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4 16:24:1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德育专业基础知识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教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3-356-01
德育教育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不仅可以有效陶冶学生的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而且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现状
1、教师过分注重学生分数。目前,大部分的学校与教师为了提高知名度,太过于注重小学生的升学率,导致在语文教学课程中,语文教师都是以提高学生成绩分数为目的,来进行一系列的基础知识培训教学,从而忽视小学生的品德与情感问题,而这样不仅使小学生无法取得理想的语文成绩,还会使小学生厌倦语文教学课程,也就发挥不了德育教育的目的。
2、教师对德育理念认识不足。由于语文教师对德育理念的了解不够充分,也就无法全面掌握语文教材德育的内容与重点,导致语文教师对语文教材无法进入深入探究,而德育目的也就无法实现 [2]。与此同时,由于语文教师对德育理念的了解不够充分,在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中渗透德育也只是空谈,这样不仅会影响小学生的品德问题,还会降低小学生的素质水平
3、教师专业知识不够丰富。要想把品德教育融入在小学语文教学课程中,语文教师就必须具备扎实的教学功底,但由于小学语文教师缺乏丰富的专业知识,也就达不到真正的德育目的而语文教师缺乏丰富的专业知识不仅会影响小学生品德培养,还会影响小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升学率。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的策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可以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道德情操与良好的心理素质,以下从语文教学课堂、课外活动、课外阅读以及语文教师角度四个方面融入德育来培养小学生的品德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1、从语文教学课堂中实施德育教育。语文教学课堂是培养小学生基础知识与品德教育的最佳场所,也是语文教学课堂中融入德育的主要措施。在语文教学课堂中,语文教师首先可通过运用感情熏陶法,对语文教材内容进行丰富,并对小学生语文基础知识进行辅导与培养,进而可有效提高小学生的素养。
其次,在小学语文教学课程中,语文教师必须运用讲析理解法,对德育和智育进行完美结合,在开展过程中语文教师首先在语文教学课堂中发挥作为引导者的作用,来引导小学生自行思考与探究,并理解小学生提出的要求问题,最好给予肯定与支持。这样才可促使小学生热爱语文教学课程,同时也能使小学生了解语文教学内容的含义。
另外,在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应做好榜样,在小学生的意识里就培养良好品德,引导学生养成尊老爱幼、遵守纪律、勤俭节约、文明礼貌的好习惯。通过在语文教学课堂中融入品德教育,可有效地使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进而提高道德情感。
2、从语文教学课外活动中实施德育教育。小学语文教学课外活动,可以丰富小学生的课外知识,通过把德育渗透在语文教学课外活动中,可以使小学生的综合知识水平与思想品德都得到提升。为了能更好地把德育渗透在语文教学课外活动中,语文教师可运用成语接龙、演讲、文章朗读等多种方法,来实现对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的培训与品德教育目的。与此同时,从语文教学课外活动中融入德育,这样还可促进小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提升小学生的心理素质。
3、从语文教学课外阅读中实施德育教育。语文教学课外阅读是培养小学生基础知识的重要部分,通过把德育融入在语文教学课外阅读中,不仅可丰富课外阅读语文内容,还可使学生的道德情操得到提升[3]。在语文教学课外阅读中,语文教师首先应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小学生的不同性格、不同兴趣、不同爱好来准备不同类型的课外阅读资料。其次,在语文教学课外阅读过程中,语文教师还应发挥引导的作用,引导小学生的正确思维,提升小学生的思想觉悟,促使小学生能在课外阅读中获取语文基础知识与品德教育。
另外,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外阅读课程中,还应安排各种类型的课外阅读活动,来激发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的积极性,进而使小学生能够热爱语文课外阅读,促使小学生品德的提升。
4、从语文教师角度出发实施德育教育。为了能够使得德育教育更好地渗透在语文教学中,要从语文教师角度出发对学生开展品德培养,这样才能使得品德教育更加具有实质性。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求语文教师具有正确的言行与观念,主要这样才能使得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情感得到提升。因为只有语文教师做好榜样、以身作则,才能更好地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
另外,在语文教学课程中,语文教师还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实行对语文基础知识与德育教育的完美结合,促使小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与此同时,语文教师还应挖掘每个学生的特点,并制定培训计划,这样不仅可使小学生的特长得到全面发展,还可促使小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品德。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可以提高小学生的道德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因此每位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都要积极探索,寻找有效策略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课外活动、课外阅读、语文教师四个角度渗透德育,不仅可以使得德育贯穿于语文教学全过程,而且也可使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文化能力、探究能力等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从而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促进素质教育目标的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 邱 玲.试论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有效的德育[J].赤子(中旬),2013,08(09):78-79
关键词:法律基础知识;难题;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0-0115-02
