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 > 国内劳动教育研究现状
时间:2023-07-17 16:21:5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国内劳动教育研究现状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民族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36(2015)06-0044-04
目前,随着国外高校开展通识教育和国内普通高校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以来,民族院校也普遍开展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在提高民族院校教育质量,改善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生素质方面起到了良好效用。但依笔者的观察,民族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与民族院校的内在发展要求以及大学生成长成才对文化素质的内在需求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民族院校因为有普通高校的特点,又有自身民族特色的实际情况,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时候,不能照搬照套普通高校的做法,应该探寻适合民族院校自身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路径方法,将文化素质教育的理念贯穿在民族院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培养高素质民族人才和可靠接班人上做出新贡献。
一、民族院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各民族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发展不平衡
民族院校存在着个别领导、部门和教师对文化素质教育认识错位的现象。文化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而这些个别领导、部门、老师把文化素质教育看成一种工作形式,存在着措施不力的现象。此外,民族院校因历史原因,大多基础比较薄,部分民族院校因经费问题,在文化素质教育方面投入不够,致使文化素质教育活动只能简单化甚至形式化,各民族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发展不平衡。
(二)重特色建设,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不够理想
民族院校普遍重特色建设,民族理论、民族艺术、少数民族文化等学科课程得到非常重视,但文史哲等基础学科的建设与发展相对就投入不足,对大学文化精神方面研究也不够,学校文化建设较差,层次不高,客观上弱化了文化素质教育。
(三)重专业教育,轻视文化素质教育
文化素质教育在民族院校的开展,使各民族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实际工作中,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在民族院校没有得到同样的重视,部分民族院校误把文化素质教育当作了专业教育之外补充教育的东西,在这种观念引导下,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被放在了一个次要甚至不太重要的位置上,两者没有得到同样重视,造成两者在事实上无关联甚至撕裂的局面。
(四)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不能得到很好融合
由于多年课堂教学养成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习惯只传授学生专业知识,而不能将文化素质教育融入到专业课教学中,很多教学采用的仍是以前的教学老路,专业课传授的是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开设的文化素质教育课传授的是文化知识。在这样的局面下,很难让学生认识到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从而很难让其均衡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与自然科学知识。专业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如何合理地搭配并能渗透是民族院校要解决的问题。
(五)重人文知识传授而忽略人文精神提升
很多民族院校错误地把文化素质教育等同于开设人文课程、举办人文讲座、阅读人文书籍,传授文化知识上面,这背离了文化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培养大学生的完满人格。文化素质教育若不把归结点放在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提升上,就会使文化素质教育成为民族高等教育的点缀。
(六)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不够完备
民族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基本形成,但是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系统性不够,随意性较大。二是课程质量不够高,有的公共课没有教材,有的课程老师备课不到位。三是有些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比较陈旧,内容前沿性不够,不能反映世界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的最新成就。
(七)实践上急于求成而缺少统筹考虑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是一个潜移默化、长期实践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当前一些个别民族高院校突然增设了过多的文化素质必修课、选修课,并大面积增设了社团文化组织,让老师学生苦不堪言,其后果令人堪忧。
二、民族院校要加强对文化素质教育的理解和认识
(一)要提高对文化素质教育内涵的理解
对于“文化素质教育”的涵义,杨叔子、胡显章、李曼丽、王义遒、金顶兵等人进行了探索研究,从人文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个性化教育、人文教育与科学精神培养等四个方面,分别进行了界说或限定,它们的观点既有相通之处,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而我个人认为教育部给定的定义最为合理。教育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对文化素质教育下的定义:“文化素质教育,是指对大学生进行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对文科学生进行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2:。它包括了人文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个性化教育、人文教育与科学精神培养等四个方面,学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必须从这个定义出发,去设计方案,并实施文化素质教育。民族院校民族学生较多,由于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教育欠发达影响,不管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所接受人文和科学教育普遍不足,所以民族院校开展的文化素质教育内容必须包括人文教育和科学精神培养两方面内容,对各族各学科学生对等进行两方面的教育,把各族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很高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的全面发展的、负责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要提高对开展文化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1.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是时展的要求3:。当前,科学教育得到全世界全社会的空前青睐与重视,而人文教育受到普遍冷落,从国内外的有关报道和研究结果来看,给世界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为此,各个国家开始重视人文教育,开始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促进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同步发展。在这种时代下,我们必须重视文化素质教育。
2.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是知识经济时展的客观要求2:。当前,我们所处的时代是知识经济与信息时代,科技发展呈现知识高密集和综合化的趋势,人们的知识结构处于大调整综合阶段,我们只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文素质才能适应知识经济与信息时代的要求,所以我们要重视对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科学素质、人文素质。
3.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是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2:。通过学习文化知识,参加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文化环境的熏陶和人文精神的感召下,大学生的人格会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人生境界会得到进一步的升华,有利于成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有利于他们成为“四有”人才,有利于他们成为我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民族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
