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4 16:23:5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住宅空间设计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住宅空间设计就是对建筑物内部的空间进行设计,自古以来,室内设计从属于建筑设计,再加上人们对住宅设计也看的简单,因此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但是随着现代化水平的发展,人们开始注重自身的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住宅空间设计一下得到了人们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室内环境的舒适。现在传统的住宅空间设计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住户的需求,健康、绿色、环保的居住环境才是当今住户追求的生活潮流,这就要求设计师必须顺应时代潮流,深化空间设计,赋予住宅空间更多的现代化元素。其实,正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推动了住宅空间设计策略的变革,以前在进行住宅空间设计时往往都是依靠图纸,设计师将脑海里的空间数据和模型转换在图纸上,之后再根据图纸进行设计。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这一技术在住宅空间设计的应用中也越来广泛,以前在空间设计中遇到的瓶颈将会得到解决,住宅设计的质量也会大幅度的提高。本文旨在研究我国住宅空间设计策略,并就其现状展开深入探讨。
1住宅空间设计的一般策略
(1)以平面设计为基础,完善功能布局。住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一种,说起设计,任何一种设计最初都离不开平面图。住宅设计也一样,设计师在进行空间设计前,需要准确了解住宅的相关数据,再将数据进行整合,绘制出一定比例的平面图。平面图绘制出以后,设计师要与住户进行沟通,明确各个空间的用途。之后,设计师要充分考虑各个空间的分割方式,在进行空间分割时,设计师除需要满足客户对住宅设计的要求外,还应考虑设计的安全性,二者缺一不可。如果只是一味的满足客户的要求而忽略安全要素,那带来的后果不堪设想。此外,设计师还要利用人体工程学的知识,考虑各种家具、电子设备及储藏器具的摆放,只有将这些住宅必需品进行合理的摆放,才能使整个住宅体现出一种和谐美。总之在进行平面设计时,除了考虑住宅的自身条件外,还要考虑其他影响因素,这样才能实现局部与整体的结合。(2)平、立、剖相互结合,实现三维立体设计。当今计算机技术如此发达,住宅空间设计师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将数据输入计算机系统内,电脑会自动生成最理想的住宅空间设计模型并且呈现出立体效果,设计师根据模型便可了解住宅的整体结构和内部细节,同时,设计师还可以对数据进行调整,一旦数据发生变化,电脑便会重新生成设计效果,这些所有的变化计算机技术都能够呈现出直观的立体反映,这样设计师就能够在可视的情况下与住户进行沟通与交流,从而提高设计策略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此外,利用计算机技术还可以对住宅的空间设计进行效果展示与相关测试,从而提高整个设计的质量与精度,这样在设计过程中也会节省大量的时间,并且大大缩短设计周期,同时在整个设计过程中用户可以直接参与设计,提高了整个住宅空间设计的透明度。(3)住宅空间设计需体现时代气息。住宅是一个人一个家庭安居的地方,住宅设计的本质是为人们创造更多的使用空间,为人们的栖居创造物质环境,因此,住宅的空间设计必须体现人文关怀。人文精神是设计的灵魂,一个好的设计师应该在他所设计的住宅空间中体现对人的基本关爱和尊重,通过设计来改善、提高住户的生存环境和生存质量,从而让住户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幸福。此外,随着国家出台一系列环保政策,各行各业应都严格执行国家政策,规范行业准则,为建设环保型社会做贡献,住宅空间设计也不外。住宅空间设计看起来好像并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实则不然,设计师在进行空间设计时,必然要对住宅的陈设装饰和设备安装进行设计,为了体现绿色生态设计,设计师在进行时应综合运用设计合理的原则,尽量使用绿色的建筑材料,将各种材料进行循环利用,最大程度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2住宅空间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1)明确住宅空间的功能分区。设计师在进行住宅空间设计时必须明确住宅应具备的六大功能,并且应正确处理好各个功能区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使整个住宅体现出一种舒适性和合理性,才能满足住户对住宅的基本需求。一般来说,一个住宅有公、私两大区域,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必须明确这些分区的使用功能,使之合理但又不相互打扰。以客厅的设计为例,客厅是公共区域,也是住宅的核心区域,它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住宅的整体效果,因此,设计师在设计时必须考虑到客厅的空间效率,通过流线设计合理分割空间,为住户提供人性化的房型设计。(2)考虑住户的职业特点和兴趣爱好。住宅是指专供居住的房屋,住宅属于一个人的私人空间,住户往往喜欢在自己的住宅中休息、娱乐,所以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一定要咨询业主,了解业主的基本情况,比如家庭人口构成、职业特点、业余爱好和生活习惯等,只有这样设计师才能设计出符合业主生活方式的空间设计效果,满足业主的需求,业主才能在自己的私人空间中享受生活。比如业主喜欢简约的室内风格,设计师在设计时就要考虑装饰材料的颜色、样式是否符合业主的需求,住宅的整体风格是否大方、简约,由此可见,设计师与业主的交流沟通十分重要,这也是人文关怀的充分体现。
3小结
住宅是人类千百年来永恒的主题,人类的生活和住宅之间的联系密不可分,住宅为人类的生活提供了私密空间,而人类生活的不断进步也为住宅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换句话说,高素质的生活来自于高质量的住宅。近年来,由于人们物质与精神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住宅的空间设计也从“量变”达到了“质变”,人们对住宅的舒适度以及环境质量更加关心,正是由于这一原因,住宅空间设计才会兴起,并且发展态势极其迅速。总之,住宅空间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一定要体现人性化的设计,为住户创造一个真正高质量、高技术、高情感的居住环境。
