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关于教育的思考

关于教育的思考精品(七篇)

时间:2023-07-14 16:24:1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关于教育的思考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于教育的思考

篇(1)

    当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明的进步,人们更加关注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艺术教育也已深入人们的生活世界。但在对艺术教育的认识上,却存在着一些误区。这主要表现在:

    其一,把艺术教育简单等同于美术教育和音乐教育。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艺术理解为美术和音乐,在教育实践中,学校的课程设置则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艺术的误解。比如,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美术和音乐是艺术院校传统的两大学科,而中小学课程设置中更是以美术和音乐两门课程为主。在各中小学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的课程表中仍然是只有美术和音乐,而无艺术。

    其二,把艺术教育简单等同于艺术技能的训练。艺术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训练人的艺术技能,而且更有着丰富的内涵。但现实中的各级各类学校都几乎以艺术技能的训练为主,而忽视了艺术综合素养以及审美能力的培养。比如,过于重视各种绘画技术和技巧的训练,忽视了美术史及美术作品的欣赏,忽视了对人的美的情感及鉴赏美、创造美等艺术修养的塑造。音乐教育则只重视各种乐器的弹奏技巧,忽视音乐本身所蕴含的思想和文化内涵,忽视音乐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对人的心灵的滋养和品德的熏陶。

    各种乐器的考级制度进一步助长了艺术技能至上的教育理念,认为学音乐就是练习弹好各种乐器,学美术就是把画画好,而艺术内蕴的美感及艺术对人的精神家园的价值则被功利性的教育弱化了。一些家长让孩子学美术、学乐器只是想让他们以后多一门手艺,增加一些就业机会。这种教育和训练由于背离了艺术的宗旨和规律,忽视学生的兴趣培养,只是变成简单枯燥的技能训练,反而使学生把一种高级审美活动当成了一种负担,甚至使一些学生对艺术产生了厌倦心理。

    其三,艺术教育没有起到促进全体学生艺术素养提升的价值,相反却成了培养少数艺术类人才的独享产品。艺术本身是一种以审美为目的的高级精神活动,艺术创作是人的思想和情感的最真挚表达,人在各个年龄段对外部世界都有自己独特的观察和思考,都会有用各种形式表达自己感受的欲望,儿童的涂鸦、少年时的各种小制作、青春期激情澎湃的诗歌朗诵等,实际上都是宝贵的艺术萌芽或是艺术的创作。事实上,以各种艺术形式对自己内心真实情感的表达和释放是每个人所共有的特点,是人的天性。艺术教育就应该予人的天赋为前提,根据每个人的兴趣给以加工和培养,从而促进所有人艺术素养的提升,最终使人的德行高洁,精神家园丰富。但现实中,本应对所有学生和社会公民所实施的艺术教育,却仅仅变成了少数艺术类专业院校和少数人的独享产品。

    当前的教育中,一方面存在艺术教育的边缘化倾向,一些学校和家长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无视艺术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另一方面,一些学生之所以选择学习艺术类课程,往往不是出于自己的兴趣,或者是全面提高自身的素养,大多数学生都是把艺术的学习当成了未来谋生的手段。

    艺术教育的种种认识误区以及由此产生的不当做法,不利于艺术教育的正确开展和有效实施,影响艺术教育价值的实现。为此,必须深入研究艺术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克服艺术教育实施中的片面性和功利性,坚持艺术教育的大众化取向和审美取向。

    首先,确立以提高艺术修养和艺术审美能力为主的艺术教育宗旨。艺术教育的价值不是把所有人都培养成艺术家或艺术工作者,艺术教育总体上应以培养人们的艺术修养和艺术审美能力为主,帮助学生建构丰富的精神家园。基础教育阶段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途径,重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以及创造美、表达美的能力,对那些少数确有艺术天赋和对艺术有浓厚兴趣的学生进行适当的专门指导,为他们选择艺术专业作准备;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则主要在高等教育阶段进行。艺术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对学生的艺术审美教育,做到艺术技能与艺术审美并重。只有艺术技能和技巧,而缺乏艺术修养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其最多只能成为一个出色的画匠或乐器演奏者,而很难成为真正的艺术大师。