文化素质教育是教育发展的高级阶段,内涵丰富,范围广泛,准确理解和把握其主要内容,对民族院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全面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文化素质教育应包括人文科学教育、自然科学教育、审美教育、国防教育、身心教育和劳动教育等内容。人文科学教育应重点放在语文根基、民族语言、史地知识、美学基础、哲学素养等方面,通过向学生传授人文知识,唤醒和引导潜藏在学生身上的人文需要,帮助他们认识和理解自己、他人以及环境的关系,增强人文关怀的意识与能力,理解人生的目的与意义,从而树立起高尚的理想情操,选择正确的生活方式。自然科学教育应包括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授和自然科学方法的训练,通过自然科学教育,学生要养成良好的科学精神,掌握从事科学研究的一定能力。审美教育即美育,借助判断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手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能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国防教育包括爱国主义教育、军事理论教育、军事技能教育、日常生活作风教育等内容,通过国防教育,要使学生具有捍卫国家、和安全,防御外来侵略、颠覆和威胁,维护国家、民族利益和世界和平的意志与能力。身心教育应包括体育教育和心理教育两方面内容,使学生掌握身心健康的知识与技能。劳动教育包括劳动观念教育、劳动技能教育、劳动习惯教育、社会公益劳动教育、自我服务劳动教育等内容,使学生形成劳动光荣思想,通过劳动自食其力和为社会做贡献的能力。
四、民族院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路径方法
(一)建立有利于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体制机制
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关键在领导和制度。各民族院校要成立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组织机构,专门从事学校文化素质教育研究和组织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学校主要领导亲自担任负责人,要有固定办公室,固定工作人员,专项文化素质教育经费。要制定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方案,形成科学完善的文化素质教育规章制度。要根据民族院校实际情况和生源组成情况,对不同学科专业,分别提出要求,分步实施,分类指导。要统筹不同方面力量,调动各方面工作积极性,真抓实干,深入推动民族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
(二)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文化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教师是推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之一。爱因斯坦说:"学生对教师尊敬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与才。"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师的头脑中只能有了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具备了一定高度的素质,才能按照学校文化素质教育的要求来确定教学目的,才能把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结合起来,把文化素质教育贯穿到每一门课程中去,贯穿到每一节课堂中去。民族院校要加强教师的培训,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教育观念,要求教师在讲授专业课程的同时,有意识地渗透文化素质教育内容。
(三)建立科学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在学校,传授文化知识,建立文化环境就离不开课程教育,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安排。从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与根本出发,民族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培养目标应体现: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帮助学生树立强烈的爱国情怀,坚定走社会主义的信念;帮助学生认识人类社会的传统和制度,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念,培养为人类创造美好生活的情感与施展才华的能力;帮助学生增长历史文化知识,拓宽眼界,形成良好的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加强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民族观、审美观教育,不断加强学生对上述“六观”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
(四)要克服对民族特色以外课程不够重视的问题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是一名大学生应该达到的理想境界。过去,在民族院校课程设置中,很重视民族特色课程,其它人文课程相对重视不够。人文学科所占比例较小,在文科学生中自然科学课程则可能没有。今后,要特别注意,要建立起科学完善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考虑到学业时限、专业实际、各族学生的差异,民族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在整个民族院校课程体系中要体现出基础性、综合性、层次性3:的特点,分层次,有步骤,循序展开。
(五)通过一、二课堂科学实施文化素质教育
文化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第一课堂,文化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第二课堂。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应分为知识性课程和体验性课程。第一课堂体现的是知识性课程,学校要将经过全方面考虑,将予设置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安排在第一课堂传授,例如内蒙古民族大学安排了20多门文化素质教育课在第一课堂讲授,深受学生欢迎。第二课堂要体现体验性课程。文化素质的本质是将精神气质和人格品质内化于人的心灵。那么怎样内化呢?就是要通过教育、培养、熏陶,通过学生的体验、感悟、升华内化为自己的精神和品格,这就要安排体验性课程。第一要举办系列文化素质教育讲座。通过举办适合学生特点、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贴近学生实际的讲座,吸引学生来参加,吸收他们所需要的知识、开阔视野、启迪思维、激感,受到教育。当前,内蒙古民族大学在校园中坚持开展讲座活动,讲座内容既有人文知识又有自然科学的基础方法问题;既有各民族的传统文化精髓,又有世界形势和文化发展热点;既有主讲人的精彩讲授,又有听众的提问,还有相互的讨论,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第二要举办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开设这方面课程的目的是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文化知识,促进文化知识向素质的转化。每年举办的课程主要有校园科技节、文化节、艺术节、社团文化节、公寓文化节、体育节、少数民族文化节、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民族团结教育月,另外设有文学社、诗社、书法社、摄影社、无线电社、天文社、国防社等百余学生社团,这些社团在学校的指导下,开展讲座、讨论、阅读、辩论、研究等文化素质活动。同时,还要有计划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内蒙古民族大学这些年就开展了上述文化素质体验课程,通过上述课程,各族学生不但增长了文化知识,而且边参加边体验感悟升华,将知识逐步转化为了自己的精神和素质。
(六)利用校园文化环境的熏陶作用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民族院校除民族特色外,还和普通高校一样具有传播科学和文化的功能,校园应该充满深厚的文化气息和科学氛围,这样才有利于推动文化素质教育,提高广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民族院校要加强建设高品位高格调的人文景观,主要包括:道路、广场、楼堂、亭阁、画廊的命名;建造有文化或科学精神意义的牌匾、楹联、雕塑、塑像、奇石;在教学楼、图书馆、阅览室、会堂悬挂科学家和文化名人画像、名言警句、生平介绍等;在校园道路、广场、花园周围设立精美的警示牌、文明寄语、文化鉴言等4:,充分发挥环境对人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开展文化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刘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9.
2:教育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D:.教高司1998:2号.
3:谭秀森,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M:.济南:泰山出版社,2010:160.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 G44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3-162-01
一、非智力因素概念的提出
3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亚历山大不同意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和瑟斯顿的“多因素论”,并通过一系列的测试和实验,发现在大量的智力测验中有很多相关变量被忽视,这些相关变量即被试对作业的兴趣、克服困难的坚持性及企图成功的愿望等,对测验成绩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美国心理学家特尔曼对1500名智力超常儿童在长达30年的追踪后提出结论说:智力与成就有一定关系,但不是完全的正相关,一些智力超常的儿童也有一些人没有超出一般人的成就。美国另一位心理学家孟推从800名男性中,选出成果最多和最少的各160名进行了比较,发现二组最明显的差别就是意志品质方面的差别。成就是多的一组坚持、信心、百折不挠等意志品质方面明显大于另一组。德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彼得・塞拉维创立了情商理论,将非智力因素的研究引向深入,其内容包括五个方向①认识自身的情绪;②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③自我激励;④认识他人情绪;⑤人际关系的管理。
