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国有企业经济效益

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精品(七篇)

时间:2023-07-11 16:20:2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国有企业经济效益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国有企业经济效益

篇(1)

[摘 要] 现阶段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最关键的任务在于,在降低成本的基础上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国有企业要高度重视财务管理的作用,发挥其效能,以此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其竞争力。本文首先对财务管理的相关概念进行介绍,阐述其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联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有效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 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经济效益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5. 027

[中图分类号] F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05- 0047- 04

0 引 言

在国有企业管理体系中,包括多项管理活动,其中财务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伴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存在,对企业的发展与壮大有着深远的影响。尤其是近几十年,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发展所面临的竞争程度越来越大,其生存与发展也日益困难。在这样的形势下,国有企业迫切需要采取措施适应恶劣的竞争环境。因此,加强财务管理,推动企业发展,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成为我国国有企业重点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1 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

所谓财务管理,是指针对国有企业的资产进行的相关活动与管理,包括购置、融资、资金流动以及利润分配等等。其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按照相应的财务管理原则进行的有效的财务活动,正确处理国有企业的财务关系,是国有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从管理主体来分,财务管理可分为多项内容,包括宏观、部门、公司以及家庭等等。财务管理的主要目的是根据已有的经济数据对财务进行分析、预测以及决策,诸如成本与利润等相关数据。通过财务分析,国有企业可以得到较为科学的数据。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内容相对较为复杂,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这个过程中需注意下列问题:首先,需重视综合管理。国有企业的管理具有权力逐级分化的特点,各个部门或层次分工不同,其关注的重点也会不一致,有些重视价值管理,而有些又会重视劳动要素管理,因而要运用综合管理的方法来进行财务管理。其次,要重视企业与财务管理间的联系。财务部门需重视企业的收支并需要有一定的权限,以便更好地进行财务管理。第三,企业要重视管理的效能,逐步加大管理力度,以便实时了解和调整企业的相关活动与决策。

2 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

2.1 缺乏足够的财务管理意识

现阶段大多国有企业的管理者财务管理的意识不强,没有真正看到财务管理能发挥的重要作用,认为加强财务管理并不能给企业带来较大的利润,只有通过鼓励和鞭策员工,提高员工的业务量来提高经济效益。因此,财务管理人员本身也缺乏积极性,只是开展日常工作,记录相关的经济数据,没有真正发挥其应有的职能。管理者意识不强,财务管理体系不够完善,内容也相对不规范,这都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2 财务管理体制落后

有效的财务管理离不开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确保管理活动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才能真正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然而,我国大多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体制都相对落后,并不能规范管理活动,也无法满足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有些中小型国有企业,都没有完整的财务管理体制,其财务管理的情况更加混乱。

2.3 财务管理人员水平较低

财务管理人员水平的高低也影响着财务管理的效能,目前很多国有企业的管理人员积极性不强,没有主动去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实践经验也相对缺乏,知识功底不够扎实,这大大影响了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开展,因而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部分管理人员工作的展开都是依据领导的意愿,在上级的约束下采用传统的方式开展工作,无法跟上先进的管理理念,也没有主动建议领导去建立完善的信息化财务管理体系。

3 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与企业经济效益的关系

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方法;第二,要实时了解市场的实际发展情况,要对市场进行充分的调研,根据得来的稻菁笆钡髡财务管理方法;第三,要仔细核算数据,能否精确了解数据,对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关系到企业的决策与发展;第四,建立与维护良好的企业形象,在交易过程中,财务管理人员一定要合法经营,通过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来推动企业的发展。

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与财务管理的有效性有着直接的关系,财务管理水平高可以提高企业的利润水平,利润越多企业发展就越好,这也是企业的发展目标。通过有效的财务管理,国有企业能够科学合理地确定股份盈利,根据股东的投入与企业的利润进行分配,同时兼顾员工的利益,维护好债权人与股东以及企业之间的关系,以推动企业发展。财务管理水平越高,国有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也就越高,能够让企业的业务结构更加优化,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4 通过财务管理提高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

4.1 管理层面

(1)推行预算管理。预算管理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利润水平,通过设定合理的目标,根据目标来制定相应的管理计划,这样能够确保企业的有效运行,合理利用和分配企业的资源。通过推行有效的预算管理,实现一个一个的小目标,进而逐步实现国有企业的计划于战略规划。当然,要推行预算管理,还需要了解实际的市场情况,根据科学的数据,以盈利的目的,制订成本控制计划,确保企业能够正常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2)加强资金管理。对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来说,资金管理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资金管理的效率直接关系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要根据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资金的使用,将钱花在关键的地方,严格把控各项资金的流动,避免企业产生资金使用的风险,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

(3)建立财务信息化管理。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也能够有效提高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目前,有少数国有企业采用一些信息化技术,改变了原有的人工管理方式,发展到网络管理的阶段,最终逐渐实现资源共享的目标。首先是应用一些生产经营类软件,通过数据显示,已经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要建立财务信息化管理,需要将国有企业的各个方面进行联结,包括供应、生产以及销售等各个环节,以期提高经济效益。借助网络技术进行财务管理,能够有效实现财务资源共享,大大提高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也能够降低人工成本。通过建立财务信息化系统,财务管理人员能够有效分析国有企业的财务数据,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来为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决策,适时调整企业的战略规划。

4.2 人员层面

(1)财务管理人员应当有较强的效益观念。企业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市场竞争的残酷性,不仅自身要具备很强的效益观念,还需要给员工灌输这一理念,尤其是财务管理人员。国有企业开展任何生产经营活动,都是以经济效益为目的的,财务管理工作也需要满足这个要求,因此,从事财务管理的工作人员需要有较强的效益观念。企业要加强财务管理工作,首要的便是财务管理人员,通过培养和教育等方式来转变其理念,确保其高效开展财务管理活动。

(2)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财务管理人员是财务管理各项工作的执行者,其个人素质高低直接决定着财务管理活动的效率,进而也影响着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我国的会计工作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候,由传统的核算型为主转向管理型为主。在这个过程中,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至关重要。因此,企业要重视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要制定相应的培养计划。首先,要对其进行教育和培训,并且将培训结果考虑进绩效考核。企业的培训要注重专业知识的更新,让工作人员能够及时了解最新的管理理念和技能,提高会计核算的效率。其次,要注重培养财务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让其能够具备及时分析现有的市场情况的能力,能够应对变化多端的市场。最后,要努力培养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让工作人员能够借助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来开展工作,并且为信息技术高的人员提供较为重要的岗位,以便其能够更好地进行财务管理,确保能够有效进行合理合法的经济活动,提高财务管理效率,推动企业发展。

