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无形资产的贬值

无形资产的贬值精品(七篇)

时间:2023-07-13 16:29:5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无形资产的贬值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无形资产的贬值

篇(1)

一、无形资产评估传统方法评析

在无形资产评估过程中,评估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处于核心地位。目前无形资产评估的主要方法有成本法、收益法和市场法,下面对这三种方法进行评析并对应用中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成本法。成本法的基本思想是利用历史成本(即最开始购置或创造无形资产时所支付的完全成本)或简单重置成本(即以重新购进或创造无形资产时所需的支出费用)作为推算无形资产价值的主要依据。无形资产的重置成本法,是指在评估无形资产时,按被估资产的现时完全重置成本(重置价)减去应扣减损耗及贬值,或乘以成新率来确定被估无形资产价值的一种方法。公式为:无形资产评估值=无形资产重置成本×成新率。在实际运用中,重置成本是根据历史成本调整得到的。历史成本体现了资产的原始形成过程,具有易获得性和可验证性,不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容易被人们所接受。成本法的适用场合是以摊销为目的的无形资产的评估,但相对于有形资产来说,无形资产有其特殊性,所以成本法的使用也有局限性。一是无形资产的历史成本具有不完整性、弱对应性及虚拟性等特点,因此根据历史成本调整得到的重置成本来评估无形资产现值是不合理的。二是无形资产的成新率很难确定。三是大多数无形资产常常存在着开发成本高而应用前景差或开发成本低而应用前景好的现象。对这样的无形资产用成本法进行价值评估是不合适的。

(二)收益法。收益法是通过估算被评估资产未来预期资产未来收益并折算成现值,借以确定被评估资产价值的一种资产评估方法。采用适当的折现率折算成现值.然后累加求和,得出被评估无形资产评估值。不论是收益现值法还是成本收益加法,其出发点均是将所预计的无形资产的未来收益、收益期限和收益率作为资产评估的主要依据。优点主要表现在:第一,运用此法时基本上不用考虑无形资产的历史成本,克服了无形资产历史成本的不完整性缺陷。第二,从理论上讲,收益法以资产的预期获利能力为基本依据决定资产现行公平市场价值,评估结果能够比较真实、准确地反映出无形资产的获利能力,有较强的说服力。第三,它克服了无形资产成本的弱对应性和虚拟性特点给成本法使用带来的不便,对于成本和收益相关性差的无形资产也能评估。第四,采用这种方法会使评估者站在买者(或受让方)的角度来确定各项指标,评估结果往往对无形资产的接受方比较有利。但是在使用这种方法时也存在着主观因素影响较大的问题。因为在收益法运用中评估者需要对收益额、折现率和收益年限等指标做出预测,预测带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随意性。评估者对这些参数预测的主观态度都将会直接影响评估结果。

(三)市价法。市价法是指在市场上选择若干具有可比性的相同或相似的无形资产作为参照物,并根据它们的交易条件,市场交易价格和价值影响因素的差异,以及使用权转让次数,综合分析调整,来确定无形资产评估值的方法。市价法在使用时应注意其前提条件:(1)存在一个充分发育、活跃的市场;(2)参照物及其与被估无形资产相比较的指标、技术参数等资料是可搜集到的。从这个角度看,运用市场法进行资产评估是一种很直接的方法,得出的结果也很有说服力。但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不存在充分发育而且很活跃的市场。再者,由于无形资产垄断性强、透明度不高,使取得相关信息资料十分困难,在市场上难以找到相同或近似的评估参照物,有时甚至是

不可操作的,现行市价法的局限性就显得更为突出。这些因素限制了市场法在我国无形资产评估中的运用。

二、无形资产评估的新方法

传统的方法在对无形资产进行评估时存在的一定的缺陷,在此介绍几种新的无形资产的评估方法:复合成本法、生存曲线法、成本收益双折现法、成本收益现值法。

(一)复合成本法在评估无形资产中的应用。所谓复合成本法,就是在评估一项无形资产时,不仅考虑其历史成本或重置成本,还要考虑其稀缺性及其效用的大小。用公式表示为:

无形资产重置成本=(效用函数/稀缺系数)×100%

通过上面的公式,可知无形资产的价值是劳动量、效用性和稀缺度3个因素共同决定的。

(1)劳动量。无形资产具有存在唯一性,理论上讲应当取最先研制成功的具有相同功效的一批无形资产中包含的最小劳动量。未获得成功的无形资产所耗费的劳动量则不能计入无形资产的价值。在研发成功的无形资产中,也只有包含最小劳动量的无形资产交易才最容易成功,价值得到认可。不过最小劳动量在确定时有一定的难度,在实务中应当尽评估师所能,多收集资料,筛选对比后选出最小劳动量使用。也可以用历史成本或传统成本法求得的重置成本替代之,因为劳动量在无形资产价值中的影响并不显著。

(2)效用及效用系数。无形资产的效用可以划分为生产资料效用和生活资料效用。生产资料效用的测量标准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推动社会生产力进步。效用对劳动量起着约定作用。效用系数通常用0,0.1,0.2,……1,1.1,1.2……表示。系数越大表明效用越大。无形资产效用系数的确定可参考专家和专有技术人员的建议按其作用的大小确定,专家如果认为使用一项无形资产可提高产量100倍,则可将效用系数定为100。

(3)稀缺度及稀缺系数。稀缺度指的是无形资产的稀缺状况以及市场上无形资产的供求关系,通常用稀缺系数表示。在理论上稀缺系数存在0的值,但是当其为0时实际意义及不大,所以我们将稀缺系数定在0.01至1的范围之内。而1则代表着供求平衡时的稀缺系数。系数越小表明越稀缺,反之亦然。

