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1 16:20:1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初中物理提问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一、初中物理课堂提问误区
初中生刚接触物理学科,物理教师的提问艺术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物理的学习态度,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课堂提问的误区,严重影响到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
1.只讲不问。有的初中物理教师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缺乏“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态度,整堂课不顾学生的接受能力,不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满堂灌”的课堂效率不高。
2.不顾大局。由于各个方面的原因,学生学习成绩有差异。有的物理教师眼中只有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提问问题时也主要提问这部分学生,冷落了大部分学生;有的初中物理教师的提问没有层次性,让学生难以回答;有的教师甚至对物理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进行惩罚性提问,使学生难堪。
3.不理不睬。有的初中物理教师为了赶进度,怕影响到既定的授课内容,对于学生的突然提问不理不睬,或者对学生的回答不置可否,这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二、初中物理课堂提问艺术
课堂提问是优化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激发初中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提问要精心准备,有目的性。优秀物理教师的课堂提问看似随意,实则是经过精心准备与考量的。备课时,教师就要明确提问的问题是什么,估计学生的答案会有哪些,对于每一种答案的出发点又是什么,最后怎样回归到提问的重点等,每个问题都需要物理教师的精心准备。通过课堂提问,教师可以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找出新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回顾旧知识,学习新知识。
2.提问要有新颖性与趣味性。初中生的自我控制力不强,“玩”心还比较重,初中物理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态,将趣味性的东西与物理知识点相结合,让学生在玩中学到知识。教师在课堂提问设计中要充分体现出趣味性与新颖性,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学生打造一个生疑、解疑的问题环境,从而在愉快的课堂环境中学习知识、获得能力,亲身体会到思考所带来的成功感、优越感、满足感。比如:在“自由落体运动”的教学中,如果拿一个金属片和小羽毛,问学生“哪个物体下落得快”,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基于生活经验,学生往往会认为金属片下落得快,接着教师可以做演示,让学生注意观察两个物体的下落情况。在实验面前,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对生活经验产生怀疑,实验结束后,教师就可以引入自由落体运动的相关知识了。
3.提问要有层次性和梯度性。初中生的知识储备、思维能力、认知结构等方面都有所差异,因此,物理教师的提问要有层次感,从简单问题开始,逐渐引入深层次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具体来说,物理教师在设计提问问题时,要区分难易程度,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来提问学生,简单的问题留给那些思维反应较慢的学生,并考虑到基础较差学生的接受能力,尽可能地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比如:在学习“摩擦力”这一章节时,教师在讲解完了摩擦力的相关物理知识后,可以以自行车为例,层层递进地提问,加深学生对摩擦力的认识。教师可以设计问题:“自行车为什么会向前走呢?”学生可能会回答:“脚蹬了自行车。”教师可以接着问:“如果把自行车支起来再蹬还能走吗?”学生会回答:“不能。”教师再问:“有什么不同吗?”学生回答:“支起来后自行车不再与地面接触。”这样就能得到“自行车向前走的力是地面给的向前的摩擦力”的结论。
4.对学生的回答要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教师对问题的设计固然重要,但是对于学生答案的评价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不管学生回答的是否正确,教师都要给出一个适当的评价,回答的好,好在哪里;回答的不够准确,缺少了哪几个方面。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有的物理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不置可否,当学生回答完问题后,也不做过多的评价,直接给出正确答案,这实际上忽视了问题的意义。特别是对不确定的或错误的答案,教师尤其不能放过,缺了什么、错了什么,应该落实下来,因为这这本身就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能力的过程,应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
三、结语
初中物理课堂提问艺术直接关系到初中物理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初中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初中物理课堂提问是引导学生学习、提高课堂效率的必要手段之一,有效的课堂提问是非常重要的。初中物理教师要不断探索课堂提问技巧,让枯燥的纯知识学习变成快乐地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
参考文献:
1.教师提问要有可行性.
在课堂提问中不仅要抓住课本的精髓,还要时刻注意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充分考虑传授给学生的知识的严谨性和提问的趣味性,既关注优等生的学习能力,又考虑到学习吃力的学生的接受能力.提出的问题应该尽可能地结合现实生活,而不是照抄课本.例如,书中的问题“热水瓶是如何减缓热传递效应的?”,这个问题在很多学生看来都过于抽象,很难理解,对此我们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提出问题,如“为什么新买的热水瓶为什么不保温?”“热水瓶外层玻璃碎掉后保温效果为什么会变差?”等等.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课堂教学效率也更高.
