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高校音乐教育现状

高校音乐教育现状精品(七篇)

时间:2023-07-18 16:27:4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高校音乐教育现状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高校音乐教育现状

篇(1)

(一)音乐教师水平有待提高

高校音乐教育不仅要讲授音乐基础知识,还要涉及音乐鉴赏和音乐发展史。这就对音乐教师提出了较高的专业要求。高校音乐教师不仅要掌握丰富的音乐常识、基础理论知识、演唱技巧,还要准确把握音乐专业的发展方向和趋势,能够合理规划学生的音乐学习内容,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学生的音乐技能训练,增强学生的演唱能力和乐器演奏能力。但目前我国部分高校的音乐教师自身专业素质较低,掌握的乐理知识不扎实,且教学观念落后,不能准确认识当前社会对音乐人才的素质需求,教学过程中缺乏针对性,导致学生音乐学习兴趣不高,且实际演唱能力较差,教学效果得不到保证。

(二)对音乐教育缺乏应有重视

目前,许多高校对音乐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相较于其他学科,对音乐教育的资金投入和时间投入都相对较低。部分高校为音乐专业安排课时较少,为学生提供的实践机会和平台也不够多。导致音乐专业成为人数少、课时少的“小学科”。同时,乐器、声乐教室等硬件设备较为陈旧,这势必影响音乐教学的效果。学生缺乏必要的实践机会,实际演唱能力得不到提高,直接影响了毕业之后的就业竞争力。

(三)缺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音乐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因此,在高校音乐教学中应当注意加强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音乐的审美价值以人文精神为基础,只有与其他学科有机融合,才能引导大学生准确把握音乐作品的含义,进而提高其演唱能力。但当前部分高校将音乐教育孤立起来,并为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导致学生的艺术视野狭隘,综合素质低下,不能综合把握舞蹈表演、服饰变化、乐器演奏等元素。演唱缺乏感染力,难以与听众形成心灵共鸣。

二、高校音乐教育发展策略

(一)提高音乐教师专业水平

教师在大学音乐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直接决定了音乐教学的效果。因此,若要促进高校音乐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就必须提高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与专业素质,首先要强化音乐教师的专业素养,丰富其专业知识储备。其次,还要扩大音乐教师的文化视野,教师要了解和掌握美学、心理学、文学等领域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全面的把握音乐专业的发展方向。此外,还应当提高音乐教师的教学技能,促使其掌握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技巧,并提高其教育创新能力和音乐科研能力。

(二)构建“以人为本”的音乐课程体系

根据当前的社会形势和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高校应当开设艺术修养提高、音乐基础知识普及等选修课程,并根据学生兴趣和学习特点,增设各种乐器班,并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开展多种多样的音乐知识竞赛和歌唱比赛,充分调动学生的音乐学习积极性,并加强对音乐知识的宣传和普及。素质教育更加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高校音乐教学中还应当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与人文精神。同时,还应在音乐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认真研究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特点,考虑学生的音乐学习基础,制定相应的音乐教学计划,做到因材施教,以提高音乐教学的效率。

(三)增强音乐教育的针对性

篇(2)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高职院校对音乐教育的作用认识不够,认为音乐教学只是在专业课程之外附属的课程,可有可无。于是,一方面学校在课程规划、师资安排等方面不能满足音乐教学所需要的条件,影响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学校对音乐教育的态度也在一定程度对学生的观念产生影响,使学生对音乐课程产生偏见,影响学习积极性。

(二)教材选用不符合学生实际需求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音乐教材多采用专业音乐院校的教材,教学内容以音乐知识和音乐鉴赏为主。高职院校的音乐教育旨在提高学生的音乐艺术审美、艺术创造力等,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专业音乐院校的音乐教育则为了培养专业的音乐人才,其教材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内容过于深奥,过于的专业化,并不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的音乐学习需求。

