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7 16:22:0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经济发展的途径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主体功能区”是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的新名词,在十二五规划中主体功能区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方面,提出了按照全国经济合理布局的要求,规范开发秩序,控制开发强度,形成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国家对主体功能区的重视可见一般,同时,各省市为了各自地区的利益也在进行着博弈。
一、限制开发区的定义及发展瓶颈
根据开发定义和开发理念,我国的限制开发区域分为两类:一类是农产品主产区,即耕地较多、农业发展条件较好,从保障国家农产品安全以及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需要出发,必须把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发展的首要任务,从而应该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地区;一类是重点生态功能区,即生态系统脆弱或生态功能重要,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低,不具备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条件,必须把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作为首要任务,从而应该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地区。限制开发区在主体功能区中是一个比较敏感的区域,由于限制开发区限制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城镇化,限制开发区与优先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可能会进一步的拉大。同时,由于限制开发区相对于禁止开发区来说,得到的中央的转移支付较少。这就使这些限制开发区的政府想摆脱限制开发区的诉求。
限制开发区域从具体所包含的区域范畴来看,基本上都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这些区域目前面临的经济发展压力非常巨大,与发达地区、行政区域中心地区的发展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越拉越大,回流效应日趋严峻,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严重社会问题。不管是为了应对限制开发区本身的诉求,还是为了缩小地区之间发展的差距,研究限制开发区的经济发展途径都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二、限制开发区的经济发展途径
限制开发区虽然不能像重点开发区那样大力发展工业也不能像限制开发区那样得到足够的国家转移支付,但限制开发区根据自身的特点也能取得突破的发展。限制开发区为了取得经济的突破发展应该从自身区域实际出发,在对资源环境调查基础上对出科学决策,建立限制开发区的利益补偿机制,并发展限制开发区的生态环保产业以及建立合理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同时全面协调国家、限制开发区各级政府以及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才能在实践中不断的推动其经济的发展。
(一)对限制开发区进行资源环境调查基础上的科学决策
限制开发区基本上是资环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并不适合在这些区域进行。在限制开发区里明确的重点生态功能区是全国生态系统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为全国提供生态安全保障。它的主体功能在规划当中就是要提供生态产品,提供生态安全的保障。由于不同的限制开发区的资源环境有很大的差别,我们必须对本限制开发区进行深入的调查,建立本限制开发区的资源环境数据库。同时,在限制开发区加快经济发展时,必须将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放在首位,使本区域的发展在资源环境允许的程度下,这是限制开发区发展的基本要求。其次,要做好本区域发展的科学合理的规划,在规划中应该明确开发的时间,开发的顺序以及成本收益分析,在规划中应该避免那些对环境有较大破坏的企业,对城镇化控制在合理的规模。最后科学合理的完成项目投资,在项目投资中应该按照合理的程序,对投资的风险做全面的控制,以最大的限度降低风险,保证资源开发的利益最大化。
(二)建立对限制开发区的利益补偿机制
对限制开发区的利益补偿包括二个层面:国家层面的利益补偿机制和限制开发区地方政府层面的利益补偿机制。其中国家层面的利益补偿机制是国家整体规划的需要,地方政府的利益补偿机制成促进本地区更好的发展。
由于限制开发区本身的限制以及国家的整体需要,限制开发区丧失了一定的发展权利。同时,由于限制开发区的资源环境保护,地方政府必须要有一定的投入,这无疑会加强限制开发区的财政负担。为了使限制开发区的发展能赶上国家整体发展的步伐,国家必须对限制开发区给予一定的补偿,主要的补偿手段有国家的财政转移支付和优惠的税收政策。
限制开发区除了有国家的政策补偿外,地方政府必须给予本区域的企业和个人给予相关的利益补偿。由于国家整体规划的需要,限制开发区的基础设施以及资源等因素加大了限制开发区的投资风险。这对本区域吸引投资,形成投资规模,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产业聚集都有会产生一定的障碍。地方政府应该科学的规划,尽可能为企业提供提供信息共享平台。对于一些适合很区域发展同时又关系到民生的企业要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当地政府可以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此类项目的专项补贴。同时可以给予相关企业一定的税收补贴和用地让利以及简化投资程序和政府的服务透明度以降低投资者的投资成本。
(三)科学发展限制开发区的农业及生态环保产业
对于限制开发区中的农产品主产区,应该引进农业科技技术和管理技术,发展新兴的现代农业。其中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的一部分,发展生态农业的关键是将标准贯穿到生态农业的生产、加工、储运、消费整个行业链中,促进农产品、食品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发展生态农业需要国家和政府的支持,需要政府给予正确的引导,同时也需要农村的合作体系以及先进的农业技术的推广。在发展生态农业的同时,我们也可以适当的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工业是以生态经济原理和系统工程方式组织工业企业生产,使上游企业排放的废弃物成为下游企业所需的原材料,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形成相互依存的生态产业系统,同时应该积极推广清洁生产,加快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加大基础工业的技术改造升级。
对于限制开发区中的重点生态功能区,我们应该发展生态旅游业和现代绿色服务业。生态旅游是一种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把环境教育和自然、人文知识普及作为核心内容的旅游轰动。我们应开发本地区特有的风景名胜以及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挖掘和整合生态旅游资源,规划、设计并推出生态旅游产品,坚持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同步规划、同步实施,把生态观念和生态文化融入旅游的各个环节。我们应该加快建设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现代物流基地和配送中心、大型商业服务中心和批发贸易中心,逐步形成集信息、仓储、加工配送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层次、专业化、标准化的现代物流网络和绿色通道。
对于限制开发区我们还可以大力发展新型生态环保产业,要着力发展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技术,以循环经济为特征的固体废弃物处理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生态保护和生态功能修复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和环境规划、评估、检测等技术。为了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政府要发挥引导作用,完善促进环保产业发展的法规和政策;提高环保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以科技创新提高市场竞争力;创新环保产业投融资体制机制,推进污染治理市场化进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发展环保产业中的作用。
(四)完善限制开发区的政府绩效考核体系
绩效考核是政府行为的指示器和方向盘,地方政府树立新的绩效观,是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重要保证。在这样的背景下,依据各个地区主体功能区的实际情况以及所承担的功能属性,建立比较详细的、切实可行的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并由此建立考核程序,采取相应的考核手段,最终实现考核目标。发区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不够好并关系到全国或较大区域范围生态安全的区域。划定限制开发区主要基于四种目的:一是主要出于生态保护, 有些区域拥有特殊的生物资源,为了保护需要将这些区域划定为限制开发区; 二是出于缓解人地矛盾, 有些区域开发密度大,区域内人口密度大,区域生态环境退化,已经难以承载现有人口的区域;三是区域生态环境不能承载大规模的经济开发,有些区域不适宜大规模的经济开发;四是关系国家生态安全的重点保护地,区域的生态环境关系到全国或较大地区的生态安全,因而不能大规模经济开发的区域。限制开发区的主要任务不在于发展经济,而是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在资源环境承载力范围内有条件地发展一些特色经济,引导超载人口逐步有序转移,逐步成为全国或区域性重要生态功能区。
现行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基本上是以经济指标为基础,随着主体功能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不同功能区的地方政府其考核指标也有所不同。钱龙,邹军新(2010)认为为避免各功能区功能错位与越位,为保持各类主体功能区同等的公共服务水平,同时也为了保证各类主体功能区划分与建设的顺利推进,需要建立一套同主体功能区相适应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体制,没有新型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体制,主体功能区划分与建设就无从谈起。限制开发区特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环境承载力较弱、开发成本和开发后的修复成本都很高、人类活动强度超过了当地的环境承载能力等,基于限制开发区的功能定位,因而应该从从生态环境建设和特色经济两个方面来说明限制开发区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机制构建。