可以看出,复合成本法的优点是可以很好地解释无形资产价格和成本背离的现象,在评估实务中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而且,与传统成本法不同的是,它考虑了无形资产的未来收益情况,因此是比较科学合理的。

(二)生存曲线法在无形资产评估中的应用。生存曲线法主要用来预测无形资产的剩余寿命。无形资产经济寿命又叫有效期限,是指无形资产发挥作用,并具有超额获利能力的时间。所有系统,都会随使用年限而退化并最终失效。而失效的时间往往是一个随机变量。生存模型就是以无形资产的生存和死亡状态(生命状态)为研究对象的,视无形资产的生存和死亡为随机变量,用一个恰当的概率分布函数(生存分布)去描述,对生存分布函数进行统计处理从而预计无形资产的剩余寿命。

采用生存曲线法预计无形资产的受益期限一般需要经过以下六个主要步骤:第一,收集生存数据。我们可以选定一个样本进行观测,所有观测点由存活的初始状态转变为死亡状态后试验终止。另外,我们还可以观测市场上同类无形资产的生存、死亡情况来收集生存数据。第二,数据的初步分析,绘制数据图以获取模型选择的一些信息。第三,模型选择,即选择一个恰当的模型去拟合生存数据。第四,参数估计。第五,模型检验。第六,求出无形资产的期望剩余寿命。

(三)成本收益双折现法。成本收益双折现法,即历史成本双折现及超额收益现值法,是指在无形资产评估时,按被评估无形资产的历史成本折现值,加上其使用过程中的价值积累和超额预期收益现值,减去应扣损耗或贬值,来确定被评估无形资产价格的一种方法。该评估方法适用于一切易于获取历史数据的无形资产的评估,重置成本可以获得的无形资产的评估。对于不可辨认的无形资产“商誉”的评估,该评估方法也是适合的。当涉及到无形资产的使用权的转让和许可权时,该评估方法是不适宜的,因为其评估的结果不易为交易双方所接受。

成本收益双折现法的计算公式为:

无形资产评估值=历史成本折现值+使用过程中的价值积累+超额预期收益现值-实体性贬值-功能性贬值-经济性贬值。

(1)历史成本折现值,即无形资产的历史折现至评估日的值。当评估该项无形资产的历史成本数据资料易于获取时,可根据该项无形资产的历史成本,按照一定的复利率折现为评估日的数据;如果评估日该项无形资产的历史成本数据资料不易或不能获得时,可用其完全重置成本代替之。(2)使用过程中价值积累,即无形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投入积累。(3)实体性贬值,也称有形磨损贬值,它是指资产在使用或闲置中因磨损、变形、老化等造成实体性陈旧而引起的贬值。(4)功能性贬值,也称无形磨损贬值,它是由于技术进步出现性能优越的新的无形资产,使原有的无形资产部分或全部失去使用价值而造成的贬值。(5)经济性贬值,指由于外界因素引起的,与同性质资产相比活力能力下降而造成的损失。市场需求的减少、原材料供应的变化、成本的上升、通货膨胀、利率的上升等因素都可能使原有无形资产不能发挥应有的效能而贬值。(6)预期超额收益现值。如果至评估日,无形资产才开始出现,则公式中除第一项和最后一项外其余各项均为零.这时该评估方法与现行的三种评估方法中的收益现值法等价。

(四)成本收益现值法。成本收益现值法,就是考查评估基准日以前评估对象所费成本,并通过一定的物价指数将此成本调整为评估基准日时的价值(现值)作为评估对象评估价值的一部分;评估价值的另一部分是在预测未来一定时期内企业各年销售收入的基础上确定合适的提成率,其提成额除税后作为评估对象带来各年收益,再通过折现求和计算所得的结果,以上两部分之和即为该评估对象的评估值。由上述可见,该方法同时考虑重置成本标准和收益现值两种标准,它比单一的重置成本或收益现值标准全面,该方法适用于商标所有权价值的评估。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V评估值;C评估对象成本现值;α企业各年的销售额;β所得税率;r折现率;m评估对象经济寿命期分界段。

篇(2)

(一)我国准则中无形资产后续计量的相关内容 首先,企业应于取得无形资产时分析判断其使用寿命。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应于无形资产开始使用至不再作为无形资产确认为止的期间内摊销其价值;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需摊销,在资产负债表日通过减值测试确定资产价值是否减记。另一方面,企业对无形资产确认后所发生的后续支出,属于研究阶段的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开发阶段的支出满足特定条件下才能资本化。由此可见,在我国,无形资产后续计量的内容仅限于无形资产价值的减少,其账面上不能反映其内在价值的升值。实际上,企业无形资产的形成不是一次简单投入的结果,需要后期不懈的开发与维护。这一过程被称为无形资产使用中的价值积累,而无形资产开发成果的不确定性使得这一价值积累难以一一对应于资产的价值。因而,如果该项无形资产一直为企业所持有,而不涉及出售、投资、抵押等事项,那么仅具象征意义上的账面价值就将成为该资产价值的上限。

