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1 16:20:3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神经生物学综述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神经生物学;课外科研实践;七年制;综合型人才
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战略目标之一:到2020年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一个国家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是由该国的教育实力来决定,因此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综合型人才是发展国家实力,增强国际竞争力迫切需要的。医学院校是培养创新性综合型医学人才的摇篮与基地,通过特定的课外科研活动把课堂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巩固课堂知识,进一步发现问题并学习新知识,是综合型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2]。
我国传统的医科大学基础教育通常以课堂教学为主,以书本为中心,与科研实践活动完全分隔开,重视及强调课本知识,忽略对七年制医学生科研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七年制医学生基础好、起点高、学习能力强,学生在前期已经具备了一些基础课程知识和技能,具有进一步掌握本领域新技术和新进展的能力,在教师的指引与帮助下,可以涉猎更广更深层次的前沿理论与技术[3]。通过此文和同行分享本学系在引导七年制医学生参与神经生物学课外科研实践活动方面的一些方法与体会。
1全面推行导师负责制
牛津大学早在19世纪就实行了导师制,导师既要指导学生们的学习,也要指导他们的生活,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师生关系密切[4]。近几年国内绝大多数高校已经开展了导师制的教学实践活动,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指引学生高效地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拓宽其视野,提高其提出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培养学生的探索型或创新型的科学素养和能力。
导师制主要涉及以下两个方面:①首先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确定研究方向,进而选择在此研究范围内从业的指导老师作为导师,在确保顺利完成其现有学业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到导师团队的科研工作中;②导师可根据学生的综合条件,如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对科研工作的爱好和期待程度,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参与科研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科研兴趣,培养其科研思路,使他们能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科研实践活动去中并加以拓展。经过三年的尝试,该教育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科研兴趣,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科研能力,巩固并拓宽课本知识,同时为导师提供更多发现人才、选拔人才的渠道。最终通过师生的双向选择(每位导师可以与3~5位学生建立导师制关系),确认指导关系,可根据学校相关规定和要求开始课外科研实践活动,具体实施如下。
1.1查阅并阅读文献,撰写综述
学生与导师在经过多次详细讨论后,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在导师的指导下学习并掌握各种检索工具的使用,查阅文献和相关资料。导师对检索所获得的文献进行筛选分类后,按照理论上由浅至深的顺序,或按照技术上由旧至新的顺序,指导学生阅读学习文献,做读书笔记,同时鼓励他们在组会中去讲解一些有代表性的文献,在上述过程中,导师要做到及时与学生交流和讨论。接下来导师拟定题目,由学生来撰写文献综述,此过程中需要导师和学生反复讨论、修改及补充。通过上述一系列的训练,学生不但能充分掌握本研究领域的基础理论与最新动态,还培养了深入浅出的科研写作思维和科研语言表达能力。
1.2设计并开展实验研究
学生依据各自的课题研究方向和阅读文献的结果,并根据实验原理设计出具体的科研工作计划和实验方案,再与导师反复多次讨论、修正后进一步实施。在具体实施实验研究之前,通常由导师手把手对学生进行实验室基本功培训,如如何配置各种缓冲液,如何灌流、取材,切片,染色。以借助人工神经导管修复成年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实验为例,首先学习制作实验动物坐骨神经缺损模型,导师需要向学生演示其过程、讲解注意事项等。第二步如何将神经外膜与人工神经导管缝合在一起,导师需要向学生阐述上述操作的目的和原理,学生见习完成后,就可以进行实践操作。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可以随时和导师交流实验进展情况如遇到的困难、实验失败的原因和预实验结果。导师也要及时讲评学生科研训练中的进步,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发现问题并能及时纠正,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的热情和动力。在实验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组织学生定期开展课题进展汇报,以此锻炼他们的学术交流能力。
1.3处理数据,撰写论文
实验数据是论文结果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将庞大无章的原始数据,表现成为一目了然地且极具表现力的图表结果。前期医学生已经学习医学统计学这门课程,在具体科研实践过程中,需要学生将统计学课本知识应用于科研实践中去,即应用相应的数据分析和统计软件对原始实验数据进行建立数据库及处理分析,最终的结果要与导师进行讨论与校对。撰写及是检验学生整个科研活动非常关键的一环,在科研实践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导师都需注意进行讲解与引导,例如在每周组会上学生讲解文献时,文献中的前言部分除了综述该研究领域的进展情况外,还提出了“为什么”开展本研究这一科学问题。那么学生在撰写科研论文时该如何巧妙地引出自己的科研问题呢?需要师生之间在组会上针对这一问题及论文的其他内容反复讨论,直至学生逐渐掌握科研论文写作的要求。
2神经生物学课外科研实践的收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课外科研实践活动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导师而言都是获益匪浅的双赢的过程[5]。对导师而言,着眼于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实践中慢慢成长。借助科研实践这样一个平台,吸引优秀的医学生加入课题组中深造,他们朝气蓬勃且思想活跃,可为科学研究注入新鲜血液,为学科的发展储备坚实的后备力量。同时,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要求老师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对学生进行激励、鼓舞,用自己的良好品质与精神气质去影响学生。试想:一个老师说话、讲课或做科研工作时毫无激情,又怎能调动学生对知识探究的激情。老师一定要做到自律且优秀,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逐渐影响学生的独立人格,形成他们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授业”的过程,要求老师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即“要给学生一碗水,师傅肚子里要有一缸水”才行,并能采用恰当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很好的接受、吸收与利用,做到这一点,要求老师具有强烈的职业追求,要不断地完善自我。“解惑”,学生提出的疑惑,老师要有效地解决。对于基础知识或实验技巧方面的困惑,老师应采用恰当的方法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引导并发掘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的精神的同时,及时给出有效地解决方案。对他们生活中的问题,也要注意观察,必要的时候给出自己的建议,使他们很好的走出困惑。在“解惑”的同时也要意识到,虽然帮助学生是老师的天职,但帮助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并使他们自己掌握一定处理问题的能力,在帮助的时候要留有空隙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整个的“传道授业解惑”的科研实践过程,也是老师提升自己的过程。
