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市场经济基本常识

市场经济基本常识精品(七篇)

时间:2023-07-13 16:29:5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市场经济基本常识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市场经济基本常识

篇(1)

关键词:高中政治 社会

1.开放以来,中国自动融入全球化历程,高中生就是这样一个年夜布景上成长成长的年青人,他们的思惟必然会打下很深的时代烙印。经济全球化要求高中生培育全球意识和开放意识,具有国际视野和开放的思维体例,具备合作、交往等行为品质和行为习惯,成长自己介入国际事务的能力。

高中政治还要教育学生更要具有中华平易近族的气节,培育学生学会分辩精髓与糟粕,担任和发扬中华平易近族的优良传统,连结自己的平易近族庄严。

跟着科学手艺的高度成长,常识经济已经到来,常识成为经济增添最具抉择性的身分,我国不成避免地被卷入全球化的浪潮,曩昔注重纯常识的灌注贯注和应试技巧与能力的培育必需扭转。今日的高中生学会把握世界成长的走向,要有国际襟怀胸襟。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科学成长不美观下的现代意识

我国已进入周全培植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成长阶段,跟着更始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长,给人们的思惟不美观念带来深刻影响,为此高中政治新课程必需以“三个代表”主要思惟为指导,着眼于今世社会成长和高中生成长的主要,增强思惟政治教育的时代感、针对性,实施性和自动性,培育学生的现代意识。

高中生是正在成长中的劳动者。人才,是未来的培植者,高中政治教育必需高度正视培育和提高学生的思惟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以及环保意识、资本意识和可持续成长意识。这就要求指导高中生育成自立思虑并规划人生的能力,具有根基的职业意识、创业意识,以及批判性思虑的能力,初步具有自力糊口能力,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初步具有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自觉维护国家庄严和洽处弘扬平易近族精神,具有平易近主与法制意识,维护社会正义,具有社会责任感。

以上一、二部门综合起来剖明:新课标确立了具有思惟政治课特色和时代特点的新理念,即坚持根基不雅概念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高中政治新课标充实浮现了德育课程的特有性质。默示在两个方面:一是在高中政治指导思惟上,新课标强调要与时俱进,增强思惟政治教育的时代性、针对性、自动性和实效性,并扩年夜课程性质空间规模等新理念。二是高中政治具体使命上,着眼于学生终身成长的新理念。高中政治新课程必需义正词严地坚持根基不雅概念教育。做到与时俱进,不成一味地灌注贯注,在坚持根基不雅概念教育的前提下,积极自动关注社会成长和科技前进新要求。

3.以酬报本,关注人的周全而有个性下注重人文素养、健全人格

以酬报本,是通俗高中政治课改的根柢理念,以酬报本要求高中政治新课程尊敬高中生人生过程的成长需要,尊敬高中生作为人的人格和庄严,尊敬高中生人道成长需要,从课程设计到课程实施都应浮现人文关切,浮现选择性和多样性为每一个学生的有个性的成长成利益事。

高中政治新课程正视中学生在心理、智力、体能等方面的成长潜力,针对其思惟勾当的多变性、可塑性等特点,在尊敬学生个性差异和各类糊口关切的同时,采纳启发式、探讨式等体例,辅佐他们认同正确的价值尺度,把握正确的政治标的目的。新课程安身于学生现实的糊口经验,以育酬报焦点,以学生成长为本,关注每位高中生的整体成长,把理论不雅概念的阐述寓于社会糊口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常识与糊口现象,理论逻辑与糊口逻辑有机连系的课程模块,在开设必修课程的同时,供给具有拓展性和应用性的选修课程,成立校本教研轨制,把学生和教师的成长、可持续成长放在首位,以知足学生成长的分歧需。