(二)国外关于无形资产后续计量的相关内容 法国财务报告准则允许在报表中列示无形资产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入;国际准则第38号规定也允许初始确认后对无形资产进行重估价;美国会计准则虽并不允许无形资产在确认后进行后续计价,然而在会计实务中,却有一个超越资产历史成本的有用先例:FASB(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与SEC曾设立“储备确认会计(Reserve Recognition Accounting)”,要求石油及天然气公司对已证实的未来可开采储备的价值进披露,即要求公司预计未来的现金净流量,并按统一10%的贴现率折为现值。尽管这种估计具有相当的不确定性,但FASB仍认为这一指标是“一个企业成功的关键指示器……在决策中如此有用,以致它为使用者增加的相关性远远超过了数量估计的不精确性”。

考虑与我国现行制度准则的协调及公众的接受程度,笔者建议资产负债表中的无形资产项目仍以历史成本列示,而将无形资产后续重估价值列入报表附注,并详细披露所采用的假设及估计,从而使附注除反映无形资产摊销、减值的相关信息外,也可体现资产价值上升的空间,便于企业及利益各方比较历史成本与后续重估价值,为决策提供指导。

二、无形资产后续计量的方法

(一)无形资产后续计量的基础 传统无形资产选用投入价值作为计量的基础,并在这一基础上应用历史成本法计量资产价值。在后续计量过程中,可选择的计量基础包括:(1)成本基础。成本基础是传统会计最重要的计量属性。后续计量的成本基础即重置成本,是参照现时价格自创或购入全新资产所需的完全重置成本,扣除应扣损耗后的成本。应扣损耗包括实体性贬值、功能性贬值和经济性贬值。其中,实体性贬值是指资产使用过程中实体性陈旧引起的贬值,可用成新率表示;功能性贬值是指由于新技术的出现而导致资产利用不足,资产价值部分或全部得不到实现造成的贬值,可用无形资产实际利用程度占原设计的比例表示;经济性贬值是指由于货币经济价值的变化,功能重置所形成的投入成本差异,可用某项主要投入的现行价值与重置价值之比表示。则成本基础下重置成本的基本公式为:无形资产的重置成本=完全重置成本×成新率×(1- )×(×100%)。重置成本计算原理简单,符合传统会计属性要求,是我国无形资产估价中的主要计量方法;其缺点在于某些计量如功能性、经济性贬值的操作性还不强,且直接对后续计量对象进行重估及调整,未考未来收益的变化,使计量的准确度打了折扣。

(2)市价基础。市价又称变现价格,指资产在公开市场上的销售价格。具体作法是通过市场选择与计量对象相同或相似的无形资产作为参照对象,以其成交价格为基准,根据具体交易条件调整确定无形资产的价值。变现价格的优点在于可弥补重置成本市场相关性差的缺陷,因而适用于一些诸如服装等市场许可证、特许权应用普遍的行业;缺点是大多数无形资产由于具有独占性、排它性,不存在外部活跃市场,而往往 “有价无市”,不具有横向可类比性,在现实中应用很少。

(3)经济基础。将无形资产剩余寿命期内的预期未来收益,按一定的贴现率折为现值,以此确定无形资产的价值。这种从产出角度衡量价值的方法优点在于关注资产的未来获利能力而不是原有价格,符合无形资产的本质特征,且与经济学计量观点保持一致。因此,经济基础被认为是一种较为合理的资产计价基础,在西方应用甚广。以经济基础评价无形资产的难点在于:三个重要参数(预期未来收益、折现率和折现期)难以确定。其中,预期未来收益是上述三项参数中最重要也是争议最大的一项,存在多种较成熟的计量指标。以下以经济基础为例,引入未来收益的不同确认标准,讨论经济基础下无形资产后续计量方法的合理选择。

(二)经济基础下未来收益的确认 一是增量收益贴现法。该观点认为:持有无形资产的最终目标是为了获取超额收益,因而无形资产计量的实质就是未来超额收益能力的衡量。理论上,无形资产超额收益应体现为企业拥有无形资产前后的收益差额,但考虑到现实数据的可得性,该指标可采用企业未来各期预期净收益与行业平均利润之差表示, 即无形资产价值应为(以复利现值计量为例,下同): V=, 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调整: (1)为剔除非生产经营因素对企业净收益的影响,预期净收益应通过对计量基准日前至无形资产获取日间2~3年收益额的加权平均得到; (2)由于无形资产价值的实现是以有形资产为载体, 因而将全部超额收益归于无形资产并不合理。 应当借鉴“效用分成”思想, 以收益分成率分离全部资产共同作用的收益额, 其中无形资产收益分成率可用无形资产边际利润在利润总额中的比重计算。则上述公式应调整为:V=。

二是增量现金流贴现法。这一方法是建立在增量收益贴现法基础之上的。该观点认为:增量收益虽然反映了企业未来的收益能力,但要受到资产计价方法、权责发生制等会计原则的影响,故并不能反映企业的真实收益。因而应以现金流量指标代替净收益指标。即:V=。

三是经济贡献法。该观点认为,不论是增量收益,还是增量现金流均不能代表无形资产未来收益的真正价值,存在一个更好的衡量指标:经济贡献。所谓经济贡献,是指企业创造价值C+V+M中的V+M部分,也就是说,该观点将支付的劳动力支出视为企业对无形资产的投入,包括在企业全部经济收益之中。这一观点符合无形资产“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定义,使价值建立在总价值而非超额收益之上,强调无形资产中人力资源的未来获益能力,符合现代会计的发展方向。其公式为:V=。

四是加权报酬法。该方法从风险衡量角度出发,利用数理统计中的概率分析,预测无形资产使用过程中各种不确定因素对企业未来收益的影响。该观点认为:确定某项无形资产是持续增值还是衰退是非常困难的。因而,企业应当估计无形资产可能承担的风险,通过市场、财务、技术、支持等不确定因素的分析及跟踪,按一定加权标准得出无形资产处于不同状态下的概率P及该状态下企业预期的利益流入,以综合得到未来收益的期望值。则若无形资产存在k种状态,其重估价值为:V=。

