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企业经济运行分析

企业经济运行分析精品(七篇)

时间:2023-07-18 16:27:2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企业经济运行分析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企业经济运行分析

篇(1)

【关键词】统计分析 企业经济 运行分析 应用

管理指标是企业经济运行分析的起点,通过对指标分析,查找其中的异常,并逐步的揭示这些数据后企业中存在的经营管理问题,最后提出改进、落实和完善的对策。统计分析就是对收集到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归类并解释的过程,是对数据进行定量处理的理论与技术。本次研究对统计分析进行概述,并就企业经济运行分析中的统计指标、分析方法、注意事项等进行总结研究,分析在企业经济运行分析中的应用,详细情况见下:

一、统计分析

(一)统计分析的概况

统计分析是运用统计方法,联合分析对象,从定量和定性的结合上进行的研究活动,也就是在一定选题下,将分析方案设计、资料都集合整理而展开的活动,较为系统、完善的资料是统计分析的必要条件。统计分析的最大特点就是运用统计方法、定量与定性的结合,在这个活动中,提供有价值的统计分析报告是最终的目的,而分析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确定统计指标

针对统计信息提供的大量统计数据、指标进行筛选是统计分析的首要活动,需要根据统计分析的目的、任务要求以及在信息当中发现的问题而定,在这期间,可以选择能够反应整体或是一部分工作情况的宏观指标,或者是选择主要的工作质量指标,或者是选择变化幅度较大、出现异常情况的指标,或者就是根据企业关注的指标进行。统计指标确定后,需要采用统一规范或通用指标进行,这样可以方便进行纵横向的比较,同时要确定标杆,也就是企业预算指标、过往的平均值,或同行业内先进企业的经营值,且需要剔除不可比因素,标杆要具有可比性,避免统计分析结果做出错误的判断,引发错误的决策。

2. 统计分析的方法

统计方法从运用而言,可以分为经验方法和数学方法,前者是长期活动后与实践经验相关的相关方法,较为便捷,但不严谨。后者包括数量比较法、分组分析法、指数及因素分析法等较为科学,其结果更加严谨。现代统计分析主要运用的就是比较法、因素分析法和综合评价法,详细情况如下:

①比较法

比较法是根据企业统计分析的不同目的进行的分析方法,包含不同的对比方法,如横向对比(评价企业管理的相对水平位置)、纵向对比(评价企业管理发展的程度、速度和趋势)、标杆对比(评价与标杆值的差距),这种统计分析方法结果多较为笼统,可以分析出企业发展的位置、发展程度,与其他企业的差异等。

②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是多元统计分析的分支,也是统计分析中较为重要且实用的方法,是通过指数体系分析现象变动中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与比较法相比,这种方法更为详细,运用指数的变化分析不同因素间存在问题。分析过程中包含了差额分析、连环替代、指标分解和定基替代法。因素分析可以通过数学方法对可观测的事物完成分析,包括该事物在发展中的外部特征及联系,完成从里到外的去伪、去粗处理,得出客观本质的概况,同时,这种分析方法还能将复杂进行简化,并保持基本信息量,结果较为严谨。

③综合评价法

企业管理活动往往具有很多的指标,而这些指标也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统计分析当中需要将这些因素进行互相联系,串联后进行分析,综合评价法就是针对这种情况出现的统计分析方法,也是企业经济运行分析中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由于企业每个指标中的每个因素都可能存在问题或改良,所以在分析中需要对企业的所有指标进行收集和分析。

从本质上而言,这种分析方法就是对同一事物内部构成的变化出发,分析该事物中的相互关系,完成结论并提出管理建议。在分析当中,通过对事物构成的因素或特点,进而达到认识事物、分析事物规律和变化原因,并最终提出建议。如分析指标中存在维修费用升高,那么在这期间需要考虑分析形成因素中的互相联系因素,包括事物和事物规律中存在的零件费用上涨、或是保养不足等因素,之后需要分析其原因所在,人为造成或客观形成,如维护人员问题、维护开支不足等,最后针对该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统计分析需要进行的不仅仅是数字,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数字,在定性分析的前提下对研究对象进行认识,寻找相互关联因素,分析完成事物原因所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这就需要熟悉和掌握研究对象的相应知识。发现问题是统计分析的前提,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才是其目的。

二、统计分析在企业经济运行分析中的应用

统计分析的整体过程就是完成统计设计、调查、初步整理统计资料,进而对客观现象的特点取得一定认识,然后完成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把握事物的本质、内在及发展变化规律,最后得出进一步深化认识,找出事物存在的问题,这也就决定了在企业经济运行分析中统计分析的重要性。企业经济活动可能存在着不同的问题,在同一时期内可能存在着较多的制约因素,或是在不同时期存在不同的问题,这种情况下,企业的管理者需要对企业完成有效管理就必须根据所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达到企业经济发展的目的。

企业经济运行涉及到很多方面,包括企业产品生产的科技含量、能源损耗等,都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在统计分析当中,对企业及同行业的科技进步程度、能源消耗进行分析,并对企业提出一定的建议可以有效的提高企业经济发展进程。如某企业产品销售量与目标数量存在很大的差异,同期产品与同行业企业产品单价相比较高,那么在企业中可能存在生产设备落后、科技含量较低,或是生产当中能源损耗较大,形成能源浪费,那么统计分析就需要通过综合比较方法进行联合分析,为企业提出改进生产设备、加强科技研发投入,引进新型能源或是器械,降低企业产品生产成本,增加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从而实现企业经济运行发展的目的。

除此之外,企业发展同样需要统计分析,在这种应用当中,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企业预测当中的应用

经济运行中的波动和差异都是客观存在的,因此企业在经济运行当中需要统计分析进行预测,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对年度、季度统计,完成静态、动态分析预测,首先确保企业发展当中的目标管理及考核有效,并根据企业的计划目标和过往数据指标分析,寻找差异,最后根据企业总体规划及行业存在的特殊性使用预测模型完成对企业预测的目的。

(二)企业决策中的应用

在企业决策中,包括企业的管理和经济运行方面,统计分析可以对企业相关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市场需求及供给能力等,涵盖产品市场购买力、产品潜在和市场需求、品牌度、订单满足率、消费偏好等,最终判断企业的盈利空间,供需关系等,提出企业管理中的决策建议。

同期,如上所述,企业的经济运行活动与社会市场存在必然联系,企业的经济收益与居民的消费能力成正比关系,如果统计分析中居民CPI下降,及购买方没有达到企业预期目标值,那么统计分析就需要对企业经济运行提出降低产品单价、降低目标利润等建议,同时,在企业成产中降低生产量,避免造成企业产品堆积,形成资金停滞,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

最后,企业产品的销售问题对企业具有巨大的影响,而面对这种情况,统计分析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对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如产品滞销,需要查找不同因素间的关联,包括产品价格、交货情况、产品质量等,针对性的提出企业解决决策。

(三)企业过程分析及阶段分析控制中的应用

对企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决策建议后,其方案的实施中会出现一定的不可知状况,统计分析可以对在此当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或是阶段分析,采用统计数据,定期分析计划完成的进度情况等,如发现问题,需及时提出针对建议,使用对比分析法,对阶段结果进行分析,提高指标完成率。

三、结论及建议

统计分析是经济运行分析的方法和手段,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提出改进企业管理的建议,在企业经济运行分析中统计分析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需要针对企业的不同特性完成认识、掌握并分析。企业需要统计分析解决企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而统计分析工作建立在企业需求的前提之上,因此,在这个过程中,统计分析必须要客观、时效,实事求是也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从服务角度出发,为企业的经济运行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决策建议,完成企业发展与统计工作相互依存的良性循环,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裴俊岐.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统计与咨询,2009,5(05):32-34.