本课程安身学生思惟政治素质的提高,成立能够激励学生不竭前进的评价机制。

考评学生把握和运用常识的水安然安祥能力,考查他们思惟发生积极转变的过程,采用多种体例,周全反映学生思惟政治素质的成长状况。

新课程倡导研究性进修体例,鼓舞激励学生自力思虑,合作探讨,为学生供给足够的选择空间和交流机缘,能够从各自的拿手和关切出发,对自然问题、社会事务和人生问题,揭晓富有个性的看法,成为有主见的人,以利于培育学生求真务实的立场和立异精神实践能力,还有利于培育高中生的缔造性思维和信息素养。

“教育是在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育着新人”,高中新课程更始是高中生作为人的成长的内在需要,关注高中生的周全成长,如基本常识和根基手艺、道德水平、身心健康状况、社会顺应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个性成长等,培育高中生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形成积极健康的糊口体例和审美情趣,具有健旺的体魄、执拗的意志。

4.推进素质教育以义务教育相跟尾和通俗高中的新成长,呼叫招呼为学生终身成利益事的理念

高中政治课只有能够知足和正确指导学生的合理需要,才能被学生接管,才能充实调动学生的潜能和积极性。学生的需若是多维的、多条理的,今世高中生的成长需若是怪异的:有求知求美的需要,形成精采个性和思惟道德等成长完美自我方面的需要,政治课新课程加倍切近学生的需要,更增强了针对性,提高了实效性。

新课程明晰指出,要为学生终身成长奠基思惟政治素质基本,关注学生激情,立场与价值不美观,敞开学生选择的年夜门,在选择中形成学会选择,学会负责的思惟,并为学生的课程选择供给多种机缘,促进学生周全、持续、终身成长。

篇(2)

房地产税要不要征收?这本来是一个简单的常识,但最近讨论得不亦乐乎,主张征收或不征收者都举出了不少理由。实际上,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哪种正当的商业交易、企业或个人所得不要征税?就连小商小贩在街边做一点小本生意都要交市场管理费呢。所以,对房地产的交易所得及对财产持有征税,这是天经地义的。税收作为国家财政收入来源,作为社会财富分配调节的工具,不存在该不该征收的问题,而是必须征收。但是,简单的经济常识,却被媒体及房地产开发商折腾得成了左右房地产市场调整的工具。

“国十条”推出一个月来,其执行中的重重阻力已日益显现出来。“国十条”清楚表明要征收房地产税,“财政部、税务总局要加快研究制定引导个人合理住房消费和调节个人房产收益的税收政策。”房地产税包括了房地产交易营业税、房地产交易所得税、住房保有税或物业税、房地产暴利税等。“国十条”所强调的引导个人合理住房消费和调节个人房地产收益的税收,主要是指房地产交易所得税及住房物业税。

对于住房交易所得税,笔者始终认为,住房交易巨额收入交所得税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否则,不仅对绝大多数没有从事住房交易的大众不公平,也容易制造整个社会财富分配不公,制造社会财富的两极分化,这不但与现行的遏制房地产投机炒作的政策背道而驰,也与“十七大”所提倡的建立和谐社会相冲突。通过征收住房交易所得税,可以遏制房地产投机炒作,让房地产市场转变成一个消费的市场。

对于房地产保有税或物业税,目前社会上不少人将其与土地出让金联系起来,认为购买住房时,房价中包括了70年土地出让金,因此再征物业税是双重课税。其实,这完全是一种误解。土地出让金与住房保有税是两码事。比如,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其土地都是私有的,住房建筑商修建住房时,都得从私人手中购买土地,这种土地的购买都得通过交易价格进行,然而,市场购买这些住房没有哪一套是不征物业税的。只不过,根据各种住房及家庭的情况,所征收的物业税有所不同。有些征收得多一些,有些征收得少一些,一些经济条件不好的居民,甚至可免征物业税。

