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9 16:57:0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传染病防治工作方案
为全面落实传染病的各项防控措施,有效的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提高传染病发现和诊治水平,做好传染病防治工作,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控法》,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加强领导
成立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院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由以下人员组成:
组
长:院长
副组长:分管副院长
成
员:全体医院领导班子成员
二、建立规章制度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疾控中心的要求,建立和完善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传染病管理及疫情信息监测报告制度、传染病信息网络直报系统帐号管理及信息保密制度、传染病疫情报告漏报调查制度、肺结核病人报告轸诊制度、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管理规定、性病艾滋病疫情报告奖惩和保密制度、传染病防治工作培训制度、传染病预防知识的教育和咨询制度、传染病报告责任奖惩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信息报告制度等,同时制定相应的工作流程,对传染病防治工作进行规范。要加强对各项规章制度执行落实的监督工作。
三、规范管理
为保证医院传染病防治工作的有序进行,对各临床医技科室、行政职能科室的职责和工作范围进行明确规定。
感染性疾病科设立传染病隔离病房或病区和肠道门诊、发热门诊等专门诊室,负责传染病病人的诊断与治疗以及隔离,并承担对医院职工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
皮肤性病科负责性传播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开展艾滋病自愿检测咨询工作,并承担对医院职工进行性传播疾病防治知识的培训。
放射科要有专人负责肺结核病的影像学诊断工作,对病人信息进行认真登记,及时向传染病管理人员报告。
检验科要有专人负责传染病病原学检查工作,对病人信息进行认真登记,及时向传染病管理人员报告。
所有临床医生要按医院规定收治传染病病人,对病人信息进行认真登记,及时将疫情信息报告传染病管理人员。
门诊部设立预检分诊台。
院感科负责对预检分诊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指导。同时负责消毒工作,协同相关科室做好物资储备。
医务科负责传染病医疗救治、会诊的组织与实施,进行各临床医技科室间的业务协调。
公共卫生科负责监督各项传染病防治工作规章制度的执行落实,各科室之间的工作协调,传染病疫情信息的收集和报告。
党政办公室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24小时值班工作,并负责传染病疫情的新闻管理。
四、强化技术培训
定期对医疗技术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的专业培训,不断提高医技人员的诊疗水平。业务培训每年不少于4次,根据疫情形势需要,及时组织专门培训。对于新进医技人员单独进行培训。
五、加强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
充分利用宣传栏、宣传册、门诊大厅及候诊区的显示器、各种媒体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配合相关部门在社会公共场所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咨询。
关键词 传染病 疾病报告 传染病控制
自2004年起,全国启动了法定传染病监测信息的网络直报系统,使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完整性、及时性、准确性均得到了极大提高,疫情信息的分析、利用与反馈也得到了较大改善。2005~2010年将我院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了解近年传染病的发病情况及其流行病学特点,为今后传染病防治工作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临床资料
疫情资料均来源于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用Excel软件对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 果
疫情概况:2005~2010年报告法定传染病种,共12213例。6年中均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报告种共3089例,丙类传染病报告种共9124例。
