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电商用户运营策略

电商用户运营策略精品(七篇)

时间:2023-07-17 16:22:0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电商用户运营策略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电商用户运营策略

篇(1)

3瑞典

标签:3瑞典作为瑞典市场的后进入者不拥有2G网络,处于3G网络商用时期。

数字:截至2008年6月,3瑞典移动宽带用户约为236000,约占瑞典移动宽带市场30%,并带动全网用户ARPU提高7%。

3G策略:瑞典宽带市场以包月的定价方式为主,其中移动宽带价格与固定宽带相当,基本为200瑞典(170元人民币)克朗每月。2007年9月率先升级至下行7.2Mbps/上行1.4Mbps商用HSPA,覆盖所有主要城市,截至2007年底HSPA覆盖70%以上的人口。经常开展有针对性地市场推广活动。3瑞典移动宽带,主要依据用户峰值速率的不同进行区分,包括预付费和后付费用户。

设备商:爱立信

爱尔兰O2

标签:爱尔兰第二大移动运营商。

数字:3G宽带用户的市场份额是32%,有着爱尔兰性能最高的移动无线网络。

3G策略:后发制人策略,由于前期网络性能不佳,O2决定选择爱立信将3G网络替换,到2008年第三季度,O2移动Modem用户迅速增长了8万户。采用将语音用户尽量留在2G网络的策略,以降低3G容量需求。

设备商:爱立信

德国O2

标签:在德国四大运营商中,O2的ARPU值最高,秘诀是拥有大量的集团商业用户。

数字:约9000个华为第4代基站覆盖德国最富饶的区域。

3G策略:采用2G/3G共平台的第四代基站3900系列替代原有老基站,并对原有站址100%重用。一个基站实现GSM和UMTS网络的覆盖,构建包含GSM/UMTS/LTE等多种无线制式的接入网。性能优良、覆盖良好的现代化绿色移动网络。

设备商:华为

法国Orange

标签:法国最大的GSM运营商,2006年升级为HSDPA,2007年升级为HSUPA。

数字:计划2008年底3G系统覆盖70%的人口,99%人口得到EDGE的覆盖,30,000个WiFi热点覆盖。

3G策略:EDGE实现“广覆盖”,HSPA实现”高速率”。建网步骤为:

1.将GSM/GPRS软件升级到EDGE,将移动数据业务覆盖至全国;

2.将全部市区WCDMA网络升级到HSPA,实现城市HSPA连续覆盖;

3.在热点地区完善WiFi建设。

设备商:ALU

沃达丰意大利(Omnitel)

标签:意大利最早实现HSDPA商用的运营商,也是沃达丰集团内最早实现HSDPA商用的成员。

数字:3000万移动用户,WCDMA已覆盖78%人口。

3G策略:所有基站均支持HSDPA业务,HSDPA与R99业务采用共载波配置。以每月较低固定费率提供移动Internet接入。为了吸引3G用户推出一系列促销计划,例如以较低费率让用户在周末可以不限量地使用PS业务。3G业务发展迅速,已经有约6%的基站升级为两载波。计划2008年年中升级为HSUPA。

设备商:ALU

新加坡StarHub

标签:全球首个3G家用基站(Femtocell)商用网络。

数字:华为已在全球部署超过20个Femtocell家用基站预商用和试验网络。

3G策略:在3G部署上已进入全新阶段,正通过提升各种场景下的网络覆盖质量来提升用户体验。家用基站有家庭版和企业版之分,特别关注家庭和中小企业办公室的室内覆盖。企业版家用基站大小与电话机类似,家庭版的尺寸更小了一半以上,通过ADSL或LAN等宽带方式接入到运营商的核心网,无须昂贵的传输和供电成本,即插即用。

设备商:华为

中国香港CSLNWM运营商

标签:香港最大的移动运营商,全球首个SDR商用网络。

数字:CSLNWM拥有约300万的2G和3G用户,同时拥有3个频段4张移动网络(GSM900MHZ、2个GSM1800MHZ和WCDMA2100MHZ)。

3G策略:多频多网,化零为整。全新SDR的网络融合解决方替换现有网络:用一张2G/3G融合网络替换原有四张网,实现了网管、传输、天馈、站点、机房等全方位“统一”。支持最低成本的高性能E-EDGE、HSPA+、LTE等持续演进能力。分布式基站大大降低工程难度,节省机房租赁费用和人力成本,加快建网速度。

设备商:中兴通讯

中国香港电讯盈科

标签:HSDPA网络升级至HSPA+,“新世代网络”(“电讯盈科NextGen”)速率将激增三倍至21Mbps,HSPA+手机终端等设备也于2009年推出。

数字:2007年推出“1000M+”的家庭固网宽带(1000Mbps的光纤宽带),品牌概念通过广告宣传渗透至3G领域,号称“数据高速公路、1000Mbps超高速上网服务”。

3G策略:HSPA+演进路标清晰,全IP。通过光纤干路保障HSPA的足够带宽,2009年在香港黄金地段提供全面的“HSPA+光纤”配置,超过1/3的基站将具备此功能。

设备商:华为

韩国KTF、SKT

标签:全球最早大规模推广商用RRH部署。

数字:2007年2月至2008年2月期间,KTF用户数增长40多倍;2008年RNC需求翻倍。

3G策略:KTF、SKT均采用“视频基础”的附加服务作为3G的主轴的战略。KTF实现用户差异化服务,如在系统软件开发上引入了区别对待不同优先级用户的网络机制;根据用户签约等级,在HSPA带宽分配策略、接入控制、拥塞处理等方面提供差异化服务。优质HSPA网络为SKT吸引商用客户,如HSPA技术优势确保HSPA业务在切换过程中无须回落到DCH,保证高速数据业务的服务质量连续性,完善了用户业务感知。

设备商:ALU

中国台湾三大运营商

标签:中华电信、台湾大哥大与远传电信。

数字:2008年三大运营商占有台湾90%3G市场,总体用户已超过1000万

3G策略:支持LTE平滑演进,市场第一的2G/3G网间切换成功率。台湾3G移动服务发展中心专业的3G团队为三大运营商提供”一次到位”的完整服务:网络设备、网络建设、维运服务、商化咨询、应用开发及网络优化等解决方案。

设备商:诺基亚西门子

印度TATA电信

标签:CDMA转网GSM,并支持WCDMA和LTE。

数字:CDMA网络覆盖全国23个电信邦中的20个,现网用户数超过2700万。

3G策略:基于SDR技术的解决方案,清晰的GSMWCDMALTE平滑演进路线。3G牌照发放后,现网基站只需在基带部分增加WCDMA基带板,射频无须改动就可以同时支持GSM/WCDMA系统。避免在3G网络建设过程中的大量投资,同时支持后续向HSPA+/LTE的平滑演进。

设备商:中兴通讯

北美at&t

标签:全球最大规模的3G网络。

数字:截至2008年第一季度,移动用户数达7140万,其中1100万为WCDMA用户;2007年底全网用户数据业务ARPU值为$10.10。

3G策略:快速布署HSPA,2005年于建网初期就支持HSDPA。通过引入HSPA和业务平台布局,提升了用户在使用视频、E-mail和浏览业务时的感知体验。周全的网络设计,成功抵御自然灾害,如俄克拉荷马州地区常年遭受飓风侵袭,拉远型基站的BBU放置于地下掩体,具有专利的管线连接技术确保BBU和RRH之间传输能够抵御四级飓风的攻击。

设备商:ALU

北美Verizon

标签:由美国两家原地区贝尔运营公司――大西洋贝尔和Nynex合并建立BellAtlantic后,又在2000年6月与独立电话公司GTE合并而成。

数字:正式合并后,Verizon一举成为美国最大的本地电话公司,经营地域范围几乎覆盖全美,并在欧洲、亚洲、太平洋等全球45个国家经营电信及无线业务。拥有1.4亿条接入线,在美国住宅用户市场上的占有率已达到三分之一。

3G策略:与沃达丰共同组建的合资企业VerizonWireless已宣布,选定爱立信和阿尔卡特朗讯作为该公司在美国的初步LTE网络部署项目的首要网络厂商。VerizonWireless将成为首家在美国提供商业LTE服务的无线公司。新服务将于2010年推出。

