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4 16:24:1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数字教育课题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开题论证会上,多位专家提到“扔掉教材”这一话题,引起现场部分教师的关注。“扔掉教材”具体是指什么?“扔掉教材”之后教师又该如何组织教学?当数字教学资源扑面而来,教师们准备好了吗?
教学资源整合从“机耕道”跨进“高速路”
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已经成为当前提升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的重要内容。这种融合被寄予厚望――促进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变革,实现教与学、教与教、学与学的有效互动。
“面向未来的教育主要有两大任务,一个是教育公平,一个是教育质量。”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田慧生说:“这两项任务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开发。”
四川省教科所副所长刘建国说,如果将“三通两平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与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比作修建高速公路,“数字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就是高速路上承载的物质,就是繁忙奔跑的各类交通工具,以及顺畅流通的各类“货物”。
相对于传统的纸质教材,“数字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意味着教学资源的整合从“机耕道”时代跨进了“高速路”时代。
我们该扔掉传统教材吗?
一次,上海师范大学教授黎加厚到广东一所优质学校听课。他发现,一堂课下来,孩子们始终都是在使用数字教材,纸质的教材几乎没有翻、没有动。他翻开一名学生的课本,尽管已经到了学期末,但课本依然是崭新如初。
黎加厚感到非常奇怪。课后,他问校长,学生的纸质课本是新的,为什么没有用?
校长淡然地回答说:“我们的学生用的都是电子书。我从来都不认为纸质教材是课堂内主要的学习资源。事实上,它只是一种参考。统一的教材对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不利。”
新时代,学与教的过程对教材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随时都会有更新、修改的需求,而传统教材一成不变,没法“随机应变”。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艺甚至建议课题组研究者和教师们“扔掉教材”。他说,以前,出版社、教材编写专家、印刷厂等各方将教材编辑、出版后,教师仅仅是被动的使用者。现在不一样了,有了数字化教学资源,教师变得更加主动,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实际对教材进行再设计、再整合。
四川师范大学教授巴登尼玛说,国外学校一般都没有统一的教材。教室的背后有一排书架,上面会有各种各样的教材。教师不是只用其中某一两种教材,而是借助这些资料自己来编写教材。教师每一天、每一周都要编写教材(有时候是与学生共同完成),打印出来分发给学生。
文轩教育科技公司培训师张抗说:“有了数字教学资源,教学设计更简单,要图片有图片、要表格有表格。这样,教师可以轻松地将碎片化的素材整合起来,大大丰富教材内容,优化教学结构。”
如何用好数字教学资源?
李艺认为,课题研究者和教师们应该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教师需要先深入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什么、怎么学?教师教什么、怎么教?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分别需要什么样的内容支撑?在这一系列思考后,教师再去“数字教学资源库”中寻找支撑材料,并进行个性化的选择和整合。
如果真正“扔掉教材”,全面深入使用数字教学资源,一方面让教师感受到极大的方便和快捷,另一方面也对教师整合教学资源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成都师范学院副教授赖蓉莎,曾经听过一堂小学英语数字教学的研讨课。她发现,课程思路和教师的设计都很好,但教师仅仅是按教学程序走,而学生则在各自玩手机和电脑。她说:“这是明显的‘管教不管学’,没有把握好使用数字教学资源的度。”
关键词:高职;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职业拓展模块;构建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05-0159-02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已经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践教学等多个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面向生产和服务社会第一线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但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目前高职教育中普遍存在专业技术分割过细,知识结构相对单一,素质教育较为薄弱,文化修养相对狭窄等弊端,与现代社会对知识面广、适应力强、具有思辨和创新能力人才的需求存在一定的距离。高职教育所培养的学生并不应该仅仅是掌握某项技能和技术的“就业人”或是“操作工”,而且还应该是一个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职业人”。这种具有自我发展素质的“职业人”的培养并不是依靠单纯的技术教育和职业培训所能完成的,必须将通识教育纳入其中。这既是教育的需求、社会的需求,更是个体长远发展的需求。
1 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认识
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核心知识模块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包装设计能力,二是包装工艺技术能力。
1)包装设计能力。该模块主要是培养包装专业同学的包装设计能力,其设计能力一般涵盖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印刷包装品表面的图文信息处理和图文设计与创作等。
2)包装工艺技术能力。两个方面主要是包装结构设计,涵盖了材料的选用,物理机械性能的测试以及造型的设计等。如图1所示。
2 专业通识教育设计的基本原则
1)提高通识教育课程规划的科学性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专业学生除了要学习专业技术工作,还要学习和掌握专业相关的信息技术及人文素养等。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时,除了设计专业技能知识的学习,还要开设部分通识课程。当然这部分内容可以设计为专业选修课程、也可以设计为公共必修课等。通识教育的设置一般由学校和专业根据人才培养的定位和后续可持续发展而定。在开设专业相关的通识教育课程和人文素养等相关课程时,应该适当考虑到院系和专业的师资、实训环境以及其他的教学资源等,只有在优势资源的基础上,才能优化资源配置,不至于形成生搬硬套的结果。另外作为职业院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等方式进行合作实施。
2)调整现有人才培养方案,促进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融合
