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 > 对学校教学管理的建议
时间:2023-07-17 16:22:1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对学校教学管理的建议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对于教育议事会的全面理解应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教育议事会是由学校主办成立的一个教育协商组织,或者说是一个谋划学校发展的智囊团,它的成员不仅有本校人员(校领导、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学生家长,还有社区代表、专家学者、学校共建单位和行政代表等等。第二层次,教育议事会是一种制度设计,它体现了现代学校制度民主、开放、科学的本质特征,是现代学校管理制度的一种创新。第三层次,教育议事会开启了一种新型的教育管理机制,它是衔接学校与社会的桥梁。学校从根本上来说,是附属于社会的一个组织体系,是社会的一部分。通常,我们谈学校与社会的关系,主要指的是两个方面,一是学校与社会大环境之间的关系,二是学校与社会其他组织之间的关系。教育议事会促进了教育与社会的联动互通,使学校冲破自己的围墙,主动融入社会并携社会之力办学。
教育议事会是一个致力于学校发展的学校和社会各方人士多方观点和利益协商融通的开放机制,其开民主办学之新风。民主是教育的条件,同时也是教育的结果。只有坚持民主办学,纳民意、聚民智,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一般来说,民主理念包含三个核心:人人平等、个体自主、参与公共事务和多数决定。民主理念下的学校办学,可以广开言路,为各方人士提供利益主张、表达和协商的机会,进而可以达成共识,增进和谐,促进学校的发展。教育议事会就是实现开放办学、民主办学的一个有效机制,学校中的每一个教职员工、学生、学生家长,以及关心学校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他们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通过教育议事会这个组织参与学校管理,提出自己的意见,为学校出谋划策。教育议事会改变了以往学校管理主体单一、“闭门办学”所产生的弊端,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效能。教育议事会具有沟通与协调(为学校与家长、社区等各方面的沟通与协调搭建了平台)、建议与参谋(对学校发展的各个方面指出问题和建议)、监督与评价(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监督和评价)等多方面的功能。可以说,学校的大事小情,教育议事会都可“过问”,并行使自己的权利,以服务于学校的发展。
二、 教学“议事”:开放教学管理的内在要求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开放教学是开放教育的基本要素,其要求学校管理在教学资源的开放共享、教学理念的开放认同、教师教学技能的开放切磋等方面恰当而深入地借力于社会的资源为其所用,以此促进学校教育的开放。
开放教学管理体现了现代管理理念,强调教学管理制度所涉及到的人、财、物、事、时、空等各种要素的开放性;强调教学管理的互相制约性,即教学管理者同时也是被管理者;强调教学管理的多维性,即学校和社会的不同层次和类型的相关利益主体都可以从自身立场、视角参与学校的各项教学管理工作,发表意见和主张。
实施开放教学管理,必须发挥教育议事会的职责和作用,即教学“议事”。教育议事会作为一个协商组织,其在开放教学管理中发挥的作用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辅助作用。教育议事会是学校教学管理的一个辅助组织,其在学校教学管理的常规工作、教师学习研修、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培养等方面相对于教务处而言只能做一些辅的工作。二是评价作用。教育议事会对于学校教学管理的整体工作进展和成效做出客观性评价,为提高教学管理实效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教育议事会委员中的专业委员(即有教育专业背景的议事委员),包括来自中小学校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市区级的教研员、从事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的教师和来自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教师和研究人员等。专业委员可发挥他们自身的专业特长,围绕教学开展各种“议事”活动,即深入到学校的教学管理和课堂之中,通过参与管理事务、听评课、参加校本教研等教学活动发现教学管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对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诊断和指导。
三、 议事委员:开放教学管理的参与者和促进者
开放教学管理必须凸显管理信息的全纳性和管理决策的专业性。对于一项管理工作,学校应该充分吸收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在此基础上由管理的决策层做出科学专业的决策。对于学校教学管理而言,议事委员是一支新生力量,他们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社会对教育的需求,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能够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学校教学管理的实际工作之中,并且以多维和专业的视角对学校的教学管理、课堂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等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以促进教学管理的有效开展。
