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生态文明建设概念

生态文明建设概念精品(七篇)

时间:2023-07-18 16:27:2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生态文明建设概念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生态文明建设概念

篇(1)

关键词: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X1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69(2012)05001305

一、引 言

20世纪中期,西方工业化国家先后发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人们开始反思工业化弊端。从1962年《寂静的春天》的出版,到1972年《增长的极限》的发表和瑞典斯德哥尔摩 “人类环境会议”的召开,再到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和2002年联合国 “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的召开,等等,国际社会一直在寻求一种有别于传统工业化的模式,希望走上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同时,一些学者开始从社会文明形式的高度来思考工业文明。保罗·伯翰南在其1971年发表的《超越文明》中预见了一种“后文明”即将出现,但没有指明这种“后文明”将是一种什么形式[1](P1—2)。1995年,美国学者罗伊·莫里森在《生态民主》一书中正式将生态文明定义为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文明形式[2](P5—12)。与此同时,西方生态、生态社会主义的思潮和运动也悄然兴起。加拿大学者威廉·莱斯分别于1972年和1976年发表了著作《自然的控制》和《满足的极限》,指出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基于“控制自然”观念的科学技术和社会异化的消费观念,要解决生态危机就必须建立“易于生存的社会”[3](P58—76)[4](P37—52)。此后,相继出现了双重危机论、政治生态学理论、经济重建理论、生态社会主义理论,形成了系统的生态理论。在实践上,生态运动也在西方政治和社会文化领域兴起。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绿党”受到民众拥护,在工业化国家不断发展壮大,在许多国家的议会中取得越来越多的议席。例如,有明确政治纲领的德国绿党,提出了生态社会主义的口号, 1998—2002年还与社民党联合获得了执政地位,现在绿党已经成为德国的第三大党。20世纪90年代以后,生态社会主义明确提出了“红色绿党”的概念及其政治、经济、社会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主张,形成了生态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和政治纲领。

我国政府非常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促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同志专门就生态文明进行了明确阐述:“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中央政府及主要领导的积极推动下,我国的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取得了显著进展。

二、生态文明理论研究进展

我国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始于1984年,当时著名生态学家叶谦吉最早使用了生态文明的概念,他从生态学和生态哲学的视角来界定生态文明,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既获利于自然,又还利于自然,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又保护自然,人与自然之间保持和谐统一的关系[5]。之后,理论界开始广泛研究生态文明,尤其是“十七大”以后,生态文明成为许多学科研究的热门课题。据统计,截止2011年底,我国共发表了以“生态文明”为题的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及报刊文章累计达10 029篇。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9月第12卷第5期 陈洪波,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进展 第一,关于生态文明概念与内涵的研究。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生态文明进行了界定。一是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的一个发展阶段,如陈瑞清等认为,人类至今已经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在对自身发展和反思的基础上,人类即将迈入生态文明新阶段[6][7][8][9]。二是认为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的一个方面,如余谋昌等认为,生态文明是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的第四种文明,四大文明一起支撑和谐社会大厦[10]。三是认为生态文明是一种发展理念,认为生态文明与“野蛮”相对,是在工业文明已经取得成果的基础上,用更文明的态度对待自然,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与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11][12]。四是认为生态文明是改善人民生活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是一种建立在先进生产力基础上的文明形态。在确保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要的基础上,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转变生产模式和行为模式,走一条依靠自然、利用自然而又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互动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13]。总体而言,目前关于生态文明的概念的讨论很多,但尚未形成一种公认的、权威的概念。

第二,关于生态文明与传统文化的研究。许多学者从儒释道和佛教中探究生态文明的文化渊源。研究认为,儒释道从各自的角度阐释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如:儒、释、道都强调“天人合一”,把尊重生命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共同的生态价值观。佛教认为生命主体与生态环境是一个统一体,天地同根、众生平等,天地万物本身就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14][15][16]。总之,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佛性统一、万物平等,等等,这些朴素的自然观及其生态实践观,对于建设当代生态文化体系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篇(2)

