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 > 公司员工培训的重要性
时间:2023-07-17 16:22:1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公司员工培训的重要性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一、培训管理体系存在问题分析
培训产生以上问题,究其本质,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完善有效的培训管理体系,主要体现以下的“七不”:
(一)培训定位不明
未能将员工培训提升到与安全生产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单位领导虽重视,却难有时间参与;没有制定培训长远发展规划目标,培训成了“临时抱佛脚”;培训项目与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脱钩。
(二)培训责任不清
缺乏企业管理层和其他职能部门的支持和理解,未能将员工培训工作纳入各职能部门及单位主要领导岗位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培训被误认为是员工培训部门的事,跟其他职能部门无关,培训工作缺乏互动性;鼓吹培训是福利,忽视员工参加培训的义务。
(三)培训需求不准
没有科学的培训需求分析,培训工作没有针对性;培训项目设置不合理,因而培训目标不明确;结果要么重视高层、要么侧重基层、要么跟踪“流行”。
(四)培训环境不佳
误解培训是万能的;不注重塑造一种有利于培训的氛围;没有一个好的环境平台使培训成果得到应用;轻视培训与其他人力资源措施的连接;没有建立职工培训考核与使用待遇一体化管理机制,造成培训人才无用武之地而流失。
(五)培训资源不齐
缺乏对培训进行有效的资源支持;工学矛盾突出,难以保证培训时间;培训资金不能做到专款专用,缺乏培训资金支持;很少培训专业人员的投入,现有师资也难有进修机会。
(六)培训实施不实
培训教师选择随意或没有依据培训内容而定;培训方法单一或选择不当;课程设置没有注重科学性和实用性,培训缺乏针对性;培训过程中的缺少有效沟通,有些培训成了走过场,偏离培训目标,敷衍应付,培训效率不高。
(七)培训转化不力
培训效果评估体系不健全,不便于进行培训的有效评估;缺乏培训有效转化的过程跟踪、监督和测试。
二、构建完善有效的培训管理体系
通过对企业培训存在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我们发现,要做好培训的基础,只有建立起一套完善有效的培训体系,才能有效开展培训工作,提升员工素质,使人力资本持续增殖,从而提高企业业绩和实现战略规划。
(1)应建立公司、车间、班组三级教育培训管理模式。1)公司员工培训工作实行公司、车间、班组三级教育培训管理体制。结合公司运输管理体制和生产力布局状况,建立公司职工教育委员会统一领导下的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分工负责制。实行由总经理挂帅、主管副总经理主抓,职工教育部门归口管理,各业务部门分工参与,综合部门支持配合,车间具体负责落实的职工教育培训逐级负责的管理体系。2)各部门、车间设定一名副职负责员工培训工作,并根据生产实际配备专职教育管理人员和培训教员,专(兼)职教育管理人员和培训教员由本部门、车间中级及以上技术人员或技师及以上等级员工担任,负责车间各项培训和演练工作;班组要求设置教育辅导员,负责岗位练兵和日常业务学习。
(2)应界定集团公司、职能部门和车间的主要培训职责。1)员工培训部门作为公司员工培训的主管部门,负责规划公司员工培训工作、统筹公司员工培训资源、牵头组织公司级员工培训项目、协调各专业系统的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指导监督检查公司的员工培训工作。工作职责具体为:为制定公司员工培训规划、计划和管理制度;健全公司-车间-班组培训管理网络,管理公司培训资源;实施新职、转岗、晋升人员的初级资格性培训,制定日常岗位适应性培训计划并督促实施;负责统筹研究制定职教培训制度、培训需求和规划,组织编写培训教材;负责员工培训队伍建设和培训基地建设,组织实施公司级培训项目;组织开展公司级职业技能竞赛活动;负责员工培训经费的管理;对各专业系统员工培训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估;根据人事劳资部门通知,负责员工定职、改职、转岗、晋升培训考试的实施。2)各专业职能部门作为专业管理的责任主体,要全面掌握本系统专业的员工培训工作情况,负责提出本系统专业的培训需求和培训计划,与员工教育部门共同组织本系统公司级员工培训项目,指导监督检查本系统的员工培训工作,各专业部门要确定一名负责人分管,并设置专人具体负责本专业系统员工培训工作。3)其他职能部门工作职责。计划财务部门主要负责员工培训经费和新技术培训经费的全额提取,为员工培训提供资金保证和监督,审批员工培训设施设备更改投资计划。党群部门主要负责员工政治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路风教育培训,参与组织员工学技练功活动。人事劳资部门主要负责将员工培训规划和计划的实施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内容,为员工培训提供人员到位和必要培训时间的支持与保障。4)车间主要工作职责:各车间是落实员工培训工作的主体,是提高员工素质的主体力量,制定本车间培训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编制本车间年度员工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将培训工作纳入达标升级和劳动竞赛的评比中,对班组培训工作的督促检查考核,指导、检查、监督班组业务学习和岗位练兵等培训活动的开展。
(二)优化设计员工培训管理流程
能否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是培训体系规范有效的衡量标准,而一个优化畅通的培训管理流程对提升培训效益,实现培训目标至关重要。从需求到计划、执行,再到评估,需对培训管理各个环节进行优化设计,确保有针对性的培训需求调查,合理可行的培训计划设计、实用高效的课程内容选择、质量上乘的培训机构确定、科学客观的效果评估实施。
(1)培训需求分析。培训需求分析是培训管理流程的首要环节,是制定培训计划、设计培训方案、培训活动实施和培训效果评估的基础。需求分析一般包括组织分析、人员分析和任务分析三项内容:一是组织分析――考虑的是培训是在何种背景下发生的。通过组织分析来决定在公司的生产经营战略、可用的培训资源以及员工的上级和同事对培训活动的支持一定的情况下,培训是否符合实际需要。各部门、车间必须紧围绕安全生产经营目标,充分考虑组织战略的变化、业务的调整,以及应对不断变化的经营环境来提出需求。二是人员分析――确定培训对象,即那些人需要培训。分析判断个人生产作业过程中未能胜任岗位工作标准是何种原因引起的,是知识、技能或能力不够,还是由于工作动力不足,或者是工作岗位设计本身存在缺陷,因而确定谁需要培训。三是工作(任务)分析――首先确定员工需要完成哪些方面的任务目标,然后确定为了帮助员工完成他们的这些任务,应当在培训中强调哪些知识、技能以及行为。
(2)培训计划制定。一是公司员工培训部门根据培训需求分析结果,以公司经营战略和人力资源战略为规划期,一般为3至5年,制订公司中长期员工培训规划,以此统领规划期内的员工培训工作。二是公司员工培训部门汇总各职能部门和车间的培训需求后,在对培训需求进行评估和分析的基础上,在每年元月制订并实施的公司年度培训计划。三是各车间应按照公司年度计划,结合车间生产实际,制订本车间的年度员工培训计划。