需要指出的是,开放教学管理中的“开放”并不是绝对的,它是有限度的。开放教学管理的核心要义在于“让专业的人管专业的事”。学校教学工作具备一定的专业性,它的实施者是教师,实施对象是青少年儿童,核心内容是围绕调整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实现教与学的有效互动,达成教与学的目标。实施开放教学管理的旨要在于减少教学管理的制度成本,挖掘和调动各方面资源参与教学管理,进而激发和提升教师的专业精神和专业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实现学校绩效目标。因此,若从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这个层面来讲,并不是任何一个人都可以作为评价的参与者,他必须对教师工作的专业性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必须对课堂教学有一定的研究。因此,对于议事委员而言,并不是所有的议事委员都可以参与教学管理中任何一个层面的工作。只有具备教育专业背景的议事委员,即专业委员才能深入课堂,对教师的课堂教学给予专业的指导。具体而言,专业委员开展的教学指导活动可包括如下内容:①听课和评课。专业委员通过听常态课、公开课、研究课等来了解教学样态,在此基础上参与评课,协助进行教学诊断和教学评价,提出教学改进建议。②参与校本教研。专业委员根据专业特长参加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教学研究,为校本教研提供必要支持,以促进学科教研水平的提高和教师的专业发展。③参与、指导和帮助教师围绕教学开展科学研究。专业委员针对教学中的问题,展开行动研究,边研究,边实践,使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相互促进,在教学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研究成果,指导教师撰写研究论文,并通过教学研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以推动教学改革。④协助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例如,专业委员可深入教师群体,了解教师参加校本培训的需求,这进一步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可操作性。
四、 突破:开放教学管理的初步成效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小学;教育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2-00-01
为了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我国各类学校都在积极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对于小学教育教学来说,更应承担起提升学生素质的重任,积极进行管理方法调整。当前我国部分小学的教育教学管理还存在部分问题,难以真正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求,这就需要学校积极正视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切实改变这一教育状态。
一、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思想未能根本扭转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课程理念、校本理念、评价理念等等,但受制于传统思维定势,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难以在短时间内把握这些管理思想,更难运用到学校管理实践中。在陈旧的管理理念下,管理改革很难推进。
(二)管理者素质有待提高
学校教育教学的管理者往往会沿用以往的管理方法,如自上而下的监控。管理者的思想不够新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在管理方法上缺乏创新,这样的管理模式显然难以满足新课改的要求。
(三)教学管理目标不明确
部分小学在改革管理方法时存在盲目的问题,在缺乏明确管理目标的情况下推进管理改革,其成效可想而知。在目标缺失的状态下,教师选择的教学方法也会失去针对性,管理活动也会显得无序,直接影响管理效果。
(四)教学管理系统欠缺开放性
很多学校的教学管理是自上而下、由内而外的,缺少来自教师、学生、社会的监督,吸收不到正面的意见,整个管理系统是闭塞的。这将对教育教学管理的改进带来较大的阻碍。
二、解决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方法
(一)加强理论学习,转变管理理念
管理理念是管理活动的先导,作为教学管理者必须转变思想,积极接受专业能力、专业知识、专业伦理方面的学习,提升自身素质。校长、主任等可以主动参与到针对小学管理者开设的培训课程中,学习最前沿的管理方法,在不断的进修中完成理念的转变和能力的提升。另外,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更多的现代教育技术被应用于教育领域,作为教学管理者,要看到科技进步对教学管理的意义,可以通过网络和其他学校的管理者进行沟通,与国家知名优秀教育者建立联系,听取他们的建议,进而改进管理方法。学校的教学管理者要克服传统自上而下的“监控式”管理思路,将管理重心由行政管理逐渐过渡到课程管理,助力与新课程改革的落实。参与教师的推门听课、集体备课等教研活动,帮助教师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在正确的管理理念引领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将拥有更加正确的方向。
