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高效的高中学习技巧

高效的高中学习技巧精品(七篇)

时间:2023-07-17 16:21:5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高效的高中学习技巧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高效的高中学习技巧

篇(1)

关键词:高中历史; 高效课堂; 有益讨论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1-008-001

现在的学生们,喜欢接触新事物,同时也有很强的好奇心。如何将它们的好奇心引入到高中的历史课堂上,让他们高效地接受高中历史、理解高中历史,为使历史教学走出困境,应明确历史、现实生活、社会发展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历史并非死记硬背,并不是学习无用的知识,而能通过历史更好地认知现实,通过现实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在历史与现实的互动中,多视角、多层面、多形式地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领略历史学习的魅力所在。那么,想要打造高效的历史课堂,就要把历史和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

一、高效课堂的前提

1.首先,一个优秀的教师,第一是要熟知历史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理清每节课堂的知识脉落、重点和难点,并挖掘其知识结构的内涵和外延,再从基础上依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情况,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方案,克服教学中的单一性和约束性。解决了吃饱和吃了的问题,使学生能在愉快轻松的课堂上取得高效的历史学习。

2.要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第一要了解各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准确把握学生的智力水平、对课程的兴趣程度。然后再对症下药,精心策划课堂教学的方案,这样才能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这一方面教师必须花大力气去研究教材、探索教法,多观察学生对高中历史的学习态度,最后整理出一套适合本班同学实际情况的个性化教学,否则,生搬硬套的教学方法有时候只会弄巧成拙。对于那些著名专家的教学方法我们只能去借鉴,而不能盲目的依照他们的教学方法,也不能直接应用到自己的学生身上。因为有些时候我们往往只学到其形,而未能领会到其中精神实质。所以即使使用了,教学效率不一定就会提高。

3.现在的高中考生都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高考,十年寒窗苦,就为“高考”做准备,甚至仅仅一场高考就能决定每个人的未来和命运,所以高中学生对每一年的高考试题都会很重视。教师必须研究每一年的高考试题,然后选择一些有针对性的题目进行研究,再用这些重点对学生进行训练,这样能找到重点去学习,使学生对于学习历史的热情更加高涨,同样有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4.对于高中学生来说,需要记的东西很多,除了历史还有很多课程需要去记忆,尤其历史大部分都是需要去记的,而历史知识往往都是一件历史事件,一般需要记的是:发生时间、发生地点和重要人物等等。因此学会掌握一些学习历史的方法和技巧是有必要的。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历史知识帮助学生们编一些关于历史事件的顺口溜,这样可以将提问变得更加有意思,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分析历史,学以致用,归纳重点

1.教学首先要侧重于归纳历史知识点,并以重点为例教学,让学生学会掌握基础知识的方法和窍门。高中历史知识基本体系是由历史时间、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等组成的,基本的历史知识体系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历史的阶梯,掌握不好基本的历史知识,就积累不起来历史素养的基础。

2.例如分析三次科技革命史,联系到大力实施科教兴国。例如回顾中国的对外政策,实现了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再者追本溯源,到现在的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原则。然后进行这些话题讨论,调动学生课堂讨论的积极性。

3.每个高中学生对历史课的学习,不是都感兴趣的,有些学生只是为了高考才去学习历史这门课程。因此,教师要通过钻研教材,找到突破口,然后给学生设置一些问题障碍,并引导他们产生好奇,当学生急于揭开这些问题时,就意味着他们开始对其进行思考,就会实现高效的历史课堂。

三、高效课堂的益处

1.高效的课堂气氛,能够给所有学生自信。当所有的学生对自己充满自信心,就会对课堂有很高的学习热情,学习效果就会有明显的提高。

2.高效的课堂学习气氛,能让学生们感到轻松、活跃、精力充沛。这时候学生们对学习历史的热情也会提高。如果课堂一直都死气沉沉的,那样学生就会觉得自己没有活力,甚至会感到困倦,这样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会大大降低。