通过调研和分析掌握温州地区、乃至浙江省省内的印刷企业人才开发和人才需求情况及国内开设印刷专业的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发展现状及规律,把握高职印刷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积极调整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增加更有利于拓展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的课程,促进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融合,改进学生现有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1)学生培养目标与通识教育理念
制订专业建设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培养大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区域经济和地方特色产业发展需要,使大学生毕业时成为具有创新精神、活跃思想、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建设人才。这是我校为培养学生的教学目标,只有通识教育模式,把科学文化知识和品德修养教育结合起来,提高大学生的素质能力,增强大学生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能力,使大学生成为既具有精通的专业知识,又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和正确的价值观等。在对大学生培养中,达成对通识教育的共识。
(2)挖掘通识教育的课程资源
根据学院和专业现有教学资源与专业特色,有针对性的开设部分人文素质教育,制定相应的政策和制度,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标,设置“通识教育课程”的要求,把通识教育选修课面向全校学生,利用通识教育选修课等方式,增强“人文身心素质”、“职业创新素质”、“社会能力素质”、“科研能力素质”等教学的关联性;加大小学分课程比重;显然,通过积极挖掘通识教育资源,引进校外通识教育人才,鼓励学生积极选修通识教育课程,为培养大学生成为通识人才奠定基础。
(3)通识教育与教师通识教育课程建设认真总结
加强通识教育教育改革,要从学校、专业等多个层面进行。同时要针对不同专业,不同教学资源等进行设计开发。目前很多职业院校采用了的措施有:小班化教学、多媒体授课和网络教学,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以学生为本,利用和发挥学校现有教学资源的作用,为我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搭建理论与实践互动的良性平台;聘请行业专家、企业技术管理人员进行专题讲座,开设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等系列方式,拓宽和提升职业院校大学生人文素养和技能等。
3 包装专业技术通识教育的构思
近些年随着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新材料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目前已经有不少包装印刷企业引进和改进传统设备及工艺,加速数字化转型。包装印刷业正在快速地进入数字化时代,图文数字化、生产工艺数字化、设备操作数字化、生产经营管理数字化、营销网络化等。快速发展的行业,竞争也日趋激励,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与求职者的职业能力的差异矛盾也日趋明显,这就需要高校积极调整人才培养策略,培养更加适用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面对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技术的不断更新,需要更多的思考,如何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设计更能贴合实际生产岗位能力需求的课程体系,培养高素质高级能人才。因此,只懂得包装专业基本职业能力,对于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远远不够,这就必须结合时代的发展以及学生成长的需要,为其设计开发一套职业拓展模块,丰富其专业知识外的系列辅助知识,以便于拓展其知识面,为其将来就业以及职业拓展等提供便利。
根据本校包装专业历年的毕业和就业情况而言,包装专业的同学几乎一半同学从事包装设计、平面设计、广告设计和印前图文图像处理等相关工作,为了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专业应该加强相关课题的设计和知识面的扩展,提升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等。 包装专业在此类课程设计时,除了传统的开设部分平面设计类课程,甚至应该开设部分立体设计的课程,同时需要结合企业对人才的需要,开设部分与理论配套的实训教学,通过实际案例进行仿真教学,在部分综合实训教学课程中,甚至可以引入社会订单进行课堂教学,提升同学们对客户需求的认识。类似的还有包装印刷能力的拓展、包装销售能力的拓展、生产管理能力的拓展等。
除了以上与专业直接相关的职业能力的培养之外,随着“互联网+”社会经营模式的不断深入,每个行业的同学必须了解网络信息社会的发展特点。专业在职业能力培养的时候也应该考虑到包装同学在网络设计能力的拓展教育等。尽量争取通过专业选修等方式,开设部分相关的入门课程,提升对时代信息发展的认识。
4 人文素养通识教育的构思
专业除了进行与专业相关的课程体系设计与拓展外,还应该适当的考虑高职学生的高的属性,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应该适当设置部分与人文素养等相关的课程,包括:人文身心素质、职业创新素质、社会能力素质、科研能力素质等,这样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 结束语
印刷包装专业在温州地区的高职院校具有较强的行业背景,探讨该专业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或实施策略,更注重学习思考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高职院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顺应当今社会终身化学习的要求,对于更好地服务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具有切实而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柏杨. 军医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模式构建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0.
[2]冯新华. 大学英语教师个人通识教育信念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
[3]杨颉. 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
[4]常洁,袁爱雪. 高等学校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 文史博览(理论),2011,12:85-88.
[5]袁芳. 师范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6]张艳茹. 博茨瓦纳大学通识教育:现状、特点与问题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3.
[7]周聆灵. 我国农林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
[8]余瑞君. 中国高校通识教育的探索:困境与对策[D].重庆大学,2014.
