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6 08:22:3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新能源节能减排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率,满足生产发展需要,已是企业刻不容缓的战略课题。
关键词:能源管理;节能减排;能源计量
水泥行业是国家能源管理的重点行业,国家对影响能源消耗、能源利用水平的建材行业生产设备、用能设备实施了相应的产业政策与法规,对能源计量、能源统计、能源绩效等方面也规定了最低标准。青松建化股份有限公司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依靠科技进步,创新能源管理,建立完善节能降耗管理体系,形成节能降耗工作规范化、程序化的长效机制,促进企业科学发展。
1、科学建立能源管理组织网络
青松建化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以总经理任组长、副总经理任副组长的节能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明确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职责。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结合公司生产经营目标,制定公司节能减排目标;审定公司节能规划及落实措施;对主要节能项目进行效果评定。办公室的职责是拟定公司节能减排规划;将公司节能减排目标分解、落实到各部门、车间;对各部门节能项目进行跟踪检查;对各部门节能工作提出考核意见。
2、建立健全各种能源管理制度,从源头上抓节能。
在原有的能源管理规章制度基础上,公司依据GB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通则》、GB/T24851《建筑材料行业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以及GB16780《水泥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T2589《综合能耗计算通则》等国家标准的要求,制定、完善了能源管理的条例、制度,形成了全方位的能源管理规章制度体系。先后制定下发了《新疆青松建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水泥、化工行业能效对标达标实施办法》、《加强节能工作的意见》、《能源管理工作考核细则》、《运行控制管理程序》、《测量与评价管理程序》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的下发和实施,明确了公司内部各部门、单位在节能工作上的职责,细化了能源管理工作的内容,提出了公司能源管理工作的奋斗目标。
3、能源计量是实现节能目标的保证
新《节约能源法》强化了对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的监管,而且将监管重点用能单位的节能工作列为节能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提高产品竞争力,企业也必须降低能耗和生产成本。按照国家和企业能源计量标准文件,以及计量、标准化工作体系,公司配备并逐步完善了生产过程必备的衡器、电度表、流量计、温度计、压力表等能源计量器具,计量装置和器具的数量、规格和溯源情况等都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公司能源计量、数据统计网络由公司、车间、班组三级组成,有效保证了能源计量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有效性。做到原始记录清楚,统计台账健全,档案保存完好。并聘请有资质的能源审计机构对各生产线进行强行能源审计,认真编制能源审计报告。
4、依靠科技进步,改造落后工艺设备
2011年青松建化以新疆大建设、大发展、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及时调整企业发展战略,以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质量效益型企业为目标,采取硬件投入与软件提升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引进先进生产工艺技术和设备,推动企业节能降耗,增产增效工作。
4.1采用先进工艺,降低能源消耗
通过采用“两辊拖一磨”、高效燃烧器、使用低热煤等生产工艺,对6000吨熟料生产线3.8m×13m水泥磨实施提产技术改造,增加一台HFCG150-100辊压机,改造后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台产达到95t/h以上(改造前55t/h)、复合硅酸盐水泥32.5达到125t/h以上(改造前75t/h),提产幅度达到40.0%以上,科比综合电耗降低30%。通过对窑头排风机、磨机磨头、尾排风机、辊压机进行技术改造,使物料经过V型选粉机时分选、辊压机挤压、V型选粉机分选,粗物料全部循环进入辊压机,细物料就是半成品,其中含有50%-80%的成品。辊压机利用高压挤压力粉碎物料,使台产量提高46.7%,混合材掺加量增加,吨水泥电耗大大降低。另一方面,通过使用低热沫煤,调整燃烧器拢烟罩,加大一次风量,在配料时提高石灰石的配比,采用高SiO2砂岩,将煤粉细度控制在3%以下,水分
4.2利用余热发电,降低生产耗能
通过改造、新建等方式公司配备装机容量55.5MW的纯低温余热发电站,全年节约标煤4.9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2.2万吨。
4.3应用变频设备、节能电机,降低生产能耗
通过对高温风机1000KW高压电机、窑头引风机185KW电机、水泥磨系统引风机220KW电机进行变频调速,辊压机循环风机450KW高压电机改造为内斩波调速,生产线一年可节约电能267120KWh。
5、强化宣传教育,全面提高员工的节能意识
节能工作是一个需要全员参与,无时不在的工作。提高全体员工的节能意识,养成良好的节能习惯是作好能源管理工作的基础。为此,企业多年来坚持把节能宣传教育作为重要工作,利用“节能宣传周”、“低碳日”、“地球一小时”等大型活动,在公司范围内举办节能知识讲座、抢答赛、演讲比赛及黑板报巡展等活动,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组织相关领导和相关业务人员听取节能知识讲座和经验交流,提高员工的节能法律、政策水平和业务技术能力。通过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和配套制度,节能降耗已经成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
6、结束语
通过学习国家节能减排法律法规,制定能源管理规章制度,积极引进先进生产工艺技术,企业各部门和能源管理部门能够定期对能耗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专业技术分析,对能耗指标进行监视、测量和评价,进而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不断改进能源管理方式,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上海市质量协会.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
【关键词】建筑;电气;节能减排;光伏;能源
1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水平的逐步提升,节能与减排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衡量的两种重要指标。尤其是近几年,社会对于建筑电气节能要求的提高,使得一种新能源也被广泛也应用于建筑中,即光伏,这种能源具有无污染、便于维护且无噪声等优势,所得到的节能效果较为显著和良好。
2 建筑电气节能减排方法
2.1 电气设计
在电气设计过程中,应综合考虑电气设计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可获得的效益,基于建筑结构自身的特点和其使用功能来进行设计,比如新风量、照明亮度、空调温度以及显色指数等。同时还应合理进行电力负荷的计算,优先选用具备节能减排功效的电气设备,确保其设计符合建筑节能使用需求。其中在进行供配电系统的设计时,应尽量简单且可靠,同时配电级数不要过多,可按照建筑用电负荷等级、分布以及容量等将变压器装入至负荷中心,尽量采用环式配电系统,从而达到降低电能损耗的目的,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使供电质量得到提高。
