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货币资金的主要来源

货币资金的主要来源精品(七篇)

时间:2023-07-14 16:23:4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货币资金的主要来源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货币资金的主要来源

篇(1)

【关键词】审计 控制 医院 货币资金

货币资金是医院进行医疗服务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是医院资金运动的起点和终点。由于货币资金是医院资产中流动性最强、风险最高的一种资产,它的增减变动与医院医疗活动及药品与器材供应过程息息相关。因此,对医院货币资金的审计是整个财务审计过程的重要环节。

一、医院货币资金的审计

(一)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审计

1.审查医院岗位责任制度。会计、出纳、收费员、核算员、稽核员的岗位职责要严格划分清楚,以便互相牵制,严密手续,堵塞漏洞。

2.审查医院程序控制制度。经济业务是否严格按照申请、审核、复核、支付的程序办理货币资金业务,重大货币资金的支付是否实行集体决策。

3.审查医院的预算控制制度,通过年度预算对医院的收支进行总体控制,对预算执行情况定期分析、研究。

4.审查是否加强对银行予留印鉴的管理。财务专用章由专人保管,个人名章由本人或其授权人员保管,严禁一切保管支付款项所需的全部印章。

(二)医院货币资金收入业务的审计

医院日常的货币资金主要来源于门诊收入、住院收入、其他收入以及病人预交费、往来款项、财政补助收入及专项资金补助收入。收入业务是否正确,要以收入手续是否严密为重点。认真审查原始凭证,从货币资金的流入点审查,从中发现收入可能的问题。

1.审查是否严格执行国家结算制度的有关规定,通过银行结算的业务检查是否收取了现金。

2.审查有无套用结算帐户现象。如利用医院的银行帐户办理业务,以现金换取转帐支票或通过银行汇款。

3.审查有无挪用现金的现象。每天取得的货币资金是否设专人核对其准确性,入帐是否及时。

4.审查有无偷梁换柱的方法,两次填写发票,一大一小,从中窃取现金。

5.审查有无销毁收据进行贪污的现象。清查医院已使用过的收据是否有缺本缺页的情况;核对是否如数入账;有无异常现象,查明原因。

6.审查先进或支票送存银行情况及银行收帐情况,防止将收入款不入银行存款记入往来帐,日后将应收帐款转为坏帐,或将正常业务收入取得银行存款记入往来帐,等到时机成熟,贪污挪用。

(三)医院货币资金支出业务的审查

要做到“四审四看”:一审支付申请,看是否有预算、有合同、有理有据、专款专用;二审支付程序,看审批程序、金额、权限是否正确,审批手续是否完备;三审支付稽核,看稽核工作是否到位;四审支付办理,重点审核药品、耗材、设备、基建维修等项目支出,看是否按审批意见和规定程序、途径办理,是否及时登记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帐。

1.审查有无违反结算规定,将应通过银行转帐结算的经济业务支付了现金。

2.审查有无不按审批程序支付现金现象,如出纳人员私自支付现金。

3.审查有无单位和个人套取现金的问题,将不属于本单位经济往来的款项转到本单位帐户套取现金。

4.审查支付现金的凭证是否符合制度规定,单据是否有涂改、挖补、刮擦等痕迹。

5.审查有无虚报冒领,重复支付的现象,如报销出差补助天数,可用车票往返时间、住宿天数核对。

6.审查有无虚构伪造单据、窃取现金的贪污行为。审查购物发票时,一定要注意验收手续是否齐全。

7.审查因公借款是否符合制度规定。

8.对银行存款支出凭证的审查,主要审查医院签发的支票及银行划拨的款项情况。每一笔银行存款的重大支出必须事先提出用款申请并经主管人员的审批,支出只能用于事先核准的用途和目的。付款单位是否和发票出据单位的签章相吻合。

(四)医院库存现金审计

清查库存现金,一般采用盘查法,由被审单位的主管会计和出纳员在审计人员的监督下进行盘点。审计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清查库存现金,应采取突击盘查法进行,以防临时抵补凑数,搪塞漏洞。

2.清点库存现金时,如发现差错,要立即查明情况和原因。

3.发现白条、不合法凭证抵库存及帐外“小金库”时,要认真查明原因及来源和用途;盘点现金时要同时盘点有价证券。

(五)医院银行对帐及客户对帐的审计

审查医院是否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单位与银行的对帐。对于未达款项,要核对银行调节表,并使未达帐项在下期银行对账单中得到证实;对于登帐错误,应查明原因,及时予以调整处理。同时单位与客户之间的对帐,每年至少核对一次,确保货币资金支付合理,回收及时、足额。

二、货币资金的控制制度

(一)制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目标

1.货币资金的安全性。通过良好的内部控制,确保医院货币资金安全,预防被盗窃、欺诈和挪用。

2.货币资金的完整性。即检查医院收到的货币是否已全部入账,预防私设小金库等违法行为出现。

3.货币资金的合法性。即检查货币资金取得、使用是否符合国家财经法规,手续是否齐备。

4.货币资金的效益性。通过报告本期货币资金收入、支出、结存情况,对下期货币资金的流入、流量进行预测和推算,合理调度货币资金,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益。

(二)实行货币资金的预算控制

货币资金预算提供了控制医院日常大额货币资金流动的主要依据,也是评价医院对货币资金管理成绩的考核标准和重要手段。目前大部分医院都实行了部门预算,增加了资金运行的透明度。专款专用,从制度上、管理上防止挤占和挪用现象的发生。

(三)实现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

理顺财务管理关系,建立职务分工控制制度,从组织机构设置上确保资金流通安全。建立内部监督制约机制,资金管理人员要实行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制度,合理设置收费员、核算员、出纳、会计及相关的工作岗位,职责分明、相互制约,确保资金的安全。对于重要货币资金支付义务,应当实行集体决策和审批,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有效防范货币资金被贪污、侵占、挪用。

篇(2)

【关键词】 利润含金量; 货币再生产能力; 非付现支出

本文所论述的货币资金再生产源于企业内部。这种企业货币资金一方面来自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一方面来自经营过程的内部融资,即拖延债务支付,或加大经营活动的负债规模。前者是货币资金再生产能力,后者是占用其他企业货币资金状况,企业货币资金再生产状况可从以上两个方面分析,而向金融机构的借款或发行债券不属于源于企业内部的货币资金再生产。