作者:韩挺楷 单位:湖北中江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王子若.城市住宅空间设计宝典[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关键词:住宅;设计;弹性空间
在住宅设计问题中引入弹性设计的概念,其目的在于运用相关的原则、方法、理论建立一种直接围绕着弹性住宅设计展开的较为清晰的整体理论框架,揭示弹性住宅设计发展的特征和趋势,提出行之有效的、适合中国特色的弹性住宅设计的理论及策略,以期待对现在的住宅设计给予以一定的启发。
1弹性空间设计的现实可行性
1.1社会经济的变化导致对弹性设计的需要
当今的社会正由工业时代步入信息时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可调整、发展、变化成为时代的特征,僵化、局限的空间模式己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住宅要能适应各种生活模式的需求,其起居空间与卧室、学习及家务空间的布局与大小要能相互调整,因为不同生活模式的家庭对各种空间的面积与功能及布局要求都不同。.如生活休养型家庭要求有较大的家务空间,对学习与专用社交空间则不做要求;而学习型家庭则需要有较大的专用学习空间;社交娱乐型家庭则需要有专用的较大面积的社交空间。所以,要能满足各种生活模式的需求,住宅内部各种空间的功能与面积大小必须要能相互转换。
1.2家庭结构的变化导致对弹性设计的需要
随着家庭和婚姻观念的转变,家庭结构逐步演变成从传统家庭中分化出来的核心家庭为主,并出现老年家庭、双亲无子女家庭、单身家庭,复合家庭及单亲家庭等几种家庭结构。家庭结构的变化使得原有的空间划分方式不再适用,单纯的功能主义设计方式在此遇到了难题;而弹性的设计方法则会在充分考虑住户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的基础上增加空间的灵活性与可变性,例如采用轻质的非承重隔墙,运用标准化、可替换的建筑构件,区分固定的(有承载力的)构件与可替换的由住户决定的构件等等。这些措施都将对空间的灵活使用带来便利,增强住宅的适应能力。
2弹性空间设计在住宅设计中的具体表现
2.1住宅的弹性设计模式
(l)单元拼接模式
单元拼接模式是指利用多个标准的基本单元(可以是楼层单元、户单元或构件单元),通过水平及垂直方向的多样拼接组合,形成多种套型。例如可以利用预制的钢筋混凝土薄板拼装而成的盒子为基本空间单元,通过这些带设备的盒子结构单元在平面上的组合,户与户之间或联排拼接或前后错接,形成丰富的空间体型变化和可供选择的多种套型平面。
(2)灵活划分模式
灵活划分模式是指在住宅结构中尽量减少承重结构所占用的空间,扩大室内使用面积,利用易于拆装的材料进行室内的空间划分。在住房建造时提供针对多种类型、满足不同住户要求的可能性,如对工作空间、起居空间、辅助空间的需求,面积大小也可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调整。同时,随着居住时间的发展、人口的变更及适应信息社会住宅室内功能的转变,住户可以相应改变室内分割。
(3)多向联系模式
多向联系模式是指在住宅单元的分隔墙中预留门洞,通过开关门洞,可以调整单元的大小和套型。
(4)空间扩展模式
空间扩展模式是指房间的扩大或房间数的增加,主要通过以下三个途径来实现。一、首层室外空间的加建;二、阳台或平台的加建;三、利用双层立面间的空隙加建。例如利用一个基本单元和一个平台组成各户。平台可以作为室外空间,也可以作为加建空间的场地。住户购买住宅的基本单元,可以根据自己需要使用平台空间,也可以自己决定加建部分的材料和加建空间的形状。在人们对自己的家舍打造一番后,整个住宅区呈现了丰富多彩的景观。
2.2居住面积不变情况下的弹性设计
在总居住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对住房进行弹性设计,达成更有效率地使用平面布局的目标。
(1)时间和空间对居住要求的不同。
在设计时我们采取在平面布局上做相应的循环式调整,设计手法注重平面使用功能上的重叠,这种方法一般适合于小型的平面布局。例如,如图5-10日式的住宅所特有的空间转换原则是通过在隔间拉门水平移动来实现的,从日式住宅传承来的拉门元素迎合了现代空间理论,它不仅有们的作用,还能代替隔墙。
(2)由于居住者的不同,则空间的设计不同。所以现在更为受欢迎的设计方法即为中立设计。所谓中立设计是指各个房间没有预先确定的功能。这种平面布局不是通过建筑布局上的调整来适应不同居住者的要求,而是通过适当的空间大小和比例,它们是依据可能的最大面积确定的,中立设计是一种非常灵活的设计方法。在住宅发展中,卧室逐渐失去了功能的单一性,如今卧室不仅用于睡卧,而且同时有起居、工作室的功能,当然也相应需要更大的面积。每个家庭成员的个人房间应有可置换的大小顺序,如儿童卧室也要有相应的面积,必要时可作为成人卧室,当然这要以合理的平面布局为前提在住宅结构和空间的形态设计时,运用中立性的方法,可以使房间无需空间和结构本身的变化而适应其中的任何一种需要。在现代的一些公寓住宅中,底层设计成居住、商业、公共活动、车库、储藏室等等,住宅的房间也可以为几个功能服务,一个房间可以根据住户的需求用做客厅、卧室或者书房或者餐厅,住户在房间功能的选择上有更大的自由。
(3)在住宅结构中尽量减少承重结构所占用的空间,扩大室内面积易于拆装的材料进行室内的空间划分。框架结构是较适合的结构系统,利用可以工业化制造,而且也可自由分隔室内空间,它所受的限制仅在于必须将厨厕作为固定的房间,但居住者可以将其余空间利用可移动调整的墙体以间隔。依此方式,平面布局的分隔可以使用与承重无关的轻型隔墙,并且可以满足不同的居住需求。此概念自开始就不仅是以达成住房建造上的一次性为目的,它希望达到住房使用上能持续对平面布局进行调整。
2.3居住面积可变情况下的弹性设计
⑴加建及改建方式实现的可变性
加建主要有侧面加建及上层加建两种方式实现住宅的可变性。侧面加建一般而言只能运用在相对狭小的范围内;上层加建则要求建筑的顶层可以事后向上加建并可依当时家庭组成的需求予以分隔,所以设计时应特别注重楼板的承载力,要求楼板能够承受较随意安置的隔墙负荷。侧面加建或上层加建需要事先确定加建的区域,事先在基地红线方面做广泛的施工准备,这样可以降低扩建可行性的难度。以当今居住密度越来越高的现状看来,集合住宅的扩建方式有其局限性,即仅限于上层加建及改建的范围;小住宅则有较多的扩建可能,尤其是在侧面加建方面。
⑵分隔或整合所实现的可变性
因经济原因,由侧面及上层加建、改建方式实现的可变性扩建模式一般不会被逆向拆除,因此无法满足缩小住宅面积的要求。而周期性法则表明在提高居住面积需求这一阶段之后,总是伴随着缩减阶段。分隔或整合的方式,才能真正满足上述的需求。运用这种方式,一个家庭的成长及萎缩可以借助于既能纳入住宅单元内又能独立于住宅单元之外的居住部分来调整。
