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0 16:17:0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一、小学英语课堂导入的方法(Lead-in)
课堂导入的目的就是,一般情况下,每节课的开始都要有一个导入的步骤。这一步骤通常采取复习旧知识引出新知识的方法,这是为了承上启下,以旧带新,也是为了帮助学生巩固以前学过的内容。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必定要进行有效的课堂导入,因为“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课堂导入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众所周知,复习的主要目的是“温故而知新”,因为,对我们国家的小学生来说,由于缺乏自然的语言学习环境,英语学习中最大的阻力就是遗忘。为了克服遗忘现象,就要设法使自己获得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不断地得以重复和运用,只有通过有规律的复习和巩固,才能加深记忆。只有通过运用,才能加深理解。有关统计数字表明,当旧知识和技能的巩固率达到80%以上时,才能保证顺利地进行新知识的学习。此外,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及时地弥补教学中疏漏的地方,进一步完善整个教学过程,自然进入新的教学内容。当然,这一步骤所用的时间也不必过长,否则会影响下一个教学步骤。
导入的方法:导入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也是非常灵活的。这取决于选择的内容、复习的目的及学生掌握的程度。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1、连锁句型操练(Chain Drill)。
教师首先向一个学生问一个问题,这个学生先回答这个问题,然后再向第二个学生问一个类似的问题。第二个学生先回答问题,然后再向第三个学生问一个类似的问题,以此类推,学生有问有答,形成一个问答链,例如:
教师:What are you doing?
学生:I am writng.What are you doing?
学生:I am drinking.what...,..
这种方法可以创造师生互动和学生问互动的学习环境,非常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学生在练习时可以使用同一个问题,也可以提问不同的问题。否则学生可能会感到枯燥乏味。
2、听写(Dictation)。
听写是一种简便而又广泛的教学方式,可用来复习字母、单词、句子、短文等。这是一种集听和写两种技能合二为一的语言训练形式。使用这种方法时,教师应注意听写时语速不能太慢,要用正常的语速来读,按意群来停顿。一般情况下,只读三遍,第一遍要求学生只听不写,第二遍边听边写,第三遍边听边检查。否则,虽然学生能将句子或短文正确地写出来,但最终不利于培养学生听和写的能力。
3、找出特例(Odd Man out)。
这是一种适合用于语音和词汇的练习方式。
在小学阶段,语音与词汇占有很大的比例,用这种方法可以进行比较全面的练习。教师可以来用笔头和口头的形式给出一组单词,在这一组词中,有一个词的发音或拼写或词义不同于其他的词,要求学生找出这一个不同的单词。例如:
many man can bag (第一个词的发音不同于其他单词)
cheese eggs oranges bread soap
meat
(第五个词的词义同其他单词不属于一类)
总之,导入的方法很灵活,教师也可以自行设计适合自己学生和自己教学内容的不同形式,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二、英文课文内容的介绍方法(Presentation)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介绍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是指教师运用各种不同的手段向学生展示或解释新的语言内容和项目。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理解和认识新的语言项目的运用、发音、形式和意义。对学生来说,主要是感知这种语言现象,以下将介绍几种课堂教学的方法:
1、使用母语辅助教学(Mother Tongue)。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尽量使用英语组织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直接理解英语和运用英语。但是,教师使用的英语不能超过学生的语言水平,特别是小学生。如果教师使用的语言太难,学生听不懂,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所以在教一些抽象名词和不易用实物、图片和动作解释的语言现象时,最好使用汉语。汉语解释快捷、简单、省事。当然,不能过多地使用汉语。英语和汉语的使用原则是:可能的情况下,使用英语;必要的情况下,使用汉语。
2、利用实物进行形象化介绍(Real Objects)。
使用实物进行介绍既方便易行,又直观形象,它能够把抽象的语言具体化,复杂的语言简单化。尤其对小学生来说,趣味性和知识性相结合,十分有利于学生接受。实物包括的范围很广,如:学生的学习用具——书本、纸张、钢笔、作业本、书包等,教室内的设备——黑板、桌子、椅子、门、窗户等。另外,教师和学生都可以从教室外搜集和购买一些实物,如:水果、食品、用具等。
3、配合图片进行介绍(Pictures)。
在教学中,特别是教词汇时,可以选用一些色彩艳丽的图片配合教学,如:plane飞机、train火车、lion狮子、tiger老虎等,图片包括教科书中的插图、教学挂图、广告画、照片、幻灯片、贺卡等,同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画片,这样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理解单词时更加的印象深刻。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效率,教师必须掌握好各种课堂导入的方法及课文内容介绍的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同时或综合性的运用多用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
[参考文献]
[1] 巫漪云,少年儿童英语教学[M]华东大学出版社 1998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创新性
中图分类号:G622.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081-02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核心就是通过课堂教学的主导-教师与主体-学生之间的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深度交流,将信息技术教学当中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进行有效传输的过程。从这个基本观念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对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来说,“有效性”是课堂教学一个相对较为重要的核心理念。就是从新课改这个教育改革方向来看,“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何使有效的信息课堂教学常态化”,这些涉及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论命题,也是当下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发展和进步一个主要突破口和入手点。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课堂教学实践。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更多的注重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更需要课堂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这就再次强调了课堂教学“有效性”这个基本原则。脱离了这个原则,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就成了名副其实的纸上谈兵,想要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相关目标和相关计划是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
