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学校德育的主要途径

学校德育的主要途径精品(七篇)

时间:2023-07-14 16:24:0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学校德育的主要途径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学校德育的主要途径

篇(1)

现代学校 德育价值 实现策略

德育价值要回答的是德育究竟“能做什么”的问题,它既是现代学校德育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也是现代学校德育的一个非常现实的实践问题。现代学校德育活动的开展,其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个体和社会道德需要的满足,也就是学校德育价值的实现。不论是现代学校德育制度的建立、德育目的的确定、德育内容的取舍、德育结构的设计,还是现代学校德育方法的选择、德育手段的运用、德育进程的调控,都必须以德育价值及其实现为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

一、现代学校德育价值的本质意蕴

关于现代学校德育价值的本质意蕴,我国学者大都是以马克思关于“价值”的内涵解读为依据的。马克思认为:“‘价值’这个普通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是人们所利用的并表现了对人的需要的关系的物的属性。”[1]这里蕴涵着两个基本判断:其一是主体与客体的价值关系是在价值主体改造价值客体的实践活动中并通过实践活动得以实现的,离开了价值实践活动就不会有价值;其二是价值应当是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的辩证统一,单有主体的需要或客体的属性,都不能称其为价值。基于这种理解,有学者认为,德育价值是具有一定需要的主体与德育发生的相互作用过程产生的、符合主体目的和满足存在与发展需要的结果[2];有学者则认为,德育价值是指德育的属性、功能对德育价值主体的需要之满足所产生的效应[3]。上述关于德育价值的定义,其根本点与着重点都认为德育及其所固有的功能是德育价值产生的客观基础,德育价值赖以维系的必要条件在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都强调社会和个体对道德、品德、德性发展的需要是德育价值得以产生并发挥作用的根本动力。由此,可以把现代学校德育价值理解为是一种作为德育价值客体的学校德育实践活动以及其所内蕴的德育功能满足德育价值主体内在道德需要的属性。

现代学校德育价值与德育功能两者既有一定区别,又紧密联系。其区别在于:德育功能主要是德育活动内部诸因素之间、德育活动与外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反映的是德育活动内部诸因素、德育活动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因果性”关系,具有社会性与客观性等突出特征;而德育价值反映的则是德育价值主体的道德需要与德育实践活动的功能作用之间的“合目的性”关系,具有为我性和主体性的鲜明特点。其联系在于:一方面,德育功能是德育价值得以顺利实现的重要手段。现代学校德育价值不是凭空想就能实现的,它一刻也离不开丰富多彩、鲜活生动的德育实践,正是因为德育功能的充分作用,现代学校德育价值能得以实现。另一方面,德育价值是德育功能的目的旨归。任何一种德育活动的开展,其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社会和个体道德需要的满足。在现代学校德育实践活动中,德育各种功能的完成和发挥都指向于不同德育价值的实现和彰显。如果离开或违背了德育价值,德育功能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现代学校德育活动就有可能偏离符合社会、个体道德需要的正确方向,其结果只能导致德育的低效、无效甚至负效。

现代学校德育价值具有以下鲜明特点:首先,主体性与为我性。现代学校德育价值不仅是一种客观性存在,而且是一种主观性认识和体验,其具体形态和作用的发挥都离不开人,人是德育价值的承载者、实现者和享用者,表现出主体性和为我性的特点。其次,客观性与多维性。现代学校德育价值回答的是“德育能够做什么”,即德育的“本然”问题,德育从产生的第一天开始,其价值也就客观存在了,它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或德育形态的发展变化为转移的,表现出较为突出的客观性特征。不仅如此,由于现代学校德育价值是价值主体的道德需要与价值客体的功能属性之间的关系,而德育价值主体的道德需要又是丰富多样的,不仅有求真、求善、求美、求利的需要,表现出德育的科学价值、道德价值、审美价值和功利价值,而且有参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需要,表现出德育的政治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等多维价值。再次,直接性与间接性。现代学校德育价值的直接性是就德育所具有的个体价值而言的,它对个体的生存、发展与享用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现代学校德育价值的间接性更多地是就德育所具有的社会价值来说的,它旨在通过个体品德发展和德性成长的促进,从而间接地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乃至生态发挥积极作用。最后,自在性与自为性。即现代学校德育价值的自在性是指不管人们认识到还是没有认识到,德育价值都是客观存在的,是以一种自发的和没有自觉目的的“自在”形式发挥作用;现代学校德育价值的自为性是指为了达成德育实践活动所预期的价值作用,对诸如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结构、德育进程、德育方法及德育途径等所进行的积极主动设计。

二、现代学校德育价值的实现策略

现代学校德育价值的实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扯到的影响因素具有多维性,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综合考虑。

1.现代学校德育目标设计要具有合理性

现代学校德育目标是指通过德育活动在学生品德发展和德性形成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要求,是德育活动期望达成的预期结果或目的的质量标准和规格,它是教育目的和德育目的的具体化与规范化。德育目标不仅是现代学校德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而且也是现代学校德育实践活动的最终归宿。它上涉教育目的和德育目的,实际地承担着对其分解与落实的具体化工作;它下及具体的德育实践,是现代学校德育工作的根本方向和总体要求。只有制定了具体、明确、合理、适度的德育目标,现代学校德育价值的顺利实现才具有了正确的方向指引。鉴于此,为了超越传统德育目标的“理想化”、“政治化”、“成人化”以及“无类”、“无层”、“无序”的弊端,应对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设计不同类别的亚层次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再设计出不同德育目标内部以及不同德育阶段的序列性目标。自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学校德育课程标准的研究与试行已取得一些重要成果,坚持这种研究就能使德育目标逐渐走向“生活化”、“实体化”和“合理化”,现代学校德育价值也才能在德育目标的达成过程中得以顺利实现。

2.现代学校德育内容选编要具有现实性

现代学校德育内容是指德育活动中教师所要传授和学生所要接受的道德价值、道德规范及其体系,它是现代学校德育价值顺利实现的重要载体。要实现德育价值,一定要激发学生对德育价值要求的需要和认同,而德育价值一旦超越了现实的要求,它就不可能为大多数学生所接受。每当生活现实在与社会要求出现差距或发生冲突时,学生在心理上往往更愿意趋向生活现实的要求。这主要是因为生活现实是人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支撑性条件,生活现实所表现出的对人的制约,进而对人接受德育内容的制约也是非常强大的。社会要求对德育实践活动的目的而言,是德育对象认同和接受德育内容,并外化为道德行为的基础和前提。德育内容一旦超越了现实的要求,其德育价值与作用就会大打折扣,社会的目的也就会落空。根据现代学校德育内容现实性这一客观要求,社会道德需要及所提出的德育要求既不能高不可攀,也不能完全游离于学生丰富多彩的实际生活之外。现代学校德育内容的现实性不仅要求德育内容必须源自于学生鲜活多样的现实生活,而且也要求德育内容必须能够跟得上时展的脚步,能够适应现实生活的水平和要求。

