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社交媒体的营销

社交媒体的营销精品(七篇)

时间:2023-07-14 16:24:0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社交媒体的营销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社交媒体的营销

篇(1)

关键词:社交媒体 品牌营销 消费者行为模式 新逻辑

从上世纪70年代世界上第一封以“@”区分用户名与地址的电子邮件发出开始,社交媒体就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并一步步渗透人们的生活。社交媒体以 Web2.0 技术为依托,以人际关系为基础,主要有博客(和微博客)、维基、播客、论坛、社交网络、内容社区等基本形式,是人们彼此之间用来分享观点、交换信息、维系情感的工具和平台,赋予了每个人创造并传播内容的能力。近年来,社交媒体依靠互联网蓬勃发展,不仅吸引传统媒体争相跟进,而且成为企业价值传播的重要手段。

一、社交媒体特征及发展

(一)社交媒体的特征

1、互动性

传统的媒体是信息单项传输到用户那里,用户只能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接受或者忽略传播的内容,没有过多的参与。而社交媒体的优势在于信息的传播是双向的,是一种互动交流。用户可以第一方的身份参与信息的传播,与社交媒体平台上的任何一方进行互动,这样增强了用户的自,激发了用户的参与积极性。

2、社交性

社交媒体有很强的社区性,可以方便的以地区、兴趣等共同点找到并形成各种社群,并就共同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有效的沟通。用户参与社交平台的目的不仅为了自我传播,也为了维护和拓展关系网络,树立个体形象和强化社群地位。这种社交化特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大众的关注度和影响力,但是提高了用户归属感,增加了社交媒体使用的频率。

3、无界性

依据社交媒体的定义,用户生成内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UGC)是社交媒体的显著功能,这也是社交媒体“草根性”的特征体现。用户可以利用社交媒体产生、传播、接受和反馈各种信息内容,这种网络平台对用户没有任何身份门槛限制。社交媒体的无界性可以激发用户的广泛参与,它模糊了媒体和受众之间的界限。

(二)社交媒体的发展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5年1月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互联网正在改变并主导着越来越多人的工作、学习、生活,在互联网环境中建立的各种社交媒体平台也应势而生,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依赖。到目前为止,社交媒体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在萌芽时期,社交媒体主要表现为即时通信、交友网站和各种论坛等;2003年第一个真正的通用社会化网络Friendster成立,社交媒体进入发展阶段;随后出现了一些用作专门用途的利基网站,如Ning,接着公司主办的社会化网络、多媒体共享网络、社会化新闻与书签、实时更新网络等开始出现;2004年,web2.0的概念正式被提出,这成为社交媒体诞生的主要标志,此时产生了Facebook、Twitter等,标志着社会化媒体发展进入成熟期;2010年至今,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大量社交媒体应用开始流行起来,出现了微博、微信、陌陌等应用社交平台[1]。

二、社交媒体转变了消费者行为模式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普及,使全球经济发生深刻变化,不仅促使着传统经济自我革新,而且使整个世界经济的运行模式以及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2]。据麦肯锡2015年数据显示,在30个大类产品中,通过社交媒体“推荐购买”这样的营销行为,可平均诱导26%的品牌购买,其中有2/3的产品因社交媒体营销直接决定了消费者购买决策。社交媒体的大量出现,在不断影响和改变着消费者的认知和消费行为。传统消费者行为模式“AIDMA”提出,消费者从接触商品信息到最终达成购买会经历五个阶段:首先,通过媒体广告、终端促销、人员推销等方式了解商品信息,并引起对该商品的关注(Attention);然后消费者与商品的信息进行沟通后,对已关注的商品产生兴趣(Interest);接着消费者通过各种信息刺激,对该商品形成购买欲望(Desire);消费者对商品建立欲望后,通过外界媒体的反复作用加强记忆(Memory),形成对该商品的深度认知;最后在欲望与刺激中,消费者对商品产生极大的认同和需求,促成行动(Action):最终购买该商品。

然而,随着社会化媒体的快速崛起,消费者拥有了更广泛的话语权与自,其行为模式已经发生了巨大改变,形成了AISAS模式:品牌的创意引起了消费者的关注或注意(Attention),消费者通过社交媒体对品牌进行交流与互动,从而激发消费者在互动中产生参与的兴趣(Interest),然后受众开始利用社交媒体搜索(search)与诉求相关的品牌信息,在社交平台上经过比对、认识、了解品牌后,产生购买行动(Action),最后,在社交媒体中分享(Share)产品的消费体验,形成口碑传播。这样消费者就完成了一次,从“买者”变成“卖者”的进化过程,企业的品牌也在消费者的自我展示中完成了传播[3]。

三、社交媒体时代品牌营销从对立到融合

(一)品牌建立与传播

依据定位理论,品牌建立主要是通过填补消费者心智中的空缺(或需求)来完成,如果这空缺(或需求)已经被其他品牌占据,品牌就需要“重新定位竞争”。在社交媒体时代,品牌的建立仍然遵循以上“空缺原则”,但是传播品牌的渠道和媒介却发生了根本变化,品牌营销的核心不仅依靠语言文字取得消费者的品牌认同,如果品牌想要进入消费者的心中,最好的方式是在社交媒体上利用视觉(视频)影响消费者的品牌选择。

(二)传统品牌营销的模式――对立

在社交媒体大量出现之前,所有品牌几乎都按照消费者“认识―购买―忠诚”的方向运作,品牌和消费者之间处于单项的对立关系,品牌只有通过不断的单方向消费者进行宣传,力求最大限度的让消费者认识品牌,而后又不断地在品牌的各种塑造上下功夫,让消费者产生认同,再通过不断让利去维持消费者的忠诚度,消费者在传统的品牌营销中处于被动地位,品牌和消费者站在利益的两端,企业付出的成本和精力与收获的消费者不成正比,因此,传统品牌营销并没有最大化品牌营销的经济价值。