在建筑电气总能耗中,所产生的损耗主要为磁性材料和电气导体电阻,而这些损耗一般表现在电动机、电缆线路以及照明设备这三个方面,对此,在实施建筑电气节能减排工作时,笔者建议可从这几个方面来着手实施该项工作,即电动机、电缆线路与照明设备。
2.2 电气节能减排之电动机
第一,在建筑的建设与使用中,基于建筑基本要求的符合,尽量选用工作效率比较高的电动机,同时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合理改善设备功率因素,比如降低无功功率或者负荷电流等。若资金相对较为充裕,应该优先选用具备环保节能功能的电动机设备,且根据设备自身实际运行的要求以及运行维护所需的费用来明确电动机容量以及荷载。
第二,由于在启动与制动电能时,其所产生的损耗非常大。对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减少电动机设备启动次数和制动次数。同时对于建筑结构中借助于电动机带动的这些设备,也应采取相应的节能减排措施,比如在电梯运行中,可采取并联控制法,以此来降低单台电梯行程,达到节能的目的。
第三,在电动机的运行过程中,应该尽量减少其出现空载运行或者轻载运行情况的频率,可借助于变频调速的方式来进行电动机设备的控制,使其在负载量发生变化的时候,可自动进行转速的调节,以此确保其适应负载变化,达到节能与提升运行效率的目的。
2.3 电气节能减排之照明设备与电缆线路
第一,照明设备。首先在设计照明设备时,应结合建筑附近环境与用户的实际照需求,基于基础照明需求的保障,尽量选择高效且耐用的节能性照明设备,比如LED灯、太阳能节能灯具、细管径的荧光灯等。其次对于照明度需求相对比较高的建筑场所,应适当地提升其照明率,且用高效照明设备;而照明度需求相对较低的建筑场所,可适当地将其照明度降低。此外,还可按照实际要求采取集中照明、自动照明或者分组照明的方式来对照明进行有效地控制。
第二,电缆线路。在进行电缆线路的设计时,应采用规格合理且导电率比较小的电线电缆,从而使电流大小得降低。基于电缆温升与热效符合要求的条件下,可适当地增加线路横截面积,同时在敷设电缆线路时,要注意迂回问题,尽量采取曲线的方式,从而减少传输距离。此外,变压器的位置也应该接近于负荷中心。
3 新能源应用―光伏
从当前所有的这些能源来看,太阳能是众多能源中最为理想的一种洁净能源,其不仅具备零碳优势,不会产生噪音与污染,同时建设周期相对较短,故障流较低,便于维护等。目前我国对于太阳能的应用主要分为两种,即光热应用和光电应用,其中光热应用为将太阳能用作为建筑物供热热源,以此来解决人们日常生活与生产中所需的热水以及采暖等,如太阳能空调。而光电应用则是借助于半导体光生伏打效应来获得电能,这种电能能够为建筑供于试验用电、公共区域照明、生产用电以及应急照明灯等。
太阳能光伏系统为逆变器、太阳能电池板、放电控制器、充电控制器、用电负荷以及蓄电池等各元件所构成,在该系统中电源系统为太阳能电池板和蓄电池,保护与控制系统为充电控制器、逆变器以及放电控制器。在建筑中该系统的应用方式一般为独立系统、并网混合、混合系统、并网系统与群控系统。在太阳能发电的应用中,光伏建筑一体化为新概念,即通过在建筑围护结构的外表面安装相应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方阵,来提供相应的电力。按照光伏方阵和建筑结合方式所存在的差异,可将光伏建筑一体化划分为两种:第一,光伏方阵和建筑结合,即把建筑看作光伏方阵应用的载体,将其依附在建筑上,从而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第二,光伏方阵和建筑集成,即将光伏组件表现为某种具体的建筑材料,比如光电采光顶、光电瓦屋顶或者光电幕墙等,使光伏方阵成为建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建筑中应用光伏所具备的优势主要如下:第一,只需要把光伏阵列安装于建筑墙面或者屋顶就可,占地面积较少,这一优势也是目前在城市建筑与土地资源比较稀缺中表现最为突出的一种;第二,借助于光伏建筑一体化并网发电,由于太阳能和公共电网所产生的这些电能都可以提供于负载用电,对此,建筑系统就能随时在电网中进行电能的输入以及取出,通过这种方式不仅降低了电能的消耗量,同时还可借助于光伏系统把所产生的多余电能及时馈入至电网中,发挥出一定的调峰作用,强化供电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第三,所用这种建筑材料为太阳能电池板,在减少安装成本与整体造价的同时,也美化了建筑的结构外观,降低了二氧化排放,适应建筑节能减排的需求。
在应用光伏这种新能源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在安装时,要注意在光伏板前不可有高大建筑物,以免将阳光遮挡住,可事先利用指南针来明确具体方位。第二,光伏幕墙必须要可以有效防火与防雷,同时还要避免膨胀与敲击等,以免使其元器件受到影响与损坏。第三,定期实施常规性检查,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避免其受到恶劣天气的影响而受到损坏。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今后建筑工程设计与建设过程中,还应加大建筑电气节能减排的探索以及研究力度,充分利用各种高效新能源,继而进一步提高建筑建设质量,为人们的居住创设一个更为健康且舒适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朱永强,朱甫泉.建筑电气节能减排措施和光伏新能源的应用[C].首届中国中西部地区土木建筑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
关键词:汽车节能减排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E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1-0209-02
一、研究背景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国能源总体供应短缺,并且呈现多煤、少气和缺油的特点。汽车作为国家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石油产品――汽油和柴油。1993年我国成为石油进口国。2010年我国石油进口量达29450万吨,对外依存度高达52.6%,预计2020年我国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将达到70%,能源安全风险进一步加大。近年来我国汽车消耗的燃料以两位数比例逐年增长,汽车交通成为我国成品油的主要消耗领域。据预测2015年,汽车交通领域的石油消耗将达到2.5亿吨,届时我国石油短缺的局面将更加严峻。
在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快速增长的情况下,机动车污染排放对我国大气质量,特别是城市大气质量形成了严重威胁。为了有效应对全球环境问题,全世界积极行动,我国政府也承诺到2020年我国单位GDP的CO₂排放比2005年下降40%~50%。这将对我国汽车工业提出严峻的挑战。要解决能源的巨大消耗和环境污染的持续恶化的问题,我国汽车必须在节能减排上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应对。
二、2011年~2015年我国汽车主要工业指标预测
2000年以来,我国汽车工业即以进入了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根据我国汽协统计,2010年我国汽车产量达到1826.47万辆,是2000年207万辆的8.8倍,完全满足了国内市场需求。2011年我国汽车产量预计要突破2000万辆大关。
(一)汽车总产量预测
未来五年汽车产量以年增长15%预计,2015年我国汽车产量将超过3600万辆,如图1。
(二)汽车保有量预测
2010年我国以9100万辆的汽车保有量一跃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汽车保有量排名第二的国家。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一方面进一步提高了城市交通现代化的程度,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极大的环境和能源压力[1]。
