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6 08:22:3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传媒艺术研究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艺术传媒类;实验室;文化;建设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党的十对文化进一步阐释:“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面对黑龙江省提出的“文化强省”、重塑“龙江精神”的文化建设大环境,艺术传媒类院校因其得天独厚的行业背景和专业优势而可以大有作为。本文以东北农业大学成栋学院艺术传媒类实验室文化建设为例,从一个侧面探讨艺术传媒类院校发挥资源优势,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体途径。
1、艺术传媒类实验室特点
1.1实验室建设投入资金大,运行成本高,设备更新快。由于国内厂商技术水平与国外还存在较大差距,在传媒行业中尤其是广播电视行业中所用的摄、录、编等设备普遍使用的都是进口设备,因此价格高昂。作为培养广播电视专业人才的学科,在人才培养方案上自然要走在先进技术的前列,因此传媒类实验室中所用的主要设备如摄像机、编辑机、调音台等基本也是以进口设备为主,因此实验室建设资金投入很大。同时实验室日常运行成本也很高,摄像机和录像机的磁头、三脚架、演播室内的各类专业灯具等日常使用的损耗很大,需要定期更换或维修,费用都不低。
1.2实验教学差别大,考核方式特殊。传媒教育将艺术与技术融为了一体,它的实验教学具有其自身的特点,传媒类实验课的主要目的是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艺术创作能力,实验以演示、实训、综合实践为主。而目前的实验室评估标准主要是建立在对理工科实验室的评估之上的,在实验教学成果方面不能体现传媒类实验室的特殊性。因此需要根据实验项目在教学目的上的区别,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
1.3实验室管理难度很高。由于传媒教育的特殊性,传媒类院校的教师大多是艺术行业出身,较于理工科院校的教师无论自身处事方式还是教学工作方式随意性、灵活性都很大,不拘一格,也难以受条条框框的约束。而学校实验室与实验教学的管理无论是哪类院系都应有一定的规章可循,因此在管理上的难度会比较大。
2、艺术传媒类实验室所承载的独特文化特征
2.1艺术传媒类实验室文化是综合的文化。艺术传媒类实验室文化是以器材――使用――成品为顶点的“三角形”动态结构,三顶点文化是实验室的基础文化。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外延出更多的次元文化,如知识文化、艺术文化、规章制度文化、理念文化、价值文化、精神文化、意境文化等。从文化的角度看实验室,它本身就含有了“器物文化”。对实验室的管理首先体现对器物的直接管理,但同时又要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产生“管理文化”。实验是通过人去实现的,必须有人的主体意识去“制作”艺术传媒类的影像图文成品,设备设施才为人所用,因而存在着“创新文化”、“理念文化”。与此同时,在实验活动中,人们获得知识而包含了知识本身的“传媒文化”。艺术类实验室的独特安装及布局,又体现了强调艺术美感、层次性的艺术文化。
2.2具有教学与实证相结合的特征。艺术传媒类实验室文化,受学校文化、地域文化影响是直接的、强烈的因而它首先就具有了鲜明的辅助教学特征。另一方面,艺术传媒类实验室活动是为艺术、传媒类人才提供必要的模拟实践活动的场所,因而具有其实证性的特征。目前,不少学校的艺术传媒类实验室的可以实践活动文化正外延到社会,成为社会文化,如“中国梦”的图文、影响诠释,文化本身的宣传,已成为传媒类实验室文化活动的重大课题和任务。
3、发挥艺术传媒实验室文化优势,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强省,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艺术传媒类专业为艺术设计、广播电视等领域培养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东北农业大学成栋学院(以下简称学院)艺术与传媒系自创建伊始,即确立了“应用技能”的发展模式,依托黑龙江地域传媒产业,依托校内外专业实验室建设,将传媒产业资源与传媒教育紧密结合,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在实验室及其附属实验室文化建设,体现了以下特色:
3.1传承实验室多元化的发展理念。完备的新闻传播类实验室涵盖各类媒介,必须具备融合、共享功能,设备要求高,资金投入大。学院在艺术传媒类实验室建设中,采取多种建设方式保证实验室的完整性、先进性和适用性。并着重体现实验室多元的传媒文化发展理念。学院通过赋予实验室多重的公用、发展理念,处处体现传媒道德与人文精神的整合,就专业群体而言,希望通过实验室文化深刻地作用于学生的意识活动和行为方式,培养其的规范行为、道德品质、思想情操、逻辑思维、实践能力、艺术审美、文化传承能力。
3.2注重实验室理论与技术研发服务。通过整合校内外研究力量,凝练研究方向,在传媒艺术研究领域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近年来,学院依托专业的“、写、编、评、摄”传媒类实验室,通过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研究和成果广泛涉及到文化强省建设,传媒的市场理论、资本运作、权益保护、制度创新、文化竞争力培育,文化创意产业,让学生进行媒体作业、作品的设计、生产、展示与交流;支持学生参加各类专业比赛和调研活动,摄制参赛与调研纪录片,建设集制作、与交流为一体的实验室文化平台。
3.3营造以人为本的实验室管理文化。学院坚持实验室的管理应注重人的指导作用,大力营造以人为本的实验室文化,注重人的潜能的发挥。通过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度,以激励实验室全体人员高度的责任感、事业心和对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努力为实验室工作多做贡献。在人性化的管理气氛下,使全体实验室人员能够实现自尊的需要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当实现自身人生价值和集体利益高度统一的时候,也就是人的生命潜能得到最大发挥的时候。此外,学院遵循实验室有目的性、有时间段的开放性原则,在方便实验人员的同时,激发教师、学生的实验热情和积极性。实验室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智能化管理系统,帮助管理人员优化管理工作。
4、结语
媒介文化融合已经成为传媒业的热点话题和学术界的重要研究领域。建设传媒实验室,是实施媒介文化融合教育的重要保证。在坚持理论与实验实践相结合的前提下,通过传媒实验室的多元化功能和应用,体现了文化融合教育的实践性和整体性。于此同时,用文化来指导实验室管理的意义是积极的,寻找优化管理的文化支柱的意义则更为深远。认识这一点,对于加强实验室文化建设、增强实验室文化功效的释放无疑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叶娟,邱智伟.媒介融合时代多元化传媒实验室建设探索[J].现代教育技术,2012(10).
[2]黄慕雄,张学波.传媒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管理机制创新实践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2).
[3]郭文龙,朱瑞良.论实验室的文化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12).
[4]邴正.社会转型时期的文化建构[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4).
[5]周维佳.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问题初探[J].工会博览(理论研究),2010(07).