(三)社交媒体时代的品牌营销新模式――融合

随着社交媒体的产生到大规模应用,不断充斥和渗透着消费者的生活。在工业时代,要建立并维持一个品牌通常需要数十年的时间,社交媒体时代的到来加速了这个过程。社交媒体时代品牌营销新的逻辑是让消费者和企业之间从利益对立到利益融合,品牌传播按照“忠实消费者―扩散知名度―消费者体验分享―赢得更多消费者”的方向进行,让全民在分享中成为品牌的代言人。品牌信息通过社交媒体进行传播,创建粉丝团,营销者可以通过各种社交媒体平台和其他形式的网络形式来或更新信息,支持在线互动,并在互联网上建立自己的网站,例如戴尔公司在Twitter上的@Delloutlet账户订户数量已经超过了60万[4]。中国的互联网网民除了乐意与“网上伙伴”交流与分享外,他们也乐意通过社交媒体的品牌社区与“品牌”沟通与互动。品牌与忠实消费者之间的依赖,会成为最强大的营销武器。如星巴克所做的就是引导忠实消费者每天上网宣传自己的品牌体验,晒出星巴克的各种精美图片,获得无数“赞”。因此,人人都是自媒体、人人都是代言人,借助“全民代言”的欲望,让大众成为品牌营销的主流。

四、结语

正因社交媒体的互动性和无界性,品牌的建立被视为一个动态的和社会化的过程,社交媒体开放了品牌的互动、参与和共创边界,使不同利益相关者(如顾客和员工)的合作成为可能,他们可以共同创造品牌,而不是简单地接受它,这有助于品牌资产的增值[5]。

参考文献:

[1]根据MBA智库百科资料整理。http:///wiki/

[2]唐小鹏.社交媒体营销对拓展网络营销渠道的推动作用分析[J].现代商业,2015(24):38―39

[3]李红新,晁翠华.网络营销与策划[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4]王梅.web.0时代的营销变革解读[J].经济论坛,2014(8):135―138

[5]邓乔茜,王丞,周志民.社会化媒体营销研究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5(1):32―42

篇(2)

写在前面的话:

社区运营的过程繁琐而充满细节,成功是一条漫漫长路,社交媒体营销需要创意更需要勤勉和认真。怎样避免一些日常工作中容易忽视的问题是每一个营销者需要考虑的,笔者希望通过本文来与大家一同分享应该注意的一些日常问题。

很多企业日复一日地上传内容,但却对他们的社交网站主页的糟糕表现毫无办法。他们刊登的帖子让人们哭笑不得,赶走了粉丝,更糟的是——它们的存在让人们觉得无聊得要死。

如果你的企业也犯下了社交媒体内容7宗罪的其中一条,那你就应该赶快纠正它!

#1向粉丝过度推销

如果几乎所有你的帖子都是向你的粉丝兜售什么,那么你就犯下了贪欲罪。这个错误也可能出现在直销的情况下,而不是利用你的声誉、知识和社区来服务你的销售。如果你的Facebook,Twitter和博客页面充斥着购买信息,那赶快清除掉他们吧!

#2贪图数据表现

大多数社交媒体营销者利用大量时间的工作来聚集或鼓励在自己页面上的互动。这可能涵盖了所有营销的误区,通常情况下这意味着渴望得到评论、赞或转载。记住,不应该太贪恋与这些反馈,你能给予的更多,你就能得到的更多。帮助人们,教导人们,评论更多!

#3过于追求自我表达

你一定意识到了真正能做好社交媒体的企业是那些强调参与他们平台的用户。聆听受众的心声要比企业自己的独白重要而有趣的多。不要太过于强调你是谁,你就是企业而已——应该更多的去融入你的粉丝表达你独特的个性。

#4懒惰,行动迟缓

一个常犯的错误是发帖数太少。粉丝们喜欢媒体访问你的页面,发现一些新的东西,即使数量不多。如果你非常懒,那么当战略和计划执行的时候,你必须改变你的方式——否则你的站点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5引起公众愤怒

在社交媒体的领域你必须非常重视,不要忘记低调谦虚的意义。太多负面的报道,或者太多对愤怒评论者的敌视——无法提升公众眼中你的形象。通过邮件平息事态,也可以运用一些优惠承诺,激励或者客户服务至少让当事人冷静下来。

#6因嫉妒而抄袭

如果你的竞争对手正在从事一些很棒的事情,而你却总是想去抄袭他们,记住做一件有价值的工作是需要付出努力的。如果你真的按照你的想法这样实施,那么你可能会赶走已有的粉丝。去发现你适合怎样的内容,可以运用一些分析系统,并且不断在你的活动中进行一些试验或调整。

篇(3)

这不是吹牛,而是有真实的案例。一位艺术家搭乘美国联合航空公司的航班并且托运了其价值3500美元的吉他。由于该航空公司行李服务部门的不当操作,致使吉他损坏。在和联合航空客服联系但最终无果后,艺术家把这一段经历写成了一首歌并放到了YouTube上。短短一个月,该歌曲的点击率超过了500万次。因为这首歌,联合航空的品牌形象受损,股票受到了重创。据《时代周刊》报道,在歌曲上线的第4天,美国联合航空的股价下跌了10%,给股东造成了高达1.8亿美元的巨额损失。