篇(2)

企业是行业的细胞,行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每一家企业。当把目光聚焦到2010年医药工业领域(化学制药、中成药、中药饮片、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卫生材料、制药装备等7大子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前100家企业(以下简称“医药百家”),这个以1.29%的数量而占工业总产值24.9%的群体是一个可以反映我国医药工业现实水平的群体,是一个将我国从医药大国向医药强国推进的具有极大发展潜力的群体,体现了整个医药工业的运行趋势,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企业主体,是整个医药工业发展的推进力。

1 整体情况分析

1.1 产业规模日益扩大,总体水平显著提升

2010年,全国医药工业企业数为7 782家,医药百家占比为1.29%,同比下降0.05个百分点。从工业总产值来看,全国医药工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为12 426.7亿元(同比增长24.2%),其中医药百家实现3 098.4亿元(同比增长24.1%),占24.9%,与2009年基本持平。从销售产值来看,全国医药工业累计实现销售产值11 824亿元(同比增长23.5%),其中医药百家实现3 092.7亿元(同比增长27.9%),占26.2%,较2009年(25.2%)提高了1个百分点。

医药百家的总体规模有了显著的提升。医药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 073亿元,同比增长25.4%,其中医药百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4 029.4亿元,同比增长35.2%,较2009年的22.34%增加了12.7个百分点,较2008年的30.8%增加了4.4个百分点,业绩回升向好,规模提升显著。医药百家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国医药工业的33.4%,较2009年的31.0%提高了2.4个百分点。在医药工业整体水平大幅提高的同时,医药百家的规模优势得到进一步体现,行业集中度有所提高。

2010年进入医药百家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底线超过14亿元,较2009年的第100位企业增长了39.2%,较2009年的32.9%的增幅提高了6.3个百分点。有10家企业突破百亿元大关,较2009年的5家翻倍。

医药百家的规模分布呈波浪型,且较2009和2008年平缓一些。40亿元以上的企业占31%,较2009年增加了10个百分点,规模提升所带来的产业集中在显现。20~40亿元的企业占比较2009年增加了7个百分点,这些中等规模企业的快速崛起,提升了医药百家的整体实力水平,显示了强劲的发展潜力(表1)。

1.2 集中度有所提高、但幅度较小,中、大型企业需要培养

与2010年世界制药前10强、前50强的销售收入占世界药品市场规模的41.2%(较2009年增加2.8个百分点)和69.4%(较2009年增加3.7个百分点)相比,我国医药百家2010年主营业务收入在全国医药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中的占比为33.4%,较上年提高了2.4个百分点,产业集中度提升相对较慢。

医药百家前10、前50家的主营业务收入在医药百家中的占比分别为34.2%和76.2%,较上年的33.0%和76.6%分别提高了1.2和0.4个百分点,这与前10家企业水平提升较快、医药百家企业收入规模呈两极分化态势有一定关系,大者更大,而中等规模的企业主要集中于10~40亿元之间,60~100亿元规模的断层亦提示这是规模增长的一个瓶颈,要形成合理的规模梯队,还需要培养一些中、大型企业。

医药产业集中度不断提升是行业的必然趋势,产业结构调整、医药工业“十二五”规划、生物医药发展“十二五”规划等宏观政策亦向做大、做强、做优倾斜。在这一过程中,既有大企业集团资本扩张的步伐,亦有研发实力提升的切实成效,品牌与品种是企业做大、做强、做优的抓手和着力点。

1.3 各项指标表现良好,发展前景较好

以1.29%的占比,医药百家企业在各项指标的完成方面均显示了其重要的地位:完成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医药工业的24.9%,实现资本总额占34.7%,完成主营业务收入占33.4%,完成利润总额占34.1%,而从业人员却只占19.5%。除工业总产值和利润总额外,余均较2009年有不同幅度的增长,且增幅最大的是从业人员数、资产总额和主营业务收入(表2)。医药行业兼并重组的在这一年里有了较大的体现,但医药百家在完成全行业1/3业绩的同时,其利润总额的增长却落后于行业水平,反映了医药产业在形成一定的集中度的同时,还需要在节流降耗、提高管理方面有进一步的提升才能从根本上改变 “多、小、散、乱”的行业局面。

1.4 位次更迭变化凸现市场竞争激烈

从2009和2010年进入医药百家的企业的位次来看,更迭较为显著。2010年医药百家位次持平的有3家企业,扬子江药业以其250亿元的收入稳居首位,而修正药业集团和哈药集团以170亿元左右的收入居2、3位,与2009年正好换位。

位次上升的有20家企业,其中云南白药集团不仅位次提升较为显著,其100多亿元的主营业务收入还使其首次跨入了百亿企业行列。

企业由于兼并重组、股权变动或主营业务转移等因素导致排名位次的变化是2010年医药百家企业位次发生变化的原因之一,虽然位次下降的有53家企业,但由于主营业务收入下降而导致排名下降的企业只有4家,分析其中原因主要是主营业务转移与个别业务的重组剥离。而其它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的企业排位下降,则主要是由于医药百家整体水平的提升以及排序规则的影响所致。

2010年医药百家中,新进榜企业有24家,且以化学制剂(11家)、中成药(7家)、化学原料药(4家)三大子行业分布居多。在创新推动和压力驱动的情况下,制药企业产品链的上下延伸及向较高附加值的终端产品倾斜、向管理与市场营销要效率已经成为一大趋势。因此,在竞争激烈的医药市场中,潜在竞争对手的发展速度与发展模式值得密切关注,“慢进则退,不进则亡”是优胜劣汰不变的法则。

2 行业分析

2010年医药百家企业涵盖了8大子行业中的7个,其中有52家属于化学药品制剂行业,30家属于中成药企业,11家属于化学药品原料药企业。化学药品企业以63%的占比居首位,其次是占比为30%的中成药企业(图1)。

化学药品制剂和中成药行业各项指标的增长与医药百家相比,均有不俗表现。化学药品制剂行业各项指标在医药百家中的占比情况均高于企业数占比,单位企业的指标完成率较其它子行业高,但相对较高的销售费用是化学药品制剂和中成药行业影响利润总额的一大因素,减少运营销售环节的开支,是这两大子行业增加利润的一大管理手段。而化学药品原料药行业销售成本的居高不下则提示在降本增效方面还可进一步挖掘潜力,加强企业管理与提高规模效应是这一子行业降低成本的举措之一,具体各项情况见表3、4、5。

3 地区分布分析

2010年医药百家企业分布在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山东、江苏和浙江省入围企业均在10家以上,在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中的占比分别达35.8%和40.7%;广东省、北京市和上海市均有5家及以上企业入围,在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中的占比分别达21.9%和27.0%。这6个省、市的企业数合计占到61%,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国家和地方扶持医药企业做大、做强的政策规划得到贯彻落实,企业自身做大、做强战略实施见效的综合成果,也体现了这几个医药大省在全国的地位。与2009年相比,湖南、山西、广西3省的企业跌出医药百家名单,而内蒙古则是2010年拥有医药百家的一颗新星。