本文旨在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施环节和主导思想这个基本角度,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个“命题”,做一个相对较为粗浅的思考。以期从现实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践中,解决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这个命题基本思路和简略目标。
1.信息技术教师应明确树立“有效性”这个基本观念,从教学计划设置和教学目标设定阶段,就真正落实“有效性”这个重要的教学原则。众所周知,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同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一样,是会分为几个重要的步骤来实施的。从这个角度来说,真正实施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从课堂教学之初就树立“有效”这个基本理念。所谓“有效”具体到课堂教学就是能够最为迅速、最为便捷的实现教学目标所规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将信息技术教学目标的制定与课程环节的设置充分注入“有效性”这个理念。同时注意关照相关学生、相关器材、相关硬件建设的基本状况,在现有条件下把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教学效能达到最大。
另外,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还应注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的可操作性。通过收集和整理课堂相关信息,才能对影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因素更深层的了解。并在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的制定上提出相应的对策。这样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之初,落实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这目标才能真正的得以实现。
2.信息技术教师应逐步锤炼自身的业务技能,培养自身较高的业务能力,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落实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信息技术教师,首先应该注重对信息技术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信息技术的教师首先要成为信息技术的专家。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要在课堂教学基本功的锻炼上下大工夫、下大力气。对于计算机的实际操作能力、课堂的驾驭能力、语言表述的能力以及其他相关的一些能力,要有计划有目标的进行培养和锻炼。切实保证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真正落实。一个教师的魅力首先来源于自身的专业素养,一个自身业务素养不高的教师,是绝对无法把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落到实处的。
3.解决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这个命题,应注重“学生”这个要素。“一切为了孩子”,课堂教学的核心就是孩子,脱离了“学生”这个重要因素,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思考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这个命题,归根结底还是注重好“学生”这个因素。把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一条贯穿解读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线。真正考虑到学生在接受知识和技能过程中所存在个体差异。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激发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样我们就可以说是掌握了课堂教学主动。这个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就一下子活了起来。教育的根本就是“人”,教育的对象就是“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说到底就是“人”这个要素的最大化体现。
同时前文提到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要想真正做到应有的“有效性”必须在学生的实践这个问题上多做文章。在实践中让学生总结出知识、在实践中让学生锻炼出技能、在实践中磨合课堂、在实践中创建“有效”。在课堂教学之中应该逐步引导在信息技术的实际运用中,去加深对于信息技术知识和相关技能的掌握。引导学生在信息技术知识的运用中去创新和发展。
4.信息技术课堂创新性教学模式的优点。信息技术课堂创新性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容易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缺点则是这种方法实施的前提条件是学生的自觉性较高,信息技术的悟性较好,否则很有可能会导致部分学生因无从着手而放弃探索、放弃自主学习的机会;或不安心于上课;或私自玩游戏,甚至去影响他人正常学习。
信息技术课堂创新性教学方法较其他的传统教学模式有所不同,它更加突出了“自主”和“创新”,这里的“自主”,既有老师对教材的自主使用,也包含学生对学习方法的自主选择;而“创新”也包含两方面的含义:(1)因材施教,对一些层次高的学生可以加快教学的进度,如:指法训练的教学内容完全可以进行压缩,把节约下来的课时用在课外知识的补充上面,例如:配合学校的教育活动,制作一些体育卫生健康小报、科技创新电脑画等。(2)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勇于探索,培养创新意识,在综合知识的运用上出新出奇。例如:和音乐课结合,练习键盘钢琴,寓教于乐。
信息技术课堂创新性教学方法也更加符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总之,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创新性”这个命题不应该成为一句空话。他为我们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发展提供了一条极具建设性的道路。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授课者 学习者 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任务 教学评价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它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它主要包括教师讲解,学生问答,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所有教具.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程的主渠道,课堂教学评价是课程评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篇内容可涵盖两方面的:课堂教学任务及课堂教学评价,从这两方面详细的论述了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和效果。
一、课堂教学任务
