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4 16:24:1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高危职业医疗保险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健康管理;社区卫生服务;社会医疗保险;健康保险;医患关系
1健康管理概念
健康管理是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以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它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运动状态。即对健康危险因素的检查监测(发现健康问题) 评价(认识健康问题)干预(解决健康问题)再监测再评价再干预……。其中健康危U因素干预(解决健康问题)是核心[1]。健康管理循环每进行一次,解决一些健康问题,健康管理循环的不断运行促使服务对象向健康方向发展。
2中国健康管理现状及需求
认真管理我国的健康资源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中国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中国能否解决国民的健康问题,国民的健康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健康管理是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 可以充分发挥个人和整个社会的积极性,源源不断地提高国民的健康水平[2] 。
我国目前在人口老龄化,“未富先老”;慢性疾病患病率迅速上升,疾病经济负担严重;医疗费用急剧上涨,个人、集体和政府不堪重负这些严峻形势下,健康管理的实施显得破在眉睫。在国内,人们一直以来习惯了“生病就医”的医疗模式,在尚无明显症状的情况下对自己的健康状况不重视,甚至不了解。国家实施的医疗保障也只能满足人们最基本的医疗需求,只有生病之后方能使用,只保治、不保防,防与治相分离,当人们处于“亚健康”状态以及“高危”状态时,社会医疗不能提供任何解决方案。
由此可见我们缺少一个防患于未然的健康管理体系,即找出隐藏的可能引起疾病的危险因素,加以预防和干预。虽然在国内也有一些医疗机构打出“健康管理”的旗帜,大都还停留在体检的范畴,但仅停留在体检这一步,没有提供体检以外的诸如健康评估、健康干预、跟踪随访等更进一步的服务。
健康管理主要针对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和“慢病”人群。对一般人群可以进行健康教育;对高危人群可以进行非药物治疗的个体化指导,如生活方式管理,需求管理等;对疾病人群可采用专项疾病管理,健康促进等服务。
3健康管理的发展趋势
3.1 健康管理的发展平台
3.1.1 强化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发展健康管理
社区卫生服务集预防、保健、康复、医疗、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六位一体,旨在提供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虽然目前在全国开展的社区卫生服务理论设计上也有在人群中实施健康管理的理念,但并未达到健康管理的实际要求。健康管理的服务对象不仅仅是病人,还包括健康和亚健康人群。各国的经验表明,80%以上的疾病可以在社区得到有效防治。在社区解决不了的疾病,利用转诊制度把病人转到指定的医院治疗,治愈后再转回社区进行康复。因此,社区不仅应该成为健康教育中心和慢性病防治中心,还应该成为健康管理的平台[3]。结合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和需求,健康管理可在以下方面提供帮助和支持:建立健康档案,识别、控制健康危险因素,实施健康教育;进行健康和医疗需求指导;搭建个人健康信息网络平台,方便社区和指定大医院之间的患者信息共享。目前,我国健康管理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社区卫生服务建设也有诸多不足,将两者相结合, 以期获得双赢的效果。
3.1.2以医院为依托发展健康管理
人类健康需求赋予医院的职能和任务已大大超过了传统意义上的“治病救人”,医院应该调动一切资源为人的健康服务。因此,医疗市场应重新被认识,医院功能和内涵可以进一步调整,并正确引导现代人的健康需求和健康消费,这就要求医院除面对病人服务,还要涵盖占人群90%~95%的亚健康和健康人群[4]。医院一般拥有强大的住院病人资源库,同时也可为门诊就医者建立详细的档案资料库,门诊就医者可能会成为潜在的医疗服务需求者,通过数据资料整合分析,可以将这些人群进行分类, 医院设置专门的健康管理科室,对健康、亚健康人群提供健康咨询,对其健康状况进行评估给予健康指导,并对其进行跟踪治疗;为康复期患者提供科学、规范的康复指导,随时纠正、解答其在康复期存在的不科学行为和困惑;对慢性病患者进行心理、情感、精神状态、营养、饮食、生活行为等各方面的指导,定期开设讲座并发放健康手册;对于高端人群可根据其需求设置专门的健康管理方案,实施俱乐部会员制服务。医院实施健康管理的优势在于专科比较齐全,设备比较齐全。
3.1.3社会医疗保险与健康管理相结合
现行的医保制度主要是对患病的参保人给予事后经济补偿,分散患病带来的损失,但不能减少和避免疾病的发生,结果患者越来越多,并集中于大医院治疗。医疗保险的主要精力都放在治病(尤其是在后期)费用的控制上,同时加剧了“看病难、看病贵”[1]。在医疗保险管理中引入健康管理新理念,将基本医疗保险与预防保健相结合,引导健康和亚健康人群能够将个人账户内积累的资金用于健康管理,既有利于减轻医保基金的压力,又有利于实现人人健康的目标。
3.2推进健康管理,促进医患关系和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和患者构成了医疗服务的供方和需方,而医患之间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医患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状态。由于医疗行业的高度专业性和技术性,作为患者的人,医生对医疗知识和技术有足够多的了解,在我国,由于医学知识的普及教育十分薄弱,人们的医疗知识普遍缺乏,患者往往处于医疗信息的劣势地位。健康管理可以帮助患者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从整体上把握医疗资源分布、帮助患者选择合适的医院和医生,从而不再使患者在医疗过程中处于被动的劣势,能够对医疗活动的疗效有合理的期望,通过知―信―行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模式更好地促进健康水平。健康管理这一形式将医生和患者放在了同一位置,医患双方地位平等、目标统一,医生较容易赢得广大患者(潜在患者)的信任,这为促进医患关系和谐找到了一个较好的契合点。
参考文献:
[1]陈建勋,马良才,于文龙,等.“健康管理” 的理论和实践[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6,22(1):7-10.