3.高效的课堂学习气氛能让学生具有自我控制力,让他们明白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在这样的课堂里,每个学生都可以自我控制,从而不影响他人。

4.最后高效的课堂学习气氛可使学生积极回答问题,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动力。在高中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在平时的提问中,让学生对于教师所提的问题感兴趣,让学生们都积极起来,同时高中教师应该偶尔放松一下学生的紧张氛围,可以通过举办关于历史性问题的辩论会,加深学生的记忆力,同时也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高中历史所学知识量大。所以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学生要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遇到问题要学会思考,同时也要会查阅有关的资料,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隐藏在事物后边的问题。总的来说,高效课堂的益处很多,而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效率,让学生更多地学到知识。

参考文献:

[1]章晓镭.企业档案数字化建设之我见[J]浙江档案,2011(12)

[2]林李花.谈初中语文教学的提问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2(6)

篇(2)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高效课堂就是在教学方式和课堂文化的重塑过程中,逐步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如何运用新的课改理念打造高效课堂,现就自身的语文教学谈一下课堂改革的新问题。

1. 确立目标,找准突破口 没有目标就不会有高效的教学方向,准确确定教学目标是创建高效课堂的必备条件和基础,新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针对高中生不同年龄段的身心特点,对高中阶段的教学目标做出了科学而有效的规定,这就要求高中教师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并认真执行。首先,教学目标的难度不要过高或过低,因为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高中生的成长。其次,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高度统一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因此我们要力争“三维目标”有机统一,高效融合。最后,我们要注重高中生的个性特点,做到因材施教。除了在课堂上要保证高中生有效掌握教学内容外,还要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他们制定有效的个性化教学目标。

2. 找准备课诀窍,以激情感染学生 高中语文学科是最富有情感的学科,高中学生活泼好动,想象力丰富,更需要我们的积极指引和号召。一堂高效的语文课,应是一首美妙动听的乐曲。对一名教师来说,他不但要有渊博的专业知识,还要有敏锐的思维和良好的语文素养。教学语言不同于平时说话,它是由逻辑语言提炼升华而形成的。我们运用这种美妙、动听的语言讲课,就能够有效唤起高中生的感情,充分显示出课堂语言的巨大美感。现在有很多教师过于追求课堂的形式,表面上轰轰烈烈、热热闹闹,但却华而不实。

我们走进课堂之前必须认真备课。以前语文课堂追求最多的是怎样把语文课上得生动有趣,巧妙制作课件,让高中生讨论起来。很多时候,我们只是通过一些间接的方式认识到课文应该是很好的,但是在读课文的时候并没有任何阅读冲动。只有情动而辞发、文以入情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

营造愉悦、民主的课堂氛围,是构造高效语文课堂的前提。我们要积极、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用人格魅力感染高中生,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教学中,做到真正乐学。

3. 找好切入点 导语设计得巧妙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整个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所以,巧妙设计课堂导语,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一节课的开始,导入语就像小提琴上的琴弦,演奏者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整首曲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它的课堂导入也应该精心设计,巧妙构思,使整个课堂教学引人入胜,充满活力和兴趣,让高中生感受到一种美的体验。优秀的导入,能够深深吸引高中生,将他们引入知识的海洋。从很大程度上讲,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导语的设计巧妙与否,导语设计的原则是注意趣味性、有效性、简练性。只要导语一开始,就能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以最好的状态投入课堂学习中,只有这样的导语才是成功的,课堂才可能是高效的课堂。

4. 培养学生提问能力 用课堂质疑指导高中生学习课文,这是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课堂上如何问,怎样问,是关系到课堂教学的大事。提问的切入点、提问的方式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到能否发展高中生的思维、提高能力、活跃课堂气氛;选择不当就会事与愿违,破坏课堂气氛。课堂教学效率基本可以从课堂质疑的性质与方法上做出评定。课堂提问应掌握难易和时机,有效质疑。具体来讲,提问要注意:置问源于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我们必须细细思考,问到重点处,问到关键之处,问到高中生心里,从而有效促进课堂教学的开展,有利于高中生的发展。在提问上我们应该这样做:

(1)预设的问题要有针对性,紧扣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我们要从课本的实际出发,认真钻研,准确把握教材的内容和特点,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预设的问题要有实效性,调动高中生的积极性,集中高中生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积极、有效地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有效的思考,对知识准确把握,进而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2)问题要难易得当,数量适中。教师对课堂预设的问题应在备课时精心挑选,数量适中,避免课堂提问的随意性。要提高有效性;避免提问太多,让高中生没有思考的时间,对课堂知识难以掌握、消化,提问太少,讲解太多,让高中生难有参与的时机,进而产生厌倦情绪。

(3)预设问题要有艺术性和技巧性,加强开放性问题的设置。开放性的问题更能调动高中生的创新积极性。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尽量使全体高中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并激励高中生积极质疑,不断探究与思考。

篇(3)

一、思维导图的应用步骤

思维导图是新课程改革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要对其进行高效利用,必须先明确其应用的步骤。

第一,以白纸为载体,以白纸的中心为思维导图的核心,以此为中心向任意方向扩展。这符合学生思维运动的特点,无限制无条件,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第二,用一个图像去表达头脑中的想法,思维导图不仅能促进学生想象,还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第三,将颜色与图像结合在一起。颜色,同图像一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用颜色给思维导图生命力,会让高中学生更乐于在课堂中使用它。第四,将思维导图的核心与各个主要分支联系在一起,中心连接一级分支,一级分支连接二级分支。分支具有层次性,学生的想法也具有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的规律,因此,思维导图能够十分清晰地表达学生的思维想法。用分支的连接将生物知识的各个知识联系在一起,能够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第五,避免用直线绘制思维导图,建议用柔和的曲线绘制思维导图,提高思维导图的灵活度。第六,连接各级别分支的直线上要写一个关键词,指出分支的方向。关键词的选择权在于学生,教师要鼓励学生选择最符合个人思维逻辑特点的关键词,方便自己利用思维导图。第七,尝试在思维导图绘制过程中利用多个图形代替文字,提高学生生物复习的趣味性。

二、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复习中的应用

将思维导图运用在高中生物复习实践中,需要教师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将思维导图与高中生物复习的不同模块结合在一起。

(一)利用思维导图优化生物笔记

高中生物知识点较多,特别在复习阶段,教师会引导学生将学会的知识点都重新梳理一遍。大多数高中学生在复习课堂中一直在记笔记,根本没有时间去消化复习的知识点。知识点过多,不利于学生总结,课堂中所记的笔记也缺少系统性。利用思维导图去记笔记,会让笔记变得有序起来,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设计生物复习思维导图,笔记内容一目了然。

在高中生物复习课堂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记笔记。教师要以身作则,改革传统的板书模式,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写板书,培养学生正确的记笔记习惯。例如,在复习有关细胞的知识时,教师可以以细胞为核心,分散出结构、成分等一级分支,引导学生细化一个复习主题,记下系统的笔记。

(二)利用思维导图复习与巩固知识点

之所以开展复习活动,是为了让学生对生物知识点有更深的印象,建立完整的生物知识体系。在传统的生物课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浏览生物课本,再次回顾所学生物知识,特别去记忆一些重点内容。传统的复习方式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此相比,思维导图式的复习方法更加简单。

教师可以针对复习内容设计一个思维导图,让学生浏览思维导图,看自己对哪一部分知识不熟悉,或者学习上有漏洞,再翻开课本去阅读这一部分内容。思维导图没有太多文字,方便浏览,在思维导图的引导下去复习,能够提高学生复习的针对性,节省大量的复习时间。

(三)利用思维导图解决复习问题

篇(4)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化学 概念 衔接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c)-0124-01

高中化学新课标教学理念明确要求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加强与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的衔接,注重把控教学的整体性,使得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有一个良好的过渡性,提高化学概念教学的质量。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化学重要概念的方法和技巧,处理好初高中化学概念的教学连接,积极创设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教学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积极主动参与到化学知识的学习中。