那么,政府为什么要征收物业税?一则,物业税是许多地方政府税收的主要来源(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有些地方政府80%税收来源是物业税)。在那些国家,无论是产权的界定还是产权的保护,都得由政府提供种种服务,如果没有政府对个人财产的界定与保护,那么个人财产价值从何而来?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住房的价值为什么会上升?就在于政府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提供了诸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服务;二则,财产税的征收,还能够调节社会收入分配关系,从而保证社会和谐发展。三则,任何个人所得税的制度都存在许多漏洞,而通过财产税或住房保有税的征收,能够弥补税制的这些不足。国内居民的财富分配矛盾为什么越来越突出?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当前房地产税的制度缺失,就在于没有征收房地产的财产税。因此,“引导个人合理住房消费和调节个人房地产收益的税收”,就成了“国十条”中遏制房地产投机炒作、调整居民收入分配关系的主要手段。

篇(3)

关键词:商品 价值 使用价值 交换价值 价格

商品价值是什么?商品价格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自从经济学产生以来,经济学家们就有不同的认识。主要观点有: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马克思的抽象劳动价值论,萨伊的效用价值论,边际学派的边际效用价值论,以及马歇尔的均衡价格论,等等。各种不同的价值理论长期以来争论不休,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学家们的立场、观点、方法不同,对价值这个抽象的概念有不同的认识,对价值、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和价格的关系没有完全搞清楚。价值理论因此成为经济学之谜。

商品价值问题不是单纯的经济学问题,而是一个经济哲学问题,只有上升到哲学的高度,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从哲学上讲,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的意义,以及主体对客体的评价,它反映了客体和主体的关系。马克思说过:“‘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商品首先是一个物,这个物能够满足人的需要,对人才有价值。在这里,物是价值的客体,具有客观性(客观存在),人是价值的主体,具有主观性(主观评价)。主体为本,客体为用。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才能揭开商品价值之谜。

商品的价值是什么?就是商品对人所具有的意义以及人对商品所作的评价,它反映了商品(客体)和人(主体)之间的关系(主、客观统一价值论)。换句话说,我们讲商品的价值,就是指商品对人有何价值?人对商品作何评价(买不买,值不值)?离开人这个价值主体,商品无人问津,价值就无从谈起。这是认识商品价值的关键所在,也是发展商品经济的意义所在。我们为什么要发展商品经济?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的消费需要。

在商品经济社会中,人从整体上讲具有二重性: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商品是用来出卖的劳动产品,生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消费的需要,因此就决定商品的价值也具有二重性:对消费者具有使用价值,对生产者具有交换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内容,交换价值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内容决定形式:有使用价值的商品才有交换价值,没有使用价值的商品(如伪劣商品)就没有交换价值;使用价值降低(如旧车),交换价值降低;使用价值消失(如过期失效的药品),交换价值消失。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是辩证统一关系,统一于商品的价值。(这不仅符合形式逻辑,价值概念包括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而且符合辩证法,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对立统一就是商品价值)。研究商品价值问题,必须首先研究使用价值,只有弄清使用价值,才能弄清交换价值。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的社会价值,即满足社会消费者的需要。任何社会的商品生产,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满足消费需要。生产是手段,消费是目的;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决定再生产。生产和消费的关系是经济生活的主要矛盾和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它决定商品与货币、供给与需求、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商品使用价值包括三要素:品种、数量、质量。不同品种、数量、质量的商品,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同一商品也可能有不同的用途,这些都是不言而喻的。商品使用价值的大小是可以分析比较的,根据使用价值三要素对消费者的效用就可以比较出来。

品种(序数效用):商品类别品种很多,使用价值大小不同,可以进行定性分析,按序数排列,排在前三位的应该是:食品、衣服、住房。食、衣、住是人民基本的生活需要,解决的是温饱问题。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第一步就是解决温饱问题,第二步是达到小康水平。现在已经走过第二步,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还有几千万人温饱问题没解决,需要社会扶贫救济。