一、货币资金再生产能力状况

(一)利润含金量(盈利现金比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利润总额

这一指标通常是分析利润可信度的,对此指标的论述也仅是局限于对分子、分母包括的内容和计算原理的分析。

笔者认为,这个指标还可以反映货币资金的再生产能力,当含金量指数大于或等于1时,企业才具备货币资金的再生产能力。对该指标的这种应用论述很少,特别是当分子分母异号时如何分析,二者的差异量多少才合适等问题,缺乏深入的论述,本文试图在这些方面做些努力。

利润总额代表当期经营成果,“含金量”则决定当期利润总额中有多大比例是现金。利润总额中现金越多,货币资金再生产能力越强。如果伴随着销售收入的增加,则说明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水平高,销售渠道通畅。

对此指标分以下几种情况分析:

1.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与利润总额异号时

(1)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大于0,利润总额小于0。此时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大于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如果伴随着主营业务利润的出现,企业货币资金生产能力较强;利润总额是亏损,是营业外和投资损失太多,及时调整即可,企业前景尚好。

佛山照明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3月的情况就是这样,由于企业投资损失使得利润总额出现亏损,但经营过程现金流量大于零,说明现金的主要来源渠道通畅,于是很快就扭亏为盈。

(2)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小于0,利润总额大于0。这种情况在上市公司中较为多见,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小于零,这意味着企业通过正常的经营而来的现金流入量不足以支付因上述经营活动而引起的货币支出。那么,企业正常经营活动所需的现金支付则需要通过以下途径去解决:消耗企业现存的货币积累;挤占本来可以用于投资活动的现金,使投资活动推迟;在用于投资活动的现金不能被挤占的情况下,进行额外融资以支持经营活动的现金需要;在融资渠道匮乏的情况下只能用拖延债务支付或加大经营活动引起的负债规模来解决。

从企业的成长过程来分析,在企业从事经营活动的初期,由于其生产阶段的各个环节都处于“磨合”状态,生产设备、人力等资源的利用率相对较低,材料物资的消耗量相对较高,进而导致企业成本消耗较高;与此同时,为了积极开拓市场,企业有可能投入较大的资金,采用各种手段将自己的产品推向市场,从而有可能使得企业在这一时期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表现为“入不敷出”的状态。

如果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期间持续出现上述状态,利润的质量应给予较差的评价。此时的利润多来自盈余管理的“成绩”或是非经常性业务的贡献。

康佳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6月份和9月份的报表就呈现这种状况,2008年12月底这种状况得以扭转。

2.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与利润总额同号时

(1)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和利润总额都小于0。此时说明经营活动现金流入不足以抵补经营过程现金流出,如果企业货币资金尚可以正常周转,靠的是筹资活动或投资活动,企业货币资金再生产能力差。差的情况要结合利润进行分析。当利润总额为负时,如果主营业务有利润,亏损的原因是营业外损失和投资损失太大,企业的营业利润不够弥补。而投资损失和营业外损失具有暂时性和不确定性,其损失不会太持久,如果加强对应收账款收现工作的管理,货币资金再生产能力差的情况就会得到改善;如果主营业务是亏损,意味着企业耗费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经营的主要业务亏损,仅仅加强对应收账款收现工作的管理是不够的,需要对企业资产整体运作进行调整,提高资产运营效率,同时考虑资本结构是否合理。因为此时企业货币资金再生产能力很差的原因已经不再单一了。

需要指出的是,企业此时利润表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是一致的,报表虽然难看,但较为真实。真实的程度取决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与净利润的差异,差异越小,利润的真实程度越高。

(2)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和利润总额均大于0。此时,说明企业运营正常,经营活动创造了正的现金流量,企业销售活动能及时收到现金,具体分为以下几种情况讨论:

1)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利润总额1,是一种正常的情况。

当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利润

2)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利润总额=1时,货币再生产能力能够维持企业经营活动的货币“简单再生产”。但从总体上看,这种维持为企业扩大投资提供的货币支持力度非常有限。

3)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利润总额>1,且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利润总额-非付现成本=0。在此种状态下,企业的经营现金流量与利润总额的差额,正好有余力补偿当期的“非付现成本”。这种情况比2)的情况好,可以给予谨慎好评。

4)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利润总额>1,且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净利润-非付现成本>0。这时的经营现金净流量和利润总额的差额可以补偿当期全部的“非付现成本”,而且还有余力为企业的投资等活动提供现金流量的支持。如果这种状态长期持续,则企业经营现金流量将对经营活动的稳定与发展、投资规模的扩大与提升,以及减轻融资压力等方面将起到重要的促进和保障作用。

此种情况,货币资金再生产能力强。那么,强的原因是什么,是否应该给予肯定的评价,以下进一步从企业外部货币资金占用状况和内部货币生产比两个方面分析货。

二、外部资金占用状况

外部资金占用状况比率=(应付款-应收款)/收入

应付款包括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应收账款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

该指标越大,表明企业占用上下游企业的资金相对越多,或者表明企业货币资金紧张,或者是过分精明甚至霸道;越小,表明企业占用上下游企业的资金相对少,可能是企业货币资金宽裕,也可能应收账款管理不力。

该指标合适最好,什么是合适?根据企业具体情况,以购销渠道畅通,商业形象良好为主要标志。企业经营的目的是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商业形象是其价值体现的一个方面;购销渠道畅通是企业实现利润的前提;当利润目标与社会形象目标冲突时,以考虑社会形象目标为先,这是社会有序发展的基础。

对该指标的进一步分析可以用以下两个指标。

一是应付款比率=平均应付款余额/收入

该比率可以作横向或纵向对比分析,看企业占用上游企业资金状况。同理可以计算预收款比率分析占用下游企业资金的情况。

二是预收款比率=平均预收款余额/收入

该指标分析对下游企业资金的占用状况。

三、内部货币节约比率=非付现成本/收入

造成企业现金与利润差异的原因是非付现成本的存在,非付现成本越多,企业利润质量越高,货币资金再生产能力越强。同时非付现成本越多,表明企业有意愿减少本期利润。

根据最近公布的上市公司财务信息,就几个公司的货币资金在生产能力分析如下。

四、应用举例(见表1)

广宇发展集GD系列自动售货机的生产、销售、租赁、维修、改造、测试及技术咨询于一身,厂址在深圳。该企业2008年12月份利润总额是正数,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是负数,其不足部分主要靠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弥补;企业主营业务是盈利的,但由于营业外支出和投资部分吞噬了大量的利润,使得企业利润总额小于主营业务利润;评价是货币资金再生产能力差。