对学生而言:①转变自己的学习方式,变被动为主动。在导师的引导下,学生亲自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课本知识解决各种层面的实际问题,有利于培养并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科学实践是人类认识自然并改造自然的最直接活动[6],学生亲历科研活动是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重要载体[7]。通过上述实践活动,学生初步掌握文献资料的检索、综述撰写、科学研究的选题和实验设计、常用实验室仪器和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等。过程中,学生遇到困难或遭遇失败时,通过进一步查阅文献资料、分析推理或与导师讨论后,可能产生新的思路和新的发现。整个科研实践过程中,学生充分调动其聪明才智,发挥其独立思考的能力,运用所获得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的问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大大提高。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兴趣是行动的原动力[8],在科学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不仅会遇到枯燥的重复工作,也有可能遇到充满挑战的难题,既可以充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来解决遇到的问题,也可以直接从导师那里得到答案或帮助;不断地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并提出新的科学问题,这个过程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探究问题的好奇心,也可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③有利于培养学生科研素养和综合实验技能。科学研究极具挑战性,只有好奇心是不够的,实验中通常会碰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学生必须具备足够的恒心、耐心及毅力,才能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同时,在实验过程中还要不断学习各种实验技能,提高自己的动手操作、独立思考的能力。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团结协作是科研必需的基本素质[9],任何一项科研任务的顺利完成都必须依赖诸多人的智慧和力量,学生之间在科研实践过程中能增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共同面对困难、承担风险、分享成绩,从而逐步形成乐于助人且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和能力。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外科研实践活动是件好事,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有些学生参加课外科研实践的动机不够单纯,遇到困难容易产生畏难、胆怯情绪。这必将导致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出现一些急功近利的想法,总是考虑能否发表文章以及文章的数量,亦或这些文章对将来的毕业分配或进一步深造是否帮助等等。也有一部分学生起初对科学研究抱有极大的热情和憧憬,但是经过几次失败的探索之后便打起了退堂鼓。当出现上述问题时,导师需要及时对学生进行引导和鼓励,让学生们充分认识到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不仅仅有喜悦和成功、还充满了坎坷和苦难,任何一个伟大的发现都是在经过长期艰苦的探索之后完成的。科学研究的道路上所有的弄虚作假、急功近利都会导致严重的错误和失败,只有真心热爱且持之以恒的人才能在科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和越走越广。经验证明,积极开展导师负责制的课外科研实践活动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医学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仍需不断积累经验,充分发挥导师的引导作用,挖掘学生潜能,调动其探究问题的积极主动性,引导学生良性发展。
经过导师负责制的课外科研实践活动,神经生物学系老师指导的学生在校内及北京市属高校间的各类比赛如学术论文、实验设计和科技发明制作中脱颖而出,纷纷获奖,这其中凝集了老师们的辛勤指导和孜孜不倦的教诲以及同学们的热情探索与求知。
[参考文献]
[1]杨萍,熊鹰,阮怀珍,等.神经生物学第二课堂在第一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4):787-789.
[2]周晓红,陈晓光,彭鸿娟,等.以课外科研工作为基础拓展医学生创新综合素质教育空间的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2006,14(3):235-236.
[3]杨朝阳,李晓光.神经生物学教学模式及改进[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6,22(1):122-124.
[4]程琼,陈罡,沈爱国,等.神经生物学教学方法与课程建设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7):602-605.
[5]邢俊玲,段建红,胡三觉.从神经生物学教学培养医学生创新思维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3):223-224.
[6]刘浩,庞丹.杜威的科学技术“探究”思想解析[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1):18-22.
[7]尹艳玲,韩松,李俊发,等.医学神经生物学分层次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15,17(8):681-682.
【关键词】 AS;突触可塑性;神经递质;突触传递
在由神经元和胶质细胞构成的神经系统中,胶质细胞数量占90%,其中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AS)是体积最大,也是分布最为广泛的胶质细胞。过去认为AS主要是对神经元起支持和营养作用。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AS在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活动、脑的发育和神经病理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突触是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过程中的重要结构。最新观点认为,AS与突触前和突触后神经元共同构成三重突触(tripartite synapses)结构,参与信号的传导和整合[2]。
1 突触可塑性
突触可塑性是指突触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突触数目、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既包括突触传递效能的变化,又包括突触形态结构以及亚微结构的变化,来调节神经传导和神经分泌等[3]。
根据作用时间,突触可塑性可分为短时效的和长时效的。根据接收条件刺激的突触前纤维与传递效应改变的突触之间的对应关系,可分为同突触型,即条件刺激和可塑性改变发生在同一条突触通路上;和异突触型,指条件刺激作用于传入神经,而可塑性改变发生在没有接受刺激的突触通路上[4]。
2 AS与突触可塑性
AS与突触前、后神经元的位置关系密切,在神经系统内与突触结构紧密相连。早在1997年,Barres等[5]就报道,胶质细胞可以促进突触间的联系。与胶质细胞共同生长的神经元突触的活跃程度是独自生长的神经元突触的10 倍。后来,Barres 实验室又发现,去除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中的AS后,电生理记录反映突触的活性很小;将AS加入后, 即使没有与胶质细胞接触, 神经元对多种刺激的反应程度也比那些独自生长的高出7倍, 且很少出现突触传递障碍。为解释上述现象,Mauch等[6]使用层析、2 d电泳和质谱分析等方法进行了细致的研究。结果表明,AS在突触囊泡的释放和再循环过程中也有重要作用。 AS释放的载脂蛋白/ 胆固醇被神经元内吞入胞内, 使RGCs的自身突触 (autapse) 数目增加了8倍, 量子含量 (quantal content)增加了10倍。近年来,使用细胞培养、膜片钳记录、免疫荧光标记及免疫电镜、免疫蛋白印迹等多种技术进行的研究也揭示:在体外培养条件下,AS可直接控制神经元的突触数目和效能,这些结果提示AS可主动参与调控神经元的兴奋性及突触的可塑性[7]。
3 AS通过释放递质调节突触可塑性
根据传统的观点,能否释放递质是神经元与胶质细胞的一个根本区别。现已证实,胶质细胞也能释放递质,包括谷氨酸、ATP、D-丝氨酸等。这些胶质细胞源性递质既可以作用于AS自身,也可以作用于神经元,调节突触传递和神经元活性[8]。
3.1 谷氨酸
谷氨酸是中枢神经系统重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AS能通过控制突触间隙谷氨酸的浓度来调节突触传递。其释放的谷氨酸可作用于突触后膜的NMDA受体,激活神经元[9];也可作用于突触前膜的NMDA受体,增加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微小抑制性突触后电位;还能激活中间神经元上的红藻氨酸受体 (kainite recepotor,KA),引起自发性抑制性突触后电位频率增加[10]; 此外,谷氨酸还能活化不同类型的谷氨酸受体,特定调节海马中间神经元的抑制性突触传递[11]。
3.2 ATP
ATP对突触传递主要起抑制作用,这可以通过突触前、后两种机制实现。在海马,突触前膜释放的谷氨酸可作用位于AS膜表面的相应受体引起ATP释放,ATP在细胞外降解生成的腺嘌呤可激活突触前膜的嘌呤受体,抑制突触前神经元进一步释放神经递质[12]。此外,ATP能减少谷氨酸能神经元内Ca2+震荡的幅度和频率,从而抑制兴奋性突触传递[13]。通过这种方式,AS可抑制突触传递并为远隔部位的突触提供“交互通话”的方式。这样,AS对突触活动的整合使整个突触网络内产生了广泛的协同效应[14]。
3.3 D-丝氨酸
D-丝氨酸有助于在突触后神经元引发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 LTP)。AS可通过释放D-丝氨酸的量来控制长时程突触可塑性。Yang等[15]发现,与AS共同培养的神经元可诱发出LTP;而在不含AS的条件培养液中,只能观察到正常的自发性和诱发性突触传递,但诱发不出LTP;如果向其中加入D-丝氨酸,则能够重新诱发出LTP。而且这些LTP现象均可被D-丝氨酸降解酶所抑制。
3.4 其他
除以上神经胶质递质外,AS还可以释放高半胱氨酸和其他非递质类物质,如胆固醇,肿瘤坏死因子,神经营养因子,细胞外基质等,对于突触数量、结构和传递效能产生重要影响。
4 展望
近年来,对胶质细胞生物学功能的研究已经成为神经生物学领域的一大热点。随着研究的深入,对于胶质细胞在突触可塑性调节中的作用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有许多重要环节没有阐明。随着对胶质细胞与神经元之间相互作用机制的日益深入的研究,人们对于脑功能的认识将日臻完善,诸多尚未澄清的问题必会得到圆满的解答。
参 考 文 献
[1] Seifert G, Schilling K, Steinhauser C. Astrocyte dysfunction in neurological disorders: a molecular perspective. Nat Rev Neurosci, 2006, 7(3): 194-206.