主要报告病种构成情况:2005~2010年我院报告的法定传染病前7位依次为,手足口病6403例(52.43%),其他感染性腹泻病1627例(13.32%),菌痢1338例(10.96%),流行性腮腺炎8178例(6.690%),梅毒783例(6.41%),肝炎303例(2.48%),淋病203例(1.66%),7种传染病占总报告数的93.95%,是本地区的主要传染病防治病种。按各年发病统计,前7位法定传染病构成情况,见表1。
重点传染病分析:①肠道传染病:手足口病是我院法定传染病报告的主要病种,2008年5月开始列入丙类传染病管理,共报告6403例,占报告总数的52.43%。3年在法定传染病报告中均排在第1位。发病人群以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为主,年龄多在5岁以下,成人发病较少。其他感染性腹泻病、菌痢排在第2、3位,亦以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为主。②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性腮腺炎在法定传染病报告的发病顺位呈逐年下降趋势,从2005年的第2位下降到2008年的第5位,2010年排在的第4位,在6年中占的构成比最低。6年共报告1798例,占报告总数的18.90%。发病人群以托幼儿童和学生为主,占80.53%。③性传播、血液传播疾病:以梅毒、淋病、肝炎为主的性传播、血液传播疾病6年来交替居法定传染病报告的前3~7位,分别报告为783例(6.41%)、303例(2.48%)、203例(1.66%)。梅毒在2007年已经跃居当年报告数的第3位,发病年龄以20~50岁为主,占76.58%,其次为0~8岁的胎传梅毒,占20.81%。
讨 论
本次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手足口病是本地区的首要传染病病种,这与国内外许多地区报道的结果相一致[1~2]。近年来,手足口病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特别是亚太地区发生过多次较大规模的暴发或流行,引起一定数量儿童的死亡,越来越受到各国的关注。其他感染性腹泻病、菌痢排在第2、3位,亦是主要传染病病种,与唐华菊报道的一致[3],以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为主。因此在肠道传染病控制的具体防治中,采取了综合性防治措施,强化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不断提高人群防病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积极开展爱国卫生工作,抓好“三管一灭”,严格把好“病从口入”关,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严格肠道传染病疫点消毒处理和疫点管理;本地区肠道传染病发病重点人群为儿童,针对这一特点,制定传染病科学防治对策,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传染病疫,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提高防病意识,布置落实肠道传染病防治工作。
本研究同时显示,以流行性腮腺炎为主的呼吸道传染病是本地区儿童青少年高发的法定传染病。几年虽有下降趋势,为进一步有效预防和控制本地区儿童青少年法定传染病,必须进一步强化计划免疫工作,提高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接种率和接种质量,切实提升接种免疫效果;大力加强学校卫生和学校及周边地区的传染病防控工作;全面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切实提高儿童青少年传染病防控知识水平,使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托幼机构、中小学校及时启动晨检制度,加强监测,建立建全疫情报告制度,对有效控制流腮疫情也有着重要意义。
乙型肝炎(简称乙肝)占病毒性肝炎的90.23%,提示控制病毒性肝炎的关键是控制乙肝。由于目前国际上仍缺乏治疗乙肝的特效手段,注射乙肝疫苗获得保护性抗体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最有效的措施。因此,必须在全社会人群中加强乙肝防治的健康教育工作,提高人群的乙肝疫苗接种率,从而提高人群对肝炎病毒的免疫力。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内外人口的大量流动,性传播疾病已经成为21世纪严重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主要传染病和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梅毒、淋病6年来居我院法定传染病报告的前3~7位,因此绝对不能掉以轻心。性传播疾病社会性很强,且与行为卫生有关,必须采取综合防治策略,一方面加强性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加强对高危人群的行为干预工作,只有社会相关部门共同协作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性传播疾病对人民大众和社会的危害。
参考文献
1 孙军玲,张静.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中华流行病学杂,2009,30(9):973-976.