[6]胡兵.注重实训的新闻传播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
【关键词】融合时代;艺术融合;媒介融合;传媒艺术;艺术教育
一、引言:艺术融合与媒介融合的“融合时代”
(一)这个时代不仅是媒介融合的,也是艺术融合的时代
在我国的高校学科体系中,“传媒”类专业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领域:一个是“新闻传播”,一个是“影视艺术”,这多少有些约定俗成;我们通常说的“传媒教育”,也可以大致包含“新闻传播教育+影视艺术教育”。当前,在“新闻传播”和“影视艺术”这两个领域的实践中,都出现了显著的“融合”之势。
传媒学科和专业,是人文社科中较为典型的与实践结合紧密的领域。在任何教育中,固然我们都需要鼓励纯粹经典的学院教育;而具体到传媒教育中,在鼓励“全人教育”的同时,我们还迫切期待结合对实践观照和思考的传授。因此,当前传媒教育的调适和发展,不可能也不应该对当下实践中的“融合之局”视而不见。
当前不仅是一个“媒介融合”时代,也是一个“艺术融合”时代。只是我们对“媒介融合”探讨得或许较多,而对“艺术融合”进行梳理和总结得尚不足。
一方面,“媒介融合”已然成为我们随口吐纳的字眼,以媒介形态大兼容、大汇聚、大交揉为基本表征,媒介融合对人类的沟通手段、联结机制、组织运行、生产方式、发展变迁,乃至整个人类的生活生存状态等关键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甚至将是持久的影响。
另一方面,“艺术融合”同样不能忽视,如果说“媒介融合”关乎新闻传播教育,那么“艺术融合”则直接关乎影视艺术教育。本文的主要论述切口也在于艺术融合和影视艺术教育拓展的问题。
(二)从艺术创作、传播、接受全流程看(影视)艺术融合之势
艺术融合较为显著地出现,至少可以追溯到二战之后的“新媒介”艺术中。二战之后伴随着科技发展,电视媒介的普遍性崛起带来的视频元素,为人类艺术提供了新的可能,艺术家们以此开启了现代“新媒介”艺术的发掘之旅,视频以及与之相联的声光电元素逐渐成为现代艺术的创新之维。①只不过,那时的艺术融合,尚带有先锋色彩,偏现代艺术实验;而当前的艺术融合,则带有相当大的普遍性。
本文以“影视艺术的新媒体化”为艺术融合的基本切口。当前艺术融合的实践,特别是以“影视艺术新媒体化”为代表的融合实践,已经完全渗透体现在了艺术创作、传播、接受的全流程中:(1)从艺术创作来看,“创作元素”是大融合的;(2)从艺术传播来看,“传播方式”是大融合的;(3)从艺术接受来看,“接受感知”是大融合的。
第一,就艺术创作而言,艺术创作元素大兼容、大汇聚、大交揉。
自摄影术诞生以来,摄影艺术、电影艺术、电视艺术、数字新媒体艺术等之间的差别,往往不像传统艺术中文学、建筑、音乐、绘画、舞蹈、雕塑、戏剧等艺术形式的独立性之大。如“影”与“视”“影视”与新媒体艺术之间常常呈现出混合状态,作品中常常是图、影、视、听、网等元素的无缝、自然、毫无违和感的融合,我们对当下许多引发大众参与、社会关注的传媒艺术作品,越发无法精确界定其究竟是电影、电视,还是新媒体的什么艺术。同时,经过现代传媒改造了的传统艺术形式,也往往呈现出相似的融合之状。②在创作元素融合的同时,多元的创作主体也在融合,如精英式和草根式的创作主体的融合。
第二,就艺术传播而言,几年前还是新鲜学术与实践话语的“跨屏传播”,如今已经成为老生常谈的字眼,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艺术与传播环境发展变化之快。
与传统的电影作品在影院播放,电视作品在客厅观看不同,当前影视艺术的新媒体化,使得影视艺术的传播方式是融合的、无一定之规的,一个影视艺术作品可以在传统的影院或客厅播放,但更多地融合进了台式电脑屏、手提电脑屏、Pad屏、智能手机屏、楼宇影视屏、移动电视屏等多屏幕。具体选择哪种传播方式观看完全由观看者的需求而随意“任性”决定,而且观看还常常在这些屏幕之间转换;无论是选择还是转换,对于观看者來说便捷度都非常高。
由此,以艺术传播为中间点,在其前端的艺术创作里,创作者在创作之初甚至就是以跨屏传播的思维为导向的。在其后端的艺术接受里,接受者在影视艺术接受时很可能是“多任务化”的,同时摄取来自如智能电视屏、电脑屏、手机屏等几方发来的影视艺术符号,进行影视艺术欣赏;或者一边通过智能电视屏、电脑屏进行影视艺术欣赏,一边在手机屏上进行影视艺术评论。诸如此类的可能已经十分普遍,样态也不胜枚举。
第三,就艺术接受而言,融合既体现为一种“感知的融合”,也体现在一种“欲望的融合”。
当下借助新媒体技术,艺术创作、传播与接受这个艺术活动全流程下的各环节,开始变得边界不清;艺术创作者、传播者、接受者之间的身份与作用之异,也越来越小。况且,未来的艺术作品传受,在虚拟现实(VR,VirtualReality)、增强现实(AR,AugmentedReality)、混合现实(MR,MixedReality)的技术与语境之下,更将越来越全方位的同时动用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乃至味觉,开展深层意念力的大整合、大融合。
同时,在新媒体时代的培养之下,艺术接受者的观看欲望也在融合化,正如当前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的“撕裂”状况一样,我们在新媒体环境下的观影,无论是个体还是总体上说,都常常会出现一种多元的瞬间融合,如消费和娱乐、刺激和情感、主流和边缘、现代和后现代等的感情、需求、欲望融于一身。而且,一个人就是一种特殊的感情、需求、欲望,而它们最终于网络中融合。
无论如何,从更加宏大的视野来看,融合时代是人类创新与进步的最新表征,也会代表着人类前进的齿轮永不停歇;它是一股永远向前的力,裹挟着民族与国家、社会与文化的前行。如是的变化,是本文依托的时代背景,也是我们思考影视艺术教育拓展的基本动因。艺术实践中出现了巨变,这种巨变以兼容与混合为标识,那么我们的艺术教育、影视艺术教育也不能止步不前,以固定的思维、布局和模式“包打天下”。
二、走向传媒艺术:融合时代影视艺术教育发展的一次拓展
(一)艺术融合实践下,需要培养学生面对艺术时的“融合”視野和思维
如前所述,影视艺术是与实践关联度较高的领域,如果说其学科发展至少分为研究(学术)和教育(学生)两个维度的话,那么,影视艺术“研究”可以或者需要与艺术实践适当保持距离,有时还需要保持较大的距离,以便冷静观察与思考;但影视艺术“教育”与实践发展的潮流与趋势距离过大,甚至无视实践发展,这不仅不合时宜,更会带来严重后果。
因此,既然艺术实践、影视艺术实践的融合发展之势如此,我们在艺术教育、影视艺术教育中,就需要动态关注并调整自身发展,不断适应,并最终不断引领实践的发展。影视艺术实践的融合之局,需要我们在影视艺术教育中,也必然要增加“融合”的思维。
在戏剧与影视学中,既有的摄影专业、电影专业、广播电视艺术专业、数字新媒体专业等专业教育,是基础性的、极端重要的,对艺术教育的不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在当前的实践格局下,如果我们的影视艺术教育完全固守于“工业化式”的、条块清晰的思维和模式中,学电影、电视、新媒体专业的学生完全固守于自己艺术形式的边界之内,认为学电影就是纯粹的做电影、学电视就是纯粹的做电视、学数字新媒体的就是练好数字技术便万事大吉,而彼此不交叉、不互视、不兼容,那么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就可能会在就业和再发展的过程中,因过于狭隘而变得适应度低,难以对当前融合艺术生态和思维有基本的准确驾驭能力、全面理解能力。
面对融合之局,基本的影视艺术教育拓展原则应当是:培养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思维锻造上,既精于某一形式的影视新媒体艺术样态,同时又能够将图、影、视、听、网等艺术元素融合打通。某种程度上说,前者更多偏技能和知识,后者更多偏思维和视野。这对影视艺术教育者和学生来说,要求自然较之以往更高。
除此之外,相当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还可以培养一部分学生,如未来可能从事艺术管理、艺术策划、艺术统筹等工作的学生,从本科教育一开始就以“融合”的思维“打底色”,让他们自觉地认为:艺术样态、影视艺术样态的“融合”是天然的潮流与趋势;在这种思维下,图、影、视、网等都是可供使用的来源、手段、渠道,只是根据不同的艺术目标进行不同的组合和结合而已,这些形式和元素之间有区别但无隔阂。这些学生在单一的艺术样态的创作水准和技艺上未必高超,但却更擅长以整体的、联系的、综合的、兼容的宏阔视野面对、使用、自由重构那些原本就是融合着的艺术元素、形式和样态。
正如当下火热的微信公众号的编排一样,传统图文思维强的人可能更多习惯运用文字+图片的方式呈现内容,影视视觉思维强的人可能更多习惯使用短视频的方式呈现内容,而艺术融合思维强的人可能从一开始就习惯于“文+图+短视频+图表情+颜文字+GIF动图+语音+音乐+……”的混合方式和“舒缓+卡顿+跳切+闪回+快进”的混合节奏呈现内容。
同时,我们还需要看到传媒和艺术的融合,注重并思考如何从当代的传媒视角看待艺术,又如何从当下的艺术视角看待传媒。不知我们作如下对举是否合适:某种程度上说,传媒事关信息传播,是在生活世界为人之生存提供支持,脚踏坚实的大地;艺术事关精神品级,是在彼岸世界为人之提升提供引领,面朝辽远的天空。传媒和艺术,在相互粘黏的状态下,保持着一种长久的互动需求与互动能力。二者的完整,是否本身就是一种人类世界的完整方式?由“传媒+艺术”而促发和带来的人文景观,是否也就有一种隐秘而强大的人类人文涵盖力?