上述不同的计价基础和计量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和适用性,企业应根据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或结合采用,提供无形资产更为真实、合理的价值信息,使内外部信息使用者据以做出正确决策,达到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权衡统一。

参考文献:

篇(3)

一、知识型无形资产重置成本法知识型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技术、专有技术、著作权等,均以知识为价值主体,其评估的公正性体现在投入知识价值的客观计量上。按照重置成本评估方法,其价值总量包含历史成本的折现值,使用过程的投入积累和对于被淘汰技术成分的价值剔除。

1、历史成本的确定

对于外购无形资产,如专利、专有技术等,除了直接反映其购置费的账面价值外,对于在培训、消化、改进等试运行过程中的投入也应计入历史成本之中。因为这些投入保证了被引进技术能够适应生产环境,发挥效能,使得无形资产价值得以确立。对于自创无形资产,其历史成本则一般包括开发研制费中的研制人员的工资、奖励费用、物资消耗费、仪器设备使用费、技术培训费、信息资料费、调研咨询费、评审鉴定费、试运行费等等。由于开发研制费中通常还包含设备购置费,这部分费用经资本化转为固定资产价值,因此应从自创无形资产的初始投入中剔除。

2、使用投入的确定

这类投入分布于从初始购入(或自创)至评估时的全过程,可考虑分不同的阶段予以确定。比如在重大的技术改造、设备更新、产品升级过程中,将容易计量的有形的固定资产投入从总体投入中分离出来,而将剩余部分作为无形资产处理。实际操作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①技术投入维护。为保持专有技术的先进性和垄断性而投入的技术维护费,可从设备更新改造和产品更新换代的总投入中予以分离,分离的比例可视其技术难度和水平而定。②开拓功能维护。依据设备状况而对原技术资产予以改进,从而拓展其功能。所增加的资产价值,可以拓展功能的实际投入为基础予以确定。③适度规模投入。在生产规模扩大过程中,为使专有技术适应新的规模,必然伴随知识和物资的投入,可以参照规模扩大的比例予以确定。以上所有的价值量,最终都要转化为评估时的现值。

3、使用过程中的损失

它包括技术性贬值和功能性贬值,其中技术性贬值是指技术进步中出现了性能优越的新资产,使得原有技术部分或全部失去使用价值而造成的贬值;功能性贬值是指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发现自制或购买的无形资产如专有技术存在功能,或与现有设备水平难以匹配,无法实现预期功效而导致的价值损失。

二、整体型无形资产重置成本法

整体型无形资产,是指以企业整体为荷载的无形资产,如商标、商誉等等。它们可以为企业提供未来的经济利益和超常的预期收益。之所以能够这样,是由于企业具备多方面的优越条件,包括有利的经营关系,良好的管理方法,优良的职工素质,和谐的内部关系,优越的地理环境,完善的销售网络,畅通的资金渠道,高度的企业声望等。而这些条件的获得来自于诸多方面超常投入的长期积累,既存在物资的投入,也包括知识的投入,如广告宣传、职工培训、调查研究、收集情报、建立销售网络、开辟信息渠道等。

1.商标

在商标使用过程中,其价值变化量包括产品宣传、企业形象、质量检测、管理咨询、市场调查、战略研究等项耗费的累积。同时,企业收益的增长率,还将影响企业商标的价值增量,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企业整体声誉受损,市场占有率萎缩,企业经济收益降低,则商标的价值应当从投入价值中扣减适当的份额。因此,商标价值应等于历史成本折现值与使用过程中价值变量之和,其中,历史成本可用企业开办费和产品试制费予以计量。

2.商誉

篇(4)

步入新世纪以来,投资贸易更为方便自由,产业的知识共享与世界经济的标准化已经逐步完善。随着我国市场体制的改革,当代企业制度变得更加科学合理,社会的进步推动着科学技术的革新与发展,无形资产当前已经广泛的普及到了各类企业当中,所代表的价值正逐步加大。

一、加强企业无形资产的管理

(一)强化对企业无形资产的理解

自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经济迅速复苏,但经济增长过快也带来了一些问题。直到如今,我国多半企业对于无形资产的概念微弱,甚至没有相关的了解,对于专利技术,商标权之类的无形资产不闻不问,既不体现应有的价值,也不对其进行管理与维护,在这种情况下,无形资产的应用与开发已经成了无稽之谈。要知道,当前社会正处于一个网络信息化的高速发展时代,无形资产在当前有着不可比拟的作用,是在当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一个“杀手锏”。因此,企业必须对无形资产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充分理解与把握[1]。

(二)无形资产的概念

无形资产,指的是企业长期或某一段时间使用的没有物质实体的资产,包含专利权、版权、秘密制作法与配方、商誉以及专营权等,企业利用此类的无形资产来为自身赢取更多的信誉以及效益。无形资产其特征主要表现为:首先,无形资产没有物质实体,它的存在与价值的体现方法只能用思想观念来感觉,而无法用感官感觉到,这是无形资产与其他类型资产的明显差距。其次,它的存在是独一无二的,从无形资产的的各个体现方面上,例如数量、功能以及存在形式皆具有单一性,在市场上不会有与之相同的无形资产。同时,它的损耗形式也同样存在着单一性,单一的无形消耗。再次,无形资产有一种未知性,未来所能带回的经济效益难以评估,人们很难对此进行预计。同时,由于并没有物质实体,对它与其他资产所带来的效益难以进行区分,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是没有任何方式进行预估的,更为先进的专利技术出现,市场的竞争,市场的需求以及消费者各个阶段的消费心理都是影响无形资产有效使用期限的重要因素。

