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3 16:30:0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采购管理的职责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集团;集中采购;分散采购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行业竞争的加剧,为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企业更加注重产业多元化战略,涉及的产业领域越来越广,企业经营规模持续攀高,企业管理也愈加复杂,组织模式逐步向集团化管控的方向转变。伴随着这种转变,各个集团企业对于物资采购管理的模式也在进行调整。原来由集团公司下属各分子公司各自负责物资采购和生产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为提升采购管理的效率,有效降低采购总成本,提高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对采购的理解也由成本向利润转变,许多大型集团企业对于物资的采购逐渐由分散采购向集中采购转变。
1集中采购的定义
集中采购是企业采购的一种组织实施形式,把企业分散的原材料采购需求进行集中,把分散的采购人力资源进行集中,把复杂多样的采购流程进行标准化,统一由集采中心实施采购活动,从而获得企业采购的规模效益,提升采购价格谈判的能力,提高采购资金利用效率,达到降低采购成本的目的。集中采购的3种不同组织形式。
1.1总部集采
集团公司总部成立集采中心,履行供应商开发和物资采购相关的全部职能,集团下属各分子公司不再设立采购部,所需生产物资全部通过总部集采中心进行调拔。
1.2组织集采
由集团总部汇总采购需求,组织需求单位共同确定供应商和采购价格,签订采购框架协议,但总部不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具体采购业务由需求单位实施。
1.3授权集采
集团总部根据物料共性情况,授权集团内需求量最大的单位负责某一类物料的供应开发和价格确定,需求单位与授权集采单位签订委托采购合同。
2集中采购与分散采购对比分析
分散采购模式下,各分子公司结合各自的管理习惯和管理特点,各自建立采购管理相关的制度和流程,在集团层面缺少统一的管理标准和规范,分子公司各自为政,无法形成可复制、可输出的管理规范,集团内各分子公司采购信息不共享,同一规格同品牌的物资采购价格有高有低,同一供应商在集团内多头采购,集团采购资源的协同效应无法体现。集中采购与分散采购的对比情况见表1。
3集采模式框架的设计和实施
3.1集中采购模式框架
集中采购模式框架见图1。
3.2集采模式的实施
3.2.1公司成立采购委员会。对重大采购事项提供决策支持,审核集中采购目录,建立集中采购监督考核机制,确保集中采购政策落地。3.2.2明确集采中心的职责。主要负责供应商寻源与定价、承担供应商质量管理的职责,与供应商签订采购框架协议,指导和监督生产部门执行框架协议。生产部门根据生产计划,向供应商下达采购订单交付计划,并跟踪落实,履行付款职责。3.2.3物料采购实施品类经理负责制。采购人员按物料品类进行分类管理,培养采购人员专业性。物料采购经理通常从技术部门择优选拔,技术背景有助于采购经理掌握物料工艺和成本构成,把握议价策略。在集采中心内部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成本分析师队伍,为品类经理和采购经理提供专业化的成本数据分析支持。3.2.4资源中心负责采购流程与管理标准的建立、专业化的培训,以及市场情报信息的收集,IT平台的搭建。统一公司采购管理标准和采购业务流程,建立采购数据永久追溯,业务公平、公正的信息化采购平台。3.2.5总部集采与分子公司授权集采相结合。标准化、系列化物料由集团总部集采,体现集团规模化采购的优势,定制件、非标件由分子公司集采,体现集中采购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既能实现大批量物资规模化采购降本的目的,通过采与购的分离和授权集采的方式又可以确保采购响应生产的速度,满足订单交付。
4结束语
现代企业的竞争是供应链的竞争,企业必须转变采购管理的理念,充分发挥物资集中采购的优势,持续改善和提升采购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益,与供应商互惠互利,共同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供应链。
参考文献:
1毕延云.集中采购模式分析与应用[J].才智,2012,21.
2刘晓英,郭威兵.信息系统项目的质量管理[J].电子商务,2012,5.
3马都民.对国有企业物资采购管理的探讨[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12,3.
4谭颖.集团公司集中采购方案的实施研究[J].企业导报,2013,11.
5张宏.H集团集中采购管理的优化研究[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5,8.