为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工作,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教育部颁布了《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将《职业道德与法律》列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必修课。近几年,在全国范围内的中等职业学校中,实施了新的德育教学方案。
一、“法律”教学部分面临的难题在新课程中的体现
在法律知识这部分中,新课程的变化必然是教学授课中的一大难题,尤其会面临如下难题。
(一)如何使法律内容教授给学生且在有限的时间内
旧课程(2001年版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法律基础知识》)中的法律知识部分按照教学大纲安排的教学时间为54课时,而新课程(2009年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职业道德与法律》)中职业道德和法律知识两部分内容总共安排的教学时间为36课时,其中法律部分不到30课时,仅为旧课程的一半左右。不到30个课时,对于德育课教师要讲授相当于法学专业本科四年的内容,并获得预期效果,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二)如何将专业性很强的法律知识教授给非法律专业的学生
法律知识专业性很强,作为受众群体的中职学生是非专业的,来中职学校之前的学习时期也几乎没有相关的思维训练和知识储备,且在接受法律基础教育之后也是非专业的。对于德育教师将全体学生培养成具备素养和法律基础知识的学生法,且为治国家所需,是一个相当大的考验。
(三)德育教师如何将枯燥的法律条文生动地传授给学生,提高教学效果
法律是高度抽象和概括的具有规范性的条文,对于一位德育教师来说,如何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意愿且变枯燥为生动,这将是教学上的挑战。
(四)如何将大而全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以增强教学的实用性
《职业道德与法律》为全国材,法律部分教学内容大而全,面向所有专业学生,针对性较差。大而全的教学内容,导致了重点不突出,实用性不强,给人“套话多、空洞”的感觉,影响了学生的法律信仰和教学效果。
二、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解决新课程中的难题
《职业道德与法律》是一门融思想性、知识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这些特点要求其对应的教学必须在方法上必须不断创新,体现灵活多样的特点。
(一)课堂讲授法
课堂讲授法是教师运用语言向学生系统而连贯地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方法,是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最基本的讲授方法。
德育教师应当了解中职学生最需要和最关注的法律问题,按需讲授。选取学生关注度高的法律知识进行讲解,如劳动法、合同法、婚姻继承等。所谓进行差别讲授是根据不同专业学生关注不同领域的法律知识,例如:医学专业的学生更关注卫生领域的法律知识,然而药剂专业(营销方向)的学生则更关注经济方面的法律规范……通过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要有所侧重,使对学生的不同知识需求达到满足,从而使教学效果达到更好的发挥。
(二)教学法在案例中的体现
案例教学法就是把生活中发生的真人真为具体案例,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需要从而引导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对案例进行分析、认知与讨论,以实现将理论认知与实践认知相结合的一种引导式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能够帮助教师做到将课本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更易于接受。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广泛地阅读大量资料,经过筛选和鉴别,整理出学生感兴趣且符合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案例,从而在课堂上广泛实施。这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获益颇深。
(三)教学法中的互动
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视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实现师生互动。互动可以是课内的互动,也可以是课外的互动和网上的互动。互动教学法改变了单一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调动了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从而大大提高了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四)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相关的课程内容去做课件,课件中可以包括文字、有趣的图片、形象的音频等。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善于去思考。
要想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对教学内容,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如准备集文本、音频、动画、视频、图片素材为一体的多媒体课件,通过在教学过程当中适时的播放来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和思考。
多媒体将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方式融为一体,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感观刺激,可以满足不同思维方式学生的需求。学生再围绕案例进行讨论,比如,利用“法律讲堂”、“今日说法”等节目使学生理解一些法律案例。这样既能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又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作用。同时,要想引起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教师可以把难点、重点、板书要点等编制成课件在课堂教学上使用,这样不但可以省去板书的时间,可以加快课堂节奏,从而还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另外,在《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的教学中,还可以对启发式教学法、实践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专题式教学法等进行尝试。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应对所有课堂教学活动精心设计,认真组织,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史菁.“法律基础”教学方法改革初探[J].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
[2]雷儒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研究[D].武汉大学,2012.
