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 > 全护理老人的护理流程
时间:2023-07-13 16:30:0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全护理老人的护理流程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一、基本情况
(一)护理人员情况
全院护理人员总数157人,其中正式在编护士149人,合同护士8人,护理员1人。执业资格结构:执业护士137人,注册护士132人。归属护理部业务管理的护理人员129人,占全院卫技人员38%。分布在临床一线126人,其他护理岗20人,非护理岗11人。学历结构:大专39人,占24%,中专113人,无学历5人,大专在读13人,本科在读3人。职称结构:主管护师73人,护师51人,护士33人。年龄结构:全院护士平均年龄36.75岁,临床一线护士平均年龄34.06岁。按计划床位数295计算,床位与病房护士比为1:0.32。聘请临时护士18人。×
(二)护理工作量 表1
从以上两组数字来看,我院护理队伍结构老龄化现象与去年相比有所缓解,但梯队不够合理,影响护理人力的合理使用。护理人员短缺凸显,护士床位比较低,医护比例明显失调,现有护理人员配置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医院护理服务、质量、安全的需要,存在着安全隐患,也制约护理质量的深层次提高。
二、加强了护理管理,努力提高护理管理水平
(一)强化护士长的管理意识,今年二月份,护理部组织举办了一期院内护理管理培训班,培训内容主要是护士长管理理念的更新,管理技巧及护理服务的人本精神的塑造、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同时,安排了半天的讨论,护士长们在回顾上一年工作的同时,展开了新年如何深化人性化服务的讨论,在讨论中进一步理解了”以人为本“护理服务的内涵,达成了共识。
(二)加大了对护士长目标管理的月、年终考评,明确了wenmi.net护士长工作流程及考评标准,确立其在科室质量管理中的关键作用,建立了护士长日三见面三查房制度,护士询意见制度,有效的提高了护士长预测——控制——改进工作的能力。密切了护患关系,减少了病人的投诉率。
(三)悉心指导新上任护士长工作:今年新增护理单元二个,护理部除积极协助组建护理单元的建设外,对新上任护士长采取跟班、指导与交流等形式,帮助新上任护士长尽快转换角色,在较短的时间内承担起科室的护理管理工作。
(四)加强了护理安全管理,保证护理安全
1.强化护理安全超前意识,重视危险信息反馈,今年,建立了三级护理安全监控网,即护理部—护士长—安全监控护士,逐级收集护理危险因素,每月组织护理安全讨论会1-2次,就现存的及潜在的安全问题进行讨论,提出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今年共查摆护理安全隐患63条,提出安全措施12条。制定出制度、流程改进措施3条。有效的防范了严重护理差错的发生。
2.加强了对护理缺陷、护理投诉的归因分析:建立内部如实登记报告制度,对故意隐瞒不报者追究当事人及护士长的责任。护理部对每起护理缺陷及投诉,组织讨论,分析发生的原因,应吸取的教训,提出改进措施,对同样问题反复出现的科室及个人责任其深刻认识,限期整改。科室护理问题与科室护士长月、年终考核挂钩。
3.增强了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法律意识,证据意识,强化护理人员遵章守规,今年组织了护理规章制度与相关法律法规的考试,并及时向全院护理人员传递有关护理差错事故的案例警示,同时,进一步规范了医嘱查对流程,药物查对流程,制定了重点环节护理管理程序及应急流程,防范住院病人跌倒制度及各类导管防脱落制度。有效的保证了全院护理人员有章可循,确保了护理安全。
三、加强护理质量控制,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
(一)建立了护理质量检查与考核制度,护理部人员不定期的深入科室检查、督促、考评,每季度组织全院护士长交叉大检查,促进了护士长间及科室间的学习交流,取长补短,有效的促进了全院护理质量的统一和提高。
(二)健全护理质控体系网,注重发挥科室质控小组的质管作用,各科室明确了护理质控小组的职责及工作方法,各质控小组每月进行信息交流,而且质控员都有各自的质控点。此举措较好的促进了护士参与质量管理意识,激励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对抓好环节质量控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三)进一步规范了护理文书书写,从细节上抓起,加强了对每份护理病历采取质控员—护士长—护理部的三级考评制度,每月组织进行护理记录讲评1次,确保不合格的病历不归档。在年终护理文书检查评比中,获得质量前三名的科室是:五官科、儿科、感染性疾病科。
(四)针对“创满”建设活动及“医院管理年”活动要求,今年继续抓好等级护理及健康教育的考评工作,并将这二项工作作为今年护理工作的主线贯穿在每月的护理质量考评中,强化护士开展健康教育的意识,实行责任护士全面负责制。健康教育覆盖率100%,但病人健康知识知晓率不够理想。共3页,当前第1页1
(五)护理质量已达标
1、基础护理合格率97.7%;
2、一级护理合格率98%;
3、护士长管理考核合格率96.8%; 4、夜间护理质量检查98.8分;
5、抢救物品管理合格率98.5%; 6、消毒隔离合格率98.7%;
7、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98.2%;
8、护理工作满意度94.9%
9、护理人员技术操作合格率95%; 10、护理人员考试合格率100%;
11、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12、一人一针一管一灭执行率100%;
13、护理事故发生率0; 14、年褥疮发生率0。
四、采取多渠道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一)制定了护士教育培训制度,护士考核制度,配套完善了护士规范化培训及护士继续教育实施方案,定周期,定培训计划,尤其是加大了对新护士及低年资护士的规范化培训力度,明确了规范化培训内容及要求,周期内培训考核合格取得规范化培训合格证后方可进入继续教育阶段。
(二)引进了广州总医院护理教育学分管理软件,试行护理教育培训与护士工作考核信息化管理,将护士考核、工作质量、服务态度等以学分的形式进行管理,作为护士晋升、聘任、再次注册的重要依据。
(三)加强了“三基”及专科技能的培训,今年护理部为培养实用型的护士,改变了以往考与做分离的做法,考试更加贴近临床,采取现场考核与现场点评,
实物示教与规范演示相结合,组织岗位练兵,在“5.12”护士节期间举行了护理操作比赛,全年共组织理论考试3次,合格率100%,护理技术操作考核2次,合格率95%。但由于部分护士思想上不够重视,基础较薄弱,培训未达到预期目标。
(四)加强了护士的在职教育,护理部组织安排了全院性业务学习12次,内容为新理论、新技术及实用性知识讲座,同时,护理部充分发挥院内局域网的资源优势,及时上传护理讲座演示文稿,丰富了护士的学习内容,深受护士的欢迎。
(五)外出参加短训班及学术交流9人次,外出学习人员回院后向护理部进行了口头或书面的学习情况汇报,并安排科内、院内学习传达6次。但年初的培训计划未完成。
五、教学、科研工作
(一)今年接收乡镇卫生院进修护士4人,接受省、市卫校实习生共24人,并认真做好岗前培训及安排好临床带教工作,各科能组织对护生的出科理论及操作考核。在召开的多次实习生座谈会上,学生反映大部分带教老师关爱学生,责任感强,带教质量较高,根据实习生意见反馈表结果,反映带教氛围较好的的科室有外一科、内科、外二科、妇产科。通过发放带教教师评价表,学生认为较好的带教教师是:×××
(二)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善于总结经验,立足创新,今年医院护理自选项目×××《通过了市科技成果验收,填补了县内无护理科研的空白,儿科开展了新技术项目二项:×××,大大提高了救治重症患儿的水平。全院撰写护理论文10篇,发表省级10篇。
六、以“病人为中心”深入开展人性化服务,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
(一)首先护理部就如何在护理服务上体现“人性化”展开了深入的调查,广泛听取门诊病人的意见,尤其是注重倾听曾到外院就医患者的意见及与住院病人交谈,发放住院病人征求意见表、阅读回访信等途径获取病人对护理服务的需求信息,找出存在的差距,制定相应的人性化服务措施,并在具体细节上进行规范。
(二)其次开展服务理念教育,强化一个转变,即服务理念的转变,倡导多主动换位思考,从病人的衣、食、住、行、治方面提供舒适与安全的照顾。如产科病房为方便产妇哺乳提供靠背凳;责任护士做病人的贴心人,每天利用为病人做治疗后的空闲时间亲切的与病人交谈,为他们传授疾病康复知识,送去亲人般的安慰。护士又如腈雨表,晨间问候时及时告知病人天气冷暖,提醒增减衣服,每逢新年、教师节、建军节、老人节、儿童节,护士都不忘问候病人,有的送贺卡,有的科护士还亲手为病人折叠千纸鹤,表达美好的祝愿。儿科护士在治疗之余,还为小患者讲故事,辅导作业等等,家长深受感动,内科还为出院病人发放连心卡,将亲情服务延伸。正是护士亲切、贴心的话语、周到的服务使病人感到家的温馨,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许多病人在征询意见表上留下了发自肺腑的赞誉,急诊科一病人还在护士节期间为全科护士送上一束花表达他对护士的敬意。今年收到表扬护士的表扬信4封,根据民意测验结果统计,被点名表扬的最满意护士达50多人次。经统计病人最满意的科室前三名是:中医科、五官科、妇产科、感染性疾病科(并列)。最满意的护士前十名是:×××
(三)爱岗敬业,热心帮助患者,为病人做好事:今年外三科收治了贡江镇敬老院一位孤寡老人因车祸入院,入院时满身污秽,头发蓬乱,生活起居无人照顾,外三科护士长带领护士们为病人擦尽身上的污秽,为病人理发、剃胡须,从家里拿来衣服为病人换上。送水、买饭、喂饭,全成了科室护士们的事。后病人转至外二科,帮助老人的工作又得到了延续,外二科的护士们共为老人捐衣服10多件,关心老人的温饱,照料老人的生活,演绎了感人的爱心之歌。朴实的老人无语落泪,只有竖起大拇指表达对护士的感激之情。共3页,当前第2页2
七 积极配合医院做好其他工作
(一)协助做好外三科、内一科的组建工作,从科室建设到组建后的工作指导,建章立制以及护士群体的调适,使两个新成立的科室能在短时间步入正常的运行轨道,确保工作有序、有效、安全的进行。
(二)做好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城的健康教育的各项工作。
八 存在的不足
(一)护生带教存在安全隐患,发生一起护生打错针的差错,暴露出实习生带教中老师安全责任不够明确,护生操作时放单飞现象。(二)午间、傍晚、凌晨只有一名护士值班,在安全管理上有顾此失彼的隐患。
(三)护士沟通交流能力有待提高。
(四)相关部门协调不够,临床护士跑外勤削减了护士有限的直接护理时间。
(五)专科护士人才缺乏。
(五)护士“三基”训练有待进一步加强。
1.1方法
SBAR沟通方式翻译成中文就是标准化沟通方式,主要是护士对外科患者身体的现状做一个大概的解读,也就是护士自己对患者病情的评估,然后根据第一手资料转而汇报给医生的一种护理工作的方式。对于SBAR沟通方式来说,病症是很重要的信息,也就是以病患病状为首要的护理方式,以增加患者与医生之间的交流,帮助患者恢复健康为主要目的。
1.2结果
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theJointCommissiononAccreditationofHealthcareOrganizations,JCAHO)的相关研究表明,当前警讯事件产生的原因60%源于沟通障碍。同时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在安全目标中明确指出,更要保证沟通有着一定的标准化进而将有效交流提高。Situation-Background-Assessment-Recommendation沟通方式是一种标准化、结构化的沟通模式。对于外科患者来说,SBAR交流是很适合的方式,护士需要把握机会,多与患者交流,交流的程度会影响治疗的效果,交流越佳,治疗效果也会越显著,但是在外科,与患者的交流也是因人而异,患病的老人需要表现尊重,患病的小孩需要活泼的交流,患病的年轻人需要交往式的交流,但是对于中年人又需要更加自然的聊天式交流。