当然,这种融合思维锻炼也不可避免地需要与时代气质紧密结合,我们在教育中也需要注意对此多有肯定,加以利用,趋利避害。从某种意义上说,年轻人的文化最终将是主流文化,新一代的生命和活力终将替代前一代而继续走下去,虽然在这种替代的过程中青年人的非主流文化会经过一定的主流化规约过程。
(二)传媒艺术研究和教育的提出:融合时代影视艺术教育的融合式拓展
综上,我们迫切需要一种能整体地、联系地考察上述诸多艺术形式的研究和教育,以便顺应当前艺术教育、影视艺术教育的潮流与趋势。当然,这不是对之前影视艺术教育既有专业和学科的替代,而是一种拓展增容。毕竟,艺术实践兼容与混合了,艺术研究和教育也不能各艺术形式互不相通、孤立不往来。
这种新的研究和教育,需要综合、整体、联系地思考融合了图、影、视、网、新技术新元素的艺术。由此,我们提出了传媒艺术研究和教育。
传媒艺术指自摄影术诞生以来,借助工业革命之后的科技进步、大众传媒发展和现代社会环境变化,在艺术创作、传播与接受中具有鲜明的科技性、媒介性和大众参与性的艺术形式与族群。
传媒艺术主要包括摄影艺术、电影艺术、广播电视艺术、新媒体艺术等艺术形式,同时也包括一些经现代传媒和传媒技术改造了的传统艺术形式。③
“传媒艺术”的命题之所以能够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下这个“艺术融合”时代对我们的提示。这个时代里,我们忽然发现,艺术元素和形式的大融合,让我们对图片艺术、电影艺术、电视艺术、新媒体艺术之间的区分越来越难以把握;新的艺术生态,似乎需要一个超越单一艺术形式的上一级概念来概括。我们也忽然发现,单纯的传统艺术理论、解释范式和教育教学,越来越难以完全解释艺术元素和形式融合之后的新的艺术生态。我们似乎需要一种动态发展过的艺术理论和教育抓手,以拓展艺术学、艺术教育的外延。
当然,对传媒艺术的厘定,是一个严密的过程,是在艺术史和传媒史的交叉界定中确定的。之所以将摄影作为传媒艺术家族的起点,也是和本雅明视摄影为艺术的“机械复制时代”起点的判断是一致的。传统艺术家族的艺术形式基本是手工复制的,而传媒艺术家族的艺术形式则划时代地进入到机械、电子、数字复制。传媒艺术在外部与传统艺术有诸多鲜明区别,在内部又共享逻辑一致的科技性、媒介性、大眾参与性,将人类艺术分为“传统艺术”和“传媒艺术”两大族群,不失为一种新的观察人类艺术世界的视角和方式。具体厘定,另有专文讨论。④
传媒艺术主要包括摄影、电影、广播电视、(数字)新媒体艺术,以及一些经现代传媒和传媒科技改造了的各类艺术形式。传媒艺术学的研究对象是这些传媒艺术活动,传媒艺术学是关于传媒艺术的本质、特性与规律,起源与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原理与规律的学问;也是从艺术出发,并以传媒视角对艺术进行考察与总结的学问。传媒艺术学偏属一般艺术学、基础艺术学、艺术体系学的范畴。传媒艺术研究对象的确立,需要从艺术史、艺术理论、艺术批评的交织中把握,也可以从前文对传媒艺术与传统艺术、现代艺术、视觉艺术、传播艺术、艺术传播的辨析中参见。
与传媒艺术学这个艺术学理论之下的二级学科相近的二级学科或方向主要有:艺术史论、艺术批评、艺术管理、艺术产业、图像学、摄影学、音乐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电影学、数字媒体艺术、新闻学、传播学、文化学、社会学等。虽然传媒艺术学与这些学科方向彼此之间关系紧密,在理论基础、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接近与相似,但是在研究格局、研究视野、研究方向、研究重点等方面,本领域有相对独特的属性。
第一,与艺术史论、艺术批评、艺术管理、艺术产业等学科方向相比,传媒艺术学注意了媒介与文化研究视角对于艺术学理论研究的注入,既致力于建构传媒艺术史、传媒艺术本体理论等基础理论体系,也注重开展传媒艺术实践与创新、传媒艺术产业等具有较强应用性的理论研究,还探索开展传媒艺术与文化的宏观战略性、决策性研究,从而丰富艺术学理论的学科体系。
第二,与广播电视艺术学、电影学、数字媒体艺术等已有的相关二级学科相比,传媒艺术学更注重从艺术与媒介属性、艺术与媒介融合等方面拓展与超越单一艺术形式和单一媒介形态的研究格局,建构综合研究的视野;也致力于从传媒艺术基础理论层面、提升传媒艺术文化软实力的战略层面开展传媒艺术重大理论命题的研究。
第三,与其他门类的相近学科相比,如传播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传媒艺术学立足于艺术本体,不拘泥于具体的传播流程,也不囿于微观的传媒与文化生产实践,而是更注重在理论层面研究传媒艺术所形成的物质、制度、精神构成,在更宏观的层面为指导传媒艺术生产与传播的实践发展,提供系统化、规律性的理论指导。⑤
当然,传媒艺术教育的构建,作为一个新兴领域,在未来必然会遇到不少不足和困难需要补足和克服。例如,来自单体传媒艺术形式的研究者、教育者,如电影、广播电视、新媒体研究者,需要补足对其他艺术形式以及传媒问题的体验与理解,这要求研究者、教师下数倍于门类艺术研究的功夫;同时需要增强宏观、综合、联系地考察传媒艺术族群的能力。例如,来自文艺学、美学的研究者、教育者,需要补足对艺术学的理解。例如,来自其他学科的研究者、教育者,需要补足艺术学的知识基础、逻辑体系、表述方式、实践体验,也需要补足美学功底与艺术哲学研究,否则传媒艺术研究和教学只能是一些外围思考,而无法触及到艺术与美的内核。
毫无疑问,影视传媒是历史发展的需要促发了快速发展现状。传媒艺术是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当代文化构成的最为重要的对象之一,在影响人心、陶冶精神上举足轻重。而围绕传媒艺术的教育事业更是突飞猛进大规模扩展。按照原有学科门类,传媒艺术长期以来一直置身于文学门类中,分别驻足于文学门类的新闻传播学科和艺术学科中,其生存规则和发展所限也和其所依托一样得失相间。而2011年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提过决议,将艺术学独立为国家第13个门类,其中设立5个一级学科,“戏剧影视学”成为包容于传媒艺术的一个一级学科。这既和中国艺术文化的地位得到高度重视、社会对于艺术精神价值的更多认可息息相关,也是传媒艺术在新形势下跃升到新的平台与获得新的发展机遇的契机。随着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也伴随着艺术与传播文化的高速扩展,传媒艺术理应顺应时展需要成为一级学科来进一步建设。将视野放大到社会历史背景中看,传播的力量不亚于物质生存的力量,而随着国力不断增强,重视艺术文化和传播价值是衡量国家文化发展平衡与否的重要因素。可以说,中国艺术文化建设和传播力量的发挥顺乎自然,而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所迎来的新的契机,使得传媒艺术教育格局也将发生重要变化。
影视传媒艺术教育因为艺术学成为学科门类而获得新的发展生机,就艺术而言,是伴随人类精神发展史而存在的重要对象,更是人类情感抒发历史的主要呈现。艺术学是公认的独立研究对象的学科,但作为研究人类艺术思维和艺术表现形态规律的学科,从来就存在却并非被格外重视,在阶级纷争和艺术形态至上的年代,艺术只是修身养性和小资娱乐的对象,不登大雅之堂的意识也表现在艺术学不太为学术所认可。但传播的兴起改变了艺术学的地位,某种程度上,依赖传播而走出象牙塔的艺术,在社会的认可度大大提升,而随着社会生活质量的提高,艺术传播也日渐具有影响,但限于旧有学科划分,其在众多学科中没有得到专业人士预期的高度认可,不断涌现的对于艺术学地位的议论就情有可原了。人们抱怨的只是被轻视的不满、被划归门类的错误、被另类要求的误解等,所以,合理性的学科门类定位的渴望滋生奔涌也是事理所然。如今艺术学升级为门类后,名分真正确立,接着需要的就不只是理论上成立与否,而是需要观念的进步和自身完善的支持,甚至需要在自立门户时让自身理论基业得到夯实,同时应当在自身独立的精神支柱上论证强化。
首先,随着艺术门类的独立建制,影视和新媒体艺术自身的独立性研究需要加强,确立自身独立身份和自有规律的意识需要强化。其次,有了自主掌握学科发展规律的可能性,对于影、视、广播、动画、新媒体等自身差异性与共通性的认识需要更为扎实的理论支持。接着,“传媒艺术”的综合性特征的认知需要梳理,学科包容了戏剧戏曲、影视广播、动画新媒体等,其相互影响使得艺术既有本质如何把握,传播导致变化的异同都需要更为深入的探讨。
二、新形势下的传媒教育认知
艺术学升级门类后,艺术传播教育所面对的现实也有了不小的变化,我们所应对的任务也随之而生。
