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经济生活的价值

经济生活的价值精品(七篇)

时间:2023-07-11 16:20:3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经济生活的价值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经济生活的价值

篇(1)

论文摘要:经济生活作为人类生活的基本方式,本身就有符合人类目的的价值,而道德不是某种消极的、外在于人的规范。从根本上说,道德是人们的一种内在的基本要求,有道德地活着才是人生意义的根本内容。在人的经济行为中,既要有“利”,还要合“义”。人的行为要合乎一定的行为规范和法则才是正当可能的。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的经济行为不会特别注重道德因素的积极作用,但如果人们考虑到道德因素的积极意义,他们的经济行为将会变得更合理、更持久,在许多情况下甚至还会更有效用价值。

社会主义经济中的道德问题是现代社会一个很重要的话题,但这个话题不只是现代社会才有的,也存在于古代社会中,可以说它是一个既古老又常新的道德课题。早在两千多年前的人类文明初期,有关经济和伦理的相关性议题就已经引起人们的注意,即所谓“义利之辨”。

一、义利观

(一)义利关系

义利是中国传统经济思想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经济伦理范畴。“义”在广义上是对人们一切社会行为的正当性、合理性的理论概括和抽象,它为规范和评价人们各种社会行为的是非善恶提供了道德标准。把这种广义的行为规范的道德准则与人们具体的利益关系相结合,形成对经济利益的获取与其行为规范的道德准则之间的关系,即义利关系。

在人们共同的社会中所形成的某种社会关系,必然会产生一种与个别人的个人利益相对并独立于个人利益之外,以普遍利益形式表现出来的共同利益,它以观念形态的“神圣力量”决定着、制约着人们的取利行为,用中国传统的经济伦理思想来表述,这便是“以义制利”。在义利范畴中,“义”与“利”是一对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矛盾统一体。它们之所以相互矛盾和对立,是因为两者体现的是各自不同的利益;它们之所以有同一性,并构成一个矛盾统一体,是因为两者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义利关系所体现的这种个别与一般、局部与整体、目前与长远之间的利益矛盾是一切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

(二)中国传统义利观

关于义利之辨的话题从春秋时期一直延续到先秦诸子百家,中经宋明理学、明清实学,以至近现代的各种道德学说。儒家认为第一要务就是辩义务,别理欲,主张先义后利。孔子提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孟子则强调仁义,不必谈利。荀子主张“隆礼贵义”,认为“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王充则提出“礼义之行在谷足”(《论衡》)。西汉董仲舒继承并进一步发挥了孟子的思想,提出了“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春秋繁露·度制》)的观点,这些对宋明理学家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程颢、程颐、朱熹等都持有这种观点,主张存天理灭人欲,认为义和利是相互排斥的。而墨家却主张义利合一,主张“兼相爱,交相利”(《墨子·兼爱》)。法家则主张功利,反对空谈仁义。道家既不谈俗世的道德,也不讲世俗的利益,而是讲“绝仁弃利”。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的这种“义利之辨”,可以称得上是典型的东方式的古典经济伦理,一种充满着中国古代道德智慧的经济伦理,其所包含的文化价值资源非常丰富,值得我们好好的温习和利用。

二、经济生活中的道德意义

在人类经济生活中,正是由于有了这种不断超越的目的性追求,因而经济生活本身不仅是合乎人类目的的,而且它也在不断地实现和提升着人类自身的目的。从合乎人类生活需求和价值目的的这一根本性意义来看,经济生活本身是合乎道德的,具有道德意义的。富兰克林说过,追求财富是上帝赋予人的权利,也是人应尽的义务。马克斯·韦伯发现资本主义精神的奥秘在于工作伦理的建立。因为,资本主义运动如果没有某种根本性的人力资本,特别是人的行为动力的支持,仅仅依靠资本和技术的变革是无法实现的[1]。韦伯还发现,新教伦理精神诸如:勤俭、接生、敬业等等,实际上成为了西方近代资本主义得以启动的一种精神动力。正是由于这些观念的作用,使得当时的人们能够积攒资本,逐步形成强烈的追求更大财富的普遍社会心理和行为动机。同样,在谈到人类经济生活本身具有内在的道德目的的时候,也可以做类似的推理。就人类道德生活目的本身来说,并不排除也不应该排除人们的正当的经济利益。正当的经济利益追求本身就是人的一种基本的道德权利,因而是合乎道德且应当也是道德所提倡的价值行为。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解释,道德是引导人们寻求幸福生活的实践智慧或学问,是让人们过得更加幸福的生活艺术。从这个角度来说,追求正当的经济利益就是追求更好的生活的价值基础。过去讨论经济问题的时候,道德学家们很容易自觉或不自觉地从一开始就站在与经济学相对立的立场上来谈问题,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一些伦理学家不理解现代经济科学,甚至不理解经济生活本身。他们把道德看成是超越于经济生活之上的某种更高的价值层次,殊不知道德本身实际就体现在人类正当的经济生活之中,而不是悬空无着的精神幻觉。