4.3 其他层面

(1)正确处理会计管理与会计核算的关系。能否正确处理会计管理与会计核算的关系,直接影响着会计工作效率的高低。作为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管理与核算都能让企业的经济活动得到反映,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会计核算与管理都是从企业的经济活动与会计活动中产生,也是企业管理活动的重要内容。从本质上来说,这二者是一致的,其最终目的都是想实现国有企业的利润最大化,提高其经济效益和企业的综合实力。通过开展会计工作,实时记录各项经济活动的数据,根据数据对其进行分析与核算,能够有效监督企业的资金流动和各项经济活动。在企业的生产运营过程中,会计管理与会计核算都密不可分,并且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很多时候财务人员都需要对会计核算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以此来作为会计管理的依据。但是,很多企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将会计管理与会计核算结合起来使用,尤其是在进行全面预算的阶段,这两者的融合体现得更加明显。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跟上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让企业能够发展壮大,就需要将会计管理与核算职能有效结合起来,确保高效开展会计管理活动。

(2)科学选择企业融资方式,减少风险。目前大多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都过于依赖银行贷款,甚至有些企业的利润已不足以支付贷款利息,这让企业面临较大的风险和压力。国有企业要摆脱目前的困境,需要充分了解我国的相关政策,尽可能减少负债的压力。尤其是在选择融资方式时,要极为慎重,考虑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可以通过改革适当给员工一点股份,以此来推动员工积极工作。除此之外,国有企业还可以选择其他融资方式,通过发行股票向外筹集资金,在提高企业资本的同时,也能够让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避免诸多风险。

(3)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机制。要确保企业能够正常有序地运行,就必要要有科学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这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有完善的资金使用审核审批制度,不管是内部审计,是报账拨款,都必须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其次,要充分认识到财务会审、业务会审与重要决策会审的重要性,并为此建立完整的制度,将其作为内控系统的内容来推行管理。最后,要强化会计信息披露的作用。适当增加会计信息披露程度,能够有效体现企业的内控机制,也能够真正反映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情况以及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能够让领导得到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以便能够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壮大企业的实力。

5 结 论

总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制约着企业的发展。企业应该重视发挥财务管理的职能,通过强化财务管理水平来提高经济效益。在当前的形势下,企业需加强财务管理方面的改革,不管是管理者还是财务管理人员,都应该有很强的财务管理的意识,跟随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完善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体制,以此来提高国有企业的综合实力,让其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主要参考文献

[1]刘晓宁.试谈加强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J].价值工程,2015(4):211-212.

[2]吕珊珊.财务管理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功能分析[J].中国商论,2015(12):3-5.

[3]吴艳玲.财务管理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功能研究[J].中国市场,2015(32):164,166.

篇(2)

关键词:会计审计;企业经济效益;影响分析

如今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发展日益成熟,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愈发多变,经济活动也愈发复杂,为更好地应对经营管理风险,需要企业提高对会计审计的重视程度,了解其在企业经济效益提升中发挥的作用,并认识到会计审计对企业经济效益带来的影响,从而采取有效措施,提升会计审计工作开展的规范性,充分发挥会计审计工作作用价值,这对于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会计审计与企业经济效益的内在关系

(一)了解会计审计工作的特点

对于会计审计而言,在其工作的主要内容当中最能够体现工作职责的就是在对会计的管理和会计核算这两项工作当中能够充分的体现会计审计的工作职责。就会计核算来说,是会计工作当中的一项基础,也是相关的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审计工作当中必须要具备的专业技术和信息操作能力等相关方面的要求。从而在相关会计操作人员具备这些过硬的专业技术和信息操作能力,才能够保障对大型国有企业之间的会计审计核算,达到数字信息的准确,相关内容的完整[1]。

(二)掌握企业经济效益概念

从企业的角度出发来看,对于企业自身的发展道路,一定要看清形势和发展趋势准确的把握企业在发展当中的最好机会。虽然国有企业是能够在国家的扶持和帮助之下有一个更好的发展前景,但是也要具有对机会的把握能力。通过对网络等相关数字信息化的技术使用,在其生产和经营环节降低成本,减少对劳动力的超额使用,基于这些措施工要目的是为了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在企业的经济效益发展之中,会计审计的工作管理模式能够对企业的经济效益起到一个决定性的作用。而会计审计的管理和运营能够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一个更好的发展,因为在会计审计的管理和运营当中,会对企业的整个经济往来进行一个监督和计算,保障其经济效益的稳步提升。

二、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性与会计审计职能

(一)经济效益对企业的重要性

就企业来说,相关的经济效益和利润以及投资成本等相关方面的经济来往,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很大的促进意义,而且在这些国有企业的发展为我国公民提供了许多的就业机会,使得他们能够有一个更好的经济来源来维持他们的日常生活,而且在国有企业当中相关的产品生产也能够给我国外贸经济上带来很大的增收,产品对外出口一方面能够提升国家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能够向世界展现我国的实力提高中国在国际当中的地位[2]。

(二)会计审计职能

在会计审计当中,其主要表现的职责和能力就是对于相关的企业在经济方面有一个更好的监督,和通过对这些经济方面进行核算得出的数据信息进行评价,以及见证这些经济收入的合法性。就拿会计的核算部分来说,其主要就是通过会计操作人员使用相关的会计工具以及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企业当中的经济往来等各方面进行整理和归纳,然后再有效地计算这些信息,使这些信息能够准确、完整的将企业的经济部分展现出来,反映出企业在发展和运营当中真实的经济效益情况,从而为企业在相关的发展和生产当中提供一个更加准确有效的信息。促进企业经济的管理避免出现亏损,保证企业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当中稳步提升。而会计监督也就是对在核算过程和评价之中进行一个有效的监控,保证这些数据信息的准确和有效,以及它的真实性和可靠性[3]。

三、企业会计审计对企业经济效益所产生的影响

(一)科学管理会计审计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在相关的企业发展的情况之中来看,对于其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最核心的想法就是追求企业经济效益的完整和提高,而要想保障企业经济的效益能够稳步上升,对于会计审计的管理工作就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应对措施,从而能够促进企业的经济向前迈进。通过利用一些科学的方法对企业当中的会计审计进行管理和相关工作的运营,能够保障企业在对经济方面做出一个准确的评价和判断,以及在企业运营当中的决策有一个更加明确的目标,使得会计审计在企业当中充分的发挥作用和价值[4]。

