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2 16:26:2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水利工程发展分析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农田水利建设;发展对策;发展现状;节水灌溉;
中图分类号:S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2-0229-01
农田水利是影响农业发展、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所以要因地制宜的发展农田水利工程,目前我国的农田水利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其中影响最大、最难解决的问题有很多水利设施病险隐患复杂、农田蓄水工程比较少、工程调节水资源的能力比较差、农田灌溉设备滞后、效率低下、水资源的浪费现象很严重、在一些偏远山区经济水平发展不高的地方还存在水利工程老化失修等问题,这些有问题的农田水利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社会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农田水利工程技术现状
农田水利在提高农业产量、改善居民生活水平方面作用巨大。只有选配良种、耕作方法、补充适当肥力,再加上方便的水利供应措施,才能保证良好的增产效益。农业水利工程量庞大,自身增效缓慢,又比较难以维护和管理,所以很多地方都忽视了这一方面的建设,要提高农业水平,建立完备的水利设施是必不可少的。
1、农田水利管理不一致
我国现在很多地区还存在水利管理制度不够严谨的情况。由于很多地区的水利设施都是公共的,并且这些设施没有设定良好的管理制度,责任制度也没有相应的进行设定。因此我国的水利设施维护情况不是很好,并且很多设施的利用率也不高或是没有被合理的利用以至于产量低下,农作物品质不良的现象。
2、农田水利设施落后
我国的水利工程的很多配套的设施都存在着不完备问题,并且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在进行技术改造的过程中,其水利设施的改造也不彻底,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即有灌无排、没有田间工程等等,同时,对水利工程的管理制度的建立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缺乏相应的管理的监督,最终导致农田水利工程的监督管理工作没有得到落实,使工程的效益得不到提高。
3、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不足
随着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变化,政府重经济轻水利,对农村水利建设的重视程度和投资投劳力度逐步弱化。实施农村税费改革以后,投资投劳数量逐年减少,农村水利建设步入低谷。随着农村绝大多数强壮劳动力的转移输出,农村水利投劳结构发生很大变化,村以下工程投劳的组织难度明显加大,实行“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后,筹资筹劳总量有限,能够投入农田水利的资劳微乎其微。近年来,农田水利建设资源投入远远滞后于现实需求。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主体包括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农民等,地方政府是组织资源的投入者,金融机构是资金资源的投入者,农民是劳动力资源的投入者,在这三个投入主体中,地方政府如前所述,不愿提供花费资金多、短期显性、效益不明显的农村基础设施,金融机构或民间资金因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资大、风险高、资金回收期长、比较利益低等原因,缺乏投资激励,而农民作为“理性小农”对具有外部性的共用设施,更多的选择是“只用不管”。
4、农田水利技术推广不够深入
从广义上讲,我国很多地区对先进水利节水技术采用试点应用的办法。这种技术推广方式只能落于表面,而很难深入其中。最终只能成为“面子工程”,却不能够完全落实技术发展策略,使得水利技术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从深层次的角度讲,在推广农田水利节水技术的时候,往往不能够领会到技术核心,以达到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的目的。却往往造成财产损失,资源浪费的现象。
二、农田水利工程技术发展
农田水利工程是目前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基础设施,同时也是提高我国的农民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的重要条件之一。农田水利工程对我国的农村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既能够加强我国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
1、作物节水高效灌溉制度研究
为了以最少的灌溉水投入获取最高利益,应制定相应的灌溉方案,包括农作物播种前及全生育期内的灌水次数、灌水时间、灌溉定额。在灌区开展不同作物、不同生长条件下的耗水量研究,特e是随着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应加大对各种经济作物的耗水量研究,寻求作物在不同生长环境条件下的节水高效规律。以此为基础,制定灌区在不同的供水、气象、农艺、管理等条件下的节水高效灌溉用水方案,采用现代化手段进行灌区实时灌溉预报,指导农民进行灌溉。
2、大力普及节水灌溉技术
我国不仅水资源严重短缺、供需矛盾突出,而且还存在水资源利用严重浪费的现象。目前粮食生产水资源的利用率很低,灌溉水有效利用率不足40%,粮食耗水量是发达国家的4倍。特别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粮食生产的重心逐步从雨量充沛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向处于干旱半干旱的西部、北部地区转移,使粮食生产的耗水系数进一步提高。农田在灌溉方面要实现分散水源集中控制,这样能够更好的实现统一调度,也能更好的提高灌溉的效率。将农田水利建设与节水工程建设结合起来,大力推广应用喷灌带。发挥喷灌带的优势在于投资少、见效快、使方便、水压要求低,管理方便等优势。逐步在果园和已成片开发建设的农田中大力推广。多发展大棚滴灌,实现大棚膜下滴灌化。落实好渠道、河道浆砌防治工程管理,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要尽快研究制定有利于节水灌溉发展的经济补偿政策和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的管理制度和实施方案,提高农民节水积极性。
3、加强科技支撑作用
科技是决定事物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农田水利的发展同样也离不开科技的支撑。要放眼全球,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设备,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消化吸收,缩小与国外科技的差距;要立足国内,强化农田水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突出技术和管理问题解决能力,研究、攻关适合我国国情的农田水利技术和管理模式,加强高新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开展尺度理论、水分胁迫对作物的影响机理、水肥耦合、水土环境等基础理论研究,加快高效、低价、实用、环保的节水设备产品的研发、转化、推广速度,努力提高农田水利发展科技水平。
结束语
农田水利工程是农业生产与发展的基础设施,它是提高农民收入与生活质量的保障。目前我国农业水平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逐渐由纯农业向农村工业化、产业化和商品化转变。在发展现代农田水利的同时,不仅仅要更好的考虑节能的需要,同时也要更好的实现现代农田发展的经济性要求。因此,在发展农田水利技术的时候要更加的全面,同时也要更好的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水利工程 信息化 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我国自从改革开放至今,水利建设已经与当前的市场经济充分地融合,以各个体制为主的水利建设管理新构架已经基本完成,而水利工程领域的信息化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当中。