到2015年按报废率10%(废期为10年)计算,我国汽车保有量预计达到1.66亿辆。如图2。
到2015年按报废率8%(废期为12年)计算,我国汽车保有量预计达到1.73亿辆,如图3。
三、我国汽车节能减排状况
(一)目前国家关于汽车行业节能减排和能源安全的相关政策
随着汽车的不断增加,我国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日益严重,能源与环境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完善我国的节能减排政策,逐步提高我国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及尾气排放标准,达到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的目的是迫在眉睫的问题[2]。同时,我们也坚信国家关于汽车行业节能减排和能源安全政策的实施对于促进我国汽车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至关重要。2009年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破局之年,扶持新能源汽车的政策也进入密集期[3]。这些政策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其措施要点归纳如表1。同时,节能减排政策依然在不断加码和细化。
(二)我国汽车节能减排和新能源汽车研发能力状况分析
在“863”计划和“十一五”国家科技专项等国家项目的支持下,我国节能减排和新能源汽车研发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培养了一支能力较强的研发队伍,人才储备体系正在日趋完善。近年来,随着全球汽车工业中心开始向我国转移,我国节能减排和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从事混合动力客车研制和生产的厂家就有30多家。各汽车集团节能减排及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成绩和规划如表2。
(三)目前内资企业在节能减排和新能源汽车研发上取得的成绩及遇到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内资企业在节能减排和新能源汽车研发上取得很大突破:新能源汽车产量迅速增加,新能源汽车质量快速提升,具备了实现产业化发展的基本条件。目前混合动力汽车初步具备产业化生产能力,进入小批量商业示范应用;纯电动汽车有效地开拓了特定区域的市场;燃料电池汽车主要技术性能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传统燃料车用动力系统改造研究已处于起步阶段;气体燃料、生物质燃料和煤基燃料等代用燃料车用动力系统研究进入产业化示范阶段。
但总体来看,我国节能减排和新能源汽车产业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尚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关键技术缺乏:企业研发力度不够,且尚未掌握核心零部件技术
主要表现在:混合动力整车的核心集成能力、动力系统优化和匹配技术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动力系统技术平台已被整车企业所接受,但推广工作尚需进一步磨合;基础技术研究仍是制约瓶颈,致使关键部件和材料尚需进口,增加了零部件和整车的成本,等等。
2、资金缺乏:技术攻关、示范工程、基础设施建设都需要较大投入
目前,新能源汽车的成本比传统汽车高出很多,要实现产业化,还需要度过艰难的市场导入阶段。要真正实现其产业化,尚需大量资金投入到技术攻关、基础设施建设和示范推广等方面。单凭企业自行解决资金问题,会给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增加很大的资金压力,因此需要政府在车辆购置、税费等方面出台实质性措施,以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3、人才缺乏: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存在较大缺口
新能源汽车的研发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科技人员相当匮乏,尤其在基础研究和关键零部件和材料的研发方面。而且,目前新能源汽车的车型开发、试验验证等技术能力与传统汽车相比,仍然很不完善,也需要专业的人才队伍。因此,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研究开发存在严重的科研人才瓶颈。同时,随着新能源汽车示范工作将在全国几十个城市大规模的铺开,相关管理方面的人才将出现较大的空缺。
4、相关配套产业发展滞后
一方面,锂、铂、镍、稀土等原材料应用能力较弱,以及提高动力电池能力密度和充放电性能等关键元器件缺失;另一方面,充电设备等相关的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发展滞后。
四、我国汽车节能减排和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
基于我国汽车动力系统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挑战,我国汽车动力系统的发展应从节能汽车和新能源换汽车两方面出发。结合我国当前汽车产业政策和汽车研发方向,分析我国汽车节能减排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如下:
(一)传统燃料车用动力系统
汽油机方面,目前国内各类微型汽车及轿车基本上为汽油车,广泛采用了电子燃油喷射、多气门等技术,可变进气系统和涡轮增压技术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目前在我国尚处于发展和完善阶段的一些技术,有可能成为我国未来汽车技术的发展方向,如发动机本身的结构优化,包括多气门可变进气系统、稀薄燃烧技术等,轻质材料的应用也会得到初步的发展。
柴油机方面,总体来说,国内柴油机高速直喷、增压及增压中冷、废气再循环等技术已经得到开发和逐步应用,而电控燃油喷射、高压共轨、排气后处理等世界先进技术则处于起步阶段。今后我国车用柴油机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广泛采用直喷、增压及增压中冷技术,涡轮增压技术想小缸径多缸柴油机延伸。未来的技术趋势为电子控制燃油喷射技术、排气再循环技术、增压及增压中冷技术以及均质充气压缩燃烧等。
(二)待用燃料车用动力系统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大规模研制、开发和推广代用燃料汽车,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当前,在我国开展研究和应用比较集中的车用替代燃料主要有:气体燃料、生物质燃料和煤基燃料。
气体燃料方面,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燃气汽车产业化的技术平台,相当于国际上第二代燃气汽车产品的电子闭环控制、燃气供给加三元催化转化等技术在中国燃气汽车上得到普遍应用。当前气体燃料的开发重点是以电控闭环多点顺序喷射为特征的第三代燃气发动机技术。
生物质燃料方面,国内生物燃料研究工作有所加强,应用形成一定规模。车用乙醇汽油和生物柴油(BD100)等国家标准已相继颁布实施,生物燃料的生产工艺研究也取得了较大进展。今后,车用乙醇汽油和生物柴油将得到更大规模的发展。
煤基燃料方面,相比与气体燃料和生物质燃料汽车的产业化示范的有序开展,我国煤制油的研究工作刚刚起步。煤合成油CTL尚处于产业化准备阶段,煤间接液化合成油进入产业化也还有大量工作要做。但是,煤制油也是今后研究的方向之一。
(三)电动汽车动力系统
鉴于中国私人轿车和公交车集中在大中城市的国情,中国混合动力汽车主要是起停式微弱混合、ISG轻混合和主副电机中度混合等三种不同的技术方案,产品设计面向市场,EVT等强混合动力汽车和PLUG-IN混合动力汽车业逐步得到关注。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这也是今后我国汽车节能减排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方红燕,王今,刘克强.对我国汽车行业节能减排战略的思考[J].汽车工业研究,2009.