结束语
通过弹性空间设计,空间与人的亲和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体现。随着观念的更新和科技的进步,一些设计师提出了开放式空间设计的理念,把释放空间自由度作为设计的目标,通过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及概念产品的设计,实现了部分室内空间的自由开合,这是弹性空间设计方法研究中具有实质意义的一步。
参考文献
[1]彭一刚著.建筑空间组合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王其钧,谢燕编著.现代室内装饰.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
关键词:中小户型住宅;可变空间;个性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3-0066-01
一、可变空间的概念
可变空间设计是在不破坏原有住宅承重结构的基础上,使空间的设计更具灵活性和活力,它依据的是家庭成员结构、居住者的职业、生活水平以及个人的生活习惯等因素。可变空间设计不仅能够划分空间的使用功能,而且能够塑造生活在其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的创新点在于改变了传统住宅空间的划分规则,将复合性的空间形态,流动的空间形态,取代单一、呆板的空间形态,使空间环境能够更好地适应当代人们个性化的生活需要。
二、可变空间的设计方法
(一)重新划分空间使用功能,实现个性化的居住要求
在框架、框剪结构的住宅中,除了卫生间和厨房由于管道设备的布置不能随意改变其使用功能外,其它空间因为没有墙体的限制因素,原来的几室几厅的分布格局将不再作为空间划分的依据,你完全可以依据实际使用需求,重新分配、整合空间。例如空间主次关系的破除。传统的空间布置是以客厅为中心,客厅的面积相对较大,在一定意义上造成对空间使用的浪费。在个性化空间装修模式的要求下,客厅的面积或位置就可以进行新的设计。当然,基于这样的装修设计理念,以单调呆板的门、墙、走道作为联通与间隔的做法也将逐渐减少,空间的界限将被破除或减弱,空间整体的流动性与格局都将更加流畅与灵活。
(二)弹性空间设计,满足人们不断变化发展的生活需要
弹性空间设计能够兼顾居住者现在及将来生活状态的变化。弹性室内空间的分隔一般采用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刨花板等具有可拆卸、造价低廉的材料,也可利用象征性的分隔形式,采用低矮的家具、隔断,甚至是颜色、材质及设计造型的变化。弹性空间设计对室内空间的划分是灵活多变的,对室内空间效果的营造也体现了灵活性。例如通过家具摆设位置的变化,可以让室内空间呈现不同的划分形式,创造出新的空间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无限生机与活力。
(三)弱化或删除空间界限,实现不同空间的相互渗透
在有限的居住面积里,要想获得宽阔的空间体验,丰富空间的视觉范围,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良好互动,就要减少墙体带来的视觉阻断,弱化或删除空间界限,将两个甚至多个空间融合为一个空间层次,实现不同空间之间的相互渗透,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好办法。空间的相互渗透一方面是指将分隔后室内空间保持联通,实现扩大室内空间的范围和增加室内空间层次的目的。这种空间设计使用弹性、灵活的空间分隔形式,能够给室内空间环境带来了新的变化。例如将相邻的空间,客厅、餐厅和厨房原有的空间分隔墙体进行拆除,融为一个空间层次。厨房最好设计成半开放式,将油烟烹饪区进行封闭设计,洗菜区及操作台进行开放式设计,从视觉上敞开与外界交流。另一方面是强调对空间外部的渗透,将室外的风景引入到室内空间中,实现室内外空间的有机结合。
(四)可变空间设计,获得丰富的空间体验
通过设计相邻空间的对话交流区域,可以在不影响居室整体装饰风格的前提下实现家居空间中可变的特点。设计时可以采用开启的推拉屏风或滑动门,以便在需要的时候阻断或开启空间。通过这种空间设计手法能更好地实现空间安排,获得丰富的空间体验。例如将客厅和书房之间的隔墙变成推拉屏风,在需要的时候开启,可以将两个空间合并为一个空间层次,不仅丰富了空间体验,还能带来超大居室的居住意境。
(五)对空间功能进行新的诠释,改变其传统的使用模式
为了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生活需要,就要改变传统的设计思路,对空间功能进行新的诠释,尽量在有限空间里安排出更多的使用空间,或者实现一个空间具备多种使用功能。例如地台具有很强实用性,它可以应用在阳台、客厅一角、书房、工作室,甚至是卧室特别是狭小的卧室。在这些空间里除了保持其原有使用功能之外,都可以利用地台做床使用,利用隐藏的低柜还能增加收纳空间。
三、总结
可变空间设计是室内空间环境塑造的重要手法,能够调动设计者和使用者的积极性,满足人们个性化的生活需要。同时,实现室内空间的可变性设计也有多种方法,在设计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和条件,综合运用其中的一种或多种方法,以人为本,注重细节,这样才能创造出具有良好可变性和适应性的居住空间环境。
摘要:近年来,中小套型住宅成为房地产市场的主流之一,但在室内空间设计上还存在着不足和缺陷。本文针对中小套型住宅设计的不同使用空间,介绍了室内的门厅、起居室、餐厨空间、卫生空间及个性化空间的设计方法,旨在营造适宜的人居环境,为设计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中小套型;住宅;空间;个性化;设计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residential real estate market small-scale become one of the mainstream, but in the interior space design still have some defects and shortcomings. This article in view of the small-scale housing design different use the space, introduces the interior of the hall, living room, eat hutch space, health space and personalized space design methods, aims to build appropriate living environment, for designers to provide some beneficial reference.