[2]黄建始.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健康管理[J].疾病控制杂志,2006,10(3):215-218.
[3]张瑞利.健康管理产业的供给现状及趋势分析[J].卫生经济研究,2007,4:50.
一、我国健康人力资本投入存在的问题
(一)健康人力资本投入不足
人均卫生投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政府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处于国际较高水平,据《世界卫生统计2015》的数据,我国政府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为54.3%,在195个成员国排名第36位,处于较高水平,但人均政府卫生支出水平低于世界水平,在195个成员国中均排名115位。
我国精神卫生服务资源十分短缺且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省级和地市级,精神障碍社区康复体系尚未建立,截至2014年底,中国登记在册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达到429.7万例,但精神科床位只有22.8万张,平均每万人口1.71张,远低于世界平均数每万人约4.3张;精神科医生数量有2万多名,平均每10万个患者有1.49名精神科医生,全国还有2/3的县区没有精神卫生机构。
贫困地区儿童和中小学生营养方面。贫困地区儿童营养状况堪忧,政府投入资金缺口大。例如,目前在贫困地区农村,若要让所有贫困地区婴童食用“营养包”,财政总投资需16亿元,还有11亿元的资金缺口。
(二)健康投入结构有待优化
第一,重大医院轻基层社区医疗。在政府的经费投入中,大医院所占比重较高。我国在卫生方面的财政支出是按照医疗机构床位数、人头数进行补助,造成了大医院资金多的分配格局。第二,健康投入重治疗轻预防。事先预防比事后治疗成本小但收益大,而据中国卫生总费用核算小组的划分和测算,目前中国卫生投入主要流向医院,流向社区医疗服务机构的费用微乎其微。第三,卫生投入重城市轻乡村。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2013年占全国人口46.3%的农村居民只拥有1/4的卫生总费用,占人口53.7%的城镇居民享有3/4的卫生总费用。
(三)卫生投入重生理健康轻心理健康
从心理健康看,国家和单位对高危行业从业人员、城市白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的严重性重视不够。第一,高危职业人群心理障碍问题严重。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表明,抑郁症目前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疾病,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心理健康调查显示,50%以上高危职业人群存在抑郁状态,具有心理障碍的人群对国家、社会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危害,甚至是灾难。第二,城市白领心理压力巨大,处亚健康状态。据《中国城市白领精英人群健康报告》数据分析,主流城市白领亚健康比例达76%,处于过劳状态的接近六成,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人”比例极低(不到3%),35―50岁的高收入人群中,城市白领“生理年龄”提前衰老10年。第三,留守儿童心理关爱投入缺失。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8%。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隔,孩子的情感交流、人际关系、人格发展、思想道德会出现严重障碍,将对未来人才队伍和社会发展带来潜在风险。
二、我国健康人力资本投入政策建议
(一)扩大健康人力资本投资规模
1、加大培养医疗人才和精神卫生专业队伍建设投入
各省完善医疗技术人才流动机制,组织农村地区医疗机构人才不定期进入县或省级医院培训与学习。在医学教育中保证精神病学、医学心理学等相关课程课时,卫生计生部门完善心理治疗人员职称评定办法,提高待遇水平,稳定精神卫生专业队伍。
2、保障精神卫生工作经费投入
各级政府要将精神卫生工作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加强对任务完成情况和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的考核,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落实政府对精神卫生专业机构投入政策。建立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鼓励社会资本投入精神卫生服务和社区康复等领域。
3、加大政府对公共医疗卫生的财政支持力度,建立以政府为主、社会为辅的公共卫生筹资系统
鼓励社会资本兴办医疗服务机构。加大财政公共医疗卫生支出的比例,增加公共医疗卫生支出规模,实现公共卫生支出规模占GDP的比例提高,占财政支出的比例提高,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提高。国家财政用于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支出保持在占GDP1.5%的比例比较合理。