现在,许多公司已经在主流社交网站上开设了官方账号,以便让更多的社交用户关注其品牌和服务。这些公司希望喜欢其产品或服务的人会访问它们的社交网站以获知产品或服务信息;公司然后可以根据这些客户信息进入客户的网络社交圈。多数拥有直接面向客户的产品或者服务的主流品牌都已经建立了社交站点。他们将社交媒体作为平面媒体、网站、电视、电影之外的另一种补充渠道。这些公司可能并不会看到明显的投资回报,但为了不被社交潮流甩在后面,它们必须这样做。

然而,在社交媒体建立官方站点就能够万事大吉了吗?联合航空的“吉他事件”为这些公司敲响了警钟。该事件说明,社交网站用户往往不会在公司的社交站点或者社交页面表达他们的观点以及对于产品或服务的情绪。这意味着,利用社交媒体远不是仅建立社交站点这么简单。

IBM公司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当调查者被问到“你为什么会上社交媒体或者社交网站”时,70%的用户选择了“和亲友保持联系”;只有23%选择了“和商家互动”。事实上,有超过一半(55%)的被调查用户表示他们没有通过社交媒体和商家打交道。显然,对于拥有传统客服渠道(如联络中心)的公司来说,社交媒体的加入意味着客服模式的转变,因此将社交整合到传统渠道中来也显得尤为必要。

过去,一个公司的联络中心往往会有语音、电子邮件、网聊以及Web等多种沟通渠道,客户能够和该公司取得联系并且互动,而公司能够掌握用户体验方面的信息,并且利用这些信息指导研发以及营销。现在,如果将社交网站作为一种补充的媒体类型纳入到传统客户沟通渠道中来,除了建立社交平台以外,公司还需要积极监控社交网站上关于其品牌以及产品的舆论动向。通过监控,该公司也成为了客户社交圈中的一分子,而不再被排除在圈子之外。如此一来,他们能够识别早期的预警信号,并且迅速采取恰当行动以阻止事件在社交网站上病毒式扩散。

公司要注意在社交媒体中有影响力的个人,必要的时候直接和他们进行互动。这种通过社交网络进行的直接互动也可以促使公司既有的联络中心解决方案基础设施的变革。然而,对于拥有传统联络中心渠道的公司而言,将社交媒体整合到客户服务中来也是颇具挑战性的。

首先,需要收集相关信息。要清晰而详细地阐述需要的信息类型,然后通过关键词或者其他检索内容可以获得目标信息;另外,还要识别信息来自哪家社交媒体。如今,供消费者讨论产品或者服务的社交网站有许多种,除了比较流行的Facebook、Twitter以及微博之外,用户社区以及论坛也是收集信息的重要平台。

其次,收集到的信息需要进行过滤以及分析,使一些重要的相关信息能够从海量的社交数据中显现出来。和联络中心信息资源有限相比,社交网站的原始数据浩如烟海,企业无法配备足够的人力进行人工识别,所以过滤以及分析就显得非常重要。

最后,当相关信息识别出来后,要选择同相应的客户服务机构合作,因为他们在社交媒体的互动方面更为专业。根据社交信息的类型以及社交互动的重要程度,机构可以选择直接和主动发起互动的个人联系,也可以通过公司的CRM系统创建一个工作项,通过工作流程来掌控社交互动。

篇(4)

【关键词】社交媒体;快速消费品;品牌营销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3-0096-2

一、中国社交媒体的发展

社交媒体发展沿革:社交媒体,又名Social Media,区别于传统商业媒体形式(报纸,杂志,电视,广播),是一种新型的媒体传播方式,主要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信息的分享,传播,通过不断的交互和提炼,对观点或主题达成深度或者广度的传播。中国的社交媒体起源于2005年之后国内开始出现的社交网络。这期间成立的开心网,校内网(后改名为人人网),直至目前最为广泛应用的微博等,已经成为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一代进行互动和传播的主要平台。鉴于社交媒体巨大的用户规模和富有潜力的市场价值,其各种服务如何在企业营销策略中得到有效应用,是目前所有厂商和品牌都在努力开发的内容。

中国社交媒体的分类和主流形式。目前国内主要的社交媒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类别,包括论坛社区、社交网站、博客、微博、位置签到、问答、维基等等类型。

本文中所讨论的社交媒体,是指基于“互动交友”基础上的娱乐休闲类社交媒体,是建立在用户之间共同的兴趣、爱好、活动等,或者用户间真实所构建的人际关系的基础上,以实名或者非实名的方式在网络平台上构建的一种社会关系网络服务,如人人网,开心网,新浪微博等,它们属于目前社交媒体中的主流形式。

用户规模:根据预测,在未来的几年里,社交网站将进入平稳且持续增长的态势,日益增长的用户规模将不断的挑战传统的营销方式。而作为与消费者联系最为密切的快速消费品企业,这一庞大规模的用户群体将成为这些巨头们争夺的目标。

二、社交媒体改变了快速消费品行业的营销模式

快消行业传统的营销模式。对于快速消费品而言,覆盖的产品范围为日化洗护,烟草,酒类,包装食品等,由于属于日常生活用品,因此快速消费品企业的盈利模式主要是依靠拉动高频次和重复的使用消耗来获得利润和价值的实现。相较于耐用品以及其他高档消费品而言,快速消费品是关乎到人们日常生活质量的必须品。表现在消费行为上,具有简单、迅速、冲动、感性的特质。因此在传统的营销方式上,这类企业往往具有前瞻性以及快速的响应能力。在国内外许多的营销奖项上,快速消费品往往依靠别具一格的创意和深刻的目标消费者洞察,在品牌建设和公关传播上屡获大奖。同时,由于快消行业的同质化竞争,许多产品必须依靠强有力的品牌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快速消费品所有的营销策略都是围绕其产品的目标消费者而制定,因此对消费者洞察的分析决定了这类企业采用何种营销方式来传播品牌。常用的方式有:传统广告投放(电视,平面,楼宇),渠道宣传(卖场堆头,促销,派样,试用),线下活动沟通(路演,主题活动等)。