Keywords: small-scale; Residential; Space; Personalized; design
1 引言
中小套型住宅的出现是两方面作用的结果:一是家庭结构由传统的几代人的大家庭逐渐发展为二人户、三人户的核心家庭,家庭规模总趋势日益中小型化;二是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用地也日益紧张,各地房价的不断攀升,一些年轻人选择住房时更多地青睐于中小套型。毫无疑问,中小套型的特殊优势使得中小套型住宅将成为城市住宅建设的主潮流。一个舒适的人居空间,应该是要满足起居、就餐、洗浴、休息、学习等基本功能需求,中小套型住宅也是如此,如何合理巧妙地设计室内空间,营造舒适宜人的空间,使有限的空间资源得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功效是中小套型住宅室内空间设计研究的重要课题。
2 精巧适用的门厅设计
随着居民及设计者对开门见厅的弊端逐渐认识,入口门厅即玄关设计受到了更多关注。住宅由于面积所限,设计中大部分利用起居室作为家庭活动中心、交通枢纽,一旦门厅设计不够细致,起居室在使用上会受到严重干扰,致使私密性较差。
设计时要切实保证入口门厅更衣的物质功能,以及遮挡视线、减弱噪声、提高其舒适度的精神功能。设计时可将厨房或卫生间在临近入口处设置,既方便使用又使洁污分区更为明确。为舒适度较高的入口门厅设计。其面积适宜,入口处考虑必要的储藏空间,且对于起居室、餐厅均有视线遮挡。并将卫生间临近入口设置,为临行前在入口处整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3 核心空间――起居室设计
起居空间是住宅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和就餐空间、就寝空间、储存空间、备餐空间和卫生空间一起组合成住宅的配套使用功能空间。在其它项目基本满足的情况下,它往往体现了家居的美化和舒适程度。
起居室是住宅套内空间的中心,是家庭中最实用、功能最多、面积最大、活动时间最长、最频繁的空间。在这里家庭团聚、交谈、娱乐、看电视、会客、交友、家务、餐饮、宴会等,聚合成和谐的整体与社会协调共存发展,它是维系家庭、保证家庭和睦幸福的纽带。
3.1 独立布局
起居室、餐厅各自独立布局的优点显而易见,独立性强、使用上不受干扰,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功能交叉。但这种布局方式并非所有住宅都可以采用,它需要有足够的面积。
3.2 起居室、餐厅结合
这种类似于LD式布局方式是近些年住宅设计中采用最多的一种方式。一方面因为受面积条件的制约,在没有足够面积的情况下,不足以设置独立的餐厅和起居室,把二者结合布置在同一宽敞的空间内,可分可合,是较好的选择。另一方面,随着中、低收人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就餐行为的要求越来越高,普遍重视就餐气氛的营造,这种布局既可以保证相对独立的就餐空间,又可以在就餐时拥有较好的视觉和心理感受。起居室与餐厅结合常用于进深较大的套型中。外直接采光,而餐厅通过灵活隔断从起居室间接采光,两者常呈直线布局。
住宅中起居室应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在会客时不影响其它房间家庭成员的活动。其平面设计应尽量减少交通穿越干扰,弱化起居室的交通组织功能。起居室开口数量应尽量减少,一般使用面积在13m2~20m2的起居室门(洞)数量(不包括阳台门)以不超过4个为宜,且门洞开口位置应尽量集中设置在靠近短边一侧。尽量使交通集中。
4 餐厨空间设计手法的演变
近年来,家庭规模日益小型化,家庭构成日益简单化,社会生活方式正在不断发生变化,工作时间缩短、业余时间增加、生活节奏加快;食品加工业的发展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大量的成品半成品食品进入家庭,使厨房操作简化、烹饪时间缩短。用餐时间也不再是一日三餐全都团聚就餐,在外就餐较为常见,早餐或午餐简单而随便,而晚餐全家团聚就餐。对餐厅空间的迫切需要是经济实力的增强以及人民居住水平的提高带来的必然结果,从而导致餐厨空间设计发生更显著的变化。根据厨房与餐厅之间存在的联系,餐厨空间可分为3种类型。
4.1 餐厨合一型
餐厨合一型即DK型,DK型指餐厨合用同一空间,称为开放型;小面积标准的住宅不可能设置独立的餐厅,但人们要求应有专设的用餐空间,这是住宅功能完善的标志之一。既然没有足够的面积设置独立的用餐空间,且将用餐空间与起居室合并会影响起居室的整洁度,于是许多居民将服务阳台与厨房连通,形成DK型。DK型餐厨模式的出现是小面积标准住宅套型设计上的一次革新。在当前我国住宅面积水平和住宅科技水平均不是很高的情况下,以DK型餐厨空间作为一种折中手段解决小面积套型的餐居分离问题,是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4.2 独立型厨房
所谓“独立型厨房”,指厨房空间与用餐空间各自独立,即餐室+厨房(D+K)。独立型厨房的出现是建立在套型使用面积较大的基础上,起居室面积多在18m2以上,起居室有可能再次进行起居与就餐行为分区。选用这种布局方式的家庭较为注重生活、就餐安排,重视就餐时间的家庭团聚,讲究就餐气氛。因而独立型厨房是居住空间舒适性能提高的一种体现。
4.3 复合型厨房
目前在我国现有住宅中厨房多为封闭式,虽然近年来住户增加了住宅厨房装修的投入,注意了厨房设备的美观问题,但其装饰效果由于厨房空间的封闭而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不难看出,厨房设计体现了主人个性化需求与传统烹饪带来的油烟问题之间的矛盾,成为当前厨房设计的一个难点。
在这种背景下,“复合型厨房”的概念应运而生,所谓“复合型厨房”就是将中厨、西厨、家务阳台有机整合在一起,分为烹饪区、备餐区、就餐区、家务区,其中烹饪区、家务区为污染区,备餐区与就餐区为洁净区。分开设置的复合型厨房可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洁污分区,功能动线完整合理,并可以很好地解决中国传统烹饪中油烟对住宅其它生活空间的污染问题,使开敞部分的厨房更具有实用性,在完善厨房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加强厨房厨具、设备的装饰功能,从而切实提高厨房空间的品质。
5 卫生空间适用性设计