(二)企业会计审计可确保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

在企业的经济效益当中,对会计审计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能够保证其企业在一个相对稳定且良好的状态下发展,促进企业经济的稳步提升。在实际当中,对于企业的经济效益活动,应该保证企业在其中对于人力物力的使用尽量控制,保证在审计过程中能够客观的评价和计算相关的企业经济信息,为相关的企业管理人员能够做出一个更加准确有效的判断和决定,从而推动企业经济的发展,保证我国大中型企业的经济效益能够在企业的发展中做到精准、可靠、有效。

(三)会计审计管理能够使企业资金合理利用

会计审计的管理能够让企业之间的经济发挥最大的作用,对于企业来说,在会计审计管理工作中能够有效的将企业经济效益发挥到最大。而且有效的会计审计能够使企业的生产等各方面的实力得到提升。而且会计审计可以很直观的将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和财务状况通过相应工作的结果呈现给相关的企业管理负责人。企业在整体的生产和运营当中,都离不开经济的运转,所以说在财务管理方面,相关的负责人以及操作人员要及时发现当中的问题,然后有效地解决问题,避免在企业生产当中的经济效益数据信息不够可靠、不真实,导致企业出现亏损[5]。

篇(3)

论文关键词 国有企业 经济效益 财政

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的支柱性产业占据着核心地位,国有企业在我国加入WTO以后面临着更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成败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一、影响国有企业经济效益提升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国有企业控制着国家经济的命脉,是国家很重要的一种财政来源,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依托,它集中体现了国家的综合实力和经济竞争力,国企的这一重要地位决定了它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重要性。

(一)影响国有企业经济效益提升问题

就目前而言,我国的国有企业整体经济效益比较差,其发展的状况很不符合其现在所处的地位和它所占用的大量而优异的社会资源。因此,国有企业改革势在必行,但对它改革还存在着诸多的困难,并未取得实质性的进展,致使不仅没有有效利用其所占据的资源,反而导致了其资产的流失及经营的破产等不良后果。

(二)影响国有企业经济效益提升原因

从国有企业自身结构的角度分析,影响其效益提升的原因主要体现在:

其一,国有企业的机制比较落后,缺乏经营活力。也就是说,企业缺少激励职工及领导者的机制,尤其在责任、产权和职业这些方面,约束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其二,管理者的综合素质比较低,导致对企业的管理不完善。管理对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是该企业综合素质的一种体现。管理出现问题,就会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运行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就目前而言,我国国有企业的管理已经处于老化的阶段,不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从而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提高。

其三,企业重复性建设导致规模结构缺乏合理性。其具体的表现是企业不管大小,都追求“全”,这就导致企业在分工协作上的水平较低,从而降低了生产效率,导致规模不经济。我国国有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还主要是粗放型的,零散的经营模式使之缺乏规模效应,同时,由于国有企业的产业结构缺乏合理性,并缺少战略性的新兴产业,及一些高附加值和低耗能的产业,又由于其低端的经济增长方式,使得国有企业缺少与自身产业相关的一些产业链接,难以实现产业的转型及升级。

其四,企业创新能力比较差。创新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是国有经济能否顺利转型的关键。就我国目前的国有企业而言,创新能力总体上都比较弱,企业的主营业务并没有得到较大的发展,而对那些新型经济增长的领域而言,也并未取得实质性的突破,从而未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由于国有企业缺乏自主创新的意识,研发投入严重不足,或者由于投入研发的成果未能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从而使得国有企业缺乏含金量比较高的产业,自主品牌也不多。

二、提升国企经济效益以推动社会发展的路径探析

要想有效地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要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要想获得长远发展,就必须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我国的国有企业必须要加大对核心竞争力的重视,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地积累自身的能力和资源,然后作出统筹规划,一步一步地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一)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

在实行市场经济的今天,政府应该借鉴国外先进的发展经验并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放弃对国有企业的直接微观的管理,转变为宏观地调控,用经济和法律的手段取代行政的手段,实现对企业的间接调控,对企业制进一步加强完善,做到国有企业经营权和所有权的真正分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占据主导地位,使国有企业真正进入市场竞争,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同时,还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市场规则及相关法律,实现对市场秩序和行为的有效规范。打破国内人为和地区性的封锁,为那些比较优势的企业顺利进入市场扫清障碍,并完善退出机制,使那些劣势的企业能及时有效地退出。并且,为了向企业提供一种良好的市场环境,使企业之间展开公平的竞争,有必要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个统一和开放的市场。国有企业也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增强竞争意识,逐渐摆脱对国家的依赖,使自身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强大。

(二)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高企业科研创新能力

企业之间的竞争,简而言之就是科技实力的竞争。因此,国有企业要想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就必须加强自主创新的能力。企业要想培育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将核心技术的创新作为重点。就技术创新而言,我国的目光应该放眼于国际市场而非国内,要参照本行业的国际领先企业,并尽力形成国际范围内该行业的技术优势。要抓住重点,争取在一些我们比较占优势的领域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产权,这样做不仅可以使自己的竞争能力得到提高,而且还能带动其他类别的企业的发展,最终使得整个国家的工业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在那些我们占比较优势的领域,企业应该将节约资本技术的研发放在首位,使原来占优势的领域更具有竞争力。而对于我国比较劣势的领域,企业就应该加强技术研究,加大产品和技术研发的资金的投入,先模仿创新,再技术创新,最终形成自己的比较优势。

(三)重视人力资源开发,优化人才资源配置

就企业的经营者而言,他们应该形成敢于更新人才的观念,营造一种利于人才竞争的良好环境,并从制度上对人才的选拔及使用加以保证,积极做到对人才的争取,并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国有企业更应如此,应该结合自己企业的科技创新和进步,将重点放在高新技术人才的培养上,当急需要高层次的科技人才时,可以实行滚动式的培养,培养的重点放在他们的适应和创新能力上。国有企业还应该对用人机制进一步加强改革,营造一种良好的利用和激励人才的环境。要对人才流动的障碍在制度层面加以根除,在各领域全面的推行聘用及辞职和辞退的制度,实现人才和企业的双向选择和人才的竞争上岗。同时,还要对收入分配制度加以改革,要始终坚持效率优先和兼顾公平这一原则,积极鼓励各种生产要素,如管理、知识和技术等参与效率的分配。