(二)加大力度,优化人力资本投资结构
1、调整医疗卫生政府财政支出方向
注重向公共卫生、基层人才培养方面倾斜,优先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基本医疗保障的财政支出,逐步加大对初级卫生保健、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卫生人才培养方面的财政资金支持。
2、调整对医疗服务的财政支出结构
一是调整政府财政支出结构,改变大幅增加对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方式,采取补贴患者等方式来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保障,通过医疗机构市场化竞争提高效率,降低服务价格。二是加大政府在疾病预防事业中的投入,提高财政公共卫生支出中预防保健支出比例,合理进行预防工作管理。三是合理分配突发性医疗事件事前投入和事后投入的比例,加大事前防范支出比例。
(三)缩小健康人力资本投入区域和城乡差距
一是公共卫生支出的重点向农村和落后地区转移。东部发达地区实行农民医疗保险,中西部贫困地区通过中央政府转移支付,扶持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和供给体系建设,实施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对农村卫生人员进行实用医疗技能培训。二是东中西部地区有区别的健康投入策略。东中西部地区应加大健康人力资本投入,上海、北京等发达地区应重点发展高新医疗技术,留住高端人才,突破发展瓶颈,寻求更大的发展。
(四)将贫困地区营养干预工作建成民生工程
加强组织领导、规范管理、监督检查,把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建成重要“民生工程”、“放心工程”、“阳光工程”。
一是抓好资金落实。利用好中央财政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中的学生食堂建设资金、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资金和“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等专项资金。二是加强示范引导。各地积极推进学生营养改善地方试点工作,建立健全保障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在校膳食营养的长效机制。三是规范财政拨款流程。县财政和教育部门要安排专人负责营养改善计划拨款,以资金发放速度作为年终考核依据,不达要求者不评优、晋升。四是严格执行计划确保食品安全。实现规范化操作,避免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专款专用、提高效益,加强食堂会计核算和内控制度建设。跟踪监测、及时完善相关的政策内容,让贫困学生享受到国家惠民政策。五是加强行政监督,加强信息公开。组成由教师、家长、学生、社会人士组成的监督评估委员会,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共同支持、共同监督和共同推进的良好氛围。六探索政府与公益组织合作机制。积极探索“政府主导、公益跟进、企业参与、多方合力”的PPP合作方式。例如广西“马山模式”的做法是:马山县地方政府负责修建厨房、配套水电等基础服务,“九阳希望厨房”负责提供厨房的相关厨具设备,中央政府为每一个孩子提供每天3元钱营养餐补助款,“免费午餐”公益基金再补助每生每天1元,学生家长轮流担任厨房工作人员。
(五)公平地分配精神健康服务
更加关注社会困难群体,尤其是关注老年人、贫困人口、儿童及青少年,以及女性的精神健康问题。通过社会干预方式缓解现代人精神压力,预防和减少精神疾病发生。关注高危险行业员工心理健康。针对高危行业员工,提供有关心理健康期刊、书籍、光盘,向员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实施心理培训,让员工学会缓解压力、应对挫折。心理健康咨询师对员工进行心理疏导,让出现抑郁等心理疾病的员工脱离高危岗位。
(六)财政拨出专项经费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记者工作虽因采访行业不同以及地域差别,面临的危险程度不一,但调查显示,在十大危险职业排行榜中,新闻记者成为仅次于警察和矿工的第三大危险“行当”。
然而,国内新闻从业人员的保险状况却不容乐观。目前,我国外派记者进行战地采访时,都会为他们购买相应的保险,但在国内进行采访报道,记者购买保险的不是特别多。
很多传统险种因记者是一个高危行业,都对投保条件做了苛刻的限制,但有些保险公司却抓住了这个市场空白,开拓自己的业务。2003年,俗称“记者险”的险种面世,它首次将新闻从业人员的家属作为连带被保险人。当记者、执法人员因工作缘故遭受报复、人身攻击造成伤残、死亡时,将获得保险金的双倍赔偿。
保险公司一度认为这个险种足以带来不错的销售业绩,但和其他个性险种一样,“记者险”也是叫好不叫座。于是,险企近几年干脆都选择在记者节这样大家都注意的日子推出,甚至放弃销售,改为直接赠送,以吸引公众和新闻从业者的关注。
深究起来,也许是因为大部分的记者险被设计为团体险,由被保险人所在单位进行投保,而现在新闻工作者的流动性比较大,工作单位对这些潜在的风险意识还不够,最终造成买者甚少的尴尬局面。
那么,记者们应该如何利用保险保护自己呢?