我国的非智力因素概念是如何提出来的呢?我国学者沈德立在60年代对非智力因素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作用进行试验性研究。[1]燕国材教授于1983年初在国内公开提出了非智力因素的概念,并把它引入教育领域。十多年来,由于在全国广大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并逐渐形成一种理论,即智力因素(I)与非智力因素(N)结合论。[2]这对我国的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产生了重大的指导意义。
二、非智力因素的涵义
我国学术界对非智力因素概念的涵义,提出了种种不同的看法。其主要的代表观点有:非智力因素是智力结构中的动力结构(吴福元,1983);非智力因素即人格因素(赵中天,1983);广义的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狭义的非智力因素是指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燕国材,1984);非智力因素就是不直接参与但却制约整个智力或认识活动的心理因素(丛立新,1985);非智力因素是个性结构中除智力以外的心理因素(庞霭梅,1988);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与决定智力活动效率的智力因素相互影响的心理因素构成的整体(申继亮,1990);非智力因素是指除了智力与能力之外的又同智力活动效益发生交互作用的一切心理因素(林崇德,1992);非智力因素即性格(河毓英,1994)。[3]自1989年以来,沈德立等学者就中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与教育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他认为在学习活动中,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制约着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其中非智力因素起决定性作用,非智力因素必须通过适当的学习策略才能充分、有效地调动起智力资源,从而保证顺利地完成智力活动或学习任务。学习策略是个体通过自我意识自觉形成的,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有机结合的产物。他们认为,无论是德育、劳动教育、计算机操作教育,还是其它特殊才能教育,都应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为前提,并应以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为教育目标之一。[4]
三、非智力因素与高效率学习的实证研究
傅安球等研究发现,针对学生的年级特点和非智力因素现状,采取适当的措施,提高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发展水平,能够促进他们的学习。一项研究以初中生和高中生为被试[5]。结果如下:对于不同年级的中学生来说,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可以采取不同的措施;在其他教学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适当地、适时地满足学生的期待对初中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有较明显的作用,而对高中学生则作用不明显;对中学生进行自我强化的训练,有助于高中生学习效率的提高,而对初中生学习效率的作用则不明显。还有一项研究直接探讨了改变学生的厌学心理对提高学习效率的作用[6]。研究发现:心理咨询能够有效且明显地改善厌学心理,但要完全消除厌学心理则还需要辅以其他手段;随着学生厌学心理的改善,其学习效率也相应有了明显的提高。另一项研究探讨了在数学学习中非智力因素与智力的不同作用[7]。研究者以216名中小学生为被试,结果发现:小学生的数学学业成就,不仅受其智力发展水平的影响,而且还受数学兴趣发展水平的影响;小学生学习兴趣结构中的个人兴趣、情趣兴趣、意义性、投入性,对其数学学业成就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专业成就中,智力因素的影响显著大于学习兴趣因素的影响;中学生的数学学业成就,基本上不受智力发展水平的显著影响,但要受数学学习态度发展水平以及数学学习态度结构中的数学乐趣、数学学习动机和对数学的恐惧等非智力因素的显著影响。[8]
近年来关于非智力因素的研究着重于非智力因素的研究结合具体学科学习及各种培养非智力因素的措施的研究越来越多,研究越来越细化。在知识迅猛发展、日益更新的今天,时代的需要赋予了非智力因素教育的重要任务:对学生自我调控和优化非智力因素能力的培养,即在非智力因素教育中重视学生主体的自我反思和调控作用,对学生作策略性的指导。非智力因素在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③
参考文献:
[1]鲁峰,王家云.论非智力因素及其界定[J];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41-43
[2]燕国材.关于IN结合论的十对命题[J];心理科学.2001年第24卷第5期519-523
[3]闫宝星.非智力因素与学校教育[J];天中学刊;1998年S1期;97-98
[4]应湘.读《非智力因素的理论与实践》[J];教育导刊;1998年10期;52
[5]傅安球等.关于动力系统中自我强化和学生期待对学习效率影响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2002,(4):383-387
[6]傅安球等.中学生厌学心理及其干预与学习效率的相关研究.心理科学,2002,(1):22-28
在国外,针对价值澄清理论进行的研究内容多数都包括价值观教育、学校德育教育、价值澄清策略的改进以及价值澄清向品德教育过渡等方面的分析与论述,除此之外的应用研究都比较少。而项目教学法是由欧洲劳动教育思想演变而来,将学习的整个过程划分为具体的部分而进行相应项目教学方案的设计。项目教学法可以根据行动回路而进行教学思路的设计,将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传授给学生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们的职业能力。而在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偏重项目教学法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尤其是旅游管理课程教学。只是项目教学法存在一定局限性,强调实践经验与动手能力,没有注重对学生们正确价值观的塑造。而价值澄清理论与项目教学法相结合可以为教师提供价值观与技能双重培养的教学方式,值得推广与运用。
1.旅游专业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在一次调查问卷中,对旅游专业课程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旅游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方面,超过百分之七十的学生觉得大多数教师都会采取多媒体辅助教学与案例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个别教师还会通过情景模拟这种方式来加深学生们的理解,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而有一半学生不知道项目教学法,近百分之二十的学生则希望教师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来提高旅游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在教学内容方面,超过百分之五十的学生觉得课程内容比较实用,而且课堂教学组织比较好。而在旅游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方面,超过百分之六十八的学生表示将大多数知识遗忘了,记得的知识非常少。因此,我们可以知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都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但是却没有从学生们自身特点出发去组织教学,无法让学生感觉到课程的价值。
2.价值澄清理论与项目教学法在旅游专业课程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2.1 二者结合的适用性分析
两种理论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存在一定的相似点。两者都是以一个问题的提出来引发学生们思考而做出行动,也都强调以学生作为主体,教师在课堂中起到辅助与引导的作用。同时,两者强调学生们积极主动性的发挥,注重比较愉悦和轻松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另外,两者都对教学程序和原则、注意事项等方面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且强调旅游专业课程的性质,也关注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针对学生们自身的特点来进行比较实用的教学。旅游业作为最有发展空间的服务行业之一,对从事这一行业的职工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即掌握职业技能技巧,要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与职业道德。而旅游专业可以为旅游行业提供具有敬业、团结、勇于探索等精神、正确的荣辱观与价值观、良好的思想品德等等方面素质的储备人才。
2.2 二者的实施步骤分析
在这里,价值澄清理论与项目教学法的实施对象为旅游专业课程中的《饭店管理》和《旅行社经营管理》。两种方法论运用于这两门旅游专业课程的过程中,先对这两个方法论对这两门课程的应用程序、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解,再根据价值澄清理论进行项目书的设计,从而组织旅游专业课堂教学。然后再落实项目教学的五个步骤,具体步骤如下所述。
2.2.1 任务选择阶段
在选择项目的时候,应该有目的性地去行动,从而确保学生们可以对应该学习的课程内容进行掌握。另外,教师应该创设学生们目前正在学习的内容和现实生活比较接近的情境,激发学生们的好奇心和热情,引导他们创新性地思考,去探索问题。