    其次,以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丰富艺术教育课程的形式和内容,把《艺术课程标准》落到实处,适当增加戏剧、舞蹈、影视、书法、雕刻、篆刻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段,各地根据地方文化传统可增加有特色的文化艺术内容。增加艺术作品欣赏方面的内容,重视对艺术史及各国文化艺术的介绍。

篇(2)

当前,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青少年儿童进行挫折教育,为越来越多人们所认可,有的学校、校外教育组织甚至商家还专门利用寒暑假举办一些旨在培养青少年儿童受挫能力、生存能力的野外集体教育活动。但是,如何看待挫折教育,如何走出新的误区,需要有进一步的理性思考。

挫折教育之所以在今天为人们接受,主要的原因在于当前的家庭和学校教育与未来的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从目前的趋势看,社会变革的速度比以前加快许多,社会竞争也不断加大,对人才的社会应变能力和抗挫折能力的要求也逐步提高,但是当前一些孩子特别是一些城市孩子生活在过于优越的环境中,平常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意志品质和生活能力确实比较差,往往经不起一点儿风吹雨打。我们现行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牺牲了多样的发展目标和教育目的,对孩子包得太多,管得太死,导致孩子们的意志品质和生活能力在学校里都不能够得到适宜的训练和充分的发展。

尽管挫折教育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但是关于挫折教育的含义,仍然缺乏基本的共识。有的人把挫折教育看成是“吃苦教育”,逼迫孩子去“吃苦”或经历艰苦的生活;有的人把挫折教育理解成“生存教育”,将培养孩子们的“生存能力”看成是挫折教育的精髓,意图创设特殊的情景培养孩子们的“生存能力”;还有的人干脆将挫折教育理解成“通过设置挫折情景使孩子受到教育”,等等。应该说,这些理解都有一定的道理,彼此之间也有一定的关联。但是,在笔者看来,挫折教育的实质不是别的,就是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这是因为,日常生活中我们所说的一个人受挫能力的大小,最终可以归结为他/她的意志品质的好坏。一个有着良好意志品质的人,一定是能够经受住生活中种种挫折的人;相反,一个意志品质薄弱的人,也一定是经不起任何挫折的人。

可能正是由于人们对挫折教育的实质把握得不够准确,所以当前无论是实施挫折教育的教育者,还是接受挫折教育的学习者,在观念上或行动上都存在着许多误区。如将挫折教育与日常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分割开来,在一些极端的、非日常化的环境中进行挫折教育。现在一提到挫折教育,似乎就令人联想到去野外或农民家里去生活、去劳动,受苦受累,要么就是到一些精心选择或设置的“恶劣”生存环境中接受极限挑战。实际上,在家庭和学校的日常生活中也存在挑战,也可以设置挫折,完全可以成为对青少年儿童进行挫折教育的主渠道。刻意的所谓“挫折教育”未必能起到意想的作用。试想,仅靠几天的挫折“考验”能培养出坚强的意志品质吗?

所以,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首要的就是要帮助他们学会在学习、交往、社会工作等日常生活中正确地对待挫折,这也是提倡许多年的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父母和教师要帮助他们认识到,挫折是从古到今人人都会经常碰到的事情,也是和人的一生共始终的,任何人都必须学会在挫折中生活或过一种有挫折的生活。挫折对于人生来说,也不一定是没有价值的或需要刻意回避的。相反,人生的挫折如果利用得当的话,一定会成为人生的动力。日常社会生活中有大量的案例可以说明这一点。其次,对于孩子们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某些性格缺点,家长、父母和教师都不必大惊小怪,而应该给孩子们提供更多的时间、空间和时机去认识和克服这些性格缺点,在此过程中进行基于实践的自我教育。我们应该明白,孩子们毕竟是成长中的人。对于这样的或那样的不足,我们应有一种客观的和积极的态度,不要随意放大,也不要消极失望,更不能动不动就指责孩子缺乏耐挫能力。再次,作为对孩子性格影响最大的人,父母和教师本身在形成良好意志品质方面应该率先成为孩子学习和模仿的榜样。如果父母或教师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表现出患得患失、斤斤计较、意志薄弱等心理现象,那么无意中也会影响到孩子的意志品质。大量的案例也表明,在青少年儿童意志品质的形成过程中,父母或教师所发挥的榜样示范作用是很大的,其影响也是持久的。