(四)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

优化企业结构对于一个企业而言不仅可以增加自己经济效益,而且可以使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企业在发展的各个阶段优化企业结构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企业不断适应自身发展需要的过程,该活动主要表现出治本性。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之间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关系,而非对立关系。如果说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是一项短期的、治标的活动,那么调整产业结构就是一项治本和长期的活动。通过实践我们知道,只有将两者结合在一起,才能够做到标本兼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为了实现国有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就要做到扩大企业的规模、实现产业的升级、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三、提升经济效益应坚持的原则

就目前的国际国内市场环境来看,国有企业由于多方面日益严格的要求,如建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实现可持续发展及保护生态环境等,使得我们必须再付出更大的努力来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而这同时也是和谐企业得到发展的必要条件。具体表现在:

(一)坚持以科学发展为首要任务

经济的发展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基础,因此,只有实现经济的快速、全面和可持续发展,才能为和谐社会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有效地解决我国国有企业在目前的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和矛盾,真正达到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二)要坚持经济利益为第一发展目标

利润对一个企业而言至关重要,它不仅是企业实现扩大再生产的基础,也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一个企业如果利润得不到增长,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国有企业更是如此,它们虽然看上去比较强大,但实际上是外强中干。因此,国有企业也应该将利润指标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企业在进行投资时,也应该把利润最大化放在首位,以此来确保国有资产和企业的保值增效。

(三)要坚持三效合一的原则

三效合一指的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的有效结合。虽然国有企业要强调经济效益,但并不是说要因此排斥环境和社会效益,而是要求企业在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也要主动去承担一定的和会责任,并保护好生态环境。

(四)以和谐为宗旨,推进国企发展

这里的和谐包含内外两个方面,内部和谐指国有企业内部干群关系和上下结构的和谐,外部和谐指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和谐、社会的公共利益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和谐。国企要想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就必须做到以下几个工作:

第一,正确认识和谐二字的真正内涵。和谐从本质上讲实质上是指包容性格、坚定原则并互让利益,国有企业只有珍惜和建设和谐,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实现以人为本。也就是要实现好、发展好并维护好国企全体职工的利益,将其作为企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要始终坚持共享、共赢的经济发展理念,广泛听取广大员工提出的各种建议和意见,并自觉的接受员工的监督,将国有企业的生产成果和广大员工共同分享。

第三,要通过科学的指导来提升经济的发展水平。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国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并集中精力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和节能减排。

篇(4)

经过近三十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现阶段我国形成了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并存、共同繁荣发展的局面。私营工业企业在数量上远远超过了国有企业,同时也为整个社会提供了超过国有企业的就业岗位。由此可见私营工业企业在我国经济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那么,讨论私营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在各行业中的具体表现,这对私营工业企业在各行业中的布局以及进一步的市场经济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因子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因子分析法就是通过研究众多变量之间的内部依赖关系(相关阵或协方差阵),探求观测数据的基本结构,并用少数几个假想变量来表示其基本的数据结构。这几个假想变量能够反映原来众多变量的主要信息,在保证信息损失尽可能少的前提下,经线性变换对指标进行聚集,并舍弃一部分信息,从而使高维的指标数据得到最佳的简化,并可以根据因子得分对样本进行评价和分类。原始变量是可观测的显在变量,而假想变量是不可观测的潜在变量,称为因子。

三、私营工业企业在各行业中经济效益的实证分析

1.评价经济效益的指标体系

为了科学而全面的评价我国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国家统计局已于1998年制定颁布了一套新的工业企业经济效益考核指标体系,即:总资产贡献率、资本保值增值率、资产负债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全员劳动生产率、产品销售率,该体系全面考核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资本运作能力和生产效率等方面,标志着我国工业企业经济效益评价体系的进步。

2.私营工业企业行业经济效益的因子分析

如果仅从单项指标来多侧面地分析企业的经济效益,一方面无法确定行业经济效益的优劣,另一方面若引入的指标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时,也会影响评价的客观性。所以应该综合各单项指标的信息,合成一个综合指标,以此反映各行业的经济效益状况。

下面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我国私营工业企业的行业经济效益进行实证分析,并将各行业的经济效益排序。本文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7)》,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分析过程如下:

(1)对私营工业企业(按行业分)的经济效益水平采取上述7个主要指标进行因子分析,由于多个指标量纲不同,数据缺少可比性,因此必须首先将原始数据标准化,使得各个指标具有可比性。一般SPSS软件能自动完成数据的标准化。然后建立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阵R。

(2)检验变量组是否适合因子分析。在进行因子分析时,需要对原有变量做相关分析。如果原有变量之间不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那么就无法从中综合出共同特性的少数因子来。SPSS提供的方法是进行KOM及Bartlett's球形检验,检验是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若KOM值越大时,表示变量间的共同因素越多,越适合进行因子分析,一般认为,KOM如果值小于0.5时,较不宜进行因子分析,根据SPSS软件计算结果(见表1),本研究的KOM值为0.505,表示适合进行因子分析。此外,Bartlett's球形检验的χ2统计值的显著性概率是0.000,小于1%,也说明该数据适宜做因子分析。

表1 KOM测度和巴特利特球形检验(KMO and Bartlett's Test)

(3)提取因子。首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因子,这里参考各个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方差贡献率表示该特征值反映原指标的信息量,累积贡献率表示相应几个特征值累积反映原指标的信息量。如表2所示,前3个特征值的累积贡献率达到83.29%,基本上保留了原来观测变量的信息,所以因子个数的选取为3个,这样由原来的7个指标转化为3个新的综合指标(按累积贡献率达80%以上提取的特征值认为有效),起到了降维的作用。

表2 相关系数阵R的特征值

取前3个特征值建立因子载荷矩阵,在此基础上,采用方差最大法对因子载荷矩阵实施正交旋转。目的在于使载荷矩阵结构简化,各因子的典型代表变量突出,从而使因子的意义清晰,便于对因子进行解释。

