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民营企业的企业性质

民营企业的企业性质精品(七篇)

时间:2023-07-17 16:22:1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民营企业的企业性质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民营企业的企业性质

篇(1)

一、调查结果分析

(一)关于企业对全面预算管理的了解和认识程度

调查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有88%的企业知道什么是全面预算管理,有12%的企业不知道什么是全面预算管理;从企业性质来看,国有独资企业仍有8.33%的企业不知道什么是全面预算管理,国有控股企业仍有17.65%的企业不知道什么是全面预算管理。调查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有89.33%的企业认为需要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有10.67%的企业认为不需要实行全面预算管理;从企业性质来看,国有独资企业仍有8.11%的企业认为不需要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国有控股企业仍有14.71%的企业认为不需要实行全面预算管理。

(二)关于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普及和应用程度

为了调查全面预算管理在样本企业中的普及和应用程度,共设计了10个问题,调查结果如下:

1.关于全面预算管理普及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国有独资企业是54.05%,国有控股企业是47.06%,民营企业是50%。

2.关于是否编制财务收支预算的调查结果表明:未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的国有独资企业都编制财务收支预算,未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的国有控股企业有88.89%的企业编制财务收支预算,未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的民营企业只有50%的企业编制财务收支预算。

3.关于是否设置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专门机构的调查结果表明:国有独资企业为37.84%,国有控股企业为26.47%,民营企业为零。

4.关于从哪个月份开始编制全面预算或财务收支预算的调查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全面预算或财务收支预算的编制起始时间一般集中在11月份(占33.33%)和12月份(亦占33.33%)。从企业性质来看,全面预算或财务收支预算的编制起始时间为11月份和12月份的,国有独资企业均为32.43%,国有控股企业均为34.38%,民营企业均为33.33%。

5.关于编制预算程序的调查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对于全面预算或财务收支预算的编制程序,样本企业采用得最多的是“先自上而下,后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程序(采用率为40.28%),其余依次是“自上而下”的程序(采用率为29.17%)和“先自下而上,后自上而下,上下结合”的程序(采用率为26.39%),采用得最少的是“自下而上”的程序(采用率仅为4.17%)。从企业性质来看,国有独资企业采用得较多的是“先自上而下,后自下而上,上下结合”和“先自下而上,后自上而下,上下结合”这两种程序(采用率分别为35.14%和37.84%);国有控股企业采用得较多的是“先自上而下,后自下而上,上下结合”和“自上而下”这两种程序(采用率分别为50%和31.25%);而民营企业则100%地采用“自上而下”的程序。

6.关于预算方法的调查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全面预算或财务收支预算的编制方法,样本企业采用得最多的是“固定预算”(采用率为52.78%),其次是“弹性预算”(采用率为47.22%),再次是“零基预算”(采用率为29.17%);采用得最少的是“滚动预算”(采用率为13.89%),其次是“概率预算”(采用率为15.28%)。从企业性质来看,不管是国有独资企业、国有控股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采用得较多的都是“固定预算”和“弹性预算”(比率分别为:国有独资企业51.35%和45.95%,国有控股企业50%和46.88%,民营企业100%和66.70%);采用得较少的是“概率预算”、“零基预算”和“滚动预算”。

7.关于全面预算或财务收支预算在执行过程中是否调整的调查结果说明:大多数的国有独资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都对预算进行了调整(比率分别为86.49%和84.38%),而民营企业却没有一家对预算进行调整。

8.关于预算执行过程中的监督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国有独资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都大约有2/3的样本企业对全面预算或财务收支预算的执行过程进行了严格监督,而民营企业则有2/3的样本企业没有进行严格监督。

9.关于年度终了后是否编制年终决算报告的调查结果表明:国有独资企业有16.22%的样本企业、国有控股企业有18.75%的样本企业不编制全面预算或财务收支预算的年终决算报告,而民营企业则都编制年终决算报告。

10.关于对全面预算或财务收支预算的执行结果是否进行严格考核的调查结果表明:从企业性质来看,对全面预算或财务收支预算的执行结果进行严格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员工薪酬密切挂钩的样本企业,国有独资企业最多(占样本企业的72.97%),国有控股企业次之(占样本企业的65.63%),民营企业最少(仅占样本企业的33.33%)。