2010年医药百家中单位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平均为40.3亿元,吉林省、黑龙江省、河北省、云南省、辽宁省、上海市、北京市和江苏省等8个省、市入围企业的单位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平均水平,其中吉林省和黑龙江省是平均值超过100亿元的省份。突出重点、支持大型企业、扶持中型企业,是提升国家和地方医药行业总体水平的一个方向和举措。提高产业的集中度,在这几个省、市也有一定的体现(表6)。

4 经济类型分析

2010年医药百家企业中有59家属于股份制经济类型,27家属于外资与港、澳、台投资经济类型,8家属于国有经济类型。股份制是我国医药行业最多的经济类型,同样体现在医药百家企业中,股份制企业以59%居首位,其次是外资与港、澳、台投资企业,占27%。

国有企业的兼并重组所带来的规模扩张,在工业总产值、销售产值、主营业务收入方面都有较大的增长体现,但高增长的销售费用和销售成本提示国有企业的管理和整合还有很多工作可做,其利润增长的低下也说明了这一点。

国有企业相对较高的销售成本和销售费用,相应的就是利润的削减,由此会进一步影响企业的经营状态与对研发的持续投入。研发投入的不足将直接影响企业未来的创新与发展。而这一不良循环在外资及港、澳、台企业和股份制企业里并未凸现。特别是外资及港、澳、台企业相对的高利润、低成本摊薄了销售费用的影响,并形成了一定的积累与再投入。股份制企业销售费用的攀升带动了利润的增长,但其销售费用背后的销售手段还是有待进一步提高的。相对灵活的销售策略作为外资及港、澳、台企业和股份制企业竞争市场份额的手段之一,值得国有企业学习(表7、8、9)。

5 企业规模分析

2010年医药百家企业中有76家属于大型企业,23家属于中型企业,1家由于从业人数没有达到统计上企业规模划分标准而被列入小型企业行列。“大”是百家企业的特点,大型企业以76%的份额占居首位,较2009年提高了7个百分点。大型企业的增多体现了国家扶持大企业做大做强、提升产业集中度的政策导向。

大型企业具有一定的规模优势,在兼并重组的同时增大了主营业务的收入,但对成本、费用和利润的掌控稍有欠缺,利润总额的同比增长相对其它指标偏低。与此相比,中型企业在企业整体规模减少的同时,利润总额却在增长,对销售费用的控制较为突出。而小型企业首先存在费用问题,其次是成本上涨与主营收入的下降所带来的利润总额的下滑,由于规模较小,因此其销售费用的大幅上涨必然导致收入与利润相应下滑(表10、11、12)。

6 运营能力分析

从2010年医药百家整体情况来看,运营情况总体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特别是在经营状况、资产运营、盈利能力方面均有较好表现,综合实力较强。

6.1 经营情况

2010年医药百家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 029.4亿元,同比增长35.2%,高于行业平均水平(25.4%)近10个百分点,较2009年的22.34%增加了12.7个百分点;医药百家的主营业务收入占全部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33.4%,较2009年的31.0%提高了2.4个百分点。医药百家企业经营状况和市场占有能力较好,企业经营增长速度较快,市场前景看好。

6.2 资产运营

2010年全部医药行业总资产周转率为1.02次,医药百家企业为0.98次,略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但较2009年提高了0.03次。医药百家企业全部资产劳动效率稍低,应进一步扩大销售、有效使用闲置资产、提高企业运营能力。

在医药百家企业中,中药饮片和生物生化制品2个子行业的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低于医药百家企业平均水平0.60和0.52个百分点,这2个子行业的企业尤其需要加强提高运营能力。

与2009年相比,卫生材料、生物生化制品和化学药品制剂3个子行业的总资产周转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市场竞争与出口受阻导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减缓是一大原因(表13)。

6.3 盈利能力

2010年全部医药行业资产利润率为11.9%。医药百家企业资产利润率为11.7%,低于行业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同时较2009年低0.1个百分点。兼并重组的进行对企业的资产盘活与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资产利用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经营管理都需要不断加强。在医药百家企业中,医疗器械、中成药和化学药品制剂的资产利润率分别高于百家企业平均水平4.7、0.5和0.2个百分点,资产利用效益、企业盈利能力等有一定的提高;与2009年相比,生物生化制品行业的资产利润率大幅下挫,显示该行业的盈利能力在锐减,行业极需作出适当调整。

2010年全部医药行业销售利润率为11.7%。医药百家企业销售利润率为11.9%,高于行业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但较2009年下降了0.4个百分点。进入医药百家的企业主营业务市场竞争力强、发展潜力大、产品附加值高、营销策略得当、获利能力强,企业发展有可持续性。在医药百家企业中,化学原料药、中成药和卫生材料的销售利润率分别低于医药百家企业平均水平0.3、1.1和0.4个百分点。高成本压力、价格竞争等使得各子行业企业的获利空间减小,盈利能力与中药饮片行业的25.7%形成鲜明对比和落差。生物生化制品行业的销售利润率的缩水也提示该行业高利润的形势可能不再延续。

2010年全行业和医药百家企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均为13.0%,与2009年相比,医药百家的成本费用利润率下降了1.1个百分点。进入医药百家的企业在控制成本、费用方面较前一年有所下降,获利能力有所削弱。在医药百家企业中,除中成药行业外,其它各子行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均高于或与医药百家企业平均水平持平。其中,中药饮片行业高达33.8%的成本费用利润率使得生物生化制品行业的15.8%相形见拙。中药饮片行业也成为2010年业界追捧和热钱涌动的热点,成为政策关注的焦点、发展调控的重点(表14)。

6.4 偿债能力

2010年全部医药行业资产负债率为44.1%。医药百家企业资产负债率为45.3%,高于行业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与2009年相比降低了0.2个百分点。整体处于通认的适宜水平40%~60%的下限,显示医药行业整体负债水平较低,而进入医药百家的企业经营风险相对稍高一点,企业经营安全、稳健、有效,具有较强的筹资能力,这亦是风险投资愿意向医药行业投资的原因之一。在医药百家企业中,化学原料药、化学制剂和卫生材料行业的资产负债率分别高于医药百家企业平均水平2.4、1.9和3.6个百分点,而医疗器械行业的资产负债率在各子行业中最低,为34.0%,这一子行业的融资筹资能力相对较强。与2009年相比,卫生材料和生物生化制品行业资产负债率的大幅提升,显示前期的债务正在进行内部消化中,投资谨慎(表15)。

6.5 发展能力

2010年医药行业总资产增长18.9%,医药百家企业总资产增长率为31.7%,高于行业平均水平12.8个百分点。医药百家企业资产经营规模扩张速度较快,兼并重组成转变增长方式的一大重头。资产的扩张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在有效、合理利用好各种资本的情况下,扩大资产实力,使企业拥有一定的规模优势,进而为规模化、集约化、节约化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7 结语

从以上各方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医药百家呈现规模水平扩大、增长速度加快、综合实力提升的特点。医药百家这个反映中国医药实力的群体正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不断进行着自我更新与提高,通过资本运作、兼并重组、研发创新等手段,正在集中优势,把大企业做得更大,并逐步地在做大的基础上实现做强。与2010年相比,2011年的形势不容乐观,资源与成本的压力、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与市场的激烈竞争,使得医药百家企业面临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突破瓶颈是“十二五”面临的第一个课题,也是“十二五”起好步、开好局的基础。

篇(3)