2.教师提问要有针对性.
有些教师的课堂提问过于空洞,随意,没有抓住教学的主题,不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因此在备课过程中,应该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合理地设计问题,确定要提问题的提问对象、顺序,以及充分预设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对一些十分抽象的概念应该学会分层提出问题,例如在电压课程的教学中,直接问学生“什么是电压”,过于抽象,很少有学生会回答.可以将这个问题拆分成几个小问题,如“电压有什么作用?”“生活中有哪些东西用到了电压呢?”“大气压跟电压相似么?”这样才能实现问题预设与知识生成的有机结合.
3.教师提问要有灵活性.
新课标要求教师能够灵活地面对课堂上所出现的各种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防止学生在课堂上精神涣散,灵活地运用转入、插入、点题等教学手段,注意及时纠正学生在回答问题中的错误.
4.教师提问要有启发性.
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结合生活实际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例如在机械波传播的教学中,课本上所给出的问题是:“比较质点振动的速度与波的传播速度的不同时,会有什么现象?”教师可延伸出一系列问题:“把长度为5m的竹竿在水平面内一秒钟移动了两米,那么长杆运动的速度大小是多少?长杆传播的距离是多少?速度是多少?”这样就可以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让学生从中得到启发.
二、关于当前物理课堂提问的合理化建议
1.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培养高素质、高能力、有理想的个性化学生,但是很多教师仍然习惯于运用传统教学手段,不能很好地结合生活实际,非但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反而使学生失去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教师应该学会放手,大胆地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课前充分预习这样有利于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深刻理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2.教师应提高提问技巧,设置合理问题.
课堂提问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艺术,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老师在上课时应该充分结合问题的类型、难易度,注意个人的语气及提问方式,并创设一定的情境,强化教学效果.另外,老师要对于学生回答的问题及时进行评价指点,使每个学生都能更主动、积极地表现自己,发挥自己的才能.鼓励学生对课本上的知识进行质疑,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和热情,最大限度地释放学生潜能,提倡学生质疑问难,使学生由不敢质疑到变为勇于质疑.
3.学校组织教师进行培训,教师积极配合参加.
教育培训是转变教师教学教学理念的重要手段,是教师学习、接受知识的重要手段.因此学校应该定期组织各种培训、讲座,给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应该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积极利用课余时间,通过看视频、阅读等方式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并且将学习到的教学方法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学校在培训之后要对老师进行考核,并将考核成绩与绩效工资挂钩,从而促使老师更好地提高自己.
三、结语
【关键词】 初中物理 课堂提问 有效性 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2)12-030-01
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指教师在研究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的基础上,精心预设问题,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以课堂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产生质疑,引发课堂对话,从而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有效的课堂提问通过师生的积极互动,产生新的教育资源,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同时也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质疑能力,通过师生间的互相问与答的过程,让课堂充满着对话和交流,充满着生命力,是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环节。尽管我国初中物理老师在课堂提问有效性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在实际的物理课堂提问有效性教学过程中,很多问题仍然存在。本文主要研究物理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探讨物理课堂提问有效性教学主要策略,为我国初中物理老师在课堂提问有效性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一、初中物理课堂提问存在问题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我国初中物理教学在有效性课堂提问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在实际的物理课堂提问有效性教学过程中,很多问题仍然存在。总体来讲,初中物理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提问随意性强。相当多的老师对于物理教材没有真正的研究透彻,对于学生的物理学习水平认识不清楚,导致提问随意性强,无法结合学生物理学习实际,这种提问严重影响着学生物理学习兴趣与信心。第二,缺乏思考价值,没有启发性。很多物理老师在实际的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没有水准,问题含量不高,比如对不对、好不好、行不行、是不是,这些问题简直可以看作是弱智,毫无价值。第三,先点名再提问。由于受到中国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很多物理老师在实际的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采取先点名后提问的方式,这种先点名后提问的方式容易使学生产生紧张心理,甚至让学生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第四,不进行适当地评价。相对于学生的问题回答,很多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往往也存在着较多的问题,甚至会出现忘了让学生坐下的情况。不进行适当地评价会严重影响着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物理学习水平与能力的提升。