(三)企业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取得的主要成效

这个问题设计了“公司收入增加了”、“公司成本降低了”、“公司费用下降了”、“公司效益提高了”、“公司管理水平提升了”、“公司经营目标更明确了”、“职能部门工作目标更明确了”、“员工劳动积极性更大了”、“员工业绩考核更具体了”、“员工薪酬更合理了”共10个选项。调查结果从总体上看,选择率最高的是“公司费用下降了”(61.11%),其次是“公司成本降低了”、“公司管理水平提升了”和“公司经营目标更明确了”(三者均为55.56%),再次是“公司效益提高了”(50%)和“职能部门工作目标更明确了”(45.83%);选择率最低的是“员工薪酬更合理了”(23.61%),其次是“员工劳动积极性更大了”(27.78%),再次是“公司收入增加了”(29.17%)。

从企业性质来看,国有独资企业选择率最高的是“公司费用下降了”(64.86%),其次是“公司成本降低了”(54.05%)和“公司管理水平提升了”(51.35%);国有控股企业选择率最高的是“公司管理水平提升了”(65.63%),其次是“公司经营目标更明确了”(62.50%)、“公司成本降低了”(59.38%)和“公司费用下降了”(59.38%);民营企业只选择了“公司效益提高了”、“公司经营目标更明确了”、“职能部门工作目标更明确了”和“公司成本降低了”、“公司费用下降了”(前三项选择率均为66.67%,后两项选择率均为33.33%)。

(四)企业实行全面预算管理遇到的难点问题

这个问题我们设计了“领导认识不足,不支持”、“职能部门认识不统一,不配合”、“人员素质不高,做不好”、“市场可变因素太多,预算难以准确”共4个选项。调查结果从总体上看,选择率最高的是“市场可变因素太多,预算难以准确”(66.67%),其余依次为“职能部门认识不统一,不配合”(38.67%)、“人员素质不高,做不好”(26.67%)和“领导认识不足,不支持”(12%)。从企业性质来看,国有独资企业选择率最高的是“市场可变因素太多,预算难以准确”(64.86%),其次是“职能部门认识不统一,不配合”(37.84%);国有控股企业选择率最高的是“市场可变因素太多,预算难以准确”(67.65%),其次是“职能部门认识不统一,不配合”(35.29%);民营企业中,“市场可变因素太多,预算难以准确”、“职能部门认识不统一,不配合”和“人员素质不高,做不好”三者的选择率均为75%,“领导认识不足,不支持”的选择率也有50%。

二、调查结果思考

(一)对全面预算管理的了解和认识是企业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的首要前提

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应该包括三个层次,即高层人员的认识、中层人员的认识和基层人员的认识。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活动,只有企业高层人员的重视是远远不够的,它还要求企业各个职能部门的中层人员和基层人员人人都要重视、人人都要参与。在实际工作中,一些企业、一些人员往往认为全面预算管理只是财务部门和财务人员分内的工作,与其他部门和其他人员无关。这种错误的认识是导致全面预算管理无法在这些企业实施或实施效果不佳的最初动因。因此,提高企业内部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是企业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的首要前提。

(二)管理难度大是企业放弃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的最主要的原因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综合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最大特点在于“全员参与、全方位参与和全程参与”。从预算管理的范围来看,它既涉及企业各个职能部门及其人员,又涉及企业上下各个核算单位及其人员,是一种全员的管理,需要各个职能部门、核算单位及其人员的密切配合、积极参与;从预算管理内容来看,它包括营业活动预算、投资活动预算、筹资活动预算和财务活动预算,是一种全方位的管理,需要各项经营管理活动的互相协调、综合平衡;从预算管理环节来看,它包括预算的编制、预算的执行、预算的调整、预算的监督、预算的考核和预算的奖惩,是一种全过程的管理,需要各个管理环节的紧密相扣、层层落实。因此,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管理难度较大的管理活动,只有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摸索、不断地总结,才能管出水平、管出成效。

(三)市场可变因素太多、预算难以准确是企业实行全面预算管理遇到的最大困难

从预算的具体对象来看,全面预算包括实物量预算和价值量预算两个方面。实物量预算包括销售量预算、采购量预算、耗用量预算、用工量预算等,价值量预算包括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预算(如收入预算、费用预算等)和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预算(如现金收支预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是实物量预算还是价值量预算,都会受到市场可变因素变动的直接影响。因此,如何保证预算的准确性就成了企业实行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难以解决的一道难题。我们认为,预算执行的偏差虽然不是或不完全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但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予以实施控制。这种控制需要企业具备两个方面的能力:一是对市场信息的获取和利用能力,二是对企业内部经济运行过程和预算执行过程的监控能力。只要具备了这两方面的能力,要做到预算的相对准确也不是一件难事。

(四)编制程序和编制方法的选择是影响全面预算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经营管理特点;不同的经营管理特点,适合采用不同的全面预算编制程序和编制方法。能否找到一种最适合企业特点的编制程序和编制方法,是影响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俗话说,企业只有根据自身经营管理的特点来选择适当的全面预算编制程序和编制方法,才能有效地提高全面预算管理水平。