设备商:爱立信阿尔卡特朗讯

巴西BrT

标签:快速部署,一阶段站点40天内到货安装,二阶段200多个站点130天内完成部署。

数字:BrT拥有全国20%的固网用户及450万GSM移动用户。

3G策略:BrT基于业务发展,建设基于R6的WCDMA网络,具备HSPA+及LTE演进能力,用户规模15万。基于全新SDR技术的BBU+RRU产品充分满足快速建网需求,支持HSPA+平滑演进。

设备商:中兴通讯

澳洲电信Telstra

标签:2006年10月开通NextG,是全球目前速度最快的全国性HSPA网络(上行1.9Mbps和下行14.4Mbps峰值速率)。

数字:澳洲电信3G用户数为497万用户,市场份额为49%,有60多万移动宽带用户,移动数据收入占总移动收入的30%。

篇(2)

目前,全球大多数移动运营商都只运营一种制式的网络,但也有一些运营商出于种种原因,同时运营着两张不同制式的网络。对于这些运营商而言,如何确保旗下的两张网络协调发展,彼此共存,避免出现“左右手互搏”的情况,就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

在两网运营方面,海外运营商存在两种操作方式。第一类是将两张网络放在同一个公司下,通过统一的营销网络进行运营。这方面的典型代表是韩国运营商,具体做法是通过不同的品牌,来弱化不同网络带给用户的影响,同时推出可在不同网络间转换的双模手机,利用各自网络的特性吸引不同的用户群体。

第二类则是将不同网络放在不同的公司实体下,采取不同的发展战略和营销体系。这方面的典型代表是和黄。和黄将2G和3G网络分别置入不同的运营公司,用成熟的2G技术和业务为低端用户提供服务,使这部分投资能够快速见效益,从而为大规模的3G投资和市场开发提供支持。

以品牌淡化技术

在韩国的三大移动运营商中,SKT的两网运营较有特色,在全球范围内也是一个经典的案例。

SKT于1996年最先商用CDMA,于2000年率先商用CDMA1X,2001年商用CDMA1XEV-DO,积累了多年CDMA商用网络运营经验。与此同时,SKT也在2000年1月拿到WCDMA牌照,随后开展了严谨周密的技术应答和评标工作。评标工作持续了5年,SKT也决定将WCDMA升级到HSDPA。

在SKT看来,HSDPA能够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和比EV-DO更高的性价比,他们希望HSDPA和EV-DO能够做到技术互补,形成无线覆盖的组合,提升数据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HSDPA作为WCDMA演进中的第一步,支持视频会议、高速高质数据业务,与EV-DO一同成为SKT下一代网络发展的方向。

在这一背景下,SKT的业务早已不仅局限于语音,经营的内容已经延伸到很多其他领域,所以在营销层面要打造一种有别于2G时代的品牌宣传策略。

在品牌塑造方面,SKT尽量淡化不同标准的技术出现在品牌中,而是采用建立其他品牌的方式,因为最终消费者不关心技术本身,最关心的是能享受到何种功能的服务。SKT将自己的EV-DO网络定名为JUNE,并在所有新出售的手机中都打上了相应的品牌名称。

在WCDMA商用于2003年12月底刚推出时,SKT采用了“平价入市”的策略,希望以此拓展新的用户群体。SKT通过为WCDMA手机提供购机补贴,推出促销话费制等措施,为大力推广WCDMA开展大规模营销活动。

SKT把可视电话的话费定为10秒120韩元(优惠期间80韩元),同时推出3种可视电话话费制,用户入网之日起1个月免费提供40分钟的可视电话服务,同时免费提供1.3万韩元的数据通话费,使用户可以以更低廉的价格使用无线互联网。

为配合不同的网络,SKT在终端上也大做文章。其当时推出的WCDMA手机可同时支持WCDMA网和CDMA网。每部手机上都有USIM(UniversalSubscriberIdentifyModule)卡,在更换手机时,把USIM卡取出安在新手机上就能使用。这个卡里储存的电话号码和短信内容,在更换手机时不需要重新下载。新手机因为使用了智能卡,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可以把金融认证书内容存储在里面,随时进行金融交易。这些措施都吸引了不少用户加入WCDMA的行列。

实现高层次融合

伴随着网络的升级,SKT的网络发展战略也在向更高层次挺进。

2006年3月16日,SKT率先部署了HSDPA网络,并引入当时第一部3.5G手机,而提供的业务也被命名为“3G+”。SKT希望引入新的高速率移动业务改变韩国现行的移动市场保护国内厂商的规则,并通过提供HSDPA服务进入目前3GWCDMA被普遍看好的海外市场。2006年,SKT总共对HSDPA网络投资了8100亿韩元,计划到今年上半年构筑一张覆盖韩国全境的HSDPA网络。

SKT以建造HSDPA全国网作为契机,进行适当的网络间分散投资战略,以降低运营中的风险。其中,原有的CDMA网维持语音以及中/低速数据传送的竞争优势。而新建设的HSDPA网将采用更为新式的终端,向用户提供在数据及通信方面尖端化的服务,从而形成两网“高低搭配”的运营模式。

按照SKT的计划,HSDPA将展开四种理念的服务,包括高品质的视频电话,用户参与式情报和手机游戏,升级服务等为中心的“Visual理念”;扩大网络直接连接服务以及联接有线的具有收容性的“网络理念”;以自动通信服务为中心的“世界化理念”;以及交通卡、掌上银行、信用卡等为中心的“生活化的理念”,从而与CDMA业务区别开,分别面向不同的细分市场。

SKT营销总监副社长福李邦衡表示,“为了对应急速发展的技术进化和多样的融合技术服务,需要将多种网络技术组合成最适合化的,向消费者提供符合兴趣和商品的服务。”

为实现上述目的,随着HSDPA投入商用,SKT的EV-DO与HSDPA双模手机也已经面世。用户使用一部手机便可以在HSDPA和EV-DO网络之间转换。这种做法既提升了用户体验,也为业务创新奠定了基础,也使得两种不同网络的和谐共存成为现实。

差异化经营亦可取

除SKT外,和黄将不同网络放在不同的公司实体下,采取不同的发展战略和营销体系,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就电信业务而言,和黄业务的主体是2G和3G移动通信。在组织架构安排上,所有2G、3G和固网业务分别归属上市子公司和记电讯和非上市公司3集团运营。

其中,和记电讯主要运营2G移动业务,经营范围涉及在印度、斯里兰卡、加纳、巴拉圭等国家的2G业务,以及泰国的CDMA2000-1X业务,并且持有集团在香港和以色列的2G和3G业务,还有和记环球电讯的运营权益;而3集团则致力于成为国际3G移动通信的领导者,已经在欧洲7个国家和澳洲持有3G牌照,并且于2003年开始在英国、意大利和澳洲建设3G,于2004年在除挪威外的其他国家陆续推出3G业务。

和黄在电信产业的全球扩张模式,有许多方面值得学习。第一,和黄用成熟的2G技术和业务为广大的新兴市场或落后地区的低端用户提供服务,使这部分投资能够快速见效益,从而为大规模的3G投资和市场开发提供支持;在满足低端用户的同时,用先进的3G技术和业务覆盖成熟市场或有需求的热点地区,引导和满足高端用户需要,培育数据业务市场,致力于提升客户和企业价值。这种2G和3G技术并行的路线,不论对我国电信企业今后2G、3G协调发展,还是实施国际化战略“走出去”,都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篇(3)

4G业务创新 电信运营商 流量资费In order to do a good job of the top-level design of 4G business innovation development, the paper mainly employed the method of benchmarking and case analysis. First it summarized the 4G development experience of international leading operators, followed by analysis of domestic 4G development status. Finally, from the segmentation market perspective, the paper gave domestic operators 4G business innovation development proposals. Analysis showed a lack of highlights business in the segmentation market, therefore, operators need to put more strength into the top-level business design, and to constantly enrich business recommendation scenarios while making use of the power of big data.