课堂是实现培养目标,实施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室或场所。
课堂教学是实现培养目标,实施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教学活动。教学活动是学校一切工作的中心工作;课堂教学是所有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
教育教学质量的好坏主要取决于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是课堂教学内容与方式的改革。
课堂教学的任务是实施教学计划,即按教学计划向学生传授知识以及培养能力。具体讲,就一堂课来说,是向学生传授某门课程的某些知识点以及培养学生某方面的具体能力。要以学生掌握知识与能力为目标。课堂教学任务要由师生共同来完成。
明确课堂教学任务是授课者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下面我将详细的论述课堂教学有关这两方面的内容。
二、课堂教学对授课者的基本要求
要较好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授课者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明确所授课程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地位;
?明确所授课程与前后修课程的关系;
?熟练掌握所授课程的基本内容和扩展内容(包括前沿动态信息);
?明确一堂课的具体任务――知识点与能力要求。
除此之外,授课者还要有崇高的敬业精神,高度的责任心,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总之,良好的教风是完成好课堂教学任务的前提。
对于授课者必须先要了解教学计划。当接受一门课程的讲授任务时,了解班级的教学计划对授课者是必要的。通过该教学计划,授课者可以得知:
?该班级的培养目标――从而把握该课程讲授内容的深浅,即确定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多少;
?该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明确该课程是基础课、专业基础课还是专业课;
?该课程的基本要求――涉及到的主要知识点以及相应的培养能力;
?选用教材和参考书――了解该学科的基本现状与发展前沿。
授课者想要给学生一碗水,首先自己要准备一桶水。而且是一桶新鲜的活水。于是要求每一个授课者要认真备课,博览群书,才能准备好这桶鲜活水。
三、课堂教学对学习者的基本要求
除了对授课者要求之外,课堂教学对学习者也有一些基本要求,学校里,课堂教学的学习者是课堂上的众多学生。教学任务要由师生双方共同完成。要完成好课堂教学任务,学生应当做到:
?掌握本门课程需要的前修课程内容;
?明确本堂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重点与难点;
?带着问题听课。
学生要有积极的学习态度,不要像看戏那样只是带着耳朵和眼睛来听课,把自己当做知识的容器,要主动思考消化知识,敢于提出不懂的问题,敢于积极像难点做出挑战。相反的,如果学生厌学,甚至拒绝接受知识,老师讲的再好,也是枉然。“牛不喝水强按头”是毫无意义的。也就是说学风是课堂教学的生命,也是一所学校的生命。培养良好学风是一所学校文化建设最重要的内容。具有良好学风和学习氛围的学校才是人才成长的真正摇篮。学风重在养成,需要所有老师的关注和培养。
四、课堂教学评价
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众说纷纭。我以为,其核心应为如下两点,即:
?有效性――学生掌握的知识与能力的多少(即信息量大小)
?可靠性――学生掌握的知识与能力的正确性(即信息的保真度)
有效性与可靠性是评价通信系统性能的两个重要指标。我以为,也是评价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指标。因为课堂教学模型本质上可以等效为一个信息传输系统。下面给大家一一说明:
1、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堂课的时间一般为40min(也有45min与50min的)。如何在一堂课的时间内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技能,使课堂教学效率最佳化,则主要取决于教师的知识技能水平与课堂教学能力。课堂教学效率最佳化并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百分之百实施计划,而要因材施教。一定要看学生的基础与接受情况:不够吃,可以增加内容;吃不了,则要减少内容。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实时调整教学计划是必要的。这与不按计划或者无标准的自由化教学是有本质区别的。
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在于教师的知识技能水平与课堂教学能力。
?教师的知识技能水平――包括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深度、熟练程度、应用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的知识技能水平是长期学习研究累积出来的。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进行知识更新。“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包括表达能力、板书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对课堂的管理驾驭能力、创设教学情境能力、先进教学方法灵活运用能力等等。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同样需要学习与积累。要向同行学习,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同时要结合实际潜心研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积累。能力因人而异。不是所有能力都可以经过后天努力而获取有的。因此,教师职业不是人人都能胜任的。
2、课堂教学的可靠性
保证课堂教学的可靠性――即保证传授知识与技能的正确性。为此,教师需要:
?真正弄懂所讲授的内容;
?没有弄懂的不要讲,不明白的不凭猜测回答;
?讲错的地方要及时纠正,要敢于面对错误。错误(包括笔误和口误)是难免的,关键是要敢于面对并及时纠正!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 课堂教学 实效 基本策略
Abstract: Strengthening the school moral education in the new period must attach importance to moral character teaching; Improving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thinking is tasted" classroom teaching effect must study the basic strategy. Enhance target sense, and strictly control target guide; study the teaching and students with teaching material of specific solutions to students' ideological, psychology, behavior of the practical problems. Follow "thinking is tasted" as the basic rule of teaching, and reasonable construction of class teaching pattern.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method, the cooperation, the inquisition, the practice, learning activities, and promot the autonomous learning and the moral internalization, and improve the junior high school, which "thinking is tasted" classroom teaching has an effect of the basic strategy.