对于记者来说,危险大多在于发生意外,所以准备一份意外险是必须的。
从费率上看,意外险费率在2‰左右,即保额10万元,每年要交保费200元。
关键词:保险业;担风险;经济补偿;路径
2013年3月21日,中国保监会在京召开会,正式保险监管核心价值理念和保险行业核心价值理念。保险行业核心价值理念是“守信用、担风险、重服务、合规范”。其中担风险是保险的本质属性,是对保险行业功能最好诠释和高度概括。当前及今后认真学习和全面落实保险行业核心价值理念特别是担风险理念,对于保险业、保险公司和保险从业人员来说,意义深远和责任重大。
一、保险业服务经济和民生的路径
1.保险业要积极参与政府对经济和社会的宏观调控。各个行业,风险不同,特别是那些高风险行业,由于其不稳定性,资源流入受阻,社会总资源在各个行业的配置也因此呈现不合理的状况。借助保险,各行业的风险可以较少的代价转移给保险公司,从而有限的社会资源可以按照社会的需要作出合理的配置,从而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2.保险业要积极参与到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中,保险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设计不同的保险产品,进一步补充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减轻政府财政压力,提高社会综合保障水平,特别是全民的养老和医疗保障水平,让全民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
3.保险业要积极参与“三农”保险。“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保险业一定要顺应这种发展需要,在支持、服务和保障“三农”的发展方面充分发挥保险的功能作用,
4.保险业要积极参与企业的经济运行。针对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积极开发、设计险种,增强企业防灾防损的能力,降低企业运营成本。通过提供责任保险等产品,保障商品的正常生产和销售,以减少因过失而造成的损害。通过提供信用保险等产品,提高企业信用度,增强企业竞争力,鼓励大胆开拓市场。
5.保险业要积极参与国民的生产和生活中去。个人通过购买保险产品,以较小的保费成本换取对未来的保障。保险产品充分保障了个人的生命和身体,使得个人的健康和劳动能力得以延续,体现了社会文明,这也是社会管理的直接目的。保险可以保障个人的消费能力,人们在免除了对未来的担忧之后,可以大大减少个人对未来不确定事件而作的资金储备,保证了个人的生活质量。当个人在资金出现紧张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宽期限条款、保单质押贷款条款等方式获得一定的资金融资,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因之而得到了促进。
6.保险业要积极参与社会公共管理。保险的目的是保障被保险人的利益,减少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对其造成的损失。被保险人的防灾防损工作直接关系到保险公司的经营效益。由于保险公司在被保险人的保险标的上具有利害关系,保险公司就会监督被保险人加强防灾防损工作,避免由于被保险人自身的过失行为导致风险增加,从而约束了被保险人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社会风险。保险介入社会公共管理,可以减少社会纠纷,维护合理有序的公共秩序。
二、保险业服务经济和民生的主要险种
1.农业保险保险
(1)从世界各国的经验和我国农业保险实际情况看,农业保险必须实行“政府主导、财政补贴、商业运作”的模式推进,保险业要从承担社会责任的角度,积极参与到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商业性高效设施农业保险中去。
(2)要增加农业保险产品险种和覆盖率。要在水稻、小麦、油菜和能繁母猪等险种的基础上,开办玉米、大豆、蔬菜、花卉、水果、生猪、奶牛、养鱼,养鸭和养鸡等保险,确保农民增产增收。
2.大病医疗保险
当前大病病人特别是农村大病病人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问题十分突出,仅仅靠医保、大病救助和群众捐款解决不了根本性的问题,保险业要推动地方政府贯彻落实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六部委下发的《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通过商业保险的方式对城乡居民大病医疗费用在社保和新农合支付和报销以外的自付费用部分实施补贴,国家要求补贴不低于自付部分的50%。同时国家明确大病医疗保险的资金从社保和新农合医疗保险基金中支付,不够部分由地方政府财政补贴。从试点地区了解到一般每年每人从职工医保基金中提取50元左右,从城镇居民医保和农民新农合中基金中提取20元左右。
3.责任保险
责任保险指保险人承保被保险人的民事损害赔偿责任的险种,主要有机动车辆第三者责任险、公众(火灾)责任保险责任险、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责任险、环境污染责任险、医疗责任险、产品责任保险、雇主责任保险等险种。责任保险适用于一切可能造成他人财产损失与人身伤亡的各种单位、家庭或个人。
(1)机动车辆第三者责任保险。《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国务院《机动车辆交通事故强制责任保险条例》都明确规定机动车辆交通事故第三者责任保险(交强险)为强制保险险种,不投保的机动车辆不能上路和年检。但交强险的保额仅仅只有11.2万元,不能满通事故风险保障的需要,建议车主还要投保50万元保额的商业性第三者责任险作为交强险的补充。