依据限制开发区自身的特点建立适当的绩效考核体系能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对限制开发区的发展毫无疑问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对保护限制开发区的资源以及生态环境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我们应该在完善现有的绩效考核体系的基础上建立适合本区域发展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体系。
三、相关结论及政策建议
从主体功能区上升到国家战略可以看出国家对其重视的程度,作为主体功能区中比较尴尬的地区-限制开发区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限制开发区一般处于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同时也是自然条件比较热烈的地区,这些地区的发展本来就比较困难,国家更应该重视限制开发区的发展。既要保护好限制开发区的生态环境,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发展规划,又要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产业。同时,我们要加强当地政府的廉政建设,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方面的作用,保证国家的政策能够得到充分的落实。我们还需要在限制开发区建立良好的国家补偿机制,对一些有利民生的项目给予支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限制开发区的稳定发展,从而缩小限制开发区与其他主体功能区的发展差距。
参考文献:
[1]賴华东.主体功能区分类区域政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1月
关键词: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科技创新;区域布局;资金供给;人民币汇率
伴随着生产力的前进以及国际、国内经济的改变,国内工业的前进也在持续发生着改变,这种改变对工业经济利益产生了影响。
第一,资源性物质供应缺乏的冲突致使资源性物质售价的上涨。我国人口数量庞大,每人拥有的自然资源处在世界平均水平之后。国内资源性物质供应缺乏,导致国内工业前进越来越多的依赖于进口。
第二,劳动工人工资涨幅明显增快。整体来看,国内拥有足够多的劳动力,按照现在的水平来讲劳动力工人工资低廉占有优势。不过这不代表着国内将来工人工资不涨。执行了三十年的计划生育国策,国内人口增长量已放缓,城市以及乡镇的壮年劳力人数在下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因为国家出台了保护农民经济增长的政策,农民进行农业生产获取的收入也在慢慢的提升。这种环境下,工厂劳动力并不像以前那么丰富,工人工资在持续提升是肯定的。
第三,有的行业生产能力对于现在的需求来讲剩余太多,生产出的物品价值不能够全部得到完成,生产力空闲状况比标准规范的超出很多。二零零二年之后,因为固资投资力度持续上升,同时慢慢的出现了新生产力,造成一些行业生产力剩余。从工业前进的整体次序来讲,生产力在标准范围内具有剩余,能够增加竞争实力,剔除落后。不过生产力剩余要在合理的范围内,使用状况在百分之七十以下,就会出现制造要素分配率降低,库存积压。
第四,单位的资本供应环境以及人民币汇率不稳定。银行贷款利息进行了数次上升,增加了单位资本成本;人民币汇率上升,对我国买卖环境带来了很大的改变,单位出口商品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减小。
第五,单位在社会环境中需要负担的义务成本在慢慢的提升。在现代化社会中,单位的制造运行行为不再是单独的,而是要在政治以及经济环境中进行。单位一方面追求最大利益,另一方面要达到外部经济标准。最大利益是有要求的,不仅要保证投资者的获益程度,还要满足效益相关者的获益程度,提升单位员工的社会保护水准,增加对垃圾的整治降低对环境的破坏,都会提升工业制造运行成本。
第六,国家之间经济关系的改变。中国进出口买卖在持续上升阶段中同时也是排在前列的买卖大国,再加上保护主义慢慢的增多,导致我国进行出口买卖活动中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经过环境保护、商品品质等措施规范的颁发,抬高了国内商品出口的门槛。
改变经济前进模式,先要解决好收益和速度的关系,从以往纯粹的探索经济快速前进转变到又好又快的前进。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6年同期增加了百分之十一点五,工业增长了百分之十八点一,城镇固资投资增长了百分之二十五点九,易耗消费品价格增长了百分之四点五。如果一直这样增长下去,可能会造成经济过热,出现通货膨胀。所以,进行固资投资以及信贷的掌控是很有必要的。经济前进是有标准数值的,生产总值增长在百分之八到百分之九,工业比生产总值高出四到五个百分点,固资投资增长率在百分之二十左右。
调节以及改善产业构造是提升工业经济利润最关键的方式。产业构造是生产因素分配的效果,并且也是在此进行制造的开始。国内工业构造的明显的冲突体现在粗放型制造方式,制造技术以及措施低、耗用的能源多、对环境破坏严重的粗放型使用资源高的中小规模单位消减了资源分配效率。近来,国务院国资委机构提议国家投资会更向掌握着我国经济重点行业以及重点范围聚集,进一步向具有强竞争力的大规模单位汇集。
经济发展中的区域布局合理化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途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国土辽阔国家的普遍现象。由于自然环境、交通运输条件、市场机制、国际贸易关系以及国际资本流动等因素的影响,沿海国家生产要素的空间配置和经济活动向靠近海岸线的地区集聚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生产要素的空间配置应当坚持效率优先和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原则。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应优先考虑不同地区出资者、生产者创造社会财富所做出的贡献,使生产要素利用效率最高的地区保持增长的动力,它有利于为中央财政创造更多的税源,以增强中央政府对经济欠发达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的能力;其次,鼓励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口向经济发达地区转移,既有利于经济发达地区有充足的劳动力的供应,也有利于不同地区的人口规模与其经济活动规模相适应,平衡不同地区的人均收入水平;第三,鼓励和引导经济发达地区的资金、技术和生产能力有序地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第四,通过对国民收入再分配进行调节,使各个地区的城乡居民都能够均等地享受到与现阶段我国经济总体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文化等基本的公共服务。
科学技术改革是促进经济前进的持久动力。加强自主改革性能是改变经济前进形式的重要部分。国内现在科学技术研发和前进不统一、科学技术改革收获无法使用到实际过程中的问题都没有得到处理。大多存在只研发,不切实使用的情况。通过技术市场向企业转让科技创新成果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大多科技成果未经过工业性中试,其技术的可靠性还有待完善,其经济可行性还需要市场的验证。要使科技创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科技创新的途径应当采取需求牵引、工程依托、以企业为主体、社会化分工与市场化运作的方式。需求牵引,是指技术创新要有明确的工程化和产业化的需求目标,而不仅仅是为了跟踪或发表科学论文;工程依托是指技术创新有一个具体的工程项目载体,例如我国的神舟载人航天工程等。
和发达国家的工业相比,在技术水准上还有很大的距离,所以持续引入高科技措施依旧是减小差异的最佳方式。并且,还要转变传统的重视引入,在对策上激励单位增强对引入措施的学习吸收以及再更新。
产业构造不科学也带来了社会化以及专业化划分的程度不高。在制造行业,要推动专业化划分,经过开展产业积聚的形式,龙头重点单位以开发、商品策划、重点配件生产以及商品组合为主要工作,其他专业化的小规模单位为龙头单位服务。并且主动进行转变成为生产提供服务的现代化服务业。这种服务行业是从工业行业划分出来特意为工业行业制造服务的。生产外包是产业构造变革的一种新形势。外包慢慢的发展成国际产业迁移的新式流行形势。外包就是单位把非重点的制造、销售、开发、策划行为,转移到生产成本低的国家的单位去实现。为生产提供服务的行业,基本都是集中措施以及知识的产业,因为专业化的划分,能够降低单位非前线工人人数,减少单位的制造以及交易成本,能够最大程度的提升社会资源的分配率。
参考文献
关键词:城郊经济;发展途径
随着城市发展规模的扩大,城市建设用地不断增加,势必造成城郊农村耕地资源的迅速减少,从而打破了原有城郊农村经济发展的传统模式。因此,这就需要地处毗邻城市的城郊农村充分发挥特殊的区位优势,积极探索城郊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才能实现城郊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笔者以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海门街道为例,就城郊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作一初探。
一、城郊农村经济工作现状及问题
由于城郊一般处于主城区的部分,城市的发展势必限制了城郊农业经济发展空间,只能从传统的农业生产逐步向二、三产业多元化方向拓展。如海门街道位于浙江省台州市主城区椒江东部,下辖10个社区、16个行政村,属于典型的城郊农村经济。近年来,随着台州市主城区的快速发展,海门街道的产业结构也不断调整变化,农业在整个城郊农村经济发展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少。2012年,全街道农村经济总收入504567万元,其中第一产业收入2761万元,仅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0.55%;第二产业收入474848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94.11%;第三产业收入26958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5.34%。尽管近几年各地城郊农村经济发展较快,但普遍存在协调性不强、统筹性不够等问题,我认为至少有以下几点:
一是土地资源不断减少,高效农业发展受到制约。以台州市椒江区海门街道为例,先后被市、区征用土地达19800亩,占街道耕地总量的82%。由于城郊农村一直沿续农村有关的政策和体制,粮食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仍有指令性的任务,发展高效农业的空间受到了限制。同时,因粮食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城郊农民种粮的积极不高,而想发展高效农业又受到资金、技术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二是富余劳动力大量增加,城郊劳动力转移难度大。由于失土农民文化程度普遍偏低,适应能力差,缺乏非农劳动技能等因素,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弱势。加上部分失地农民依靠房屋出租以及村集体经济分红,自以为生活已有着落而不思长远之计,不愿从事一些劳动强度较大的工作,从而更增加了城郊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的难度。
三是第三产业比重偏低,产业发展缺乏规划引导。如海门街道第三产业仅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5.34%,大多集中在传统的运输、商饮、服务业,且往往是失土农民自找门路。在城郊农村经济发展中,不少地方缺乏产业发展规划和组织引导失土农民发展第三产业,缺少扶持政策的有力支持,因而第三产业不但发展缓慢,而且经济收益不尽人意,又反过来影响了失土农民向三产转移的积极性。
二、城郊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必然带来上述城郊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种种问题,要想切实解决这些问题,最根本的是要在思想上对城郊农村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既要看到城郊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又要看到城郊农村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与城市经济联系紧密,为城郊农村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只要从当地的实际出发,应地制宜不断探索城郊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就能形成有地区特色的城郊农村经济发展模式,我认为实现城郊农村经济发展至少有以下几条有效途径:
1.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要充分利用城郊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建设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发展设施蔬菜、精品水果、特色园艺、规模畜禽、特种水产等城郊型农业,推广实施工厂化栽培、精准栽培、设施高效集约化栽培等新型农业生产种植、养殖新技术和新模式,抓好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农产品检测体系和农业标准推广体系建设,创建特色农业品牌,努力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同时做好农产品销售,强化农民专业合作社与超市、酒店、食堂对接,积极探索农超合作平台对接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把原先农民专业合作社与超市、机关、学校、酒店等零散、小额、短期合作,转变为合同、订单式的大数额长期合作,努力使城郊农民具有稳定的收益。
2.不断培育农业龙头企业。要从城郊农村和毗邻城市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订单农业,实现“双赢”发展,尤其要重点支持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加大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的研发力度,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及新型种养模式,促进农业龙头企业从生产到加工整体科技水平的提升,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如海门街道2012年底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4家,产值达955万元;农业企业5家,产值达3800万元,税利165万元,其州市同康酒业有限公司、台州市江南饲料有限公司、台州市联民农产品物流配送有限公司获得“台州市农业龙头企业”称号,尤其台州市同康酒业有限公司总投资8000万元,用于技改建设项目,今年建成后年销售额可从原来的2000万元预计提高到1亿元以上。这些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不仅进一步推动城郊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城乡统筹发展,而且通过在生产经营中对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既加快了资金、技术、信息、人才向城郊农村辐射延伸,又加快了失土农民向第二产业转移,有力地推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3.积极发展农村第三产业。要突出服务业中心地位,坚持打造商贸物流新优势,充分发挥城郊的区位优势,大力实施“三产兴城郊”战略,促进城郊服务业的大发展。大力发展房地产业和商贸经济,加快商贸业集群布局,打造核心商圈。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充分运用现有商务设施和场所,积极探索引进电子商务、休闲娱乐、连锁经营、创意设计等产业,全面提升城郊服务业的档次和水平。积极发展农村养老服务和社区服务业,满足和方便农民多样化的生活需求。大力发展物流业,要充分发挥城郊与城市交通便捷的优势,搭建功能完善、便捷高效的现代化物流平台,为发展壮大物流企业提供公共服务。同时,要继续提升旅游农业、休闲农业、农业度假村、“农家乐”等传统第三产业,努力提高市场竞争力和知名度,使城郊成为市民假日乡村旅游的好去处,以此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进步。
当然,城郊农村由于区位、产业、消费习惯等不尽相同,在发展城郊农村经济中,既可汲取各地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又要探求符合当地实际的发展思路和模式,才能实现城郊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加快城郊农村经济发展的措施
加快城郊农村经济发展,是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内在要求,应按照党的十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要部署,政府除了加大“三农”资金的投入,确保总量持续增加、结构不断优化外,还要重点在城郊农村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农民素质、加强指导服务上下功夫,以保证加速城郊农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1.积极探索农村管理体制改革。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加快推进城郊农村综合改革步伐,积极推进以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为主要形式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理顺集体资产收益分配制度,探索在股份合作制的框架内引入先进管理理念,逐步形成法人治理结构,推动集体经济组织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发展,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城郊农村逐步向城市化过渡打下坚实基础。
2.努力培养新型城郊农民队伍。加强城郊农村失土农民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要区分不同的岗位开展相应的技能培训,重点以农村富余劳动力技能培训、农民工岗位培训和农业专业大户、农业企业主专业培训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促进农民分工分业,使城郊农民更好地适应高效生态农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需求。
3.强化城郊经济发展的指导服务。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城郊农村经济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规划好城郊农村经济发展蓝图,统筹城郊农村资源的科学整合和有效配罝,确保农民真正得实惠。同时,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主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进村入户了解民情,积极破解难题、寻找方法,为城郊农民及时提供政策、就业创业环境和信息等方面的服务,引导农民向城市集聚,实现城郊农村城市化、城郊农民市民化,使城郊农村经济成为城市经济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地摊经济; 治理; 法律困境;
Abstract: Both the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relaxed relevant policies on the street vending economy and explicitly encouraged its development,But the street vending economy in many places seems to have returned to the situation that being chaotic if it's released or being inanimate if it's administered. The reason is that there are lots of prevalent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reet vending economy,such as the difficulty in protecting the rights after sale,the influence on the normal order of the city, and the improper way of supervision. To overcome thepredicament,it is necessary to use the rule of law thinking,improve the market access system,innovate the way of supervision,establish industry self-governing organizations and implement laws and regulations in detail,so as to help the street vending economy adhere to the path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ruly become the vitality of China's economy.