篇(3)

[关键词]教育公平 均等 平等

教育公平就其本质而言,是教育领域中人际间的利益关系的反映、度量与评价,具体表现为个人的身心发展权利、发展机会、发展条件的分配以及发展水平和资格的认定。由此而论,目前教育公平的内涵应涵盖四个层次的公平:即教育权利、教育机会、教育过程(教育条件)和教育效果(教育水平)。

(一)教育权利平等

教育权利平等,是指个体的教育权利不因其种族、民族、性别、家庭条件的不同而不同,即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包括公平地享有个人发展所必需的教育资源,公平地享有对更高级教育利益的竞争机会权等。这已经被世界绝大多数国家以法律条文的形式明确规定下来。我国建国以来颁布的四部《宪法》,教育条款虽然各不相同。但惟一不变的共同规定是“公民具有受教育的权利”。这一规定,为公民享有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提供了宪法保障。

教育权利包括基本教育权利和非基本教育权利。接受义务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教育权利,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起码的条件,所有社会成员完全平等的享有此项权利体现了教育公平;而接受更高级教育则属于公民的非基本教育权利,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较高级权利。如果忽略了生产力发展所决定的教育的客观承受力,以及自然因素造成的社会成员在智力、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一味追求公民非基本教育权利的完全平等,则是不公平的。

在我国现阶段,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有限,我们所讲的公民的教育权利平等应特指基本教育权利的平等。目前关于教育公平的呼声许多都指向“要确保公民享有同等的接受高等教育”等诸如此类的问题,这显然是忽视教育现实承受力的表现。当然,人们呼吁非基本教育权利的平等并不代表公民基本教育权利已实现了平等,在义务教育阶段,我国历来存在的东西部差异和城乡差异至今仍未能有效解决。例如,2000年全国入学率最低的5个省(自治区)均为西部地区:西藏、青海、四川、新疆、宁夏①;升学率最低的四个省(自治区)均为西部地区:西藏、贵州、云南、青海②。据2005年相关统计,全国入学率与升学率最低的仍为西部地区。由此来讲,我国教育公平更应关注义务教育阶段。

(二)教育机会均等

教育机会均等,是指公民不受经济水平、家庭环境、教育规模与总体水平及性别等因素的影响,接受国家的义务教育。教育机会均等作为现代教育基本理念,具有鲜明的价值指向,主要是对在现代教育中处于不利地位的群体的教育权利的关切和补偿,力求人人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或教育资源。

很多文章把“教育起点公平”等同于“教育机会均等”,这是很牵强的。因为两者的指向虽具有共通性,但本质性的东西是有很大区别的。起点公平的基本含义是立足于经济学视角的,主要指一定范围的所有成员在任何竞争性或者排他性行为中的能力平等;但传统的狭隘的起点公平论者误解了起点公平,他们认为起点公平是指在不同行为中使主体的起点条件平等,还常以“体育比赛中选手必须从同一起跑线开始”为其观点论证。他们所倡导的教育起点公平是要求所有适龄儿童接受绝对平等的教育,追求的目标是教育结果上的完全平等,这显然忽视了我国国情以及教育现状,在追求教育公平时遗忘了“差别性原则”,是平均主义的表现。机会均等是从伦理学和法学的视角来定位的,它意味着任何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的或文化方面的低下状况,都应尽可能从教育制度本身得到补偿;其关注集中在给所有人公平的发展和竞争的机会,改变处于不利地位的社会阶层的教育状况,以实现社会的公平。我们在理解教育公平的内涵时应注意此方面的区别。

(三)教育过程平等

教育过程平等,是指学生个体在受教育过程中,在教育经费、教育内容、教师质量、学生受关注程度、公正评价等方面,不考虑非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公立学校内应接受平等的待遇,其目标(或评价标准)是让人人都受到“相当” (相称)的教育。