(2)公众责任保险。公众责任保险是对机关、企事业单位及个人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因疏忽或意外事故造成他人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进行承保的一种责任保险。机关、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的办公楼、饭店、工厂、商场、公共娱乐场所等都可以通过投保公众责任保险来转嫁这方面风险。公众责任保险的险种很多,主要有火灾公众责任险、综合责任险、场所责任险、电梯责任险和特种设备责任险等。其中国务院和公安部先后发文要求大力推广火灾公众责任险,从而改变大火后由地方政府买单的局面。
(3)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和保监会于2009年下发《关于大力推进安全生产领域责任保险的通知》,要求在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产品、烟花爆竹、建筑施工、道路交通、民爆器材等高危行业强制推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并由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检查落实,保险公司具体承保。
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是在综合分析研究工伤社会保险、各种商业保险利弊的基础上,借鉴国际上一些国家通行的做法和经验,提出来的一种带有一定公益性质、采取政府推动、立法强制实施、由商业保险机构专业化运营的新的保险险种和制度。它的特点是强调各方主动参与事故预防,积极发挥保险机构的社会责任和社会管理功能,运用行业的差别费率和企业的浮动费率以及预防费用机制,实现安全与保险的良性互动。
一、主要成效
(一)指导思想清晰,工作目标明确
政府工作部门和镇街均能正确认识社会保障与就业管理对社会安定与和谐发展的特殊意义,并能将此认识切实体现在业务实践中。具体反映出工作思路有前瞻性、工作内容有针对性、工作流程有可靠性。
(二)体系健全,机构完善
目前,区政府设有专事社会保障与就业管理的工作机构、18个镇街设有相应的专项服务机构,为我区社会保障和就业管理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组织保证。
(三)信息公开,业务透明
各工作机构和服务机构,都能根据服务型政府建立的宗旨和具体工作目标的要求,公开制度规范和业务流程,努力践行“阳光行政”。
(四)政策有“面向”,活动有“对象”
区政府始终把创业扶持、弱势群体扶助等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作为政策制定的优先目标,政府工作部门和基层组织始终把“4050”人员、农民工和征地转非人员的社会保障作为重点工作内容,效果显著。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体制突出,管理绩效较差
比如就业管理方面,存在人事局、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分设就业市场(人才市场、人力资源市场)的情况;在基本医疗保险方面,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社会医疗救助等实施多头管理。既浪费社会资源,增大行政成本,又不能使服务对象最大化受益。
(二)服务资源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尖锐
虽然建立了从区政府到社区的社会保障与就业服务机构,但是,作为直接提供“面对面”服务的基层社会保障服务机构的人员结构与职能配置严重不相协调。存在领导变动频繁、人员流动性大、人员配备不完整、服务项目多、服务对象广等问题。
(三)正确处理严格执法与吸引投资之间关系的观念混乱
仅从我区参保人数只占应参保人数的40%左右这一事例可知,我区用人单位在社会保险方面的违法情况是比较严重的。但是,执法机构囿于严格执法可能引起投资者流失的顾虑,不能做到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四)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比率低,选择性参保现象突出
据统计,全区参保人数只占应参保人数的40%左右。我区事业单位和民营企业不参保或者参保不缴费的问题非常严重。机关事业单位非在编员工在补缴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方面问题较多,特别是卫生系统所属医疗单位,改制前街、镇畜牧兽医站等情况最为突出。环卫工人、协警人员、等约有3000人未落实社会基本保险。此外,用人单位选择性参保较为普遍。主要表现在:效益好的用人单位愿参加养老保险,而不愿参加失业保险,或少申报失业保险的工资基数;风险高的用人单位愿参加工伤保险,而不愿参加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部分私营企业把参加社会保险作为挽留重要岗位职工的一种福利制度,对重要岗位的人员参保,一般人员则不予参保。在生育保险方面,参保企业多次反映生育保险费率偏高,增大了企业用工成本。生育保险费征收难度大。因工伤保险参保率低,致使工伤保险基金亏损无法扭转。
(五)农民工参加基本社会保险的推行难度大,效果不佳
据不完全统计,常年在我区务工的农民工近10万人,但截止20__年底,全区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只有220__人,占22%,生育保险23000人,占23%,失业保险8000人,占8%,养老保险4687人,约占4.7%,医疗保险4000人,占4%。究其原因,既有用人单位基于经营成本考虑不投保的问题,也有农民工出于现实收入的考虑不愿参保的问题,还有农民工社会保险存在结转技术障碍的问题。
(六)征地转非人员的养老保险政策难以落实
调研得知,自1982年征地开始,全区因征地转非的人员约6.4万人。因人数众多且时间跨度长,情况十分复杂。一是征地转非的身份难以确定;二是安置时间难以确定;三是少数已通过其他形式参保的被征地转非超龄缴费人员要求退出城保,进入被征地转非人员养老保险,从而与现行政策发生冲突。
(七)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不能完全担负化解纠纷的职能
三、具体建议
(一)区里尽快研究组建居间中立的统一劳动仲裁院,落实争议仲裁的实体机构建设。
(二)尽量充实劳动监察行政执法队伍力量,强化劳动执法效果。