[3]李茹.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方法的几点认识[J].教育与职业,2010,(10).
关键词:“9+3” 文化课 学业水平 调研
中图分类号:G75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8.036
四川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即:藏区学生在免费完成国家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被组织到内地接受三年免费职业教育)自2009年9月启动实施已历时近四年时间,“9+3”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已取得显著实效,其典型做法和成功经验已在全省中职学校宣传推广,为全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发挥了示范和引领作用。目前,如何有效提升“9+3”教学质量是当前各学校共同面临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省教科所“9+3”教育教学研究室以此为契机,以文化课教学为突破口,于今年4―6月开展了2010级藏区“9+3”学生语文、数学、德育学业水平现状调研,旨在分析文化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为加强和改进“9+3”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1 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以问卷调查为主,辅以座谈会和实地访谈。共发放“学生问卷”2265份,回收有效问卷2006份,有效率为87.22%。涉及13个市州36所“9+3”学校,涵盖城区和农村学校,职业院校、行业中专和职业高中;涉及藏(57.62%)、羌(21.72%)、彝(4.25%)、回(2.43%)、汉(14.99%)五个民族的“9+3”学生。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1.1 过半数学生的语文、数学、德育学业水平相当于初中阶段水平
被调查的2010级“9+3”学生中,语文、数学、德育学业水平相当于初中阶段水平的学生比例依次为67.56%、74.69%、59.98%。语文学业水平相当于初一、初二、初三、高一水平的学生比例依次为:21.24%、23.55%、22.77%、19.79%。数学学业水平相当于初一、初二、初三、高一水平的学生比例依次为:36.21%、23.40%、15.08%、14.53%。德育学业水平相当于初一、初二、初三、高一水平的学生比例依次为:16.91%、17.42%、25.65%、25.33%。(见表1)
过半数学生的语文、数学、德育学业水平相当于初中阶段水平,其中数学学业水平相当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比例最高,其次是语文,然后是德育。
2 原因分析
2.1 《语文》、《数学》、《德育》教学时数普遍不足
根据教育部2009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学大纲》的要求,《语文》、《数学》、《德育》必修课程的教学时数分别应达到160―180、128、128―144,限定选修课程的教学时数分别应达到32―36、32―64、64,总教学时数分别应达到192―216、160―192、192―208(见表2)。被调查的36所学校,三门文化课开设情况参差不齐,其中,《语文》、《数学》、《德育》总教学时数低于必修基本要求的学校比例分别为:48.39%、45.16%、38.71%,总教学时数低于必修加选修要求的学校比例分别为:54.84%、58.06%、96.77%。(见表3)
调研结果显示,过半数“9+3”学校的《语文》、《数学》、《德育》的教学时数均未达到大纲要求,三门学科中未达到大纲要求所占学校比例最高的是《德育》,其次是《数学》,然后是《语文》。《语文》必修课程开设较差,《德育》选修课程开设较差。
2.2 文化课教学缺乏针对性
在调查中,认为“教学进度过快”、“教学内容难度过大”的学生比例分别为39.39%、37.77%,有38.18%的学生“对文化课教师的授课方法不适应”。藏区学生由于文化背景、生长环境、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独特的认知模式和学习方式,他们的汉语水平、基础知识薄弱,在藏区学生与内地学生混合编班、学的情况下,多数“9+3”学校的文化课老师缺乏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和教学策略。很多学校反映出,在文化课教学中普遍存在着照本宣科、教学方法单一、重理论讲解的现象,能密切结合学生的学情和专业需求有效开展教学的教师较少,文化课教学普遍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2.3 “9+3”学生学情具有特殊性
2.3.1 汉语水平不高,基础知识薄弱
