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 > 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时间:2023-07-16 08:22:4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 中医学基础理论;学术争鸣;综述
[中图分类号] R0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19-42-03
近20年来,中医学基础理论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据报道,仅国家“973”计划中医理论基础研究专项5年共投入近3亿元科研经费,171个参研单位、超过2000名参研人员携手攻关,在中医理论基础研究领域展开深入研究[1]。在这个过程中,中医学学术争鸣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盛况。本研究就近20年的学术争鸣进行了归纳整理,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基本资料
1.1 时间
文献资料搜集时间从1990年1月1日起,截止到2012年12月31日。
1.2 文献来源
公开发表的期刊、报纸、硕士、博士论文和会议资料。
1.3 文献检索工具
知网、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检索系统。
2 入选标准
只要涉及中医学理论的唯心与唯物、科学与伪科学、解构与反解构、继承与创新、标准化与泛化、中西医结合与纯中医争鸣的论点都纳入本综述。
3 方法
运用关键词搜索法及主题搜索法。关键词或主题有但不限于词语:唯心、唯物、科学、伪科学、解构、反解构,搜集相关文献进行分类处理,将作者的观点按照争鸣的归类,不限文章出处和内容。同类文献选取有代表性的文献摘录,观点涉及到多个争鸣分类的,分别纳入相关类别。
4 结果
本研究共检索了300篇相关文献,引用文献18篇次,涉
及中医学理论的唯心与唯物、科学与伪科学、解构与反解构争鸣的主要论点。三个方面引文观点分布均匀,观点明确。结果如下。
4.1 中医学理论的唯心与唯物之争
近20年来,关于中医学是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的争鸣始终是中医学学术的核心问题。在这个争鸣的过程中,主张中医学是唯物主义的占大多数,主张唯心的占少数。典型的唯物主义的主张集中观点是:有学者[2]主张“用哲学思维方式,点击五行学说,脉象、经络、六、七情、疫毒学说、心主神明等,其中的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审视中医学。提出了中医也要充分利用现代设备,注重微观辨证。”有学者认为[3]:“中医学理论以实践为基础,理论和实践密不可分;阴阳五行学说是对客观物质世界规律性的认识;中医研究具有可复制性、规范性,对疾病的解释是有量化的倾向;中医是辨证法和实践论的最好体现。中医学是唯物主义的形象已经确定了下来,是进行时而不是将来时,是客观迈进而不是主观迈进。”有学者认为[4]:“明末大医张介宾的太极命门论,在历史上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它把宋明理学唯心主义的太极说转化为医学中的唯物主义太极说,对中医基本理论和临床实践的发展都起过积极影响。也有当时难以避免的迷误和不足。值得今人再认识。”在宋明时期,中医学的确得到了长足发展,涌现了一批中医学名家。这些名家对那个时代的先进思想和科学成就进行了继承和发扬,但具体到中医学本身,阴阳五行学说的基本逻辑和说理工具没有改变,中医学仍然在认识疾病的工具上没有大的突破。为此,有学者[5]认为,“中医学是治病救人的科学。属应用科学范畴,是具有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特点的自然科学。”这种跨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定位,也是一种认识中医学的思路。还有学者[6]认为,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哲学思想,包括“实践第一”“辨证地看问题”“整体地看问题”“实事求是”等都是辨证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和方法,由于其思想和方法正确,就确保了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经久不衰及必然昌盛。但是,在唯心和唯物的争鸣中,有学者认为[7],中医学基础理论体系是建立在客观唯心思辨的基础上学科,有显著的时代特征和历史特征。客观认识和评价中医学理论基础体系,不仅不会伤害到中医学的生存和发展,而且会促进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现代化。有学者认为[8]:中医学之所以发展缓慢,原因之一就是“崇古遵经、求同排异抑遏着实事求是、勇于批判、大胆创新的探索精神”,同时,“认识不能超越历史。最初的有朴素唯物辩证法思想的中医理论体系,在其形成过程中吸收了同时代的成果,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掺进了封建、迷信、宗教和唯心主义思想,理应随着历史的进步而更新或弃之。”有学者[9]认为:“哲学式中医理论如一口双刃剑,其强大的解释能力和取类比象的推演能力迅速地丰富了中医理论,使中医理论能够脱离实际自成一体,后来的医者可以完全不懂生理解剖,也能游刃有余地看病;另一方面,过度推演使中医学最终演变成为神秘莫测的玄学,反而阻碍了人们掌握它。中医是哲学,讲述普遍原理,因此具有高瞻远瞩的指导能力,但缺乏现代科学的精确,需要用现代科学从新解释、形成全新的理论体系。”因此,中医学理论的唯心唯物之争,重点放在应用和实践上,在理论基础不易分辨的情况下,在实践过程中的唯物特征还是相当明显的,但是,在理论基础上,客观唯心思辨的观点值得引起关注。