篇(2)

许多优秀公司,如UPS、GE等的实践也证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能够提高组织绩效,开发组织能力并使其最大化,进而提升组织的持续竞争优势。因此,深入研究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或实践组合与组织绩效的关系,对于我国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组织绩效关系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深受人力资源管理普遍性理论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有三方面:影响组织绩效的因素研究、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是否是影响组织绩效最重要因素假设的验证、是否存在与组织最优绩效相关联的某些或一系列最佳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研究表明,一些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确定与组织绩效有更大相关。但是批评者认为,能为企业创造持续竞争优势的是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而不是某些单个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因为单个实践容易复制,系统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具有特质化、复杂性、难以模仿和路径依赖的特点。

不少学者也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组织绩效关系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Leverin和Moskowitz (1993)调查了美国100家最好的企业,Lawleretal (1995)调查了《财富》杂志上的1000家企业,均发现员工参与和全面质量管理的运用导致更显着的投资回报。当这些实践作为一个系统来实施时,这些影响是最明确的,它将使相互补充的人力资源实践活动联合成为一个内部一致的系统,并直接与价值创造相关联。

Ivhniowskietal(1997)和Berg(1999)研究了钢铁行业高绩效工作系统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发现更创新的实践活动与更高的生产率相关联。在对制造型企业研究后,Appelbaumetal (2000)发现,高绩效工作系统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运用与更高的股票市场价值以及劳动生产率相关联。Paauwe和Richardson(1997)总结了以往实证研究的结果后提出了一个研究框架,他们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会影响人力资源绩效,而人力资源绩效又会进一步影响企业与财务相关的绩效,有些实践还会直接影响企业的财务绩效。

样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本文研究假设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社会变革中,形成了许多不同性质的企业类型,这些企业中除有少数业绩优良的企业之外,还包括着大量业绩一般或较差的企业。那么,不同性质的企业是否采取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组合模式从而影响组织的绩效呢?

因此,本文的假设是:同一地区和时期内,企业性质相同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组合基本一致;即企业性质相同,但组织绩效不同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注重程度(即实践排序)基本一致。

样本数据调查与处理

从2005年下半年起,笔者对四川省82家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情况进行了调查。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46家,占56%;民营企业36家,占44%。被调查企业主要涉及机械、电子、化工、烟草、食品、医药及房地产企业。在46家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中,组织绩效好的企业为12家,绩效居中的企业为20家,绩效差的企业为14家;在36家民营企业中,组织绩效好的企业为11家,绩效居中的企业为16家,绩效差的企业为9家。需要说明的是,组织绩效是由企业的销售收入及其增长率、利税总额及其增长率等财务指标来综合衡量。

在本文所涉及的样本企业里,所谓组织绩效好是指企业的业绩在近3年全省行业的排名中处于前20名,所谓组织绩效差是指企业的业绩在近3年全省行业的排名中处于后30名,所谓组织绩效居中是指企业的业绩在近3年全省行业的排名中处于上述情况的两者之间。

在调查期间,共发放“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注重程度”问卷225份,获得有效问卷166份。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有效问卷97份,民营企业的有效问卷69份。被调查的直接对象是企业人力资源部经理、主管以及总经理。

笔者以Pfeffer(1994)列举的16种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即就业安全感、招聘时的挑选、高工资、诱引薪金(激励)、雇员所有权、信息分享、员工参与与授权、

篇(3)

一方面,研究有关民营企业的税收政策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我国税法没有规范我国民营企业纳税的具体规定,借鉴国外成熟的民营企业税收制度与政策,研究符合我国国情的民营企业税收政策,有利于完善我国税收体系,为制定合理的民营企业税收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另一方面,研究有关民营企业的税收政策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符合我国国情的民营企业税收政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其税收负担,保障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持续增长。

一、当前我国民营企业税收政策现状分析

(一)对民营企业与税收政策的界定

对于民营企业的准确定义,目前学界并没有统一的说法。一般意义上,民营企业是从企业性质的性质来划分企业类型,即相对于国有性质而言的。因此,民营企业可以指除“国有独资”、“国有控股”外的所有企业。为保持前后一致,本文将民营企业的界定为私营企业与个体经营企业,相关数据选取也以此作为标准。税收政策是政府财政政策的一种,指政府为了实现特定的政策目标,运用税收手段调控宏观经济的方式。税收政策也是税收制度的一种,也体现在税制要素的不同规定,但具有临时性、灵活性等特点。在规范的税收制度下,国家为了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往往在一般的税制规定内,做出一定的调整,如缩小课税范围,降低税率,延迟税款征收等,以降低民营企业的税收负担。

