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1 16:20:3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初中教育培训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 双证制;初中学校;两后生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24-0137-02
“双证制”教育培训原本是促进中学毕业生就业的一条举措,但由于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或实际执行的不当,其效果往往不佳。以武汉地区的几所中学为研究对象,对其“双证制”教育培训工作展开跟踪调查研究,终于发现其中的存在的几点问题。
1 武汉地区中等学校“双证制”培训工作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教学思想滞后于硬件环境的发展 在当前的信息技术大环境下,学校的教学硬件设施已经有了长足进步,视听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乃至网络教学都已走向普及。这本应对教学的效率实现极大的提升,但由于管理者和教师的思想还停留在原地,还是强调以教师为中心、书本为主线,忽略了学生在职业技能培训中所最需要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教学模式也还是老一套的“满堂灌”,没有任何的自主创新环节和互动。这不得不说是对“双证制”教育执行不利的一个主要因素。
师资的不足 在调查的几所中学中,均没有专门设置“双证制”培训教师。在岗的“双证制”培训人员多为数理化外等专业教师兼任,而他们的知识结构与技能水平往往并不适合,也并不足以完成培训的任务。因而许多教师在课堂上仅仅是读教材,而没有任何操作与技能训练的教学内容,即使有也达不到与社会要求接轨的专业化水平。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双证制”教育培训已经退化成为一种简单、落后的文本宣讲。尽管其课程名称可能看起来很丰富,比如法律、计算机、汽修、电气维修等,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究其根源还是在于师资力量的不足。
课程安排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 几乎所有中学在培训中都有法律、维权、计算机操作、就业指导等方面的课程,却没有更实用的普通工种及三产业岗位技能、制造业技能培训的课程。已有的课程安排也缺乏系统性和就业的针对性,没有实现“毕业证和职业技能证”两者的相互融合。这种安排扭曲了“双证制”培训的真正内涵,课程缺乏新意,无法满足学生需要,甚至会干扰学生职业技能的发展。
“双证制”培训定位的局限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双证制”培训的对象是初、高中升学困难的学生,称为“两后生”。其中一部“两后生”按劳动法规定,尚未到达法定就业年龄,用人单位不允许录用。针对这一现状,目前在初中毕业生中试行的“双证制”培训,仅属于技能和能力素质培训,而非“职业资格证”培训,因而在初中开展“双证制”培训势必受到一定程度影响。同时,我国的初中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部分,是向高中过渡的一个重要阶段。这种定位决定了初中教学是以“升学”为主。对初中毕业班学生开展的“双证制”教育,并不会引起学校、教师足够的重视,自然也无法引起参训学生的重视。而对于高中毕业生,升学仍然是其第一选择,即使不能顺利升入大专院校,他们也会选择职校或培训机构来完成职前技能的训练和储备,并不会对“双证制”教育培训寄予厚望。这都会导致中学内的“双证制”培训流于形式。
2 对“双证制”教育工作改革的建议
注重现实性,转变培训观念 为了全面落实中学“双证制”培训的质量,必须加快教学思想转变,全面提高对“双证制”培训的重视程度。1)注重学历知识与职业技能统筹并重发展;2)加强对初中学生培训优惠政策、就业观教育的宣传,积极动员“两后生”参加培训,同时扩大学生开放范围,将“双证制”教育向“两后生”之外的其他生源倾斜,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向职业院校输入更多优质生源;3)加大职业技能和能力素质培训的力度、强度、精度,调动更多的“两后生”及非“两后生”了解相关的知识技能,促使各初中学校充分认识“双证制”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切实调动全方位力量的积极性。
加快课程的个性化建设 1)以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训练为主,辅以法律、职业道德与礼仪、权益保护等相关知识;2)结合本地特色产业、新兴产业发展设置培训课程,将技能培训与企业实习相结合。学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实际情况,拟定好所开课程。
完善课时安排 现行的“双证制”教育培训时间多安排在每个学年的下半学期(通常是每年3月份以后),而这个时间段是毕业生复习准备升学的关键时期。学校、教师、学生关注的焦点都在“升学”上,在这个时间开展的“双证制”培训注定不会受到重视。这就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尽快将教学计划落到实处,将学校教育的本质回归到“关注人的发展”。同时,政府相关部门也可将“双证制”教育培训实施的时间提早,从每年九月份就开始实施,缓解与毕业生升学考试时间上的冲突。
改变培训模式,提高培训效率 为了增强培训效果,应改“教师为中心”为“学生为中心”、变“课堂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为“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注重课程实践教学,鼓励教学者优化理论课程与就业技能实践课程设置,做好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衔接,注重引导更多的学生做好对就业技能实践课程的学习。鼓励教学者采取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提高师资能力,加快教师队伍建设 1)扩大授课教师来源:可聘请中职学校专业教师、企业高级技工以及其他社会专业人士等作为兼职教师。2)授课教师队伍专业化:委派社会经验丰富、授课效果好的教师担任任课教师,稳定其队伍。3)组建骨干课程讲师团:以校内教师为主体,吸收社会相关专业人员,组建骨干课程讲师团,资源共享,送教下校,为学生提供较高质量的培训课程。4)强化教研活动:目前,“双证制”培训教学工作主要由任课教师单独承担、单独完成,教学研究活动相对来说极其有限,因此需建立健全相应教研活动机制,促进多方资源的交流,帮助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
3 结论
推进“两后生”“双证制”教育培训工作,是推进教育权利平等的重要组成,是普及现代文明的渠道,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举措。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与改革离不开“双证制”教育培训的优化与推进。以武汉市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探究、分析“双证制”教育培训中普遍存在的几点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意见,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对其他地区的相关工作也起到一定的启发和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秀华.对双证制教育培训教材《现代文阅读》的几点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6).