3.现代学校德育过程运行要具有科学性

现代学校德育过程是指教师根据一定社会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对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德育影响,从而使学生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良好思想品德的过程。现代学校德育过程必须在德育价值的支配和调节下才能顺利运行,而德育过程的结束也正意味着德育价值的完全实现。如果离开了德育过程,现代学校德育价值也就失去了实现的可能。但现代学校德育价值能否在德育过程中得以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如何,则必须依赖于德育过程的科学化水平。也就是说,现代学校德育过程必须遵循自身运动变化的客观规律,才能使德育价值得以更好地实现。现代学校德育过程的规律主要包括:德育过程是培养受学生知、情、意、行诸品德心理因素和谐统一发展的过程;德育过程是引导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接受各方面德育影响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内部矛盾的积极斗争转化过程;德育过程是教师的教育与学生的自我教育辩证统一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遵循上述规律并严格按照其基本要求来设计、运行和调控德育过程,德育过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才能得以保证,现代学校德育价值的实现也才能真正转变为现实。

4.现代学校德育途径组织要具有整合性

德育途径是指为完成德育任务和实现德育价值而开展的一系列德育活动和工作,是德育实践活动的具体组织形式或渠道。就现代学校德育而言,其途径除了包括思想品德课程教学这一主要途径和各科教学这一基本途径之外,还包括少先队或团委会活动、班主任工作、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社区服务或社会实践活动等,表现出多维性、多层次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其中每一种德育途径都蕴含着独特的德育价值。要想充分发挥各种德育途径的德育价值,就需要使它们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内耗”,形成一个立体的德育“网络”,产生德育“合力”和“正能量”。从近年来我国有关德育途径的实践状况来看,有些学校充分利用校外德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区教育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一体化”等开展试验,为整合与优化德育途径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这些都对现代学校德育价值的实现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5.现代学校德育方法选用要具有适切性

现代学校德育方法是指为了完成德育任务,实现德育目的,教师和学生在德育实践活动中所采用的各种方式和手段的综合。现代学校德育方法直接为德育任务和德育目的服务,其实也就与德育价值及其实现存在着直接联系,离开了适切性的德育方法,德育价值也就难以实现。现代学校德育方法的适切性要求必须对德育方法进行恰当的选择与正确的运用,应摈弃那些注入式、灌输式、强制性的德育方法,坚持启发性、诱导性和民主性的德育方法思想,灵活地、综合地和创造性地运用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陶冶教育法、实践锻炼法、自我修养法、品德评价法等多种行之有效的具体德育方法,才能获得良好的德育效果。不仅如此,由于上述这些德育方法都有其独特的适用对象和范围,有其不同的方式手段和操作程序,它们对完成某种德育任务都有其特殊作用,当然也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选择和运用德育方法时应加以组合优化,使之产生整体效应和最佳效果,从而有助于现代学校德育价值的实现。

6.现代学校德育主体自身要具有能动性

现代学校德育主体是指德育实践活动中最积极、最活跃的人的因素,它既包括教师,也包括学生,甚至有人认为还应包括国家。首先,教师在德育实践中起着主导作用,他把学生作为“传道”对象,对其施加系统的德育影响,把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品德发展与德性成长作为根本追求。如果教师在德育实践活动中不能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不能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对学生施加德育影响,现代学校德育价值就会失去顺利实现的一个重要条件。其次,学生在德育实践中不仅是教师的教育对象,而且也是道德学习和道德修养的主体。如果离开了学生对德育实践活动的积极参与,离开了其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德育实践就会变成教师自己的“独舞”,也不可能获得良好效果。学生受教修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程度,是现代学校德育价值得以顺利实现的另一个重要条件。最后,作为德育主体的国家,既决定着现代学校德育目标与内容,也拥有、提供和利用现代学校德育资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国家是现代学校德育价值实现的决定者,其能动性如何及发挥程度对现代学校德育价值实现至关重要。

―――――――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 储培君.德育价值论.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

篇(2)

然而,德育本身是一项十分复杂、难度非常大的工作,因为它是专门影响学生心灵世界的事业,又受着众多社会因素的交互影响,学生自身成长过程也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特别是当前社会正在转型期,社会生活发生着急速的多层面、多侧面的变迁,德育受到了文化和价值多元文化的猛烈冲击,学校德育的要求与现实生活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中小学德育面临许多新的严峻挑战,也出现了一些亟待研究解决的新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对德育定位的认识点存在误区。认为德育是一种单独的教育,它可以脱离其他各育、脱离学生的整体生活。使学校的德育与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实际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使德育脱离活生生的人际交往,学生缺乏实际的道德体验,对德育失去兴趣,另一方面,学校德育在具体落实中大打折扣,虽然素质教育推行了多年,但不少学校仍然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模式,出现了德育“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二是在德育的价值取向上存在偏差。在德育的价值取向上出现过多地强调传递既定的道德规范知识,而忽视对学生基础德性、品格的培养。往往是过多地要求学生被动听从、盲目服从,限制了学生对生活中各种道德关系的敏感性,容易形成只知道背诵道德条文,把口头的道德言说与自己的生活行为分离的双重人格。三是在德育实践中缺乏实效性。一些学校德育中不同程度存在着形式主义的倾向。学校开展的一些教育活动目标目的性不明确,较少考虑学生的实际品德基础和品德需要,组织的活动缺乏吸引力。一些活动内容陈旧、方法简单,缺乏创新,留于形式。四是对德育工作的评价软化、弱化。

要尽快解决目前中小学德育中存在的问题,从根本上提高中小学德育的实效性,构建有魅力的德育,就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从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入手,大胆探索,变革思路,创新方法。

一是要更新观念,树立德育的新理念。即树立生活的德育观,要从纯粹的理性世界和理想世界中走出来,回归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世界,构建生活的德育,树立生态德育理念。树立关怀的德育理念。教育要把关怀作为德育的内在要求,去关注学生的生命,关注他们的情感世界。树立智慧的德育理念。

二是要创新思路,实现“4个转变”。即实现由约束性德育向发展性德育的转变,实现由单向式德育向双向互动式德育的转变,实现由单一德育模式向多样化和个性化德育模式的转变,实现由封闭式德育向开放式德育的转变。

三是要拓宽途径,改革教育方法,要继承传统的经过实践证明是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如说理疏导、模样示范式、情感陶冶式、品德实践式等。在学校德育实践中,应结合实际需要,根据每种途径和方法的不同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使用。

四是在学校德育实践中,要做到多种途径和方法的有机结合。各种途径和方法能否得到实现,则主要取决于教育者能否根据学校德育的具体实际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德育变量灵活机动地选择使用。

篇(3)

德育理论应用于具体的学校德育实践有三个阶段:学校德育实践问题诊断与理论学习阶段、德育理论转化阶段、德育实践行动转化阶段。判定学校德育实践是否运用了某种德育理论的标准有三:第一,是否有利于原有德育实践中存在问题的解决;第二,是否有利于德育理论应用者的德育观念转变;第三,是否有利于原有德育理论的完善和丰富。

关 键 词

德育理论;应用过程;学校德育实践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德育理论建设取得了很大进步,尤其是一批德育学人在学习国外教育理论、结合本国德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鲜活的本土德育理论[1]。然而,不少中小学一线德育实践工作者却认为,德育理论仅仅是一批学者在书斋“向壁而思”的结果,缺乏实践针对性,显得空洞无用,对学校德育实践没有什么价值。客观上讲,这类言论虽然不一定妥当,但从侧面反映出了我国德育理论没能对学校德育实践产生应有的、明显的积极作用。