住宅卫生间设计重点是解决在一定面积条件下,提高卫生空间舒适度的问题。具体包括面积配比合理化、功能分区明确化、空气质量清新化、室内环境舒适化等实际问题的解决。因而平面设计显得尤为重要。纵观卫生间平面设计的几种类型,现提出两种适合经济适用型住宅卫生间平面选型形式。
5.1 整体型
远铃整体型卫浴是日本早期研究的新型卫浴设施,市场价位相对较高。但远铃小型产品价位相对较低,而且空间紧凑,其良好的使用性能及清洁性能非常适合中、低收入家庭的生活需求。设计时可参考其产品的大致尺寸,使安装变得更加便捷。
5.2 可变型
最近一个时期以来,住宅设计中采用双卫形式成为一种潮流,三室以上套型几乎全部采用双卫,两室户也有相当一部分采用双卫。这反映了人们对于提高居住生活质量的一种追求,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明显的问题。首先,对于小套型的住宅而言,采用双卫造成住宅中卫生空间所占比重过大,不利于住宅内部空间的有效使用。其次,两个彼此隔开并独立的卫生间虽然总面积大,但每个单独的卫生间空间狭小、设备布局拥挤,尤其是不能适应未来新型卫生设备进入卫生空间的大趋势。针对上述问题,目前的改进方式是将两个卫生间的空间集中在一起,可以根据住户的需要或隔断或合并。具体来讲,是采用长3.6m~4m、宽1.8m~2m、面积为6.4m2~8m2的矩形卫生间平面,可以由住户按自己的实际需要进行自由的设计分隔:可以有多种分设型的布局,例如将其分为两个独立的卫生间,一个作为主卧室卫生间,另一个作为公用卫生间。在卫生间的布局设计上还应注意做到了干湿分离,考虑到老年人、残疾人的特殊使用要求,为增加新设备留有余地等,这对于提升卫生间的使用功能和舒适性、安全性是十分重要的。可变型卫生间平面设计中,充分考虑功能分区,将功能进一步细化,最大限度地做到干湿分离。
满足卫生空间的全套需求时,确保使用过程中的互不干扰,舒适程度得到极大的提高。而且可以根据不同家庭的需求、生活习惯,自行选择组合方式,具有灵活多变的特性。由于可变型卫生间对于面积有一定要求,因而更适合中、低收入家庭中套型设计时选用。
6 个性化空间设计
“个性化需求”亦是一个重要方面。居住建筑的最终目标是供人居住,居住者需求是设计的出发点,这一观点已被设计人员所认可。居住者既是使用者,又是质量的评审员。以往的居住建筑体系过于夸大设计师的作用而忽视居住者的参与,甚至将其排斥于系统之外,其结果便是居住建筑只能适应人们的共性需要,而不能很好满足其个需求,造成建筑形式的单调和居民个性的丧失。如今建筑师对居住建筑及居民心理的理解更为深入,使得居住者越来越多地被作为一个主要因素而加以重视,住户参与亦成为居住建筑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其能动性日益呈现出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通过更多的参与,住户将自己的想法和汗水融人其中,并从中得到丰富的生活体验,与无生命的居住空间建立起感情,使之具有符合主人的与众不同的个性。这样的居住建筑会使人有一种成就感、亲近感和认同感,从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家”。
“半间房”设计就利用此原理,采用隔断的方式在居室内分隔出一个面积在5m2~8m2的小房间,它与卧室紧邻,当打开时可增大卧室的空间,封闭时可作为独立空间使用。其功能可以根据居住者的需要灵活设定,例如作为工作间、婴儿室、兴趣室等。
7 结语
总之,面对日益短缺的社会资源,单位家庭规模日趋小型化,中小套型住宅成为当今住宅需求的主要趋势。中小套型住宅室内空间的设计不能因为户型小、价格低而以牺牲环境和住宅居住质量,应该做到在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上,更好地满足人居的各种功能需求,让住宅的使用功能、舒适美观、经济效益等更好的结合起来,创造更加人性化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一、老年人的身心特征
老年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大系统的生理机能逐步退化,而老年人生理机能的变化也必然导致其生活中的诸多不便。
1.感知与运动系统衰退感知系统和运动系统的衰退是老年的主要生理特征。感知系统衰退表现为老年人自身的视力、听力、嗅觉、触觉、记忆力等功能的降低。如对色彩、声音等敏感度的衰退。运动系统衰退主要表现为行动不便、肢体运动不协调,从而导致老年人的自主活动能力下降,给自身及家人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
2.心理状态的变化老年人心理状态的变化既有源自生理变化的直接影响,又有情感的特殊需求。由于生理能力的降低,导致老年人更趋于群体活动,与人交谈、被人认可的心理诉求越来越强烈。在追求认可的同时,也出现一定的自卑心理和自闭心理,呈现心理健康的隐患。
二、居家养老室内空间设计理念
现代住宅的空间设计往往仅是满足一般性的建筑规范要求,然而对老年人身心特点的关注度则存在着诸多不足,导致室内空间设计的适老性较差,并未真正从老年人日常生活的特点及需求出发去对空间进行布局规划。因此,只有从符合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着手,对空间设计理念加以细致研究,才能真正营造出符合老年人身心需求的居住空间环境。
1.老人优先原则。老人优先原则首先表现在强调户型规划中老年人的主体地位,充分考虑老年人的身心特征,具体通过空间的位置、区域面积的规划、不同类型空间的划分、自然光源与人造光源的布置等要素相结合的设计方式来实现。优先原则正是基于对老年人生活方式的充分尊重与理解,在户型布局与室内空间规划的设计过程中往往也围绕着是否能够满足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所需这一根本方面而展开,将老人作为设计服务的真正主体来对待。老人一般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弱势使其在生活中存在诸多不便,且对周边环境的适应性相对较差,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偏好。如相对于年轻人而言,老人则更为偏好相对安静的环境,而良好的采光、通风同样也是老年人居住空间环境中所必不可少的重要要素,它们都对提升老人晚年生活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无论是老年人的独居住宅还是三代合居的室内空间,充分考虑老人的生活方式和不同需求,将优先原则贯穿于空间规划设计的始终,才能营造出符合老年人使用特点的空间环境。