在信息化教育发展的现阶段,举办从全国到各省市的信息化大赛,让公司来帮助教师解决技术难题,同时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水平,这样的模式几乎引起了所有职业学校对信息化教育的重视,对信息化教育起到了很有效的推广作用。不过要真正普及信息化教育,还需要对教师进行有效的培训,提高广大教师的信息化能力。比如,学校可以聘请专业的公司人员,对我们的教师进行专业信息技术的培训;每一年信息化大赛获奖作品都做成一套软件,挂在指定网站上,让各学校下载,组织学习研讨;定期组织省市级的信息化教育,教育设计理念,现代教育理论等的培训研讨;各校各专业每学期必须有一定量的信息化教育课时。尽量做到信息化教育工程常态化,规模化。
2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
原有的教育资源载体,主要是纸质的,静态的,平面的,描述的教材,练习册。随着三网融合的推进,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在数字化革命的时代,传统的教材已经很难满足学生的需要了,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数字化教育对时间、地点、环境没有较大的限制,只要身边拥有手机或是电脑或是电视,随时都能进行高质、高效的数字化学习。学生自主利用“三网”行个别化学习的一种形式,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不受教师约束,最大限度地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兴趣自行选择学习的内容,运用学习策略自我控制学习的进度,以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包括模拟仿真实训、试题库、资源库、网络学习平台等等。
3校企合作,基础课老师也下企业
校企合作,无论是对学生,还是教师都会有很大的帮助。教师下企业,才能真正了解社会需求,才能让我们的教育真正有的放矢,让信息化教育做的更有效。
4改善评价制度
素质教育呼唤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客观公正的评价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教育质量的提高,客观上也能促进信息化教育的发展,为此我们希望能建立多元化的评价。评价内容能符合教育实际,突出评价的导向、激励的功能,全面、客观、公正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此可以采用总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的原则。以我们数学为例,评价方案如下:课堂纪律10%,每周会出一个课题(比如,在教“圆”这一节内容时,结合设计专业学生特点,要求学生把教室的一面墙,设计成圆形的窗,同时算出等分窗栏的高度),以小组为单位评分20%,回家作业10%,课堂练习10%,课堂表现20%,期中考试15%,期末考试15%。
5多样的数学信息化教育尝试
⑴游戏,仿真软件。可以设计一些游戏软件,比如格斯尼奇七桥问题,做一个仿真软件,让学生在学习中游戏,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的复习可以设计类似“天朝教育”等的升级游戏。
⑵网上课堂,远程教育。在我们学校网站上,建立一个教育平台,包括教育视频,课件模块,在线交流模块,自测模块,师生互评模块,拓展应用模块等。
⑶师生共同参与论坛,聊天室,QQ群,远程视频等交互模式。突破时空限制,给师生们提供及时有效的交流平台。
⑷网络化下的任务驱动教育模式。教师给出课题,建立学习支架,让学生个人或分组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渠道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比如讲圆锥曲线,教师给出“圆锥曲线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个命题,同时可以提出如下几个引导问题:圆锥曲线有哪些,各自特点如何?结合自身专业,谈应用?选出典型案例,分析数学模型。学生可以网上搜索,可以去公司实地考察,可以咨询专业人士等等。
⑸开设数学软件应用课。WORD,EXCEL可以解线性方程组,解决线性规划问题,画图;MATLABE可以画图,计算,解微积分;几何画板可以画各种函数图象。事实上,无论是中学还是中高职数学教材上都有数学软件的相关介绍,但真正去用数学软件上课的老师寥寥无几。而在欧美大学中,数学软件选修课是相当热门的。个人觉得每周可以安排一到两次数学软件课。
关键词:通识教育高校图书馆嵌入式服务
1高校图书馆的嵌入式服务问题的提出
在图书馆信息网络化、数字化、移动化及高校通识培养的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正逐步从以物理性质存在的图书馆为中心转变到以服务用户实际需求为中心。而同时高校图书馆用户受众的资源和信息行为也从单一获取固定载体的资源方式转变为利用多种方式获取各种载体上的各种类型的信息与知识的方式。如此,教育方式的转变,根本就是思维和需求的转变,同时也是高校图书馆馆员压力方式的转变。从“以书为本”的咨询馆员管理到“以人为本”学科馆员服务,再到图书馆员的学科系统的嵌入式服务,这种变化是图书馆员从专业技术型素质向学术研究型素质的转变和体现,也是高校图书馆馆员在面对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中的必经阶段。1.1通识教育环境在我国古代儒家倡导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可以说,古代士大夫们和读书人都是通识人才。但是古代没有像现代教育一样,有教育的目标和计划,而是宏观上笼统的进行学习,没有固定的学制年限,是一种终身学习。直到有了科举制度以后,也才有了官方钦定的规范教科书而已。现代大学是个复杂的教育系统。现代通识教育是现代大学的一种教育理念,而教育要通过课程的修习来达到教育的目的,因此,通识教育也必须通过通识课程的学习来实现。1.2嵌入式服务高校图书馆嵌入式服务,是指“高校图书馆针对用户群体的个性化需求要以合适恰当的方式将图书馆各项服务内容融入用户的学习、科研、交互、网络、移动等信息环境当中。”比以往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用户的学习和科研之中,使图书馆服务围绕在用户搜集情报的链条中去。因此,可以说嵌入式图书馆员是继学科馆员之后,图书馆馆员一个更高层次的服务形式,是某一学科专业信息的上升到一定高度后,读者和服务都体现出需求的表现。它的发展历程可以细化为学科联络员—学科馆员—嵌入式学科馆员等等。另一方面,如果说学科馆员是从学科开始划分的,那么嵌入式馆员就是以主动服务的角度来看待图书馆馆员的。
2高校图书馆的嵌入式服务问题的表现
2.1目前图书馆需要考虑两个问题
一是,高校开展通识教育的目的。高校开展通识教育的目的是要全方位的开发和教育学生的知识潜能。“博而不专”不是目的,培养出具有通识才干的毕业生既是美好的愿望,也是可以实现的结果。让学生在学习和娱乐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而现阶段就是一个激发兴趣,引领方向,完成学分,促进学业,建立个人素质和完善个人修养的一个锻炼的过程。更多的深入研究和学习是有待于毕业之后自己动手动脑,进一步充实的。二是,通识教育课程与专业课课程之间的关系。通识课程的设置以具有任职资格的教师自己申报,系部认可,学校教育管理部门审查备案,学生被动选择课程为架构。而每门课的设置完全是教师个人方向与学生兴趣的结合。学生是会“用脚投票”的。因此,教师在开设通识课程的过程当中,要充分的考虑学生的受让程度和接纳程度。通识教育课通常以选修课的形式表现出来,与各位学生的专业课设置没有必然的联系,完全是按照学生的喜恶程度以及选课程序限定而定的。而图书馆在这个结合的过程中,就目前而言,仅仅是起到一个辅助提供信息和以备查询的功用。还没有真正的体现图书馆嵌入式服务的核心内容。
2.2旧有图书管理观念陈旧,形势紧跟不足