Keyword: street vending economy; administer; legal predicament;
在国家宏观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下,地摊经济顺势发展,全国迅速开启了地摊经济复兴模式。地摊经济展示出其独特的经济驱动势能,但其中也不乏盲目跟从的势头。如今潮流逐渐减退,地摊经济又被纳入强制规范的列表之中,摊贩和城管间的“猫和老鼠游戏”重复上演。可是地摊经济从来不是可有可无的“角落”经济,其出现带有一定的正负效应,我们只有将其带到“阳光之下”——使其合法化,合理化,规范化,才能为长足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动力支撑。
1 、地摊经济的基础理论梳理
1.1、 地摊经济的概念
地摊经济,是指通过摆地摊而获得收入来源的一种经济形式。由于人类个体有限的生产能力和多样化的物质需求,加之后来劳动分工的明确化、职业化、专业化,早期的物物交换逐步演化成商业贸易。但贩夫走卒,古已有之。地摊经济作为人类最原始、最有生命力的商业活动之一,有其独特的优势,不仅填补了老百姓购物的一段空白,在疫情背景下还能发挥缓解就业压力、繁荣经济市场、改善民生等作用。
1.2、 地摊经济的类型及特征
1.2.1 、叫卖地摊与问价地摊
根据摊主的贩卖方式,可分为叫卖地摊与问价地摊。叫卖地摊的摊主多以叫卖的方式,宣扬折扣优惠细则,吸引客源,促成交易,其特征为利润低、销量大。问价地摊则是等待消费者问价,部分商品在摊贩与消费者的一问一答中降低价格,促成交易,其特征为被动、价格因人而异。
1.2.2、 食品地摊、服饰地摊、生活用品地摊与娱乐地摊
根据地摊贩卖商品种类,可分为食品地摊、服饰地摊、生活用品地摊与娱乐地摊。食品地摊无论是加工过程还是售后,易产生垃圾,食品安全为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服饰地摊因其售卖尺码及款式多样,通常占地面积大;生活用品地摊数量最少,商品质量安全引人关注;娱乐地摊多设在广场等面积大、人流量多的地方,占地面积较大。
1.3 、地摊经济兴起的溯因
1.3.1、 疫情背景下政策鼓励
近几十年来,地摊经济相关政策有放宽趋势。近来受疫情影响,国内失业人口增加,各个群体经济负担都有所加重。国家为推动经济发展,扩大内需,放宽了地摊经济相关政策,鼓励地摊经济的发展。各地也纷纷出台相应政策或措施以促进地摊经济发展,减轻就业压力。截止2020年6月,先后有江西、辽宁、陕西和南京、成都、厦门等多个省市明确表示鼓励发展地摊经济并出台了系列宽松政策。[1]
1.3.2 、地摊经济“三低”特质
地摊经济有着创业门槛低、失败风险低、商品价格低的“三低”特质。创业门槛低,是指对经营者的学历及技能要求不高,没有店铺租金的压力,对资金不足、身体有缺陷、年龄较高但又想获得收入的弱势群体来说,是一条保障自己生存权的道路。失败风险低,指的是前期的资金投入不多,经营成本不高,中低收入群体数量大,市场广泛。地摊经济没有店面租金,店员服务等压力,商品价格一般都比较低,大部分商品算得上物美价廉,竞争优势明显。
1.3.3、 填补了消费者的需求空白
首先,地摊经营者大多会选择人流量多的地点摆摊,如学校、居民区、大型商场的周围。这一选择为居民、学生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消费途径。其次,从地摊经营的内容来看,多以小吃、零食、日用品为主,而城市居民的主体以中小阶层为主,物美价廉的“地摊货”可以很好满足部分日常需求,填补了商超之外的消费市场,满足了消费者购物便利的需求。
2 、地摊经济调研情况分析
2.1、 调研情况
本次调研主要以问卷、走访调查为主,电话咨询等为辅。问卷调查分为线上调查与线下调查,针对不同群体设计了两份不同问卷,一份针对地摊经营者采取线下调查方式,另一份针对非地摊经营者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调查方式。针对地摊经营者的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352份,针对非地摊经营者的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268份。调查地点为湖南省长沙市,走访的地区主要集中在长沙市岳麓区、雨花区、天心区等。
2.1.1、 地摊经营者调研情况
通过问卷数据和走访调查结果可知,在长沙从事地摊经营的劳动者,大多是缺乏学历和技能的外来务工人员且近一半为中老年人群体(如图1、图2所示)。
大量的进城务工人员,在缺乏其他技能的情况下,加之年龄偏大,学习新技能的积极性不高和过慢,多数会选择从事摆摊从而维持在城市生活的成本或者补贴家用。大部分经营者对当前地摊经济的监管和执法感到不满意,城管执法不够公开透明,多数从业者对关于地摊方面的法律或法规不太了解,对于政府出台关于地摊经济相关规定,有一部分人认为很好,但多数人认为没有用,从而也就造成的目前地摊经济“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局面。
2.1.2、 非地摊经营者调研情况
非地摊经营者问卷部分,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调查方法,接受调查的群体主要为当地居民、外地游客、当地学生等。在268份的调查问卷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对地摊经济有一定的了解,也在日常生活中多次接触到地摊经济,因此他们对地摊经济的态度是基本支持的。非经营者认为地摊经济方便了居民的生活,提供了多样化的物品选择,从而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也有一部分非经营者发现了地摊经济存在的问题,即噪声污染、环境污染和卫生质量问题,他们希望国家可以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2.2 、调研问题分析
2.2.1、 管理制度不完善
虽然地摊经营者与非地摊经营者立场不同,但他们都表示出了对现在地摊管理的不满。地摊经营者表示,目前城管执法方式较以往有所改善,但仍存在执法不文明、不公正的现象存在;非地摊经营者则认为政府在试点的时候没有广泛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没有结合实际;在执法的过程中不够透明。所以在地摊经济管理的过程过,政府和其他管理机构应当充分考虑各方意见,建立高效沟通的机制,规范城管执法过程,结合地摊经济的客观特性,因地制宜做好规划与管理。
2.2.2 、政策宣传落实不到位
无论是地摊经营者还是非地摊经营者,他们对于地摊经济的认识都存在滞后的情况。非经营者对城管的印象基本停留在了之前新闻所报道的粗暴、野蛮上,而根据经营者的反映,城管的素质是有所提高的;经营者对当前地摊经济相关法规也不熟悉,实际上早在2016年湖南省政府就出台了《湖南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小餐饮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在这部条例中明确规定了食品摊贩经营方式和范围等。造成这些现象的出现,客观上可归咎于政府宣传不到位。同时法规出台后,政府部门没有出台相应跟上立法的规范性文件,来具体引导地摊经济,政策精神难以落实。
3 、地摊经济发展的法律困境
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资料研究,我们发现地摊经济发展的法律困境主要集中在售后、秩序和监管三方面。售后问题主要发生在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部分经营者职业道德不高,对产品、服务的质量把关不严,易发生侵权等纠纷;此外消费者也存在维权困难的现实难题。秩序问题则发生在经营者与社会公众之间,主要包括噪音污染、环境污染在内的污染问题和交通堵塞问题等。监管问题则发生在经营者与管理者之间,主要是执法模式不文明以及现有规划试点不科学的设置与管理。
3.1 、售后维权艰难
由于地摊经营流动性和自主性较强,进货渠道多元化,且目前针对规范地摊经营的法律尚不完善,尤其是产品来源追溯的监管机制的缺乏,使得地摊商品来源不明,即使发现劣质商品和食品过期变质也无从追溯。同时,地摊经营的自主性决定了摊主进货渠道的多元化,这也加重了对其来源的监控和管理的负担。再者,当前各类食品摊点缺乏相关食品安全与质量公示,也没有相关第三方机构,如质检和维权机构的介入,消费者无法直接了解摊点食品安全情况,在出现食品安全或质量等问题主张维权时,难以取证,追责困难。[2]
3.2 、影响城市正常秩序
3.2.1、 环境污染问题
地摊经济常常伴随严重的环境污染,包括噪音污染、空气污染、生活垃圾污染等。由于地摊多设在人流量大的交通十字路口、居民区的空地处、学校周边等处,他们的叫卖声以及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极易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食品加工产生的油烟、随处乱倒的垃圾和食物残渣使当地的环境陷入“脏乱差”,给城市环卫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还有一些地摊经营时间较长、较晚,容易损害居民休息权。在经营中,油烟、食物气味和垃圾等常常影响周边环境。