2009年3月该公司主营业务出现了亏损,但经营过程现金流量充足,由于经营过程现金流量充足,还偿还了大量的借款。经营过程现金流充足的原因是什么?看该公司的现金流量表发现,2009年3月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较2008年都大幅萎缩,货币收入也萎缩,但相应的货币支出减少幅度大大高于收入的减少幅度,购买商品和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比去年同期减少了0.4亿元,正因为这样,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充足;但有趣的是,企业在经济形式如此严峻的情况下,支付给职工和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增加了180万元。

对于经营过程现金流量充足的原因分析如下:

以2008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为根据,比较广宇发展和同类企业粤富华的外部资金占用状况比、内部货币节约比、内外结合货币资金生产状况比(见表2)。

从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广宇发展2008年对外部货币资金占用较多,销售收入每1元中扣除债权部分后有0.59元是占用上下游企业的资金,远远高于同类企业粤富华,这种占用状况在上市公司中也是较高的水平。每1元的收入占用上游企业资金0.3元,是同类粤富华的100倍;每1元的收入占用下游企业的资金0.35元,是同类粤富华的350倍。这种情况到了2009年3月怎样?看表3的分析。

对外部的资金占用比达到了收入的1 134倍,如此巨大的数据,能否说明一些资金充裕能够还银行贷款的原因呢?

综上,该企业货币资金生产能力差,对上下游企业资金占用状况严重,2009年3月这种情况进一步恶化,现金流量表上显现出经营过程现金流量充足,主要来自对上下游企业的资金占用。

【参考文献】

[1] 汪一凡.含金量指数:判断净利润可信度的新指标[J].财务与会计(综合版),2008(1).

[2] 孙旭东.年报掘金[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1).

篇(3)

笔者为此撰文《万达地产:预收账款不是债?》(刊发于《证券市场周刊》第77期)认为,这个观点是房地产业一个流行已久的谬误。

囤地捂房导致房地产企业债台高筑

个人认为,囤地捂房、债台高筑是房地产企业无视预收款债务的主因。

过去十多年来中国房价飞涨,囤地捂房成为房地产业一个突出的现象,其资金主要来源于负债,导致房地产业负债率不断攀升。

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末,A股房地产上市公司128家,其存货余额合计数由2003年末的953.41亿元上升至2013年末的18050.73亿元,存货周转时间由2003年的1.33年增加至2013年的4.02年。

存货周转时间以年销售成本除以期末存货金额计算所得,由于销售成本是已开发商品房成本,而存货中相当一部分是土地及尚在开发的项目,因此,4.02年的存货周转时间意味着房地业囤积的土地可能供其开发销售10年以上。

随着房地产企业大规模的囤地捂房,房地产企业的存货大幅上升,128家房地产企业总的资产负债率也大幅上升,由2003年末的54.9%大幅攀升至2013年末的74.6%。

中国商品房实行预售制,房地产企业通过预售商品房可以无偿占用客户的资金,房地产企业账面往往有巨额预收款项。随着房地产企业负债率的攀升,预收账款在负债中的比重也大幅上升。

2003-2013年间,128家房地产企业的负债总额增加了13.48倍,预收账款余额则由193.9亿元增至6146.51亿元、增加了30.7倍!预收账款占负债总额的比例由2003年末的13.6%上升至2013年末的29.8%。

囤地捂房、债台高筑,平均资产负债率高达74.6%,加之中央政府对房地产企业囤地捂房行为的打压、对房地产企业融资出台一系列限制性政策,使得房地产商的融资能力受到削弱、融资成本大幅上升。

在此背景下,一些房地产企业为了缓解融资压力,主观上有“优化”其财务指标的动机,将预收账款直接从负债中扣除,并以此计算资产负债率,就成为行业共识,预收账款不是债,在房地产业遂成为一个流行的观点。

预收账款对房企资产负债率影响甚大

预收账款不是债,支撑这一流行观点的理由何在?笔者总结大概有以下几点:

其一,房地产企业与预收账款相应的房地产项目销售结算完毕后,预收账款余额就会变成零,企业无须对外支付现金清偿;

其二,预收账款为企业带来大量现金,改善企业资产的流动性,提高企业的偿债能力;

其三,预收账款相关项目一旦竣工交付,预收账款结转至收入,可以实现收益,增加所有者权益。

应该说,房地产企业通过预售商品房可以无偿占用客户资金,确实有助于改善其资产的流动性、提高其偿债能力。但是,如笔者在《万达地产:预收账款不是债?》一文中所分析,房地产企业简单地将预收账款从负债总额中扣除,而不考虑与之相关的存货、应付账款、应交税金等资产负债项目随预收账款的变化而变化,由此计算得出的结果将显著低估企业的资产负债率。

假设A房地产企业资产总额100亿元、负债总额80亿元,其中,预收账款30亿元,其资产负债率为80%;若简单地将预收账款从负债中扣除,则以此计算的资产负债率为50%。假设该企业的销售毛利率为40%、销售净利率为20%,计算结果显示,即使企业与预收账款相关的商品房已全部达到竣工状态,其项目全部销售结算后资产负债率也高达68.29%,而不是直接将预收账款从负债总额中简单扣除后的50%。

那么,对于有大量预收账款的房地产企业,如何合理计算其资产负债率指标?

还是以上述A房地产企业为例,假设其预售商品房前资产总额70亿元、负债总额50亿元,则资产负债率为71.43%;通过预售商品房获得预收款30亿元,全部为现金;则货币资金增加30亿元,资产由70亿元增至100亿元,预收账款增加30亿元、负债由50亿元增至80亿元。这时,企业的资产负债率由预售商品房前的71.43%增加至预售房后的80%。

从偿债能力的角度来考察,预售商品房后企业的偿债能力应该相当于甚至优于预售房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个人认为,可以将其资产负债率加以修正,修正的资产负债率为71.43%。即考虑到预收账款对负债率的影响,将预收账款和对应的货币资金同时从总资产、总负债中减去,得到修正的资产负债率71.43%;而不是仅将预收账款从总负债扣除、却不将对应的货币资金从总资产中扣除,由此计算得出的负债率50%。即使项目全部结算完毕,预收款归零,其资产负债率也将远高于50%。

那么,是否所有的房地产企业都适用这一方法,将总资产、总负债同时减去预收账款金额,来计算修正的资产负债率呢?