由于少数民族学生从小生长在本民族语言的环境,汉语是作为第二语言进行学习的,他们的汉语听、说、读、写能力与内地学生相比存在明显差距,甚至有少部分学生进校时完全不懂汉语。同时受自然条件、经济状况以及办学条件等方面的制约,藏区基础教育相对薄弱,多数“9+3”学生是没有升入高中的初中应届毕业生,他们普遍存在着基础知识薄弱的问题。在调查中,54.48%的学生认为因为“自身基础知识较差”导致文化课学习困难,6.80%的学生课堂上“完全听不懂”。听懂40%的学生占22.42%,听懂80%的学生仅占22.83%。由于汉语水平和基础知识薄弱导致学生听课、记笔记、语言表达、知识理解等方面出现困难和障碍,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2.3.2 缺乏预习、复习习惯
在学习习惯调查中,“很少预习”或“从不预习”的学生占32.73%;“很少复习”或“从不复习”的学生占30.44%,“经常预习”、“经常复习”的学生分别仅占11.37%、15.63%。在学习上遇到问题时,“很少”或“从不”与任课教师沟通的学生占35.84%,仅有14.60%的学生“经常和任课教师沟通”。可看出,多数“9+3”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预习、复习的习惯和主动解决学习问题的习惯。
3 对策与建议
3.1 加强督导检查,规范中职文化课教学
文化课是中等职业教育阶段的必修课,是中职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基础,是中职学生成为合格职业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国家教育部职成教司《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加强文化基础教育、改革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是我国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对中等职业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因此,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中职文化课专项督导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对学校进行监督检查,将《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学大纲》落实情况纳入对学校的考评体系,督促各“9+3”学校开齐开足文化基础课。各级教研部门要广泛深入基层学校调查研究,加强对中职文化课教学的指导和研究。
3.2 加强文化补习,提高汉语和基础知识水平
在调查中,有73.83%的“9+3”学生认为学校“有必要”实施文化补习,其中,认为“非常必要”的学生占29.76%。59.88%的学生希望“补习与专业相关的文化知识”;赞同“集中补习”、“个别辅导”、“举办周末文化补习班”的学生比例依次为50.44%、48.39%、44.31%。可看出,“9+3”学生对实施文化补习的愿望非常强烈。因此,各地、各“9+3”学校要将文化补习作为“9+3”教学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列入教学计划,分阶段、分年级制定补习计划和实施方案,采取集中补习与个别补习、课内补习与课外补习相结合的方式,将中职课教学与文化补习有机融合,有效提升“9+3”文化课教学质量。
3.3 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学习指导,提升文化课教学的针对性
在调查中,近半数(49.24%)的“9+3”学生希望任课教师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47.61%的学生要求“简化理论课学习、加强实践操作”,28.50%的学生要求“调整教学内容、降低教学难度”。“9+3”学生由于擅长形象思维和机械记忆,逻辑思维、抽象思维的能力较薄弱,因此,任课教师要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因材施教。要针对学生的汉语水平、接受能力及思维特点,加强直观式、启发式教学,尽可能引入实物教具、案例以及多媒体,把静态、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动态化、形象化和生活化,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少语言障碍;把学、看、做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文化课学习的重要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质量;要针对藏区学生的文化背景及生活经验,积极编写适合“9+3”学生学习的校本课程;要充分考虑藏区学生的现有基础和专业特点,合理整合教学内容,在文化课教学中有机渗透与专业综合素质有关的教学内容,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同时,加强学生职业素养及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效提高文化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中职;德育;问题;对策
1中职德育工作面临的困境
