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小学计算机教学

小学计算机教学精品(七篇)

时间:2023-07-17 16:22:0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小学计算机教学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小学计算机教学

篇(1)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评价;特点

教学评价作为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存在于一切教学活动中,不同教学活动的教学评价在其评价目标、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方法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小学计算机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科学性、操作性等特点,与之相应,小学计算机教学评价也体现出自身的特点。了解和把握这些特点,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评价顺利、有效地进行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注重计算机实验学科特征

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课程量大于或等于理论课程量。因此,在不忽略理论知识的同时,计算机学科的教学评价更应突出其实验学科的特征。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引进科学的教学评价原则。计算机教学是通过课堂演示、学生实验和对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与计算机科学有关知识的学习来实现的。小学计算机教学评价的目标应该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考查学生对小学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了解、理解、掌握和应用程度;二是考查学生计算机操作的基本能力。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对直接或间接与教学相关的诸多要素提供可靠的评鉴资料。

二、区别评价对象的层次差异

计算机基础课教学评价中存在着很多难以量化的因素。检查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特别是考查学生计算机操作和应用的基本技能,是较难客观量化的对象,这是不能直接进行测量的。这时,可以把对学生基本操作能力的要求分成三个水平的层次:第一类是初步掌握了上机操作要求,但速度很慢甚至出现个别差错;第二类是基本掌握了连续的上机操作要求;第三类是很熟练地掌握了上机操作要求,效率很高,并且能自我修正。这其中含有许多不精确的成分,如把握不好,必然给教学评价造成误差。另外,计算机科学具有综合性的特点,计算机课程常常要对理论性教学与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综合评定,这一方面增加了制定和分析评价的价值基准的难度,另一方面也使得评价过程更加复杂化,评价形式更加多样化。因此,在教学评价具体实施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教师之间要有统一的认识和标准。

三、考虑评价的地区差异

小学计算机教学评价存在着地区差异。计算机教学需要硬件的支持,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机器设备的数量与质量。由于我国各个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东西部之间差距较大,因而在计算机教学的师资配置、教学条件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特别是在机房建设方面。由于资金问题,许多地方仍然滞留在比较低的层面上。因此,在大范围内进行计算机教学评价还有一定的困难,教学评价通常局限在一定的范围内。评价过程中,评价的实施者在确定评价目标、评价内容及评价方式和方法等方面应当充分考虑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较为合理的评价方案。

四、强调评价的发展性

随着计算机科学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教育的目标不断提高,价值标准也随之发生变化。以前是DOS平台,现在是Windows平台,两者的评价标准显然大不相同。此外,计算机课程内容的更新要比普通课程快得多,造成计算机教育评价的可变性,增加了评价的难度。评价内容及标准随着教学内容的更新而不断改变。

由于教学评价没有十分确定的量化标准,所以教师会通过调整试题难度来确定标准,这就使不同考试分数之间的比较出现了困难。另外,教学评价的误差也可能归咎于试卷设计、考试过程和学生自身等三个方面。而很多因素是很难控制的,但是教学评价的优劣是客观存在的。既然差异是明显的,那么就完全能用一个数量级表现出来,即小学计算机教学是完全可测量的。不但学习成绩可以测量,而且还可把德育测量也具体化。如可编制一些测量项目,其内容包括道德品质、学习态度、学习纪律、兴趣爱好,让学生口答来进行考察。当然,进行这类道德教育方面的测量光靠书面测量是不行的,需要有科学的评价技术,更需要高度负责的精神。

在课程中设计和使用评价,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计算机教学评价的方式也是多元化的,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对于计算机教学中更多的评价机制及策略的引入,还需要更多教师、教学研究人员的不断努力与探索。

参考文献:

[1]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2]乌美娜.教学设计[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篇(2)

关键词:小学计算机;探究意识;激发兴趣;操作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8-0155-02

小学计算机课程的教授的重要任务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其运用计算机的意识,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那么,如何把这一科教好呢?笔者总结出如下几条经验。