首先,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决策者和从业者应当率先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图书馆的角色转化功能。高校领导者和决策者必须改变以往对于图书馆建设和配置的陈旧观念。图书馆本身就是情报资源汇总的集散地,其中理解数字化进程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当图书馆都不能积极的搜集情报,完成知识的传播,那么图书馆的职能就不会很好的完成,更奢谈数字图书馆和所谓的图书馆的嵌入式服务了。第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必然取决于用户群体对其的依赖程度有多高。嵌入式服务模式同样也是图书馆职能在新形势下的扩张过程。嵌入式服务应当使得高校各种需求群体在各种空间、各种时间上在学习和科研上对各种信息的索取、搜集得到最大幅度的满足,在为用户群体带来及时、客观和便利的同时,必将拉近图书馆与用户群体之间的距离。而今后高校的嵌入式服务模式的推动必须依赖于高校图书馆数字化、网络化发展的进程。第三,不重视宣传,活动形式内容单一。高校图书馆应加强对自身的宣传力度,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到高校教育的每个环节与各种活动中,增强其在高校师生中的感染力和影响力。除了每年常规举办“新生入馆培训”,制作咨询引导手册,积极配合高校信息教育课程和阅读书目的推荐外,图书馆也应该多与系部联系,针对图书馆的物流仓储与相关专业教师学生沟通,既增加了社会实践内容,又能更好的理解和认识图书馆的内涵建设。针对各院系对图书馆的建议和批评,有组织的进行调研和回访,为今后的图书馆活动积累经验。
3高校图书馆嵌入式服务问题的思考
高校图书馆是学生汲取知识的“第二课堂”。合适的图书,在合适的时间段找到合适阅读它的人,就是完美的结合,就能比灌输知识,诱导阅读更加有效,更加有目的性,嵌入式馆员的服务涵盖了咨询馆员、学科馆员的行政职能和业务技能。将馆员的技能与通识教育环境下的阅读者的需求有机结合起来,本身就是对学科建设和馆员服务的一个延伸。在笔者工作的环境中,是将服务嵌入到通识教育的自主学习过程当中。是将高校图书馆原有的期刊阅览室、书库和自习室三者相结合,将设备、人员、空间,图书仓储、图书借阅、自主学习功能集合为一体的学习空间。这样的环境下,基本满足学习环境的光线、温度、通风、布局、装饰、植被等要求。图书馆服务要嵌入通识教育环境下高校师生的科研过程中。图书馆作为高校三大支柱之一,对于推动高校学术发展,其中最主要的是要将情报搜集嵌入到阅读用户的科研中。图书馆馆员作为科研课题组的成员之一,要以主动参与的姿态,为课题研究提供全方位、深层次、高质量的信息服务,并将这种服务贯穿于课题的开题结项的全过程。而这种服务,是建立在搜索资源的广博能力上,是配合通识教育的大环境下的。这样,不仅分担了读者繁重的越来越个性化,越来越复杂的科研任务,又锻炼了图书馆员在通识环境下的的科研能力和信息搜集能力。将图书馆馆员服务嵌入到通识教育课程教学过程中,也就是说高校图书馆的学科馆员作为教师教学的助手或者教学的合作者,嵌入到课堂或者网络教学平台中。使其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教师的教学任务中去。其实在国外,图书馆馆员是以助教的形式出现的,只不过在我国现行的体制下,图书馆馆员不能和专业技术教师相提并论而已。但是,我们依然可以称之为“馆员—教师”信息素养教育模式。“馆员—教师”信息素养教育模式在于一边关注读者用户,因材施教,从感情上拉近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一边又使得学生学习知识从图书馆到课堂的对接上在空间上产生了路径的跳跃。抛开狭隘的专业技术系列身份论,“馆员—教师”信息素养教育模实现了信息素养教育与课程学习的实时的有机融合,有利于提高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的质量,更有利于扩大高校图书馆在教育事业中的作用和影响。
4结语
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是在馆员服务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创新的服务方式。学科馆员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密切高校图书馆与院系之间的联系,了解用户的信息需求,提供深入的信息服务。在高校通识教育的环境下,信息网络化、图书馆数字化会显得更加普及和深入。因此,将高校图书馆嵌入式服务的触角延伸到一切读者用户存在的思维和需求上,才能真正的建立高校图书馆的嵌入式学科服务模式。
作者:莘岩 马骥华 单位:张家口学院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新媒体语境 信息素养教育 高职生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5(b)-0247-02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在以虚拟数字化为主要特征的新信息环境下,信息资讯正在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自身已经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知识经济时代。[1]当前社会,资本不再是社会的核心,取而代之的是知识和信息,信息已成为生产力系统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信息技术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工具和手段,信息行业成为增长最快的行业,信息产业也已成为社会的支柱产业。在知识经济作为时代背景的前提下,人们对知识、对信息的需求已远远超出任何一个时代,因为信息资讯已经成为推动人类生产力不断革新、不断前进的强有力的动力。
那么,如何从纷繁复杂的信息海洋中筛选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数据,这已然成为信息时代对人们提出的新的素质要求。信息素养是一种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也是人们具备的一种基本生存能力,它要求人们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我们所处的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获取、利用信息的能力决定了创新的能力,也决定着能否可持续发展。因此,只有对信息素养教育予以充分的重视,努力提高广大高职院校师生的信息素养,才能不断推动科学技术人才储备库资源的丰富与发展,以确保我国2020年能迈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对于信息素养的研究,最初发端于国外。20年代60年代起,国外大规模开展的图书馆用户教育可视为信息素质教育的前身,信息素质真正开始于70年代信息素质概念的提出。经过30多年的发展,信息素养的概念内涵从最简单的信息技能掌握演进到人的整体素质重要层面,信息素质被各国广泛传播和使用。在美国,信息素养教育逐渐成为从中小学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主题,数量众多的信息素养教育计划和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有力地推动着学校教育的变革。
相比发达国家,我国的信息素养理论研究和教育活动较为落后。1984年,原国家教育部《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的意见》,奠定了《文献检索与利用课》作为中国高校大学生用户教育主要形式的地位。从90年代中期开始,受国外影响,我国图书情报界对用户教育活动的理论思考逐渐演变上升为信息素质层面的研究。1993年国家开始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素质教育问题被越来越多的人广泛关注,成为教育界热点研究课题,但研究内容主要是以计算机为主体的信息技术教育。