三、经济伦理的现实意义

(一)何为经济伦理

“经济伦理”是一个组合名词。它是由“经济”和“伦理”两个词组成。“经济伦理”作为一个独立的理论概念出现迄今不过30年,最早是由德国人开始这方面的研究[2]。与经济学相比经济伦理大约是在20世纪后期才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在现代社会状况开始受到日益严重的理论与实践的挑战时,逐渐从伦理学与经济学之间的交叉地带脱颖而出的。经济伦理的研究不是一般地面对现代经济生活和现代经济学的各种问题评头品足。经济伦理研究不是也不能是现代经济问题的简单裁判,它必须深入到人们的经济生活中间,能够成为人们对现代经济生活解释的一个基本要素。所以,它要为人类及其经济生活、经济行为达到一种既具有道德伦理的正当性,又具有合乎经济理性的有效性的理想状态,提供它独特的伦理价值分析和解释。经济伦理实际上就是在参与现代社会的经济生活实践中,成为其合理有效运行的内在价值力量。

(二)经济伦理存在的重要性

在短短的20多年里,从伦理学者到经济学者都在关注经济伦理,且这一新兴交叉学科的研究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就能产生这么大的理论魅力,足以显示经济伦理的重要价值了。经济伦理之所以突显其重要性,大体有以下三个因素:第一,社会现实的生活,特别是现代经济生活的发展,使得经济伦理成为了一种时代性的普遍课题。早在19世纪中叶,马克思就谈到,资本主义创造了比以往所有时代的财富总和还要多的财富。但他在惊叹以资本主义为先锋的现代市场经济的巨大威力的同时,也发现了现代经济生活中所存在的重大道德问题。诸如:自利最大化行为动机引发的利己主义,社会不平等状况下的价值剥削(“劳动价值说”“剩余价值论”);商品经济对人际伦理关系的冲击和侵蚀(人际关系的冷酷性)等等。

现代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许多经济问题凸显。经济生活的问题是人类生活的基本性问题。所以经济问题也引发了其他一系列社会问题。比如,由于社会分配过度不公所引起的社会不安。如果一个社会的贫富差别过大,那么这个社会的公正与秩序就是可疑的。由此,民众的普遍心理及其对社会环境的反应,包括对政府,乃至对整个社会制度的态度就会是消极的,甚至是否定的。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把经济问题当做纯粹的经济学问题来看,它涉及的问题很多,很广,很复杂。正是在这个背景下,经济伦理的概念就显得更为重要。经济作为一种价值,具有工具和手段的意义,它要服从更高的目的性价值。按照苏格拉底的说法,伦理学揭示了人生的终极目的:人应该如何活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任何的经济问题最终都必定导出或演化成一个更深刻、更复杂的价值问题。

第二,现代经济生活所产生的经济问题,已经超出了经济学的知识处理范畴,经济学本身无法独立处理这些问题。比如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厉以宁教授提出所谓“三次分配”的理论。首先是市场分配;其次是政府调节(通过制度的安排来减弱贫富之间的差异);最后是道德分配。诸如:鼓励社会慈善事业,就像希望工程一类的措施[3]。无论是制度安排,还是道德分配,这些都不是经济学所能单独做到的。从某种意义上说,道德的方式恰恰是一种非经济理性的方式,所以有的经济学者说“经济学不讲道德”。经济学的一些主张常常受到伦理学的批评。

第三,从价值角度看,经济问题本身具有工具性的价值意义,因此,它的解决归根到底要诉求于伦理的价值解释。这就是所谓的道德价值解释。作为以“人应该怎样生活”为目的的伦理学,它所研究的价值主题,始终就有人生根本目的的意味,经济问题最终也必然会演化为经济的伦理问题。

四、结语

在中国现行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的经济行为不仅要有“利”,而且要合“义”。人的行为要合乎一定的行为规范和法则才是正当可行的。只有考虑到道德因素的经济意义,人们的经济行为才会变得更合理更持久。在市场经济中,只有树立正确的经济伦理观,用正确积极的道德伦理指导企业、个人的经济行为,才能使经济正常、有序、健康、快速的发展。