【关键词】企业;物资设备采购;管理力度;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各企业获得了极大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各企业之间的竞争力也越来越激烈。而据相关实践研究可知,企业物资设备采购管理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经济效益。换言之,企业增强本身竞争力的一条重要有效途径是提高物资设备采购管理的水平。因此,对加强企业物资设备采购管理力度的途径进行探讨已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企业物资设备采购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所谓“物资设备采购”是企业通过相关的支付方式来对供应商进行支付的经济活动,其目的是为了满足企业生产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企业物资设备采购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了生产的成本和经济效益。因此,做好物资设备管理工作对于企业生存和发展而言,至关重要。但是目前,我国企业物资设备采购管理的现状并不乐观,存在一系列问题。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物资设备采购的计划并不完善,不仅原材料的准备缺乏一定的计划性,而且没有科学地测定采购过程中的经济订货量,从而导致生产成本处在较高的水平;二是,物资设备采购询价并不全面,不仅忽视了调查供应商的信息,而且也缺乏相应的采购人员评价制度,从而难以确保采购货物的质量;三是,采购人员的整体素质并不高,不仅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而且业务素质也不高,从而严重影响了物资设备采购管理的水平;等等。
二、加强企业物资设备采购管理力度的途径
物资设备采购管理既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企业中的重要经济行为。在一定程度上,物资设备采购管理是否做到位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因此,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物资设备采购管理的重要性,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断加强其管理力度,以此来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从而有利于促进企业长久、稳健、健康的发展。笔者根据上文所述现状及问题,并结合相关的工作经验共总结出以下几点对策:
(一)组建一支高素质的采购人员队伍
人才既是企业的重要资源,又是其各项工作的执行者。在一定程度上,人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企业要加强物资设备采购管理力度,应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组建一支高素质的采购人员队伍,以此来提高其整体素质。其具体措施如下:一是,企业应对物资设备采购人员的招聘制度进行规范,并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来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人才选拔制度和考核制度,以此来确保物资设备采购人员整体素质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二是,企业还应定期组织物资设备采购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和再教育活动,以此来提高其业务素质和专业素质;三是,企业还应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奖惩制度和监督机制,以此来提高物资设备采购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这还能有效的规范物资设备采购人员的职业行为;四是,为了防止企业物质设备采购人员因与供应商相勾结而影响了企业物资设备的采购,企业还可以实施物资设备采购人员的轮换制度,并制定各种相关的管理制度;等等。只有组建一支高素质的物资设备采购人员队伍,才可能进一步提高企业物资设备采购管理水平,从而有利于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高。
(二)建立并健全物资设备采购管理制度
由于物资设备采购管理制度的建立是做好这项工作的前提条件;因此,企业要加强物资设备采购管理的力度,应先建立相关的采购管理制度,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断对其进行健全和完善。而一般而言,物资设备采购管理制度由比价采购制度和费用审批制度这两部分组成。故而,企业要建立并健全物资设备采购管理制度,则应从这两个方面着手。其具体内容如下:
1、制定合理的比价采购制度
由于采购价格是采购成本的主体部分,且采购价格的比较是降低采购价格的重要且最为基础的途径之一。因此,企业必须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来制度一个科学、合理的比价采购制度,以此来实现对采购全过程的动态监控,从而达到经济最大化的目的。
2、制定合理的费用审批制度
由于采购与仓库经费也是采购成本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且直接影响了采购成本的高低。因此,企业必须根据具体实际的情况来制度一个合理的费用审批制度。同时,在发放到采购部门之前,相关部门还应严格对这两项费用进行审批。
(三)进一步规范物资设备采购权利的管理
企业要加强物资设备采购管理的力度,还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对采购权利的管理进行规范。其具体措施如下:一是,企业应将采购管理中过于集中的权利进行分化,并将隐蔽的权利公开出来;同时,在此基础上,企业应建立分工协作与分段管理的工作关系;二是,企业应明确物资设备采购部门内部的职责,并实现分工的专业化;三是,企业还应建立并健全监督机制,以此来实现对采购过程的全程动态监督以及效能监察;等等。
除此之外,企业加强物资设备采购管理的力度还包括建立科学、合理的供需新关系、形成科学的合格供应商的评审办法、加强对采购人员的管理、严格控制物资设备采购的成本以及形成科学且严谨的定价机制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企业管理中,物资设备采购管理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换言之,物资设备采购管理既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又是企业中的重要经济行为。同时,企业物资设备采购管理是否到位直接关系到其经济效益的高低。此外,它还对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企业要获得长久、稳健、健康的发展,就必须重视并做好物资设备采购管理工作。由于本文篇幅有限,必然存在不足之处。故而,这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对加强企业物资设备采购管理力度的途径进行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程国满.规范和加强物资(设备)采购管理的初步探讨[J].现代商业,2013(8).
[2]赵曼青.企业物资采购管理相关问题探讨[J].中国经贸,2014(23).
[3]胡宪武.供应链集成下的企业物资采购管理与对策研究[J].经济视角,2011(20).