(3)培训课程设计。包括培训课程规划、培训资源选择、教学设计和学员手册编制等四大部分。培训课程规划:课程规划应以培训目标为依据,同时注意培训对象所在岗位、层级的不同,分层分类确定培训课程。主要包括明确课程目标、培训教案提出、考虑各种培训方法、选择培训方法、培训内容深化、课程测试与评估。培训资源选择:培训资源选择包括教材教具、课程选择、场地和讲师。课程选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企业内部,一个是企业外部。外部选择主要来自高校、研究机构、咨询培训公司等,应综合地进行评估选择。外部培训师擅长介绍前沿理念或管理思想,但是外部培训师的培训内容较宽泛和教条,与企业实际工作结合的东西较少,培训费用也较高,而内部培训师更加了解企业,培训更能够针对企业的实际需求,费用一般较低。总之选择讲师应从课程目的与目标出发。接着是对培训场地的选择,最后是选择教材和教具。教学设计与学员手册编制:即设计培训计划表、培训进度表、培训评估表、培训汇总表以及学员手册、教案印刷和培训效果跟踪方式等。
(4)培训组织实施。一是培训计划管理,公司员工培训部门要按照公司年度计划要求,策划、组织具体的培训开发活动,各部门、车间要计划及时送培,同时各车间也按本车间的培训计划,按期开展员工培训活动。二是科学制定培训方案,员工培训部门应按照培训项目管理要求,制定培训方案,明确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学时分配、培训教材、授课人员、培训方式和考核要求等。三是强化培训过程管理,员工培训实行项目负责制,送培部门、车间和员工培训部门均指定专人负责。四是严格培训学员管理,公司应建立完善的学员管理制度,将学员培训与单位工作等同管理,纳入考核,学员到课按单位考勤制度办理。
(5)培训效果评估。一是建立科学有效的员工培训评估体系,保证培训效果,提高培训工作对公司生产运营的价值贡献。二是确定培训评估层次,培训评估一般分为四个层次:观察学员反应――授课满意度;检查学员的学习结果――授课吸收程度;衡量培训前后的工作表现――实际应用程度;衡量公司生产经营业绩的变化――对个人与组织的成果。三是撰写评估报告,评估的方式有评估调查表填写、评估访谈、案例研究等,员工培训部门对评估调查表和结果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并整理合并,再结合学员考核结果,撰写出公正合理的评估报告。四是评估结果反馈,培训结束后,员工培训部门及时将学员成绩和学习情况反馈到各送培部门及车间,同时应与培训主管、管理层、受训员工、部门车间负责人等相关人员分别进行沟通。
关键词:企业培训;员工培训;资源保障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7003801
1 员工培训体系组织保障
企业培训组织结构,主要包括培训组织的层次级别、人员配备、工作职责以及对部门人员素质的要求等,是企业开展培训活动的基础和保障。员工培训体系主要根据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通过培训组织机构对培训工作的实施,进行安排和组织,使培训工作更加规范化、具体化。
1.1 构筑宏观管理体系
HD公司要建立由负责培训工作的负责人担任组长、人力资源部长担任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的培训领导小组,督促检查企业培训工作的实施情况,形成一种人力资源部门负责总体协调,各职能部门积极配合,共同推进培训工作的管理体系。
1.2 坚持“统一领导、分权管理”的原则
在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统一领导下,侧重抓好中层主管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职能部门侧重抓好各职能部门人员的培训工作。培训专员负责年度计划中重点的培训工作,并进行全程监控,同时对公司的各部门培训工作所需要的资料、课程及讲师的配备,要做好准备和协调。
1.3 搞好培训控制与实施
HD公司的培训工作,一般由公司人力资源部门、培训部门和各职能部门负责组织和实施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年度培训计划、编制培训经费的预算和管理、协调公司培训工作;培训部门负责培训课程设置、供给培训文本和网络资料、培训的协调工作、培训过程的监督,确保培训计划按期、按时、按量的落实和实施;职能部门负责选择需要培训的员工、员工在岗培训和指导、员工培训的具体安排。
图1 公司员工培训体系优化组织结构图 2 员工培训体系制度保障
科学规范的培训制度是做好培训工作的基本保证,它能使企业的培训有章可循,起到长期的、系统的保障作用和促进作用。制度的不断完善能够为培训体系提供可持续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其他资源的支持,为培训体系的建设和实施不断地提供动力。
2.1 构建有效培训管理系统
建立有效的培训管理系统,需要企业的全员参与重视,同时还需要筹建企业的培训管理机构,并能有效的实施分工。这不仅需要高层的重视、同时还要中层的充分认识、及全体员工的积极配合。
(1)从企业高层的角度来看,企业负责人对培训体系的理解和重视程度尤为重要,它是内训体系是否良好、成功运作的核心要素。
(2)从企业中层及基层领导的角度来看,很多工作需要培训,只有通过培训才能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3)从企业员工角度来看,要让员工认识到培训是员工本人自己的需求,并不是公司的要求,充分调动员工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投入到企业的培训工作中。
2.2 完善培训评价考评
培训考评指对培训需求、培训人员、培训效果、培训质量及效益进行评估、
考核和评价,属于培训事后工作。培训考评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法、观察法、交谈法等方法来进行,评估角度除常见的上下级、同事外,越来越多的公司也从利益相关方角度,如供应商、顾客等来进行全方位更为准确的考核。
3 员工培训体系资源保障
企业开展培训工作的前提条件是资源的充分供给,HD公司只有在培训前保证各项物资资源的供应,后期的培训工作才能顺利进行,优化后的培训体系才能得以实施,发挥其效能。
3.1 建立员工培训资料库
为了方便员工开展自我学习和设置培训课程,HD公司建立自己内部的详细的资料库目录和索引。不仅有利于建立企业知识的沉淀、还有利于企业多年来宝贵经验的传承,方便企业内部的分享。在建立资料库时,一定要多种渠道、多种方式收集,归类管理、分类归档、并按照使用的频率将这些资料进行分级,并设置权限控制。
3.2 建立员工培训科目学分制
(1)按照课程的重要性拟定课程的得分系数。结合企业实际的生产经营状况,以技术岗位、销售岗位的课程为主。
(2)按照岗位,拟定培训学分需求。学分的制定主要考虑培训课程的性质、涵盖的范围、难易程度及考核的方式,同时还要考虑员工在培训工程中,对该课程的认可程度,综合评定培训科目的学分。
(3)每次培训结束后,经过考核受训员工合格后,根据前两者来确定本次培训所得的学分,每年计算汇总每位员工所参加培训的总学分,由高到低进行排名。
综上所述,建立详细的员工学分制,根据企业年终员工培训学分的排名,来评定员工绩效的等级、调整员工的工作岗位。
3.3 加强培训经费管理,提供资金保障
为了确保培训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企业资金的供给是必要的前提条件。因此,要确保新体系的实施,就应该严格的实行培训经费预报申请制度,财务部门按计划提前审核划拨,培训领导小组要设专人负责培训经费的落实与使用,确保培训工作所需资金的及时到位,做到专款专用。还要设立员工培训专项基金,扶持重点培训项目的建设,积极组织开展相关的培训活动,对于员工的外部进修深造应给予资金补助。
3.4 重视培训硬件设施质量及升级换代
加大投入,加快建设,改变目前培训场地少、空间拥挤的现状。对公司现有专用培训教室进行扩建,所有教室添置白板、电脑、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使其能够适应公司各种规模培训的需要;各部门和分公司要尽可能建立专门的培训教室,实在受客观条件限制的应该对会议室、休息室进行改造,增加必要的培训器材,满足培训需要;尽快建立专门的培训实验室,将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由车间转移到实验室内,提高培训效果的同时保证培训的安全性;加快公司网络信息化建设,扩展公司计算机网络覆盖的广度和深度。
参考文献
[1]谢晋宇.企业培训管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3435.