(一)经济法理念的概述

所谓的经济法理念即为人们在特定的社会当中,对经济法本质以及发展规律的一种认识与宏观把握,同时还包括对经济法未来发展前景的一种理性构建。其是对经济法的制定与实施的最高原则[1]。经济法理念不同于经济法领域的其他概念,其具有更高的地位。经济法理念具有以下功能:第一,经济法理念来自于经济法律的实践,同时可以科学地指导经济法的制定以及实施,对经济法律的实践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第二,经济法理念可以有效地预测经济法的效果,从而科学引导经济与法的发展方向。第三,经济法理念能够有效地推动社会文明的发展。

(二)目前我国经济法理念的发展状况

从20世纪80年代起,经济法在我国开始盛兴。然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提倡经济行政法,并将经济法列入行政法的范畴。在计划经济理念的影响下,很多专家与学者都认为经济法是一种国家干预经济的产物,并且将经济管理关系看做为行政管理的一个分支,此观点将行政法与经济法的相关内容混为一谈,忽略了经济法自身的独立性以及实践性,最终造成市场常常出现行政垄断现象。除此以外,我国经济法的发展前景并不乐观。尽管经济法在我国刚刚兴起时比较兴盛,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学术界并未对经济法给予充分重视,因此经济法的发展也越来越衰弱。甚至于有些学者提出传统的法律部门即可将处理所有的问题,并不需要现代经济法。这种错误观点就是因为经济法理念的缺失而造成的,严重影响了经济法的发展。

二、经济法理念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一)经济法理念有利于生态文明原则的贯彻落实

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要求必须要充分遵循公平正义的原则。然而因为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其中各个地区的自然条件以及人文地理条件等具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我国呈现出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状况,这就无法充分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而经济法能够以法律的手段宏观地调整经济领域,从而促进经济秩序的稳定,推动我国各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使得生态文明公平公正的原则能够得到充分地贯彻落实。

(二)经济法理念有助于生态道德的保障与维护

目前,我国人们还缺乏良好的生态道德观念。为了获得高额利润,很多人还是选择从事高能耗以及高污染的行业,这些行业在为人们带来高额利润的同时,也破坏了生态环境,严重影响了生态建设[2]。而经济法理念可以有效地规范市场行为,监督人们承担自身的生态建设责任,有助于生态道德的维护与保障。

(三)经济法理念有助于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实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而科学的经济法理念能够利用法律的手段有效地规范人们的行为,规范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效调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从而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基于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经济法理念的调整和重构

(一)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我国经济法理念的调整

第一,科学调整我国经济法理念的传统思想。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法理念,其中涉及到我国社会发展以及经济建设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可以将诸多内容概括为五个类别:公平公正理念、注重效益理念、经济效益理念、经济安全理念以及整体发展理念[3]。尽管这些理念都基本符合我国的政策目标以及经济发展规律,然而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化也提出了更多的新理念与新要求,所以必须要对我国经济法的传统理念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使其能够充分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第二,要重点调整经济效益理念。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活动的最基本目标企业为获得效益。然后而在经济效益理念的影响下,使得一些经营者只是单纯地注重眼前的经济效益,但是却忽略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要求。所以在经济效益理念当中要加入环境成本,从而在经济法的制定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经济行为对环境带来的消耗。

(二)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我国经济法理念的重构

第一,树立生态自然观。在论述生态自然观的过程中,马克思与恩格斯运用了很多“物质变换”概念,而这一系列的概念阐述形成了物质变化理论,此理论为人们展现了一幅自然生态的图景,明确指出了物质变换断裂是人与自然在物质变换过程中出现不可持续发展的直接原因,而其本质根源即为资本的逻辑惯性违反了自然观。同时也此理论还明确指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即为转变观念与制度。在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不断推进,建设生态文明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与发展,而生态自然观对生态文明建设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将物质变换理论贯穿到经济法运行的全过程,不但充分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创新要求,而且还可以充分保障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第二,以人为本,树立全面的生态价值理念。由于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体人民的积极参与,因此必须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人的主体作用,使得人们能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生态文明建设中去,从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除此以外,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在开发与利用自然生态资源的同时,还要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只有这样才能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从而充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以及生态环境需求。第三,构建经济秩序理念。秩序也是一种重要的法律理念。基于经济法的秩序要求,虽然市场主体的自由得到了充分重视,而且还享有一定的权利,然而不可以妨碍和损害其他主体的合法权利与自由,不能为了发展经济而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生态文明社会的秩序主要包括政治秩序、生活秩序以及经济秩序等。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要全面顾及到各个秩序的均衡发展,从而保证各个秩序都能够充分发挥其自身的功能与作用。