Key Words: junior middle school moral character, class teaching, effect ,basic strategy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整个常规工作(备课、上课、改作、考查和课外活动等)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中心环节,才能全面带动整个常规工作的正常运行,才能切实提高“思品”课堂教学的实效。本人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与教训,在此谈谈提高“思品”课堂教学实效的几个基本策略。
一、 目标统领,要求适度。
“思品”课教学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三个要素。而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方向,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又是教学评价的标准和依据。对于教师而言,增强目标意识,严格目标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既然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如此重要,那么,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总体目标是什么呢?《新课程标准》指出,“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简言之,通过教学,要让学生正确对待“成长中的我”,正确处理“我与他人,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等关系”。
二、 钻研“两头”,有的放矢。
所谓“两头”,一头是指教材,另一头是指学生。教师必须钻研教材,研究学生。所谓“的”,是指学生的思想行为的实际;所谓“矢”,是指教材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用教材中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解决学生思想、心理、行为的实际问题,这就是有的放矢。理论联系实际,知行统一,思想品德教育才能落到实处。这是“思品”课教学的根本。
教材是《新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实施课堂教学的主要文本。教材其实是一套课程资源,它主要包括了主教材――课本,副教材――教师用书,活教材――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等 。对于主教材,教师要钻研精、深、透,明确应知应会,处理好原理与案例的关系;恰当利用课本中的“图片”、“链接”、“练习”等;适当利用教师用书中的材料,加强对基本观点的教学;要针对性地选择现实生活中的新的、近的、典型的、感人的事例感化学生。
钻研教材是一方面,研究学生又是一方面,两者必须兼顾。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研究学生,就是要了解和研究他们的思想实际、心理动态、接受能力、思维特点以及家庭、社会的影响等。当下,特别要重视研究农民工子弟、“留守学生”、优生和后进生的个性特点。只有这样,才能“面向全体”,课堂教学才能“全员参与”;只有钻研“两头”,才能有“的”放“矢”,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三、 遵循规律,建构“格局”。
思品课教学的基本规律是“晓理、激情、导行”,这是思品课的本质特点,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标志。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建构课堂教学的格局,是上好“思品”课的一个重要策略。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即知、情、意、行)四要素构成的。从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过程来看,认知是基础,能力和行为是关键,情意(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调节由知转化为行(能)的内部动力。初中学生 的年龄及心理特征、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 和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规律,乃是建构课堂教学格局的理论依据。
“思品”教学实质上是教学生学会到会学到会自我教育的过程。“教学有法”――课堂教学一般采取“五段式”或“三段六步式”。比如“五段式”,即 1 、导入新课; 2 、主题教育; 3 、深化教育; 4 、导行反馈; 5 、课堂小结。“三段六步式”,即 1 、预备:激兴、揭题; 2 、明理:激情、明理; 3 、导行:辨析、导行。然而,“教无定法”――教学内容的安排要注意晓理、激情、导行的结构化,逐步形成自己课堂教学的特色格局;至于课堂教学的具体结构环节可以多种多样不拘一格。
值得注意的是,那种“故事讲一遍、课文读一遍、作业做一遍”的“三遍式”的僵化格局是不足取的。还有,把思想品德课上成语文课也是不对的。
四、 改进教法,注重实效。
关键词: 高等学校 课堂教学 评价指标体系
高等教育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关系到全民素质的提高。我国历来重视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教育部多次要求高等学校重视对学生的教学工作,尤其是抓好本科生的教学。而评价教学的好坏,最基础的又是日常的课堂教学。对此,近年来许多学者进行了有益的研究和探讨,也提出了一些量化分析的综合评价方法[1-4]。但是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是一个涉及多因素的综合评价,具有多种不确定因素,要想准确建立评价方法,关键是建立一个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按照高等教育规律,参考课堂教学实践,提出一种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可用于不同学科之间、不同教学方法之间的量化比较,为教学管理提供一个客观依据。
1.建立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原则是规律的反映。高等学校课堂教学指标体系的建立,必须要符合高等学校的教育特点,能够为课堂教学服务。
1.1导向性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评价产生的效果要有利于树立良好的教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指标体系中涉及全局性的重要指标,将直接影响到学校办学方向、办学投入和学科发展。
1.2客观、可考核性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在设定过程中要尽量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应当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各个学科的实际教学情况,从本质上反映高等学校课堂教学的全部基本特征。另外评价指标体系还应具有合理性,能够在公平、公正、合理的条件下对课堂教学水平进行考核。
1.3简洁、完备性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要具备准确性和全面性,能全面反映高等学校课堂教学质量的情况,但是指标的设立应尽可能的少,便于操作,各指标间不应该有强相关性,避免指标内容的重复。
1.4可操作性原则
在保证能够正确、公正的前提下,评价指标体系应当力求简单实用,可操作性较强,突出重点,抓住各学科的共性,容易得到评价数据。对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一些硬件指标可由统计数据给出,其它的指标可采用专家打分的方式进行,做到定量和定性相结合。
2.高等学校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高等学校课堂教学综合评价采用二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自顶向下分层设置的3层模式确立。首先确定总体评价目标,建立目标层(高等学校课堂教学综合评价);把总体目标分解成一级指标体系,按其重要性分配不同的权重;再考虑各个一级指标所包含的方面,分解为二级指标体系,并在该一级指标之下为二级指标分配不同的权重。