(二)改变培养方式,提高管理能力
教师是落实新课程改革的主体,他们的素质将影响到新课程改革的落实,作为管理者要注意改变对教师的培养方式,帮助教师完成专业成长,使学生真正从新课改中获益。首先,要帮助教师转变教学理念,积极为教师创造学习条件。如,订购有指导意义的教育教学书籍或者邀请专家学者对教师进行培训,还可以利用假期时间来开展远程研修等。其次,管理者可以在学校内部举办教学比赛,以此来激励教师提升教学技能。比如开展教学基本功竞赛,夯实教师的基本专业素质;开展多媒体课件大赛,提升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方面的能力等。第三,管理者要对青年骨干教师给予足够的重视,比如在学校内部进行新老搭配,以老带新,实现优势互补;举行多层次的听课互动,要求青年教师准备汇报课,骨干教师展示精品课,在互相交流中推动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提升所有教师的整体素质。
(三)明确管理目标,建立管理机制
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改革要设定明确的管理目标,找准努力方向,只有这样,管理机制的建设才能更加有的放矢。对于教师来说,管理目标应设定为:促使教师自觉主动地解决实际教学问题,开展教学研究,承担起教育教学责任。例如,青年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时,缺乏拓展学生数学思维的科学方法,这时青年教师就应主动听老教师的课程,汲取经验,整理出方案,并在后续数学教学中加以运用。在管理机制方面,管理者要把握好规范、民主、人文化的方向。首先,学校要确保校务公开。例如将学校发展规划、学杂费明细、财务流向等都予以公示,将学校管理置于教师、学生和社会的监督之下;其次,要保证管理的宽严适度。如教师因生活困境影响到正常工作时,管理者不能武断地进行处罚,更应了解教师的实际情况,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使学校管理更加人性化,教师则会以更加饱满的状态投入到教学当中。在这种管理之下,学校的整体风貌将得到很大改观。
(四)加强系统建设,促进系统开放
学校应是一个开放的社会系统,其管理也应是面对大众的,只有教师、学生、社会、家长共同参与,才能促使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不断进步。首先,学校的管理活动应积极与社会生活建立联系,将家长带入到学校管理中。学校可以定期举办校园开放日,让社会各界人士及学生家长进入学校,参观课堂,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这样一来,学校既接受了社会监督,实现了自我成长,又可将学校的教育理念、管理成效传递出去,起到宣传作用。其次,管理者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鼓励师生为教育教学管理提意见,如建立起教师工会制度及学生会制度,保证师生可以以组织形式对管理活动出谋划策。
三、结束语
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者要研透新课程改革的内在精神,正视当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管理理念、培养方式、管理目标、系统建设等方面入手来进行教育教学管理的改进,以期取得理想的管理成效。
参考文献
[1]宋美芳.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初探[J].学周刊,2012(19).
关键字:小学教学;管理问题;策略
1前言
随着国内教育体制改革对小学教育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小学教学管理迎来了机遇和挑战。学校只有不断优化管理策略,创新管理模式,加大教学管理力度,才能逐步契合教学体制改革的要求。同时,教学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升的学校能够获得更多的社会美誉度和认可度,从而间接获取更多当地政府政策倾向和教学资源。因此,梳理国内小学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策略和优化建议显得尤为必要。
2小学教学管理的主要问题
2.1主要问题
随着国内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学校对学生情感体验的重视程度空前,教师对主流教育理念的理解和践行都达到了全新的高度。然而,由于小学生年龄偏小,容易被新生事物所影响,经常出现有违常规的行为,这类情况的发生通常会受到教师的严厉批评,限制了学生独立性的发展,反映出当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未能有效落地,传统教育理念抑制了教学管理水平的提升。同时,公开课、示范课等展示教学改革成果的形式遍地开花,教师与学生在公开课上天衣无缝的配合存在表演成分,这种程序化的教学管理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标杆教师的树立,但却忽略了教师和学生的特性发展[1]。
2.2问题分析
小学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反映出国内小学教学管理者力量依然相对薄弱,这可能是学校既定政策在执行过程中标准降低了,导致教学管理效果偏离指定轨道;也可能是教学政策执行力度和速度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没有得到有效加强和提高,导致教学管理的某些工作开展之后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或未按照执行计划实施到位,从而影响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同时,也体现出小学教学管理者在管理理念和教学策略上有待拔高,老旧的思想观念直接导致教学方法停滞不前,教学管理手段缺乏科学化,这可能是教学管理的开展未能有效结合素质教育理念摒弃强制性的教学手段和缺乏人文关怀,从而导致教学管理的有效性不尽人意。