[2]郭庆新.企业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要点[J].企业研究,2009,(11):1819.
[3]韦旭升.企业培训应对知识经济时代[J].经济师,2009,(04):9.
一、县企业员工(农民工)基本状况和培训情况
县目前共有企业员工近20000人,其中大中型企业员工2400人,外资企业员工870人,民营(中小)企业员工11700人,其中建筑行业占70%,餐饮服务行业占15%,加工制造行业占15%。共有农民工近10万人,其中本地就业约2万人,异地就业约8万人,农民工大多为建筑行业、餐饮服务业和加工制造业。
全县企业干部员工教育培训现状: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干部员工教育培训现状并不理想,高、专、精专业人才减少、流失,生产一线技能性人才短缺。企业生产岗位人员整体文化素质偏低,中高等级技能人才短缺,人力资源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失衡,大专学历比例2.6%,中专、中技、高中比例18.8%,初中以下及78.6%,技师比例5.2%,高级工、中级工比例22%,初级工以下72.8%。在干部员工接受教育培训方面一家外资企业和一家改制企业抓的较好,如食品有限公司每年投入50万元资金用于企业干部员工培训,并与清华大学实现远程网络教育培训,糖业有限公司每年派出100名员工赴包头市对口学习生产工艺流程,联系名师来企业授课,其它大部分企业很少开展培训工作,全县企业员工年参加培训率不到10%,只有极少数员工参加过专门职业技术培训。由于农民工分散且流动性大、教育层次不齐、约束力不强,农民工培训作为总体劳动者培训中的薄弱环节,存在培训面窄、培训人员少的问题。
二、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主要成效
1、开展下岗职工和农民工就业培训行动
以工会职业介绍服务中心为依托,协助政府解决好失业、下岗职工就业工作和农民工劳务输出工作。目前,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11703人,其中就地转移6940人,异地转移5763人,县工会与就业局联合开展农村劳动转移培训“阳光工程”,近两年来,共培训农民工7150人,其中引导性培训4900人,农民示范县培训1400人,创业、技能、科技培训850人。
2、开展安全生产知识及法律知识“进企业”培训。
在学习贯彻《劳动合同法》活动中,举办全县工会干部和部分私营企业负责人参加人《劳动合同法》专题学习辅导培训班,共有150个单位共350多位工会干部、人事主管参加了培训。免费赠送有关法律书籍500多本,现场解答有关劳动、保险、工伤等咨询。市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县总工会在糖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举办了“送法律、进企业”安全生产知识及法律知识培训班,为公司广大职工送去安全生产知识和相关劳动法律知识,使公司员工进一步提高法律意识,更好地在工作和生活中有效规避法律风险和纠纷事件,公司150多名干部职工参加了培训。通过培训,使糖业股份有限公司分公司员工的安全和法律意识得到提高,为今后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打下较好的基础。
三是开展家政服务员培训活动
县总工会依据《商务部、财政部、全国总工会关于实施“家政服务工程”的通知》精神,全面贯彻全省推进家庭服务业电视电话会议要求,逐步组织对符合培训条件、有意从事家政工作的人员进行系统的全面的培训,内容涉及家庭护理,礼仪、法律、安全、卫生、烹饪、家电使用、衣物收藏等。今年10月份,县总工会多方联系,得到上级工会的大力支持,聘请多年从事家政、育儿、保洁工作的老师,举办了为期3天的家政服务培训班,培训人员80余人。学员对所有任课教师一致反映满意。培训期间,还组织学员到市职工服务中心参观,并与市区家政公司、保洁公司、北京大型家政公司进行签定就业意向协调工作。
四是开展专题调研,推动政府建立培训工作机制
针对存在的对培训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培训内容陈旧,方式简单,培训机制不完善,培训资源不足、渠道不畅,缺乏培训经费保障等现象,县工会协同县政协提出《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加强企业员工培训》议案,县政协常委、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在2011年两会上的提交了《关于对企业员工、农民工开展劳动技能、法律维权培训的建议》的政协提案。县政府在企业员工(农民工)培训工程中完善培训体系,拓展培训渠道:整合政府、部门、企业、社会和外来的资源,避免了重复建设,实现了资源共享;工会组织、劳动部门、工业促进局、职业教育部门等相关部门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各司其职,联动协作,共同促进员工培训工作的开展。明确工会组织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加强职工培训工作中搞好“三个结合”:把职工的教育培训与“创争”活动结合起来,激发职工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与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结合起来,激发职工发展企业的创造性;与企业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激发职工生产建设的主动性。
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在调研中发现当前企业员工(农民工)培训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对企业员工(农民工)培训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及职能部门领导对员工培训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把员工的培训列入政府及职能部门整体工作中。企业经营者普遍认为:“培训是可有可无的事情”,或以“目前经营状况良好,不需要培训”、“目前经营不好、无钱参加培训”为由不愿开展员工培训工作;二是内容陈旧,方式简单。主要表现为六重六轻:即注重培训形式,轻视培训质重;注重企业职工,轻视企业管理者;注重短期培训,短视中长期的持续培训;注重培训的记条考证,轻视创新能力的提高;注重书上、教材上的内容,轻视实际技能的应用的推广介绍;注重做试点班,轻视面推广和普及。三是培训机制不完善。大部分企业没有建立员工培训管理制度和激励措施,在教育培训考核以及增强教育培训效果等方面存在薄弱环节;学习成果未能与员工个人工资和福利待遇挂钩,员工参加教育培训的积极性得不到充分调动。三是缺乏培训经费保障。绝大部分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员工培训经费投入机制,同时也不愿花费更多的财力和物力用于培训,大多数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投入甚少。
针对企业员工(农民工)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各级党政和企业管理者应转变意识观念,正确认识培训对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作用,培训对企业来说,可以带来许多益处,重要的是提升“四力”:增强企业凝聚力,提高企业战斗力,开发企业科技力,加大企业竞争力。培训对企业经营管理者来说,可以带来“六大好处”:可以减少事故发生,可以改善工作质量,可以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可以降低损耗,可以提高研制开发新产品的能力,可以改进管理内容。培训给员工个人“四个有利于”:有利于增强就业能力,有利于得到收入以外的报酬,有利于获得较高收入的机会,有利于增强职业的稳定性。