1 教师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全面把控,合理渗透,有效衔接,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本质上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想做好初中化学概念教学和高中化学概念教学的有效连接,首先化学教师必须对初高中化学概念有一个较为全面、系统的认识和了解。在全面把控的前提下,找准初高中化学概念教学的结合点,合理渗透,进行有效衔接。从已经知识到新知识的学习过程对学生来说更加容易接受,自然而又容易理解。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相较高中化学概念教学来说较为直观形象,传统的化学概念教学手段已经不再适合高中较为抽象的化学概念教学了,化学教师需要切实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对高中化学概念知识的教学以回忆、巩固初中化学概念知识为切入点,找准初高中化学概念教学的最佳结合点,引导学生顺利过渡到对新知识的学习,实现循序渐诱、阶梯式递进的教学过程。举例子来说明,“离子反应”知识点是高中化学概念中的重难点知识,化学教师若按照传统教学方式直观输入教学概念,学生肯定难以理解,教学效果也一定不会很好。但在化学新课标教学理念下,教师可以通过先让学生复习回忆初中学习过的钠酸盐概念、电离的概念和现象以及“非电解质”和“电解质”等知识点,然后要求学生书写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接着引入离子方程式概念知识点,有效化解重难点知识点,引导学生进行高效学习。再比如在学习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知识时,教师可以从引导学生回忆初中化学中学过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来入手,通过钠与氯气、铜与氢气等的化学反应让学生明白,原来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同时存在于同一个化学反应中,进而将两个概念进行有效结合,引入对新概念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其次再用电子转移的知识点和化合价的升降等引导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本质概念的学习。这样的化学概念教学手段遵循了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实现了初高中化学概念的有效衔接,使得学生更加容易接受,教学质量也相对较高。

2 教师要注意在化学概念教学衔接过程中辅之以高效的学习方法

新课标教学理念要求将学生摆在教学的主体地位,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教师引导并组织学生进行高效学习。在初高中化学概念的教学衔接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辅之以高效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向知识的主动探索者进行转变,切实发挥学生在化学教学中的主体能动作用。教师需要对初高中化学概念进行全面而又系统的了解,以便于及时进行有效衔接。同样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也需要建立较为系统的初高中化学概念库,这就需要发挥教师的组织、引导作用了。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化学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化学知识学习过程中。初中阶段化学知识的学习较为基础、直观,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主要靠记忆能力,只要记忆较为深刻就能够取得相当不错的成绩;而高中化学概念理论性较强且较为复杂,单凭记忆难以理解重难点知识点,如果还用同样的死记硬背式的学习方法学习高中化学概念知识,肯定是行不通的。这就要求化学教师进行合理指导,引导学生学习方法由以记忆为主要特征向以抽象思维为主要特征的转变,引导学生进行有机联想、归纳和总结性学习。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构建合理高效的化学概念知识库,对初中化学概念知识进行适当的整理、归类,以便于后续高中化学概念的有效学习。同时将高中化学新学习的概念知识不断增加到化学概念知识库里相对应的位置,丰富化学概念库,有助于后面化学概念知识的学习以及对学习过的化学知识的巩固。比如很多学生对还原被氧化、氧化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被还原等概念混淆不清,构建了合理有效的化学概念库之后,就可以对这些知识的内在联系进行较为透彻地分析和研究,进而得出本质结论,加深理解;其次要指导学生通过实验、查阅课外资料、交流等积累和概念知识联系较为密切的实例,增加对概念知识的感性认识。同时,要引导学生对这些较为直观的现象进行分析、研究,最终实现理性认识。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秉承化学新课标教学理念要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积极参与到化学学习中。

3 结语

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化学概念教学的衔接不仅是初高中化学概念知识的衔接,还是教学方法以及学习方法的衔接。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化学教师要充分发挥在教学过程的指导作用,全面把控,合理渗透,有效衔接,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同时要引导学生学习方法由以记忆为主要特征向以抽象思维为主要特征的转变,有效促进初高中化学概念的教学衔接。

参考文献

[1] 蔡碧霞.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问题的优化之初探[J].化学教育,2009(7):37.