一、小学计算机教师要激发学生敢于动手操作的勇气,树立探究意识

随着计算机走进社会的各个角落,小学生对计算机必然会产生兴趣的探究欲望,但由于在学校内上课,机房相对造价高昂,学校也制定了严格的操作制度,很多学校严格禁止学生多项操作,管得非常多,所以小学生上课总是战战兢兢的,不敢过多地进行学习研究,有些学生甚至产生了不上计算机课的想法。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准备了计算机发展史这一资料,只想告诉学生计算机凝聚了人类的智慧,它是社会进步的标志,能够解决很多常规解决不了的问题。只要我们能够正确使用,一定可以成为它的主人,并让它为我们服务。我们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使用计算机,特制定了以下注意事项,想让大家一块儿来发挥计算机之长。然后笔者就公布了使用注意事项,不要频繁地开关机,当计算机运转慢时,可以重启或注销等。笔者还对学生手把手地进行了开关机方法的传授。在这种温情教育的氛围中,学生都听得兴趣盎然,各项操作也非常规范,教学效果比较好。

二、小学计算机教师要下大力度激发学生的探求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只有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才能让其真正地爱上上计算机课,并产生迎难而上的勇气,从而掌握基本的操作本领。笔者在平日授课中,一直善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而达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效果。比如,在“记识键盘”那一讲中,笔者为了让学生更快更好地记住键盘上的字母,就特意下载了一些练习指法的小游戏,如小鸭子过河,或帮助小兔子逃脱大灰狼的追杀等。这样的授课形式,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在重重闯关游戏中,学生很快熟悉了键盘,并掌握了指法,起到了事半而功倍的教学效果。再如“WORD”文档的教学,笔者不是孤立地对其功能一项一项进行解读,像在读说明书,而是让学生先把自己的小作文录进去,然后对其进行全方位的设置,编辑,最后打印出来,装订成册,张贴出去公示。经过这样的教学,学生的成就感出来了,自信心了得到了培养,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三、小学计算机教师要教给学生操作方法,让学生由“学会”转为“会学”

计算机课程学得好就会学生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它是一门独立的知识性和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学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小学计算机教学中,教学目标一般设定基本操作和简单常识,而当小学生去操作计算机时,不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这时,我们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从而达到让其独立思考、自主操作的目的,由学会知识,转换为学会学习的方法。笔者在教授小学生计算机课时,非常注重学习方法的讲授。比如笔者在教学生鼠标的操作方法时,一开始就告诉了学生鼠标的功作用操作方法,单击、双击、拖动均有哪些功用,并区分了三者的操作步骤,以后学生在操作中就很容易掌握这一点了。

四、小学计算机教师要运用多种方式让学生乐学

大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是很好的提升教学效果的手段。计算机教学单纯靠课上这四十分钟是远远不够的,第二课堂正进培养创新人才的乐土,它不仅打破了教学中学生齐步走的局限性,更能发挥学生特长,而且大多数学生通过QQ等交流工具进行互相探讨、交流和学习,让学生获得了更多更深广的知识,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笔者在第二课堂的教学中,依据学生不同层次进行了分组,组成了不同的“社团”,如文字编辑、网络组和编程组等,每组学生带走不同的学习任务,从而进行不同的探究,最后汇总时,使学生成果得到了倍增。如文字编辑小组的学生负责《校园文学》的编辑排版,网络组负责通过Internet,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各种信息的搜集和整理,开拓了学生视野,补充了课堂教学容量不足的缺陷,还结交了一批网友,体验到了不一样的学习乐趣。编程小组的学生可以自己创作一些小乐曲,或画出种不同的图形,也可以改装简单的小游戏,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篇(3)

一、激发兴趣,主动学习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小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是情感,他们对感兴趣的就爱学,否则就不想学。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从丰富的教育经验中指出:“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

小学生的最主要特点是好奇、好动。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引入新课经常寓于游戏之中。在进行鼠标练习的教学中,我只进行简单的演示,而后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在玩中练、练中玩,利用“纸牌”、“扫雷”游戏进行练习,充分动手实践,结果大多数学生自己都找到了其中的一些小诀窍和一些参数的设置,这样教师再进行小结并表扬这些同学,使他们有一种自己成功获得知识的喜悦感和自豪感。“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的最好途径就是使学习者主动卷入学习,并从中体会到自己有能力来应付外部世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勤学好问。因为每个人都蕴藏着无限的潜在创造力,问题是缺少一把打开这座神秘宫殿的钥匙。