篇(3)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改进熵值法;TOPSIS法;空间格局;海南省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1-0031-05

生态文明建设思想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其概念的正式提出并逐渐成熟还是在中国摸索新型发展道路的过程中完成的。生态文明建设是继生态省、市建设的更深层次的创建工作,是生态城市的优化与补充[1]。在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定量研究上,关琰珠等在厦门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中,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为主线,从复合生态系统的角度,建立一个5层4个子系统共32项的指标体系。新指标补充了原有指标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方面的不足,对生态方面的表示也更周全[2];蒋小平以河南省为例,从总体结构上将生态文明评价分为3层,其中目标层由复合系统生态文明度一个指标构成,在自然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3个方面建立了评价子系统指标体系[3]。

杜宇从生态文明的基本构成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生态文明建设应当包括以下五个基本构成要素:生态文化,绿色政治制度,又好又快的经济发展模式,社会和谐有序,以及Y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环境,共34个指标层[4]。一些学者在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的方法上有所改进,引入了多种定量模型和方法,对时间和空间进行综合分析。朱玉林、李明杰和刘腾认为,构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评价体系的程度基于灰色关联。该指标体系包括生态经济五个一级指标:改善民生、生态环境、生态治理、生态与文化[5]。李勇等将模糊评价与灰色模型赋权结合在一起,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工作,有效解决了数据的不确定性问题[6]。杨开忠课题组在研究中提出生态文明指数(ECI),计算首先需要利用生态足迹的方法,然后以人均GDP和生态足迹作为基础数据,收集全国各地的相关数据指数化,主要反映单位生态足迹经济发展的规模[7]。目前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最常用的是基于PSR概念模型的层次分析法[8-10],而评价模型构建方法最为常用的是线性加权[11]。

对于生态文明建设这一概念,国外并没有对其做出明确的解释,也没有展开针对性的研究,对生态文明的建设主要致力于可持续发展、节能环保、生态保护等领域,而对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主要体现在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构建上。建立指标体系在指标选择的原则基础上选择不同的分析方法,平均加权法赋权,就引入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等方法,使权重分配更科学的专家咨询更加规范地评价指标。此外,这一时期的评价对象是区域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的某些领域,如可持续发展与环境性能指标。2001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设计了一个由58个指标构成的、包括15个主题和38个子题的最终框架,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计划目的和目标提供了一个健全的启动平台[12]。海南省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基地,对整个省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时空演化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及时,为科学编制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引作用。

一、评价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评价方法

采用Z-Score标准化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以改进的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TOPSIS法计算生态文明指数。因为前两种方法目前都是较为成熟的方法,这里就不再赘述。

Topsis法是基于归一化后的原始数据矩阵,找出方案中的最优方案和最劣方案,由此获得最优方案和最劣方案间的距离(常用欧氏距离(Euclidean distance)),从而得出该方案与最优方案的相对接近程度,借此对进行方案优劣的评价。

第一步是确定正负理想理想解V+与V-;第二步是分别计算评价向量正负理想解的距离D+和D-;第三步是计算评价对象与最优方案的接近程度Ci,Ci越大,表明评价对象越接近最优水平。当Ci=1时,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最高;当Ci=0时,生态文明建设无效,处于混乱状态(表1)。

(二)数据来源

数据主要源于2015年《海南省统计年鉴》、2014年海南省环境统计年报以及相关政府部门相关年报及工作汇报中获得。

二、海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空间格局评价

(一)评价过程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原则、理念以及国内外生态文明建设和评估现状,结合海南省实际情况和特色产业,提取并建立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包含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生态旅游、文化教育以及生态文明制度等6个方面,构建由1个目标层、6个一级指标、28个二级指标组成的海南省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表2),采用改进的熵值法计算标准化后的指标数据的权重,具体指标和数据如表2所示。