二、初中物理有效性课堂提问策略探析
1. 精心设计,循序渐进
初中物理课堂提问是一门很讲究的艺术,他不仅要求老师对于物理教材以及课件有较为清楚的认识,而且要求老师对于学生物理学习水平与能力有着较为清晰的认知,只有这样才可以提出高效优质的问题。在对学生进行提问时,老师应该突出物理教学的重难点,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提问。同时,老师还应该注意提问的场合以及对象,针对不同层次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能力与水平的学生。在提问时,老师还应该注意提问的艺术,对于一些问题老师可以只是做到蜻蜓点水,起到指示、引导、过渡的作用。精心设计,循序渐进是初中物理有效性课堂提问的重要策略。
2. 提问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初中物理老师在实际的物理课堂教学提问中,应该树立面向全体学生的观念,在提问时,不应该仅仅局限在学习好或者学习差的学生中,而应该普及到全体学生中,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体验回答问题的喜悦与。学生的物理学习水平与能力不同,所以老师在实际的物理教学过程中,所提问的问题应该宽泛些,要求稍微低一些,不可出现由于学生问题回答不好而出现呵斥怒骂的现象。
3. 对回答完问题的学生进行积极评价
评价是对学生所回答问题的答复,积极的评价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消极的评价可以扼杀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甚至直接影响学生物理学习成绩。因此,老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学生回答完毕之后,老师不管学生回答好坏都应该给予积极的评价,对于回答得好的学生应该积极鼓励,激励学生再接再厉,激发学生思考的热情。千万不要不做任何评价,以免挫伤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总之,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提问既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又是完美的教学艺术。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一堂课的教学过程其实就是由若干个问题组合起来的,而且每个问题都是一个“驿站”。教学的成功与否,学生所获知识的丰欠与否,都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问的质量有直接的关系。优秀教师的教学不只在于会讲,更在于会问。提问是惊奇与怀疑的开始,是教与学的纽带,是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的手段之一。我国初中物理老师在课堂提问有效性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在实际的物理课堂提问有效性教学过程中,很多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初中物理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物理学习水平的提高。初中物理老师应该深入研究自身在物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创新物理课堂提问有效性教学策略,为我国初中物理老师在课堂提问有效性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 参 考 文 献 ]
[1] 李玉霞.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成才之路,2011(24) .
[2] 江丽.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缺失现象及对策[J].教书育人,2009(10)
【关键词】初中物理;提问能力;课堂教学
一、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意义
海森堡曾经说过:“提出真正的问题往往等于解决问题的大半”。学生问题的提出就是思考和分析的过程。问题的提出是问题解决的首要基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说过:“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来的更重要”。牛顿在发现苹果落地时提出为何苹果向下落而不是向上的问题,有过这个疑问才有了万有引力定律。物理教学对提问问题的培养还有利于学生学习有意义。在传统的物理教学课堂中,教师一直在单方面的向学生提问问题,设置问题又比较枯燥简单,不能与实际生活巧妙的结合,也就不能激发学生对物理的激情与兴趣,使得学生在学习物理是十分的被动。所以在新课标的要求下,要求教师打破原有的单向提问,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好习惯。除此之外,培养提问能力还有益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教师习惯于用课后作业来强化学习效果,这便让学生渐渐地倾向于对知识的理解和背诵,不能将知识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解答生活疑惑,这就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所以运用灵活的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未知物理世界的探究欲望。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瓶颈