二、尝试自学,动手实践

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教师只能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把关者、指导者、策划者,他只起指导、启发、达成共识的作用。这不仅能深化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学生的兴趣推向,而且还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在教学中,通过找出已经学过的知识与要学习的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有利于教学中突破难点,也能使学生轻易地掌握教学重点。

如教学“桌面的秘密”一课,我在教学完“怎样改变桌面图案”后,让学生试着自己去改变屏幕保护程序、改变外观等,并熟悉对话框的操作。在三项显示属性修改完后,我再让学生用刚才所学的方法自己去修改“显示”属性,让学生积极把学过的旧知和新知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不但学得轻松,还容易掌握,从而真正做到了轻负、高效。

三、实践小结,体验成功

实践是创新精神与自学能力的集中体现,是训练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教学中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实践操作,能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成功体验。在操作中,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提问,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问并分层指导,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求,进而达到个性发展的目的。学生上机时,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对学生进行提问、辅导、答疑,检查每一个学生实践操作的程度。教学边框和底纹时,只详细讲解对话框中的一个标签——“边框”的操作,至于“页面边框”和“底纹”两个标签,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它的使用方法。对好学的学生,提供方便,放手让他们钻研下去。学生知道了,但说不清楚,我就让他到教师机上演示给其他同学看,并让其他同学讨论,一起归纳出“所有文件夹”框的作用,用它查找文件方便、直观、快捷。在每堂课即将结束时,进行作品展示。

四、师生平等,面向全体

教师应以班集体中的一员的角色出现,要和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营造出愉快、和谐的学习气氛。让持有不同观点的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能够敏锐地发现所谓“待进生”的闪光点,以独特的眼光去理解、关怀奇才、怪才。在计算机教学中,我始终认为没有好坏学生之分,没有智力的差别,差别的是大脑的思维,动手的多少。

五、含蓄批评,提高实效

教学批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但许多学生由于定式往往对此充耳不闻、视而不见,使得教学批评收效甚微。其实,学生在学习中发生差错是难免的,此时,教师若严厉地指责和批评,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或者是口服心不服。

六、互相协助,共同进步

主体之间的思想相互碰撞会产生火花,主体之间相互协作学习能有效地提高各个主体的集体协作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在合作中相互协作、相互帮助、群策群力,共同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小组协作式教学可以采用模拟课题式分组教学的形式。

篇(4)

关键字:计算机教学 中小学 策略

一.小学计算机教育的现况

我们通过实际调研发现这样的结果,大约88%的小学能够根据国家对计算机课程的要求,每周安排一节电脑教学课程,仅有特别少数学校能够每周安排两节或更多的课程来推动小学计算机的教学工作,而且存在部分教师上课不认真,只是敷衍了事的情况,教师们认为授课时间少,作业布置下去,再反馈时间长,不利于知识的吸收哦。

从师资力量和计算机的教学老师的水平来看也是参差不齐,能够真正达到计算机教学标准的老师仅为全体教师总人数的一半左右,剩下另一半都是非计算机的专业老师,对教学方法及方式掌握程度较差。此外,计算机的师资条件也存在一定问题,超过85%的计算机老师仅为本科学历,高学历师资在小学中少之又少。

二.小学生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课时设置不足,教学内容取舍困难。由于学校对计算不够重视,计算机教室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得到的资源严重不住,不知道如何能够更好的提升教学质量。如果严格的按照国家规定的教学大纲来进行计算机教学,恐怕教学任务也仅仅能够完成一半,另一半根本不可能完成。如果不按照教材内容讲解,学生们则又会反馈出老师教学不认真,不备课等不客观的现在,这些问题都容易形成师生之间的矛盾,导致小学计算机教育质量难以提高。

2.2计算机硬件条件差,课堂教学枯燥无味由于信息技术课教师。在小学教师教学过程中,由于计算机硬件方面资源的匮乏导致,计算机课堂一般组织形式都是教师的"独角戏",也就是教师一个人站在讲台上,完全一个人讲述,完全不顾及学生的感受。这样的课堂组织不方式显然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要,无法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无法达到促使学生思维发散的目的。当今课程对组织形式的需求往往是多角度、丰富性与多边性并重的,小学老师需要将自身的知识、灵感、教学经验等内容深深的融入课堂教育之中,促进课堂组织形式的变化,提高教学水平。