关键词:电力企业;物资采购管理;创新模式
一、电力企业传统采购管理的特点与问题
1、传统采购管理的特点
电力企业传统采购管理大多是机械性地按照项目建设所需材料和领导要求直接进行以价格为导向的采购,没有科学严谨的采购计划作指导,没有标准的预算和成本估计,缺乏对物资采购必要性和时间合理性的科学思考与判断,具有很大盲目性,不利于企业成本的有效控制,更不利于企业竞争力的提高。
2、传统采购管理的问题
(1)对采购重要性认识不准确
计划经济时代统一分配、价格一致、质量相当,企业只需将所需物资买回来、储存好以保障生产供应,采购管理工作简单、机械,不存在成本管理的需要,只能算后勤三线工作。这种烙印令电力这种老牌国有工业企业长时间不能准确认识采购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2)采购管理体制不合理
企业采购工作存在纵向上分层次采购、横向上多部门交叉采购的多头领导现象,严重影响了采购工作的效率[2]。而且采购管理职责分工不清,采购部门得不到有效的支持与配合,只能孤军奋战,工作量大而繁琐,严重影响了采购质量与效率。
(3)注重具体操作,缺乏整体把控
采购部门过于注重价格、质量、合同履行等具体工作,而对采购策略、市场供应分析及采购预算和成本控制等宏观管理把控性不足,致使精力大都耗在了日常问题中,忽略了对企业采购管理的长远性思考。
(4)供应商管理不到位
采购部门缺乏与供应商的合作意识,过于重视当次采购的成本控制,强调供应商多头竞争的利我局面,将供应商引入多轮报价、还价的谈判循环中,追求最低价格,却不考虑与供应商持续合作的供货稳定、价格优惠等长期效益。
二、供应链条件下的采购管理
供应链管理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在价值链基础上形成的新理论,它指的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小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进行组织、协调与控制的行为[3]。
在供应链环境下,物资采购成为企业通过投入与产出实现价值增值的重要环节,不再是单纯的企业经营业务的辅助支持功能,而且随着采购职能战略地位的提高,它已逐渐成为企业外部资源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功能之一。
在供应链条件下,电力企业采购部门不仅要在保证供应、降低成本和控制风险的基础上满足物资需求,还要创建一条拥有优秀的供应商群体、通畅的物资采购运转流程和高效的信息传递与共享通道的价值链,实现企业内物资需用部门、采购部门及供应商的高效合作,整合各类物质、信息和关系资源,提高供应链整体竞争力和运行效率,实现多赢的目标。
三、电力企业供应链条件下物资采购管理的实施要点
1、加强采购决策与计划管理
决策层要充分认识到企业物资采购管理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提高对企业采购计划必要性、科学性的辨识、判断能力,对于必要的采购,科学计算其数量、质量标准;对于不必要的采购,果断否决,避免盲目性采购加重企业成本负担,从源头对成本实行有效控制。
对于必要的采购,采购部门要制定科学合理的采购计划,确保采购工作的适时、适量、高质、高效,避免过量采购占用资金和库存。同时要及时掌握物资供应市场情况和企业生产状况,对企业所需能源、材料、设备、技术、服务等实行动态把控,避免因时机把握不好或信息掌握不全造成不必要的成本支出。还要根据企业储备能力、市场资源占有及供应商的一般供货能力等进行物资的合理储备,尤其是煤炭等敏感能源,必须做好储备。
2、优化采购组织结构
优化组织结构要依据结构精简、权责明确、统一高效的原则[4]。首先,将不必要的各部门分散采购业务和采购权重组整合,统一交由采购部门进行集中采购,同时,各需求部门提供技术、数据支持,在确保准确高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集中采购省时省力节约的优势。
着重提高采购人员的素质,避免不必要的人力资本成本投入。然后组成业务骨干的精英团队,按照权责明确的原则进行职能分工,各负其责,具体责任到个人;同时又协力合作,保质保量地完成采购任务。
3、提高供应商管理与合作水平
供应商作为供应链上不可或缺的一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提高供应商管理与合作水平是采购管理工作的核心之一。采购部门要综合考虑企业发展需求与质检、研发、信息技术等企业内相关部门的意见与标准等,设立供应商选择与考核体系,深入调查供应商的质量、信誉、顾客满意度及其生产运作、成本控制、财务状况、技术研发能力等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慎重选择供应商群体。
在供应商群体选定后,还要根据采购情况对其进行分级,分为核心供应商、优秀供应商、一般供应商等,分层次、有针对性的处理与供应商的关系,巩固与核心供应商、优秀供应商的长期合作,互惠互利;根据需要选择维持与一般供应商的关系或更换供应商。利用供应链与供应商群体集合成一个合作组织,共同进行成本控制、利益开发,提高整体竞争力,努力实现共生共赢。
4、实现采购管理的信息化
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电子商务应用普及,为我们实现采购管理的信息化提供了切实有效的帮助。一方面,我们可以利用网络信息的全面、公开、及时等特点实现对采购管理的动态实时监控。借助网络我们可以及时掌握企业所需物资的国内外市场供应、储量、价格的动态实时信息,并跟影响因素判断其发展趋势,及时做出回应,避免企业处于被动不利地位;同时,我们可以根据供应商的实时数据库及时了解其生产状况、产品质量、客户反映、财务安全等信息,有效对其支持和服务能力进行考核,确保企业生产安全有序进行。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借助物资采购的网上竞价机制进行物资采购招标,充分利用其透明度高、成本低、高效简便的优点,降低物资采购的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5、加强采购评估与反馈