2、突出重点,开拓创新。针对当前下岗职工、进城务工人员增多的实际情况,培训工作要做到“三定”:一是定点培训。采取独立办班和联合办班的形式为员工授课辅导,内容以当前培训内容重点应以家政服务、餐饮酒店、保健、家装及生产安全、劳动保护、常规操作、健康讲座为主;二是定岗培训。主要针对建筑行业特点,把课堂开到工地进行技能性培训。采取系统培训和一技一能的短训或超短训相结合的形式,重点培训施工程序、技巧、效率、质量有关技术;三是定单培训。把培训职工与介绍就业结合起来,开拓广阔的培训空间,如与职业技校联合办学、为劳务输出公司举办职业技能培训班,并请劳动部门考核鉴定,颁发职业资格证和上岗资格证。
关键词:员工培训;序关系分析法;模糊接近度
1.1 引言
近年来,培训效果评估得到国内外企业的普遍重视,更对培训评估的重要性有着重要的一致认识。电网企业员工培训作为一项管理活动,它不仅能提高员工技能和工作绩效,改变员工的行为模式和态度,而且能提高员工适应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环境变化的能力,因此培训效果的好坏优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十分必要。
2.1综合评价模型
多目标模糊综合评价原理,就是把待评价的同一事物的多种因素,按某一属性分成若干大因素,然后对每一大因素进行细分,即采用序关系分析法来确定各项因素的权重,然后根据模糊数学理论,计算出模糊综合隶属度来构建模糊关系矩阵,再结合各项因素的权重得到模糊综合评价结果,根据此结果的大小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出评价的优劣等级。
权重的确定
确定某一指标j的权重时,应用序关系分析法对所建立指标权重赋值的一般步骤如下:
(1)确定序关系
对于评价指标集按相对于某评价准则由大到小进行重要程度排序:
这里表示按序关系排序后的第i个评价指标,为了不失一般性,仍记为:
(2)给出 与 间的相对重要程度的比较判断
设专家给出评价指标与的重要程度之比的理性判断分别为(1)
(3)权重系数的计算
通过上述方法确定指标间的最终序关系,并给出式(1)的关系后,已无须再构建判断矩阵,直接得到指标的权重系数为
, (2)
而
2.2综合评价模型
模糊综合评价是对受多种因素影响的事物做出全面评价的一种十分有效的多因素决策方法,其特点是评价结果不是绝对地肯定或否定,而是以一个模糊集合来表示。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确定评价对象集、指标集和评价集。
根据实际需要确定评价的对象集、指标集和评价集。
对象集:,指标集:=,评价集:=。
评价值(E):系指评价因素的优劣程度。本文采用了四级等级制,评价值及隶属度如下:
={(较差),(一般),(较好), (最好),}
={(较差),(一般),(良好),(最好)}
(2)求出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向量。
评价指标中的每个指标的影响程度作用大小不同。各评价指标在综合评价中占有不同的比重,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权重,各级各个评价因素下属的下一级评价因素的权重之和为1。目前确定权重的方法主要有客观赋权法和主观赋权法两种大类,比较常用的有变异系数法、层次分析法、序关系分析法等。
其中:0≤≤1,并且。
(3)通过各子指标模糊评价得出模糊综合评价矩阵。
称为子指标评价矩阵。中第行代表的是被评价对象的第个指标对于评价集中各等级的隶属度;第列代表的是被评价对象的各指标分别适合于评价j等级的隶属程度。
(4)模糊计算得出综合评价结果。
就是对此事物的模糊综合评价。
在进行模糊综合评价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定某种具体的求(j=1,2,…,n)的方法。有多种方法可供我们选择,一般常用的有比较选大方法以及综合平均的方法。
第五,对被评价对象的综合评价结果进行分析
对模糊综合评价最终结果进行分析,常用的有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评价等级,从中选出最优的评价对象。对于涉及指标较多的综合评价结果还可以加权求均值作为最后的评价结果值以确定评价隶属等级
3 实例分析
3.1指标体系的建立
分析中的评价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
图1员工培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培训时间:培训时间与培训目标内容是否相适应;
培训费用:培训费用是否能够满足培训项目的要求;
培训硬件设施:培训所处的环境及其配套设施
培训内容的实用性:培训内容对岗位工作的适应性及对提高工作能力的作用;
培训内容的针对性:有没有根据培训人员的知识教育水平设定课程难易程度;
培训教材:是否具有前瞻性,教材内容是否与培训目标匹配;
培训管理:班级管理水平的高低;住宿服务水平与餐饮服务水平的好坏;师资配备的状况以及课余活动的安排状况
不确定性指标,可采用最好、较好、较差三级划分法来度量,然后按照一定的赋值标准予以量化。
3.2 权重的计算
由专家根据对各评价指标进行排序计算得出序关系方法的结果组合后的结果:
1级指标 2级指标 二级指标权重
培训投入
0.31 培训时间 0.4
人均培训费用 0.4
培训硬件设施 0.2
培训内容
0.28 实用性 0.30
针对性 0.45
教材 0.25
培训管理
0.24 班级管理 0.34
食宿水平 0.16
师资配备 0.40
课外活动 0.10
培训接受程度
0.17 学习效果 0.41
应用效果 0.59
3.3 计算求解
3.3.1 指标值的计算处理
某电力公司员工培训按照上述指标体系由多名专家评价完成,以形成对培训效果的一致的看法。(0-1打分,0-0.4为较差,0.4-0.6为一般,0.6-0.8为较好,0.8-1为最好)
3.3.2 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对各个一级指标下的二级指标分别进行评价得到:
培训效果评价综合值为0.6023,因此该公司此次培训效果为较好等级。
参考文献
[1]陈铁雷.电网企业员工培训项目效果评估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09
[2]董庆红.如何实施有效的企业培训[J].中国电力教育,2007(2):20-23
[3]郭亚军.综合评价理论、方法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4]韩光辉.员工培训与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一、培训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战略
从传统意义上讲,培训只是人力资源系统中的一部分工作。随着企业创新进程的不断加快,知识新陈代谢速度的加快,企业历经市场经济的洗礼,广大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切身体会到自身素质的提升对企业的重要性。知识改变个人及企业命运的观念已深入人心。
对于一家企业而言,你的知识更新的速度有多快?是否因为自己的经营理念过于陈旧而落在时代的后面?是否因为有新的理念迸发而激动,但你周围的人却无动于衷?如果以上的问题是你经常遇到的困惑,那么作为一个企业领导者,你必须要改变。而在企业内部进行学习型团队的建设是一种很好的解决方法,通过人才培训,将确立的新经营理念和价值观进一步的加强和贯彻。从这一方面来说,培训已经不再是一项定期的工作,而成为管理链中重要的一环。
在这个“知识+资本”的年代,在残酷竞争的市场中,不论是对一个企业,还是对一名员工来说,没有知识的更新,将无法应付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就意味着退步,就面临着被淘汰的命运。因此,所有的人和企业都必须培养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而员工培训恰恰是适应环境和不断成长壮大的战略。有了培训,就可以有效地保证每一名员工素质的一致性,员工与企业运作的充分吻合,为企业的发展创造出辉煌的业绩。