个人认为,关键要看企业账面上是否有与预收账款相对应的货币资金,当房地产企业账面货币资金余额大于预收账款余额时,可以用该方法计算修正的资产负债率指标,当账面货币资金小于预收账款余额时,则要考虑预收款的资金的流向:如果企业预售商品房所收到的资金被用于囤积土地、或者用于企业填补其他的窟窿,企业账面上并没有与预收款额相应的货币资金,企业的偿债能力将因此受到削弱,则不能将预收款从总负债中减去。

只有当这些资金被用于与预收款相应的商品房建设时,才可以在计算资产负债率时从总资产和总负债中同时减去预收款金额。

统计显示,128家A股房地产上市公司2003年末货币资金、预收账款余额分别为364.02亿元和193.92亿元,货币资金余额是预收账款余额的1.877倍,而10年后的2013年,货币资金余额仅为预收账款余额的0.544倍。

从销售规模最大的4家A股房地产上市公司万科A(000002.SZ)、保利地产(600048.SH)、金地集团(600383.SH)和招商地产(000024.SZ)的数据来看,也显示出类似的特征,除保利外,其他3家地产商2003年时的货币资金余额皆显著高于预收账款余额,而2013年4家公司货币资金余额皆显著低于预收账款余额。

这表明,近10年来,随着地价飞涨、房地产商大规模囤积土地,房地产商预售商品房所获得的资金相当一部分可能被用于囤积土地。

当前大多数房地产企业账面货币资金余额远低于预收账款余额,相当一部分预售商品房款被用于囤积土地,如果其所囤积的土地贬值、缺乏流动性,其偿债能力将受到严重削弱。

篇(4)

【关键词】企业,筹资风险,对策

一、企业筹资风险的定义

企业的筹资风险属于企业财务管理风险之一,是指企业通过融资进行经营,但是融资期限到期不能按时归还本金及其利息所带来的财务风险。那么筹资风险主要有哪些特征呢,了解掌握这些特征能够加强企业全体员工对风险的意识,以便企业形成风险谨慎的意识。

二、筹资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

1、企业筹资的外部风险的主要成因

政治风险,政治风险主要是由于政府当局不稳定、战争等因素导致的企业经营环境变得十分恶劣,进而引起企业的资产直接被政府没收的风险,融资进行的投资项目直接被政府没收,但是自己还得到期还款,这就是筹资的政治风险。

法律风险,是指与企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变动给企业筹资所带来的风险,主要有税收制度的风险,比如税法规定,债务融资所产生的利息可以税前扣除,利息具有抵税的效应,而采用权益融资的话,企业所发放的股息是不能够在所得税税前扣除的,只能从税后利润中支付,税法的规定使得上述来两种融资方式所产生的实际资金使用成本不同,就可能加剧企业的筹资风险,对于企业来说就应该加强对税收法律法规的学习,找到适合于自己的筹资方式。

金融风险,它是指在金融市场由于资金供求关系的变化导致的资金拆解利率不利变化的风险,资金的供大于求,如果供大于求,供方竞争加剧就会出现需方市场,利息率就会下降,这时对资金需求者有利;反之则不利。企业本身无法控制金融市场风险,而且其带来的影响面一般都比较大,所以必须引起企业的关注。

2、企业筹资的内部风险的主要成因

企业筹资的内部风险主要包括债务融资风险和权益融资风险,是我们企业能够通过相应的措施加以控制的风险,也是企业最为关心的风险。

负债筹资风险,是指企业通过向金融机构借入资金、发行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到期不能归还本金及其利息的风险。负债规模越大就会增加利息费用,到期偿还的压力就较大,但是债务规模增加也能够充分利用财务杠杆,但是企业必须得注意适应自身的财务杠杆水平,做敏感性分析。负债的利率也是企业考虑的重点因素之一,在筹措资金时,如果当时国家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贷款利率相对较低,企业获取资金的成本也较低,如果采取的是紧缩的货币政策,比如正回购操作就会提高企业的贷款成本,不利于提高企业的净利润。负债的期限结构是根据企业的资金经营活动特点安排的长期和短期借款的比例结构,长期借款主要用于长期资产和短期借款主要用于流动资金使用,匹配的财务现金流模型能够增加企业经营的稳定性,并且企业贷款的期限结构与其相应的利率也成正比关系,短期借款利率比长期的低,企业存在可能把长期借款用于短期资金周转这就使得企业走进寅吃卯粮的境地,财务风险加大。

三、筹资风险的防范措施

1、确定适合自身的最佳资本结构

企业在确定最佳资本结构时应该综合考虑企业的权益融资和债务融资,两者融资方式的成本有所不同,权益融资成本较高,股利不能税前扣除,但是企业的到期偿债压力较小,债务融资成本较低,所支付的利息费用能够税前扣除,具有抵税效应。因此,企业应该权衡两种融资方式的融资比例,使得企业的价值最大化。确定最佳资本结构的方法主要有每股收益无差异法、比较资金成本法和公司价值分析法。

2、针对企业自身的经营特点选择不同的筹资方式

企业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应该采取不同的融资方式,并且应该结构自身的财务特点。对于制造型企业这种重资产型的企业应该较高利用企业的财务杠杆,融资方式劲量选择债务融资方式,比如,发行债券进行融资。对于商业型的企业来说,他们不存在大量的机器设备,主要是一些即将流通的存货,这种企业的融资方式就可以采取短期债务融资,主要是用于短期的资金周转。高科技型和服务型的企业,他们与制造型企业不同,是轻资产型企业,面临的风险主要来自财务风险,因此应该采用权益融资方式,比如通过VC或者PE进行投资入股的方式进行融资。

3、提高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

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点之一,我们都知道流动性越强的资产盈利性就越差,那么对于货币资金来说盈利性是最差的,但是我们又不得不保留一定的货币资金用于企业的日常需求,那么怎样的流动资金水平是企业的最佳水平是企业重点关注的问题。有以下两种货币资金的管理方式。

首先是资金的存货管理模型,它的思想主要是依据存货管理的模型对资金进行管理,是存货管理模型在资金管理方面的应用。但是它面临的假设前提较多,模型的可操作性不强,企业如果就按照该模型进行资金管理的话可能存在和企业实际经营情况大相径庭的现象。

其次是资金的随机模型,该模型对于企业的来说就具有可操作性,它可以根据数理统计方式计算出一个企业的平均水平,然后企业再根据自身的特点确定一个货币资金的最低限,只要企业的货币资金高于平均水平企业就进行证券投资,只要企业的货币资金达到企业设定最低限,就得卖出证券收回资金,其他情形下不用考虑货币资金的水平。

