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0 16:17:0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德育实施的主要途径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摘 要 个案调查结果显示,职业学校德育对象在行为习惯、道德素质、学习积极性等方面与普高生存在一定差距。集团化办学为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开拓了新途径,能够增强学生对职业内容和职业道德规范的理解,提高德育效果。集团内的职业学校应充分利用集团化办学资源,建立以实践为导向的德育模式,构建以学校和企业为“双主体”的德育评价体系。
关键词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企业资源;德育实践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14-0078-03
一、调查背景
在集团化办学背景下,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实施状况,将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到企业的持续发展,也直接制约职业教育集团化的发展。为全面了解集团化内部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开展状况,课题组以江西华忆职教集团下的江西华忆电子工业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华忆学校”)为例,全面调研其德育工作开展情况。华忆学校位于江西省吉安县,是全国重点建设的示范性职业学校,实行的是“前校后厂”和“六个对接”(即校长与厂长、专业与产业、教师与师傅、课堂与车间、学校实训基地与企业研发中心、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现有在校学生3500余人,教职工200多人。调查主要采用访谈法、问卷法。访谈对象为部分德育课教师、学生及学校管理人员;问卷对象为有实习或实训经验且目前在校或集团内企业实习实践的二、三年级学生,针对文秘、计算机、平面设计等专业发放问卷730份,回收有效问卷658份。调查项目主要针对集团化办学模式下学校德育实施的总体状况、德育实施过程、德育课程、教师队伍、评价以及校企合作对德育工作的影响等进行。
二、集团化背景下职业学校德育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调查显示,职业学校十分重视德育工作的实施,但德育工作的实施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只有32%的学生对学校的德育工作持满意态度,持不满意态度的占60%,剩余的8%则表示无所谓。由此可见,学校的德育工作有待加强。经访谈及问卷了解到,造成学校德育效果不佳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
(一)德育对象素质不高,德育工作难开展
近年来,由于职业学校招生困难,招生不设门槛,“不问成绩,先招后管”成为不少职业学校的现实选择。这致使目前职业学校学生素质普遍不高,在诸如行为习惯、道德素质、学习积极性等方面与普高生存在一定差距。教育难、管理难成为职业学校普遍面临的问题,致使德育实施困难。
(二)德育师资匮乏,学生认可度低
德育师资队伍直接决定德育的实施效果。调查显示,大多数职业学校从事德育工作的教师基本都是由专业教师或班主任兼任,他们没有经过正规的专业训练,缺乏德育工作的专业技能和方法,上课基本还是以说教为主。无论在学历还是在资历上都难以满足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需求。对学生的调查显示,分别有66%和12%的学生认为学校德育教师的工作表现“很一般”、“不太主动”,说明学生对于德育师资队伍的认同度明显偏低。
(三)德育课程设置偏理论,实践活动少
德育课程是实施德育的载体,其质量状况直接影响德育的成效。从广义角度理解,职业学校的德育课程内容应当包括世界观、职业道德、法律知识、心理健康、政治素养等方面[1]。调查显示,82.3%的学生认为学校德育课程主要集中于文化课程部分,活动课程和实践课程设置比例分别为10.2%、7.5%。在集团化办学模式下,学校与企业融为一体,因此为学生了解企业文化、进行实际锻炼提供了绝佳场所和机会。加上目前职业学校学生学习动机不强、缺少升学压力等,因而要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更应该多开展活动及实践类课程,同时将企业文化内容融入学生德育内容中。
(四)德育途径单一,吸引力不强
在实际德育过程中,虽然集团化办学为学校进行德育提供了多条途径,但调查显示,近70%的德育活动仍集中在课堂讲述上,目前课堂教学依然是主要的德育途径,企业参与较少。学校把集中灌输、理论讲解、大会教育等形式作为德育的主要方式,而不注重生活实践、学生体验、自我评价等对学生品德形成的作用。图1显示的是学生希望学校开展却很少开展的德育实践活动。
(五)学校与家庭未形成合力,德育效果不足
学生品德形成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家庭对其影响特别大。调查显示,56.6%的学生认为家庭对自己的品德产生了积极影响,10.7%的学生认为家庭对自己的品德产生了消极影响,认为“没有影响”的学生占11.5%,回答“不清楚”的学生占21.2%,可见家庭参与是德育工作顺利实施的重要因素之一。但目前多数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和教育环境相对欠佳,大部分学生的父母或在家务农或外出打工,家长根本没有时间或精力参与到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中来。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脱节,难以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职业学校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三、职教集团化背景下开展德育工作的优势
(一)集团化办学为德育工作开拓了新途径