基于“口碑传播”的社交媒体挑战传统营销方式。但是社交媒体的兴起正在逐渐改变这种传统的依靠投入大量费用。消费者从被动的接受信息转变成为信息的拥有者,他们依靠“口碑传播”赋予个人的态度和情感,对信息进行吸收,分析以及传播。由于公众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上进行信息的,这增强了用户的粘连度,不断地吸引新的用户进入,同时基于这个平台建立了一个信任度与日俱增的圈子。通过滚雪球开始不断地积累能量,进而从数量和质量上改变着公众对品牌和产品的认识。对于快速消费企业来说,只有积极的介入社交媒体,建立早期竞争优势,从被动的“被传播着”转变为积极的“传播者”,才有可能牢牢的抓住现有用户,争取新的用户和品类转化机会。

案例分析:以玛氏食品的“德芙心声”巧克力为例,这是一款延续了“德芙巧克力——丝般感受”品牌精髓的新产品,它具有巧克力与夹心相结合的高品质口感,层次丰富,包装精美,定价在9.5元,目标人群是18-35岁的年轻女性。在具体的品牌传播德芙品牌团队上面临三个挑战:如何凸显德芙心声巧克力独特的品牌主张;如何有效借助开心网用户间互动行为,提升本次活动的参与转化;如何精准把握和提升用户的品牌感受和活动效果。德芙品牌团队就这一产品打造了一个全新形式的整合营销平台。以主题“德芙心声——打开心声,享受身心触动的愉悦!”的市场营销活动,依靠“开心网”和“新浪微博”进行传播,快速有效地制造话题,在短短时间内成为吸引了众多用户的参与和分享。

在具体的活动方式上,首先建立了“德芙心声”的官方账号,通过内容分享帮助用户在开心网上与好友进行互动,让他们成为“愉悦心声”的体验者和传播者;通过回复,分享,转发,上传照片,幸运抽奖,赢取优惠券等形式,激发潜在消费者对“德芙心声”的好奇心和认知度,围绕着这一品牌创造源源不断的话题。本次中,“德芙心声”巧克力邀请了“开心网”和新浪微博粉丝参与北京世贸天阶广场的大型迎接新年庆祝活动。在活动当晚,挑选出来的100句心声的主人将自己的原创“心声”交给德芙,定制专属于消费者自己的“心声”巧克力。此外,实时在天幕上滚动的,还有通过新浪微博共享放飞之夜的网友们即时发来的心声如“把爱和德芙一起邮寄到你的城市,新年快乐”,“时光从指间流走,思念却定格在显示屏”。“德芙心声”成功的通过在社交媒体上创造话题,引爆话题,吸引用户,现场参与的形式,与消费进行情感互动,并且引发了关联想象,进而吸引用户成为该品牌的忠实用户。据数据显示,本次活动进行了35天,有870余万人次参与,发表了14万句心声,品牌形象深入人心。在活动期间,有30多万开心用户成为德芙巧克力的亲密好友,主动与朋友分享自己的生活点滴。

篇(5)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8)03-0049-06

随着互联网新媒体的兴起和发展,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通过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维护客户关系和开展广告营销。由于社交媒体具有可转发、受众广、传播快等特点,在内部控制、风险披露等方面对现有金融广告监管形成了挑战。近年来,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以下简称“FCA”)和美国联邦金融机构检查委员会(以下简称“FFIEC”)分别了金融机构使用社交媒体的指导意见,对我们加强社交媒体金融广告营销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英美金融监管机构对社交媒体的主要做法

(一)FCA的主要做法

FCA于2015年3月了《社交媒体与客户沟通――基于社交媒体的金融营销活动指引》(以下简称《FCA指引》),对金融机构使用社交媒体进行广告营销的风险提示、信息转发、审核记录等合规要求作了解释和指导。《FCA指引》的主要内容:

1.社交媒?w的范围。FCA认为社交媒体可以被定义为:“使用户能够创建和分享内容或参与社交网络的网站和应用”,包括但不限于:博客、微博(比如推特)、社交或职业网络(比如Facebook、Linkedin、Googleplus)、论坛、图片和视频分享网站(比如YouTube、Instagram、Vine、Pinterest)等。

2.社交媒体信息构成金融营销的标准。社交媒体的信息是否构成金融营销,主要看信息是否包含邀请或引导消费者从事金融活动的内容或者传达信息时是否属于“开展业务过程中”,“开展业务过程中”的判断基于“传达信息一方的行为出于商业目的”。FCA强调,社交媒体信息是否构成金融广告营销是根据信息内容进行判断而不是根据信息主体。比如公司用其企业账号在社交媒体上非商业信息不属于营销,而公司员工出于业务目的用私人账号产品信息的行为则可能构成金融营销。

3.社交媒体金融广告营销的性质。根据英国和FCA有关法规,广告营销按照通讯特点可以分为“实时”和“非实时”,按照消费者意愿可以分为“许可”和“未经许可”(主动式营销),不同类别适用不同的法规条文。FCA明确社交媒体的金融广告营销属于“非实时、未经许可” 的广告营销。FCA提醒金融机构注意:即便社交媒体从技术上看是实时的,但却仍属《金融营销规则》定义的“非实时”范围;即便消费者对金融机构的社交网页进行了“关注”、“喜欢”等操作也不能改变其“未经许可”的性质。