在中国这样一个地域广阔、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华民族一直有自己的医学科学,它珍藏着中国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丰富经验。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指导下,通过长期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为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对中医科学性持否定态度者,坚持狭隘的科学观――科学实在论。认为自然科学是唯一的科学,而哲学、社会和人文等知识并不是真正的科学;科学研究的惟一方法就是理性分析方法,只有经得起逻辑、数学计算和经验证实方法检验的理论体系才是科学。据此而论,有人认为中医学作为一门非常复杂的学科体系,具有人文性、社会性的学科,不能得到科学主义实证方法的检验。
2 科学的基本特征
辞海中关于“科学”的定义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的规律的知识体系。人们普遍认为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并具有以下特征:
2.1 理论指导
任何合理理论体系都是遵循着一定的具有普适性的逻辑方法而构建起来的,基本的逻辑方法主要包括比较与分类、分析与综合、类比与想象、抽象与理想化、观察与实验、归纳与演绎等等,而且每一种方法在理论的构建中都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2.2 客观性
科学对客观事实和规律的正确反映,探索的是客观世界的真实面目,这就决定了真正的科学必定是面向客观事实、立足于客观事实的。同时,一切科学理论是否正确,也只有在实践中与客观事实相对照,接受客观事实的检验,才能加以判别。
2.3 重复性、可验证性
科学活动中一个重要的规矩是:任何一个实验事实,至少也应该被另一位研究者重复实现,否则就不予承认。可重复性特色是可检验原则的具体化,它在行为和功能方面,对检验的客观性和现实可能性原则做出保证。
3中医的科学性
中医是不是科学这个争论,主要源自于东西方传统科学在生成论与构成论上的争议上。中医是东方意义上的科学。中医学集中体现了功能的、代数的、模型论科学的特征。我们应该敢于承认中医并不是严格意义的科学,即不是现代自然科学意义上的科学,因为它不能数学描述,不能实验检验。这是客观事实。但我们也应当看到中医是一种宽泛意义的科学,是一种模型论科学。“模型论的科学理论”是科学哲学的一个新概念,用这个新观念来审视中医学,我们可以得出中医学是科学且是模型论科学的结论。中医的科学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中医是基于哲学的自然辩证法(理论指导)
中医学属于中国古代自然科学范畴,以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即气一元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来建构理论体系,并使之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中国古代社会为背景,以中国古代哲学、古代医疗技术为理论和方法,以《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温病学说为核心形成基本的理论体系,以辨证论治为基本的诊断、治疗体系,以中药、方剂、针灸、气功等为主要治疗手段,有自己独立的、系统的、科学的理论体系,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哲学之上。
3.2 中医是具有科学的客观性的特点
中医理论的客观性在于它的实践性,中医理论主要来源于对古代实践经验的总结,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历代著名医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创新和建树,源自于《黄帝内经》。
《内经》一书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其基本素材来源于中国古人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大量的R床实践。如“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素问・经脉别论》)以及“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素问・灵兰秘典论》)的记载,是对人体水液代谢过程的形象描述,成为后世治疗水肿病从肺、脾、肾三脏入手的理论基础。现代治疗肾源性水肿、心源性水肿多从调治肺、脾、肾入手,其理论来源显然出自《内经》。再如,“高粱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素问・生气通天论》),是指过食梁厚味容易使人罹患疔疮类疾病。从现代临床来看,糖尿病足的发生、痛风病的关节肿痛,其发病无一不与过食肥甘厚味有着密切的关系。再如,《素问・五脏别论》中“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的观点,即为后世“诊脉独取寸口”的来源。
3.3 中医是经受检验的有效医学(重复性、可验证)