【关键词】 节能 税收 政策选择
一、引言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能源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必不可少的推动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人口的快速增长,常规能源的消耗幅度不断增加,致使常规能源资源储量日益减少。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发展遵循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导致自然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严重。
我国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到要坚持节约优先、立足国内、多元发展、保护环境,加强国际互利合作,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未来,我国将把发展新型能源、规范常规能源作为能源发展的导向,把尽快建立起完善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作为目标,大力促进我国能源的建设发展。在构建现代能源产业体系过程中,不但要依靠科技的发展,也需要政府政策研究干预和支持。税收作为政府干预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与其他的经济行政手段相比对促进能源的发展有着更有效的促进作用。正确理解税收与能源发展的关系,运用与能源有关的税收制度有效促进能源发展的实现将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二、我国促进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
1、节能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的不足
从现行税收政策可以看出,我国目前为止在税收政策方面对节能需求没有明确的规定。税收政策更多地关注能源的利用,例如,我国现行的消费税的税目中涉及到能源利用的税目有成品油、摩托车、小汽车等。从2009年1月1日起,对小汽车(乘用车和中轻型商务用车)按排量大小实行差别税率(税率从1%到40%)征收消费税。
在传统能源的可替代新能源的利用和开发方面没有相关的税收政策体系,新能源的政策支持仅在具体的能源产业体系发展过程中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制定相关政策措施,造成了税收政策的相对滞后性,无法与新能源发展同步,无法充分有效地利用政策调控增加对新能源的需求。以我国目前新能源主要消费市场――发电消费市场为例,新能源发电的优惠政策培育落后于产业的发展,目前主要依靠财政补贴、直接投资等措施解决新能源发电的市场失灵问题,还没有相关的税收政策予以支持。
2、高能耗税收政策存在的缺陷
现行的税收政策未将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消费品及消费行为纳入征税范围,并且我国目前主要仅针对生产环节征收消费税,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这一环节未充分考虑,导致企业不断增加高能耗产品的产量,满足消费者对该类产品的需求。同时,对汽油、柴油等化石燃料征收的消费税的定额税率较低,总体税负低于国际水平,造成能源利用的低效,不利于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和环境污染的控制。另外,我国的消费税收政策并没有依据资源耗费的程度不同和对环境污染程度的不同对产品规定不同的消费税税率,我国现行消费税除了个别税目外,对大多数的消费品只设置了单一的税率,而这种单一税率对经济和消费都起不到很好的调节效果。
3、节能税收奖惩结合有待完善
在我国目前的税收政策中,企业所得税中规定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对企业用于相关节能技术的研究开发费用予以扣除、对企业使用相关的节能、环保设施采取税收鼓励的措施,但没有对造成污染、排放量比较大的企业制定相应的税收惩罚措施,纵容了一些污染企业的环境污染行为。为此,我国应对在国外实施效果较好的税收措施进行借鉴,利用所得税政策促进我国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丰富我国企业所得税促进节能减排的方式。
4、缺乏促进以“节能”为对象的专门税种
我国现阶段的各个绿色税种开征都有着不同的目的,它们的目标大多是以形成收入、调节利润、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为主,目前还没有特别为促进节能而设置的税种。目前在我国对高能耗进行抑制的主要方法是征费,其征收的范围较广,几乎覆盖了废气、废渣、废水、噪声、放射性等五大领域,各项排污费均由环境保护部门收取并用来作为治理环境污染的资金。全社会对排污费的使用缺乏必要的监督,排污费的征收不能及时入库并用于环境保护,各级环保部门截留、挤占或挪用排污费的现象严重。由于这些绿色费用征收过于分散,很难发挥统一的合力作用,使得我国在节能减排方面缺乏主体税种必要的调节作用,使得我国政府在促进节能减排时力不从心。
三、完善我国促进节能减排现行的税收政策建议
1、完善税收优惠制度
(1)完善流转税对节能的支持。首先,调整增值税税率。增值税的税率是税制要素中的重要部分,税率的大小直接影响纳税人税负的轻重。应该按照我国对新能源产品设备的界定,将这部分产品设备纳入税收优惠的范围,作为增值税税收优惠的重点支持对象,有效降低新能源或节能产品设备的税收负担。其次,严格规范支持方式。对直接从事新能源技术开发生产产品的企业以及生产最终节能产品的企业,可以在特定期限内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退的政策,同时规范退还的增值税需继续用于新能源及节能方面的生产。最后,废旧物资回收的企业实行先征后退的税收政策,对其进行定期的检查,规范管理并对核算健全的企业给予退税;对废旧物品进项计提的比例可适当地提高,鼓励企业提高对资源的综合利用;按照适用税率对生产企业所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征税。
(2)建立新能源税收的征收和优惠制度。就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光伏企业而言,由于受欧盟国家对中国光伏产业的进口限制,我国有约47%的光伏产能需要国内消化,这对于国内的太阳能电力利用而言是挑战也是机遇,其可以利用这一产业的过剩鼓励居民个人购买太阳能发电设备,在满足自身家庭供电需求的情况下可以向国家电网出售剩余电能,促进我国从高能耗的电力供应转向可再生能源的电力供应。为此,在税收征收手续方面,居民向国家电网出售剩余电能,国家电网可参照农产品采购的增值税缴交方式,由国家电网开具收购的增值税发票,代收代缴增值税,解决居民个人无法向国家电网开具相关发票的情况。同时,对于居民个人向国家电网出售新能源电力可以在3―5年的时间予以免税或减税,对于居民个人购买光伏设备也可予以免税或减税优惠,鼓励居民利用太阳能设备自行发电。
(3)完善企业所得税对节能的影响。除对新能源供给予以企业所得税优惠措施外,应对清洁、高效的常规能源参照企业所得税对新能源供给的部分优惠措施给予税收优惠,对专门从事节能产品设备生产的企业可以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对企业购置的节能减排设备,实行投资抵税、再投资退税制度;对用以生产节水、节能等节约资源型产品的关键设备,政府鼓励发展的节约资源型重要产品生产企业的关键设备以及循环经济示范企业所使用的资源循环型的关键设备准予加速折旧,或缩短折旧年限。根据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生产产品中实际耗费的废旧资源的比例,实行部分先征后退或者全部返还的税收政策。