[2]时小侬.基于就业准入制度的“双证制”教育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1(1).
关键词:农村;成人教育;培训;模式;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374(2012)02-0069-03
近几年来,百色农业学校不断创新农村成人教育培训模式,以中等学历教育为根本,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为重点,以提高农村劳动力专业技能、增强就业和创业能力为培训宗旨,以阳光工程培训、温暖工程培训和新型农民培训工作项目为载体,扎实开展成人教育培训工作;培养造就一批社会主义新型农民,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智力支撑和科技保障,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学校实施“送培训下基层”工作的措施
百色农业学校在长期的农业职业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整合教学资源,聚集一切力量,开展“送培训下基层”农村成人教育培训工作。2005年以来,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县级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共组织开展农村成人教育培训18295人次,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智力支撑。
1.1以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为抓手,着力提高农村劳动者综合素质
五年来,利用学校专业和师资优势,从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人手,先后组织实施“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李兆基基金温暖工程培训”、百色市下山进城入谷培训、百万农民大培训、返乡农民工等培训工作,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106期,培训人数达10795人次,发放技术资料约8万份。
1.2以自主创业为目标,着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
实施“送培训下基层”农民培训教育以来,先后开展农机、汽车驾驶员、农产品加工、电子操作工、机防手、计算机操作、电焊工、园林绿化工、乡村旅游服务员、村级动物防治员、酒店服务员、电焊、农村建筑工匠、缝纫工、家政服务、摩托车维修、电子电器装备等引导性培训共计50场次,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2500多人次,在阳光工程培训工作中,采取了引导性培训与技能性培训相结合,采取技能培训与外出就业相结合,为当地农民致富增收、繁荣县域经济起积极的作用。
1.3以技能培训为亮点,促进农业增效,引领农民增收致富
广泛开展“送培训下基层”活动,根据不同区域对农业科技的需求,组织专家及农技人员,深入到各乡镇进行技术培训、指导。培训的内容主要有: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三免”“三避”技术、水稻旱育栽培技术、食用菌高产栽培技术、种桑养蚕技术、烤烟优质适产栽培与烤烟调制技术、甘蔗高产高糖栽培技术、无公害蔬菜生产、西红柿栽培管理技术、果蔬嫁接技术、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日光温室生产技术等。据不完全统计,开展各类农业技术培训近50期,受训人数达5000多人,使广大农民真正掌握了现代农业先进技术,提升了农民的致富本领,提升了农民的致富能力,增强科技示范户、科技带头人的“双带”能力。
1.4以培训质量为主线。注重培训实效。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在开展“送培训下基层”农村成人教育培训过程中,以培训质量为主线,按照专业的不同、工种不同,分别制定科学的培训方案。例如,2006年以来,先后共培训1670人村级防治员、防疫员,培训村干部200人。通过农家课堂、现场课堂学习、现场培训、实际操作和自学等形式开展培训,采取理论培训、技能培训、声像教学、实际操作等环节有机统一,同时还注重教学监督及评价,技术跟踪服务,实现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的提高,确保了培训质量和效果。
1.5以当地政府合作为平台,深化基层党员培训,提升农村党员“双带”能力
始终坚持与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合作开展“送培训下基层”农村成人教育培训,特别是与当地县委组织部的合作,广泛开展农村党员大培训。五年来,先后与平果县、西林县、那坡县、凌云县等县委组织部合作,开展农村党员培训6000人次,通地培训,帮助农村党员转变理念,掌握农村实用技术,提高农村党员致富能力,从而提高农村学员带领致富,带头致富的能力。
2.实施“送培训下基层”模式的经验
2.1认识到位,目标明确
实施“送培训下基层”工作是开展农村成人教育培训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中职学校教学向农村延伸,体现农业职业学校为“三农”服务的办学宗旨。开展农村成人教育培训工作,实施下基层送培训,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也是破解“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快速发展劳务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构建和谐新农村的根本出路。“送培训下基层”工作认识到位,措施到位,经费到位,人员到位,管理及技术跟踪到位。
2.2加强领导,健全机构