中医的理论自古以来都基于气、阴阳、五行学说,通过五行、脏腑经络学说,从人与自然界的整体观、人体自身的整体观看运动的规律性问题,施行辨证论治。例如,疾病中运用了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收集资料,以得出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及病机给出相应治疗。如对于失眠患者,失眠在中医上称作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一类病症,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汉代张仲景把不寐分为内伤与外感,中医认为肾阴不足不能上济于心,心火独旺,故心烦不寐,心悸多梦,肾精亏耗,髓海失养,则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方用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滋阴降火,交通心肾。在中医治疗疗效显著。再如从1700多年前张仲景的《伤寒论》开始,中医就已经有了防治流行性外感疾病的经验。后来随着中医对外感疾病认识的逐渐深入,到了明清,又有了吴又可的《瘟疫论》和吴瑭的《温病条辨》,形成了中医独特的温病理论。中医诊治的关键在于辨证论治,而这些辨证论治的理论及方法历传两千多年,的确是中医战胜非典的有利武器。这些就是中医在理论的基础上通过长期实验经验不断总结保存下来的可重复验证的一个个例子。
取象比类方法是中医学最基本最常用的逻辑思维方法,在中医诊断学中的具体应用就是传统的四诊方法。中医现代化对四诊信息客观化的要求虽然可以实现,但是仍有弊端。直接获取人的整体生命信息是中医现代化更好的选择,是对中医取象比类方法的现代化。具体做法是,以指纹图谱对中医的气血取象并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动态模型。中医取象比类方法现代化,突破了中医现代化发展的瓶颈,是中医现代化的解决之道。
【关键词】 取象比类 中医现代化 信息中医学 气血指纹图谱 时空整体观
取象比类方法是整体观方法论在形象整体思维中的具体应用和落实[1],是中国传统科学的一种基本思维方法[2],是中医经典黄帝内经构架理论体系的基本思维方式[3],是中医学最基本最常用的逻辑思维方法[4]。四诊方法是取象比类方法在中医诊断学中的具体应用。中医现代化是中医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中医现代化的研究过程中,四诊信息客观化被看作是关键问题,也是首要问题[5]。信息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例如模式识别技术,包括其中广为大众熟悉的人脸识别技术、语音输入识别技术等等,可以实现对巨量复杂信息的有效处理,如果将他们应用到四诊信息客观化上,将为四诊信息客观化提供了越来越先进的技术平台,会很好的解决四诊信息客观化问题,技术上的难度也并不巨大。 但是,即使技术上完全实现了,这种方法仍然还有其自身不可避免的弊端。我们知道,中医四诊的原则是四诊合参,由四诊获得的各种人的生命信息彼此之间常常可能出现矛盾,这就需要综合考虑取舍。中医四诊需要认识的目标是人的整体生命信息变化,从信息传递角度看,四诊以及合参这种方式比直接获取人的整体生命信息变化,无疑增加了信息获取、传递、处理/再生的环节,因此比前者大大增加了信息失真的可能性[5]。所以,直接获取人的整体生命信息是中医现代化更好的选择。这不仅发展了中医诊断的方法,增加了四诊以外的信息客观载体,而且不违背取象比类方法这一中医学科理论和应用体系的基本思维方式,是对中医取象比类方法的现代化。中医取象比类方法的现代化,从根本上说,就是实现以中医学为主体的中医学与信息科学最深刻最全面的学科交叉,它的结果是形成新的中医学―信息中医学,即信息时代的、以信息科学实现的中医学的理论表达和实际应用[6]。
信息中医学认为:营卫与气血的关系营即血,卫即气。言卫与气、营与血之彼此互文者,见于《素问》、《灵枢》诸篇。而营卫气血之奥秘,直言不讳、一语道破者、无过越人、仲景[7]。
《素问·调经论》曰:“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灵枢·决气》篇“黄帝曰: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以为一气耳,今乃辩为六名”,由此可知,人体生命之源本于一气,一气分阴分阳而为气血,气能生血,血能载气,相辅相成而又化生成六气,敷布于五脏,洒陈于六府,于是人体躯壳作为气血运动变化的场所,而成为具有生命力(《内经》称之为“神”)的有机整体。故《灵枢·本藏》谓:“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素问·八正神明论》亦曰:“气血者,人之神”。……气血论应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8]。气血是生命活动动态的完整体现,是辨证和施治的对象,是伺外揣内的对象,是生命活动最完整的信息载体。现代生理学认为,内环境(血液组织液)是机体内部各结构之间以及机体内外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关键场所,是体内生命信息最完整的载体。由于中医理论的气血和现代生理学的内环境(血液组织液)有非常多的相似性,因此中医理论的气血,可以从现代生理学意义上诠释为血液和组织液。考虑具体技术实现的可能性和方便性,取象比类方法的现代化即信息中医学把生理学上的血液作为获取信息的目标和窗口[6]。中药指纹图谱具有整体、宏观和模糊分析等特点,特别适应于中医药传统理论取象比类的需要。因此,信息中医学认为指纹图谱方法是一种适合于记录气血信息的工具方法。在一个完整的年、月、日时段内,通过连续的采取血液制作连续的(血液)气血指纹图谱,或者通过对一个完整的年、月、日时段内若干点的气血指纹图谱以计算机处理制作连续的气血指纹图谱;这样就会得到一个动态的、有时间变量的、人的整体生命信息模型[6]。根据中医理论来分析这个模型,我们就会为各种中医概念提供更加丰富完整的生命信息内容;应用于诊断,就可以给出远较此前准确、细致的诊断。 中医现代化研究的关键就是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实施中医学的取象比类,中医现代化的取象比类的关键就是以指纹图谱对中医的气血(生理学的血液组织液)取象并利用信息技术建立模型,取象的关键就是充分重视和利用时间因素。中医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应用的速度,将会因此得到极大的提升,制约中医现代化发展的瓶颈也就因此而被突破了。
【参考文献】
1 吕嘉戈.中国哲学方法—整体观方法论与形象整体思维.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156.