2SBAR沟通模式
SBAR沟通帮助护士和患者之间更好的交流,然后由护士将对患者病情的了解反馈给医生,帮助医生更好的了解病患,此外,为了让这种沟通更有效,护士在面对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可以采取不一样的SBAR沟通方式,对于文化层次高的患者,护士可以采取书面材料,也就是将患者所受外伤的情况以书面的形式告知病患,并且征求病患的意见,对其外伤处采取最佳方式治疗,对于其他的文化程度比较低的患者,护士主要是口述,以讲解的方式把病情告知患者。总之都需要护士与外科患者有一个基础良好的交流。医生对病人加强沟通的重要性的深层次理解,同时借助SBAR理论,其SBAR沟通方式不仅仅有着一定的简单灵活性,同时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较为容易理解和记忆。
2.1建立SBAr模式和报告表
通过学习标准化沟通模式,在原有交接班护理制度的基础上,结合专业护理的特点,外科护士成立一个护理质量改进小组。通过小组的形式改进标准化护理模式。经过几次调整,外科护理小组总结了关于标准化护理模式的具体护理内容,内容如下:(1)现状,主要是报告表的形式,护士在递交报告表时,注意报告的日期和班次,标明所查外科患者的床号、姓名、年龄、护理级别的具体情况。(2)背景,包括患者的主诉、简要病情、诊断、治疗、用药、辅检、护理措施;(3)评估主要是所在外科的患者的用药情况,有没有抵触情绪,某一段时间内的饮食状况,心理承受等等。(4)建议是正对患者的下一步治疗的护理建议。
2.2培训医生正确使用SBAr模式
在外科,以护理质量改进小组的组长为核心,带动全外科的护士集体学习SBAR沟通模式。作为外科的护士,在对患者采用这种沟通模式之前需要对SBAR的起源和优点、内容要领有一个详细而准确的了解,要具体到采取的这种沟通方式的实施流程,实施方式,表格的填写,对患者外伤病情的解说,这些方面都要坐到标准化,准确化。只有这样,才能为外科的护士提供即时、正确的信息,减少不必要的混乱,从而提高团队效率,保证了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在外科,SBAR交接流程主要是先由交班前由交班护士按照电子版的格式在电脑上填写全科一级护理的患者的交班表格,打印表格做签字。之后交接的护士带着表格进行病房床头的交接,交班的护士按照表格内容格式,在对患者的外伤做好检查之后逐一填写信息。最后确认交接没有问题,交接的护士再签字,之前的护士的任务就完成了,之后的处理措施都交给接班的护士,若是出现不当的症状,则需要记录在案。
2.3测评SBAr模式的沟通能力
用测评SBAR沟通方式的实践能力来评价一个外科护士的SBAR沟通实践能力。了解外科的护士的SBAR沟通能力,需要设计一份合适合理的查检表,既要有SBAR的理论知识,也要有护士测评,SBAR理论知识的评测主要是考察作为一名外科护士,对于外科患者需要掌握的SBAR护理技术是否掌握到位,而护士测评,考察的是外科护士对于外科的了解,以及作为外科护士的基本能力,当然,护士与患者的交流能力是很重要的部分,所有外科的护士都会有一个月的时间做好SBAR沟通模式的培训,这一个月也是对护士的考察,只有通过考察的护士才可以继续留在外科,因为外科不同于其他科室,对于身处外科的护士而言,SBAR模式的沟通能力尤为重要。只有达标的护士才能将患者完整的信息快速了解,保证病借助情境模拟的方法,做好医患的沟通交流。
3SBAr沟通模式在外科护理中的作用
在外科,护士通过查房,对诊断明确外科病人,提前一天可以通知到全外科的医生和护生针对患者的外伤做好最佳治疗和护理,使病人得到了最完善的护理。护士在查房时,会先告知病人和病人的家属关于患者的外伤情况,得到患者和患者家属的全力配合,然后,护士对病人进行外伤恢复情况做好检查,评估病人的外伤情况,是否感染,伤口包扎的一般情况,要有针对性,同时,护理计划与患者和家属公开,即明确了护士的职责,又得到了患者的信任,最后将所以情况报给医生,做最佳护理计划,帮助患者加快恢复外伤,良好的交流也会避免伤口的不必要感染,也就加快了伤口的恢复,使得患者尽早的结束治疗。提升了护理服务水平,促进护患关系和际间交班沟通协调,专业知识、交接流程规范,提升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增强了护士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医生对护士的专业素养、严谨的工作态度有了较高地认可,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感上升,护士的工作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认可,医生、患者的满意度逐步提高,护理的专业价值得到良好体现。
4SBAr沟通模式的建立对外科患者安全的影响
关键词:养老;现状;对策
1 老年人养老现状
1.1 机构养老问题
我国养老护理员短缺,专业化程度低,且素质普遍偏低。而缺乏自理能力的老人约有3300万,如果按照3:1的比例配备养老护理员,那么养老护理员就需要1000多万名,而当前从业人员不足百万,其中一半左右是文盲。养老服务机构和护理人员的严重缺乏,暴露了目前我国养老服务机构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的弊端。养老是一门科学,不能粗放管理。一方面公办养老机构“供不应求”,另一方面民办养老事业发展缓慢,服务方式单一,缺乏特色,难以满足老人的多元需求。
1.2 空巢家庭问题
民政部的数据表明,至2012年10月,我国城乡空巢家庭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达到70%,其中近一成的老人单身。预计到“十二五”期末,65岁以上的空巢老人将超过5100万。这些空巢老人得不到应有的生活照料,一些突发疾病得不到及时的发现和救治,生病也无人照顾,老人独自外出活动的不便等等问题,是老年人养老的一大隐患。
1.3 医疗保障体制不健全
卫生部统计,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近半数患有高血压等慢性病。老年人是一个多发病的群体。然而,我国老年医疗服务的制度、理念、体系均明显滞后。目前,大多数老年人患有多种疾病,但与此同时医院分科细,流程繁杂,缺乏针对老年人的特色医疗服务。如何安宁地走完人生最后一程,也是众多老人的忧心事。
1.4 老年人的精神赡养问题
老年人由于体弱多病,社会角色转换,个人生活能力降低,而子女忙于工作等原因疏于照顾老人,会导致老年人精神空虚。尤其会产生一些不良情绪,如焦虑忧郁、自卑、失望、嫉妒、怀疑等,从而患上抑郁等精神疾病或其他身体疾病。精神赡养问题成了养老问题的新挑战。
2 原因分析
2.1 子女方面
近年来,空巢老人数量明显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传统居家养老的弊端日益显露出来。子女忙于工作没有时间陪在老人身边,老年人长期缺乏慰藉,独自在家易产生孤独感;而对于身体行动不便的老年人而言,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子女方面,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压力也比较大。生育率下降、人均寿命延长直接导致家庭供养资源减少,子女养老的人均负担成倍增长。“421”模式将成为中国今后几十年的主流家庭模式。
2.2 养老院方面
首先,是养老院的费用问题。现在就算是有退休金的老年人,想要住进养老院,都是很有难度的,尤其是在大城市的养老院。如果没有家人的帮助,老年人只凭退休金根本无法入住,更别说退休金少或者没有退休金的老年人了。其次,是养老院的床位问题。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现有的养老院已经不足以容纳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了。“一床难求”、“排队等号”的现象比比皆是,有的老年人戏称“等到自己死了也住不进养老院”。
2.3 政府方面
政府在养老问题上的投入不足,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养老金空账问题的不断扩大。政府的养老责任除了给退休人员能维持基本生活的养老金外,还应该积极建立和扶持社会养老机构。当年政府宣传“计划生育好,政府来养老”,就是因为预见到了将来会出现家庭照顾缺位和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等问题。
3 解决中国养老问题的措施
在借鉴国外养老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建立“多元化老年服务与代养机构”计划以下解决中国养老问题的措施。
3.1 临时看护。
中国现状为独生子女家庭居多,两人负担四位老人,子女平时由于忙于工作或者公务出差,并非所有家庭的老人都进入养老院中接受看护,导致老人独自在家,无人照顾。因此,临时居家服务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由居家养老服务员上门看护老人,服务时间的长短,可由老人家属和服务人员协商确定,短则两三小时,长则10小时。这样可避免老人在遇到突发疾病或其他意外情况时,无人发现延误治疗的情况,以此来解决子女及老人临时之忧。
3.2 陪伴旅游。
目前,老年人退休后普遍有外出旅游的意愿,但由于自身状况和子女工作繁忙没有时间陪伴等原因,导致很大一批老年人无法完成旅游意愿。陪伴旅游主要是派专人陪伴老年人外出旅游,以此解决老年人旅途行程中遇到的困难,让老年人在晚年能够享受外出旅行的快乐,丰富晚年生活,领略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和自然风光。
3.3 候鸟式养老。
特殊的气候环境,让“候鸟型”异地养老成为了一种养老新模式。这种模式必将促进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和加快社会福利化的步伐。建立适应不同类型异地养老的照料服务设施,兴办各种服务项目,发展老龄产业,与黑龙江省与山东省、海南省等地的生态宜居城市开展养老服务交流。打造黑龙江省特色“候鸟型”异地养老模式,实现三地一院、流动养老的新模式,即夏季黑龙江省消夏养老、秋季山东省金秋养老、冬季海南省避寒养老的“候鸟式”黄金路线图,使老年人实现享有“一处入院、三地养老、随季而动、尽享人生”的新模式,提升舒适度和幸福感。
3.4 提供老年人心理疏导服务。
老年人与年轻人之间,就某个事情或事物会存在不一样的观点,因此也会产生一些分歧;同时,老年人之间也会有一些摩擦。这些都会让老年人心理产生不愉快,影响身体健康。而老年人心理疏导服务就是设置专门的心理师,对老人进行心理的疏导,让他们有一个舒坦的晚年生活,让晚年生活更幸福。
3.5 推出“反按揭”制度。
拥有房屋产权的老年人,把自有产权的房子抵押给养老机构,养老机构会综合评估办理“反按揭”老年人的年龄、生命期望值、房产现在价值以及预计房主去世时房产的价值等因素,每月给房主一笔固定的钱,房主继续获得居住权,一直延续到房主去世。当房主去世后,其房产出售,所得用来偿还贷款本息,其升值部分归抵押权人(机构)所有。
3.6 代养老人。
为一部分高素质人员提供养老服务的一种方式,既区别于机构养老,也有别于传统的家庭养老,它是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老年人生活照料、医疗康复、精神慰藉为主要内容,以上门服务和社区日间照料为主要形式,是把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结合起来的一种养老模式。养老机构在盈利模式上,通过整合商业、旅游、度假、医疗、培训等上下游产业链,打造全龄化、一站式养生养老产业的综合平台。妥善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经济社会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张莉,曲振涛,章刘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创新思维模式探索.中国高等教育.2012(19).62-63.