(三)保护现有的无形资产价值

在对企业无形资产进行充分理解之后,还应针对无形资产展开相应的保护措施,我国真正发展时期只有短短的几十年,想要在国际社会上站稳脚跟,保护无形资产的任务就显得极为重要,积极了解国内外相关局势,对自身所拥有的无形资产的相关信息定期收集,以免错失良机使得无形资产贬值。再就是应针对无形资产做出有效的保护工作,以免被别有用心的违法分子侵袭、盗窃而受到损失。虽说是无实质化的资产,正常情况下其经济价值是较为稳定的,但这并不能肯定无形资产就不会受到其他因素影响而贬值。例如:产品质量问题,售后维权问题,宣传力度问题,信誉度问题以及生产能力问题等,这些问题都会引发无形资产发生贬值。因此,企业应及时的对无形产业所存在的价值进行分析研究,确保无形资产不出现因人为因素而出现问题,切实有效的保障无形资产的存在价值。值得一提的是,一旦企业的无形资产发生了损坏、被窃取情况。应通过相关的法律来维护自身的权益,最大程度上保护自身资产。一个合格的企业,应在守住自己的经济来源,更要对无形资产做到优化更新[2]。

二、对无形资产正确评估

计算无形资产是否有一定的精准性,计算所采用的方法是否切实有效。会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的效果。但因为无形资产是无实质性的存在,含有未知性与单一性,这类因素会使在企业运作时,会使得无形资产的费用与摊销杂乱无章,经过会计理论界与会计执业界多年来对无形资?a的探讨更具有深度与意义。

对无形资产价值的评估有着三种不同的观点,首先是通过无形资产的成本来确定无形资产的价值,其次是通过无形资产的使用价值来判断多具有的价值。再次,通过无形资产产生的效益来进行预估评判。但结合实际问题,通过无形资产的使用价值来衡量无形资产的价值并不能用货币来直观的体现,而通过无形资产的效益来衡量无形资产的价值也不够客观。与上述两种方法相比,通过无形资产成本来衡量无形资产价值是较为科学合理的。

总的来讲,在探究无形资本的过程中,其各个方面所有的支出都应视为无形资产的资本,而对于研究过程中的未知性,项目的成功或失败不可预测。因此,在开发期间发生的支出应之间记录为当期费用。另外倘若项目研发成功可以直接当做无形资产的情况下,将其记录我无形资产成本的价格实际上是以申请法律援助以及取得相关保护的费用,而且并不触犯任何法律法规,但这种行为与历史成本并不相之匹配,无法衡量无形资产的真实成本与价值,将庞大的的费用去转移给其他企业,这一做法使得无形资产的真实价值得不到应有的体现,从利益角度来看,该类方法与原则也是不相同的。因此,真实的记录有着属于自己的重要价值,确认企业通过无形资产项目的可行性,在探究研制过程中所消耗的费用一并封入无形自残的价值之中[3]。

篇(5)

【关键词】信用资产;价值评估

一、信用资产概念

信用是一种远期支付承诺,它以货币单位表示未来经济的价值。在不存在资源交换时,它不以现实资产的形式存在,只有当发生资源交换时,它才能通过资源体现出价值所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无形资产价值的不断增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方式开始从单纯的产品本身向无形资产价值的开发和利用转变。企业信用作为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通过与物质资产和人力资源的合理结合,可以产生高效的生产力和强势的竞争力,从而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和企业价值。

二、企业信用资产评估要素

(一)企业信用资产的成本

成本是任何一项资产价值构成的基础。对于有形资产来说,其成本主要分为原始成本和重置成本。信用资产的成本主要指原始成本,如为建立和发展企业信用而产生各项费用,而不存在重置成本。因为企业信用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且不易在短时间内发生改变,即使要把某些成本费用看成重置成本,也只能算作是未来信用资产的原始成本。

企业信用资产的成本分析可以从显性和隐性两方面考察。显性是指企业为建立和培养信用资产所支付的各项费用。隐性成本是指企业为恪守信用而付出的损失或减少的收入。但两方面都存在不足之处,显性成本可能会产生漏记、错记。隐性成本则由于并不实际记录在企业账目中,往往容易被忽略,导致企业信用资产成本的记录出现不完整。但不可否定的是根据企业历史资料,统计企业为保持和提高信用水平所支付的成本费用,对于企业信用资产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企业在信用方面增加投入,则新增加的企业信用资产必定会给企业带来相应的投资回报。

(二)企业信用资产的效用

资产的价值体现在它对企业的效用,即能为企业获利。有形资产以实物形式存在,其效用大小可以根据实物鉴定。而无形资产没有实物形态,其在物质实体上的表现是诸如专利证书、许可证、注册商标证书和转让合同等具体的书面文书,这些都可以作为评估无形资产价值的重要依据。无形资产的价值也可以用其实际效用来体现,即无形资产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挥的实际作用。这种实际效用一般是指该资产给企业带来的额外收益的大小。无形资产的实际效用比企业文书更是其实际价值评估的依据。

企业信用资产作为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其实际效用表现为能够为企业带来超额收益或预期盈利能力。它不仅是企业正常经营的必要条件,更能够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甚至帮助企业起死回生。