2 王前.中国传统科学中“取象比类”的实质和意义.自然科学史研究,1997,(4):297-303.
3 奕皓.论《黄帝内经》取象比类的方法.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0,(4):1-5.
4 孙元化.浅议中医学“取象比类”的思维方式.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2,(9):53.
5 裘索.中医药现代化若干问题的思考(续二).中国中医药报总,2137期.
6 赵宏杰,张笑波.中医学与信息科学学科交叉的几个关键问题. 医学信息,2005,18(9):1091-1094.
中医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保健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国和世界科学史上一颗罕见的明珠。当代,中医药高等教育在中医学的传承和发展中发挥着主要作用。提升中医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认知水平,是促进这些传承者们形成深厚中医情感、积极专业态度的基础,也是影响其职业表现的关键一环。当前,影响中医学专业本科生专业认知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文化的积淀不够
中医植根于中华文化土壤,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是以《周易》《河图洛书》等形成的哲学观、宇宙观、整体观、变异观为哲学基础,并汲取了当时中华文化的先进理念,有机地结合了对人的整体把握与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认识,逐渐形成的独特医学理论体系。因此,中华文化既是中医理论形成的基础,又是发展中医理论的动力。当代大学生在入大学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较少,对传统文化也没有很深的感情积淀,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医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认知。
2职业前景的认识不清
2.1诊疗的科学性问题
借助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西医学得到了蓬勃的发展,被人们广泛接受;中医学由于未能融合近、现代科技,致使发展较为缓慢。近、现代史上出现了中医是伪科学,废除中医的言论和做法,这直接影响了中医学的发展,也影响了尚未接触临床实践,看到临床疗效的大学生学习中医的信心。
2.2就业压力的问题
在全国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大背景下,中医学专业本科生面临的就业压力依然巨大。另外,根据我国《执业医师法》的规定,中医专业毕业生只能从事中医类别工作,在国内中医医疗机构数量明显低于西医医疗机构的前提下,中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在医疗机构中的就业数量颇为有限,这就给大学生带来了不小的心理冲击。
3教育内容的部分缺位
3.1课程设置的科学性问题
现代教育的内容使中医学专业本科生的基础知识结构和逻辑思维方式与学习中医学所需的相去甚远。各种量化指标和现代科学的逻辑,都容易使大学生在学习中医理论时出现思维逻辑上的困扰。而在当前中医学专业课程设置上所采用的中、西医学基础及专业课程几乎对半的设置比例,不仅无助于大学生建立中医思维,更加重了这种困扰的存在。
3.2环境文化的表面化问题
良好校园文化对大学生专业认知的影响是专业教学之外的重要补充,当前校园文化的表现形式大多流于简单化、表面化,以被动接受的宣传为主,能启发主动探求和互动交流的专业文化影响较少见;以青年人喜闻乐见的个人基本文明行为和才艺发展等的引导为主,能承载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医学独特文化的引导较少见。
建立中医学专业本科生良好的专业认知不仅可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而且也能让学生对自己将来所从事职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有较清晰的整体认识,从而影响学生将来长远的发展。所以,如何提升学生对中医学的专业认知,是中医院校的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针对上述影响,提出几点对策和思考。
4专业认知教育应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除在新生入学教育阶段外,还应在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中贯穿中华优秀文化和中医文化的教育和引导。同时,鉴于经过临床实习的学生对中医学临床疗效和社会价值认识的明显提高,可以组织优秀本科毕业生、研究生与低年级学生的互动交流,以起到提髙学生专业认知,巩固专业思想,增强专业信心的作用。
5认清当前接受中医高等教育大学生的基本特点
接受中高等教育的当代大学生的基本特点是:具备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欠缺中国传统文化基础知识及中医学的思维模式。中医学的文化形态完全不同干现代科学文化,主要是通过以不脱离客观事物形象的思维模式实现对事物本质、规律和联系的把握,所以决不能运用现代科学文化的认知规律去学习中医学。只有我们认清了大学生的这个基本特点,才能把握好中医教育、教学的特点和侧重点。
6营造良好的中医学文化氛围
应当广泛开设中国古代哲学等有利干大学生接受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中医思维的讲座及课程。通过邀请名老中医做特色报告,加强课外辅导及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成立各类专业研讨组并由资深教师做好指导等措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对中医理论的理解。