数量(基数效用):商品数量有多少,决定使用价值的大小,可以进行定量分析,用基数计量。例如,我国现在有13亿人口,每年需要消费多少粮食?根据统计,得出基数。满足需要,效用最大。粮食生产就是要根据这个基数来安排。国家实行耕地保护制度,保护粮食生产基地;同时建立粮食储备制度,以丰补歉,保证粮食安全;此外,给种粮农民财政补贴,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质量(时间效用):商品质量要合格,而且要有保质期,过期则失效。特别是食品、药品,关系人民生命健康,质量尤其重要。现在市场上假冒伪劣商品泛滥成灾,过期食品、药品也拿去出卖,使广大消费者深受其害(有些人被伪劣食品、药品毒害致死)。国家必须制定商品质量标准,加强质量检查监督工作,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行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商品的交换价值是商品的经济价值,能够给商品生产者带来经济利益。盈利或赚钱是商品生产的直接目的,它决定商品生产和流通的全过程,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在商品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商品交换价值形式也发展变化:从简单的价值形式到扩大的价值形式,从一般价值形式到货币形式,从金属货币流通到纸币产生,如今又发展到电子货币“一卡通”。在货币产生以前,没有价值尺度和价格标准,商品交换价值形式是不明确的,在很大程度上带有互通有无的性质,交换双方获得的都是货物。在货币产生以后,有了价值尺度和价格标准,单位商品的交换价值就表现为价格。商品价值、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与价格的逻辑关系是:

商品价值

商品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这个物质就是商品的数量和质量。没有数量就没有质量;没有质量(如食品腐烂变质),数量再多也不顶用,等于零。

商品交换价值与价格、数量成正比。商品价格与质量成正比(优质优价),与数量成反比例方向变化(薄利多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可以增加商品产量,与交换价值成正比;同时降低生产成本,与价格成反比。我国学术界关于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成“正比”、“反比”的争论,到此迎刃而解。消费者购买商品考虑的因素是:品种(买什么)、数量(买多少)、质量(好不好)、价格(贵不贵)。这是经济生活的基本常识。经济学不能脱离实际,违背经济生活的基本常识。

商品的价格是什么?就是货币与商品相交换的比例关系,即单位商品交换价值的货币表现(单价)。在这里,“单位”二字特别重要,它说明了交换价值与价格的区别和联系。用公式表示:

货币量(需求)

商品价格=―――――――

商品量(供给)

这个公式不仅包括各种商品的各种价格,而且反映了价格变化规律,即供求规律。

篇(4)

关键词宏观调控政府安排制度基础政策效应政策边界

与20年来的市场化改革进程相伴随,中国的宏观调控也先后经历了总需求大于总供给背景下的抑制需求型和总需求小于总供给背景下的扩大需求型两个阶段。如果说1997年以前,面对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情形还能通过强制的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压制总需求来实现宏观经济总量均衡的话,那么,1997年以后,面对在市场机制作用不断扩大基础上形成的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的宏观总量非均衡情形,尽管政府实施了更为市场经济意义上的一系列积极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但三年来的宏观调控政策效应与预期结果仍相距甚远。对宏观调控政策效应的实证分析和政策的规范研究业已引发出大量的研究成果。然而,目前学术界大多数关于宏观调控的研究往往因暗含宏观调控政策能完全解决经济衰退的假定前提以及由此演绎的逻辑推论而陷入了宏观调控认识的误区。本文基于宏观调控政策也是一种制度安排的观点,依据现代宏观经济学理论,在对市场经济宏观调控政策有效性的制度基础与边界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试图构建一个解释中国宏观调控政策效应的理论框架。