(三)企业信用资产的寿命

无形资产一般都有明确的使用期限。使用期限对无形资产的价值有重要影响,超过有效期其作用就会消失。但是信用资产是一种特殊的无形资产,它会一直伴随着企业的整个生命周期。

无形资产剩余使用寿命的计算方法一般有三种:法定年限法、更新周期法和预测法。对于信用资产,既要考虑到其作用的长期性,又要结合外部信用环境变化的影响,综合考虑后采用专家法进行评议和确定。

(四)企业信用资产的环境影响

无形资产与有形资产相比,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其可以作为不同经济主体的共同财富同时享用。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和市场的竞争性,各企业拥有的无形资产也会产生互斥,防碍企业获得高额利益。信用资产也如此,企业信用水平的高低不仅受企业自身信用状况的影响,同时受同行业或其他行业经济主体信用状况及水平的影响。因此,对信用资产进行评估时,要综合考虑同行业企业拥有的信用水平和整个社会信用状况等因素。

三、企业信用资产评估方法比较

(一)成本法

成本法,也称重置成本法或重置价值法,是指从待估资产在评估基准日的复原重置成本或更新重置成本中扣减其各项损耗来确定被评估资产价值的方法。其基本计算公式可表述为:

被评估资产评估值=重置成本-实体性贬值-功能性贬值-经济性贬值

式中,对于不可重置的资产来讲,也可以采用原始成本或替代资产现值来代替重置成本。

信用资产作为特殊的无形资产,其成本构成要复杂得多,可把它的原始成本作为估算其价值的基础,公式调整为:

被评估资产评估值=原始成本-资产各种贬值

由于信用资产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计量的不足之处,企业信用成本费用的收集和计量存在很大困难。信用资产的贬值与有形资产也不相同,只能通过环境经济性方面分析,即环境经济性贬值。

通过以上分析,成本法可以作为企业信用资产价值评估的基础,但不宜作为主要依据。

(二)市场法

市场法,即现行市价法,是以市场价格作为资产评估的价格标准,来确定资产评估价格的一种方法。它通过比较被评估资产与最近售出类似资产的异同,并将类似资产市场价格进行调整,从而确定被评估资产价值。

市场法评估必须具备两个条件:要有一个充分发育活跃的资产市场;参照物及其与被评估资产可比较的指标、技术参数等资料是可搜集到的。

由于信用资产交易市场在我国的发展尚不繁荣,所以在当前条件下利用市场法对企业信用资产进行价值评估有很大困难,信用市场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三)收益法

收益法,也称权益法或收益现值法,是指通过估算被评估资产未来预期收益并折算成现值,借以确定被评估资产价值的一种资产评估方法。收益法在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应用更为广泛。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V―无形资产评估值;―第t年增加的收益额;―年份;n―剩余使用年限;i―折现率。

使用收益法时要满足三个前提条件:资产可以投入使用;资产经营的未来收益能够且必须用货币金额来表示;资产所有者所承担的风险收益也必须是能用货币衡量的。

运用收益法对资产进行评估是以资产投入使用后能够连续获利为基础的,如果在资产上进行投资不是为了获利或者投资后预期收益很少且又不稳定,则不能采用收益法。

四、企业信用资产评估方法与评估思路

(一)企业信用资产评估方法

通过以上对三种资产评估常用方法的比较分析,我们认为采用收益法对企业信用资产进行评估是合适的。因为信用资产可以为企业带来超额收益,并且这种收益可以用货币计量且剩余使用寿命可以预测。

(二)企业信用资产的评估思路

通过对信用资产的特征进行分析,我们得出信用资产评估的思路方法:

(1)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企业超额收益进行分割。

首先用层次分析法对企业整体无形资产带来的收益进行分割,分离出企业信用资产的收益。可以把无形资产收益作为目标层,把商标品牌、技术含量、人力资源、企业信用、管理水平五类作为方案层,把价格优势、销量增长、成本降低和竞争力提高作为准则层,从而构建层次结构模型。

根据各层次之间关系构造出某元素与相邻层有联系的所有元素的比较判断矩阵:

A C1 C2 … Cn

C1 a11 a12 … a1n

C2 a21 a22 … a2n

… … … … …

C4 an1 an2 … ann

其中:

接着进行层次单排序:

A中每行乘积:

m次方根: (下转第90页)(上接第88页)

规范化,得出归一化后各因素权重:

一致性检验:,查出RI,计算一致性比率,当CR

最后进行层次总排序:

由单排序得到准则层各元素对目标层的权重向量,同理可求出P层各元素对C层的权重向量:

方案层对总目标权重由得出。

同样采用方根法求出P层对总目标的排序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2)采用专家评分法确定各信用资产要素对企业信用收益的影响程度,确定企业信用资产使用效率,得出信用系数L。

(3)收益现值法对企业信用资产进行评估。

根据信用资产剩余使用年限和折现率,通过公式算出信用资产价值。

参考文献

[1]夏网生,崔苏卫.企业信用的效益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03(07):17-18.

[2]Sveiby K E.The New Organizational Wealth[M].Berrett-Koe-hler Publishers,Inc,1997.

[3]卢俊.企业信用资产研究综述及展望[J].经济视角(中),2011,9:89-90.

[4]王全在.关于资信评估体系的设计[J].前沿,2003,11.

[5]John B.Caouette,Edward I.Altman.Managjng Credit Risk:The Next Financial Challenge,1998.