7课程设置应符合专业认知规律
应当首先使学生掌握中医学的基础知识,基本建立中医思维后,开设对比中、西文化的相关课程,循序渐进地开设西医基础和专业课程,使中医专业学生在了解中、西两种不同文化的前提下,正确运用中西医不同的诊疗思维模式。
8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师资素质
教师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影响学生的专业认知,因此应当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发挥好资深教师传、帮、带的作用,强化青年教师的中医思维,提升青年教师的传统文化底蕴。选聘临床的名中医充实到教师队伍中,发挥他们的优势。同时,要做好教师间的学术交流、学习及提髙,定期研讨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开展好集体备课,保证每次授课的质量。
9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授课效果
1.1培养中医思维方式:中医学是在浓厚的中国古代哲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具有理性思辨和哲学睿智的医学。对于刚刚接触中医的人来说,《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内容是完全陌生的,与他们之前所学习的现代科学知识及所身处的现代科技环境有很大的差别。而中医学的思辩性思维,也会使习惯于逻辑性思维的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很多困惑,造成对中医理论的误解以及学习兴趣和效率低下。哈佛大学有句名言:“成功者和失败者的差异,不是知识也不是经验,是思维方式。”因此,初学中医,亟须培养中医思维模式。因此,在讲授基础理论课程之前,我们着重《中医学导论》的讲授,其内容包括中医学的学科性质、先秦百家思想与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中医学的医学模式、中医学的本质特征及中医学对世界科学的贡献等,使其能够认识到中医学是不同于现代医学乃至于现代科学知识体系的传统医学理论体系,有其自身的独特规律和特点,逐步培养中医学整体的、辨证的思维模式,为将来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1A]。
1.2引入人文文化观念: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根基,中医思维方式形成的基础,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水融的关系。而一般来说大学新生的传统文化知识相对贫乏,因此,我们在授课过程中应加强文、史、哲等知识的讲授,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渗透。如哲学基础部分是建立中医思维模式的关键,在讲授过程中就可以结合中国古代哲学,以及天文、地理、气象、物候、历法等知识予以阐述[1B]。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拓宽学生的知识层面,而且能帮助学生领悟中医理论的内涵,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中医特有的思维方式方法。
1.3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从内容上看,《中医基础理论》教材包括四大知识模块,即:中医学哲学基础、藏象理论(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病因病机、防治原则,各知识模块特点不同。因此,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显然不适合该课程全部内容,而应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优化教学,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近年来,我们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学规律出发进行中医基础理论多样化教学,采用了互动式、案例式教学等多种引导学生有效学习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3.1互动式教学:课堂上,我们常用讨论法进行互动式教学,按照“选题-分组讨论-代表发言-提问-解答-点评”的步骤,逐步引导学生透彻理解题意,明晰基本概念和相关原理,贯通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总结,得出结论。此种教学活动,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调动双方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实现教与学的统一,可使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巩固,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1.3.2案例式教学:例证是教学艺术的催化剂,它可使抽象的内容更形象具体,深奥的内容更浅显易懂[2]。而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作为中医临床实录的医案,能最直接地反映医生的临床思维。因此,案例式教学接近于直观场景,克服了从概念到概念的抽象理论课堂教学方式的弊端,不但能充分吸引学生注意力,而且利于学生理解记忆,适合中医基础理论的任何内容。在实际操作中,可根据学习内容及学生的接受理解能力采取不同的形式。最初可以以讲述为主插入案例分析,例如在讲解“气能生血”时,可以例举临床补血配合补气药治疗相关血虚的病例。