4G business innovation telecom operators flow rate

1 引言

2009年5月25日,瑞典运营商TeliaSonera和爱立信在斯德哥尔摩启动全球首个LTE商用站点,GSMA的数据显示,2015年底全球LTE用户超过10亿户,同比增长92.3%,全球发展势头迅猛。从工信部统计数据看,2015年底我国4G用户达到3.9亿户,同比增长311%,截至2016年5月底,4G基站规模超200万个,4G用户数突破5亿。对照国际领先运营商发展历程,4G快速发展离不开流量的拉动作用,当前我国电信运营商的纯流量阶梯定价模式无法区分互联网流量的价值,亟待对优质流量加以鉴别并开发,并推广内容聚类产品。同时,在市场细分、业务场景等方面可以参考国外经验,极大释放多样化套餐潜能,才能更大发挥LTE网络价值。

2 研究评述

从2015年以来的4G研究情况看,在用户体验、行业应用、技术演进等领域有部分代表性成果,具体来看:

一是用户体验方面。邓炳光等[1]提出一套基于用户感知的LTE网络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变异系数法,建立了评估模型并以重庆某小区进行实证。贺肖荣等[2]使用层次分析法筛选影响用户感知的关键性能指标,综合考虑技术和非技术因素,建立用户质量体验评估模型并进行系统仿真。

二是行业应用方面。主要集中在交通领域,如樊学宝、何春霞[3]从高铁LTE网络覆盖的特殊性、列车车厢穿透损耗、多普勒频移特点、高铁轨道线状延伸特性等方面归纳高铁站点规划与布局的总体原则,同时对特殊场景的站点规划、高铁LTE网络参数进行论述并实证。黄辉等[4]认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已进入网优及运营阶段,提出互联互通车地无线通信网络方案,主要包括传输网络、LTE核心网、LTE网络互联互通和列车互联互通等方面。

三是技术演进方面。邵华等[5]梳理了GSM重耕至LTE FDD过程中涉及的关键技术,同时对LTE FDD建设方案应考虑的因素进行总结并提出建议。陈发堂、董丽[6]认为LTE-A系统接收端需动态跟踪评估多径信道,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其针对线性最小均方误差(LMMSE)信道估计矩阵求逆运算复杂度大的现象,提出基于Gauss.Seidel算法的低复杂度的LMMSE算法,并设计了各个子模块的DSP实现方案。王伦锁[7]分析了融合组网策略和TD-LTE国际化发展面临的挑战,提出TDD与FDD共平台融合组网的发展模式和策略。刘泉[8]从频率规划、站点部署等方面探讨了中国电信在800M频段部署LTE网络的基本方法。景锦等[9]从FDD-LTE速率影响因数切入,以参数分析和实际测试验证速率提高方法。李盼星、王静[10]针对传统人工PCI规划全局性差、耗时耗力等弊端,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PCI分配方法(GA.PCIAS)并在密集市区进行仿真实验证明。

综上来看,全面梳理国际运营商4G发展经验方面的成果较少,本文以此为切入点深入剖析国际4G发展经验并提出国内运营商4G创新业务发展建议以供参考借鉴。

3 全球LTE发展经验剖析

从全球来看,国际运营商4G战略定位主要有三种类型,分别是领先者4G创新型、跟随者4G反攻型、追求技术领先型。总体来看,三类运营商均非常重视客户和业务布局,在个人客户、家庭客户及集团客户均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策略。具体如表1所示:

以Verizon Wireless为例,其在4G时代同时拓展个人客户、家庭客户和集团客户,并针对各细分客户群制订了相应的市场策略,具体如表2所示。

以LG U+为例,其基于4G网络的特点,针对个客市场、中小企业客户市场、大型企业与公共事业客户市场有着不同的业务布局侧重,具体如表3所示。

以TeliaSonera为例,其重点关注个人客户,提供重流量业务以满足高端个人客户的需求,面向家客、集客市场也有针对性的业务举措,具体如表4所示。

4 我国电信运营商4G发展情况分析

2013年12月4日,工信部向三大运营商发放LTE TDD经营牌照,标志着我国正式步入4G时代。中国移动自正式4G牌照后,率先部署了移动4G网络,并于2013年12月18日宣布4G商用,而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也分别于2014年2月14日、2014年3月18日宣布4G商用。2015年2月27日,工信部向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发放FDD-LTE牌照。

(1)中国移动

1)品牌整合与重塑,品牌哲学的东方式表达

中国移动借4G商用时机率先整合品牌元素,放弃原有三大目标市场品牌(全球通、动感地带、神州行),统一商务品牌,提出“和”(英文名“AND”,代表“A New Dream”的含义)整体商务品牌。“和”是英文“A New Dream(一个新梦想)”的缩写,迎合中移动TD-LTE国际化的思路,将品牌文化沉淀在具备东方文化特征、体现“中国梦”的品牌符号上。

2)丰富终端类型,满足不同用户需求

中国移动主推五模手机(即TD-LTE/FDD-LTE/TD-SCDMA/WCDMA/GSM五种制式),2014年种类即超过200款,智能终端出货量1亿部。

3)积极进行资费优化,打消客户消费顾虑

中国移动推出4G产品后,流量资费迅速成为媒体焦点,反映出了对流量消费的顾虑,希望降低门槛和资费,中国移动主要方向是进一步降低4G进入门槛,精简流量套餐,增加多项创新模式。如打破包月制、流量分享、超出流量自动升档、流量资费双封顶、B2B后向流量模式等。

(2)中国电信

1)采用FDD-LTE与TD-LTE混合组网的方式组建4G网络

在取得TD-LTE经营许可之后,中国电信加快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的建设,为用户提供更为卓越的移动互联网服务。4G网络首要覆盖各地的主城区、风景区、交通枢纽等重要区域。

2)主打感性牌,酝酿新的惊喜,持续吸引用户

“天翼”英文名称“e surfing”,是中国电信推出的移动业务品牌,希望用户在4G时代可以更畅快地体验移动信息服务,享受更高品质、更自由的信息新生活。

中国电信的3G网络平滑升级至4G受制于一定的技术因素,商用则受制于国家非对称管制。用婴儿作为广告元素大打“感性牌”,推出“美好即将开始”、“分享美好生活”等感性的广告标语。

3)推出纯流量卡,应对客户需求和市场竞争

(3)中国联通

1)借助3G品牌积淀续写辉煌

针对4G网络,中国联通采用了简单的品牌延伸的方法,实现3G时代的良好市场基础引领4G网络商用辉煌的品牌策略。“选4G,就选沃”、“一路领先,沃就是快”,通过这些广告标语暗示中国联通将持续提供优质的网络,实现品牌口碑的持续积累。中国联通旨在强调4G网络将延续3G网络的优质表现,持续为用户带来优质的无线宽带体验。

2)推出千元机终端,应对市场需求和竞争

中国联通推出四模(TDD/FDD/WCDMA/EDGE/GSM)定制机产品,并向下支持HSPA+ 42M网络,2014年销售4G手机5000多万部。在国内运营商普遍重视的千元机领域,中国联通推出了999元的酷派4G双卡千元机K1。

(4)虚拟运营商

虚拟运营商陆续在2013年底和2014年初获得工信部批文,允许经营170号段并打造自有通信品牌。虚拟运营商目前市场影响不大,但市场发展手段多样,具体如下:

为了更好地提升用户体验,运营商在拓展细分市场时应聚焦重点业务,突出特色,其中LTE特色业务需要针对每个细分市场,着力打造标杆业务及案例,扩大业务影响力,在提升客户价值的同时壮大市场规模,运营商市场细分发展策略建议具体如表5所示。

5.1 4G个人客户创新业务

(2)云存储业务

云存储业务主要特点包括:与云端随时随地、高速信息交互;支持固定、移动终端接入;免费容量+付费容量升级模式;可以与明星机捆绑进行营销。

(3)云游戏业务

以DoCoMo发展较成功的游戏业务来看,如通过基于云计算的AR技术,摄像头对准旗杆,可以获得当前位置与旗杆的距离;通过AR技术,可以直接获取伙伴的位置和分数,并实时更新,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

(4)社交多媒体业务

从SoftBank发展经验看,社交多媒体业务,尤其是“视频分享+微博”业务将成为明星业务。如软银重点选择用户喜好且能突出LTE相对优势的成熟应用业务进行推广,同时,软银还积极与Google Apps合作,LTE商用之初即推出8000个互联网应用,1年后应用增加至约20万个,另外,软银利用既有的互联网业务基础和旗下众多云计算领先技术公司的平台,提供更多高速数据应用业务。