直面现实,就得老老实实地承认,我们当前德育理论研究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为何教育学者们辛辛苦苦研究出的德育理论在学校德育实践者看来是“无价值”的?难道真的是因为彼此所从事的工作性质、目的和内容不一样?德育理论为什么不能有效地应用于学校德育实践?正确的德育理论怎样才能应用于学校德育实践进而指导学校德育实践取得良好的效果?上述问题回答起来确有一定难度。笔者检索相关文献,发现上述问题鲜有人进行深入研究②。为此,本文拟就德育理论如何应用于学校德育实践做一些肤浅的探索,以请教于方家。

一、德育理论应用于学校德育实践的逻辑前提

一般而言,德育理论来源于德育实践,是对德育实践的理性把握,属于应用理论,其终极目的是应用于德育实践,解决现实德育问题。正如有学者提出的:“德育理论的重要任务在于揭示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指导人们的行动。”[2]可见,德育理论的主要功能是为学校德育实践“出谋划策”,提供理论上的科学依据,进而为学校德育实践指明前进方向。再完美的德育理论,倘不能应用到学校德育实践中去,其价值和意义都是有限的。德育理论只有致力于学校德育实践问题的解决,才能真正永葆活力。德育理论要应用于德育实践,必须内在地回答两个前提性的问题:

第一,从德育理论的角度看,德育理论为何要应用于学校德育实践?德育理论只有在学校德育实践的过程中才能检验其科学性、合理性、适用性,才能不断地发挥、修正、充实、完善其应有的功能和价值。一种德育理论是否科学,不能由研究者自己说了算,归根结底必须由德育实践来检验。

第二,从学校德育实践的角度看,学校德育实践为何需要德育理论?正确的德育理论能够通过指明学校德育实践发展的趋势、把握学校德育过程的内在逻辑联系,从而“帮助我们制定正确的德育目标,政策、战略与决策,使我们在德育实践中能够坚持正确的方向,掌握德育的主动权”[3]。学校德育实践缺乏德育理论的指导和观照,最终难免陷入“经验主义德育实践”的窠臼。“经验主义的德育实践”,就是过分强调德育经验对德育实践的价值,或者用德育经验排斥德育理论,抑或将德育经验与德育理论完全等同起来。客观上讲,德育经验固然可贵,但其认识上毕竟有局限性。因为德育经验对德育实践始终只是一种初步、表面、局部的感知,它“终究未达到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未能达到对事物的普遍性的属性或发展的必然性的认识”[4]。

可见,德育理论有必要且可能应用于学校德育实践。但德育理论到底该如何应用于学校德育实践呢?其具体过程如何?可分为几个阶段?这些问题都需要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作出回答。

二、德育理论应用于具体学校德育实践的过程和阶段

相对而言,德育理论是抽象的,学校德育实践是具体的。德育理论要应用于学校德育实践,不可能是直接将德育理论“放”到学校德育实践,而必须有一定的过程和阶段。总体而言,德育理论应用于学校德育实践的具体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学校德育实践问题诊断与德育理论学习阶段、德育理论具体转化阶段、学校德育实践行动阶段。

第一阶段:学校德育实践问题诊断与德育理论学习阶段

1.对具体的学校德育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诊断。学校德育问题诊断主要指对学校德育当前发展现状所作的描述,以及在此基础上结合一定的指标体系判定学校德育现状与理想状态之间存在差距的程度,据此提出学校德育改进的具体方案。[5]德育理论应用者要对学校德育问题进行科学诊断,必须经历相应的过程,包括:问题描述、原因揭示以及改进方案的提出三大部分。[6]对学校德育实践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有清晰的诊断和界定,才可能有针对性地探寻解决问题的德育理论。

2.要真正掌握德育理论。我们运用某种德育理论解决学校德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必须真正掌握这一德育理论。只有真正掌握了某一德育理论,才谈得上应用该理论。所谓“掌握”,主要有三层含义:第一,懂。即对该理论产生的背景、基本概念、核心思想有准确理解;第二,透。即对该理论的重点、难点、疑点、局限性、独特性有理性认识;第三,化。即学完该理论后,有自己独到的体悟、心得和见解,且该理论已经内化为自己的教育经验。

在这一阶段,我们特别要注意各种德育理论产生的背景、核心观点及其针对性。比方说,制度德育理论认为,学校德育建设在制度方面有欠缺,制度的不道德、不完善、不公正降低了学校德育的实效性,鉴于此,提出了“通过道德的制度培养道德的人”的核心观点。生活德育理论是针对过去德育的知识化、科学化和政治化而提出来的,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重建德育和生活的关联,力主德育回归生活。生命德育理论针对以前学校德育远离学生的生命实际,提出学校德育要关注学生的生命世界和生命需要,促进学生生命的健康成长。可见,上述德育理论产生的背景、所持的理论主张及所要解决的问题各不相同,这就要求德育理论应用者必须对其有准确的理解,而不可望文生义、一知半解。

第二阶段:德育理论转化阶段

毫无疑问,并不是说我们对学校德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有了准确的诊断、掌握了某种德育理论,就能直接将某种德育理论应用于学校德育实践。在正式将德育理论应用于学校德育实践之前,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理论转化工作,主要包括:

1.生成新的德育观念。德育观念指以观念的形式存在于德育工作者头脑中、直接影响其德育行为的德育主张、德育观点和德育评价标准,如德育教师观、学生观、德育方法观,等等。“理论应用者所内化的德育理论”“具体学校德育实践中的问题”和“教育者自身所拥有的教育经验”三者交互作用,才能生成新的德育观念。德育观念没有实质性的转变,学校德育实践就不可能发生根本性转变。值得注意的问题包括:我们的德育观念发生了怎样的转变?原因是什么?与我们原有的德育经验有何根本差异?

2.将德育观念转化为具体的德育实施方案。德育观念若不转化为具体的德育实施方案,则仍是“纯粹的理论”,而不可能对德育实践产生任何实际影响。在德育观念指导下,德育实施方案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德育对象的特点、德育主体的素质和能力、德育中介的性质和范围、德育实施的途径,等等。不同的德育理论,可抽象出不同的德育规律。德育规律起作用的方式和条件各有不同,故而德育实施方案的制定要体现多样、开放、多元的原则。在对德育实施方案所需的主客观条件,如方案制定的理论基础、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个性风格及德育时空条件等作系统的分析后,在上一步确定的德育观念的指导下,从整体出发,全局着手,确定最佳的德育实施方案。

在这一阶段,特别需要注意两点:第一,新的德育观念的形成,不能脱离学校德育的实际情况,尤其要弄清学校德育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到底是什么。比方说,到底是学生的道德认知问题,还是道德习惯和行为问题,或者学校德育制度的制定问题,等等。第二,具体德育实施方案的制定,不是对某一德育理论断章取义的“裁剪”,或者是纯粹“闭门造车”而将理论作片面化的理解,而是要充分将某一德育理论的核心思想、适用条件、应用风险与学校德育实践中的相关变量(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途径等)紧密结合起来。