2.2.2 任务启动阶段
在这个阶段,应该让学生们成立小组,对a项目的学习工作与学习活动进行定义。
2.2.3 具体计划阶段
在这个阶段,主要是对项目的工作目标、项目任务、项目的工作方案等方面进行拟定、编制以及修订,从而形成比较规范有效的项目计划书,以指导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
2.2.4 项目实施阶段
学生们在先前成立了小组,而各个小组应该按照预先制定完毕的项目计划以及项目任务进行课堂学习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其监督与指导的作用。当各个小组在讨论的时候,教师也应该参与进去,从而在学生们遇到疑问的时候进行解答。在这个阶段,教师们应该注意把握课堂教学的基本步骤,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通过提问和检查等方式来对项目实施阶段的进度进行控制。
2.2.5 项目总结阶段
【关键词】转型期;旅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对策研究
进入21世纪,旅游业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崛起,已成为发展势头最为强劲、规模最为庞大的朝阳产业与战略性支柱产业。与此同时,我国也已顺利实现从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的质的跨越。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15年,我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入境旅游接待国、第四大旅游客源国,国内旅游市场份额也将独占鳌头。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旅游从业人员群体职业道德失范现象日益严重,已成为消费领域投诉焦点之一。旅游从业人员道德的失范,严重地影响到旅游业的声誉和旅游企业的效益,甚至影响到了行业乃至国家的形象。因此,进一步提高旅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素质,不断加强转型期旅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已成为业界必须认真面对的当务之急。
一、旅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概述
旅游从业人员,是指在景区游览、旅游饭店、旅行社、旅游交通、旅游商品娱乐、旅游教育及旅游行政管理等领域中,为旅游活动创造便利条件或提供商品和服务的各类工作人员的总称。简言之,即通过旅游业获得工资报酬的各类职工的总和。因此,旅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就是指上述人员在工作中应当遵循的职业操守与道德规范,与从业者自身的境界素养紧密相关,同时又受社会舆论、法律法规的调整、制约。
二、旅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现状及问题
旅游业通常被称为“窗口”行业,关乎国家和地区形象。因此,旅游从业人员除了要具备精湛的业务技能,还必须拥有良好的的职业道德操守。然而,面对转型期巨大的利益调整,旅游从业人员群体也变得日益复杂,自我性、选择性、多变性愈发凸显,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潮不断抬头,职业道德底线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服务意识淡薄
服务意识是一种自愿、主动、全心全意地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有经济价值劳动的高尚情操,是服务质量的关键,是服务工作的灵魂,也是员工素质的标志,更是服务产品的生命力所在。众所周知,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服务在旅游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旅游服务工作又是零距离“面对面”服务,从业人员在这一过程中既是“服务者”,又是“主管者”,担当着“主服”双重角色。这就要求其在工作过程中,既要“耐心细致,无微不至”,又要“热情友好,以诚相待”,这样才能使顾客乘兴而来,满意而归。然而,在现实工作中,不少人对本职工作存在极大的认识误区,认为旅游接待工作就是伺候人,没出息,从而导致服务意识淡薄,工作态度敷衍,责任心不强,甚至出言不逊,作风粗暴。如此一来,既没有“主管者”的热情周到,又没有“服务者”的尽职尽责,在给游客造成极大不便甚至伤害的同时,也损害了旅游企业的良好形象。
(二)缺乏诚信意识
所谓“诚信”即诚于衷而信于行。言而由衷,不伪不欺;行则规范,不偏不倚。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缺失诚信只能获得短期利益,以诚信求发展才是长久生存之计。近年来,随着旅游行业内一系列事件的曝光,诚信问题逐步浮出水面,据中国质量万里行公布的相关数据,旅游投诉主要问题有以下六方面:一是虚假承诺,低价引诱游客签合同;二是景点“缩水”,随意改变游程;三是增加景点,须额外收费;四是降低标准,吃住打折扣;五是异地拼团;六是巧立名目,推销商品。从以上六方面不难看出,缺乏诚信意识已成为目前旅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方面的主要问题之一,严重制约了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私下收取回扣,甚至索要“小费”
所谓“回扣”,是指旅游服务提供方以促销为目的,向中介方支付的酬金。回扣的存在,在正常经营活动中已是公开的秘密,并为社会所接受。但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在旅游业界,从业人员违反规定,私自收取回扣,装入个人腰包的现象仍比较普遍,有的还甚至公然索要回扣,这既损害了业界形象,也给正常经营管理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众所周知,按照国际惯例,旅游从业人员收取适当“小费”无可厚非,但这必须是建立在顾客自觉自愿的基础之上。目前,我国对于旅游从业人员是否可以收取“小费”这一问题,还没有统一明确的规定,这也为个别人员强索“小费”埋下了隐患。
三、提升旅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途径
(一)加强道德教育,强化行为训练
旅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不是自发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历一个将道德原则与规范内化为个人自觉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漫长过程,既不可能仅仅依靠旅游活动本身,也不可能只依赖职业活动经验,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论修养。因此,政府主管部门可考虑为相关旅游从业人员开设旅游职业道德课程,在理论上感染、震撼旅游从业人员,使其对职业道德课的基本观点和原理的认识由于其深刻的内心感受而丰富,加速知识和观点的内化,促进信念的形成,完成行为的外化,进而形成统一的职业思维和职业行为习惯模式,促使其职业道德品质不断走向成熟。
同时,相关研究还表明,旅游从业人员除了具有较高的理论修养,还必须接受经常性的教育、训练与实践――即职业道德行为训练。所谓职业道德行为训练,就是按照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和行业特殊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从业人员进行特定的行为训练和实践活动,强化职业道德意识,培养职业道德情感和意志,养成良好职业道德行为习惯的动态过程。这样,通过职业道德行为训练,既可以检验理论的观点和对知识的认同,增强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巩固职业道德信念,又能够把旅游职业道德行为转化为内在品质和行为习惯,达到知行统一,进而适应并推动旅游行业发展。
(二)加强政府与行业监管,完善调控机制
根据当前实际,笔者认为,必须尽快完善旅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监管体制,以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为此,应注意把握以下方面:一是完善旅游法规。政府应当建立旅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赏罚机制,即时对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作出评价和反馈,给守范者一定的利益回报,使失范者付出一定的代价,努力做到赏罚分明,是非明辨。二是加强行业协会建设。业界应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尽快组建、完善相关行业协会,并切实承担起组织培训、指导经营、加强自律等职责。三是强化社会监督。在完善调控,加强自律的同时,还必须引入第三方即社会监督,充分发挥舆论优势,才能促使旅游从业人员不断加强自律,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
(三)完善激励约束机制,营造良好氛围
激励约束,是指激励约束主体根据组织目标及人们的行为规律,通过各种方式,去激发人们的斗志与潜能,使大家产生内在的动力和要求,迸发出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规范人的行为,朝着激励主体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过程。激励与约束有着不同的功能,但又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其中,激励居于首要地位,没有激励就没有人的积极性,而没有积极性,一切发展就无从谈起。同时,又要建立必要的约束机制,以最大程度抑制不良行为的产生。在实际工作中,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把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调动各方积极性,实现激励兼容。实践证明,当前我国旅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大幅滑坡的状况,与激励约束机制的缺失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必须正视现实,尊重规律,努力构建、完善灵活高效同时又符合旅游业实际的激励约束机制。
要建立科学、高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一是激励措施既要鼓励创新,激发效率,又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工作氛围。二是要注意综合运用物质奖励、精神奖励等多种措施,避免引发新的分配不公及唯金钱论倾向。三是约束机制要公开、透明,并注意有理、有力、有节,这样才能收到约束个人,教育大家的理想效果。