然而,经济生活只是人类生活的基本方面,不是全部。环境问题也是经济伦理研究要考虑到的。因为自然生态环境本身已经越来越明显地构成了我们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参数。而生态环境的恶化大部分是由于我们人类的经济行为所造成的。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通过经济的手段,但仅仅靠经济的方式或手段是不够的。由此经济伦理就成为我们解决这些问题所必须建立的一种有效方式。这也是经济伦理的一个新的维度。经济行为的环境代价问题一方面涉及经济本身的费用与成本,同时也涉及到经济生活所涉及的社会成本和社会费用。环境代价最终表现为社会的代价,因此这个问题也有待于我们的关注和解决。

参考文献

[1]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北京:三联出版社,1987

篇(2)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 经济生活 实效性 思考

《经济生活》是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体系的重要模块,也是学生接触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起点。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研究《经济生活》教学实效性的提高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一、深入贯彻新课程理念,改变教与学的方式

新课改下,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教师的责任不再主要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答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学生通过教师在实践中实现自我领悟。这就要求教师在《经济生活》的教学中改变以前的“满堂灌”,还学生一个可以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学生也应该转变自己以前的角色,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不再被动的接受,不再把学习局限于课本,而是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学习中。具体而言:

首先,教师要通过认真备课,针对教学目标挖掘教材,并通过与学生的平等沟通了解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利用教材或生活中的典型事例、素材活化知识,通过设置情景在情景中展示观点,由学生通过探究提炼观点,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从而使学生通过活动、体验自主获得知识。

其次,教师在课堂中还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运用经济理论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通过搜集具有典型意义的材料,提出现实经济热点问题,供学生们探究分析讨论。尤其是在一堂课之后,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经济知识分析生活中的经济现象,用所学知识解决经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结合经济理论评价国家经济政策,最终提高学生理解生活、参与生活的能力。例如面对目前我国人民币升值问题,可以设置一个热点讨论,学生利用所学的外汇知识分析人民币升值会带来哪些影响;又如通过学习公司成立经营的知识,可以让学生拟一个自主创业的计划书等。

另外,除了课堂教学,还可以通过学生自己调研实践做出分析报告等等方式,既可以锻炼学生的理论运用能力,又可以逐渐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学生可以学会把经济理论带到生活中去,从生活中把握理论,由课本认识转向现实体验,由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探究。

二、在课本知识与学生现实生活之间架起桥梁

要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具备一定生活能力的人,必须把《经济生活》的课本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知识的学习不是空洞的,只有把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的消费、投资、劳动等技能知识放入真实的生活当中,学生才能有所获,也只有将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才能增强《经济生活》这门课的可接受性。

将课本与生活相联系,首先教师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要知道联系学生生活的哪些方面。《经济生活》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可以基本消费、了解一定投资知识、能有职业理想、能关注经济生活的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就应该着重涉及学生生活中的这些方面;其次教师应该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要锻炼学生联系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能力,通过提供不同的主题供学生讨论,如学生搜集各种资料讨论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供师生课堂讨论解决。例如学生可以从各种数码商品价格逐渐降低中理解价值决定价格的规律。并要求学生主动关注国际国内经济时事,可以在每堂政治课的前十分钟由学生报告几条时事新闻,并供大家发表自己的意见;第三在原有的评价机制下,教师可以制定一套灵活的评价机制,即评价学生将课本与生活实际联系的程度,可以通过开展时事讨论会、辩论会、布置小论文、针对某个问题写解决方案或策划或者设置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考试试题等方式来进行评价。这有助于学生认识现实世界,提高处理问题、应对问题的能力,从而最终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善于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要实现新课改的教学目标,就必须开发并利用各种有用的教学资源,尤其是新课改下被广泛使用的多媒体设备。随着教育的现代化,计算机多媒体成为最具影响力的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可以发挥它的以下特点和优点:它可集音、形、声、画于一体。例如在《经济生活》的教学中,插入音乐或视频,变经济理论单一为生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同时参与学习活动;它把教学信息的传递从过去的单一知识表达结构转变为立体的知识展示结构,即可节约大量时间进行反馈,也可有效扩大知识层面,增加主体参与的选择性;它通过自身多形式变化可把教学内容变繁为简、变难为易、变抽象为具体,有效地降低了教学难度,优化和简化了整个教学过程。因此,为了更好地增强中学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可以多用多媒体授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除了多媒体这种教学资源,还有一些教学资源如人力资源(如教师、生和家长)、实践活动资源(如课内辩论、课外参观、调查、访谈)和信息化资源(如网上收集的文字资料)等也是可以利用的有效资源。

【参考资料】

篇(3)