运用TOPSIS法计算生态文明建设6个一级指标以及综合指标指数,在Arcgis10.2软件支持下绘制海南省生态文明建设指标的分级和排序图,结果如图1所示。

(二)结果分析

海南省生态经济发展水平较以往有很大提升,可分为Ⅰ、Ⅱ、Ⅲ、Ⅳ、Ⅴ五个等级,等级最高的省会城市海口为0.874 8,处于理想状态,无论是总体经济水平还是产业结构以及循环经济,海口市都具有较大优势,生态经济发展体系较其他市县更为稳定和完善。位于东线沿海的三亚、陵水、琼海、万宁、保亭等5市,以及位于西线沿海的儋州市以及中部的五指山市的生态经济指数介于0.6―0.7之间,处于良好状态的稳定发展阶段,主要依托其区位优势和海洋经济的产业优势。特别是三亚作为海南南部地区的增长极和重点旅游城市,与陵水、琼海、万宁等3市均位于快速发达的东部快铁交通线上,旅游业和房地产业占据三亚市大半个经济市场,因为旅游城市发展的需求,三亚市在市容、市貌、循环经济等发展上,更有相应的制约因素促进整个生态经济循环发展;而儋州作为海南西部的中心城市,洋浦经济开发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和海大儋州校区均在其境内,这些因素都会促进生态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除西线的昌江的生态经济水平处于较差状态,其他9个市县均处于一般状态。随着十后海南省国际旅游岛建设,中西部地区市县发展拉开帷幕。环岛高速、2015年环岛快铁的开通方便了各旅游线路的规划布局以及各市县间的交通联系,使得岛内各市县以及岛内岛外间的联系更加密切。

3.发挥生态人居优势,带动全面建设生态文明省。生态人居水平较高的地级市、东线城市和部分中部城市应继续保持,重点提高昌江、澄迈、保亭、琼中、定安、临高、乐东、屯昌、白沙等中西部地区的生态人居水平,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环境质量,增加公共绿地与公园面积,推行使用低碳、绿色、节能建筑,提倡绿色居住和绿色出行的生活方式,全面改善人们居住、生活、工作环境,打造更适宜休闲空间。

4.优化生态旅游特色产业,着力打造美丽宜居省份。各市县生态旅游发展水平差异显著、两极分化现象严重,难以实现生态旅游岛内全覆盖。应借助建设国际旅游岛与“一带一路”战略支点的契机,盘活旅游岛和生态省建设的特殊政策体制,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构建“旅游+”的基础上实现“生态旅游+”最大化。三亚、海口2个较为成熟的核心旅游城市,应坚定不移地发展高端、特色、多样的主题生态旅游,带动并优化周边地区旅游环境;深度挖掘其他市县的度假休闲旅游产品和精品路线,推进生态旅游+医疗养生、免税购物、娱乐演艺、问题会展等的高度融合,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多元文化融合发展;打造以东西南北核心城市为主,贯穿连通周边市县的生态旅游路线;加大广告宣传投入力度,将生态旅游路线推向全国和世界。

5.着力打造文化特色产业,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文化教育作为海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的薄弱环节,应引起足够重视。特别是三亚、琼海、文昌、儋州几个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文明程度较高的城市,文化教育成为制约其总体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因素,没能成为海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头羊和示范区。三亚市坐拥历史悠久的崖州古城,应开辟崖城历史博物馆,并做好修缮保护工作,深度挖掘其文化内涵,使其成为既具文化气息又散发现代生态旅游和商业旅游气息的热带滨海旅游城市。努力提升高等教育入学率,针对省内多起问题少年违法事件频发等状况,应注重培养培养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保护生态、尊重自然的生态文化气息。

6.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完善生态补偿体制。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及时研究和统筹解决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大问题。要有效整合管理资源,完善行政手段,全面梳理现有管理资源分布情况,合理设置管理机构和划分管理责权,优化行政资源及相应的财政资源配置。要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完善行政管理手段,切实解决影响人民群众健康和威胁资源、环境、生态安全的突出问题。在十上海南省提出“国际旅游岛”和经济特区开发后,出现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秩序混乱、环境质量下降等状况。因此,应注重岛内所有市县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有效管理生B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 白杨,黄宇驰,王敏,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及其评估体系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11,31(20):6295-6304.