由SPSS软件计算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见表3)可以看出,总资产贡献率(X1)、资产负债率(X3)和流动资产周转率(X4)在因子F1上的载荷值比较大,而这三个指标都反映了企业的资本运作能力,故因子F1可以解释为衡量企业资本运作能力的因子;资本保值增值率(X2)和成本费用利润率(X5)在因子F2上的载荷值比较大,而这两个指标都反映了企业的盈利水平,故因子F2可以解释为衡量企业盈利水平的因子;全员劳动生产率(X6)和产品销售率(X7)在因子F3上的载荷值比较大,而这两个指标都反映了企业的产出效率,故因子F3可以解释为衡量企业产出效率的因子。

表3 因子载荷阵的方差最大正交旋转

(4)计算因子得分。建立因子得分系数矩阵(见表4),根据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和原始变量的标准化值可以计算每个观测量的各因子的得分数,因子得分函数为:

F1=0.395X1-0.099X2-0.224X3+0.463X4-0.086X5+ 0.144X6-0.105X7

F2=0.015X1+0.473X2-0.171X3-0.186X4+0.466X5- 0.023X6+0.082X7

F3=0.02X1+0.102X2+0.229X3+0.087X4+0.013X5+ 0.581X6+0.569X7

表4 因子得分系数矩阵

最后根据各行业每个因子得分值,以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作为权重进行加权汇总,得出各行业经济效益的综合得分Y,并据此进行排序(见表5)。Y的表达式为:Y=0.41228F1+0.22694F2+0.19368F3

表5 私营工业企业各行业因子得分及行业经济效益综合排序表

四、实证分析结论

篇(5)

会计审计论文3950字(一):提高会计审计质量和会计监督的探讨论文

摘要:企业各项经济行为的发生,都涉及到不同规模的资金,要想做到资金的利用高效化,就需要对其使用进行有效监督,会计审计工作的作用就在于此,即保证企业经济信息的准确,以及经济行为的高效。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也能够优化现有的资产结构,有利于更好地投资。但是,部分企业却出现了“短视”行为,想要借助会计人员来做假账,让账本上的信息看起来“好看”,却不知这会加速企业的失败,而且损害国家整体经济的健康发展,是企业不承担经济和社会责任的表现。基于此,就企业如何进行会计监督以及提升会计审计质量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会计审计质量;会计监督;建议

中图分类号:F23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20)18-0097-02

企业发展必然要进行经济活动,产生资金流,会计部门和人员存在的意义是保证这些资金流可以安全、有效地流通,并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在企業的会计工作中,涉及到的业务范围很广,工作重要且繁杂,其中的会计审计就是很重要的内容,在进行这项工作时,需要工作人员及时获取真实且完整的经济信息,从而能够保证领导层获知企业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做出科学的决策。会计审计工作的重点不在于简单的完成,而在于质量的高低,这与负责人员的素质高低,以及企业会计审计制度是否完善密切相关。那么如何来提升一个企业的会计审计质量,需要考虑上面两个因素。另外,提到会计监督,顾名思义,是对企业会计工作的一系列监督行为,关系到制度层面,即企业监督机制的设置,需要有专门的会计监督部门,企业内部会计监督体系是否完善,又直接关系到会计审计质量,两者是具有密切联系的,可以结合起来一起讨论。因此,本文将分别就如何提升这两项工作的质量进行探讨。

一、会计审计与会计监督概述

对于企业负责会计审计工作的人来说,获取到的经济信息是否准确、真实、完整,直接关系到这项工作完成的质量高低,即会计审计质量。另外,还需要考虑获取的过程和获取的信息是否在法律允许范围之内。基于会计工作范围非常广,那么在进行这项工作时,就需要从多个方面考虑,来保障最终的质量。一方面,负责人员的专业素质高低有直接影响,需要专业出身,或有职业资格证书。另一方面,国内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程度,只有各方面法律健全,才能使这项工作做到有法可依。影响会计监督工作质量的因素也有很多,比较重要的有工作人员和企业的监督体系,这两者共同决定会计监督工作能够高效高质量完成。综上,虽然影响会计审计和会计监督工作质量的因素不一,但这两者却有共通之处,若能做好会计监督工作,无疑可以大力提升会计审计工作的质量。

二、提升会计监督的措施建议

通过前文分析可得,会计监督是会计审计工作的重要一环,因此,我们先来探讨如何做好企业的会计监督工作,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挑选高素质的工作人员,会计工作专业性强,自然需要有专业素养的人来负责,在招聘时就需要明确入职门槛,包括专业、资格证书、从业经历等,尤其需要具备相关证书,保证招进来的人能够快速上岗,准确处理工作中的问题,减少失误。另外,还需要职业忠诚度,会计工作涉及到企业的经济信息,会计监督人员必须要对企业忠诚,并知法、守法。除了招聘,还需要定期对企业现有的会计人员进行培训,不仅要学习最新的会计法律法规和理论知识,还要与时俱进,掌握新兴的会计软件操作方法以及审计技术,提升工作效率。第二,从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入手,完善会计相关制度,为会计监督人员提供明确的职业发展方向和渠道,同时完善薪酬福利体系,刺激员工工作积极性,多组织团建,让员工从枯燥的会计工作中得到放松。

三、提升会计审计质量的对策建议

1.建立高素质、强有力的会计审计从业人员队伍。不管是会计审计工作,还是单纯的会计监督工作,要想保证质量,其关键都是在于提升负责人员的专业素质,因此企业首先要考虑的是建立起一支高素质、强有力的会计审计从业人员队伍。为达成这一目的,需要做的工作有以下几个:首先,严格控制招聘门槛,企业的会计人员都是需要专业出身,在招聘简章上明确岗位的工作内容、任职要求、资格证书以及从业经历等,尤其要注重招聘人员的操作能力,以及是否通过注册会计师等考试。为了保证入职人员能够顺利上岗,企业还需要对其进行专业培训,让他们了解企业的基本运作情况。基于会计工作的保密性,企业还需要重要考察面试人员的责任心和职业素养,人品不过关,是不适合从事会计审计工作的,当然,这一素质需要时间来验证,可以在入职后着重考察,并纳入考核体系。其次,针对会计审计工作人员的培训是要一直进行的,因为市场上的会计准则千变万化,要想让企业的运作紧随市场脚步,就必须让从业人员接受培训,来掌握国家变化了的政策法规,才能在实际操作时有章可循,不触犯法律。另外,为激发员工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以举办会计审计能力竞赛,对表现好的员工进行奖励。最后,为会计审计从业人员提供完善的发展机制和保障机制,也是提升这一工作质量的重要内容,只有明确了职业发展路径,才能更好地留住高素质员工,减少用人成本。而且会计人员的素质较高,他们对自己价值实现的需求更多,企业要从职业发展上满足他们的需求。