[2] 徐燕.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化学的衔接教学[J].考试周刊,2010(12):12.

篇(5)

一、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

首先,教师应在教学前针对学生的心理和性格特点,结合相关课文内容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拓展教学思路,从问题的设置、课堂的总体把握和新旧课的衔接入手,激发学生的情感。通过创设各种情境,使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其次,要确立明细、具体、适切的课堂教学目标,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认知情况确立教学目标,还要针对不同的重点、难点,设置相应程度的问题,引导学生循序渐进,理清纹路。此外,课堂教学是一个双向交流的知识传递过程,教师要经常问自己“如果我是学生,我该获得什么,我会遇到什么问题”。教师要有意识地预先设计,鼓励学生进行阐发、评价,提出质疑,达到最佳的课程教学效果。

二、高效的教学过程

1.设置精彩的导语——未成曲调先有情

导语的设置非常关键,短小精妙的导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开启学生想象的闸门。在设计导语时,教师必须考虑到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还要切中要点,直达主题,将学生的思绪及时引导到教学的核心地带,高效地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产生“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

2.设计精巧的课堂提问——语不惊人死不休

用提问的方式来开展课程教学是当前语文教学中比较流行的做法。生动幽默的问题会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吸引学生的目光,使学生以一种最佳的思维状态投入到课程学习当中。当然,问题的设置也要遵循以下原则:第一,所提出的问题要紧扣教学目标和重点,不可为了激发学生思考而随意提出;第二,提出的问题最好简短精练,切忌过长,难易度也要适中,符合相应层次学生的实际回答能力;第三,提问要有一定的技巧和水平,提出的问题要恰到好处,不可弄巧成拙,破坏课堂氛围,更要杜绝为提问而提问的形式主义;第四,问题的设置要面向全体学生,激发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辨析能力。

3.采取多样的教学方式——一枝一叶总关情

多样性的教学形式也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自身学习兴趣。教师可通过讨论、表演、游戏等形式,灵活调控课堂,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也可适当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教学容量变大,效率提高,学生也能通过先进的科技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让电脑、电影等进入教学过程中,有效地运用多媒体课件,能够使语文学习更加丰富、更加生动,不仅拓展了语文教学和运用的领域,也实现了跨学科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对音乐的运用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适时播放优美的乐曲能够感染学生抒感、陶冶情操,同时积极地将冥想、思维导图等先进的理念融入语文课堂教学中,使其更加高效。

除此之外,每一种客观事物都具有多侧面多角度的特征。一部文学作品,在处理题材和素材的过程中,皆有一个角度问题。曹雪芹在《林黛玉进贾府》中,依照时间顺序,分三层描写了初进贾府的林黛玉,把林黛玉的性格多侧面地描写出来。我们应对教材进行多角度的分析,配合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做到“一枝一叶总关情”,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三、课后知识的巩固

课后复习也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因素。每堂课结束后所布置的作业要有选择性、针对性,不宜过多,要坚持少而精的原则,对布置的作业也要进行检查,做到及时反馈。反馈过程中要注重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价值的认同和提升。通过这一环节,教师可以发现学生的学习漏洞和不足之处,进而改变教学侧重点,以保证知识的巩固和提高,为深化下一节课程的内容做好充足的准备。

高中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涉及的教学内容比其他学科较广,教师应在平时多积累、多学习,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素养,更要热爱教育事业,对学生负责,努力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切实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良性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B.A.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篇(6)