3小学教学管理质量的提高策略
3.1增强教学管理者的管理意识和教育理念
小学教学管理的目的是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教学管理者只有充分了解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坚定“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才能制定出符合教学实际的管理方案,从而有效提高教学管理质量。强化教学管理者管理意识的同时也要夯实教师的管理意识,合理分配教学管理责任到每位教师身上,让学生家长参与教学管理方案的制定,实现教学管理共治的局面,能有效融合社会资源参与管理的方式已经在国外现代教育管理中得到应用[2]。例如,学校教学管理者积极开展新课改研讨会,广泛征求教师和学生家长关于新课改的意见和建议,采纳合理可行的意见并给予试行,充分发挥全员创造性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管理。
3.2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
专业技能培训课和职业素养拓展活动已经成为当下较为流行的培训方式,学校应当加大小学教师的培训力度,全面提升教师素质的同时,也要将先进的教学理念深埋于一线教学人员理念中,将教学改革的思路和策略灌输到全体教员思维中。除此之外,定期给予教师进修的机会,结合校内进修和脱产进修的模式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基于较为完善的教学管理意识和教育理念下萌生的教学管理方案,教师拥有充分展示自身教学思路和理念的平台与政策支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具备综合素养的教师队伍也会给学生创造出愉悦的学习氛围,形成一个良性的教学管理闭环。
3.3创建开放美好的教学环境
开放美好的教学环境是教学质量提升不可忽视的要素。一方面,学校管理者多方筹集教学资金,吸引各方力量投入学校教学环境的创建,既要保障学校发展实际需要的教学硬件设备的到位,又要保障教师的薪资待遇使其全身心地投入教学中去,这就有利于创造出美好的学习生活氛围,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才有条件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管理措施。开放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实现学校与教师、教师与家长更好地沟通和配合,适度引入社会监督也能避免不良风气,才能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
4小学教学管理质量的改进建议
家庭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一直未引起小学教学管理的重视。年幼的小学生决定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将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起到显著的作用。学校借助家长会的平台邀请家长参与学生的教学管理,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兴趣点、学习习惯,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创建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从而有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优化小学教学的考核制度,让家长参与学生的考核,既有利于让家长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优劣势,又能弥补教师无法全天候指导学生的不足,还能促进教师、家长和学生三方关系的良性发展。目前,教师考核一直都是校方的单向考核,通常以班级学生的成绩好坏开展评定,这种考评方式非常不利于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实施,也存在不公平之处,因为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存在差异,单从学生的学习成绩考核教师无法体现出教师的教学工作态度、责任心以及师德。家庭与学校教育相融合的方式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又能更加公平地评估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5结语
小学教学管理的强化对学校的长远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能为学生的全面素质提升带来显著效果,而且有利于促进教师的特性发展,这就要求小学管理者不断提高专业管理水平和综合素养,突破传统教学管理模式和理念,增强管理者和教师的管理意识的同时着重完善管理制度,借助信息化技术多方位探索创新型教学管理方式。尽管当前国内小学教学管理存在较多鲜明的有待解决的问题,但随着我国政府逐年加大基础教育资源的投入,相信国内小学教学管理水平定能迎来一个崭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李今可.新课程背景指导下的小学教学管理革新路径思考[J].教学管理,2015,33:102.