采购评估包括采购结果评估、采购程序评估及采购管理评估等。采购结果评估主要是以质量、价格、交货及时行及售后服务保障等为指标对所采购物资进行全面评估,并反馈给决策层和供应商,由决策层判断是否符合预期目标,以及是否需要供货商进行改进或更换供应商等。采购程序评估主要是对采购流程进行评估,即是否按照既定程序进行、是否遗漏了参考指标、是否有不必要程序等,以确定行之有效的最简程序,避免不必要的时间、资本浪费。采购管理评估主要是考核各相关负责人是否认真履行职责,确保采购工作顺利进行,并在质量基础之上对成本进行有效控制等工作。企业要认真做好采购评估与反馈工作,为下一轮采购提供指导和借鉴,有效提高采购质量和效率。
结语:
在市场竞争逐渐由企业间的竞争转变为供应链间竞争的今天,我们要在整体上重构电力企业的采购职能,为企业间提供有效的物流、信息与关系接口,切实提高了企业采购管理效率,进而提升电力企业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从国内外(地区)的实践来看,政府采购管理体制主要分为两种——委员会领导制和部门管理制,委员会领导制指由各相关职能部门组成委员会管理政府采购,部门管理制指由某个政府部门作为政府采购的主管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正式实施以来,各地政府结合各自实际选择设立相应的管理机构体制,总体上,大部分省市地区采用部门管理制,少数省市采用委员会领导制。机构设置总体上按照“管采分离”的要求实施,但形式多样、分离程度不一。本文就上海政府采购管理体制的深化改革作些思考和探讨。
一、上海政府采购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特征
1995年12月《上海市政府采购试行办法》出台,经几年试行和几次修改,1998年12月《上海市政府采购管理办法》正式出台,办法对本市政府采购体制性内容进行了制度化规定和规范。
后经几次调整,2008年11月,根据市政府党组会议精神,原由市财政局受托管理的市政府采购中心整建制划入市政府机管局。在内容上,本市政府采购管理体制呈现以下特征。
1.市与区(县)政府采购管理相互独立
按照上海市、区(县)“两级政府、两级管理”的行政财税体制,以及《上海市政府采购管理办法》第三十三条“区、县政府可以根据本办法的规定,制定本辖区内的政府采购具体实施规范”等有关规定,市本级和区(县)根据各自的采购资金来源和支出安排,选择和建立适合自己实际的组织管理模式、内容政策、程序和做法。上海市与区(县)分别设立政府采购管理和执行机构,负责其辖区内的政府采购事宜,市级政府采购管理部门对区县政府采购负有管理和指导职责。大多数区县通过转发《上海市政府采购管理办法》加补充意见或自行制定办法的方式,建立各自的政府采购组织体系并制定适用本区县政府采购实际的有关规范性文件,大部分采购事项都各自独立完成。而市政府采购事项则很少利用区(县)采购资源和平台。
2、市本级实行采购委员会领导制,“决策—监管—执行”三分离,区(县)政府采购机构设置不尽相同
上海市级政府采购的组织管理实行市政府采购委员会领导制,“决策—监管—执行”三者相分离。
以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等16个委办局为成员组成的市政府采购委员会是本市政府采购的领导机构,负责统筹政府采购改革方向、审议政府采购目录及协调政府采购管理等方面重大决策事项。
市财政局负责政府采购日常监督管理事项,市审计局依法对政府采购活动进行审计监督;市财政局、市审计局、市监察委员会和其它相关部门共同对数额巨大的政府采购活动进行监督等。市政府采购中心(以下简称采购中心)是本市市级集中政府采购机构,履行组织实施集中采购、接受采购人的委托采购、建立与本市政府采购相适应的信息系统等职责。市本级各预算主管部门是分散采购的部门集中采购执行机构。
上海17个区(县)都实行了委员会(或领导小组)领导制,但各区(县)政府采购机构设置的内容和形式不尽一致,大部分区(县)参照市本级的做法,设立集中采购机构并自2009年以来陆续完成了集中采购机构从政府财政部门中分离的工作,但有的区(县)则尚未实行管采分离,有的区(县)集中采购机构则直接隶属于区政府。有的区(县)将集中采购机构与招投标中心合并独立设置,有的不设立集中采购机构,实行市场化采购方式。
二、上海政府采购运行管理中的体制性问题及进一步深化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目前,上海市、区(县)两级基本建成了两级管理的政府采购管理体系和制度规范,对推进上海政府采购工作和制度建设的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一些诸如采购周期长、效率低、价格高、质量差等问题长期存在、重复出现,充分折射出上海政府采购运行管理在深层次的制度设计与治理规范中还存在诸多不足或需要完善之处。
(一)缺乏高效的资源整合效应,采购机构和采购业务运行的总成本高
上海市、区(县)两级的财税管理体制的特点是,政府采购组织分级设置、政府采购多平台、各自独立运行。一方面,全市政府采购工作缺乏制度性的统一部署,市、区政府采购管理和业务运行机构缺乏必要的联动,市区(县)各行其是,机构运行和业务采购重复,总体运行成本高;另一方面,政府采购的规模效应被极大地弱化,资源共享程度低。
政府采购的支出规模大和公共性、政策性特征决定了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其他管理手段不可替代的宏观调控功能。上海政府采购资金总量支出规模巨大,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实现特定的社会经济目标,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等具有明显的调控引导功能。而上海政府采购两级管理体制的弊端大大地弱化了上海政府采购的经济调控功能,并使得政府采购在强化财政支出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减少寻租行为产生、促进廉政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功能难以有效发挥。