二、培训为员工实现自我价值创造条件
马斯洛认为:“人的最高需求是价值的自我实现”。人往往都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实现成就的动机,希望自己能有所建树。对于企业员工而言,很少有哪种需求能够比实现自己的梦想、充分发挥才能、取得与他们的能力相称的成就这种需求更为强烈。而培训为企业员工创造了条件,使他们有机会获得一个有成就感和自我实现感的职业。
眼下,许多企业都还没有认识到满足员工需要,帮助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性。正如一个健康的人必然要逐渐成熟并变成一个大人一样,员工也同样要逐渐地向一种越来越活跃、越来越独立、兴趣越来越强烈的境界演化。随着一个人从具有孩子特征的服从角色逐渐演变成为具有成熟的成人特点的平等角色,他们对自己的行为也会越来越有所意识,同时对自己的控制力也越来越强。那种提供短期的工作,实行独断的监督,只给予员工相对较少的发展机会的作法,往往会失去他们最优秀的员工,或者导致员工越来越愤慨,越来越不满。
成功的企业,如IBM公司所实行的管理实践是以确保所有员工都有机会完成自我实现为出发点的。通过员工培训,它们帮助了所有员工有机会对他们自己的职业能力、兴趣以及职业偏好形成一个比较现实的整体印象,并确保所有员工都能获得平等的提升机会,为员工创造环境,提供了成长最佳的必要条件。这使得员工在今后更容易作出职业选择以及进行工作变动决策,同时有利于他们开阔自己的眼界并向自己提出更大的挑战。
三、培训是增强企业凝聚力的重要手段
一个企业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就是企业的重要岗位是否由内部提拔产生。要使员工能够逐步融合到企业中来,就要注意培育企业内部的员工,用好一切有能力的人,培养一切愿意进步的人,强化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在企业中,通过持续不断的教育培训系统,挖掘每个人的潜力,使每个人在工作实践中增长才干,优化知识结构,增强职业适应能力,通过个人职业生涯的设计,伴随企业的成长与发展,实现个人职业生涯的辉煌。可以说,培训就像一根价值链一样,让企业时刻联系着每一位员工的心,牵着每一位员工的手,在企业内部形成了一种坚不可摧的核心凝聚力和团队精神。
纵观商海,真正能够搏击风浪的企业无一不是在注重人才的发现、培养和使用方面有杰出表现的。翻开西门子的历史,是什么铸就了西门子150多年的辉煌?高质量的产品、完善的售后服务、不断创业和创新以及高效的员工培训被认为是她成功的关键。由此可见,员工培训与企业的成功是密不可分的。在员工培训方面,西门子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培训体系,西门子对员工进行培训的根本目标,是使他们能够从容应付来自各方面的挑战。为此,西门子为员工设计了各种各样高效的培训,涵盖了业务技能、交流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培育,为公司员工具有较高的业务能力,大量的生产、技术和管理人才储备,员工知识、技能、管理能力的不断更新和提高提供了保证,使企业长期保持着员工的高素质,也为企业提供了强大的竞争力。而通过这样有系统的培训,企业文化始终贯穿在其中并深入每一位员工的心里,员工的忠诚度明显得到增强,团队精神也不断得以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素有“经营之神”美誉的松下幸之助,在人才培训方面则另有自己的独特见地,他不主张“挖墙脚”,认为人才还是自己培养的好,培训是人才开发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员工培训,可以改变员工的工作态度、更新技能、改善知识结构,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潜能,培养全体员工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归属感。
关键词:新进员工 培训 对策
所谓新进员工一般是毕业之后立即开始工作,并且入职时间不超过三年的员工。这些新进员工,将在培训后实现从校园到职场,从社会到企业的全面转变。市场经济在飞速发展的同时对企业的要求更为严格,各个企业也开始认识到对于新进员工培训的重要性进而展开了培训。但是行业间的差异性使得培训效果也互有高低。之前传统的培训方法过于内容单一,方法陈旧未能随着社会发展进行创新,很多企业又在培训方面过于形式化,效果方面大打折扣。基于以上几点,本人展开了对新进员工行为、心理等特点的分析,并且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新的培训策略。
1、培训前:目的明确,需求分析,相互配合
清晰明确培训的目的,明白培训后需要达成的目标。第一:在入职初期就迅速转变角色,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与同事和谐相处,定位准确,融入集体;第二:了解企业流程,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技能;第三:增强新进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增加工作稳定性。
在明确培训目的之后,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每个新员工的发展目标、心理特征、个性特点,能力倾向等设计明确而合理的培训方案,做好培训工作的需求分析之后,企业和各个部门就开始支持并且配合工作。
2、培训时:多种形式,良好氛围
新员工在入职初始会对全新的工作内容,工作环境感到陌生和畏惧,所以,在新员工培训中,要营造好温馨和谐的氛围,尽快的让新进员工融入到企业大家庭,用企业的温暖打动他们,缓解入职压力。
由于不同的性格特点、文化背景、和岗位职责等,企业新进员工对于培训内容的需要也各不相同。第一:员工素养。用企业文化和相关的规章制度来指引新员工加强职业道德,坚定职业信念,用正确的价值观来面对自己的本职工作,加强团队合作;第二:工作职责。从企业的具体工作流程、岗位所需能力、以及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流程等方面进行培训增强员工业务能力;第三:认知概况。企业的历史传统、企业精神、价值观念、企业制度、企业框架等内容进行宣讲培训。
多元化的培训方式,对于工作职责和员工素养方面,可以采取新老员工见面会的形式,通过PPT演示其工作内容,也可以采取实际观摩学习的形式,切实的为新员工展示具体的工作内容,还可以采取模拟工作情景的方式。对于公司组织架构方面的介绍,可以参观各个部门,实地讲解,使得新员工对公司经营运转有更深的认识和理解。对于企业的薪酬福利、工作职责等条例性的内容,可以通过讲义或是邮件的方式传送给员工,以便随时学习。对于公司的发展历程等方面的介绍,可以利用案例教学法,也可以采取讲故事等有趣的方法加以讲授。不管哪种方式,都要把年轻人的性格特点,学习能力相联系,让其有更多的活力和激情投入到新员工培训中,将培训效果最大化。
3、培训后:评估反馈,积累经验,不断学习
新进员工的培训内容结束了,但是培训工作还没有结束。培训内容的评估和反馈非常的重要,是培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训效果的评估可以采取调查问卷或是面谈的方法,把员工对于培训工作多方面的意见进行采集收纳。还要通过模拟训练等方式考察新进员工对于培训内容的实际吸收情况,人力资源部门要将培训后的效果评估反馈给各个部门,以及要观察新进员工的实际表现。这样的评估和反馈工作,让新进员工的直接主管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有针对性的对新员工进行帮助指导,对于负责培训工作的管理者,也更好的为今后的培训工作积累经验,更重要的是,对于新员工来说,能够更好的认清自己的能力,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加强学习,更好的为企业做出贡献。