【关键词】经济生活;生活化教学

新课改注重素质教育,关注重视学生参与社会生活。思想政治课的目标就是通过教学,增强学生适应社会、参与社会、建设社会的能力与意识。

思想政治新课程的必修课中,《经济生活》是迈向社会的理论指导,告诉学生如何驾驭市场经济,参与经济生活,创造物质财富。这与学生走出寒窗,迈入和融入社会,创造财富,实现自己价值,好好活着,追求物质幸福紧密相联系。生活化教学则是《经济生活》教学回归生活的软着陆,其实质是为了让学生走出学校后能很快适应社会生活,并且创造美好生活的教学。我们知道在生活过程中人不是工具,因此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把学生塑造成社会所需要的工具或机器,也不仅仅是为了传递人类业已创造、积累起来的文化,最重要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创造更美好的理想生活,享受更幸福的生活,与他人一起和谐地生活。生活化教学强调的教学目的就是“培养人的生活品质,完善人的生活状态,提高人的生存能力,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使学生学会过美好的生活”。

从《新课标》对课程性质、课程理念的规定中我们看到“生活”、“生活能力”、“学生个体”在新课改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并成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核心话语之一。对于生活化教学笔者的理解有以下几方面:一.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之“生活”既是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教学的重要内容,还是教学的重要途径与方法。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作为教学内容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作为教学途径的生活也同样是丰富多彩的。生活的方式--认知与理解、体验与感悟、交往与实践、合作与探究等都成为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方法。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要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让学生“从生活中走进思想政治课,从思想政治课走进社会”。交往、体验与反思,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的活动形式,它也应该成为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方法。实施生活化教学将有力地改变僵化、被动的教学现状,使教学关照学生生活,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教学变得真实生动而富于人本关怀价值意义。这对思想政治课教学走出困境、实现课程教育目标、彰显学科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二.生活化教学就是植根于学生生活世界,关注学生现实生活,引导学生不断超越现实生活,改善当下生存状态,提升生活质量为主旨的教学状态。通过教学,能使师生的课堂生活丰满,充盈学生生活经历,丰富学生情感体验,能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三.生活化的思想政治课堂至少应该包含两层含义:第一,是课堂教学内容要力求体现学生生活,并能够有效指导学生生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 第二,是课堂教学形式――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形式――必须是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必须是学生凭借生活经验能够容易感知和有效参与的。将政治课堂生活化有助于使复杂的教学内容简单化,深奥的教学内容通俗化,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枯燥的教学内容生动化;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使学生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形成正确的学习生活态度,确立正确的价值观。

创设生活化的学习内容是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前提。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对于他们理解思想政治书本知识十分重要;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有意识地在生活中寻找与课本中的知识有联系的、学生熟悉的场景、事例,用以沟通已有的生活经验与思想政治学科知识的联系,瞄准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的最佳联结点,以此来诱发学生已有的真切体验,感受其境;但由于教材中呈现的案例有的与本地区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原有知识背景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要求教师在充分理解和领会教材编者意图的基础上,从学生的现有经验和本地区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宝贵的教学资源,是学生学习的出发点。如果教学中学生缺乏相应的生活经验,就无法建构起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前要有目的地收集相关资料,体验生活,积累经验,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现在学生过生日送礼或请客现象比较普遍,在学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框内容时,事先做了“生日与消费问卷调查”,然后进行统计分析,再将它作为课堂教学的素材,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讨论的热情,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然后再加以正确引导,学生自然就树立了正确的消费观。此外,调查表也是精心设计的。从宏观上说,生日过度消费是当今中学生中较为普遍的现象,因此,调查表是选材于现实生活的,是学生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从微观上说,调查表的每一个题目都应是服务于生活的,有的服务于知识与技能目标,有的服务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真正去解决学生生活中的“焦点”问题。

在学习《股票、债券、保险》一框内容的前两天给学生布置任务:到本区的证券交易所、银行、保险公司收集有关资料;丰富了与课文相关的知识;通过观察与采访,学生体会到了这些投资品种的特点,同时也初步感受到金融市场的风险。上课时,学生带着课前收集的资料,带着自己的情感体验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生活昧浓、趣味性强。

在学习《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一框内容时,要求学生课前调查本地的经济发展情况,主要包括茶叶、木耳等土特产的发展状况。学生通过查找资料,社会调查等方法,写出调查报告。在课堂上我向学生展示一些直观的材料,通过提出问题、合作交流使他们对自己的知识、能力上升到更高的层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体验成功的喜悦,分享合作的快乐。