[2] 关琐珠,郑建华,庄世坚.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发展,2007,(2):21-27.

[3] 蒋小平.河南省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1):61-64.

[4] 杜宇,刘俊昌.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9,27(3):60-63.

[5] 朱玉林,李明杰,刘腾.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城市生态文明程度综合评价――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 会科学版,2010,4(5):77-80.

[6] 李勇,周学费.基于模糊灰色统计的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评价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35-38.

[7] 杨开忠.谁的生态最文明――中国各省区市生态文明大排名[J].中国经济周刊,2009,(2):8-12.

[8] 何天祥,摩杰,魏晓.城市生态文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经济地理,2011,(11):1897-1900.

[9] 陈晓丹,车秀珍,杨顺顺,等.经济发达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方法研究[J].生态经济,2012,(7):52-56.

[10] 蓝庆新,彭一然,冯科.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方法研究――基于北上广深四城市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 题研究,2013,(9):98-106.

篇(4)

一、背景链接

生态文明是价值观的革命,是党对执政规律认识的升华。与长期以来所提倡的环境保护、污染防治、清洁生产等概念相比,生态文明具有更深刻、更丰富的内涵,不能将生态文明建设简单化。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体现着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以人为本的现代思维,是人类对自己行为的深刻反思的重大成果

二、治理生态问题的措施

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既着眼当前,又考虑未来,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建设生态文明,前提和关键是如何发展。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只有发展,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生态文明要求人类选择有利于生态安全的经济发展方式,建设有利于生态安全的产业结构,建立有利于生态安全的制度体系,逐步形成促进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的良性运转机制,使经济社会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对后代人的需求不构成危害,最终实现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

第二,建设生态文明,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文明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成果的总和,其本质特征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既是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理念和根本目标,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评价标准。

第三,建设生态文明,目标是不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坚持以人为本,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落实到改善人民生活上,坚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

篇(5)

关键词: 农村社区教育 兼容性 生态文明建设 实践与思考

什么是生态文明呢?指人类在遵循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客观规律中取得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党的十面向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划,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扩展为“五位一体”,既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并把后者放在“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中的突出位置,这是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战术。“农村天地,广阔有为”。农村、农业和农民既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有机组成,又是其中不容忽视且无可替代的重要内容。而农村社区教育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推力。就是说,加强农村社区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相互交融,具有相当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简析农村社区教育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相对于生态平衡与和谐社会来说,人既是一种建设性力量,又是一种破坏性力量”。理论和实践充分表明:人与环境之间和谐关系的恶化和生态平衡的破坏多是由于人的盲目行为造成的,而要融洽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首先必须帮助人类及其社会群体的人们提高相应的思想认识,进而把正确认识转化为一种积极有效的自觉。《可持续发展21世纪议程》强调提出:“教育对改变人们的思想认识和态度行为是不可缺少的,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能力的关键。”本文认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树立如下理念:努力推动生态教育向全民教育、全程教育和终身教育发展,通过丰富多元的教育活动,促使人们逐步把生态保护变成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而这种理念与社区教育的基本服务功能是完全一致的,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同样是社区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如果农村社区教育能够有组织、有计划、有秩序地在全体民众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对促进当地乃至区域化“五位一体”的各类文明建设将发挥生力军作用,其积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二、简析农村社区教育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可能性

生态文明建设与农村社区教育的根本目的、主要任务和基本功能等都是相似的,都需要地方政府和广大民众的高度重视、人心关注、积极参与和共同协作。因此,两者之间的相互兼容是完全可能的。