第三阶段:学校德育实践行动阶段

最佳德育实施方案的制定和提出,为学校德育实践指明了具体的行动方向和操作要领,但要把文字性的方案变为学校德育实践,还需要一个过程,主要包括四个步骤:

1.小范围内进行探索性试验。德育理论应用于学校德育实践,从范围上讲大致有如下两种情况:德育理论小范围(某所学校、某位教师、某个班级)应用于学校德育实践;德育理论大范围(某个地区)应用于学校德育实践。在小范围的德育理论应用于学校德育实践中,比较稳妥和负责的态度是先限定一定的范围进行试验。德育试验,即某种德育理论的“预演”,是某种德育理论向德育实践靠近的起始。限定范围进行德育实施方案试验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明晰德育实施方案中存在的不足,排除错误,检验实施方案的可行性,以便在后续正式、大范围实施中修正和完善该实施方案,乃至最终确定一定的学校德育模式。

2.总结、反思特定范围内探索性试验的经验。在特定范围探索性试验完毕后,需要进行及时的反思和总结:在试验过程中,到底哪些地方做得比较好?哪些地方做得不行?为什么?如何修正既定的德育实施方案?为什么要如此修正?这样修正可能会产生什么样的新问题?更为根本的思考则是:如此实施某种德育理论是否存在风险?如何控制并将其降到最低限度?

3.不断修正原有实施方案,尝试扩大试验范围,逐步推广。在总结探索性试验的基础上,不断修正原有的德育实施方案,逐步将前一阶段“理论转化的经验”推广至更大的范围。多次、反复试验德育实施方案的过程,不仅是教师继续内化德育理论的过程,也是德育理论逐渐成为指导学校德育实践的“武器”的过程。此时,前述德育观念和德育实施方案均已融入到学校德育实践活动之中。从某种意义上讲,探索性试验之经验反思总结的过程,即德育理论指导德育实践、德育理论应用于学校德育实践的过程。

4.在多次有效修订德育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德育模式。德育模式不是固定不变的德育操作流程,而是德育理论的具体化和程序化,能够有效规范学校德育工作,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在这一阶段,格外需要注意两个方面:第一,小范围探索性试验的过程中,应用者需对试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疑问、困惑作及时、准确记录,尤其是要密切关注原有的德育实践问题是否得到解决。若原德育问题无实质性解决,则要对试验的相关变量、环境进行有意识的调试。第二,要注意试验的伦理性。比方说,要关注学生在试验过程中的情绪反应,若学生反对进行试验,则要变更试验方式,或中止试验。此外,进行的小范围试验,本身即为一种试验伦理性的考虑。小范围试验,若发现问题,可及时修正,以保证德育实施方案的科学性。

三、德育理论应用于学校德育实践的水平如何判定

某种德育理论应用于学校德育实践的水平如何?我们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判定,简称为“三个有利于”:

第一,是否有利于原有的德育实践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将德育理论运用于学校德育实践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解决学校德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倘若某德育理论应用于学校德育实践后,原先存在问题的解决无明显、实质性的改观,则该德育理论应用于学校德育实践的水平就不能说很高。

第二,是否有利于德育理论应用者德育观念的转变。应用德育理论解决学校德育实践问题的过程,同时也是德育观念发挥价值引领作用的过程。在解决学校德育实践问题的过程中,德育理论应用者的德育观念如没能发挥应有的引领作用,则很难说德育理论的应用水平很高。

第三,是否有利于原有德育理论的完善和丰富。任何德育理论不可能拿来就用。由于原有的德育理论同学校德育实践发生了复杂的、丰富的交互作用,在此过程中,原有德育理论和学校德育实践均出现一些新情况或问题,为了使德育理论真正发挥指导德育实践的功能,德育理论应用者必然要对原有的德育理论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正和完善,以期更好地对德育实践发挥积极作用,其结果必然是对原有德育理论有所修正、完善和丰富。倘德育理论运用于学校德育实践后,原有的德育理论没有任何变化,同样很难说这种应用是成功的。

如何切实提高德育理论应用于学校德育实践的水平?可从以下几方面努力:第一,学校德育管理部门要为德育理论应用于学校德育实践营造良好的氛围。第二,牢记将德育理论应用于学校德育实践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决学校德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而决不是“为了应用而应用”。第三,德育理论应用者要不断学习德育理论,树立强烈的学校德育实践的问题意识和反思意识。第四,德育理论应用者要对德育理论应用于德育实践的过程进行监控,对出现的各种问题要明确敏锐捕捉,探明根源,进行学术研究,特别是对应用过程中出现的诸多困难要认真加以克服。

参考文献

[1]叶飞,檀传宝.改革开放30年德育理论发展脉络探析[J].教育研究,2009(1).

[2]车广吉.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规律问题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07(2).

[3]李康平.论德育理论回到德育实践的“中介”[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8(2).

[4]孙喜亭.教育原理(修订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

篇(4)

论文关键词:中职学校;全员育人;科学管理;和谐育人

如何发挥德育工作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我校党委长期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我校近几年来在抓德育工作过程中,深刻认识到:德育工作是稳步推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是抓牢青少年学生思想阵地的重要途径。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直接关系到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力度,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关系到学校稳定、和谐、健康的发展,尤其新疆发生“7·5”事件后,越发引起反思和关注。而学校德育工作是否取得成效,其关键在于学校德育管理中的全员育人德育工作机制是否建立,运行是否通畅,效果是否明显。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校党委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着力在加强全员育人机制上花心血、下工夫、使长劲,通过建立全员育人管理机制、健全德育制度、开展德育科研工作,探索德育规律,使德育工作由虚变实,由弱到强,形成了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人提高的全员育人德育工作机制。主要做法介绍如下。

1引用现代“pdca”计划循环法和“mbo”目标管理法。建立全员育人工作机制

“pdca”计划循环法,即计划(plovn)—执行(do)一检查(cheek)--总结(aaion),管理工作要推动pdca循环的不断转动,不断循环和运行,实现学校德育目标任务的完成,促使德育工作由原有水平达到新水平以致更高的水平,见图1。

“mbo”目标管理法是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提出的,后被广泛运用于企业、学校、政府、医院等各种组织中,取得较好的效果。它是一个全面管理系统,它用系统的方法,通过目标的分解,制订落实环节将许多关键工作结合起来,以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

建立全员育人工作机制,主要指建立学校德育管理的有效运行机制。为此,学校采用“pdca”计翅f循环法和“mbo”目标管理法,建立了全员育人基本模式,如图2所示。

同时为落实上述全员育人工作机制,学校又专门成立了思政科和综合目标管理办公室,思政科负责落实德育领导小组的各项决议和决策,制订学校德育规划和计划,并层层分解到各科室。综合目标管理办公室由校领导担任责任人、5位党支部书记任综合目标考核组组长,负责根据各科室参与制订的,由恩政科下发的德育工作任务分解书,制订各科室德育工作质量考评标准及个人岗位职责,并与全校各科室、教研组进行层层签订,每月对各科室及个人工作进行量化考核,并在师生中发放各科室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考核结果与学校发放的绩效工资挂钩,将责任、奖惩落实到人,消除了推诿扯皮现象,大大提高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形成了较为科学的考核目标体系。实现了德育与业务工作有机融合,落实了全员育人工作。