在集团化办学中,学生从学校进入到企业进行实践或是实习时,学习环境发生转变,此时德育工作的开展也由学校转移到企业中,以往德育工作的盲点——实习或实践时无人管的现象将会避免。在企业中,由于教育者、教育环境、教学方式都变得更具有实践性,所以德育工作的内容和途径也随之发生变化。因此,集团化背景下的德育工作具有了新的视野、新的平台以及新的方式。
(二)集团化办学有助于丰富德育资源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 德育教育 途径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099-02
农村中小学教学创新对于我国新时期的社会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小学的德育教育作为教学创新领域的重点内容,在实践环节能够有效健全学生的人格,促使中小学人才培养在创新与优化过程中能够满足新时期社会的实际要求,更好的实现基础课程教育的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农村中小学德育教育的实施途径进行探究,以此为我国今后的农村中小学教育研究与发展提供合理化参考。
一、新时期农村中小学的教育环境现状
农村中小学的德育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长期以来重要的教育模式。针对我国传统农村中小学课堂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情况,例如教学工作者在授课环节采取“照本宣科”及“灌输教育”的模式,这些固有的教学模式长期以来极大的降低了我国农村中小学教育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严重者还极大地阻碍了农村中小学教育创新的发展,致使农村中小学教育长时间停留在传统教学模式当中。随着德育教育在我国农村中小学教育领域的逐步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正在逐步被新形势的教学方法与授课模式所替代,农村中小学教育在德育教育环境的影响下正在逐步得到改善。近年来,我国从事农村中小学教育的教学工作者普遍能够感受到德育教育在农村环境中应用与开展的实际效果,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深蒂固,对我国农村整体中小学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严重降低了中小学课堂教学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德育教育环境在农村中小学当中的应用与普及,逐步促使农村的教学环境出现了变化,越来越多创新型的教学模式在实践环节得以应用,并且有效提高了农村中小学的整体教学质量。
二、新时期农村中小学德育教育的实施途径
1.建立德育教育的目标管理体系
农村中小学的德育教育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完善诸多方面的系统工程,在确保不同系统工程协调有序运行的同时,还要加强各个教学系统的管理工作,建立完善化的目标管理体系,以此提升德育教育的实施质量,逐步在农村中小学教学环境当中培养出良好的德育教学环境。例如,教学工作者在建立德育教育的目标管理体系时,应当随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品德情况,确切掌握学校德育教育的实施情况。在实践工作环节由学校、班级或者学生组织积极发挥团体作用,将个人或院校开展德育教育的实际情况进行反馈,对突出的班级或个人予以优秀奖励,对扰乱德育教育实施的班级或个人予以通报批评,突出预防为主的目标管理核心,逐步完善农村中小学德育教育的整体环境。
2.加强互联网环境下的文化教育工作
随着网络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与完善,互联网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当下社会环境中的主要媒体工具。针对我国农村中小学传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情况,相关部门及院校管理单位理应积极加强互联网环境下的文化教育工作,利用网络对青少年进行德育教育,正确引导青少年上网,将网络文化作为与传统教育形式相结合,进一步提升农村中小学教育的整体质量。教学工作者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针对性的联系院校网站维护单位建立德育网站,增设适当的德育教育栏目,例如,心理咨询、电子邮箱、热线服务等形式,在对院校青少年开展德育教育的同时,积极引导青少年利用互联网环境与同学和教师进行情感宣泄,促使互联网环境成为师生之间交友谈心的重要场所。
3.构建师生与家长相互交流沟通的平台
农村中小学在办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留守儿童问题,这些留守儿童因家长外出打工,在家中长期缺乏关爱、帮助与教育,为了充分发挥家长的教育效果,学校在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理应积极构建师生与家长相互交流沟通的平台,促使更多的学生能够通过这个平台与家长和教师进行联系与交流,通过一起沟通、一起倾诉,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在农村校园环境当中培养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并为之后的课堂教学提供必要的帮助与支持。农村院校应尽可能的加强德育教育基地的建设,创建优质化的育人环境,定期定时带领班级学生在当地敬老院、老干部之家、工厂等环境中体验生活,逐步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思想观念。
三、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中小学德育教育的实施与发展对于我国现阶段农村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相关部门及院校管理单位理应重点关注农村中小学德育教育的实施与开展情况,通过有效途径充分提升农村中小学德育教育的实施力度,促使我国农村中小学教育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孟炜. 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渤海大学,2014.