[2] 章刘成,张莉.省属普通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初探.中国电子商务.2013(6).
加药责任人签名方法的改进李宏(3165)
巧用一次性50mL注射器针筒放置腰穿针李成云(3188)
护士工作价值观与工作满意度的典型相关分析程金莲潘银河孙玉梅(3113)
手术室护士开展手术前后健康教育现状调查李跃荣易凤琼胡军牟绍兰(3115)
医院内团队组织气氛与护士核心能力的相关研究护理研究上旬版 李小芒张平(3117)
生活不能自理空巢老人健康与社会支持现状调查朱晓慧余昌妹薛超潘莹莹胡晓琼薛琼珊(3119)
不同护理本科生英语水平及其对双语教学的认同情况调查孙志岭沈筱筠(3121)
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传染病医院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杨玉红李雪梅郭新会侯维(3124)
不同聘用方式护理人员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认知调查户丽艳周艳渠利霞(3126)
生物治疗肾癌病人相关性疲劳、应对方式与生活质量相关性研究郑瑾句敏(3128)
透析中动脉端输液对血液透析充分性的影响陈荣姣莫国华俸丽梅张静(3129)
穴位按摩联合艾灸降低妇科腹腔镜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研究韩叶芬胡艳宁吴卫群卢洪霞(3131)
医护合作健康教育对脑卒中后抑郁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王培芝曹卫国代桂宁董慈(3133)
孕期运动护理干预对孕妇体重及骨密度的影响丁文香(3135)
探讨正常分娩会阴保护指标在侧切中的临床意义罗晓菊吴雪曾淑慧张知翠(3137)
改良灌肠法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在灌肠病人护理中的应用研究缪格敏(3138)
自体或同种异体腓骨联合打压植骨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病人的护理戴雪梅陈巧玲王小俊(3140)
预防儿童鼻窦负压置换治疗致呕吐的护理干预甘柳萍廖惠娟杨勇芬(3141)
癌症病人负性情绪的质性研究叶梅任辉于晓燕宋永玲(3142)
脑卒中后抑郁病人应对方式及护理干预研究胡慧左满花潘亚兰柳琳琳(3145)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345例面肌痉挛病人的护理孙磊张文杰朱宏伟李勇杰(3147)
注射用水加碳酸氢钠持续泵入气道湿化的临床观察徐靓马丽萍郑美凤(3149)
22例毒蛇咬伤病人中药箍围护理分析周文琴吴冬春刘永彬俞静唐黎(3150)
老年手术病人实施神经刺激器定位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护理潘竞红柏红(3152)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2周康复程序的护理效果观察黄明英(3153)
食管癌切除术后病人颈部吻合口瘘的预防和护理叶永菁杨斌王海红杨悦(3155)
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颈椎病病人的护理张杜娟穆红张庆明(3157)
主责护士带班制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研究梅荣刘桂霞李熔彬(3159)
外来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标准化管理流程的探讨孔磊黄志灵(3161)
优化急诊就诊流程与分诊标准的研究顾巧云李晓燕范晓嬿赵洁(3163)
专病门诊病人失约原因分析及其管理对策季娟王青尔陈静徐晴文李建东(3166)
综合性实验中护患角色体验的质性研究赵远莲江智霞代群燕(3167)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法在护理业务学习中的应用张卉李邦莹(3169)
学生互反馈法在护理技能操作实训中的应用研究杨荣芳白建英代彦玲(3170)
中国与韩国教科书护理形象体现的比较李冬梅(3172)
带教老师在急诊护生群体学生支持系统中的作用董娟(3175)
实用新型输液治疗车的研制与应用孙铮(3176)
护理研究上旬版 动力式防压疮床的研究设计郭忠英周静潘柳文(3194)
一种调整睡眠姿势的背心姜文静刘玉栋庄瑞花(3195)
胆管疾病病人自我效能感量表的建构与初步编制陈静洁梁月娥谢碧娟洪荔华(3177)
循证护理教学法对护生学习效果影响的Meta分析高维杰靳英辉孙玫(3179)
我国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设计的内容分析张淑萍沈宁阮学平(3183)
天灸疗法在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病人中的应用李小明(3187)
1例生物蛋白胶致过敏性休克病人的抢救及护理田蓓刘燕华(3189)
1例饮酒过量诱发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病人的急救护理汤咏梅杜成芬方华(3190)
1例Cogan综合征患儿的护理王捷沈莉娟(3191)
1例血友病病人行玻璃体切割手术的围术期护理王蕾刘淑贤李海微(3192)
抗生素橡皮塞用于中心供氧及中心负压吸引接口防尘谢辉赵冬梅马霞(2544)
昂丹司琼与阿昔洛韦存在配伍禁忌徐雪霞(2547)
莫菲氏滴管下段空气的鸭嘴式排气法张雪萍邹翠兰(2562)
3L袋截流夹用于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赵艳梅吴慧慧(2564)
胆汁加温回输在胆道引流术后的临床应用研究张毓萍李小青霍锦霞(2548)
肺癌术后化疗病人癌因性疲乏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研究梁骊敏张美芬张俊娥(2550)
家属对癌症终末期治疗和死亡态度影响因素调查曾吴辉贺恋秋方鹏骞(2553)
新生儿监护室医护人员早产儿互动知识调查赵敏慧陈超袁浩斌(2556)
护士上班时间分配情况调查分析张庆玲刘军华谢刚敏褚玲玲刘玉馥罗霞(2559)
大学生人格特征与社交焦虑的相关性研究曹建琴(2563)
山西省护理学会中日妇婴保健学术交流会王斌全武建才(2555)
综合护理干预对腹膜透析病人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沈麒云吴冬春黄柳燕李黎梅费利燕杨美凤(2565)
儿童睡眠呼吸紊乱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后生活质量的研究黎红珍蔡克文徐惠清(2568)
运动再学习方法在脑卒中偏瘫康复中的应用石霞杨秀华王雪梅(2570)
早期康复干预对脑卒中偏瘫病人肢体功能恢复影响的研究王敬茹王霞于新美(2572)
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术病人围术期护理张晓春郝定均谢恩(2573)
牵引加熏蒸治疗不同证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周黎敏孙唯瑶任淑(2575)
温水足浴配合排气汤口服促进剖宫产术后排气的临床观察常馨宇(2576)
微量透析治疗严重电损伤30例护理观察李旭春朱美抒张力勇王玉芝韩晓燕陈辉(2578)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预防与临床干预吴伟珠陈默蕊白利香姚燕惜(2579)
耳穴贴压在阑尾切除术后减轻伤口疼痛及促进排气中的应用姚招娣驮志英史华芬赵燕萍蒋娟娟殷月琴(2581)
碘[^131I]美妥昔单抗介入治疗肝癌术后病室的防护杨永红余宙耀程涛刘晓品刘保昌沈帅(2582)
系统健康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知识及行为的影响李水莉陈阳侯翠霞王林文吴梅李颖(2584)
肺复张法对机械通气相关肺不张的影响覃芳红韦柳青覃纲(2586)
两种不同清洁灌肠方法的对比研究商书琴李燕王风云(2587)
两种眼压计测值对比分析谭芳肖俊张晓利(2589)HttP://
电子体温单的应用优势与不足及其改进方法蔡春香(2590)
手足口病合并心肌损害患儿的护理护理研究上旬版 黄雪飞(2592)
不同护理措施对慢性肝病病人焦虑状况的改善作用刘春梓(2593)
活血通络膏外敷治疗甘露醇外渗病人疗效观察刘向龙岳红霞杨玲王利端王丽丽(2595)
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切除听神经鞘瘤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刘琰何金珠(2596)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病人的护理李丽丽谢红伟丰育功(2597)
有效开展病人满意度调查的实践与研究孙海云(2599)
屏障技术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戴慧珊施雁毛雅芬(2602)
静脉输液安全隐患的细节分析张玉兰张燕刘艳华张芳平(2604)
输液挂钩的制作与应用陈秀珍(2601)
高等教育护理专业学生基本技能全程培养的研究与实践何荣华余云红何平先冯晓敏韩燕红(2606)
实习期压力源对专科护生护理专业自我概念的影响濮丽萍马如娅陈冯梅(2609)