2.利用目标管理,通过会计监督来提升会计审计质量。从会计监督和会计审计工作的内容和目的来看,两者是有重合部分的,因此可以利用目标管理的手段,通过会计监督来提升会计审计的质量。因为会计监督的成果是时刻保证所获取经济信息的合法、准确、完整,属于会计审计重要环节。具体来说,根据时间长度,企业目标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在不同的目标要求下,企业在销售、发展等方面的目标也会有所不同,比如短期目标的侧重点在于经济利益,而长期目标转移到企业的品牌建设。在不同目标背景下,企业所进行的经济行为、产生的经济信息是不同的,而会计审计工作质量的提升,需要结合实际,也是工作的对象和目标,会计审计工作内容包括审核原始单据和会计凭证以及账簿的记录。另外,检查财务报表、是否在会计准则要求下也是重点。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想实现预定的目标,从一开始生产计划的制定,到中期的投入生产,都需要落实责任到个人,那么,在进行会计审计工作时,也要明确责任到个人身上,并结合企业目标来制订会计审计工作计划。为保证这一过程准确高效的进行,需要企业对从业人员进行激励,将完成的程度细化成指标,并与薪酬、福利挂钩。目标管理的实质其实是使会计审计工作更精准,减少资源浪费,同时又能促进企业内部会计监督体系的完善。

3.利用内部监督控制体系来提升会计审计水平。在前期,通过组建一支高素质的从业人员队伍,以及目标管理,来提升后期会计审计,以及会计监督的质量,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以往经济信息混乱的问题。但要想在真正实践过程中保证目的的实现,还需要常态化的监督控制体系来进行跟进和约束。在构建的这一内部监督控制体系中,所有会计审计从业人员的行为都受到了监督与约束,减少偏离正轨的可能性,实质上是通过制度的完善,利用监督手段,来倒逼从业人员可以保持初心和责任感,准确完善企业的会计审计工作,而不是做假账等,若出现违规行为,则要受到处罚,这形成了一种震慑作用。同时,监督体系的作用还在于改善企业财务部门的工作,设置一系列具有操作性的制度,来让每个工作人员都能坚守在自己岗位上,做好每一项工作,让企业的财务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对于企业领导来说,还需要看到这一体系作用的发挥,需要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为此,领导要真正提升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并且通过动员和宣传,来让全体员工认识到财务工作的重要性和严谨性。首先,领导的重视,给员工传递了重要信息:自己的所作所为是透明的,没有暗箱操作的空间。领导除了在制度上进行完善之外,还需要将目标落实到财务部门的每个成员,做到赏罚分明。其次,企业的凝聚力,这有利于增强会计人员的企业忠诚度,通过企业形象的塑造以及价值观的传递,让员工感受到工作是轻松、快乐的,自己的付出会得到相应的汇报。那么,在这一工作氛围中,大家都朝着一个方向努力,好处是不同部门在进行工作沟通时可以更加顺畅,对于负责会计审计工作的人员来说,更加保证了他们在收集企业经济信息时的效率,提升工作的高效性和准确性。

4.借助外部监督,提高内部会计审计监督质量。要想减少企业内部监督控制体系带来的随机性,以及部门之间相互勾结的问题,可以引入外部会计监督,其手段主要是与其他企业进行合作,定期交换会计审计人员,互相学习对方的有效做法,从而发现自身不足,并进行改进。另外,找到业界权威的审计转接,以及事务所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再次核对企业的会计审计信息,都是非常有效的措施。若企业对目前内部的监督控制体系不满意,还可以有偿征求上述专业人士的意见,进行完善。

另外,在企业会计审计工作和会计监督工作中,政府的角色也至关重要。要不定期检查企业在这一方面工作质量,倒逼企业加强日常监督。为此,政府部门要有专业负责这一工作的岗位,需要会计从业人员来任职,并且也要遵循法律法规,接受社会监督,让抽检在阳关底下进行。

企业要想长远发展,就不能“耍小聪明”,做好会计审计工作,监测好各项经济信息,保证经济行为要正轨上进行,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把握好会计审计与会计监督之间的关系,通过强化从业人员素质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推动企業财务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这是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这对于企业以及国民经济的整体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会计审计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会计审计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分析论文

摘要:此文简单介绍了会计审计与企业经济效益的内在关系,详细分析了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性与会计审计职能,并研究了企业会计审计对企业经济效益具有的影响。

关键词:会计审计;企业经济效益;影响分析

如今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发展日益成熟,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愈发多变,经济活动也愈发复杂,为更好地应对经营管理风险,需要企业提高对会计审计的重视程度,了解其在企业经济效益提升中发挥的作用,并认识到会计审计对企业经济效益带来的影响,从而采取有效措施,提升会计审计工作开展的规范性,充分发挥会计审计工作作用价值,这对于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会计审计与企业经济效益的内在关系

(一)了解会计审计工作的特点

对于会计审计而言,在其工作的主要内容当中最能够体现工作职责的就是在对会计的管理和会计核算这两项工作当中能够充分的体现会计审计的工作职责。就会计核算来说,是会计工作当中的一项基础,也是相关的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审计工作当中必须要具备的专业技术和信息操作能力等相关方面的要求。从而在相关会计操作人员具备这些过硬的专业技术和信息操作能力,才能够保障对大型国有企业之间的会计审计核算,达到数字信息的准确,相关内容的完整[1]。

(二)掌握企业经济效益概念

从企业的角度出发来看,对于企业自身的发展道路,一定要看清形势和发展趋势准确的把握企业在发展当中的最好机会。虽然国有企业是能够在国家的扶持和帮助之下有一个更好的发展前景,但是也要具有对机会的把握能力。通过对网络等相关数字信息化的技术使用,在其生产和经营环节降低成本,减少对劳动力的超额使用,基于这些措施工要目的是为了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在企业的经济效益发展之中,会计审计的工作管理模式能够对企业的经济效益起到一个决定性的作用。而会计审计的管理和运营能够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一个更好的发展,因为在会计审计的管理和运营当中,会对企业的整个经济往来进行一个监督和计算,保障其经济效益的稳步提升。