(三)教学过程缺乏实践

音乐教学实践是指通过学生聆听、欣赏、感受音乐,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通过指导学生参与进行音乐创作、实践活动,培养、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能力。教学实践在结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上改革形成,主要以学生实践和主观能动为中心,力求起到最大的提升学生音乐素质教育的作用。但是目前在大多数高职院校,音乐教育多以课堂教授、赏析为主,缺乏学生参与环节。即使是在学校组织的文艺活动中,也只是学生自己琢磨、学习,缺乏教师的指导,音乐教学效果并不明显,学生素质提升十分有限。

(四)教学条件不足

虽然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大部分高职院校的音乐教学环境有了大幅度的改善,但在部分高职院校中,仍存在教学设施陈旧、活动场地缺乏、师资配备不足等问题。例如:学生文艺演出缺乏场地和设备,音乐教师数量、质量无法满足教学进展需求等。

二、针对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应对方法

(一)转变学校教育观念

大学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使学生掌握就业所需的知识和技术,更重要的是为了使学生学习思考的方法,全方位拓展自我,提高整体素质,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综合性人才。高职院校应改变之前的“重视技术培养,无视素质教育”的教育观念,将学生综合素质作为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切实的认识到音乐教育对学生素质提升的作用。只有认识到音乐教育的作用,才能从思想上影响学生,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才能在教学上建立科学的音乐教育体系,为音乐教学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

(二)根据实际情况编订专用教材

与专业类的大学不同,高职院校主要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所以,高职院校应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编订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和需求的专用音乐教材,以培养学生音乐艺术审美、提升综合素质为主要作用,内容应浅显易懂,突出思想性和实践性。

(三)提高音乐教育实践活动

教学实践是促进知识深化的重要途径。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知识后,只有通过实践和练习,才能进一步掌握和理解。高职院校的学生多来自于各普通中学和职业中学,大多数学生不认识乐谱,不熟悉乐器,音乐基础普遍较薄弱。如果一味给学生灌输深奥的音乐知识和理论,不仅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恐怕还会使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降低。针对这一情况,教学组织者要增强音乐实践活动,通过实践实现音乐知识的深化和吸收。例如:可以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进行简单表演,锻炼学生的音乐感知力和表现力;也可以成立艺术团体,组织文艺表演、音乐节之类的活动,将音乐教育融入学生的课余活动中,在娱乐中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组织能力、团队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

(四)改善教学环境

音乐教育主要通过逐渐影响来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力、感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不仅需要教师对音乐知识的口头传授,还需要借助教学环境、教学设施来完成。良好的教学环境有助于教育效果的提升。为了提高音乐教育效果,首先高职院校需要在现有基础上改善教学条件,为音乐教学配备丰富的学习书籍资料,为教师和学生教学、练习、表演配备合适的教学场地和教学设备。其次,还需要加强音乐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引进音乐人才,扩充音乐教师队伍;另一方面,多组织现有教师进修、培训,开展音乐教研活动,增强教师间沟通交流,提高教师技术水平和专业素质。

三、结语

篇(3)

目前我国的高校音乐教育主要以西方音乐为主,忽视了我国传统音乐的教育,导致其一直得不到发展,甚至逐渐走向灭亡。虽然有部分音乐教育家认识到了这一问题并在努力改变当下的状况,但收效甚微。要想实现我国传统音乐的传承和长远发展,必须将传统音乐与高校音乐教育结合起来。本文主要对高校音乐教育现状及传统音乐的传承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高校音乐教育;传统音乐;传承

一、我国高校音乐教育现状

高校音乐教育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音乐的发展方向。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都以西方音乐为教育的主要内容,几乎所有音乐学校都将钢琴作为音乐教育的必修课程,而中国传统的古筝、琵琶等乐器却没有走进必修课堂,即使部分学校开设了也是作为选修课程。这样的现状给人们做出了错误的引导,高校毕业生中很大一部分人都去中小学或高职类学校任教,又给下一代的学生们灌输了重西方音乐轻中华传统音乐的观念。在高校的音乐课堂中,教师给学生们讲授音乐知识往往以西方音乐为例,而中国的传统音乐已经离国家的高校音乐教育越来越远。部分传统音乐研究专家曾经呼吁将传统音乐文化置入高校教育之中,呼吁国家重视传统音乐文化教育,但是收效甚微。传统音乐的社会地位不高,注定了它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地位也不会高。要想实现我国传统音乐的传承,就必须要提高传统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地位。