根据初中学生物理课堂的提问现状,我们可以找出以下存在的瓶颈。首先,不同年级初中物理学习对提问的想法不同,大部分同学对提问的想法都比较消极,大部分同学都是很少想提问、极少想提问,甚至是从不想提问,只有很小一部分学生会经常想提问。萌生提问的想法不够频繁。其次,提问的实际行动,实际行动比想法肯定是更少的,大部分同学都是不好意思提问,怕提出的问题不够水平遭到老师的批评,或是害怕别人的目光,纠结犹豫之下就打消了提问的念头,然后就不了了之。最后就是很多同学不能准确的表述问题,无法让人理解自己提出问题的意思,或者,是能表述但是找不到症结所在。
三、初中物理培养学生自主提问的有效途径
(一)改变评价态度,挖掘学生给我潜力
学生如其他人一样,都喜爱被人称赞,教师对学生的称赞对学生的积极性有很大的鼓励作用,对学生自身能力的衡量和认识有很大的暗示作用。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往往只对学生的成绩做评价,却忽视了学生成绩以外的表现,这些教师的行为都不利于学生提问潜在能力的挖掘。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都期待获得老师的赞赏和肯定,所以教师要多创造机会,满足学生的提问欲望,多元化的评价学生,让学生品尝成就感和喜悦感。教学评价不仅仅是评价成绩,根据成绩区分好坏、等级。而是根据多元化的评价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方式,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进步和收获。
(二)教授学生提问的准确方法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向学生提出问题,不如交给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掌握提出问题的准确方法,之后碰倒新的物理知识或者物理现象的时候,就会根据“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展开他们的提问,培养学生通过比较、假设、方向思维等等提出问题,并在学习中不断实践和发展。例如,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中第一次涉及到比较复杂的速度计算公式和换算单位。有了初一的行程问题的基础之后,学生对速度这个概念并不陌生,但是如何比较速度快慢的方法,就可以留给学生去提出。在做“测量纸片下落的速度”实验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根据实验的过程提出问题,并且根据实验得出的结果找到问题的答案。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外,最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创新初中物理教学手段
教师可以试着将平时提问情况作为期末成绩的一块参考加分依据,由此激励学生提问的积极性。还可以组织同学之间互相提问、或者开展小组提问大赛等等。在采取这些教学手段的同时应当注意,不能仅仅看到提出问题的多少,而是要注重提出问题的水平质量。教师要不断地提醒自己的同时也要给学生灌输这个观念,不能误导学生为了所谓的加分而随意捏造出几个毫无意义的问题来滥竽充数。
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总结为“学生提问的能力是逐步发展的”,首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确立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育思想。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和态度,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当然打好物理基础是提出问题的前提。然后要营造活跃的、和谐教学环境,营造探究、质疑的氛围,以实际行动欢迎学生对自己的教学提出质疑,创造竞争环境。鼓励学生学习牛顿的质疑精神,但是教师自己却不能做第二个牛顿(牛顿妒忌自己的学生,打压自己的学生)。最后,认真研究物理教材,设计符合学生的教学方案,对学生的提问能力进行系统的培养,增强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习惯。
【参考文献】
[1]袁萍“.脑中的问号”是最好的学习向导———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激励学生积极提问[J].读与写杂志,2007.4(12):85.111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提问;原则;运用
初中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较强,但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能靠维持课堂纪律来保证学生注意力的集中,而应以授课的内容来吸引学生,用一个个由浅入深的“问号”来“钳住”学生的注意力,针对初中学生这些特点,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设计处理好课堂提问,是增强高课堂教学效果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课堂提问是优化课堂教学的一种常用手段,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课堂提问不但能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活跃课堂气氛,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而且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使师生间不断地处于和谐的信息交流之中。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课堂提问都能达到上述功效。那么怎样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灵活、自然地运用课堂提问方法,才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呢?
1.初中物理课堂提问应遵循的原则
1.1启发和激励学生思维的原则。
物理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自然科学,如果教师照本宣科地提问,学生就会感到单调乏味,且被动地接受知识,不能锻炼能力。因此课堂提问应让学生有思维的空间,即课堂提问应富有启发性,使学生问有所思、思有所得,不能只问“是什么”、“对不对”,避免启而不发、答非所问。怎样提问才能启发学生思维呢?