(二)采购管理制度适用范围没有实现采购业务、财政采购资金管理、预算单位的全覆盖
根据《上海市政府采购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本市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均属于政府采购范围,都应列入政府采购计划,在财政主管部门的监管下通过集中或分散方式实施完成。现行上海政府采购管理制度适用范围上,没有实现采购业务、财政采购资金管理、预算单位的全覆盖。
一是公益性强、社会关注的基本建设、民生保障等大额的专项预算项目未纳入政府采购管理。
二是集中采购目录内以货物类所占比重较大,主要为一些易于操作且较为标准化的产品,工程采购纳入集中采购比例较低,服务类政府采购所占比重很小。对于资金总量大的工程项目,纳入集中采购目录的非盈利性工程项目由市政府采购中心进行全过程参与,实行集中采购;大中型政府投资项目,纳入政府采购计划和统计范围,通过委托社会中介或采用“代建制”等方式实施分散采购。政府投资的市政道路和水利工程项目、中央部委拨款投资的部分尚未属地化管理的项目、为弥补市场缺陷在非竞争领域建立的国有企业的投资项目等的采购未纳入政府采购管理。服务类采购主要集中在信息、物业服务等。
三是在集中采购目录之外和限额标准以下的货物、工程及服务不列入政府采购计划,由采购单位自行采购。此外,本市政府采购主管部门和工程项目建设主管部门、药品采购主管部门之间在采购管理职责划分上界面也不够清晰。
(三)对政府采购的监督管理,内容不完整、体系不健全、实效性不够强
我国政府采购监督管理主要包括行政监督管理、审计监督及纪检监督。行政监督管理主要是指财政主管部门对政府采购活动及集采机构、机构进行监督检查,目前,上海政府采购主管部门对政府采购内容的监督管理还没有实现全覆盖,尚处于个案受理处置的监管阶段。政府采购审计监督采取的是抽查审计方式,在现有的信息基础和预算管理基础上,尤其是缺乏相应责任追究机制的前提下,其监督的影响力和效果明显不足。至于纪检部门的监督则主要体现在对采购交易过程是否实现“公平、公正”的过程和执行财务资金管理制度情况的监督,在政府采购预算管理部分重要流程环节缺失和虚化的背景下,其监督的有效性更多体现在程序形式上和严肃财经纪律上。由于政府采购预算管理的编制没有实现单列,人大及其常委会无法实现对政府采购预算的审查和监督。同样,政府采购信息的不完全、政府采购执行过程中信息屏蔽和信息的不对称,使得政府采购的外部的社会监督更加难以实现。
【关键词】现代企业;采购管理;体系建设
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很多企业都开始认识到物流领域存在着较大的利润空间。现在大多数企业都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对自身的采购管理工作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并且对采购成本予以严格的控制,这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言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企业在具体的经营过程中必须要认真的思考如何能够有效的降低采购成本,并且将现代企业采购管理体系建立起来。
一、现代企业采购管理的现状分析
1.没有与长期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关系
一些企业在对长期供应商的问题进行处理的时候都存在着没有与长期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关系的问题。企业在采购的过程中经常是一味的谈判、比价和压价,并没有真正的与供应商将相互之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建立起来,更加无法实现双赢。由于这一观念的指导,企业的采购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交易行为,在完成交易过程之后,很少会进行其他的相关的联系。这种行为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缺乏售后服务的保障,如果这些产品出现问题,企业就无法及时的在第一时间将相关的责任人找出来。
2.没有从战略高度上认识采购管理行为
在我国的很多企业中都没有对采购管理予以充分的关注,并且没有真正的从战略高度上认识采购管理行为,也没有在企业的战略整体当中正确的评估采购管理合作伙伴的重要性。现在很多企业管理人员都认为好的采购就是花钱最少,因此在采购部门中采购工作只是一件小事,并不会对公司其他工作产生很大的影响。对于很多企业的管理工作者而言,其关心的内容始终是公司更好的发展空间以及低成本运作。
3.采购策略的零散性
当前很多企业的采购政策都存在着极大的零散性,在制定采购政策的时候常常将企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忽视了。一些大型的企业集团在最开始的时候都是由专职的采购部门对计划进行统一执行,在企业壮大之后,一些子公司就开始进行自行采购。特别是一些大型集团公司里面采用了全面经营核算的方式,所以很多子公司对统一的采购行为非常不满意,于是很多开始实施自行采购。很多管理者在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都认为这种相互之间的制约是一种好事,然而在实际上分散的采购这种行为将大采购量具备的售后和价格优势大量的抵消了,使得企业整体最大化的利益受到了严重影响,总之这种行为除了使人力成本不断增加之外,还使得大量的资源被浪费掉了,反而影响到了企业的长远发展。
4.不明确的采购计划
在具体的开展采购工作之前很多企业并没有将明确的采购计划形成,不仅没有有效地培养现有的供应商,同时也没有真正地分析自身的采购诉求。由于没有将最基本的采购计划制定出来,同时在采购中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因此在部门之间也没有进行必要的沟通和衔接,存在着很多的无计划性与积极性的采购。在没有将市场调查做好的情况下采购部门就需要匆忙的开展采购工作,在严重的情况下管理者甚至根本就不清楚采购部门日常的工作到底是什么。