二、高校音乐教育中传统音乐的传承

早在20世纪40年代,我国的少数音乐教育家已经认识到了国家音乐教育中传统音乐教育的缺失,并且有部分音乐教育家也提出了发展传统音乐的观念,但是一直未得到人们的认可。直到现在,人们才逐渐意识到了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但是如何传承在目前仍是研究中的难点。笔者认为,将传统音乐融入到高校音乐教育中去,让传统音乐成为高校音乐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方法。具体来说,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出发:

(一)改变传统的高校音乐教育理念,将传统音乐纳入到高校音乐教育范围内。很多高校在音乐教育中都忽视了传统音乐的教育,无论是在教材的选取或编写中,还是在课程的设置上,都没有真正重视传统音乐教育。而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部分国家已经开始关注中华传统音乐文化,并且开始对其进行研究,而国内却还没有对自己的文化给予必要的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必须要改变传统的高校音乐教育理念,重视传统音乐的教育。学校要对本校的教师开展培训工作,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让他们将传统音乐教育放到一定的高度,然后在教学中将这种理念传输给学生们,让高校的音乐专业学生认识到传统音乐的重要性,并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学习传统音乐,在他们以后的音乐研究中,或在参加工作后,都能够保持这一理念,并且再将这一理念传输给更多的学生,从而实现传统音乐的传承。

(二)改变音乐教学内容,编写新型音乐教材。各高校要选取新型的教材,或重新编写教材,增加传统音乐的内容,减少或压缩西方音乐的教学内容,在乐器一章中要着重介绍中国传统乐器,可以开设传统乐器必修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一门课程并能熟练掌握。在刚开始改革的过程中,必定会面临着一些阻力,国家可以选取教学试点进行传统音乐教学,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补充教学要点,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等试点成功后再进行全国性的改革。

(三)结合实际,改变教学方法。除了让学生学习传统音乐理论知识,还要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必要时聘请外界知名传统音乐家来校任教或者做客座教授;针对不同地域的学生,可以开设不同的音乐课程,比如浙江地区可以开设越剧课程,陕西地区可以开设秦腔课程,北京地区可以开设京剧课程,这样能够根据地域文化的不同,发展各个地区的特色音乐文化,从而实现传统音乐的继承。

三、结束语

总之,目前的高校音乐教育中,需要加入传统音乐元素,发展国家传统音乐文化。在教学中,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重视传统音乐教学;改变高校音乐教学内容,编写或者购买新型音乐教材,同时要设置传统音乐教学课程,保证每一名学生都能够掌握一门传统乐器;结合实际,改变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并针对不同地域侧重教授不同的传统音乐课程。让学生在掌握音乐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掌握国内传统音乐文化,从而培养出传统音乐人才,实现我国传统音乐的传承。

作者:刘武 单位: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歌剧音乐剧学院

参考文献:

[1]张静.论多元视角下高校音乐教育对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创新[J].中国市场,2012(49).

[2]王文俐,赖涛.地方传统音乐文化在普通高校的传承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东岳论丛,2010(11).