(三)探索劳动执法下放街道(社保所)的有效途径,就近就地处理一些一般性的举报投诉,同时能够增强劳动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宣传效果,有利于和谐劳动关系的共建。
(四)配齐镇街社保所人员,并逐步落实社保所人员的“参公”问题,有利于保持社保所人员稳定和个体素质的提高。
(五)研究和探索一条既让劳资双方诚信守法,又不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环境的有效途径,找到一个“平衡点”。
1、农民工养老保险,只要农民工愿意参保,用人单位就必须无条件给农民工办理养老保险,且缴纳相关费用。
2、农民工养老保险应允许跨省际转移。因农民工来自不同的省区,且流动性大,如果不允许转移,很多农民工可能因变换工作地点后无法享受养老保险政策,变换前缴纳的费用就等于白缴。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认真做好社会保障基金检查工作的紧急通知》(延政办发[20*]85号)下发以后,我县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专题会议进行了安排部署,责成由县人事和劳动社会保障局牵头,组织财政局、地税局、就业管理局、医保办、企业养老经办中心、机关事业养老办、农村养老办等有关部门,对全县20*年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基金、城镇养老保险基金、农村养老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医疗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生育保险基金工作进行了全面自查,现就自查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20*年以来,我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落实“两个确保”政策,加强“三条保障线”的衔接工作,不断扩大失业、养老、工伤、生育、医疗等社会保险覆盖面
,完善管理制度,强化基金征缴与监管,全力提高社会保障能力和水平,推动了社会保障事业的全面、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一、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收支情况
(一)养老保险基金
1、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20*年,全县应参保2284人,实际参保2284人,参保率达100%。征缴保险基金765.11万元,收入户利息收入48.95万元,支出户利息收入0.*万元,共支出126.82万元。截止20*年6月30日,基金存储309.*万元,其中支出户存储2.45万元,收入户存储3*.6万元。
2、机关养老保险基金。20*年,全县参保1253人,其中合同制干部223人,合同制工人875人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在职职工131人,离退休人员24人。应收保险基金266.53万元,实际收缴276.*万元,利息收入7.31万元,异地转移收入1.99万元。共支出40.11万元,其中支付离退休人员养老金39.97万元,异地转移支出0.096万元,退保0.*4万元。经查,20*年底,全县机关养老保险基金结存1445.58万元,其中财政专户1300.31万元,基金收入户91.27万元,购买国债54万元。截止20*年6月30日,基金结存1640.19万元,其中财政专户1516.52万元,基金收入户89.93万元,支出户14.74万元,购买国债19万元。
3、农村养老保险基金。全县参加农村养老保险3346人
,共收缴保险费6.56万元,收缴工作已于2000年停止。截止20*年底,全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93.33万元,利息收入0.23万元,共有10人领保,领保金额为451.56元;有12人退保,退保金额4712.54元。经查,现存储基金93.*万元,其中财政专户存款92.64万元,支出户存款0.44万元。
(二)医疗保险基金
20*年,全县医疗保障应参保人数为8593人,实际参保人数为78*人
,参保率达91%。共征缴医疗保险基金780.62万元,其中个人帐户缴纳191.89万元,统筹基金缴纳474.52万元,大病互助基金缴纳114.21万元。支出医疗保险基金499.94万元,其中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出232.76万元,医疗保险个人帐户基金支出213.12万元,大病互助基金支出54.*万元。20*年结余基金280.68万元,利息收入6.73万元,累计结余基金996.9万元。截止20*年6月30日,全县医疗保险基金存储1533.25万元,其中收入户存款116.78万元,支出户存款45.54万元,财政专户存款1370.93万元。
(三)工伤保险基金
我县工伤保险启动于20*年。全县工伤保险应保人数1934人,实际参保人数19*人,参保率达98%。实际缴费基数1711.8万元。20*年,应收缴工伤保险基金10万元,实际收缴1.38万元,利息收入55元,累计结余1.46万元。截止20*年6月30日,共存储工伤保险基金2.9万元。
(四)生育保险基金
我县生育保险启动于20*年。全县生育保险应保人数5*1人,实际缴费基数4849.2万元。20*年,应收缴生育保险基金17万元,实际收缴20万元,利息收入426元,共支出11.09万元,累计结余18.8万元,其中当年结余8.91万元。截止20*年6月30日,共存储生育保险基金13.9万元。
(五)失业保险基金
20*年,全县共有企事业参保单位265个,参保人数60*人,征缴失业保险费25.81万元,支出户利息收入85.1元,全年未支出。20*年,全县共有企事业参保单位265个,参保人数60*人,已征缴失业保险费24.69万元,支出户利息收入139元。今年1—10月份,共发放失业保险金19.4万元,医疗补助8950.5元,购买支票20元。截止20*年6月30日,支出户共存款3.6万元。
(六)地方税务局社会保险基金