3.2.2 、影响交通秩序
经营的逐利性驱使摊主聚集在人流量大且人群密集的地点经营,而这些地点通常也是城市规划中的交通网点、商业繁华地段、娱乐场所中心圈和居民小区密集区等区域。由于地摊经济自身特点,区域内部缺乏统一的摊位规则。同时受部分经营者素质较低的影响,地摊经营不可避免和城市规划在空间上有交错的现象,加重了空间利用上的矛盾,容易破坏正常运行的交通秩序,影响交通安全。
3.3 、监管方式不当
3.3.1 、执法方式不当
城管暴力执法这一社会热点不止一次上了“头条”,因管理方与被管理方地位上的不平等性和管理的强制性,舆论常将问题归责于管理一方,而忽略了执法与被执法的双向关系。暴力执法问题出现的原因有二:一是管理制度不完善、措施不配套、执法方式不妥当;二是城市管理者与地摊经营者缺乏有效沟通。城管和地摊经营者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地位的不对等使两者的立场和意志有明显的差异。
实际生活中,城管在执法的过程中,较缺乏人性化的执法方式。大多数经营者对于城管的执法方式都有所不满,主要体现在执法过度、方式简单粗暴和不文明执法三个方面。而一般以地摊为生的人,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素质较低,缺乏相应的法律意识,当出现事故纠纷时,他们比较倾向于用自己的方式处理问题,而不是通过法律途径,且手段比较偏激,容易与城管发生肢体冲突,进一步激化矛盾,不利于治安管理和社会和谐。
3.3.2 规划管理不科学
在城市管理中,政府部门是管理者的角色,而地摊经营者是被管理者。虽然服务型政府已取得较大成效,但在地摊经济管理与执法方面仍存在着较大进步空间。此外,因为现实管理问题各不相同,政府根据最基本的管理职能,有时不得不强制介入地摊经营,干预市场。此时,由于缺乏系统、科学的论证以及充分听取经营者的意见,政府部门的某些举措显得“费力不讨好”或者“药不对症”,在地摊经济中较为明显的一点就是政府规划摊点设置与管理制度不科学、不合理。
在放开对流动摊贩限制的开始阶段,城市管理者盲目划区,强制要求摊贩到某指定地区经营,这种缺乏有效沟通协商与科学论证的决策,最终导致了客流量不能满足摊贩的经营需要,摊贩又回到之前的场所进行经营,试点区一片凄凉的尴尬处境。[3]
4 、地摊经济发展困境的化解
4.1、 完善市场准入制度
引导地摊合法化。大部分地摊经营者为生活困难、就业能力较弱的群体,比如城市下岗职工、无业人员和进城的农民等低收入群体。地摊主体资格的非合法化,让流动摊贩处于“身份缺失”的状态,没有进入市场经营的合法身份,被排除在市场之外。主体资格的“缺失”使得地摊经营者也失去了自我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的外在监管的压力与动力,这不仅影响商品市场秩序,也会激化经营者与消费者的维权矛盾。
因此,促进地摊主体经营资格的合法化既是对摊主从外部规范转化为内部自觉约束的途径,倒逼其进行自我整改、升级服务质量,也是解决买卖纠纷,规范市场秩序的途径。地摊经营主体合法化是对地摊经营者的合法身份进行明确的证明,以此将合法地摊经营者与非法地摊经营者进行区分。建议对摊主实行备案制,对资质合格的摊主出具资质证明。宣传鼓励居民在地摊聚集点进行消费时,认准在合法地摊进行消费。这从“卖”“买”“管”三方面进行了规范。[2]
4.2 、创新监管方式
4.2.1、 规范进货渠道,透明商品质量检测监管
利用互联网,多方联动监管。“互联网+”走进生活已不再是新鲜事,上到政府利用互联网公开信息,下到社区信息共通,地摊经济的管理也应该加入互联网,尤其是对货品来源渠道的监管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的透明度高、覆盖性广的特点,给每件货品的来源贴上“标码”,一扫便知其“家门”。同时,各摊位在售卖货品时应自觉接受质量检测,合格的摊位则颁发质检合格证书,公示在摊位明显位置,使消费者安心;若不合格,则强制其整改,整改不合格纳入“地摊黑名单”,限制其经营。完善多方联动监督机制,建立健全摊主自我监督与群众、城管等多方监督的联动机制,强化社会组织监督。
4.2.2、 管理部门合理规划管理摆点区
结合民意合理规划摆点区。因地摊经济依托于人流量发展的特性,管理者应充分调查地摊经济发展的特性,实地走访,综合考虑经营者的意愿与城市秩序等,合理规划摆点区。并对区域进行分类,分为固定区域与流动区域,进行个性化管理。摊位的分配也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用抽签等方式进行分配,并定期更换。
4.2.3 、日常管理与抽样监管有效结合
日常管理与抽样监管相结合,标准化管理。管理者需对地摊的摆放进行规范,以防堵塞交通。对摆点区域的环境卫生进行监管,必要时可采取对区域内的摊主收取适当费用,聘请清洁工人对该区域进行清洁。为保障地摊商品的质量、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需定期对地摊商品进行抽样检测,对不合格商品进行公示,并计入经营者档案。践行柔性监管下的刚柔并济。[4]
针对地摊经营带来的环境问题,相关政府部门应出台一套系统的考核制度对地摊经济进行考察管理,具体的考核项目应该包括设施完善、摊位卫生、垃圾袋装、个人卫生、用具整洁等方面。考核制度可以让城管执法更加有依据,在规范了地摊经济的同时,也使经营者形成社会责任意识。建议国家和有关标委会将地摊经济纳入标准化的重要范畴,制定符合中国特色和中国市井气息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制定完善的地摊运营管理标准规范将是缓和地摊与城市环境管理之间的矛盾、解决流动摊贩管理难度大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5]4.2.4维权渠道多样化
推动维权渠道多样化、便捷化。地摊经营者在商业活动中,以生产销售小商品、食品和农产品为主。其在生产销售过程中常常会面临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不全面、监管举措未落实、自身产品管理能力不足等问题。[6]为方便消费者维权及信息反馈,管理者可要求经营者在其摊位上张贴消费者维权平台二维码,二维码集资质查验、评价、投诉等功能为一体,消费者可通过扫码反馈消费体验。若出现侵权问题,经管理部门查实后将依法对经营者采取相应措施,维护消费者权益;若体验感良好,也可通过扫码反馈,影响摊位评级;若对管理或者其他方面有所建议,也可通过其反馈给管理部门,以便管理部门听取建议,改进管理办法。
4.3、 建立行业自律组织
4.3.1 、地摊行业自律组织的组织架构
行业自律组织是现代经济社会重要的市场主体,发挥着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重要作用,在性质上属于社团法人。一般而言,行业自律组织以协会或者商会的组织形式表现出来。地摊行业自律组织是在政府指导和监管下,为实现地摊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而建立的被行政主体授予了一定公共管理职权的社会组织。相比较于政府的管理模式,地摊行业自律组织更加灵活、民主、公平,更够在市场秩序中最大程度的激发地摊经济活力,从而助力地摊经济发展。
行业自律组织组成人员包括从业人员和会员两大部分,从业人员中不仅包括高级管理人员和普通职员,还包括专业人员,即给行业提供专业指导的专家。在地摊协会中,从事专业工作的应当是精通经济管理学和城市规划学的专家。会员则是在地摊协会中进行登记注册的地摊经营者,会员中又分为中级、初级、高级三等会员,其中没有营业执照、从事地摊经济时间短的地摊经营者则是初级会员。初级会员可以向高级会员升级,以时间、收入、口碑等综合因素为考量。
4.3.2 、地摊行业自律组织的基本运行模式
地摊协会的运行基本遵循“经营者—协会—消费者”的循环模式。首先是地摊行业的经营者即地摊经营者注册成为会员,再由协会工作人员进行地摊经营者摊位实地考察来确定等级;其次由协会的地摊监管工作人员定期检查会员地摊经营者的经营状况,每个地摊经营者都必须通过年末考核,否则将会进行降级或者除名处理;最后由协会的地摊调查人员收集消费者的反馈信息,并将其公布在协会官方网站上,以便会员地摊经营者学习改进。协会专家负责解答会员地摊经营者的问题,并且提出建议和改进办法。
4.4 、落实细化法律法规
现行有关地摊经济的法律制度设计存在的一个很大问题,就是缺乏更加微观和细致的规范性文件来具体引导、规范现实地摊经济面临的问题。多地的省人大常委会和省政府出台的规范性文件都对地摊经济的发展提出了原则性的要求,但是规范本身较为宏观和原则,现实中缺乏的是贯彻这些基本理念的市区一级的规范性文件。因此,管理者对地摊的执法自由裁量权过大,更多凭的是当前政策的态度,政策鼓励则放宽监管,一旦政策收紧,则又恢复以往的简单打击取缔模式。为了实现对地摊经济的长效化治理,有必要落实和细化法律法规,为地摊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加严密和坚实的制度性保障。具体而言,地方政府的管理办法应当从源头规范,制定市场准入的主体标准和行业标准。贯彻落实“六稳六保”的方针,明确细化地方政府的主体责任,积极作为,为地摊经营者提供一个优质、有序、科学的监管环境。规范经营者的权利和义务,规定法律责任和救济途径,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5 、结语