学校“mbo”德育目标管理,经过“pdca”的几年工作循环。即计划—执行~检查一总结一改进,使学校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做到了上下左右联系密切,步调一致。信息畅通,特别是从安排、实施、检查3个环节形成了人人关心、人人参与的工作局面和权责明确的工作机制。学校德育工作有了显著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得到了提升,全员育人管理体制取得了预期效果,连续8年被评为全国德育科研先进学校和自治区德育科研先进学校,并评为昌吉州德育示范学校,在2009年全国中等职业文明风采大赛中又作为新疆赛区六年惟一获奖单位在北京受到表彰,获得优秀组织奖称号,全员育人工作机制因此被州教育工委和州委组织部作为先进经验在全州推广。

2创新德育工作制度。为全员育人工作机制提供保障

建立并健全一个科学完善的德育工作制度是学校全员育人管理机制有效运行的保障,根据中央相关文件精神和《中职德育大纲》,学校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又创新完善和出台德育工作制度与文件,如《改革德育实践课增强德育活动实效性的实施方案》、《昌吉卫生学校学生素质教育课程实施办法》等,以进一步增强学校内部动力,最大限度调动教职工育人积极性,提高育人水平和实效性,实现学校德育管理的全员化、科学化、制度化。目前学校在全员育人管理方面的制度主要如图3所示。

3开展德育工作的探索和研究。使全员育人工作机制充满活力

德育科研是教育的先导。一切教育行为都离不开德育科研,德育改革和发展需要德育科研,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需要德育科研,实施素质教育需要德育科研,德育决策和管理更需要德育科研。学校在长期的育人实践进程中也深刻认识到,德育科研是全员育人机制不断创新,充满活力的重要推动力。为此学校高度重视德育科研工作,提出了“教职工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研究;学生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研究”的理念,成立了校长、书记牵头、专兼职教师共同实施的课题组和校级师生德育研究会,拨付德育科研专项课题经费,制订科研奖励管理办法。每位校领导承担全国教育科学“十五”、“十一五”国家级重点课题和自治区社会科学等7项科研课题的研究负责人,形成从领导到教师,从员工到学生,人人都参与的科研化德育工作模式。“中职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和研究”、“职业学校班主任队伍建设研究”、“援疆东部省市与新疆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和“科学引领网络生活”4项课题获得自治区专项科研经费。5年来,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全校科研氛围浓郁,科研成果丰硕,有60人次教职工荣获自治区、全国德育先进工作者和先进实验教师,16位教师荣获全国“中职生文明风采”大赛优秀教师指导奖,4名教师获自治区及全国德育说课设计比赛一、二、三等奖,1名教师获得自治区德育说课教学能手奖。受各级各类表彰的学生达1294人次,占学生总数的33.3%,其中8位学生荣获自治区德育科研先进学生称号。14个班级获得自治区德育工作先进班级。

学校2项国家重点课题“中等职业学校德育途径的深化研究”和“中职德育跟进社会网络化趋势的行动研究”结题并获课题结题一等奖,100余篇科研论文在国家级、自治区级获奖并被省内外多家刊物刊登,其中《践行“八荣八耻”学生德育活动辅导读本》、《德育跟进社会网络化趋势研究实用护士礼仪手册》、《守护成长的心灵》、《放飞职业理想播种职业希望》、《把阳光洒在每一个角落》、《新疆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德育体系的整体构建与实施》6部校本教材荣获国家级“十五”、“十一五”重点课题成果一等奖,并在其他学校中推广使用。这些课题的研究,不仅推进了德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培养了高素质的德育工作队伍,而且进一步深化了学校全员育人的机制,探索出了心理健康、班主任管理等德育工作机制,这为学校德育工作和管理提供了决策服务,促进了全员育人机制的完善和创新。

4根据职业学校特点,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谐育人新途径,丰富全员育人内涵

作为一所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学生来自全疆各地,定期召开家长会显然行不通,为此学校在注重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同时,又丰富全员育人内涵,拓宽育人途径,实行家校、社会联手育人才的新机制。根据职业学校特点,在每学期一次的告家长一封信的同时,开辟家校联系新途径,实行家长开放日活动。通过每月一次的德育活动课对家长进行开放,利用开放日活动让家长来校参加德育活动课、参观校园、参观实验中心、参观宿舍、参观食堂等,让家长体验孩子的生活,了解学校的育人目标,使学校与家长在教育思想上相互沟通,形成共识。实行开放日3年以来,家校工作的开展取得了初步成效,家长开放日意见反馈表结果显示,家长对此项工作的满意度达100%,家长从不太理解、支持学校的工作到理解、支持,而且能主动配合学校开展工作,为学校工作出谋划策。全体学生在家长的密切配合教育下,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文明、礼貌、活泼、大方,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篇(5)

(一)确立学校德育目标

1.将高远的志向作为德育培养的目标。志向主要指的是一个人内心对某一事物或者目标的向往,并为这一向往而付诸努力的过程,能够突出展现学生对未来美好生活不断追求的一种积极昂扬的精神。高远的志向,不仅能够体现现代社会的内在层次性,同时还能够体现时代具有的前瞻性特征。因此在德育教育理论发展中,要将自强不息、不懈努力、奉献祖国等作为培养学生高远志向的主要内容,使得学生能够怀有远大抱负。2.将高雅的情趣作为德育培养的目标。情趣是一个人拥有的情调趣味,或者是这个人内在的情意、志趣,高雅的情趣和低俗的情趣对于一个人道德影响巨大。高雅的情趣是积极的、文明的、健康的,与现代社会发展的科学性和文明性相得益彰,同时也与法律规范和道德要求相符合。因此,在德育教育理论发展中,要明确地将培养学生高雅情趣作为办学目标之一,积极开办学校礼仪教育、文化艺术节、读书节、志愿服务活动等人文娱乐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健康审美观,增强学生对美的理解和欣赏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创造美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养成高雅的情趣,拥有一颗美丽的心灵的同时,也能将未来的世界创造得更加美好。