而后期由于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分析理解问题能力提高,我们就可以选择一些有针对性、内容详尽且通俗易懂的古今医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1.4配合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结合图像、文字、音乐、动画等,利用PPT、视频、录像、幻灯片等方式,综合处理授课信息,创造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教学环境。其优势是它能把多种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们能从多角度、多途径获取大量的信息,特别是以往教学中较为欠缺的视觉信息。如经络学说的内容,结合多媒体教学,则图文并茂,更加直观,有利于学生的理解、记忆。但我们一定要注意多媒体的设计要突出重点,而在授课过程中也要注意师生互动[3]。
2加深理解,注重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形式,尤其在医学教育中,它有着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一种必不可缺的教学方式。《中医基础理论》实验教学是中医基础理论传统教学模式和方法的重大变革,它能使抽象、深奥的理论得到直观的体现,中医方药的神奇效果得到验证,从而加深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的理解。
2.1在示教室观察各种示教模型:《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某些内容理论性强、抽象,如经络学说中十二经脉的循行路线、分布规律等,很难如解剖学一样让学生目睹其真实状态,教师讲课费力,学生又难以理解。为了解决此问题,可以让学生走进示教课堂,通过人体经络模拟模型观察十二经脉的循行路线,进而总结其走向规律、交接次序及在人体的分布规律等,如此则改善单纯课堂讲授时枯燥乏味的不足,增强教学效果。另外,舌象仪、脉象仪等各种直观示教模型,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教学气氛,在提高教学质量上起到重要作用。
2.2通过动物实验理解中医理论内涵:近年来,我们尝试逐步引入动物实验到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中。在系统学习理论的基础上,通过现代实验方法和手段对中医基础理论进行验证和阐释,增加了教学的直观性,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中医理论的科学内涵。如学习阴阳学说时可设计如下实验:制作阳证、阴证动物模型,观察阳证、阴证两组动物模型的表现特征如神态、眼球、活动及皮肤血管情况,并测量体温、心率的变化,运用阴阳学说理论对比分析两组动物的症状发生机理,从而加深对“阴胜则寒”、“阳胜则热”理论的理解。
3强化记忆、拓展知识,利用网络资源
由于《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多、信息量大、学时数少,单纯的课堂教学很难满足学生的需要。因此,创建《中医基础理论》网络资源库,为学生提供一个课后学习的平台是非常必要的。该网络资源主要包括基础知识学习、教学内容拓展、学习水平测试三个方面。
3.1基础知识学习平台:该平台的资源主要包括《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大纲、电子教案、讲稿、教学课件、教学录像等。教学大纲、电子教案可以帮助学生提前预习,使学生对每一次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有一个了解,避免听课时主次不分,影响对重点知识的理解掌握。以往的课堂教学,学生往往只顾忙于笔记而忽视了老师的讲解,从而使很多晦涩难懂的中医概念无法真正理解,严重影响了学习效率。注意到这一点,我们把讲稿及全部教学课件上传至网络平台供学生下载,使学生上课时能集中精力听讲,而老师也能在保证重、难点知识讲清讲透的同时,加大课堂教学信息量,如此则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3.2教学内容拓展平台:拓展平台设立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开阔视野,从多角度全面认识中医。如千古中医故事、中医大家讲座视频等,可使学生对中国医学发展的坎坷历史、中医学对中华民族乃至世界医学的贡献等有一个了解,进而增强学习中医的信心;中西医学比较部分通过对中、西医学的医学模式,中、西医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各自诊疗疾病的特点等方面的对比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中西医学各自的特点、优势及不足,利于学生中医思维模式的形成,并有助于以后临床诊治疾病过程中充分发挥中医的优势,并利用现代医学先进的方法手段弥补中医的不足;案例教学内容可通过简单的案例分析帮助学生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最新研究进展部分则结合现代知识和现代研究成果对中医基础理论进行剖析,这样既有助于其理解和记忆中医理论知识,弥补中医理论较抽象、难理解的不足,还可以扩展学生的视野。
关键词: 中医教育 逻辑思维 非逻辑思维
中医学作为东方科学的一部分,其思维方式具有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的双重特点,同时代表东方主要思维方式的非逻辑思维的顿悟、心悟和直觉被大多数中医学者认为在中医思维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前的中医药院校大学生是在以西方逻辑思维为主的知识体系下培养出来走入大学校园的,这造成了学生对具有逻辑与非逻辑双重思维模式的中医药理论的学习在认知上产生了障碍。当前的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并没有完全认识到思维问题是中医教育的关键问题。只有从培养学生逻辑和非逻辑思维两个方面着手,使学生充分认识中医学自身的思维特点,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中医药人才。
