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文化产业规划

文化产业规划精品(七篇)

时间:2023-07-16 08:22:3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文化产业规划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文化产业规划

篇(1)

关键词:汤山 文化产业 文化旅游

汤山是一座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互交融的古镇,拥有良好的经济发展基础、丰厚的文化资源禀赋和优势的区位条件,文化产业发展潜力巨大。汤山已委托国内外优质设计单位进行文化产业规划设计,收效良好。文化产业规划是系统工程,需要持续规范和调整完善,因此,对汤山文化产业规划进行分析审视极具参考价值。

1.全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发展文化旅游业是目前汤山发展的重中之重。在我国大力推动旅游产业优化升级的战略指引下,科学整合开发汤山优质特色旅游资源,重点发展以温泉文化和传统文化为基础的文化体验旅游,强化旅游产业的延伸和产品结构的丰富,实现与差异化发展,将汤山打造成温泉度假特色的国际休闲都会。

1.1建设文化艺术集聚区

立足汤山地区的文物古迹和民俗文化,打造以特色文化体验和现代休闲游憩为主要特征的历史文化旅游集聚区。目前,汤山历史文化展示中心项目、南京直立猿人化石遗址公园、阳山碑材遗址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等重大项目已启动或在进行中,启用之后将会极大推动历史文化旅游集聚区的形成。

建议依托“中国(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园”,建设艺术集聚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公园将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师园、五星级、明文化主题酒店等,可吸引国内外一流的艺术机构及相关的特色服务商入驻,进而形成集创作、生产、展示交易于一体的艺术集聚区。

1.2形成系列特色街区

加速汤山温泉休闲街区的建设。巴斯时光温泉文化主题休闲街区打造温泉主题餐饮街区、全手工文化创意品街区、艺术主题精品酒店等。创新业态有温泉小剧场、温泉博物馆等。温泉主题街区的定位和汤山温泉的品牌形象完美融合,将会为游客带来独特的深度旅游体验。

打造文化艺术交流街区。汤山已成功举办四届南京汤山国际温泉文化旅游节、世界温泉及气候养生联合会第65届年会、汤山汽车电影音乐节等国内外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今后随着各个文化艺术项目的正式运营将有更多的国内外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落地汤山。

提升汤山乡土美食街区的品质。汤山乡土美食街区2008年挂牌,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和经济效应,建议严格管理规范美食街区,提升其服务质量和宣传力度,吸引国内外游客。

1.3开发佛教文化项目

规划寺院景观区的开发建设。汤山的寺院景观区主要包括延祥寺景观区、藏龙寺景观区和隆昌寺景观区,各景观区的规划设计均可开发招商,需要充分调动相关街道、部门和寺院参与的积极性,保护寺院的历史文物古迹。

规划各景观区的公共区域及配套设施,达到佛教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衔接与融合。规划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并科学评估各寺院的文化内涵,搜集各个佛门祖庙可供游客观光的资源,重点打造佛教文化旅游体验式产品;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吸引投资商进行适度开发。通过精心设计、倾力推介,使汤山的佛教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升到更高的水平。

1.4研发主题旅游产品

升级单季型产品为四季型产品。总投资达到8亿元的“欢乐水魔方”的水上乐园,主要吸引夏季游客;建议依托欢乐水魔方水上乐园的品牌优势,将单季型旅游产品升级为四季型旅游产品。可借鉴北京欢乐水魔方2012年冬季推出的“嬉雪庙会”,打造集嬉雪、游乐、演艺于一体的亲民化旅游休闲度假项目。

开发复合型体验式旅游产品。针对庞大的普通度假游客市场群体,开发系列化、多种类、跨层次的旅游产品,形成以“休闲度假、生态体验、会展商务、康体养生”为一体的复合型体验式旅游体系。将温泉旅游点、农家乐旅游点等串联,有效延长旅游产业链,拓宽旅游消费时间和空间,吸引游客“漫游”和“悠游”,将汤山打造为周边游客的周末休闲旅游和节假休憩目的地。例如,开发“我在汤山有块地”产品,为周边都市人群提供租地采摘服务。

整合文化资源研发文化旅游产品。立足汤山的民俗文化、明文化和民国文化发展节庆民俗文化旅游,推出丰富的节庆旅游产品,将汤山打造成具有鲜明传统文化特色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例如,开发明文化体验游等深度旅游产品,将资源优势转为产业优势。

1.5优化基础服务体系

优化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进行旅游接待服务中心、文化景观标识系统、交通道路、停车场等配套项目的建设,提升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目前,汤山已经规划了集散服务中心,包括主题形象大门、游客接待综合服务中心和旅游管理中心。

优化文化旅游服务咨询体系。在汤山区主要文化旅游景区和商业场所,建议设立富于汤山文化特色和元素的电子旅游信息服务点,打造集旅游咨询、文化展示、创意商品为一体的文化旅游咨询服务网络,提高集散承载能力和游客满意度。

2.逐步拓展多元产业格局

汤山可凭借优美的生态环境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积极发展演艺娱乐产业、文博会展产业、体育休闲产业等,打造特色民族文化活动品牌,促进文化资源在产业和市场的结合中实现传承和可持续发展。

2.1演艺娱乐产业

汤山演艺娱乐业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需要进一步强化度假区文化体验的功能,为游客提供动态、生动的文化演艺旅游产品。汤山可立足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打造展示当地民俗文化传统的演艺产品,丰富现有演艺产品,提升产品文化品质和服务品质。

开发动态体验演艺产品。目前汤山多处景区基本以静态展示为主,动态艺术表演产品较为缺乏,现有节目表演时间短,间隔时间长,体验性项目尚未设置。明文化村中的镖局、当铺等现有静态设施可改造成动态的接待休闲设施。

提高演艺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创新含量。引入LED大屏幕设备、舞台灯光设备,制作集声、光、电、影视特技、舞蹈艺术为一体的实景演出产品;可将阳山碑材景点军工生活场景制作视频或演艺产品,使用LED大屏幕定时循环播放。

构建文化演艺集群。汤山可充分利用旅游景点基础设施和特色文化建筑,通过改造提升、完善配套、活动策划等手段,构建汤山特色文化演艺集群。例如,民国风情街可引入特色表演,丰富游客和本地居民的文化生活。丰富的演艺产品可提升游客休闲度假满意度,也为“泡夜汤”提供基础。

加强演艺活动交流。汤山现有的演艺资源较为缺乏,可积极引进知名演艺中介机构和演艺活动,加强与国内外演艺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在交流的同时借助温泉文化节等各类节庆、会展和商业活动,举办大型文化艺术演出,形成文化演艺与旅游、商业等产业的协同联动发展,拓宽演艺市场。

2.2体育休闲业

汤山目前主打的是温泉休闲度假产品,可与体育休闲互相补充和丰富,达至“健康养生、休闲娱乐”的定位。利用优势旅游产业,规划发展不同功能分区的体育休闲产业群。

亲水体育休闲产品。利用安基湖、汤泉湖、龙尚湖、水魔方等水资源,形成垂钓、游泳、游艇等一系列亲水体育旅游产品。目前,汤山的水资源尚未充分开发, 游客们多以观赏为主,难以获得更多的亲水休闲产品。

户外拓展休闲产品。依托汤山丰富的山林资源,形成登山、攀岩、拓展、滑翔伞、高尔夫、山地自行车、滑草等为一体的户外拓展休闲产品。

景观休闲体育产业群。建设现代化的体育中心,配合正在打造的温泉度假村和五星级酒店群,布局室内休闲健身会所,形成赛事观赏、休闲观光、健身娱乐、购物、吃住一体的景观休闲体育产业群。