4.社交媒体的金融广告营销应当进行风险提示,同时做到清晰、公平和非误导。一是明确相关法规中“特定金融产品和服务应当包含风险提示和声明”的要求适用于所有的媒体,包括社交媒体。比如广告词提及业绩就必须披露近5年的真实业绩;二是要醒目显著,广告营销内容要遵守FCA的《关于金融营销显著性要求的指引》及其他法规的显著性标准;三是要确保的初始信息即便最后传达给了非目标群体(通过其他人的微博“转推”或脸谱上的共享等手段传播)仍然能够保持清晰、公平和非误导;四是要考虑在有字数限制的社交媒体(比如推特)上营销复杂金融产品是否合适。

5.社交媒体的广告营销应符合“单独合规”原则。FCA要求社交媒体上的每条信息(比如每条微博、每个Facebook页面、每张图片)需要单独考虑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比如强调收益的内容与风险提示不能分属不同页面。“风险提示”和“单独合规”两个原则对那些使用有字数限制社交媒体的金融机构形成了挑战。FCA强调,如果社交媒体金融广告触发了风险提示和相关披露要求,则以下几种情况不合规:一是“一键链接”,在强调产品收益的网页上提供链接,点击一次即可另页显示风险提示;二是插入图片,用文字强调产品收益,用插入图片进行风险提示。虽然文字和图片在同一页面,但社交媒体图片实时显示或预览功能可以被消费者设置为关闭,导致文字与图片不同时显示;三是“路标性”文字表达不当,用简短的文字引导消费者点击页面链接,但路标性文字触发了风险提示和相关披露。以上三种情况都不符合“单独合规”的要求。

6.社交媒体信息转发传播的责任问题。在社交媒体上进行金融广告信息转发(比如“转推”),责任在转发者,但创建信息的金融机构仍然要承担原始信息的合规责任。如果是金融机构转发消费者的信息,则视转发的内容情况决定是否构成金融营销并适用相关法规。例如,公司转发消费者对公司“周到服务”表示满意的信息不属于广告营销,因为客户服务不是受监管活动。如果消费者发表认可金融产品服务收益的信息,公司共享或转发此信息将构成广告营销,即使公司没有制作信息内容,仍将为此负责。

7.社交媒体信息的审核与记录。FCA要求金融机构建立工作机制:一是由金融机构中具备能力和资质的人员审核社交媒体的信息;二是充分保存社交媒体信息记录,不能依赖社交媒体渠道保存,因为社交媒体可能删除旧资料;三是其他适用于印制物、广播和户外媒体的审核记录规定同样适用于社交媒体;四是要按照FCA关于高级管理人员和内控制度的要求加强管理,防范法律、声誉等风险。

(二)FFIEC的主要做法

2013年12月,FFIEC代表其成员机构(货币监理署、美联储、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国家信用社管理局、消费者金融保护局、州监管机构联络委员会)向金融机构了《社交媒体:消费者保护的合规风险管理指引》(以下简称《FFIEC指引》),对有关法规在社交媒体上的适用包括金融广告合规问题进行了解释和指导。《FFIEC指引》的主要内容包括:

1.社交媒体的范围。《FFIEC指引》对社交媒体的定义是:“社交媒体是一种交互式在线交流方式,用户可采用文本、图像、音频或视频来生成和分享内容”。社交媒体包括但不限于:微博(比如Facebook、GooglePlus、MySpace和Twitter);论坛、博客、点评网站(如Yelp);照片和视频网站(比如Flickr和YouTube);职业社交网站(比如LinkedIn);虚拟世界(比如Second Life)和社交游戏(比如FarmVille和CityVille)。FFIEC认为单独发送电子邮件或短信不构成社交媒体。

2.金融机构应建立使用社交媒体的风险管理计划,使其能够识别、衡量、监测和控制相关风险。风险管理计划的规模和复杂程度应与社交媒体的使用深度相称,应由技术、法律、人力资源和广告营销等方面的专家参与设计,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有职责明确的社交媒体管理机制,由高级管理层直接指导;二是制定社交媒体使用和监控的政策和程序;三是对社交媒体相关第三方的选择和管理应建立风险管理流程;四是制定员工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包括单位、个人使用社交媒体的政策和程序,界定不允许的行为;五是监测由金融机构或第三方管理的社交媒体网站信息;六是审计社交媒体使用的合规情况;七是定期向高级管理层评估报告社交媒体风险管理情况。

3.社交媒体开展金融广告营销的合规要求。现有金融法律法规同样适用于社交媒体开展广告营销的行为,《FFIEC指引》强调了下列合规要求:

(1)《诚实储蓄法》及其实施规则《DD条例》、国家信用社管理局规则第707节。存款机构应按照上述法规要求披露存款产品的费用、年度百分比收益率和其他条款,不得以误导、不准确或歪曲陈述存款合同的方式对存款账户进行广告营销。例如,社交媒体广告如果包含了“奖励”或“年度百分比收益率”等触发词汇,则必须清晰地披露获得此奖励或收益率所需的最小存款余额。

(2)公平信贷类相关法律。《平等信贷机会法》及其实施规则《B条例》禁止贷款人在广告营销行为中以不恰当的理由阻碍借款人申请贷款或跟踪申请情况。《公平住房法》要求广告陈述中不得含有基于种族、肤色、宗教等的限制或偏好。另外,如果金融机构从事住房抵押贷款并在社交媒体上有主页,则公平住房的LOGO必须在其页面上显示。

(3)《诚实信贷法》及其实施规则《Z条例》。《Z条例》将广告定义为:“宣传消费信贷的任何商业信息”。贷款人通过社交媒体宣传信贷产品应以清晰醒目的方式披露贷款条款、年度百分比率等情况,广告提及的条款必须是贷款人能够真正提供的条款。另外,如果社交媒体广告触发了相关披露要求,《Z条例》允许披露的信息与广告分属不同页面,前提是广告中醒目地链接到披露信息所在页面或位置。