(二)民营企业税收政策的现状

本文从一般性税收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两个方面分析陈述民营企业所得税税收政策的现状。从一般性税收政策来看,个人独资企业与合伙企业以外的民营企业按照25%的税率,对来源于中国境内外所有扣除一定的费用后纳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按照个人所得税的生产、经营所得纳税,税率是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从税收优惠政策来看,一是对小微企业实施税收优惠――对于符合规定的小微企业,企业所得税税率按20%征收。而且,自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万元的小微企业,按其所得的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优惠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二是,促进民营企业融资的税收政策。民营中小企业对于投资的吸引力不够,我国政府为了缓解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出台政策鼓励投资企业对于特定民营企业的投资。

二、国外扶持民营企业的税收政策

西方国家促进民用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有很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美国和德国的税收政策:

(一)美国扶持民营企业的相关政策

美国陆续颁布实施了《小企业投资法》、《纳税人免税法》、《经济复兴税法》等。首先,允许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选择按个税纳税方式缴纳所得税,避免重复征税;其次,在企业投资方面,允许企业使用加速折扣,加速民营企业资本周转速度;最后,利用税收政策鼓励企业进行科技创新。

(二)德国扶持民营企业的相关政策

德国扶持民营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很全面,深入到了企业发展的各个方面。首先,为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德国给以其所得税低税率的优惠政策;其次,在鼓励企业投资上,德国政府对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投资于机器设备的部分给予附加折旧的优惠;最后,德国政府对特定地区的企业给予5年内免除特定税费的税收政策扶持。

(三)国外民营企业税收政策的启示

一是,政策目标明确。国外政府都对民营企业在本国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有着充分的理解和认识,制定的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相关税收政策目标明确,特定的税收政策对应民营企业发展中的特定问题。为了切实保障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将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通过立法确定下来,将民营企业的扶持政策法制化。

二是, 分类实行税收优惠。各国对民营企业的税收政策并非完全相同,对于不同类型的民营企业有不同的税收优惠。各国政府税收优惠政策对于技术创新企业都给予了区别一般企业的所得税优惠。此外,对于落后地区的民营企业,政府也设立了特定税收政策给予税收优惠,如德国政府对在落后地区新建立的企业,给予5年内免征营业税的税收扶持。

三是,多种方式并存。各国采取了多种税收优惠方式一同来扶持民营企业的发展。例如:美国的税收优惠政策中,既有对小规模企业的税率优惠,又有鼓励投资的加速折扣优惠,还有对投资收益的减免税。

三、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的改进思路

首先,完善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税制体系。在增值税制度上,扩大一般纳税人的征收范围,保证企业的公平竞争。在所得税优惠上,可以考虑进一步降低小微型民营企业的所得税率,根据小微企业的盈利状况进一步细化税收优惠措施。在营业税方面,对于民营企业纳税人可设计起征点。

篇(4)

在求职中,一份好的简历往往能为自己在面试的时候加不少分。由此可见,求职不单单是你有能力,有才华就能横行霸道的地方。往往,那些能力那么好,才华没那么出众,但在简历上下了不少功夫的人机会更大。

年 龄: 27岁 工作经验: 4年

婚姻状况: 未婚 现居城市: 佛山市

户 籍: 广东-阳江- 最高学历: 大专

民 族: 汉 政治面貌: 党员

自我评价

1.具有系统的面料专业知识,熟悉面料的生产工艺流程,成本核算和质量要求。

2.具有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把握市场走向的意识。

3.能承受和释放工作的压力。

4.具有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和一定的谈判能力,良好的成本控制意识。

5.熟悉面料采购的组货流程,具有一定的审美和鉴赏力。

6.三年的面料服装销售经验。

职业概况/求职意向

期望工资待遇: 2000-2999 元/月(RMB)

期望工作方式: 全职

期望工作地区: 广东省

到 岗 时 间: 随时

期望公司性质: 不限

期望从事行业: 耐用消费品(服饰·纺织·家具)

期望职位类别: 采购员·助理

目前从事行业: 批发·零售

目前工作方式: 全职

目前工作地区: 佛山

目前企业性质: 私营·民营企业

工作经验

******公司 2009-8 ~ 2010-4

公司性质:私营·民营企业 所属行业:耐用消费品(服饰·纺织·家具)

担任职位: 销售类-销售经理·销售主管

工作描述: 1.协助加盟商进行商圈的考察,市场的调查,店铺的选址。

2.协助助客户进行店铺的经营管理,包括店铺形象维护,产品的陈列与组合,库存的管理,促销方案的策划等。

3.市场信息的收集,并反馈。

4.维护客户与公司的稳定关系,协助客户提高店铺的销量。

离职原因:

证 明 人:

******公司 2007-1 ~ 2009-8

公司性质:私营·民营企业 所属行业:耐用消费品(服饰·纺织·家具)

担任职位: 销售类-销售代表·客户经理

工作描述: 1、执行公司全年销售战略、完成公司销售任务、季度任务、月度任务、配合费用管控的落实、开展、实施与达成工作。

2、按照企业战略规划,有效整合和利用部门资源,建立系统、科学、顺畅、可持续发展的营销体系;

配合各部门工作,建立有效的团队协作。

3、负责销售渠道的建立、客户资源的拓展。

4、收集面料市场信息,并反馈给公司开发部门,做好新产品的研发。

离职原因:

证 明 人:

教育背景

广东纺织学院 2004-9 ~ 2007-6 纺织工程 | 大专

学习描述:

项目经验

培训经历

2009-10 ~ 2009-10 深圳市灵动咨询有限公司 如何提升单店的销量

语言能力

职业技能与特长

销售 良好

描述:1.具有系统的面料专业知识,熟悉面料的生产工艺流程.

2.懂得面料价格核算和品质要求,熟悉销售渠道。

3.具有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和市场洞察力,一定的谈判能力,良好的成本控制意识。

篇(5)

【关键词】总部集聚;区位;国企;民企

一、引文

近年来,得益于因交通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而导致的交易成本的迅速降低加速了这一分离的过程,进而出现了跨国企业总部集聚的现象:著名跨国公司纷纷将处在价值链高端、聚合人类高端智能的总部(包括研发中心、管理中心、信息中心、运营中心、指挥中心、人才中心等)和处在价值链中低端的生产基地、销售服务基地、物流配送基地等在空间上相分离,将处在价值链高端的部分集聚在商业气氛浓厚的核心城市。不仅如此,本土的一些大企业也纷纷从自己的诞生之地出走,将总部迁往北京、东部沿海城市:“东方希望”、“春兰”、“雅戈尔”、“杉杉”等将总部迁往上海,“乐百氏”,“健力宝”将总部迁往广州,“二汽”将总部从十堰搬到了武汉,湖南长沙的“远大”将总部移至北京。那么本土企业的总部是否在我国某些城市也出现了集聚的经济形态,如果出现了,本土企业总部的集聚会呈现什么样的特征,这正是本文所需研究的内容。

二、文献回顾

关于跨国公司总部的研究,国内学者对跨国公司总部的选址因素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王悦(2003)分析了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含义及类型,并对跨国公司选择总部或地区总部所在地区环境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薛求知和孙蛟(2006)提出了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选址的8个影响因子,分别是:政府激励、成本控制、商业环境、地区联系、城市发展、协同效应、人力资源、IT及通讯实施;贺灿飞(2007)同样对公司总部区位变迁特点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性讨论。他认为跨国公司总部区位选择是公司与区位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一个区位能否吸引公司总部,取决于公司与区位的相互作用和区位竞争优势,其中区位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区域市场规模和潜力、市场通达性、管理和信息处理人才等高级资源供给、专业化服务业与产业集群、区域外部机遇、政府政策与态度等方面;徐康宁和陈健(2008)研究了跨国公司价值链的区位选择,并用2006年跨国公司在中国各省的区位分布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从价值链的角度分析了生产制造、研究开发和营运管理部门在区位选择上的特征。近年来也有学者注意到了跨国公司总部在中国集聚这一现象。。仲崇高(2011)注意到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在我国呈现出了地区集聚(96%集中于北京、上海两个城市)和国别集聚(73.9%集中于美日等6个国家)两大特征。