1.充分发挥政府及部门的主导作用。地方政府首先要强化生态文明教育的主导作用,把之纳入中长期和年度发展规划之中,并引导纳入社区教育计划之中。其次,在政府的有效主导下,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各类社会团体等既是社区培训项目的指导者,又是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推进者,要有效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带动并形成生态文明教育的公众参与机制,把生态文明教育与“美丽乡村”建设、卫生城市创建、文明单位争创、文明社区评创和“星级家庭评选”等活动相结合,切实提高教育活动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2.充分发挥各类培训教育的先导作用。随着科技社会的迅猛发展,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需求量日益增大,但是由于人们对生态的保护意识和参与意识比较薄弱,对“地球村”的认识程度比较浅显,直接导致生态危机现象不断加重。为了有效遏制并切实改变这种状况,必须通过生态教育活动完成使命。鉴于此,对于人数较多、破坏现象严重的广大农村地区,要坚持以社区教育为有效载体和良好平台,积极开展丰富多元的生态教育活动,从中发挥带头示范和辐射带动的“双带”促进作用。通过多样载体形式,着力开展如下教育活动:生态知识普及教育,生态文明观念推进教育,强化生态环境法制教育,生态文明技能教育,加强各类产业转型培训等。通过培训教育,让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农村社区教育的常态内容和主体内容。

3.充分发挥健康舆论宣传的引领作用。要让全社会力量重视和关注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教育和舆论引领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鉴于此,我们要坚持以农村社区教育为有效载体和良好支撑,一是高态势、大力度地开展宣传生态文明建设内容的教育活动,积极营造健康良好且热烈浓厚的舆论环境,逐步让生态文明建设深入人心,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源源不断地输入活力元素。二是积极举办诸如“人美・家美・乡村美”之类的生态教育周活动,通过发放资料、植树护绿、征文演讲和文艺汇演等活动,大力倡导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意识行为,反对一切不和谐因素。三是认真挖掘和注重培植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进典型,不断放大典型示范和辐射促进的教育效应。

篇(6)

党的十报告首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新执政理念,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这不仅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国家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而且赋予了“美丽中国”丰富的科学内涵、时代意义和深层的伦理要求。实现“美丽中国”的建设目标,既需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更需要发挥全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树立健康的生态文明的价值观和建设天蓝水碧、山川秀丽的美丽中国而不懈努力。

一、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是时展的必然要求

自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生产力取得了突飞猛进式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尤为迅猛,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我们在享受科技发展带来的巨大成就的同时,世界范围内的气候问题、污染问题、水资源危机等生态问题进入爆发阶段,人类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挑战。正是因为长期以来,我们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却忽视了对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所以从本质上来说,生态危机源于人们对世界认识的局限性以及不断膨胀的私欲。

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它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进步以及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马克思说:“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1]128恩格斯也说过:“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2]374-375历史发展到今天,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人与自然不是主仆关系和对抗关系,不能一味索取,而应该是一种协调发展、利益相关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否则,一味索取、肆意破坏,必然会受到自然的惩罚,近年来多种气候问题、生态失衡问题已经一次次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因此,保护自然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日益重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和中央政府在全面进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同时紧抓生态文明建设。1994年,国务院批准了第一个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建设生态文明”首次被明确提出,并被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生态文明包含三个方面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即生态意识文明、生态制度文明和生态行为文明,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之后我们提出了“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是对生态文明的提炼和发展,走低碳环保道路,代表了更高层次的人类生态文明追求。良好的生态环境,不?H能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自然资源供给,也为推动社会的进步发展提供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因此,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国家全面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进程的历史阶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走低碳环保的科学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相得益彰,生态文明建设在教学中的实践赋予了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的时代意义,同时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并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提出了新的要求,呼吁开发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就在于不断创造和实现其内在价值,培育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观就是其重要的实践。建设生态文明,离不开生态道德教育,离不开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深入研究,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对宣扬生态价值观的实践行动。

二、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是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探索

在过去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人们把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局限于政治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形而上地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只是在简单地分析人类支配行动的思想动机,从而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中对于缓和人与自然的矛盾关系、对于调解人类社会全面发展等问题所起到的重要作用[3]96。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形成了这样的一种价值观:“人不仅是自然的开发者和享受者,还是自然的主宰者和征服者。”[4]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必然会导致人类利己主义。而这种错误的价值理念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曾长期占据统治地位。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后,受工业文明主导的价值观和思想道德观的影响,以经济发展为核心,人们往往刻意地追求物质资源的私有化和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这种价值理念导致了人类对自然过度地索取和掠夺,大自然也对人们实行了一系列残酷的反抗和报复,近几年来天灾频发,人类的发展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水资源污染、乱砍滥伐等人类活动已经引起了水土流失、荒漠化、泥石流、酸雨等自然环境灾害;二氧化碳的过多排放引起温室效应,导致海平面上升。人们应该正确认识这些灾害的发生、发展,并采取措施尽可能减小它们所造成的危害,在正确意识的引导下,在国际社会积极倡导达成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共识。纠正错误的生态观,树立低碳理念,走低碳之路、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共同呼声,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生态价值观培育方面的作用在当今时代显得尤为重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把生态意识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层面,第一步要从思想上对人们进行环境法规教育和生态伦理教育,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现在大家正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从而倡导积极的生态价值观。第二步要从实践层面引导人们关注生态保护,将低碳环保的思想观念渗透到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