总而言之,当今的市场是竞争激烈的市场,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就必须在保持高速发展的同时控制管理好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其中筹资风险是重点之一。资金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原动力,筹资则是企业资金的来源,怎样做到控制企业的筹资风险是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参考文献:

[1]郑子云,司徒永富. 企业风险管理.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P2-5

篇(5)

关键词:商业银行 资本 发展

一、资本市场的发展对于商业银行的冲击与促进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银行业务规模的拓展及金融工具的深度开发越来越离不开资本市场的发展;同时,资本市场运营效率的不断提高和规模不断扩张,也越来越依赖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推动。另一方面,由于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使得企业和个人有可能更多地利用直接融资方式融通资金或进行证券投资,相当一部分社会资金出现“脱媒”现象,导致商业银行传统业务出现某种程度的萎缩;同时,商业银行通过不断开发金融新产品和大量运用新技术,越来越多地涉足投资银行业务,甚至借助资本市场使传统的信贷扩张途径发生质变。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这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关系,使金融体系内部的发展关系日益复杂化。

(一)资本市场发展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冲击

一是资本市场的发展所引起的社会资金分流,使商业银行存款业务受到一定影响,特别是证券市场股票和长期债券投资抽走了商业银行较为稳定的定期存款和长期存款。二是资本市场的发展使流出和流入商业银行的资金期限结构发生很大的变化,使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的不稳定性增大。三是资本市场的发展对商业银行存款增加的影响直接导致了商业银行可贷资金量的减少,而且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本身对于间接融资有一定的替代效应,影响商业银行贷款量的增加。四是资本市场发展所造成的商业银行资金来源不稳定性直接导致了商业银行贷款期限结构短期化,同时,商业银行的客户结构、资产结构等也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而发生相应的变化。五是由于上述四个方面的影响,商业银行为保持其传统业务的市场份额,被迫降低存贷款利差,加上资本市场众多新金融工具竞争的打压,使得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获利空间越来越小。

(二)资本市场发展对商业银行的促进

其一,利用发达的资本市场,商业银行能够超出传统的融资渠道开展多元化筹资业务。其二,利用发达的资本市场,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买卖有价证券,实现其各种资产的有效组合,从而在保证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获取资产收益。其三,利用发达的资本市场及依托其形成的新型金融工具,有助于商业银行防范和化解不良贷款引起的金融风险(如对不良贷款的资产证券化)。其四,利用发达资本市场合理配置资源的功能,商业银行可以根据证券市场价格变动、证券交易量变化等信号,调整信贷资金的投向和投量。其五,利用发达的资本市场,商业银行可以有效地介入或独立操作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并开展与此相关的投资银行业务和中间业务。

二、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的融合及职能分工型商业银行经营模式

(一)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的融合

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相互依存、共同发展。从社会再生产活动正常进行的需要来看,企业既需要筹集短期流动资金,也需要筹集长期资金,各类投资者也会根据自己所拥有或可支配资金的性质,分别将其闲置资金投向货币市场或资本市场获取利润,两种市场缺一不可。而且两种市场的规模、结构合理与否,会影响到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进行。

两种市场的利率随资金供应总量和需求总量的变化而相互影响。尽管货币市场短期资金利率与资本市场长期资金利率的变动不可能完全同步,甚至经常出现不对称性差异,但总的说来,两者变动的方向是一致的。短期资金利率的变化与长期资金利率的变化呈正相关关系。两种市场是彼此沟通,相互包容的。虽然短期资金和长期资金各自大致有其自身运动的范围,但相当一部分资金运动的弹性较大,没有严格意义的运动区间。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交易的对象都是货币资金,货币资金的本质是流动性和逐利性。两种市场上货币资金收益率的变动,会引起货币资金在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之间流动。就筹资者而言,某些资金的筹集主要是根据资金的获取难易程度和成本高低来决定筹资市场;就投资者而言,某些资金的运用主要是看哪个市场具有更为有利的获利机会。在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的这种收益率传导机制和自由流动机制,使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融合为一个统一的联动体。资金供求双方都可能集短为长或化长为短,灵活调整资金借入和运用的结构。事实上,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只是人们为了分析之便而作的一种理论划分,现实经济生活中两种市场是相互包容,彼此沟通的。

(二)职能分工型商业银行经营模式

所谓职能分工型商业银行模式,是指法律限定商业银行主要经营短期工商信贷业务,长期金融业务及证券买卖、信托业务等由其他专门的金融机构来经营的一种银行经营与管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之下,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基本上被限定在货币市场范畴之内,几乎不允许涉足资本市场业务。

在职能分工型商业银行经营模式下,商业银行以发放1年以下的短期工商贷款为主,贷款的偿还期很短,流动性很强,有利于保持信贷资产的安全性和流动性,而且,职能分工型管理模式也有利于商业银行集中人力财力开展专门的信贷业务,提高其在相应金融业务上的服务质量。

篇(6)

1.营运资金内涵

从会计角度看,营运资金是指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差额。它反映企业短期债务的偿还能力。从财务管理角度看,则营运资金反映的是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关系的总和,是对企业所有短期性财务活动的统称,并且它与诸多财务指标密切相关,是整体财务结构的组成部分。

所谓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内或长于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的资产。按照流动资产的变现速度(速度越快,流动性越高,反之亦然)划分,流动性最高的资产属货币资金;其次是短期投资;再次是应收账款;最后是存货。同样的流动负债是指需要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又称短期融资,主要包括以下几类项目: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工资、应交税金及应付利润(股利)等。

2.营运资金管理的核心内容

营运资金管理的核心内容也即资金运用和资金筹措。

2.1营运资金的运用

先从流动资产看,流动资产的总体规模及其内部结构的安排,隐含了企业管理当局对于收益性、流动性和风险的选择和搭配。流动资产总额以及流动资产内部较大比例的速动资产(流动资产总额减存货部分),特别是较大比例的现金和有价证券,流动性充裕,自然很强,偿债能力较高,相应地,无力偿债的风险也就较小;但是,与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相比,流动资产的收益性较差,而且,现金等流动资产越多,收益能力越小;反之,道理亦然。