关键词:隐性德育方法; 隐; 实施途径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8-0098-02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社会”、“教育即经验改造”。教育隐藏于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隐性教育法也随之应运而生。作为“国家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春节,以其持久的时间、丰富的内容、隆重的仪式,全方面、多角度地展示着中华民族的物质和精神世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春节文化,其中必然隐藏着许多德育资源。因此,探讨春节文化的隐性德育功能,进而找到隐性德育方法实施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德育实践活动的实效性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和应用价值。
一、隐性德育方法的界定
“隐性德育方法”作为一个复合名词,理应由“隐性教育法”和“德育方法”两部分组成。在借鉴古今中外各个国家的隐性教育实践经验基础上,我们可将隐性教育方法理解为:将教育目的、主题、内容等隐藏于环境、文化、交往、制度、管理等日常生活之中,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的方法。德育方法则是教育主体为达到一定的德育目的,在认识和影响教育对象思想和行为过程中所采取的途径、策略、手段、工具和操作程序的总和[1]。
综合隐性教育法和德育方法,大体可概括出隐性德育方法的内涵:教育者将德育目的、内容、主题等隐藏或渗透于环境、文化、交往、制度、管理等日常生活之中,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从而提升其思想品德的过程中所采取的途径、策略、手段、工具和操作程序的总和。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隐性德育方法在实施方式上具有隐蔽性。即在隐性德育活动过程中,教育目的、教育内容甚至教育者都不是直接显露而是隐藏的。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隐蔽,就越是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2]这样,受教育者是在不知不觉的状态下接受德育,并随着自己的情感体验与之产生共鸣,其教育效果自然愈为明显。
第二,隐性德育方法的实施载体是丰富多样的。即在隐性德育过程中,教育目的、内容等可以隐藏于各种教育载体之中,可以是环境氛围的塑造,也可以是文化的建设,也可以是各种实践活动等。
第三,隐性德育方法的实施过程是潜移默化的变化过程。即隐性德育方法是在教育者“不知情”的状态下实施的,是通过受教育者主动同化和接受而起作用的,这就需要受教育者在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实现其内化和顿悟,从而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二、春节文化的隐性德育功能
春节作为中国的传统大节,是集放鞭炮、包饺子、贴对联、作年画、守岁、祭祀、拜年等多个民俗环节连缀而成的复合体,并由此形成内容丰富的春节文化。其所负载的内涵,是五千年中华文化的层层积淀,隐藏着巨大的德育功能。
(一)民族凝聚功能
春节文化的民族凝聚功能主要体现在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对民族认同的强化两个方面。
一方面,春节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的积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的传说、礼仪、习俗、禁忌,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画卷。例如春节期间家家户户“福”字要“倒”贴,取“福到人间”之意;各家各户都要吃鱼,取“年年有鱼(余)”之意;孩子打碎碗,不能责备而要说“碎碎(岁岁)平安”等,这些习俗和礼仪深埋于每个中国人的内心深处,代代相传,多方位地展示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物质和精神文化世界。
另一方面,春节文化可以增强人们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宿感,成为世界各地中华儿女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天然标志。正是由于春节文化的世代传承,使得每个中国人都处于这样一种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其熏陶,不知不觉地成为共同体中的一员,整个中华民族形成一种“同呼吸、共命运”的节日历程,于是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也随之产生。