在学习《经济全球化》一框内容时,恰逢圣诞节,就从过圣诞节展开,讲圣诞节的由来、如何传到中国、中国的企业如何抓住机遇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等等,把本课的知识点剖析得淋漓尽致,学生也是过了一次具有特殊意义的圣诞节。我想,这一节课对于学生来讲肯定是终生难忘的,因为它不仅时效性很强,更贴近了学生的生活。

篇(4)

关键词生活教育观经济学五步思维法做中学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高职院校进行了如火如荼的改革,大多课程实行了项目化教学,然而作为经济类管理类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经济学,仍沿袭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没有进入到改革的层面。根据笔者担任多轮经济学课程的经验,发现学生普遍害怕这门课程,他们听课像听天书一样,太过抽象的教学内容,学生很难接受。教师上课很累,学生即使很努力,教学效果依然不好。且不能适应高职教学中要求“理论够用,注重实践”的原则。因此有必要根据高职学生特点、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及经济学课程的特点引进杜威的生活教育观对该门课程教学进行改革。

1杜威的生活教育观与高职改革之关系

1.1杜威的生活教育观简述

杜威(Dewey.J.)是20世纪进步教育的代表人物、伟大的教育家和著名的心理学家,他始终坚持“教育即生活(Educationislife)”的教育哲学观。认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关于生活的定义,杜威这样解释:“生活就是发展。不断发展,不断生长,这就是生活”。杜威生活教育观主张学生亲历探究过程,建立与真实生活的关系,实现学生从一个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到一个积极的实践者的转化,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逐步形成了对生活对世界的认识,充分体现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做中学”是杜威生活教育观的具体体现。以此为理论依据,他设计了一种教学法即“思维五步法”来实现教学目的。第一步,构建真实的情境;第二步,在情境中设计有刺激思维的问题;第三步,有可以利用的资料,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第四步,在活动中验证假设;第五步,根据验证的结果得出结论。

1.2杜威生活教育观与高职教学改革之关系

近几年各职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及与之相适应的“从做中学”这一教学理念与杜威的生活教育观一脉相承,强调“做中学”,注重实践,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然而杜威的生活教育观与高职院校的项目化课程教学又有很大的区别,更加突出实践性和生活性。我国职业教育中力推“从做中学”,以项目为依托,以工作任务为驱动。做即实践,可是对于从哪些地方实践没有明确界定,各职院普遍理解为从工作岗位上。既然是工作岗位就必须深入企业实际,到具体工作岗位上进行实习实践。而实际上当学生以实习生的身份到企业实习的时候,具体的工作岗位是很难界定的,对于文科的学生多是以文员、办公室打杂或业务员的身份进行实践。而在课堂教学中,“做”只能是设定工作任务,模拟工作情景,由于相当多的教师没有企业工作经验,对于工作任务的设定不完全合理,对于工作情景的创设可能不具有很强的现实性。而杜威的生活教育观更进一步具体和深化到学生的现实生活及所追求的未来理想生活,更加突出人性化及学生个体的感受、体验。将学生从抽象、虚拟的项目任务中解脱出来,给学生感受自然、社会、事实、事件、人物、过程的机会,使学生在与现实世界的撞击、交流中产生对世界、对生活的爱,从而自发地、主动地获取认识。让知识的获得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生命成长连接起来,强调教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重视学生生活经验在教学中的运用、拓展与提升,走进生活的大课堂,关注社会实践。关注生活体验,关注自主学习和持续发展,促进学生自主、生动、和谐地发展。

2经济学课程教学引进杜威生活教育观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翻天覆地的基本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并没有在多大程度上对经济学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产生影响,教材仍以西方经济理论为构架,多数学校该课程的教学仍以传统理论教学为主。由于高职学生普遍数学基础不好,学习这门课程感到吃力。对于从职业高中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这门课程更加艰难,在复习时很多学生认为相当于预习。笔者在担任多轮该门课程的教学后深刻体会到,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式方法,都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脱节。必须对该门课程教学进行全方面的改革,以适应高等职业教育旨在培养生产、服务与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求。

3杜威的生活教育观对高职经济学课程教学的启示

教育的生活教育观在实施方面主要是采用“五步思维法”。“五步思维法”不只是教学方法,还包括教育内容的设计,明确“从哪儿开始做”、“怎么做”、“做得怎样”,“做”不只是从企业的工作岗位入手,而是从现实生活中出发寻找素材。其次,做的过程突出学生的探究、理解、合作、体验,以学生体验感受为核心。