从研究成果来看,国内学术界对信息素养教育已经取得一定成绩。期刊论文方面,信息素养方面的研究多集中于图书馆建设与高校学生教育两个层面,比如闵红武的《十年来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研究综述》、于维娟的《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孙建军和李君君的《基于图书馆员-教师合作的信息素养教学模型》、王晓力的《国内外高校信息素养教育》、袁曦临的《高校信息素养教育课程建设与学习模式的探讨》等。著作方面,信息素养教育包罗的研究内容更为广泛,如张厚生、袁曦临主编的《信息素养》,该书汲取了国内外图书馆学和教育学的有关研究成果,以信息获取和信息组织为基础,以社会道德、法律意识和创造性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强调信息和信息技术在各个层次学习中的应用,特别强调信息素养在终身学习与自主学习中的作用,强调信息素养与个人发展的关系。李志河主编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一书,以信息技术教育为基础,以信息能力、信息伦理道德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核心,注重学生信息伦理道德、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发展,培养学生获得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以形成正确的信息伦理道德观念、网络安全观念、自我保护意识以及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但是,从国内理论的内容上分析,相关研究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引进和介绍国外对信息素养概念的分析、信息素养教育内容及方法等的文献,结合具体高校进行原创性的理论研究和实际的调查实证研究却寥若晨星。
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主要采用文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来完成对高职院校师生信息素养教育的论述及推理。
3.1 文献调查法
文献调查法是一种效率高,花费少的调查方法,是传统的间接搜集资料的调查方法,就是通过调查文献以获得资料的调查方法。可用于访问调查、问卷调查等调查过程之前。但是文献调查存在一些局限性,它通常需要与其他调查方法配合使用。本文收集、参考了大量国内外有关信息素养概念、内涵、评价标准、信息素养培养研究以及信息素养现状调查等方面文献,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提高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素养问题展开研究。
3.2 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是社会科学中最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典型的社会问卷调查方法是“特而菲法”。调查者基于领域专家知识,经过对专家领域知识的归纳而形成问卷,通过问卷向被调查者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由于受到时间、资金、环境等因素的限制,本调查问卷间接地采用了以往信息素养领域学者在开展研究中所使用的问卷题目,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本研究课题问卷。
3.3 逻辑分析法
逻辑分析法是利用事物的各种己知条件,根据事物之间内在的相互关系,对未知事物的结果进行推理判断的一种科学分析方法。文中根据调查结果采用逻辑分析法对某高职院校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指出目前大学生信息素养存在的问题,并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
本研究将通过对相关信息素养理论的梳理,结合新媒体语境的背景,对高职院校信息素养教育进行深入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其主要创新点有以下几点:
第一,从新媒体语境的特殊背景出发,对高职院校的信息素养教育进行宏观层面的需求分析。传统的理论研究,多集中于运用现成理论对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进行指导分析。但是,在新媒体语境下,高职院校的信息素养教育面对的是更加具体而实际的需求,这要求我们的信息素养教育理论研究更加贴合外界环境的变化,这也是研究的创新点之一。
第二,结合具体案例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本次研究将选取湖南大众传媒学院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基本的信息素养能力及所接受的信息素养教育课程等进行问卷调查,再根据调查数据进行推理,总结出该校在信息素养教育方面所存在的不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
第三,系统提出“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体系,将高职院校教师和学生以及新媒体环境三者结合在一起来整体考虑建设数字化校园的概念模型,将对提升高职院校教师信息素养的选择之道以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进行深入剖析。
4 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基于对信息素养问题的研究,以湖南大众传媒学院作为案例调研对象,将对其在校学生的信息素养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并依据相关数据分析结果,提出如何加强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见解和对策。
本研究的最终研究目的是根据新媒体环境下高职在校学生信息素养现状调查的分析结果来探讨信息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新媒体环境下高职在校学生信息素养的内涵要素和评价标准。信息素养内涵有助于更深刻理解信息素养的概念,信息素养内涵的具体化就体现为评价标准。
(2)对特定高职在校学生信息素养现状进行分析。根据信息素养评价标准的具体内容,通过文献调研法、问卷调查法大致了解当代高职在校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并以此为基础设计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真实反映出当代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基本能力。
(3)探讨新媒体环境下高职在校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方法与途径。本文所开展的问卷调查及对湖南大众传媒学院学生信息素养现状的分析最终目的在于探索新媒体环境下如何提高高职在校学生信息素养水平,以及如何培养其信息素养的途径。