篇(4)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育;音乐教育管理;改革与发展对策研究

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对我国高校音乐教育提出了全方位的挑战。笔者通过对现阶段我国高校音乐教育管理现状的调查与分析,认为我国高校音乐教育管理应当树立“以人为本”的主旨思想,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调查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从组织学理论、教育管理学的角度,将教育行政与教育管理等同看待。

一、高校音乐教育管理研究的意义

管理机制是发展的保障,没有合理的管理机制,谈发展是一句空话。管理机制需要人性化。所谓人性化,是说机制在运行过程中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机制也需要有约束性,所谓约束性,是说在运行中要对违反制度的现象给予明确的态度,或沟通,或批评教育;机制也要有强制性,因为惰性是人的普遍心理特征,所以要落实“要么履行职责,要么取消权利”。对专业音乐教育管理具有与一般管理学或一般音乐教育学不同的独特性, 无论教育界还是管理界,目前几乎已有一定程度上的共识。但高校音乐教育管理的特殊性体现在哪些方面,与管理学及音乐教育学各有什么不同与相同等诸多问题,却没有得到更多的讨论与探究。

高校音乐教育管理的重视既是当前教育学科由综合到细化以及学科自身逻辑演进的结果,同时又是当代教育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高校音乐教育管理研究作为音乐教育的基础性工程之一,是文化艺术事业人才支持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高水平、高度发展、高质量的高校音乐教育管理,就不会有持续高度发展、高度繁荣的专业音乐教育事业。因此,对高校音乐教育管理进行专门的研究,具有战略意义,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高校音乐教育作为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依然有与普通教育管理共通的地方,因此,音乐教育管理与教育管理学之间有一些共同或交叉的管理思想及管理原则,是可以互相借鉴的。有效的教育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如何改革和完善教育管理模式一直是音乐教育管理研究和探索的重要内容,这是高校音乐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教育管理理论研究的新领域。我们坚持音乐教育以人为本,其实质是尊重音乐教育规律,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其核心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教育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我国高校音乐教育管理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音乐教育管理的创新理念深入人心,在音乐教育管理领域有了一定的进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如高校音乐教育管理中,重视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已逐渐成为共识,院、系两级教育管理模式不断完善。随着高校办学规模地不断扩大,院、系两级教育管理模式成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基本模式。在此基础上,许多高校的各个音乐专业针对学生特点和高校培养目标不断推进学生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与科学化进程。此外,高校音乐教育管理还形成主渠道和多种辅渠道相结合的教育体系。

但与此同时,高校音乐教育管理也呈现出不少弊病。过去30多年来,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年代,但在以经济发展为核心的社会发展战略中,经济领域的管理理念、价值取向对教育产生了广泛而深入的影响。这种影响有其积极的一面,但也产生了消极影响,即把经济领域的绩效管理模式化地、片面地应用于艺术教育管理之中。此外,调查发现,深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高等艺术教育普遍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继承轻创新、重书本轻实践、重学科知识轻整体知识、重教师教轻学生学、重统一要求轻学生个性多样发展等问题。具体表现为:一是学生的知识面不断拓宽,但知识基础的厚度亟待增强;二是学生素质水平差异增大,学生学习态度和整体素质亟待提高;三是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有所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亟待提高。此外,不能合理地把握对学生管理尺度,学生教育与管理的脱节现象等问题依然是艺术教育管理中的突出问题。

篇(5)

21世纪以来,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对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音乐作为培养学生美学思维和素养的重要载体,在素质教育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注重音乐教育,有助于普通高校培养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全面人才。本文将以河北省为例,对河北省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现状进行研究分析,探讨河北省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实施的具体举措。

关键词:

高校;音乐教育;策略研究

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加强大学生的音乐教育,提升大学生音乐素质是普通高校培养高素质全面人才的重要举措。音乐教育的广泛开展,直观反映出我国在音乐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在响应社会发展潮流的同时还需要创建符合高校本身的音乐教育发展方案。

一、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普通高校落实音乐教育,就是加强音乐素质教育的表现。加强音乐教育,能够发挥学生的艺术才华,完善学生对音乐的认知,有助于学生在音乐活动过程中提升个人修养、陶冶音乐情操,以一种轻松畅快的方式让学生从中得到全面发展。音乐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全方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是要向大学生普及音乐知识和音乐艺术存在的意义,从而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在陶冶大学生情操和塑造人格的同时,全方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音乐教育的普及对于普通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全面提升大学生素质