[2] Slezak M, Pfrieger FW, Soltys A. Synaptic plasticity, astrocytes and morphological homeostasis. J Physiol (Paris), 2006, 99: 84-91.
[3] Pffrieger FW, Barre BA. Synaptic efficacy enhanced by glial cells in vitro. Science, 1997, 277(5332): 1648-1687.
[4] Bliss, TV, Collingridge GL. A synaptic model of memory: long-term potention in the hippocampus. Nature, 1993, 361: 31-39.
[5] Pfrieger, FW, Barres BA. Synaptic efficacy enhanced by glial cells in vitro. Science, 1997, 277: 1684-1687.
[6] Mauch DH, Nagler K, Schumacher S, et al. CNS synap togenesis promoted by glia-derived cholesterol. Science, 2001, 294: 1354-1357.
[7] 赵经纬.从配角到明星――浅谈脑内胶质细胞的功能.世界科学, 2003, 3: 23-25.
[8] Fellin T, Sul JY, DAscenzo M, et al. Bidirectional astrocyte-neuron communication: the many roles of glutamate and ATP. Novartis Found Symp, 2006, 276: 208-217.
[9] Robitaille R. Modulation of synaptic efficacy and synaptic depression by glial cells at the frog neuromuscular junction. Neuron, 1998, 21(4): 847-855.
[10] Liu QS, Xu Q, Arcuino G, et al. Astrocyte-mediated activation of neuronal kainite receptors.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04,101: 3172-3177.
[11] Liu QS, Xu Q, Kang J, et al. Astrocyte activation of presynaptic 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s modulates hippocampal inhibitory synaptic transmission. Neuron Glia Biol, 2004, 1(4): 307-316.
[12] Zhang JM, Wang HK, Ye CQ, et al. ATP released by astrocytes suppression. Neuron, 2003, 40: 971-982.
[13] Koizumi S, Fujishita K, Tsuda M, et al. Dynamic inhibition of ex-citatory synaptic transmission by astrocyte-derived ATP in hippocampal cultures.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03, 100: 11023-11028.
[主题词]针刺补泻;针刺疗法/方法;体温/针灸效应
针刺手法是指从进针到出针的一系列操作过程,是促进人体内在因素转化的条件,是实现补虚泻实的重要环节。针刺补泻法是根据《内经》“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的施治原则而确立的两类相对应的针刺手法。凡是有助于振奋人体正气,使减弱的功能恢复旺盛,称为补法;凡是能疏泄病邪,使亢进的机能转向平和,称为泻法。本文介绍近年来有关不同针刺手法对体表温度调节及其机理的研究,简要综述如下。
1 不同针刺手法体表温度效应的临床研究
1.1 不同针刺手法对健康人体表温度的影响
李平等[1]应用红外线热像技术,以1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受试对象,分别使用石氏捻转补泻针法、传统捻转补泻针法、大小刺激量捻转补泻针法及平补平泻法对其合谷穴进行针刺,并于实施手法后的即刻,手法后10分钟、20分钟、30分钟各测试拍照1次,动态观测各操作手法对人体皮肤温度场(温度分布)的影响。不同泻法实施后,所有时相都表现为降温效应;各补法都可使皮温升高,且与其相对应的泻法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平补平泻手法在实施手法1分钟后,所有时相表现为微弱的升温,与针前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李平等[2]应用红外热像技术,动态观察针刺健康人的足三里穴后捻转补法和泻法的操作对人体胃脘部皮肤温度的影响,结果发现,补法和泻法的操作可使胃脘部的皮肤温度产生不同的效应,即补法升温,泻法降温。王艳君等[3]以30名健康学生作为受试对象,采用普通针刺手法、平补平泻手法对健康人左侧曲池穴进行针刺,观察针刺前及针刺后1、5、10、15、20分钟不同留针期间的同侧商阳穴和对侧少商穴皮肤温度,结果显示普通针刺手法、平补平泻手法在同侧商阳穴对穴位皮肤温度的影响以升温效应为主,针刺后5、10、15分钟与针刺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在对侧少商穴,平补平泻手法针刺位皮肤温度升高,针刺后5、10分钟与针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而普通针刺手法尽管也有一定的穴位温度升高的趋势,但与针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这表明不同针刺手法对健康人穴位皮肤温度有不同的影响,针刺位皮肤温度的变化不仅具有循经性,而且具有全身性的变化。许金森等[4]对53名健康成年志愿者进行针刺,并用红外热像仪观察记录这些志愿者体表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结果发现,在基础温度较高的情况下,针刺可使部分受试者体表循经红外辐射轨迹上的皮温降低或先降低后升高;在基础皮肤温度较低的情况下,针刺可使沿该经脉的皮温升高或诱发出连续不断的人体体表循经红外辐射轨迹(IRRTM);针刺对部分受试者体表IRRTM的影响不大,但可使之变得更加连续、规整。另外,针刺的影响有时是双侧性的,针刺时对侧同名经的皮温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化。但变化幅度较小。