地摊经济作为我国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传统经济形式,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对于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售后维权艰难、影响城市秩序、监管方式不当等发展困境,应当运用法治思维,从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创新监管方式、建立行业自律组织和落实细化法律法规等方面予以化解,为地摊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构建制度保障,让这“人间的烟火”更加亮丽和蓬勃。
参考文献
[1]安宝玉,杨素媚,刘媛媛,等.地摊经济健康发展的多方联动机制探索——以山东省中小城市为例[J].商场现代化,2020(20):19-21.
[2]张胜玉,冒王磊.“身份”与“空间”能否延续?——后疫情时代城市流动摊贩治理的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6):25-29.
[3]陈业宏,王岩.论“地摊经济”嵌入现代治理体系的行政监管路径——以15个城市的监管政策为样本[J].湖南社会科学,2020(6):93-103.
[4] 李健,欧逸梅.《民法典》背景下的“地摊”——地摊经营者的法律风险分析[J].现代商业,2020(32):21-24.
1.用先进理念引领农业
发展现代农业,首先要树立新理念。要树立用现代工业推动农业发展的理念。要用办工业的方法办农业,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集约化经营、企业化管理、区域化布局、市场化运作,逐步实现农村工业化、农民工人化、农业现代化。要树立按比较原则参与新一轮市场分工和合作的理念。要通过不断比较、调整、改进、提高,着力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培养具有竞争力的支柱产业,做强做大农业龙头企业,逐步形成农民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龙头”走、“龙头”跟着市场走的良性发展轨道。要树立抓农业就是引导农民走向市场的理念。要通过解决农民待遇不公、信息不灵、市场把握不准等问题,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改变农民身份,促使农民从产品生产者转变为商品生产者。
2.大力推进农业清洁生产,构建循环型农业体系
积极推进农业生物质产业发展,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测土配方施肥、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等再生利用技术,大力推广“绿色种植-产品加工-生态养殖-沼气能源-有机肥料”、“绿色种植-生态养殖-食用菌栽培-有机肥料”等生态循环模式,优化循环农业产业链条,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要加快产业化步伐
实施龙头带动战略,从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落实对龙头企业的扶持政策,重点培育与农民建立稳定产销协作关系、对农民增收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促其上规模、上档次发展;实施品牌整合战略,按照市场运作规律,围绕我区主要农产品和特色产品,在积极开展“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申报工作的同时,加大品牌整合力度,以品牌带动产业发展;实施农产品流通战略,着力抓好农产品专业市场和批发市场建设,积极参加各类农产品博览会和展销会,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4.培育新型组织模式,加强服务体系建设
4.1创新经营主体,培育扶持新型组织
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证农民合法权益的情况下,积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和农业企业四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加快制定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的认定标准,并在资金扶持、政策补贴等方面给予倾斜,加快农业发展方式向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转变,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完善土地流转配套政策,逐步形成土地流转的长效机制,促进土地集约、规模化经营,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4.2加快推进合作化进程,规范合作社管理
建立、培育一批规模大、发展前景好的专业、互助、经营、股份等多种形式合作组织,带动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迅速发展;打造产业基地(园区),强化合作组织与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企业+合作社+农户”合作发展的产业体系,推进全市农业专业化、规模化发展;加大合作社的规范化管理,实施必要的行业监督,提高合作社管理的程序化、制度化、法律化水平,促进合作社健康规范发展。
4.3培育专业服务组织,完善社会服务体系
培育壮大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经纪人、龙头企业等各类社会化服务主体,提升农机作业、技术培训、农资配送、产品营销等专业化服务能力;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市场管理,规范服务行为,提升农村经纪人、专业经纪公司、专业营销公司服务管理水平,解决农业生产与消费脱节的问题,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市场健康发展;搭建农业信息平台,提供种植信息和农产品销售信息,鼓励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等开展代耕、代播、代收等专业服务,鼓励大型机械跨区作业。
5.要加大支农惠农力度
5.1要继续加大“财力支农”力度
建议政府加大相关配套资金的投入,不断开辟新的农业投入渠道。抓住当前有利时机,以“以煤补农”为突破口,逐步建立“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三农投入保障机制。要将生产救灾资金列入预算,增强农村防灾救灾能力。
5.2要切实加快“科技兴农”步伐
要依靠科技“做大”,推广农字号规模产业;要依靠科技“做强”,鼓励各乡镇发展富有地方特色、具备市场竞争优势的农字号产业;要依靠科技“做精”,借鉴蚕茧产业的发展经验,在“向科技要质量,以质量打品牌,靠品牌生效益”上下功夫,切实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的要求,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
Abstract: The sound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y economy is one of the basic motive force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in China. The study of the polarization effect is beneficial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unty economy. The paper defines the concept and the performance of polarization effects, and at that basis, analyz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implementation means of polarization effects.
