生“走出去、请进来”,鼓励跨学科合作,培育国际视野。三是加强产学研一体,构建成果的转换和孵化平台。其中,学生的创新活动要想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团组织必须在资金渠道、生产渠道、研发渠道、人事渠道、营销渠道及宣传等方面提供配套支持,使得创新活动顺利开展有强有力的组织保障,进而让科研项目“落地”,加强科技创新的实际意义,将成果运用于实际生产中。

6.重视市场观念,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阵地的转化功能

目前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往往只是依靠自己的兴趣爱好,缺少前期的市场调查和实际需求的分析,造成项目与社会、市场脱节,产生的成果难以被市场接受;或者只重视过程的刺激性和探索性,而忽视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造成资源浪费。如果将高校的科创成果看成商品,那么这些商品经历了从市场调查、选题、技术选择、项目方案、论证评估到最后转化投产的等一系列空间、时间及价值形态上的变化过程。团组织在大学生科技创新育人中的阵地建设就应当做好上述每个变化过程中的市场观念引导,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前的选题和在科技创新过程中的与市场的充分交流。利用学校大学生创业谷等创新创业平台,积极引导成熟可行的学生科技成果落户,并给予各项政策扶持和经费支持。扶持有发展前景的应用型技术成果的市场对接、与企业合作,推进成果转化和实际运用。

参考文献:

篇(6)

1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1.1改革实验课程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实验课程

体系的构建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4]。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对动物医学专业的人才需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5],原有的课程体系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需要。同时,学分制的实施和学生个性化培养的趋势,也要求对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我们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总体思路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以创新实验教学模式为突破口,打破课程间壁垒,整合动物医学相关实验课程,构建新的实验课程体系。将实验课程由原来依附于理论课程改为与理论课程并立的独立体系。根据实验内容及其内在联系,将本专业实验课程整合为4大课程群,即:动物形态学实验课程群,包括动物解剖学、动物组织与胚胎学、动物病理解剖学和动物寄生虫学等实验课程;动物机能学实验课程群,包括动物生理学、动物病理生理学、兽医药理与毒理学等实验课程;动物疫病防治学实验课程群,包括兽医微生物与免疫学、动物传染病学、动物寄生虫病学和动物性食品卫生学等实验课程;动物普通病学实验课程群,包括兽医临床诊断学、兽医内科学、兽医外科学、兽医产科学和中兽医学等实验课程。以课程群为单位的实验课程体系可以使每个课程群内各课程间优质实验教学资源共享,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遵照动物医学教育阶段性和循序渐进的规律,改变以往以单门课程独立进行实验的实验教学模式[6]。根据本校的办学定位,以学分制改革为契机,依托动物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整合每个课程群内的相关实验内容,根据其内容及性质划分为3大模块:基础兽医学实验(涉及动物形态学课程群和动物机能学课程群相关内容)、预防兽医学实验(涉及动物疫病防治学课程群相关内容)和临床兽医学实验(涉及动物普通病学课程群相关内容)。每个模块实验内容分为3个层次:基础验证性实验、创新综合性实验和课程群综合课程实习。基础验证性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习掌握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和方法,验证与强化理论课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创新综合性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础验证性实验和创新综合性实验的开设一般与相应的理论课程同步进行。

课程群综合课程实习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素质,一般在上述2类实验课程结束后集中进行。3大模块3个层次实验教学新模式压缩了传统的验证性实验学时数,增加了综合性实验学时数,增添了4个小模块课程实习。通过开设综合性实验和课程实习,使学生在实验方案的设计、仪器设备的操作、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及实验报告的撰写等方面都得到了综合训练,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及创新的能力。1.2改革实验教学及其成绩评定方法,提高学生实验技能和分析能力在动物医学专业4大课程群实验中,动物形态学课程群的实验教学过去主要是采用放幻灯,看标本、挂图等方法,学生对动物复杂的解剖组织和病原体形态构造常感到枯燥与乏味。近年来,我们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收集和制作了大量的图片、影象资料,通过声音、图象和立体动画的方法,清晰地反映了动物组织和病原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史过程。学生在比较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提高了学习兴趣,增强了记忆。学生还可以拷贝或下载这些实践教学资料,利用课外时间进行预习和复习,从而可以牢固地掌握课堂教学内容。