三、本土企业在华总部集聚的现状分析

1.从集聚地区看,一线、二线城市成为主要的集聚地

本文以中国企业500强企业和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企业为调查对象,从中剔除出去重复的企业45家,此次调查样本共计955家本土企业。从城市的角度看,除去新加坡和中国香港,这945家中国企业的总部分布于大陆地区的160个不同的城市,这160个城市中,包括首都北京,直辖市上海、重庆、天津,经济特区深圳、珠海、厦门、汕头、海南岛,省会石家庄、太原、沈阳、长春、哈尔滨、南京、杭州、合肥、福州、南昌、济南、郑州、武汉、长沙、广州、海口、成都、贵阳、昆明、西安、西宁、南宁、呼和浩特、银川、乌鲁木齐及125个地级市和县级市。数据表明,这些企业的总部并非均匀的分布在这160个城市中,而是呈相对集聚的形态,即一些城市存在着总部“扎堆”的现象,而在另一些城市只有零星的总部分布。总部数量排在前二十名的城市有北京(89家)、上海(72家)、杭州(72家)、深圳(41家)、苏州(29家)、无锡(27家)、南京(25家)、绍兴(23)家、武汉(20家)、广州(19家)、宁波(19家)、南通(19家)。重庆(17家)、温州(15家)、天津(14家)、成都(14家),长沙(13家)、常州(13家)、厦门(12家)、东营(12家),可见企业偏好聚集于我国的某些一线城市及二线城市,对三、四线城市很少涉足,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前线城市具备更明显的集聚因素,如完善的基础设施,浓厚的商业氛围,广阔的市场等等;从地区的角度看,呈集聚形态的城市大多位于我国的传统三大经济圈内:环渤海经济圈(北京、天津、济南、青岛等)、长三角经济圈(上海、杭州、南京、苏州、无锡等)及珠三角经济圈(广州、深圳等),位于大西南经济圈的成都、重庆等城市近几年总部集聚的趋势也越发明显,可见总部集聚的程度与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经济水平发展越高的地区往往是企业总部的集聚地,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往往是总部集聚趋势越发明显的地区,二者的具体关系会在下一章具体研究。

篇(6)

国进民退现象实际上绝对不限于中国,这是世界潮流,大势所趋。美国现在也是国进民退,比如在银行界,美国政府对花旗银行、摩根大通、富国银行、高盛银行、摩根士丹利等等,进行参股甚至控股。美国最重要的一批银行,全部出现了国进民退现象;在保险业,AIG也是国进民退;在汽车行业,通用与克莱斯勒也是国进民退。在英国也是如此,比如苏格兰银行,实际上现在变成国家控股了。在荷兰、在比利时也是如此。所以说,这不是中国所独有的现象。

在中国,国进民退固然有,但民进国退的例子也很多,比如美国黑石投资中国蓝星,高盛投资双汇,最近我们中科招商接连投资三家国企,一是奇瑞投资29亿、大连机床投资6亿、龙煤投资5亿等等,也是民进国退,其他的例子有很多。

我认为造成国进民退在中国比较受关注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有些行业产能过剩,政府就要考虑增加某些行业的集中度,只好“大吃小”,正好大型企业主要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一般规模偏小。如煤炭、钢铁行业等,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如果大型企业主要是民营企业,小型企业主要是国有企业,那今天我们看到的情景将是截然相反的。

二是中国特有的民营企业发展的“天花板”现象。当民企到了某一个阶段,容易出现徘徊不前的现象,管理学上说碰到了玻璃天花板了,上不去了,在这种时候反而需要国有化,像蒙牛被中粮并购就是这样,联想也是。因为,在中国,民营企业规模到了某一个阶段就容易缺资金,需要增加政府资源的倾斜、增加贷款等,这客观上为所谓的国进民退现象的产生提供了便利。比如房地产领域不断涌现的国企地王现象,关键是资金问题,因为现在的土地越来越贵,囤积土地需要大量的钱。这方面,国内最大的民企房地产公司的资金都不够,而此时国企手上有的是钱,银行也乐于把资金放给国企。

从企业数量方面谈,中国国企占企业数量的5%,但是利润占90%,从资产上看也占90%,所以不能说国企表现差。但分析国企发展背后的原因不难发现:首先,贷款大量倾斜于国企,因为银行放款给国企放心一些,晚上睡得着觉;其次,政府的资源倾斜国企,尤其是垄断性资源,这一点是民营企业无论如何无法比拟的;再次,政府的政策倾斜国企,这是客观事实,最典型的是行业准入政策和贷款倾斜。

篇(7)

关键词:重庆;实体经济;走出去

中图分类号:F752.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7-0043-02

一、重庆实体经济“走出去”的概况

近年来,重庆市在企业“走出去”工作上取得了长足进展,涉及的项目数和资金额度都在上升,在西部地区位于前列。但就全国而言,重庆“走出去”总量较小,与东部沿海相比差距明显。

1.出口贸易型。近几年重庆市出口贸易量增长较快,但由于金融危机影响起伏较大。2008年,重庆外贸累计进出口总额95.2亿美元,同比增长28%,其中出口57.2亿美元,同比增长26.9%;2009年,由于金融危机影响进出口总值77.1亿美元,同比下降19.0%,其中出口42.8亿美元,同比下降25.2%,未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外贸出口增长10%的目标。 2010年,国际经济危机趋于复苏,重庆采取支持外贸出口的各项措施,出口贸易量大幅提升,外贸进出口总值124.3亿美元,同比增长61.1%,其中出口74.9亿美元,同比增长75.0%,重庆出口增长率比全国整体出口增长率高出43.7个百分点,在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中出口总值位居第5。