(二)明确学校德育内容

学校德育内容的明确要求学校能够充分利用学校的物质文化资源和精神文化资源,促进其在教育理论中的发展。1.物质文化资源层面的利用。物质文化主要指的是学校的建筑设计、空间设计、人文景观设计以及园林绿化情况等所展现的风格形态。一个学校的文化水平和文化样式主要通过物质文化资源呈现出来,因此可以说,物质文化资源是学校文化存在的基础。只有对学校的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设计,才能够充分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凸显出学校本身及学生的自身道德价值取向。由此可见,学校德育的建设离不开物质文化资源的建设,学校应从各个场馆、校舍、广场、雕塑等文化建筑开始,丰富学校精神内涵,营造良好的学校文化氛围,使学校德育能够充分融于教育理论发展之中[3]。首先,在建设学校场馆及校舍等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将古典因素与现代元素结合起来的方式,展示学校浓郁的人文教学氛围,更新陈旧的配套设施,营造出新的教学精神风貌。通过建立学校博物馆、陈列馆、纪念园等能够展现学校发展历程的馆区、园区,充分凸显学校长久以来积淀下来的优秀文化传统,同时有效促进学校文明的继续传承。同时,学校还可以在本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结合当地文化的优秀内涵,进一步丰富学校的文化底蕴。学校广场的建设也是有讲究的,可以在广场的适当位置设置一些与学校校训、校风等密切相关的雕塑,凸显学校文化主元素,营造良好的办学氛围。另外,还可以通过积极成立心理咨询室、网络实验室、自动录播室、演奏厅、体育馆、创作室等能够充实文化内涵的专用教室,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德育情操,为学生的德育健康发展创造条件。其次,还可以对校园内的植物种类、园林广场、道路建筑等命名,充分展现出学校办学的“生态文明”、“和谐开放”、“开拓创新”等价值追求,例如可以将学校的主要道路命名为“致远路”、“求实路”、“思源路”等,将学校的主要建筑物命名为“格物楼”、“育才楼”、“知行楼”等。另外还可以在学校办公楼、行政楼以及宿舍楼等楼梯间的墙面上张贴一些能够展现学校校训、学校精神的名人格言以及学校美术班学生的毕业创作作品等,同时也可以在教学楼的楼梯间墙面以及教室墙面上将一些能够体现学校优良学风的人生格言、励志格言等张贴上去,通过营造良好的办学氛围,时刻陶冶学生以及教师的情操,从无形中帮助学生塑造高尚的人格,树立高远的志向[4]。最后,学校可以通过提倡学生对校园环境进行自主设计,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将学校的德育办学理念很好地灌输到学生的思想理念中,形成学校与学生在道德精神层面上的统一和融合。2.精神文化资源层面的利用。精神文化资源层面主要包括学校发展历史文化的沉淀、学校校训以及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首先,一个学校可以将其办学的理念浓缩在校训之中。校训能够很好地将一个学校的办学传统体现出来。校训不仅是一个学校文化与历史的积淀、人文精神的高度凝练,更是校园文化与教学理念的体现。校训作为校园核心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在制定校训时应该结合校园文化突出校园特色。以某高校的校训为例,“饮水思源,宁静致远”。该校训主要蕴涵三重含义,自强不息、精忠爱国、勇于承担。这种校训不仅能够激励师生的爱国情怀,更他们让对未来怀一种积极宁静的心态去创造。这对于学校、对于师生都是有积极的作用的。其次,历史是学校的根,文化是学校的魂,学校应该传承历史,丰富文化。将学校的历史文化价值不断地挖掘出来,建设以校友名人榜、校史课等为重点的课程,打造具有校园文化特色的文化品牌,突出体现老校的文化韵味,扎根文化基础,进一步发挥出文化的励志、继承作用。另外,还可以通过建设校史陈列室,将校园风云史、传奇故事以及名人校友提词等呈现出来,同时还可设置贵宾接待室,接待一些外宾或是历史研究人员。再者,还可以修建一些名人墙砖,将对学校有贡献、捐助者、优秀师生以及杰出校友的名字刻在墙砖上,介绍其光荣事迹,表彰其精神,让师生以此为榜样。除此之外,还可以开设相关的校史教育课程。把校史中经典的故事、人物事迹提炼出来,编排整合,作为教育新生的入学课程,为新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激励学生传承优秀的文化。最后,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理念是一个学校办学的核心和信念所在,体现了一个学校的办学方针及灵魂,是一个学校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以某高校的办学理念为例,“发展教育”,该教育理念总的来说,囊括了四个发展观。即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观、综合且可持续的发展观以及增长极限观。从理念的操作层面来讲,可以将学生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大的阶段,即尝试发展、自觉发展以及超越发展阶段[6]。但就学生个体而言,“发展教育”的理念应该重点以学生为核心,让学生做到不断地挖掘自我、超越自我。从一个新的起点出发,去尝试、去发展、最后超越自我,从而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创新发展,达到学校教书育人的目的。

二、学校德育在教学实践中的发展途径

(一)构建学校德育教育体系

首先,联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三种力量,建立起开放的德育体系。在学校方面,要成立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来统筹领导学校的德育工作,小组应当由校长担任组长,组员包括分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德育处领导、团委领导和年级部主任等。在社会方面,学校应该充分利用政治资源、法律资源、科技资源、环保资源、军队资源等,促进各种社会资源协调发挥作用,如可以聘请法律专家担任学校的法制副校长等。在家庭方面,学校应该加强与家长的联系,通过学校开放日、家长会、家访等途径加强与家长的互动,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到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中来。其次,将团委、学生会和社团联合会三股学生自治力量联合起来,建立起学生德育管理的自主体系。依靠团委、学生会和社团委员会的力量,充分发挥三者对学生事务的管理协调作用,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德育教育工作中来,通过自主策划、组织和实施一些大型活动,如读书会、人文沙龙、体育竞技、艺术展览、志愿服务、科技大赛、暑期实践等活动,将德育教育的理念融入日常学生活动中。此外,在学生自主组织的学生活动中,要注意发挥学校行政人员的管理协调作用和教师的指导作用,要鼓励家长和其他社会成员参与到活动中来,以形成全员参与德育教育的局面,将德育精神普及到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各个角落,促进德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构建学校德育办学模式

1.架构学校德育教育管理平台。学校德育教育要发挥学校德育教育管理平台的作用,就要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在教师管理层面上要建立起三级平台的管理架构。第一级平台以班主任为核心进行班级管理,第二级平台以年级部为核心进行年级管理,第三级平台以学校德育处为核心进行全校范围的管理。三级平台协调发挥作用,有利于促进学生进行自我德育管理。要尽量避免包办式德育教育,重视激发学生自我德育管理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其次,在学生管理层面上要建立起由团委、学生会、社团联合会联合管理的学生自我德育管理委员会,委员会以学校中学生自治的各个组织,如学生会、团委、学生社团、学生协会等为主力,立足于学生的利益,在学校的指导下和教师的协助下,进行德育教育工作的自我管理。教师管理和学生管理相结合,共同促进、共同进步,有利于学校德育教育的成功开展。2.营造学校德育教育资源网络。德育网络营造的关键在于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学校、家庭、社会等都是德育资源的重要来源。首先,在校内资源方面,要充分重视校训的作用,注重校训的内涵,将勇于承担、自强自立、精忠爱国等理念融入校训之中,通过校训感染学生;此外,编写相关读本,讲述校训精神、学校历史等等,作为学生德育课程的必读书目。选拔德育骨干对校训进行专题研究,开展校训解读课堂讲解研究成果也是发挥校训作用的重要方法之一。其次,在学校推进德育主题教育,可包含多个主题,如责任意识教育、法制知识教育、公民意识教育、感恩父母教育、爱护环境教育、公德意识教育等等。最后,将家庭和社会的德育资源与学校的德育资源相结合,建立起德育资源网络,让德育工作在家庭和社会中持续开展。3.铸造学校德育教育特色品牌。首先,要重视学校师生的心理健康,定期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心理辅导活动和心理知识培训活动。依靠学校负责心理教育的专职教师,建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打造有学校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其次,要重视学校师生的身体素质,规范体育锻炼活动和课间操活动,在体育锻炼活动中锻炼学生的纪律意识和团队意识,增强他们的体质,打造有学校特色的阳光体育;最后,注重学校德育主题教育的针对性,增强其时效性,打造有学校特色的德育教育。