2.3文博会展业

文博会展业既可作为核心温泉度假产业的有效拓伸,又可作为温泉度假产业的强劲支撑。依托节庆会展延长旅游产业链,进一步提升文博会展业的国际化与产业化水平,把汤山打造成国内乃至国际具有鲜明品牌特征的文化会展集聚区和国际会议目的地。

培育会展主体与会展市场。依托江苏的会展产业优势,重点培育温泉养生度假文化、休闲旅游文化等文化会展活动。鼓励高校名企共同打造汤山文化会展品牌项目,培育文化会展企业发展,繁荣文化会展市场。

优化会展配套与服务保障。加快建设博览中心,尽快解决文化会展业发展的场馆瓶颈问题,提升汤山街道在会展活动中的公共服务水平。大力培育会展策划、展览搭建企业,优化汤山文化会展产业链。

打造汤山的节庆旅游活动。规范提升节庆活动促进发展会展业。汤山的节庆活动可在时间上均匀分布,在空间上兼顾各景区平衡,面向不同的市场层次,提升汤山对外知名度与美誉度。例如,以温泉养生度假为主题的休闲节庆活动、以生态资源和农业资源为依托的生态旅游节庆活动、以宗教文化为主题的朝拜节庆活动、以民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综合节庆活动等。

3.汤山文化产业规划审视

汤山文化产业极具发展潜力,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在世界范围内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据笔者实地调研观察,宣传推广力度和人力资源素质已成为汤山文化产业品牌塑造的制肘。

3.1宣传推广力度亟待加强

汤山文化旅游产业是汤山文化产业的主业,亟需加大旅游文化品牌宣传推介力度。借助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传播平台,定期举办和承办国内外文化品牌活动,加强旅游品牌的宣传推广,扩大文化旅游品牌活动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通过广播影视进行宣传推介。目前,汤山旅游资讯的公布大多出现在汤山温泉旅游度假区的网站上,无法通过广播影视媒体及时获得即时资讯,不利于汤山旅游品牌形象的塑造和宣传。汤山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值得深度开发利用,可适当开放一些景区作为影视拍摄基地,投资制作汤山题材的优秀影视作品,植入汤山的文化元素,优选制作团队,拓宽播放渠道。建议加大广告投放力度,选取品牌电视栏目作为外景拍摄地、冠名或提供旅游产品赞助。

通过网络新媒体进行宣传推介。目前,各大微博网站上零星分布着汤山温泉度假村、汤山七坊等汤山相关微博,但整体信息量较低,建议开设及完善汤山旅游官方微博和微信,形成汤山系列微博,进行品牌宣传推介的同时可有效吸引国内外潜在游客。通过优酷网搜索发现,汤山已制作了度假区形象宣传片、招商宣传片、汤山新城宣传片和汤山工人疗养院宣传片,尚未形成重点旅游产品和旅游景点的系列宣传片投放,整体宣传效果亟需提升。鉴于此,根据汤山的发展阶段,建议拍摄汤山系列宣传片,打造“温泉汤山”、“文化汤山”和“乐活汤山”三大系列,凸显资源优势,开发品牌潜能。

3.2人力资源素质有待提升

优质人力资源可以推动文化产业增值,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当前,汤山文化产业正处于发展期,大量从业服务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汤山文化产业的品牌形象和口碑,提升人力资源素质已迫在眉睫。

完善文化人才专业服务体系。建立文化产业人才公共服务平台,为创意企业提供人事、人才培训、人才交流、创业咨询等配套服务;大力引进文化创意人才、文化管理人才、文化科技人才等。鼓励“产学研”合作,与开设文化产业专业的高等院校、职业学院合作,每年安排学生进行专业实习实践,为汤山输送优质文化产业人才。

定期培训文化产业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外出参观培训学习提高文化产业管理水平,培养战略眼光开拓视野。基层一线服务人员直接面向游客,其人员素质直接决定了服务质量和游客满意度。笔者在汤山部分景区发现部分服务人员业务生疏,不能很好地解决游客疑问,甚至面对游客询问时流露出不耐烦的神情。建议公开招聘择优录取,严格岗前培训,定期在岗培训,提升服务意识,明确奖惩制度。

近年来,汤山文化产业发展提速,需紧密结合汤山文化资源特色和温泉品牌,促进文化产业与城市文化和城市经济的有机结合,做强文化旅游产业的同时向演艺娱乐、体育休闲、文博会展领域积极拓展。只有强化汤山文化品牌整体营销宣传力度,提升汤山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素质,才能持续增强汤山文化产业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

[1]赫斯蒙德夫.张菲娜译.文化产业[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篇(2)

一、关于巩义文化资源环境问题

巩义市的文化资源环境可概括为:源远流长,深厚丰富。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巩义的地理位置正处于中国中部古今文明的大通道上。巩义南依嵩山,北望太行,中有黄河穿流而过。陆路、水路皆通,古丝绸之路也从此而过,近代的陇海铁路、连霍高速、欧亚大陆桥从此穿过。交通的发达带来了物流、人流、信息流、财富流,自然包含了文明、文化的交流和遗存。

2. 古都文明对巩义文化有较大的辐射和传递。巩义周边古都较多,东有古都开封,西有古都洛阳,北有安阳,加之河南省会郑州的崛起,都为巩义带来了较强的文化传递和辐射,文化交流日益活跃。目前,巩义市场上的工艺品,大都来自古都开封和洛阳;巩义在春节举行的大型灯会,也引进了开封和洛阳的工艺技术,巩义的文化艺术名家也到周边市地交流、创业,比如书画交流展览,巩义人李公涛在开封创造的翰园碑林等。

3. 巩义本身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历史遗存很多,历史名人众多,历史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很有价值。巩义最有影响力的是河洛文化。境内拥有国家级文保单位4处,省级文保单位11处,郑州市级文保单位59处,巩义市级文保单位100多处,库存文物3万多件,地下文物不断出土。历史名人如世界历史文化名人杜甫,人民艺术大师常香玉等不胜枚举。还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小相舞狮,省市级非遗项目12个。同时,巩义又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不仅有传说中的伏羲八卦台,还有河图洛书的历史传奇。

4. 巩义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现代文化艺术和文化产业迅速发展。传统文化在巩义有不尽的生产力,雕刻、雕塑艺术,有涉村的石狮石碑雕刻、鲁庄的人相泥塑、木刻等;说唱艺术,有河洛大鼓;演唱艺术,有豫剧、曲剧、越剧等。全市农村剧团已从2002年的两家发展到2010年的50多家,参演人员数千人,全市性剧团调演已举办了8届,累计观众数十万人次,现代文化产业也得到了发展。

全市文化市场门类齐全,遍布城乡。截至2009年底,共有有证网吧58家,歌厅、舞厅、戏曲茶社51家,图书销售76家,印刷企业41家,复印打字61家,音像销售14家,基本上可以为社会提供较为全面的文化服务。

二、关于文化产业发展规划问题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制定好文化产业“十二五”规划十分重要。

1. 制定新规划的原则: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人为本为核心,把发展作为主线,把改革作为动力,把统筹协调作为基本方法。同时,要处理好几个关系,即文化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文化事业与产业的关系、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加强管理与促进繁荣的关系。