员工能力素质提升体系的提出背景和主要内涵
对于传统老电厂而言,岱海发电公司可谓是个年轻的企业。在企业发展中,需要做好和不断完善的工作有很多。具体到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现代企业管理理念迫切要求公司从传统的人事管理转变为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迫切要求公司从单一的人力资源职能管理转向人才队伍系统管理;“新厂新制”管理模式迫切要求公司必须把提升员工能力素质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最重要内容。另外,由于受所处地理位置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开展有效的全员培训是提升公司员工能力素质的主要外部推动力,只有建立起有效的培训体系,才能更好利用外部资源促使员工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从而有效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而与此同时,实施好合理的绩效管理又是对公司员工自我提升能力素质的重要引导和强力支撑。
在此背景下,公司领导层深刻认识到,企业是由许多单个的人组成的、有目的的组织。为了有效的实现组织目标,需要有一个明确的企业价值观念,并通过价值观的统一和认同,才能在员工满意与企业满意之间达成平衡。因此,必须从系统的角度来看待员工能力素质提升,有效协同企业文化管理的战略层面与人力资源管理的操作层面,在公司范围内整合员工的需求和动机,有效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升员工的能力素质。经过几年的不断努力,公司通过构建员工能力素质模型,强调全员培训、实施合理绩效,员工能力素质提升体系建设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确保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是结合现代市场经济、电力行业发展状况以及企业自身实际明确了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并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企业“融”文化,明确了公司“创造价值、成就员工、回报股东、奉献社会”的企业使命和追求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以“融”易“容”更道出了“融”文化的本质。公司的“融”文化,将员工与员工、员工与企业、企业与社会紧紧融为一体,“和谐”而“长久”。
其次是依托企业文化建设构建符合公司全体干部员工特质的员工能力素质模型,并根据企业生产特点,将员工能力素质提升分成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提升、中层干部、普通管理员工及生产技术人才能力素质提升等四个方面,这四部分提升各自独立、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公司员工能力素质提升体系。
在建设和实施过程中,公司始终坚持强调两个方面:一是分层次培训,利用外界资源和内部资源有重点的实施覆盖全厂各级干部员工的各类培训,提高员工的能力素质;二是绩效考核,利用明确合理的绩效激励制度让员工明确工作业绩和薪酬、晋升挂钩,让员工增强改变自我现状的意识,积极主动提高自身能力素质。
具体构建和实施过程
企业文化贯穿员工能力素质提升体系建设始终
公司“融”文化的提炼和形成始终遵循一个原则:全体员工的广泛参与。“融”文化是员工自身文化的集中体现,是员工价值观念的高度概括,反映了员工的利益诉求,员工对此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因此,“融”文化对员工的使命感召、愿景激励、价值导向和精神支撑能够顺畅地根植到每个员工的内心。
(1)使命感召。经过反复讨论,公司将企业使命中的利益相关者排序调整为员工、股东和社会,公司使命的表述定为“创造价值、成就员工、回报股东、奉献社会”。同时在人才队伍建设与管理方面郑重承诺:“坚持以人为本,关心和尊重每一位员工,重视培养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让每个员工都有充分的发展机会,同时鼓励员工学习、创新及协作,奖励对企业发展有贡献的个人和团队,为员工创造安全、健康、优美的工作与生活环境。”这样的使命定位强调了“员工是岱海发电事业成功的根本”,突出了员工的主人翁地位。
(2)愿景激励。在企业文化提炼过程中,公司结合“岱海模式”的推广,确立了“人才超卓、团队一流”的更高层次愿景,包含两个方面,即“人才超卓:拥有一批全面精通管理和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专业精深的技术专家和技能精湛的高级技师;团队一流:团队协同共进、勇于创新、能力互补、精于实战。”这个清晰持久的愿景极大地激励员工朝着共同的方向努力并营造出众人一体的感觉,融汇了各种行为和各种活动,团结不同年龄、不同学历、不同思想的员工,形成了命运共同体,起到了吸引和留住人才的作用,成为不断促进和激励员工提升能力的因素。
(3)价值倡导。公司自成立之日起,就非常重视优秀价值观念的倡导,提倡“阳光、忠诚、高效、宽容”,并着力将价值观念融入各项管理制度和经营行为之中,转化为员工的思想认识。“阳光”是为人处世的根本法则,“忠诚”是做人做事的优秀美德,“高效”是积极努力的共同目标,“宽容”是不懈追求的共同理想。这八个字成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引导员工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并形成企业与员工同成长、共和谐的生动局面。
(4)精神支撑。根据内外形势并基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公司确立了“诚信、守法、益众、争先”的企业精神,并将之树为员工的行为准则。由于地处偏僻、环境艰苦,为此公司高管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员工形成了正确的价值尺度,重业绩、守信用、行胜于言的价值取向成为每一名员工的主观需求。企业精神在公司9年来的成长历程中支撑全体员工坚持自己的行为,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努力达到既定目标。在面对困难和阻力的时候,精神支撑表现为重要的自律意识和坚强的意志,使员工的注意力始终集中于既定的目标上,不偏离企业发展的道路,并形成了讲效率、讲奉献、能吃苦、比干劲的良好风气。
根据公司战略抓重点分层次进行提升体系规划
公司通过文化提炼和市场分析,明确了企业的发展战略:以人为核心,健全人才管理机制,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积极实施绩效管理,建立合理激励制度,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安全生产为重点,降低设备事故率,提高机组运行效率,同时以全面预算管理为目标,依托信息化管理平台,优化生产管理流程,建立标准化管理体系,完善节能减排体系,建设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来增强企业凝聚力、培养团队精神,体现公平、竞争、效率、创新的新理念,营造和谐进取、开拓创新、追求卓越的良好氛围,进而形成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能力素质就是用行为方式来定义和描述员工完成工作需要具备的知识、技巧、品质和工作能力,通过对不同层次的定义和相应层次的具体行为的描述,确定核心能力的组合和完成特定工作所要求的熟练程度。作为发电企业,公司员工能力素质突出体现了两点:一是人尽其用,让能力适当的人在适当的岗位上;二是促使员工从深层次上去提升自己,为员工职业规划指明了方向。公司员工基本上以年轻人为主,整体学历较高,员工能力素质提升规划重点是强调中层干部的综合能力素质和生产技术员工的专业水平,为此公司抓重点分层次,将员工能力素质提升分成三个层次:公司高管、中层干部和普通员工,而上升通道则又分为管理和技术两个通道。针对不同层次的人员采取不同的提升规划思路,从而有效地将人力资源增值,见图1。