二、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性与会计审计职能

(一)经济效益对企业的重要性

就企业来说,相关的经济效益和利润以及投资成本等相关方面的经济来往,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很大的促进意义,而且在这些国有企业的发展为我国公民提供了许多的就业机会,使得他们能够有一个更好的经济来源来维持他们的日常生活,而且在国有企业当中相关的产品生产也能够给我国外贸经济上带来很大的增收,产品对外出口一方面能够提升国家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能够向世界展现我国的实力提高中国在国际当中的地位[2]。

(二)会计审计职能

在会计审计当中,其主要表现的职责和能力就是对于相关的企业在经济方面有一个更好的监督,和通过对这些经济方面进行核算得出的数据信息进行评价,以及见证这些经济收入的合法性。就拿会计的核算部分来说,其主要就是通过会计操作人员使用相关的会计工具以及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企业当中的经济往来等各方面进行整理和归纳,然后再有效地计算这些信息,使这些信息能够准确、完整的将企业的经济部分展现出来,反映出企业在发展和运营当中真实的经济效益情况,从而为企业在相关的发展和生产当中提供一个更加准确有效的信息。促进企业经济的管理避免出现亏损,保证企业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当中稳步提升。而会计监督也就是对在核算过程和评价之中进行一个有效的监控,保证这些数据信息的准确和有效,以及它的真实性和可靠性[3]。

三、企业会计审计对企业经济效益所产生的影响

(一)科学管理会计审计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在相关的企业发展的情况之中来看,对于其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最核心的想法就是追求企业经济效益的完整和提高,而要想保障企业经济的效益能够稳步上升,对于会计审计的管理工作就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应对措施,从而能够促进企业的经济向前迈进。通过利用一些科学的方法对企业当中的会计审计进行管理和相关工作的运营,能够保障企业在对经济方面做出一个准确的评价和判断,以及在企业运营当中的决策有一个更加明确的目标,使得会计审计在企业当中充分的发挥作用和价值[4]。

(二)企业会计审计可确保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

在企业的经济效益当中,对会计审计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能够保证其企业在一个相对稳定且良好的状态下发展,促进企业经济的稳步提升。在实际当中,对于企业的经济效益活动,应该保证企业在其中对于人力物力的使用尽量控制,保证在审计过程中能够客观的评价和计算相关的企业经济信息,为相关的企业管理人员能够做出一个更加准确有效的判断和决定,从而推动企业经济的发展,保证我国大中型企业的经济效益能够在企业的发展中做到精准、可靠、有效。

(三)会计审计管理能够使企业资金合理利用

会计审计的管理能够让企业之间的经济发挥最大的作用,对于企业来说,在会计审计管理工作中能够有效的将企业经济效益发挥到最大。而且有效的会计审计能够使企业的生产等各方面的实力得到提升。而且会计审计可以很直观的将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和财务状况通过相应工作的结果呈现给相关的企业管理负责人。企业在整体的生产和运营当中,都离不开经济的运转,所以说在财务管理方面,相关的负责人以及操作人员要及时发现当中的问题,然后有效地解决问题,避免在企业生产当中的经济效益数据信息不够可靠、不真实,导致企业出现亏损[5]。

篇(6)

[关键词]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实践;探索

1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现状

目前,政府审计部门开展的企业经济效益审计范围较小,虽然在部分领域已经有所成效,但对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认识还不够全面、整体。如何全面有效地开展企业经济效益审计,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分析。从现状来看,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一是审计资源不足;二是审计环境还不够良好;三是审计主体素质有待提高;四是审计观念落后;五是工作评价体系需要健全;六是审计方法措施要先进;七是要有效利用审计结果。面对以上现状,我们应该如何开展企业经济效益审计?下面笔者就个人的思考做出简单的论述。

2有效开展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路径

2.1合理利用企业内审的力量解决审计资源不足和审计主体素质的问题

要想做好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必须具备足够的经济知识,同时还要有生产、技术等与企业效益相挂钩的知识。由此可见,这项工作必须由政府审计部门工作人员和内审人员共同协作才能完成。例如:对于那些下属分支机构比较多的单位进行审计时,由于审计资料量大,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漏洞,这时,可以让内审人员对其进行协助、把好关,这样将大大提高企业经济审计的工作效率。

2.2参考社会审计的成果,减少审计环境的不利影响

虽然部分社会审计结果受到质疑,但有些还是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对此我们要合理利用。例如:在某企业的审计报告中显示:其应收账款数额较大、同时比例偏高。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审计人员可以进一步地去分析,经过分析我们发现:应收款项重要集中于某个业务员所负责的某个区域,涉及的业务单位大多是破产倒闭或查无下落的情况。经过深入的调查,最终得出个别业务员贪污、挪用公款等,将其移交检察机关进行处理,从而为企业挽回了损失。

2.3选择同行业的历史数据作为评价标准

虽然政府财政部门对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有了一系列的相关文件,也制定了具体的评价细则,但由于企业的多样性,它不能满足所有企业效益审计评价的需求,因此在审计实践工作中,我们可以对国家的评价体系做一下微调,从而更好地为企业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服务。同时,我们可以选择同行业的历史数据资料作为企业经济效益审计评价的标准,根据企业管理特点,测算出同行业、同规模的评价标准值。同时为了正确评价企业经营业绩,需要了解企业历史发展变化情况,以上年的经济效益指标和历史最好指标为标准,进行近期与前期对比,找出引起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原因,正确评价。

2.4确定具体的审计内容,改进审计方法

2.4.1业务经营审计

第一,我们要审查业务经营的具体计划,对他们的计划进行分析,同时更要审查他们对计划的执行情况和结果反馈。我们要改变传统的审计方法,对业务经营的计划要进行全面的分析,例如:计划的制订、计划的执行、成果等。通过这一系列的工作,我们便会得出某个企业对市场调研是否准确,是否有长期而有远见的预测,费用是否控制在计划之中等。第二,我们要审查业务经营的产供销三大环节,找出经营中的优缺点。经营决策时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贯穿在企业运作的各个环节。决策的科学性会直接影响到产供销三大环节。例如,有的企业在之前注重产品更新和技术改造,效益较好,之后便不思进取,几年过后效益大大不如从前,甚至出现大量亏损,最后导致企业无法生存下去。第三,分析各要素的利用情况。主要是劳动力、资金两大方面。某些企业人力过多,人浮于事,管理层人员占企业的30%以上,工资高,造成生产率低的现象;在资金利用方面来看,有负债率高、周转速度慢、设备老化、利用率低等现象。