(1)生源素质不高。中职生普遍入学成绩比较差,大多存在自卑心理,加上对自身要求比较低,往往会做出一些比较出格的事情,比如,逃学、旷课、说脏话等。甚至有些学生推崇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为人好吃懒做、怕苦怕累、不思进取,缺乏自主学习和独立生活的能力,导致中职院校德育工作在客观上面临很大的挑战,出现很多问题。
(2)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物质条件整体上越来越好,但是社会贫富差距大、城乡二元制结构等问题,导致部分人世界观、价值观的扭曲。中职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很容易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部分学生奉行“读书无用论”,不服从学校的管理,对中职院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3)家庭教育的缺失。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相辅相成的,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更大。但是,中职学校的很多学生家长常年在外地打工,对孩子缺乏管教,加上爷爷奶奶的溺爱,导致孩子缺乏独立性,遇到困难和挫折就退缩不前,不愿吃苦受累,致使学校德育工作难以取得好的效果。
2中职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家长和学校都不够重视。在当前这个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来,就是希望他们能掌握一门技术,将来能够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而学校也常常会忽视对学生思想道德情操的培养,片面强调专业技能的学习,对学生一些违反校纪校规的行为睁只眼闭只眼,不进行及时的批评教育。
(2)教学内容俗套陈旧。学校的德育教学内容枯燥空洞,脱离实际,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导致很多学生对于这种“文件式”“口号式”的德育活动产生抵触心理,不能够感受到德育的意义和重要性,致使德育效果微乎其微。
(3)教师缺乏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德育工作依靠每个教师去渗透到教学的每个环节,但是中职学校教师大多没有这方面的意识,也没有德育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只注重基础内容和专业知识的教育,而忽视德育,再加上学校没有对每个教师有硬性的要求,也没有安排相关的培训和考核制度,德育发展创新缺乏后劲。
3加强中职德育的措施
(1)将德育和技术教育结合起来。要让学生明白,一个人要在社会上立足并取得成功,除了自身要掌握一定的技术手段和谋生技能外,还需要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正确的职业理念、适应社会大环境的能力,并且要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秉持对职业的热情和信念。将德育内容与学生的实际工作环境联系起来,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2)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中职学生生活在这个多元的社会大环境中,常常会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时疏导他们心中的逆反、烦闷、自卑、嫉妒等不良情绪,与学生做朋友,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达到德育的良好效果。
摘要:德育课是培养引导学生的人生观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长期以来德育课主要以讲授型为主,缺乏与学生的互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无法被激发,较为被动。在新课标新理念下,在德育课中灵活运用活动教学开展德育课教学,既能活跃课堂,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更有利于引导学生的价值观。
关键词:活动教学;中职德育课;主观能动性
德育课,作为学生的必修课之一,无论是在中小学的课程设置还是在中职课堂都有着重要的分量,因为德育课即是对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塑造更是一种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引导。由于中小学德育课大多数列为考试的必考科目,因此德育课便与升学压力挂钩,因此,学生并没有产生任何的松懈态度或者是抵触情绪。然而,中职生由于没有升学方面的压力,因此,对于德育课的学多数持着比较无所谓的态度。那么,德育课究竟应该以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学生才会乐意并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呢?