因此,春节文化本身就是民族凝聚的粘和剂,无需歇斯底里的号召,无需空洞乏味的说教,民族凝聚力在春节文化氛围之中便可无声地增强。
(二)关系调节功能
春节文化的关系调节功能主要体现在天人关系、人人关系以及个人身心关系的调节。
天人关系方面。春节作为沿袭传统农耕生活中存在的节日,其最原始的意义是在岁末年初之时,将一年辛勤农业劳作收获的物品祭祀众神以及祖先,感谢大自然的恩赐,祈求神灵及祖先的庇佑,渴望新的一年生活幸福、吉祥。同时,人们在这冬去春来这个特殊时期庆祝春节,符合自然的发展规律,从而春节在无形之中强化了人与自然相互协调、和谐发展的观念。
人人关系方面。春节文化对于调节人际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除夕之夜,守岁之俗,老少一堂,团团圆圆,彼此交流,叙旧话新,无形中加强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关系。又如春节期间的拜年活动,也是能够加强人际关系的习俗活动。家族长辈、平辈亲属之间的拜年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磕头仪式,而在于使家族同宗共祖的认知得到巩固,同族内部情感与凝聚力增强,家族与外姓之间的共同情感联系更为紧密[3]。
个人身心方面。春节文化活动作为一年文化活动的巅峰,本是农耕时代人们在经过春、夏、秋三季紧张的劳作之后而进行的调节和休整。春节丰富多彩的习俗活动、明快奔放的音乐舞蹈、丰盛充足的佳肴美酒、轻松快乐的节日氛围,使人们疲劳困倦的身体得到恢复,紧张压抑的精神得到舒缓,心理状态得到平衡,从而身心均得以调适。
(三)精神鼓励功能
辞旧迎新是春节仪式活动的主题,即一方面是“送旧”,是对一年的辛劳进行善意的总结;另一方面是“迎新”,期盼美好的未来,规划生活新的起点,这便是人类进步的精神动力。例如春节文化底蕴的重要表征——春联,总是更多地表现为积极意义的祝贺:“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爆竹声声除旧岁,梅花点点报新春。”均体现了人们对美好明天的深切希望,也是人类发展进步的精神动力场。
三、从春节文化中把握隐性德育方法的实施途径
春节文化中隐藏着巨大的德育功能,因而在春节期间实施隐性德育方法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说教”教育
所谓说教即教育者主要通过语言对受教育者进行口耳相传的教育方式。中国古代德育方法的萌芽阶段——原始社会,主要采用这种方式。隐性德育法在春节文化中可以以“说教”的形式实施。例如春节前准备时期,父母、祖父母们总是一边准备着过年的食物、用品,一边给旁边帮忙干活的孩子们讲传说中的故事,叮嘱过年的规矩、礼仪和禁忌。对于孩子们而言,一边帮大人干活,一边听传统故事不仅是快乐的而且是印象深刻的。这些故事及其中蕴含的人生道理、价值追求都将伴随孩子的一生,甚至影响他们今后做人原则和人生道路的选择[4]。又如除夕合家守岁之时,老少一堂叙旧话新,祖父母们回忆其幼时生活情景,孩子们感受以前的生活状态,寓德育于老少彼此交流之中,不失为一堂生动的忆苦思甜课。无需实体教室,无需典型事例,也无需编制教材,除夕守岁本身就可以无声地完成一次生动的德育活动。
(三)实践教育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社会”、“教育即经验改造”的口号,在这种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他将生活搬进了学校,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实际生活,从而加强教育效果。同理,春节可以将学习融入生活之中,使每一个受教育者(包括教育者本人)亲自参与到祭灶、除尘、贴春联、守岁、祭祀、放鞭炮、拜年、闹元宵等各个春节民俗活动之中,使他们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三)感染教育
感染教育法即通过语言或行为引起别人相同思想情感的教育方法[5]。隐性德育方法可以通过春节节日氛围的感染作用实施。例如:春节的“新民俗”----央视春晚是中国春节文化的展现平台。春晚所营造的春节氛围在传递给观众载歌载舞、欢庆热闹的感官感受的同时,也将天人合一的岁时观念、家为核心的伦理观念、辞旧迎新的生活观念一并传递给全国人民[6]。“除夕是旧年的最后阶段……新年凌晨是重要的时间点。”[7]零点报时一直都是春晚的,从而凸显春节新旧交替的神圣性。还有许多春晚节目都是以尊老爱幼、妻贤子孝、家和万事兴为主题,都蕴含着以家为核心的伦理观念,这必然强烈地感染着共赏春晚的每一个家庭成员,使其无形中受到极强的感染教育。
参考文献:
[1]陈华洲.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林斯坦.论现代德育的策略——隐蔽德育意图[J].教育评论,2001,(5).
[3]韩国英.从传统到当下:试论中国传统春节的文化表
述——以晋南襄汾丁村为个案[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
[4]廖冬梅.节日的教育功能探析——以云南纳西族的“2·8节”为例[D].重庆: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5]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358.