2.3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计算机教育》这门课程本来传授起来就有一定的难度,尽管老师给了学生们一成绩,而且这个成绩与学生们的升学毫无关系,也不会影响学生们期末考试的排名,这样的教学可以说是失败的,不仅不会促使学生们努力学习计算机,而且还会影响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尽管有相当一部分学校已经注意到这样的问题存在,但是课余课程和设备问题的限制,都无法根本解决这样的问题。

三.提升中小学计算机教学质量的对策

3.1加强计算机硬件建设。对于条件比较好的学校,可以提升计算机教学的硬件条件,进一步将小学校园内部的校园网,多媒体电子课程等相关教学资源完善,其他学校可以按照自身的条件逐步加强硬件条件。但是计算机硬件的建设要满足基本教学环境的要求,满足教师对于多媒体教学相关器材和软件的要求,满足教学中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的要求,只有满足上述三个要求,才能实现更高水平的计算机教育。

3.2开创计算机小组学习模式。小学计算机老师可以根据学生们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对学生们进行分组,成立若干的计算机学习小组,小组内要有优等生和较差的学生,给每个小组布置不同的任务,促使优等生主动将自身的解题技巧和解题思路传授给差等生,从而使得组内的每个成员的学习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优等生可以通过对差等生的讲解促进对知识更深的理解,差等生可以借助优等生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提高自身的解题能力,在这样的小组式的教学中更有利于学生们的互助共同提高学习成绩。

3.3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计算机实验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将教学内容生动形象的体现在学生面前。利用实验室配置的计算机、投影仪等设备,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实验内容和操作演示直观的播放,在进行复杂而又关键的步骤时可以重复的演示,相对于复杂的实物操作演示这是非常方便的。在做实际操作时,学生如忘记了实验步骤,还可再次观看操作演示,这样可以大大的降低教师的劳动量,同时又深化了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直观而且形象。

四.结束语

总之,计算机教师们要逐步建立起能够适应小学计算机教学的教育教学机机制,,积极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扎扎实实的提高计算机的讲学质量来带动学生们的学习成绩提升,因此,这就需要计算机老师根据计算机这门课程独特的特点开展教学,不断改进创新,适应新时代的更深层次的需求,教学要满足学生,启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们真正的从心里愿意学习计算机这门课程。

参考文献

[1]张波,魏红艳,隋淼.计算机辅助体育教学[J].中国体卫艺教育

篇(5)

关键词:兴趣 游戏 竞赛 鼓励 展示

一、教学时间控制在15分钟,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从目前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情况来看,中小学信技术课程教学基本上是在计算机教室里面完成的。而根据教专家研究表明,中小学生在机房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约为15钟左右,因此,一堂信息技术课中教师讲解的时间不要超过15分钟。当人对某一事物感兴趣时,认识就快;如果毫无兴趣,认识就慢,或者不予接受。就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看,一般说来,对他们学习兴趣起主导作用的就是兴趣,作用时间也较长。并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时地培训小学生的兴趣是关键。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往往对接触计算机的兴趣很大,愿意动手操作;而对于学习计算机原理知识的兴趣就小多了。在教学内容上,也应力求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可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有意识地介绍一些游戏软件、应用软件和绘画软件等,让他们在比较轻松的学习情境中了解计算机知识,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1]

二、选好上课内容,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

小学计算机教学既不同于中学计算机教学,小学的计算机教学侧重于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认识一些应用软件。小学计算机教学正处于基础阶段,它是初级、中级阶段计算机的垫基石。在教学实践中,要把握以下内容:

1.键盘操作训练

键盘操作是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基础,它是一项复杂且具有一定难度的技术,要掌握好这项技术,只有反复练习,才能对键盘深刻的键位印象。作为老师应该正确地示范讲解、同时也要耐心地指导说明。

2.文字输入训练

在学生熟练地掌握指法后,再学习文字输入,文字输入是为小学的计算机学习奠定基础。让学生了解几种输入法的类型,如现今好用的搜狗拼音、谷歌拼音和万能五笔输入法在应用实际操作中应用比较多,这三种输入法更先进、更智能化。