以学前教育的专业课《社会科学基础知识》为例,探讨活动教学在德育课中的运用。
一、学会选取教材开展活动教学
以学前教育专业的《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教材为例。中职虽然没有开设专门的历史课,却是以另一种方式将历史与地理两者编排成一门课程,即是《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教材里将三年的历史全都浓缩成一起,只是所编排的专题划分与高中有所区别,地理方面则是舍弃了自然地理只剩下人文地理的部分。教材在编写上相对内容较为庞杂,跟现实中课程的安排有一定的冲突。每周只有两节课,因此只能是对教材的内容有所舍弃。对于历史,大多数学生存在一种定向的思维认识:历史就是讲故事,要识时间事件,但是一直处于很混乱的思维。从学生的层面来讲,这样的认识容易造成学生失去兴趣。而中职学生的学习成绩相对于高中生而言较差,对文化课的学习热情不高,因此对教材方面的取舍显得格外重要。
二、活动教学策略
新课标新理念的提出,非常强调的一点即是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主要,教师不是传授知识的全部,而是应该引导学生去获得知识,即是“探讨学习”而不是“命题式学习”。命题式知识只是将向学生传授一种是非观念,而不是教会学生去判断。讲授型的授课方式容易缺乏一个平台让学生参与其中。这样的授课方式一方面无法让学生激发兴趣,另一方面则是容易将课堂变成教师一个人的课堂。
俄国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究者、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这句话从教育者的角度说明了在课堂的教学中,如果只是让学生作为一个接受者而忽略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那么学生自身的兴趣也就无法被激发,学生也就容易走神。与注意力规律是一致的,教师的授课应注重学生注意力的转移时间段。当学生只是出于一种接受的过程,而失去了对知识的思考,这样的知识也容易让学生健忘,没有一个思考的过程知识也容易产生混乱。由于初中的时候大多数学生对历史缺乏兴趣,对历史知识的记忆产生了混乱,大多数的学生对中国历史朝代顺序的更替出于混乱之中。历史教学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不正是更加证明了讲授型教学方面的缺失。那么如何让学生愿意学,乐意学?笔者认为活动教学可以实现。
活动教学,就是在教学课堂中创设情境,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自己去探讨新的知识点,引导学生,层层递进的引导。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充当着引导的角色。活动的主体是学生,让学生在教师设置的悬念中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探讨的兴趣。而活动教学在教学中的运用,首先必须是教师要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层次和学生的主要兴趣来进行活动教学的教学设计。
(一)结合认知,巧妙设置悬念,结合中职生专业特色开展教学设计
在社会科学基础知识该门课程中,在教学设计中要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中职生文化课成绩普遍比较薄弱,对时间的概念比较含糊不清,无法将每个朝代的顺序按历史的发展辨认,无法将人物和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准确的对应起来,单纯的靠死记硬背容易造成学生思维方式的僵化,也容易导致学生渐渐的失去兴趣。因此,要让学生对历史产生兴趣可以结合兴趣的着眼点以及以及学前教育的专业特点,一般作为学前教育老师都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讲故事。
在教学设计中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让我来为每个朝代代言。活动要求:按照历史朝代的发展,为每个朝代选取一个故事,并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出来。故事的题材可以是神话故事、历史人物故事和传说,或者文学作品。并且故事要详细生动,支持创新。通过这样的方式给学生设置了悬念,并且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自己来体验当老师,并且将历史故事以较为形象生动的方式表达。这样一来,学生便会使自己的认知上产生了一个冲突。有了认知方面的冲突才会产生内在的驱动力迫使学生去探索。而此次的效果让学生不仅学会了记住历史朝代的顺序,还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还了解到了更多的神话故事、历史故事。
(二)活动教学要把要求讲清楚、课堂才能有序开展
活动教学的开展中必须注意的一项就是应该把要求讲清楚,让学生对活动教学有一个宏观的把握以及明确对课堂任务的要求。因为对于中职生而言,大多数自制力较差,目的性不明确,如果把所有的自交给学生,容易造成学生的混乱,也不利于活动教学的开展。笔者仍旧以社会科学基础知识为例。
在开展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教学中,针对中国古代主要文化、文艺复兴以及启蒙运动这三个时期主要的代表作品这个知识点时,便选用了竞赛抢答的方式展开教学。第一,将活动教学的设计的知识范围告之学生,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提前预习知识点;第二,将竞赛抢答所要注意的问题、要求提前讲清楚;第三,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在开展活动教学方面,还应强调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尽量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教学课堂。不仅能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荣誉感。课后通学生的教学反馈,大多数学生喜欢以这样的方式记住,通过对知识点的检测反馈,发现学生掌握程度比较好。
“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活动教学的效果就在于能让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状态,如此学生便由被动变成了主动学习的过程,传统的讲授使学生过于被动而产生了疲倦。活动教学无处不在,应该巧妙的利用课堂不同时间段开展。比如在课前五分钟,可以利用这个时间设置一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进入到学习的状态,激发学生的内心的情绪和智力振奋。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职 软件技术专业;“以点带面”;学生社团