1 当前中医院校大学生思维方式存在的问题
中国已经历经百年西方文化洗礼,当代大学生更是在数学、物理、化学等西方科学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对于医学的认识大多来源于以西医为主的医院,对中国的古代传统思维在社会生活方面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古代科学技术的理论认知和建构方面,则较难理解传统的思维模式。学生进入中医药院校以后一开始学习的就是中医基础理论中的“元气”“阴阳”“五行”“命门”“三焦”等基本概念,这些基本概念在目前的解剖学并没有严格的对应物。学生在对这些基本概念的学习中仍像在中学时对于概念的认知一样,注重对其物质实体性的把握,用逻辑论证去分析,把高层次还原为低层次。但这种形式逻辑的认知方法在这里遇到了困难,因为概念是思维抽象的结果,而中医学的概念不是实质定义,而是思维到最高层次的哲学概念,即“形而上者谓之道”的思辨最高阶段,不能用形式逻辑的属加种差的方法去界定其内涵和外延。由于学生对中医基本概念的认知困惑,进而对由中医的基本概念建构起来的中医理论系统也不能完全的理解,甚至持否定的态度,有的甚至会排斥对中医的学习。中医学强调唯象联系,突出宏观整体,重视和谐平衡,与学生以前所形成的思维方式和认知习惯格格不入,不易理解难以接受,另外,中医和西医所认知的客观对象都是人体,其中有一些相同语词构成的概念,在其内涵上是不一致的,如“心”“肝”“脾”“肺”“肾”等,西医对这些概念是实体和解剖意义上的解释,中医是系统和功能的认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易造成混淆,尤其是刚入门的学生,对以后的学习造成不良的影响,甚至对专业失去信心。
2 中医思维中的逻辑与非逻辑解析
造成中医院校大学生在中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医理论的思维形式与学习者的习惯的思维形式不一致。而当前的中医教育模式并没有从中医自身特点出发,而是模仿西医教育模式,这样造成一些中医药院校学生和中医研究者对于中医学产生困惑,并极大的影响着他们对中医药的学习和信任度。
中医学知识和所有的古代知识一样,以自然哲学为背景,在中国传统的求同思想的影响下结合当时的简单解剖知识和临床实践发展起来,始终没有与伦理道德、艺术、宗教、等文化分离,主张“天人合一”,在《黄帝内经》中就有“智者察同,愚者察异”的字样,求同即求得万物的整体和谐统一。其理论体系从思维的角度上看,既有逻辑思维的概念、命题、推理,又有非逻辑思维的形象、直觉、顿悟,而作为中医学最主要的特点——整体观指导下的辨证论治过程中,非逻辑思维占主要方面。
摘要:在临床医学专业开设中医学课程,旨在使西医专门人才了解中医学科的基本思想,熟悉中医诊疗疾病的基本方法,为实现中西医结合奠定基础。对临床医学专业中医学教学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教学方法改革,旨在为中医学的教学改革提供思路,以便更好地适应临床工作。
关键词:临床医学专业 中医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01
中医学是医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以其独特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卓越的诊疗效果在世界医学界中显示其神奇的魅力。与现代医学相比,中医学的发展和规模出现明显的滞后和萎缩。然而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化和疾病谱的变迁,中医辨证论治的模式显示出独特的魅力,如在慢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康复理疗、养生等方面独具优势,中西医结合是21世纪医学发展的主要趋势。但是,在西医院校,由于培养目标不同,中西医又属于两套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中医教学内容多、课时少,教学周期短,加上中医理论本来就抽象深奥,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质量值得思考和探讨。
1.教学现状分析
1.1 教学内容多与学时安排少的矛盾
西医院校开设的《中医学》课程大体相当于中医药院校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及临床各科和针灸等多门课程的合编或精简,几乎囊括了中医学领域从基础到临床的全部内容,成了中医学专业各科教材的缩写版,这些内容在中医院校大约要花4年时间,上课时数不少于600学时;而大多西医院校缩减到48-74学时,课时少、内容多的矛盾尤显突出;教学中许多内容只能点到为止,大多数学生对中医理论感觉接受与理解困难,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由于课时安排少,通常理论讲完后,留给临床教学的时间就很少了,这样就难以做到学以致用,学生也会产生反正学了也看不了病的思想,影响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1.2 学习兴趣浓厚与精力投入少的矛盾
学习兴趣浓厚但精力投入较少在教学实践中感觉到,绝大多数学生对学习中医是有兴趣的,认为学习中医是必要的,下课休息时间,经常有学生咨询中医理论及治疗方面的问题。但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认为中医学抽象难懂,不愿意投入太多精力去学习。很多学生希望通过一学期的中医学习就能熟练运用中医诊治疾病,并普遍对中医学教学效果期望值过高。这种不切实际的目标容易使学生遭到挫折,进而灰心丧气,出现学习态度不够认真,甚至缺课。
1.3 教学方法滞后影响教学效果