一、认真备课,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高中语文教师要实现语文课堂高效,就要充分有效地下足课前备课的工夫。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充分理解新课程理念,认真研读教材,吃透教材,领会编写意图,把握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状况、学习能力等设计课堂教学环节,构建新课标的三维目标体系,才能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游刃有余。王敏勤教授说:“无论课程改革怎样改,钻研教材、把握教材是我们教师永远的基本功。”任何忽略教材的教学或是忽略学生接受能力的教学都是失败的。教师备课时只有把握教材的指导思想,深入挖掘教材,理清思路,把握教材的整体脉络;充分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学生的思维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知识的传授与能力培养融为一体,才能真正做到有效备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是学生探索知识的动力,是学生创造才能的催化剂。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构成学生学习动机中最为活泼、最为现实的成分。有了兴趣,就会萌发创新意识,而在创新过程中产生的无穷无尽的兴趣,又再次催生了创新。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要注重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教师运用教材中学生感兴趣的人物形象、优美的语言、精彩的导入和多媒体课件等创设学习的情境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让课堂变得高效。苏霍姆林斯基说:“能够把少年‘拴’在你的思路上,引着他们通过一个个阶梯走向知识,这是教育技巧的一个重点。”苏教版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注重自主合作和探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巧用技巧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和探究的兴趣,能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愉快地融入课堂学习。情境的创设,教师必须深入分析和挖掘教材内容中蕴涵着的能力价值和情感价值,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学生拥有了积极主动思维的热情,才会在课堂上大胆创新,积极尝试,从而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落实。

三、营造和谐课堂氛围,培养自主合作探究意识。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一种民主、愉悦的教学氛围,构建和谐课堂。让学生以一种愉快的心情学习,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主动发展,真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意识得到激发,从而把教和学紧密结合成一个整体。高中语文教师要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差异,充分理解和信任学生,宽容和热爱每一个学生,从心灵深处感染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形成一种民主、平等、融洽的教学氛围,为学生创造思维空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下主动学习,在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作交流,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以小组合作探究等形式营造互学互助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之间的共享资源和情感在交流中碰撞,产生思维的火花,在交流和讨论中形成自主、合作和探究意识,从而启发并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要切实地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就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的主导作用支配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高效的课堂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只有高中语文教师善于思考,勇于实践,不断反思,不断进取,才能不断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范菁华.豪华落尽见真淳——构建语文高效课堂之我见[J].中学语文,2010(36).

[2]李永红.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模式初探[J].语文学刊,2011(10).

篇(7)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在中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转变教育理念,发挥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中学语文教师必须注重自己的形象,尤其是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形象,作为一个人衣着装扮,同时会反映出一个人的欣赏水平和生活习惯。老师的着装需要注意大方得体,装扮适宜,学生对老师的印象好了,也愿意积极配合主动地学习。其次,教师必须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在上课过程中平等对待每个学生,给他们提供公平的发表意见的机会。除了在学习上帮助学生之外,中学语文教师还应该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现在学生自我意识比较强烈,作为老师在交谈了解情况的时候,需要真诚沟通,并尽力帮助学生解决其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2.注重教学语言、行为的有效性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重要“工具”,语文是一种“具有丰富情感的课程”,要提高中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注重自己的教学语言。首先,教师必须具备必要的语言技巧,在上课过程中要尽量使用生动的语言来讲解课文,用实际的行动来表现语文课程的魅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并在课堂上多创造出学生发言交流的机会,针对用词不当、语言平乏等问题,当场予以指点纠正,让学生慢慢看到自己语言改进的过程和成果,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其次,教师要注意言辞恰当,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另外,语文教师的肢体动作、眼神、表情等都会对学生语文的学习产生重要影响。课堂上一个会心的眼神称赞、一个严厉的注视提醒、一个轻敲桌面的批评,有时比语言更有效。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根据课文内容适当使用肢体语言,同时要注意在讲课过程中与学生进行眼神交流。

3.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高效的语文教学课堂中,学生才是主体,教师只是起到“引导者”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注重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首先,教师必须通过各种方式激发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甚至让学生自己讨论学习、上课的模式,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其次,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先给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同时注意问题和答案的广泛性,不以标准答案的框架来限制,倡议多种答案和自己的想法表达,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再次,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情景学习等模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4.灵活运用现代化的教辅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