2.无障碍设计原则。无障碍设计作为空间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它为特殊人群在空间中的活动提供了重要安全保障。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运动系统逐渐衰退,身体活动的灵活性不断降低。因此,无障碍设计原则对于老年人使用空间的规划是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设计师在进行空间的无障碍设计时,既要充分考虑到老人在室内行动的安全性,又要保证老人在进行一些简单活动时的舒适性和便捷性。在设计中一般会涉及到安全保障、尺度设计、路线规划等问题。首先,就安全性设计而言,应保障老年人主要活动区以及各区域间的过渡界面无高差变化,有些现代住宅的户型空间为了追求空间样式的变化,往往都会采取带有一定高差的设计模式,虽然这样的设计手法可以尽可能使空间样式更加富有变化,但对于有老年人居住的房间,在其设计过程中对于高差的处理需要特别谨慎,以免日后在使用过程中给老人的日常行动带来不便甚至发生摔伤等危险。其次,就尺度设计而言,则应充分考虑老年人运动能力逐渐衰退所带来的问题,而有的老人是通过借助轮椅等特殊器械在室内进行活动,这些都需要预留好足够的弹性空间,以方便老年人在室内能够进行一些简单的自主活动。另外,对于老人经常活动的区域应提供相对宽敞的空间,以便于老人在空间中的进出。就活动路线规划而言,应保证各功能区域间的过渡顺畅,区域间的联系通常以直线为宜,这样既可以尽量减少行动路线交叉所带来的干扰,又可以保障安全并避免过多运动给老人体能上带来负担。
3.空间独立性原则。特别针对于三代合居的家庭来讲,在照顾老年人日常生活的同时又要兼顾家庭成员生活空间的相对独立性。如年轻人多喜欢热闹的环境,而老年人多偏好于较为安静的生活环境,有的老人还因身体上的不适需要静养。同时老年人的睡眠时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相应减少,而自身活动能力的降低也使老年人较少参与年轻人的休闲娱乐活动。此外,老年人尽管在情感上对子女有所寄托,但生活上依然希望能够自理。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到老人与子女生活空间的相对独立性,在方便照顾老人日常生活的同时,尽可能避免因生活习惯上的不同所带来的潜在矛盾,又能促使老年人肯定自我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4.交互设计原则。强调老人与子女生活空间的相对独立性,并不是要使双方的生活空间完全隔绝,特别是对于合居户型设计而言,在保证空间相对独立性的基础上,交互设计原则同样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对于合居的户型空间设计应特别注重考虑以下两个方面:其一,相对公共性较强的空间,如客厅、餐厅、小庭院等,这类空间老人、子女可能同时使用的频率较高,双方在空间中的互动性较强,在设计中应考虑便于老人与子女在同一时间段内对空间的共同利用。其二,对于私密性较强的空间而言,虽然其在使用性上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且老人与子女共同使用的可能较低,但在保证区域相对独立性的同时,户型中的不同区域间应便于联系,以保证行动不便的老人可以得到及时照顾。
5.空间节约原则。该原则特别是针对三代合居的家庭而言十分重要。由于合居家庭成员较多,在空间设计过程中并不能一味通过面积的扩充来满足功能上的需求,在空间格局的规划上,既要满足整体功能区域的尺度要求,又要有效地将零碎空间加以高效利用。这样才能提升空间的整体质量,节约有限的资源。
三、居家养老室内空间区域设计解读
1.客厅与小庭院设计
客厅与小庭院是居家养老空间中供老人进行活动的重要场所。同时,在三代合居的空间设计中,这两个场所可能会在同一时间段内供老人与子女共同使用。因此,在设计时除保持基本的空间特征满足一般使用要求外,还要充分考虑到老人的身心特点及日常的生活状态。如空间格局的布置、装饰材料的选用、色彩的搭配表现及庭院植物的种植都可以首先从老人的日常生活习惯着手进行合理的设计。很多现代住宅带有类似庭院样式的小型户外空间,可以通过绿色植物的种植,从而使老人能够接近自然并可以自己动手从事一些简单的园艺活动,有效地改善老年人的生理机能调节自身的心理状态。
2.卧室空间设计
卧室是老年人休息的场所,而有些行动不变的老人可能大多数时间都需要在卧室静养。因此,营造一个良好的空间环境将会对老人的身心健康起到积极的影响。首先,从色彩设计而言,色彩能够改变人对物体形状、尺度和位置的感知。其不仅形成不同的视觉效果同时对使用者有强烈的心理影响。老年人卧室中的色彩宜采用白色、灰色等作为主色调,避免大面积使用多元色彩和带有强烈对比度的色彩。对于房间中的指示和向导则可以使用一些相对醒目的色彩,以便激发老人对色彩的感知,引起他们的留意。其次,在装饰材料的选用上宜采用防滑性能较好的木质地板及环保型涂料,以减少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对空间环境所带来的污染。第三,在老人卧室的设计中,要保证空间具有良好的通风和采光效果,注意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的结合,确保老人身心健康和日常行动的安全。
3.卫生间空间设计
老年人的运动能力和身体灵活性都处在逐渐衰退阶段,动作反应较为迟缓,因此老年人使用的卫生洁具应选择操作简单的设备。盥洗盆、坐便器、淋浴设施等都需要根据人体工程学中的相关尺寸进行安放布置且需要符合老年人的生理特点,以便于老人的日常使用。卫生间应安装坐便器,方便老年人坐姿如厕。坐便器两侧应设置扶手,可帮助老年人从站姿转变为坐姿。坐便器前要设置防滑垫,坐便器适宜采用自动冲洗、电暖、除臭等功能。淋浴空间应较为宽敞,方便老年人转身、移动、沐浴,并根据老年人的行动路线设置扶手放置淋浴座椅。如使用浴缸则需要特别留意浴缸材质的防滑性,浴缸边缘离地350-400㎜为宜,适合方便跨越浴缸和坐在浴缸边缘出入,浴缸一端应留有400㎜宽的坐浴台以便于老年人使用。另外,卫生间中可使用便于调节水温的杠杆式水龙头或自动水龙头。热水龙头应用色彩予以明显标识,以免老年人操作不当而烫伤。
四、结语
关键词:住宅;建筑;空间;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72+.2 文献标识码:A