领导高度重视,把成人教育培训工作列为学校重中之重工作来抓。组建了“送培训下基层”领导班子和工作机构,成立由校长任组长,分管培训工作的校领导为副组长的培训领导小组,下设招生宣传组、教学培训组、转移就业组、跟踪服务组。做到任务清楚、分工明确、责任落实,保障了各项培训工作有效开展。
2.3广泛宣传,科学引导
学校与当地党委、政府建立成人教育培训合作机制,并大力宣传成人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特别是村两委换届后,如何提高村两委的“双带”能力,成人教育培训工作纳入当地党委、政府的主要工作日程。通过宣传,科学引导农民参加培训。
2.4精心组织,扎实培训
在实施培训工作过程中做到四个结合,即:“非农技能专业与地方特色产业相结合,专业设置与农业生产需求相结合,书本理论知识与面上推广技术相结合,课程内容与农民需求相结合”,保证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实施“送培训下基层”面临的主要问题
3.1培训对象素质相对较低
大部分农民都是初中毕业或小学毕业,在家务农参加学习培训时间少,在经济后发展地区,有近九成以上的农民没有接受任何职业就业培训,参加成人教育培训机会更少,使培训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如2011年学校在那坡县百南、百省、那万村开展的成人教育培训中,报名培训160人,其中初中毕业143人,占培训人数的89.4%。
3.2培训经费短缺
农村成人教育培训工作培训补助经费较少,部分专业培训经费缺口大,向农民收取难度更大,又缺乏收费依据,地方财政无法配套,特别是工作经费更缺。
3.3培训效果与质量缩水
由于农村成人教育培训工作培训点地域较广,宣传普及不能到每一个村社和农户,开展培训因交通、地域、经费等原因,远远不能满足农民实际需求,培训效果与质量有一定的缩水,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作用还显得不够。
3.4缺乏与培训相适应的实训场所,整合社会资源难度大
由于没有相对完整的实训基地,开展“送培训下基层”培训场所的条件、设备相对落后,如村级办公设备、条件有限。另外,由于机制、体制上原因,整合当地有关部门如农业、林业、畜牧业、扶贫、劳动等的资源难度大。
4.实施“送培训下基层”工作注意的几个问题
4.1培训计划要适应当地产业发展特色
开展成人教育培训,实施“送培训下基层”工作,面对的学员主要是初中毕业的农村青年、中老年,这些学员主要在家务农,从事农业生产与经营,因此,开展培训过程中,要结合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针对性的制定培训计划,如:凌云县朝里村干部培训,围绕烤烟、八角、油茶、茶叶等主导产业发展来制定培训计划;西林县村干部培训,培训计划则围绕沙糖桔、茶叶、竹子、蔬菜等特色产业发展来定。
4.2培训内容要符合当地农民生产需要
实施“送培训下基层”工作,应根据当地产业发展特色制定培训计划,培训内容也要围绕农民生产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的开展培训,即农民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如:那坡百南村乡村干部培训中,当地农民最急需的是种桑养蚕技术,因此在培训时应重点传授种桑养蚕技术。
4.3培训方法要适合农民自身的学习条件
由于当地农民素质相对较低,大部分农民都是初中以下的受教育程度,接受理论培训难度大,自学困难,掌握实践技能的水平不高。因此,在培训方法上要针对农民自身的特点,多开展实践操作训练与示范,让农民学会操作,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并在生产地过程中进行跟踪指导。
4.4培训目的要实现农民增收
要注重培训实效开展“送培训下基层”工作。因为,农民是否实现增收、农业是否增效是衡量培训实效的一项指标,实施“下基层送培训”工作要以农民增收为目的,帮助农民转变理念,提高农民致富本领。
4.5培训效果要实现农村党员的“双带”能力
实施“送培训下基层”工作要以实现农民增收为目的,以实现农民带头致富、带领致富为纽带,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党员的文化素质和致富水平与本领,实现农村党员的“双带”能力,实现农村共同致富,以推进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初中生物 环保教育
环境保护是关系千秋万代的大事,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人类以高度责任心做出持续努力。为此,我国将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以增强国民的环保意识。环境教育是落实我国环境基本国策的重要措施,是提高全民环境意识的重要形式。中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是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在这一时期开展环境教育,增强中学生的环保意识,并强化环保行为,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初中生物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背景与意义
1.普及教育和社会的需要。初中阶段是我国义务教育的最后阶段,从普遍性角度考虑,对初中生进行基本道德、基本素质、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教育是社会的需要。环境保护需要全民环保意识的增强与积极主动参与,每个公民依法都应当完成初中阶段学习。因此,初中阶段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环境教育,是培养和造就具有良好环境意识和良好素质的一代新人的关键。