摘要:教学督导工作作为高校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提升教学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高校本科教学督导机制的基本情况,总结了目前高校教学督导工作的经验和完善本科教学督导工作。在介绍本科院校教学监督机制构建的同时,也对如何解决当前高等本科院校质量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给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高校;本科;督导;构建
自1999年以来,全国各高等院校本科层次都经历了十几年的扩招,学校的教学规模不断扩大。这对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学校教育规模的扩大,给教学质量带来了很大的冲击,造成很多高校教学质量下滑,学校发展缺乏后劲。为科学有效的利用和发挥现有的教育资源,探究目前学校本科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理念势在必行。建立并有效运行高校本科教学督导机制,能够为学校和各教学单位有效实施教学管理提供数据依据,及时改进教学工作,是有效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一、建立高校教学督导机制的必要性
1.实行教学督导是当前教育发展形势的必然要求。
近些年来,高校规模扩大和在校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逐步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历史上的新突破。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这将会给高校原有的规模、效益、质量、结构的平衡带来冲击,导致教育过程出现新的矛盾和问题,诸如生师比过大、师资力量弱、教学设施短缺、教学场地不足、授课班型过大等问题都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各高校要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学督导机制和监测体系,对教育质量进行监督和评估,以确保本科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因此,为适应当前教育形势的发展,建立健全的教学质量监测保障体系,已成为当前高校工作的当务之急。
2.教学督导机制的建立有利于高校质量管理体系的形成。
教学督导机制是提高高校教学管理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是高校教学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教学质量高低的基石。从高校教学管理的情况来看可分为:计划管理、过程管理、目标管理。高校本科教学督导是学校目标管理的重要手段,在高校管理中有着重要的位置。教学督导机制可以通过课堂听课,开座谈会等形式,对高校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和教学活动、教学管理的全过程进行监督评价和指导。为学校的决策部门提供教学及管理的建议。教学是本科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教学督导机制是教学质量高低的检测手段,按全面质量管理的精神,它是教学管理P(策划)-D(实施)-C(检查)-A(处置)-P(策划)循环里的C,它是根据方针、目标和产品要求对过程进行监督和测量,并报告结果的,是验证过程方法符合性的有效手段。要实现教学管理规范化,必须建立以教学督导为主的监控体系,确保建立完整有效的高校质量管理体系。
3.教学督导机制能够更好地指导教师工作,有利于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高校经过十几年的扩招和改革,学校规模和学生数量已不是高校竞争的焦点,加强高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成为各大高校的关注点。构建完善的教学督导机制,探究目前学校本科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为学校和各教学单位有效实施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使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教学督导人员在实施信息采集时利用听课机会发现问题及时与任课教师进行交流,提出好的建议和教学方法,起到了稳定教学秩序,规范教学管理的作用。特别是对青年教师(主要指助教和讲师)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需要一定的学习过程和教学经验的不断积累,而教学督导对他们的教学起到了传、帮、带的作用,督导人员深入课堂听取授课的全过程,了解教师在备课,组织教学活动方面的情况和授课质量,了解学生对教师授课的意见和建议及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总结各个学科的经验,推广良好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为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本科教育水平,深化学校的教育改革,以严抓教育质量为立足点, 建立高校教学督导机制,加强对学风、教风、管理作风等影响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进行检查、监督和指导。
二、积极构建高校教学督导机制
(一)积极协调本科教学督导机制的几个内部关系。
1.要明确督与导的关系。