2. 主要目标任务: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健全体系,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培养人才,推进创新,勇于改革,扩大开放,提升文化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比重,以文化的大发展,推动社会经济的繁荣、稳定。具体到巩义来说,就是要打好基础,优化环境,提高素质,推进发展。提高人均文化资源占有比例,提高人均文化消费和投入,提高文化增长的效益占GDP增长的比重。

3. 确定文化发展的重点:以文化项目带动文化投资,以文化设施带动文化环境的改善,以文化创作和人才培养带动文化精品产出,以文化活动带动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以文化交流提高地区文化互动和开放兼容。

三、关于文化产业的推进措施和方法

1. 在领导决策层牢固确立先进文化重在建设的思想。在发展思路上,要确立文化先行思想。先进文化可以解放人们的思想,思想的大解放可以推动经济的大发展。

2. 编制切实可行并具有前瞻性的发展规划。

3. 加大投入。巩义市委、市政府历年来高度重视文化的投入,先后建起文化馆、博物馆,建成了全省少见的文化中心大楼,彻底改变了文化管理的条件,特别是投资近2亿元的市民文化艺术中心主体大楼已经建成,目前进入装修阶段,不久将投入使用。自2007年以来,国家和河南省投资的镇文化站项目巩义有6个,已累计投资142万元。郑州市政府投资的街道办文化站5个,已累计投资106万元。郑州市政府投资村文化大院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185个,已累计投资778万元。

基层投入文化设施建设也有许多先进典型,鲁庄镇投资近百万元建成了镇文化中心,举办了两届农民艺术节,已申报1个国家级非遗项目,2个省级非遗项目,被命名为河南省文化先进镇、艺术之乡;新中镇文化站总投资170多万元,常年活动不断。村级先进典型更多,石灰务村文化中心投资160多万元,涉村镇西沟村文化大院先后两次被中央电视台报道,还有涉村镇涌泉村、新中镇杨树沟村、回郭镇李邵村、米河镇小里河村的文化大院都设备齐全,文化活动不断,深受群众欢迎。

4. 抓文化活动,促文化交流。通过群众性节庆文化、广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文化活动形式,提高人民群众的参与意识,提高群众文化艺术修养,发现和培养人才,促进文化交流,不断把群众性文化活动推向新的。

5. 创新机制,培养文化干部和文艺人才队伍,巩固壮大文艺团体,培植新的文化增长点和经济增长点。在创新机制上,目前实行的文广新管理体制形成了一定的人才优势、资源优势,对文化产业的发展繁荣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6. 打造文化精品品牌,形成品牌优势,提高品牌知名度,以品牌出形象,以形象出效益,以效益促发展。依托国家级文保单位和非遗项目,打造精品景区和节目;以历年来卓有成效的文化活动形成品牌,多年春节投资200多万元展出50盏左右的“光耀中原”大型灯会,吸引了上万名来自省内外的观光者;多年坚持的宋陵文化广场剧团调演,不仅有巩义境内的剧团参加,洛阳、登封等地市的剧团也参加,真正体现了广泛参与,广泛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篇(3)

关键词 文化资源 文化产业 开发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当前,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使文化产业成为特色优势产业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支柱产业,正成为西部省(市)区不约而同的追求,为此,西部各省(市)区政府也不断加大投入,支持和鼓励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从2003年起,云南率先设立每年3000多万元的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文艺创作基金。

2005年起,重庆市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拨款1000万元用于文化产业发展。

贵州省2006年8月设立省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当年安排专项资金1500万元,以后每年递增100万元以上,到2010年,将增至2000万元。

2007年11月,青海省设立省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首批856万元专项资金已全部下达。

甘肃省从2008年起,建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由省财政预算资金1000万。

2008年6月,宁夏从2008年到2010年每年统筹安排1000万元用于文化产业的发展。

2008年4月,四川省在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基础上,又设立文化产业品牌扶持专项资金。以推动重大文化产业项目成果向优势文化产业品牌转化。

从2009年起,自治区政府将每年安排文化产业启动和文化创作专项资金2500万元。

2008年10月,在西安举办的第四届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上,共推出重点文化项目632个,涉及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化旅游、网络动漫等领域,项目投资总额约2452.8亿元人民币,大会合同资金总额突破80亿元。其中,合同成交总额58.77亿元,集中签订文化产业项目43个,累计总投资达51.2亿元:大会现场交易总额为5700万元,各代表团上报合同意向总额为20.69亿元。

这一切表明,西部各省(市)区文化产业正受到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呈现总体良好的发展态势,西部文化资源开发和文化产业发展成绩斐然。

然而,尽管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西部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问题的梳理

首先。产业发展规划缺陷较明显。现在,西部很多省(市)区都先后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较具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但是仔细观之。不少规划存在明显的缺陷。

第一,规划或纲要制定前的现状调查和分析不足,造成对本地区的文化产业资源、市场以及优劣势等背景和现状认识比较粗浅,影响了规划的实际执行效果;

第二,在规划或纲要的具体内容方面,对文化产业的基本原则、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的论述性内容比重偏大,而对于文化产业的结构、布局等决定规划可行性的内容相对较少。

第三,缺乏广泛论证。一些发展规划没有经过广泛讨论和论证。规划虽经政府部门,但其权威性不是很高,其实施的可行性可想而知。

近年来,韩国文化产业发展很快,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制定了一个思路明晰、目标明确的发展规划。早在亚洲金融风暴的时候,韩国政府便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特别是对文化产业政策作了重大调整。文化立国战略首先被他们提出来作为国策。韩国政府引导并动员了全社会的力量发展文化产业,不仅将目标瞄准国内需求。而且将文化产品的对外输出瞄准了具有类似的亚洲特别是东亚国家,并迅速取得极好的市场回报。

当前,西部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主要表现在文化资源的整合、文化资源的底数、文化资源的开发、文化产业资本的积累都还处在一种初级状态。这种状态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将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市场的畸形发展。基于这种现实,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尤其重要。

其次,西部文化产业发展起点低,经营单位众多,但集约化程度低,支撑文化产业发展软硬件系统跟不上,市场化程度严重滞后。

以报刊业为例,据有关资料显示,2004年,西部所有省市区发行的报刊共计1663种,而北京和上海两地就发行报刊3055种,相比之下,西部不但数量少,质最也较差,实力较弱,性质趋同。从企业的微观层面来看,东西部文化企业之间的资金实力的差距和获利能力上的差距也是显而易见的。此外,西部现在有些县级文化馆、群艺馆、图书馆、博物馆很少活动,或由于经费紧缺出租以作它用,或由于长年失修无法活动。多数新华书店主要是以发配中小学生课本为主维持现状,有些乡镇连文化站也没有,有的文化站有牌子,却没有场地和管理人员。村级既没有文化活动站,也无文化活动联络员,更无从谈起文化产业经纪人的产生和发展。由于文化设施缺失落后,文化产业的发展缺乏市场支撑,难以真正做大做强。

第三,文化产业发展缺乏总体战略,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

经过多年的努力,西部各省区市的文化产业机构都程度不同地有所增加,社会所办的文化产业也发展迅速。但是,一些地区和部门的领导仍然把文化建设归属于政府独家行为,难以接受文化产业的市场经济概念,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开发力度不够,多渠道发展西部文化产业的氛围尚未形成。由于大多数文化产业经营主体脱胎于传统的文化事业单位,主要还是按计划经济的运行模式管理运作。机制上的不完善,严重地阻碍了文化企业的发展,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而发达国家已经能够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进行文化产品的生产、销售,并形成了一套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成熟的市场运作模式。