2.2营运资金的筹措

营运资金管理的目标是增加股东财富,既要讲求收益,同时又要考虑风险,因此,营运资金管理就是要考虑如何将资金配置在各项资产之间以及如何筹措这些资产所需的资金问题。

从流动资产的筹资安排看,持有流动资产所产生的资金需求,既可以依靠长期筹资(包括股东投资和长期负债)来满足,也可以依靠短期筹资也即流动负债来满足,或者是长期筹资和短期筹资二者的共同存在和一定搭配来予以满足。一般说来,长期筹资的资金成本较高,因而从收益的角度来看显然不如短期筹资更合算。但是,长期筹资所面临的偿还的不稳定性和风险又小于短期筹资,它不像短期筹资那样会经常处于还债的压力之下。

3.营运资金管理的必然规律

营运资金管理是提高企业获利能力,降低财务风险的重要途径。企业的经营活动是指从原材料采购、运输、组织生产加工到产成品销售、账款回收的整个过程。如上例:甲级工贸公司年度销售货款回笼率达95%,而乙级工贸公司年度销售货款回笼率达75%。从这两家工贸公司货款回笼指标看,企业经营各项活动能否顺利进行,取决于各个环节的资金有无保证。这里用企业货币资金的周转公式来表示这一循环过程:

货币资金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展延的应付账款周转期。

货币资金周转期:指以现金支付各种和生产有关的成本费用开始,一直到将产品卖出并且收到现金时为止所需的时间。

存货周转期:指从原材料转换为产成品,再将产成品卖出并收回现金所需的平均时间。

应收账款周转期:指应收账款转换成现金所需的平均时间。

展延的应付账款周转期:指以赊购方式取得原材料一直到以现金将应付账款还清所需的平均时间。

不难看出,货币资金周转期越长,企业对外融资需求就越大。所以,如果加速资金周转循环、缩短货币资金周转期,也即缩短存货周转期或减少存货占用,加快应收账款周转速度,尽量展延应付账款,企业变现能力将大大提高,风险降低,利润增加。同时,受当前全球性金融风波和经济危机影响,有许多原是知名企业因为资金链断裂,导致经营失败(案例盛多,不予举例)。究其原因,除了盲目扩张、管理效率低下外,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考虑营运资金与长期资金特别是固定资金的配置以及营运资金各项目之间的合理配置。

4.如何加强对营运资金管理

首先,企业要确定切实可行的、能够有效考虑风险与收益的营运资金政策,它包括流动资产投资政策和流动资产筹资政策。如果企业采取较宽松的营运资金政策(例如给予客户较长的信用期间以及持有较多的存货)会使应收账款及存货的余额增加。反之,企业若采取严格的营运资金政策(例如提高信用交易门槛及缩短存货的库存量和库存天数)就会使应收账款及存货的余额降低。企业应根据客观环境及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流动资产投资策略。而在流动资产的筹资政策中,一般说来,应付账款是最优先被考虑的项目,如同该企业会给予客户信用交易而产生应收账款一样,供货方也会提供该公司应付账款的余额,让公司在进货时不需立刻支付现金。因此,应付账款是由供货方所提供给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之一,剩下的不足部分,再考虑以短期借款、长期借款或自有资金支持,其间的结构安排,必须慎重考虑。

其次,预估企业未来的营运资金需要量。但我们不能直接以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来估算营运资金的需求,而是要看营运实际的需要来决定。这就要求企业做好营运资金的预算工作。它可以将营运资金管理的目标和政策具体化,从而为今后营运资金管理指明方向,并为营运资金管理的绩效评价提供依据。

再次,流动资产项目的管理,主要是对应收账款和存货项目的管理。应收账款的管理目标很明确,越早收回越好。企业可以制定合理的现金折扣政策、信用期限政策来控制回收应收账款;通过对赊销客户的信用等级进行评定、定期核对应收账款、严格控制账龄等办法来达到管理的目的。

篇(7)

关键词:零 流动 收益 风险 途径

以零营运资金为目标,对企业的营运资金实行“零营运资金管理”的方法,已成为90年代以来企业财务管理中一项卓有成效的方法。在我国随着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深化和企业经营管理的加强,企业理财的重要性也与日俱增,因此,“零营运资金管理”的方法,对我国企业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 营运资金的管理问题

营运资金,从会计的角度看,是指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差额。会计上不强调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关系,而只是用它们的差额来反映一个企业的偿债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不利于财务人员对营运资金的管理和认识;从财务角度看营运资金应该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关系的总和,在这里“总和”不是数额的加总,而是关系的反映,这有利于财务人员意识到,对营运资金的管理要注意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这两个方面的问题。

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以内可超过一年的营业周期内实现变现或运用的资产,流动资产具有占用时间短、周转快、易变现等特点。企业拥有较多的流动资产,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财务风险。流动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上主要包括以下项目: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和存货。

流动负债是指需要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流动负债又称短期融资,具有成本低、偿还期短的特点,必须认真进行管理,否则,将使企业承受较大的风险。流动负债主要包括以下项目: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应付工资、应付税金及未交利润等。

为了有效地管理企业的营运资金,必须研究营运资金的特点,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营运资金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 周转时间短。根据这一特点,说明营运资金可以通过短期筹资方式加以解决。

2 非现金形态的营运资金如存货、应收账款、短期有价证券容易变现,这一点对企业应付临时性的资金需求有重要意义。

3 数量具有波动性。流动资产或流动负债容易受内外条件的影响,数量的波动往往很大。

4 来源具有多样性。营运资金的需求问题既可通过长期筹资方式解决,也可通过短期筹资方式解决。仅短期筹资就有:银行短期借款、短期融资、商业信用、票据贴现等多种方式。

财务上的营运资金管理着重于投资,即企业在流动资产上的投资额。因而,要了解“零营运资金管理”的基本原理,就要首先了解营运资金的重要性。

营运资金管理是对企业流动资产及流动负债的管理。一个企业要维持正常的运转就必须要拥有适量的营运资金,因此,营运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调查,公司财务经理有60%的时间都用于营运资金管理。要搞好营运资金管理,必须解决好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两个方面的问题,换句话说,就是下面两个问题:

第一,企业应该投资多少在流动资产上,即资金运用的管理。主要包括现金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和存货管理。