空间是构成建筑的基本细胞之一,也是最直接供人们使用的主要空间。各类使用空间由于使用功能不同,设计亦决然不同,但在进行使用空间设计时应考虑的基本因素是一致的,它们有着共通性。
1 空间设计应考虑的因素
1.1 使用要求
不同功能的使用空间对设计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生活居住用房中的卧室,是满足人们休息、睡眠之用;客厅是会客之用;工作学习用房中的教室,主要是满足教学之用;观众厅是满足演出、观赏和集会之用;陈列厅是陈列、展示之用。因此在进行这些空间设计时,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满足各自的使用要求。
同类使用性质的空间,由于使用对象、使用方式和使用人数的差异,对空间的形状、大小、空间高低、内部布置均将产生明显的影响。例如同样为卧室,在城市型住宅中或农村型住宅中,其考虑的内容就有所不同,它与集体宿舍和旅馆中的客房设计差异就更大。这主要因使用对象的不同,决定了使用方式的改变,从而影响着房间设计。如阅览室,由于采取开架、半开架或闭架等不同使用方式,其内部布置亦不相同。演出性建筑的观众厅,由于容纳人数的不同,就直接影响其定额指标、平面形式和空间体积等
1.2 基本家具及设备尺度和活动尺度
建筑应最大限度以人为本地满足人生活的需要。尺度对建筑的影响非常大,建筑物内的尺度,设备、家具的尺度都来源于人,以满足人的各种基本需求。
1.2.1 人体基本尺度
各类房间为满足其使用要求,就需要有家具、设备,并进行合理的布置。如卧室中有床和柜子等;教室中有课桌椅、黑板和讲台等;陈列室中有展板、陈列台和陈列柜等。由于这些家具、设备是供人使用的,所以它的尺寸大小就与人体尺度密切相关,也就是说家具设备的基本尺寸,是以人体尺度作为基本因素来决定的在建筑设计中确定人们活动所需要的空间尺寸时,应照顾到男女不同人体身材的高矮的要求,对于不同情况可以按以下三种人体尺度来考虑:
应按较高人体的空间尺度来考虑的有:楼梯顶高、阁楼及地下室的净高、个别门洞的高度、淋浴喷头高度等一般采用男子人体身高幅度的上限1.76m另加鞋厚度20mm,得出建筑最低空间高度应不少于1.80m;在考虑窗台、栏杆高度时,按人体的重心(100cm左右)定为90cm-120cm。
应按较低人体的空间尺度来考虑的有:楼梯踏步、吊柜、搁板、挂衣钩及其他空间设置物的高度,舞台高度和蛊(盥)洗台、操作台、案板的高度等),即采用女子的人体平均高度1.58m,另加鞋厚度20mm,应为160cm,一般建筑内使用空间的尺度应按我国成年人的平均高度1.72m(男)及1.58m(女)来考虑,(例如:展览建筑及影剧院中考虑人的视线时,公共建筑中成组的人活动使用时,以及普通课桌的高度等),另加鞋厚度20mm,即为167cm,
对托、幼及中小学建筑,由于其主要使用对象为儿童,应根据不同年龄的儿童高度来确定此类建筑内部空间的大小,窗台、栏杆尺度及家具设备尺寸等。
1.2.2 人体基本活动尺度
房间内除家具、设备所占据的尺度外,还有人的活动空间所占的尺度。人体活动所占的空间尺度是确定建筑内部各种空间尺度的主要依据。
房间内设备和家具所需具体尺寸再加上人体活动和交通所需的空间面积就基本确定了空间大小,但同样面积的房间,由于房间面积比例及尺寸的不同,也直接影响家具布置和使用效果。同时空间内部设备、家具布置得恰当与否将对合理的组织空间和利用空间有很大的影响。
1.3 人流路线和交通疏散要求
人流活动路线是指对内和对外两方面的联系。使用空间内部的人流活动路线主要与内部设备、家具布旨(布置)以及附属设施的配置有关,要求达到流线明确,尽坦(尽量)避免和减少交叉。例如陈列室内展板布置就决定了观众的参观路线;候车室个(删掉此字)旅客的活动路线与候车座位的排列,以及入口及检票口的位置,以及厕所、小卖部等附属设施的布置等紧密有关,其布置不同,流线组织差异很大。
使用空间对外的交通疏散与走道布置、疏散口的位置和数量有关,要求达到交通畅通、疏散迅速。例如观众厅的走道布置和疏散口位置、数量就决定了人流方向和疏散时间的长短,在进行疏散设计时,必须遵照国家现行的各类建筑的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计算。
2 住宅空间的组合原则
住宅的内部空间组合由人的生活需要所决定,同时又在改变着人生活的方式和习惯。因此,既要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又要满足精神要求,还要考虑它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2.1 功能分区合理性原则
住宅内部空间有各自不同的使用功能和要求。有公共性的和私密性的,有动的和静的。在设计中要正确处理它们的功能关系,满足各功能分区的要求,使之动静分区、公私分离、洁污分离,这是住宅使用功能良好、居住舒适的先决条件。在进行合理功能分区时,还要做到室内流线顺畅,交通面积集中、紧凑、减少干扰,突破单纯的交通功能,做到交通面积的综合利用,提高室内空间利用率。
2.2 空间组合灵活性原则
住宅内部空间组合灵活性要求指可以按照不同住户、不同时期的使用要求对套型空间进行灵活分隔和重组。设计时可以将某些功能分区合并或连接,不做明确限定。如将起居室与餐厅合并;把厨房设计成开敞或半开敞的形式;减少固定构件,用可活动的轻质材抖(料)构件分隔不同的功能区域;减少固定的墙体,使得室内空间流动开敞而不闭塞,同时也使得套型可以根据功能的变化而改变空间形态、位置和尺寸,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2.3 室内环境舒适性原则
舒适性是一个综合概念,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舒适性要求的标准也会不断发展变化。在住宅设计中,应根据该地区的气候条件,争取较好的朝向,获得较多日照和较好通风环境,利用自然对流通风,有效地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和卫生状况。
2.4 整体设计经济性原则
面积的合理分配要分清不同功能空间的不同要求,如大套型和小玄(套)型的卧室、卫生间除数(数量)互不同之外,每个卧室、卫生间的功能要求、设备尺寸基本相同.面积需求也相近;而起居室、厨房、餐厅虽然功能相同,大套型比小套型服务的人数多,其面积也应该大一些。
卫生间与卫生间或厨房邻近,便干(于)管线共用,节省投资。
节能方面主要是关于房间朝向。卧室是以夜间睡眠(使)用为主,白天的活动很少在此进行,大部分时间是空着,其向南还是向北,有无直接日照,对于建筑节能而言差别不大。在满足通风采光,保证窗户的气密性和隔热性的要求下,卧室不向南不影响建筑节能。而起居室已成为家居生活的核心,如果起居厅向南,白天有充足的日照,室内的自然热环境较好,可以大大地节约采暖和空调的耗能。