1.2不同针刺手法对患者体表温度的影响
程宇等[5]以87例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为受试对象,并通过红外热像观察针刺治疗前后患者肢体温度的变化。针刺组操作手法:人迎穴用雀啄手法直刺进针33~54mm,然后使用捻转补法3分钟;极泉穴针刺进针16~33mm,施提插泻法;太渊穴直刺10mm,施捻转补法3分钟;心俞、膈俞、脾俞、肾俞4穴均向脊柱方向斜刺,进针33~54mm,并施以捻转补法1分钟;风池、完骨、天柱3穴直刺进针33~54mm,并施捻转补法1分钟。西药组及中药组分别使用地巴唑和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注射。结果表明针刺组治疗后患者患侧平均温度、最高温度及最低温度较治疗前均有
明显升高(P
2 不同针刺手法体表温度效应机理的实验研究
由于体表温度是由血液循环状态、交感神经兴奋程度和组织新陈代谢状态等多方面决定的,针刺后引起的表面皮肤温度变化与针刺影响上述3个环节状态的作用有关。下面着重从这3个方而阐述其机理。
2.1 针刺对血液循环状态影响的实验研究
王国祥等[8]采用超声测定技术对电针刺激过程中大鼠髌骨腱血流状态进行观察,并利用药物阻断外周血管运动神经末梢神经递质释放的方法,对其血流状态的变化机制进行了分析。实验表明,针刺能影响大鼠髌骨腱血流状态,其途径主要是通过局部缩血管神经纤维和舒血管神经纤维共同调整来实现的,缩血管神经纤维活动优势时血管收缩血流减少,体表温度降低;舒血管神经纤维优势时血管舒张血流增加,体表温度增高。日本学者小田刚[9]以后肢阻血、外周血液循环障碍模型大鼠为实验对象,探讨针刺对骨骼肌血流量的影响。将大鼠分为对照组(末处置)、阻血组、阻血加针刺组、阻血加电针(EA)组,分别测定各组的骨骼肌血流量。结果表明阻血组较对照组肌血流量明显降低;留针5小时后胫骨前肌和拇长伸肌血流量无明显变化;EA 1小时、EA 15分钟组骨骼肌血流量与阻血组相比有增多倾向;但EA 5小时组及EA 1小时×5次组,较阻血组和留针组肌血流量显著增加;EA 15分钟×5次组,骨骼肌血流量较EA 5小时组增加,呈明显高值。由此表明,短时间反复电针刺激能增加阻血肢的肌血流量。
2.2 针刺对交感神经兴奋程度影响的实验研究
李为民等[10]用电刺激麻醉大鼠的外周神经传人纤维可诱发躯体一交感神经反射。另外,用直径为O.34mm的毫针刺入大鼠的后肢背外侧(相当于环跳穴的位置)约4~5mm深,以大约2次/秒的速度捻转毫针,发现针刺能抑制躯体交感神经反射。其结果提示,针刺可影响交感神经的反射活动。董泉声等[11]观察了电针对兔皮肤感受器活动的影响及其作用规律,此实验以兔股后皮神经所含感受性单位为对象,将9类皮肤感受器组合为有髓低阈机械感受器、有髓高阈机械感受器和无髓纤维感受器等3类。结果表明不同的感受器电针阈值小同,表现为无髓纤维感受器电针阈值最高,其次是有髓高阈机械感受器,有髓低阈机械感受器的电针阈值最低。刘里远等[12]研究发现大鼠皮肤中存在纵贯全身的系列交感物质分布线,连续清晰,左右对称,在头部和肢体末端形成环路。在沿物质分布线经过的背上部切断皮肤,可以显著阻断针刺“足三里”产生的针刺效应,表明这些交感物质分布线就是针刺信号的传递线。以上实验说明皮肤传递针刺信号的通道及其实质是交感神经敏感线,而血管本身是体内最典型的交感神经敏感通道,交感神经主要分布在血管壁上,严格控制血管壁的张力和血管的血流量,通过针刺能影响皮肤交感神经兴奋状态,进而调节血管收缩与舒张,使温度发生相应改变。
2.3 针刺对组织新陈代谢状态影响的实验研究
王琴玉等[13]发现针刺可以使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血管收缩因子血浆内皮素下降和血管舒张因子一氧化氮含量显著升高。刘丹等[14]发现针刺能够使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血浆中6-酮-前列腺素F1(6-Keto-PGF1)的含量明显升高。提示前列环素(PGI2)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由血管壁内皮细胞合成和释放的具有强烈扩血管的生物活性物质,生物半衰期仅3~5分钟,迅速代谢生成6 Keto PGF1。盂智宏等[15]以脑梗死鼠为实验模型,针刺后检测出血液中三磷酸腺苷(ATP)含量及能荷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显著(P
3 小结
安静状态下,人体的热量借助血液循环由体内传至体表。如果通过皮肤的血流量增加则体表温度增高;反之,则体表温度降低。通过皮肤的血流量受着皮肤血管口径的影响,血管管径的调节是血流量调节的直接的先决条件,而血管管径的改变则受交感神经控制。针刺的方法主要是通过调节交感神经的紧张度来控制血管的收缩与舒张状态,进而控制血管管径的大小、血流量的充盈程度、血流速度,从而导致患者体表温度的改变。针刺补法可使交感神经紧张度降低、管径增大、血流量增加、血流速度加快,从而使人体表的温度升高;而泻法则效果相反。其次,针刺还可使一些能控制血管收缩与舒张状态的代谢物质含量发生改变,从而达到调节体表温度的作用。总之,不同的针刺手法可使人体的血液循环状态、交感神经兴奋程度和组织新陈代谢状态等状态发生相应改变,从而达到调节体温、提高疗效的作用。
按神经生物学观点,针刺效应始动于穴位感觉传入系统,不同针刺手法作用的感受器类型、针刺信息的上传通路及对相关中枢的具体作用、中枢间的相互联系、整和后调控信息的下传途径及各个环节的传递因子等机制问题,尚缺乏系统研究。针刺引起的温度变化的机制涉及感觉传入系统、体温调节中枢及中枢发热介质、中枢解热介质的活动,应从神经生物学的角度应用电生理学、分子生物化学和神经解剖学、组织化学等方法,系统地探讨针刺手法导致体温变化的
内在原因和物质基础。
4 参考文献
1 李平,关卫,王芳,等.捻转补泻手法针刺合谷对其局部皮肤温度的影响.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2;21(3):32
2 李平,关卫,王芳,等,捻转补泻手法针刺足三里穴对胃脘部皮肤温度的影响.天津中医,2002;19(4):5l
3 王艳君,蔡辉.不同针刺手法对健康人穴位皮肤温度的影响.河北中医药学报,2001;16(1):42
4 许金森,胡翔龙,汪培清,等.针刺对人体体表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的影响.针刺研究,2002;27(4):255