当前,西部文化产业的配套政策和措施显然落后,以市场为目标,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考虑,还停留在朦胧状态,用抓文化事业的行政运作模式去硬性规定,实际上抑制了文化市场的发展。

比如,工艺美术品产业以前是甘肃省文化和经济领域的强项,1987年甘肃省工艺美术工业总产值曾突破1亿元大关,达到1.23亿元,出货值达到8250万元人民币,居西北地区首位,雕漆工艺品产值占全国同类产品的5.4%。名列全国第七。然而,由于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和总体发展规划,近年来甘肃省工艺美术业发展却极其缓慢。

最后。西部各类发展文化产业的人才匮乏。美国和欧盟国家的文化产业之所以较为发达,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注重对文化产业发展所需人才的培养,用专业人才来支撑其文化产业的发展。美、日、韩等国的文化产业繁荣,可以归纳为一整套围绕着文化产品的策划、生产、传播、消费而建构起来的工业化、商业化运作体系的形成。在这个体系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文化产业人才:创意人员、制作人员、经纪人、营销人员、管理人员等,每一种人才的培养都有其特殊的培养方式。

目前,西部地区文化产业人才危机,不仅表现在人才的总量、结构、素质和层次上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为致命的是人才的创新能力总体上比较低下,严重制约了

西部民族地区的知识创新。在西部,尤其缺乏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和领军人物,缺乏像张贤亮、杨丽萍等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这是制约西部文化产业落后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

二、对策的提出

针对上述问题,结合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西部各省(市)地区在今后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应着重采取以下措施。

1、合理开发文化资源,加快构建文化市场混合经济结构。

与其他经济资源一样,文化资源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相对于市场的文化需求也是稀缺的。因此,在开发文化产品的过程中,就必须对现有文化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文化资源的配置方式一般有市场调节、计划调节、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三种方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资源的配置方式只能是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方式,即在国家宏观计划调控下使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但是,文化资源并不等于文化产品和文化资本,更不是文化产业,它仅仅是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资源供给和保障。要发展文化产业,必须从文化产业生产的第一环节即创新开发文化资源人手,把文化资源的市场化、商品化作为文化产业生产全过程的重要手段;其次是开发利用这些资源,生产出受大众喜欢、有文化附加值和科技含量的文化产品;再次是开发生产多种衍生产品,打造文化产业链;最后,利用文化市场和知识产权等将这些文化产品和衍生产品销售到消费者手里,使各种文化资源的综合开发获得最大的效益。

有鉴于此,西部要抓住当前有利的战略机遇期,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发展文化产业的有益经验,充分利用西部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并依托相关政策,大力构建文化市场混合经济结构,提高综合创新开发文化资源的水平和效益,围绕核心文化资源,借助现代高新技术,将文化产业的链条向上、向下、向左和向右同时进行全面扩张,使文化资源的能量和优势迅速转化为文化产品和文化资本的优势,从而加快西部文化产业升级换代和可持续发展的步伐。

2、加强市场监管,建立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

文化市场是文化产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全的文化市场能够促进各类文化产品和市场要素的自由流动,实现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拓展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

当前西部文化市场的发育还不够完善,文化产品市场、文化服务市场不够发达,文化要素市场的发展就更为滞后,例如,资金市场、设施市场、人才劳务市场、中介市场、产权交易市场等急需建设和发展。这种状况无疑阻碍了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流通,限制了西部地区文化市场、文化产业的深入发展。

例如,目前西部文化市场存在的侵权盗版屡治不绝。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向市场提供的文化产品无法满足消费需求是根本原因。没有文化产品和服务市场的发展,其他文化要素市场的发展就没有基础和依据;反之,文化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和水平又制约着文化产品和服务市场的发展,两者之间的不平衡性,必然造成各文化市场门类相互制约的局面。特别是文化要素市场中的资本市场是现代文化市场的核心,需要有新的思路和举措。西部各省(市)区政府一方面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创造一个良好的文化发展环境,以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另一方面要加强文化市场监管,使市场上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形式丰富多彩、受市场欢迎;内容上健康向上,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

3、科学规划,品牌第一。

文化品牌的显著特点是既有鲜明的文化特色,又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价值。为此,要从全局出发,注重考察那些既能显示西部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又有经济开发价值的文化资源成份,确定文化品牌运营的战略目标;对文化资源进行科学的品牌定位和文化经济一体化的运作,集中力量培养优势品牌,组建文化支柱产业。

纵观国内外许多品牌文化产品,往往都是从开发某一文化资源人手的。如美国好莱坞近几年的大片《哈利・波特》、《断臂山》、《钢琴师》等,都是开发畅销小说资源的成功例子。我国的一些电视剧如《亮剑》、《历史的天空》、《激情燃烧的岁月》等,以及《满城尽带黄金甲》、《色・戒》、和《集结号》等轰动市场的电影大片,也都是根据文学作品资源再创造出来的。

近年来。云南通过对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创造了令人瞩目的“云南现象”和“云南模式”,并打造出像《云南映象》、《丽水金沙》这样的文化精品。广西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从2005年推出4年多来已吸引260多万名观众,票房收入达5亿元。新版彩调歌舞剧《刘三姐》于2008年6月在美国华盛顿特等五个城市巡演,观众反响热烈。

可见,正是在对文化资源进行科学规划和开发的基础上,这些文化品牌才最终取得极大的成功,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4、打造文化产业同。大力培育和发展文化产业集群。

与其它物质生产领域的产业相比,文化产业具有更强的集群化特征。如好莱坞影城、迪斯尼乐园、巴黎歌剧院、维也纳音乐会、俄罗斯的国家芭蕾舞团等文化经济产业,既宣传民族文化和人文价值观,又创造着巨大的经济财富。我国西部各省(市)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集群形成的得天独厚的基础。

例如,陕西省西安市曲江新区,作为一个尚在开发建设中的以旅游文化产业为支柱的城市新区,近年来随着一系列重大文化项目的开工、建设、完成,曲江文化产业集群效应凸显,其文化产业主要经济指标显现出井喷式增长。2008年一季度,该区人区文化企业数,展会数量、规模、效益,文化产品产值、效益,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税收等指标平均增速均达120%以上,实现财政收入8400万元,同比增长236.9%;引进外商投资近3000万美元,同比增长192.9%。

另据了解,四川文化系统2008年s・12地震后重建的79个大项目中,40个属于集群式发展的文化产业园打造。2008年12月28日,“红星路35号文化创意产业园”在成都开门营业。它是一块“创意产地”,会引来国内知名创意机构纷纷入驻;在行家眼中,它是四川文化产业集群式发展的一次尝试,就像北京"798艺术区”一样,会成为产业孵化、产业投融资、创学教育、国际交流的新平台。

三、小结

2008年11月,国务院出台了“四万亿投资规划”,随着该投资规划在民生工程上的逐步落实,国民购买力得到增强,对文化消费必将产生进一步的需求。

2009年7月22日,国务院原则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提出了发展区域和民族特色文化产业群,这表明在国家层面上,除了强调一般意义的产业形态之外,开始注重地区的差异性,尤其是西部地区,破解了以往文化产业政策“一刀切”的现象。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出台之后,进一步降低投资准入门槛,必将形成新的文化产业投资热潮,西部各省(市)区文化产业也必将迎来新一轮的大发展。