关键词:极化效应;理论依据;实施途径
Key words: polarization effect;theoretical basis;implementation means
中图分类号:F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8-0104-02
1县域经济发展中极化效应的概念以及表现形式
所谓的极化效应就是抓住县内某一地区或某一产业的发展优势或发展态势,发挥比较优势,营造优势产业和重点发展区域,重新整和县内资源,形成一点或多点的聚集效应,不断壮大、不断提高,构成发展极。再以点带面,向周边扩散,带动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其表现形式可以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以县城为中心的中心发展极。以县城为中心的中心发展极是指在极化效应的作用下强化人口、资金、工业和信息向县城积聚,形成以县城发展为中心的经济增长点。县城作为区域的中心,是一定地域内的经济聚集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相对一般城镇而言,县城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第二、以产业为主体产业发展极。以产业为主体的产业发展极指的是以某一项或多项的产业发展所形成并以这一产业为中心的互联互补型的产业集群。极化效应的作用是产业集群形成的主要原因。产业集群的兴起不仅有利的促进了专业化分工与协作,有利地降低了交易成本,降低了企业风险,而且有效地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升级。第三,以乡镇为中心的焦点发展极。以乡镇为中心的焦点发展极指的是在县域内形成系统的、完整的、先进的、市场化的产业发展体系,并对县域内外的资源构成巨大的吸纳整合力,通过县城、重点乡镇的聚集作用形成的经济发展极。
2县域经济发展的极化效应理论依据
极化效应的实质是非均衡发展理论极化作用的演变,因此极化效应的理论渊源也主要来源于非均衡发展理论。
2.1 增长极理论对极化效应形成动因的分析增长极的概念是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斯・佩鲁(Francois Perrox)1950年发表在《经济学季刊》中的论文“经济空间:理论与应用”一文中首次提出。增长极理论对极化效应形成的动因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①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和企业家。这是佩鲁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经认识到的,凡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只要拥有众多的先进技术、人力,加上有众多能为先进技术人才施展才华的载体即先进的企业,那么这个国家或地区一定会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和增长潜力。在这些“高等要素”中人才又是最能动的因素,有了高级的技术管理人才,就拥有丰富的创新源泉,就能运作和管理先进企业,就能设计并实施优良的制度。当一个地区吸引了大批技术人才,建立了大量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培育了优秀的企业家,则这一地区就会对周边地区产生较强的极化效应。②资本的流入与流出。资本的多寡与极化效应规模的大小、质量的好坏和速度的快慢直接相关,资本的多寡则与国家的倾向性政策改革和本地区的投资运营环境息息相关。因此要想使本地区对其他地区或部门产生极化效应,必须通过各种途径从其他地区或部门集中资本,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同时也可以把资本输出向其他地区或部门,既能满足自己的需要也可以带动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
2.2 “核心区与边缘区”理论对极化效应形成的区位环境的分析1958年,美国经济学家A.赫希曼在其《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提出了区域非均衡增长的“核心区与边缘区”理论。核心区极化效应在边缘区的作用将处于支配地位,将各种要素和资源吸引到核心区,引起边缘的衰退;涓滴效应是指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将不断购买边缘区的原料、燃料和向边缘区输出剩余资本和技术,带动边缘区的经济发展。“核心区与边缘区”理论对极化效应形成的区位环境进行了详实的分析,认为核心区指的是在该区域内拥有雄厚的资本,拥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和企业家,具有投资回报率高的资本运营环境和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区域。核心区是极化效应迅速成长的土壤。在核心区域内产业和企业的高度积聚,一方面交易成本费用下降,这是区域内企业共同追求的目标。同时在核心区域内也有利于企业扩大自己的产业链范围,延伸产业链。这样不仅降低了交易成本,而且也使企业的非系统风险减少,大大增加了企业抵御区域外部冲击的能力,提高了企业利润的稳定性,增加了投资企业的盈利率和回报率。另一方面通过一定区域范围内企业高密度的集聚,以及企业之间的互补竞争力和集聚区的综合优势,雄厚的产业配套基础及优越的研发环境,这些都是核心区内才具有的,这些优势是区无法比拟的。所以说,要想使极化效应迅速的成长并发挥作用必须具备有象核心区这样优越的各种环境,否则极化效应难以形成并发挥作用。
2.3 产业聚集理论对极化效应的最终经济效果的评价产业聚集理论最早源于上世纪3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兼社会学家韦伯提出的“经济聚集”的概念。20世纪90年代,以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为代表的新经济学第一次从企业层面引入了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理论,认为产业聚集是不完全竞争经济学、递增收益、因果累积关系与范围经济共同作用的结果。从产业聚集理论的演变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极化效应与聚集经济效应的相互关系,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①聚集经济效应是极化效应的最终结果。在极化效应的作用下必然导致资本、技术、创新企业的诞生和集中加速地区内主导产业与配套产业的迅速发展。空间上的集中使得企业之间的专业分工与合作关系变得紧密起来,从而产生了专业化分工效应。②聚集经济效应是极化效应的又一个新的开始。聚集经济效应的雏形一旦形成,就进入了内部自我强化的良性循环过程,吸引更多的相关企业与单位向该集群聚集。在需求指向下,一些相关的经济活动及其从业人员也就近选址,从而产生了新一轮的极化效应。
3实现县域经济发展的极化效应的有效途径
3.1 发展城镇经济,形成以小城镇为中心的极化效应城镇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世界各国的发展实践证明,工业化与城镇化互为前提,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协同发展。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践也证明,小城镇是县域经济内引外联,接受城市辐射,密切城乡关系,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支撑点;是拓展和完善县城市场体系,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载体;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改善县城二元经济结构,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县域经济集约化程度,形成集聚效益的有效途径。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重要的就是走城镇化的道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关键是要提高城镇化水平,让更多的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由农民成为城镇居民,实现农民向城镇的大幅度转移,以增强县域经济的活力。形成以市区为龙头、中心镇为重点的城镇体系,结合城镇建设,规范了市工业区建设、管理和服务,发挥工业区产业集群、要素集聚、资源集约、人才集中的极化效应,坚持城镇建设与工业区、工业小区建设相结合,引导、鼓励各类企业、资金、人才和技术向市区集中,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流动和集聚,加快了城镇化进程。
3.2 发展县域工业,形成以工业化为导向的极化效应县域工业投资效益高并具有广泛的联系效应,对经济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工业化,要着力形成以工业化为导向的极化效应。在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县域与城市大工业相比有以下比较优势:第一、消费市场大,极具潜力。县域拥有全国80%以上的消费人口,主要是农村消费市场。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会带来农村市场的扩张,处于相对低收入阶层的农民对某些中低档、低技术工业品的需求具有高效弹性。这样,品质和加工度低,技术落后的乡镇工业获得了低层次需求急剧扩张所提供的市场契机。第二、县域工业参与度和竞争力的增强迫使城市大工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升级换代,产业空间和市场空间继续扩大,同时可就近获取丰富的低成本的劳动力资源和工业原料。第三、“后发优势”。县域工业化起步晚于城市,可以直接利用城市工业成熟的设备、技术、管理经验等,不冒风险地在短期内走完城市工业化长时期走的路,甚至可以部分超越国内城市大工业直接从国外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
3.3 发展农村现代流通,形成以商业为中心的极化效应近年来,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提出的目标和要求,在提高为农服务水平方面做了积极有效地探索。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兴办商品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培育龙头企业,组织农民兴办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以现代流通方式改造传统经营服务网络,积极开拓农村市场,以县为中心、基层社为骨干、农村综合服务社和便民超市为终端的县乡村三级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大力推进社有企业改革取得良好效果,企业资产总量不断扩大,资产质量进一步好转,为农服务的实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不断建立和完善为农综合服务网络,为农民提供生产、生活全过程系列化服务,成为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要解决这些问题,急需加快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构建现代农村市场流通体系。为此,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提出要在“十一五”期间,充分依托系统现有资源,积极推行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重点建设四大网络:农业生产资料现代经营服务网络、农副产品市场购销网络、日用消费品现代经营网络、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
3.4 发展劳务经济,形成以劳务输出为中心的极化效应所谓劳务经济,就是劳动者出卖劳务而获得报酬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现象。简单地说,劳务经济就是打工经济,是通过增加城乡居民外出务工收入从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发展劳务经济就是转移农村大量剩余的劳动力。转移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已成为解决“三农”问题、发展县域经济的关键所在。具体做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将培训经费纳入公共财政预算,建立多元化的经费投入机制。
建议政府财政调整支出结构和方向,把转移培训经费纳入财政经常性预算科目,并根据财力的增长情况,不断增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投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事业的有效开展,必须充分调动政府部门、用人单位、培训机构和农民的投入积极性,逐步形成多元化的转移培训投入机制。
②整合社会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形成一个能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体系。
③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农民自愿的原则开展针对农民的培训。
参考文献:
[1]赫希曼.经济发展战略[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
[2]西奥多・W・舒尔茨著.改造传统农业[M].商务印书馆,1999.