(4)《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金融机构通过社交媒体的广告不得有“不公平、欺诈或滥用”行为,应确保在社交媒体网站上传达的信息准确且不会产生误导。

(5)存款保险和股份保险相关规定。参加存款保险(对信用社而言是股份保险)的存款机构应当在其存款?a品广告中声明该产品受保,投资产品则声明不受保。上述要求同样适用于社交媒体广告。

(6)《反垃圾邮件法》和《电话消费者保护法》。如果金融机构通过社交媒体向消费者发送未经许可的通信,可能涉及这两部法律的适用。

(7)《公平信用报告法》。金融机构利用其掌握的消费者个人信息,通过社交媒体向消费者营销其金融产品应遵守《公平信用报告法》的要求。

4.金融机构使用社交媒体应关注三类风险。一是法律风险。除了前述直接涉及广告营销的法规外,还要注意社交媒体的使用是否违反《公平债务催收法》《银行保密法》《社区再投资法》等法律法规;二是声誉风险,包括社交媒体可能涉及的欺诈、第三方管理、隐私、消费者投诉咨询、员工使用社交媒体等问题;三是操作风险,包括内部人员操作问题以及外部攻击等信息安全问题。

二、我国社交媒体金融广告营销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机构对社交媒体广告营销的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

近期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对海南省19家银行的金融广告营销管理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7家银行未制定统一的广告营销制度,建立制度的12家银行中仅有1家明确规定广告内容应经过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审核,多数银行都是由企业文化部等部门进行品牌、外观、费用等审核,由发起的业务部门进行内容审核;有16家银行在微信上建有自行管理的公众号,2家银行有新浪微博账号,但其中仅有7家银行制定了社交媒体广告营销管理制度。这些制度也存在缺陷,比如局限于对企业公众号、微博号的管理,缺少对员工使用社交平台的规范;侧重于保密、声誉风险管理,忽视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内容审核等。

(二) 社交媒体的金融广告违规情况时有发生

根据《广告法》和《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互联网广告应当显著标明“广告”,有投资回报预期的商品广告应当进行风险提示。然而目前社交媒体金融广告的违规情况仍较为常见,比如未进行“广告”标注、未进行风险提示、过分夸大收益等。实际上,上述法规生效后,新浪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的广告投放系统已经进行更新,金融机构通过系统投放的批量广告已经自动合规,但在社交媒体主页产生的零散广告仍有较多违规的情况。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部分金融机构未对其社交媒体管理团队进行充分的广告法规培训,导致有些管理团队没有意识到其的内容已经构成了广告,也不清楚需要进行标注和风险提示。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对辖内19家银行的调查,只有5家银行的社交媒体平台管理员接受过《广告法》和《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的培训。

(三) 社交媒体金融广告缺乏行业合规标准

一是缺乏认定标准。由于社交媒体和金融产品的特殊性,对于图文分离、文字链接、金融机构转发消费者言论等情况是否构成广告,还没有界定标准。二是缺乏显著性标准(视觉标准)。虽然《广告法》等法规要求标明广告和进行风险提示,但未规定字体、大小、颜色、位置等视觉标准,有的金融机构将广告和风险提示用非常小的字体在边角处显示,消费者很难察觉。目前社交媒体广泛推送的信息流广告与非广告内容高度相似,缺乏视觉标准让消费者更难区分。三是缺乏风险披露标准。《广告法》等法规并未明确详细的风险提示内容,这使得目前金融产品的风险提示都是“投资有风险”等口号,无助消费者对真正风险的把握。四是缺乏适当性标准。微博等社交媒体属于开放平台,同时又有传播速度快、长度展示限制等特点,使用此类平台进行复杂金融产品的广告可能对消费者造成较高的风险,目前尚未有相关的负面清单、目标群体限制标准。

(四)社交媒体金融软广告具有较大的潜在危害性

“软文”(软广告的一种)是社交媒体特别是微信公众号常用的广告形式,其语言与内容极具隐蔽性,往往能让消费者信服而又无法识别出是广告。比如某银行撰写的软文,没有生硬要求消费者购买其理财产品,而是以与银行无关的“理财高手”身份,用大量收益数据和客观比较证明该银行理财产品优于竞争对手。这样的软文一旦不标注广告及来源公众号,经过朋友圈转发后消费者更难辨别。如果金融机构使用软文的形式营销复杂金融产品,将对消费者形成较大风险。由于“软文”模糊了广告与普通文章的边界,在判定、监测和处理方面存在困难。

三、启示和建议

(一)健全金融机构社交媒体广告营销的内部管理机制

可以借鉴FCA和FFIEC做法,要求金融机构建立社交媒体管理机制。一是建立综合性的广告营销制度和社交媒体管理制度,规范总部、分支机构和员工个人使用社交媒体的行为;二是制定完善的社交媒体广告流程,对广告内容至少进行业务审核、合规审核和消费者保护审核;三是制定员工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应包含《广告法》《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四是监测和评估社交媒体广告效果,以及员工使用社交媒体的行为;五是完整归档社交媒体广告情况,并定期进行审计。

(二)制定社交媒体金融广告的合规标准

金融管理部门可联合工商管理部门共同制定金融行业的社交媒体广告合规标准。对于认定标准,可以借鉴FCA做法实行“单独合规”,即每张图片、文字、链接都作为单独的广告考量。金融机构虽然没有制作内容但转发消费者评论的也可根据实际判定为广告;对显著性标准,可以规定广告和风险提示的字体不小于正文字体,信息流广告可以通过边框涂色与非广告内容区分;对风险披露标准,不同类别的金融产品实行不同的风险提示内容,同时借鉴英美做法,实行触发式披露;对适当性标准,可建立金融产品负面清单,禁止复杂金融产品通过社交媒体广告或定向推送给不适合的客户群体。