面对机遇和挑战,各级政府如何根据当地的客观条件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做出科学、准确、符合实际的规划和决策,无疑成为西部文化产业未来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2008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2]彭岚嘉,黄怀璞,彭江嘉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3]祁述裕,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4]吕庆华文化资源与产业开发,经济日报出版社,2006

[5]顾江文化产业研究,一文化软实力与产业竞争力(第二辑),东南走学出版社,2009

[6]曹鲲,安俊美,西部文化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内蒙古师范走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140-144,

篇(4)

一、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概况

年来,随着加快实施“文化强市”战略,我市文化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和带动力逐年提高,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文化产业初具规模

2、产业结构逐步改善

从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三个层次看,我市文化产业结构渐趋合理,文化产业核心层的分量明显突出。据2006年普查,合肥市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增加值之比为60.5:9.0:30.5,直接从事文化活动的“文化服务”业占绝对主导地位(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外围层),各行业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30.99亿元,占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近七成,为69.5%,比上年增长26%;提供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生产和销售活动的“相关文化服务”业(文化产业的相关层)增长明显较快,各行业实现增加值13.64亿元,占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0.5%,比上年增长38%。合肥作为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集中了一批以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为主的核心层文化产业,在全省文化产业中所占的比重逐年提高,引领优势明显。

3、文化企业实力增强

4、文化事业持续发展

5、体制改革不断推进

近年来,我市文化体制改革相继推出一系列举措:一是成立了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进一步理顺了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实现了政企、政事分开,政府文化管理职能得到切实转变;二是完成了宣传文化系统5家经营性事业单位的“事转企”改革和四家电影放映单位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启动了文博图等公益性事业单位内部“三项制度”改革,专业艺术院团目前正按照“出人、出戏、出效益”的思路积极推进改革。这些举措进一步激发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活力,形成了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文化产业快速崛起的良好局面。

二、我市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的问题亟待解决。

1、管理机构有待加强和理顺

文化产业是文化与经济的融合,涉及多个行业和部门。目前我市尚未成立专门的、统抓统管的文化产业管理机构,致使一些政策和项目的落实乏力推进。从政府管理部门来说,2002年市政府机构改革,经有关部门批准,市文化局作为全市文化块面的管理机关,单独设立了文化产业处,指导、协调全市文化产业工作,有独立的人员编制和财政经费,2007年文化和广电合并后,取消了独立的文化产业处及相应的编制和财政经费,相关工作纳入局科技处(文化产业处),在处室工作职能中,百分之九十是原广电局科技处工作职责,涉及到文化产业的职能大大削弱,和现在各级领导对文化产业的高度重

视及市场的迅猛发展势头极不相称。

2、文化产业总量和比重偏低

3、文化产业发展格局不均衡

4、文化产业和产品存在特色危机

合肥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科教人才资源丰富,三国名城、包公故里、科教基地、滨湖新城已成为“合肥名片”。同时,作为省会城市,合肥还有着融汇安徽各地文化的优势地位。但是,合肥的文化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整理挖掘和开发利用,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业态尚未形成。现有的文化产品多处于粗放型经营,缺乏文化产品的宣传推广和后续的配套经营。大多数文化产品缺乏创意和创新,缺少能够体现合肥地域特色和人文风情的文化精品。

5、配套扶持政策有待完善

6、文化产业精英人才缺乏

一是缺乏文化创意人才。文化创意人才是文化产业最核心的生产要素,是夺取文化产业发展制高点的决胜因素。文化产业需要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尤其需要既通晓文化产业内容、又具有自主创作能力的本土人才,既懂产品研发又懂艺术创作的实用专业人才,以及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高层次文化领军人才,而现有的人才储备远远不够;二是缺乏文化经营人才。文化经营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领军人物,他们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文化产业发展的规模和质量。我市的文化经营人才屈指可数。

三、发展我市文化产业的建议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这为文化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文明和社会进步的标志,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文化对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显而易见,可以说,没有文化的发展繁荣,就难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因此,针对存在的问题,就进一步促进我市的文化产业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1、确立文化产业的支柱地位

2、设立专门机构,推动产业发展

文化产业的发展涉及方方面面,是一项系统工程。现有的工作机构已经适应不了产业发展的需求,尤其是协调不了各种关系,必须建立健全新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议成立合肥市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市委或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宣传、文广、财政、规划、国土等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可参照芜湖的经验,定期召开协调会和企业家座谈会,协调重点项目的推进落实,听取意见,改善投资及政策环境。在政府职能部门设立文化产业办公室,具有独立的人员编制和财政专项经费,具体实施和落实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工作,行使政府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日常协调推进和统一调控、监管职能。

3、修订完善规划,扎实有力推进

我市的文化产业规划目前还停留在行业规划和部门规划层面,缺乏权威性、持久性和可操作性,需要进一步修订

和完善。建议在十二五规划制定中,将文化产业真正放到支柱产业的战略地位,作为全市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现代化滨湖大城市总体规划,统筹考虑、合理布局,提升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层次。同时,强化规划的贯彻力度,由市委、市政府来推动落实,用规委会、土委会的工作力度来大力扶持文化产业的发展。

4、培育龙头骨干,做大做强文化企业

文化产业要成为支柱产业,既要有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又要有顶天立地的大企业。建议政府对我市各类文化企业有重点、有阶段、有针对的扶持。一是对特色鲜明、实力较强、成长性较好的文化企业如“樱艺缘”动漫、综艺、“音谷”(与中科院声学所合作)等科技含量高,有较长产业链,能够形成企业集群的好项目,通过出台土地、税收、规划、金融等相关优惠政策,进行重点培育和扶持,将其打造为上市公司,按现代企业制度及股份制方式运作,形成一批有实力、有影响的文化企业;二是对一些由于历史原因造成体制不顺、竞争乏力的文化企事业单位,进行必要的经营体制改革。例如三个专业演出团体,如果还在“国字”号概念上兜圈是走不出困境的,必须转变思想和机制,通过产权交易、共同投资、公司化运作等形式,挂大靠强,实施重组,实现新生,及至做活做强。

5、实施大项目战略,发挥项目带动作用

强化项目带动,发挥大项目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一是借助外力,积极引进境内外战略投资者。特别要吸引具有雄厚资金、经营策略和营销人才优势的外来文化投资企业落户合肥,有重点地打造象芜湖方特这样的产业航空母舰;二是确定重大项目,实施定向招商。结合老城区改造,将桐城路打造成文化戏曲休闲一条街;将具有一定历史价值和文化底蕴的类似于“合钢”这样的老企业,其所闲置的部分厂房,可以作为合肥早期工业文明遗址保留下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文化产业开发,改造成为具有文化、艺术特色的创意产业集聚区,等等。可采取政府先投入,做大做强后,再退出方式,如无锡尚德公司那样,政府投入的资金可以逐步退出。这部分资金可以循环使用,支持新的企业发展。通过大项目的实施,既能做大做强文化产业,也能带动周边传统餐饮业、商业、旅游业的繁荣,形成文化搭台,多方唱戏,各方共赢局面。我市应抓住2012年举办全国体育大会的契机,有力带动文化产业的大发展。

6、设立专项基金,成立文化产业投资公司

设立文化产业发展投资基金,使其以战略投资者的身份,以股权投资的方式参与骨干文化企业的组建和发展。尽快组建文化产业投资公司,像城建投资公司那样对基金进行管理和运作。文化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可多渠道筹措,一是帮助骨干企业尽快上市融资;二是大项目、大工程可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融资;三是可以广泛动员社会资本投资于文化产业;四是可以通过财政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通过项目补贴、贷款贴息、奖励、融资担保等方式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同时,加大对文化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引导各类风险投资机构进入文化产业领域。成立文化产业风险投资公司、小额贷款担保公司以及风险担保公司,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采取政府引导、资本运作、扶优扶强的模式,进一步优化文化产业投资结构,解决文化企业融资难问题。