5.没有科学的分析采购工作
很多企业没有具备科学有效的信息平台,因此很难有效地进行科学地分析、评估和跟踪采购的管理工作。现在对企业管理者产生困扰的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怎样与企业自身的利益和特点相结合,选择什么样的采购方式,怎样确定合理的价格,怎样能够对采购工作实施有效的检查和监督?导致这些问题存在的重要原因就是企业缺乏科学合理的工具和手段对采购工作进行跟踪、评估和分析,因此很难将正确科学的决策做出来。
二、现代企业采购管理体系的构建
要想使企业采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根本上得以解决,首先必须要将现代化的采购管理体系建立起来。除此之外,在构建现代采购管理体系的时候必须要将其上升到战略层面,也就是在采购管理的范畴当中将处于供应链上游的供应商全面的纳入进来,并且要采用战略管理新理念的方式对其进行管理,这样才能够使整体的成本得以降低,将企业的整个采购过程涵盖起来,保证采购活动的全程管理的实现。
1.对供应商进行合理的分类
大部分的大型企业都具备非常多的供应商,因此这些大型企业需要面对的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对这些供应商进行管理。企业是不是需要与所有的供应商将战略合作伙伴的关系建立起来,并且能够在市场中可以实现共同获利、共享信息以及共担风险,最终能够保障互利共赢的实现。要想使这一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首先企业必须要利用一些资源将供应链建立起来,并且对其进行运作和维护;其次,由于企业建立供应链关系的最为主要的目的就是使企业的成本得以降低,并且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所以企业在对供应商进行选择的时候必须要对供应商能否起到这一作用进行认真的分析和考虑。通常只有一小部分的供应商能够满足企业的这些要求,因此企业在对采购体系及其构建的时候必须要以不同的供应商的具体特点为根据将不同的合作关系建立起来。以不同供应商的不同的重要性为依据,可以将供应商划分为以下几种:战略性合作伙伴、良好合作伙伴、重点合作伙伴以及非关键合作伙伴。
2.采用差别化的方式对供应商进行管理
要想构建科学的企业采购管理体系,企业必须要采用差别化的方式对供应商进行管理。比如在对战略性合作伙伴进行管理的时候,企业需要注意到由于其属于可以与企业之间将战略联盟关系形成的供应商,这些供应商除了能够使企业的竞争力得以提升以及成本得以降低之外,还可以与企业之间形成资源共享的目标,最终能够达成双赢,因此战略性合作伙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企业必须要防止出现对部分供应商过分依赖的情况,所以在对这一战略关系进行保持的同时,企业还应当将部分采购量的竞争适当的引入进来,利用招标的方式实现竞争。
3.编制与执行采购计划
集团采购中心在编制与执行采购计划的时候主要负责以下内容:如果一部分物资材料需要由集团进行集中的统一采购,这时候就需要对子公司采购部编制的采购计划进行科学合理的汇总,而且以此为根据将相应的需求计划制定出来,然后遵照既定的价格、质量以及时间等原则与供应商将零部件的采购合同以及相应的材料签订好;如果一些关键零部件或者大宗物资具有很高的采购金额,这时候就需要对其实施招标采购;企业的采购部门将评标结论性意见与建议提出来之后,随后向价格委员会进行申请裁决;对招标资料的归档管理工作进行负责;以既定的原则为根据对用款计划进行合理的编排,并且将资金的效益充分的发挥出来。
子公司的采购部主要负责以下内容:以生产计划为根据对采购计划进行编制;执行子公司内部的物资采购指令,并且以采购合同作为依据开展采购工作。将企业的物资采购台帐建立起来,以月度为根据对采购成分分析报告进行合理的编制。
4.监督机构的主要职责
财务部的主要职责为:以购销合同以及采购计划等为根据对付款条件进行审核,对采购资金进行组织作为支付货款,并且及时的办理与供应商之间的结算手续;定期的与供应商之间对应付款项进行认真核对;将库存物资动态及时的掌握住,对库存总量与采购成本予以密切监控,同时还要将相应的降低成本的意见提出来。
审计部的主要责任为:全过程的监控物资采购行为;对专项物资采购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审计;对物资采购付款事项、物资采购价格以及物资采购计划等内容进行严格的审核;严格地以审计的结果为根据对审计报告进行编写,将审计意见提出来,并且汇报给公司的决策层。
三、结语
作为企业生产管理的非常关键的一项内容,采购管理在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真正的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必须要充分的重视采购管理的作用,并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建立科学的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加科学有序地展开采购管理活动,最终能够保证企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一)目标取向
建立一套主体明确、权责清晰、运转高效、管理科学、体系完整,市区(县)联动一体的政府采购管理体制。
1、纵向实现市区两级政府采购管理资源的整合与联动一体。2、横向理顺监管政府采购的财政部门与工程、医药采购等主管部门间的管理职能关系,合理界定集中采购机构职能与部门集中采购职能,有效整合采购管理资源和招标投标管理资源,将工程和医药采购完全纳入政府采购统一管理体系。3、扩大政府采购的规模和领域,将服务性项目全部纳入政府采购范围,创新服务采购制度和模式。
(二)基本构想
1、建设统领全市政府采购工作的领导协调机构--上海市政府采购委员会,进一步完善委员会领导管理体制。