(5)LTE用户专享业务

从国外发展经验看,LTE用户专享业务主要包括实时播放电视频道、高清VOD内容和高清语音等。

5.2 4G家庭客户创新业务

根据运营商现网统计数据可知,大宽带用户数占比相对偏少,光线入户还存在客观困难(如小区物业“入场费”高等),此时LTE正好可以作为家庭有线宽带补充,针对用户缺少内容,可以引入OTT视频以及eMBMS解决。针对PC场景,用户可以通过LTE CPE接入互联网;针对机顶盒场景,用户可以通过LTE CPE接入OTT视频业务。4G家庭客户业务使用场景如图1所示:

5.3 4G行业客户创新业务

(1)LTE客运及特种车辆车载业务(后装市场)

以Verizon与通用汽车合作提供车联网服务(前装市场)为例,OnStar是通用集团附属公司,提供基于订阅的通信服务、车辆安全、免提通话、实时导航以及覆盖美国和加拿大的远程诊断系统。两者合作领域包括:紧急救援,指自动碰撞响应、危机援助;无线连接,指免提通话;OnStar MyLink移动应用;实时诊断,指基于请求的车辆诊断;安全保障,指车辆被盗援助、路边援助;实时导航系统。

当前国内LTE前装市场不具备快速发展环境,可以重点考虑后装市场,具体如下:

一是针对传统的公交、长途大巴等车载业务。现有业务包括调度专线、报警烟感、车载电视,基于LTE网络可以补充的包括无线上网、实时监控、视频广告等。

二是针对特种车辆和商务车等车载业务。主要包括公安车、城管车、消防车、120急救车、人防车、石化/烟草行业业务车、物流车、高端商务车等。行为与需求特征主要包括:大多特种车需要回传无线视频监控,需用CPE连接网线至监控设备;部分车辆需要通过LTE VPN接入专网;特种行业车辆LTE中继(如公安、消防、人防等)。

(2)LTE单兵视频监控

从行为与需求特征看,公安、消防、城管、银行、证券等均具有防水、防火、防震、解放双手、耳麦、外置监控视频头等优势,公安、消防等还需要具备高级别的QoS。

(3)LTE高清视频会议及远程办公

从会议应用场景及需求看,主要包括语音会议、材料共享、白板互动、智真、标清视频会议、高清视频会议等。

从LTE网络为融合会议带来的价值看,一是专用视频会议,各应用相互独立,固定会议场地,大大限制了用户的使用范围;二是随时随地接入,通过LTE网络各类终端(手机终端、Pad终端等)随时接入融合会议系统;三是高清码流与辅流,支持720 P和1080 P高清码流,兼顾会议材料共享、白板互动等辅流业务。

(4)LTE即摄即传业务

从业务亮点看,一是不需要现场提供传输资源,节省大量的时间和财力;二是增强新闻的实时性;三是利用LTE大带宽提供高清画面。

从业务特征看,一是网络,直播区域有LTE网络覆盖,要求上行带宽配比高(4 Mbps);二是产业链,需要具备能与摄像设备对接的LTE模块;三是媒体平台,电视台需具备图像接收、编解码、转发模块的平台;四是客户端,需要安装OTT媒体客户端的移动终端或普通电视;五是创新模式,用户在移动终端上安装OTT媒体客户端,实现即摄即看。

(5)LTE信息推送业务

从业务亮点看,基于LTE网络采用单播或组播方式推送,使用场景包括楼宇广告、电子站牌和智慧景区。LTE信息推送业务运营模式及价值分析如表6所示:

6 结束语

从国际领先运营商4G发展经验看,领先者4G创新型运营商注重个人客户、家庭客户及集团客户的市场及业务布局,跟随者4G反攻型运营商和追求技术领先型运营商亦将重心聚焦在个人客户市场,同时结合自身优势及特点,在家庭客户和集团客户市场进行布局。当前我国LTE用户规模呈现快速增长势头,但在细分市场上的LTE亮点业务不多,运营商需要在业务顶层设计方面需要加大力度,本文参考借鉴国外经验,在个人客户、家庭客户、行业及企业客户等细分市场上提出4G创新业务发展建议供运营商参考。另外,运营商需要借助大数据力量不断丰富业务推荐场景,才有可能促进LTE发展出现“量、收同增”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 邓炳光,刘兵,张治中. 面向用户感知的LTE网络评估模型的设计与实现[J]. 电视技术, 2015(13): 76-82.

[2] 贺肖荣,杨从俊,申海龙. 基于LTE流媒体业务的用户体验质量评估方法[J]. 电视技术, 2015(4): 47-52.

[3] 樊学宝,何春霞. 高铁LTE网络覆盖研究[J]. 移动通信, 2016(1): 84-90.

[4] 黄辉. 基于TDD-LTE技术的城市轨道交通车地无线通信网络化技术[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16(4): 29-33.

[5] 邵华,李新,何文林,等. GSM频率重耕至LTE建设关键问题研究[J]. 移动通信, 2016(4): 19-24.

[6] 陈发堂,董丽. LTE-A系统中改进的信道估计算法的研究及实现[J]. 自动化仪表, 2016(1): 9-12.

[7] 王伦锁. TD-LTE与LTE FDD融合组网策略[J]. 电信科学, 2016(1): 189-192.

[8] 刘泉. 浅谈中国电信LTE 800M规划的基本方法[J]. 信息通信, 2016(1): 255-256.

篇(4)

目前IP多媒体系统(IMS)作为核心网演进方向,正在被越来越多的运营商投入商用部署,从而实现互联网、固网和移动通信网络的融合。在此基础上采用成熟的商业通信套件(BCS),就能够向广大企业用户提供高质量、低成本的融合通信服务。

运营商成为市场主导者

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企业多习惯于采用通信或IT厂商提供的融合通信解决方案,运营商往往只能充当数据传输通道的角色,获得收益非常有限。随着3G商用和无线宽带接入的发展,为运营商带来了一个掌握主导权的良机:通过部署IMS和商业通信套件(BCS),能够有效地整合资源优势,搭建起涵盖固网和移动两种接入方式的企业网络融合服务体系,在市场上确立优势竞争地位。

商业通信套件(BCS)是爱立信开发的一套融合通信业务解决方案,于2009年6月正式推出,是业内第一个基于IMS核心网架构实现企业网融合服务的商用产品。运营商采用BCS可以为企业用户提供高质量的统一通信服务,并通过在线状态通知、消息传送、聊天、视频、来电管理、文件共享和企业名录等简便易用的网络工具来提高工作效率。运营商通过BCS向企业用户提供的融合通信服务,不但技术架构简单、接入方式多样、功能强大,而且通信质量有充分保障,企业用户的使用成本也更加低廉。

发展企业融合通信服务三要素

现阶段运营商要发展高质量的网络融合通信服务,并在企业用户市场上占据卓越优势,网络架构的全IP化、移动宽带接入和IMS是必备的三大要素。

通信网络向全IP化演进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全IP的通信网络可以让运营商将话音和数据业务集成在一起,探索全业务运营模式,因此是运营商必然的发展方向。

通信的移动性是企业用户对通信方式的一个关键需求,而且能够带给企业网络通信以更高的自由度和灵活性。现阶段不断完善的商用3G网络,则为运营商发展包含无线宽带接入方式在内的网络融合通信服务做好了准备。

目前IMS已经被公认为核心网的未来演进方向,越来越多的运营商开始以IMS为基础发展多媒体增值业务。IMS架构能够确保业务提供与终端的类型和接入方式无关,支持终端在不同网络间漫游,充分满足企业用户对通信业务灵活性的需求。与开放的互联网通信服务不同,IMS支持策略控制并提供QoS保证机制,形成突出的竞争优势。此外,IMS架构还设定了由归属IMS网络对用户进行控制,这种控制方式有利于运营商对网络的控制和管理,而且还使运营商真正成为业务提供商,掌握稳定的企业及终端用户,巩固在产业链中的主导地位。

BCS让企业办公更自由

篇(5)

一体机顾名思义就是将电脑的主机、显示器甚至键盘鼠标融合在一起的新型电脑。这种电脑既能够拥有台式机的性能,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便携性,同时整体集成的设计省略了内部元件之间的冗余连接。极大的降低了功耗。而在用户的桌面空间占用方面则更比台式机拥有明显的优势。目前市场上的一体机产品能够在空间占用上节省大约40%左右的空间,并且能够相比同配置的台式电脑节约35%左右的耗电量。一体机现在可以说是与笔记本和传统台式机并列的一条新兴产品线.