目前,大部分西医院校的中医学教学遵循“灌注式”教学模式。缺乏课堂的活跃性,缺乏学生思考问题的空间,学生是一种被动接受知识过程,缺乏学生的积极性。而中医学是从实践中来,以中国古代哲学为理论基础,并认为天人相应。同时在讲授中医学之前,学生头脑中已深深印上了西医理论基础的烙印。所以,不能再以“灌注式”讲授中医学,这样学生理解不了中医理论,就会产生逆反、拒绝心理,甚则认为中医学是伪科学。
1.4 校园内营造的传统文化氛围薄弱
中医学属于生命医学范畴,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土壤,以天地人、文史哲、儒道佛、政经社等形成了一个带有明显的人文内容、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医学理论与传统文化为一体的综合体系。故有“医道同源、医儒同源”之说、“济民之术”之称,学好中医,也是大学生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径。校园文化是一种具有广泛内涵的隐性课程,是一种教育的载体,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感性认知,发挥着陶冶情操、培养兴趣、磨练意志等多种功能。然而,西医院校中的中医文化氛围薄弱,加之市场经济的冲击,人文教育显得更加苍白无力,提高学生医德修养,增强医患沟通能力是当前医学教学的重大课题[1]。
2.教学改革探讨
2.1 优化课程知识体系
优化课程体系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规定的课时内比较系统地获得中医学基础知识,形成基本的中医学观点,培养学生独立处理中医问题的能力和兴趣。应针对3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注重中医诊丙思路的讲解,侧重于讲解四诊技能和辨证处方规律,让学生理解从中医学角度改如何去诊断和用药,提高学生辨证论治的本领[2]。应加强中医思维能力的培训,以辨证论治为主线,理法方药一条龙,使其成为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课程综合的轴心,以较好地反映中医学的学术特色,体现临床思维,展示临床过程。应加强案例教学,以常见病症的临床思维与临床问题的解决为中心,反映中西医理论及技能的综合,以便在工作中做到中西医互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刻领会教材精髓,并进行严格细致的剖析,根据教学目的、教学课时、临床教学特点,选编、重组、加工知识结构与教学内容,用教师自己的教学语言传授最简单经济、最实用有效的知识;我校中医教研室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对《中医学》教材的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整合、改革、优化教学内容和课时数。将经络与针灸学合为一章讲授,仅安排2个学时的理论课和4个学时的见习课;将中药和方剂两章化整为零,分为2部分讲授。将中药的基本理论和方剂的基础知识合为一章讲授,时间为2学时;同时将中药、方剂各论的内容融入治法中讲授,安排2个学时;将四诊和辨证合为一章讲授,其中四诊讲授理论课2学时,主要讲授四诊的主要内容望舌和切脉的主要方法和注意事项。辨证主要讲授八纲辨证和脏腑辨证,各占理论课2学时;再安排2次见习课共4学时。
2.2改进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改革以提高中医学教学水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彻底改变以往满堂灌式课堂教学模式,将讲授法与其他教学法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接触到大量的临床资料和信息,了解医学动态[3]。
病案分析法:就是将临床典型的病例展示在学生面前,分析其临床表现、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等的教学方法。利用病案分析法进行中医学的教学,较大幅度提高了中医学临床教学效果,可以加深学生对中医理论知识系统的回顾,以及中医临床的深入了解。
直观教学法:可采取病例讨论分析,录像教学,专题讨论,综述报告,多媒体教学法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自主性。
形象思维法:即建立在宏观自然观察、表象观察的基础上,并以哲学为核心,注重整体联系和感悟、推理、推测自然,高度概括、高度抽象;中医学独特的司外揣内、取类比象等认知方法属于形象思维,在教学中,加强形象思维的训练,用表象和形象化的语言解释枯燥的名词术语。
双向交流课堂教学法:即倡导学生自主、交叉、合作性学习。自主学习,要求学生独立地探究问题所在;交叉性学习是综合多门学科,把知识交叉融合在一起;合作学习就是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共同参与对问题的共同探讨,研究发现采用双向交流课堂教学法能显著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成绩明显提高。
总之,在西医院校的中医学教学实践中,一方面要教授学生在中医学学习方面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自学能力,掌握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学习技能,改善远期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教师要学习其他经验丰富的教师的先进教学经验,注重专业知识更新和加强教学修养,提高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不断完善教学方法,为社会培养出适合医学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牛彩琴,刘浩,张团笑.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现状分析[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8):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