通过对高等学校教师的课堂教学分析,并借鉴专家意见,本文建立的高等学校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4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并分配了各指标的相应权重。
2.1教学态度
教学态度是指教师的专业精神,它体现在教师的备课、授课和课后辅导等一系列活动之中,是能否做好课堂教学的保证。教师要想搞好日常的课堂教学,首先需要有一个端正的态度。教师只有做到爱岗敬业,一心为学生服务,才能真正上好课,教好书。在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中,我们为一级指标教学态度分配权重为0.25,以下再细分为4个二级指标。
2.1.1治学的严谨性。高校教师不能只满足当一个照本宣科者,还要成为一个治学严谨的研究者,系统掌握要讲授的课程内容和体系,并了解本学科的最新研究进展,本指标分配权重为0.3。
2.1.2对待学生和教学的态度。教师在面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有正确的态度,不能仅是应付工作,而要做到为人师表,热爱学生,认真对待每一堂课的教学,本指标分配权重为0.2。
2.1.3讲课的精神面貌。教师在讲课时要富于感染力,用自己的言传身教,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人格魅力,从被动的受学者变成一个主动的求道者,培养学生的自学、研究能力,本指标分配权重为0.2。
2.1.4备课与教案的准备情况。为了上好课,教师要认真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提前备好课,准备好教案,本指标分配权重为0.3。
2.2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的实施,最重要的就是教学内容的落实,只有教师把学生要学习的内容真正教给学生,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才能达到课堂教学的目的。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应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把握知识的难易程度,合理安排教学密度以利于学生更好地接受和掌握知识。在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中,我们为一级指标教学内容分配权重为0.3,以下细分为四个二级指标。
2.2.1教师对讲授内容的掌握情况。教师要想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讲明白,首先自己必须熟练掌握教材,在认真备好课的前提下,课堂讲授时应尽量做到脱离讲稿,或只参考重点提纲,尤其不应该每计算推导一步,连答案都要照书、照教案抄,而不敢自己在讲台上现场解题,教师对讲授内容的掌握情况分配权重为0.3。
2.2.2基本知识的讲授。教师在实际课堂讲授环节,要加强基本知识的讲解,让学生充分理解、掌握基础知识,打好扎实的基本功,本指标分配权重为0.3。
2.2.3重点、难点的把握。教师要善于把握知识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在讲授时应突出重点,讲清难点,让学生切实掌握所学内容,本指标分配权重为0.2。
2.2.4理论联系实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这将为学生进入社会打下基础,本指标分配权重为0.2。
2.3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指教师教学的手段,是贯彻教与学的媒介,教学方法的选择适当与否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好的教学内容还需要有适当的教学方法反映给学生,要能更有利于学生接受和掌握要学习的知识内容。在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中,教学方法是教学内容外的另一个重要一级指标,我们为它分配权重为0.3,以下细分为4个二级指标。
2.3.1教学方法的灵活性,选择的适当性。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要呆板地只顾自己在上面讲,不考虑效果地对学生满堂灌,而要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教学目的灵活地选择多种教学方法,以给学生造成新鲜感,但是又不能为选择而选择、为灵活而灵活,而是要注意方法的适当性,我们为本指标分配权重为0.3。
2.3.2教学辅助手段的运用。教师在可能和需要的情况下,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合理运用实验、教具、幻灯片、视频影像等教学辅助手段,增强教学效果,教学辅助手段用得好的话,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也不能只顾花哨,整堂课只见课件、幻灯片,而是要注意合理和必要性,否则就是以辅代主了,本指标分配权重为0.2。
2.3.3学生对教学的参与情况。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加强师生互动,尽量促进学生的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指标分配权重为0.2。
2.3.4时间分配的合理性。教师应合理安排学期进度和每节课的讲授时间,做到松驰有度,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所学知识,本指标分配权重为0.3。
2.4教学效果
教学效果是检验课堂教学好与坏的标准。教师的课堂教学要落到实处,要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而不是相互应付,就要注意最基本的环节,促进学生的学习,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中,我们为一级指标教学效果分配权重为0.15,以下细分为4个二级指标。
2.4.1能否按时上下课。教师要保证一堂课的效果,最起码的首先要保证课堂教学的完整性,教师必须要做到按时上、下课。我们给本指标分配权重为0.3。
2.4.2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出勤率。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上课的出勤率也直接关系到教师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保证学生的上课出勤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若是学生对课程内容没有学习兴趣,经常不去听讲,那就根本谈不上教学效果了。学校既要从制度上规定学生的上课,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也要督促检查,本指标分配权重为0.3。
2.4.3师生的关系。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搞好师生关系,因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否则如果学生对学习、对教师产生了抵触情绪,教师就无法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无法完成课堂教学,本指标分配权重为0.3。
2.4.4教师的仪容仪表。最后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还应注意自己的仪容仪表,带给学生愉悦感和亲切感,使教学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顺利进行,本指标分配权重为0.1。
3.结论
3.1通过建立高等学校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可以用量化的方法直观地进行不同学科间的课堂教学比较,为教学评估和教学管理提供有益的帮助。
3.2本文设计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既可以是对具体某一堂课的合格考察,又可以用来对不同教师间的赛教评估,还可以是一段时间,比如一学期结束对教学效果的管理。
3.3对原始数据的收集,既可采取向学生发放调查表或由专家打分的形式,又可由学生打分和专家打分相结合,再分别给予不同的权重来综合评定。
参考文献:
[1]黄迪民,孙佳燕.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高校实践教学效果评价[J].广西社会科学,2008,(5):194-197.