2.初中生物教学的特殊性。生物教学在内容方法上都与环境教育有着特别重要的联系。初中学生从小学进入初中学习后,通过生物课程学习,开始能够比较系统地理解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关系。因此,可从知识结构内容上渗透环境教育,让学生以生态学为基础,了解生物多样性,了解生态平衡,了解生物及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3.现实情况的差距。目前,党和政府对环境问题特别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社会对环保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从有关统计资料和实际调查不难看出,作为祖国未来的初中生群体,他们对环境问题中的人口过剩、环境污染等现象有所了解,但缺乏科学认识,环境意识还是比较模糊的,对国家的重大环保政策还不够了解。因而要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加强国情教育和环保教育,改进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使其与现代环境教育相适应。
二、初中生物教学中加强环境教育实践
1.对生物教师进行专门的环境教育培训。环境教育成败常常取决于教师。目前我国中学对环境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师的环境教育意识还比较淡薄,普遍缺乏环境教育专门知识,对所有教师开展环境教育培训的成本太高且成效不大。根据目前我国中学师资力量及教材内容设置情况,可以考虑由生物教师承担环境教育的主要任务,对生物教师进行专门的环境教育培训,包括职前教师环境教育培训和在职教师环境教育培训,从而在中学中培养一批拥有较高水平的环境教师队伍,这是环境教育成功的关键。
2.挖掘环保内容,搞好课堂渗透。初中生物教材有些内容涉及的环境教育内容较零散,怎样把这些相关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做到适时、适量、适度地渗透环境教育,关键是教师如何合理地挖掘教材、归纳整理、拓展延伸,再以适当形式传递给学生。如“形形的生物”这一模块部分的教学,在介绍“生物多样性”知识点时,老师可以列举大量有关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的资料,让学生认识到我国的生物多样性正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结合“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模块部分教学,可以直观方式向学生呈现我国大约已有200多种植物灭绝,现在约有4600种植物和400种野生动物处于濒危状态;森林覆盖率只有13.92%,而沙漠和沙漠化面积已达153万平方公里,让学生认识到我国环境现状,使其意识到环境保护的紧迫性。结合“健康的生活―健康及其条件”模块部分教学,介绍环境对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保护环境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环境教育渗透时要注意:(1)找准环境教育与教材内容的结合点,避免牵强附会。(2)掌握好渗透的比重和程度,环境教育作为普及性教育,不能上成某一学科的知识拓宽课和环境专业课。
3.积极开展生物知识与环境保护的竞赛活动。心理研究证明,当学生处在竞争活动中时,就会激起较强的好胜心和好奇心。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这一心理特点,经常开展一些生物知识竞赛活动。在竞赛知识内容里融入环境保护知识,这样在强化促进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受到环保意识的熏陶,同时他们会为了取得竞赛的胜利而不断努力学习更多环保知识。另外,教师为了提高学生进一步参与的积极性,可以在竞赛结果后颁发一些有意义的小奖品,作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的奖励,也可以把获奖情况和积极参与者的情况在学校公示栏或者光荣榜上公开展示表扬,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
4.付诸行动,体验保护环境成效。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体验亲自参与保护环境取得的成效和成就感。教师可紧密联系当地实际,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使学生亲自体会到环境教育的重要性。也可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到当地社区、街道、河边亲手打扫卫生、清理垃圾等义务活动,让学生认识到目前人们的环保意识情况,同时感受到作为“环保志愿者”受到人们赞扬的喜悦。除此之外,还可以定期出版墙报,利用6月5日世界环境日、9月16日保护臭氧层日、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等特殊的节日举行专题讲座等。环境教育是面向全社会的教育,其广度和深度还应大大扩展,加强“环教”课外活动开展和环保知识宣传,直至全民参与,是最理想的前景。在各学科教学中都应该对广大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意识及环境科学知识教育,使学生形成一定的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责任感、义务感。这对人类生存、对社会发展而言,价值无法估量。
总之,对中学生加强环境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和经常性工作。环境教育是既系统又跨学科的综合课,要运用到地质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工程学、数学及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因此,课程改革中,生物教师应积极与其他学科紧密联系,为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陈浩荫.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广东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增刊.