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众所周知,通常情况下水利工程的周期较长且规模宏大,可以说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受到众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而面对如此复杂的工程,各级相关单位的协调配合便显得尤为重要,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包含着诸多环节,这其中包括前期准备、主体施工以及验收等一系列阶段,从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全局角度来看,仍然存在诸多不可调和的问题,频繁修改设计、工程预算的不合理、重复设施的建设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管理效率,同时加大了协调工作的难度,甚至会致使建设工程在宏观上难以得到控制,由此可以看出,建设管理的好坏与否将直接关乎到工程的质量和进度,甚至对社会的团结都会构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各级部门应当充分结合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案,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工程的建设工作。
建设管理的信息化现状
面对水利工程建设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除了一些客观因素之外,一些主观因素也是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源所在,这些主观因素包括工程的管理水准以及技术的滞后,究其根本,还是由于缺乏高效的信息化管理措施,面对众多而又相对繁杂的工作,缺乏先进的理论指导,同时信息处理的水平滞后导致决策带有一定的盲从性。现代社会科技高度发达,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各行各业中,而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在某一程度上也促使了水利信息化的不断前行,一些信息化软件可以大大节省工程规划和工程预算工作的工作量,为管理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更加保障了工程的顺利进行,然而当今的一些工程管理软件的功能仍然受到技术上的诸多限制,同时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首先,这些管理软件并没有与工程信息、设计数据和工程计量等建立起联系,根本无法实现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和工程投资三者的统一协调,数据信息的集成与交互功能还有待于改进。其次,管理软件由于受到平台的制约,分析技术仍旧处于初级阶段,致使工程建设中大规模的数据和信息无法得到有力支持,让工作人员忽略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工作难度。再次,就是当前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中的数据信息仍然没有实现资源共享,致使庞大的数据量得不到高效的传输,要知道想要获得这些数据,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的投入,因此其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共享,那么其价值会被大幅度削减。最后要提到的是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完善的软件开发准则,这使得各个类型的信息产品根本不能与水利工程的复杂程度相适应,所以信息技术的水平仍然有待提高。
以往的MIS系统所分析管理的对象主要是数据流,所谓信息化管理仅仅针对于数据,所以MIS系统对于操作人员的专业水平要求极高,不但要求要掌握工程知识,更要求它们对计算机的相关知识有所了解,这会严重影响企业人员的参与热情和工作积极性,由于人员的变更造成系统瘫痪的状况屡见不鲜。然而水利工程建设的信息化管理要求严格执行高标准、低成本的准则进行规划工作,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在对设计数据库的过程当中将空间、时间进行有效的统一,实施信息的交互管理和对数据的全面分析,以保障数据交互的流畅程度,而想要有效地对信息化建设成本进行控制,就必须将开发模式进行统一,实现结构、标准平台的有效融合。水利工程与其他工程的一个明显区别就在于要对水利工程的实体进行监控,这就决定了交互工作在水利工程中的重要程度,只有交互工作顺利进行,才能保障系统的实用性。因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受到种种条件的制约,在工程中实施可视化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此外,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应当为水利工程建设制定出完善的档案信息,要知道无论哪个领域的工程建设,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水利工程更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但这个变化不具有可逆性,一旦建立便不可能再进行修改,所以完善的档案信息对于水利工程来说便显得尤为重要。
信息化的开发模式
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要遵循低成本和实用性的根本原则,信息化的建设应当首先确立总体的设计规划,按部就班地进行系统开发工作,在设计过程当中应当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尤其要注重平台、操作模式以及结构的设计。软件开发模式的决定因素有很多,而数据库结构在众多决定因素当中是最为重要的,水利工程中的众多子系统都与工程数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水利工程的信息化建设必须按照既定的原则设计数据库结构,之后才能保证各类信息系统的顺利开发。
而在信息化建设当中软件的平台设计也至关重要,众所周知,水利工程的施工和管理复杂异常,而传统的MIS系统根本无法满足当今工程管理的实际需要,因此应当利用一些软件技术,合理地开发软件平台。
GIS系统
所谓GIS系统,指的是一种全新的空间信息模式,它是GPS和遥感技术的平台,它的最大优势在于实现了工程的可视化管理,将一些抽象的数据通过图像的形式被直观地表现出来,降低了分析数据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提供了结果分析和处理信息的效率,同时,这一系统对管理人员的要求并不是很高,这让更多的人都能够从事工程管理工作,降低了企业的负担和资金的投入,GIS系统具有直观、简单的特点,相比于传统的MIS系统,其具有的效率优势非常明显,同时GIS系统还具有交互式功能操作功能,此功能以数据管理为核心,通过数据分析,建立起与其他信息的交互和传输,极大地提高了信息的准确性和传输效率。
总 结:通过文章的详细阐述,我们不难看出,目前国内的水利工程建设信息化总体的发展方向是健康的、有序的,而面对当前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相关部门应当以积极的态度,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开发人员应当开拓思维,在发挥原有系统优势的基础之上,勇于开拓创新,为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信息化创造出更加高效、实用的软件系统。
参考文献:
[1]王建武,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信息化发展方向[J],水利工程建设,2010.