综上所述,转型期我国旅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任重道远,有赖于各方配合、统筹规划、科学决策,综合运用教育、管理、激励约束等多种手段。唯此,才能促使旅游从业人员不断提高职业道德水准,推动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魏小安、韩健民著:旅游强国之路――中国旅游产业政策体系研究,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年版。
[2]李天元、王连义编著:旅游学概论,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3]胡克培主编:思想品德修养与职业道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周伟光,旅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评价及失范治略,改革与战略2006(10)
[5]储九志主编:政策法规与职业道德,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年版。
[6]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编:政策与法规,旅游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5版。
[7]谭为跃,高职院校职业道德课教学改革的探索,教育与职业2007(12)
[8]蒋炳辉著:旅游案例分析与启示,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年版。
On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of the Occupation Ethics for the Tourism Industry Professionals in the Transition Period
Chen Zeng-hong
(Shandong College of Tourism and Hospitality,Jinan 250200,China)
【关键词】社会实践;素质教育;对策
社会实践是高校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大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形式。在新形势下,社会实践活动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环节,不断扩充以新的的内容,在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拓宽专业知识面等方面起到了其他教育新式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我国当代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都十分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并逐步向基地化、制度化、课程化方向发展。但与此同时,随着社会对高素质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在资源整合和组织方式上的弊端,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突出表现在:
1.大学生对社会实践重要性的认识存在偏差
随着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要求的提高,很多大学生都已经逐步认识到了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锻炼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性。但在实践形式上,普遍存在着重视高质量社会实践、轻视传统型锻炼,重视与自身就业相关的实习,轻视社会调查等基础性实践方式的误区。也有许多同学以实结代替调查报告,有的报告甚至直接网上摘录或整片抄袭,敷衍了事。
2.大学生社会实践运行机制不完善
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组织不管从宏观还是微观来看,都呈现出相当的断裂现象,也就是大学生社会实践并没有系统的纳入大学生培养的整体设计,缺乏整体思维。主要表现有: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普遍不是根据大学生的年龄、知识特点来细分层次、逐渐推进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普遍不纳入学校整体的教学规划和学分设计之中,没有为社会实践量身设计约束、引导与评价体系;大学生社会实践仅仅只是依靠高校团委来组织和发动,没有在全校范围内形成合力,没有借助专业老师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进行专业指导,在调查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面临的困难方面,“没有合适的实践项目”、“缺乏实际可操作性”、“缺乏指导”占了前三位;社会实践过程中存在功能异化的倾向,即赋予社会实践过多职责而导致目标混淆。
3.大学生社会实践缺少深度内容和实效性
我国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内容主要停留在浅层次,绝大部分为参观调研、理论宣传、文艺演出、社会调查、义务支教等形式,比较单一,实践内容浅薄,且时间短暂,仍然停留在初级发展阶段,缺乏深度发展。在实效性方面,很多实践活动注重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对其内容重视不够;重视实践活动的数量,对其质量重视不够;重视实践前期宣传和后期总结评奖,对其过程重视不够;重视教学计划内社会实践,对教学计划外的实践重视不够。即使建立实践基地,也缺乏对其长期化、制度化建设的进一步利用和探索。
4.大学生社会实践资源浪费问题严重,缺乏资源整合
每年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红色革命圣地如江西瑞金、井冈山等,几乎每年都有实践队伍,安徽等省市的一些贫困地区,也几乎都有实践队伍造访,而对于没有特色的普通社区、城镇和乡村,鲜有实践队伍踏足。在社会实践主题的选择上,也存在资源浪费现象。
5.大学生社会实践缺少社会化运作
大学生社会实践必须要有一定的经费保障才能得以顺利实施和开展,但仅仅依靠有限的学校实践经费,并不能满足整个社会实践的要求。二是社会支持力度不够,缺少必要的社会资金支持。三是社会实践还只是作为高等教育范畴内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初级载体,有的实践队伍为实践而实践,并没有真正的和社会需求结合起来。
二、深化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对策研究
1.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树立科学的社会实践活动观
社会实践是一种具有中国教育特点的模糊的、囊括性特点的概念与行为,在传统的认识里,社会实践是一种附属性的手段,即把社会实践看作课堂教学的一种延伸,视作课堂教学局限性的弥补。狭义的概念是指学生在校期间必须接受的一种非第一课堂内教学的教育活动形式,既是一种空间概念,又是一种教学方式。教育专家们认为,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不只使学生得到身心愉快和满足,而且是实现德育目标的重要手段。
社会实践应有明确的主题、要求、目的性,要坚持内容与形式的一致、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一致,树立学生是活动的主体的观念而不仅仅是活动中受教育的客体,要从学生的思想、学业、心理、身体等实际情况出发,讲究真实性、针对性和可接受性原则,要使学生学以致用、锻炼自我、服务社会、报效祖国,使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收到教育、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2.注重扎实推进,晚上社会实践各项机制
要加强社会实践活动良性运行机制的建立。一是建立领导机制,强化学校主要负责人的责任意识,成立社会实践领导小组,加大对社会实践活动的管理与监督。二是建立社会实践协作机制。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主要靠高校团委来完成,这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社会实践的发展。三是要成立社会实践评价体系,注重社会实践的过程评估和效果评估相结合,更加注重效果评估,把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的身心品德等“软素质”方面的影响作为评判的标准。
3.注重对社会实践在内容和形式上的进一步挖掘
要在社会实践内容上进行挖掘,通过实践活动的项目化运作和目标化管理,形成科学化的社会实践运作体系。要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进行理性定位,做好普及化建设,注重日常实践方式养成。要进一步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如华东理工大学的大学生暑期生存体验;借鉴国外社会实践方式,如泰国的农村劳动教育活动,如美国的打工和做义工的社会服务,如日本的纪念性活动等,这些活动虽不像我国的社会实践一样具有明显的组织优势,但具有灵活性和长期性特点,其对学生道德发展的影响虽然是缓慢的,但其效果是持久的。
4.注重对社会实践资源的规划和整合
要根据学校特色和社会需要,对社会实践资源进行整合,使其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目前,很多高校在社会实践资源整合和规划方面已经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形成了一系列品牌实践项目,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如上海师范大学的“爱心学校”,每年排除两千多名学生定期赴学校、社区等教学点开展义务授课服务,形成了“爱心连锁”的规模效应。
5.加强社会实践的社会化运作
社会化,是指作为个体的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社会化是一个包含丰富内容的成长过程,在自然人成长为适应社会发展的社会人这个过程中,要使其掌握生活技能,培养其社会角色,并使其在社会中能承担社会责任、权利和义务。要加强社会实践的社会化运作,发掘与寻找社会实践资源,学校还应发挥组织优势,在人、财、物等方面积极投入。社会各界也应本着开放的姿态,积极与高校联手,发挥在校大学生的智力优势,使在校大学生的锻炼成长与社会的发展需求相统一,真正使社会实践成果成为大学生就业的助推器。