低碳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观要求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遵循自然界的规律,摒弃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树立牢固的生态价值观、生态道德观、生态法律观、生态消费观,形成师法自然、顺天致性的良好氛围。

三、低碳时代呼吁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积极开发

每个人都对美好的生活有所向往,这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在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背景下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将生态意识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这既是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必要责任,也是现实社会发展的崭新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内容,也是解决社会矛盾的主要手段之一,对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道德教育、普及低碳理念有着重要的意义。“实现生活的低碳化,不仅仅需要制度支持、政策引导、法律约束、技术支撑等外部措施,更需要人们从思想和意识层面给予重视与支持,为其提供内部动力。”[5]只有牢固树立生态价值的意识,才能使人们自觉从事生态环境的保护活动,从这个层面上来讲,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人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达到缓和人与自然关系的目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搭起了实现低碳生活的桥梁,低碳时代呼唤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作用。生态道德教育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是开发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基本方法。生态道德教育有利于人们形成正确的低碳环保意识。通过生态道德教育,可以明确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可以让人们认识到自己现在所面临的生态危机,从而教育人们正确地践行低碳理念。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观融入生活、予以实践是实现生态道德教育的根本途径,通过生态道德实践,能够使人们更具体直观地认识和了解低碳生活。它主要通过引导舆论、宣传动员,从而让低碳概念深入人心。

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一直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具有比较优越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良好的教育氛围,这为生态价值层面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另一方面,我国生态文明教育起步比较晚,加上人口众多,素质参差不齐,在我国宣传和培育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观依然任重而道远。

四、强化思政教育生态价值是高校生态教育的现实需求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发挥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以及全局性优势,通过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在整个社会培养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适度消费、理性消费、绿色消费的正确消费观,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正确生产、生活、消费习惯,将生态意识转化为全民意识。大学生是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对象,也是传播生态文明观念的主力军,因此,对大学生开展的生态文明观教育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更是教育发展、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共同要求。

(一)开展生态文明观教育是推进高等学校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21世纪议程》,明确提出:“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能力的关键。”从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提出了把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等教育的重要性,这是高等学校承担起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是高校培养卓越人才的重要方式,也是其发挥社会功能的有效途径。然而,我国的高等教育以培养专业领域专业人才为主要目标,导致过于偏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忽视对学生开展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教育,更加忽视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开展。近年来,很多高校以建设“绿色大学”“生态大学”“生态校园”等为目标,大力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和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活动,对塑造大学生健康的生态价值观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由于对这方面的教育普及度和重?度仍不够,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念与他们将要担负的社会建设任务和社会责任差距还很大,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任重而道远。

(二)开展生态文明观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个性要求

是否具有正确的生态文明意识和良好的生态文明素养是衡量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之一,也是大学生融入社会的客观要求,大学生学会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学会如何达到双方利益最大化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大学生应该用哲学中辩证的观点来看待人与自然的发展,促进自身人格的完善和各方面全面发展,这也是高等教育所必须承担的教育责任。然而,现实中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却参差不齐。大学生普遍生态文明观念淡薄,生态文明素养低,消费观念不正常,推崇奢侈主义,对于生态环境感知度低,保护环境意识弱,生态伦理道德停留于表面,自我约束力差。生态文明观念并没有成为他们乐于接受的东西,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低,因为他们被保护在象牙塔里,没有受到自然对他们的惩罚,他们的双眼被蒙蔽了。生态文明观的缺失所造成的人格的不完整,会导致他们逐渐被社会淘汰。而通过开展和加强生态文明观念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生态道德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养成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习惯,提高生态文明素养,敢于同危害环境的行为做斗争,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人格的完善。