二、一体机市场概况

电脑行业经过激烈的市场竞争,目前已经淘汰了大部分能力较差的硬件厂商。2009年末,几乎所有主流厂商都已经推出了自己的一体机产品线,一体机市场已经成为了各PC厂商在如今激烈的行业竞争中的一块必争之地。据目前的统计数据,截止2010年3季度中国一体机市场的各个厂商市场份额图所示。除了市场占比之外,目前一体机市场的主流价位段仍然集中在4000元以下的低端一体机以及4000-8000价位段的主流一体机。不同价位段的一体机市场份额占比如图2所示。从图3可以看出,4000元以下和8000元以上的一体机产品在整个市场的一体机销量占比最大。国内PC市场已经越来越接近饱和,厂商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中小企业市场,也是各厂商的必争之地。经过近几年的市场耕耘,家用一体机已经在家用市场中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但面向中小企业市场的专门商用一体机产品却成绩暗淡,进展缓慢。

三、商用一体机营销现状

(一)产品及价格现状

商用一体机目前的各产品线还处于相对单薄的阶段,每个系列也仅有3-5款机型分别覆盖高中低端市场。以联想为例,商用一体机和联想Idea系列(家用产品线)的价位段分布见下图。商用一体机共计10款机型的产品线分布为:3款机型覆盖2999-4199价位段、2款机型覆盖4099-4599价位段、5款机型覆盖4899-9999价位段;家用一体机系列的共计16款机型产品线分布为:2款机型覆盖3399-3699价位段、9款机型覆盖3699-8999价位段、5款机型覆盖5999-13999价位段。商用一体机无论从产品线宽度和丰富度上都还要比家用一体机要逊色。而家用一体机是针对家用和零售市场而开发的,因此在外形设计及增值应用上都更能迎合零售市场的用户。

(二)渠道及促销现状

在行业市场中,商用一体机在同配置下相比台式机处于劣势,再加上中小企业对于一体机的普及程度较低,对于新产品持观望态度,因此使得商用一体机在渠道的行业通路中也处于尴尬局面。PC渠道销售是一个快速流动的体系,商用一体机一直以来的销售不利使得经销商对该产品的已经几乎失去信心,成为了季度签约任务中的包袱,而不是盈利的工具。由于商用一体机在分销商及经销商中的销售情况不甚理想,而渠道为了完成一定量的任务和在销售中替代台式机,导致了在渠道的一体机进货中,大量集中在了低端机型,而这样又降低了商用一体机在市场中的消费者整体形象,进一步恶化的销售状况。在促销政策方面,除过总部进行的IT垂直网站、平面广告外,无其他特别针对商用一体机的促销活动。在季度末为使渠道完成考核任务,会向全国投入相应资源促进渠道提货,但由于整个通路销售不畅,所以往往带来的是渠道各级经销商的库存积压。市场认知度低、针对性的渠道政策少,资源投放不足,也是经销商面对该产品时士气低落的原因之一。

(三)商用一体机的SWOT分析及问题总结

基于上述各方面的分析,可以列出如下的商用一体机SWOT分析图。商用一体机在目前营销的营销策略上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商用一体机产品形态较新,但是销售则更是沿袭原有的销售惯性,仍然主要通过店面零售以及非签约的批发公司进行消化,并没有真正触及中小企业市场。

2.产品规划不具备针对中小企业市场的核心优势。商用一体机除了在产品形态上相比台式机具有产品类别共性的优势(节省电力、节省空间占用等、设备部署简单、外观造型多变等)外,并不具备中小企业这个细分市场上的核心优势。

3.商用一体机电脑首先作为商务电脑已经具备了安全稳定的产品品质,然而中小企业市场的需求千变万化,每一个行业甚至每一个区域都有自己的特殊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仅仅作为商务电脑本身并不能体现出自己独特的优势。另外,如果针对每一种需求均定制独特的解决方案也是不现实的,需要通过和各行业各区域合作伙伴的紧密联系形成自身优势。

4.缺乏有效的渠道拉力。新产品进入市场的初期必然面对着种种困难和问题,需要强有力的渠道销售能力进行推动,逐步扩大消费者覆盖度以及市场占有率。而目前商用一体机的销售渠道由于较差的销售业绩和销售阻力,对于产品有较强的排斥心理,任由该产品的业绩持续下滑。这种情况下,亟须通过强有力的渠道政策设计进行渠道拉力提升,保证在产品线上市之初的困难时期能够保持强劲的销售通路动力,保证改善销售业绩的最基础要素。

四、商用一体电脑的4P营销组合策略制定

(一)产品策略

目前,一体机在电脑市场上仍然处于导入期的阶段,尤其是针对商用一体机产品。产品导入期中的特点是产品销量及销售额较低、平均单位客户成本高、渠道存在亏本的情况、目标市场不具有太多竞争者,此阶段的营销目标是创造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加强促销引导,使更多的用户使用该产品。因此在产品策略的制定中,首先通过对市场上所有主流电脑厂商的一体机产品线摆位和量化的产品分析,以及和台式机的性能价格比指标分析,明确商用一体机在电脑硬件配置层面的竞争力。其次,由于中小企业市场需求的多样性,在产品设计层面软硬件结合制定行业解决方案,在拓展中小企业专业渠道的同时,在重点行业制定具有一定针对性的行业解决方案。

1.商用一体机附加应用的整合及完善

在竞争激烈电脑市场上,必须时刻将高品质的产品作为基础。但除了硬件层面的品质外,还需要在针对商业用户的使用特性开发相应的附加应用,提高用户使用界面的友好性,能够让用户更加简单、快捷的使用产品。

2.针对细分子行业定制化解决方案

电脑行业的市场竞争已经接近高度的产品同质化,各个主流厂商均从几乎相同的上游厂商采购零配件,然后经代工厂生产出自己的产品。这时需要在不断提升产品品质的同时,提升产品的定制化,能够尽量运用多种手段在一定程度上为不同行业甚至不同客户进行量体裁衣,有针对性的进行解决方案设计。这个问题可以转向针对区域性的行业合作伙伴进行实现。(1)利用区域性的行业合作伙伴,可以利用对方现有的较为成熟的产品体系进行客户定制化,能够极大的节约厂商自身的开发成本。(2)在选择产品合作伙伴的同时,也是通过另一种方式拓宽了商用一体机产品的专业细分销售通路,而这部分销售通路往往是在以往的常规销售模式中最难以取得长期合作的,但同时这些细分销售通路又往往掌握着丰富的客户需求或者可观的客户资源。(3)由于各个区域的地理位置差异及经济发展进程、经济发展模式间的巨大差异,利用区域性的行业合作伙伴更能够满足当地区域特色市场的子行业客户需求,更能够贴近终端客户的实际需求。

(二)价格策略

通过对目标市场的分析可以看出电脑采购者,尤其是中小企业客户,对于采购价格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即便是在对于产品有了侧重及偏好后,如果得不到满意的价格,那么很可能宁愿在产品层面退而求其次。

因此价格策略的设计将集中在两方面:

1.在销售困难时

期对于各层级渠道体系的利润空间限制,保证在现阶段渠道体系能够以市场占有量作为首要目标,而不是盲目追求盈利;

2.对于不同规模项目的价格支持制度,保证重点项目的成功率。针对渠道的提货价格进行针对性的项目支持制度,在遇到重点或需要厂商支持的项目时,可以通过自身的营销资源或者其他途径的资金对渠道进行补贴,以加强商用一体机产品在重点项目的价格竞争力。在制定价格体系的同时,也需要针对性或阶段性的控制渠道留利空间,保证产品定价的竞争力在终端客户处不走样。

(三)渠道策略

针对商用一体机的渠道策略主要从两方面着手进行设计。首先是渠道布局策略,包括不断拓展能力更强的专业渠道,同时不断完善现有的渠道格局,提升通路承载力;第二是进行渠道激励政策的设计,其中包含两个部分,即正向渠道激励政策和负向渠道激励政策。通过设计缜密的渠道激励政策来提升针对特定方向的销售动力,同时对渠道销售能力及动力进行挖掘和指引。