(一)首当其冲的就是传统传媒的单一性教育面临综合性教育设置的问题。艺术学升格为门类后,直接带来学科教育影响的就是一级学科的大幅膨胀。此前,在2010年一次全国范围的一级学科调整中,原有文学门类下的整个“艺术学一级学科”增加了包括艺术学一级博士点和硕士点在内的130多所学校,其中包括电影学和广播电视艺术学的艺术传媒学科。按照2011年新门类建立后相应对应调整的原则,这些刚刚获批还没有静下心来的学科迅速跃入快车道:2011年申报新的学科门类下的五个一级学科的学校猛增,一下子就有424个学科申报点,其中报一级学科硕士点35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68个。和传媒相关的一级学科申报超过100个学科,其中报博士点一级学科中的“戏剧影视学”有17个学科,报硕士点一级学科“戏剧影视学”的有89个。显然,过度增长的学科遭遇到共同的问题:如何适应获批后新的学科建设和方向调整,尤其是综合性的人才培养问题。比如,即将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目录中“戏剧影视学”初拟设定11个专业:表演、戏剧学、电影学、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导演、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录音艺术、播音主持艺术、动画、影视摄制等。其中几乎都涉及或包容影视传播。而研究生培养的二级学科目录初步确定为:戏剧戏曲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戏剧影视表演、戏剧影视导演、戏剧影视编剧、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戏剧影视摄影、戏剧影视音乐与录音、播音主持艺术、戏剧影视教育。其中也几乎都涉及或包容影视传播。影视传媒的时代需求不言自明,但综合性的传媒艺术学理建设还需要假以时日来巩固提高。
显然,综合性是时代走向,也是传媒更好发挥时代影响力的内在要求,而影视传媒在成为文化产业的先导定位上,不能不扩大自身的视野,而影视传媒教育的综合性设置变化无论是实际需要还是学科要求,都已经迫在眉睫。
(二)传媒的学术理论阐释需要加深。在综合性明显的趋向中,学科自身、学科与学科交融的机理需要更为合理的理论阐释。在电影与电视、传播与艺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之中的各自性状、交织可能都需要进行理论的探究。作为技术性强的已有学科,影视传媒学科在自身学科基础认知上一直有游弋和漂浮的成分,在艺术的精神性和传播客观性认识上都需要更为扎实的学理透视。实际上,艺术学科自身整体上也遭遇到门类建立后的理性认识矛盾,我们以往强调艺术门类确立对于艺术学科发展意义重大无可置疑,引起艺术教育界的不断研究也是必要之举。但5个一级学科的现有格局也未必被全部认同,主要原因在于艺术门类之间的差异性较大,而影视和戏剧在表现形态上也差异大于归同,但为了学科独立的大归类而聚合的格局基本合理,但回到自身的划分就难免凸显一些矛盾。尤其是戏剧戏曲与影视广播的分立要求明显,却需要合理联系的麻烦不小,而传播特性和影视艺术之间的关系梳理更为迫切。显然归类的学科建设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将来还将遇到如何考量一级学科的学术含量问题。理论如何梳理,理性如何对待 技巧创作、学术理论和传播客观性的关系,正是影视传媒需要正视的问题。
(三)传媒学科教育的质量提升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尽管影视传媒迅猛发展是绝对的好事,但鱼龙混杂和缺乏明确门槛的问题也将凸显出来。不能不说,在此前原艺术学目录下放宽的一级学科点申报,也许在别的学科门类发展中比较自然,因为没有门类升格的新跃进,艺术学科在旧体制下的大膨胀和新规中的一级学科核定显然不是一个层面的问题,却不能不交织而造就学理和逻辑的难题。传媒艺术也是如此,迅猛发展的需求与扎实学历的支撑之间还有不小的裂痕需要弥补。简言之,艺术学科和传媒学科的质量忧虑相伴而生。专家们一般都认为艺术学科需要发展,但质量跟进十分必要。由于上一轮的学科论证有归于宽泛之嫌,而且是准许在8个原二级学科划分范围中的三级学科方向上进行一级学科申报,要由此来进行归并复杂化的新一级学科在学科门类意义上的对应,其拔苗助长的一些渴望,就容易催生刚刚建立的艺术门类大膨胀的一级学科局面。传媒学科也难以避免。在传媒学科申报者中,一些学科学理基础不好,而学科拼凑现象明显,教学科研带头人学术影响力很弱,队伍的质量也不高。如此这般的学科发展不免影响着影视传媒学科的发展质量。严格新生学科的对应理应成为重要问题。而在审核程序和甄别步骤上,依赖学科评议组的学术判断,与制定有步骤的删选规则,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既有膨胀发展的不利因素,也为真正需要并且也有条件的学科上台阶提供机会。及早规范传媒艺术学科的入道门槛和学科建设规格已经迫在眉睫,实施必要的准入制与质量监督也势在必行。而关键是确立学科在人才艺术质量把握与传媒水准的衡量上,否则,我们一些学科教学基本准则就难以确立,人才质量也必然不能提高。
总之,传媒艺术学科教育在适应时展大局与学理规范要求之间,在传媒的客观规律把握与宣传的意识形态性之间,在理论要求和实践性之间,都有新的探究问题需要细致的质量把控。艺术学升门类后传媒艺术学科获得更为开阔的发展空间,意义不可低估,按照艺术传播规律进行学科建设,更多依赖行家来评判、推进发展学科,促进传媒艺术学理更为扎实的深度建设,都具有了更为有利的条件。“独立成人”也就意味着更为宽广的心胸和视野。艺术学门类将要开始新的建设,必须从观念上重视学科门类是一个理论体系的建立,而不是简单的番号变化,艺术学科性质内容的介定,才是学科为自立门户建设的重要事情。艺术传媒的自身理论基础建设和学科定位将会是下一步重要的工作,我们期望在传媒教育中,中国特色的传媒学科和传媒教育经验将得到确立,独立精神的艺术传媒摒弃随波逐流的屈就市场和娱乐放纵,高扬艺术人文精神的高尚性和传播的客观公正精神,适应新背景下传媒艺术发展规律,造就健康发展的新局面。
三、新形势下综合大学复合型优秀影视高端人才培养构想
我们已经到了重新思考影视人才培养变化的新阶段,而其中电影成为国家文化产业的先导性对象,这里着重从适应时代需要的电影高端人才入手来窥视如何培养影视传媒人才,首先要对电影人才基本认识:
(一)中国艺术教育包括电影教育经历着历史性的变化,包括观念变化和社会需求现实变化
一般而言,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艺术教育,限于传统局限和艺术教育较为狭隘的局面,几乎等同于艺术技巧教育,艺术教育以培养专业艺术人才为唯一标准,以艺术表演对象和个人技艺突现为设置目标,课程体系基本沿袭苏式表演体系的路子。这是和物质基础条件薄弱相关的培养艺术专才的旧式路径,口耳相传的师徒教育和注重技巧忽略文化的教育成为简单精英教育的伴随物。包括电影教育在内,遵循的是艺术是个人技巧技艺的体现,看家的本领和吃饭的本事都在于技艺高低,于是推崇的就是艺术专一技巧教育。就整体社会形象而言,艺术也是高雅的代名词,专业艺术教育就是培养艺术专才的教育。这导致的是传统艺术教育成为精英艺术表演专才,技巧成为衡量标准,单一专才教育的时代必然性和人才培养必要性都无可置疑,以电影学院为代表的电影教育取得了门类区分、各自掌握专业分工的基本路子。其长处是以技能精到为目标分工合作的电影创作体制,保证了电影的综合性的聚合。但不能不看到其弊端可能是突现了在获得技巧专一的同时,其他关系到人的全面的价值的让位和文化素养的低落。电影人才适应少而精的专才教育也是时代之需,却不是长远之态。
近10年,被时展促发而逐渐醒悟的艺术教育开始观念和体系上的变化,综合性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凸显,具有人文素养的综合性人才在实践中凸显其价值。电影创作从单一性的电影学院分科教育到跨科类的创作(如摄影、美术系毕业生成为导演等),再逐渐扩展到戏剧学院等其他艺术门类人才崛起成为电影创作专才(包括在编剧、导演、表演人才上非电影学院分科培养人员成为电影创作崭露头角角色),综合性人才慢慢地从综合高校的各类学科学生中涌现成为电影创作的新生力量等。而这一新现象在电视台更为明显:越来越多非学电视人员成为创意主体的骨干。于是,时代需要高素养、综合素养艺术人才的趋势日渐明显。艺术教育对人的全面成长的要求,和电影创作需要综合型人才的期望,超越了仅仅是技能教育阶段,而引起大规模的综合性高校影视专业的发展热潮。综合文化进入电影艺术学科教育视野、技巧之外的文化素养的迫切性要求加强、认可培养艺术家需要综合功底的认识扩大等,都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以艺术专才为唯一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国电影教育的多样化开始呈现。
而环顾国外,以电影教育发达的美国为代表的综合性大学(南加州大学、纽约大学等为代表)成为高端电影人才基地,跨学科人才深造成为美国电影创作主力、综合性大学培养电影出色人物的例子越来越明显,创作人才迭出于综合大学的现实,大大鼓舞了中国电影教育的综合性发展步伐。中国电影学科在综合性大学或综合性艺术学院发展迅速已经令人惊讶。
与此同时,综合大学的电影专业教育注重研究生层面的高端人才的优势得到展现,博士、硕士点的迅猛发展,改变了电影创作的技术型单一人才的景观。以MFA专业硕士人才为目标的电影艺术教育格局开始形成。中国电影教育已经走到专业院校和综合院校并驾齐 驱的阶段,但专业分科性占据电影实践主力的长处和发展局限、与综合性人才增多却还不能影响创作大局的现象凸显出来。
(二)复合型高端电影人才培养的现实分析
综合性大学进入电影人才培养肇始于1993年,当时教育部批复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设立影视教育专业,这是综合性高校第一次染指电影教育。次年,北京师范大学被教育部批复设立了“影视艺术与技术”硕士学科,开始招收电影学硕士,后按照学科目录调整自然变成“电影学”和“广播电视艺术学”两个学科点。综合性大学的电影学科有别于专业电影学院的培养体系,在北师大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渐成熟,在2001年获得北京市教学成果奖。2005年北京师范大学获得中国高校第一个电影学博士点,随后以此电影学博士点为核心,北京师范大学又获得中国第一批为数不多的艺术学博士后流动站。高端电影人才培养在研究生不同层面得到发展。