(1)公司高管重点强调战略规划和重点决策能力。作为公司的中枢神经,公司高管是从普通员工到中层干部再到高管一步一步提拔起来,已经具备了很高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因此人力资源管理侧重于提升高管从全局层面考虑公司发展的能力和重点工作的决策能力,并通过强化定期管理培训学习、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加大深入基层调研力度、完善决策基本程序等几个方面进行能力素质优化。
(2)中层干部重点强调管理创新和协调组织能力。能力素质提升的重点是强调部门管理思路创新以及协调组织业务能力,主要通过加强部门内外协调组织能力、外出调研拓展管理思路、吃透公司和部门各项管理制度等方面提升个人的综合能力素质。根据管理部门和生产部门的业务侧重,有针对性地提升其各自的业务水平。
(3)首席专家重点强调其技术管理能力。公司生产各大专业均设置一名首席专家作为该专业的技术带头人,对公司各专业技术发展方向进行宏观把握。对其能力素质提升的主要内容是提高其对国内外、行业内本专业技术发展情况的了解和应用,以及如何在本企业开展相应技术活动的管理能力。
(4)技术专家重点强调其技术创新和实施能力。目前技术专家作为公司生产技术业务的实施骨干,对于新技术的引用和把握还存在一定不足,提升的重点是其对技术创新思路的开拓以及新技术实施的过程控制能力,通过相应能力素质的提升提高其在公司各个专业中新技术的使用水平,以及带领本专业普通技术员工开展相应的技改实施能力。
(5)普通员工重点强调其业务水平。公司各部门的普通员工基本都是年轻员工,在业务水平上还不够扎实。其首要的任务就是依据岗位职责的要求不断提高其业务水平。能力素质优化主要是组织各类有针对性的岗位培训和知识学习,同时通过开展企业文化根植活动将企业精神和正确的道德价值观灌输给员工,让其尽快融入公司这个大家庭中。管理岗位员工侧重各项管理制度的规范执行,生产技术岗位员工侧重于对本专业技术的钻研和技术能力的提高。
构建公司员工能力素质模型
(1)岗位分析和能力素质测评。首先,公司部门组织机构和岗位进行了总体梳理和分析,并依托公司开展“5+4”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和内控体系建设,明确了各岗位的职责分工、权限、工作环境及任职资格条件,对所有工作设定了工作标准,编制了详细的岗位说明书,并通过素质能力测评问卷、因素测验以及访谈等方法对各部门关键岗位人员进行了能力素质的试题测评。
(2)能力素质要素确定。能力素质分为三大类:核心素质、通用能力素质和专业能力素质。根据公司“融”文化的提炼,将高管的核心素质确定为“睿智卓识、大气从容”,员工的核心素质确定为“自动自发、协作敬业”。在此基础上对公司全体干部员工的通用能力素质进行了研究和提炼,并根据高管、中层干部、管理岗位员工和技术岗位员工进行分类和归纳,包括特性和共性通用能力素质,见表1。员工专业能力素质主要是在岗位职责基础上推导确定。即先根据各个岗位的职责推导出该岗位工作任务,再根据工作任务推导出相应的工作行为,最后对这些行为加以归类、提炼,得到各个岗位员工的专业能力素质。
(3)能力素质要素分级和模型归纳。在确定员工能力素质要素之后,公司首先组织分部门召开了部门分析会,对本部门的岗位的工作职责进行分析,初步判断工作中对于某项能力所需要的等级。然后召开了公司的专家分析会,对各部门汇总的各岗位核心能力素质、通用能力素质和专业能力素质要素进行分析和量化。能力素质模型中的核心能力素质、通用能力素质和专业能力素质三个一级权重,根据其重要性和获得的难易程度设定为20%、40%和40%,其中通用能力素质的二级权重是在提炼过程中对筛选时的数据结果进行统一整理获得,每个岗位专业能力素质的二级权重则分部门进行确定,然后将三者层层叠加起来,明确出各个岗位的能力素质项以及相应权重,并初步归纳出公司能力素质模型。
(4)能力素质模型评估。确定能力素质模型之后,从各自模型中选择处于三个绩效等级的员工,即超过绩效标准的、达到绩效标准的和低于绩效标准的,验证已构建的能力素质模型能否体现能力素质与绩效等级的相关性,能否反映出各岗位序列层级员工的不同能力素质要求差异。同时,对高绩效群体与低绩效群体之间能力素质得分的显著差异进行认真统计和分析,作为员工培训的重要依据。
“三两培训体系”推动员工能力素质提升建设
基于集团以及公司发展的要求,针对员工能力素质模型建设目标,并结合提升需求和现有培训资源的分析,公司确定采用三层次两通道培训方式夯实和推动员工能力素质提升的思路,即:通过分普通员工、中层以及高管三个层次,走管理、技术两个通道,开展企业员工培训,不断提升公司人力资源建设,构建起人才选树、培养、晋升的发展道路,使公司每位员工都能成为优秀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简称“三两培训体系”,见图2。
为支撑该培训体系,公司将培训分为三个层面实施,见图3。第一是资源层面,第二是制度层面,第三是动作层面。资源层面主要是根据培训内容建立培训课程库、培训试题库、培训师资库和完善各类培训设施;制度层面主要是建立培训标准,将培训要求、培训需求和培训内容制度化、流程规范化;动作层面主要是根据培训管理制度进行培训项目内容的需求收集、实施、评估和费用管理。
(1)资源层面
一是根据岗位任职能力的要求明确各层面的通用管理类、技能知识类、基础类、提高类的课程,建立公司内部培训课程库,采用培训课程菜单式管理,让员工明确自己岗位职责范围内应该掌握的内容。
二是根据培训课程和岗位要求建立公司培训试题库。目前公司各专业的培训试题不少于1000个,还在陆续增加中。培训考试以及各类招聘考试试题均从试题库中选取。
三是组建了内部培训师队伍,负责班组层面的培训工作并负责培训课程体系建设等,同时组建了培训专家库,并与中电联、清华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华北电科院等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为企业提供了外部培训支持。
四是完善多媒体教学系统进行培训和考试,并且配套了教学软件管理系统、考试管理系统、实时视频监控系统,实现了电子点名、视频演示、教学指导、网络研讨、无纸化考试等先进的教学管理功能。并每周制定培训节目播放计划,利用厂电视台播放思想教育、管理教育、安全教育、技术培训等各类培训节目,提高培训的广度和深度。
(2)制度层面
一是修订并完善了公司培训管理制度,制定和修编了《招聘管理标准》、《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标准》、《培训教育管理标准》、《新员工培训管理标准》、《内部培训师管理标准》、《仿真机培训管理标准》和《员工教育经费管理标准》等标准。并下发了《培训管理手册》,对新员工培训、管理层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层培训、一般管理岗位员工培训、后备人才培训、待岗人员培训等作了详细的培训要求。
公司目前推行培训积分制度,不同岗位的员工全年学习培训积分要求有所不同。培训积分分为A、B两类:A类积分为员工个人培训积分,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培训内容分为部门级内部培训和公司级培训,培训积分为1分/课时,其中部门级内部培训积分必须全部完成,公司级培训积分根据员工本人积分目标值选择培训。参加集团、行业技术比武以及取得相关国家和省部级资格认证、、获得科技成果、QC成果、管理创新、专利等均给予一定积分奖励。B类积分为部门培训积分,适用于公司各部门。以部门实施培训各项工作、公司级培训参加率、课程库、试题库等情况进行积分累加。年度累计A类和B类积分是员工晋升、奖金发放、先进评选的参考依据之一。中高层管理人员必须同时达到A、B类培训积分。