3.1教学内容接近生活化

杜威生活教育观要求教学内容来源于生活,体验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如前所述,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可以生活化。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经济生活中的经济知识,挖掘经济知识的生活内涵,在教学活动中联系生活中的问题,适当做些处理,达到教学生活化。以经济生活为中心,将抽象的形式化的教学建立在学生生动丰富的生活背景上。引导学生随时观察身边的经济现象、体验经济生活、关注经济事件、搜集经济生活案例。学生通过自身的观察、体验激发对经济学课程的学习兴趣,他们意识到经济学课堂不是泛泛而谈、高深莫测的理论,不是遥不可及,而就在身边,在身边可随时发现经济学的相关知识和内容,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可随时学习经济学,并将经济学的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教师更要关注经济现象和事件,搜集经济信息和案例,并将自己和学生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类、总结、提炼形成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

3.2采用杜威的“思维五步法”实施教学

在经济学教学中,仍然是教师讲授学生听,填鸭式、满堂灌的模式,仅有的改革只是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了案例和经济时事分析。杜威的“思维五步法”对于经济学的课程教学是个很好的启示和借鉴。教师可直接将学生带到校外如超市、商场形成真实的情景,或将现实中的典型经济事件在教室里进行情景再现,如买卖苹果,让部分同学扮演成买方,另一些同学扮演成卖方。第二步,在由经济事件(买卖苹果这一事件)构成的情景中提出与经济学相关的问题,如资源配置、需求、价格、供给等经济学方面的问题。这些原本抽象的问题,通过具体经济事件提出,就变得形象生动,容易理解了。第三步,通过教师和学生搜集到的资料,对前述的问题提出种种假设,假设买苹果的人很多,价格会怎么?假如卖苹果的人很多,价格又会怎样?假如又有人同时在卖香蕉呢,对苹果的需求和价格又会有什么影响?等等。第四步,让学生在“买卖苹果”这件事中体验刚才提出的这些问题,并根据不同的假设进行不同的体验。最后,由学生根据验证的结果得出结论,验证这些是否符合经济学的理论。进而将理论又进一步运用到实践中,如苹果价格高了,就会有更多同学参与到卖苹果的行列。

在经济学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中,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任务驱动等方法在杜威的“思维五步法”中都能得到运用和体现。通过种教学方法的改革,学生学习积极性会大大提升,深奥难懂的经济学理论也就与吃饭睡觉购物等等密切相关了,从而提升了学习的兴趣,且有利于学生学会观察经济现象和将经济理论运用到经济事件中去。

3.3改变师生关系

尽管在教学中,反复强调“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但是目前经济学课堂教学中仍以讲授为主,教师是主角,学生仍是消极被动接受者。杜威强调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同等重要,地位平等,教师不是引导者,而是一个社会集团的领导,不是以地位领导,而是以丰富的知识、成熟的经验组织教学。教师不能利用自己作为领导者的权威来强迫学生学习,而应该通过了解学生具有的经验来更好地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作为经济学课程,教师应改变传统的观念,构建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通过自身的智慧让学生感受平等、快乐、信任和理解,从而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和学生处于平等关系,改变教师的权威性和一言堂,语学生共同建立平等协商对话关系,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从而将学生的兴趣引导到教学中去。

3.4改变评价体系

经济学的课程由于一直当成一门理论课程进行教学,所以仍然沿袭传统的卷面考核。正如前面所说,该门课程完全可采取杜威的“五步思维法”进行教学,相应的考核评体指标体系应该改变。在杜威的生活教育观理念下,着重学生自评,学生通过对经济生活的发现、探索、理解、体验、总结和运用,从而对自身的进步进行评价、反思。因此应建立一套适合于“五步思维法”的评价体系,教师作为领导,让学生参与制订教学评价体系和指标,内容应包括:学生对经济事件的观察、对经济生活的体验、对经济生活的验证、对经济现象的分析和总结、对经济理论的实际应用等。突出考查学生的对经济生活的态度、对经济生活的情感体验及动手能力,注重学生的自尊和个性发展。

作者:

参考文献 

[1]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 杜威.思维与教学.商务印书馆,1936. 

[3] 黄海峰,梁承良.杜威实用主义哲学及教育思想对高职实践教学的启示.学习导刊,2012(1). 