按照进一步深化上海政府采购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取向和内容要求,实现上海市政府采购委员会承担全市政府采购的权威领导、统筹协调和重大决策等职能,加强和完善政府采购委员会职能内涵的建设是构建采购内容全覆盖、市区(县)政府采购联动一体管理体制的重要方面。一是调整、统一上海市政府采购委员会领导职能内容。即对分散管理的工程项目、医药采购等领导职能进行横向归并,将上海市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委员会和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协调委员会等相关职能归并到上海市政府采购委员会的统一领导职能中。二是纵向整合、统一市区政府采购领导职能,上海政府采购委员会是全市统一的政府采购领导机构。三是根据上海政府采购委员会的内涵职能要求,进一步充实调整上海市政府采购委员会的成员构成,由市区(县)各有关方面的人员共同组成。
2、将招、投标行政监督管理职能统一整合到政府采购监督管理职能中,将政府采购的行政监管职能统一归并到市、区(县)政府财政部门。
政府采购的招标投标监督管理是政府采购监督管理职能的重要内容,由于工程项目和医药采购的专业性强和资金量大,实行政府采购制度的时间不长且《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1999)早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2003)颁布实施,所以,一直以来招标投标采购监督管理职能由市(区)招标投标管理办公室承担。因此,将招标投标行政监督管理职能统一整合到政府采购监督管理职能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13条的有关规定,改革现行上海政府采购行政监管职责不统一的现状,实现政府采购行政监管职能的完整和统一,即将建设部门和医药部门等承担的政府采购行政主管监督职能依法划归财政主管部门,市、区(县)政府财政部门是负责政府采购监督管理的主管部门,建设、医药及其它行政部门负责政府采购相应的业务和预算执行等监督管理职责。
3、依托全市统一的政府采购管理信息平台,建设覆盖全市的通用类产品和工程、医药专业采购市场的统一运行组织管理体系,区县不设置政府集中采购机构。
根据上海政府采购事业发展的需要和采购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取向及功能内涵的要求,依托全市统一的政府采购信息管理平台,建设覆盖全市的通用类产品和工程、医药专业采购市场统一运行组织管理体系。即设立直属于市政府的上海市政府采购事业局(事业法人),负责建设和管理(现由市财政局承担)上海市政府采购管理信息平台;承担市级(但不限于市级采购)集中采购业务及全市通用类产品电子集市采购和工程、医药等专业采购事务;指导分散采购和自行采购业务工作等;指导社会中介机构规范运行等。
拟构建的上海市政府采购事业局是直属市政府的一级财政预算管理单位,市财政主管部门对其行使监督管理职能和预算管理职能,政府其它部门行使相应的监督管理职能,市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对其进行预算审查监督。根据职能定位要求,上海市政府采购事业局的机构设置主要包括:承担市本级(但不限于)的集中采购机构;专事市、区(县)工程项目采购的专业机构;市、区(县)医药采购的专业机构;政府采购管理信息平台运行管理机构;社会机构业务指导和管理机构;分散采购、自行采购等规范管理机构等。
根据改革的目标取向,区县的工程项目和医药等通过市(区)专业采购机构进行集中采购,通用类产品通过电子集市实现协议采购,其它需要委托机构采购的物品则通过社会机构或市集中采购中心也可以完成且逻辑上更加经济可行,同时,区县集中采购规模较小,集中采购机构人员少,专业技术力量不足,一些技术复杂、专业要求较高的项目以往都是通过转委托的方式组织采购,采购成本高。因此,区、县不必再设置各自的集中采购机构,应充分依托全市政府采购管理信息平台的电子集市和信息管理资源、市级政府采购中心,社会采购中介机构等进行分散管理的市场化采购。鉴于目前大部分区县建有政府集中采购机构且社会采购中介市场还不发达,有必要进行市、区(县)集中采购机构资源整合的改革或对一些区县政府采购集中采购机构进行市场化的转制改革。改革后的区域性集中采购机构或社会机构的分布应基本覆盖各区县,如浦东、崇明区域、8个中心城区、南(奉贤、青浦、松江、金山)、北(宝山、普陀、嘉定)郊区等集中采购业务的市集中采购机构分中心或社会机构。
4、构建科学完整的政府采购监督体系。
[摘 要]设备选型 招投标 合同管理
中图分类号:TM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6-0266-01
一、建立规范化的设备采购管理的重要性
设备采购管理直接影响设备的后期管理,同时对企业的发展影响也越来越重要。设备采购管理行为的随意性、主观性,不但会造成投资的直接损失,还会影响今后的设备维护保养,产能发挥,产品拓展等方面,甚至影响企业的竟争能力和发展机会。研究统计表明,设备寿命周期费用的95%以上,在其设计制造阶段已经决定了。好的设备采购管理,不但可以最小的投入,达到最佳的投资回报;而且可以大大减少设备使用期中出现的问题,大大减少设备维护费用,从而减少设备寿命周期总费用。因此建立规范化的设备采购管理,通过合理配置和利用有效资源,不断改善和提高企业的装备技术,以提高企业设备前期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水平。
二、如何建立规范化的设备采购流程
设备采购流程由设备决策、调研选型、招投标管理、合同管理、设备监造、安装调试及验收管理等环节组成。建立规范化设备采购流程的目的是明确设备采购职责,规范设备采购流程,确保设备采购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确保所采购的设备安全、可靠、经济,并且满足使用要求。
1.形成规范化的制度流程
设备采购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企业设备、规划、工艺、财务、审计、安全与环保等多个职能部门,要求企业各个职能部门分工合理,并能协调配合,否则会影响和制约设备采购管理。这要求建立一套完整的设备采购管理制度,以明确目的、工作范围、工作职责、管理内容以及考核标准,并使制度流程规范化,标准化。