图式理论与基础护理操作技能教学策略研究田莉张国栋(2611)
教学反馈方法在护理本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李欢彭登琼(2613)
院校结合教学模式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邵巧云孙红霞曹心芳(2614)
护生主观幸福感与寝室文化关系的研究尤家宝叶艳胜张丹柳明仁(2616)
分段考核法在基础护理技术实验教学中的应用陈巧力曹迎凤徐志钦李娜董楠(2618)
武汉市社区老年人多维健康功能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陈先华卢祖洵董超群(2620)
中医养生运动对社区2型糖尿病病人影响的研究文徐桂华(2622)
1例服用抗艾滋病药致精神异常病人的护理任勇陈仁芳(2624)
1例白血病病人肛周坏死的护理王传英郑珊(2625)
1例高龄牙龈癌病人微波辐射治疗的护理符云霞苏立华(2626)
脾切除术后暴发感染1例刘昌春马玉凤姜艳艳(2629)
透析病人主要照顾者照顾评估表的信效度研究罗世香苏兰若(2627)
医用卡扣式止血器的设计和应用王淑云李海燕史秀宁(2630)
侧卧位双囊充气垫在经皮椎间盘旋切中的应用胡书芳姜达(2631)
护士工作价值观与工作满意度的调查研究杨玉美李秋洁赵术菊(1711)
华北地区住院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研究焦静刘华平郭燕红(1714)
护理研究上旬版 哮喘病人生活质量影响因素调查分析李莹周郁秋王丽娜张慧邱碧秀刘海霞(1716)
护士多元文化护理中文化敏感性状况调查林兆霞杨辉(1718)
晋京两地临床护士决策分级护理意愿调查韩世范甄鹰王旭梅(1720)
住院病人对医疗环境满意度的调查研究高玉琴潘伯臣(1722)
护理本科生临床见习应激心理反应与RET中认识论相关性分析陈佩仪李平东张雁汤如喜(1724)
关键词:智能护理床;机构;负压厕所;“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3-0262-03
一、概述
2015年我国达到了人口老龄化的顶峰。家庭或养老机构的护理越发重要,护理床作为护理工具不可或缺,需求量巨大;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护理床的质量和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能化的高端护理床以方便使用、可减轻陪护人员数量和负担、实现人性化护理及多功能等优点逐渐受到人们青睐。然而智能化和高端的护理床相关的设计与研究在我国刚刚起步,与国外各种功能完善的智能护理床产品相比,我国护理床多数停留在手动操作、功能单一的技术水平。基于此,本文研究基于“互联网+”的高端智能护理床设计,在具备完善的抬背、侧翻、曲腿等自动化功能基础上,集成真空洁厕系统,保证了护理床的卫生,同时面向“互联网+”开发了一系列智能化功能模块,使产品更加人性化,更好地服务于用户。
二、护理床结构设计
基于面向高端、体现技术先进性和智能化的设计理念,本文设计的护理床采用模块化设计,可根据功能需要进行模块组合,并整合多自由度运动控制、人机工程、自动控制、智能通信等多学科领域新技术和实现方法。按照功能要求与设计指标,护理床的机械结构设计分为6个部分,分别是床板、床架、曲腿机构、侧翻机构、抬背机构及辅助机构。整机模型如图1所示。
床板主体结构采用不锈钢板材焊接,承载能力强,使用寿命长。如图2示,床板按功能分为10块,通过不同的联动实现相应的功能,在符合功能实现要求的前提下,将床板分为左右背板、中间背板、左右臀板、臀板连接板、小腿板和脚板、厕所板6部分。
所有床板均使用铰接,使用销轴连接在一起,各个床板均可以连轴转动,使整个床板组合成一个整体。其中脚板和小腿板连接在一起,接到床架上,形成一个独立的整体完成曲腿动作。剩余床板连接在一起嵌置于床架上,由床架和抬背支撑杆、左右侧翻连杆支撑平面,限制自由度。
床架的作用在于放置各个功能模块,为床板做支撑,是整床的结构骨架,在符合结构强度的要求下,尽量使结构紧凑。床架分为3层,第1层主要用来支撑床板,结合各个功能模块的连杆与加装上去的厕所支撑架,一起担负起支撑床板的作用;第2层是为了给各个功能模块的线型推杆安装用,第3层属于其他集成模块放置层,在这个层内,放置主要的负压洁厕系统的各种电机、污物箱以及水箱等其他附件。整个床架使用6061铝材制造。
实现曲腿功能需要床板的支持,由于使用者的身高、腿长有差别,因此采取坐起曲腿。这样会降低结构的复杂性,而且采取坐起曲腿也符合使用者的舒适性要求。在设计坐起曲腿时要求脚板应当时刻保持水平位置。设计时在使用一个动力源的情况下,使小腿板和脚板联动,使用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实现。曲腿机构具有极限位置锁死机构,防止夹伤病人,在0到70度之间可以任意调节到最佳姿势,保证舒适感。
抬背功能是护理床的一个主要功能,抬背过程中考虑到安全性等问题,对机构的自锁有严格的要求,使用电动推杆作为动力,在平稳性和安全性上都能得到很好的保证,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抬背机构可实现安全倾斜角度内自由和定时翻身。清洁老人身体时,可以任意设置倾斜角度,同时翻身倾斜设置有安全角度与高强度护栏,确保老人身体与床体不会侧翻,保障安全。
辅助机构包含搬运机械臂(如图3)、安全防护栏(如图4)、餐桌(如图5)。搬运机械臂采用机械手,主要由支撑腿、刹车机构、机械臂和动力源电动缸组成,机械臂可上下升降。动力源电动缸具有断电、急停自锁功能,可保证安全搬移。搬运机械臂解决了被褥的换洗、卫生打扫和病人洗浴等挪移中的劳动力问题。安全防护栏采用可折叠式结构,根据病人的需要可以展开或折叠,可防止病人的滑落,起到保护作用。护理床拥有可以拆卸的餐桌,餐桌具有餐具稳定、饮料防倾斜、汤类防洒落等多项功能,便于病人的用餐和餐后清理,使用完之后就可以收在床下面。餐桌可以在安全护栏上滑动。
三、负压洁厕系统设计
目前护理床基本都能够通过各种方式实现翻身起坐等基本功能,但在病人大小便问题上一直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法。现有的带坐便器的护理床,大多采用简单的盆代替坐便器,在床进行翻身及起坐时由于角度的变化,会造成盆的位置变化,污染到床体的可能性很大。重要的是,该结构很难控制异味的扩散。
本设计参照飞机和高铁使用的坐便器原理,设计一种负压坐便器。由坐便器开启和关闭按钮控制坐便器盖子的开合,从而控制整个系统的工作状态。按下自动冲水按钮后集便器自动建立负压,增压阀将清水箱的清水通过清水管输送到坐便器完成5秒冲水动作,之后通过界面阀的打开联通坐便器与负压状态的集便器,完成污物排放。同时顺序启动自动冲洗系统和自动烘干系统。在冲水回路接通后于冲水前进行5秒冲洗动作,通过增压阀将热水通过冲洗喷头喷射到病人臀部达到冲洗目的。同时冲洗回路在座便器开启状态下可以单独控制。在冲洗回路结束后自动进入烘干回路,通过电阻丝加热高压气源的空气,通过烘干出风口作用于用户臀部,达到烘干作用。在座便器开启状态下同样可以单独控制。该系统三维模型如图6所示,由污物箱、清水箱、自动抬升装置、坐便器、真空发生装置、和增压气泵组成,以完成上述功能。图7为真空原理图。
四、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化模块设计
本护理床入智能化的设计理念,用模块化的方式将各个独立的模块结合到护理床中,根据用户的需求和需要自行删减,做到私人订制。其智能化主要体现在人性化设计和互联网的应用。通过基于开放式的人机交互系统android实现整个系统的操控,通过传感器实时或定时测量病人的各项体征参数,通过室内Wi-Fi将数据发送至云端服务器进行记录和备份,并通过比对生成一段时间的体征参数变化曲线,数据返回病人的病床,使其可以实时把握自己的健康状况。系统将记录病人的使用习惯并进行功能优化,使复杂的过程变简单,具有记忆功能。此外坐便器部分也采用全自动化控制,引入湿度传感器,针对一部分大小便失禁的用户做到自动如厕操作,大大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
如图8所示,本设计采用7自由度的导杆连接的平板作为护理床的操作面板,面板运行Android系统,通过相应的APP操控全床的所有部件做相应的运动,操作平板相对于导杆为可拆卸结构,除软件控制外产品同样设有控制台,实现直接控制。
本设计集成了音频、视频及远程监控系统,同时具有生命体征参数测量共享功能。通过传感器测得用户实时的生命体征参数,在体征参数被测量的同时,数据将会保存在RAM中,在连通网络的情况下将被上传至云端,进行数据处理,并以可视化示图(如图9)的形式返回产品配套的APP中。信息传递的流程如图10所示。
智能护理床具有基于大数据的应用模式。通过该应用模式,智能护理床可将全国各地的用户的体征参数等数据统一存储到中控服务器中,通过数据比对和后处理,完成对用户身体状况的全方位数字化监测,将每一项功能量化为数值,保证其精准性。通过处理后的数据帮助用户调节饮食及生活状态,促进用户拥有更加健康的生活,提升其生活品质。
五、总结
本文根据我国目前护理床产品低端、功能严重不满足用户需求的现状,设计了基于“互联网+”技术的高端智能护理床,对床体各功能模块进行了结构设计;设计了智能护理床负压洁厕系统;给出了集音频、视频及远程生命体征参数监控于一体的智能系统设计。立足于“互联网+”的智能平台,本护理床是对现有产品的重大变革,是未来护理床产品的必然技术方向。
参考文献:
[1]刘倩倩.多功能护理床的结构设计与力学分析[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1.