(三)加强对社交媒体金融软广告的规范引导

篇(6)

去年底,Facebook资助市场研究公司Forrester Consulting实施了一项调查研究活动。该研究结果显示,很多市场营销人员认为社交媒体很重要,但是却没有充分利用它。因此,这个社交网络巨头了两本白皮书,并统称为“社交业务蓝图”(Social Business Blueprints),以便与营销人员分享利用社交媒体的成功做法。这两本白皮书的名称分别为“建立网络品牌”(Building Brands For The Connected World)和“在网络上谋求成功”(Organize For Success In The Connected World)。

根据这份研究报告,76%的营销人员认为,社交媒体对于品牌建设非常重要;72%的营销人员认为,它对于培养用户忠诚度也很重要。而且,59%的营销人员相信,在将来不支持社交媒体的公司将难以生存。71%的营销负责人相信,公司能够通过社交媒体获得竞争力;仅有33%的营销负责人现在拥有打造社交企业的长远战略。这项研究活动对101名副总裁和营销人员进行了网络调查,并采访了12名CEO、CMO和营销副总裁。

Facebook还罗列出了一些基本的概念来定义社交性:

社交影响力:建立让品牌用户影响其朋友的战略。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通常会向他们的朋友寻找建议,从而决定如何安排时间、精力和资金。

社交媒体:利用社交网络为渠道来品牌信息,激励人们参与其中并分享信息。

社交营销:将社交媒体和技术融入到规划营销战略和提供品牌体验的过程中。

篇(7)

远程开放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这种教育形式不受时间、空间限制,采用最先进的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多种交互式教学手段。 在远程开放教育这种学习方式下,采用信息技术交流,以文字教材为基本媒体,配合音像教材、计算机网络、教学软件等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利用电话答疑、电子信箱等信息交流,并辅以必要的面授辅导,是大众化的、终身学习的最理想和最方便的学习方式。

远程开放教育是一种终身学习的方式,适用于社会的任何群体,但目前远程开放教育的普及度并不高,大部分学员对远程开放教育的形式和操作实施仍不了解,不知道远程开放教育给教育所带来的好处,因此在社会大力宣传推广远程开放教育是必要的。

目前电子商务发展迅猛,网络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人们的日常交流渠道,因此采用网络社交媒体对远程开放教育进行宣传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文试图立足于对企业社交媒体经营模式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提出远程开放教育的社交媒体推广经营方案。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社交媒体(Social Media),也称为社会化媒体。社交媒体是一种社会化的沟通方式,本质上是把传统的以物理为媒介的互联网转化成以个人为媒体的互联网,过去耳口相传的信息传递形式被转移到了网络上,媒体与受众者之间的界限愈加区别,媒体与个人实现了有机合一。

最先研究社交媒体的是一家名为“spannerworks”的新媒体研究机构,其在《什么是社交媒体》中提出,社交媒体是一种赋予用户极大程度参与空间的新型在线媒体,该类媒体具有参与、公开、对话、交流、社区化、连通性的特点。

刘蔚,胡昌龙(2012)提出社交媒体是利用互联网技术产生的一种区别于传统主流媒体,给予用户参与的空间,以用户创造内容和信息传播为主要特点的新型交互式在线媒体。目前对社交媒体的界定基本包括: 博客(Blog)、微型博客(Twitter)、论坛(BBS)、社交网络(SNS)、播客(Podcast)、维基(wiki)、内容社区(content-community)等7种形式。社交媒体以其互动的特性在现代商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三、我国企业的社交媒体经营现状

1.企业对社交媒体的应用

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应用社交媒体树立品牌口碑,建立与客户之间的亲密关系,增强客户黏度。近两年国内企业应用社交媒体取得较好效果的案例较多,下面挑选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携程网的企业博客Ctripper,用于社会化媒体来吸引入境旅游者, 选择以微博、视频、邮件、手机为社会化媒体工具进行营销。

优衣库2010年优衣库在国内开展社交媒体营销创意活动:LUCKY LINE,网络排队有奖活动。优衣库通过一些轻量级的社交小游戏,实现了线上社交网站与网店和线下人群的拉动和实体店的成功营销,通过游戏充分调动用户的社交积极性,接近与客户关系,在客户的真实社交圈子中产生联动效应,形成了人人相传的口碑效应,其核心在于体验营销和关系营销。

2012年创立的黄太吉煎饼店应用社交媒体平台营销,包括新浪微博、大众点评,即时通讯工具(如微信、陌陌),通过这些途径来订餐和推送促销信息,达到提升产品知名度的作用。

2.企业社交媒体的经营模式

通过研究企业应用社交媒体的案例,可以归纳出企业使用社交媒体的基本模式:

(1)成立相应的社交媒体营销组织。企业进行社交媒体营销,成立相应的组织是关键。随着互联网技能和数字化信息的日益发达,企业迫切需要成立专门社交媒体营销部门,合理灵活的运用各种社交媒体为企业的品牌和产品服务。未来,人与人的联系更加紧密,人与人之间的影响加大,企业建立专门的社会化媒体营销组织将能更好地发挥网络社交关系的作用。

(2)配置对应的社交媒体营销人员。大部分企业认识到组建一支高效率团队对项目的开展非常有帮助。社交和数字媒体的崛起改变了往常营销团队的构成,传统的营销人员都是通才,现在挑选社交媒体管理人员需要考虑到营销能力和技术性相结合。