1.1.1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些学生总认为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拔河时,力气大的总是战胜力气小的。为此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在班上选一个力气最大的学生,再选一个力气最小的学生,让力气大的学生穿上旱冰鞋与力气小的学生拔河,结果力气大的学生输给了力气小的学生。这个情境使学生形象地体会到物体间相互作用力和物体的平衡这两个物理概念的区别,启发学生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以及物体平衡的理解。
1.1.2教学中制造矛盾,激励学生思考。
提问的目的在于引起学生认识上的矛盾,如能在提问中直接引起对立意见,启发学生去探究“为什么”,把学生的认识逐步引向深化。如在学习“浮力”时,教师提出:“木块放在水里为什么总是浮在上面,铁块放在水里为什么总是下沉?”学生回答:“因为铁块重而木块轻。”教师接着问:“把重8牛的铁块和重8牛的木块都放进水里,为什么木块浮上来,而铁块却沉下去呢?”这一问使学生对生活经验“因铁重而下沉”产生了认知矛盾,有矛盾就有疑问,有疑问就促使思考,学生的思维活动就活跃起来了。这种在教学中制造矛盾的课堂提问,是以学生的生活情趣为基础的,能不断激起学生的思维浪花。
1.2紧扣主题,富有层次性、逻辑性的原则。
每堂课都有一个主题,课堂提问必须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展开。课堂提问应集中在重点、难点、关键点上,教师要紧扣教材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分析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逻辑顺序和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按照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地逐个设计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获得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诱使学生一步步地深入下去。如教学中可以先设问,诱导学生准确理解物理意义;再反问,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正确的方向;最后进行追问、深问,使学生的认识逐渐深化、提高。学生在解答问题的同时建立知识系统,掌握学习方法,为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否则会造成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半罐水”的现象。
1.3问题精炼、明确的原则。
教师提问时语言应简练,题意要明确,避免含糊不具体的提问,切不可灵机一动,信口设问。如“惯性定律有什么作用?”“为什么半导体能导电?”“分子运动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等这样的提问,学生回答起来就很困难,不知从什么方向思考、回答,其效果显然不会理想。
2.课堂提问的运用
一次课堂提问能否获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问”“怎么问”,教师只有运用熟练的技能,才能取得预想的效果。
2.1指导与分配——面向全体学生。
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对特殊学生采取指导性提问,对全班学生要恰当地分配提问,同时组织好全班学生仔细倾听回答,参与确认和修正,这样调动每个学生思考问题积极性,让全体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如果一个问题没有被第一个提名者回答上来,可以停顿一会再向另一个或另一些学生提出。每节课要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回答,特别要考虑中下等学生的参与面,选择有利于发挥学生特长的时机让他们参与,对不愿回答问题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鼓励和表扬。如教《惯性》一节时,有些中下等的学生对“力和惯性”、“运动和惯性”概念混淆不清,分别提问:做匀速运动的物体是否一定要外力来维持?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有没有惯性?是否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才具有惯性?物体受外力越小,它的惯性是不是越小?通过这些问题使一般学生掌握了惯性、力、运动的关系,同时为优等生补充这样的问题:“惯性大小取决于哪些因素?”提出这样的问题的目的是让优等生“吃饱”,启迪他们把课内的疑问引向课外,深入观察自然现象和参阅课外读物,从而扩大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的知识面。
2.2停顿与速度——留给学生思考时间。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问题提出后,要停顿一会,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同时教师在提问后环顾全班,一些非语言的暗示也可告诉教师学生对问题的反应。如学生举手则表明他准备回答这个问题,又如当一个学生准备回答问题时,他便会嘴微张,身体稍向前倾,眼睛也睁得更大一些,或许会抬起头微笑,这表明他对回答这个问题比较有把握;而当听到问题后低头或躲避教师的目光者,则可能他对这一问题不会回答。因此,在教师提出后停顿期间,要寻找这些迹象。提问的速度则主要是由被提问题的种类所决定,低级认知问题可以很快地提出,高级认知问题或较复杂问题在提出前应有短暂停顿,并缓慢地仔细提出,并且随后要有较长时间的停顿。如果以快节奏去提出一个复杂的问题,结果往往会引起混乱。所以提问时要根据需要确定提问的速度。