20*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征收任务738万元,其中养老保险费688万元,失业保险费50万元,实际征收入库社会保险基金8*万元,占计划任务的1*.5%。20*年,
全县社会保险基金征收任务970万元,其中养老保险费897万元,失业保险费73万元。今年1—10月份,已完成征收任务539.44万元,占计划任务的55.6%。
二、加强社会保险体系建设,提高社会保障能力
(一)强化工作措施,稳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按照“应保尽保,全面保障”的原则,全面落实“两个确保”政策,切实加强“三条保障线”的衔接,进一步扩大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覆盖面,
在巩固国有、集体企业参保成果的基础上,大胆突破现有社会保障制度的“盲区”,积极探索建立覆盖多种形式就业人员、复杂劳动关系人员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办法,认真研究弱势群体、困难群众的社会保险问题,不断将各类企业和人员纳入保障范围,全面提高了社会保障能力和水平。养老保险重点向个体私营企业、自由职业者及其他企业临时用工扩展覆盖;失业保险向机关事业单位扩面;医疗保险重点向灵活就业人员扩展;工伤、生育保险向高危特种行业以及进城务工人员覆盖。通过扩面覆盖,社会保险体系基本实现了资金来源多元化、社会保险制度化、管理服务规范化,有效地保障了职工在退休、失业、患病、工伤、生育时的基本权益,在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发挥了社会“安全网”和经济“减震器”的作用。同时,积极开展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工作,为断保职工接续了养老保险关系。
(二)加强基金征管,确保各项社会保险基金平稳运行。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的征缴与管理,是提高基金支付能力的有效举措
。为此,我们根据省、市有关要求,不断完善制度,切实加强各项社会保险基金的征缴与管理,增强各项保险基金的支撑能力,积极推进参保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县财政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社会保险资金的投入,足额预算党政事业单位医疗、失业、生育保险费,确保基金足额收缴。地税部门和各基金管理单位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采取有效措施,狠抓征收工作,确保年度征缴任务的顺利完成。县人事和劳动社会保障部门认真贯彻执行《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的规定,加大缴费基数稽核力度,依法实施征缴,做到了应缴尽缴。同时,加大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力度,坚持把企业申报与稽查、稽核有机结合起来,制止和杜绝了虚报、漏报、瞒报、少报现象。积极开展社会保险基金的专项监督检查,确保了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运行。
(三)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按照“六统一”的原则,全面推行各项社会保险社会化发放制度,积极为参保人员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加强医疗保险管理,建立就医流程和工作流程制度,规范医、患、保三方的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全面实施《工伤保险条例》,进一步健全完善配套制度,确保了医疗保险的规范化运行。积极推行养老保险社会化发放制度,把企业离休职工养老保险标准参照机关事业单位离休人员标准同步提高,基本实现了企业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社会化目标。建立健全了工伤、生育基金规范运行制度,实行专款专用,规范化操作,有效提高了管理服务水平。
三、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努力推动社会保险事业健康发展
一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了由主管副县长任组长,监察、审计、财政、地税、人事和劳动社会保障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社会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在人事和劳动社会保障局下设办公室,由人事和劳动社会保障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专门负责社会保障工作的日常管理、监督检查。全面推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县安监局将企业参加工伤保险工作列入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管理,与安全生产责任同落实、同考核。
二是健全社会保障网络。为了满足社会保障工作的需要,县上成立了就业管理局、公疗办、劳动保障事务所、机关事业统筹办,配备了专职领导和工作人员,加强社会保障队伍建设。各相关部门加强协作,健全完善工作机制,积极为广大劳动者提供基本保障。
三是强化监督检查。建立了经常检查与突击督查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县人事和劳动社会保障局组织劳动监察执法人员,对不按规定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的单位和企业,严肃查处,限期整改落实。审计部门将机关单位参加社会保险和基金缴纳列为单位财务审计和单位领导离任审计的重要内容,对不参加社会保险出现相关费用的,严肃处理。
四、存在问题
(一)社会保险基金征缴难度大,一些企业借口改制而拖欠保险费。
[关键词] 建筑行业;农民工;合法权益