与此同时,专业艺术院校如电影学院也开始在研究生层面招收高端电影人才,开始转变电影创作只要分科性人才的观念,综合性意识逐渐渗入专业艺术学院。而综合大学的电影高端人才培养则驶向快车道。
在这里,重要的是艺术教育观念的变化:包括电影创作不仅仅是分科技术人才培养而需要综合性素养教育,综合院校的电影人才培养自有其时代需要和独特性,专业艺术院校的电影人才也必须在人文综合素养和超越技术技能培养上扩展。
随着时代的变化和数字技术的发展,DV影像创作的普及性时代到来,电影的技术创作门槛降低,而创意的文化水准越来越重要。社会需要更多的影视影像创作人才,更多跨专业人才进入影视创作,电影人才期望高端提升的愿望增强,几所重要的首批MFA培养高校的艺术硕士报名人数高涨,更多电影人才培育学校跟进,高端电影人才教育需求增加。
在包括《阿凡达》带来的3D技术的风行和乔布斯的苹果手机所引发的创意创造的现实面前,电影创造性思维的价值得到高度重视。随着视觉时代已经到来的现实,综合性电影创造人才的意义更得到广泛认同。中国电影教育迎来了综合性教育与专业性人才相互融合的时代。将专业性提升为综合性创造人才和综合性培养需要拓展跨学科意识,以及专业与综合相互为用的认识,促发电影培养新观念,恰逢其时人才培养意识促发了需要多校整合资源、联合培育电影人才的时代,复合型电影高端人才培养研究生学位计划肯定会带来电影高端创作人才涌现的新景观。
(三)如何创设复合型高端电影人才培养的思考
复合型高端电影人才需要强化理论观念和技能操作的结合,北京师范大学的电影人才培养除了前述的最早开设综合性大学电影在职硕士、第一个综合高校电影硕士点、第一个高校电影学博士点以及第一个开设高校电影制作专业(培养出如演员潘粤明、导演宁浩),以及创设至今的大学生电影节为电影多样人才实践打下基础等外,形成对于综合性复合型电影创作人才培养多层次培育的经验。其中,综合性电影人才培育观念的确立第一重要,而培育课程和方式成为实现的保障,理论和创作实践结合的实施要求是促发因素,以师资保证和教师素养提高来支撑也是必要的措施。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获得国家唯一的中国电影史重大攻关项目的资助,周星教授和于丹教授的电影与电视课程分别获得国家精品课程,周星教授还获得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的多位教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培养计划,在电影历史与理论、纪录片理论、影视创作实践等方面获得突出成就。
中国传媒大学美加英澳国际本科(预科)项目,经全新打造以模块式教学方式,为学员提供高品质的课程。课程为国内+国外的复合型培养模式,即由国内培训和国外课程学习两个阶段组成。学员首先进入中国传媒大学全日制学习一年(1+3、1+4留学预科),完成国内课程且雅思成绩符合海外大学录取标准,进入海外合作大学继续学习,完成国外学业后获得国外大学颁发的本科或硕士学位。
中国传媒大学继续教育学部是中国传媒大学社会教育培训项目的主办单位,学部下属的国际教育中心负责学校非学历国际留学项目的运营管理。
项目优势
l 中国传媒大学官方项目,规范办学多重保障
l 双语授课,传媒大学校园生活资源共享
l 海外名校优先录取,回国认证无风险
2017年第十一届美加英澳1+3国际本科(预科)项目招生计划
专业方向
海外具体就读专业
招生人数
1+3艺术与设计
Art and Design
纯艺术、插图设计、动漫设计、电影与视觉效果、
数字媒体艺术、服装设计、高级服装定制、产品设计、环境设计、摄影、时尚品牌管理、室内设计等
30
1+3动漫与数字艺术
Animation and
Digital Arts
动漫、插画、数字媒体艺术、游戏设计、交互设计、动画与游戏设计、游戏和图形编程、影视后期制作、独立游戏开发、3D设计
15
1+3创意产业
Creative Industry
网络营销、媒体运营管理、时尚买手与企划、品牌形象设计、设计管理与文化、广告与营销、摄影、影视制片管理、节目策划与运营、体育赛事管理、会展管理等
15
国内课程设置
专业方向
国内就读课程
艺术与设计
Art and Design
模块1 模块 雅思基础、雅思强化、雅思冲刺
模块2:艺术概论、艺术与设计研究方法、西方美术史
模块4:作品集指导、博物馆与画廊实践
动漫与数字艺术
Animation and Digital Arts
模块1 模块 雅思基础、雅思强化、雅思冲刺
模块2:动漫概论、视听语言、动画设计、后期制作
模块4:作品集指导、博物馆与画廊实践
创意产业
Creative Industry
模块1 模块 雅思基础、雅思强化、雅思冲刺
模块2:创意产业基础、公共关系、视觉营销、产业经济学
证书和学位
学员完成在中国传媒大学阶段的课程,且成绩合格者即被授予中国传媒大学课程结业证书。
完成海外大学课程,且成绩合格者,将被授予海外大学本科学士或硕士学位证书。回国可获得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学历认证。
海外大学参考
美国
• 东北大学Northeastern University
美国大学排名第39位,稳居前50名,世界百强名校。
• 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美国西海岸历史最悠久的公立大学,全美排名第41位。
• 宾州州立帕克分校University Park
最新美国大学排名中位列第50位,美国知名的公立大学
• 雪城大学Syracuse University
美国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公共传播学院、视觉与表演艺术学院均在美国名列前茅。
• 爱荷华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Iowa
被誉为“公立常青藤大学”之一,2015年全美综合排名71名,传媒专门排名第10位,艺术类本科专业第21位。
• 芝加哥艺术学院 School of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简称SAIC
全美最古老的艺术学院,美国声望及评价崇高的艺术学院之一,在国际上享有荣誉及尊重。
• 纽约视觉艺术学院School of Visual Arts
位于纽约市曼哈顿区,优越的地理位置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艺术创作平台和自我提升的空间。该校的插画,卡通,电脑艺术等已经是美国公众公认的全美国排名前列的专业。
• 加州艺术学院California College of the Arts
美国顶尖的艺术学院,有近120年的悠久历史, 2015年全美设计院校排名中第5位。
• 萨凡纳艺术与设计学院Savannah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
位于美国佐治亚州,是全美的艺术学院,也是全球的艺术大学之一。许多品牌设计师及迪斯尼动画师皆出自该校。
• 亚利桑那大学艺术学院Herberger College of the Arts,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新一代的美国艺术院校,有艺术,音乐,演讲和戏剧三个大系。在艺术,舞蹈,音乐,剧场和电影领域,该校都有着很高的声誉。
• 天普大学 Temple University
综合排名130位,大众传播、电影专业全美排名前20位。
更多大学见项目网站:edu-china.cn
英国
• 约克大学University of York
全英排名第十的名校,素有英国常青藤名校之称的罗素大学集团成员之一,世界大学排名前百位。
• 利兹大学The University of Leeds
世界百强名校,英国顶尖级学府,全英排名第12位,英国常春藤联盟成员。
• 兰卡斯特大学Lancaster University
英国排名第十一的名校,是学生最为满意的英国名校之一,世界上享有盛誉。
• 曼彻斯特大学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世界五十强顶尖名校,世界排名全球第26位,英国的六所“红砖大学”之一。
• 伦敦艺术大学 University of the Arts London
由6所世界闻名的艺术、设计、服装、传媒等学院组成,是全世界秀的艺术学院之一 。包括中央圣马丁学院、坎伯韦尔艺术学院、切尔西艺术学院、伦敦时装学院、伦敦传媒学院、温布尔登艺术学院。
• 拉夫堡大学Loughborough University
世界一流公立研究型大学,全英排名第十三,该校的体育管理、传媒、艺术与设计等20多门学科稳居全英前10位。
• 纽卡斯尔大学Newcastle University
英国的罗素大学集团成员,被认为是英国的二十所大学之一,是英国老牌大学,世界百强名校。
• 东安格利亚大学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