2.3提示与探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当学生对问题不能正确回答时,提示和探询是必要的手段。提示是指由帮助学生而给出的暗示所组成;探询则是引导学生更深入考虑他的最初答案,并更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在初中物理课堂提问中要有提示、帮助学生回答问题,并要能事先想到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敏锐地捕捉和及时纠正学生答案中的错误或不确切的内容,或者思维方法上的不足,对这些要及时给予提示。要善于运用探询方法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给出更完整的答案,要运用追问、释疑、解释等帮助学生回答。如,在讲述热传送的三种方法:传导、对流、辐射之后提出:“保温瓶灌开水,灌多少时保温效果最好?”在问题提出时,大部分学生凭自己的想象回答:保温瓶灌满水时保温效果最好。此时,教师要提示和引导学生从两个角度思考:(1)空气的导热性比水差,瓶内留有一些空气使水中的热是不是不易从瓶塞传导出去?(2)瓶内空气受热就有少量空气从瓶塞缝隙逸出,瓶内空气体积减小,瓶外空气补充不进去,瓶内外是否形成一个压强差?外界大气压大于瓶内压强就将瓶塞压得更紧,是不是更好地防止了对流的形成?通过这样的思维训练,既防止学生对问题的错误或片面理解,又加深对问题实质性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4教师问与学生问相结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目前,课堂提问一般采有教师问的方式,这种方式,有利于教师掌握主动权,发挥主导作用,但它不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习惯和能力,有时可以让学生做主演,自己当导演,只在旁边略加指点和引导。如学生在做测凸透镜焦距的实验中提出:太阳光通过透镜为什么有两处亮点?首先让学生思考原因,在学生经过思考后仍不清楚地情况下,教师引导学生:一部分光经过窗玻璃折射后经透镜形成第二个亮点。这样能帮助学生形成生动活泼的学习风气,发挥学生的探索精神。
3.答问的评核
教师在提问时,要细心观察学生的反应,以不同的方法处理学生的回答。评价的方式包括:教师查核学生的答案,让学生有插话、提问和发表不同意见的机会,并有意识地提出一到两个与本问题类似的其他问题让学生回答,看看其他学生是否了解;教师重复学生的答案,表示予以确认;教师对学生答案的内容加以评价,坚持以表扬为主,尤其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更要特别鼓励,消除他们思想上的惰性和心理上的障碍;教师依据学生答案的内容联系其他有关资料,引导学生回答其他更深刻的问题,补充新的资料或提出新的见解;教师根据学生的答案追问其中要点,促使学生理解和深入思考。
总之,课堂提问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为指导,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和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教学功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和探索物理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超良.对物理教学中课堂提问艺术的探讨.课程·教材·教法,1997,(2):36-38.
1初中物理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1.1问题缺乏启发性
环顾当前初中物理课堂,我们教师的提问大多属于封闭性问题,而且问题简单、思考力度和启发性不强,主要作用在于简单的回忆,难以推动学生的思维活动深入发展,还有些问题主干和内容呈现均外显出来了,只是提问“对不对?”、“是不是?”,缺少思考价值.
1.2学生提问少
就提问的主体而言,当前的初中物理课堂,还是以教师提问为主,极少有学生提出问题,而且学生提出的问题大多属于低层次问题,究其原因在于学生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的缺失,其实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或多或少是存在困惑的,只是我们教师没有能够构建出民主的学习环境,或是缺乏科学的引导,导致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或不敢问,或不会问.
1.3提问缺乏平等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这里的“学生”应该指的是全体学生,我们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而课堂提问的现实如何呢?由于学生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在问题提出后,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立刻知道答案而举手示意要求回答问题.总有一部分学生由于思维不够敏锐、内向等原因总是不举手,如果我们总是倾向于喊自愿举手学生回答问题,那么势必导致课堂的不平等提问,导致有部分学生参与问题思考和对话的权利被剥夺.
1.4教师不重视理答
提问是一个对话的过程,笔者发现在现实问题对话过程中,教师不太重视理答过程,尤其是对于难度较大的开放性问题,学生在回答出现了思维障碍时是需要教师的启发提示的,而我们很多教师简化了这一过程,采用的是重新喊一个学生回答,如果喊了几个同学都不能回答时则采用直接告知的方式进行灌输,其实在学生出现思维障碍的时候,我们通过追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而发现学生认知和思维上存在的缺陷,并将此作为生成性资源推动课堂讨论的深入.
2初中物理课堂提问有效策略
2.1注意问题设计的有效性
有效的问题才能推动学生认知、思维和能力得到有效的发展.在问题设计上我们应该从学生的具体学情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出发,确保问题的设计立足于教学目标的整体性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重点明确、过程清晰,问题不能浮于认知表面,应具有一定的开放度、启发性和探索性,确保问题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有效集中到知识内容上来,在经历了分析、推理等一系列物理思维活动后解决知识的本质.下面就举一实例说明同一问题如何提问有效,如何提问低效.