5 程宇,石学敏.针刺对多发性大动脉炎肢体温度影响的红外热像观察.中国针灸,2003;23(9):506
6 张学勋,钟非,陈冬,等.针刺“腿面颊”对面部温度影响的观察.针灸临床杂志,2005;21(11):37
7 Manabu Maeda,Hisayo Kachi,Naoki Ichihashi,et a1.The effect of electrical acupuncture-stimulation therapy u-sing thermography and plasma endothelin(ET-1)levelsin patients with progressive systemic sclerosis(PSS).Journal of Dermatological Science,1998;17(2):151
8 王国祥,刘殿玉.电针刺激对大鼠髌骨腱血流量变化的影响.辽宁中医杂志,2003;30(4):321
9 小田刚.针刺对大鼠后肢阻血后肌血流量的影响.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5;27(2):112
10 李为民,吴根诚,花冈一雄,等.躯体一交感神经反射:一种可用于研究针刺原理的实验模型针刺研究.针刺研究,2001;26(3):234
11 董泉声,董新民,李海明,等.电针对皮肤感受器活动影响的观察.四川中医,2002;20(2):9
12 刘里远,张慧,潘娟.皮肤交感物质分布线的发现及其与中医经络实质的关系.中国针灸,2003;23(1):23
13 王琴玉,唐巍.针刺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的降压效应.上海针灸杂志,2003;22(3):6
14 刘丹,樊爽,慈玉莹.针刺对肾性高血压大鼠6-酮-前列腺素F1及血栓素B2影响的研究.针灸临床杂志,2003;19(8):69
15 孟智宏,杜元灏.针刺对脑梗死鼠脑心组织及血液ATP、ADP、AMP及能荷的影响.天津中医药,2005;22(3):233
遗传学研究发现惊恐障碍具有家族聚集性,神经生化研究证实中脑皮层的DA能系统与胆囊收缩素受体(CCKB)共存于CNS内,经安定药长期治疗后,中脑DA神经元CCKmRNA的表达量明显升高。本文综述了惊恐障碍相关CCK亚型,CCK及其受体基因多态性近年来进展。
惊恐障碍(panic disorder, PD)是以反复出现显著的心悸,出汗,震颤等植物神经症状,伴以强烈的濒死感或失控感,害怕产生不幸后果的惊恐发作为特征的一种急性焦虑障碍[1]。意外发现低剂量CCK4(Cholecystokinin tetrapeptide)能诱发PD患者发作,而正常人需要较高剂量,提示大脑中广泛分布的CCK神经元及其分布一致CCKB受体可能包含在人类PD的病理生理机制中;由此CKKB受体基因自然成为PD的候选基因;其中惊恐障碍,精神分裂症及焦虑障碍研究较多。
1 CCK前体、CCK与PD
有证据表明PD患病者中CCK神经递质系统发挥着重要作用。人类大脑中CCK分布广泛,在皮质,基底节,杏仁核,下丘脑中含量最高,海马及脑干含量次之,小脑和脊髓含量最低。CCK首先在细胞体合成前体(PreproCCK),其活性片段包括CCK58,CCK39,CCK33,CCK12,CCK8,CCK4等,合成后储存于突触前囊泡,以胞裂外排放方式释放;CNS中CCK8最多,占60~70%,且80%CCK为CCK58的降解产物,大多数CCK产物羧基末端结构相似,第7位上酪氨酸以硫化形式存在以保持与相应受体的亲和力和生物活性。尽管CCK4可诱发PD,而且脑脊液和淋巴细胞CCK浓度较正常对照水平低,没有治疗的PD患者较已经治疗的PD患者,包括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有明显增高的淋巴细胞内CCK4介导的细胞内Ca2+动员;但有学者在研究其前体(PreproCCK)基因多态性是没有发现与PD相关联。
2 CCK能神经系统与PD
2.1 CCK受体脑内分布,亚型和功能 研究大鼠发现CCK受体与CCK神经元分布基本一致,大脑皮质,纹状体最多,下丘脑,海马次之,而小脑内几乎没有。根据功能及受体分子克隆将CCKB受体分为CCKA受体及CCKB受体两种亚型,因为前者主要分布于外周组织, 在消化系统主要是通过CCKA而发挥作用;后者则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组织,后者是精神疾病研究重点,CCKDA共存的神经末梢分布到伏隔核后内侧区,且富含CCKB;推测该区CCK通过激活CCKB受体加强DA的功能,而前区则通过CCK与CCKB受体结合抑制DA的功能,从而调节情绪反应及情感表达。有人研究发现CCK预防谷氨酸所致的神经毒性作用是通过CCKB抑制NMDA引起的NO形成而产生,另外还与吗啡的镇痛作用相关;近年还发现同时CCKB参与肿瘤生长,心血管,呼吸,学习,记忆,睡眠等活动[2]。
2.2 PD相关CCK能系统的实验根据 首先CCK大量存在于同人类情感表达,情绪体验和焦虑有关的脑区边缘系统。其次,CCK常与经典的神经递质系统或多态共存,如:与DA能及YGABA能等神经元共存,前者参与人的行为反应,后者参与苯二氮卓类抗焦虑剂的病理生理作用机制。
多数依据多来自于动物实验(老鼠跑X迷宫),当然在人CCK诱发PD早已众所周知;先应用CCK受体的选择性或非选择性激动剂制作出现焦虑反应的老鼠模型,最后在应用拮抗剂抗焦虑。首先不同的CCK片段对CCKA受体和CCKB受体结合具有选择性,CCKA受体对羧基端第7位上硫化型CCK亲和力高,如:CCK58,CCK33,CCK39,CCK8;而CCKB受体无论对羧基端6位或7位硫化型CCK类多态都有较高亲和力。
常见用于动物试验的CCKA受体选择性激动剂有caerulein,A71378等。选择性拮抗剂:MK329(L364,718);PD140,548;SR27897;CR1409等;非选择性拮抗剂:proglumide,benzetrip等;CCKB受体非选择性激动剂有五肽胃泌素pentagastrin,选择性拮抗剂:CI998(PD134308)和L365,260;非选择性拮抗剂同CCKA受体相同。
SinghL等研究老鼠X迷宫试验发现静脉注射CCKA受体选择性激动剂caerulein或CCKB受体非选择性激动剂pentagastrin后,可以增加剂量-依赖性大鼠的焦虑水平,而CCKB受体选择性拮抗剂CI998(PD134308)和L365,260对焦虑大鼠有抗焦虑作用,且CI998(PD134308)仅对CCKB受体所致焦虑有拮抗作用[3]。
2.3 PD相关CCKB受体基因多态性 候选基因研究策略仍是近年较为流行的手段,以下作一简述,当然不一致的意见较多。越来越多的动物试验发现焦虑障碍病理生理机制中包含着CCK的调节作用,在临床研究中也进一步证实CCK有诱导惊恐发作的作用,抗焦虑剂能缓解发作;因此推测可能与表达CCK基因变化有关。这驱使了越来越多学者从分子生物学角度研究PD的遗传多态性发病机理。