2.对外投资型。重庆境外投资规模不断提升,但总量较小。2008年,重庆新批境外企业(机构)20个,总投资14 888.2万美元。2009年,新批境外企业(机构)38个,总投资18 456.54万美元,同比上升23.9%。2010 年重庆共核准境外企业(机构)46个,总投资共97 216万美元,同比上升426.7%,新批境外企业28个,新增股本投资61 000万美元,增资境外企业4个,增资金额36 216万美元,变更境外企业8个,新批境外机构6个,非金融类对外投资重庆位居具全国第12名。

3.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型。重庆对外承包工程项目数和营业额比重大幅上升,出境务工人员增多,但总体水平不高。截至2009年年底,中国对外承包工程累计外出营业额3 047亿美元,签订的合同额5 603亿美元。与此对应,重庆在对外承包工程等领域规模还比较小。2010年,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咨询和设计咨询项目48个,合同金额为81 560万美元,同比下降23.2%;境外务工人员25 618人,同比上升21.6%。

二、重庆实体经济“走出去”的特征

1.“走出去”区域结构上,多集中于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出口贸易上,2010年重庆出口前十位市场分别为:美国、日本、德国、荷兰、印度、香港、缅甸、阿根廷、越南、伊朗。从洲际比例看,亚洲出口市场最大,欧洲次之,拉美和非洲增长最快。在对外投资上,重庆的境外投资地主要集中在亚洲,2006年,重庆市现有经审批的85 个境外企业分布在 33 个国家及地区具体为:亚洲 60 个,欧洲 9 个,美洲 7 个,大洋洲 1 个、非洲 8 个[1]。

2.“走出去”的企业性质上,民营企业实力逐步成为“走出去”的主体。出口贸易上多以民营企业为主,2008重庆出口三十强中民营企业占八成;2009年,民营企业占53.33%,国有企业占33.33%,合资企业占10%,外资企业占3.3%;2010年民营企业就达18家之多,其数量占到了60%。民营企业在出口金额也占主体地位,2010年民营企业累计出口 43.31 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 57.8%。境外投资中民营企业正逐步成为主体,2008年重庆新批境外企业(机构)20家,其中境外企业18家,境外机构2家。在以上20家企业(机构)中,民营企业16家,占80%。

3.“走出去”的产品结构上,主要集中于重工业领域。出口贸易上重工业产品占了8成以上,主要集中在机电产品上,2008―2010年机电产品出口金额分别为39.98亿美元、29.33亿美元和50.02美元,分别占出口总量的69.87%、68.5%和68.5%;对外投资上主要涉及能源、高速铁路、电动汽车开发及矿产资源收购;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型,主要是承担建筑工程。

三、重庆市实体经济“走出去”中存在的问题

1.“走出去”总规模偏小,且“走出去”和“引进来”比例不协调。重庆作“走出去”的规模与同是直辖市上海相差甚远。2009年,上海“走出去”总规模为1 558.5亿美元,其中出口贸易型1 419.14亿美元,对外投资153 644万美元,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1 240 385万美元;而重庆“走出去”总规模只有52.8亿美元,只相当于上海的3%。同时,重庆市在对外经济活动过程中,“走出去”和“引进来”呈现出一种不合理的状态。在出口贸易上,2010年,重庆市外贸进出口总值124.3亿美元,其中,出口74.9亿美元,进口49.4亿美元;在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上,2010年重庆市实际使用外资636 956万美元,而对外投资总投资共97 216万美元,两者之比为1∶0.15。这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人民币强势的背景下,属于一种极不合理的单向型资本流动方式,从结构上看也不利于对外开放格局的提升[2]。

2.“走出去”的区域经济政治形势不容乐观,市场风险偏大。在对外贸易上,美日德三国长期居于重庆进出口市场的前三名。2008年三大市场占进出口总额的32%,2009年为34%,2010年降为23%,贸易市场比较集中,承受的风险偏大。2009年,重庆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对美欧贸易量明显下降,出口比同期下降25.2%,出口市场的多远化发展还有待提高。在对外投资、承包工程以及劳务合作上,非洲、中东和拉美项目逐渐增加。但由于部分地区政治经济形势恶化,“走出去”也受到一定影响。

3.“走出去”的企业面临金融困难,企业竞争力不足。民营企业正逐步成为重庆“走出去”的主体,但面临金融困难较多。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企业方面:一是,由于抵押资源有限,大额融资无法满足;二是,因为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出口和投资市场级别低、风险大,融资门槛高,由于境外投资风险高,企业获得境外投资贷款难度大。金融机构方面:金融产品结构单一,银行无法为企业提供个性化、多样化服务;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信贷和担保不足;政策性金融支持体系不健全,服务不到位。由于金融支持力度不够的原因,“走出去”的民营企业远远未达到应有的规模和质量。