作为一种制度安排的宏观调控政策:内生与外生的绩效

当新制度经济学家们摒弃制度是外生或中性的新古典假设从而将经济运行分析由“无摩擦”的新古典框架转向“新制度”的框架下进行时,市场被描绘成一种为降低交易成本而选择的制度安排(Coase,1937,1960;North,1981,1990)。在将制度分析引入新古典的生产和交换理论并更深入地分析现实世界的制度问题中,新制度经济学家同样给出了各种非市场形式的制度安排理由,这就是,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的客观存在使对市场的使用存在成本,因而,为把有限理性的约束作用降到最小,同时保护交易免于机会主义风险的影响,经济主体必然会寻求诸如政府安排的制度(Williamson,1975)。任何特定制度的安排与创新无非是特定条件下人们选择的结果,而有效的制度安排无疑是经济增长(绩效)的必要条件。正是通过对产权、交易成本、路径依赖等问题的强调,使新制度经济学得以将经济增长问题纳入制度变迁的框架中作出深刻的解释。由于制度安排的范围相当宽泛,这里,笔者并不打算涉及所有正规和非正规的制度问题,而只是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某些术语(这些术语可能并不一定具有相同的内涵),在阐述宏观调控政策也是一种典型的政府制度安排的基础上,就它相对市场基础而言是内生还是外生的角度来解释中国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问题。

市场经济中,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是市场机制,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理论已由标准的一般均衡分析框架给定。尽管市场实现帕累托效率的前提条件过于苛刻而被认为在现实市场中不可能具备,但市场经济的发展史表明,对市场制度作用的认识不是削弱而是加强了。出于完善市场配置功能的需要,现代市场经济国家在市场基础上日益衍生出了其他一些非市场形式的政府制度安排。其中最主要的有:(1)针对市场失灵而由政府进行的微观规制(管制);(2)针对市场经济总量非均衡而由政府运用一定的宏观经济政策进行的宏观调控。作为典型的政府安排,宏观调控是政府在宏观经济领域的经济职能,是现代市场经济中国家干预经济的特定方式,它的内在必然性实际上可由市场经济运行的本质是均衡约束下的非均衡过程推论出来(吴超林,2001);而它的作用机理已在标准的凯恩斯主义模型中得到了经典的揭示,并被战后西方国家长期的实践所验证。

众所周知,宏观总量是由微观个量组成,宏观经济不可能离开微观基础而存在,宏观调控也必然要依赖于现实的微观基础和制度条件。我们可以简单地从宏观调控是否具有坚实的微观基础和制度条件出发,将宏观调控区分为内生的制度安排和外生的制度安排两类。市场经济内生安排的宏观调控意指宏观经济政策具有与市场制度逻辑一致的传导条件和能对政策信号作出理性反应的市场化主体。相对而言,如果市场经济意义上的宏观经济政策是在没有或不完善的市场基础和传导条件下进行的,那么宏观调控显然就是一种外生于市场制度的安排。一般地,在有效的边界范围内生安排的效应显著,而外生安排的效应则会受到极大的限制。有基于此,我们可以给出一个分析中国宏观调控政策效应为何不理想的理论框架。

中国1993—1996年的主导政策被普遍认为是经济转型时期的一次比较接近市场经济意义上的宏观调控,并成功地使1992年以来总需求严重大于总供给的宏观非均衡经济实现了“软着陆”。但宏观经济只经历了短暂的均衡之后,旋又在外部冲击和内部制约的条件下,陷入了持续至今且严峻的另一种类型的宏观总量非均衡即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的状态。面对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出于“速度经济”的要求及基于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常识,中国首先选择的是以货币政策为主的宏观调控政策安排,目的在于阻止经济增长率持续下降的势头。然而,到1998年7月为止,尽管包括下调利率、取消贷款限额、调整法定准备金率、恢复中央银行债券回购业务等市场经济通用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几乎悉数释出,经济减速和物价下跌的势头却并未得到有效的遏制。鉴于直观的宏观经济现实,当时人们普遍的共识是货币政策失效。关于失效的原因,大多数的分析是借助IS-LM模型进行的,其中主要的观点是“投资陷阱”论、“流动性陷阱”论、“消费陷阱”论等。应该说,这些观点基本上是在给定货币政策的制度基础和传导条件的前提下,主要从货币政策本身的作用机理方面实证分析了制约货币政策效应发挥的各种因素,这些政策层面的分析无疑是必要而且也是有针对性的。可是,如果给定的前提在现实中并不存在或不完全具备,那么,这种仅在政策层面的分析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提出有效的对策。