[2]郝占刚,刘菡,宋少伟.基于GA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课堂教学效果评价[J].科技信息,2008,(22):43-44.
1. 1研究的背景
自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国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己经从“应试教育”转变为了
“素质教育”,人们逐步认识到基本数学思想在学习数学中的重要性,也发现了基本数学
思想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影响。数学家们纷纷提出对基本数学思想的教学研究不仅有利于优化数学教育,在更多的层面产生积极影响,并强调要将基本数学思想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将基本数学思想渗透进课堂教学的众多教学模式实验中,比较著名的是MM教学与TEC教学。MM (Methodology of Mathematics)课题1990年列入江苏省“八・五规划”重点项目,1991年又列为全国教育科学“八・五规划”课题,取得丰硕成果。2000年新疆昌吉州TEC教学模式(思想Thought、情感Emotion,合作Co-operation)实验,突出了基本数学思想,情感教育和合作教学。
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总体目标中有这样一条: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但是目前大部分的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仍停留在灌输知识、训练方法与技能上,关注的是应付考试。教师强调现成知识的掌握和记忆,不太关注知识发生发展过程以及蕴涵其中的基本数学思想,因而学生对数学理解肤浅,始终停留在模仿和记忆的层面上,缺乏创新意识,只是复制解题模式的做题机器;又或者有部分教师有意识将基本数学思想加进课堂教学,但由于没有理清数学思想方法的层次,将思想方法的教学简化为填鸭式一站总结均无法达到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目的。因此,基本数学思想的教学研究仍不可松耀。
1. 2研究的问题
1.2.1核心概念界定
①基于新课程标准的数学思想概述
多数的文献均认为,数学思想是对数学的本质认识,是从某些具体的数学内容和对数学的认识过程中提炼上升的数学观点,是数学知识内容的精髓。数学思想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指导思想和普遍适用的方法,它把数学知识的学习和培养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个体思维品质和数学能力,是一个人数学素养的重要内涵之一。由此可见,数学思想的内涵博大精深。
②化归思想
所谓化归,就是在研究和解决有关数学问题时采用某种手段将问题通过变换使之转化,进而达到解决的一种方法。于是化归与转化大致上等价。化归不仅是一种重要的解题思想,也是一种最基本的思维策略。无外乎包括将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将难解的问题转化为易解的问题;将未解决的问题转化为己解决的问题。从而,化归在数学解题中几乎无处不在。具体在数学解题中实现化归与转化的方法有:待定系数法,配方法,整体代入法等等.总之,化归思想是中学数学最基本的思想方法之一,数学中很多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化归,数学中的各种变换多离不开化归,化归是数学思想方法的灵魂。
在苏科版教材中应用十分广泛.例如,在教学“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时,就可利用其内隐的数学思想一化归思想,把判断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关系化归为判断两个角度的数值大小。本研究定位于初中教学课程标准中涉及的基本数学思想-化归思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1.2.2研究的问题
目前,虽然很多数学专家对于数学思想方法的含义及教学有过很深层次的研究,但往往是基于理论角度的数学思想方法的综合性研究,基于在初中课堂的渗透教学研究特别是就数学的基本思想的实践研究还不够。
而今《标准》也提出:把双基改为四基,也就是关于数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在实际教学中,数学的基本思想的渗透却没有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那样落到实处。这种事实与课标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可见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实践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
本研究将立足课堂,针对苏科版数学教材七上第六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一)》就化归思想一个点进行案例研究,以求以点带面,探究课堂渗透数学基本思想的策略。
1. 3研究的目的与研究的意义
1.3.1研究目的
本研究意在通过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理论认识,增强一线教师对数学基本思想的教学意识,促进数学思想在教学中的开展。本课题旨在依托“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一)相应知识体系进行渗透基本数学思想一一化归思想教学实践改革和探索,总结提炼出一系列可操作的渗透策略。通过对经典案例的分析,为教师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提供参考。
通过微型教学实验,探索渗透数学基本思想教学的策略;通过教师和学生的访谈,分析调查问卷,从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成绩等方面来检验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效果。
1.3.2研究的意义
①理论意义
化归思想是初中数学中最基本的思想之一,学生如果能在课堂教学中掌握化归数学思想,其数学素养则能有较大提高,对学生而言可谓终身受用。另外,通过“渗透化归数学思想教学”的研究,可以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改进教学方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②实践意义
反观以往的研究,都是以旧教材为土壤,本研究则基于苏教版初中《数学》教材,研究与新教材、新课标对应的教学法,与时俱进。
本研究通过研究总结出的经验和案例材料可以为教材的修订提供参考,可以达到优化课程的目的。本研究以教学案例说明“化归数学思想在教学中的渗透,可引发教师对其他章节的知识点进行分析,找出可挖掘蕴含的化归数学思想,并探索最优教学设计,实现化归数学思想的渗透。