(4)调整消费税征税范围及税率。以高耗能高税率、低耗能低税率的基本原则为导向,扩大消费税的征税范围,并调整消费税税率,抑制常规能源的使用,从而间接鼓励新能源的推广。将目前尚未纳入征税范围的高耗能高污染的消费品及消费行为纳入消费税的征收范围。对高耗能高污染的消费品消费行为计征额度较高的消费税,提高税收成本,有利于纳税人在能源生产方面选择高效环保的产品,进一步抑制能源浪费,保护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一是把危害生态环境、人类健康的消费品都纳入到消费税的征税范围中。在恰当的时候,可以根据煤炭的污染程度确定税额,逐步对煤炭征收消费税,而对清洁煤炭则免予征收消费税。这既可以缓解煤炭的消费压力,也可以刺激企业对节能型清洁煤的开发,有利于促进煤炭消费企业的节能减排,使煤炭的综合利用效率得到提高。二是对污染破坏生态环境及能耗高的消费品实行高税率。适当提高对人类健康有危害、对生态环境产生污染的鞭炮、烟花、炸药等消费品的税率。三是适当地对消费税的优惠政策进行调整。对能达到一定低能耗、低污染排放标准的越野车、小轿车和小客车等其他应税消费品给予减征消费税的税收优惠。对采用节能减排新技术的交通工具如混合动力型车辆、氢能动力车辆、风能动力及太阳能动力车辆等车辆可以适当降低税率。
2、开征节能新税种
(1)开征能源税。这是针对化石燃料中能量的含量征收的一种税,其纳税人主要是能源消费者与能源使用者,其目的就是通过征收能源税提高能源消费品的价格,促使企业和家庭减少使用能源产品,同时对新的清洁能源的研究和开发起到刺激作用。在制定能源税时,其征税对象应该根据不同能源产品的特点和能源税本身的功能,立足于我国的国情和能源税发展的方向来确定。如果只是像一般消费品那样对最终的消费环节征收相应的能源税,则控制不了能源再生产过程中的消费问题,难以起到应有的调节作用。能源税在我国最好采用从量计征的计税方法,并对一次性的能源制定相对较高的单位税额标准,例如原油和原煤;对二次能源则制定相对较低的单位税额标准,例如煤炭制品和石油。这样的能源税税制设计相对来说更为合理可行,可以缓解二次能源产品税负过重的问题。
(2)开征碳税。根据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我国现阶段应以在生产、经营等活动过程中因消耗化石燃料直接向自然环境排放的二氧化碳作为开征碳税的征税范围和对象,对在我国境内生产、经营过程中向自然环境中直接排放二氧化碳的单位和个人,以碳含量作为计税依据,采取从量定额征收的方法。考虑到纳税人的实际承受能力,碳税的税率在设计上不宜过高,应该从低税率起步,逐步过渡到高税率,碳税征收初期,应确定在10―20元/吨较为合适。同时,为了鼓励二氧化碳减排技术的发展,防止碳税对特定行业产生不利影响,应对积极减排的能源密集型企业以及积极采用技术减排或回收二氧化碳达到一定标准的企业采取税收返回或者减免税的税收优惠。
目前,我国与能源有关的税收政策滞后于能源的发展,所以完善税收政策势在必行。同时,解决能源问题不仅要依靠税收政策,也需要财政政策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支持。只有构建完善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才能实现能源结构的彻底转变,达到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确保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中亮:燃油税改革的基本原则及对策选择[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8(11).
[2] 史丹: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能源的发展态势、问题及对策[J].中外能源,2010(6).
[3] 姚占辉: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困境分析及对策研究[J].上海汽车,2010(9).
关键词:商业银行;新能源;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9-0036-02
伴随着社会财富的积累,在人类大肆消耗能源和享受眼前利益的同时,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失衡等问题愈演愈烈,石油危机、能源危机、资源争夺、大气污染等现实问题严重威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也威胁着国家安全。这一系列危机的发生促使着我们不断思考。面对严峻的节能减排形势,作为以“绿色信贷”为主题的银行业改革与创新将成为必然趋势,呼唤着商业银行积极参与到保护环境、节能减排、促进新能源发展等活动中来,在社会可持续和谐发展方面发挥其社会作用。
一、新能源产业发展融资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是我国经济发展是建立在资源的过度开采和低效利用基础上的,从一定意义上讲,GDP的增加和能源的消耗呈高度正相关,生态环境呈现不断恶化趋势,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把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能减排、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和推动新能源发展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着力构建集约型、节约型、生态型发展模式,探索可持续发展道路,但是对于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资金支持程度仍然较低。
从目前新能源产业发展和节约减排项目的融资情况看,以天津市2009年节能环保及新能源贷款为例,各银行天津分行总体新能源贷款额415.51亿元,占地方全年新增贷款10.42%。其中国有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的新能源贷款分别占其全年新增贷款的22.63%和18.15%,其他依次为城市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其他(农村合作、外资)银行,总体贷款资金投入不是很充足,融资渠道较为单一,增加新能源项目融资成为银行业的重要课题。
二、商业银行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商业银行已经逐步重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在行业政策的导向下,开始着手进行信贷调整,大力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发展绿色信贷。但在目前,信贷调整及银行支持过程还存在以下问题。
1.信息的有效性和披露机制。在商业银行支持过程中,缺少相应的信息披露机制,缺乏信息获取渠道,在项目界定上还普遍以地方环保部门提供的相关信息为准绳。由于信息的时效性、针对性不强和传递的延迟性导致项目的搁置和延误,不能适应银行审查信贷申请的具体进度需要,从而影响绿色信贷执行效果。
2.项目专业体系和风险管理。在新能源产业的银行支持项目中,由于商业银行缺乏绿色信贷的制度体系、决策机构和专业人员,面对项目的隐性的风险不能做出及时判断,对项目贷款的资金用途和还款来源没有明确掌握,缺乏前瞻性,从而导致风险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绿色信贷深入发展。
3.银行内部评级和信贷标准。目前对新能源产业的支持标准并不明确,缺少具体的指导目录、环境风险评级标准,商业银行对新能源项目没有明确的内部评级体系和信贷标准,难以制定相关的实施细则,降低了绿色信贷的可操作性。
4.绿色信贷激励和扶持政策。虽然商业银行已经将支持新能源产业信贷作为新时期信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缺少推进绿色信贷的激励机制,对新能源企业和支持银行缺少鼓励性扶持政策,不能有效吸引银行支持新能源项目。
5.项目融资渠道和创新能力。近几年来,新能源项目主要从银行贷款和国家政策支持来进行相应的企业运作,其中商业银行贷款仍是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式,新能源企业融资信心不足,融资渠道单一。
三、商业银行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商业银行是现代金融的核心,低碳经济的推进、新能源的发展离不开商业银行的支持。商业银行要明确其支持方向,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优化经济结构、发展新能源项目、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当中。为此本文对商业银行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加强外部导向,促进产业发展
1.建立信贷指标系统,增加窗口指导作用