[2]晋新敏,梁兆培.基于行动障碍的老年人家用护理床的设计研究[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35(3):76-80.
[3]胡绍忠,洪云.多功能护理床的机构设计与动力学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36):9937-9941.
[4]陈磊,朱淑云,张华,刘继忠,聂强.多功能护理床抬背机构设计与仿真[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3,(9):94-100.
[5]张春彬.智能翻身护理床造型设计研究[J].机械设计,2014,31(4):120-122.
[6]秦辉,曹燕燕,周丽杰,董蓓蓓,刘艳霞,刘钰,马艳丽.全自动废水坐便器的设计[J].工程设计学报,2010,17(2):151-154.
2016年调查报告范例一:
为学习先进经验,推进我县养老体系建设,近期县委副书记、县长xxxx,副县长xxxx带领有关部门赴xxxx市进行了参观学习。先后参观学习了xxxx市xxxx区福利中心(公建公营)、xxxx区89000民生服务平台、xxxx区福惠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xxxx乐天养老中心、招远市社会福利中心。现将考察学习情况报告如下:
一、考察单位的经验
参观学习的养老服务机构,目前在全省养老服务方面,从建设规模、运营模式、经营理念、服务标准、专业程度、产业运作等方面都有很强的代表性,许多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是建设规模大。xxxx乐天养老中心项目,由企业集团承建,由省发改委立项规划建设集公益事业、养老产业为一体的社会公益项目。项目总投资约60亿元,规划占地4000余亩,规划建筑面积近300万平方米,建成后可以满足3万名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一期项目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建成后可提供7000张养老床位,年均接待老年人9000人。xxxx市xxxx区民生信息服务平台,把89000民生服务中心作为民生领域一号工程。中心呼叫大厅设有49个坐席,点对点承接群众电话、短信、网站、微信等服务诉求;民生大厅设有25个窗口,面对面接待群众来访。同时,借助国内领先的智慧民生社区项目,将智慧移动理念植入服务中心,为市民提供远程医疗、数字养生和居家养老等个性化服务,首批2万部一键通手机已免费发放到全区70岁以上老年人手中。
二是经营主体活。招远市社会福利中心,是招远市政府投资由山东中矿集团有限公司承建,招远市金都医院租赁经营,集养老、医疗为一体的现代化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机构。总投资3.1亿元,占地8.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设计床位620张。该中心的建设,政府给予政策扶持,要求其发挥托底保障作用,发展成为招远市集护养、休闲、医疗为一体的大型公益性养老机构。考察公办民营的单位是非政府组织在运营,他们的危机感、紧迫感强,管理、研发、服务团队精干高效、有事业心。
三是产业链条长。xxxx乐天养老中心项目在做好养老服务业的同时,重点打造养老服务产业,在优先满足老年人基本服务需求的基础上,积极拓展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文化娱乐、体育健身、休闲旅游、健康服务、精神慰藉等服务,加强残障老人专业化服务。围绕适合老年人的衣、食、住、行、医、娱乐等需要,开发老年产品用品,真正把老年服务业办成了老年产业。涉足院舍养老、医疗卫生、居家照料、老年餐饮、清洁管家、护理教育、老年用品等领域。
四是服务标准高。考察的几处养老机构都结合实际探索出一套成熟的服务标准。xxxx市xxxx区老年人护理中心的智慧养老模式,启用老年人服务热线12349,将服务细化为基础服务、候鸟养生、异地养老、居家养老、精神慰藉、养老护理、特殊订制服务等板块,进行量化、细化、标准化服务。参观学习的养老机构均有自己的专业培训机构和团队,从具备国家职业鉴定证书护士资格的人员中招募专业服务人员,并经过养老专业护理师培训,进行全责护理训练,同时面向社会对相关管理及服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如失能老人房间无异味、服务人员工作时间无空隙安排等现象,充分体现了团队管理专业化水平。所参观养老机构均实现的医养结合,如乐天养老的医养结合模式,目前医疗康复中心已与省立医院达成合作协议,将建设综合性三甲医院。乐天养老中心推进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复合养老的服务模式,其亮点在于将养老服务标准化、模块化,便于复制和推广,为解决社会养老难题做了有益尝试。
二、我县养老体系建设工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我县养老体系建设的现状
一是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助养需求多。我县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7.13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9.8%,高于全国水平(14.8%)5个百分点,其中农村老年人4.6万人,约占全县老龄人口的70%,而且每年还在递增,高龄比重逐步上升,单独居住、独自生活的老年人也越来越多,需要照顾的失能老人和半失能老人随着高龄比例增多而增加,养老需求日益增长。
二是全面推动养老体系建设。自2014年以来,我县将社会养老体系建设作为重点惠民举措之一来实施,制定了《关于加快建设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的实施意见》,在县镇村各个层面推动养老体系建设。目前,共有各类养老机构(场所)50处,其中公办养老机构8处(7处镇(街道)敬老院,1处光荣院),床位1153张,集中供养了74.5%的农村五保对象和24名孤老优抚对象。建成农村幸福院36处,床位720张,已运营22处;建成运营城镇社区日间照料中心4处床位80张;民办养老机构2处(玫苑老年公寓、红枫叶老人养护院),床位252张。目前全县共有养老床位1851张,每千名老年人26 张,年底可达到每千名老年人30张的目标。
三是开展多方面养老服务。通过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博爱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服务,为符合条件的52名(其中8名城市三无老人)特困老人每人每月提供20个小时的无偿上门送时服务。为336名80岁以上低收入老年人发放了高龄津贴。采取物质配送、生活照料及家政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为老人上门医疗巡诊,春节前送食用油、面粉、贴春联等活动。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机构方面。公办养老机构改革进展缓慢,7处镇街敬老院,已经运行多年,但未按要求对敬老院办理事业单位法人登记,人员现在只能由政府从其他岗位上调用。没有成立社会福利中心,导致部分孤儿和城市三无人员无法集中供养。
二是人员方面。养老服务队伍不专业,缺少专职护理人员。敬老院除镇街委派的管理人员外,没有专职护理人员。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大多年老、体弱、多病,对医疗、康复、护理的需求十分迫切,缺乏相应的医疗设施,缺少专业的医生进行值班。农村幸福院(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由村(居)管理,运营不规范。
三是经费方面。建设运营资金不足,镇街存在对敬老院的建设资金和运营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部分农村敬老院从五保老人供养经费中列支2013年以来陆续成立的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等养老机构,因村级经济基础薄弱,建设标准较低,达不到标准化运作的要求。
四是管理方面。养老场所隐患较多。由于农村幸福院(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建设处于探索阶段,体制和政策上还不完善,大部分都是在原有闲置场所的基础上因陋就简进行改扩建,建设手续并不健全,没有通过验收或审查,存在较多安全隐患。养老机构(场所)管理服务缺乏规范,目前运营的农村幸福院和日间照料中心,在管理服务上处于粗放式管理阶段,距离规范化、程序化、精细化的现代养老服务管理水平还有很大差距。村(居)干部对养老工作的工作积极性不高。部分村两委干部认为做养老事业无利可图、担心老人在养老场所发生意外,不愿意让老年人入住养老场所,直接影响到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同时,我县仅停留在养老服务业方面,没有形成养老产业,社会资金投入养老产业的积极性不高。
三、推动养老体系建设工作的建议
(一)建设完善养老机构(场所),实现县镇村养老服务全覆盖。根据老龄人口的基数和供养需求,科学编制养老服务机构布局规划,统筹推进城乡养老服务机构建设。一是建议成立我县社会福利综合服务中心,将老年公寓、县光荣院、县救助站(未成年人养护中心)及失能半失能老人养护院等纳入中心统一管理,通过招投标的方式引进医疗机构建设康复中心,实行医养结合,集中供养城市三无人员、孤儿、流浪乞讨人员、孤老优抚人员等民政服务对象及社会化养老服务对象,提高入住率、盘活国有资产。二是整合资源,通过改善提升敬老院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实现敬老院向区域性社会养老服务中心转型。重点向最低生活保障老人、生活困难老人、高龄老人及重度残疾老人等特殊困难老人提供养老和护理服务,同时向居家老人、留守老人提供寄养代养、日间托养、家庭护理、配送餐等服务。探索打破镇街行政区域界线,建设县级综合性五保供养中心,将全县五保对象纳入县级财政供养范围。三是继续加强农村幸福院(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规划建设。将农村养老房建设与美丽乡村、危房改造、幸福院建设和基层服务机构建设相结合,科学规划、分批建设,形成具备居住、医疗、娱乐、日间照料等功能的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一批公寓式(一室一厅一卫)养老房,实现医养结合、老残托养、产权集中、循环使用等多种服务功能,解决农村独居、空巢、高龄老年人养老难问题。四是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鼓励企事业单位、群众团体、社会组织、个人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养老事业中来,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承包、租赁等多种形式,兴办养老院、老年公寓、老年活动中心等养老服务机构。通过床位补贴、运营补贴和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利用闲置土地、场所、设施等,开办各种模式的养老院、老年公寓、托老所等养老服务机构。