我国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主要以专业化教育和非专业化教育两种形式存在。专业化音乐教育主要是针对音乐专业方面的大学生进行教育,是更深层次的音乐教育形式。而对于绝大多数大学生而言,所接受的音乐教育是非专业化音乐教育。普通高校对于非专业化音乐教育更应该引起重视,这直接关系着广大在校大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的提高。音乐教育是以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全面提升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培养大学生审美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上都有重要作用,有助于塑造大学生的完美人格和高雅气质。

(二)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社会地位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教兴国”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加强素质教育是实现“科教兴国”的基本保障,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普通高校教育体系中越来越重要。“作为美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音乐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为构建我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许多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原国家副总理李岚清同志曾这样说过。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社会地位逐渐提高,就更应该注重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建设。

二、河北省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现状

普通高校实施音乐教育,极大程度上提升了大学生的素质教育。随着音乐教育越来越受重视,在全国各地都掀起了音乐教育的,然而由于经济条件和地域环境的差异,各地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开展的效果各有不同。各地普通高校在响应素质教育和音乐教育的同时,还需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以确立更加适用的音乐教育实施措施。笔者对河北省河北师大、河北科技大学、河北大学、邯郸学院、廊坊学院等高校的部分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在校大学生都是喜爱音乐的,音乐不仅会给生活带来轻松和快乐,也是个人修养的基本体现。在喜爱音乐的大学生中又基本上都喜欢流行音乐,对于其他音乐元素的喜好也都存在不同比例。然而真正能够演奏一种乐器及以上或是能够识别五线谱的学生只占少部分,这就是高校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所在了。对于音乐的基础知识了解还不够,仅仅停留在听和唱的表面,对音乐文化没有足够的了解,这些问题都制约着大学生音乐文化修养的养成,没有能让大学生成为真正有音乐内涵的人。

三、河北省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实施措施

河北省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需要引起校方和学生的共同重视。在音乐教育的实施方面,有很多措施都有助于解决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包括规范公共音乐选修课、丰富音乐艺术活动、加强音乐教师水准、制定校园音乐评价制度等。本文将就规范公共音乐选修课和丰富音乐艺术活动这两项主要措施进行展开论述。

(一)规范公共音乐选修课

规范公共音乐选修课,是加强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实施的重要措施。由于很多大学生在中学阶段几乎没有接触过音乐课,所以在高校里,规范公共音乐选修课尤为重要。首先,可以开设《音乐基础知识》课程,在进行音乐教育的时候,通过具体作品结合基本乐理进行教学,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从基础观念上发生对音乐的改变。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注重视唱练耳等多方面的结合。在学生对音乐教育有一定了解后可以开设《音乐鉴赏》课程,“理想的音乐鉴赏需结合着感性和理性进行,既有作品带来的极大的感官愉悦,又有艺术赠予的丰富的精神收获,这是一种兼含美育和认识、情智统一的审美态度”。音乐鉴赏是对音乐的聆听鉴赏、感受、理解和认识的过程。在音乐鉴赏的课程中,要注重因材施教,对教学内容择优选择;结合河北省当地音乐进行教学,加深地域文化底蕴;选择对当代大学生具有重要影响意义的音乐作品进行鉴赏,例如《走进新时代》《在希望的田野上》等。

(二)丰富音乐艺术活动

音乐艺术实践主要是指大学生的音乐创作和音乐表演,在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实施中,主要展现在课堂和课外两个方面。

1.课堂教学音乐艺术活动,是高校实现音乐教育的基础。在日常的音乐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带动学生兴趣开展音乐艺术活动,引导学生去体验和感受音乐艺术的魅力,在加强教学效率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活跃了课堂气氛,提升了学生的音乐素养,是综合素质提高的具体表现。