政策制定和银行监管部门通过建立一套完整的新能源产业信贷指标体系,通过贷款项目的综合评测,建立从项目原材料到产成品整个生命周期的能耗预测、预报和预警系统,同时各级政府部门和商业银行对新能源融资所出现的各类问题及时进行协调沟通,通过合理有序的协调机制和窗口指导引导资金的合理流向,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2.金融政策适度倾斜,充分发挥配置作用
按照国家有关节能减排的最新安排部署,不断修订和完善金融政策。其中对于银行信贷政策可向新能源产业适度倾斜,在银行支持项目中探索差别利率制度、差别再贴现政策和差别准备金率制度,在法律法规要求和防控贷款风险的基础上,运用利率工具、再贴现资格和存款准备金参数指导商业银行增加新能源产业的货币供给,有效调整社会经济产业结构。
3.研究支持配套措施,增强信息平台沟通
金融机构通过联合政府机构、财政税务部门和高等院校共同研发一体化的银行支持配套措施,如建立银行支持新能源产业建设补贴基金,实行减免新能源信贷资金税收等措施,以鼓励金融机构支持节能减排。与此同时,商业银行通过联席会议、信息平台等方式参与到新能源产业的信息共享,完善能源局、地方政府、环保部门与金融机构的信息沟通机制。
(二)改善内部体系,提高综合效率
1.改革信贷决策机制,加强风险管理能力
商业银行应加强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建立健全针对新能源产业的信贷管理委员会、信贷经营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随时关注和研究国家的环境政策和新能源产业发展政策,及时调整银行贷款策略,借鉴国际已有的先进经验,切实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商业银行新能源信贷风险防控机制,切实做好贷前调查、评估、发放、贷后及回收的各个流程,对企业发展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加强对新能源产业贷款的风险管理能力。
2.积极研发金融产品,加强金融融资创新
作为社会节能减排重要参与者的商业银行,要在节能减排项目的资金支持基础上,不断开发金融低碳创新产品,大力开拓多元化的新能源金融服务,致力于为新能源企业提供债券发行、并购重组、财务顾问、咨询研究等投资银行服务;利用国内外资本市场,为新能源企业提供公司理财、投资管理和资产管理服务;通过设立社会责任基金、产业绿色基金,集合全社会金融资源,为新能源项目提供资金支持、股权投资等多渠道融资。
3.构建长效支持机制,提升银行服务效率
在落实新能源产业银行支持工作中,为提高项目贷款的业务办理效率和金融服务水平,商业银行可与相关企业达成长期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对节能减排重点项目和新能源项目开辟“绿色通道”,优化贷款流程,提高放款效率,进一步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提升银行服务效率,发挥商业银行资源优势,最终在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践行企业公民责任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天津市银行业协会.天津银行业履行社会责任支持公益事业报告[R].2009.
[2] 周小川.利用金融市场支持节能减排[J].中国金融家,2009,(7).
[3] 刘蔚.金融机构能为绿色信贷做什么?[EB/OL].中国环境报社..[4] 蔡林海.低碳经济大格局――绿色革命与全球创新竞争[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5] 刘江.“绿色信贷”与节能减排[J].中国经济周刊,2007,(47).
Study on the countermeasure of the commercial bank supporting
new energy source industry development
YANG Bing
(Tianjin bank,Tianjin 300060,China)
关键词:节能减排 城市交通 居民生活 城市产业
DOI:10.3969/j.issn.1674-7739.2014.06.005
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快速兴起,如何加快城市转型,走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我国新型城镇化面临的迫切问题。
2014年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到,坚持生态文明、绿色低碳的原则,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进程,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总理要求我们要实现的新型城镇化,也必须是生态文明的城镇化。要以节能减排作为结构调整和创新转型的重要突破口,加快发展循环经济、节能环保和绿色低碳产业。
“新型城镇化”和“城镇化”有着本质的区别,在城市规划建设上,就是要转变过去粗放的发展方式,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低碳生态发展之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1]因此,本文着重提出几点在此背景下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节能减排策略。
一、城市交通的节能减排
城市交通以客运为主,私人汽车、出租车是能耗主体。城市交通发展尤其是快速的机动化导致能源消耗逐年增长,城市交通的燃油消耗占到了全国燃油消耗的17.2%,其中私人机动车的消耗占据城市交通总能耗的64.9%,并呈现增长的趋势。[2]
欧洲对城市交通的节能减排也非常重视,主要通过“减少(无效交通需求)”、“转型(促进低碳客运模式发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三大策略来提高城市交通的能源利用率,促进低碳城市交通系统的实现,具体通过规划、管理、技术、经济、信息等措施来推进实施。[3]
我国现阶段的城市交通,可以采用以下节能减排策略。
(一)减少交通出行需求
交通出行的总量和交通能耗和碳排放呈现正相关的关系。在人口规模持续增长的情形下,不同的城市空间形态对应的交通出行方式结构是不一致的,其产生的交通能耗和碳排放也是不一致的。城市结构和土地使用形态的是否合理是减少交通需求的关键。建设紧凑型的城市形态,提倡土地混合使用,以减少交通出行,特别是远距离的小汽车出行。
此外,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服务交通,实现跨空间的交流,也能对交通出行的需求起到调节作用。
(二)倡导低碳出行方式
地面公交、地铁等出行方式以相对较少的能源承担了较大一部分客运周转比重,在载客量较高的情况下,其人均能源消费和碳排放明显低于私家车,因此应该作为优先发展的对象。值得一提的是,城市客流有着明显的潮汐现象和城区与郊区客流特征的差异性,公交和地铁的建设需要避免出现低效行驶。
步行和自行车交通是最低碳的出行方式。通过比较研究,我们还发现相当一部分的私家车出行,实际上是可以用步行和自行车来代替的。提倡这两种出行的方式,可以将人们从现代化的运输设施中解脱出来,是一种自由度更高、更加健康,同时也更加节能减排的交通方式。提倡步行和自行车,也是基于我国城市具有高密度和土地混合使用的特点。城市交通与土地使用的5D的发展模式,也就是POD>BOD>TOD>XOD>COD,是将以人为本作为城市交通规划的先导,把步行和自行车方式放到了优先位置。因此,我们应当优化城市步行和自行车的交通出行环境,让人们的出行向节能减排的方式转变。[4]
除此之外,作为慢速交通的新型交通方式,电动自行车同样是一种较低碳的方式,然而现在对电动自行车的管理还未到位,为了使电动自行车能够有序发展,相关部门需要尽早出台相应的管理方案。
(三)交通新能源新技术应用
随着对新能源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使用混合动力、燃料电池、纯电动汽车等新能源交通工具渐渐成为城市交通节能减排的发展途径之一。通过对车辆能耗利用效率的提升,实现节约能耗的目的;通过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新能源,实现CO2的集中捕捉和处理,可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然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其技术还未成熟,城市里新能源交通的配套设施还不完善,新能源消费市场也不够成熟。城市新能源交通的发展还需要更多的投入以及耐心,不可急功近利。同时政府也应该加大扶持力度,积极搞好试点项目,[5]另外我们也必须从初级能源的来源、产品制造和回收利用的全生命周期过程分析各种新能源技术的碳效。