研究的主要内容集中在高职在校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标准,高职在校学生信息素养现状调查分析以及新媒体环境下高职教师、在校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策略,具体可分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关于信息素养概念、内涵、评价标准的研究。目前,国内外关于信息素养的概念表述仍没有统一,综合借鉴国内外学界关于信息素养的研究成果,对信息素养的概念进行理论梳理,对其内涵和构成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逐层分析,并结合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教育经验对信息素养教育的评价标准进行阐述。
第二,新媒体语境下高职在校学生信息素养现状调查。信息素养调查能准确反映出当代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再根据调查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是此次研究的主要内容。笔者将依据文中构建的信息素养评价标准,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份“关于湖南大众传媒学院学生信息素养水平”的调查问卷,对新媒体环境下该校学生信息素养的状况展开调查。对于调查结果,笔者将从不同角度来分析产生这些状况的原因。
第三,如何提升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信息素养的教育能力。从新媒体语境下教师的角色转换入手,笔者将依次论述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的原则与目标,并提出教师信息素养的培训途径。
第四,新媒体语境下高职在校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对策。根据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调查结果的分析,笔者将从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指导理念出发,尝试提出创新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模式以及教育内容的策略。
第五,系统建设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就在于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在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高等教育信息化经验的基础上,笔者将提出包括数字化网络环境、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以及多元信息互动社区的内容设计与平台构建策略,梳理出建设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的指标体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见证,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5个方面,即口头传说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里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其中的大部分内容与艺术密不可分,可纳入艺术研究的领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是高校艺术学科所关注的对象,同时也是高校艺术教育应该承担的重要职责。在我国经济社会发生急剧变迁的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赖以生存的环境正在发生变化,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濒临消亡和流失的困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课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我们民族独特的文化基因、文化传统和民族记忆,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重大意义。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任何外部的“越俎代庖”式的保护,都难以发挥真正的作用。重塑民族的“文化自觉性”,让人民真正了解、热爱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才是根本之道。“年轻人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关心、关注和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关系到这项工作的社会成效,也关系到保护工作的未来发展。十多年来我国的保护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一批批优秀的年轻的项目传承人不断涌现,他们精湛的技艺和创新的成果都令人惊叹。更多的年轻人是从尊重、关心、关注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的层面,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同样是可喜的现象。年轻人的关注、参与,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希望所在”。高校是年轻人群最聚集的地方,大学生是最具有创造力、创新力、创意性的一个群体。如果能让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学生都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之中,发挥他们的所学所长,使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觉关心、关注,并投身于文化遗产的挖掘、研究、整理、保护和传承等一系列工作之中,势必大大推动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同时,引导大学生关注和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对于增强大学生的爱国意识、开阔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等都有极大的帮助,有利于高校办出特色,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正是高校艺术教育应该承担的重要职责。比如地处浙西南丽水市的丽水学院,是当地唯一一所地方本科高校。丽水民间艺术资源极为丰富,且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浓重的民族地域特色,有很多文化品牌已成为国宝。全市已有青田石雕技艺、龙泉青瓷烧制技艺、龙泉宝剑锻制技艺、松阳高腔、畲族医药、景宁畲族“三月三”、畲族民歌、青田刘伯温传说、青田鱼灯舞、庆元木拱廊桥传统营造技艺、遂昌昆曲十番等11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7年8月,丽水被中国文联和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命名为全国首个综合性的地(市)级“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丽水市在2003—2006年开展的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普查中,发现并整理了民间艺术项目558件,其中造型艺术190件,表演艺术317件,民俗类项目51件;在2007—2008年的“非遗”普查中,又发现“非遗”线索达212068条,调查项目达18个门类16956个。