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教师)、教育影响(教育资源)和受教育者(学生)交互作用的复杂过程,此环节的教育公平也相应地较复杂。由于教育公平是针对受教育者来说的,那么教育者和教育影响便成为教育过程公平的最直接体现。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公平并非同等对待每位学生,而是“应考虑以平等为基础的各种不同方式来对待每一个人,体现:因材施教”,力求实现每个教育对象的当下潜力得以最大限度的挖掘,个性得以最佳程度的发展,完成教育过程公平的目标——人人都受到“相当” (相称)的教育。有学者反对这种“相当”或“相称”教育,认为它是一种不公平。其实,这种表面上的不公平透露出的恰恰是实质性的公平,因为,教育对象获得“相称教育”是其所应享有教育权利中的应有之义。

教育过程中的教育影响也是影响教育公平的又一关键因素,包括教育设备、师资力量、教育资金投入等。我国有限的教育资源不可能使所有地区的同类教育享受均等的投入,加之众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教育资源分配的差距愈加增大。目前我们所要解决的重点是如何在尊重历史现实的情况下使差距不再继续扩大,并在此基础上本着“补偿利益”的原则逐步缩小教育资源分配的差距。例如,学校教育资源的投入与同类学校相适应,能够满足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不仅要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而且也要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以适应不同类型的学生的发展需要。

所以,我们所说的教育过程平等并非绝对意义上的平等,而是尊重教育历史差异、现实差异及自然差异前提下的一种教育目标。

(四)教育效果公平

教育效果公平,是指每个学生在接受义务教育之后都能达到一个最基本的标准,获得与其智力水平相符合的学识水平、能力发展水平、道德修养程度,使其个性与潜能获得充分发展,从而为获得更高学业上的成功或其他方面的发展提供一个平台。教育效果是否公平主要受到个人禀赋、各地区教育质量及个人机遇等因素的影响,但这些均为教育过程中的不可控因素,无法人为地使其达到绝对的平等。

在理论界有将“教育结果均等”等同于“教育效果均等”的说法,这也有不妥之处。从措词本意看,“结果”强调的是暂时性,“效果”更强调了长期性、永久性;相应地,“教育结果”侧重于阶段教育之后受教育者的走向问题,即能否接受更高一级的教育,而“教育效果”则侧重于阶段教育之后受教育者个人的能力问题,即个体是否获得了相称的教育,能否适应社会等,“教育结果”实际是“教育效果”的临时(暂时)表现。我们的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的目标是满足人们最基本的教育权利,使人们获得生存的基本能力,并为他们接受继续教育提供一个基础,而并非是功利性的追求片面的升学率,成为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一个台阶。由此来讲,强调“教育结果公平”容易走入功利主义的陷阱,采纳“教育效果公平”的提法更能反映人们对教育公平内涵的准确理解。

篇(4)

关键词:大学生 素质教育 创新教育

一、创新教育的重要性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知识的传播和更新异常迅速,这就迫使所有国家必须加快知识更新速度,不断推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科技成果。创新教育一直以来就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高校创新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发展性、创造性、开拓性的能力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而创新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各种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尤其是科技创新人才。新时期的国家战略的实施对高校新时期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赋予了新使命,在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更加强调科技创新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创新人才特别是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必然和根本的要求。

二、当前高校创新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传统教育思想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我国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突出特点是以教师为课堂主体,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这样的教育思想和模式,使教学成为被动的、机械的活动,严重抑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思维是个体行为的心理动机,没有创新思维的人不可能进行创造发明,只有具备创新的心理品质,才能发现新奥秘,探索新方法,只有拥有刻苦钻研的精神,持之以恒的决心,才可能不断涌现灵感和新思想。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都是以学科专业教学为中心,对于学生意识思维的培养缺乏重视,忽视了创新意识对于人才创新能力的影响。因此,院校教育者应该注重培养学生求新求变、积极探索的心理取向,多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2.学科体系不完善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仍采用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的教育模式单一,课程设置陈旧,忽略了学生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如采用一致的评价标准,偏重学生共性的教育,忽视个性化的培养。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自主性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创新性更是无从谈起。此外,我国原有的高等教育学科专业体系,学校专业单一,学科间互不相融,再加上在大学课程中,传统内容较多,前沿内容、交叉内容等新课程太少,讲授性课程较多、讨论研究性课程较少,这样的课程设置,很难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反而会限制他们的思维,缩小了创新的空间。这在知识日益交叉、渗透的今天,这种知识和能力结构显然不尽合理,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