本专业教师在实验课程教学方法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如李培英教授在组织动物医学专业2005级《兽医寄生虫学实验》教学时,采用主体和客体对调的方法,改教师讲解实验为抽选学生讲解实验。每次实验前1周,就确定上讲台讲解的学生,对该同学进行训练和试讲,试讲符合要求者方可走上讲台讲解实验。指定该生在上实验课时讲解自己设计实验的原理、步骤、成败关键和理由,然后再由教师补充、完善。在动物医学专业2005级正在进行兽医寄生虫学实验课程学习的本科生中进行问卷调查,共发出调查表75份,收回74份,应答率为98.67%。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对“本科生讲解实验”认为可行的占86.49﹪,认为基本可行的占13.51%,不赞成的为0。说明这种由客体变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深受学生欢迎,多数学生认为自己主讲实验内容可促进讲解者多看相关资料,多动脑分析,同时也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改教师“抱着学生走”为讨论式实验教学模式。如《动物病理学实验》在教学方法上,借鉴欧、美发达国家兽医学教育的经验,开展讨论式的实验教学模式。采取以小班(约25人/小班)为单位,每班又分为若干小组(每组3~4人),引导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授课教师首先布置实验教学内容,举出临床病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学生根据临床资料(病史、症状、化验等),独立观察,做出病理分析并报告结果,中途学生若有问题可以向教师提出,最后由教师总结。这样不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对培养学生的鉴别诊断、病变发展的分析与综合等能力都有帮助。设计综合性实验让学生参与科研训练和生产实践,如动物形态学课程实习利用本校畜禽诊断室的临床病例针对微生物、病理、传染病等课程内容开设综合性、连贯性实验。由学生自主完成实验,教师进行辅导;让学生进行病原分离、病理解剖或病理切片观察;最后由微生物、病理与传染病等课程任课教师根据临床资料和检验结果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分析讨论,并帮助实验失败的学生寻找原因。要求学生完成的实验报告能真实详尽地描述实验结果。通过设计综合实验让学生参与科研训练和生产实践,把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使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及综合判断能力。

实验教学效果由教学水平和实验技术水平两部分组成,本专业始终加强实验的过程管理,建立“系—课程组—实验指导教师—实验员”负责的实验管理机制,切实保障实验教学各个环节有组织、有计划、落实到位。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不断优化和完善实验课程和课程群综合课程实习教学大纲,改革实验教学成绩评定方法。以往学生实验课程成绩主要依据学生实验报告的质量进行考核,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实验水平,特别是操作技能的高低。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改革后的实验教学成绩评定方法包括学生实验的各个环节,从实验操作、实验记录的整理、实验结果的分析直至实验报告的撰写等。实验课程成绩由到课率与课堂表现(占实验成绩的20%)、实验操作技能考核(占实验成绩的30%)和实验报告(占实验成绩的50%)组成;课程群综合课程实习成绩由到课率与实习表现(占实习成绩的20%)、操作技能考核(占实习成绩的40%)和实习报告(占实习成绩的40%)组成。实行实验课综合评分的方法促使学生更加重视实验的每个环节,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有限的实验学时内,掌握了动物医学专业实验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

2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管理,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2.1校企合作,共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校外实践教学

基地具有高校所不具备的教育教学资源和贴近社会科技、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对保障学生接触社会、深入基层、接受专业实践锻炼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6]。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各种专业性畜禽养殖基地和区域性龙头支柱产业已形成,使动物医学教育和农村社会之间的联系愈加密切。面对新的形势,传统的靠行政手段引导确定学生实习点,进行教学实习和毕业生产实习的方式已难以进行。必须采取适当形式与相关企业生产单位联合,以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本专业充分发挥自身的科研和人才智力优势,遵循“互惠互利,双向受益”的原则,与大型养殖企业、市(县)兽医院、宠物医院等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先后与合肥白帝乳业集团、安徽安泰畜禽养殖公司、上海光明乳业集团练江公司、安徽省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合肥天红宠物医院、合肥动物保健中心、凤台县兽医院、利辛县畜牧兽医局、亳州市畜牧兽医局、五河县兽医站、安徽华澳兽药厂等相关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建学生实践教学基地。2005年以来,本专业新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9个,这些校外实践教学在动物医学专业教学实习、毕业生产实习、大学生创新基金试验及科研实践训练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实践教学任务的完成提供了重要保障。

2.2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管理,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为了使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在动物医学“双创型”人才培养中更有效的发挥作用,我们不断探索基地的管理和使用机制。一是成立一个稳定且具有权威性的实践教学基地领导小组。组长由系主任或专业负责人担任,成员由动物医学专业分管实践教学基地工作的临床课教师组成。通过领导小组可以使学校和协议单位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管理方面能更好地实现融合,避免出现管理脱节问题。二是选聘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协议单位业务技术和生产管理骨干作为学生实践教学校外指导教师,并向他们颁发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实践教学校外指导教师聘书。2005年以来,我们先后聘请了12名校外指导教师(每届聘期4a),所聘请的这些校外兼职教师,不仅已成为学校与实习基地单位的联系人、实习工作的组织管理者和教学实习的指导者,而且也根据课堂教学安排,请他们走上学校讲台为学生介绍专业实践经验,参与讨论修订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教学文件,让他们有其名,负其责,真正成为动物医学专业教师队伍的补充力量和教学管理的参谋。三是积极与已建的校外基地进行充分沟通,抓内涵建设,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评估方案,定期对已建的基地进行评估、考察,对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基地要及时沟通、及时解决,对不符合要求的实践教学基地,要及时终止协议,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的实践教学效果,使学生学有所获。