7、建立和完善扶持政策体系

篇(5)

近年,盘锦市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发挥显著的区位交通、独特的自然人文资源、众多先行先试的政策和丰富的土地储备优势,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致力于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富民强市的支柱产业。盘锦市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对盘锦市经济增长、资源型城市转型和产业升级逐渐发挥重要作用,但总体处在培育发展阶段,存在众多不足。

(一)产业化、市场化意识不足。

盘锦市文化建设主要体现在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与产业和市场行为联系不足,缺乏市场化和产业化意识,文化产业发展的自觉性、主动性不强,发展和经营理念滞后,没有充分认识文化产业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中的重要作用。

(二)文化产业发展的条件滞后。

1、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盘锦市文化设施建设滞后,历史欠账多,至今尚无高规格专业化剧院和市级博物馆,科技馆、展览馆,图书馆等设施明显落后省内其他市,也与盘锦市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不协调,一定程度制约了文化产业发展。

2、文化产业人才市场发展不充分。盘锦市没有形成有效地培育和引进文化人才的体制机制,既缺少文化专业技术人才,省级、国家级大师凤毛麟角,更缺乏懂文化会经营的管理人才。文化产业人才在总量、结构、素质、能级上均不足以支撑全市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要求。

3、金融对文化产业发展支持不足。文化产业投融资体制建设滞后,文化企业以自筹资金为主,未形成多元化投资渠道,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待加强。盘锦市文化产业发展基金规模小,使用效率低。

(三)文化产业总体处在培育阶段。

一是总体规模小。盘锦市文化产业总体规模小,2011 年文化产业增加值仅为 8.44 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仅为 0.8%,与占 GDP 比重达5%成为支柱产业的目标存在较大差距,没有有效发挥文化产业的引领带动作用。二是文化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链短。盘锦市文化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文化产业比重过大,新兴创意产业发展滞后,与高科技结合程度低,以信息化、数字化为核心的现代传媒、动漫游戏、数字视听、演艺娱乐、网络文化等产业发展缓慢。文化产品和服务单一,与旅游、服务、创意、高新技术等行业缺乏有效融合,产业链短。以旅游业为例,盘锦旅游业主要是一日观光游,以省内游客为主,缺乏深度开发的休闲度假和体验参与游项目,单一地依靠门票收入,受自然季节影响显著,对经济拉动作用非常有限。三是文化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效益低。盘锦市文化企业存在小而全、小而散的突出问题,缺少文化骨干企业,中小企业占据着主体,普遍缺乏活力,没有形成创新激励机制,创新能力不足,企业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效益低,抗拒市场风险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弱。

二、盘锦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原则。

(一)坚持保护、传承与开发并重。

文化产业是将文化资源作为要素进行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形成新的经济部门,文化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文化产业发展必须坚持保护、传承和开发并重的方针。对文化资源进行区分,属于禁止开发型的坚决不产业化,属于限制开发型的有限市场化,属于重点开发和优化开发型的以产业化发展为主。

(二)坚持文化产业发展与盘锦市。

经济转型和宏观经济调控相结合文化产业以其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产业附加值高的特点成为应对要素和环境约束日益严峻的重要接续产业,发展文化产业是盘锦市资源型城市转型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举措;同时文化产业具有抗经济周期性,发展文化产业是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增长条件下稳增长的重要途径。

(三)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

产业化是盈利性的经济活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业发展应坚持市场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的作用。政府在文化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应通过法律、规章等规范市场行为,培育公平、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目前文化产业发育水平较低,属于弱势产业,政府应通过财政、信贷等政策扶持文化产业发展。

(四)坚持突出地域特色与国际化发展战略相结合。

文化的魅力在于独特性,盘锦文化产业必须突出独特的地域文化,重点开发红海滩文化、古鱼雁文化、石油文化、辽河文化、张氏故园等盘锦特有的文化产业,坚持错位发展。盘锦港建设迅速,出口朝鲜、韩国、日本、俄罗斯和蒙古国的条件便利,且中日韩自由经济贸易区日益形成,应抓住时机以国际化视野发展盘锦市文化产业。

(五)坚持公益性与营利性相结合。

社会主义文化包括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部分,文化产业属于市场经营活动,讲究盈利,同时文化产业又具有文化事业特点,即具有公益性。文化产业需要弘扬主旋律,彰显真、善、美,引导人们的审美价值标准,提升审美水平和能力。繁荣文化要求文化产业适应市场经济规律促进产业发展,同时也必须兼顾公益性和营利性。

三、促进盘锦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措施。

(一)按市场经济规律发展文化产业。

明确区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应坚持市场导向和企业的主体地位,按照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要求配置资源,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政府减少行政干预,以法律和经济手段为主要调控方式,努力造就有利于文化产业资本、人才、技术自由流动的新机制,鼓励规模化经营和专业化协作。文化企业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原则参与市场活动,建立“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按商业化运作模式进行项目开发和制定市场营销策略,在市场上确认文化产品的价值。逐步形成文化资源配置社会化、经营机制市场化、融资渠道多样化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

(二)科学制定、完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目前指导盘锦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划只有《盘锦市“十二五”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纲要》,还应出台文化产业发展长期规划、行业规划和专项规划,尤其是研究制定盘锦市文化产业人才发展规划。在规划的基础上,科学制定文化产业发展实施意见,明确责任单位和时间进程,定期检查规划实施情况,并依据实际情况修正和完善,保证规划顺利实施。

(三)加大政策扶植力度。

在财政、金融、土地、户籍等政策方面加大对文化产业扶持力度,通过财政补助、财政贴息、贷款倾斜、鼓励上市、奖励出口、优先安排用地指标、基础设施建设、高效管理文化发展基金等政策促进文化企业和文化产业园区发展壮大;积极向上争取税收优惠政策和上级政府投资,扶植文化产业发展;梳理、落实国家和省里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培育和造就文化骨干企业和品牌产业。

建立、健全文化产业人才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完善文化产业人才展示平台和发展条件,通过多种优惠政策鼓励国内外文化名人和优秀文化经营人才来盘锦创业。

制定公平的文化产业准入政策和引导政策,鼓励民间优质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尤其是鼓励风险投资公司投资文化产业,通过专业性分工延伸商业运作链条,提升文化企业市场竞争力。逐步形成政府投入和市场投入相结合、多元化、多渠道的文化产业投入机制,形成多种经营模式并存、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

(四)坚持非均衡发展、产业融合和集群发展。

文化产业涉及面广,涵盖行业多,但资源有限,必须实施非均衡发展,依据优势,突出特色,盘锦应将湿地温泉旅游、会展、纬编、漆雕和数字印刷等优势产业确立为文化主导行业,优先发展。将有限的资源集中用于发展上述主导行业,通过主导行业发展带动整个文化产业发展。

坚持集约化、集群化发展文化产业。整合文化产业园区,在地理空间上集中产业关联较高的文化企业,按照主导产业确立 4—5 个文化产业园,围绕主导产业入驻相关企业,实现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