1.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社区实践及其困境——基于产权社会学的视角
2.重大水利工程社会稳定风险研究
3.水利工程建设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与实证研究
4.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研究综述
5.美国和加拿大水利工程生态调度管理研究及对中国的借鉴
6.水利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体系评价
7.重大水利工程项目社会风险的牛鞭效应
8.水利工程风险分析研究现状综述
9.基于大型水利工程建设阶段的三峡库区土地利用变化遥感分析
10.农田水利工程治理天津市土壤盐渍化的效果
11.中国水利工程的生态效应与生态调度研究
12.东江流域水利工程对流域地表水文过程影响模拟研究
13.基于自组织理论的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的社会系统稳定性研究
14.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5.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综述
16.水利工程类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分析
17.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对湖泊水位变化影响的模拟
18.基于组合赋权—TOPSIS模型的水利工程建设方案优选决策方法
19.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及其评价指标体系
20.水利工程对南四湖现代沉积速率的影响
2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运行机制研究
22.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质量控制
23.PPP模式下水利工程项目物有所值决策评价
24.水利工程成本风险的可拓评估模型
25.BIM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26.水利工程对生态系统的胁迫
27.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28.水利工程对环境影响及其工程补偿措施浅析
29.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现状与思考
30.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若干问题的探讨
31.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探讨
32.大型水利工程的风险管理问题
33.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内涵、目标及内容分析
34.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及对策探讨
35.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36.水利工程群应对干旱能力评价方法及应用
37.干旱区农田水利工程生态经济评价的能值分析
38.面向知识服务的水利工程知识组织模型构建
39.水利工程对长江河口生态环境的影响
40.水利工程建设对水生态环境系统影响分析
41.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评价方法初探
42.水利工程群应对干旱能力定量评价研究:方法及案例
43.试论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设计原则
44.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主要工作及成效
45.农业水利工程建设风险分析
46.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策略
47.水利工程的生态效应分析
48.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体系优化
49.荷兰三角洲:寻找城市规划和水利工程新的融合
50.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对鄱阳湖水文水动力影响的模拟
51.水利工程对鱼类生存环境的影响——以近50年白洋淀鱼类变化为例
52.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技术探究
53.哲学视角下的水利工程管理
54.水利工程建设与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55.论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的改革与发展
56.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应遵循的理论与技术路线
57.基于SIR模型的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的社会风险扩散路径研究
58.水利工程生态与环境调度初步研究
59.水利工程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60.关于水利工程震害及抗震研究的几点思考
61.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研究
62.浅谈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和对策措施
63.水利工程建设对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的影响
64.水利工程建设对洞庭湖及鄱阳湖湿地的影响
65.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
66.浅析水利工程对生态效应的影响
67.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的几点建议
68.小型水利工程农户参与式管理的激励机制设计——理论模型与实证分析
69.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动因的博弈解释
70.关于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必要性
71.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长期补偿机制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研究
72.平原河网地区水利工程水生态环境效应评估指标构建
73.水利工程生态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74.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护中的主要问题和建议
75.我国水利血防工程对控制血吸虫病传播的作用和意义
76.水利工程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要点及方法探讨——以某水电站建设项目为例
77.基于BP神经网络的水利工程投标决策模型及应用
78.浅析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主要因素
79.基于RAV法的水利工程对河流水文情势改变的累积效应研究——以东江流域为例
80.WBS-RBS法在水利工程全过程管理中的风险识别
81.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经济价值评价
82.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探讨
83.水利工程PPP项目治理能力提升动力实证研究
84.喀斯特山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发展趋势——以贵州省为例