(一)培养目标
1.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程序员和软件技术支持与服务岗位群,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紧跟世界前沿技术,熟悉软件开发流程,掌握国际主流的软件开发平台和程序设计语言,能熟练进行软件开发、测试与维护,具备软件设计、软件编程、软件测试和软件实施等综合职业能力,能够胜任程序员、软件测试员和软件实施员等工作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精湛的专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的学习与适应能力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职业岗位(群)
本专业学生的职业领域主要面向软件业、计算机服务业、其他商务服务等行业,主要在基础软件服务、其他软件服务 、计算机系统服务、数据处理、其他计算机服务、办公服务等领域从事工作。具体从事的职业岗位(群)如表1所示(含未来3-5年内学生经过努力可能从事的岗位)。
表1 职业领域及主要就业岗位(群)
序号职业领域就业岗位职业资格证书其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1软件业
Java程序员计算机程序设计工程师技术水平证书(Java)
Net程序员计算机程序设计工程师技术水平证书(C)
2计算机服务业/其他商务服务业
软件测试员软件测试工程师技术水平证书
软件实施员计算机信息处理工程师技术水平证书考试
1.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二级Java、二级C)2.信息技术水平考试证书(计算机程序工程师证书)3.计算机软件资格水平测试证书(程序员或测试师)4.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证书(办公软件应用模块、数据库应用模块
(二)人才培养规格
1.素质要求
(1)责任意识:有高度的责任感,有严谨、认真、细致和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
(2)协作精神:具有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具有协调工作的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3)改革创新精神:培养锐意改革、大胆创新精神;
(4)遵守职业道德:遵守行业规程,保守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
2.知识要求
(1)具有大专文化基础知识,包括德育、数学、英语、体育等文化基础知识;
(2)掌握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
(3)系统学习和掌握静态网页设计及制作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
(4)掌握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知识;
(5)掌握数据库基本知识及基本操作,熟悉SQL命令,并能开发基于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数据库管理应用系统;
(6)掌握网络编程基础知识、开发规范和开发流程;
(7)掌握数据结构基础知识,了解基本的计算方法,能使用编程语言设计算法;
(8)了解软件工程基本概念和软件项目文档的国家标准,能完成一般项目的文档编写,并能在系统分析员的指导下,参照详细设计文档进行规范编程;
(9)了解软件测试的基本原理及测试方法,掌握测试用例的编制方法。
3.能力要求
(1)具备计算机常用软件应用及程序设计能力;
(2)具备阅读分析软件代码的能力;
(3)具备熟练安装配置和维护各种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能力;
(4)具备熟练搭建与配置数据库服务器的能力;
(5)具备较熟练使用和维护计算机硬件、软件环境的能力;
(6)具备对操作系统、管理软件、软件编程工具的熟练使用能力;
(7)具备查阅、翻译中英文专业资料和日常的语言交际能力;
(8)具备独立搜集、信息处理和公文处理能力;
(9)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和再学习的能力;
(10)具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较强的创造能力;
(11)具备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
(三)课程结构
在专业课程结构中,按照课程类别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拓展课程。专业课程包括理论课程、理实一体课程和实践课程;拓展课程包括专业选修课程、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和开放式自主学习课程。其中,电子信息类计算机专业平台课程为:办公应用Ⅰ、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计算机专业英语、办公应用Ⅱ。本专业分为软件编程(Java)、软件编程(.Net)、移动设备软件编程三个专业课程方向,第3学期开始选择,到5学期结束。学生可以选择其中课程方向即可。
软件技术专业课程结构如下图所示。
(四)毕业标准
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身体素质,符合学校规定的德育和体育标准,同时必须通过本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教学环节,毕业总学分达146.5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程26.5学分,专业课程100学分(其中,专业基础课程26学分、专业核心课程31.5学分、单项技能训练课程5学分、综合实践项目课程6学分),拓展课程20学分(其中,通识教育课程6学分、专业选修课程6学分、自主学习课程8学分)。在校期间必须取得计算机程序设计工程师技术水平证书(Java)、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二级Java、二级C)、信息技术水平考试证书(计算机程序工程师证书)等专业技术资格证书之一,方可毕业。(作者单位:长春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海藩,软件工程导论(第四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
【关键词】新课改理念;信息技术教学;应用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新课改理念不仅是时展的需要,也是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为我国家培养更多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人才之根本。因而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新课改具有的意义可谓深远而又重大。基于此,以下笔者结合新课改理念和自身教学实践及经验做出以下几点分析。