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路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代艺术教育的宝贵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强烈的地域性特征,是这一方水土独特的精神创造和审美创造。高校根植于地方,是地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载体,应当发挥自身文化传承的职能,主动服务于本土文化的发展和建设。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让本土文化在高校艺术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不但可以拓展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内容,促进其教育质量的提高,而且可以延伸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教育功能,实现其当代价值。当前国内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学科正在逐渐发展完善,以非遗资源的保护和有效利用作为该学科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是加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的可行路径。
(一)树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教育理念
“文化自觉”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前提条件。在反思一生学术研究时,提出“文化自觉论”。他主张每个民族都要通过文化自觉来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和他人的文化,找到本民族文化的“安身立命”之地。他说“: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目前,国内高校在对公共艺术教育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关系认识上还有待提升。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往往偏重于正统化、专业化教育,而忽视了本土民间艺术教育。高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普遍缺乏价值认知,大部分高校还未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教学资源纳入高校艺术教育教学体系,导致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脱节,无法形成合力。因此,可将本区域内的非遗代表作名录循序渐进地逐一介绍给学生,使学生对每一项非遗项目的表现形式、艺术语言、生存方式、文化关联等有准确的认识,在教师的引领下让学生对非遗项目进行认知、理解、研究、传承,并逐步形成保护自觉。在公共艺术教育体系中,坚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教育理念,大力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倡导“文化自觉”,使得传统文化承担起应有的教育功能,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同时为高校艺术教育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使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与艺术教育建设发展相互和谐统一。
(二)合理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程体系
确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公共艺术教育中的地位,构建有区域特色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依托非遗资源的所在地域优势,通过对所在地域非遗资源的发掘和整理,提炼出其中具有教育功用的理论和技法,制定有地域特色的公共艺术教学计划,分步骤地调整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设置,建构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使公共艺术教学讲授的方式、内容更加生活化、地域化、本土化,并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特性的有效传承。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应走出狭隘的纯粹艺术本位误区,在内容上走向综合化,将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融为一体,进行相互渗透、交叉融合,开展丰富多彩、形象生动的艺术素养教育。将本区域内涉及民间文学、民间工艺美术、民间戏剧、民间曲艺、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与杂技、古代建筑艺术等方面的非遗项目纳入教学课程结构。地处浙西南的丽水地区非遗资源极其丰富,民间文学就有浩如烟云的故事、传说、歌谣、谚语,如:丽水的陈十四夫人传说、青田的刘基传说、龙泉的高机和吴三春传说、龙泉窑传说、庆元的香菇传说、松阳的叶法善传说等;民间工艺有青田石雕、龙泉青瓷、龙泉宝剑、丽水根艺、云和木制玩具、遂昌黑陶、遂昌竹炭、景宁畲族彩带、景宁畲族银饰、景宁畲族服饰等;民间表演艺术有松阳高腔、庆元和景宁菇民戏的处州乱弹、缙云处剧、莲都夫人戏和茶灯戏、遂昌昆曲十番、石练台阁和茶灯戏、缙云钢叉舞和叠罗汉、青田鼓词和鱼灯舞及百鸟灯舞、云和包山花鼓戏、龙泉木偶、景宁畲族歌舞、处州板龙以及全市各地的龙狮表演等;民间美术有缙云的河阳剪纸、遂昌剪纸、丽水华夏折纸、松阳驱邪巫画等;古建筑艺术有处州廊桥、缙云河阳古民居、松阳石仓古民居、丽水通济堰等。围绕这些非遗项目进行公共艺术教育系列课程的开发,可以极大提升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三)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地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队伍比较年轻,教师大多毕业于专业艺术院校,比较注重技能培养,轻视理论研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不足。要把公共艺术教育教学与学术研究结合起来,鼓励教师申报地方非遗文化研究课题,为地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积累,提升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学术含量。通过科研反哺教学,打造一支教学和科研双优型的教师队伍。
(四)整合资源,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