(五)在引进、培育大企业、大项目上实现新突破。

加强现有文化产业资源整合,通过重组兼并和资本联合等方式实现文化企业战略重组和强强联合,推动盘锦市文化企业“走出去”、“请进来”,实现跨区经营,形成若干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大型文化龙头企业,推动文化产业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信息、设备、资金、人才和销售网络等资源共享,形成文化产业多样化和多元化的综合效应。

篇(6)

关键词:文化产业;管理体制;品牌;产业园区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虽有一定发展,但产业化程度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潜在优势未能充分发挥。把握全球文化产业发展趋势,针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实际,积极探索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有效路径,对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现实意义。

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一)产业体系初具规模,但整体实力偏弱。2006年,我国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5123亿元,占GDP的比重是2.5%,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有1132万人,占全部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为1.5%。2007年我国经营性文化产业机构超过30万家,初步形成由娱乐业、演出业、音像业、网络文化业、文化旅游业等组成的文化产业体系。但总体看,我国文化产业的规模仍不大,实力偏弱。相比之下,在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点或支柱产业,占GDP的比重超过或接近20%。

(二)产业布局趋于合理,但区域发展不平衡。目前,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分别围绕发展创意产业、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彰显民族特色等思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初步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带。在东部,积极构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三大文化产业带。在中部,在弘扬晋商文化、中原文化、荆楚文化上做文章,促进演艺业、影视业、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西部的云南走以地域性民族文化为内涵、以文化旅游为主线、以品牌运作为核心的产业发展路径,在全国形成较大影响。综合看,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与经济发展格局基本相同,呈现东高西低的区域不平衡发展态势。从文化产业单位数量、从业人数的地区分布看,东部地区分别占全部的66%和69%;从实现的增加值看,东部占74%,中西部占26%。同时,部分地区还存在发展思路单一、产业结构雷同的问题。如,盲目发展动漫游戏业等,缺少差异化的发展战略。

(三)产业主体不断壮大,但集约化程度不高。近年来,随着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与联合重组不断深入,涌现一批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同时,我国鼓励和支持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使民营文化企业发展迅猛。2006年,我国民营文化企业约29万个,从业人员320万人,分别是国有文化企业的5倍和5.5倍。目前,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已初步形成。但与国外相比,我国文化企业的规模偏小,集约化程度不高。如,2005年,中央电视台总收入为120亿元,而美国时代华纳公司2003年营业额就达416亿美元。此外,我国文化企业的投入产出效益较低,对文化资源的转化能力也较低。如,美国以花木兰题材拍摄的动画片净赚6亿美元,而我国拍摄的《宝莲灯》仅只收回成本。

(四)产业外向度有所提升,但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近年来,我国积极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文化企业通过提升竞争力加大产品服务出口力度,培育出一批具有民族特色、自主知识产权和原创性的知名文化品牌,在扭转文化贸易方面初显成效。2007年,国产电影海外销售再创新高,78部影片销售到47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发行收入总计20.2亿元人民币。版权贸易结构逐年改善,图书版权进出口贸易逆差从2002年的9:1缩小到2007年的5:1。境外演出收入大大提高,有的节目已接近或达到国际演艺产品的价格水平。但我国文化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的状况依然存在。文化贸易逆差严重,我国文化产品与服务进口和出口比例约是10:1,对欧美国家甚至达100:1。

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不强,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文化产业管理体制不健全。我国文化产业的管理在许多地区不同程度存在条块分割、多头管理、政企不分等问题。目前,多数地区尚未建立统一高效的文化产业管理体制,文化、广电、出版、旅游等相关部门各自为政,管理分散,文化市场多头执法。以音像业管理为例,其进口产品的内容审查、发行和市场管理、出版和复制分别由文化、广电、出版三个部门管理。由于国有事业单位改革不到位,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尚未建立或健全,一些更名改制的集团仍然保持事业性质,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干预较多,市场主体地位不明确,缺乏活力。

(二)文化产业的法规政策不完善。我国尚没有发展文化产业的基本大法,文化产业领域内的一些基本法律也处于缺失状态,导致地方在文化立法上受到限制,增加了地方立法的难度。文化产业政策不完善,许多地区特别是未进入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的地区,尚未制定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文化企业融资难问题普遍存在,部分地区非公资本进入文化产业还存在一定障碍。国家制定出台的一些文化产业政策在部分地区难以落实。

(三)文化产品传播方式落后。我国的演出业、影视业、出版业等诸多文化产品的传播,仍停留在传统技术基础上,运用高新技术创新不够,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导致文化产品缺乏吸引力和竞争力。

(四)市场拓展能力不强。我国文化企事业单位受传统计划体制束缚影响,对文化市场的重视和调研不够,市场开拓意识不强,营销能力普遍较低,尚未形成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营销模式,导致文化产品市场占有率低,即使是优质产品也难以形成产业链,产品附加值未能得到有效挖掘。

三、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对策

(一)加强科学规划,完善扶持政策。一是加强整体规划。要从国家战略高度来认识文化产业,有必要将文化产业纳入国家战略发展规划中。要在已出台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基础上,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及动漫业、出版业、影视业等重点产业专项规划,明晰产业布局和发展重点。各地要根据国家发展规划制定完善本地规划。二是完善法规政策。要根据文化产业发展要求,结合应对国外文化扩张及世贸规则,制定文化产业法律法规,营造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法制氛围。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宣传力度,形成尊重创新、保护创新的发展环境。要围绕落实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包括财政、税收、金融等多种手段的文化产业政策体系,通过政策调控引导产业健康发展。三是开展配套服务。要结合产业发展重点和企业发展难点,开展针对。如,为解决文化企业融资难问题,可实施无形资产质押贷款和银行贷款贴息政策,并建立文化企业贷款担保机制,为推进动漫业发展,可建立公共技术平台,服务中小企业发展。

(二)深化体制改革,培养市场主体。合理划分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减少和下放具体审批事项,将工作重点放在制定规划、完善服务上来。在全国改革试点地区推进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整合工作,组建新的文化广电新闻出版部门。进一步理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与所属企事业单位、中介组织的关系,努力形成职责明确、运转有序、统一高效的宏观管理体系。探索建立新型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政府要逐步放宽市场准入,积极有序开放文化市场,消除行业垄断和地区分割。发展各类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鼓励和引导文化消费,通过建立联通城乡的文化产品流通网络,促进统一市场建设。完善文化中介机构管理办法,规范中介行为。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在全国大中城市组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实行统一执法。加快推进经营性国有文化单位改制,特别要推进出版、发行、影视制作、非公益性报刊和文艺院团的改制步伐。转制单位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资产经营责任制。转制企业要加强管理,积极实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

(三)优化产业结构,建设特色园区。首先,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将现代科技引入文化创作、生产、经营和服务等各环节,改造传统生产经营和传播方式,推进核心层产业升级,延伸产业链。推进广播影视、出版、演艺等领域的数字化应用,增强文化产品的影响力。其次,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加大对动漫游戏、网络电视、数字出版、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扶持力度,促进文化产业与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继续推进三网融合,整合发展新兴媒体,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要以文化创新为动力,把民族文化与高新技术结合起来,提高民族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最后,促进产业集聚。以建设产业园区为切入点,推进产业集聚。扶持建立一批示范性文化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合理布局,明晰定位,错位发展,避免重复建设和同质化竞争。在园区内加强上下游企业的互补合作,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放大集聚效应。建立完善示范产业园区和基地的评估与奖励机制,促进园区快速健康发展。

篇(7)