一、强化组织领导,加强部门协调
各镇人民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要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成人双证制教育培训工作的通知》为指导,充分认识开展成人“双证制”教育培训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对成人“双证制”教育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工作协调,各镇(开发区)有关部门要与培训机构共同研究制订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明确相关政策措施,按照区域户籍人口1/500的比例,确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全区每年1000名左右的城乡成年居民通过“双证制”教育培训的指标,确保完成市对县区新农村建设农民素质提升工程考核目标。具体任务分配如下:开发区60人;镇186人;练市镇174人;镇140人;镇159人;和孚镇109人;善琏镇57人;旧馆镇39人;千金镇46人;石淙镇30人。各镇成人“双证制”教育培训工作由各镇化技术学校具体开展培训,经济开发区成人“双证制”教育培训工作由镇化技术学校负责具体培训。
二、积极组织开展农村劳动力“双证制”教育培训
各镇(开发区)要将成人“双证制”教育培训作为组织实施“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开展农村“两创”实用人才培训的一项重要工作。从2012年起,在组织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时,对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的学员,都要按照成人“双证制”教育培训的工作要求,增加文化课辅导环节,培训结束时将组织学员参加文化考核与学历认定,提升学员的文化素质和学历层次。
针对2004年以来已参加过技能培训的农村劳动力,各镇化技术学校要认真做好调查摸底,向镇(开发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提供数据,由各镇(开发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牵头负责,有计划地动员组织其中有一定学习能力的中青年农民参加文化补习、文化考核和学历认定。
三、进一步抓好企业职工“双证制”教育培训
青壮年职工是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和生产骨干,也是成人“双证制”教育培训的工作重点。各镇(开发区)经济建设服务中心和化技术学校以及有关职能部门要在总结前些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双证制”教育培训工作的新要求、新办法,广泛动员和组织企业青壮年职工参加“双证制”教育培训,加快提高青壮年职工的岗位技能和文化水平,提升企业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四、加强成人“双证制”教育培训工作的经费保障
为了确保文化课学习辅导、文化考核、学历认定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原有开展技能培训的基础上增加文化课教育的培训经费。开展成人“双证制”教育培训工作所需经费由市、区政府承担,列入市、区财政年度预算。市本级成人“双证制”教育培训经费由市、区财政按各50%承担。成人“双证制”教育文化课的具体教育培训成本为:文化课培训费750元、资料费及配套练习册等50元、考试及考核费用64元、毕业证书及学分认定等管理费36元,合计每人900元。
各镇(开发区)及有关部门要相互配合,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积极组织、参与、支持培训机构开展技能培训及文化课辅导。乡镇化技术学校要积极参与农村劳动力培训和企业职工培训,开展农村劳动力和企业职工的“双证制”教育培训,并加强与中职学校的联合,切实做好成人“双证制”教育培训的文化考核、学业档案管理、学历认定和文凭颁发等工作,确保教育培训质量。
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的必要性
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虽然普遍提高了,但与每年600多万大学毕业生相比[5],仍有很大差距,尤其是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新兴产业不断推陈出新,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如果缺乏一定的职业技能,就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据统计,2009年我国1.45亿农民工中,年龄在16~30岁之间的有65%左右的人只接受过初中教育,接受过高中教育的不足20%[2]。但从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文化要求来看,21.8%的单位要求劳动者要具有大专以上文化,38.3%的单位要求劳动者要具有高中文化,只有26.8%的单位要求劳动者具有初中以下文化[6],可见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远远满足不了用人单位的基本要求,从而使其在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中一直处于劣势地位。通过教育培训,可以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掌握更多更好的专业技能,增强谋生本领,提高就业质量,有助于解决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开阔他们的视野,跟上时代步伐,推动城市化进程。
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发展目标在于融入城市,成为名符其实的市民,他们中绝大多数人在进城务工之初甚至在学校学习阶段就憧憬过城市的美好生活并希望在城市立足扎根[7]。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新生代农民工研究报告》表明有55.9%的人准备将来“在打工的城市买房定居”。虽然目前有部分地区已取消了农村户籍,然而市民在心理上并未接纳他们,据调查,农民工认为市民对他们友好的占36.5%,不太友好以致排斥的占24.8%[8],究其原因虽与市民对农民工的偏见有关,但更主要的是由农民工自身素质造成的。新生代农民工要想完成城市化过程,由农村人变为真正的城市人,在城市中和谐发展,就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改变传统观念。通过教育培训可以加强新生代农民工文化、法律、文明行为规范等学习,使其深入了解城市,自觉增强对市民群体的归属感,克服乡土文化中的封闭、内向、散漫等消极思想,以主人翁姿态,积极参与到城市各项活动中去,在心态、文化、生活方式上逐渐接近市民,最终达到与市民的心理融合。