[3]林毅夫等.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93.
【关键词】土地流转;县域经济;发展途径
县域经济的发展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带动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结合发展的结果,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平稳发展的重要基础。从当前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看,农村经济增长速度慢,劳动力大量剩余,成为困扰县域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瓶颈所在。加快土地流转,则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农村土地流转是继之后农村土地制度的又一重大变革。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必须加快土地流转。土地流转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要素追逐利益最大化的必然结果,对于解决当前农业发展中所出现的生产规模小、效率低下、市场风险大以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都具有重要作用。
一、土地流转能够加快农民增收速度
土地是农业的本,是农民的根。农民要富裕,必须向土地要效益,要实现这一点,就要从农村土地流转入手,用土地流转带动农村各项工作,带动农村发展。这是因为: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农业生产方式,是很难形成规模的。大量农民局限在有限的土地上求温饱,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是没有大益的。实行土地流转就是为了达到土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从种植业看:由于土地大规模向种田大户流转,他们就会有一个发展的长远谋划,就会加大对土地的投入,并且会不断的更新机械设备,优化种植结构和品种结构,精耕细作,倒茬轮作,使有限的耕地资源产出最大的经济效益。从畜牧业看:由于土地流转也包括宜牧草场,承包草场的人会整合资源,使宜牧草场得到还原和休养,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养殖户就能更有信心和条件扩大养殖规模,增加养殖类别,改良养殖品种,使畜牧业得到很好的发展,可以实现养殖业的现代化、标准化、规模化。黑龙江省克山县通过大规模流转土地,几年里就涌现种植50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230多户,养牛100头,养羊300只,养猪100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110户,养殖水面在100亩以上的养鱼大户23户。土地资源利用最大化,农民获得更多的利润,加快了农民增收的速度。
二、土地流转能够加快农村劳动力结构调整速度
实施土地流转,可以解放农村劳动力,解决了农村人多地少的问题,增加农民收入。土地流转最直接的作用就是把农民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使一些农民转变境遇、转变身份、转变职业,这样离开土地的农民从租地中获得一部分收入外,还可以通过到基地打工、外出务工和经商贩运等多种渠道创收增收,达到双赢的效果。实行土地流转以来,黑龙江省克山县共转移农村劳动力23多万人,增收近12亿元。此外,解放出来的大批农村劳动力,不断向二三产业流动,又加快了城市建设的速度。实践证明,凡是城市化建设进程较快的城市,大都是农民工集中的地方。
三、土地流转能够加快科学技术推广速度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能够直接推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更是促进土地等其它资源有效发挥的间接动力。特别是在农业发展中,在土地资源有限、劳动力资源一定的情况下,要想让农业产出率更高、利润更大,就必须快速推广科学技术。而土地流转对科学技术的推广有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能够推动农业机械的升级换代。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必须大机械作业,农业增产增收要依靠大机械化、新机械化。所以,机械的升级换代就十分必要。
其次,它能促进优良品种的选育推广。土地流转实行的规模经营,可以集中选种、育种、购种,可以整体轮作转换,可以集中施肥用肥,播撒农药等,改变过去的作物杂乱种植的状况,提高作物的整体种植水平。可以发展特色种植,以“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为模式,通过发展品牌农业、建强品牌基地等办法,推进土地规模生产,加快致富步伐。黑龙江省克山县经过几年的土地流转,努力推进规模种植马铃薯,被评为“特色马铃薯生产基地”,给农民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 再次,能提高抗风险能力。流转进来的土地实行“统一供种、统一耕种、统一管理、统一收割、统一销售”的经营模式,既能提高自然灾害的能力,还能提高农民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土地规模化经营后,拥有大面积的土地种植权的大户就会十分重视农业病虫害的防治,加大对农业病虫害的投入力度,加快对专业科技人员的培养,甚至本人或者子女主动到农业大学深造,培养自己的种田专业队伍。在预防农业灾害、消除农业病虫害方面,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争取农业的大丰收。
流转过来的土地通过大户经营模式、联合经营模式、股份合作模式、集体经营模式、龙头企业基地化经营模式、场县共建的现代农业经营模式,统一提供良种、耕种、农药、管理技术、收割、销售等服务,收益归农民个人所有。这样做的结果,促使更多的农民愿意把土地交由公司集中经营,土地流转的规模可以迅速壮大,公司的收益也得到增加,公司可以拿出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农田水利建设上来,建桥、挖渠、打机井,使农业生产旱的时候不着急,涝的时候不慌张,增强了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使土地流转走上了良性发展的道路。除此之外,公司还可以把土地流转的收益投入到改善民生上来,铺路、建敬老院、投资教育、规划新农村建设,实现生产发展、村容整洁、生活富裕的发展目标。今年,克山县土地流转面积已达218万亩,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78%,其中整乡流转2个,整组流转80个,土地经营大户达2946户。全县规模经营达到194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63%。
四、提高贫困人口收入,能让老百姓看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黑龙江省克山县河北乡新启村,村民周祥带领20户农民组建的元祥大豆合作社经营着3700亩土地,带动了邻村的新城村48户农民1560亩耕地连片种植。周祥说,采取规模经营,可以根据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发展效益型农业,降低市场风险。去年,他们种植的大豆获得丰收,比传统小家小户的种植模式每亩至少增收50元。据调查,像周祥这样的合作社,黑龙江省克山县已有880个,经营耕地3.4万亩。
五、大面积土地流转和农业机械化的实现,为区域化、专业化、集约化的规模经营提供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