关键词:市场营销;企业经济;管理

企业是我国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也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发生变化,企业要想取得良好的发展,要对自身经济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创新,根据自身发展状况,结合当代市场经济发展环境,制定出科学化的运行管理机制。根据调查,在企业经济管理模式运行过程当中,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我们深入探讨解决,这样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升企业的工作效率,进而提升企业在市场环境当中的竞争力。

市场营销的背景

任何企业的发展都是存在风险的,营销活动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资金是否能得到回流、是否能获得利润也仍然是未知的。然而,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可以使营销比投资更有利可图。健全财务管理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手段,将财务管理工具合理地融入营销活动中,可以提高营销效率和效果,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营销是企业从生产、运输和贸易中获得一定经济效益的第一步。一般来说,营销是为了获得经济利益,如果营销模式改进不合理,势必会阻碍企业的发展。营销战略的制定也是企业解决当前经营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产品的升级换代也在加快。如果企业跟不上时代,新产品的开发就可能在市场上停滞不前。企业只有具备产品优势,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自己的地位。因此,技术是市场经济竞争的重要内容。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增加,企业需要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合理调整产品的质量和价格,并不断更新。企业应将节能环保的理念融入到产品计划的制定中,产品价格不再是消费者关心的唯一问题,其性能、质量和生态环境才是消费者关心的首要问题。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分析消费者的心理,然后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

市场营销角度下的经济管理模式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一)能够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企业发展的关键是建立合理的企业目标。经济管理是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重要环节,合理的管理企业经济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对企业经济管理营销模式的研究,有效提高了经济管理的针对性,丰富了企业的经济管理,保证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二)能够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企业要实现稳定可持续发展,必须确定自身的市场定位,制定经济发展战略,遵守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机会。市场营销可以通过对市场价格和需求的综合分析给经济发展提供合理的方向,帮助企业制定科学的经济战略。这不仅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提高了企业的整体市场竞争力,同时也使企业在市场上获得一定的竞争优势。

企业经济管理模式运行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

(一)人力资源管理方面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经济管理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良好的运行为企业提供了优质的发展动力。但从目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运行状况来看,存在着管理混乱、机构之间配合不科学等问题,影响着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在目前很多企业当中,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部分工作人员的工作素质并不高,工作态度不够认真,缺乏相应的管理培训,管理人员不能够认识到所在企业的当前发展状况,人力管理部门的管理水平处于较低水准,进而也不能提出合理科学化的市场营销方案。再者来讲,一些企业有意识地提高工作人员的市场销售意识,并定期的对他们进行管理知识培训,使其能够掌握先进的营销手段,但实际上企业员工之间缺乏一定的团结合作意识,进而不能够充分结合彼此的优势,使得企业缺少了市场竞争力。还有一点,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往往会设置专门的激励机制,但这种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只能提升员工的工作主动性,对于员工职业素养的培训并没有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而且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当中运行模式较为单一,并不能根据企业发展实况进行转变,使得一些人力调整问题未能得到及时的解决,阻碍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1]。

(二)企业经济管理模式不完善

很多企业为了提高自己的经济收益,将主要目标放在了市场运营方面,进而并没有重视企业内部的经济管理运行模式,忽视了企业实际生产所需要的经济需求,进而使得经济管理模式并不能很好地帮助企业解决实际性的发展问题,这样的经济管理模式形同虚设,并没有起到很大的帮助。这是因为,企业经济管理模式运行过程当中缺少了一定的针对性制度,使得企业在自身经济管理工作过程当中存在比较大的漏洞,导致自身经济运行水平不高,使得一些经济运转问题无法得到及时解决。而且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都需要不同的经济运行模式进行约束规范,帮助企业获取利润,但就目前发展来看,大部分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并不能实时跟进企业发展状况,相关经济管理模式中也没有很好地采纳优秀的市场营销手段,进而在很大程度上约束了企业内在的发展潜力。

(三)缺少相关组织机构

在企业经济管理运行过程当中,相关管理组织机构的运行模式较为死板,对于实际运用缺少一定的针对性以及实用性,进而在企业经济运转过程当中出现问题时,不能够及时有效地解决,威胁着企业自身的经济运转。当然,从目前的市场经营环境来讲,大部分企业在经济管理模式与其对应的组织机构建设中,没有按照自身的发展需求来进行制定建立,也没有深入市场中进行销售调查,这样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企业内部工作混乱,无法有秩序地推进开展,进而导致企业的经济发展受到阻碍。在经济管理模式实际运行过程当中,缺少相应的监督管理机构。这样一来,一些营销方案无法得到实时的监控,其运行状况也没有准确的评定依据,进而使得一些规范条约没能够落到实处,那么,这样的经济管理模式在不断变化的市场营销过程中也就失去了其制定意义[2]。

(四)计划单一

许多企业只制定简单的销售计划,缺乏战略思维。企业创新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往往是由于企业战略、文化、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导致的。例如,在缺乏明确的战略目标的情况下,没有设定建立企业非对称竞争优势的目标,没有实施企业的文化定位。企业只将KPI绩效作为员工绩效评价的标准,人力资源管理缺乏必要的灵活性。

基于市场营销角度下企业经济管理模式良好运行的重要措施

(一)提升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运作水平

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企业运行过程当中,要不断对人力资源的管理机制进行完善改革,提高企业人才的工作素养,增强其工作认知,使其能够及时地了解到先进市场营销方式,进而在日常企业管理工作进行当中更好地发挥自身作用,促进企业发展。为了做到这一点,企业就要充分了解到员工的个人能力,将其分配到合理科学的工作岗位当中,使其能够发挥自己的能力水平,避免出现消极怠工的不良现象。除此之外,企业在发展过程当中,要基于社会市场经济不断变化的发展状态,制定出适合自身发展需求的经济管理计划,以及恰当的市场营销手段,企业也要从员工的视角来对企业运行进行管理,时刻与员工们保持交流,深入了解员工们的内心真实需求,进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当然,企业也要提供给员工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明确奖惩规章制度,使得每一位作出贡献的员工都能够得到奖励,激发自己的工作潜能,也要根据员工的整体工作能力,定期对员工们进行培训,使其能够在企业工作过程当中获得一定的满足感与成就感,从而提升整体的企业运行效率。企业还可以组织员工到拥有优秀经济管理模式的高端企业中进行培训学习,使员工们能够接触到先进的经济管理模式,加强自身工作认知程度,进而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当中,提升企业内部的经济运转能力。综上所述,企业的经济运行管理机制要以“人”为核心,结合员工真实需要并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状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经济发展运行机制[3]。

(二)完善自身经济管理模式

每个企业的发展定位不同,其所需要的经济管理模式自然也不一样。每一个企业要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出一个科学合理的经济运行模式,保障自己能够在多变的市场经济运行环境下,占据良好的发展地位。在选择相应的经济运行模式过程当中,企业要从科学角度进行深入考虑,保证能够将先进的科学技术运用到企业发展当中,为企业发展创造出更多的机遇。除此之外,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也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要根据企业的发展状况不断地进行调整,与此同时,也要对企业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反思。面对多变的市场经营发展环境,企业在自身发展的每个阶段都要及时地制定相应的经济运行管理模式,既贴合市场经营发展需要,也要围绕自身经济运行真实需求,制定出具有企业发展特色的市场营销方案,推进企业发展。