二、居民生活的节能减排
人们在生活中处处都涉及到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如果能够改变一些不良习惯,人人做到在生活中节能减排,那么整体上对城市节能减排将会起到非常大的贡献。
(一)合理控制需求
控制合理的人均居住面积。住房面积过大,首先带来的是建筑和装修耗材的能源过度消费;其次,在夏季制冷、冬季采暖、清洁卫生等方面都会比人均面积小的住房带来更高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居住建筑占城市能源消耗较大比例,推广绿色建筑以及对现有建筑节能改造有助于整个城市的节能减排。仇保兴提出了建筑节能减排设计五原则:(1)建筑节能不仅要着眼于减少能源使用,还必须考虑尽量采用低品质(低能值转换率)的能源,如地热能、太阳能;(2)在建筑设计中尽可能应用简单技术,如通风、外遮阳等,达到能源节约的目的;(3)用低品质能源进行建筑整体性、基础性调温,用高品质能源进行局部性、精细性调温;(4)建筑成为能源产生的单元,如屋顶计划中的太阳能;(5)从单一产能建筑走向集合――分布式绿色能源。[6]
减少食物浪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可是现在浪费粮食的现象仍比较严重。而少浪费0.5千克粮食(以水稻为例),可节能约0.18千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0.47千克。如果全国平均每人每年减少粮食浪费0.5千克,每年可节能约24.1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61.2万吨。每人每年少浪费0.5千克猪肉,可节能约0.28千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0.7千克。如果全国平均每人每年减少猪肉浪费0.5千克,每年可节能约35.3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91.1万吨。
节能装修。(1)减少装修铝材使用量。铝是能耗最大的金属冶炼产品之一。减少1千克装修用铝材,可节能约9.6千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24.7千克。如果全国每年2000万户左右的家庭装修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可节能约19.1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49.4万吨。(2)减少装修木材使用量。适当减少装修木材使用量,不但保护森林,增加二氧化碳吸收量,而且减少了木材加工、运输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少使用0.1立方米装修用的木材,可节能约25千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64.3千克。如果全国每年2000万户左右的家庭装修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可节能约5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129万吨。
(二)资源的合理使用
用布袋取代塑料袋。尽管少生产1个塑料袋只能节能约0.04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0.1克,但由于塑料袋日常用量极大,如果全国减少10%的塑料袋使用量,那么每年可以节能约1.2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3.1万吨。
减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我国是人口大国,广泛使用一次性筷子会大量消耗林业资源。如果全国减少10%的一次性筷子使用量,那么每年可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0.3万吨。
尽量少用电梯。目前全国电梯年耗电量约300亿度。通过较低楼层改走楼梯、多台电梯在休息时间只部分开启等行动,大约可减少10%的电梯用电。这样一来,每台电梯每年可节电5000度,相应减排二氧化碳4.8吨。全国60万台左右的电梯采取此类措施每年可节电30亿度,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288万吨。
合理用水。(1)给电热水器包裹隔热材料。有些电热水器因缺少隔热层而造成电的浪费。如果家用电热水器的外表面温度很高,不妨自己动手“修理”一下――包裹上一层隔热材料。这样,每台电热水器每年可节电约96度,相应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2.5千克。如果全国有1000万台热水器能进行这种改造,那么每年可节电约9.6亿度,减排二氧化碳92.5万吨。(2)淋浴代替盆浴并控制洗浴时间。盆浴是极其耗水的洗浴方式,如果用淋浴代替,每人每次可节水170升,同时减少等量的污水排放,可节能3.1千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8.1千克。如果全国1千万盆浴使用者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全国每年可节能约574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1475万吨。(3)适当调低淋浴温度。适当将淋浴温度调低1℃,每人每次淋浴可相应减排二氧化碳35克。如果全国13亿人有20%这么做,每年可节能64.4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165万吨。(4)洗澡用水及时关闭。洗澡时应该及时关闭自来水开关,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这样,每人每次可相应减排二氧化碳98克。如全国有3亿人这么做,每年可节能21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536万吨。(5)使用节水龙头。使用感应节水龙头可比手动水龙头节水30%左右,每户每年可因此节能9.6千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24.8千克。如果全国每年200万户家庭更换水龙头时都选用节水龙头,那么可节能2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5万吨。(6)避免家庭用水跑、冒、滴、漏。一个没关紧的水龙头,在一个月内就能漏掉约2吨水,一年就漏掉24吨水,同时产生等量的污水排放。如果全国3.9亿户家庭用水时能杜绝这一现象,那么每年可节能340万吨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868万吨。(7)用盆接水洗菜。用盆接水洗菜代替直接冲洗,每户每年约可节水1.64吨,同时减少等量污水排放,相应减排二氧化碳0.74千克。如果全国1.8亿户城镇家庭都这么做,那么每年可节能5.1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3.4万吨。
用太阳能烧水。太阳能热水器节能、环保,而且使用寿命长。1平方米的太阳能热水器1年节能120千克标准煤,相应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08千克。2006年底,我国太阳能热水器面积已达到9000万平方米左右,如果在此基础上每年新增20%的使用面积,那么全国每年可节能216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55万吨。
采用节能方式做饭。(1)煮饭提前淘米,并浸泡10分钟。如此,可大大缩短米熟的时间,节电约10%。每户每年可因此省电4.5度,相应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3千克。如果全国1.8亿户城镇家庭都这么做,那么每年可省电8亿度,减排二氧化碳78万吨。(2)尽量避免抽油烟机空转。在厨房做饭时,应合理安排抽油烟机的使用时间,以避免长时间空转而浪费电。如果每台抽油烟机每天减少空转10分钟,1年可省电12.2度,相应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1.7千克。如果对全国保有的8000万台抽油烟机都采取这一措施,那么每年可省电9.8亿度,减排二氧化碳93.6万吨。