2.建立设备选型可行性分析与综合评价体系
2.1设备选型可行性分析研究
设备采购前期调研是进行设备选型可行性分析与综合评价的前题,有选择性地对设备供应商、产品和售后服务进行调研、考察、评估,对产品方案、建设规模、工艺流程、重要设备选型、总体布置等进行比较、论证,并推荐出可供决策的建议方案。
设备的性能应体现和保持行业的先进水平,以延长设备的技术寿命。将“质量第一”和“经济合理”结合起来,坚持“比质比价”和“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的原则。经济效益好的设备不仅应安全、耐用、可靠,而且价格应合理,并且在使用过程中能耗低,维护费用低。
2.2设备寿命周期分析
设备的寿命是设备进行更新和改造的重要决策依据,设备更新改造是为提高产品质量,促进产品升级换代,节约能源而进行的。其中设备更新也可以是从设备经济寿命来考虑,设备改造有时也是从延长设备的技术寿命、经济寿命的目的出发的。从不同角度可以将设备寿命划分为物资寿命、经济寿命、技术寿命和折旧寿命。
设备寿命周期的故障率曲线
设备的寿命周期反映在设备的故障率上,设备使用过程中故障发生期分为初期故障期、偶发(随机)故障期、损耗故障期三个阶段,故障率特性曲线实际上是描述设备从开始使用到退出使用的故障率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即描述设备从出厂、投入使用、退出使用的全部生命周期。
根据设备的使用、管理及维修等相关工作的信息,建立完备的设备寿命周数据库系统,以便了解设备的性能指标、使用环境、故障率、维修费用等。研究发生故障的机理和原因,对日后设备的维护、管理以及改造更新提供依据。
三、建立规范化的设备招标采购流程
制定规范化的设备招标采购流程,规范采购招标管理,维护企业利益及投标单位的合法权益;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信的原则,以谋求企业效益最大化择优定标。
1.制定设备招标采购程序:设备的招标投标同其他工程、货物、服务项目等的招标投标一样,不仅具有明显的组织性、公开性、公正性和规范性等特点,而且基本程序也都是由招标、投标、开标、评标、定标和签订合同等六个阶段组成。根据以上招标投标程序,制定规范化的设备招标采购流程。
2.规范招标管理内容:
2.1对公开招标、邀请招标和议标三种招标方式进行规范管理;
2.2完善招标采购项目的立项、审批流程;
2.3根据调研收集的信息,建立入围单位审批流程;
四、建立规范化的设备合同管理流程
设备采购合同是设备招标选型后的重要环节,是从合同谈判到合同执行完成的全过程管理,监督设备采购管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以及实施情况。合同管理分为合同谈判、合同签订、合同执行三个操作步骤。
1.合同谈判分为交流验证阶段、技术谈判阶段和主合同谈判阶段。
1.1交流验证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广泛的技术交流,了解当前世界上的先进技术信息,比较不同设备的优缺点,这一阶段的谈判和交流可以作为设备规划和决策的依据,这一工作在设备前期调研阶段已基本完成。
1.2技术谈判阶段是在设备招标完成并确定中标单位后进行,与选定的供货商进行的技术谈判,谈判可直接涉及合同的相关条款。技术合同及附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项目的产品大纲、生产能力、技术参数;设备技术规格说明和供货范围;供货商提供的技术资料及交付日期;设备的设计、制造标准、质量控制标准和检验标准;合同的总进度计划;技术服务和操作培训等。
1.3主合同谈判阶。主合同即商务合同,是交易双方在交易中权、责、利和义的书面表达方式。合同的内容比较全面详细,除了包括交易的主要条件如品名、规格、包装、数量、价格、交货、支付外,还包括不可抗力、索赔、仲裁等条款。
1.3.1合同的结构
i.约首:名称、编号、订约日期、地点、序言(订约原因和条件),必须注意序言对双方有约束力,应谨慎重拟写其意愿以及保证部分。
ii.主体:条款,即双方在交易中的权、责、利和义务的具体体现。
iii.约尾:执行合同的“技术细节”:包括合同语言、份数、效力、签字,注意签字人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1.3.2合同的基本要求
i.合法、有效:形式合法;约因合法(不得有违“公序良俗”);签约主体合法;签约条件合法。商务合同条款应符合国家合同法规定的法律法规,以及国际惯例,涉外商务条款应尽量符合我国有关部门颁发的规范条文。
ii.合同各要件齐全完整。
iii.合理条款明确具体、有可操作性,无歧义。合同的文字必须严格准确,避免使用有歧义的词汇;涉外合同应使用中外二种文字书写,外文文本应请外文专家仔细审查,避免因中外文理解上的概念偏差而引起合同执行时出现异常。
iv.合同对当事双方均有约束力,合同必须明确双方承担的责任,以及所获得的利益。
五、结束语
通过实施规范化的设备采购管理,在设备调研选型、设备招标采购、设备合同管理上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实践证明现有流程管理同已往相比具有以下优势。
1、通过实施规范化的设备调研选型,既符合先进的工艺要求,又节约投资成本,避免了由于事先考虑不周而出现重大方案变动或返工造成的损失,加强投资的可靠性。
2、通过实施规范化的设备招标采购流程,使招标更具有组织性、公开性、公正性和规范性,通过招标采购,引进了一大批功能齐全、性能优良、价格实惠的设备,为公司的生产以及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通过加强招标的监督管理,促进了廉政建设。
3、通过实施规范化的设备合同管理流程,严格控制了设备的设计、制造标准、质量控制标准和检验标准;严格控制了合同的总进度计划;严格控制了供货商的售后服务。对规避投资风险,控制成本起到了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