第二,企业应该怎样来进行流动资产的融资,即资金筹措的管理。包括银行短期借款的管理和商业信用的管理。

可见,营运资金管理的核心内容就是对资金运用和资金筹措的管理。

二 “零营运资金管理”的基本原理

“零营运资金管理”的基本原理,就是从营运资金管理的着重点出发,在满足企业对流动资产基本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企业在流动资产上的投资额,并大量地利用短期负债进行流动资产的融资。“零营运资金管理”是一种极限式的管理,它并不是要求营运资金真的为零,而是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尽量使营运资金趋于最小的管理模式。“零营运资金管理”属于营运资金管理决策方法中的风险性决策方法,这种方法的显著特点是:能使企业处于较高的盈利水平,但同时企业承受的风险也大,即所谓的高盈利、高风险。具体表现为:

1 丰富的收益。一般而言,流动资产的盈利能力低于固定资产,短期投资的盈利低于长期投资。如工业企业运用劳动资料(厂房、机器设备等)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通过销售转化为应收账款或现金,最终可为企业带来利润。因此,通常将固定资产称为盈利性资产。与此相比,流动资产虽然也是生产经营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除有价证券外,现金、应收账款、存货等流动资产只是为企业再生产活动正常提供必要的条件,它们本身并不具有直接的盈利性。又因为短期负债对债权人来说偿还的日期短、风险小,所以要求的利率就低,而债权人的利率就是债务人的成本,因此,短期负债的资金成本小于长期负债的资金成本。

把企业在货币资金、短期有价证券、应收账款和存货等流动资产上的投资尽量降低到最低限度,可以减少基本无报酬的货币资金和报酬较低的短期有价证券,将这些资金用于报酬较高的长期投资,以增加企业的收益;同时减少存货可使成本下降;减少应收账款可降低应收账款费用以及坏账损失。大量地利用短期负债可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而且短期负债的弹性大、办理速度快,能及时弥补企业流动资产的短缺。显然,由于降低了企业在流动资产上的投资,就可以使企业减少流动资金占用,加速资金周转,降低费用,从而可以增加企业盈利。

2 潜在的风险。从风险性分析,固定资产投资的风险大于流动资产。由流动资产比固定资产更易于变现,其潜在亏损的可能性或风险就小于固定资产。当然,固定资产也可通过在市场上出售将其变为现金,但固定资产为企业的主要生产手段,如将其出售,则企业将不复存在。因此,除了不需用固定资产出售转让外,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固定资产未到迫不得已时(如面临破产)是不会出售的。所以,企业固定资产的变现能力较低。企业在一定时期持有的流动资产越多,承担的风险相对越小;反之,企业持有的流动资产越少,所承担的风险也就越大。另外,大量地利用短期负债,同样也可能导致风险的增加。一般来说,短期筹资的风险要比长期筹资要大。这是因为:第一,短期资金的到期日近,可能产生不能按时清偿的风险。例如,企业进行一项为期三年的投资,而只有在第三年才能会有现金流入,这时企业如果利用短期筹资,在第一、第二年里,企业就会面临很大的风险,因为企业的投资项目还没有为企业带来收益。但如果企业采用为期五年的长期筹资的话,企业就会从容地利用该投资项目产生的收益来偿还负债了。第二,短期负债在利息成本方面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如果采用长期筹资来融通资金,企业能明确地知道整个资金使用期间的利息成本。但若为短期借款,则此次借款归还后,下次再借款的利息成本为多少并不知道。金融市场上的短期资金利息率很不稳定,有时甚至在短期内会有较大的波动。

根据上面的观点,“零营运资金管理”原理的应用将使用权企业面临较大的风险。首先,企业有延期风险,即企业在到期日不能偿还债务的风险。如果企业需要延期,但会由于一些无法预料的因素而不能延期,如当短期负债到期时,企业的经营善变坏,以至债权人不肯延期;或在延期时,正好赶上国家经济不景气,市场上资金私有制,而无法继续延期;其次,短期负债利率的具有很大的波动性,企业无法预测资金成本,也就无法控制利息成本;再次,企业为了减少应收账款,变信用销售为现金销售,可能会丧失客户,从而影响销售的增长。

尽管存在着高风险,但“零营运资金管理”仍不失为一种管理资金的有效方法。“零营运资金管理”在具体操作上,以零营运资金为目标,着重衡量营运资金的运用效果,通过营运资金与总营业额比值的高低来判断一个企业在营运资金管理方面的业绩和水准。由于“零营运资金管理”的基本出发点是尽可能地降低在流动资产上的投资额,因而营运资金在总营业额中所占的比重越少越好。这就是“零营运资金管理”的含义所在。“零营运资金管理”强调的是资金的使用效益。如果资金过多地滞留在流动资金形态上,就会使企业的整个盈利降低。简而言之,“零营运资金管理”就是将营运资金视为投入资金成本,要以最小的流动资产投入获取最大的销售收入。

三 实现“零营运资金管理”的有效途径

为了企业能够实现“零营运资金管理”,同样要从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两个方面着手。对流动资产来说,就是要尽量减少在流动资产上的投资额,加速资金周转;对流动负债来说,则是要有畅通的筹措短期资金的渠道,以便满足企业的日常运作需求,同时也要考虑短期资金成本的问题。下面分别从两个方面论述:

降低营运资金在总营业额中所占的比重的有效途径是,加速货币资金的周转循环。根据货币资金周转循环周期的时间长短,可以预测企业对流动资金的需求量。例如,企业用货币资金来购买原材料,原材料被加工成产成品,一部分产成品,企业通过现销渠道又把它马上转变为货币资金;而其它的产成品,企业通过信用销售的渠道,把它变为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则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收账变为货币资金。

通过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企业的运作情况对货币资金投资的影响。如果企业在生产产成品上花费较长的时间,那么企业就得增加货币资金投资。从原材料变成产成品,再完成产品销售所需要的这段时间,我们称为存货周转期。企业运作能给货币资金投资带来另一种影响的是企业的销售策略,如果企业是运用现销方式销售产品,那么企业就不需要保留很多货币资金;但如果企业有信用交易的话,那它就得需要有较多的货币资金投入。因为这里存在着应收账款周转问题。当然,企业也可在购买存货时欠账,这就是说企业要推迟付款,如果可欠很长时间的账,那么货币资金投资的需求量就减少,这段延迟付款的时间称为展延的应付账款周转期。一般来说,企业货币资金的周转公式为:

货币资金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展延的应付账款周转期

从上面的公式,我们可以看出要想减少货币周转期,从而使流动资产上占用的货币资金减少,实现“零营运资金管理”,就得从存货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和应付账款管理三个方面着手。对于存货管理,一方面要加强销售,通过销售的增长来减小存货周转期;另一个方面要通过确定订货成本、采购成本以及储存成本计算经济批量,控制在存货上占用的资金,使之最小。对于应收账款管理,在信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企业要制定合理的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账政策;通过这些措施来鼓励客户尽早交付货款,从而加速应付账款的周转。展延的应付账款的管理,一般来说,企业越是拖延付款的时间就越对企业有利,但由于延期付款可能引起企业的信誉恶化,所以企业必须通过仔细的衡量、比较多种方案后再做出决定,选择对企业最为有利的方案。

流动负债即企业的短期融资问题是企业进行“零营运资金管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企业要想得到短期资金主要有两条渠道:一个是商业信用,另一个是短期银行借款。

商业信用是指在商品交易中以延期付款或预收货款进行购销活动而形成的借贷关系,它是企业直接的信用行为。商业信用产生于商品交换之中,其具体形式主要是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等。据有关资料统计,这种短期筹资在许多企业中达流动负债的40%左右,它是企业重要的短期资金来源。商业信用筹资有一定的优点:(1)商业信用非常方便。因为商业信用与商品买卖同时进行,属于一种自然性融资,不用作非常正规的安排。而且不需办理手续,一般也不附加条件,使用比较方便;(2)使用灵活且具有弹性,企业可根据某个时期内所需资金的多少,灵活掌握;(3)若没有现金折扣,或者企业不放弃现金折扣,以及使用不带息的应付票据,则企业利用商业筹资并不产生筹资成本。其主要缺点是:(1)其期限较短,尤其是应付账款,不利于企业对资金的统筹运用;(2)对应付账款而言,若放弃现金折扣,则需负担较高的成本。对应付票据而言,若不带息,可利用的机会极少,若带息则成本较高;(3)在法制不健全的情况下,若公司缺乏信誉,容易造成公司之间相互拖欠,影响资金运转。

短期银行借款是企业根据借款合同向银行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借入的款项。在我国,短期银行借款是绝大多数企业短期资金的主要来源。我国目前短期银行借款的目的和用途可分为周转借款、临时借款、结算借款、贴现借款等。

短期很行借款的优点有:(1)银行资金充足,实力雄厚,能随时为企业提供较多的短期贷款。对于季节性和临时性的资金需求,采用银行短期借款尤为方便。而那些规模大、信誉好的大企业,更可以较低的利率借入资金。(2)银行短期借款具有较好的弹性,可在资金需要增加时借入,在资金需要减少时还款。短期银行借款的缺点主要有:(1)资金成本较高。采用银行短期借款成本比较高,不仅不能与商业信用相比,与短期融资券相比也高出许多。而抵押借款因需要支付管理和服务费用,成本更高。

(2)限制较多。向银行借款,银行要对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进行调查以后才能决定是否贷款,有些银行还要对企业有一定的控制权,要企业把流动比率、负债比率维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这些都有会构成对企业的限制。

企业筹集短期资金的渠道还有短期融资券、应交税金、应交利润、应付工资、应付费用、票据贴现等多种形式,但无论采用哪种筹资方式,都有其优点和缺点。为了能够实现“零营运资金管理”,企业的财务人员一定要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选择筹资组合,在尽可能多地使用流动负债的基础上,要注意企业的清偿能力,保证企业的信誉,这样才能给企业带来最大的收益。

四 “零营运资金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目前,我国企业制度的改革正在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已经起步,金融市场正在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金融正逐步走向国际化,这是我国企业加强营运资金管理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从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来看,有相当数量的企业管理水准低下,经营不善,销售不畅,产品积压,资金短缺,这是我国企业进行营运资金管理所处的内部环境。在这种情况下,运用“零营运资金管理”的基本原理,我国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管理:

1 改善企业的生产条件,缩短企业的生产时间。目前,大多数国有企业技术落后、设备陈旧,严重影响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延长了产品生产所用的时间,也就减慢了资金周转,使一部分不必要的资金被占用在生产领域中。因此,企业财务人员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提供资金为企业选购先进设备,以此来加速营运资金周转。同时,也要严格的控制生产过程中在产品、半成品的数量,加强企业的成本核算与控制,使在产品、半成品等在各个工序间顺利地流转,减少生产过程的停滞。

2 存货积压过多的企业,首先应从打开销售渠道上下功夫,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善于分析研究企业的市场环境,制定有利于促进销售增长的信用政策,扩大销售,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其次,在实施应收账款尽早收账的策略中,学会运用最佳现金折扣法,尽可能地使现金折扣所产生的边际利润刚好等于其边际成本,既促使客户尽早地付款,又可使企业为此付出的代价达到最低。

3 灵活选择结算方式,保持资金畅通。由于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还没有完全展开,银行结算方式落后,结算秩序混乱,跨银行、跨系统地款项支付要受到银行限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资金的流动。而且,每到考核时点如季末、年末,各商业银行便千方百计地保护自己的存款,导致企业大量的货币资金被积压,形成一种不必要的沉淀资金,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企业的资金紧张局面。因此只有灵活的选择转账、商业汇票等结算方式,才能更好地加速营运资金的周转,实现“零营运资金管理”。

4 企业应重视加强对流动负债的管理,学会充分地利用短期资金融资方式,以缓解企业紧迫的资金短缺困扰。例如,企业本来要用长期资金来融资的一些项目,由于金融市场不景气,企业借不到长期资金,可以暂时利用短期资金,等到将来金融市场好转再用长期资金替代。当前企业可采用的短期融资方式主要是商业信用和银行短期借款。企业要注意充分发挥短期资金融资的优点,管好、用好短期资金,努力经营,增加盈利,保持企业良好的财务状况,尽可能地避免或降低短期资金融资的高风险。

综上所述,对企业的营运资金实行“零营运资金管理”,力求达到零营运资金的目标,其实质是提高资金的运用效益,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产出,这一思路与投入产出理论中的“资源最佳配置”原则是一致的。因此,可以说“零营运资金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管理资金的思路,在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实用价值,这一方法的应用前景值得我们去探讨和研究。

参考书目:

荆新·《财务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月12月第2版

夏乐书·《公司财务理财学》,中国政治经济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 版

张绍学·《现代公司理财学》,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年9 月第1版

罗福凯·《公司财务管理》,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

尹书亭·《现代企业理财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8月第1版

谷祺·《财务管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月12月第3版

[美]道格拉斯·K·爱默瑞·《公司财务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版

向平·《浅谈“零营运资金管理”》,《财会月刊》,1997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