篇(5)

[关键词] 经济生活计算题 解答技巧

高中政治学科中,经济生活计算题可以说是一道拦路虎,几乎每年的高考试题都涉及这方面的内容,虽说只占4分的分值,但高考中即使区区1分也能成为决定一个人前途的关键分。所以,我想从一道简单的计算题入手,谈谈解答经济生活计算题的一些技巧,以供大家参考。

例(2008年 全国卷I,25题).假设2007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如果2008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08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A.12元 B.12.5元C.18元 D.18.75元

本题解法为:

第一步:先算当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时,单位商品的价格变成了多少。具体的思路为:商品本身的价值是15元,当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时,意味着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所以计算应为15/(1+50%)=10元,即一件商品的价值为10元。

第二步,在此基础上,再计算当货币价值下降时(贬值),单位商品的价值变成了多少。我们学习了经济生活,知道当货币贬值时,意味着必须用更多的钱才能买到原先的商品,因此,这步的计算应为10/(1-20%)=10/(4/5)=12.5元。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应为B。

在这两步计算中,有人不禁要问:为什么这两步都只能用除法,而不用乘法,而且这个题中一会儿用加法,一会儿用减法,这都把人搞糊涂了,怎样区分用加减法呢?下面我们就详细分析一下。

先说乘除法的问题。我们知道,小学时老师就告诉我们,当懂得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当劳动生产率提高时,意味着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增多,也就是说生产一件产品所花费的时间减少,如果这个时间是个别劳动时间,那么它的变化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无关,而只影响的是商品的价值总量。如果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那么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会降低。也就是说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例,这就与除法的含义相吻合,所以我们就得出结论: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计算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要用除法。那么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后怎么办?我们学习经济生活知道: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会增加。有人不禁要问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劳动生产率下降,意味着生产单位商品所花费的劳动时间增多,这个时间如果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会上涨,而如果是个别劳动时间,就与商品的单价无关,所以课本上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成正比例关系,而与价值总量无直接关系;而社会劳动生产率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反比例,也就与单价成反比例关系。所以: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计算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也要用除法。因此我们得出结论:计算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单价时,因为二者是反比例关系,所以都用除法。

再说说加减法的问题。当把两部分内容合并起来时要用加法,要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时用减法。所以,在经济生活计算题中,如果涉及到“提高”、“增加”等字眼是,我们就应该知道用加法;如果出现有“降低”、“减少”时就用减法。这样,加减法的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下面我们再来做一道练习题,看看能不能用上上面的方法。

练习:假设2009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2元。如果2010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提高20%,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上升25%(升值25%),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0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

A、10元 B、12.5元 C、8元 D、15元

本题的做法为:第一步,12/(1+20%)=10元:第二步,因为货币升值意味着用更少的货币来买,二者成反比例,用除法,所以10/(1+25%)=8元。答案为C

篇(6)

一、影响价格的因素

各位老师,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初中思想品德第二第课第一框框《影响价格的因素》。

一、本课地位

本课在全书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章从分析影响价格的因素和价格变动对生活、生产的影响两个角度入手,让学生初步认识市场形成价格,价格反过来影响市场、引导市场的辩证关系,让学生通过感受市场、价格、生活、生产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认识价值规律及其作用等经济现象、经济规律。本章分为2个框题

第一框、影响价格的因素

第二框、价格变动的影响

二、新课标要求

归纳影响价格变化的因素,理解价格变动的意义,认清价格与价值的关系,评价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变化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三、依据教学大纲的规定,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识记: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影响价格的因素;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理解:供求关系对价格变动的影响;商品价格与价值的关系;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应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水平。

3、思想觉悟:

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水平,培养自主性和独立精神;学习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和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尊重他人劳动的精神

四、为完成以上教学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供求和价格的关系;商品价格与价值的关系;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教学难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下面阐述确立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依据:

从理论上讲,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社会经济蓬勃发展,但各种经济矛盾,尤其是现阶段的物价上涨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不断出现,要让人民明白这些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必然出现的矛盾,以及正确解决这些矛盾冲突的办法。要实现这个目标,就一定要加强相关理论教育,应该让学生明确有关的经济问题。

从实践上讲,学生也是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部分,在日常消费行为中也会发生各种各样的消费问题。如何让他们明白经济发展中矛盾与冲突,以及一些分析方法尤为重要

五、教学重难点突破方法:

1、理论引导。通过讲述有关的法律知识和对典型案例的分析,让学生在理论上对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实践锻炼。通过让学生模拟现实生活中具体的消费现象,使学生感性的了解作为消费者享有的权益和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方法。

六、依据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我对本课的设计如下:

首先,遵循教育原则,必须了解教育对象。根据初中学生的认知能力、身心特点,我运用不同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从认知能力上看,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日益占主要地位,但是,初中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有局限性,进行抽象思维往往还需要具体形象作支柱,独立思考时容易出现片面性,因此,在讲述本课时,我应用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相结合的原则,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从身心特点上看,初中学生的积极情感在学习和交往中逐步发展。但由于知识和经验不足,他们容易接受一些消极影响。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应用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相结合、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的原则。