一、讲解和演示相结合,提高理论知识教学的有效性
我们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会发现很多学生喜欢于上机操作,而对理论学习且缺乏兴趣。这与新课改理念倡导的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思路相违背。因而作为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引导学生学好理论基础知识,加强理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意识到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就像盖房子挖地基是一回事,只有具备良好的基础知识,才能在实践教学中借助理论基础的支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例如最为基础的计算机历史、组成、结构等,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应尽可能的提高理论讲解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理论与演示的结合方式向学生讲解基础知识,并做好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将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中体现出来。例如笔者在进行有关计算机组成的基础知识教学时,首先将事先预备的多媒体课件一一展示在学生面前,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将计算机的主板、内存、中央存储器、硬盘、声卡、显卡、电源等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对计算机的组成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然后拿出实物,并一一讲解各自的工作职责和功能,在此基础上对全班学生进行分组,由每组选出代表对这些计算机元件的名称、功能和用途等进行讲述,并要求有条件和有兴趣的学生在课前通过请教专业人士、观看组装视频等方式,在课堂上对教师提供的各种计算机元件进行简单的组装。在这一过程中,通过讲解和演示的有机结合以及新课改理念的融入,在加深学生对计算机组成元件有基本认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实践能力,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充分的体现出来,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提高了课堂的高效性。
二、加强示范教学以提高操作教学的实践性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离不开教师的示范,因而作为教师在示范教学中应严格按照行为规范操作进行,例如操作姿势、行为规范的示范。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内容比以往小学和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的难度更大,往往某些示范教学内容繁多,使得学生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此时如果采用同步教学方法就会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因而在示范和同步教学中应用新课改理念的核心就在于引导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成绩快速有效地提高。这样就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自身的作用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在教师的引领和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提高操作教学的实践性,从而更好的掌握计算机操作行为规范,为学好各项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奠定坚实的实践基础。
三、在启发和鼓励探究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为此,教师在学生探索过程中应扮演好引路人和鼓手两个角色,多鼓励学生去探索和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多创造一些让学生能够探索和发现解决问题的条件,引导学生发现和思考,使探索的过程能顺利进行下去。在教学的过程中,应以创造性教育思想为指导,教给学生创造性思维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创造性活动,培养学生创造力。
四、德育教育渗透于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网络的普及率大大提升,每位学生都有接触网络的机会,尤其在课余生活中为学生接受各种信息提供了便利,然而网络信息的双面性使得我们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使其在掌握信息技巧和感受信息文化的同时能不断增强自身的信息意识和内化信息理论。因此,牢记教育宗旨,贯彻新课改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我们应与时俱进,将德育自觉地渗透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和良好的品行。
综上所述,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新课改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的同时,还应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践行新课改理念,始终坚持生本原则,应用新课改理念于讲解和演示结合之中以确保理论知识教学的有效性、于示范和同步教学之中以提高操作教学的实践性、于启发和鼓励探究之中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应用新课改理念于德育教育渗透之中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黄捷瑛.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及对策探究[J].新课程学习(中).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