二、工作目标
长远目标:打造现代的“书香门第”,培养有文化底蕴的新人。
近期目标:争当课改排头兵,争做市区质量强校,争为社会公认特色学校,争创人民满意学校。
三、主要工作
(一)践行办学思想,营造“书香”学校
办学思想是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取向,是学校发展的“魂”。学校坚守“以书香为伴,与生命同行”的办学思想,用这个思想统领支配学校的一切办学行为;坚持立足办学途径,拓展办学途径,寻求和实施办学策略,不断营造“书香”学校。
1、解读办学思想,把握学校文化的本质
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是教师职业生命中永恒的三个问题。学校引导教师通过这“三个问题”的不断追问,强化学校及教师对教育是什么、学校是什么的继续追问,促使教师认同办学思想,共同打造“读书成风、求知若渴、外探内省、博学精思,启智扬善、追求创新”的书香文化,体验“知的渴求、爱的渴望、善的情怀、智的热爱,以及自我的超越和创造的激情”的生命价值。
2、立足办学途径,打造“书香”文化
办学途径是学校生命发展的通道。沿着办学途径,才能找到学校管理的要素----人和事,学校管理的着力点----现实需要与未来发展,实施有效管理。学校通过“营造书香校园,触摸真实生活,共建生命课堂,倡导校本教研,拓展墨趣空间”,不断开拓办学途径,实现人、财、物、事即办学思想、办学行为与办学绩效的整合,突现“书香”文化的特征。
3、完善学校规章,促进学校管理规范化
规范化管理是学校正常运转的基石,是学校走向人本化管理不可逾越的鸿沟。完善的规章制度是学校规范化管理的硬件。学校围绕着“用办学思想引领学校制度创新”的目标,对学校章程、教育教学管理条例等系列的规章制度进行重建;通过职代会的审议和执行力的加强,促进教师对新的规章制度的认同与自觉遵守;形成制度重强,促进教师对新的规章制度的认同与自觉遵守;形成制度重建与落实的过程是办学思想物化的过程。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师是实施办学思想和建设学校文化的主体。学校以“校本”为指导,以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技术为目的,坚持“学习、工作、反思一体,强化反思;教师、专家互动,突出主体;课题为载体的演绎型科研、‘小现象真问题’为特征的归纳型教研互促,注重实效”的策略,整合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校本管理和校本课程开发,即将教师队伍建设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全过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二)触摸真实生活,体验生态德育
生命与生活一体两面,生命存在于生活之中,生活是生命的展开与历程。教育因生命而特有,它应该根植于生活。学校致力于构建“触摸真实生活”的全新德育模式,通过构建民主的班级生活、开放的校园生活、真实的社会生活等,让教育回归生活,指向生命,让学生走进生活,在熟悉的、生动的、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认识生活,学会生活,创造生活,从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构建民主的班级生活
班级建设要以班级的民主管理为抓手,以班风建设为目标,以学风建设为重点组织实施。德育处在过程管理中,结合“五名”工程的实施,制定班级专项计划,开展书香班级评比活动,并注意发现和培养典型,以点带面;在终结管理中,通过自评与他评为每个班级画像,形成特点。
2、构建开放的校园生活
校园生活要以校门行为、楼道行为、操场行为的创优活动为抓手,以校风建设为目标,以快乐课间活动为重点组织实施。充分发挥升旗仪式、宣传栏、红领巾广播站、小记者团的载体作用,促进校园生活建设。
3、构建真实的社会生活
社会生活要以社校互动为抓手,以形成良好的家庭生活习惯为重点和目标组织实施。充分发挥班级博客的作用,进行便捷的家教沟通。德育处要注重从内容与形式上进行引导与激励。
4、强化德育管理
强化德育管理要以德育管理条例的重建为契机,研究学校德育管理的特点和重点,建设学校德育的管理模式与特点。
关键词:职业院校;德育管理;问题不足;方法策略
德育管理工作是任何阶段任何院校都没有办法回避的一项重要工作,德育工作的开展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道德素养,完善学生的人格发展与思想道德素质,将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满足社会的发展和需要。但是在当前的职业院校管理工作中,还有许多问题影响德育管理工作实效性的提升,本文将着重对职业院校德育管理工作的问题与对策进行研究。
一、职业院校学生德育管理现状
1.德育管理的方式方法陈旧、单一
在当前的职业院校学生管理的过程中,德育工作一般是通过课堂教学来进行,进行的方式方法比较单一,缺乏创新。职业院校的德育工作者总是高高在上,习惯于居高临下的指挥,在进行德育工作的时候没有创新,按照书本内容进行机械的讲解,不注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的调动,强调学生对老师权威的无条件服从,忽视学生德育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忽视学生内心的感悟与思考,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与个性理解,德育工作很难做到个性化教育。德育工作者与学生之间没有心贴心的交流与沟通。德育教育过程通常是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收,教学模式一般是“填鸭式”、“满堂灌”。这种德育管理的方法仅仅依靠简单的说教,忽视学生内心的活动与感受,忽视学生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将学生作为接受德育知识的“容器”。在德育教育工作中,单纯的依靠说教和命令,要求学生做什么与不做什么,长此以往,学生势必产生逆反心理与抵抗情绪。
2.德育工作的工作体系不完善