一、健康教育是提高传染病防治意识的重要途径
健康教育在传染病防治中的作用是通过疾控人员传授基本知识,引导和促使人们自觉地养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和减轻危害因素作用的一种干预性活动。响水县采取语言、文字、图片、电化等多种健康教育手段,积极宣传当地各种常见传染病的一般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特点和主要危害,使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依赖于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的连续等知识家喻户晓,养成了针对传染源要远离并尽量减少接触;针对传播途径要远离、洁身自爱;针对保护易感人群提倡合理膳食,养成加强锻炼、接种疫苗等良好习惯。我县在开展结核病卫生宣教后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从10年35%增加到了现在的90%。
二、健康教育有效地提高了老百姓参与传染病防治的意识
健康教育不仅能提高传染病防治知识,还能极大地提高老百姓参与防治的意识,这在响水县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中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儿童急性传染病,严重者累及生命中枢而死亡,治愈后部分儿童会留下瘫痪后遗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负担。我县消灭脊髓灰质炎一方面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把它作为一项政府的惠民工程,在人、财、物和预防措施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其次协调各有关部门对此项工作进行支持,特别是广播电视部门把它作为一项公益事业进行无偿的播放宣传;三是全县广大家长和幼儿踊跃参与,在已开展的16次的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中,服苗率达98%以上。响水县实现了消灭脊髓灰质炎的目标,与全县人民积极参与防治分不开。
三、健康教育推动提高了传染病就诊率和治疗率
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了全民维护自身健康、采取三级预防的主动求医和遵医行为。乙型肝炎是体现当地传染病发病的主要病种之一,其发病有密切接触聚集性的特点。从各种健康体检中查出的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人群,宣传鼓励劝说其家族、邻居、同事等周围人群主动检查乙肝两对半,带动人群复查,一旦感染即进行治疗,无感染就进行预防。2003年起响水县实施了系列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由于注重层层宣传,认真落实项目中的惠民措施和结核化疗等重要事项,使很多人主动就诊,乡村医务人员报病意识提高,因病推荐就诊病人增多,全县肺结核的发现率显著提高。健康教育还有助于肺结核病人完成规范化的抗结核化疗,2011年全县新涂阳病人治愈率达95.7%。
四、健康教育是应对新发传染病的最好“杀毒软件”
防止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第三个环节是保护易感人群。面对无疫苗预防的传染病和新发传染病无免疫力的人群属于易感人群。在没有疫苗的情况下,要做到保护易感人群。健康教育非常重要,我们应该倡导:每个人都应该管理好自己的健康,即管 好嘴、用好腿、不抽烟、少喝酒、勤通风、多晒被、强体质、平心态,以此提高抵抗力,达到身体强壮,疾病不能人侵的良好状态。正如新闻报道中所说:理性、科学、务实的健康教育是防控甲型H7N9流感的最好“杀毒软件”。
手足口病是世界范围广泛流行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婴幼儿,重症病例死亡率较高,危害严重。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先后发生由肠道病毒71型感染引发的手足口病疫情,个别地方出现因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损害导致的少数患儿死亡,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为加强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经研究,决定将手足口病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各地要加强对手足口病的监测和报告。各医疗机构要严格按照《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见卫生部网站)中规定的病例判定标准进行病例的诊断。发现手足口病患者时,要按照《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的要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中“其他法定管理以及重点监测传染病”一栏中填报该病,实行网络直报的医疗机构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未实行网络直报的医疗机构应于24小时之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
在重点地区和高发季节,要加大对手足口病的监测力度和重症病例的主动搜索工作。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制定和完善相关监测方案,组织开展系统的哨点监测,以掌握我国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点、病原分布及变迁情况。