【中图分类号】 D6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2-018-1
农民工是我国社会中一支庞大的队伍,而且是一支能吃苦能耐劳的弱势群体。据相关调查,从事建筑的农民工可以占到农民工人数的80%,如此高的比例,使我们必须关注这些跨地区,流动性强的队伍。
一、建筑行业农民工合法权益存在的问题
广大农民工群体,在城市建设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大作用,而其实现的社会价值往往与他们自身得到的利益有着截然相反的差别,农民工待遇低,生活环境恶劣,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维权之艰辛,接下来我具体讲建筑行业中农民工所存在的问题:
(一)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法律不够健全。我国的母法,宪法中有这样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和休息的权利,”《劳动法》中规定“劳动者应每周至少休息一日,每天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这些只规定工作者的休息时间,但是对于农民工,尤其是建筑行业的农民工的住宿,餐饮却没有相关的规定。众所周知,建筑行业的农民工的工作量是存在严重超负荷的,为了保障建筑行业中农民工的合理休息时间,生活环境的得到改善,应作出具体相关法律规定。
(二)工伤保险入保律低,医疗保险水平低。在恶劣的环境下工作的建筑行业的农民工,无时无刻的都处在危险中,轻者致伤,重者死亡,但是每当一起事故发生后,我们看到的情形是,建筑工人大部分连最基本的工伤保险都没有的,而拥有工伤保险的农民工仅占大约12.9,这个数字不禁让我们惊心。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城镇建立了与之相适应的医疗保险制度,但是建筑工人往往来自农村,在城市中工作的他们却得不到同等的医疗保障待遇,因此常常不能及时治疗或是因费用过高而无力治疗,因此对其身体产生危害。
(三)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率低。据相关调查,农民工中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比例6,《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指出,根据农民工最紧迫的社会保障需求,坚持分类指导,稳步推进,优先解决 工伤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障问题,逐步解决养老保险问题。而在建筑业中,农民工的养老问题也是农民工关心问题之一。
二、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不到合理保护存在的原因
(一)对于农民工权益社会立法不完善。至今,我国没有一部完全意义上可以保障农民工权益的法律,现有的法律分散,没有系统性。因为立法上的不完善,所以导致了农民工这支庞大的队伍得不到社会的相应保护,当他们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出现了没有足够法律可依的现象。
(二)保障制度建立的资金困乏,相关企业责任心缺失。目前虽然政府加大了对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但是由于投入的资金相对各种保险支出的资金缺口仍旧是弥补不了的,而建筑企业为了减少成本,不为农民工办理社会保险,农民工的工伤保险权利因此被侵犯。
(三)农民工自身的原因。由于我国农民工整体受教育程度偏低,法律意识不强。尤其是建筑行业中的农民工文化程度大多在初中以下,加之繁重的工作,使其很难有时间再学习相关专业与法律知识,不能更好的充实自己,以至于当自己权益受到侵害时往往不能及时找到解决方案,甚至自己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
三、对建筑行业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完善的相关建议
(一)完善关于农民工权益的相关法律。首先立法机关要完善关于农民工权益保障的相关法律体系,农民工问题应受到社会的关注,只有社会各方面都重视才能更好的促进社会的和谐。其次要建立执法部门、监督部门都有法可依,分工明确,这样才可以有效的保护农民工权益的。
(二)建立完善起完善的工伤、医疗保险制度。建筑企业应该树立对农民工起自觉的保护意识,把以前认为给农民工入工伤保险会增加企业的公共费用的错误观念要纠正过来,建筑行业是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如果失去农民工的支持便会失去市场与竞争力,建筑工人的权益不能得到保障,那建筑企业发展的前景是不容乐观的,所以我们应该完善农民工的工伤、医疗制度,使广大农民有地方医治,可以看得起病,促使农民工合法权益得到更好的法律的保护。
(三)提高农民工的整体素质与法律意识。首先由政府组建相关培训机构,为农民工学习相关行业知识提供尽可能的空间,通过学习以减少农民工在像建筑这种高危行业不必要的伤害。其次政府可以出台相关规定,向农民工开放一些职业技能学校,免费为农民工培训,并组织对其技能的相关鉴定。再次,作为企业,要落实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切实履行自己的责任与义务,鼓励职工参加各项培训,做到积极宣传相关行业知识。其另外一个特点是,流动性强,大部分建筑农民工是根据工程建设的时间长短为合同周期流动的,因此农民工关于医疗保障制度要时刻关注政府政策,是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合理保护。
四、结语
总之,随着社会的进步,大量的农民工转向城市的建设中,我们不要只享受农民工为我们带来的建设成果,我们更应该确保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尊重农民工,为其建立相应的保障制度,让我们的社会因此而更加和谐与美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