1.渠道布局策略

首先是对现有渠道体系的激活和优化,明确渠道分类管理。现有商用一体机的经销商体系还处于相对自有发展的阶段,虽然已经形成了部门配合度紧密并且销售能力强的渠道,但没有形成明确的制度针对这部分渠道进行激励和促进。因此可以成立商用一体机的核心渠道俱乐部制度,加强渠道分类管理,体现优秀渠道的示范作用。渠道荣誉感和积极性增强,有利于分区资源管理和利用,更有利于发掘和培养有潜力渠道,使其得到认可和成长。其次,不断拓展细分渠道,快速覆盖空白市场。依据区域、经销商及店面产能,制定区域覆盖指标要求,同时对于渠道体系制定空白市场覆盖目标,要求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在各级别市级、县级市场达到相应的覆盖率,保证各区域内的销售通路承载。第三,加强店面销售能力,提升店面产能,建立店面准入准出机制。在保证空白市场的区域覆盖的同时,把握店面质量,保证店面投入运营后的实际产能及任务承载能力,保证存活率。

2.渠道销售组合策略

商用一体机的销售渠道绝大多数是原有产品的签约渠道,因此可以利用多产品间的协同及制约,在商用一体机的销售初期进行产品组合销售策略。各条产品线中均有若干高流速机型属于保证渠道生存的核心产品,为了强制渠道完成一定的任务底线,可以通过产品间的锁定和搭售政策,规定渠道提货的最低产品结构比例,强制推进商用一体机销售进度。例如可以将产品线中前三名的高流速机型进行分货控制,规定商用一体机的季度销售任务完成度低于10%的渠道将不能得到分货资格。所有的渠道,必须首先完成商用一体机10%的季度进货后,方可参与明星机型的进货及分货资格。这种强制性的搭售政策属于新产品上市初期,在渠道销售信心不足时的临时促进政策,能够在一定时期内保证新产品的渠道铺货。随着产品销售情况的改善,需要及时停止此类政策。因为短期的强制搭售可以促进渠道铺货,但同时也会极大的挫伤渠道合作紧密度。

3.季度销售节奏拉动策略

在利用强制铺货政策保证的基础销量的同时,需要投入一定的资源制定季度节奏拉动策略,以持续提升在整个销售周期内的渠道销售热情。由于各分销商均有大量的下属经销商,从物流锁定关系上来讲,归属于上级分销商,据经销商是否在电脑城或者街边商铺拥有自己的电脑产品专营店,大致分为两类,即有店经销商及无店经销商。,(1)针对分销军团中的有店商,设计如下奖励政策:基础奖励条件为月度签约目标完成率≥100%,其中有店商月度任务切分按照季度签约的三分之一切分。月度签约奖励(R1)=分奖销量(V1)*(X1元+增值奖励(A1)元)*分奖奖励系数(M);其中分奖销量(V1)是指参促终端渠道在联想销售管理系统中填报的有效经销商进货;奖励分月计算,前后不进行累计,季度不予补齐且按照月度签约目标110%封顶,超过部分不予计算。(2)针对两家分销军团中的无店商,设计如下奖励政策:基础奖励条件为季度签约承诺额完成率≥100%,且分销商无店商目标完成率≥90%。季度达成奖励(R2)=参促渠道无店商季度实际进货台数(V2)*(X2元+增值奖励(A2)元)*分奖奖励系数(M)。其中参促渠道无店商季度实际进货台数(V2)=参促渠道季度实际全部分销商填报分销商出货减去锁定有店商季度上报。

(四)销售促进策略

销售促进策略的重点集中在三个方面,首先是系统的市场教育和客户推进活动,通过有计划的系统的一系列活动在客户端进行产品推广和观念过渡;其次则是第二是针对经销商体系及店面体系系统性的开展各项学习及培训活动,持续提高渠道核心能力保证店面竞争力的稳步提升;第三,需要依据中小企业市场的采购特性制定持续性的销售促进动作。

1.针对各个城市的市场情况制定灵活多变的宣传推广策略,对于各个行业的重点客户进行广泛的推广,利用卖场促销活动、中央统一营销推广活动、公交车体广告植入、客户直邮活动进行大面积的信息传播及产品推介,保证商用一体机在市场普遍的认知度及用户指名率。以巡展的方式举行商用一体机及解决方案的城市品鉴会,邀请行业专家为用户讲解如何在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布局中更加快速高效的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同时利用成功案例进行引导,让用户理解使用后的真正受益。

篇(6)

一、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和业务的发展趋势

当前全球移动通信市场发展的最主要特点和趋势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移动通信市场处于高速发展之中;2)语音仍然是业务的主流;3)语音业务不会再有大的增长,今后的业务的增长主要来自数据。

移动通信毫无疑问是电信市场近年来增长最快的领域,并且仍然在高速增长。2000年全球移动用户增长达52%,亚太地区的增长率最高。移动通信业务的收入也在越来越成为电信业的最主要收入。

然而,近几年被高度关往的移动数据业务至今没有启动的迹象。WAP遭到失败,只有日本的i-mode取得了成功。最近电信行业内正在重新评估语音业务,行业内近几年一直在期待移动数据产生新的所谓“杀手应用”,但是实际发展却令人失望,如今不少人醒悟过来,认为其实语音就是最好的“杀手应用”,在5月份举行的全球3G大会上,甚至出现了“语音就是上帝”的口号。

虽然语音仍然是主要的业务收入来源,但其收入的增长率已出现下降,全球普遍出现移动用户的ARPU(每用户年业务收入)呈现下降趋势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价格的降低,而用户的业务量普遍又没有增加。因此,只有出现新的业务,才有可能产生新的收入来源,而新的业务显然是数据业务。尽管数据业务的发展尚难预测,但毫无疑问如果有新的业务增长的话,则肯定在于数据业务。一般预测,到2003年数据业务所占的比例将达到40%。

以上的趋势在欧洲特别明显。目前欧洲移动电话用户普及率己达70%,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已经基本没有,进一步的业务发展只能是来自数据。因此欧洲是最为积极地推动数据业务发展的集团。所以,欧洲运营商的3G策略,包括业务应用、建设部署、运营策略等,基本上都是针对数据业务的。

但是中国的移动通信市场和发展有很大的特殊性,在许多方面不同于全球的一般情况。中国移动通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移动电话用户仍在急速增长,幅度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移动语音业务仍在大幅度增长;到数据业务仍无启动迹象,前景更加难以预测。

中国2000年移动电话用户的增长接近100%,目前移动用户总数已超过1亿,而尽管如此,中国目前的移动电话普及率只有大约3%,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预计到2005年,中国移动通信用户数将超过3亿。因此,移动电话市场在中国仍将有极大的发展。

移动语音业务仍在大幅度增长。根据信息产业部的统计,2000年移动业务收入的增长约为50%,其中语音业务占绝大部分。因此,可以预计,近几年移动语音业务仍将高速发展,成为带动电信业务市场增长的主力。

数据业务方面,2000年中国电信的数据业务收入仅仅占总业务收入的5%,而移动数据业务的比例可想而知。目前最主要的移动数据业务是短讯业务,而WAP的用户数极少,业务量更是微乎其微,移动数据用户(即移动Modem用户)的数量更少。中国移动的GPRS投入运营后,其主要业务仍然是WAP(当然是基于分组的WAP)。目前还未有任何大的移动数据业务出现,因此近年内还难以期望移动数据业务会有大的启动和增长。

二、中国新移动运营商的市场策略根据以上对世界和中国的移动通信市场发展趋势的分析,中国新移动运营商的市场策略应该是:以话音业务作为主要业务,以具有竞争优势的业务能力确保在高速发展中的话音业务市场上占有必需的市场份额,与此同时,能够提供先进的数据业务,并且能够升级到未来的3G型宽带数据业务。

三、3G是中国新移动运营商的机遇和挑战

移动通信当前已经处于业务和技术发展的转折点,在这个时候进入移动通信领域,显然应尽可能避免采用2G技术,特别是TDMA的GSM。为了适应业务和市场发展的变化,现有的GSM运营商已经不得不将网络改造演进为基于CDMA和包交换的3G网络(WCDMA),而新的移动运营商除非不得已,一般不应再考虑GSM。