(三)建立独立的监督机构

在企业发展过程当中,有一定的经济管理模式往往不够,还需要相应的监督机构进行审查,才能够不断地优化管理模式,使其更加贴切企业发展需求。这就要求企业要建立独立的经济管理模式监督机构,对企业自身的经济运算成本进行预算,还要对企业的整体市场运行状况进行监督审核,确保企业的成本能够控制在有效的预算范围之内,进而提升企业的社会竞争能力。其次,监督机构也要及时处理资金运转中存在的各种风险,消除企业经济管理过程当中的一些阻碍因素,避免不必要的市场风险发生,确保企业能够稳定快速地发展前行。当然,管理机构工作人员也要明确自身的工作重要性,对于市场营销经济管理模式当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发现并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管理机构也要有自己的经营策略,针对不断变化的市场营销环境,将自身的管理机制进行细分,使得每个员工都有更加具有科学性的工作岗位。实施全面的监督经济管理运行模式,也要不断提升自身经营手段,更好的进行企业产品售卖推广,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改革策略,辅助经济管理模式更好地运行发展[4]。(四)增加计划的多样性企业要有战略思维,为企业发展制定下一步计划。企业的发展也要根据不断变化的现实加以改进。当企业遇到无法解决的情况时,必须进行分析,并有更灵活的应对策略。因此,企业在进行计划分析时,应从多个角度考虑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提高方案的可行性,帮助企业建立更加多元化的分析模型。

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有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企业自身发展,企业要重视自身经济管理模式的运行状况。但据调查结果显示,在实际运行过程当中,存在着人力资源管理不严谨,经济管理运行模式没有很强针对性等问题,阻碍着企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运行。虽然在我国对企业发展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情况下,企业的经济管理运行模式有了良好的发展局面,这些问题也得到了及时的改进,但是面临多变的市场环境,企业还要具有一定的危机意识,要实时地监控自身发展局面,根据自身真实需求来制定相关运行管理模式,保证自身的经济管理能力处在一个较高的运行水平,使其能够适应多元化发展的市场经济环境,提高自身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谭冬旭.关于市场营销角度下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探讨[J].全国流通经济,2020,2253(21):79-80.

[2]罗清华.基于市场营销角度下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微探[J].财富时代,2019,171(08):124.

[3]李金玥.关于市场营销角度下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分析[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理论版),2019,000(007):1.

篇(4)

[关键词]内部控制质量;企业债务;违约风险

在企业经济发展中,内部控制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主要手段,其质量与企业的发展紧密关联。但是,在部分企业运行中,受到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会降低企业内部质量管理效果,无法发挥企业运行优势,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及效益提升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新时代的企业运行中,企业管理者应该认识到时代经济发展变化,根据企业的运行规模调整经营类型,并分析企业债务违约风险,通过合理融资方案的落实,加强内部控制质量管理效果,从而实现企业经济运行及稳步发展的目的。

1内部控制质量

对于内部控制质量而言,主要是指企业内部控制能力以及对内部控制运行效果的分析。在企业运行及发展中,内部控制质量的优势如下:第一,及时避免财务舞弊行为的出现。在企业经营及发展的背景下,通过内部控制质量的分析,可以保证企业资金的安全性,帮助企业管理者在内部质量评价的过程中发现违规行为,避免企业运行风险的出现。第二,通过企业经营情况以及现金流量的分析,在内部控制质量中,要全面分析企业内部结构,并构建科学化的管理决策。第三,有效减少审计工作量,节约企业的成本支出。在内部控制质量工作分析中,企业通过各项内部控制方案的构建,可以提高信息处理的整体价值,降低企业内部控制风险,实现企业审计质量及效率的全面提升[1]。

2企业债务违约的现状及风险

2.1企业债务违约现状

根据企业运行及发展特点,企业的迅速发展与资金流的是否充裕存在关联。也就是说,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融资是十分重要的发展途径。但是,在一些企业融资中,会受到国家政策的限制,出现融资难以及融资贵的问题。这种现象主要与一些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存在关联,如果银行为中小民营企业放款,会受到企业经营不稳定的影响,增加银行的投资风险,同时为社会的经济发展带来限制。在这种背景下,部分企业会将融资途径转向民间借贷,在统计中发现,2018年以来,房地产的融资成本逐渐上升,部分地产公司在短期的融资率达到了12%,这种情况下,如果受到环保以及限购政策的影响,会增加企业债务违约风险,严重威胁社会经济的稳步运行[2]。

2.2企业债务违约风险

在企业运行及经济发展中,受到行业产能过剩以及净现金流量不足的影响,在企业盲目扩张的背景下,会增加自身债务违约风险。而且,企业受到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限制,会面临融资成本增加的问题,使企业发展困难。一般情况下,企业债务违约风险主要包括:第一,由于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特殊性,一般会涉及多个部门,这种风险因素不仅会对企业自身造成影响,也会为其他行业带来危害。例如,在企业资金链断裂的情况下,无法保证企业各项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行,在这种恶性循环情况下,需要进行破产清算,从而为企业经济运行带来影响。第二,对于相关提供融资的机构而言,在企业债务违约的情况下,会造成贷款损失,若企业债务规模相对较大,与之相关的公司也会面临冲击,从而产生债务违约的连锁效应,为社会经济发展及产业和谐运行造成限制。第三,在企业债务违约的情况下,会影响市场的投资效果,导致整个市场面临恶性循环,影响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

2.3引发企业债务风险的原因

2.3.1市场秩序的影响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市场秩序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第一,由于市场主体行为不规范,会使企业出现产权关系不明确的问题,这种情况会使部分企业资产流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企业负债。而且,部分公司设立的审查机制不严格,出现了注册资金不到位的问题,长期发展中,企业受到自身经济能力的限制,会面临债务风险。第二,受到地方保护主义的限制,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会面临歧视问题,从而出现不正当的竞争行为,为企业的经济运行及发展带来影响。2.3.2企业自身的影响在企业运行及发展过程中,引发债务违约风险的原因包括:第一,在合同制定的过程中,受到合同审查不全面的影响,实际合同执行中会遇到资信情况以及履约能力的限制,出现了合同无效以及责任不明确的问题,使企业债权失去保障,无法提高企业的经济运行效果。第二,在合同履行的过程中,若企业没有及时行使自己的债权,同时受到法定履行期限的影响,会出现债务数额不断扩大的问题,在企业无法偿还债务能力的情况下,会面临违约风险[3]。

3提升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策略

3.1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在企业发展的背景下,为了有效避免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出现,企业管理者应该根据时代的发展需求,构建内部控制质量管理体系,以便为企业经营者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持,并在最大限度上避免企业经营管理中遇到的违约风险,提高企业各项财务工作的管理效率。通常情况下,在企业内部控制质量提升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企业需要结合实际发展情况,根据企业运行中的各项权利及义务,对管理者的行为进行严格控制,在财务管理中,要发挥权责对等,通过这种控制方案的落实,约束企业行为。第二,企业内部控制中,应该及时构建会计领导责任制,财务人员要积极参与到内部管理工作之中,根据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特点,明确责任界定界限,使财务工作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有章可循,避免财务工作受人为干预因素的限制。例如,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应该根据企业实际经营情况确定财务计划,并制定详细的资金筹措管理方案,使企业在运行中及时规避债务风险。第三,在企业各项经营活动实施中,应该落实监督管理方案,保证对各项财务的全面监督及控制,有效限制企业财务人员违法行为的出现,使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得到有效提升[4]。