篇(5)

其一,农村消费水平仍然较低,农村消费者购买力有限,对于高层次的消费品缺乏需求。与农村经济基础薄弱相适应,在大多数农民的消费观念中,消费取向主要是价格优先,给了低价劣质商品滋生泛滥的土壤。有些人即便知道商品质量不过关,也因为价低而愿意购买,常常不在意买假货,甚至少数农村消费者讲面子、讲排场心理作怪,明知是假冒名牌产品也要购买,致使质量差、价格低的假冒伪劣商品在农村有了市场。

其二,农村市场流通渠道不健全,为假冒伪劣商品流入提供了空间。农村经济发展还处于比较低的阶段,市场销售网络不健全,主要以个体经营为主,缺少一些规模大、信誉好的商业企业,商业网络和规范的商业网点建设滞后。农村商业特别是小商品经营是适应农村需求而产生的,经营者多是受教育层次较低或法制观念淡薄的农民,对商品知识、法律知识的了解有限,品牌质量意识比较差,经营时往往只考虑经济利益,忽视商品质量,更有甚者将不合格厂家生产的产品进行分装,打上正规厂家的牌子,以次充好、以假充真。

其三,农村消费者维权意识不足和维权渠道缺乏,助长了“问题商品”的泛滥。农民自我保护意识不强,防范意识薄弱,习惯了“一手交钱、一手拿货走人”的购物方式,很少有人去关注商家有无证照、索要发票或其他购买凭证,一旦出现商品质量问题,苦于无证可查。在遇到质量问题时,很少想到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甚至不少人碍于情面,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自认倒霉。有些农民虽然有维权意识,但可利用的维权渠道往往存在诸多不便,如基层消费维权组织缺乏,投诉路程较远,成本较高,导致农村购买假冒伪劣商品时投诉率极低,自身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维护。

其四,农村商品市场监管难度较大,为假冒伪劣商品的存活提供了可能和空间。目前,工商、质检等执法部门的工作重心主要在城市,监管力量在广大农村地区明显不足,覆盖面不够,造成了“管不过来”情况。由于农村市场的监管乏力,即使发现了问题商品,由于进货渠道复杂混乱,又缺少相应的证据,调查和处理都相当困难。

其五,对于农村制假售假,法律惩处难以执行到位或力度不够。由于制假售假者生产活动极为隐蔽,其投资的成本也相对低廉,很容易另起炉灶。打假来临时,制假售假者往往采取“时间逃避”,即打后复生、卷土重来;或是“空间逃避”: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可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农村假冒伪劣商品泛滥,严重危害农村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和农村市场的健康有序,必须采取措施根本上予以解决。立足当前和长远,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加快新农村建设,提高广大农民素质。一方面,要加大支农惠农力度,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解除农民在教育、医疗、保障等方面的后顾之忧,增强消费信心;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农村消费者的引导,强化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其综合素质,转变消费观念。当前,尤其要重视采取多种方式,向农村消费者宣传识别假冒伪劣商品的基本常识,鼓励他们踊跃举报问题商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第二,加强农村市场网络建设,健全流通渠道。加快建设安全畅通的商品流通渠道和保障安全质量的制度体系,积极探索农村现代物流的新模式,净化农村消费环境。要创造条件,引导城市中有实力、有信誉的商业企业,向农村发展业务,建立分店,构建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农村新型营销体系,以及引导建立“示范店”、“示范户”,繁荣农村商品流通市场,提高农村消费市场商品质量。