85.水利水电工程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将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纳入水利水电工程环评
86.长江三角洲良渚古城、大型水利工程的兴起和环境地学的意义
87.气候变化与水利工程安全
88.水利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89.大型水利工程的生态调度
90.浅谈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91.浅析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发展目标
92.基于模糊优选BP网络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绩效评价
93.水利工程模糊多模式工期-成本-质量均衡优化
94.基于水质改善的白云湖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思路与方案
95.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水位调控方案的探讨
96.浅谈水利工程档案的管理工作
97.水利工程梯级开发对河流生态系统服务累积影响浅析——以猫跳河为例
98.基于能值分析的水利工程环境影响经济评价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影响;保护对策
1引言
水利工程是我国发展建设的重要工程,对人们生活和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但是水利工程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水利工程的发展能够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水利工程的发展也对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威胁。在科学发展观的深入发展下,需要相关人员加强对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的注重,即在水利工程发展建设中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2水利工程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1水利工程施工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水利工程的施工发展是建立在天然河流上的,为此,在发展过程中难免对河流生态产生不良影响,表现为对河流生态平衡的破坏,也不利于河流中水生植物的生长。另外,水利工程施工会对不同河段的河流进行拦截处理,截流会导致河流出现不同程度的泥沙淤积,导致河流水深发生变化。2.2水利工程施工对陆地生态环境的影响。第一,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会占据较大的陆地面积,对陆地植物的生长带来严重的破坏,导致很多农田、草丛、植物等无法生长。第二,水利工程的施工还会对周围局面的生活带来影响,大量废弃物的排放加重了居民居污染情况的发生。第三,水利工程施工蓄水之后,会导致地区地下水发生变化,表现为地下水位的升高。水位升高之后会导致土地被淹没,加重土地盐碱化、沼泽化的可能。大规模的水利工程灌溉会导致陆地变成水体、湿地,减少绿地实际覆盖面积。2.3水利工程施工对局部气候生态环境的影响。大中型水库的建设严重破坏了人们赖以生存的气候环境,大规模的水利工程灌溉会导致陆地变成水体、湿地。对一些地区的气候、降水也会产生影响,表现在水利工程建设会导致水大面积的积累,在阳光下,积累的水大面积、快速蒸发,出现了降雨。长时间的降雨直接影响地区温度,导致冷空气的增多,破坏了自然生态。
3应对水利工程施工对生态环境不利影响的对策
3.1加强对水利工程的全面规划,因地制宜开展水利工程建设。第一,在水利工程正式施工之前,有关部门需要综合、全面分析水利工程施工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对水利工程实施可行性、必要性以及能够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综合分析。在综合分析之后实现对水利工程的全面规划。第二,在开展水利工程的时候,需要有关部门能够因地制宜的进行施工,在充分应用各种资源的同时在最大限度上减少水利工程施工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第三,水利工程施工如果涉及到居民的迁移问题,则是需要政府部门在水利工程实施之前制定完善的居民迁移制度,从而加强居民对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的支持,减少因为工程实施和民意矛盾引发的生态事故。第四,水利工程施工操作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关注。第五,在水利工程实施之后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周围的环境进行保护,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做好绿化工作。3.2做好水利工程施工的生态环境保护。在开展水利工程施工的时候需要做好有针对的生态环境保护,在不同的水利工程施工中采取有针对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从而保证在发展水利工程的时候将对生态环境的危害降到最低。在签订施工合同的时候,需要对水利工程施工能够产恒的污染物进行全面的分析,结合污染物的类型制定科学的解决方案,严格限制水利工程施工中出现的各种污染。3.3保证自然河道的天然功能。水利工程施工操作的过程中需要从施工条件、选址等方面综合采取措施来减少施工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在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污染性较高问题的控制,要应用高端技术形式来保护当地的名胜古迹和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物。同时,在水利工程施工中还需要减少对天然河道的过度开发,保证河流应用的安全、清洁。3.4应用科学技术保护生态环境。在水利工程施工中会出现一些耕地、占地、移民、赔偿等问题。为了减少这些问题的出现,在水利工程的实际施工中需要加强对科学项目的开发和应用,结合实际合理选择水利工程施工位置,并结合实际实现对项目的针对性开发。为了减少水利工程施工对周围环境的破坏,需要加强对地下水资源的充分利用,禁止在河流的中下游开发堤坝。3.5完善环境保护制度,加大对破坏环境行为的惩处力度。水利工程的施工需要完善环境保护制度,在制度的约束下将生态环境保护落实到实处,为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持。在发展水利工程的时候要加强对动植物的保护,维护生物多样和生物平衡。工程的开展要尽可能应用低碳环保材料,应用完善的生态环境影响反馈机制对周围生态环境进行跟踪调查,在发现问题的时候予以及时的解决。对于违反生态环境的行为需要加大惩处力度。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稳定进行对我国社会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能够有效改善我国洪涝灾害,实现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但是在发展水利工程的时候也会带来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问题。针对水利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需要相关人员加强学习和调研,在开展水利工程的同时采取有效的措施维护周围生态环境,从而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重要的支持。
作者:刘庆勇 单位:河南省潢川县水利建筑工程总队
参考文献:
关键词:水利工程 经济效益 评价 存在问题 措施
中图分类号:F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3-269-02
水利工程经济效益评价也叫做水利工程经济分析,主要是根据水利工程国民经济情况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估,从而制定完善的水利工程建设方案。站在国民经济的视角来看,核算出需要投资成本数量以及获得的经济效益,在对其经济效果分析的同时,还要对经济规范性进行评估。开展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评价工作的主要作用就是实现水利建设工程建设方案的制定,实现决策评估,从而提升水利工程的总体经济效益以及决策的可执行性。在进行经济分析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工程需要的直接成本以及效益进行核算,还要对间接成本以及效益比较结果进行综合考虑,不但要核算出能够利用货币体现的有形成本以及效益,同时还要核算出不能够利用货币体现的有形成本以及效益。水利工程项目所支出的相关税金、贷款利息以及获得的经济补贴,都可以在国民经济角度将其当作内部移动支出,并无资源消耗或提升,所以,可以将其不纳入到水利工程成本以及效益中,但是贷款利息需要纳入到成本里。当价值和实际价值相违背,在经济分析中,为了能够将资源的消耗或者提升进行真实体现,需要由国家相关部门将其真实价值进行展现,把亏损程度以及供应关系等内容综合考虑,从而核算出成本以及效益。
一、水利工程案例(个案)介绍
西宁市区北川河朝阳电厂引水口至门源桥段综合治理工程位于西宁市北川河下游,朝阳电厂引水口至门源桥之间,河道两岸修建防洪堤,治理河道长度7.743km,两岸修建防洪堤总长度15.44km,修建跨河大桥1座,退水涵管(洞)18座,对河道两岸进行绿化,河道绿化面积26.85万m2,堤顶砼路面宽度5m,路面面积7.77万m2,河道预制砼护栏31.1km以及道路照明设施等工程;河道两岸修建截污干管工程,两岸截流干管总长约15.55km。
国务院2002年批准的《黄河近期重点治理开发规划》已将西宁市列为重点防洪城市之一。2005年12月青海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完成了《西宁市河道综合治理工程规划报告》,2009年1月完成了《西宁市防洪及流域管理利用世行J款项目》,以上两报告已通过相关主管部门的审查和批复,本工程的实施是对以上两报告的全面落实,满足西宁市防洪总体规划的要求。
二、工程的经济效益评价
(一)经济评价的原则和依据
结合上述工程案例得知,谈工程项目在公益性水利工程项目的范畴内,并且经济评价主要把国民经济评价当作导向。评价需要结合当前颁布的水利工程经济评价相关条例。
(二)项目经济效益
在项目落实之后,西宁市相关部门开展了市区河道防洪治理工作,使得西宁市防洪标准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有效地降低了河道带来的洪灾影响,对国家以及人民的生命和财产起到了保护的作用。在工程生态环境得到稳定治理的同时,融合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有效地优化了西宁市城市环境,提升了城市形象,给城市居民的生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从而推动西宁市旅游等行业的稳定发展,避免由于河流的污染给群众的身体健康带来的损害。随着水利工程项目的全面落实,给河道四周的土地资源带来升值的空间,在经济收入带来提升的同时,还增强就业几率,从而给社会稳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经济分析
经济评价主要指标表见表1。
(四)敏感性分析
对该工程的抗风险能力进行分析,在工程投资以及效益发生改变时,就需要对该工程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幅度进行敏感性分析,分析结果见表2:
通过表2得知,投资增加10%、效益减小10%,本工程经济内部收益率大于社会折现率8%,经济效益费用比大于1.0,项目抗风险能力强。
三、当前水利工程经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不注重配套设施的建设
在开展水利工程经济工作时,总是会出现不重视水利工程配套设施的建设工作,特别是针对小型水利工程项目来说,不具备充足的建设资金、建设材料以及建设设备,甚至存在一些区域没有进行资金配置,地方相关部门以及企业在进行资金管理时,也存在众多的不足,其主要体现在财务机制不健全,没有构建完善的管理机制以及监督机制,从而导致资金占用、挪用以及私用等现象,从而给水利工程建设的今后发展带来了影响。
(二)不注重过程和质量
一些地方水利工程在开展建设工作时,只重视其结果,没有过多关注水利工程的经济工作过程以及质量。水利工程相关部门主要注重资金的投放、管理工作由谁执行、监管工作是谁等,忽略了问题的实质性,对整个水利工程建设工作的过程以及质量的管理没有高度关注,导致工程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给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带来不利影响。
(三)管理不到位
近几年来,我国水利工程普遍存在管理机制不齐全、管理方式不合理等现象,在开展水利工程建设工作之后,没有建立一套合理、高效的管理机制。因为受到环境、设施条件以及资金等因素的约制,导致大多数的水利工程标准普遍偏低。水利工程建设工作结束之后,缺少监管和审计,运行效率比较低。水利工程在执行建设工作时,没有依照预期标准来收取相关的费用,导致在开展水利工程建设或者维修工作时,存在资金紧张的现象。除此之外,因为一些领域的有关部门没有意识到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使得水资源污染以及浪费的现象极为严重,在某种程度上,给水资源的高效运用带来影响。
四、有效提高水利工程经济效益的措施
西宁市位于我国青海东部,依山傍水,在青藏高原中面积最大。西宁市周边含有三条河流,第一条是湟水河;第二条是南川河;第三条是北川河,它们分e从西、南、北三个方向融入到西宁市,之后由东流至到小峡出境,构建一个四面河流谷地。因此,站在地形角度来说,西宁市主要呈现“十”字形式分布,屹立在河谷地段。西宁市在高原气候的范畴内,其具备气压小、日照足、降雨少、温差大等特性,是人们纳凉的最佳城市。
多年来,西宁市虽修建了不少水利工程,但要想全面提升西宁市整体经济效益,还有一定的差距,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经济效益评估体系。根据《西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结合《西宁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2年编制),“十一五”期间对市区重点水利工程进行管理,利用水利工程大力发展相关产业、降低自身的负面效应、完善配套设施并加强管理等措施,提升西宁市水利工程经济效益,从而促进西宁市更好发展。
(一)利用水利工程大力发展相关产业
将当前水利工程自身具备的优越条件进行综合应用,全面发展有关产业,例如借助西宁市水利工程,发展渔业养殖,这不仅会给水产养殖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同时还能提高经济效益。再例如,开展旅游产业,在水利工程周围种植一些植物,不但可以提升经济效益,还能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总而言之,全面运用水利工程自身优势,推动其他产业的稳定发展,从而提升社会经济效益。
(二)降低自身的负面效应
水利工程本身会出现一些负面效应,在某种程度上会给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危害。所以,需要应用科学、有效的方案对其进行规划和控制,并且结合西宁市当地实际情况,秉持因地制宜原则,对水利工程建设后出现的问题进行妥善的处理,从而极大限度地降低其本身存在的负面影响。
(三)完善配套设施并加强管理
首先,构建完善的水利工程配套设施,在进行西宁市水利工程建设时,不能只重视工程主体建设,同时还要结合主体工程所需的配套设施要求,尽量做到水利工程各个环节都具备相应的配套设施。其次,构建完善的管理机制,加大水利工程建设的管理力度,根据建设流程来执行管理工作,同时做好招标的公开工作,防止暗箱操作的情况出现。最后,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对水利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的监管,进而保证工程建筑满足预期效果。