根据早期发现大脑皮层CCK多肽和CCKmRNA水平降低,Zachrisson等[4]运用原位杂交检测了大脑皮层Brodmann10区编码两种CCKB受体同源体mRNA变异,结果发现大脑皮质外层(ⅡⅢ)编码CCKB受体mRNA碱基序列长度减少51%,而大脑皮质中相应的同源体在外层减少65%,内层减少(ⅣⅥ)62%;由此进一步证明精神分裂症病理生理机制中CCK能神经传递假说。KennedyJL等[5]研究未发现CCK和CCKA受体基因与PD相关,而对CCKB受体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S)分析发现位于5′调节区(CT)n微卫星在PD患者中有高度多态性,因此他认为CCKB受体基因变异在PD的神经生物学发生上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高频脉冲治疗; 慢性疼痛
1 前言
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期,Cosman和他的助手制造了世纪第一台常规持续高频发生器,但从1974年开始常规持续高频发生器首次应用于疼痛治疗[1]。在使用初期,由于技术上的限制使常规持续高频疗法仅仅应用于颈部和腰部疾病的治疗。但是,从1981年后22号射频套管的应用,使临床医生可以进行精确组织定位进而减小治疗带来的组织损伤范围[2],之后的治疗中,常规持续高频疗法被广泛用于各种疼痛疾病,范围包括从腰神经根疼痛[3]到肋间神经性疼痛以及颈源性头疼等。但是,由于治疗可能造成运动功能障碍和传入神经阻滞综合征等并发症,阻碍了它的临床推广。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高频脉冲疗法技术的发明主要是作为常规持续高频疗法的一种替代疗法。1995年奥地利会议中,亚美尼亚科学家Ayrapetyan提出常规持续高频疗法是通过组织暴露于磁场后发挥疗效的,同时Cosman等后续的理论研究发现常规持续高频疗法产生的磁场太弱几乎不能发挥其生物学效应,但他们也发现似乎快速转换的电场可以达到这种效果。在随后的讨论中,Cosman,Sluijter和Rittman等重点讨论高频脉冲疗法的概念上,从理论上来讲,高频脉冲疗法是通过高频能量进而达到调节电场能作用,同时也不会造成组织热损失。在这次会议后的几个月内,电子学设计了高频脉冲发生器的原型。在1996年初,Sluijter使用这个机器进行了最初的临床试验,并在1998年首次发表了关于高频脉冲治疗背根神经节疗效的临床报道。
2 作用机理
常规持续高频疗法使用高频交流电作用于目标组织上进而形成凝固性坏死,造成组织破坏的探头温度介于60℃到80℃。由于组织温度随着与电极探头的距离增大减低特别明显,因此常规持续高频疗法形成的损伤区域常常很局限,组织损伤的范围与组织温度、电极的规格和治疗时间密切相关。
与常规持续高频疗法相反,高频脉冲疗法在极短的时间内(20ms)对目标组织使用高频电流高压放电,然后暂停480ms使热度消退,通常保持目标组织的温度维持在42℃。尽管传统理论认为高频脉冲疗法不会造成组织的热损伤,但Cosman[9]等研究证实高频脉冲疗法产生的热量也会造成组织损伤;在体外蛋白试验中也证实了高频脉冲疗法使用的电极温度在60℃或者更高,足以产生组织破坏。但是,在大鼠的背根神经节和坐骨神经节上使用高频脉冲疗法后的组织病理学染色发现其职能引起暂时性的神经内膜水肿,这与常规持续高频疗法产生的沃勒变性结果正好相反,相同的研究也同样证实高频脉冲疗法产生的组织破坏明显小于常规持续高频疗法。因此,高频脉冲疗法作用方式造成的热损伤是最低的,对组织损伤也是同等类型治疗中最小的。
由于高频脉冲疗法不是通过热损伤进而形成疗效,因此,它的作用机理一直存在争议。但神经生物学研究已经证实,高频脉冲疗法可以改变突触信号进而形成电穿孔。受到普遍公认的高频脉冲疗法治疗原理如van Zundert等[13]研究证实,它通过快速改变电场进而改变了疼痛信号传导通路中所谓的即刻早期基因c-Fos的释放,他们研究[13]证实67℃时常规持续高频疗法,42℃时高频脉冲疗法持续120s或42℃高频脉冲疗法持续8min都可以增加大鼠脊髓背角c-Fos的表达,这种治疗效果可以在治疗后持续7天,这些结果不仅仅提示c-Fos活化机制是独立于温度变化的,同时也证实兴奋性C纤维抑制及长期抑制作用也可能是高频脉冲疗法的作用机理之一。但是,这些研究结果不同程度的否定了Higuichi等的先前研究结果,Higuichi等研究发现,仅仅在38℃的高频脉冲治疗时大鼠脊髓背角I和II层出现了c-Fos免疫反应增加,在38℃常规持续高频疗法和对照组中没有变化。以往的研究结果[15]说明c-Fos表达的变化与细胞内机制有关,也说明高频脉冲治疗中c-Fos表达的上调也可能与其机制无关。除了c-Fos变化外,活化转录因子-3(细胞应激指标)也会在高频脉冲治疗后增加,但这种变化只能发生在小径的C和Ad纤维中,与c-Fos类似,其机制目前也不清楚。
3 临床应用
目前关于高频脉冲疗法治疗疼痛功效的研究较少,此外,这些研究中的大多数都是进行文献回顾或者仅仅包含少量的病例分析,早期的研究都是关于后背脊柱区域的疼痛,近年来高频脉冲疗法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回顾:
目前,智能多媒体监控技术已经逐渐成为处理诸多与安全相关的应用问题必不可缺的工具。智能多媒体监控关注于分析多传感信号输入,包括视频流、音频流及射频识别和深度数据,这些数据在运动的人物、汽车及其他物体的自动探测及跟踪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智能多媒体监控技术的初衷是确定运动物体并理解他们的行为,进而检测出可疑或者反常的举动以预防犯罪,尽管这项技术有着诸多益处,但公共安全与个人隐私的冲突成为了此项技术的主要挑战。本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介绍最近智能多媒体领域中的个人隐私、监控服务、拥挤场景理解、性能评估和运动视觉,使读者对智能多媒体监控技术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全书由9章组成:1.作为一种服务的智能视频监控,本章介绍了视频监控作为一种服务范式的原理,它帮助解决了云存储的空间分布问题、框架及计算能力,分布式云资源被用于处理大视频数据的存储处理问题;2.拥挤场景视频分析的文献综述,本章探讨了当前拥挤场景的视频分析的解决方案,给出了对于复杂或拥挤场景自动识别分析的现有方法与技术的系统比较与客观的评论,讨论了已有方法与技术的缺点,并给出了改进意见;3.