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绝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不满足目前生活现状,对工作条件、工资报酬、福利待遇等有较高的期望。但由于其文化水平、技术技能等限制,新生代农民工入城后一般只能从事需要体力多、技术含量低的工作。由于工作环境恶劣,工资报酬低,与市民相比,新生代农民工会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尤其是从小备受宠爱的独生子女,进城后由于强烈的环境反差造成的心理负担因期得不到合理的倾诉和宣泄,从而产生心理障碍,引发各种心理疾病,还有可能酿成悲剧。此外由于部分人法制观念淡薄、对自己约束能力不强而走上了违法犯罪道路,浙江省十里坪监狱对近5年入监服刑罪犯调查发现,新生代农民工服刑人员实施暴力犯罪和团伙犯罪的占当年新入监服刑人员一半以上,有的年份达七成以上[9]。因此通过教育培训,一方面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就业所需技能,让其掌握一技之长,提高就业质量,从而逐渐改善其生活状况;另一方面,加强心理疏导和法制教育,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增强法制观念,提高社会认同感。
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虽有各类培训机构对进城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但缺乏有效的法律和制度保障,农民工培训工作由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多部门参与,缺乏统一领导,监管措施不力,致使教育培训工作流于形式,没有达到应有的教育培训效果。目前颁布的有关对农民工教育培训的文件多侧重于对农民工培训的措施和步骤、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方面,缺乏有效的教育培训配套保障措施,更没有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制定出相对完备的法律法规,从而使对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工作无法可依。国家非常重视农民工教育培训问题,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投入大量资金,对提高农民工素质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由于农民工数量庞大,总体还不能满足他们对教育培训的要求,与国家对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相比相差甚远,国家对农民工教育培训经费不足直接影响到对其教育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用工单位也没有把对员工培训作为一项投资,尤其是在当前大学毕业生供大于求的严峻就业形势下,用工单位多采用“拿来主义”,不愿意为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买单。
对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时没有考虑到他们的文化基础,有的培训机构将职业教育等内容直接移植到对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中;培训机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多数教师是临时招聘的兼职人员,甚至有的培训机构聘用一些还没有迈出校门、没有任何实践经验的高校在校生,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更为严重的是培训内容与市场需求脱节,内容老化,没有针对性;多数培训机构培训方式简单,仍以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学员动手实践机会不多,灵活性不强,学不到实用技能,不能有效地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调动不起其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因此,多数人对培训工作不满意,据杨海芬等调查显示,对培训内容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占56.7%,对培训形式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占32.3%[10]。由于新生代农民工接受正规教育时间短,整体文化水平不高,对当前经济发展和就业形势判断不准确,小农意识较强,缺乏市场竞争意识,只顾眼前经济利益,误认为不参加培训也能“胜任”工作,不愿意投入精力和经费参加培训。多数用工单位同新生代农民工签订的劳动合同期限短,甚至有的单位根本不愿意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以规避由于签订劳动合同而引发的法律责任。由于绝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对自己的人生没进行过认真规划,职业流动性非常大,用工单位不愿意让他们参加培训,以免影响工作,影响单位的经济效益。
加强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的对策
农民工教育培训法制化是世界各国共同的趋势,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专门针对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的法律,现有的教育培训机构多以获得最大报酬为最终目标。培训工作功利化,制约了农民工教育培训工作的有序开展。同时由于没有专门的法律保障,导致对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工作的监督和管理无法可依。因此,必须加强立法工作,建立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机构准入制度及奖惩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加强教育培训机构的鉴定、评估和监管工作,建立培训资金监管制度,充分发挥社会、网络、新闻媒体等监督和评价功能,树立和强化新生代农民工的终身教育理念。明确目标,划清职责,健全机制,理顺关系,把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工作纳入到法制化轨道。