职业院校的德育工作的管理体制中,主要存在着两种形式:一种是校长负责制。另一种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在第一种管理体系中,校长对学校的各种工作全权负责,教学管理、人员管理、行政管理等等都是校长的职责,在这种情况下,校长很难对德育工作进行细致的管理。作为发挥监督作用的党委又不能越俎代庖,因此,职业院校德育工作缺乏细致的管理。在第二种管理体系下,是由党委书记全权负责学校的德育管理,校长在德育工作上没有责任,因此,对德育工作的开展缺乏积极性与自主性,德育工作很难开展。因此,职业院校缺乏权责明确的德育管理体系,不利于德育工作的开展。
3.德育管理工作观念落后
在许多职业院校中,院校领导者与管理者对德育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职业院校教学的目标与任务就是促进学生技能的不断提升,忽视学校德育工作的深入开展。认为学生的德育课程只需要在德育课与政治课上进行,其他部门较少涉及。院校领导者一直在强调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却没有给予充分重视。德育工作往往只是“雷声大雨点小。”甚至有的职业院校认为院校的主要工作就是将专业课搞好,学生的思想出现一点问题基本上不是问题,只要不严重违纪和违法就可以不追究,德育工作总是浮在水面,流于形式。在这种观念影响下,德育工作很难有效进行。
二、促进职业院校德育有效实施的方法
1.改进德育工作开展的方法。职业院校开展德育工作的主要渠道就是课堂教学,实施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就是实施德育课程。职业院校中的德育课程,可以分为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显性课程是院校中教学计划中的课程,是指院校中开设的德育课程。隐性课程是指独立于院校正规课程之外的,包含德育思想和德育活动。显性课程注重给学生传授德育知识,隐性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德育情感。职业院校开展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就是实施德育课程教学,有利于促进德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2.丰富德育工作内容。在当前的职业院校的德育工作中,主要通过德育课程的途径来实现。因此,需要全面的丰富德育工作的内容,发挥德育课程的重要作用。很多职业院校的教师认为学生只需要学习专业知识与专业技术,只要专业课通过了,其他都不重要。而且,职业院校没有政治考试的束缚,德育学习没有有效的监督,在这种制度的影响下,德育课程变得可有可无,成为摆设。即使院校开展了德育课程,内容上也比较抽象难懂,学生对德育内容也产生了厌恶反感的情绪。因此,德育课程需要不断地丰富其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不断改进德育的教学模式,提升德育教师教学的实效性,让德育课程内容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充分发挥德育课的功能与作用。《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指出“德育课教学应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因此,需要不断丰富德育课的内容。
3.加强德育工作的队伍体系。职业院校的德育工作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体系,需要院校内部各个工作部门统一领导、分工合作,需要院校、社会与家庭的统一,并形成合力。在职业院校的德育管理过程中,需要加强内部的管理工作,促进德育工作的有效进行,又要充分调动社会与家庭中的各种积极因素,全方位互动、内外结合,构建德育工作的完整体系,保障德育工作的有效进行。因此,若想促进职业院校德育工作的有效进行,必须不断加强德育工作的队伍建设,建设权责明确,分工协作的德育体系,形成院校、社会和家庭的三种合力,促进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4.完善德育工作队伍建设。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德育职业院校中的德育建设面临着新的问题与挑战。职业院校的德育建设的任务越来越重,因此,需要加强职业院校德育教育的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德育教师的选拔和任用机制,加大对职业院校德育教师的培训,推行德育工作的考核和奖惩激励机制,促进德育工作的队伍建设逐渐完善,促进德育工作的有效性逐渐提高。
总而言之,在当前的职业院校中,德育的管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着德育工作的顺利进行,职业院校教师需要在新的教育形势下,要不断探索德育管理的新途径与新方法促进德育工作有效开展,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吴指辉.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的思考[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3).75-78.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实施德育的主要载体,该课程中包含了许多经典的教学内容,这些教学内容大多都蕴藏着生活化的因素。教师要善于由此及彼挖掘生活化的要素。要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化的氛围,这样才能为生活化教学的实施创造条件。此外,初中阶段其他课程,如地理、历史和语文等课程中的许多内容也蕴藏了德育要素,教师利用这部分课程中蕴藏的生活化德育要素,对学生进行间接的德育。
二、借助生活现象,进行德育渗透
德育的生活化依赖于生活现象,教师必须认真备课,要积极寻找生活现象素材,在德育教学时,将这些生活现象作为切入点进行教学。这种立足生活现象进行德育渗透的方法能够克服传统课堂教师照本宣科进行教学的弊端,能够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可以让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将复杂的问题进一步简单化。例如,在《做诚信的人》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入生活中拾金不昧的现象、引入生活中诚实守信的故事,通过这些生活化的现象,