篇(6)

无形资产评估过程中是否需要考虑税务摊销收益在资产评估理论与实务界是一个存有争议的话题。本文从资产评估准则和转让定价两个方面阐述了税务摊销收益对企业的影响,同时从资产价值的角度分析了无形资产价值是否包含税务摊销收益产生的价值,认为资产评估师运用收益法评估无形资产时如果选择税后收益需要恰当分析税务摊销收益。然后从收益法的原理出发推导了税务摊销收益的计算方法,并给出了案例进行分析,认为一般情况下考虑税务摊销收益将使得资产公允价值提高到10%以上。

摊销税务收益(TaxAmortizationBenefit或者TAB)是指对因为无形资产摊销所产生的税收减免产生的收益现值。笔者认为资产评估师运用收益法评估无形资产时,可以选择税前或者税后的收益进行折现。如果选择税前收益进行折现,不会产生税务摊销收益问题。如果选择税后收益,则涉及到税务摊销收益的价值的确定问题。但无形资产评估过程中是否需要考虑税务摊销收益,目前业内尚有争论,国内评估界也没有统一规定。

一、无形资产评估考虑税务摊销收益的必要性分析

(一)税务摊销收益对企业的影响依据《资产评估准则——无形资产》,当出现无形资产转让和投资、企业整体或部分资产收购和处置等经济活动时,资产评估师可以接受委托,执行无形资产评估业务。本文分别分析这两种情形。(1)企业发生整体或部分资产收购和处置等经济活动时,比较常见的情形是公司合并对价分摊的无形资产公允价值评估,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资产评估。如果不考虑摊销税务收益,根据对价分摊计算方法,摊销税务收益值进入商誉部分。根据我国企业所得税法,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下,无形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摊销费用,准予扣除。而外购商誉的支出,只能在企业整体转让或者清算时才准予扣除。可见,不同的处理方法会影响到企业所得税支出。(2)无形资产转让和投资时,不同的处理方法仅仅是影响评估值,并不影响所得税支出。但评估值的不同,可能会影响到交易双方的谈判,同时影响到财务报告中资产的价值,影响各种财务指标的计算,进而影响企业决策。如果涉及到国有资产,还会影响到国有资产管理。

此外,税务摊销收益的处理还对转让定价产生影响。随着跨国企业的普遍化,跨国(境)交易变得频繁。跨国交易涉及两个国家(地区)的税务政策的差异,商品或服务价格的主要因素是向卖方使用的资产支付使用费用,大部分此类资产是无形的。将无形资产转让给投资控股公司,可以对资产的所有者提供很大的国家收入税收优惠(主要是所得税)。目前,通用标准是将正常交易的价格与给定的转让定价进行对比,其使用费用表示为适当的价值投资收益(即收益法估值),各方需要对无形资产不断进行评估,而无形资产价值是否包含摊销税务收益也是争议的话题之一。

(二)无形资产价值分析既然税务摊销收益处理对企业、政府税务部门和监管方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那么就有必要分析无形资产价值是否包含摊销税务收益产生的价值。或者说,评估师在采用收益法对无形资产进行评估时,如果选择税后收益而且不考虑税务摊销收益,是否会产生收益或价值漏损?回到收益法的参数理解上,在考虑无形资产带来的超额收益时,我们认为其可以是收入的增加,也可以是成本和费用的节约。无论是利润指标,还是现金流指标,都需要考虑税收因素,如果该资产的出现可以促使税收的减免,那么可以认为这部分收益是这项资产带来的。从这个角度上分析,需要考虑摊销税务收益,否则会出现收益漏损,进而导致价值漏损。另一方面,在资产评估方法中,考虑因税收带来的收益也是普遍做法,比如在成本法中,功能性贬值和经济性贬值,资产价值均把因为资产损耗产生的税收减免加回资产价值中。基于以上分析,本文认为资产评估师运用收益法评估无形资产时,如果选择税后收益,则需要恰当分析税务摊销收益。

二、税务摊销收益计算方法

假设折现率为,摊销年限为,直线法摊销,残值为零,税率为,未考虑税务摊销价值时评估出来的无形资产价值为。

三、税务摊销收益计算案例

计量摊销税务收益最显著的影响是可以增加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根据情境的不同,可以提高资产公允价值的不同百分比。本文用一个简单的案例来刻画税务摊销收益对资产价值的影响。假设某企业并购时,其中有一个价值100万元人民币的无形资产,每年将产生10万人民币的收益,摊销年限为10年,假定适用的折现率为10%,所得税税率为25%。也就是说,考虑摊销税务收益,在给定条件下,可以增加11.63万元的公允价值,增值率达到11.63%。本文对参数摊销年限和折现率进行敏感性分析,见图1和图2。可以发现,摊销年限越短,摊销税务收益越高,摊销年限与摊销税务收益呈负相关关系;折现率越小,摊销税务收益越高,折现率与摊销税务收益呈负相关关系。但通过计算公式可以发现,税率越低,摊销税务收益越低,税率与摊销税务收益呈正相关关系。

四、结语

资产评估涉及到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中的交易对价分摊,可能会对无形资产是否可以享受税收摊销收益进行评定,本文通过对税务摊销收益对企业的影响和无形资产价值的分析认为资产评估师运用收益法评估无形资产时,如果选择税后收益,则需要恰当分析税务摊销收益。摊销税务收益计算方法的关键参数包括无形资产的折现率、所得税税率和无形资产摊销年限等3个参数,其中,折现率和年限与摊销税务收益负相关,税率与摊销税务收益正相关。摊销税务收益计量最显著影响是可以增加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本文对无形资产评估中的税务摊销收益问题提供了理论和方法参考。

参考文献:

[1]TheCanadianInstituteofCharteredBusinessValuators.IllustrativeExampleofIntangibleAssetValuation[R].2009.