合理利用纸张。(1)重复使用教科书。重复使用教科书,是大势所趋。减少一本新教科书的使用,可以减少耗纸约0.2千克,节能0.26千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0.66千克。如果全国每年有三分之一的教科书得到循环使用,那么可减少耗纸约20万吨,节能26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66万吨。(2)纸张双面打印、复印。(3)用电子书刊代替印刷书刊。(4)用电子邮件代替纸质信函。(5)使用再生纸。(6)用手帕代替纸巾。[7]
三、城市产业节能减排
(一)提倡低碳经济
提倡低碳经济,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是发展清洁的能源。提高能源效率,指放弃高能耗的老旧技术工艺,研发新的工业生产加工技术工艺,比如水泥、煤炭、钢铁生产技术和汽车驱动途径等,让更少的资源和排放创造更多的价值。其次要发展新的能源,城市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很大部分来自于对电力的消耗。因此引入清洁能源如水电、风电等多种能源方式,可以逐渐调整能源结构,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然而现阶段煤电作为主要的能源来源还将持续,因此对于煤炭的节能新技术的研究还有很大意义,如热电联产、洁净煤、洗煤、煤炭液化、燃煤联合循环发电等方面有所突破,同样有利于节能减排的低碳经济发展。[8]
(二)强化重点用能单位节能减排
加强年耗能万吨标准煤以上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开展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重点推进电力、煤炭、钢铁、有色金属、石油石化、化工、建材、造纸、纺织、印染、食品加工等行业节能减排,明确目标任务,加强行业指导,推动技术进步,强化监督管理。
比如建筑行业现在已经开始了“绿色建筑”的研究和尝试。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和高效的生存空间,以及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已成为世界建筑业发展的总趋势。诸如建筑行业这类在城市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比重较大的行业,理应受到重视。[9]
(三)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
建立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分解落实机制,制定实施方案。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作为控制地区能源消费增量和总量的重要措施。工业部门应当进行科学的市场研究,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避免产能过剩,造成能源资源浪费。
所以城市节能减排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及早建立低碳城市建设的概念,从城市交通、城市生产和消费等多方面出发,才能实现在快速城市化进展中的节能减排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张一成.深圳低碳生态示范市创新实践――新型城镇化探索之路[J].建设科技,2013(16).
[2]曹艳梅,丁冬梅.我国城市交通节能减排发展分析及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2).
[3]李振宇,张好智,陈徐梅,等.欧洲城市交通节能减排的主要途径与经验启示[J].公路与汽运,2011(3).
[4]潘海啸.后世博上海低碳城市的交通与土地使用5D模式[J].上海城市规划,2011(1).
[5]周安,刘景林.新能源汽车对城市节能减排影响的新探索[J].学术交流,2012(7).
[6]低碳生活 节能减排 绿色建筑成为建设行业新目标[J].中国住宅设施,2010(2).
[7]蔡娟.节能减排三十六计[J].广东科技,2008(1).
《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提出了一些技术上的建设性意见,建立节能环保的交通运输设备体系,积极运用像甩挂运输这样的现代运输方式,大力推广甩挂运输节能工程,形成长期有效的甩挂运输机制,从而保证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2009年到2013年之间,国家陆续了《关于促进甩挂运输发展的通知》(交运发[2009]808号)、《甩挂运输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交运发[2010]562号)、《关于第1批公路甩挂运输推荐车型的通知》(交运发[2012]27号)、《公路甩挂运输推荐车型(第2批)公示》;同时2013年国家启动了公路甩挂运输第三批试点工作。(1)通过甩挂运输方式的广泛运用,大力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扩大业务网络,增强经济实力,保证自己的运输质量,从而形成一批优秀的运输企业。(2)重视对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建立存储、包装、运输一体化的大型企业。(3)大力发展第四方物流,制定一套完整的物流调整方案,实现公路的甩挂运输与其他运输方式的完美结合,提高货物的运输效率,实现节能减排。
2加强运力调控,促进公路客运组织管理水平的提升
加大运力的调控力度,不得增加实载率不足70%的客运线的运力;不断改善客运线,在政府调控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扩大企业的规模,并提升企业的集约化水平;加强实地调研,根据实际情况,利用先进的组织模式,既要保证服务质量,又要适当提高实载率,细化公共服务,对干线客运、乡村客运、旅游客运等不同层次的客运体系进行系统化管理,提高客运的管理水平,减少能源的消耗。
3优化车辆运力结构
3.1建立严格的准入和淘汰制度,优化车辆运力结构。车辆是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车辆自身的质量对大气污染也有着直接作用,引进高质量的车辆,将那些高耗能高污染的车辆淘汰掉是保证节能减排工作顺利进行的有效手段。交通运输企业是交通行业的主体,对交通运输企业采取准入和淘汰制度是运输行业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所以,可以从两方面进行管理,一是制定严格的运输车辆准入与淘汰制度,两一方面是制定严格的运输企业的准入与淘汰制度。
3.2使用新能源车辆,优化车辆运力结构。随着技术的发展,新能源车辆也陆续上市,大力应用新能源车辆,促进车辆结构的优化,是交通运输业完成节能减排的一项重要任务。以下是车辆运力结构优化的主要内容:客运新能源车辆运力结构:(1)公交车运力结构。减少汽油、柴油车的使用量,积极引进电动汽车和天然气机车,并扩大其使用量,逐步将燃油汽车全部淘汰。(2)出租车运力结构。先选择一些试点城市,将所有出租车都更换为电动汽车;扩大天然气出租车在全国的使用量。(3)城际客运车辆运力结构。对于短途客运,可以使用压缩天然气汽车,对于中长途客运,可以使用液化天然气汽车。货运新能源车辆运力结构:大力使用甲醇和液化天然气汽车;进一步推行生物柴油等新清洁燃油的使用。
4合理规划运输线网,科学设置客货运站点
合理规划运输路线,科学选择运输的起止点,对能源的消耗将产生直接影响。公路枢纽站是公路线网的重要节点,在于其他运输方式的衔接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进行运输网线布局和货运点设置时要坚持将运输战场和枢纽作为中心点,将普通客运站和货运站作为辅助点,对整体路线进行全面合理规划,实现公路与其他运输方式的完美衔接,缩短运输路程,减少能耗。客货运站点的布局与当地城市的发展状况及其产业规划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在进行运输线和客货运站点设计时要深刻分析城市的发展现状,依据站场布局的基本原则,并结合城市的发展需要,进行合理分布,实现点、线、网的协调。
5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