简言之,此研究可同时为教法、教材提供意见和建议,具有实践价值。
1.4研究的思路与研究的方法
1.4.1研究的思路
本研究思路为:通过文献研究了解当前学校数学课堂数学思想方法教学
的现状;并进一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本校初中生对化归数学思想的理解水平及教师的教学方式,在统计分析上述调查结果的基础上,以苏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为载体,对初中数学学科(以七年级上册第六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一)为例)数学化归思想方法的教学模式的整体构建,教学设计研究,总结提炼出一系列可操作的渗透策略。
1.4.2研究的方法
①文献研究法:本研究第一章、第二章会采用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有关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中的渗透、化归思想等文献进行分析与总结,对化归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内容中的渗透进行系统的梳理,了解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的现状,总结己有得经验与教训。
②经验总结法:本研究第三章、第六章会采用经验总结法,结合笔者及笔者所在的学校数学教研组教师从事初中数学教学的经验与体会,总结化归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策略,梳理初中阶段各年级数学教材中体现化归思想的内容,并积累与此相关的教学案例.
③调查法:本研究第三章会采用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调查,了解当前我国初中数学课堂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现状,主要包括初中数学教师对于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中渗透的认识、做法、经验教训以及存在的困惑。
④行动研究法:本研究第四、五章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基于文献研究和经验总结,构建初中数学渗透化归思想的教学模式,选取有代表性的班级作为实验班,在这些班级的口常数学教学活动中进行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相应的教学案例,总结有效的教学策略.
⑤案例研究法:本研究第五章采用案例研究法,选取笔者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反思,从而形成渗透化归思想的策略,达到培养学生用该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目的,也为其他教师提供可参考的案例。
2 文献综述 .............................11-13
2.1 国内.................. 11
2.2 国外 ......................11-12
2.3 研究评析....................... 12-13
3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渗透......................析 13-15
3.1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 13-14
3.2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4-15
4 初中数学课堂渗透化归思想的.........................教. 15-18
4.1 策略一:要遵循课堂教学...................... 15-16
4.2 策略二:在知识的发生过......................程.16
4.3 策略三:在解题教学中加强化归......................6-18
5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化............................18-40
结论
本文是在查阅了大量的相关的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对初中数学课堂渗透化归思想的教学进行实践研究。
本文首先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相关概念进行了阐述,对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方法和教学策略都进行了说明。并结合笔者自己的案例阐述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策略的应用。通过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实践,笔者更加坚信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综合素质具有其它数学知识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罗布. 浅谈数学思想方法之化归与转化思想[J]. 科技. 2012(04)
[2] 赵亮. 转化与化归思想漫谈[J]. 中学数学. 2012(05)
[3] 孔翠华. 初中数学教学应重视化归思想的培养[J]. 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 2012(02)
[4] 朱见贤. 对中学数学中化归思想的研究[J]. 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中旬). 2012(01)
[5] 余健棠. 数学化归思想在七年级教学中的渗透――从新人教版七(上)课本谈起[J]. 数学教学通讯. 2010(15)
[6] 刘培盛. 初中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探索[J]. 西江教育论丛. 2010(01)
[7] 高绍强. 化归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与应用[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08(04)
[8] 张洪. 论归纳法和类比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 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 2001(06)
(一)解读范式课堂教学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它具有高度抽象性的特征使得许多学生为之感到头疼,即使是最简单的数学,也是具有抽象思维的产物,在我国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更甚,而范式教学就是很好地针对这一特性的课堂教学。范式就是指对对每一学科或是领域的共同信念,大致包括四个部分:价值追求、主体定位、教育方式和教育效果。通过这四种不同的课堂教学风格,使得高中数学教学的课堂生动活泼。