二、认真做好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临床救治工作。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按照《医疗机构手足口病诊疗技术指南》中规定的治疗原则规范地开展救治工作,最大限度地提高重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三、加强卫生专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各地要组织对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人员进行手足口病防治技术的强化培训,提高其早期发现、诊断、治疗和实验室检测工作水平。
四、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与教育等有关部门的联系,密切配合,依法开展手足口病防治工作。要重点在中小学、托幼机构、医疗机构等场所开展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倡导建立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防止疫情传播和蔓延。
近年来,我国、我省在局部暴发霍乱疫情仍时有发生,潜在的流行因素仍然存在,防治形势不容乐观。目前气温逐渐升高,正是霍乱等肠道传染病流行季节。为进一步加强以霍乱为重点的肠道传染病防治工作,切实保护人民健康,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级要充分认识做好以霍乱为重点的肠道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长期性,切实加强领导,切不可掉以轻心、麻痹大意,周密部署,明确责任,密切注视霍乱疫情动态,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务必要抓紧、抓实、抓细,确保不发生霍乱疫情。一旦发现疫情,就地控制,防止扩散。
二、加强肠道门诊工作,严格疫情报告制度。医疗机构要从5月1日起开设肠道门诊,建立并完善腹泻病人的门诊登记制度和筛检,确保能早期发现和报告疫情;要落实医生首诊负责制,接诊医生发现霍乱疫情或疑似疫情,必须按法定报告时限和程序及时报告,对霍乱疫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各级疾控机构要确保疫情报告渠道畅通,主动加强预警预测工作,坚持每日审核和分析疫情报告情况,尤其要注意疫情的异常增加。近期,各县(市、区)卫生局要开展疫情报告质量的专项监督检查。
三、做好疫情监测和应急准备。各地要认真落实监测工作,及早发现疫情。各监测点要按省霍乱监测点工作要求开展监测。非监测点内发现疑似病人及具有一定临床或流行病学指征的急性腹泻病人,必须及时采便送检。要重视对饮食服务从业人员、学校、流动人口聚集区、建筑工地等重点地区和人员的监测和管理。要加强对海、水产品和外环境的采样检测。要加强对霍乱的疫源追踪、疫点消毒、密切接触者的管理。各级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按照霍乱防治工作预案要求做好药品、消杀物资、个人防护用品等物质贮备工作,加强贮备物资的管理,防止造成浪费。
四、加强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各级卫生监督机构要加强食品卫生监督,把住病从口入关,在*黄金周期间开展节日食品卫生安全大检查,对发现的食品安全问题,特别是餐饮业和集体食堂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要及时提请相关部门进行查处,依法采取召回、查封等措施。进一步加大对学校卫生、饮用水和公共场所卫生的监督检查力度,防止食源性疾病和学校群体性肠道传染病的发生。要加大对农贸市场、快餐店、小吃店的食品卫生监督管理,依法取缔无证经营的餐饮单位,切实防范霍乱在人口集中的地方发生暴发流行。各县(市、区)卫生局要组织相应的检查,抓好霍乱流行季节的督查工作,促进霍乱防治各项工作的落实。
五、做好专业人员培训。各医疗机构要组织肠道门诊、急救医务人员培训霍乱等传染病防治、疫情报告等方面的知识、技能。各级疾控机构要开展专业人员的流行病调查、实验室检验等方面的知识、技能培训。
关键词:学校;传染病;防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3-174-01
学校常见传染病有肺结核、病毒性肝炎、麻疹、腮腺炎、水痘、流感等。其中腮腺炎、水痘、流感及麻疹均具有极强的传染性。所以我们每人都要充分认识传染病对我们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轻者可影响工作、学习及生活;重者可留后遗症甚至死亡。学校是社会上一个特殊的组成部分,也是易感人群集中的场所。学校的传染病与社会上一样,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多发,夏、秋季则以肠道传染病为主。同时,学校传染病的发生与寒、暑假有着密切的关系。寒、暑假过后的两次开学,所伴随的学校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不仅仅与社会上传染病流行季节吻合,更重要的是在寒、暑假中,学生的走亲访友的流动和活动,可能将接触的外地传染病带到本地,又随着开学而带进学校。通过学生间的密切接触而在学校中传播。了解学校传染病的季节特点,抓好春、秋二次开学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对学校中传染病管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一名学校保健工作人员,如何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呢?