三、结束语

篇(6)

我们把学校教育分为德育、智育、体育等三个主要的方面。在学校教育中,智育重在对人的智力开发,这是培养创新人才才智机构的主要方面,而智育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的,德育是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集合,现在也有人把心理健康归为德育。长期以来,学校教育总是人为地把德育与其他诸育割裂开来,把德育当作是学校分工中的一个门类,总是把“教学”放在一切工作的中心地位,这种“教学崇拜”还有不断加强的趋势,使学生才智因素的培养有观念和行动上的保障。在此情况下,对学生非才智因素培养的任务就显得十分重要。而德育是完成这方面任务的重要手段。事实上,德育、智育、体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的三个重要方面,德育属于教育目的的范畴,德育不是学校的一种工作,而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归宿,是学校一切工作的最终目的之一。因此,在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要把德育渗透到诸育当中去,做到相互联系,密切协调,共同育人。

塑造人类的精神和铸造人的灵魂,这是时代赋予教育的重要任务。不少人往往有这样一种思想误区,即把学生道德的有无,片面地定义在对人的意志与行为的限制与防范上,将道德教育变为空洞的说教和粗暴的灌输。这种通过强硬的纪律约束,严密的管理程序,量化的评价手段和无情的惩戒措施,严格控制了学生的道德行为和道德成长,无视人的价值内涵和精神品性,把本应温情脉脉的道德教育变为琐屑的行为训练和消极防范。毋庸置疑,信息时代对人的要求之高是前所未有的,道德的社会作用之大是前所未有的,道德教育的紧迫也是前所未有的。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是德育的发展,学校教育不可能少了德育。

学校德育是个系统工程,是就其内容和实施途径来说和。就内容说,学校德育应该包括爱党、爱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勤奋学习、遵纪守法、心理健康等各方面;就实施途径而言,是以专门的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为主,各学科渗透,充分利用校内团队、各种群体组织和集会、节日庆典、升降旗仪式、晨会和课外活动等形式进行落实的。

实施素质教育首先是思想观念的转变,而思想观念转变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充分利用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对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学生,进行思想渗透和灌输。如何加强职业学校各学科的德育渗透,是当前教改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在全社会普遍重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大氛围下,学校作为专职教育单位,“把德育放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已是我们的共识。加强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主导的决定性作用。为了推动“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这一教育理念,积极开展“各学科渗透德育”,拓展德育阵地,增添德育渠道,丰富德育形式,扩充德育内容,使学校传统美德特色教育在学科渗透中增添新的时代内涵,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我们职业学校不仅要对学生进行“五爱”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要特别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理想教育和创业教育。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由此看来,人的一生,“习”性教化可谓是最重要的了。从出生到入学应属童年时期,是启蒙阶段,主要受教于家庭环境和父母;从入学到毕业(不管何级)属青少年时期,是成长阶段,主要受教于学校环境和教师;从学校毕业以后是成年时期,是工作阶段,主要受教于社会环境和自我教育,以至终身。童年虽短,却是人生之基石。古人所云“三岁看老,百岁瞧小”,早已道出了这一时期的重要性。此时期的关键应取决于家庭教育环境的优劣和父母亲属的素质。而跨入社会后的成人期,其工作、生活、为人处事的“德性”、方法,主要来自前两段时期的“教化”所得。那么,学校教育在整个人生长河中,起到什么具体作用呢?笔者认为:学校教育主要应起补救、输送、升华的作用。因此,作为人生中间阶段的学校教育来说,就要针对每个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及时采取补救、输送、升华的措施,这应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导思想。

首先对那些家教失误的孩子,学校是医院,教师是医生。我们应发扬医护人员那种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不歧视,更不能辱骂学生及其家长。而应采取一切力所能及的措施,通过学校环境的影响,家教制度的建立,政府行为(社区活动)的支持,使其逐步转化到“健康”人群中来,共同接受良好的道德品质教育。

篇(7)

一、校本德育课程的意义

道德具有本源性、社会性、继承性。道德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产物,作为人们把握世界的精神实践方式,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它往往会反映一个社会大多数成员的一种认同态度。我们必须承认,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和进步对人类道德发展的必然制约性,并且肯定在道德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继承性。因为新型的道德标准正是在保留了旧道德历史类型中的一些合理因素,通过在新的社会基础上改造、丰富它们的过程中形成的。实际上,我们今天的社会所具有的那种成为人们完善自身、完善社会内在需要的道德,正是萌发于旧道德之中。道德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演化和进步而发[!]生、发展和完善的。

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道德体系,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道德体系,不同的国家、时代,不同的社会环境,其道德要求不尽相同。根据时代、社会的特点,根据道德教育对象的特点,我们应该在承传民族优良传统美德的同时又给道德教育赋予现代良好人格培养的目标,使我们新的一代能在继承与扬弃中得到新的道德教育。即培养具有乐于进取、敢于创新的现代人才素质又具有明礼守信、友善谦逊、孝义宽厚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新生代。

随着教育改革纲要的颁布,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学校越来越重视课程体系的建设,德育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重视德育课程体系的建设,把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方面面如:少先队工作、班主任工作、品德学科教学、其他学科的德育渗透、社区德育实践活动等进行优化整合,对学校、社区、家庭德育资源的开发利用,构建具有本土、本校特色的道德教育体系,使德育工作整体化、序列化、科学化。

二、校本德育课程的特征: 教客网,,提供免费课件,免费教案,免费试题,免费论文,舞蹈视频,幼教资源,版报大全,公文大全,剧本下载!

(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德育观

现代社会要求以人为本,对学校教育来说,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要求培养学生具有自主人格和独创精神。必须改变过往那种不以人本身、人的需要和人的发展出发,而是把道德教育视作对人的约束,驯化、被动地服从的陈旧道德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的人性化的现代道德教育观念。着眼于全体、使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在教育目标上,着力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在教育方式上,应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对个性特殊,品德偏差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爱,使学生更好地认识体验和实践道德生活。

(二)、大德育理念

德育,应该包含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五个方面的内容。学校德育工作往往只关注学校内部的道德教育,忽视了德育工作应该贯穿学生整个生活之中,包括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德育资源也随着学生的活动范围而拓宽。因此,道德教育应该充分关注一切有利于学生良好道德行为培养的资源,优化整合,使其能服务于学校的德育目标。

(三)、生活化的德育原则

过去的德育工作远离学生生活,脱离学生实际,其教育方式往往是灌输概念,讲大道理,形成假、大、空的现象,实际效能不强,使得学生的行为与认识脱节,学生往往是有道德的认识,缺少道德的情感(认同),难以实现道德的行为。进行道德教育,一定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而不应是从观念出发。通过对话,关怀,活动实践等生动活泼、喜闻乐见、接近学生生活的形式,让学生进行道德体验、实践,促进其健康成长。