(3)选择合适的社交媒体, 用心经营。不同类型的企业会根据产品或服务的特点,选择不同的社交媒体组合,使之产生最佳的推广效果。例如有的食品类企业的产品合适线上支付,线下交易,即O2O模式,该类企业则采用微信平台进行营销。有的企业只是为了树立品牌形象,则可采用博客、微博等组合媒体。不同的社交媒体组合,其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使自己的推广目标能发送到受众面前,产生影响力。

(4)运用关系营销。关系营销的核心是与顾客保持长期的关系基础上开展营销活动,实现企业的营销目标。互联网把人与人构建成一个巨大的关系网络,企业合理地运用关系营销则可以扩大宣传的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远程开放教育的社交媒体推广经营方案

基于对企业社交媒体经营模式的分析,结合学校的特点,本人认为学校开展远程开放教育的社交媒体推广工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建设学校网络推广工作室

学校社交媒体的经营模式可以参考企业社交媒体的宣传模式,在学校建立自己的网络推广团队,通过各种社交媒体,对远程开放教育进行网络推广和宣传。网络推广团队由教师与学生组成,由教师负责进行管理和监督。团队以学校社团的形式开展活动,设置社长和副社长,负责各项网络推广任务的安排和实施管理。社团中设置活动策划部、业务部、文案设计部、客服互动部,其中文案设计部和客服互动部按推广媒体的不同进行文案的设计和推广工作,如图1。文案设计人员负责为推广信息设计合适的图片和宣传海报,撰写推广信息内容。客服专员负责把推广文案在各推广渠道上进行,并记录推广信息的转发数量、回复数量等,同时监控记录网络舆论。

社团成员由社团的教导教师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宣传和招聘,主要招聘热衷于电子商务实践的青年学生,重点招聘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学生可以将学习的技能在网络推广社团的活动中加以运用。

招聘工作先让学生进行报名,再对报名的学生进行面试。教师通过提问了解学生的志愿。要求学生有从事网络营销相关工作的志愿,从而通过该次工作实践,为以后的就业打好基础。

图1 网络推广工作室组织架构

社交媒体团队根据团队管理制度,积极组织开展活动,如网络广告文案制作,论坛、微博、贴吧等的推广,专业理论学习和技能实践活动。

2.明确推广的目标群体

学校社交媒体团队在开展网络推广之前,必须先了解哪些群体是推广目标,这部分群体有哪些兴趣和爱好,通过社会化媒体找到他们并主动建立联系。了解网络推广的受众目标喜欢倾听什么,想了解远程开放教育哪些方面的内容。

远程开放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教育的继续化和教育中终身化,满足更多求学者的愿望。它建立在对各种教育技术和媒体资源的开发和应用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在时空上相对分离,是实现教育的平等化和大众化的教育形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市场潜力巨大。

以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的目标服务对象为例,主要有在校学生、准备报读大专、本科的学生、想进修的工作者。由于远程开放教育主要通过网络技术开展教学,学员必须具备上网操作能力,熟悉网络媒体的操作,接受网络教学、网络答疑等教学形式。因此把网络推广受众定位于青少年,包括学生及刚参加工作有进修需求的人员,这部分人群熟悉网络操作及各种网络社交媒体,能与之在网络上互动,能取得更好地推广效果。

3.选择合适的社交媒体

在互联网上开展营销推广之前,需要选择一些合适的工具,例如网站、电子邮件系统和社交媒体账户。根据确定的目标受众,选择目前国内的主流社交媒体,建立账户。选择的主流媒体包括新浪微博、新浪博客、论坛、百度等。

4.制定网络推广执行详情

根据选择的社交媒体,制定推广的执行详情,并安排主负责的学生,为该渠道的推广工作进行安排和管理,如表1。

表1 网络推广执行详情表

5.设计推广工作记录表格

为了记录开展远程开放教育的网络推广效果,本人结合企业的工作记录和社交媒体特征,设计了远程开放教育网络信息推广记录工作表格,分别有博客推广工作记录表格、微博推广工作记录表格、论坛推广工作记录表格、百度经验推广工作记录表格(如表2、表3、表4、表5),工作记录表有助于记录工作情况,评价工作效果,其中的阅读量、查看量、转发量等反映了网络推广的影响程度。

表2 博客推广工作记录表

表3 微博推广工作记录表

表4 论坛推广工作记录表

表5 百度经验推广记录表

综上所述,学校可以通过制定合理完善的社交媒体推广经营方案,对远程开放教育进行网络推广。开展社交媒体的推广时,需要结合企业的社交媒体营销方法和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本人总结得出以下几个要点:

1.开展推广前,分析目标受众的特征

实施推广工作之前,必须充分了解目标受众的特征,年龄段及兴趣点,他们对远程开放教育的需要。了解目标受众的特征,才有助于寻找目标受众在哪些社会化媒体平台上,方便推广信息。

2.寻找存在目标受众的社交媒体平台

目标受众会活跃在很多社交媒体平台,因此需要推广者选择目标受众较集中且操作方便、经济的平台,洞悉他们怎样相互对话和分享。选择社交媒体平台后,则需要了解网络社区的规范和禁忌。

3.制定完善的工作执行方案

由于社交媒体的使用是关系到团队的每一个人,因此必须制定完善的工作执行方案,确定各个社交媒体平台的负责人,规定每个平台的具体操作,使每个部门的教师和学生都能按执行详情设计信息的内容,与受众互动。明确每个时间段的工作情况及负责人,当发现问题时应如何处理。通过详细的规定使团队的每个人都能分工合作,最后达到同一个目标。

4.有推广的目标和衡量标准

确定推广目标,使团队都有工作的动力。制定衡量的标准,对推广工作的效果进行量化,如查看量、回复量、粉丝量等。不同社交媒体平台设定不同的衡量标准,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设计工作登记表格,记录推广的各项数据,以便进行统计分析,评估推广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