篇(6)

关键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途径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F272.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20(C)-0034-01

在新形势下,如何引导职工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倡导文明、科学、积极的理念和态度,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用创新的思想来研究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和方法:

一、思想政治工作要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创新

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扬弃中得以发展。思想政治工作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对新出现的问题,并非要全盘否定原有的才是创新,比如树立典型,互帮互助,主动疏导,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等,这些仍然有着蓬勃的生机和旺盛的活力,我们又如何去否定呢?我们要以辩证的态度去对待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不继承就没有前进的基础,不创新就没有发展的动力,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最好的继承。

二、联系企业实际,突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

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要重视发挥解决职工思想问题的特殊功能,注重实效,力戒空谈,反对“假、大、空”。一是要从整体效应出发,坚持思想政治工作方式的多样性:宣传政策理论时,采取灌输、说教的方式;解决具体问题及培养情操、增强素质的教育等方面则宜采取引导、开导及疏导的方式,以此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的;二是从时展着眼,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的适应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使职工懂得商品经济、价值规律、市场经济等基本常识及企业与市场的关系,企业走向市场的客观必然性等,让职工树立起厂兴我荣、厂衰我耻、与企业共兴衰的思想,真正激发职工与企业共荣辱的主人翁意识。三是要联系实际,区分层次,因人施教,针对每个车间、每个班组、每个职工的不同情况去做思想政治工作,承认每个人的才能和品德的差异,并按照这种差异区别对待。

三、注重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对企业生产经营的促进作用

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围绕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进行,这是一个不可动摇的原则。

企业经济工作是企业的主旋律,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经济工作结合起来,紧紧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工作来进行,必须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必须坚定不移地以企业生产经营为中心,促进这一中心工作紧张、有序、高效地开展。企业要按照经济工作需要设立政工组织,做到哪里有经济组织,哪里就有政工组织,哪里有企业职工,哪里就有政工干部。

四、思想政治工作形式灵活多样、手段与时俱进

由于现代企业所面临的形势复杂多样,因此,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也不能单打一。以往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多数情况下把职工当成被动灌输对象,不注重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容易使职工产生抵触情绪。新形势下,有必要对职工采取启发诱导形式,双向互动,充分发挥党、政、工、青、妇等组织团体的作用,寓教于乐,将教育内容渗透到职工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以文化娱乐的方式联系群众、凝聚群众、引导大家在实践中实现自我教育。同时,也要因人施教,对症下药,变虚为实,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实效。

五、思想政治工作要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实现员工与企业共赢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以人为本,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企业生产经营任务不断加重,员工的工作和思想压力也相应增加。我们政工干部要与职工在心理上加强联系沟通,在情感上尊重理解,在行动上关心服务。尤其要密切关注骨干人员和关键岗位人员的思想动态,了解他们的精神和物质需求,在合理给予劳动报酬的同时,要特别注重在精神上与其沟通,平等尊重,凝聚骨干人员,带动整体队伍凝聚力的形成。要注意发现典型事例和典型人物,大张旗鼓地宣传,在职工中树立正面旗帜,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和感染职工,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六、建立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机制

企业文化无论是在管理思想上,还是在管理方式上,都为思想政治工作搭建了一个新的载体。要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切入点,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企业文化建设中,使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有机结合、互相推动、共同发展。企业文化建设对思想政治工作也有改进、补充功能。

企业文化作为管理文化,它与企业的经营运行有着密切关系,它渗透到企业管理和企业经济运行的各个方面,与企业道德建设和思想建设密不可分,是通过企业的经营行为来反映其经营理念,从其产品、职工的综合素质来反映企业文化的内涵。因此,企业文化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延伸和具体化,它既体现了企业经营发展的需要,也反映了职工的精神追求。

篇(7)