对于民间艺术的保护,以往在思路及方法上都比较单一。如采用记录、建档等措施,将影像资料、书面资料作为历史的记忆保存下来。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对民间艺术的传承和保护,完全可以采用当今先进的数字化技术。采用数字化技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将是一个全新的、有效的和切实可行的方法和途径。高校可以通过数据库的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区域非遗资源进行数字化记录和保留,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在没有开展资源数据库建设的高校,也可通过实现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字化、网络化共享的方式,使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素材转化为艺术教育的课程资源,用以丰富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内容。再者,数据库建设可以为广大师生提供更为广阔的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与服务平台,也能更好地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并使之成为开拓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视野的重要方式。
(五)走向田野,走进非遗,进入实践
将非遗教学与田野采风、教学实践相结合,让教师与学生走出课堂与校园,与内涵丰富的传统民间艺术直接对话交流,使学校艺术教育成为“有本之木,有源之水”。利用教学实践周组织学生到各地开展采风活动,学生除了课堂学习以外,还利用节假日走进田野,走向民间学习,了解民间传统艺术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掌握民间艺术原生形态,撰写调查报告,汇报田野工作成果(包括文字、图片、视频展示),使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在实践中得到运用、检验和提高,而且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有效推进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的融合。并且,可以此为契机挖掘自己家乡的非遗项目。
(六)搭建以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为特色的公共艺术教育平台
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邀请非遗传承人进行校园表演活动,通过在学校的宣传和表演,激发广大学生对非遗的关注和兴趣;利用活动、论坛、讲座、专业性研讨等形式开展第二课堂,加深大学生对非遗的了解和认识,提高非遗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唤起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把艺术教育与当地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发挥高校文化的引领辐射作用,与地方文化部门联合共建公共艺术教育平台,建立高等学校、文化部门、民间艺人三方多向交流制度,实现资源共享,互动共赢,共同开创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新模式。
三、结语
(一)高校生命教育的缺失
生命教育运动在我国兴起以来,一直集中在中小学领域。长期以来生命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缺失,造成了今天大学生轻生事件频发。首先,我国高校心理咨询服务相对滞后,无法应对屡屡发生的校园轻生事件所带来的挑战。其次,由于市场经济带来了高等教育工具理性与人主体属性的迷失,从而出现了大学精神的退化与生命教育的漠视。当今大学校园人文精神缺失,让大学生失去了精神支柱。这是一个“单向度的社会”所造就的“单向度的教育”和“单向度的人”在现代所遭遇的尴尬[4]。再次,虽然我国已经实施素质教育,但由于受到传统的应试教育遗留症的影响,素质教育大多数成为了一种形式,而高校教育实质依然关注的是怎样生存的本领,往往忽视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忽视了学生情感的培养。同时,在课堂上,由于没有生命教育专门的课程,大学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际上行使的是生命教育的功能。并且大多数教师依然采用填鸭式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理论灌输,很少顾及到学生的真实感受,这样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生命需求就往往被忽视。
(二)大学生生命观模糊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社会物质文明虽然有了极大提高,但是社会却出现了精神和信仰匮乏的现象。可以说,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功利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思潮大行其道,导致人们所信仰的价值理性丧失,从而出现人生意义的匮乏。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据调查发现,大学生的生命质量不高,58.10%的大学生表示“有时快乐有时不”,7.2%的大学生则“经常不快乐”[5]。大学生正处在价值观成型的关键时期,重塑性很强,如果没有及时有效的教育引导,往往会陷入价值和意义难定的困惑之中。同时,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多元化,特别“90后”的一代人,是非观念淡薄,生命观模糊,生命意义迷失,心理压力空前增大,这些无不昭示着他们的身心发展需要生命教育。针对我国高校实施生命教育已刻不容缓的情况,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实施途径,不过几乎都认可开设生命教育课程是高校实施生命教育的最基本的途径。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到来,新媒体不断改变着大学生的交往方式、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和判断,这为高校生命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二、新媒体下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机遇
(一)新媒体及其特点
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化新媒体的到来,彻底颠覆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其内涵随着传媒技术的进步有所发展。从技术上看,新媒体是数字化的;从传播特征看,新媒体具有高度的互动性。数字化、互动性是新媒体的根本特征[6]。还有学者认为,新媒体就是所有人向大众实时交互地传递个性化数字复合信息的传播介质[7]。由此可见,新媒体是以数字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的新的媒体形态。目前,新媒体主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电视媒体等,具有交互性、信息的海量性、个性化等特点。随着新媒体发展,信息传播方式发生重大变化,由单向传播转变为互动传播模式。新媒体的特点适应大学生成长需求,为他们展示自我个性和争取话语权提供了舞台,成为了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他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无不反映着新媒体的烙印。如何合理利用新媒体有效地开展生命教育成为高校生命教育的一个新课题。
(二)新媒体为大学生生命教育带来新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