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诚信,怎样才能做到守信,做一个诚信的人的重要性。
三、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感悟德育
关键词:高职高#恍Ы逃专业;德育特色;建设
本研究的德育指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班华指出,现代德育要以人为本,突出主体和发展。高职高专比之于本科院校,应该更贴近职业的需要,培养的人才侧重具有实践性、应用性和技能性。因此,它在以人为本,立德树人方面应该可持续地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实践。
小学教育专业的特色由以下方面决定:一是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本质特性,二是小学教育的基础性、全面性和养成性。顺应2012年《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要求,小学教育专业应该具有教育性、综合性、生活性、实践性和终身性,以反思性实践为发展的主线。由此奠定了高职高专小学教育专业德育的特色。下面从目标、内容、课程、实施的途径和方法、管理和评价方面来论述特色建设。
一、德育目标
德育目标是受国家教育目的和高职高专培养目标制约的。高职高专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如下:
培养符合教育事业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儿童身心健康发展需要的,具有良好的师德和品质,复合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的专业能力,并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和一定的研究能力的具有专业发展潜质的合格的小学教师。
培养规格又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
A.具有一定的专业理想和专业精神,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师德和正确的儿童观、教师观、课程观、教学观、班级管理观与教育观。
B.具有从事小学教育的良好的品质,富有爱心、责任心和童心,阳光健康、富有亲和力,具有良好的沟通与合作的精神和能力。
C.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艺术的基本素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复合的专业知识和教育实践能力;具有小学两门以上学科教学的能力和课程开发的潜能,并至少精通一门学科的教学;能够不断探索儿童哲学、儿童科学和儿童艺术的关系,并能够以艺术和游戏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D.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技能,能够流利而生动地进行口语表达、正确而规范地书写汉字,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并能整合教学要素,胜任班主任工作。
E.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和能力,养成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习惯,具有主动获取知识和开拓创新的精神,具有基本的小学教育研究能力,能够在教育情境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应对挑战和不断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
德育总体目标可以制定如下: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以德治国”的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了解和理解中国梦并能付诸小学教育实践。具有一定的专业精神和教育信念,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师德和正确的儿童观、教师观与教育观;富有爱心、责任心、童心,亲和力;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具有专业发展潜质的社会需要的小学教师。
总体目标又可以分为生存、生活与生命教育;文明规范;基本道德品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劳动与技术;社会实践与服务;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等分目标。其中,生存、生活与生命教育下设生存常识、人际关系、生存品质、应对挫折、生态文明、生活意义、生活能力、品德和习惯、爱和感恩、生活选择、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生命的和谐目标;文明规范下设礼貌、礼仪、行为目标;基本道德品质下设勤劳、勇敢、奋发、诚实、节制、沉默、秩序、决断、公正、中庸(不偏不倚,不走极端)、清洁、安详、贞洁、谦让、自强、自立等一系列优良品质目标;爱国主义下设爱自己、爱家庭、爱学校、爱家乡、爱社会、爱祖国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下设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目标;中国梦下设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目标;劳动与技术下设生活常见材料、技术工具、生产技能、设计、制作与评价作品、劳动观点、劳动习惯、劳动安全和责任、技术意识、职业意识、创新意识、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审美意识目标;社会实践与服务下设实践能力、社会适应、社会参与、公民责任感目标;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下设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的目标。为了真正做到以生为本,可以根据地区、学校、教师、学生、教学的实际来因时、因人和因地制宜。