2.4.2管理审计

第一,要侧重分析领导机能和组织机能。在企业经济效益审计中,企业的组织机构和人员构成是我们调查分析的重点方面。他们共同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特别是领导机能,更是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方面之一。重点了解领导层是否秉公办事、原则至上、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等,对于、任人唯亲等不良现象要给予排查。对于人浮于事、管理经费高、浪费无度等众多不良现象都要进行深入的调查,以为企业的良性发展保驾护航。第二,分析控制机能。控制机能的完善与否是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重要方面,控制机能的作用能否发挥出来,对于企业发展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我们要根据测试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完善企业内部制约机制、提高经济效益的建议。比如有的企业虽然已通过了ISO9000标准质量体系认证,但各项内控制度未被严格、有效执行。在供应口,各项原材物料未严格进行招标或比价采购,有的材料配件未进行严格质量检验,导致出现大量产品质量纠纷。销售方面制定的销售政策不尽合理,对销售人员没有约束力,造成应收账款损失较大等。第三,注重投资决策审计。企业不能得到良性可持续的发展,大多是因为决策失误造成的。我们在审计投资决策时,应该从决策是否民主、决策是否符合企业自身的优势、决策是否有前瞻性、决策是否有市场前景等多方面进行分析。第四,开展合同审计。这项审计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合同是否合法、是否公开透明、是否按程序进行的、是否有相关部门严格把关了、合同价格是否合理、合同变更是否经过审批、合同内容是否严谨等。第五,审计资金筹措的不规范性。这一点关乎群众的切身经济利益,因此,我们要认真执行,从而维护广大群众的利益。第六,审查企业有无违规担保以及担保给企业带来的损失。有些企业出于某些原因,为其他企业违规担保,从而造成重大损失等情况。对于这点,我们也要严格审查。

2.5提高审计成果的利用率

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结果是企业改善和发展的重要依据,企业各级部门应该充分利用审计结果,解决企业正常运转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企业的效益。综上所述,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是一项复杂而有意义的工作,为了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我们要想方设法做好此项工作,在实践中总结方法和经验,找出不足之处并及时给予解决。审计人员在积极地进行经济效益审计的探索过程中,要强化效益意识和服务意识,从而在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作用下,让我国的经济能持续地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张爱荣.武钢开展经济效益审计的实践与探索[J].审计与理财,2014(7).

[2]李珊.关于企业内部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工作的探索[J].经营管理者,2014(19).

[3]张琳.经济效益审计浅论[J].铜陵学院学报,2006(3).[4]吴春平.经济效益审计的探索和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8(11).

[5]徐小军.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与效益审计相结合的探索和实践[J].现代经济信息,2012(7).

篇(7)

一、税与利的异同

税与利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区别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含义不同。“税收收入是国家按税法的规定而取得的收入。”利润收入是“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收入”,它是“国家投资兴办的企业纳税之后的利润按规定交给国家的部分。国家从参服企业中得到的股金分红收入也属于利润收入。”

第二,税收是纳税人对国家应尽的义务,不能单独成为考核企业经济效益的指标。利润是考核企业经济效益的综合指标,因此,企业上缴财政的利润越多,表明企业经济效益越好。

第三,税收一般不受企业经营好坏的影响;而上缴利润则受企业经营好坏的影响。

第四,税收的适用性广,除适用于国有企业外,还适用于集体企业和个人等所有纳税人。而利润上交则只适用于国有企业。

第五,税收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的90%以上,并且最稳定可靠,成为财政收入的最主要形式,而利润收入比重较小;也没有税收收入那样稳定可靠,如果企业不盈利甚至亏损则无法形成上缴利润。

税与利的联系:

第一,税收收入与利润收入都是企业纯收入的一个部分,是劳动者创造的财富。

第二,税收收入与利润收入都是纯收入分配的一种具体形式,是财政收入的来源和渠道。

第三,税收和上缴利润应具法定性,每个纳税人和国有企业都应努力完成。

二、税与债的异同

税与债也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区别是:

第一,从二者的性质来看,“税收收入是国家按税法的规定而取得的收入”,不形成债务。“债务收入是国家财政通过借贷方式 取得的收入”,成为国家的一种债务。

第二,从是否具有无偿性看,税收收入是纳税人对国家应尽的义务,是无偿上交的,国家不需要偿还给纳税人。债务收入是国家要在一定时期偿还本金并支付约定利息,是有偿的。

第三,从是否具有强制性来看,税收是依靠国家的政治权力强制征收的,纳税人不依法纳税要受到法律制裁。国家为取得债务收入而发行的国债具有自愿性,是否认购和认购多少,完全由认购人决定。

第四,从是否构成财政支出看,税收是无偿上交的,不需返还,不形成财政支出的内容。债务收入要到期还本付息,因而成为国家财政支出的内容。在我国,每年要在预算中安排一笔支出用于还债,所以,债务收入一经形成,同时也就形成财政支出,这也是债务收入与其他三种财政收入相比较而显出的特点。

第五,从是否具有转让性看,税收是国家强制征收的,不具有转让性。国家为了获得债务收入而发行的公债,投资者可以随时将公债按市场价转让给他人,具有较强的转让变现能力,这时投资者可以发生变化,但国家的债务收入额不发生增减变化。

第六,从收取的机关看,税收是由国家税务机关征收的;而债务收入一般是由财政部门发行公债券直接收取的。

税与债的联系:

第一,它们都是财政收入的一定形式和渠道,都是财政收入的来源。

第二,主体相同。税的征收主休是国家;为取得债务收入而发行的公债的发行者也是国家。

三、税与费的异同

①国家财政收入除了税以外,还有费的收入,费在教材中称为财政收入中的“其他收入”。

税与费的区别是:

第一,征收的主体不同。由代表国家政府机关的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征收的收入叫做税收。一般由税务局以外的国家机关、经济部门和事业单位收取的收入叫做费,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收取的工商企业开业登记费和商标注册费、公安部门收取的各种车辆牌照费和户口登记费。

第二,是否具有特定服务不同。税收是纳税人对国家应尽的义务,是无偿的,不向纳税人提供服务。费是向受益者收取的一种代价,要向受益者提供特定服务,因其有一定的有偿性质,如法院收取的诉讼费就要向缴费人提供诉讼服务。

第三,在财政收入中所占比例不同,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90%以上,而费在财政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不大,但项目很多。

税与费的联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