一、完善预防组织
有健全的传染病防治领导机构,校长为领导机构组长,副组长由校医及后勤校长担任,组员由各班班主任担任。领导机构名单每班都张贴上墙,有联系电话;有独立的校医室;有专职校医主持日常工作;各班有传染病宣传员的健康教育网络。
二、健全预防工作制度
1、疫情报告管理制度:要求第一发现人立即直接向行政领导报告或班主任报告。若第一发现人是班主任,直接将学生送到卫生室,并向行政领导报告,同时通知学生家长。行政领导向县主管部门汇报,在报告的同时,教职工将学生送往医院,报告程序列表为:第一发现人――卫生室行政领导――县主管部门班主任――家长
2、学校环境卫生每日清扫消毒制度:学校每天对教学场所、宿舍、食堂、厕所进行清洁消毒,并作好记录。凡是在班内发现等传染病,及时通知卫生室,卫生室根据不同的传染病进行不同的消毒隔离措施。传染病学生在患病期间必须停课离校隔离,病愈后需经卫生院出示病后康复证明,校卫生室同意后方可复课。
3、班级卫生通风制度:学校做到教学场所经常开窗通风换风,发现传染病疫情患病学生,教职工及密切接触者接受隔离治疗或隔离观察;学校设立专职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学校校医具体负责学校传染病疫情收集,报告学生健康的晨、午检。学生的健康教育,校内食堂饮水卫生检查,免疫预防等传染病防治工作。学校做到主动与疾病控制中心的相关部门加强沟通,接受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和疾病控制中心的技术指导培训,督导检查等工作。学校出现手足口病疫情后 ,学校要积极协助与配合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和医疗机构开展调查病人救治控制措施落实等工作,全校停课一周,并对患病学生进行隔离治疗两周。学生复课后,进行入校前检查校检、晨检、午检,每天向上级部门报告疫情情况。
三、加强宣传,群策群力
建立健全宣传教育体系,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师生科学防病能力,和卫生宣传健康教育的科学水平;针对主要疾病的危害及其有关行为,有的放失地宣传卫生知识;灵活实施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我校对卫生管理人员、工作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的专题讲座。增强他们的卫生防病意识和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观念。充分利用健康教育课、班会、讲座、板报等形式对学生进行传染病教育,向师生传授针对性较强的传染病的预防知识,使师生知道传染病的特点:有病原体、有传染性、有流行性(散发、暴发、流行)、有地方性、有季节性、有免疫性。
制定学校预防甲型HINI流感、手足口病和结核病等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工作的责任书,校长签字,责任人签字,学校盖章。
1、责任对象:学校校长是防控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此项工作领导是第二责任人;具体负责教师是直接责任人。
2、责任目标:班主任、卫生室
3、责任追究:如因责任人工作失职,造成事故,按相关规定追究当事人责任。
我校充分利用板报,刊登了不让任何病毒进校门一文,让学生了解各种传染病。
近期,我国安徽省报道了感染肠道病毒EV71引发的手足口病疫情,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和疱疹为主要特征。日前,该病已被国家卫生部列为法定传染病管理范围。为及时掌握本区疫情动态,进一步加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现提出如下工作要求:
一、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把预防控制传染病流行蔓延放在当前卫生工作的首位,区卫生局要成立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领导组和临床专家组,加强防控工作的领导和指导;指定定点医院做好手足口病的应急救治;加强组织协调,主动与各街镇、教育、农业、宣传等部门加强沟通,建立健全联防联控工作机制;要组织对辖区内各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相关专业人员以及托幼机构、学校工作人员开展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和技术的培训,提高对手足口病的警惕性和识别能力。
二、辖区各医疗机构要组建手足口病防控领导小组和诊治小组,加强对具有发热,口腔粘膜、手掌或脚掌部出现米粒大小疱疹,溃疡等症状病人的筛查,了解流行病学接触史,按要求做好临床诊治。同时,按照《**市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方案》的要求及时进行网络报告。
各医疗机构要进一步强化医院感染控制工作,避免院内交叉感染。要落实预检分诊制度,重点加强产房和儿科病房的消毒,防止新生儿、婴幼儿院内感染而导致严重后果。
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加强对辖区内托幼机构、学校等重点地区和人群的疫情监测和管理。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区妇幼保健所要指导托幼机构等做好对环境、玩具、用具等的日常消毒,保持教室和寝室等活动场所通风换气,减少间接接触传播;加强晨检工作,发现患有疱疹的患儿,立即动员就诊治疗,直至病愈方可返校。托幼机构、学校等集体单位如发现一周内发生10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应立即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托幼机构、学校和医疗机构等单位的疫情报告后,应立即组织人员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典型新发病人应及时按要求采集粪便、疱疹液等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以明确诊断;按照要求做好现场消毒处理,预防和控制疫情扩散。
四、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要加强对医疗机构预检分诊、传染病报告等工作的监督执法力度,对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项防病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加强对托幼机构、学校传染病防控措施尤其是日常预防性消毒、饮用水卫生等方面工作的监督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