二、德育课程
目标是课程设置的依据。设置包括:一是开设专门的德育课程,直接传授道德价值;二是实施间接教学,不开设独立的道德课,主要是通过以社会实践为主的所有课程和活动来进行道德教育。实践证明,两种形式相结合,才能全面、充分地实施德育。课程体系由内容和目标体系构成。内容体系在如上所述;活动体系围绕学校(含大学和小学)、家庭(含大学生和小学生的家庭)和社会之间的交叉关系而展开。志愿服务、家校共育、自我教育将共筑德育课程活动体系。对于任何学校的学生而言,各学科的德育渗透在全部德育中所占的比重最大。但是小学教育专业的自然学科、社会学科、人文学科、艺术学科和跨学科的交融、渗透比较紧密,由于该专业的终极受益者儿童天生是以游戏的方式认识世界,而游戏和艺术又天然密不可分,那么着重和艺术学科相交融的跨学科的德育渗透显得特别突出和重要。而高校在艺术学科、跨学科建设方面还很薄弱,由于学科之间在学科理念、价值标准、学科语言、学科思维方式和学科方法等的冲突;基于同质学科组织为主线的管理体制导致的跨学科研究的组织障碍与冲突;受管理体制制约的跨学科研究的资源配置障碍与冲突;传统的同行评议评价模式下对跨学科的评价导致的障碍与冲突,导致的跨学科的课程设置和实施还任重道远。
课程的新陈代谢要以先进的文化背景为基础。要构建良好的校风、班风、教风、学风,建设融合小学文化、小学教师文化和小学儿童文化的校园文化,和小学共同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实践活动。
三、德育实施的途径和方法
实施德育,要体现教育性、综合性、生活性、实践性和终身性。教育性自不待言。综合性不但表现于在跨学科领域实施德育;同时也表现在实施的途径和方法是综合的。途径包括:
(一)直接和间接的教学:是最经常、最有效和最基本的途径。要推动跨学科的建设以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关注小学德育生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通过真实案例、真实项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兴趣和做小学教师的兴趣;
(二)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品德的真正形成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立足多姿多彩的生活,并通过反省和内化得到真正的成长。包括便民服铡⑽幕辅导活动、法律宣传活动与咨询活动、社会调查活动、义务劳动、暑期文化、科技和卫生三下乡活动、勤工俭学、环境保护、考察实践、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等;
(三)课外、校外活动:主要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特别是小学教育的实际,开展相应的课外、校外活动;其中,特别借助教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等跨学科教学活动机会实施德育;
(四)共青团活动;
(五) 校会、班会、周会和形势政策报告会等;
(六)班主任工作。
方法包括说理教育法、榜样示范法、情感陶冶法、实际锻炼法、品德评价法(根据德育目标)、生活指导法等。教育者要指导大学生学会反思和内化,形成终身发展的可持续性。
四、德育管理
包括制度、队伍、课程、教学和科学研究管理的建设。
推行民主化、人性化和科学化的管理,树立主人翁意识和服务精神,采用各种激励和奖惩机制,使所有领导、管理者、教师、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和相关学生社团组织,小学的领导和教师以及大、小学生家长对德育工作群策群力,整体发展。特别强调联合小学的领导和教师以及大、小学生家长的力量。在校本文化的支持下,倡导学生自主管理、自我发展。打破传统的同质学科组织为主线的管理体制,制定和创新跨学科管理制度以保障跨学科德育的有效实施。
队伍包含学校各层面的领导、管理者和教师;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小学的领导和教师以及大、小学生家长。大学的教师要成为双师型教师,大学教师和小学教师组成学习共同体,共同管理学生的德育。在院系层面建立跨学科学系或教研室、跨学科研究中心,搭建跨学科研究平台;建立跨学科研究团队,以建设跨学科德育的基本人力资源。
在社会实践和校本课程的结合中落实德育,鼓励开发跨学科课程。请小学教师参与德育教学,比例不低于20%。
强调全员参与德育研究;强调跨学科科学研究以及德育研究,力求以研究促进德育教学和质量的提升。
五、德育评价
倡导发展性评价观,着眼于学生、教师和德育工作的提高和改进,而不光是德育的实际成绩。请德育施教的所有成员参与德育的评价,包括个人人格品质评价、学科(含跨学科)德育评价、校本德育课程评价、小学化校园文化评价、实习实训素养评价和专业德育活动评价;坚持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相结合、主观判断与量化评价相结合、具体测评手段突出差异性。构建动态、系统的德育评价方案与可量化、发展性的评价指标。
[参考文献]
[1]班华.现代德育论(第二版)[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12-15.
[2]中国教育部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Z]:1.
[3]陈威. “实践取向”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
[4]赵佳丽,罗生全.论学校实践性德育课程体系构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5),7: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