3.2强调内部信息披露的监督职能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执行情况,为了更好地降低企业债务违约风险,企业管理者应该根据时代的变化,进行融资方案的调整,并逐步提高内部控制质量。第一,在企业的运行及发展中,应该认识到信息披露的重要性,逐步提高企业内控信息披露的质量。根据我国大部分企业的运行情况,很多企业的内部控制信息处于被动状态,在披露内控信息的过程中,只是为了应付相关的法规政策,导致内部控制以及内控信息披露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其在企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所以,在企业债务风险控制中,应该逐步提高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效果,通过企业财务信息的管理监督,有效降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并不断提高企业经营绩效,实现企业内部信息披露的有效性,逐步提高财政绩效,同时也可以更好地拓宽融资途径,实现企业经济运行的目的。第二,对于相关的政府部门而言,应该针对企业的运行情况,构建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披露评价体系。整个过程中,企业要及时分析披露制度不合理的现象,研究企业运行中是否存在政策漏洞问题,并通过针对性调整方案的落实,避免企业债务风险的出现。在企业内部控制披露评价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应该发挥自身优势,出台统一、有针对性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明确信息披露范围以及内容等,保证各项披露信息的标准化。而且,也应该明确公司不同层级的披露职能,明确公司内部的责任体系,并将监督职能落实到相关部门,保证各项信息披露的责任有据可查。同时,在企业内部控制披露信息调整,也应该建立奖惩制度,针对违法违规以及财务舞弊的行为主体,一定要加大惩罚力度,并及时配备社会监督体系,有效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机制,为当前企业的经济运行及债务风险控制提供支持[5]。

3.3有效提高企业的管理执行能力

根据企业的发展特点,在内部控制质量提升中,企业管理者应该发挥自身的管理执行能力,根据企业的发展现状逐步完善财务管理工作,并根据引发企业债务风险的因素,及时构建针对性的管理策略,避免企业债务风险隐患的出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常情况下,在企业管理执行能力提升中应该做到:第一,对于企业的管理者,应该根据企业的发展目标,制定内部控制方案,并根据时代的发展及企业的运行变化,逐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充分发挥自身的管理执行力,并根据各项管理制度落实管理计划,有效避免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出现偏差,将企业债务风险的发生概率控制在最小状态。第二,对于企业的管理者,应该针对员工的工作状态构建合理的激励制度,并建立公平、公正的考核方案,企业财务人员在这种工作环境下,会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保证各项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同时,在实际的财务管理以及融资选择中,会明确债权人与债务人的财务关系,有效拓宽企业债务融资渠道,避免企业债务风险的出现,为企业的经济运行及稳步发展提供保障。第三,企业在融资方案确定中需要加强沟通,如果在整个财务管理以及融资中出现沟通不及时的问题,会影响信息共享及处理效果,当某一环节的财务信息出现问题,会影响最终融资效果,增加了企业债务风险。所以,对于企业管理者,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执行能力,在企业融资中,通过与各个部门的沟通交流,提高部门之间的合作能力,及时发现融资隐患,并通过方案的调整,使企业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6]。

4结语

总而言之,在企业运行及持续发展的背景下,企业管理者应该掌握债务风险所带来的隐患,根据企业的运行及发展情况,确定债务融资方法,以便有效提高内部控制质量,为企业的稳步运行及经济增长提供保障。而且,企业在各项经营管理活动中,应该树立正确的控制意识,积极组建专业的财务管理团队,以便有效增强企业的债务融资能力,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避免企业债务风险隐患。

参考文献:

[1]锁艳竹.基于内部控制五要素的财务风险识别研究———以M企业为例[J].商场现代化,2020(23):159-161.

[2]张乐才,张薇.银行博弈与民营企业债务违约风险治理研究[J].时代金融,2020(28):61-63.

[3]袁业虎,汤晟,张剑彬.预期性债务违约会抑制企业避税吗?[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20,40(10):33-49.

[4]俞宏.内部控制质量与企业创新投资———基于债务融资成本的中介效应研究[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20,34(3):69-79.

[5]仲怀公,马圆明.企业债务违约风险、高管能力与审计收费[J].财会通讯,2019(18):36-38,63.

篇(5)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经济运行;成本;弊端;

中图分类号:TM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火力发电企业作为电力供给的重要部门,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保证火力发电企业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如何实现企业的最优经济运行,实现在最低的生产成本下达到最大的产出,成为我们研究的重要内容。

二、优化经济运行机制

优化经济运行机制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因为经济运行机制自身存在着两个层次,一是企业微观经济运行机制,二是国家宏观经济运行机制。从宏观与微观的关系看,企业微观经济机制的运行状况如何,不仅影响企业自身的经济活动,同时也对宏观经济运行产生深刻影响。同样,宏观经济机制运行状况如何,对企业微观经济运行和国民经济总体运行都产生制约作用。所以,优化经济运行机制,必须同时优化企业微观和国家宏观这两个方面的经济运行机制。

三、火力发电厂的生产流程及成本构成

1、燃煤火电厂的生产过程

火力发电厂简称为火电厂,基本生产原理是利用石油,煤炭、天然气等一次能源的化学能转换成电能的生产过程。以煤炭为例,将原煤通过磨煤机来磨成煤粉,被磨碎的粉状煤炭经过热空气的携带通过排粉风机被送入到锅炉的炉膛内,进行燃烧,将燃烧后形成的热烟气传送到水平烟道尾部,释放热量,最后进入除尘装置,把经过燃烧后的灰烬分离开来,使洁净的烟气在引风机的作用下通过烟囱排出去。在燃烧过程中,助燃所用的空气有送风机送到空气预热装置中,用热烟气来加热空气。

2、火力发电厂成本控制

(1)火电的成本组成主要有以下几部分

①折旧成本:其主要指的是在总投资费用方面产生的成本,降低折旧成本的关键在于,使电厂设备的动态投资费用得到大幅度的降低,同时确保其线损率不会增加。另外,在发电设备的运转时间的控制方面,使其小时数得到有效控制,能够延长折旧年限。

②燃煤成本:燃煤品质的好坏会对锅炉性能以及机组的工作效率造成直接影响。如果使用品质量好的煤炭作为燃烧原料,会使机组效率更高,因此发电成本会有所降低,但往往质量好的煤炭价格一般比较高,燃煤质量的高低对于发电厂的发电成本有多方面的影响。

③运行维护成本:主要指发电厂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水费,材料费以及职工工资和福利资金。

④财务成本:是指火电厂在运营期间内所产生的长期接待和流动债务利息所支付的费用。

(2)火力发电企业成本控制的现状及问题

火力发电企业成本控制的现状及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能源价格不断攀升,企业控制成本面临极大挑战;②人力资源成本增长过快,企业不易消化,首先,人力成本过快增长的趋势不可逆转来源于人力资源的激烈竞争,谁拥有了高素质的人力资源,谁就能够在市场竞争中拥有主动权。其次,工资的比较差异与劳动力价值的自我认识,也是诱发人力成本过快增长的主要因素。再次,人工成本过快增长的需求,还来自我国宏观经济政策;③融资成本不断提高使企业难以承受;④技术创新风险大、资金不足,影响企业的快速发展;⑤环保压力与日俱增,降低环保成本困难重重。