(四)完善评估指标体系
首先,要根据西宁市水利工程实际情况以及发展前景,把现代化的技术和思想融合到西宁市水利工程评估机制建设中,这样可以保证评估结果的现代性。其次,运用一些西方先进国家的评估技术。这主要是因为西方国家拥有历史悠久的高等教育专业评估经验,并获得了一定的成就,因此可以结合西宁市水利工程建设需求,将西方先进国家的评估技术进行应用。最后,将完善评估指标体系自身具备的作用进行全面地发挥,这样不仅可以实现西宁市水利工程经济效益评估工作顺利的开展,同时还能保证评估结果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水利工程建设,不但和社会经济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同时还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影响。结合西宁市当前的情况来看,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总是会存在诸多的问题,进而影响西宁市水利工程经济效益,因此,可以通过利用水利工程大力发展相关产业、降低自身的负面效应、完善配套设施并加强管理等措施,来开展水利工程的建设工作,进而给西宁市水利工程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司雪琴.宁夏农业综合开发水利骨干工程经济效益评价[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5(01):54-56
[2] 孙平.浅析水利工程经济效益的评价[J].财经界(学术版),2015(15)123
[3] 管新建,齐雪艳,吴泽宁,郭瑞丽.干旱区农田水利工程生态经济评价的能值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09)50-53
[4] 刘相良,郝艳广.浅谈水利工程效益分析和经济评价[J].价值工程,2016(03)69-70
[5] 高锐,侯连权.浅谈水利工程经济评价[J].民营科技,2012(02)197
[6] 黄贤金,高敏燕,李涛章.水利工程项目综合效益货币化评估――以南京市长江河道二期整治工程项目为例[J].中国水利,2012(16)52-54
[7] 吴艺标.浅析水利工程经济后评价的内容和方法[J].现代经济信息,2014(05)351
[8] 张平,孙羽.论经济评价在水利工程行业的重要性[J].科技传播,2011(06)40+37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总体工程;分项工程;路基工程
前言
从我国近些年的经济发展方针来看,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农村的经济生产与发展,逐步加大了对农村经济生产与发展的资金投入。尤其是在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问题上,政府职能部门意识到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能够有效地解决农业生产中的灌溉问题,保障农民增产增收,对提高农村社会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加大了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大力发展农田水利建设工程,提升农田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用。在进行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施工工程中,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阻碍了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的进一步进行和农田水利工程在后期的应用过程中发挥应有的效用,因此,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积极的分析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各个问题,并采用正确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实现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技术对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也有重要的影响,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农田水利工程的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但并不是说先进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就一定适用于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在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中,一定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采用正确有效的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实现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下面将对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存在的问题和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作具体的分析。
1 农田水利工程存在的施工难点
1.1 农田水利总体工程施工的难点
从总体上看,农田水利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首先是在施工管理上,大部分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工作都存在“重施工、轻管理”的问题,在施工的过程中没能给对农田水利工程的各项施工技术、施工机械、施工人员进行很好的管理,导致施工混乱,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影响施工的质量。其次,在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不能很好地把握施工工期和施工质量之间的关系,导致农田水利工程的质量不合格完工,影响了农田水利工程的使用。最后,在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上,相关负责人不能很好地根据施工要求进行科学合理地调整,导致施工工作出现衔接不合理、技术故障等问题,严重地影响了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给农田水利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1.2 农田水利分项工程施工的难点
在农田水利工程的分项施工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难题,这些难题的存在严重的影响了水利工程施工的进行,经常导致延误工期或农田水利工程质量不合格的问题出现。在进行农田水利工程分项施工的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有斗渠、沟槽等部位的设计与施工中出现不一致的现象,斗渠的填筑工作在施工中经常出现坍塌的问题,沟槽的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沟槽的深度等于设计要求不符的现象等。另外,在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不能按照相应的国家的施工标准来进行,经常会出现混凝土结构不合格的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的影响了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