(二)315课堂教学范式
315课堂教学范式是一种新型的高效学习课堂,其学习观在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中取得非常大的进展,它结合学习者的自身心态,使学习者能够通过自身努力加强对于学习的兴趣。此外,315课堂教学范式还强调,学习是由学习者自己所决定并主动要求学习的一种过程,它具有主观能动性。学习者本身作为学习的主体,对要所学的客体知识进行学习,并利用所学习到的知识在生活中加以运用,转变为自己的知识,从而学习者可以以自己的观点构建合理科学的世界观与人生观。这对于现在的学生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315课堂教学范式的基本目标
315课堂教学范式的基本目标就是让学生自己主动的学习,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它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首先是学生自学,在315课堂教学范式中经常是由两部分组成,前半节课由学生自学,后半节课教师辅导,这样保证学生在学会的基础上又能够会学;展示交流,就是学生之间加强对于沟通而达到共同进步的作用;训练提升、监测反馈、评价小结和预习指导。这六个教学的基本目标是能够保证315课堂教学范式做到让学生能写、会写、能说、会说、能学和会学。
二、范式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根据不同上课内容高效灵活地完成数学教学任务
315课堂教学在此可以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教师新授课的基本教学任务,教师是首先对上一节课的数学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数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必须通过环环相扣才能是学生有效地掌握。接着教师在根据所教学的内容由难到易的设置不同的题目类型,使学生循序渐进,逐渐的掌握这堂课的数学要点。对于教师授课的基本任务当中,对老师也是有一定要求的,因为每一位学习高中数学的数学功底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同学数学教好,接受能力较快,很快地就能够接受教师所讲内容,有的同学则较慢,这个可以在他们所交的作业中可以看出。
针对此种情况,教师可以对不同的作用进行分类处理,对于一些成绩较好的作业本,老师只需轻轻一扫而过,同学便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错误,并对其解决,而一些基础较差的同学,则教师需要自己的批改,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点。了解自己的错误原因并知道正确的解题办法。这样就使得315课堂教学具有主观能动性。学习者本身作为学习的主体,对要所学的客体知识进行学习,并利用所学习到的知识在生活中加以运用,转变为自己的知识,这对于现在的学生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通过互动有力的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与传统教学不同的是,原来高中数学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多死在题海战术中,大多被老师牵着鼻子走,但是315课堂教学范式所传达的就是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望领先。一般来讲,315课堂教学分为多个部分进行,即15分钟、15分钟、15分钟。前十五分钟学生可以自主学习,问老师问题,中间十五分钟老师与学生共同探讨,最后十五分钟则是学生的预习或是思考的时间,这样的过程就是学生在掌握课堂的教学,能够有力的提升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知识的准备与切入点这也是老师需要思考的地方。
通过学生对这个表格的填写,就是完成了自主学习的过程,了解到我们把直线与平面相交或平行的位置关系统称为直线在平面外,用符号表示为a。接着老师提出问题继续引导学生思考,是否根据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定义(没有公共点)可以判断出直线与平面平行,这样更有效果吗,让后让学生思考是否还有其他的判定途径,谈谈自己的看法。通过提问,学生可以很好地了解空间直线与平面位置之间的关系。
(三)高度重视学生对学习效果的检查及错误的纠正
失败是成功之母,正如错误就是进步的阶梯。错误是学生在学习到路上必不可少的经历,当然这也是315课堂教学范式的产物。产生了错误就说明学生还有进步的空间,错误是可以对自己自身否定的一种有效方法,构建了正确的观念之后,才能推翻以往的错误思想,促进学生学习的进步。
三、315课堂教学范式的实施建议
(一)对于‘三断’时间的有效掌控
在315课堂教学高中数学的教学课堂中,虽说三段式教学能够有效地使学生自主的掌握与接受知识,但是教师还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的掌控,对课堂预习和每段时间都做出合理的调整,这样以便于高效的达成教学范式的基本要求。
(二)315课堂教学数学教学更注重对实际的运用
教学的方式除了在授予方面外,课后的检验也是极其重要的,按照传统的检验方式就是看学生的期中期末考试成绩,这种单一的方式不仅使学生的主体行为受到限制,创造性思维也不能够发散,所以这种检验方式是不科学的,容易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形成临时抱佛脚的心理。在中国,很大一部分的老师认为学习成绩和学生所受的教育程度是可以分割的,单单凭那几张纸的分数就可以断定学生的知识储备,这样是仓促的,不公平的。学生应该在学习的过程中更看重实际的操作分,采用多重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
结论:315课堂教学范式不仅对我国的高中数学有着很大的影响,对我国的整体现代教育体系也有着很大的启迪。但对于315课堂教学范式的新式教育方法,我们应该取其精华,替其糟粕,为了高中数学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和同学们对学习数学兴趣的加强,深入加强315课堂教学范式对教学的启迪,以构建新式学习框架,创造新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郑玉鑫.315课堂教学范式对高中数学教学的启示[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
[2]陈琦,张建伟.315课堂教学范式学习观要义评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0
[3]钱书捷.315课堂教学范式中的写长法教学[J].北京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