教育培训经费紧张是制约新生代农民工素质的提高及城市化进程的瓶颈,尽管政府对农民工培训经费投入逐年增长,但新生代农民工数量也在逐年增加,每个参训人员得到的补贴微乎其微。考虑到国家、政府和新生代农民工的实际情况,在政府逐年加大对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经费投入的同时,可以采取有效措施实行多方位立体化的筹措机制,如单位从利润中提取一部分,个人缴纳一部分,社会捐助一部分,共同筹资建立新生代农民工个人教育培训专项基金,定期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科学文化、心理健康、法律法规等培训,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技能,加快其融入城市的步伐。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最后一年或采取9+1义务教育模式,对没有继续深造意愿的学生实行分流培养,强化其职业技能和城市化心理辅导,与用人单位联合定向培训,直接为企业培养技术工人。#p#分页标题#e#
一是农民科技培训力量明显不足。全省现有农村劳动力700多万人,每年各类农村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全口径培训农民仅为240万人,占需求培训总数的33.8%,尚有66.2%的农民得不到培训;全省每年返乡初高中毕业生和初中辍学生25.58万人,全省农村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年均招生培养量7.85万人,占需求培训总数的30.7%。上述数据说明,现有农民教育培训能力远不能满足培训的需求。同时,各类农业培训学校的教育设备、设施老化落后,导致农村农民教育培训质量和能力的低下,也是制约农民教育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是农民教育培训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去年,中央及省级财政投入农民科技培训的经费为3870万元。但是按全省710万农村劳动力计算,人均年培训费用为5.45元,仅相当于每年政府为每一位农村劳动力免费赠送一本科普书。
三是农民教育培训保障机制严重缺乏。长期以来,开展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并没有被真正地重视起来,纳入重要日程,同经济工作一样同步推进。农民作为弱势群体,在受教育方面没有得到与城市职工同等公平的待遇。目前,还没有有关保障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实施的地方法规,把培训教育农民、提高农民素质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在资金投入上,绝大多数市、县没有把农民科技培训列入财政预算,资金投入无固定渠道和保障;在政策制定上,较少出台鼓励和支持科教单位参与农民科技培训、调动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积极性的政策措施。
今后,为做好农民培训工作,我省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要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今后一个时期,农民科技培训要以建设新农村、培养新农民为重点,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主旋律,坚持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和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地推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大批高素质的技能型实用人才。把农民教育培训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新机制,整合资源,创新方式方法,确保农民教育培训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起到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二是要进一步加强领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然要求培养大批与之相适应的新型农民。可以说,农民素质是否真正得到提高,决定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建议省里成立专门的农民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省长挂帅,主管副书记和副省长任副组长,农业、教育、财政等有关部门领导为成员。在人大、政协的重视和支持下,把农民教育列为新时期重点工作、硬任务,列入各级政府岗位目标责任制,全面、迅速、科学、可持续地推动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深入开展。
三是要进一步整合资源,构建培训体系。实践证明,农村职业教育只有走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发展之路,才能动员各方面力量,集合全社会能量,共同促进农民教育培训协调健康发展。根据我们省实际情况,建议打造以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为龙头,县乡各类农业教育培训、推广和科研机构为补充,构建面向广大农村和农业产业、培养大批合格劳动者和农村实用人才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
一、送教下乡组织与管理的困难和问题
(一)农民文化程度偏低,缺少主动接受教育培训的意识。就吉林省桦甸市而言,截止2013年3月末,有农村劳动力166478人,其中16~30周岁为47079人,这部分农民多数外出务工,不是接受农民教育培训的主体;31至50周岁只有69325人,占劳动力总数的41.6%;51至70周岁50074人,老年劳力占劳力总数的30%以上。其中:小学毕业占32.5%,初中毕业占51.13%,高中毕业占14.48%,中等职业毕业占1.8%,大学毕业占00.9%,这些农民文化程度更低,多为初中、小学和半文盲。加之相对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村未婚青年的离土离乡,导致留守农民年龄偏大,对新生事物认识不深,很难从经验和传统中解放出来,虽然他们从事着传统生产模式的种养殖农业,且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着不科学的种养植手段,造成生产上人力物力的浪费,降低了收入水平。然而随着国家对农业投入的不断加大,农民收入也相对有所提高,小富即安的意识不断增强,农民只顾眼前的短期利益,缺少长远发展的目光,对提高自身素质的教育要求不强烈。