全英排名第十四位的老牌名校,培养出众多的作家、记者、评论家、电影家,媒介与艺术学院排名居于全英首位。
• 莱斯特大学 University of Leicester
英国顶尖级大学,传媒专业在全英排名前列,最新《TIMES》排名为全英第16位。
• 格拉斯哥艺术学院The Glasgow School of Art
英国最古老的,现存为数不多的独立艺术院校之一,在其悠久的办学史中,一直旨在培养创新和成功的艺术家、设计师和建筑师。
• 爱丁堡大学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全英排名前列的大学,世界排名前20的顶尖名校,在世界享有盛誉。
• 创意艺术大学University for the Creative Arts
一所顶尖的艺术、建筑和设计专业院校,下属七个专业院系。学院一直以来致力于为全世界培养未来的顶尖艺术家、建筑家和设计师,并且成绩骄人。
• 南安普顿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世界百强名校之一,最新《TIMES》排名为20位,时尚管理等专业深受学生喜爱。
• 苏塞克斯大学 University of Sussex
英国顶尖大学之一,2011年《TIMES》排名全英21位,媒体专业非常出色。
• 威斯敏斯特大学 University of Westminster
被称为伦敦市中心的传媒帝国,位于BBC广播电台的旁边,传媒专业全英。
• 伯明翰音乐学院Birmingham Conservatoire
是一所国际性音乐殿堂,隶属于伯明翰城市大学。该校是英国处于地位的音乐学院之一,在独奏表演、作曲、室内乐、管弦乐和爵士乐等方面成就显著。
更多大学见项目网站:edu-china.cn
澳大利亚
•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世界顶尖研究型大学,澳洲名校成员,杰出校友包括诺贝尔奖7位、2位澳洲总理以及众多杰出学者和商业巨子等。
• 莫纳什大学 Monash University
澳洲的国立学校,名校之一,澳洲五大学,世界大学排行榜中名列第36位。
• 阿德雷德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Adelaide
澳洲名校之一,自创校以来一直位居澳大利亚顶尖大学之列。
• 西澳大学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
澳洲历史,代表性和实力的顶尖研究型学府之一,澳洲名校的成员之一。
• 悉尼科技大学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ydney
大众传媒硕士专业在澳大利亚排名第一,世界顶尖100所艺术和社科类大学之一。
• 麦考瑞大学Macquarie University
澳洲知名研究型大学,位于悉尼。教学质量高一直受到公认,其会计学、大众传媒专业广受欢迎。
• 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 RMIT University
澳大利亚十佳大学之一,课程内容和业界所需密切衔接,使得课程具有创造性、创新性和实用性。
• 格里菲斯大学 Griffith University
影视制作专业在澳洲有名气,位于布里斯班,实习机会多。
• 悉尼音乐学院Sydney Conservatorium of Music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下属的一所音乐学院。该学院是澳大利亚的最和历史最悠久的音乐学院之一。
• 昆士兰音乐学院Queensland Conservatorium Griffith University
位于布里斯班,是格里菲斯大学六所院校之一。
更多大学见项目网站:edu-china.cn
新西兰
• 奥克兰大学 University of Auckland
始创于1883年,是新西兰规模、科系最多的高等教育机构。大学坐落在新西兰的城市——奥克兰市中心。
• 怀卡托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Waikato
世界上享有很高的知名度,更以法律、管理、计算机、自然科学和教育见长,被誉为南半球的哈佛。
• 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 Victoria University of Wellington
位于首都惠灵顿,综合性大学,世界500强大学排名中名列207位。
• 新西兰国立理工学院 Unitec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新西兰的国立理工学院, Unitec坐落于奥克兰市, 拥有3个校区, 风景如画的主校园距奥克兰商业中心仅10分钟车程。
• 梅西大学Massey University
新西兰的一所教育和研究学府,下辖五所学院,分别是商学院、科学院、艺术学院、教育学院以及人文与社会 科学学院。在新西兰大学排名中名列前三,全世界大学排名列52。
更多大学见项目网站:edu-china.cn
项目费用
项目
费用
学费
艺术与设计:68000元/年(艺术与设计、动漫与数字艺术创意产业、)
留学全程办理
12000元(英国、澳洲方向)
20000元(美国、加拿大方向)
报名与录取
报名条件:
l 应往届高中毕业生、完成高二学业的学生
l 有英语基础,有意出国深造
l 通过学院组织的入学测试,成绩合格
报名资料:
l 填写《中国传媒大学国际本科(留学预科)课程申请表》
l 高中毕业证书、身份证、高考成绩单复印件
l 入学测试费300元
l 艺术与设计、动漫与数字艺术专业学生提供3-4幅作品
汇款方式
汇款账户:中国传媒大学
开户行:中国农业银行北京定福庄支行
账号:11-0433-0104-0000-136 行号:474
汇款附言:继教学部CIE1+3+学员姓名
报名地点及联系方式
中国传媒大学继续教育学部国际教育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七号 中传国际交流中心四层4028办公室
电话:010-85795995 010-85795996 010-65738916
联系人:王老师 武老师 么老师
视像与
王德胜著,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化进入了一个空前复杂的时期,多元文化因素交错并彼此制约。电视、电影、广告以及互联网等大众传媒的普及,在改变了大众的日常生活和审美趣味的同时,也促使“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命题成为了现实。如是,整个的审美文化研究开始超出一般美学和文学理论活动的范围,走向了文化批评的道路。“新的美学原则”就此建立。以作者为代表的一些青年学者,直面社会现实,以审美文化为研究对象,紧紧抓住大众传媒时代的文化特征,从而实现了美学在当代条件下研究范式的根本转型。
王德胜教授所著《视像与》(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6月版)一书,正是作者近些年来对于当代文化现象、文学理论问题的批评和讨论文字的一次大体归总。全书共分为世俗生活的审美图景、让思想面对现实和最后的理想主义者三部分。其中世俗生活的审美图景一部分,记录了作者对于当代文化现象的反思,尤其是对于大众传播语境下,当代文化的确立和走向问题,值得我们重视并思考。今天,科技的进步所带来的日常生活的飞速变革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在借助于技术而形成的视像的冲击下,审美的日常形象被极度视觉化,并凌驾于人的心灵体验之上。由此,“与人在日常生活里的视觉满足和满足欲望直接相关的‘视像’的生产和消费,便成为我们时代日常生活的美学核心”(第4页)。视觉的和满足替代了对超越性精神理想的追求:视像和之间形成了一致性,并且促使一种非超越的、消费性的日常生活活动的美学合法化――即“新的美学原则”的建立。
大众传媒如今已经充当了视像生产的主力,也成为当代大众文化建构的重要因素。一方面,视觉生产本身就是大众传媒的存在方式,另一方面,大众传媒也使得视像生产的迅速扩张成为可能。大众传媒通过技术手段,形成了对当代大众的文化控制,并且不断造就大众文化价值陈述过程的新征象。作者在书中概括了这种新征象,他认为主要有“四化”,即“不确定化”、“时尚化”、“精致化”和“视觉娱乐化”。这些文化价值的新征象,不仅体现了大众传媒对于人们审美趣味的指向性转换,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整个社会审美风尚的极大改变。
大众传媒对于当代文化建构的影响,一个显著的表现就是对于社会生活方式的重构。作者强调,大众传媒与当代大众日常生活的关系,必须确立在以技术为先导的“影响(制约)――接受(认同)”过程上。在这个基础之上,大众传媒通过生动性、形象性的符号制造和传递,消解了人们生活活动的私人性,迫使当代生活方式融入其所制造的共时性范围内,个体完全失去了自我特征,而被大众传媒打上了普遍的、复制的、公众的烙印。另外,这种符号信息的空前介入,一方面强化了大众传媒对于日常生活的控制力,改变了人们的价值取向和实践方式。另一方面,频繁刺激着大众的感知活动和判断力,并强制性地决定人们对于生活的当下性体验要求。总之,大众传媒的介入和制约,直接影响到了日常生活质量变化,而且,这种变化也成为了艺术模式转换的前提。