在督导过程中,督导员以专家的身份对影响教学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应做到先督后导,督导结合,有目标的监督和有针对性地进行正面的引导和指导。督是责任导是义务。
2.要明确督导与领导的关系。
督导员在工作中,是督导而不是领导,首先应为学生负责,为学校负责,当好领导的助理,及时向领导反映教学的情况。作为负责高校工作的领导,对督导人员,领导应多关心和大力支持他们的工作,减少他们的心理压力。近些年来,高校本科制定的很多政策和措施,都与学校督导人员的意见和建议有很大的关联,他们站在教学第一线与教师、学生频频接触,最能发现问题。实践证明,督导员是学校领导很好的参谋和助理。
3.明确督导员与老师的关系。
教学质量的高低,重要是由教师教学水平及其教师自身素质决定的。教学督导工作就是为了监督和指导教师在教学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督导员与老师的目标都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二者又是检查与被检查、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如果督导员与老师没有好的配合,就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在督导工作中,督导员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发现教学上的问题及时与教师沟通,和教师建立起一种平等、信任、和谐的关系。
(二)积极优化高校本科教学督导机制原则。
1.坚持民主性原则。
充分发扬民主,督导人员要信任和尊重被督导的对象,认真听取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2.科学性原则。
高校教学督导工作,主要是运用科学有效的手段,设置合理的评价指标和有效关注点,采取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动静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注重督导与被督导者的合作和协调精神,以达到对高校本科教育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估的目的。
3.服务性原则。
督导员要正派公正、无私无畏,树立为学校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他是服务于教育、学校、教师和学生的。督导员对被督导人员的教学工作,要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客观公正的评价,要善于敢于发现和提出其不足,进行经验的总结,对存在的问题要中肯的分析与研究,帮助寻找改进办法,与被督导人员保持良好的协作关系。
(三)建立督导质量意识,与被督导人员达成共识。
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是高校的目的和高校的生命线,这也是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培养高质量的人才的关键。培养高水平的人才是高校发挥综合素质的综合效应。要强化质量意识,使高校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努力做好每一项工作,尽最大的努力培养人才。同时高校的每一项措施都需要督导人员的督促,规范大家的教学行为。学校还要经常进行质量管理的思想教育,把督导员和教师、学生的认识统一起来,使得督导双方从心里上产生共识,这是督导能够顺利开展的重要思想基础。
(四)加强对青年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指导工作。
这也是督导工作重要的一项任务,对青年教师在上岗前,要有岗位培训,还应有安排周密的随堂听课的计划。在每个青年教师开始上课前期,督导人员都要进行听课监督,课后督导人员要及时的与青年教师进行交流探讨,在肯定青年教师长处和优点的同时,指出其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使青年教师能够尽快的进入良好的教学状态。督导组还可采集一些相关专业方面的材料,通过举办教师基本功竞赛,迅速培养青年教师的成长,帮助青年教师站稳讲台。
三、总结
近年来,高校本科教学工作中评估和检查成为高校管理部门对教学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建立有效的督导机制,协助教学管理部门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的监督与检查,以达到强化教学管理,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目标。高校督导机制的建立,在学校的教学评估工作中,起到着重要的作用,高校为了完成自我评价和整改建设工作,充分发挥教学督导的作用,是必要可行的。
参考文献:
[1]胡恩明.郭文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李帅军.发达国家教育督导队伍建设述要【J】.外国教育研究,1997年第3期.
[3]杨文斌.关于高等学校的教学督导工作【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8年第1期.
摘 要 二级学院是高校为了整合资源,充分发挥二级教学单位管理职能,实现专业、学科的特色发展,将管理工作重心下移,提高办学效率、管理效率的一种管理方式。本文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分析民办高校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现状,提出加强二级学院教学管理策略,以期为进一步规范民办高校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工作、提高教学管理质量作参考。