(二)积极推进社区(村)居家养老服务,逐步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一是加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为解决包括日间照料中心在内的社区居委会综合用房紧张问题,在城市建设中将社区居委会综合用房建设纳入强制性规划审批序列:由规划部门牵头负责城市社区综合用房建设工作,国土、建设、房管、民政、财政等部门共同参与。在县城和各镇新建房地产项目的社区,要求开发建设单位按照社区用房面积每百户(套)25平方米的标准配套建设(其中不少于5平方米用于社区养老设施),并按每平方米不低于400元的标准进行装修,无偿提供给社区居委会。规划建设部门在进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时,应在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附施工图)中明确社区办公服务用房的具体类别、建筑规模、设置位置。二是探索建立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依托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同步建立社区家庭养老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教育和文化活动、助餐、保健康复、日间托老等服务。引导和鼓励社会组织、家政服务企业等参与居家养老服务,为居住在家的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文体娱乐、老年教育、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社会化服务,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三是积极开展养老服务平台建设。建立民政服务对象信息平台,将民政各类服务对象信息录入信息数据库,根据不同业务划分养老服务、社会组织、救灾应急、城乡低保、各类救助、优抚对象、社区建设等不同板块。依托民政服务对象信息平台,逐步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信息网络,完善老年人救助服务系统功能,建立包括老年人健康档案、子女联系方式、居家呼叫服务等功能的信息系统,为老年人提供有效的求助和信息沟通等服务。
(三)推动养老服务规范化建设,实现对养老行业的科学监管。一是完善制度。制定我县养老服务设施管理章程流程,推动我县养老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出台《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养老机构管理条例》、《农村幸福院管理暂行办法》,完善养老机构的基本规范,制定养老服务机构星级评定标准和服务管理规范。二是加强养老机构管理。明确的机构建设、设计规范,行业准入、服务标准和评价体系,完善收费机制、护理技术、食品卫生安全、医疗保障、教育培训和应急处置等具体实施细则,形成规范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指导各农村幸福院成立幸福院监督委员会,做到定期公示公开幸福院账目。
(四)加强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提高专业化、规范化养老服务水平。一是明确公办养老机构护理人员配备标准。根据服务对象的生活自理能力和护理的等级,实施分级护理服务。护理人员与服务对象的配备比例:服务对象生活能自理的,配备比例不低于1∶10;需要半护理的,配备比例不低于1∶5;需要全护理的,配备比例不低于1∶3。护理人员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向有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购买,资金全额列入镇街财政预算。二是开展专业培训。全面实行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评定制度,加大对养老护理员的培训工作力度,开展护理员职业资格考评,同时分期分批安排符合条件的人员到市、省两级进行中级、高级养老护理员培训,实现全县所有养老服务机构和服务场所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均能够持证上岗,逐步实现养老服务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三是积极引进专业人才。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和吸引专业社会工作者和社工专业、护理专业的高等院校毕业生到养老机构工作,并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和发展环境,提升养老机构专业化管理水平。
(五)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一是完善领导机制。切实加强对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组织领导,把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科学发展的考评体系,落实领导责任制,建立检查督办制度,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推进。二是建立部门协调机制。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协调机构,制定协调工作制度,积极整合资源,加强相关政策衔接,形成工作合力。民政、发改、住建、财政、编制、人社、卫生、文化体育等部门和工会、团委、妇联等组织应密切配合,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努力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调、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共同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三是健全经费保障机制。加大经费投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社会广泛参与的多渠道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同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逐步提高三无、五保等老人的供养标准,更好地保障特殊困难老年群体的养老服务需求。完善政策扶持体系,落实各项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参与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更好地推进全县社会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
2016年调查报告范例二:
项目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大项目大发展,小项目小发展,无项目不发展。在新的历史机遇期,只有加快项目前期工作,推动项目建设,扩大固定资产投资,才能带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我县项目工作存在的问题
我县通过县四家班子领导、项目业主单位班子领导分组负责、分点联系服务项目并月报告季总结工作情况,不断优化政务环境,积极谋划项目落地,倾情服务项目建设,不断开展项目督查,强力推动项目进度。从近几年的项目建设来看,全县投资500万元以上基本建设项目118个,其中计划新开工51个,续建13个,竣工23个,开展前期工作31个,总投资108.42亿元,年内计划投资12.24亿元。今年16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5亿元,全市排名靠后,重大项目投资完成率排全市第10位,折射出我县项目工作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项目建设重视程度不够高。部分领导和部门对项目工作的重要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对项目工作缺乏足够的关心和支持。近期,我县正在开展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十三五规划工作,县委、县人民政府组织召开动员会议时,已就项目谋划进行了详细说明,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就各单位提出的疑问进行了解释。但最后报到项目办的项目却很不理想。部分切块组没有集中研究涉及本组工作范围内的项目工作;部分单位上报的项目只需要一年就可实施完毕,部分单位报送的材料只有标题没有内容,部分单位报送材料未经主要领导审核,有些单位只字未报。甚至,当项目办催问材料时,个别单位答复:业务人员下乡了,报送不了材料。还有些单位负责人思想上存在误区,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事的思想,认为谋划项目累人累已,担心后期争取项目难、筹措资金难、推进建设进度难,影响绩效考评,所以不愿意谋划项目。
二是新项目大项目策划不够足。个别部门对项目谋划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谋划项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等、靠思想严重;部分职能部门对国家政策和市场预期分析研究不到位,在灵活运用国家政策和我县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一些主要政府职能部门领导和工作人员依旧因循守旧,跳不出传统的思维定式、办事方法,过多的重视部门利益而忽视了大局利益,谋划项目的眼界不够开阔,缺乏深度。有些职能部门办事手续繁杂、效率低下,互相推诿、拖拉扯皮等现象也时有发生。当前,我县在建的重大项目中,一部分是因工作需要或上级要求而谋划的,还有一部分是中央预算内项目,实际主动策划并实施或引进企业实施的项目不多。且从总体上看,多为小项目;投资规模大、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很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具有创新性、开拓性的项目少,特别是缺乏重大产业项目支撑。
三是项目前期工作开展不够实。我县的项目前期工作被动滞后,项目申报和建设处于两难境地。项目前期工作资金、技术、人才等必备要素严重不足,相关部门技术力量薄弱、工作经费极度紧缺,不少行业主管部门不愿开展或无法开展前期工作,牵头部门发改局只有1名工作人员且非专业技术人员负责项目工作,县里虽成立有项目办,但没有独立的编制和工作人员,项目策划、编制等工作开展艰难。部门沟通不畅,缺乏一站式服务平台,项目前期工作涉及的土地、林地、水保、环评等多个环节,手续难以审批,打消了不少业主的积极性。部分单位对项目前期工作重视不够、业务不熟,报送项目材料不齐、质量不高,反复修改完善报批材料耗时过长,影响全县项目申报成功率。目前,我县前期工作完善的项目几乎没有,没有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机构编制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导致项目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差,往往是临时抱佛脚,耽误了项目前期准备的宝贵时间,使项目对上不能申报、对外不能招商,进不了上级项目库。如国家有资金安排,我县却没有成熟的项目可以申报。另外,近年来国家实行了严格的土地政策,部分项目土地审批权上收中央,对项目土地征用审批的管理更加严格,用地指标问题成为制约项目推进的首要因素。
四是项目征地拆迁办法不够灵。征地拆迁困难是制约项目实施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我县部分项目因征地拆迁未落实而一直难以动工;还有部分项目受征地拆迁的影响进展缓慢,不能按建设工期顺利完工。
五是项目建设服务意识不够强。缺乏有效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对外吸引力不足。部分项目存在重招商重争取、轻服务轻建设的现象。有些项目引进来了,因跟踪不到位,服务不到位,影响了业主的积极性,甚至有的中途退出了。另外,我县缺乏完善的项目招投标平台,现有的项目招投标制度不科学,程序繁杂,历时长,严重影响项目的建设前期工作进度。
六是项目资金筹措渠道不够广。由于我县地处偏僻,交通不发达,融资实施大项目难度大。而我县财力有限,自筹资金开展项目建设难度也大。在现有建设项目中有的项目靠贷款实施,有的靠财政拨款,有的靠上级补助,真正通过多方筹资实施的项目极少。