三、随机补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计算机机房内上课,由于每个班学生多,两个人用一台计算机,他们要相互协作完成作业。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时采用了以下做法:精选软件,诱发学生兴趣。每个人对新事物都会感兴趣,对于计算机这一新事物,学生尤其感到好奇。可是长期进行键盘训练,学生就会失去先前的那份好奇。针对这一情况,在教学时,选用了金山打字通这一软件,这种软件声情并茂,精彩的画面、优美的乐曲和直观而形象常常是诱发学生学习的催化剂,学生使用后爱不释手。穿插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组织竞赛,强化学生兴趣

在计算机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正好给了学生这样一个机会。在一堂课上,不可能所有学生的学习进度一样,“任务驱动”让学生在每一堂课上为着“任务”、为着制作一件“成品”或“半成品”去动手操作,去克服遇到的各种困每个学生都有好强心和好胜感,都有较强的荣誉感,针对这一特点,可组织学生开展竞赛,“赛”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定时的竞赛,既活跃了学习气氛,也增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在竞赛过程中达到了“练”的目的。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各种竞赛:键盘操作比赛、文字录入比赛、汉字输入比赛,最后获胜者给予一定奖励;不仅使学生学过的内容得以理解和消化,还使学生的操作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时时表扬鼓励学生很管用

学生在学习和操作过程中遇到困难是难免的,要积极鼓励他们开动脑筋,自己解决,不到万不得已,不求助于教师。教师要善于引导鼓励,学生在老师鼓励下获得真知,慢慢养成良好上机习惯,教师要多去表扬,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当然,有时电脑因为软件本身或者系统出现的错误或者提示信息的一类问题,这些问题很可能是学生从未接触过的,如系统安装的杀毒软件提示升级了,或者打开软件时弹出选择窗口,保存文件时提示文件已经存在等等。但如果不注意应对,也会成为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小的干扰,学生可能会一个劲儿地寻求老师的帮助。其实,教师应该明确地让学生知道:这不是什么大的“错误”,而是电脑很友好地表示,就像平时把鼠标移到图标上会显示出名称来一样,这类“错误”是提示你如何解决问题,或者是如何让操作更简便、更符合自己的要求。出现这类“错误”时,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仔细分析屏幕提示信息,然后做出相应的选择。长此以往,学生遇到新问题时,首先就会去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尝试自己解决,而不是坐等着寻求他人的帮助。

六、作品展示

作品展示是计算机课堂中的必备环节,它不仅是对本课新知识掌握程度的测试,也可以得到及时反馈,提高教学质量。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就是身心发展方面还没有定型,有喜欢被表扬的心态。它们学习某一知识,总希望看到自己的成绩,特别是能得到教师的表扬或其它同学的羡慕,将激励他们树立自信心,感到自豪和骄傲,从而积极主动的去学习。例如在教学画图以后,让学生做好的作品,然后选出代表性或个性化的作品进行展示,通过全班同学观看后,学生们就有画图的思路了,就能根据别人的作品结合自己想象更好地完成自己的作品了。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实践中品尝成功的喜悦。这样不仅使这些同学感到自己的成绩得到了肯定和赞扬,同时也使其他同学羡慕的不得了,从而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教师在展示学生作品的同时也要利用夸奖的语言,激发小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同学们的成绩得到教师的承认、肯定和赞扬,学习起来就会信心百倍,兴致盎然。

总之,小学的计算机教学要多注重实践操作,教师要创设各种情景,让学生多实践操作练习,实践操作中要注重多鼓励、多表扬,从而增强学生学习计算机的信心。俗话说,教无定法,教师需要多了解学生,多应用一些适宜的教学方法,才能不断地满足学生的需要。使每堂信息技术课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篇(6)

关键词:小学;计算机教学;创新能力

小学对于一个学生说,是奠定未来发展的最佳时期,这一阶段形成创新意识和能力,是今后生活中所需要的独立自主等意识的来源。创新意识的重要性使得新课标在制订教学目标时十分关注这一方面,尤其是在小学教学过程中。例如计算机教学,本身计算机就属于一个开发创新意识的课程,因此,在教学改革后不仅仅只学习课本知识,还要求学生们可以发现问题,并主动提出、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动脑习惯。