三、实施创新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1.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对于创新型学生的培养,首要是加强师资建设。有一支适应创新教育的教师队伍,有一个提倡创新的教育环境,才可能培养出创新性人才。作为教师,应当树立创新教育的理念,提倡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鼓励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同时,教师当根据科学知识的进展,及时的把前沿知识讲授给学生,做好知识更新,开拓学生的视野。对于理科的学生,在科研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起到引导和示范作用,让学生通过科研过程,学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掌握科学的思维过程,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此外,创新能力的培养,更需要良好的学术环境。高校要重视创新教育的投入,改善科研的软硬件设备,营造良好的学术科研环境。创新的思想需要一个良好的创新氛围,去激发、去孕育,它是产生兴趣、激发灵感行之有效的措施。可以定期组织一些知名专家学者作学术报告,组织学生与老师间的学术探讨等,这种自由、民主的氛围可以较好的孕育创新意识和创新品质。

篇(5)

【关键词】教育与实践;脱节;思考

理论来自实践,并用来指导实践,这两者应是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而在现实中,中学理论与教学实践脱节的现象严重。导致这类现象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而且复杂的,而改变这一现象的对策要根据具体的研究结果而来。

我们来讨论一下教育与实践脱节的具体原因有哪些?在笔者看来,对此进行了如下的分类。

第一,“应试教育”的结果。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在多种复杂因素作用下,渐渐陷入了“应试教育”的泥淖,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直至教育行政部门、地方政府等等,都以“分数”、“升学率”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甚至是唯一的价值取向。这一价值取向强有力地主导着学校的管理行为和教师的教学行为,对校长、教师形成了的巨大心理压力,由此导致了学校管理和教学行为的简单化。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知识点、易考点、易混点”成为教师备课和课堂教学主要的“关注点”;教参、教辅、教案集成为教师备课和课堂教学主要的“关注点”;“命题”权利的部门所印发的“训练册”、“丛书集”等,成为教师教学的主要凭据;死记硬背、机械训练、题海战术等成为教和学的主要方式、方法;成绩排队、名次公布、与利益名誉挂构等,成为学校对教师管理的主要手段。如此学校管理和教学行为,日久成习,致使校长和教师早已丧失了的理性思维能力、兴趣和需求。于是,中小学校长普遍地轻视、拒绝教育理论,是“势所必然”。这是一种普遍的“训练出来的无能”和“训练出来的平庸”。

第二,教育失衡的恶果。我国的“重点学校”制度成为了今天进行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大障碍,同时也是教育实践者排斥教育理论的重要原因。因为这一制度在一开始就人为地用政策、财力、物力、师资、生源把少数学校推上了绝对优势地位,而把多数学校推向了只能为“生存”而挣扎的劣势地位。在以“应试”为惟一学校评价标准的社会背景下,“重点学校”可以轻松地把优质生源“一网打尽”,它们的“高分数”、“高升学率”实属“自然”,它的校长和教师哪里还需要“教育理论”!而那众多的“薄弱学校”的校长和教师,终年处于“求生存而不得”的“绝望”之中,哪里还顾得上去学习什么教育理论!可以说,对于“重点学校”主导的基础教育而言,“教育理论”实属多余。也许有人会举出“洋思中学”和“杜郎口中学”的例子来反对这一观点,但是,我要说:极其特殊的例子并不能代替和改变普遍的现实。

第三,“教学管理”制度运用不善所引起的失衡。我国政府通过设置“教研”部门来管理学校教学。从现实情况看。政府的“教研”部门如能发挥其“专业引领”作用,对于课程改革、素质教育的确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事实上,这些教研机构并没有提出教育理论要运用到实际实践中去的具体想法,换句话说,也就是这个推动作用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这也是导致教育与实践脱节的一个重大的原因。

第四,学校特质的反映。圣吉认为:“管理体制决定企业、政府和教育机构的特质,而这些特质将塑造未来社会的形貌。” 我国现在中小学校的典型“特质”是“科层等级制”,这使许多学校不像学校而更像行政机关。再加上“处级”、“科级”、“股级”等等“行政职级身份”,于是滋长了许多校长的行政思维、行为方式和“长官作风”,由此又必然地导致了不少中小学校的“管理主义”。在这些学校中,制度至上,“指挥、指令、指示”与“服从、听话、循规蹈矩”成为校内人际关系的实质,复杂的教育事业变成了简单可以“计量”的“工种”,教师变成了半体力劳动者。试想,这样的学校怎么还会有教育理论的需求?