一、职业教育受我国经济转型期多重挤压
1.转型期职教受计划经济管理制度和市场经济管理制度的双重挤压我国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一方面是计划经济的管理制度还没有完全废除;一方面是市场经济的管理制度还没有完全建立;另一方面是转型期产生的特定的,既非计划经济,又非市场经济的独特型态的管理制度。大教育下的职业技术教育没有完善的制度体系,仍然是无序运行,普通教育的理念充填着整个职业技术教育界。97年后,除了《职业教育法》,一部分省、市、部门颁布了一些实施细则外,总体上没有形成一整套健全的适应市场经济的职教法法律制度体系。(这个法律体系包括:职教办学机构管理办法、职教拨款和经费筹集制度、职业技术技能鉴定标准体系、职教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评估体系等),我认为有如下几方面的原因。
(1)社会总体对职教的定位,在理论上缺乏较为统一的认识,在实践上没有现成的模式可据。(2)缺乏对典型的,有全面推广意义的办学、教学经验的总结、提高及推行。(3)政府机构调整还未顾及职业技术教育,建立统一、协调的管理机构虽然呼声很高,但实施中碰到许多困难,政府职能的定位还须等待;各级政府在政府行为上受某些领导偏见或认识不足的影响,法规制度形成的动力不足。如政府支持的专项研究,政府对制度的建设的迫切感、使命感和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法治思维和意识不够等。从管理法规,到政府的管理职能、政府管理机构组织、政府机关工作人员观念的取向、所采取的措施等,既保留计划经济由政府包办“计划驱动”的那一套,又有新时期市场经济产生的“需求驱动”那一套,还有转型期“计划、规划前瞻不准确”的问题。(4)职业技术教育的社会地位实际上还未达到与普遍教育并驾齐驱的地位。重学术、轻应用;重普教、轻职教的思想还在教育界、社会上占统治地位,传统的价值观、质量观、评价观还被作为衡量标准套用于职教。(5)各种独立的职教管理标准、规程、制度,没有进行统一的整理、修订;质量考核标准,国际规程等没有全面引入职教考核制度。等等。
由上述原因可见,传统普教思维、理念和现代职教思维、理念的碰撞;新旧制度间的碰撞;制度不完善时期的制约因素与扩展需要同存,所引发的论争增添了改革的风火。
2.转型期职教受计划经济管理思想和市场经济思想的多重挤压
人常说“惯性是可怕的”。习惯了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职校的管理人员以及习惯了传统普通教育的教师、学生和社会,对学术型、研究型普通大学办学思想和管理模式备加推崇。他们习惯了传统普通教育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以及相对应的政府管理行为,认可传统教育的评价观、质量观、办学水平观,鄙视职业技术教育。他们虽然对照搬苏联50年代的经验有反感,但又对现代市场经济不理解,把资本主义30年代所实行的自由市场经济和现代市场经济混淆起来。他们的心态是矛盾的,其管理行动往往是投机的。职教机构的管理工作者和大部分师资受普通高校传统教学观、质量观和评价观的影响,他们重视理论教学,不注意或忽视技术技能教学;他们欣赏学术型、研究型人才的传统三段式教学,鄙视“以能力为中心”的职教试验;他们习惯于以教师为主导的,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而对实验教学、示范教学、研讨式教学不适应或看不起。
3.转型期职教受同时存在的落后的生产方式、生产技术和先进的生产方式、科学技术的双重挤压内外专家认为,我国下个世纪要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必须依靠引入信息产业等高新技术增值产业驱动。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落后的生产方式,生产工艺流程的产业不可能一日之间被先进的生产工艺流程、生产技术取代。这就存在落后的生产工艺、技术不断被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取代的转型过程。鉴于职教理论水平的有限与对生产过程工艺水平的了解不够,没有对专业教学模式进行全面的高水平的设计,难以与区域产业和目前管理以及今后发展所需求的知识技术技能紧密联系起来。二是我国职教师资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许多师资知识老化,实践技术技能缺乏,习惯于传统学科学术教学、对产业及相联领域工艺流程、管理技术了解不够。况且我国目前的职教师资培养提高措施也缺乏联系新生产工艺、技术的渠道和参与生产实践的要求,跟不上科技发展的步伐。例如沿海地区引进外资、合资发展了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达到了国际水平,而许多师资对之甚少了解或毫无接触,对国际规程,国际惯例,国际标准和管理规范不熟悉,当然所培养的学生其知识、技术、技能水平肯定是有限的,谈不上培养与国际接轨的职教人才。在知识经济时代的21世纪,如果我们的职教不引入先进的科学技术,生产工艺,还在灌输旧有的生产方式和落后的技术、工艺,则这种职教当然是落伍的了。三是我国职教的办学条件跟不上科技发展的需要。许多学校的实训工场、实验室设备简单、落后,而校外实践工厂、实践场所又缺乏先进的适合于职教的场所,也无法使职业技术教育与先进技术接轨,只能“纸上谈兵”。
4.转型期职教受传统普教的教育思想和现代的教育思想的挤压,变革与阻滞、保守与创新的冲击是教育思想论争的主调
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引入和职业技术教育异军突起,职教成为与普通教育并驾齐驱的一种教育。在整个教育界,教育思想的革新,冲突相当突出。传统普通教育,以课堂讲授学科知识为主,以应试作为教学动力的驱动和最终评价途径。了解普通教育价值观,质量观、评价观的许多职教管理人员和师资在实践中感到彷徨、无所适从、甚至抵触,反对。大多数人还未转过弯来或虽有所认识,没有新法(新的教育方法)。一部分平时注重实践环节的,通过学习、实践,很快就适应了职教环境;一部分平时注重学术理论探讨的人,或习惯于普通教育教学的人,教学现还未改变;而另一部分人,则在过渡时期、渗杂新旧。在我国经济处于计划经济时期,其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的教育思想以行业、产业专门人才为中心;而在走向市场经济阶段的知识经济时代,教育思想应以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新型人才为中心。教育方法上过去主要是课堂讲授,职教和普通学校职业化课程,应提倡启发式、学导式教学。特别是职教技术技能教学,主要通过示范教学、学导式教学等方法培养“厚基础,高技能”的专门人才。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职教从教学思想、教学手段、教学方法都与传统普通教育距离拉大。在这个转型期,教育思想的变革与阻滞、保守与创新的冲突,不仅在社会,在整个大教育,而且在职教机构内部(包括教师)在论争。也只有通过论争、试验和改革,才能使新的教育手段、教学方法适应职教教学的要求,真正办出职教特色。
5.转型期参与国际竞争和国内竞争的“竞争”思想冲击着传统的教育视野
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面向21世纪的转型期,要“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目前,应重点研究经济国际化中引发的高、中职教育与国际接轨问题,特别要注意“经济参与国际竞争和人才国际化”两大问题。职教机构要以国际眼光来培养人才,为增强我国各行业、产业的国际竞争的各种能力服务,实现走向国际市场的战略。随着21世纪的到来,经济参与国际竞争不仅对沿海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的经济地位、现状及未来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全国各地参与国际竞争也将逐渐扩大。以广东为例,进出口占全国40%,大量企业不仅从专业,而且从素质上;不仅是国有企业、乡镇企业、合资企业,而且是外资企业、私营企业,甚至个体户,都很大程度上参与了国际贸易和国际竞争。由于技术更新速度加快,企业、行业的生产技术、管理规程、产品质量都通过与国际标准接轨来增加竞争力;用国际质量标准管理制度对产品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认证越来越普遍,许多企业既将之作为营销手段,又作为企业内部工作流程制度。为此,这些行业、产业、企业都需要大量的国际型人才。这些人才不仅应具有参与国际竞争的观念意识,而且应具有适应国际竞争的才能。
我国目前的职业技术教育在人才培养上,一是缺乏培养国际型人才的紧迫感;二是缺乏对国际市场的了解;三是缺少对国际标准、规范和先进技术技能的学习、了解;四是师生缺少在国际竞争环境中体验、实习(在国外实习)的感性认识和机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与国际竞争相比,国内行业、产业、企业间的竞争更趋火热,市场已从卖方市场变成买方市场,从短缺经济(计划经济时期)变成过剩经济(市场经济时期),企业要生存,要盈利,必须从管理、产品技术创新、质量控制、营销手段方面优胜才行。职业技术学校与培训机构,除了给受教育者“竞争”意识教育外,同时应教会他们掌握尽可能新的技术、知识、工艺还要注意技术文化的养成和创造给他们更多的社会实践、生产实践机会,使他们在参与国内外竞争中,发挥其重要作用。
二、多重挤压下的转型期职教,目前存在两大突出问题
1.继承传统与借鉴西方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从80年代引进西德“双元制”到90年代引进“CBE”,反映了各级政府和一些职教机构在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上的盲目性、教条性,缺乏科学思想。下面仅就发展型态进行分析。
实用型黄炎培先生创办的“中华职教社”成立80多年,是影响我国现代职教时间最长的学术研究团体,对我国现代职教发展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陶行知、黄炎培等教育家将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引伸到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陶行知以乡村生活为中心设置课程,注重劳动教育、因材施教并提出加强学生技能培养的思想。实用主义的影响,在80?90年代我国职教中有一个口碑是“管用、实用、够用”。这个口碑在我国还没有自己独特的模式,但是,这个“口碑”本身又是缺乏统一标准,统一管理规程和准确科学根据的模糊的、可塑性过大的职教型式,在90年代,逐渐被模块式课程思想所取代或淡化。
特色型