4.“走出去”的企业缺乏知名品牌,市场竞争弱小,且相互形成竞争。出口贸易上重庆主打的机电产品,由于存在价格优势在发展中国家销售较好,但相对于发达国家的知名品牌,渝企优势不足。对外投资上,渝企较为知名的企业像建设、嘉陵、隆鑫、力帆、宗申等摩托车企业在东南亚、西亚、非洲等地都设立工厂,这些企业产品雷同、进入区域一致,相互之间构成了潜在的竞争态势。对外承包工程上重庆建筑类名牌企业较少,2009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新签合同额前50强,重庆无一上榜。

5.“走出去”的产品结构上,比例不协调,科技含量不高,竞争力不足。出口贸易上重工业产品比重高,轻工业和农产品比重很低。这一方面反映了重庆作为老工业地区在机电领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产品结构过于单一不利于产业的协调发展。同时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较低,2008―2010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金额分别为2.30、1.77、7.95亿美元,分别占出口总额的4.0%、4.1%和10.6%。对外投资上,集中于机电产品投资办厂和海外资源并购等项目科技含量也有待提高。

四、进一步推进重庆经济实体“走出去”的新思路

1.适应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积极拓展海外市场降低市场风险。区域的经济波动、政治变化和贸易政策都会影响到“走出去”的水平。亚洲金融危机和美国次贷危机证实了经济危机的全球波动性;局部冲突和动荡如近期埃及、利比亚、突尼斯等国的政局波动都严重影响我们在这些地区的投资、出口及劳务人员安全;贸易保护主义和关税壁垒、绿色壁垒也会影响“走出去”的整体形式。故在市场选择上应遵照具有国内市场容量大、经济增长率高、投资回报率高、贸易开放度高、进入地区市场的潜力大、政治经济形势良好的标准进行市场选择[3]。重庆应进一步巩固美欧日等原有市场,积极开拓非洲、中东、拉美等新兴市场,周边市场上要借助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地理之便,积极融入东南亚。

2.适应国内经济发展战略和格局的变化,积极调整发展战略。重庆作为内陆唯一的直辖市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突出。一是中西部的承接地,中西货物的集散中心;二是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和经济高地,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极集聚效益突出;三是西部的工业中心工业基础雄厚;四是国际化程度较高、国际知名度高。2010年重庆位于全国国际化城市排名第九位[4]。重庆要抓住西部大开发、两江新区成立和国家产业机构调整的机遇,充分利用现有的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积极扩大国内市场,缩小与东部沿海之间的差距,在国内市场的基础上提高“走出去”的水平。

3.调整对外商品和投资结构,增加科技含量。在全国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背景下,加强科技投入改变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出口贸易上要充分利用重庆的优势产业和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现有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重庆应发挥机电产品的主体优势,推动技术革新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对外投资上要支持大企业“走出去”力度,重点支持在高新技术产业的境外投资,切实提高科技含金量。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要改变传统的重复性工程和劳动力成本优势,提高人员素质,加强工程技术创新,学习当地的尖端技术,提升在承包工程领域的科技水平。

4.实施品牌和质量制胜战略,打造重庆品牌。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在海外竞争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优势,创建“重庆品牌”战略势在必行。首先,要树立品牌观念,重视产品的质量和服务。其次,政府要整合资源,着力打造一批重庆品牌。在“走出去”的产品中树立一批知名品牌,发挥品牌效应。同时要避免恶性竞争。在对外承包工程上,要重视工程建设质量,培养一批有实力、信誉较好的企业,继续加大对海外投资企业的政策支持。

5.加强金融业对实体经济走出去的支持力度。市场经济是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作为重要支撑的经济形态,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和谐关系及发展的动态波动对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至关重要[5]。重庆要抓住建设内陆金融中心的契机,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扩大企业信贷和担保规模,拓展企业融资渠道,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建立和完善金融机构的海外网点布局、增加和更新金融产品种类。建立以信贷为基础、担保为依托、政府补贴为补充的发展机制,大力推动金融业与实体经济对接,建立和提升企业与金融机构的战略伙伴关系,确保“走出去”的总量和质量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 马瑜.重庆加快对外投资发展的现状透视与路径选择[J].中国商界,2010,(5):92-93.

[2] 方彦富,刘义圣.后金融危机与福建企业“走出去”[J].亚太经济,2010,(1).

[3] See Moses M.Ikiara,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Technolgy Transfer,and Poverty Alleviation:Africa‘s Hopesand Dilemma,2003,P.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