针对于笔者认为的引起教育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这些原因,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求其可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第一,坚决避免陷入“应试教育”的泥潭。不要把“分数”“升学率”当做教育的唯一

价值取向,学校的管理行为和教师的教学行为应以理论运用于实践为主,积极的推行理论指导实践,更加强调动手的能力而不是死记硬背书本上的“重点、难点知识点、易考点、易混点” 摆脱“训练出来的无能”和“训练出来的平庸”。

第二,学校教育平等化。正因为一开始就人为地用政策、财力、物力、师资、生源把少数学校推上了绝对优势地位,而把多数学校推向了只能为“生存”而挣扎的劣势地位,从而划分出了高低两个等级。教育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而平等的运用,导致“高层学校”因为是资优生而觉得不需要理论指导,而“低层学校”因为平庸而没精力去运用理论来指导实践。

第三,理论研究者与实践工作者相配合。要使教育理论知识活性化,在教育理论研究者与实际工作者之间确立知识分享的理念,拓宽教学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沟通的渠道。具体来讲就是学校机构要运用理论研究的结果来指导自己学校的工作,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篇(6)

本文主要从两方面进行论述:动漫教育现在在中国的发展情况,可以用喜忧参半来讲。动漫教育在中国应该怎样变革的一点小小建议。

1.动漫教育的现状

动漫教育在中国已经越来越热了,而且有过头的迹象,软件硬件不是很成熟的情况下,就可以招收动漫学员,招进来教什么就很重要了,走出去的时候是否能够达到社会的需要这很重要。在这里硬件可能会变得简单一些,钱到位我们可以买到先进的设备,那么软件呢?我们这样去分析:从动漫教育者去看,从动漫学习者去看,从动漫教育者和学习者最终的目的去看。

中国动漫还只是个起步的阶段,没有其他动漫先进国家的资源,教育者本身就存在着很多问题,好多教育者没有搞过动漫,又要为了应付教学,不得不放下自己的专业去重新学习,现实告诉我们多少传统绘画的国版油雕,还是艺术设计的平面立体,只要是和美术艺术相关的专业学习过的,我们都可以从事动漫工作,这也是现阶段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吧,但是教育者应当负有一定的责任,应当有对动漫专业、动漫教育的热爱,在这一领域去寻找更高层次的要求上,动漫是需要美术基础的,但一定是具有后期专业学习的过程,半路出家的大有人在,后起之秀的也存在在,但就长远发展我们还是应有具体的应对办法好。

作为动漫学习者来说,应当好好对自己有个评估,首先应当是爱好动漫的,其次应当具有一定美术功底。现阶段高考变得越来越容易了,尤其是具有一定的特长的艺术生,但是往往这样使得好多没有兴趣没有基础的考生,在草草的专业培训后升入一个陌生的专业环境中,这使得学习者很迷茫。应当说兴趣和爱好是可以后天培养的,应当说绘画功夫是可以磨练的,但是在学习专业课的四年,有几个不具备学习条件的,而又能下功夫得到的呢。应当用更好的兴趣方向去对待美好的四年时光。

动漫教育是一个职业教育、技能教育,学习者学习之后是为了应用,为了能够从事这一行业,为了适应这一市场。而动漫教育者的不专业,动漫学习者的不清楚,导致动漫教育与市场严重脱节。广州动漫行业协会会长金城曾表示过,中国原创动漫产业的发展,正受到人才匮乏瓶颈的严重制约,大部分动漫院校和培训机构现行的动漫人才教育机制与市场严重脱节。近年来,内地动漫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动漫成为热门专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中国有四百四十七所大学设立了动画专业,一千二百三十所大学开办涉及动漫专业的院系,在校学生约五十万人,每年相关专业的毕业生近十万人。令人费解的是,这个每年有着一千亿元人民币市场空间的动漫行业,中国却存在着高达一百万以上的人才缺口。问题主要在于“货不对板”。金城认为,目前高校动漫教材更新过慢,内容同质化严重,缺少深度,不具有实际操作性。同时对传统文化的教育不足导致学生创意思维狭窄。其次是师资力量薄弱,对动漫师资没有规范的培养体系和统一的职称认证,导致大部分讲师不能同时兼备教学经验与实践经验,经常会教授给学生企业已经淘汰的东西。其实,目前内地动漫行业对技术人员的市场需求已趋于饱和,但学校动漫游戏专业设置仍大多着眼于技术操作层面,因而其培养出来的技术型人才陷入就业艰难,但市场急需的高学历、创意型人才却又供不应求。