1发现学生兴趣点,用趣味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习动力

“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绝大部分依赖老师的教育,只有在充满热情的学习氛围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得到更好地激发。因此,在针对计算机教学,老师应当更加注意教学方法。(1)教学内容吸引力的提升,一个好的教学教案,能够在教师教学过程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具有吸引力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在知识导入过程中更加注意力集中,对知识的掌握与学习更能充满积极性。精彩新颖的教学模式不失为培养创新思维的有效方法。(2)教学载体的优质化。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一些学生并不十分欢迎课程本身,但对于课程来临还是充满期待。例如计算机课,学生们对计算机的兴趣极浓,平时的学生对于用计算机打游戏等很在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根据学生爱玩的天性,将打字、指法练习等通过小游戏来实现,在游戏中学习既能培养兴趣,还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等提升。(3)教学语言的灵活化。课堂氛围的好坏其中关键在于老师的语言特色,一些教师之所以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那是因为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语言等方面的魅力,有助于拉近师生之间距离。尤其像计算机知识这样的空洞知识,更加需要简洁风趣的语言表达,把知识文艺化,引起学生们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关于如何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

2.1质疑精神的存在是独立思考的前提条件

学生应当有对问题合理性质疑的习惯,这样才能正确认识事物。传统中的师生关系,学生处于被接受状态,这对学生学习知识有很大帮助,但另一方面压制了学生创新能力。学生逐渐失去探索思想以及提出问题的动力,缺少发散性思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等职责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授知识,更多的是开创培养学生突破思维定势,更多地参与解答问题,提倡学生质疑精神等方面的教学模式。

2.2尊重教学材料,融入创新思维

课堂教学中,教师最有力的依据就是教材。将学生置于课堂的主置,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营造学习氛围,是调动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条件。通过不同的方式方法使得学生对于教材充满好奇心与探究热情,这一过程是需要长时间的磨练积累的。(1)肯定学生,认可学生资助思考能力。对学生独立思考以及独立学习能力予以支持。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促进集体交流协作,推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发展,使得学生自主萌生创造性思想。(2)积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新意识最中心的思想就是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改变现有的面对面文字版的知识引导方式,激发学生对知识点的好奇心。例如,探讨鼠标如何在电脑上工作,老师尽可以进行相关情景设计,让学生自发的寻找鼠标呈现的状态,比赛总结不同状态下鼠标所起的作用。这样不仅使得这一知识深深的印入学生们的脑海,还大大的提升学习兴趣,调动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创新性的训练效果。

2.3持之以恒的学习,不能半途而废

一切成功都离不开坚持不懈,因此,学生在培养创新思想与能力时,最应当注重的就是保持毅力。一次成功的课堂教学固然能够引起学生们对知识的兴趣,若是想得到最好的结果,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持之以恒。计算机知识点的学习,必须结合不断的上机练习,除此之外还应该参与更多的实践活动,解决实际问题的从而激发学生创造能力。

2.4考核知识点,形成创新循环学习

计算机知识学习一段时间后应当进行上机考试,以便考察知识点的学习情况。形成学习,考核,再学习的过程。

2.5多模式推动学习

利用学生活泼好战的心情,进行相关知识竞赛,通过竞争的大环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仅可以快速消化知识点,还能锻炼学生各项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竞争行为。

3结语

篇(7)

1.声情并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计算机教学参考资料》中几乎每一课的教材分析和教法建议都强调要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作为教学要点,这虽然是一种教法建议,但确有道理。在《论语・雍也》中,孔丘曾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其中道理不言而喻。看来学生学习的真正动力就在于他们的兴趣。而激发他们的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就成了当务之急。因此,新学期开始时的几节电脑课看似简单,却不容忽视。