2.课外音乐艺术活动的开展,是学生对音乐的主动感知,是音乐兴趣的表现,是音乐素养的体现,是实现学生综合素质水平提升的重要途径。课外音乐艺术活动的实践,主要方式包括成立音乐艺术团体、举办校园音乐艺术活动、开展音乐讲座等。其中音乐艺术团体主要可包括合唱团、舞蹈团、民族乐团、戏曲团、流行音乐组合等。这些艺术团体的成立不但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同时也加强了高校的艺术文化氛围,在培养大学生音乐文化修养和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上起到重要作用。校园音乐艺术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展示自我的平台,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校园音乐艺术活动主要包括校园文化艺术节、校园音乐比赛、联谊音乐活动等。校园音乐艺术活动促进了大学生智力和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对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巨大影响。在加强高校音乐艺术活动的同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校园音乐艺术活动应该得到普及,尽可能多的举办校园音乐艺术活动,以便于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其中;②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设立相关的奖项鼓舞学生的优秀表现,提升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③校园音乐艺术活动不应该只存在于某个校园之内,加强各高校之间的音乐文化艺术交流,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平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交能力和组织能力。

四、结语

音乐教育作为实现美育的主要途径,优秀的音乐教育在人格的培养上有着重要作用,是当代大学生都应该享有的基本权益。加强大学生音乐教育,结合高校当地特色,以培养学生音乐素质和综合能力为目标,是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发展的本位体现,也是实现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作者:徐琨 张小军 单位: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基金项目:

本文为2014年度河北省文化艺术科学科研项目,项目编号:HBWY2014-Y-A032;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术创新基金。

参考文献:

[1]肖萍.普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校地协同创新模式改革刍议———以绵阳师范学院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为例[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06).

篇(6)

>> 论多元文化视角下的中学音乐教育 基于多元文化视角下谈音乐教育 基于多元文化视角下的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教育研究 多元文化教育视野下的音乐教育 论多元视角下高校音乐教育对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创新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应用 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国的音乐教育 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幼儿音乐教育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音乐教育态势 多元文化策略背景下音乐教育的思考 浅谈多元文化视域下的大学音乐教育 多元文化视野下的亚太音乐教育 多元音乐文化教育背景下高校音乐教育发展趋势研究 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研究 多元文化视角下艺术教育的反思 多元文化教育视角下辽宁省高校音乐教师学习现状的初探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湖南高校音乐教育对本土民间音乐的传承研究 普通高校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初探 浅谈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的中学音乐教育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陈雅先:《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163-167页。

[3] 王小北:《关于多元文化背景下河北音乐教育的思考》,《河北学刊》,2011年第31期(2),第223-225页。

[4] 陈音池:《音乐教育多元化论文综述》,《黄钟》,2006年增刊,第224-227页。

[5] 于先红:《新谦程与丰土文化建构之我见》,《儿童音乐》,2004年第5期,第48页。

[6] 于春江、刘兰:《浅析普通高校多元化音乐教育模式的构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6期,第112页。

[7] 张海英:《从原生态音乐看我国民族声乐的多元化发展》,《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第13-104、107页。

篇(7)

【关键词】地方高校;音乐教育;现存问题;对策探究

自21世纪后,我国高等教育升学率大大提高,有效地缓解了高等教育“供求”的矛盾和压力; 充分发挥了高等学校的办学潜力,办学效益得到进一步提高,改革促进了发展,发展也推动了各项教育改革的深化; 高校音乐教育也同样,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初步形成了一个基本适合国情的高校音乐教育体系,在学科建设、师资培养、招生规模、教学设施、科学研究、教材建设、课程改革、教学管理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在地方高校音乐教育教学中,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和矛盾,这些凸显的矛盾使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一、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扩大招生使生源质量下降,导致教学质量滑坡

由于教学改革的推进,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人数大大提增,一些专业素质和文化素质较低的学生进入高等音乐专业学生队伍,学生对音乐的敏感度较差,学习音乐的表现能力、音乐感觉、音乐理解力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欠缺,给音乐教学( 特别是技能教学) 带来极大的困难,从而导致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入学前的专业素质平均水平偏低。