80年代初,德国的双元制模式被政府推荐,率先在华东、东北等工业发达地区推广。这个型式以“突出技能”为特色,强调社会、企业、学校、个人的融合合作关系。在该时期计划经济还未完全被市场经济取代时,职业学校与就业企事业间是“公对公”的关系,所实行的就业政策是国家分配,不存在失业问题。在当时企业生产科技变化不很大的情况下,职业技能教育对社会职业和企业生产的适用周期比较长,突出技能训练(特别是制式训练)所起的作用明显,对当时生产条件下的职工技能培训和教育起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职校与企业的关系的改变,科技发展使职校职业技能训练对社会职业和企业生产的适用周期逐步缩短,特别是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的产生,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逐步推广,对职教人才的技能、技术要求日新月异强调基础训练、基础理论知识和提高专业技术技能知识档次的呼声越来越高,双元制所需求的像德国那样的政府、企业、学校、个人合作关系在中国缺乏其文化背景、法律基础和社会支撑,逐渐显露其不适应性,难于全面推行。尽管如此,“突出技能训练、强调实践训练、基地的建设”的思想被认为是办出职教特色的重要标志。双元制模式经过中国式的改革,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符合四个合作关系条件下的中等职教,还在继续试验。
工专(师专)改进型
从80年代初开始,许多高等工程专科学校,逐渐由本科压缩型的专科教育,改制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一些中心城市大学,从师专文、理科专业中派生出一批高职专业。这些学校或专业,普通本科教育思想和本科教材、课程的痕迹相当明显。有些已经办出了职教特色(如有名的上海电机专科学校、常州工业技术学院、惠州大学等);有些则还没有从传统普通工程专科教育中脱胎出来,分不清“高职”与“高专”。
模块型
90年代,各地又引进世界银行推荐的加拿大CBE模式。这个模式归结为“以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把职业人才的知识与技能培养要求用“课程模块”一一对应,用活的课程模块与多方向的专业方向对应。受教育者根据个性选择和要求,选择适合的模块课程学习,教育机构也引导学生根据经济发展与就业机会来选择课程模块,达到预定的“能力要素”。CBE较为科学的课程设计与要求,无疑比“管用、实用、够用”进步。CBE产生于60年代。鉴于该时代科技发展,经济发达水平的限制及CBE主要以中等职业岗位为对象,对制式训练和科技度不那么高、变化不那么大的专业教育比较适合,许多高、中等职校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了改造,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暴露了它在21世纪初科学技术发展迅猛飞进时,对信息产业、微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高新技术领域专业的高级专门人才教育的不适应。有关专家认为,CBE模式在有选择的使用在某些传统专业、制式专业或科技度不那么高的专业,经过改造创新、有较大的发展意义,但对高新技术产业型专业的高级专门人才应采取“基础型”型式。
基础型
以综合大学职教学院为代表的以培养高职本科和高职研究生的试点院校,在研究世纪之交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行业、产业“现场工程师”人才的培养后,注意到“宽口径,厚基础”的知识与技术技能在未来人才发展中的持续性作用,强调职校教育的奠基作用,强调创造精神和创新意识、创造能力,注意处理好长短期知识、技能与素质需求的关系,注重于较高水平的职业、技术、职业群、技术群型高级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开创了我国本科、研究生高职人才培养的先河,代表着我国职教向本科、硕士、博士层次人才培养的趋势。缺点是对高层次高职人才(如学士、硕士、博士)所要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技术与技能水平的定位、标准如何突出职教特色,还未有完善的、具说服力的、循序渐进的,有突破性的经验和实例,有待于下一步探索、定型。
多元整合型
一些学者在研究了普通教育“学科、学术本位”教学和职教“能力本位”教学后,从大职教的观点(普通高教是广义职教的一部分,专门教育是重要的职业教育,狭义职教是培养生产第一线的操作型、管理型人才的教育)出发,认为,必须根据专业的不同,其所需要的理论与实践知识技能含量的不同,素质要求的不同,分别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不论是普教专业或者是职教专业(狭义的),不论是普教职业化或职教基础化专业;或者各种介于普教与职教之间的专门教育专业(如律师、农艺师、医生的法学、农学、医学等有关专业),不要刻意去强调普教、职教的特色;不要刻意去划分某一种训练是职业训练还是技术训练,是职业教育还是普通专门教育??而是根据所培养人才的素质、知识技能的实际需要和课程目标要求,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取舍。
问题是,是否由于某些介于普教与职教(狭义的)之间专门人才的教育问题,就去否定探索职业技术教育(狭义的)统一规律和特性呢?在狭义的职业技术教育理念下,探索其客观规律对它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也可对专门教育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但应注意的是须对具体的专业、具体的课程采取对应的具体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条件和时间安排等教学要求,不能将广义职教的理念与狭义职教的理念借位。
经过多年的探索,各级政府和各个职教机构已经逐渐从继承传统和学习西方中清醒过来,企图构建适合于我国国情的职教模式。问题是还有一批同志在盲目的照搬与硬套之宫,不去研究这些模式的精髓,长处、短处、适用环境,从而使办学实践走弯路,阻碍了职教改革的健康发展。
2.快速发展中的职业技术教育面临严重滞后的专业设置、课程规划和教材建设问题单纯计划经济时代,职教专业的产生是根据国有企业、事业的需要布局,并仿照普通高等学校的专业派生出来的。随着改革开展与市场经济的产业和发展,转变了经济结构的组成成份(根据97年统计公有占43%、私有21%,其余为乡镇企业和外贸、合资企业),也改变了职教人才需求的组成格局;随着经济建设的活跃,高新技术产业份额的增大,职教各类、各层次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职教根据行业、产业变化的专业设置也随人力资本市场的改变而改变。由于市场的不成熟,政府宏观调控中,计划调控有时显得无所做为,有时又受办学单位利益驱动的左右;市场调控中一方面是不了解市场、缺乏论证、预测、造成决策错误,一方面是过份短视,听任利益的驱动。“热门”专业:管理类、财经类专业出现了“紧缺??一哄而上??过剩??调整”的过程。这个调整是教育在学习现代市场经济理论中对计划调控和市场调控把握不好所付出的学费。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作为行为主体的人的可行能力是最具建设性的因素。也就是说,人的素质和技能是可以通过教育、培训、训练等方式来提高的。所以,如何根据自身行业的特点培养符合行业发展需求的人才是各行各业的重要工作。对于劳动力密集的服务行业而言,从业人员或者说是服务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技能的培养更是如此,旅游行业也概莫能外。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关联的旅游行业,除了具备一般服务业的特点外,还具有其独特性,这种独特性对其从业者的素质和服务技能的要求也有其独特之处。
一、旅游业的性质和特点
旅游业是凭借旅游资源,利用旅游设施,通过为旅游者提供食、住、行、游、娱、购的劳务服务,去满足旅游者旅行游览消费的需要的行业。毫无疑问,旅游业是一种服务行业,旅游业除了具备一般服务行业的特点外,还有其独特性。
(一)旅游业具有经济性
旅游活动本身就是一种经济活动。一方面,游客的旅游过程就是消费过程,游客不仅需要为景区景点支付门票,为旅游商品支付费用,还需要为旅游从业者提供的旅游服务支付报酬。另一方面,旅游活动的开展过程往往伴随着其他经济行为的发生,如餐饮、交通运输、住宿等。旅游业的发展也会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二)旅游业具有文化性
旅游本身也是一种文化解读行为。一方面,游客在游览过程中不仅仅是欣赏自然风光,更是解读沿途的人文风情以及蕴含在旅游资源中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游客购买旅游特色产品、观看歌舞展演、听导游解说等,不仅是一种经济消费行为,更是一种文化消费行为,因为游客购买这些旅游产品的最终目的是体验蕴涵在旅游产品中的文化内涵。具体而言,游客通过欣赏名山大川、了解文物古迹、体验民俗风情、品尝美味佳肴等旅游活动感受不同的文化,满足心理和精神上的需求。
(三)旅游业具有综合性
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除了实现游览的目的,还必须在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进行消费。从传统意义上讲,餐饮、住宿、交通、娱乐、商业等皆属于独立的行业,这些独立的行业为旅游业提供旅游产品,与旅游业的发展紧密相联,互为供应商和经销商。因此,旅游业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将各种不同的产业活动联系在一起,形成旅游业综合性的特点。
(四)旅游业具有涉外性
旅游活动的涉外性特点主要体现在旅游活动的异地性和流动性上。旅游业从业务类型看,包括3种类型:
1、组织国内旅客在本国进行旅行游览活动的国内旅游。
2、组织国内旅客到国外进行旅行游览活动的出境旅游。
3、接待或招徕外国人到本国进行旅行游览活动的入境旅游。
后两种类型的旅游业务活动属于涉外性质的业务。旅游活动经常发生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国家之间,旅游从业者所提供的旅游服务经常面向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旅游者,旅游企业的经营也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将产生竞争性。因此,旅游业的涉外性要求,旅游产品的生产和营销活动必须根据不同市场进行设计,对旅游从业者的素质和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五)旅游业具有社会性
随着社会发展,旅游已经不再是少数人才有的活动和经历,而成为普通大众都能够实现的大众旅游。现代社会,旅游已经像日常活动一样,成为人们生活中普遍而又正常的现象。现代旅游活动具有极大的广泛性,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二、旅游业与其他服务行业从业者的素质和技能需求比较
从从业人员需要具备的素质和服务技能看,旅游业从业者除了需要具备一般服务行业从业者需要具备的素质和服务技能外,还需要具备一些独特的政治素质、文化素养、道德情操、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更需要掌握良好的知识储备、语言表达能力、沟通技巧等服务技能。
(一)一般服务业从业者的素质和技能要求