例如在讲解《认识计算机》这一课时,因为本课所涉及的理论方面知识较多,因此本课的教学就特别需要教师重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要尽量避免在学生初识计算机时套着模块和纯文字去讲,概念来概念去,因为这样会使所讲内容显得呆板,让许多学生特别是小学生感到计算机很深奥、很神秘。在受调查的一些地区,由于学校设施条件的限制,授课老师将计算机讲得像象牙塔中的贵重物品一样神圣无比。有些学校把计算机放在装饰豪华的教室中,烘托出计算机的珍贵,使得小学生一开始接触就很拘谨和陌生,甚至产生畏惧感。这两种做法无疑是不可取的,我们要让学生认识和接受一件新事物,首先就必须激发他们对该事物的兴趣,而对新事物兴趣的产生就需要教师慢慢地引导和培养。因此我建议在本课的教学中最好能以丰富的图饰或多媒体手段,再结合绘声绘色的讲解,给学生展现一个缤纷的计算机世界,激发起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如何达到绘声绘色的程度呢?在此我建议教师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征,以讲故事的形式融知识于故事中,将计算机各组成部件拟人化并让学生分别来扮演其中角色,将知识完全融入到故事和游戏中。这样教学很容易就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吸引住。如果整堂课都能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的话,我想应该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设定目标,启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目标是一个人奋斗的启明星,只有目标明确才会去努力争取目标的实现。针对实际确立目标,激励学生拼搏进取,促使他们自觉地朝着预定的目标不懈地努力追求。为此我采用远景目标与近景目标相结合的方法:远景目标,告诉学生要使本国在世界经济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就必须把发展信息技术作为新世纪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目标,而计算机是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重要工具,随着社会的变革,计算机的应用将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二十一世纪的文盲不是不识字,而是不会操作计算机,不懂如何获取和处理信息技术的人,让学生从认识上领悟到学习计算机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近景目标,上课伊始,展示目标,在课堂上不断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激发进取心。

3.利用竞赛,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竞争才有进取,有比赛才有提高。如今的小学生争强好胜,学生对竞赛性的活动感兴趣,而对于指法练习和文字输入练习这两部分内容,学生学起来感到枯燥无味。因为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用“纸上谈兵”、“水中望月”的方法教学是不行的,学生没有足够的上机操作训练,就无法掌握操作方法。于是我便有意识地组织一些颇具竞争性的上机操作比赛,让学生在赛中练。如一分钟打字,十分钟文章输入练习,比比谁的速度又快又准确。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提高了学生对键盘操作及汉字录入的熟练程度。在课堂中,我还经常让学生赛一赛、比一比谁的能力强、进步快,并让进步快的学生当一回“小老师”,进行现身说法,从而使优秀者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使后进者见贤思齐,后来居上。这样人人参与,个个争先的竞争局面逐步形成,刻苦学习也蔚然成风。

4.讲究实用,以“玩”促学

计算机说到底是一种工具,要鼓励学生把这种工具应用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学以致用”是学生进行成功体验的最好方式。许多学过电脑的人都曾感慨地说:“电脑是‘玩’会的。”学电脑的目的是为了用电脑。因此,小学电脑教学不宜对小学生空谈枯燥的理论或他们难以掌握的命令,而是应从“玩”字上下工夫,选好切入点,让他们在“玩”中接触电脑、感知电脑,即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5.注重巧练,以“练”促学

练习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有效的练习不仅巩固知识、形成技能,而且启发思维、培养能力。许多电脑知识是在反复、大量的使用中才能熟悉、体会、掌握的。因此,会用之后,还要多加练习。但这里讲的“练”,并不是简单、机械、重复的练习,而应该是经过精心挑选的、能启发学生思维的,同时也应是能唤起学生主动学习电脑积极性的练习。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领悟一些深刻的道理。“练”的过程中,应注意一要扶放结合。电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与各个学科都有联系,应用于各个领域。因此,教学生学电脑,培养的是其驾驭电脑的能力,而不应是一种或几种具体的操作,应该让学生学习电脑知识的方法。更关键的是让他们在使用电脑的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思考问题,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如果学生实在不能独立解决问题或有疑问,教师再给予必要的、关键性的指点。二要严把质量关。教师可在课前设计多组练习,每组练习各有侧重,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要有选择地提供练习题。对学生不易掌握的内容可以多练,对学生掌握较好的内容就可以少练,对那些特殊学生教师也可以提供特殊练习。这样既照顾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又保证了训练效果。三要注重基础,加强训练。如在打字练习时,让学生输入自己写的一段话,比输入书本上的一段话兴趣更浓。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练习时的兴趣,又能让学生实际应用汉字输入法及灵活处理实践中的细节问题,使学生在乐学、趣学中将书本理论知识变为自己的知识,丰富实践经验,提高操作技能。

6.自编儿歌,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