2.动漫教育的改革

就目前动漫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应从三方面进行改革。要从事动漫的学习者,教授动漫的教育者,以及动漫教育的大环境。

要从事动漫的学习者,这里主要指盲目的进入到各种院校和培训机构的学生,动漫专业的大热、动漫专业的遍地开花、动漫专业的入门门槛越来越低,都使得想充实动漫专业的人员越来越多。当这些人员真正的接触到动漫的时候,才知道天赋是很重要的,后天的努力与勤奋更是不可或缺的,包括繁复的重复工作使得接触一段时间的学生,开始真正的了解动漫了,也有了退缩的念头了。所以真的想成为动漫工作者,应当具有热爱动漫,基础的绘画能力,并且做好吃苦耐劳的心里准备,各种基本的技能和工作做好了,才有机会更上一层楼,做属于自己的动漫作品。

教授动漫的教育者,也需要自身改革的,有一种设想,如果每个教育者都有能力成立自己的公司,那对学习者来说绝对是非常有好处和教育意义的。这种设想不太可能实现,那么作为动漫教育者应该多到实践的最前沿去接触,从而带来最先进的、最直接的、最实用的回来教授给学习者,这样学习者就会更快、更好的适应社会。教育者自身的提高是必须的,动漫是一门动手能力非常突出的一门学科,理论再多不去实践都是没用的。动漫教育者如果还沉睡在技术至上的观念中,也势必要被淘汰的,技术在某一时期是十分重要的,但如今动漫的发展,使得技术只是实现动漫的一种手段,而且这些手段不断增加,动漫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所以掌握技术是前提,更多的教育者应着眼创新题材,适合的手段表现不同的内容。教育者对教育学习者的引导也是必不可少的,应该说这是对教育者的要求,但是好多人在某一时期是意识不到的,好多家长也是不够尊重事实,而看到各种报道报了社会缺口比较大的专业,然而教育者应该有责任宣传,什么样的学习者是适合的,不能够盲目的学习。

动漫教育的大环境的改革,动漫教育应当更加的系统性、理论性、实践性、创新性,这样才能够不断的合理化,才能够让更多的学习者成为有用于社会的工作者。动漫大环境不是一两个从事动漫教育的教育者能够改革的,这需要多方面努力。目前情况来看,学习动漫的学习者在就业上面临的问题,就是这一行业未来发展的最大问题,投身到学习行列的人越来越多,而得不到相应的就业机会,会使得学习者越来越谨慎的选择这一渠道,学习人员的减少势必对教育者提出更高的要求,变革势在必行。随着国家对动漫招生的控制,各从事动漫教育的工作者也会更加紧迫的提高自身能力,带动着整个学习动漫的学习者也会有个质的提高,而要选择从事这一行的的人群也会慎重,让那些爱好,并且有一定特长的人群来从事这一行业,对于行业的长远发展、良性发展才有好处。

篇(7)

关键词: 士官任职教育 特点 教学改革

第十五次全军院校会议提出,要“建立以任职教育为主体,任职教育和军官学历教育相分离”的院校体系,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并明确士官学校归属岗位任职教育类院校。

1.士官任职教育的特点

(1)培养模式多层次性、学制多样性。

随着士官制度的改革,为了落实“不训不提”的原则,今后晋升短训将作为士官院校一个重要的教育任务。必须转变单一培养模式,形成多层次培养模式,以适应士官不同任职层次需求,弥补一次性培训专业口径窄、专业理论不扎实、知识超前性差等不足。