艺术模式的转换已成为当下不争的事实。大众传媒的强制力正在消解艺术与日常生活界线,艺术再也不是贵族精英的特权,而成为大众享乐和欲望满足的工具。大众传媒的符号信息,在强化了当代艺术对日常生活文化性喻示和表现的同时,也促使人们直接介入艺术家的创作和艺术活动的过程。艺术同日常生活一样,已经完全丧失了私人空间,而被大众传媒的公众性替代。而且,在大众传播语境下的艺术已经走出过去的反复体味而趋向直接感知,同时,也规范了人的生活现实的多种可能性。在大众传媒的推动下,艺术已经超越了时空,不仅改变了“演出”地点,而且与大众日常生活完全融合。如今,不是艺术模仿生活,而变成了生活模仿艺术。大众传媒以直观鲜明的展示方式、形象生动的感染力和包蕴广泛的叙事手法,在艺术与大众、艺术活动与日常生活之间形成共时性的平面切换。日常生活在大众传媒的强制力下,充盈的是不计其数的、娱乐和享受。而且,“这一生机勃勃的潮流,在今天远远超越了日常个别事物的审美掩盖,超越了事物的时尚化和满载着经验的生活环境。它与日俱增地支配着我们的文化总体形势。”〔1〕(第6页)
然而,当代大众文化以及在这种文化背景下生存的人,已经无可避免地受到大众传媒的权力的控制――一种无法抗拒、无法摆脱、强制性的控制。用作者的话说就是:“它把人的生存内在性驱逐出我们的活动之外,却又同时将我们拖入由紧张恐惧和兴奋欢喜交织而成的现实境遇,使我们在今天这个时候活得前所未有地艰难,却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轻巧……人们总是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地希望通过大众传媒途径并在传媒制度中获得自身的存在性确认。”(第45页)的确,这种大众传媒的权力,一方面借助其技术力量主宰着人们的判断力和价值观,成为了当今人们生活中唯一的意义源泉,另一方面,也在重新确立日常生活的经验,重构文化的意义和价值。这正是当下人们生存状态的最明显的表征。
作者在谈到传媒权力的时候,也表示了他对此的担心:首先,现代传媒制度毫无忌惮地将自己凌驾于人的现实意识之上,全面确立了自己在整个文化体系的支配权;其次,传媒本身通过技术手段和独有的潜在的美学欺骗性,最终完成了少数人对文化活动的绝对操控力。于是,“传媒假相”的存在,使人们对于那些成为传播中心的人物、事件、现象不断地追随、模仿,并将视像当做真实存在本身。人们所关注的对象,已经由自我移向周围环境、他人行为以及产生的各种偶发现象。在大众传媒无限扩张的今天,它以一种不可替代的、绝对性的权力,不但横扫了所谓的人文理想和浪漫精神,而且造就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自主性缺失和主体意志的乏力。“事实上,更为可怕的是,各种远甚于此的传媒权力及其意识形态企图,明里暗里剥夺了我们的文化权力,而我们又常常对此麻木不仁。”
与此同时,大众传媒权力的阴影下,所隐藏的消费文化值得我们关注。在大众传媒,尤其是广告的进一步刺激下,人们不但完全认同消费即“自由”的理念,而且承认了现世的享受与娱乐的合法性。人们再也不满足于“物”本身的日常功能,而是完全沉浸于“物”的自由消费和消费能力上。事实上,大众传媒正是通过形象的感性煽动,实现了对日常生活中人的消费心理的垄断。人们对于商品的占有满足,完全是由大众传媒所营造的“虚假性”的“自由享乐”。那么,当下人们所感受到的“幸福”,也必然是大众传媒制造的一种感性“包装”,它掩饰了当代人生存矛盾,也裸地袒裎着官能的骄傲与兴奋。人们只能是被控制和被诱惑的“消费机器”,而实际的操纵者就是大众传媒和利用传媒权力进行赢利的“商人”。
由此可见,大众传媒不但完全重构了公共空间,而且改变了当代社会审美文化存在状况及其价值取向。那么,这种弥漫于整个社会进程之上的生活“审美化”图景,势必对一直以来着重于从审美的本体性质诠释人的生命精神现象,探讨人的生命价值的传统美学的学科定位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当代美学话语的转型和审美文化理论研究的兴起,恰是这股思潮最有力的反映。作者认为当代审美文化研究的核心,就在于能够站在现实文化的起点上,面向现实的文化存在与实践过程,并且以文化批评为自己的有效方式,直接介入文化建设的具体进程中,让理想直面社会现实。评注释
【关键词】传媒视角;播音主持;艺术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2-0156-01
播音主持人要想长期主持节目,就需要充分展现个人魅力不断地提升自我,提高艺术审美性。播音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要把握传媒规律,做出有艺术内涵的节目,创造出观众喜闻乐见的节目,推动传媒视角下播音主持的发展。
一、首先要求主持人要有良好的形象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传播的渠道也在改变,由传统的传播方式,转变为当前视听上的结合,传媒视觉下的播音主持行业对主持人的要求,首先要求主持人要有良好的形象,然后再对主持人的内在审美进行一定的要求。其中,良好的形象指的是播音主持人在着装上要符合节目的风格,在一定程度上体现节目的性质,让观众可以体验到视觉上的享受。比如《金星秀》中的主持人金星、《非诚勿扰》的主持人孟非等。在传媒视角下,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电视节目播音主持人,不仅要有良好的形象,还要有良好的文化素养,这样才能把播音主持的艺术性展现给观众。
二、要把握传媒的规律
作为电视传媒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要把握传媒的规律。播音主持人在主持目的时候要结合传媒规律,保证传递出的信息符合当前的时代语言,对声音与画面的效果要有一定的要求,在播节目时,要把握讲述的节奏,使节目的效果更具有协调性,让观众能够感受到主持人传递出来的画面。比如在《金星秀》中,金星讲述自己很小在部队文工团中,在部队的时候她还会使用手榴弹、步枪等,在步枪的射击中她还闹出过笑话,把自己的子弹射击到了别人的靶子上,语调、语速都能够把观众带入到画面中,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现代传媒与其他载体相比更具有多样性,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在现代传媒的视角下,艺术之间具有融合性,在表现形式上也更丰富。播音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在语言的表达上会使节目更具有渲染性,可以带给观众不同的视觉体验。播音主持人要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在节目中随机应变,用发现事物的眼光看待问题,找到潜在的话题,对事物能够有自己的感悟,结合自己的语言特点,形成属于自己的主持风格,这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节目播音主持人。
一般我们把作者或者艺术家第一次创作出来的作品叫做一度创作,把艺术作品的加工称为次创作也就是再创作。在电视播音主持中,主持人与观众的互动属于一种交流。在实际播音中,主持人需要对所播出的作品进行二次创作,便于提高作品的可看性和可听性,这样可以提高主持人与观众的交流效果。要实现播音内容的一次创作,就要求主持人对内容进行充分的讲述,如在叙述类节目中,就要求主持人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去描述事件,在语言的使用上要尽量亲切、自然,真情实意地去阐释事件,这样能够渲染氛围。在遇到议论题材的节目,播音时在语言、语调的使用上就需要注意,播音的语气要坚定、态度要明确,不能含糊不清。主持人采用不同的语言技巧可以说出不同的语言风格。所以,主持人应该根据节目的具体内容,采取正确的适合该节目的语言表达方式,展现出不同的情感。
三、要具有艺术表现能力
作为传媒视角下的播音主持人,除了要具备专业的职业技能以外,还要有一定的艺术表现能力,主要体现在声音和语言艺术修养上,这是成为一名优秀主持人的必备条件。每个人都具有个体差异,有属于自己的特性。其中个体差异包括一个人掌握知识的能力、发音的能力等,每个节目主持人在嗓音上都不同,这些不同主要体现在发音的粗细、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等,所以每个人语言表达的效果也不同。因此,在现代传媒视角下播音主持人除了要注重自身的外在形象和艺术修养外,还要对自身的声音进行一定的培养,让观众可以体验到视觉和听觉上的双重盛宴,从而加深对主持人的印象,使主持人可以在播音主持行业上得到一定的认可。
在现代传媒视角下的播音主持人,可以结合自身的特点制作节目,比如主持人在参与其他节目时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格魅力,使整个节目都在主持人的掌控下。同时,播音主持人在节目中应该多与观众进行互动,让观众可以参与到节目中,实现主持人与观众的交流,使整个节目更加的活跃,达到节目所预期的效果,使播音主持具有的艺术特点透过传媒视角展示出来。
参考文献:
[1]陈艳霞.对播音主持艺术性魅力的思考[J].西部广播电视,2016(18).