关键词 民办本科高校 二级学院 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8.7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国家与地方政府对民办高等教育支持力度的加强与对民办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的深入,我国众多民办本科高校近年来取得了快速发展。随着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大,为了方便管理,许多民办本科高校正采用二级学院的管理模式进行教学管理。目前我国88所民办本科普通高校中,有75所、占85.23%的学校采用到了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模式。如何在实践中创新民办本科高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模式,以理论指导实践,对提高民办本科普通高校的教学质量、教学管理质量以及提高办学效率和创建学校特色品牌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存在的主要问题
1.1认识不足,观念陈旧
我国民办本科高校由于办学历史短、办学经费紧张、办学经验尚在摸索、积累之中,对学校发展的重心主要集中于提高教学质量与科研水平等方面,较少注重教学管理的质量效益;对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模式缺乏研究,只是简单地将其视为一种管理方式;较少聘用专业的教学管理人才承担教学管理工作,教学管理理念有待更新。在二级学院的成立之初,或合并或拆分打破了原有的管理框架,在管理岗位设置与人员编制方面存在一定的利益冲突,导致了教职员工对推行二级学院教学管理模式认识不足,对改革的意义与作用缺乏理解。
1.2工作量大,人手紧缺
民办高校二级学院主管教学管理的院、系或专业教研室领导,普遍都是以专职教师的身份兼任行政职务,除了必须承担一定的教学工作量,同时还得承担学科建设、科研管理等多项任务。二级学院成立之后,原由学校教务职能部门负责的教材管理、课程管理、考务管理、教学质量管理等相关工作部分下放到二级学院,但教学秘书编制少,且忙于处理日常教学事务,没有时间和精力钻研业务,因而管理素质和管理水平难以提高。
1.3职责与权限不明
民办高校的二级学院常常是由原来的一二个相关系部合并而成,故而无论是领导班子还是教学秘书对于教学管理的思维仍然停留在之前的系部管理状态下。加之民办高校普遍存在的人手紧张与经费欠缺等问题,这些都导致了其二级学院职责与权利的不明确,造成工作互相推诿,严重阻碍了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大大降低了管理效益。
1.4教学管理手段与方法落后
如前所述,二级学院各层级的教学管理人员,工作任务普遍繁重,很难有时间和精力钻研比较适合本部门发展的教学管理手段与方法,难以考虑和研究如何以新的有效的教学管理手段和方式带动整体教学管理质量的改善。
2加强二级学院教学管理的策略
2.1加强思想上的重视,创新管理理念
良好的教学管理不但能稳定教学秩序、实现教学单位顺利完成教学工作,更能促进整个教学单位和谐、愉快的人文、教研、科研等氛围。上至校领导,下至教学秘书及全体师生,都必须从思想上重视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工作。无论是校级教务职能部门还是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人员,均应摒弃陈旧的、不适合二级学院发展的惯性思维模式,与时俱进,积极探索新型教学管理模式,在对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的不断总结与反思中,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研究出更有利于提高教学管理效果的方法与手段,提出有效改善教学管理的建议;同时应扩大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自,从制度上保证、经费上支持。如二级学院自主开展教学与科研活动、主动形成师资培养计划、根据社会需求自主设置专业与课程内容、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培养方案等。
2.2调整层级结构,增减人员编制
学校人事部门,可依据二级学院的专业数、课程门数、教师数量、学生数量等作为考量其教学管理工作量的主要因素,在进行充分考查、比较各教学单位的实际情况后,在学校规划的基础上调整层级结构,设置相应的教学、科研及行政管理架构,完善岗位设置。根据二级学院的规模与实际需要,配备合理的教学管理人员。对规模较大的二级学院,应按教务、考务等模块进行相应的岗位设置,并按工作内容进行相应的岗位划分,如科研、学科发展、教学质量评估等;对于规模较大的二级学院下属系或专业教研室,应再按课程组等进行细分,增设教学管理人员编制,以实现专业化管理效益,完善二级学院的管理,以二级学院的发展促进学校的整体发展。
2.3明确责、权、利,完善绩效考核与激励、奖惩制度
明确的职责与权限划分,是形成良好工作氛围并取得良好工作效果的基本前提。校级教务职能部门与二级学院之间,二级学院内部相关单位之间,以及专职教学管理人员即教学秘书之间,要统一协商,形成书面的、清晰明确的责、权、利分工细则,将原来由学校教务职能部门统一控制的教学事务管理权限真正下放到二级学院,这既可以改善校级教务职能部门与二级学院教学管理人员互相抵触、各自为(下转第48页)(上接第28页)营的工作局面,亦可缓解双方的工作压力,有利于形成二级学院提前计划、安排、执行教学管理,校级教务职能部门及时跟踪、监督、反馈的有效管理模式。在二级学院内部相关单位之间界定清晰、合理的工作职责与权限也可以避免工作中相互推诿、指责等不利于团队建设、管理效益和二级学院发展的现象。同时在有了明确的职责与权限划分之后,应配以合适的绩效考核与激励、奖惩制度,充分发挥教学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并由学校质量监控部门进行抽查与工作评定。