自文化产业被列入国民经济统计体系以来,深圳文化产业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的态势。“十五”期间,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14%,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8%提高到6.1%,2006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382亿元,占全市GDP的6.7%。2007年达到460.05亿元,占全市GDP的6.8%。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文化产业经营单位超过1万家,从业人员超过25万人。

自“十五”中后期开始,深圳文化产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文化产业领域不断拓宽,创新气氛日益浓厚,文化创意产业逐渐成为产业发展的热点、亮点,文化产业集聚辐射功能显著增强。

发展中的深圳文化产业体现出了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深圳文化产业已经形成了以相关层为主体,核心层和层为新兴增长点的产业结构体系。

2006年,全市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文化艺术服务等核心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67.1亿元,比上年增长35.3%,占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7.6%。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其他文化服务等层产业增加值48.1亿元,比上年增长22.7%,占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2.6%;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等相关层产业增加值266.7亿元,比上年增长24.3%,占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9.8%。核心层的增长速度快于层和相关层。

其次,传统优势产业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新兴产业门类发展潜力较强。

文化产业中的传统优势产业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文化产品制造和销售、出版和版权服务、文化娱乐服务等三大传统优势行业已经成为文化产业的主要支撑力量。

知识密集型的新兴文化产业门类发展迅速,逐步显现出较强的发展潜力。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动漫游戏行业营业收入已超过10亿元,经营动漫游戏类企业近400家,从业人员1万多人。游戏经营企业10余家,另有复合经营类别的企业约40余家。深圳已是中国的设计重镇和现代设计的核心城市之一。

第三,产业集群发展的特征日益明显,文化产业园区对产业发展的带动效应逐步显现。

土地等资源紧的特殊市情使深圳的文化产业呈现集群发展的模式,不仅一定程度地缓解了土地资源紧缺与产业快速发展之间的矛盾,也造就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集聚区。如田面设计之都、怡景动漫基地、华侨城的LOFT创意园区、南山动漫产业园、F518创意产业园、蛇口创意文化产业园等,并充分发挥了区域文化产业增长极的带动作用。

第四,中国(深圳)国际文化博览交易会等国际性文化产业交易平台的建立,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文博会在深圳的创立和举办,不仅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搭建起一个高起点、高规格的展示、交易、信息平台,而且使大量资金、项目、信息、技术、人才在深圳汇聚,有力推动了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

第五,多元化投资主体结构基本形成,文化消费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驱动作用日益增强。

由于深圳市场经济发育较早,不少民营企业和个人将文化产业作为主要投资方向,涌现出一批规模较大、效益良好的民营文化企业。由于毗邻香港,港资投入深圳文化产业的比重较大。目前,深圳文化产业多元化投资主体结构基本形成,呈现出国家、集体、股份制、民营、个体及中外合作、深港合资、外商独资等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发展格局。

目前,深圳人均GDP已率先突破1万美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全国大城市名列前茅。从1990年到2006年,深圳居民人均文化娱乐用品支出从140.8元上升到500元左右。2007年,全市文化办公、体育娱乐用品类分别增长2.5和2.0倍,显示出强劲的文化消费能力。

第六,管理体制改革的先发优势初步确立,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2003年,深圳市被中央确立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城市。深圳制定了《深圳市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方案》,成立了市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专门负责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配套的经济政策,以及提供协调、管理、行业指导和相关的公共服务。经过着力培育和发展,深圳市文化市场体系及运行机制不断完善,演出、娱乐、出版、图书、广告等各类文化市场日益走向成熟和规范,形成一批在华南地区乃至全国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批发市场。

此外,文化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相关法规、政策和公共服务体系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深圳先后完成了《深圳市文化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2006-2010)》和《深圳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7-2020)》的编制工作,制定了《深圳市文化产业促进条例》,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若干经济政策》《关于建设文化产业园区(基地)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设立并运作了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营造了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形式下,深圳确定了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比照国际国内先进城市的标准,全面实施文化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以建立文化产权交易市场和文化产业投融资平台为突破口,不断完善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加快文化产业市场体系、园区基地、重点项目、知名品牌和人才队伍的建设,推动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力争到“十一五”末实现“12351”战略的目标,即到2010年重点建成10个文化产业创意研发中心和公共服务平台,培育20个文化产品和服务知名品牌,扶植30个在国内具有行业影响力的龙头和重点企业,建成50个特色产业园区和基地,培养或引进100名文化产业领域领军人物和高端人才。同时,城市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全部消费性支出的比重达到20%左右,文化服务业对文化产业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使深圳成为华南地区的文化产业中心城市、国内文化产业发展的先锋城市和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和辐射力的现代文化名城。

落实到具体方面,首先要重点实施六大发展战略:

创新引领战略。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契机,强化自主创新,促进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深度融合,运用高新技术促进产业升级,大力培育高端创意产业,增强深度开发能力、价值增殖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实现文化资源数字化、文化管理网络化、文化事业信息化、文化产业市场化。

产业集聚战略。新建园区和鼓励旧工业区、旧村和旧城区改造建设成文化产业园区相结合,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相结合,规划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推动创建创意产业孵化器,加强文化产业公共技术、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形成新的文化产业发展集群,实现集约化发展。

项目拉动战略。以重点文化项目为支撑,引进和发展有利于完善产业链的关键项目和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好的产业项目,鼓励国内、国际知名文化企业(集团)、文化中介组织和研究培训机构把地区总部、高附加值的制造环节、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和服务外包基地设在深圳。

品牌带动战略。充分利用深圳在设计领域和高新技术方面的优势,促进创意设计与制造业、服务业的链接,培育一批具有研发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企业及文化产品和服务品牌。

外向发展战略。利用毗邻港澳的优势,加强与珠三角、泛珠三角地区的文化产业合作,构筑文化产业发展大平台,增强文化产业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能力。支持和鼓励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提高深圳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和影响力。

人才支撑战略。加大文化产业人力资源开发力度,积极创建文化产业人才交流的国际化平台,提高人才素质和人才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建立完善符合国际惯例的人才流动、引进、培养、使用、分配和服务机制,造就一支适应深圳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文化创意创作人才、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和复合型人才队伍。

其次,大力支持文化产业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发展。壮大大众传媒、现代印刷、娱乐、工艺美术、文化旅游等传统优势产业,重点培育和发展创意设计、动漫游戏、文化艺术服务等核心文化产业和高端服务业。认真梳理和扶持现有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引进一批带动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大项目,培育和发展一批文化产业的龙头品牌企业,对文化产业的龙头、品牌企业和重大项目实行一对一的跟踪服务。

在大力的战略支持之下,还要加强文化产业区域合作。加强与香港文化产业的深度合作,充分利用香港的资金、影视制作、人才、营销网络等方面的优势,依据市场需求实行互补性发展,努力实现互惠双赢。推进深港文博会合作,充分利用香港国际辐射范围广、中介机构力量强大的优势,推动文博会再上新台阶。积极探索珠三角区域文化产业合作机制,依托珠三角区域的广阔市场和资源空间,努力实现深圳与珠三角区域的文化产业深度融合;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严格、科学地组织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评选、认定、授牌和命名工作,加强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的管理。落实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的有关政策,加大力度鼓励文化产业项目进驻“三旧”改造类园区。加强对园区和基地的调查研究,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相应办法或政策来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引导园区和基地健康发展。

此外,还要进一步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完善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尽快出台专项配套政策,全力落实相关文化产业扶持政策。全面启动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运作,创新资金管理模式,重点体现扶持创意及其成果的产业化等。结合全市文化产业重点领域的行业规划,积极推动文化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