【关键词】东盟 播音主持 人才需求
在广播电视传媒行业蓬勃发展的当今社会中,各大中小传媒机构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人才需求激增。在这种形势下,全国各大高校纷纷开设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并逐年扩招,但我们同时也发现高等教育在学生能力培养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创新教育薄弱,培养的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不足能力不强;高校实践育人意识淡薄,培养的学生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及就业竞争力未能适应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近些年毕业的学生在找工作时,出现了供过于求,就业面极窄的现象以及学生找不到合适自己的工作的尴尬局面。在这种情况下,要提高播音与主持艺术人才培养质量,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亟需进行教学改革。
如果能将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教学改革与东盟经济文化发展需求相结合,那将事半功倍。因此,希望通过本次调查,能十分清楚了解广西地区各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人才培养模式,了解东盟背景下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需求情况,从而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性的建议和意见,促进广西地区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发展。
一、调查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广西开设有播音主持艺术专业院校的教师、学生;广西各大传媒机构(包括广西电视台电台、南宁电视台电台、传媒公司)、广西各大宣传部门、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等部门。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
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97份,回收率为97%
2、统计分析法
对定量的材料进行统计,对定性的材料做逻辑分析。
二、调查结果分析总结
1、针对高校问卷调查分析
(1)是否对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开设有与东盟自由贸易区人才需求相关的课程?从广西开设有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各大高校中调查了解到,各大高校为播音专业学生开设有专业主干课、专业必修课、公共课、公共选修课,目前却没有一所高校在播音主持艺术专业中开设有适应东盟发展的课程。据了解,各高校开设的课程大同小异,差别不大,培养模式也大多走传统模式。
(2)是否安排过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教师参加东盟双边合作项目的培训?调查的高校中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教师中有一部分为兼职教师,这些教师大多在一线媒体工作,一线媒体工作繁重,在高校仅仅只是兼职授课,没有时间也没有机会参加到项目培训当中。其余的专职教师也没能够参与东盟双边合作项目培训。
(3)是否安排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学生与东盟各国家的学校进行国际交流?学校没有条件、学生不感兴趣成为问卷统计当中排在榜首的两个原因,但在与学生私下聊天中了解到,大多数同学反映学校并没有跟学生们提过国际交流的事情。部分学生想去交流,就只能借助于寒暑假时间去泰国、越南、柬埔寨、新加坡等地旅游时去当地高校走走看看,这种交流很难有针对性、目的性。
(4)是否想过改革课程体系,打破传统的培养模式,发展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不同的人才培养,培养的目的是不同的,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教学当中的关键之处,但是大多数学校并没有在中国——东盟发展的大环境下将办学中的因材施教、个性发展落实到实处,依旧走的是传统的培养模式,往一线输送的人才也还是单一化。65.3%的学校也想打破这种传统单一的培养模式,更重要的是他们缺少一个带头人来推动教学模式的改革,大部分学校教师心不齐、不团结也是造成没能改革成功的重要原因。
(5)是否建立中国——东盟人才培养基地?调查了解,几乎所有高校都没有建立东盟人才培养基地,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属于全国省属6所综合类艺术院校之一的广西艺术学院于2011年获批准成立了“中国——东盟传媒艺术研究中心”,该研究中心是以与东南亚各国的传媒交流合作为平台,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进一步加强了实践教学。
2、针对用人单位问卷调查分析
(1)最看重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毕业生哪方面的素质?在广西各大媒体,传媒公司、政府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的问卷调查中了解到,单位最看重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毕业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较为突出的专业水平这两项,同时我们发现,64.4%的用人单位对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不满意。从调查中也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高校教育观念落后、人才培养模式陈旧、专业设置重复,便造就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面过窄,适应能力差,难以适应东盟背景下的人才需求。
(2)希望招来的人才具有哪些能力?在收回的问卷中显示,98%的单位都希望招来的人才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特别是一线媒体,他们希望招来的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是多面手,即采访、写作、编辑样样都能拿得起,成为“采编播”合一的人才。
(3)高校还需要对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加强哪方面内容的培养?选择增加注重地方特色和地方文化产业相关的行业课程占89.2%。
从问卷中各用人单位给出的建议中我们也发现,以前传统的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传媒业的发展。在这个广播电视传媒行业迅猛发展的社会,广播电视台在招聘播音员、主持人时选择的对象都是“一专多能”的人才,如果高校还按传统模式培养,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是千人一面,都只会一种技能,少则造成个体同质化的不良后果,多则影响节目样式单一或雷同,从而引发业界之间进行不良竞争,学生资源被迫流向其它工作领域形成恶性循环。所以必须将文化创新摆在工作的前沿阵地,提醒作为学生的我们要有创新、有创意,才能在传媒一线立足,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策略建议与思考
广西地处祖国的西南,是少数民族壮族的聚居地区,受地区文化差异影响,绝大多数人讲的话是闽南方言而非标准的普通话,给广泛的人际交往带来了严重困难,因此对播音主持人才的培养相当关键。针对这一现状,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建议和思考。
近些年来,中国与东盟十国贸易往来陡然剧增,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但语言交流障碍长期存在,缺少沟通桥梁,能够做到自如运用东盟各国语言与国外友人交流的人才少之又少。据了解,近些年全球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在不断的增加,而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却少之又少,师生比例为1:1000。①针对东盟对外汉语人才的需求,可以给学生们开设东盟十国的小语种课程,开设一些课程让学生了解东盟十国的民俗文化,以解决跨民族、跨地域文化交流之间的问题。了解了东盟各国的礼仪文化后再结合我们在播音主持艺术专业中所学习到的播音发声和播音创作基础,就可以将字正腔圆的普通话教给外国友人。
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以广西艺术学院为例,学校每年要求学生进行至少为期两周的专业实践,然而学生每年实践地点普遍是在各省市电视台、电台,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都很单一。因此,可以利用东盟博览会在广西南宁长期举办这一契机,为学生们提供良好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将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并参与到东盟博览会中。学生们可以将学到的东盟各国语言、文化、习俗同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结合起来,做出镜记者采访中外游客,到展览馆做解说员介绍东盟各个国家,也可以担任东盟博览会的会议主持等。
结合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优势,在高校建立中国——东盟人才培养基地,开展广西与东盟国家之间的人才培训、探索与东盟成员国的人才交流与合作,广西高等教育需要根据中国——东盟人才的要求,因材施教,发展个性,培养创新能力强,思维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
学校可以尝试以中国——东盟为研究主题的课程研究,鼓励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和实践,设立如“创新学分”“自学学分”“社会实践学分”等学分,目的“鼓励学生勇于创新,扬己所长,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②有条件的话也可以考虑启动国际合作办学,与东盟成员国的高校建立合作培养人才计划,两国学生可以得到互相交流学习的机会。
结语
广西地处祖国西南,为东盟十国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一年一度的东盟博览会在广西南宁举行,地理、人文条件优越。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发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中国与东盟经贸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东盟各国对熟识双方经济文化背景的专门人才需求将日益趋紧,在广西培养适应东盟背景下的播音主持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调查了解,熟悉了东盟背景下所需人才,就可以通过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开设的课程以及拟定的想法来培养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同学们的素质和能力。这样有计划有针对性进行培养,不仅能让学生就业面得到拓宽而且可以让学生成为当今传媒产业所需求的“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同时也能与广西艺术学院影视与传媒学院的办学理念相吻合,使广西艺术学院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更好的立足广西,面向全国,辐射东南亚。
参考文献
①曾俊峰,《京粤桂三地教育机构共同打造北海东盟人才培养基地》[N].《广西日报》,2008-4-7
②谢和平,《对建设研究型大学的思考》[J].《煤炭高等教育》,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