最后,运用多种方式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七、具体的教学设计:

(1)导入新课:让学生举例和思考:通过不同品牌的商品的不同价格和同一品牌商品在不同的时期的不同价格,你发现了什么?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激发学生兴趣。

(2)讲授新课:结合课本事例以及教材中“名词点击”、“专家点评”、“相关链接”等板块资料,加深对教材内容的讲解。

(3)相关练习: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4)总结全课:供求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从而总结出价值规律的内容及其表现形式。我们用一个图表来表示这些复杂的关系。

八、遵循目的性原则,反馈性原则和学以致用性原则,针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为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学生思想觉悟,培养学生能力,我设计了本课的课后练习:什么是劳动生产率呢?它对生产有什么影响?。

九、教学手段:多媒体

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充分活跃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十、最后,为了对本课的知识结构有所概括和总结,突出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我设计了板书设计如下: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一、影响价格的因素

(一)、供求影响价格

影响因素。气候、时间、地域、生产、、习俗等——通过供求影响价格。

供不应求——卖方市场

结果:

供过于求——买方市场

(二)价值决定价格

篇(7)

《泰国瑶人》一书除了前言、后记外,共分六章,约23万字。各章的内容大体如下:第一章“历史”,分述了瑶族的历史和泰国的瑶族人;第二章“人口统计”,主要分析了泰国瑶族人过去和现在的人口状况,以及泰国瑶族人的人口结构和村庄分布情况;第三章“物质生活”,讨论了泰国瑶族人居住的村寨、居室和服饰文化;第四章“经济生活”,重点关注泰国瑶族人的农业生产和商业活动;第五章“社会文化”,详细叙述了泰国瑶族人的家庭、人生礼仪、婚姻制度、政治生活以及丧葬文化的历史与现状、变迁等内容;第六章“”,讨论了泰国瑶族人的信仰文化。

作为一部系统、全面研究泰国瑶族人的历史、人口、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社会文化以及等内容的人类学著作,《泰国瑶人》一书无疑具有重的要学术价值,它在理论视野、研究方法、资料收集等方面都很有特色。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学术价值来讲,作为一本研究泰国瑶族人的专著,《泰国瑶人》一书无疑是国内外民族学、人类学界关注和研究泰国瑶族人的一个重要窗口。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随着国际上瑶族研究的兴起,泰国瑶族人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而有关泰国瑶族人研究的成果除了日本学者白鸟芳郎在1978年发表的《东南亚山地民族志――瑶族及其相邻各族》和中国广西民族学院学者在出访泰国瑶族人地区后于1992出版的《泰国瑶族考察》以外,其他成果都显得分散、不系统。《泰国瑶人》一书弥补了《东南亚山地民族志――瑶族及其相邻各族》侧重民族史研究和《泰国瑶族考察》忽视经济生活、社会组织研究的缺陷,向读者系统而全面地展示了泰国瑶族人社会。可以说,《泰国瑶人》一书是全面展示泰国瑶族人社会、经济、文化等内容的一部重要著作。

第二,从内容来看,《泰国瑶人》一书含有很多新材料、新观点,极大地促进了泰国瑶族人研究的深入发展。首先,作者在深度访谈的基础上,提出了瑶族人迁入泰国的大体时间应在1896年前后。其次,作者详细统计与分析了泰国瑶族人不同时期的村落分布、人口分布及其数量变化。再次,作者对泰国瑶族人的社会生活、家庭、儿童教育、姓氏和辈分、婚姻、歌谣以及公民资格和政治生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考察,并运用了大量的新资料,这些成为《泰国瑶人》一书的最大亮点。最后,作者介绍了泰国瑶族人的主要为万物有灵论和祖先信仰与中国道教两个系统结合而成的特殊信仰,同时还对泰国瑶族人改信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情况进行了梳理,并具体统计了泰国各府瑶族人信奉宗教的人数,尤其是重点关注了改信伊斯兰教和佛教的人数及其分布,这是前人研究时所没有注意到的。可以说,《泰国瑶人》一书在很多方面都是对前人研究的一种超越。

第三,从研究方法上来看,《泰国瑶人》是一本较为出色的民族志著作。作者阿南达博士采用了人类学研究的最基本方法――田野调查,即参与观察法。在此基础上,阿南达博士获取了大量的第一手真实材料,并将自己的观点融入到叙事当中,较少直接发表个人的看法和观点,让读者自己去把握和品味。同时,作者还采用了背景分析、比较研究等人类学的传统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