1.3 农田水利路基工程施工的难点
路基施工一直是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的难点,路基是农田水利工程的基础,决定着农田水利工程的总体质量,在路基填筑、路基处理等环节,经常由于施工技术不合格、处理不到位等问题影响路基施工的质量,给农田水利工程的总体质量埋下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2 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
在进行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一定要科学合理的使用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技术,要根据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的地质环境、施工设计以及工程特点,具体的分析施工方法与施工要求,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从而保障农田水利工程的质量,更好地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提升服务,下面具体从三个方面来论述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
2.1 农田水利总体工程中技术的应用
从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的总体上来看,在进行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之前,首先要对施工图纸进行系统的研究,对施工要求和施工目标有一个很好地掌控。在进行施工之前,要根据施工要求建立一个施工质量保障体系,构建一个施工管理领导小组,有效的指导和管理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工作的进行。根据施工要求,设置好施工进度,协调好施工人员的各项工作内容,保障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对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总体要使用的各项施工技术进行全面分析,保障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2.2 农田水利分项工程中技术的应用
在进行具体的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设计好合理的施工方案,在每一项工程进行的过程中,一定要保障质量合格。尤其是在进行斗渠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选用科学的施工技术,保障回填土的填筑符合施工要求,进而保障都取得稳定性。在沟槽的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先制定施工方案,明确各项施工参数,保障施工质量。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做好振捣环节的施工,保障混凝土结构的整体质量。
2.3 农田水利路基工程中技术的应用
水利工程的路基施工十分重要,在施工之前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要规范路基放样的流程,提高施工过程中路基放样的质量,这样能够为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打下一个良好坚实的基础。在路基填筑的过程中,要根据图纸进行具体的施工,保障施工的正确性,在进行路基压实的施工时,一定要选用运行良好的压路机,保障路基压实后不出现松散、塌陷的现象,在发现路基质量不合格时,一定要及时处理,确保农田水利工程的总体施工进度不受影响。
3 结束语
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是农业生产与发展的基础,对农村经济的提升和农村社会的稳定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农田水利工程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的、生态性的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造成施工隐患,导致农田水利工程的质量出现问题,严重地影响农田水利工程的效用的发挥,降低其灌溉能力。因此,在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不断发展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的相关技术,加大科技创新,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的灌溉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为农业的生产和农民的增收服务。另一方面,相关的技术部门和领导部门也要加强对相关技术的研究,提升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技术水平,更好地推动农田水利工程的进一步发展,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王树林.在土地整理施工过程中对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4).
关键词:公益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效益分析
0前言
2016-2020年是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发展阶段,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的思路、方向、着力点的集中体现。据有关数据,“十三五”期间,全国水利投资规模将比“十二五”1.80万亿元的投资总额,同比增加20%,水生态文明建设和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成为水利“十三五”规划的重点。为了提高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决策化水平,促进投资活动的规范化,进而达到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
1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经济评价
水利工程经济评价是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或技术方案,计算其所需投入的经费和预期能取得的效益,分析其经济成果,并对其经济合理性进行综合评价,其目的是对水利工程建设方案的选定进行决策判断,以提高水利建设的经济效益和决策的科学性。水利工程经济评价的任务就是评价水利工程项目的经济合理性,一般通过经济效益费用比、净效益、经济内部回收率、投资回收年限等指标来反映。水利工程经济评价的内容通常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经济评价。即从权社会或国民经济的角度对工程费用和效益进行分析,评价工程方案的合理性,选择经济上的最优方案。二是财务评价。即从核算单位的角度出发,根据资金流程的平衡分析,评价工程方案的财务可行性。在工程的规划阶段主要进行经济分析,可行性研究阶段和工程设计阶段则要增加财务分析,以便研究选择合理的投资计划和施工方案,以此达到节省投资、缩短工期、尽早发挥工程效益。在实际工作中,水利工程经济评价应该以国民经济评价为主。当经济评价合理,财务评价可行时,该项目才能成立。但是对于公益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当经济评价合理,但没有或很少有财务收入,则应该向地方政府申请补贴(包括投资额与年运行费用),使项目在财务上得以自我维持。