七是项目建设管理力量不够力。部分单位对招标机构的资质审查不严,加之我县确定招标机构的制度不科学,有时出现选择的招标机构不称职,造成有的项目投标书主要条款不严格响应招标文件也能中标,造成工程建设中存在较大争议,影响工程进度;有的项目合同签订不规范,合同内容过于简单,条款不全,过后又在不具备法定变更事由的前提下,采取签订补充协议等形式,对合同中已明确约定的合同价款等实质性内容加以修改;部分业主单位对监理的选择把关不严,选择的监理资质不够,责任心不强,存在不记监理日记,或者是为了应付检查敷衍记录的现象,在工程联系单上只签 情况属实,没有具体意见,使很多隐蔽的工程量在结算审计时无法准确核定。甚至对施工单位擅自提高建设标准、增加工程量、使用不达标材料等问题不加阻止,严重影响工程投资控制和工程质量问题;部分业主部门一但招投标确定施工单位后就放松了对项目建设的监督管理,一些施工方存在转包工程或同时承包多个工程现象,致使有些项目迟迟未开工,有些虽开工了但却在磨洋工,严重影响工程进度;大部分业主单位缺乏真正熟悉项目建设的专业人才,虽安排有专人负责,但因缺乏项目管理专业知识和经验,心有余而力不足,造成工程监管不到位,严重影响了政府对工程质量及投资的管理。
二、几点思考
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切实强化项目工作力度,有效改变对项目建设不够重视、项目工作长期被动的现状,促使项目建设一业兴、百业旺。
一是要解决不受重视的问题。要营造一个全县上下人人关心项目工作,共同参与项目建设的良好氛围。首先,要从提升思想认识入手,切实提升广大领导干部对项目工作的重视程度。要通过广泛举办政策学习会、项目工作培训班等办法,把做好项目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以及必要性给大家讲清,让大家吃透,增强大家对项目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使大家把重视项目工作的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其次,要从宣传动员入手,创造条件让老百姓也重视项目建设。要加大项目建设对利民便民惠民、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作用的宣传力度,通过多种形式强化宣传,让广大人民群众热烈拥护项目建设,关注关心项目工作,共同参与项目推进,齐心监督项目运行。再次,要从体制机制入手,开创人人重视项目建设的工作格局。要建立健全包括招商引资、项目争取、项目策划、项目推进、项目服务、项目监管等内容的奖惩机制,增强重视项目建设的内生动力,从制度上保障项目工作受重视,把项目建设引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二是要抓好项目谋划和储备。前期工作是项目建设的基础。国家和自治区围绕国计民生不断出台新的稳增长、促发展政策和措施,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些机遇,加强与上级部门的工作衔接和项目对接,认真分析研究国家、自治区、市相关政策,掌握现阶段国家的投资方向和扶持重点,以超前5至10年的战略思路谋划和储备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优势、有前景、效益好、质量高且符合我县实际的好项目,以便今后在我们需要上报项目争取上级支持或拿出项目争取企业投资的时候能够及时拿得出、有效果。谋划项目时要听取方方面面的建议和意见,进行充分论证,做好可行性研究,增强项目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成功率,进一步避免因项目论证不充分造成投资损失、时间浪费和机遇丧失。
三是要破解项目筹资瓶颈。筹集项目建设资金需要上下联动,内外联动,合力推进。因此,我们要从发展的大局出发,找准自身工作的着力点,积极搭建信息沟通平台,畅通上下、内外对接协作渠道,努力引导上下同心、目标同向、干群同力开展项目建设。加强重点建设项目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协调沟通,做好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的牵线搭桥,主动与金融单位衔接、推介项目,为解决项目资金问题做好协调服务工作,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保证建设资金到位,实现银企双赢。加大市场融资力度,扩大融资渠道,大力促进和引导民间资金合理、合法投入项目建设,拓宽项目资金来源。完善多方筹资机制。可参照一事一议项目建设机制,突破体制束缚,探索研究一些项目建设多方筹资机制,改变个别地方项目建设等、靠、要现状,形成项目建设工作合力。
四是要强化项目服务和保障。要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转变工作思路,加大服务力度,切实优化政务服务环境,以筑巢引得凤凰来的思路,建立健全有效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促进项目落地、投资增长。除现有的服务项目工作措施外,还要结合实际,及时研究出台一些服务企业、服务项目的具体措施,从税收、土地、融资、规划等方面为企业和项目建设提供优质服务。要进一步加快现有园区可发展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新园区规划实施,着力夯实硬件服务平台和载体。相关审批部门要优化项目审批流程,压缩项目审批时限,能开绿色通道的要容缺预审,能不通过串联审批的要改为并联审批。发改部门要积极研究,借鉴自治区经验,定期或不定期牵头组织开展联合审批活动,尽最大限度为各单位推进项目前期工作提供一站式服务平台,特别是要解决好招投村工作程序繁杂、历时长的问题。国土部门要主动帮助破解各项目建设用地难题,健全和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规划。搞好土地现状调查,摸清底数,尽快拿出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利用土地办法,保障重点项目用地。
五是要及时推进征地拆迁。征地拆迁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不言而喻。要定期召开征地问题协调会,同项目业主、有关部门一起寻求突破口,解决用地问题。要加强征地拆迁宣传动员,把政策法规、项目内容、项目意义及拆迁措施等讲深讲透,争取涉及群众理解和支持。要兼顾各方利益,协调好与被征地群众及被征地群众之间的关系,及时理清补偿手续、社保手续,及时兑现补偿资金,促进和谐拆迁。拆迁补偿过程中,群众普遍存在怕吃亏的心理,相互攀比,等待观望,客观上对工作进度造成不利影响。所以工作中要特别注意做到公平、公正、阳光、透明,不搞优亲厚友、不搞独断专行、不搞暗箱操作。
【题目】企业退休员工社保管理模式优化探析
【绪论】退休企业职工社会保障管理方式探究绪论
【第一章】企业退休人员社保管理社会化概述
【第二章】退休人员社保管理社会化的现状
【第三章】 【第四章】退休人员社保社会化管理不足的原因
【第五章】完善企业退休社保管理社会化的措施
【结论/参考文献】企业退休人员社保管控方案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三章 苏州企业退休人员管理社会化中存在的问题
苏州在企业退休人员社保管理社会化的工作中做了大量的创新和突破,也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同时仍存在不少不足之处值得改进。
第一节 企业退休人员社保管理社会化的相关配套不足一、管理服务人员配比不足。
企业退休人员社保管理社会化的工作人员不足,大批量的退休人员移交社区、街道后,工作量大量增加,工作种类也更加繁杂,区、街道退管工作人员配比严重不足。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统计,2007 年至 2016 年十年期间,全国企业退休人数由4544 万人增长至 9024 万人,增长幅度达 98.6%,企业退休人员大幅增长。以苏州市姑苏区为例,截至 2017 年 10 月,仅姑苏区一个区的企业退休人员就达 19.76万人,这近 20 万企业退休人员分布在姑苏区的 8 个片区,17 个街道,172 个社区(村)中。现企业退休人员社保管理社会化的管理服务人员配比情况大致为每个社区(村)配备一名退休管理协理员,平均每一名退休管理协理员需要服务好 1000多名企业退休人员,由于企业退休人员住所分布不同,甚至有些社区(村)的退休管理协理员需要面对 2000 多名企业退休人员,这种情况使得退休管理协理员在服务企业退休人员时常常出现捉襟见肘,应对不及时的情况。
在对从事企业退休人员社保管理社会化的 112 名工作人员的问卷调查(详见附录)中可以看出,区级社保工作者仅有 5 名,在街道从事退休人员管理社会化工作的也仅有 12 名,大量的一线工作人员为社区退管协管员,他们的平均年龄为37 岁,他们在工作中的困惑点主要集中在事情繁杂和业务知识得不到提高,这也侧面反映了一线工作人员人手不够的问题。
同时,社区基层退管工作人员的收入水平普遍不高,这就造成基层工作人员流动性较大,而社区基层退休管理工作又具有专业性、多样性、复杂性的特征,从接手到熟练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在有人离职后,新接手的工作人员往往由于专业知识的缺乏,对本社区实际情况的不了解,造成相应社区的企业退休人员社保管理社会化工作不能顺利开展。社区基层退管工作人员的配比不足不但给整个退管工作条线造成巨大压力,也不能真正做好对企业退休人员的服务工作。
二、基础养老机构建设不足。
截至 2017 年 4 月底的数据显示,苏州市 60 周岁以上老年人达 172.8 万,占户籍总人口的 25.3%。这其中,又有达 96%的老年人都选择社区或居家养老,为此,苏州不断加快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苏州建设养老服务体系包括日间照料中心、助餐点、助浴点、中央厨房;下一步还要建立护理站、老年大学等,都要纳入社区建设的体系。截至目前,苏州全大市建有各类日间照料中心 1180 处,要求它具备以下功能:第一是助娱,第二是助医、第三是助餐,第四是助浴,另外还建立了 18 个城市小型托老所和农村老年关爱之家、987 个助餐点等,同时全苏州市有各类养老机构 226 家,床位达到 65301 张。
但以上社区养老服务建设仍不能完全满足照顾企业退休人员的需求。随着现代生活物质水平的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对医疗水平的需求和对精神上的追求也在不断提高。在企业退休人员管理社会化过程中,基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明显不足。
以苏州姑苏区为例,全区共有 13 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姑苏区现有企业退休社会化管理人员 19.76 万人,平均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需要面对 1.52 万企业退休社会化管理人员,再加上其他居民的就医需求,现有的医疗卫生资源配置远远不能满足现实需求。另外现有老年大学、老年兴趣小组等老年学习活动机构普遍存在超负荷运作,常常出现老学员不肯毕业,新学员无法入学的现象,这也反映了现有的老年学习活动机构已经不能满足企业退休人员不断增长的现实需求。在笔者对已经纳入社保管理社会化的 367 名企业退休人员的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出,自己单住和夫妻同住的共有 275 人,所占比例达 75%,同时问卷调查中急需要哪些养老服务项目的前两位分别是医疗保健和休闲娱乐活动,说明现在企业退休人员再生活能够自理的情况下,较多是老人自己居住,并且在现代社会物质条件可以保障的前提下,更多的企业退休人员关注的是医疗保健和精神层次的满足,而这两项恰恰是基层社保管理社会化过程中容易忽视的部分。
第二节 企业退休人员社保管理社会化的信息化程度仍不高。
一、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的信息化程度不高。
随着苏州市金保系统的上线及不断完善,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的信息化的整体进程,但由于信息化在近些年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退休档案常常由于涉及到年代跨度长,保管条件有限的问题,退休档案数字化对于硬件和软件的要求都比较高,而原企业的档案室包括各地的档案中心的设备不是很先进,不利于电子档案的管理和发展。另外,早期的档案主要由人工管理,即人工进行整理归档,在归档的过程中本身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在退休档案电子化的过程中即使全部扫描电子化,也可能出现问题,所以说在企业退休人员档案保管及退休档案信息化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同时有些退休人员的档案原来由企业本身保管,一些企业由于经济效益不好而倒闭,对这些人员档案保管不妥善,而一些人员在未退休时不重视档案,等到审批退休待遇需要提供一系列的档案材料时有不知道去哪里寻找,影响退休待遇审批进程,甚至影响到退休待遇。另外目前虽然苏州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退休人员档案信息化的进程,但仍有大量的异地退休人员牵涉到全国各地的档案管理,而各地的档案信息化水平各不相同,也会造成退休档案管理的混乱。