通过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管理,近几年动医专业学生实践教学质量明显提高,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本科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5%以上,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社会的好评。

3注重毕业论文质量,构建“三方联动”指导本科论文模式

毕业论文是本科生4a专业学习的综合展示,是大学生科学研究初步尝试的实践过程,也是衡量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这个环节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起着关键的作用[7]。本专业高度重视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实行从选题、指导、答辩的全程质量监控。一是提升毕业论文选题质量,题目的难度和份量必须符合动物医学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二是明确指导教师的责任,使其必须提高自己的指导质量。三是严把答辩关,细化答辩成绩的评分要素,使答辩过程规范,从而实现全面检验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目的。

充分利用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和硕士点较多的资源优势,提升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本专业拥有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为了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我们创新思路,改以往本科毕业论文由实习指导教师负责指导为“本科生、研究生、研究生导师3方联动”的指导模式。利用研究生资源,让硕士研究生在文献检索、英文阅读、选题、实验技能、大型仪器使用、数据分析、论文撰写等多方面对本科生进行“传、帮、带”。在本科生论文选题、制定实验方案和论文撰写等关键环节由导师、本科生和研究生共同讨论,最终定稿。据运用这种模式完成毕业论文的学生反馈,“三方联动”的本科论文指导模式可以让本科生充分享用学校的教学和科研资源,通过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试验,与研究生交流,可更好地掌握从事科研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提高本科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探索实践能力培养新途径,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篇(7)

[关键词]创业教育;教育步骤

总理2014年在达沃斯论坛上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他提出,要在中国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此后,在世界互联网大会、国务院会议和各种公开场合中他都频频提出这一观点。在国内考察中他更是每到一地,都要与当地的创客们会面,他希望用自己的行动激发出民族的创业精神。今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又提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在谈及创业、创新工作时强调:“让人们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精神追求和自身价值”。知识的创新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如何提高人才主力军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成了当下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随着《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015〕36号);《辽宁省深化普通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辽宁省《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的下发,让辽东学院机械电子工程学院的大学生管理队伍人人都认识到今后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战略核心———大学生创业教育。如何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着力培养他们的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创业行为、创业能力,我认为应按照以下四个步骤进行。

一、明确创业教育管理主题

技艺精进、功夫到家、创意创新、赢在创业。

二、厘清创业教育管理思路

(一)大学生教育管理中加强创业教育,创造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环境氛围

1.转变思想教育管理理念。要尽快转变大学生传统教育管理模式,从简单的就业教育转向创业教育,在日常工作中让大学生树立起既要注重就业更要有创业意识,让大学生知道自主创业不仅是就业的初始选择,更是将来大学生成才的重要途径。2.鼓励我院大学生正确认识创业。创业教育并非只是鼓励大学生在校期间马上就去挣钱或者毕业以后马上就去自主创业等,而是对所有大学生都应该进行的一种创业精神、创业文化、创业基本知识的教育,对有好的创业意向和准备创业的大学生开展创业所需能力的训练。因此,我院大学生无论毕业后就业还是准备将来自主创业都需要接受创业教育,具备创业基本能力。

(二)改革我院传统的大学生活动方式,将大学生活动和创业教育管理相结合

1.培养大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活动。由就业而创业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管理改革模式的落脚点。在活动组织上,对活动全过程进行整体优化整合,突出大学生素质教育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使大学生具有宽厚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培养较强的创业意识,创造性地运用既有知识解决各种突发问题的能力。2.努力拓宽大学生创意、创新、创业实践服务平台。在总结既往经验的基础上,有目的、有方向的引导我院大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机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慧鱼大赛、辽宁省本科大学生机械设计创新大赛、辽宁省物理实验竞赛、辽宁省工业设计大赛、辽宁省“挑战者”杯、丹东市“鸭绿江杯”创业大赛、辽东学院大学生创业大赛等赛事,全面开发我院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不断积累,从而提高我院大学生的创业能力。鼓励并支持我院大学生走进实验室和实习工厂,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