2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效益分析
水利工程基建项目需要投入建设资金和经常性运行管理费,效益就是此二项投入的产出,是水利工程建设所获得的社会、经济、环境等各方面收益的总称,是评价该项目是否可行的重要指标。
2.1表达水利工程效益的指标
一般以有工程和无工程对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作用的差别来加以确定,通常有三种表示方法:一是效能指标。指水利工程除害兴利能力的指标,如拦蓄的洪水量和消减的洪峰流量、高的防洪除涝标准、增加的灌溉面积、改善的航道里程等。二是实物指标。指水利工程设施可给社会提供的实物量,如可增产的粮食和经济作物、可增加的水产品和客货运量、可增加提供的水量和电量等。三是货币指标。指用货币表示上述效益指标。如每年减少的洪涝灾害经济损失数值、灌溉增加的货币价值等。由于货币指标便于相互比较,是用于评价该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经济和财务可行性的重要指标。
2.2水利工程建设一般可以获得的效益
经济效益。指有工程和无工程相比,所增加的财富或者减少的损失。从国民经济总体角度进行经济分析时,所有社会各方面能够获得的收益均为经济效益;从工程所有者或者管理者的角度进行分析时,只有那些实际能够征收回来的水费、电费等,才能算是财务效益。经济效益和财务效益是经济评价的重要指标,是重点分析估算的内容。社会效益。指修建水利工程比无工程的情况下,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民福利、保障社会安定团结方面的作用。如修建防洪工程可以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修建水电站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修建自来水厂可以改善卫生和生活条件等。环境效益。指修建水利工程与无工程相比,对改善水环境、气候及生活环境方面所获得的利益。如修建水库对改善气候及美化环境的影响,修建污水处理工程对改善水质的作用等。上述三种效益按其表现形式又可分为以下几种: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有形效益和无形效益和正效益和负效益。
2.3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效益所具有的特征
随机性。水利工程的效益与当年的水文情况有密切联系,呈现随机特性。一般来说,防洪除涝工程的效益与洪涝灾害的大小有关,而灌溉工程的效益大小与降雨量有着密切联系。综合性。特别是大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往往是多目标开发,综合利用的工程,这些工程具有防洪、除涝、灌溉、供水、发电、航运、水产养殖、旅游等多方面的综合效益。发展性。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水利工程效益随之增大。复杂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效益往往比较复杂,需要进行全面研究分析。如在河流上修建水库,由于他的控制调节作用,给下游带来一定的效益,而上游则由于水库淹没会受到一定的损失等。综合利用水利工程各部门的要求有时候是相矛盾的,这些都是其复杂性的表现。效益估算的途径一般有三条:一是减免的损失:可从减免的洪、涝、旱等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估算收益。二是增加的收益:从可给社会带来的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收益估算。三是节省的费用:从可减免替代措施节省的费用估算。如发展灌溉可节省尽快农产品的费用;建设水电站可节省火电、核电站的费用等。
3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和效益分析时出现的问题
由于水利工程的公益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审批一般是政府行为,政府作为决策的主体,对于某些建设项目往往急功近利,偏重于项目的经济收益和给当地带来的经济增长率,而对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利用等因素考虑不周。目前的水利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和效益分析,实际工作中运用的普遍性和广泛性存在一定差距。影响经济评价和效益分析的综合因素比较多,既有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因素,也有经济方面的因素,且各影响因素难以用统一的标准衡量,缺乏满足地方区域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4提高水利工程经济评价和效益分析水平的途径
由于公益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是由政府提供给公众的水利工程,以公平性为目标,以实现社会效益为主,体现在公益性和专业性两个方面。因此,在进行开工前的经济评价和效益分析时,要努力做到公益性水利建设项目是以社会公益服务为目标,以政府资金为主要投入来源,工程完工后的效益主要反映在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上,因此不能完全按照市场规律进行决策。在进行工程效益分析时,社会、经济及生态效益是共同存在、相互作用的。社会效益促进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是社会及生态效益发展的基础,生态效益是必要条件。特别是“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到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合理确定经济评价和效益分析的步骤:统一改成项目费用和效益计算口径,要确保水利工程效益和费用之间有可比性,这样才能得到合理可靠的水利工程经济评价和效益分析结论;确定经济评价和效益分析的范围,包括直接经济效益、间接间接效益、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和效益分析的不确定性分析,包括对统计数据的敏感性分析和概率分析。对水利工程所在地进行科学调查分析,研究当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进行全面良好的规划,以便规避负面效应,确保水利工程和周边环境的和谐,提高生态效益。水利工程所在地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利用水利工程的丰富的水资源,进行水产养殖和旅游观光,种植经济林木等,促进间接经济效益的增长。
5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和效益分析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要耐心细致的收集当地的水文、气象、地理、地质等自然资料和社会经济资料,综合进行经济技术分析研究,拟定多种方案,经过科学的论证比较,编制完整的科学性研究报告,作为编制工程项目设计任务书的依据。要充分考虑对社会产生的影响,站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开展公益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和效益分析,进一步推动国家水利工程建设的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祖雷,曹锐.浅谈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J].科技致富向导,2011(26).
[2]刘相良,郝艳广.浅谈水利工程效益分析和经济评价[J].价值工程,2016,01:69-70.
[3]孙平.浅析水利工程经济效益的评价[J].财经界,2015,(8):123.
[4]高锐,侯连权.浅谈水利工程经济评价[J].民营科技,2012,(2):197-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