对于服务行业而言,从业者的服务是企业向顾客提供的主要产品,服务质量的好坏是企业效益好坏的关键,也是企业能否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同时,从业者的素质和服务技能是从业者本身在服务行业立足的基础,更是从业者个人发展的关键能力。所以,服务行业的从业者都需要具备以下素质:
1、服务行业从业者应具备服务意识和职业热情
服务意识即自觉主动做好服务工作的一种观念和愿望。职业热情即从业者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热爱和投入程度。服务行业多数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过程不仅要投入大量的劳务,而且要经常与客人面对面,因此只有具备主动服务和自觉服务的职业意识和热爱服务行业的工作热情才能保证企业的服务质量,从而使服务行业顺利发展。
2、服务行业从业者应有良好的礼仪礼貌
礼仪礼貌主要是服务行业从业者向消费者表示尊重、欢迎、友好的一种态度和意愿。礼仪礼貌的内容主要有仪表仪容形象、语言表达和行为举止等。服务行业要求从业人员要衣冠整洁、形象美观大方;讲究语言艺术,行为举止要文明得体。
3、服务行业从业人员要有优质的服务态度
热忱的服务态度是服务行业从业者最基本的素质。具体来说,服务行业从业者在态度方面要做到:工作积极主动、认真负责;服务细致周到、热情耐心。
当然,根据具体服务行业的性质和服务内容不同,其从业者需要具备的素质也有一些差别。不同的服务行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独特性要求从业者具备一些独特的素质。
(二)旅游业从业者的素质要求
旨在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等综合的旅游业,要求其从业者除了具备上述一般服务业从业者需要具备的素质外,还需要具备一些特定的素质。
1、要求良好的文化素质
文化素质是指人们对自然、社会和主体自身的认识能力、反应能力。作为旅游从业者,不仅需要有关旅游资源方面的渊博的知识,而且要有广泛的辅常识,通过自身独到的讲解,给游客灌输文化知识,丰富旅游者的旅游体验。因此,旅游从业者要勤奋好学,善于思考,在业务技能和文化素质方面全方位发展自己。
2、需要具备高尚的道德品格和道德情操
道德素质是指一个人的道德理想、道德境界、道德品质、道德情操、道德修养以及道德行为等。在旅游活动中,旅游从业人员是旅游企业的形象代表,对跨境旅游活动来说,也是国家形象的代表。因此,旅游从业人员道德素质水平不仅会影响旅游服务的质量,还会影响到旅游企业甚至国家的声誉。因此,旅游从业人员要有尊老爱幼、助人为乐、不谋私利、服务他人的高尚道德情怀。
3、旅游从业者要有稳定的情绪和坚强的性格
心理素质是指人的心理对于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反映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是一个人精神状态的总和。它包括心理的稳定性、心理的相容性、心理的创造性和心理的时效性等。旅游从业者在工作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也会经常面对各种性格特征的旅游者,因此,要学会处理好与游客之间的关系,旅游从业者应当开朗热情、冷静理智,有较高的心理素质水平。
4、旅游从业人员要有健康的体魄和饱满的精神
身体素质是指人的健康状况、精力充沛状况和身体的适应能力等等。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人的各种实际工作能力的发挥。身体强健,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调动意志力和应变能力。否则,病魔缠身,神志麻木,其余皆会落空。从工作性质上来看,旅游从业人员特别是导游员经常跟随游客跋山涉水进行户外旅游服务。因此,旅游从业人员应当比一般人有更健康的身体和更饱满的精力。
(三)旅游从业者的技能要求
一般的服务行业,要求从业者具备服务常识,具备一定的业务技能和沟通技能。当然,各个行业以及同一行业的不同部门、不同岗位、不同工种,对从业者技能的要求也有差别。例如,金融行业从业者需要精通一定的财务知识和数据处理能力。又如,健康保健行业要求从业人员要有一定的医疗常识和保健技能。再如,销售服务需要从业者具备一定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等。
虽然没有任何机构对旅游从业者需要掌握的服务技能提出统一要求,但由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组织编写并于1996年出版的《中国旅游行业岗位规范》一书所列出的关于旅游饭店、旅行社、旅游汽车公司三大系列共413个岗位的规范要求给我们提供了有意义的借鉴。旅游从业者需掌握的旅游服务技能包括:
1、完善的知识技能
旅游从业人员必须有广泛的知识储备。一方面,旅游业涉及的知识领域非常广泛,古今中外,无所不包。既涉及到政治、历史、地理、经济、文化等一般领域的知识,又涉及到高科技、美学、心理学、宗教、环保等高层次领域的知识。另一方面,游客来自四面八方,有不同的文化层次和兴趣爱好,有不同的职业和阅历,有不同的个性特征和心理要求,有不同的生活习俗和,等等。他们在旅游活动中会不断提出各种各样涉及到各种知识的问题。如果旅游从业人员知识贫乏,就很难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无法使旅游者得到理想的旅游体验。因此,除了本岗位的服务常识、技能、技巧和礼节礼貌常识外,旅游从业人员还应懂得一些与旅游有关的或发生意外情况时能发挥作用的知识。如:本地和外地的风景名胜知识、交通知识、邮电知识、货币和保险知识、工艺品和土特产品知识、卫生和救护常识、节气和天气常识等等。
2、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旅游服务的重要工具之一。旅游从业人员尤其是导游员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工作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从业人员的服务质量和旅游企业的经营效果。在工作过程中,旅游从业人员要讲好普通话,语音语调要准确,词汇要丰富,表达要准确,态度诚恳、简洁准确地将语意传达给游客。因此,接待人员必须加强口头表达能力和语言运用的培养和锻炼。此外,由于经常接待国外宾客,接待人员掌握一门以上的外语也是非常必要的。旅游业中的各种职业对外语的要求虽然不同,如对导游、陪同和许多第一线天天接触外国客人的接待人员的外语要求就高一些,而对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外语要求相对较低。但不管怎样,最起码的日常生活会话和本职工作范围内常碰到的有关词汇和用语还是要掌握的。
3、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
旅游从业人员的每一次接待服务,面对的服务对象都是不一样的。每一批游客都会有年龄、性格、信仰、生活习惯、个人经历、文化修养、心理素质、身体状况等诸多方面的不同,他们在旅游中的各环节的需求上往往也会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旅游从业者必须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并学会与各种类型的游客打交道,努力做到使每位游客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4、随机应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在旅游接待中,有可能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甚至会突然发生一些重大事故。旅游从业人员平时要学习、掌握一些处理意外事故的知识、技巧,一旦遇到意外事故,除及时汇报外,自己能做到保持冷静,以积极的态度,客观分析情况,准确做出判断,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三、旅游从业者与其他服务行业从业者培养的异同比较
旅游业从业者需要具备的素质和服务技能与其他服务业从业者由较大的差别,这就要求旅游业从业者的素质和服务技能的培养有其独特之处,具体体现在培养途径、培养内容和培养周期三个方面。
(一)从培养途径来看
旅游企业从业人员与其他服务行业的培养途径的相同点在于都有正规的学校教育途径,既作为学历教育的从中专教育、大专教育到本科和研究生各个层次的完善的教育培养体系,又有社会行业和企业的在职培训。从业人员都可以通过各种正规的教育途径获得系统的培养。基于旅游行业发展的需求和旅游人才的现状,目前我国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养途径也正在扩大,各种教育培养机构相辅相成,形成了以学历教育为主,社会培养为辅,不断优化、与时俱进的培养局面。目前旅游人才的培养途径不仅有各类高校中的课堂的系统理论培养,还形成校企结合、实习、实践等相互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
(二)从培养内容来看
旅游业属于服务行业,与其他服务行业相同的是,从业人员的培养内容都涉及到服务业的基本理论和服务业所需求的素质和业务技能。由于旅游活动涉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旅游业实际上就是多个行业的组合。旅游业的运营与发展与餐饮、住宿、交通、商业、娱乐等行业紧密相联,这些行业都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因此旅游从业人员的培养除了要求掌握旅游活动相关的素质和技能外还需广泛增加与之相关行业的服务知识和业务操作技能的培养。因此,旅游人才的培养实际上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三)从培养周期来看
与其他行业一样,通过正规学历教育的人才培养属于较长周期的培养,中专和大专教育人才培养一般需要3年,本科教育一般需要4年,而研究生层次的教育需要3-6年不等。而社会培训教育属于短期培训,一般根据行业的发展变化或企业自身的发展设定,周期一般从几天到几个月等长短不一。其他行业的人才培养一般将学历教育的长期培训和社会短期培训严格分开,在学校集中理论培养,进入企业进行不定期的各种培训。而旅游人才的培养学历教育和实习实践需尤为密切的结合。因为旅游业的发展受到来自外界的影响较大,发展态势瞬息万变,因此旅游从业者需适应行业发展,与时俱进,随时补充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例如,旅游专业人才在校进行旅游知识理论培养期间,会穿插到相关的旅游企业进行短期实习实践;已经进入旅游企业工作的旅游从业者也会参加行业协会组织的年检以及不定期的旅游理论知识培训。
四、结语
总体上看,作为服务行业类型之一的旅游业既具有一般服务行业的特点,又有其独特性。旅游行业从业者既要具备一般服务行业从业者的素质和技能,也要具备一些从事旅游服务业的独特素质和服务技能。所以,同一般服务行业一样,旅游业从业者的培养途径日益正规化,培养周期长短不一,并且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培养体系。同时,较一般服务行业而言,旅游业从业者的培养方式更加灵活,培养内容也更加丰富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