篇(7)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 政府 行政责任

一、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政府缺位问题

1、地方政府缺乏生态意识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各地政府都在努力发展经济,中央对地方政府官员的评价也是参考各地的GDP发展水平。所以,导致很多地方政府官员都重经济发展指数,而忽略生态文明建设,缺乏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在发展地方经济的过程中,很多地方官员纵然那些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只要有利于促进GDP增长,就默许这样的企业发展,走了“用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发展”的错误道路。出现这样问题,从根本上说主要是因为地方政府缺乏生态意识,没有认识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只重视眼前的利益忽视了长远的发展。

2、对地方政府考核标准的标准不完善

现行的对政府考核的标准很少将生态文明建设标准纳入考核体系之内,关注的只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速度。所以在推动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加大物质投入力度,而且还应该建立起相关的制度。有的学者提出了绿色GDP概念,将绿色GDP指数纳入到对地方政府的考核体系之中。通过这种制度建设,促进地方政府官员形成生态文明意识,从根本上实现变革,促进地方生态环境的建设。

3、生态保护法规建设滞后,相关制度执行不到位

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法律是其中最为有效的制度保障,对于阻止生态环境破坏和合理开发生态资源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与生态文明建设配套的法律制度建设却不到位,而且政府在贯彻和落实的过程中也没有严格按照相关政策和法规执行。有的专家进一步指出,虽然我国已经有了环境保护的相关法规,但是受到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地方政府在贯彻和执行上甚至出现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情况,特别是缺乏刑事责任,所以一些企业对于生态环境问题也不够关注。最后,我国现有的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过于零散,而且缺乏实用性,特别是像我国这种生态资源大国,缺乏系统的环境保护法规是很难实现生态的可持续性发展的。

二、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责任

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政府应该发挥其主导作用,树立起科学的发展观念,促进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协调发展,解决地方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具体而言可以采用如下策略:

1、制定科学的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程,政府需要在宏观上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按照自然规律办事,走可持续性发展之路。同时,各地方政府也必须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根据地方的实际,制定出符合地方发展特点的规划,以促进地方各种生态资源的合理开发与运用,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

2、推广生态文明教育,提高民众生态意识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程不仅仅是政府一方的责任,还必须依靠广大群众的力量共同的完成。然而,我国人口众多,整体素质较差,环保意识薄弱,所以政府必须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提高群众的生态意识。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如下策略:第一,开展生态文明普及宣传活动,发放传单,制作公益广告。第二,加大对高校有关生态、环保专业的投资,培养专业化的环保和生态人才,为生态文明建设积累资源。第三,制定行政规范,引导群众自觉的保护环境,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3、完善相关法规和政策,加强执行力度

相关法律和政策的完善与否会直接影响到人民对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的态度,政府只有不断完善相关法规,加强对生态建设的法律保障,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虽然我国已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困环境保护法》等关于环境方面的法律,但是有关生态和环保的法律体系还没有建设起来,例如对燃油税和环境税等议案还没有最终立法。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强执行力度,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办事,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4、开发生态经济,加大对环保产业的投入

近些年来,我国政府开始加大对环保的投资,但是却存在着盲目投资的问题,对环保和生态方面的技术重视程度不够,这些都影响了环保产业最新科技的推广。所以,政府应该统筹管理与科技投资,建立完善的生态经济研发体系,鼓励环保科技创新,给与足够的经费和政策支持,并且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形成一条新的生态产业链。

5、加强政府生态治理的综合协调能力

生态系统由各种因素构成,各种因素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为了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政府应该不断提升自身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协调能力。考虑到各地自然条件、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政府部门应该建立起一个动态的环境保护系统,明确各部门的职能,协调各个机构之间的关系,提升政府部门整体协调能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生态文明的建设是一个漫长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积极发挥其职能,认真的履行自身的责任,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宏观调控,提供市场监管、社会服务等职能,转变自身的职能,全力加强生态建设,将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统筹发展,提升我国的国际形象。

参考文献:

[1]李亚.论经济发展中政府的生态责任[J].中国林业,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