2.4改进教学管理的手段与方法
目前,一些活跃在小学教育一线的小学教师依然把教学质量管理视作为学校管理层的事。认为管理是学校领导层需要考虑的事,作为一名教师,上好课,带好班就已经完成任务了。这样的教学观念已经导致了小学教学管理上的滞后。管理学生的过程就是教学管理,上课时使用教学设备,响应校园文化建设等,这些都是教学管理的内容。“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学活动安排是否合理公平,班级间活动是否能凝聚起学生集体荣誉感,校际比赛里,学生是否能踊跃参与,体现个人与班级间配合与协作,这些都是教学管理的一部分。教师教学观念要更新应从读懂00后入手,学校是由班级组成的,教师则是班级管理的领头人。00后生长的环境如何,学生普遍喜欢阅读的书籍,从事的课外活动,对教师对父母对同学的观念意识,00后的兴趣爱好,了解了这些之后,才能有的放矢地安排教学活动。如多是独生子女的00后对于以往“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式生活没有太多概念,对于手机、平板、网络却熟练至极。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管理时,从00后熟悉的事物中入手,用学生关注的动漫形象作为教学活动道具,鼓励学生通过邮件,通过网络,通过班级主页进行心声表达。教师只有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学习状态中,才能用学生的思维体验一个教学活动是否有意义,是否有趣,是否能真正让00后有所提高。
二、教学手段要丰富
教学管理最大的推动者是教师,做好教学管理则需要全校全体师生的共同参与。在进行小学教学管理时,要调动校园内各方面的力量,让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感受到良好的教育氛围。00后的家长大部分都是接触新生事物较多的青年人,重视教育,重视进修,愿意响应学校发起的活动。利用校园网进行家校交流,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发动社会力量支持小学教学管理,如联系学校周边商场、公共领域等开展教学体验活动,让学生实打实地接触社会,体验社会。利用平等的交流机会建立起完善的教学监督管理制度,对学校的教学管理提意见,让家长来提出亲子教育项目的点子,并联合一切资源去实践,打下教育改革的群众基础。
三、教学环境要完善
教学环境是教学管理的基础。教学环境分为硬环境与软环境两种。硬环境是指教学设施,校园建议,硬件配备,教学器材与教学场地等。这些是教学管理中重要的基础投入,也是决定一座学校硬实力的前提。软环境则是指为教职员工所提供的校园氛围,是否构建起了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师工作中是否能全身心投入,外界环境与社会的干扰是否能及时清除,学生与教师是否能在一个平等自由的校园环境里感受自身价值的提升。这些都属于教学软环境,也是决定学生核心竞争力,决定学校校风、学风的关键因素。制订合理的绩效考核系统,鼓励教师教学创新,为教师提供进修与培训的机会。合理制订教学管理目标,如以全局观为基础,在作业布置作业设计方面突出学校特色,重作业质量而非作业数量,体现各学科作业的均衡设计与灵活完成。只有发动起教师的主动性,带动起学生的兴趣,才能让小学教学管理一呼百应,管好00后,教好00后。
四、结束语
>> 高职院校课堂教学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及对策 现阶段高校教学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高校学分制下教学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及对策 微博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及改进对策探讨 浅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管理的现状及策略 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高校教学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刍议手机上网对高校课堂教学管理的影响及对策 我国高校教学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谈高校教学管理现状及改革措施 高校实践教学管理的现状及改进建议 技工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现状及发展 高校实验教学管理的现状与对策 高校课堂教学管理的创新性探索 民办高校课堂教学管理的思考 高校英语课堂教学管理中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课堂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课堂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冯建国,李桂花,魏久传.高校课堂教学管理问题与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1,(35).
[3]罗林.我国高校师生比的国际比较[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04).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5]河南单招网.2015年河南省单招学校公办、民办一览表
[6]解志山.\析新时期高校课堂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创新教育,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