视频监控系统中的隐私和安全,介绍了视频监控中的个人隐私与安全特性问题及其二者的集成需求,综合描述了先进的the TrustCAM原型系统及其专用的摄像系统硬件安全模块,对未来的研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4.对象视频流:视频监控系统中的保护隐私的框架,介绍了将原始视频素材分解成为背景和一个或多个对象的视频流框架,该框架用于保护人的隐私,并给出了该方法的原理及评价方法;5.监控隐私保护,本章进一步探讨了监控系统中的隐私问题,并介绍了各方面的评价方法,如:在监控系统中用何种类型的保护措施,获取的信息该如何应用和个体在其中拥有什么权利等问题;6.多媒体监控系统中的运动分割改进的局部射频识别方法,讨论了用于室内定位的无源RFID技术,描述了使用通过RFID收集的数据提取感兴趣区域的运动分割算法;7.应用于视觉显著性信息物体跟踪的粒子滤波器框架,本章介绍了使用神经生物学方法进行物体探测和使用粒子滤波器进行物体跟踪,详细地介绍了该方法的原理与实施;8.泛倾斜变焦摄像机网络中的多分辨率深度图估计,提出了由两台泛倾斜变焦相机组成的主动立体视觉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应用;9.视频监控系统的性能评价:EventVideo项目评估协议。本章介绍了视频监控系统的自动化性能评价过程,描述了EventVideo项目不同分析阶段的评估协议。
本书适合人工智能、运动目标检测及跟踪和数字图像处理等专业一年级硕士研究生阅读和参考,亦可作为对智能多媒体监控研究感兴趣的技术人员的参考书。对智能视频监控及分析、智能多媒体监控中的个人与安全问题以及运动物体识别与跟踪方面的研究人员,本书也会提供有用的帮助。
张进兴,硕士研究生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一、内源性bFGF正常情况下的表达和神经损伤后的变化
(一)中枢神经:正常情况下,内源性bFGF以微量分布于脑、垂体和下丘脑等器官,已证实星形胶质细胞、垂体滤泡及部分神经细胞能分泌bFGF,在海马皮质、中脑、纹状体和小脑颗粒细胞均有其受体。神经损伤后,早期就能观察到内源性bFGF表达增多,是神经损伤后早期反应之一。
叶诸榕用原代培养的大鼠大脑星形胶质细胞作成机械损伤模型,观察发现bFGF在损伤后2小时开始表达,12小时达高峰,2天后开始回落,星形胶质细胞胞体肥大,突起粗大。崔建忠运用Northern杂交、组织学方法动态观察大鼠颅脑弥漫性损伤后bFGF的基因表达和组织学改变,结果发现轻度损伤后12小时,重度损伤后4小时,bFGF基因表达增加,均于第3天达到高峰。Grothe〔1〕研究脊髓神经节bFGF及其Ⅰ型受体(FGFR-1)的表达时发现,正常情况下,bFGF和FGFR-1的mRNA在脊神经节均有表达,原位杂交显示星形胶质细胞产生bFGF,而感觉神经元表达FGFR-1,提示旁分泌作用;坐骨神经损伤后,L4~6感觉神经元bFGF的表达在1天内即上调,7天达高峰,28天后恢复,FGFR-1的变化则不明显。
(二)周围神经:Grothe〔1〕和Meisinger〔2〕1997年报道了bFGF及其受体在周围神经的表达和损伤后变化的研究结果,而此前该领域未见报道。该研究发现,正常情况下,大鼠坐骨神经FGFR-1 mRNA表达高于bFGF mRNA。坐骨神经损伤后,FGFR-1和bFGF的mRNA在损伤远、近端均于不同的时相点上调,并有时间依赖性;bFGF的表达具有自身正反馈特点,且不影响FGFR-1。这一实验说明,与在中枢神经一致,内源性bFGF表达增多同样是外周神经损伤后的早期反应。
神经损伤后bFGF表达上调的意义是什么?不少学者将bFGF运用于神经细胞培养和神经损伤模型,发现bFGF具有广泛的促神经再生作用,提示bFGF表达增多是神经损伤后的修复反应,且可能具有始动意义。
二、外源性bFGF促进神经再生
(一)中枢神经
(1)离体试验:端礼荣在原代培养的大鼠胚胎中脑神经细胞中加入bFGF,观察发现细胞微团集落形成率明显增加,不同剂量的bFGF表现量效关系,图像分析见神经细胞突起增多,连接丰富呈网状。Miyagawa运用bFGF于原代培养的海马神经元轴突损伤模型,观察发现实验组较对照组轴突增生、突起增多。Himmelseher〔3〕进一步研究了不同浓度的bFGF对如上模型的作用,结果未用bFGF的对照组神经元存活65%,运用不同剂量bFGF的试验组神经元变性均减少,10 mg/L组存活神经元达85%,神经突起亦增多、增长。
由上述试验可见,bFGF能促进培养的神经细胞增生,神经细胞损伤后运用bFGF,变性死亡减少,神经突起增生,说明bFGF在体外具有促进、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Malgrane〔4〕研究大鼠背根神经节神经元对神经毒性药物的反应时发现:bFGF不但能刺激轴突再生,而且提前24小时运用可以显著减少神经毒性物质的作用,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bFGF对神经细胞的保护、维持作用。
(2)在体实验:bFGF保护中枢神经细胞、促进突起 增长的效应在体内亦得到证实。汪春风运用bFGF治疗成年大鼠大脑皮质损伤模型,于损伤术中和术后分次给予bFGF,术后40天取材作体视学分析,结果实验组存活神经元显著多于对照组。Miyamoto〔5〕分别运用bFGF、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于大鼠大脑单侧伞穹窿部切断模型,发现bFGF和NGF均能刺激海马乙酰胆碱酯酶阳性纤维生长,NGF组仅为细纤维而bFGF组粗、细纤维均有。
Nakahara〔6〕将经基因修饰后可分泌bFGF的成纤维细胞移植于大鼠脊髓损伤模型中央灰质处,发现2周至6月后,背侧区的感觉神经、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均有纤维长入移植细胞,提示bFGF具有诱神经活性。
(二)周围神经:bFGF及其受体在周围神经的表达尚不清楚,Aebischer、Laquerriere即已尝试运用填充bFGF的小管套接坐骨神经缺损,术后4周行组织学、电生理检查,发现实验组有神经纤维生长,而对照组没有。虽然有神经纤维生长并不就说明神经成功再生,但已提示了bFGF直接或间接促进轴突生长的可能。故bFGF的作用效能、分子生物学作用机制,值得深入研究。
雪旺细胞(Schwann?s cell,SC)分裂增殖是周围神经再生的重要环节,增殖的SC吞噬变性产物,形成索带引导再生轴突长向远侧,并分泌多种神经营养、趋化因子,使轴突迅速、准确生长。体外培养的SC移植到神经再生室中能促进神经生长已为试验证实。在培养SC的工作中,Rater、Dong、龚炎培均发现bFGF能促进SC分裂增殖,龚氏运用流式细胞计观察FGF、NGF、纤连蛋白和神经再生条件液对SC体外细胞动力学的影响,发现8天后FGF组SC增殖最显著,达8倍以上,而NGF对SC分裂增殖不起作用。虽然SC超常增殖的意义学者们尚无定论,但对SC增殖期已过的陈旧性神经损伤,促进SC增殖对神经再生很可能有重要意义。因此,应进一步验证bFGF能否促进在体SC增殖及增殖后的继发效应。