(三)实施全院配套服务机制,从制度上保证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推进

1.双管齐下,在育人的同时,组织我院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培训,尤其是创业前针对性的培训和辅导,应摆在重要位置。2.学院牵头,联系相关企业进行校企合作,为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平台,企业领导提供理念,设立我院大学生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基金不仅仅是为我院大学生提供经费,还要用各种政策保障其能够有效使用经费,提高我院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并争取早日回馈社会。3.建立专门的大学生创业实验室、实习工厂和办公室。目前,国内许多高校都已经利用自身优势和已有资源,开辟了专门的场地或是成立大学生社团机构供大学生创业使用,我院也将借鉴其合理性,创建创新、创业基地,配备一定的配套设施,提供创业相关场地,加强我院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

(四)加强与同专业更高层次院校交流,学习创业先进理念并努力贯彻实践

1.加强学院教师和同专业更高层次院校交流,学习其创业教育管理工作先进理念。目前,许多机械类高校的发展模式已经完成了从劳动型到技术性的转变,在这一过程和转变中,大学生创业教育管理工作的导向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学院教师和同专业更高层次院校交流机会,学习其培养创业人才的先进理念和方法,可以不断地提高并完善我院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管理工作。2.加强学院大学生和同专业更高层次院校交流学习的机会。清华、北大、哈工大等全国许多知名学校的课程中都有已经有比较成熟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比如,哈工大和汽车有关的课程,不仅仅是教授一般的汽车知识,而是在学习中主要让学生在一个团队中合作,期末时作出一个项目研究报告。这样的培养模式显然是以创业为主要目标的,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早日树立独立思考和动手的能力,这样将大大有益于大学生将来的创业。这是非常值得我院大学生学习和借鉴的。

三、辅导员制定创业教育管理计划

(一)辅导员通过学生教育管理讲授让学生明确机械电子工程学院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创业实践项目的关系,三者构成相互促进的整体。课程教学中也把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创业实践项目构成一个整体,让大学生明确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是基础;创业训练项目是过渡;而创业实践项目则是目标。(二)辅导员要做好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和创业训练项目的训练计划,从商业基本素质入手对大学生进行培训和锻炼,培养大学生的经营管理基本技能。可以从完成较好的创新训练项目中筛选出优秀者和优秀团队,由大学生本人和团队向学院申请成为创业训练项目。(三)专业教师在科研开发和设计锻炼的基础上对大学生进一步进行产品经营策略的训练,这样做不仅能够锻炼大学生面对市场变化的能力和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同时还可以促进大学生对已经完成的创新、创业项目进一步修改,使之和市场需求近距离接轨,帮助大学生培养社会服务的意识,并在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中锻炼自己的创业能力。(四)经过不断的创新训练、创业训练两个阶段后形成的具有独特市场运营模式的优秀创业项目,可以作为我院创业实践项目,进行进一步的重点孵化和重点支持。(五)把创业实践项目孵化成模拟公司,为下一步真实创业做准备。这么做的目的是帮助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好的项目能尽早服务于社会,锻炼他们的创业能力。

四、探究创业教育管理实施方法与途径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管理要多层次、多方面。从广泛宣传参与,到成立团队专门培训,再到重点团队重点扶持进行三个层面的教育。我院大学生创业教育管理工作中多以实验室和实习工厂为平台,面向全院大学生组织开展创业活动,覆盖全学院各年级和专业的学生。通过实验室和实习工厂为基地,面向部分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开展PPT、CAD等培训,以讲授、分组讨论、团队训练等形式完整呈现创业全过程,培养具有较强的市场开发意识和公司经营管理能力的领导者和创业先锋。

(二)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方面,学院要实现从大一到大四的全程化教育。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由辅导员和学院主管就业的书记主讲,主要面向一年级学生开设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结合创新大赛和创业大赛举办的专题培训讲座和创业训练主要针对大二、大三的学生,辅导员全程指导学生参与创业实践训练。针对创业项目的系列培训则侧重于大三、大四学生,详细向大学生介绍创业过程中各环节的方法和知识,更明确地指向让大学生如何创办自己的企业。大学生创业教育管理工作,是需要一个长期的、不断积累的过程。首先,要从理念上,要让大学生认识到其重要性。其次,在大学生自身层面让大学生认识到创业可以为其自身提供更多实现梦想的机会,为将来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最后,在这一过程中,增强大学生社会竞争意识,培养社会责任、公共道德,并对国情、社情要有深入、细致地了解。在学院层面,大学生创业可以活跃我院气氛、提高我院大学生就业率;在社会层面,大学生创业将减少社会失业率,大大降低社会不稳定因素,并提高社会经济活力;在国家层面,大学生创业将大大缩短国家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时间周期,对未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将是持续的、强劲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黄兆信,曾尔雷,施永川,周敬业.地方高校融合创业教育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5).

[2]吕振.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与思考[A].KAB创业教育年会暨首届大学生创业教育论坛论文集[C].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