如果采用3G,则无疑为未来的数据业务作好了准备。然而更为首要的问题是,所采用的3G技术能不能满足目前的电话业务的要求。中国新移动运营商对3G的首要要求应该是,它必须能够比GSM更为优越地提供话音业务。只要这个要求能够满足,那么以3G技术进入移动市场就将获得具有决定性的优势,既能在电话业务上比GSM更有竞争力,又能提供更多的先进业务,更加为未来的发展作好了准备。因此,对于中国新移动运营商,3G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发展机遇,只要策略正确,采用3G进入移动市场就能后来居上,一举超越对手,从此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反过来,如不采用3G技术,则有可能处于永远落后和被动的境地。

最近一段时间,因为WCDMA的推迟,国内出现了“3G的推迟己成定局”这类的说法,这是非常片面的。首先,推迟的仅仅是WCDMA,而美国和韩国的cdma2000发展顺利并没有推迟,WCDMA并不是就代表了3G,因此不能只因为WCDMA的推迟就说3G推迟。其次,这类说法本身就暴露了目前在“3G”这个概念上产生的混乱和模糊,以及欧洲式的思维定向。对于WCDMA,过度的炒作和巨额的执照投资之后,宣传中的“3G型业务”的巨大市场并没有出现,以提供这种业务为目的的网络建设和商用化计划的推迟是在预料之中的。其实,3G除了采用的技术,还与业务的定位和策略有关,欧洲的问题并不等于就是3G发展的问题,除了欧洲方式的演进外,还有其他的演进方式,各个国家、各个运营商都可能有自己不同的定位和策略,每个运营商的3G都可能是不同的,所谓的3G并没有统一的含义,更加不能一概而论。

四、中国新移动运营商3G的特殊牲

中国新移动运营商由于自身的条件和环境的不同,其3G更加具有特殊性,与国内外的其他运营商相比有很大的差别,具体来说可以归纳为以下3点。

1、业务重点不同,业务重点是语音而不是数据

对于欧洲的运营商,由于移动电话已经达到饱和,以后的增长完全在于数据业务,而且由于现有的GSM不能满足数据业务的需要,因此其3G网络主要承担的是数据业务。在中国,移动电话业务仍在高速发展,而中国现有的移动运营商都已有2G网络可以承受电话业务发展的需要,他们发展3G同样主要是为了今后的数据业务。而中国新移动运营商的3G是自己唯一的移动网络,移动话音业务的市场是现实的、巨大的,必须全力进入,而数据业务市场则是未确定的,需要为它作好准备。因此,中国新移动运营商3G网络的业务重点是语音业务,这无论在国际上还是在国内,都是与已有的移动运营商不同的。

2、建设策略不同,必须是全面覆盖而不是局部覆盖

对于国内外的其他运营商,既然3G网络主要承载数据业务,那么根据数据业务市场发展的特点,选择孤岛式覆盖作为起步的建设策略是很自然的。然而中国新移动运营商没有2G网络,业务重点又是语音业务,因此必须尽可能以全面覆盖的策略进入移动市场。

3、没有2G网络

国内外其它3G运营商绝大多数都是原有的2G运营商,他们的3G技术体制选择基本上是由其2G网络的演进方式所确定的。而中国新移动运营商没有2G网络,因此一方面不存在、不关心2G演进的问题,在技术选择上不受限制,但是另一方面,也意味着3G网络同时要承担2G网络的任务,这对技术决策也是有重要影响的。

由于中国新移动运营商3G的这些不同,可以说中国新移动运营商对3G的关注和重视要超过国内其他的移动运营商,而由于自己的3G需求的与众不同,也就不得不面;临许多特殊的困难和问题,比如,对各种技术都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对技术的怦估有与众不同的内容和要求,对建设、规划、运营策划、合作等方面,都要进行特殊的研究,所有这些,都加大了研究。评估和决策的难度。

五、技术制式的选择

根据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发展特点以及中国新移动运营商的特殊条件,在技术选择上必须坚持3个基本的原则:1)以话音业务为最主要的业务;2)先进性;3)保险性。

未来几年内移动电话业务仍然是主流的移动业务,电话业务的收入将是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而且,移动电话用户数量将会急速增长。因此,中国新移动运营商的3G网络一定要以能够在移动电话市场上具有强大竞争力作为基本的定位,以电话业务作为最主要的业务。3G提供的电话业务必须能够在质量上和成本上与GSM竞争,并且因为能够比GSM提供更多的先进业务、同时具有向未来进一步发展的空问而对用户具有更大的吸引力,从而吸引新用户和老用户,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

至于先进性,就是必须保证网络具备提供3G型数据业务的能力,一旦市场出现这些数据业务的大量需求,网络能够满足提供业务的需要。网络必须符合技术和业务发展的趋势,能够满足未来业务的需要,向未来的发展演进。此外,网络在具备这些业务能力和发展能力的同时,其功能和性能必须是先进的,具有竞争力的。

保险性是极其重要的一个基本原则。尽管数据业务代表了今后先进业务的发展方向,但是其市场发展却是难以预测的,具有极大的风险,例如现在2001年就仍然没有出现数据业务的实质性启动迹象,与曾经被广泛认同的预测不相符合。因此,既要要求网络能够很好地提供数据业务,又不能完全将发展的筹码压在数据业务上,这就要求网络必须具有必要的兼容性和灵活性,当万一数据业务需求未大量出现时,网络仍然是一个最好的话音业务系统(应该比GSM和cdma-one更加优越),只有这样,才能够避免风险,时时掌握主动。

从迄今为止的发展来看,尚没有哪一种技术制式能够完全满足全部的要求。因此必须对各种技术制式进行认真研究和试验评估,分析它们各自的优势和劣势,权衡得失,全面、综合地进行考虑。

下面从中国新移动运营商的角度,对几种3G主流制式的利弊作一些分析。

WCDMA

WCDMA目前最大的优势是在电信运营业得到最广泛的接受。除了GSM运营商选择WCDMA外,而其他的TDMA制式如日本NTTDoCoMo的PDC及北美的D-Amps也选择了WCDMA。因此,WCDMA的覆盖地区遍及全球。众多的运营商和制造商的接受和加入有利于技术上更加优化和成本的不断降低。同时,在实现主球漫游上也更为有利。

WCDMA最主要的问题有两点,一是是否能够很好地支持话音业务作为主要业务,二是产品化问题,特别是手机。从原理上讲,WCDMA技术支持话音业务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在于至今还没能够有事实证明WCDMA对于语音业务是一个优良的系统。因此,WCDMA到底能否有效地提供话音业务,还需要进行论证、评估和测试验证,不仅仅对技术,也包括产品化问题,如果技术上能够提供,但没有相应产品的实现计划,也同样不可能解决问题,因为产品实现需要时间。

综上所述,对于WCDMA,中国新移动运营商需要做深入和广泛的试验和测试,还需要制造商的合作,尽快开发主要针对话音的手机产品。如果经验证实WCDMA能够很优化地支持话音业务,则能否在所需要的时间提供商用化的产品以及手机,可能成为决定性的因素。

cdma20000

如前面所述,3G近期的发展发生了一些逆转,cdma2000近来发展顺利。cdma20001x自去年10月份开始在韩国小规模商用,目前已经由SKT、KTF以及LG-Telecom正式全面投入商用化,提供的话音业务比cdina-one质量更高,而系统容量提高近一倍,提供的数据业务速率可达144Kb,韩国和日本生产的1x手机也已经大量生产供应。美国Verizon和SprintPCS两大运营商已经开始将原有的cdma-One系统全面升级为cdma20001x,将在今年内全面商用化。1xEVDO和1xEVDV也取得较大进展。

cdma2000的最大优势是其优化的语音业务已经被证明并且已经商用化。cdma20001x将“高质量话音业务”作为主要开发目标之一,其成功的商用化已经证明cdma20001x能够满足以话音业务为主要业务、同时又能够提供先进的3G型数据业务的要求,并且在今后能够升级到1xEV,提供IMT2000所要求的宽带做据业务。万一3G数据业务的市场发展不理想时,cdma2000也还是最好的话音业务系统,没有大的风险,非常符合既有先进性又具有保险性的基本原则。

cdina2000最大的间题是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欧洲运营商采用,这样,在全球漫游上cdma2000要比WCDMA困难。