(2)岗位(或职业)指向性。

士官任职教育着眼岗位(或职业)所需知识与技能,直接面向或满足第一任职需要或职级晋升需要,必须以部队需求为导向,确定培养目标、配置课程结构、设置课程知识点和技能项目等。

(3)教育内容方式的时效性。

任职教育的优势在于教育转型快、产生教学效益快、适应部队武器装备快等。士官任职教育培养的士官人才可以及时有效地在部队发挥作用,其知识、能力及素质能尽快地发挥作用;为此,在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上应强调时效性。

(4)知识技能的实用性。

士官任职教育着力培养岗位任职能力,构建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结构、知识结构等人才培养方案要素。必须以任职岗位能力必需的知识、技能为主要内容,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做到岗位需要什么就讲什么,要到什么程度就讲到什么程度。

(5)与国民教育的衔接性。

士官任职教育是建立在一定的国民教育基础之上,同时又与社会教育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当然,士官任职教育必须考虑或服务于现代战争及军队建设发展实际、学员素质全面发展实际,这是士官任职教育的立足点和落脚点。

士官任职教育意在培养一批具有适应未来大规模战争需要的,以军队信息化建设和未来信息化战争为基准点的,懂技术、善操作、会管理、能组训的德智军体全面发展的技能型人才,但是人才的培养效果和部队的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正确进行任职教育,引导学员主动地探究知识,提升技能,是为部队培养出合格人才的关键。

2.士官任职院校教育存在的问题

(1)学员对基础课程重要性认知不足。

“重实践轻理论,重专业轻基础”是当前任职教育主流倾向,也是部分士官教育研究者所主张的改革方向,专业课增加,基础课减少,即使开设基础课,也讲解很少,很浅显,没有为专业课打好基础,影响学员的学习兴趣和信心,不能有效地学习专业知识,造成学员岗位能力下降。现在我国的士官教育有一种趋势:陷在实践课误区里,一味追求培养实践能力,忽视理论课,实践和理论的关系处理不当。

(2)学员独立解决问题和分析能力欠缺。

士官生源决定了其基础知识薄弱,学习基础知识主动性不强。基本上是教员讲什么,学员学什么,缺少创新思维和理论分析能力。

(3)学员对论述表述不清楚。

从目前情况来看,士官院校普遍不够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学员的表述、论述能力普遍较差。

3.对士官任职教育的几点思考

士官教育课科目多且涉及面广,又直接关系到学员专业能力和发展能力的培养,所以士官院校教学改革既重要又有难度。

(1)注重专业基础课的地位和作用。

基础课是专业课的基础,处于奠基地位,是学习一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是现代社会中学习和掌握其他学科知识的必备条件。基础课是基石,和专业课是统一整体,谁多谁少都会影响士官教育整体教学质量;是士官人才全面发展的需要,学员职业能力的提高,通过专业课与基础课有机融合才能实现。所以只有建立科学的基础课课程体系,才能真正发挥基础课对专业的促进作用,提高专业技能。士官学员在入学之初,基础课教员有责任和义务讲解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关系,指明专业的美好前景,鼓励学员热爱本专业,努力学习,为专业打好基础。

(2)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的动力。

任职教育中,教员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树立学员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自信心。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用课堂激励制度,注意将学员的兴趣爱好引导到教学活动中来,多展开一些教学案例的分析讨论,让学员参与到其中,增强“主人翁”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增强研究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3)增强人文素质教育。

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变化,部队已经从单纯的社会人才使用部门变成了集使用和培养于一身的部门,为了保证为社会输出人才的质量,必须加大士官院校中人文素质教育的力度,以适应当前形势任务变化所带来的挑战。部队的专业领域比较广,且大多数为部队所特有,与社会脱节。如果只注重士兵所从事岗位的技能培养,就是对士兵的未来长远发展一种不负责的表现。部队应当承担起为社会培养人才的责任,使每一名走出军营的官兵都成为社会上的有用之才、渴求之才,因此依靠人文素质教育提升士兵的综合素质就成为了一种必然需求。

总之,只要士官教育工作者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努力创新,就一定能够抓住机遇,使士官教育这片园地更加生机盎然,实现新的跨越和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