[2]ParrR,SmithG.IntellectualProperty:Valuation,Exploitation,andInfringementDamages[M].JohnWiley&SonsINc,2005.

[3]GaraSC,KarimKE.Securitypricereactiontotaxlawchanges:Acaseoftaxamortizationofpurchasedgoodwill[J].AdvancesinTaxation,2000.12:77-104.

[4]景志伟.企业并购重组后采矿权价款摊销的探析[J].财会学习,2012.(3):55-56.

篇(7)

虽然无形资产的作用日益为人们接受,但无形资产的管理、计量、评估远远落后于人们对无形资产重要作用的认识。特别是对无形资产评估指标体系的认识,已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由于无形资产的特殊性,特别是在确认和计量上的难度性,对无形资产的评估及其会计处理应当持有必要的谨慎和稳健的态度,其核心问题在于如何才能合理评估无形资产这一特殊资产的公允价值以反映在企业资产负债表中。而对于企业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则将其开发费用在各期作为费用处理,即使该企业所创造的无形资产是企业的主要利润来源。其结果导致企业大量宝贵的无形资产无法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企业财务报告中的净资产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企业财务信息的相关性和真实性受到严重质疑。国外经济界、学者对会计制度中无形资产会计处理的质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固定资产资本化处理,无形资产的费用化处理;(2)无形资产的摊销;(3)无形资产的确认。

2.资产评估的影响因素

无形资产是企业的重要经济资源,是知识产权与工业产权相统一的结晶,是维持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柱,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增值效能。据有关统计资料,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的无形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达35%,高科技企业则达60%-70%。它不仅能使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取得经济效益,而且其自身价值也有巨大的增值作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生存发展,最终将体现于无形资产的竞争。无形资产对企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1企业改制中无形资产及其确认。新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资产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符合无形资产定义中的可辨认性标准:(1)能够从企业中分离或者划分出来,并能单独或者与相关合同、资产或负债一起,用于出售、转移、授予许可、租赁或者交换;(2)源自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无论这些权利是否可以从企业或其他权利和义务中转移或者分离”。无形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1)与该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无形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新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2006)第十一条规定:“企业自创商誉以及内部产生的品牌、报刊名等,不应确认为无形资产”。但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无形资产评估包括商标、专利技术、非专利技术、商誉、营销网络、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中的财产权、特许经营权、土地使用权、资源性资产、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无形资产价值及品牌评估等。

2.2企业改制中无形资产价值的法律依据。从元形资产本身看,如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版权、计算机软件等涉及的法律有《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等,这些法律对于保护相应的无形资产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有利于企业维护其合法权益。如商标权评估后,在商标的侵权诉讼和行政保护中,可依据《商标法》对假冒侵权行为造成的损失进行量化并认定赔偿额,不仅有利于为商标权人打假维权提供索赔依据,而且有利于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提高其知名度。

2.3评估方法对企业改制中无形资产价值的影响。无形资产主要有三种评估方法:重置成本法、现行市价法和收益现值法。评估方法对无形资产价值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首先是评估方法选择不当造成的影响--没有明确评估的目的,评估目的错位;或是由于最佳的评估方法中的一些评估参数难以确定,而只好改用别的评估方法。其次是评估方法本身存在的风险。

(1)成本法也称重置成本法,重置成本是指在现实条件下,按功能重置资产,并使资产处于在用状态所耗费的成本。重置成本评估法就是按重置成本价格对无形资产进行估价,即按照评估无形资产全新状态的重置成本减去该项资产功能性贬值和经济性贬值估算无形资产价值的方法。由于无形资产具有账面成本不完整、投资成本的弱对应性和人账成本虚拟性的价值特点,在采用重置成本法对无形资产进行评估时,会遇到成本资料缺乏完整性和原始成本无据可查而带来的不确定性问题,故在使用重置成本法确定无形资产的评估值时,会存在数据资料不准确和不精确的风险,难以确保评估结果的真实准确。

(2)市价法也称现行市价法,现行市价评估法是通过市场调查,选择一个或几个与评估对象相同或类似的资产作为比较对象,针对各项价值影响因素,分析比较对象的成交价格和交易条件,将被评估资产与比较对象逐个进行对比调整,估算资产价值的方法。由于无形资产的不可比性,使其没有可比的市场价值。每个企业无形资产由于其在同业中的垄断地位和优越程度不同,为企业带来的超额盈利水平各异,对于相同种类的无形资产,其价值是不同的。因此当无形资产在市场上进行交易时,难以找到可比的市价。

(3)收益法也称收益现值法,收益现值是指企业在未来特定时期内的预期收益折现的总金额。收益法是把被评估无形资产剩余寿命期间内的预期未来收益,按照一定的折现率折成现值,来确定被评估无形资产价格的方法。

3.资产评估指标的重要性及措施

3.1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企业改制中无形资产价值的公正性、合理性为方方面面所关注。首先应明确的是资产评估价值的合理范围其内涵应是资产评估价值与实际成交价格的合理差异范围,也可理解为资产评估结果在具体数字上的可应用范围,可确定评估价值与账面价值或与实际成交价格的差异的合理范围。可减少乃至消除国有无形资产低于正常价格出售和大量流失的现象,避免企业主管部门与原企业经营者或个别人一对一的暗箱操作,提高企业改制工作的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