TD-SCDMA

TDD技术不需要成对的频带,因此在频谱利用上更加灵活、有效和方便,并且特别适合于Internet的不对称型业务,具有一定的优点,加上中国是TD-SCDMA标准的主要发起人,作为中国提出的第一个国际技术标准,TD-SCDMA对中国的技术进步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因此,TD-SCDMA无疑应该在中国的3G应用中占有一席之地。

TD-SCDMA的主要问题是与其他两个主流标准相比,无论在标准化进展上还是在产品开发上都大力滞后,至今还未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标准,也还不能进行大规模的试验和测试,产品化方面的差距就更加明显。除此之外,由于TDD技术上的限制,TD-SCDMA的覆盖能力较差,终端高速移动时的业务性能也受到限制,因此TD-SCDMA不适宜独立全面组网,而是更适合作为WCDMA或cdma2000的辅助系统进行混合组网,用于室内低移动性场合以及用户密集地区的覆盖,以增加网络的容量。

对于WCDMA、Cdma2000和TD-SCDMA这3种制式,都需要开展全面而且深入的研究和试验、测试,以及策略方面的研究,进而在话音业务能力、先进性、保险性、全球漫游能力等诸方面认真评估、论证、权衡,最后作出最有利的选择。

六、建设策略

对于已有2G网络的移动运营商,其3G网络主要是为了满足数据业务的需要,因此其建设策略将与2G网络明显不同,大多数运营商计划在2003年左右数据业务开始全面商业化的时候,只是在大城市等业务密集地区提供覆盖,即以孤岛式覆盖起步,再逐渐扩大到最终的全面覆盖。

然而中国新移动运营商一是没有2G网络,二是必须以话音业务作为主要业务,与其他运营商相比有根本性的不同,因此也应采取不同的建设策略。对于话音业务,必须在一开始就提供全面的覆盖,而对于数据业务,则在一开始只在大城市业务密集地区提供,以后逐渐扩大覆盖范围。大体说来,就是以类似2G网络的方式进行建设,即必须以大覆盖、小容量的方式起步,进行大规模全面覆盖的网络建设,先以全面的覆盖保证话音业务的能力,然后再根据用户数量增长以及业务种类和数据速率变化的情况,逐步加大网络的容量,调整网络的布局和结构,优化网络的性能,使网络性能和业务能力始终能够满足市场和业务发展的要求。

七、试验测试和有关的研究

由于中国新移动运营商在3G上的特殊性,除了行业内普遍关心的各种问题外,中国新移动运营商还有一些特殊的问题,加上对几种可能采用的制式都要进行试验,因此中国新移动运营商3G试验和测试的规模、范围和深度都会比较大,内容多,工作量大,必须很好地进行方案设计和计划制定,认真组织实施试验测试工作。

试验和测试的主要内容包括:

1、在大规模商用化环境下各种业务的能力和限制;

2、在各种环境和条件下各种业务和应用的功能和性能,包括话音业务、突发性数据业务、实时性数据业务及视频流等;

3、话音业务的性能、质量以及经济性;

4、各类终端设备的可用性;

5、网络的性能指标,如数据吞吐能力、各种业务的移动性性能、呼叫处理能力和性能、切换性能、延时、QoS能力等;

6、容量和覆盖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篇(7)

中国移动大鸟先飞优势已成?

2013年12月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颁发三张4G牌照。虽然牌照是发给三家运营商,可只有中国移动一家是发自内心欣喜的,另外两家心态复杂,而且都采取了“放弃”TDD等待FDD的策略。

于是,中国移动的4G用户数在一年中持续增长,并逐步加快。4G牌照的发放让中国移动恢复了久违的信心,加上前期准备充分,一年时间就做完了以前需要五年才能完成的网络覆盖,市场营销活动的进攻性十足,可以说是重新找回中国通信市场霸主的感觉。

4G的发展与3G时代不同,中国移动一改以前新技术新业务多从高端用户入手逐步分层推进的策略,而是高中低端用户市场一起发动,使得4G迅速普及,很多用户直接从2G时代过渡到了4G应用,而终端厂商也十分给力,多种国内品牌的智能手机在各个档次上充足的供货,保证了4G业务的迅速被用户接受。

根据最近几个的增长数据看,4G月度用户数增长呈现加速度,到2014年底,中国移动将顺利实现4G用户数破亿的目标,2015年中实现2亿的4G用户迁移,而2015年底有望让4G用户达到4个亿,实现4G用户数占总用户数过半。

不过,中国移动在通信市场一家独大垄断生态的局面并不会出现,预计4G LTE FDD牌照很可能在2015年春天发放,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会在试商用的基础上展开一轮强大的攻势,用户分流会比较明显。不过,即便LTE FDD牌照发放,与3G时代三分天下不同,LTE TDD的用户群也将会占中国4G的主流,FDD将成为配角。

下图为某咨询机构的市场预测,仅供参考:

电信联通为何这么不争气?

与中国移动的4G元年欣欣向荣表现不同,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陷入到了苦战。按中国电信公布的数据,2014年1月至8月份中国电信公司移动用户累计净减502万户,主要由于竞争对手推出LTE服务及加强营销推广,加剧市场竞争。据中国联通9月19日的最新运营数据显示,该公司移动用户数累计2.96526亿户,本月净增长63.5万户,再创新低。

可以说,中国电信的用户数连续数月负增长,虽未伤及元气,也已经感受到深秋的寒意。中国联通的月度用户数增长持续波动,也出现了两次的超级低谷,连破历史最差记录,3G时代积累起来的优势已经消耗殆尽。等待总是要付出代价,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2014年,4G时代开启,用户预期发生了变化,人们已经不再愿意购买即将被淘汰的3G手机,而联通和电信的4G手机才刚刚出炉,中低端手机更是不足,直接导致了用户观望情绪的蔓延,用户数增长放缓。

此外,通信市场趋于饱和,新增用户数量本来就在减少,加上运营商减少了营销费用,使得因新购入网享受更大优惠的动力减少,运营商终端补贴的减少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用户换机和购机的门槛,使用户的增长受到显著抑制。

在3G时代,因为网络和制式的原因,很多用户处于多重考虑在保留原来手机的基础上新入网了其他运营商的网络。但与3G时代不同,4G用户同时使用多运营商的多部手机已经意义不大,多机用户和双机用户数量都会开始萎缩,用户的新增就出现了大问题,这也直接导致了此前多以双机机会实现用户增长的中国电信的用户数下降。

从用户增长上看,中国移动推动了4G业务的快速发展,使得其他两家竞争对手的营销活动受到压制,间接争夺了新增市场份额,此长彼消,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新增用户自然不足。

在4G商用的第一年,可以说是中国移动的独角戏,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仍在苦苦等待LTEFDD的牌照,只是在试点的几个城市中展开了运营。这种策略实际上对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十分的不利,拖得越久就越被动,与中国移动的4G差距就会越大。

未来一年的4G发展对运营商们生死攸关

2015年将是三家运营商4G发展的关键期,也将是4G用户增长的暴发期,这一年业绩表现的好坏将关系到未来五年的中国通信市场发展格局,更关系到市场的健康竞争态势。

随着LTE FDD与TDD融合组网试验区域的扩大,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迎来了4G发展的机会,但因为前期准备不充足,在终端布局和应用上落后竞争对手很多,期盼中的苹果手机被放了鸽子,在今年接下来的三个月里的工作任务十分艰巨。

目前,中国电信已在超过60个城市部署了4G试验网,预计年内覆盖超300个城市。在未来,因为国家政策的原因,预计中国电信终究会以LTE TDD为主,很可能不得不租用中国移动的LTE网络,而这样也更加促进的LTE TDD的产业繁荣。

可以预言,中国联通的3G延长线策略会在明年年底之前结束,而因为中国联通3G网络的基础优势,在利用一年的时间差尽量的实现用户的平稳迁移的基础上,预计不会出现中国电信一样的在4G时代迁移过程中的用户大量流失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