(四)校本德育课程的目标

所谓校本,应植根于学校的需要,本校学生的需要。着眼于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学生团体的特性、学校附近社区的德育环境特点,拟定适应本校校情、生情的有针对性的德育目标。德育目标的设定应有其一定的序列性。在校学生年龄跨度大、不同年龄的学生,认识事物与是非判断能力均由不同。学校德育工作应形成梯度、螺旋上升,形成序列、整体

设计。 我国具有传统的道德文化,尽管当中有不少糟粕,然而,“孝悌与亲”、“仁、义、礼、智、信”等传统道德教育至今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应该继承与发扬。现今社会发展的需要,物质文明的提高,更需要年轻一代具有勇于开拓、不断创新的实干精神,因此把传统道德教育与现代人格的培养融合一起,构成具有本如特色、校本特色的道德教育体系,是开拓学校道德教育的新思考。

三、校本德育课程实施途径:

(一)、整体构建学校德育课程体系。

过去学校德育实效性不高,原因是多方面的:过份强调德育政治功能;德育作为一门科学,以知识性的学科教学形式进行德育工作,注重了“讲理”而忽略了情感的认同与体验;学校领导受应试教育的束缚,把德育视作软任务,说起来重要,干起来不要,忙起来忘掉,没有把教育摆正位置并有足够的措施保证;观念滞后,信息滞后,方式方法不当,师生关系定位不当,缺乏沟通和了解等。此外,还与德育工作处于被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零敲碎打也不无关系。

要提高德育实效性,除了提高认识、摆正德育位置外,应该采取主动应对方针、运用系统理论整体优化原理。把学校德育工作提升到课程计划的层面上来,纳入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轨迹,通盘考虑,整体设计,分段实施,力求德育内容序列化、德育管理人性化、德育途径多元化,德育方式方法多样化。要从内容上扩充、途径上扩展,方法上整合,措施上落实,开辟学校德育工作新天地。

(二)、提高德育工作者的素质

学校德育工作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发展,这一任务落实到学校德育工作者身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校的所有工作人员,包含行政、教师和职工,都是学校德育工作者,都是为落实日常教育方针,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的。学校应是实行全员参与,全方位育人策略,学校班主任、班队干部、辅导员、思品课教师是学校实施德育的骨干力量。必须重视学校德育工作队伍的建设,尤其是班主任队伍的建设,选派有爱心的、童心、责任心、品德高尚、人格健全的老师担任班主任工作,学校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工作条件,对工作出色的班主任给予充分肯定和给予表彰奖励。引导班主任成为学生做人的楷模、学习的导师,生活的朋友、心理的护士和家长的参谋。健全学校德育研究会,班主任研究会,充分发挥这些德育群众学术团体的作用,为我们德育工作提供经验和德育队伍发展的平台,使其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骨干力量。

(三)、健全德育工作组织,开展实践研究。

抓典型,树榜样,以点带面也是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也是提高工作实效性的有效途径。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过程中,把德育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其中,与课程改革同步。

邀请专家深入学校了解情况,分别在低、中、高年级中挑选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的班主任,品德学科的教师,大队辅导员等组成科研小组,由学校领导主持,定期召开科研工作会议,分析情况,确定方针,统一实施,确保德育工作的整体性、全程性。

与此同时,进行学校德育工作版块功能研究,如班主任工作、品德学科教学、学科教学德育渗透、学生社会活动实践、家长与家庭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探索德育改革的路子,取得经验然后推广,创出德育特色,以此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四)、开发德育资源,整合德育途径

对过去的德育实效性不高的反思中,德育内容的空泛与拔高,德育途径的狭窄和不协调,无疑是一个重要因素。学校、家庭、社区教育不协调,各学科之间、教师之间,多个管理环节之间不协调,各行各素,形不成合力,还会出现内耗情况。随着德育内容的扩充,学习资源的扩大,网络传播、网络文化带来的新情况新挑战,必须积极应对,努力开发德育资源,尤其是本土、本区、本校有利的德育资源,充分利用各种教育基地,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师生前往参观、考察、实践面对家庭结构社区功能的变化,努力探索学校、探索家庭、社区教育这种“三结合”的新模式。探索在学校中品德教育课,班、团、队活动。各种的教学渗透以及校园文化建设、育人环境营造等多种德育途径、方式的整合,开展德育科研,发挥各个德育研究学术团体的作用,运用系统理论整体优化原理,形成合力,提高德育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

(五)、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提高德育实效性。

当今社会已经踏上了信息高速公路,学生已经不再是过去“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子,他们好奇心大,接受能力强,接触事物纷繁复杂。现代社会人才观需要学生具有灵敏的触觉、广阔的视野,走出校门、接触社会成为了必然。因此,学校德育工作不可能闭门造车,现代信息渠道多样,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灵活利用各种各样的信息工具,收集广泛的信息资源,更新知识,开阔视野,跟上时代步伐。

利用信息网络,传播先进文化,倡导文明健康的网络风气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利用校园网站,开设道德教育的网页、专栏,进行心理辅导,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网上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为学生提供健康有益的绿色网上空间,创造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

(六)、建立和完善德育保障和激励机制

为了使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必须提高对新时期德育工作认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对人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场经济的建立为教育改革与发展,为学校德育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也提出新的课题。必须克服“德育是软任务,智育是硬指标”的思想,排除“应试教育的束缚”,把德育工作真正摆正位置。学校有人抓,各层级有人管,有针对性的学校德育科研,进行案例的分析与掌握,有计划、有活动、有交流、有总结、有检查,克服德育工作的形式主义,只知耕耘不计收获的做法。给学校德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团队辅导的老师提供较为宽松的工作条件,对他们工作的辛劳,工作的成绩给予肯定和鼓励,对成绩优异班主任、团、队辅导老师以及优秀的德育科研成果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建立良好的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鼓励广大老师积极投入德育工

作中,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学生的终生学习以身心的健康发展,良好人性的形成作出我们的努力。 四、学校德育课程评价:

如何评价一个人的道德行为?道德评价的作用是什么?可以这样说,评价是一种价值的判断,道德评价的作用,最主要的是催生学生对道德价值的认同,从而使之道德习惯的养成与道德品质的形成。我们可以经常看到道德评价的方式与道德目标分离,用纸笔测量学生的道德认识,忽略了道德体验,也难以形成学生对道德的真正践行。因此,我们应该提倡一种关注主体、关注过程、关注发展的道德评价。

(一)多主体评价:

这里所说的主体,不仅是被评价者本人,还有教师、同伴、家长。“评价者与被评价者、教师与学生在评价过程中是一种‘交互主体’的关系,评价过程是一种民主参与、协商和交往的过程。”(注)

评价者的自我评价,侧重于反省性的自我剖析,自我意识、自/:请记住我站域名/我体验,是道德内化的重要过程;同伴评议,侧重于激励性的他评,了解学生的休息、生活与人际关系状况;班主任评价,侧重于学生对集体的态度以及道德人格状态;任课教师评价,侧重于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责任感与合作性;家长评价,侧重于评定爱心、责任感与劳动态度。

(二)重视质性评价与过程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