(3)火力发电企业成本控制实施措施

①改进煤炭作业链

1)改进煤炭供应链。煤炭供应不足,煤炭价格上涨,会造成火力发电企业成本的急剧上升,从而在竞价上网过程中处于劣势。对于火力发电企业,应该改进煤炭供应链,实现供求一体化,与煤炭企业建立战略联盟,提升供应链的管理水平,保证煤炭供应链的稳定、畅通。

2)提升煤炭储存作业效率。火力发电企业要提升煤炭储存作业的效率,就要制定合理的煤炭储存管理办法,减少煤炭储存过程中热量的挥发。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和本企业采购的煤炭资源的条件,制定适合本企业的煤炭储存管理、考核、奖励办法。

3)提高配煤作业效率。进入锅炉的单位煤炭的热量要达到一定的要求才能保证锅炉运行的效率。只有锅炉的效率得到了保证,电力生产才能持续,降低和控制成本的措施才能发挥作用。应采取更加合理、有效的掺配煤制度,提高配煤作业的效率,向锅炉提供优质的、合格的用煤。

(2)提高设备检修作业效率

1)用状态检修替代计划检修。根据厂家的设备技术说明、运行数据以及操作中对设备性能的掌握和设备对运行的重要程度,确定设备的检修标准。建立巡检队伍,进行状态巡视检查;发现异常及时检查,出现问题及时安排修理。建立设备周期维护制度,有针对性地开展设备维护,特别要关注密封和部位。

2)成本目标预算管理体系。建立以设备可靠性为竞争前提的成本目标预算管理体系,以电力市场为导向,以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建立一种是在积极采用先进监测诊断技术和寿命评价等技术基础上,以成本预算控制为手段并集预知检修、预防性定期检修、事后检修为一体的发电设备优化检修方式,提高电厂检修作业的整体效率,降低检修成本。

(3)降低各项作业中的人力资源消耗

1)实施职业培训,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对企业领导和有关管理人员开展成本管理教育,增强成本意识。同时企业要考虑人力资源的成本和价值问题,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将合适的人要用在合适的岗位,推行竞争上岗机制,使人才在企业内合理流动。

2)制定行之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按企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和成本管理要求,确定成本责任层次和责任单位,以及他们的责、权、利关系,开展班组经济核算,逐级落实到各个部门和各个相关责任人,在建立成本控制责任的同时,赋予责任单位成本的相对自。

(4)改进物资采购作业

1)切实开展招标比价采购。企业要完善比价招标采购,保证能快速、及时的采购到企业需要的各种物资。这样就可以减少物资采购过程中人力、财力的消耗,保证火力发电企业物资的及时采购,从而保证电力的安全稳定生产,保持火力发电企业价值链的稳定运转。

①开展招标采购。从厂商选择、采购价格、合同签订等环节,实现公开招标、公平竞争,了解和掌握供应商的基本概况、产品质量等详细情况,从而选择质优价廉的产品,这样既保证电力生产的安全性,又降低物资的采购成本。

②完善比价采购。推行物资采购比质比价从降低物资采购价格入手,在保证物资质量的前提下,选择价格较低的物资使物资采购的总成本下降。通过对物资供应商的了解,以及对市场的物资供需情况的把握,加强比价采购的自觉性,做到货比三家。

2)设立物资管理信息系统。通过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火力发电企业可以随时计算出企业的物资采购数量、型号等,以降低保管作业的人力、财力的消耗,同时也降低了物资的资金占用。

四、火电厂在经济运行管理中出现的弊端

火电厂属于能源转换系统,转换效率的本质主要取决于电站工艺设计以及主机辅机的配置。同时也取决于锅炉,汽轮机组与发电机的工作状态与效率。当发电机构进行运作之后,基本确定了机组主设备与工艺结构。这时,经济运行和优化管理问题将对能源转换效率有所影响。

1、所有设备存在的最佳工作点及其经济性标准,满负荷出力不同于经济符合出力,二者属于两种不同观念。因此要进行定量化分析工作,并建立主辅机等设备的经济运行模板,使其工作在经济运行的标准参数之上。以上是经济运行工作首先应解决的问题。

2、火力发电机组是一项大工业体系,在运行过程中,不但要求主辅机等各个装置之间工作的协调性,还需要互相之间的工作参数科学与合理的配合,才能使经济运行的整体得到优化。单独设备的经济性是固定的工作基础,机组整体经济性的提高才是追求的主要工作目标。对此,创建机组的经济运行工作模型是电厂做好经济运行的基本工作任务。

3、不同的发电站有着不同的运行方式。例如发电机组、热电联供机组等一系列的设备有所不同,同时设备的参数也有所区别。一系列的不同差异使人们逐渐认识到在发电企业之间没有通用的设备与经济运行模板。

五、火力发电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系统

1、系统软件基本结构

火力发电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系统软件由分析模式生成、分析模式运行、分析模式管理、系统管理等模块和分析模式库5部分组成。

分析模式( 或称之为用户业务模式) 这里定义为: 经济活动分析的某一内容,及其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在计算机中的实现形式,称之为分析模式。

用户通过分析模式生成模块确定分析内容采集相应分析指标,并运用一定的经济分析方法,交互式构造经济活动分析的业务模式。用户操作分析模式运行模块可对某一分析模式进行具体的经济活动分析。该模块提供数据自动采集、图形、输出及结果保存等功能。分析模式管理模块提供对模式库中的分析模式进行管理的功能,主要包括分析模式编辑(修改),分析模式删除和查询等功能。系统管理模块提供构造分析模式所需基础数据的初始化及管理维护功能,主要包括分析内容增删、分析指标的增加、删除、更新,数据来源的初始化、系统单位及编制单位的管理、用户分组及用户的设置、管理等功能。分析模式库中存放的是用户各类经济活动分析业务模式;如利润的因素分析、成本的结构分析、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对比分析等等,分析模式以文件形式保存,分析模式库是经济活动分析系统的基础,上述4个模块均是围绕它展开的。

2、系统主要功能和技术特色

火力发电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系统主要功能: 文件处理功能( 分析模式的管理功能、分析模式的生成功能)、数据处理功能、图形功能、编辑功能、系统管理功能等。由于系统各项功能的设计开发性较好,因此系统软件既能满足一般经济分析人员日常分析工作的需要,又充分考虑了高层次用户进行深层次综合分析的需求,通过系统的管理功能,不同用户不但可以设计不同的分析模式,还可以根据本企业具体情况划分不同的分析内容;通过设置不同的分析模式参量又可以作不同目的的经济分析,如事后分析和预测分析等等。

针对经济活动分析系统功能要求的特点,系统软件选择微软公司的电子表格软件作为开发平台,进行二次开发,充分利用了表格软件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和丰富的图形、表格功能,系统软件开发的起点较高。系统通过数据接口,远程报表系统自动采集数据,实现了会计核算和经济活动分析数据资源的充分共享,在目前大多数火力发电企业MIS系统尚未达到实用化水平情况下,系统以专业数据库作为后台,大大节省了用户的投资。系统运行环境充分考虑用户承受能力又符合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趋势。

六、机组的优化运行

汽机辅机的运行优化设计对节约能源减少能源损耗量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发电机组的优化运行实验主要包括锅炉的调整汽机辅机的调整等。汽轮机的优化调整主要包括水泵组的优化运行,对电动给水泵加以调节。

汽轮机组安全与经济性能的改善,贯穿于其设计、制造、安装、运行的各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存在着巨大的节能潜力。汽轮机组运行时的经济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际运行工况偏离敬定工况的程度。正常运行时各个参数在允许的变化范围内,只对汽机运行的经济性发生一定的影响,但是当突然变化幅度超过运行规定的允许范围时,则对机组运行安全构成威胁,因此必须对汽轮机各个参数进行监视与调符,以保证机组的安全和经济性。汽轮机组的运行经济性,不仅与丰设备包括锅炉和汽轮机有关,而且还与辅助设备的性能和运行状况有关。辅助设备的经济运行是汽轮机组经济运行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符,也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七、结束语

实现火力发电企业优化经济运行要树立节能意识、要优化汽机辅机运行设计、严格控制燃煤质量,只有做好这三方面的工作才能更好地实现火力发电企业优化经济运行,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实现经济、安全的生产。

参考文献

[1]郑建涛.电厂汽轮机辅机的节能降耗措施研究[J].电站辅机,2005.