结束语
在进行使用空间设计时,一般首先考虑使用性质和技术经济条件,但与此同时,也必须考虑内部空间的构图观感等精神功能要求。如空间的比例,各个界面的处理,材料质感和色彩的运用以及空间气氛的形成等。
参考文献
[1]周波.建筑设计原理[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
步入老年后,很多人在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都或多或少的产生着一些变化,影响着自己对周围事物的感知、判断和理解。在生理方面,很多人的各种机能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所退化,感觉、观察和行动能力都会不如青壮年一样方便灵活。在心理方面,老年人更需要家人、亲戚、朋友和社会的关注,否则会经常感觉到孤独,这样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是很不利的。
1.1 空间色调
在色彩上,我们要考虑到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要特别注意在色彩上对老年人的心理暗示,尽量为他们营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老年人的阅历丰富,一般喜欢回忆过去事情,所以在色彩上应偏重于沉着,平和,古朴风格,但切记大面积使用过于沉重的颜色,会给人以压抑、沉闷的感觉。要尽量以柔和、淡雅、温暖等同色系为主,营造一种洁净的环境。
1.2 空间布局
老人房的卧室最好是安排在向阳的房间,首选朝南或朝东的房间,保持室内明亮,同时自然采光也可以增加室内空间感,会让人感到舒适并且有利于防止疾病的产生。老人也喜欢在阳光下聊天、读书、读报,我们可以在窗前留上足够的空间来为老年人提供一个合适的休闲区域。很多老年人还喜欢养一些花草,阳台无疑是最合适的选择,在这里植物可以享受的充足的阳光,益于成长。总之,根据不同老人的喜好,我们把这些元素考虑到我们的空间设计中来,可以为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增加很多情趣。
1.3 照明设计
在照明上,我们尽量选择局部照明的方式,这样的光源柔和、不刺眼,最适合老年人使用。灯具的选择最好使用漫反射的光源和一些看不到光源的灯具。老年人的视力和行动不灵活,我们还应该在床头设置开关,可以调节亮度,走廊设置节能灯,每个房间照明开关尽量设在门外,防止老人摔倒,以方便老年人夜晚活动。
1.4 隔音效果
因为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体质就会变弱,对声音也会变的敏感,所以老年房要尽量安排到远离人多热闹的地方,比如街道,在室内要尽量安排到远离客厅、餐厅以及卫生间,因为一些下水管道的噪音也很大,也会影响老年人平常的休息。首先,在建筑装饰材料上,好的材料可以达到理想的隔音效果,例如在墙面的砌体上最好使用实体材料;还有就是门窗、墙壁的隔音效果要求要比普通房的要求更为严格。其次在墙体的饰面材料上,要首选隔音效果好的墙纸和隔音板的饰面材料。还有就是地面的装饰材料同样不可忽视。在老年房中,地毯是最佳的选择,一是隔音效果好,二是防滑也很理想。
1.5 触觉方面
在家具的选择上,我们要尽量避免选择那些带棱角的和金属材质的家具,最好选择像木质等光滑材质的家具,它手感不像金属等材质一样给人冷冰冰的感觉,使用起来更加温馨舒适。在地板上尽量使用实木地板,它脚感舒适、弹性比复合地板好、摩擦系数也小,而且在防滑和吸音上也做的很好,并且有持久耐用的优点。最适合家中有老人和小孩的家庭使用。
2.老龄人心理行为特征与住宅空间
了解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习惯,个人喜好和接触的事物是了解一个老年人心理行为特征的重要途径,只有了解,才能服务,才能为老年人设计出真正适合他们的住宅空间。而这些心理行为特征就直接表现在实用、经济、怀旧性以及生活习性上面。
2.1 实用性
与年轻人不同的是,老年人不会刻意追求豪华、气派的装修效果,他们追求是生活的舒适,所有的设计都应是把实用性放在第一位的,这样的生活更加自在、自如。
2.2 经济性
老年人大多都是拥有勤俭作风的,即使拥有很多积蓄,但是仍然不会赞成奢侈,奢华的装修风格,在每一个细节上都力求做到能省便省的生活方式。
2.3 怀旧性
老年人很念旧,对自己使用多年的旧家具情有独钟,往往可以勾起他们美好的回忆。例如,有的老年人有过军旅生涯,那么在卧室就可以摆放一些与军事相关的饰品,比如军刀、战马这样造型的饰品,这样既可以体现出主人的品位,也可以引发主人对往事的追忆。
2.4 生活习性
由于老年人对现在的流行趋势并不是很了解,对自己的一些想法也不能完全表达清楚,这就需要我们设计师在设计理念上与老年人多沟通,多了解他们的想法,多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性,这样就可以在日后的设计工作中,把那些主人喜爱的元素加入到我们的工作中,达到更加令人满意的效果。
对于老年人来说,室内的装饰不宜过于复杂,只要有情趣,简单大方即可。我们可以根据个人兴趣爱好摆放一些自己钟爱的饰品,足以给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多的乐趣。
3.营造安全、健康、舒适的住宅空间
3.1 安全性
在安全问题上,我们做再多的工作都不为过。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老年人的行动越来越不方便,起身、行走、弯腰、坐下都成为困难的动作。除了日常家人的搀扶之外,在室内设计一些有利于老年人行动的安全设施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既方便了老年人日常生活又减轻了家人的负担。
3.2 健康性
老年人行动不方便,呆在卧室的时间相对年轻人来说是比较长的,所以室内通风条件一定要好,避免潮湿,要保持干燥。通风条件好坏直接影响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其次我们再来说说在窗帘的选择上应注意的事项,虽然窗帘没有地面材料在安全性选择上要求那么严格,但是我们应该在风格上做足功夫,因为它在整个空间的占有足够大的视觉效果,体现了老年人的性格和品位。过于鲜亮的图案容易让老年人产生浮躁感,我们应该多选用厚重、素雅的质地和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