例如,“密度”这个概念教学过程中,提出如下几个问题:
问题1: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之间是否存在什么关系?若有关系,猜一猜是一种什么关系?请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问题2: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问题3:同一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问题评析:从这3个问题的对比中,我们可以发现问题1是有效问题,问题2和问题3属于无效问题,问题2的问法已经暗示了两者存在着关系,那么学生就不需要自主猜想和发现这一过程,思维主动性不够,反而不容易接近正确的答案;问题3则因为加上限定词“同种”,导致学生的思维受到了严重的限制,也与“密度是用来区分物质”这一概念提出的本质和意义越行越远.
2.2构建问题串,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渐进式发展过程,为此,我们在概念教学的过程中,应围绕教学内容,从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角度设计出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问题,犹如一个个台阶送到学生的脚下,引领学生拾级而上,系统地学习.
例如,《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这节课,笔者设置了如下问题,串接学生的思维:
问题1:如图1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灯泡甲、乙和电池组、开关用导线相联,如果闭合开关,根据前面学习的知识分析电流的方向是什么样的?
问题2:如果闭合开关哪个灯泡更亮?
问题3:闭合开关,A、B、C三点的电流存在什么关系,如何验证?
问题4:如果甲、乙两个灯泡是不同的两个灯泡,又会发生什么现象?
通过这几个问题的引导,学生的探究热情被有效激发,在进一步探究的过程中观察和思考有了指向性,课堂探究变得具体而有意义.
2.3注重理答的科学性、策略性
面对学生的回答,我们教师不能是出于等待与自己预设相同答案的到来,而应该顺学而导,尤其是学生在问题回答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或是无从下手、保持沉默的时候,我们不应该放弃该次或对该同学的提问,而应该给予提示或进行追问.在理答的过程中,追问或提示可以采用如下几种方法:(1)提示所提问题的关键点;(2)通过实例或追问帮助学生通过其他问题联想到该问题,揭示问题的实质;(3)变换问题的角度,重新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4)顺着学生的思路,和学生一起回顾分析过程,引导学生逆向反思自己的回答;(5)肯定学生回答中有价值的成分,并直接指出其回答的漏洞,拨正学生思维的方向等等.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整节课都保持高度的注意力显然是件相当困难的事。在初中物理的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在刚上课十几分钟就出现了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这无疑会使初中物理的教学质量大打折扣。对于学习物理缺乏兴趣是学生注意力不能集中的主要原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保持学习积极性,主动学习物理知识的重要动力。因此,教师应该在初中物理教学课程中,多设置一些与物理有关的趣味问题,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这类问题的设置要充分考虑初中年龄段学生的性格特点,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教师结合生活中有趣的物理现象,联系当前的物理课程教学内容,在合适的时机提出问题。例如,在做“纸锅烧开水”实验之前,先提出问题:纸锅可以用来烧开水吗?锅会不会破?这种违反生活常理的趣味性问题往往可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就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到物理学习中来。
2.提出探究课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物理学科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这种学科特性使得初中物理课程教学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要重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提出探究问题、实施探究活动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严密的逻辑和严谨的科学精神。相比于传统的课堂灌输式教学,探究性教学更注重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的培养。在初中物理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班级学生的知识水平,提出难度适中的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提出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操作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并得出结论以及交流和讨论等探究工程,独立自主的进行探究性学习。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转变为主动探究知识的主体,对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都有着显著的效果。
3.提出开放性问题,发散学生思维
传统教学方式的重大弊端就是忽视了学生个性的独特性,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在这样的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理应设置相关的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各抒己见。这类问题要综合物理学科的特性和初中学生的思维特点,打破传统的对与错、是与非类问题的桎梏,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并得出自己的结论。开放性问题的设置有助于学生摆脱传统思维模式的限制,培养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激发创新性思维的产生。在提出开放性问题后,鼓励学生与其余同学分享和讨论自己的观点,有利于学生发现自己思维的闪光点和存在的不足,取长补短,追求自身的全面发展。
4.结语