[2]王吉勇.火力发电厂机组优化运行与辅机节能改造研究[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0.

[3]王跃军.探讨火电厂经济运行优化管理[J].科学之友,2010.

篇(6)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全市工业企业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49亿元,占年计划的52.8%,同比增长31.6%;完成工业增加值45.2亿元,占年计划的51.4%,同比增长33.5%。

2、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97.5亿元,占年计划的50.8%,同比增长39.2%,高于市定目标2.2个百分点。

3、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预计完成工业增加值30.6亿元,占年计划的50.6%,同比增长41%,高于市定目标6个百分点。

4、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预计实现销售收入89.5亿元,占年计划的52.6%,同比增长58.6%,高于市定目标25.8个百分点。

5、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预计实现利税8.71亿元,占年计划的48.4%,同比增长59.2%。

6、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预计实现利润3.89亿元,占年计划的43.2%,同比增长41.4%,高于市定目标4.1个百分点。

7、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预计完成税金4.82亿元,占年计划的53.6%,同比增长72.6%。高于市定目标27.4个百分点。

8、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产销率预计98%,于市定目标持平。

9、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指数预计179%,高于市定目标19个百分点。

10、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预计8.1%,低于省定目标3.9个百分点,高于市定目标3.1个百分点。

二、主要工作情况

1、加强工业企业生产调度,全面分析运行态势。每月召开全市工业企业经济运行调度、分析会,及时掌握了解工业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2、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进行重点监测,随时掌握其运行动态。一是对全市主要工业产品、主要原、燃料的价格、库存变动情况实行日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二是对亏损企业实行动态监控,制定扭亏时间表,指导企业采取措施,扭亏增盈。

3、及时协调煤、电、气、运等方面的问题,保证经济平稳运行。煤炭方面。重点协调了豫源化电公司电煤供应。督促有关部门严格执行我市煤电联保实施方案,保证对豫源公司的电煤供应。电力方面。在我市电力供应严重紧张,频频拉闸限电,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受到严重影响的情况下,多次召开协调会,一方面要求电力公司严格按照阶梯供电方案供电,保证居民生活、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重点地区用电,另一方面要求各工业企业要顾全大局,严格执行调度命令,确保我市电网安全,同时合理安排生产,尽可能地避峰填谷,减少损失。运力方面。面对当前铁路运力严重不足的现状,多次与济源车务段沟通、协调,在运力上对济钢、豫光、豫港、奔月、特钢等重点企业给予倾斜支持,保证重点企业运输、重点物资运输。供气方面。由于电煤紧张、煤质太差等原因,豫源公司锅炉不断出现问题,机组出力严重不足,供气质量不高,使工业用户生产受到严重影响,企业反映强烈。为此,分管局长和科长多次奔波往返于热力公司与用户之间,并多次召开供热协调会,解决实际问题。对豫源公司的实际困难,经过对周边地市调查,向市政府写出详细的调查报告,建议适当提高供热价格,最终促成了热价的调整和相关管理办法的出台,为豫源公司弥补了一部分亏损。在供、用热之间矛盾加剧的时候,及时召开协调会议,一方面要求供气方顾全大局,做出一定的牺牲,采取多种措施,克服各种困难,保质保量供气,满足用户要求;另一方面要求用气方多一分理解,面对现实合理安排生产,尽量减少损失。同时及时向市政府反映供热的实际情况,提出从根本上解决我市供热矛盾的意见和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经过我们的积极努力,多方协调,全市工业经济在煤、电、气、运多方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并没有出现大的波动,总体保持良好的运行态势。

4、完成了领导交办的各项临时性工作。

三、2005年下半年工作安排

1、进一步加强工业经济运行的监测、预警,确保工业经济高效、健康运行。针对工业经济运行中的新问题、新情况,加强调研分析,把握运行动态。加强对主要工业企业的跟踪监控,对其生产经营、存在问题及走势进行动态监控,及时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2、引导、帮助企业不断加强管理,进一步挖潜增效,努力降低生产成本,把因市场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3、随时掌握市场动态,及时向企业提供市场信息,帮助企业捕捉市场良机,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努力克服困难,防止工业经济出现大起大落。

4、加强管理,积极应对,解决好突出矛盾和问题。一是引导帮助豫源公司渡过难关,尽快使市热力管线和2×135MW热电机组联网,保证工业用气,防止工业经济因供气问题而出现大的波动。二是加强电力运行的科学调度。随着下半年我市一批工业项目的竣工投产和已投产项目的达产,电力紧张的矛盾将会不断加剧。为此,要及早制定科学的电力运行方案,合理安排发电机组及电网检修,避开夏季高峰季节检修。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引导企业合理用电、节约用电。三是缓解运输压力。加快增加济源火车站吞吐能力各项工作的进度,力争尽快得到批复,早日开工建设,从根本上解决铁路运力的矛盾。建立铁路货运联席办公会议制度,加强与铁路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寻求更多的支持,保证重点物资运输。四是解决好煤炭供需矛盾。抓住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炭生产经营利好的机遇,努力提高我市煤炭供应能力。加强协调和调度,优先保证沁北发电公司、国电豫源公司、豫源化电公司的电煤供应。整顿和规范我市煤炭市场经营秩序,解决好煤炭公路运输问题。

5、强化服务意识,紧紧围绕工作职责和服务承诺开展各项工作,积极主动地为工业企业搞好服务。

6、不折不扣地完成领导交办的各种临时性工作。

篇(7)

今年至月,经济技术开发区集中开工了3个征地平场基础设施项目和6个产业项目,加快了新桥工业园区和奎阁工业园区2个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进度。同时加强了对已投产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做好经济运行分析工作,及时解决企业生产运行中的问题,全力抓好水、电、气等生产要素保障,投产企业均实现满负荷生产。诚信化工、科塔金属等规模以上企业,工业产值和增加值也得到较快增长。诚信化工亚氨基二乙腈生产线已将转化率成功调试到65—70%,到达总公司要求,实现正常生产,预计全年可实现产值3亿元。

据了解,经济开发区核心区工业一季度总产值实现8.1亿元,企业销售收入实现8.2亿元,完成计划目标的104%;新增销售收入上亿元工业企业1户、规模工业企业4户、外贸企业1户,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0.5亿元。

月日上午,记者走进国家级四川经济技术开发区看到,到处是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年产值可达1亿多元的达江木业公司建设现场如火如荼,目前该企业主体工程已经基本完成,正进入设备安装的扫尾阶段。今年第一季度,经济技术开发区园区呈现出投产企业经济形势“旺”、在建项目建设进度“快”、基础设施建设“忙”的良好态势。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