【关键词】政治教学;理论联系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6-0256-01

初中政治课程的开设是培养中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渠道,对中学生的价值趋向、人格完善起到促进作用。然而,传统概念的下的政治教学,多数采用了强迫记忆的方式,使得学生对政治课程的认识停留在一个抽象、乏味、难以接受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进行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认知程度便可想而知了。如何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怎样实现学生全面均衡发展,已成为教师关注的重要问题。

1 联系实际用辩证的观点引导学生走出思想认识的误区,达到实效

资产阶级自由化分子,利用青少年知识的局限性和认识问题的片面性,宣扬西方的资本主义道路,否定我国的社会主义方向,他们脱离我们国家的国情,简单地进行攀比,造成有些学生思想认识上的混乱和错觉,认为我国什么都不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什么都好,崇拜洋产品。初三思想政治教材的第一课,从理论和事实上系统地阐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是这样进行教学的:用纵横两方面的对比,使学生能用辨证的观点分析我国和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实际,走出思想认识的误区。

教材用事例分析了我国生产力发展和西方生产力的差距,教材指出:“我国农业生产率低下,许多农村里,基本上还是用锄头、镰刀,犁耙极简陋的工具和畜力进行耕作。我国农业劳动力大约是美国的100倍,而生产的粮食却跟他们差不多,工业上,我国纺织厂里,一些三、四十年代的纺纱机还转”。要想改变这种落后的现状就得靠科技,科技又靠的是人才,人才靠的是每一位同学,现在我国人民科学文化总体水平不高,所以,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刻不容缓的。这样一横比,就帮助学生在了解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树立了为振兴中华,实现四化而学习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使学生产生了压力,学习上产生了动力。通过辩证分析,纵横对比,澄清了学生的模糊认识,达到了教育的实效。

2 利用学生中的热点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辨别是非的能力,从而达到教学的实效性

中学生是一个特定的社会群体,在初中学生中,由于共同的心理特征、生活方式、共同的活动环境,使他们对某些问题表现出相同的关注和热情,这些问题就是学生中的热点问题。

2.1 如何看待金钱的问题。由于我国正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社会大变革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正面临着剧烈震荡和深刻变革,由于市场经济的正确导向乏力,社会道德生活出现了某种程度的无序、滑坡,某些人的行为出现了失范,有些人为追逐金钱而不择手段,认为有了钱就有了一切,钱能买文凭,犯了法可以拿钱去保,有钱能使鬼推磨……败坏了社会风气,甚至损害了民族气节。初三政治教材第四课《重视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课用理论和事实透彻地分析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性及两个文明一起抓,两手都要硬的观点,明确地提出了用道德做为衡量一个人的标准,同时,对社会上不同层次的人提出了不同的道德标准。通过学习,帮助学生认清了拜金主义的危害及社会存在的各种消极现象,培养了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

2.2 怎样看待改革开放这个问题。初三思想政治教材第一课从理论和实践上对这两个问题分析得很清楚。第一,改革是否改变了社会制度,教材用小岗农民改革的成功和首钢改革经验的事实来说明了改革的正确性,通过对我国旧的体制弊端的分析,证明了改革的必然性和迫切性,使学生真正认识到了,不改革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没有出路,不改革,社会主义事业有被葬送的危险,改革不是动摇社会主义制度,而是在坚持社会主义的前提下,使各种具体制度和具体管理形式逐步完善,适应生产力发展,这样做,恰恰是为了进一步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第二,对外开放是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详细地叙述了什么是对外开放及对外开放的必要性,使学生真正理解了列宁这段话的真正涵义:“资本主义得到的将是多余的利润,这种多余的东西由它去吧,我们所得到的将是最主要的东西,有了这些东西,我们就一定能够巩固起来,在经济上战胜资本主义”,澄清了学生的认识。通过教学,提高了学生分辩是非识别善、恶、美、丑的能力,把握住了学生思想脉搏,使政治课发挥实际效应。

3 解开思想疑点,引导激发学生走好人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