二是针对开展的培训项目建立对应的工作流程,并逐步标准化、固化,作为培训工作开展的依据。如新员工培训流程、外训流程、培训项目组织实施流程、内部讲师认证流程、岗位能力评价和上岗资格管理流程、内部培训效果评估管理流程。
(3)动作层面
一是建立《员工个人培训档案》,从内部培训、外部培训、自我培训三个方面全面记录每名员工的培训过程,为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基本数据支持,确保员工培训的延续性和针对性。根据培训记录以及对公司员工的个人工作能力、工作业绩以及性格特点进行分析,结合公司组织和岗位结构,与员工进行沟通并明确其努力方向和发展方向。
二是每年11月份下发培训需求表,要求全体员工根据岗位职责以及自身需求提交培训需求表,公司根据上报的培训需求表进行分析和归纳,并反馈回各部门进行二次修改,最终形成公司培训需求表。
三是严格根据培训计划分解实施。培训计划以月为单位分解,并在每月第三个工作日召开培训工作计划总结会对上月培训情况进行总结,对下月培训计划进行明确和局部调整,以适应动态培训需求,以此对培训工作的开展进行管控。随后由人力资源部固化当月培训计划并提交总经理批准在公司范围内公告。
四是建立部门季度抽考、部门员工月度抽考制度。考核不合格的进行绩效考核,并对组织的每次培训进行效果评估,认真总结和分析,以便提高后续培训质量。并根据评估报告组织内部学习和外出调研学习,开拓工作思路,学习同行业先进的管理和技术知识。
五是根据培训计划,公司提前对各项培训费用进行预算,并在每月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控,确保费用的合理使用。
以合理绩效考核规范和优化员工能力素质建设
在建设和实施员工能力素质提升体系过程中,公司进一步加大了目标责任制绩效考核的实施力度,逐步建立和完善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绩效考评管理体系,将考核的重点放在提高企业发展能力、盈利能力、管理水平和创新工作上,依据能力素质要素,将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紧密挂钩,使得公司所有干部员工都锁定目标、落实责任、挖掘潜力、持续提升工作绩效。
(1)考核标准梳理
根据部门和岗位设置的不同,岗位工作任务的不同,岱海发电公司将考核分为部门考核和个人考核两部分。部门考核分成生产部门和管理部门考核两大块单独设立考核标准。同时将考核层次分为全员考核、责任部门考核、责任人考核三层。
一是全员考核。发生影响公司安全、稳定、经济效益、企业形象等重大事件,公司除对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按有关条款进行考核、处理外,公司全体员工按比例下调。
二是责任部门考核。部门发生考核项目,如公司已将考核责任直接落实到部门,则部门需进行二次考核,将考核结果落实到人。
三是责任人考核。个人发生考核项目,如公司已将考核责任直接落实到人,部门在遵从公司考核意见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对责任人进行二次考核。
同时每年对干部员工进行年度考核。干部考核方面,通过对测评内容、测评方法的创新,实行“四评加权法”(上级领导考评、同级领导互评、本部门员工考评以及职工代表考评),考核内容由员工投票产生。推行“四评加权法”,一方面加大了对干部考核力度,有助于着力培养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另一方面,充分体现出评价干部客观、公正原则,为推动干部工作民主化创立典范。员工考核方面,推行“三评加权法”(部门领导考评、部门员工互评、党支部范围部门员工考评),测评内容为德、能、勤、绩、协作配合等几方面,以达到客观评价。
(2)绩效指标设定
绩效考核强调重点工作的开展和完成必须设置量效化指标,量化指标是数据指标,效化指标是成效指标。在实际工作中,并不是所有的工作结果或成效都可以用数据指标进行量化,效化指标比较难以设置和确定,这就要求我们对工作的量效化指标进行认真校正并最终确定,保障重点工作的顺利完成。
生产部门各项考核指标可以量化。管理部门的绩效考核指标既不易量化,考核内容又过多过细,因此在具体实施时,公司抓住主要矛盾,将部门计划分成非考核项和考核项,其中考核项是本部门该月的重点工作,并根据该考核项在月度工作中所占的重要性,进行分值设定,这样,对于每项具体工作都有特定的分值相对应,考评人依据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打分,把难于量化的工作通过分值的限定进行了“量化”,有效地解决了管理部门工作难于量化的问题。
(3)绩效计划制定
绩效计划是绩效管理具体实施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实施绩效考核的主要平台和关键手段。通过它可以有效地将公司目标和部门目标有效结合。
经过不断改进,现在各部门月度工作计划表包括四方面内容,一是日常工作,二是重点考核工作,三是工作创新,四是其他工作。第一部分作为部门非考核项,为部门月度例行工作,第二部分作为部门计划主要考核指标,主要用于部门自评,第三部分为加分项,用于鼓励更好开展工作,第四部分主要用来作为部门互评。对于应列入计划而由于部门疏漏未提及的工作,公司绩效考评委员会将加重考核。对于公司领导临时交办的工作或突发性工作,各部门可在会上提出,由考评委员会视其完成情况决定对其奖励或考核。随着新的绩效考核工作的深入推进,各部门计划编制逐步细化周全,真正成为部门考核的标尺。
(4)绩效考核实施
每个周期期末,在设定的时间内,考核执行人依据预置或调整的周期工作计划,对考核对象的重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成效验收。按照每项工作设置的量效化指标和考核分值,逐项核实工作成效,逐项进行评分记分,累计计算考核对象该考核周期重点工作完成情况的实际得分,并就工作的绩效改进做出点评。
召开绩效考评分析会是验收工作成效的体现。会上各部门汇报工作完成情况,并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各部门打分表要求各部门不但要提出奖励或者考核意见,并且说明理由,避免了打分的随意性、增加了严谨性,而且通过考核的反馈对各部门工作的改进有很大提高。
实施成效
通过人才队伍建设与管理观念上的两次转变,公司逐步建立了以“融文化”为大背景下的员工能力素质提升体系。人才队伍“精干”、“高效”,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公司安全、生产、经营等各项工作。
安全生产水平持续提高
通过全体干部员工的努力,连续两年机组“无非停”,实现了安全生产新的突破。尤其是2号机组在2011年跨年度连续运行465天,达到全国同类型机组连续运行的最好水平。
人力资源水平整体提升
(1)公司每年通过应届毕业生招聘以及社会招聘,不断补充新鲜血液,公司员工队伍呈现“年轻化”,目前全公司员工平均年龄不足31周岁。
(2)通过统一组织在职学历教育,提升整体学历水平。截止2011年底,公司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已达196人,占公司总人数的68%。
(3)公司积极组织人员职称评定,鼓励员工申报各级职称,员工职称水平逐年提高。截止2011年底,公司25人具备高级职称,61人具备中级职称,148人具备初级职称。
(4)建立管理和技术双通道晋升机制,在公司建立了首席工程师、一级工程师、二级工程师的技术序列,分别对应部长、副部长、部长助理的管理序列享受同等待遇,给技术能力突出的员工开辟了新的通道,有效地带动了公司技术水平的提升。公司近4年来提拔干部204人次,其中管理类157人次,技术类47人次,打破论资排辈的传统思维,中层干部年龄也逐年降低。
(5)通过建设人才梯队,实施有效激励措施,保障了公司人才的发展。公司仅2011年就向集团系统各单位输出各类人才15人。从投产至2011年底,已经向集团和各兄弟单位输出了各类管理人才152人,其中向集团二级单位输送高管23人,中层干部49人。不仅满足了员工的自身发展需要,同时也满足了集团的人才需求。
全员劳动生产率保持上升
公司全员劳动生产率在近5年一直保持上升趋势,见图4。
创新能力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