血管发生对神经损伤后创口愈合、神经再生的意义重大,然其初始介质仍未完全阐明。Baffour〔7〕在兔下肢急性缺血模型运用bFGF,发现治疗组肌肉活力、肌内血氧含量、每平方毫米毛细血管数和每肌纤维毛细血管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bFGF能促进微循环重建。Nissen〔8〕收集术后创口内液体分析发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浓度术毕无变化,后7天逐渐升高,而bFGF浓度术毕即升达高峰,3天后降至血浆浓度;各时相点创室内液均对内皮细胞有趋化性,能引发神经、血管反应,术毕采取的创室内液,经VEGF的抗体中和后仍具趋化性和促血管发生能力,术后3至6天采取的创室内液,经VEGF的抗体中和后趋化性和促血管发生能力显著降低。提示bFGF是血管发生的始动介质,VEGF则起着继发而持续的作用。Seghzzi研究小鼠角膜血管发生时,发现形成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表达VEGF mRNA和蛋白,外源性bFGF或上调内源性bFGF能增加VEGF的表达。说明VEGF的表达受bFGF调控,运用bFGF能促进血管发生,改善血供。而血供的改善显然有利于创口愈合和神经再生。
综上所述,bFGF促进神经再生的作用是多方面的:(1)保护神经元;(2)促进轴突再生;(3)促进SC增殖;(4)促进血管发生,改善血供微循环等。借助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的新技术,各方面的研究还在不断深入。但另一方面,强调神经营养性之外,神经支配的效应器应如何减缓退变?有关效应器营养性的研究仍不多见,值得注意,因为效应器不可逆性退变,同为神经损伤、尤其陈旧性损伤修复困难的主要障碍。
三、bFGF与周围神经再生
近10余年来,新兴的、跨学科的神经生物学发展迅速,对周围神经再生的研究从细胞、亚细胞发展到分子水平,提出了一些新的概念和理论。认为神经不同于一般组织,神经细胞胞于中枢,而轴突延伸很长,组成周围神经,神经损伤的性质是细胞损伤。损伤后不仅轴突断裂,还引起近端神经元坏死,远段神经变性,失神经支配的感觉、运动效应器退变萎缩,因此神经损伤不仅是损伤局部一个水平有病变,还包括神经元、效应器,是三个水平的病变,只注重损 伤局部的处理是片面的。成功的神经再生要求:(1)保护近端神经元;(2)再生轴突快速、准确长向远段;(3)效应器未发生不可逆性退变;(4)再生轴突与效应器形成功能性突触。SC、基底膜和神经营养因子(Neurotrophic Factor,NTF)是发挥以上作用的物质要素。NTF是指能保护神经元,和/或促进轴突再生的物质,已提出NGF、睫状神经节营养因子(CNTF)、脑源性营养因子(BDNF)、bFGF等20余种。至今,NGF由于:(1)体内有特异受体;(2)体内外作用均有效;(3)制备的抗体能阻断活性,唯一得到证实,而bFGF及其受体在周围神经的表达及损伤后变化的研究正在开展,其在体运用的效能、抗体阻断的实验亦待进行,所以是一种潜在的、未完全证实的NTF,但在试验中已经展现了较NGF促神经再生活性广泛的特点,除与NGF一样能保护神经元、促进轴突生长外,还能刺激SC增殖,促进毛细血管形成改善损伤神经及周围组织的血供,因而又是很有潜力的,预计随着以上两方面研究的进展,bFGF作为一种NTF的性质将很快澄清,为神经损伤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参考文献
[1] Grothe C,Meisinger C,Hertenstein A,et al. Expression of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 and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1 mRNAs in spinal ganglial and sciatic nerve:regulation after peripheral lession. Neurosci, 1997,76:123-135.
[2] Meisinger C,Grothe C.Differential regulation of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FGF)-2 and FGF receptor mRNA and FGF-2 isoforms in spinal ganglial and sciatic nerve after peripheral nerve lesion. J Neurochem, 1997,68:1150-1158.
[3] Himmelseher S, Pfenninger E, Geo-rgieff M. Effect of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on hippocampal neurons after axonal injury. J Trauma, 1997,42:659-664.
[4] Malgrane B,Delree P, Rigo JM, et al. Imge analysis of neuritic regeneration byrat dorsal root ganglion neurons in culture. J Neurosci Methods, 1994, 53:11 1-122.
[5] Miyamoto O, Itano T, Fujisawa M, et al. Exogenous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and nerve growth factor enhance sprouting of acetylcholinesterase positive fibers in denervated rat hippocampus. Acta Med Okayama,1993,47:139-144.
[6] Nakahara Y, Gage FH, TuszynskiMH.Grafts of fibroblast genetically modified to secrete NGF, BDNF, NT-3,or basic FGF elicit differential responses in thespinal cord. Cell Transplant,1996,5:19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