自从高校音乐专业也同其他艺术类高校一样,扩大了招生规模,考生的进校概率大大增加,艺术类的分数线下降就意味着艺术类学生文化水平低于其他专业学生的文化水平,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高校音乐院校成为“低分考生的收容所”,一些文化成绩较差的考生,经过几个月的突击,就能轻而易举地考上高校音乐院校,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而这些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自觉性、音乐知识接受能力和悟性往往都比较差,难于更好地完成学业。

(二)师资缺乏、教师压力过重

这是地方本科师范院校现存的凸出问题之一,严重影响教学质量。随着办学质量的提高,要求高校音乐教师不仅具有过硬的专业技术水准和教学水平,还要有较深的理论研究水平,具有一定的教研科研能力。因此,高校音乐教师在此情况下出现一系列问题: 1.由于扩大教育规模,造成师资力量的严重缺乏,一些水平较差的新手加入到高校音乐教师队伍中来,于是出现了教学质量下降的趋势。2.一部分教师由于课时量大大增加,忙于教学,无暇顾及科研,长此以往,教师的教研科研意识与行为严重缺乏,出现音乐专业教师教研科研成果匮乏的滞后现象。而教研科研水平的提高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3.另一部分教师为了保证搞科研、写论文的时间,在教学上马马虎虎,应付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漠不关心,把精力放在看书、写论文上,影响了教学质量。有的教研科研成果像空中楼阁,纸上谈兵,离教学实际越来越远。

(三)高校音乐教育改革与学生就业需求不相符合

近几年招生规模的扩大、师生比例的调整、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使高校音乐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这些改革正在具体实施中,还未见成效。主要目的是研究在扩大教学规模的基础上如何运用现代化的手段进行课堂教学,以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效果。而中小学音乐教育根据新音乐课程标准所实施的种种教育教学改革层出不穷,这给高校音乐教育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许多中小学教师呼吁高校音乐教育改革要倾听来自中小学的声音。事实上,这两种改革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进入市场经济以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日益被全社会所关注,也是当下的热点问题。高校教学体系、课程设置、培养规格的改革如何适应学生就业市场和岗位的需要,是面临的又一重大课题。

二、解决对策

要改变以上状况,提高教学质量,必须采取合理的、符合实际的改革措施。调动主观因素,艰苦创业,内涵发展,是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提高教师的素质、观念、水平和能力,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拓宽审美境界。一位优秀教师的教育魅力首先在于他做人的精神,这种影响在塑造学生的素质中是其他方面难以取代的。教师应加强政治学习,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树立为学生服务、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价值观。

2.强化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更新教育理念。专业知识是教师能动的、创造性开展教学工作的关键。有些教师以为做了大学教师就等于端上了铁饭碗,知识够用,不求进取,这是非常错误的。新课程标准对学生艺术素质提出了更新的要求,也对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文化修养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因此,教师绝不可忽视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

3.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形成全方位知识结构。高校音乐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合格的中学音乐师资,作为艺术教育学科的传播者,音乐教师必须横向开拓文化科学知识,在了解本学科最新科研成果和发展趋势的同时,也应尽可能地将文史地、数理化等知识纳入自己的知识系统,不断丰富自己的修养。

(二)改革高校音乐教育内容符合就业市场需求

目前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现状,适应新的教育形势发展,满足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需要和学生就业市场和岗位的需求。同类院校广大同仁们也都在思考、研究、探索新课程标准下音乐教育专业教学问题,如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赵露的《新课程标准下的高校民族音乐教育》、山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王芳、康洪升的《新课程标准下音乐教育教学改革构想》、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赵秀艺、王生耀的《新课程背景下高校音乐教师的几个转变》等等,都在各自的文章中,从不同角度对新课标下高校音乐教育教学问题进行思考和研究。

在新课程标准下,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在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上应该做出相应调整,培养适应新课程改革需要的新型音乐教师以及适应就业市场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姚思源.中国当代学校音乐教育文献[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2] 姚思源.中国当代学校音乐教育文选[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3] 刘沛.美国音乐教育概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4] 谢嘉幸等.德国音乐教育概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