(二)硬性培训导致培训组织与管理的困难。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工作的不断重视,“三农”工作也被有关业务部门列为所谓的重点工作,从而出现了对农民培训工作的牵头部门过多,有些培训并不是经常化和系统化开展,且部门之间缺乏协调联动,各自为政,培训目标不够明确,职责也不够细化。主要体现为,一是个别部门对于农民培训还存在“走过场”,为完成任务而培训,形式化严重,农民参加培训后收获甚微,导致农民十分反感。二是培训手段难以创新。农民习惯“三分听课,七分学样”的方法学习新技术,而大部分培训机构开展的培训形式基本以课堂理论传授为主,形式和内容单一,效果不佳。三是有些从事以经营为目的的企业或个人,进行以盈利为目的的农民培训,影响十分不好。
(三)农民教育培训缺乏产业支撑。在农业产业发展日益商品化和市场化的形式下,农民增收的愿望十分强烈,政府部门尽管重视产业发展,并要求做大做强,但农民在产业结构组织上缺少良好的市场导向和信息服务,农民对市场经济信息缺少了解,从全国情况看,产业经济发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与农民教育培训之间的结合还没有形成良性循环。目前,就桦甸市而言,聚集在特色产业上的劳动力比例不高,产业方面大户不多,专业合作组织也不多,导致大部分农民连年种植重茬作物,难以形成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从而制约了农民参与培训的愿望。
(四)体系建设不完整,影响了农民培训的组织与管理。改革开放三十四年来,农民培训体系队伍建设日渐完善,然而,在基层农民教育培训组织与管理的实际工作中,还体现一定的不足之处,亟需加以完善。一是由培训部门过多导致乡镇政府组织与管理培训的部门不统一,乡镇政府很少有整体农民培训方案,造成培训不系统和重复培训的现象时有发生,作为乡镇政府没有过多精力组织培训,制约了组织培训的积极性。二是基层机构软弱。从全国情况看,大部分县市都相继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为前身成立了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承担着当地农民教育培训的主要工作。有些县市虽然建立了乡级培训组织和村级培训点,由于受编制、经费的影响,等同虚设,工作开展情况并不理想。就桦甸市而言,市农民科技教育中心(农广校)在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工作中,多年受到省、国家级的表彰,属县市级办学体系较好单位。在体系建设上,乡镇培训站也是附加在乡镇农业生产办公室的机构上,没有一个独立的法人机构,村级培训点没有专项使用资金,导致没有专人负责,培训都是临时组织,在不同程度上限制了农民培训工作的纵深发展。
二、送教下乡组织与管理办法和途径
(一)增加农民教育培训的组织灵活性。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是取得良好培训效果的有效方式。无论是实用技术培训还是在诸多培训项目,如何按规定保质保量完成培训任务,让农民坐得住,做为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者就要研究参加培训学员的年龄、文化层次和他们的培训要求等,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取得最佳的培训效果。一是在完成好培训任务的同时适当增加对农民感兴趣的相关培训,让农民感受到参加培训的充实效果。二是培训时间和培训形式的灵活性。培训时间应避开农民的农忙季节并尊重农民的生活习惯,按照农民的生活节奏安排培训,必要时也可以住村晚饭后开展培训。培训形式上,突破单一的课堂面授模式,把课堂教学、现场实习、典型示范等形式有机结合,做到教学形式多样化,让农民真正掌握一技之长,同时对专业技能的讲授,也要力求与生产实践相衔接。 三是“送”进来,“走”出去。通过2012年9月对桦甸市三个乡镇的农民教育培训调研情况看,多数农民希望在不出家门得到培训的同时又希望走出家门,寻求先进的农业产业前沿技术和信息。所以,在组织农民培训过程中,尽量创造条件尽力走入村屯,把科技教育培训办到农民家门口,让农民不出家门便受益;同时,创造条件让农民有机会走出家门,有参观考察的机会,了解不同地区产业技术和信息,从而提高培训班的培训活力,提高农民参与培训的兴趣,达到最佳的培训效果。
(二)做好训前调研,变硬性培训为针对性培训。做到训前调研,采纳和听取受训人员的建议,满足农民参加培训的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做到培训深入浅出,增加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开阔他们的视野,拓展致富思路,杜绝培训“走过场、形式化”。
(三)以“一村一品”模式发展村级产业经济。深入推进“一村一品”经济,不仅是一项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农业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强村富民工程,也是与农民教育培训之间形成良性循环的关键所在。通过培训引导和提高农民对产业发展的愿望和兴趣,在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强信息、信贷和相关政策的扶持下,找准产业和产品的切入点,在发展一村一品产业经济的同时,农民渴望知识、提高素质愿望也就更加强烈,从而,对农民组织开展实用技术、职业扶持、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培训就会更加顺畅。
(四)加强对农民培训的资金投入,完善农民培训体系。县、乡、村基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机构在农民教育培训组织与管理工作中,既重要又略显薄弱。所以,在农民培训体系建设中必须得以加强。一是政府要加大对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视和指导,理顺现有县级农民科技教育中心(农广校)和其它相关培训机构,建立一支农民科技教育的专业队伍,对本地区农民培训进行统一管理,成为当地的农民科技教育的主要阵地。杜绝其他非相关部门开展各种形式的农民培训,逐步把农民培训纳入法制化轨道。二是国家要对其加强投入,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基层农民培训教研、培训、推广的需要。在充分发挥县级农民科技教育中心作用的同时,积极发挥乡级培训站的区域带头作用,满足其工作经费,配齐人员编制,逐步增加其独立开展农民培训的能力。村级建立培训点,有专人负责,并适当给予财政工资补贴,增加其工作积极性,使村级培训点真正活跃起来,提高农民科技教育中心(农广校)体系五级办学普及率,同时当地政府加强对其监督和管理,使其真正成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专业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