二、个人及家庭情况采集信息化不全面。
目前苏州市社保部门在企业退休人员纳入社保社会化管理时,会对企业退休人员个人及家庭情况的基本情况进行信息采集,如企业退休人员的年龄、居住地址、联系方式等,这有助于苏州建立覆盖县(市)区、乡镇(街道)以及村(社区)的三级信息管理体系,使社区养老服务实现网络化管理。
苏州市社保部门收集的企业退休人员信息仍不完善,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退休人员基本信息采集覆盖人数不全面。通过金保系统收集基本信息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这项信息采集工作开展时间较晚,对于已经退休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企业退休人员,或是一些居住在异地的企业退休人员的信息采集需要通过不断的走访来完善;二是企业退休人员基本信息采集覆盖内容不全面。目前对企业退休人员个人及家庭情况的基本情况进行的信息采集内容过于简单,不含家庭整体情况,如收入状况、健康状况、家人情况等,不利于对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时进行更有效、更具针对性的服务。
三、服务流程信息化不完善。
随着知识经济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政府信息化已成为政府变革的必然趋势,政府部门作为企业退休人员社保管理的参与者和管理者,其信息化的加强有助于发展管理水平和服务功能,将给社会带来巨大的推动力,目前服务流程信息化做的还不够完善。许多企业退休人员由于缺乏及时的信息化沟通手段,对其本人可以享受的社会化服务不了解,不能及时享受到应有的社会化服务。
苏州现在为企业退休人员推出的社会化管理服务较为丰富,如定期春秋游、免费体检,以及各社区结合自身区域优势推出的特色社会化管理服务,但辖区内的企业退休人员没有一个比较方便的了解知悉相应服务流程的信息化渠道,随着移动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退休人员使用上了智能手机,这也突显了在移动终端的服务信息化的不足。
四、资格认证信息化覆盖面不广。
为确保养老保险基金不受损失,防止骗领养老金问题发生,也为了保障绝大部分企业退休人员人员的利益,已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企业退休人员每年要进行生存资格认证。
目前针对苏州户籍企业退休人员,直接将认证对象信息与公安部门提供的户籍人口信息进行数据比对,凡姓名、公民身份号码同时比对成功者,即通过当年认证。但有时由于信息更新不及时或信息化程度不全面,仍会造成资格认证出现比对不出的情况。如企业退休人员失踪多年,超出宣布死亡时间,且其家属未向相关机构说明情况的;又或者被判刑入狱的企业退休人员,依法不符合养老金领取条件,未及时登记的,都会造成资格认证不能成功比对的情况出现。
另外目前苏州户籍企业退休人员的资格认证信息与公安部门的系统比对的频次为一年一次,即在每年的 3 月底统一比对一次,但一年一次的比对频次也造成了一些问题,如在非比对期间去世的企业退休人员,其家属未及时申报,就会出现企业退休人员去世后仍旧正常发放退休工资的问题,直到下一次统一比对才会停止发放,之久牵涉到后续清退问题,增加社保经办人员和去世人员家属的办理手续。
对于居住在苏州市的异地退休人员,或是异地居住的苏州退休人员可通过全国网上认证系统开展异地退休人员社保待遇资格认证,但由于全国信息化发展不均衡,很多地方仍未加入全国网上认证系统,加上异地信息沟通不畅,加大了异地退休人员社保待遇资格认证的难度,使得部分异地居住的企业退休人员不能及时顺利完成一年一度的资格认证手续,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养老金领取。
第三节 企业退休人员社保管理社会化的管理跟不上。
一、运作主体不够清晰。
从苏州市的企业退休人员社保社会化管理职能上来看,已经基本实现了对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职能全覆盖,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会出现企业退休人员在退休待遇审批后未及时将个人档案移交至相应社区,从而未纳入社会化管理的情况,单位往往在替员工办理完退休待遇审批手续后不愿再管,退休员工在不了解退休管理社会化的情况下,以为可以正常领取退休待遇即为正常退休,从而不能享受到本该享有的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权益。正如笔者在对企业退休人员进行走访调研过程中发现,仍有极少部分企业退休人员在退休后好几年都没有参加过社保中心组织的免费健康体检,也没有参加过社会化管理部门组织的的种种文体活动,究其原因,就是单位以为员工已经纳入社会化管理,而所属街道、社区由于未接收到退休人员档案信息,根本不知道这些人员已经退休,这就造成了这极少部分的企业退休人员没人管的境况。
另外,由于街道、社区条线众多,而社会化管理所牵涉到的多个部门,比如现在苏州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由社保部门主要负责,而同时民政部门也会牵涉到慰问、走访等一系列的活动,多部门的各种活动也让基层单位疲于招架,而不能花更大的精力投入到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活动中。
二、保障项目不够丰富。
随着苏州市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不断推进,企业退休人员在纳入社区社会化管理之后,得到的福利项目也越来越多,比如退休待遇的社会化发放、退休人员医疗保障、免费健康体检,春秋季旅游,重大节日慰问,重病慰问等惠民举措都深得退休人员欢迎。
但现代社会发展越来越快,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另外还有一些原本可以正常生活的退休人员如果遇到重大疾病或是家庭变故(如失独家庭),他们的原本的生活就会受到比较大的冲击,他们的生活会牵涉到日常护理、医疗健康咨询、精神慰藉等多重方面保障需求,而这些保障项目正是最初阶段所忽视的保障项目。
苏州外来人口众多,老年人退休后搬到子女所在得城市与子女一同生活的情况也比较普遍,在对外来退休老年人来说,还不能做到完全纳入居住地的社会化管理体系,户口迁移、医保结算等多方面的保障都不是很便利,高龄老人享受迁入地基本公共服务,对发生意外的老年人及时给予救助,建立应急服务机制方面仍有所欠缺。因此如何做好这些失能、失独、生活困难以及外来随迁退休人员的日常生活保障,是苏州社会化管理工作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专业队伍有待组建。
由于面对企业退休人员社保管理社会化的运作具有其一定的专业性,这就要求各级机构在企业退休人员社保社会化管理中拥有业务能力强、态度认真、对待退休人员既有有耐心又有爱心的高素质工作人员。基于退休人员社保管理社会化工作的复杂性,这就要求这些工作人员不仅要完成基本的工作任务,还要能做到听取退休人员意见,举一反三,高效办理的业务能力。
但在实际社会化管理过程中,由于社区一线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偏低、工作任务繁杂等问题,会造成比较频繁的工作人员流动,这种现象不利于企业退休人员社保管理社会化的顺利开展。因此各个退休社会化管理机构在面对这一困境时,需要认清形势,增强危机意识,加强退管协管员队伍建设,强化社区对协管员的考核机制,同时加强业务能力学习,不断提高一线工作人员自身的工作能力。要让一线工作人员学会思考、学会创新,树立自己的工作目标,真实记录每天的工作轨迹,要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参加技能培训,帮助提高工作能力。在实际工作中还要依托社区,提高服务水平。充分利用现有社区的资源优势,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传统服务为现代服务、变单一服务为综合服务,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好。
另外,随着企业退休人员的人数增多,对社会化服务的需求也更加迫切。牵涉到的社会化服务项目一多,对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例如许多退休老人需要专人护理,这就要求有大量的专业护理人才来为他们提供专业的服务;又比如对空巢老人、失独老人的日常心灵安抚,又需要专业的心理疏导人才来提供相关服务。而目前在基层社区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机构中,这些类别的专业人才是极度匮乏的。
四、管理方式不够丰富。
近几年来,苏州政府推动企业退休人员社会管理服务,主要以街道、社区为依托来进行社会化管理工作,最初时强调为退休人员提供足够的物质保障,对于企业退休人员的精神与心理层面的需求不是很重视。但这一情况已有所改观。
同时企业退休人员社保管理社会化的管理主体较为单一,以社区管理为主,缺乏其他多样性的管理主体,使得企业退休人员在社会化管理过程中出了问题除了找社区,就没有其他选择,变相加大了社区一线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也不利于企业退休人员及时解决突发问题。
在退休人员社会管理方式上以社区退休人员社会管理机构直接管理为主,各个退休人员组织的自管小组互帮互助为辅,缺乏社会团体、志愿者组织一同来进行社会化管理工作。
第四节 企业退休人员享受社会化医疗中的各方压力较大。
一、职工医疗保险费用缴纳的经济压力。
(一)企业退休人员享受职工医疗保险退休待遇的条件。
2016 年 10 月 1 日后达到国家、省规定退休年龄的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在市区办理退休(职)手续并按月领取养老待遇,且职工医疗保险缴费年限男满 25年、女满 20 年的人员可申请享受职工医疗保险退休待遇。
(二)不足年限的一次性补足。
经社保经办机构审核,凡退休待遇审批时,男职工医疗保险缴费年限不足 25年、女职工医疗保险缴费年限不足 20 年的,需要按规定一次性补足不足医疗保险缴费年限后,方可享受相应的职工医疗保险退休待遇。以当前苏州医疗保险费用补足的标准来看,月补足基数统一为 3778 元(持有经残联确认的《苏州市无业重残人员社会保险补贴申报表》的市区无业重度残疾人员按 3778 元的 60%),补足比例为 6%,即一个月的补足金额为 228 元,一年的补足金额为 2736 元,如果企业退休职工从未缴纳过职工医疗保险,那么男职工需要一次性补足 68400 元,女职工需要一次性补足 54720 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整体国力得到很大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飞跃式的提高,与此同时,为了保障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我国退休人员的退休养老金待遇已经连续十三年每年递增,但目前全国平均水平仍不是很高,这样的养老金也仅仅能够维持基本的生活水平。由此来看,一次性的医疗保险补足费用,对企业退休人员也会造成一定的经济压力。
二、养老医疗体系压力较大。
根据苏州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16~2020 年)的数据可以得知,苏州现有三级综合医院 11 所,二级综合医院 34 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63 家,乡镇卫生院90 家,护理院 34 所,老年病医院 1 所。在面对苏州市一百多万老年人口的医疗压力下,医疗资源的配置仍显不足。病人数量过于庞大造成医生每天面临巨大压力,这些都不是一个运行良好健康的医疗体系应有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